||
先问一下看客:如果看到一些文章或者回答有精心编排的章回结构和巧妙设计的内容递进,又贴心的加上了各种购买链接和资料关键词,猜猜那是不是专门做这门生意的营销号?
再看一下:「......英语基础很差,初中高中英语考试全靠蒙的那种,现在把重心扑在了语法上,单词也天天有背,但是这语法越学感觉越迷茫......」
这大概会让不少同学产生共鸣,毕竟很多人在英语这门课上,可能都是这么学过来的。
别担心,别害怕,咱们冷静下来。
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肯定是录取,对吧?
刷高分么?那就太荒诞了。
最近这些年,考研英语的国家线最高可能也就是五十几分,理工科国家线甚至可能不到四十分[1]。
而且在实际录取中,尤其复试面试环节,英语高分与专业课优势和科研基础相比,相当苍白无力。
与其愿意花费过多时间在考研英语上,还不如把更多精力投入在专业内容的锤炼以及对目标课题组研究的了解之类的环节。
考研英语,争取稳过国家线,再稍微多点分数,其实就足够了。
看到这个说法的你愿不愿意相信和接受?
是不是和一些机构吹嘘的满满「焦虑感」不一样?
那就对了,因为我是高校的教师,十多年前就陆续开始辅导考研考博专业课、考研考博英语,后来又在若干不同地区和层次的高校参与教学,期间多次参与复试相关工作。
对导师来说,看重的是「以具备基础英语能力作为前提之上的科研潜力」。
一般来说,只要英语过线,并且简历中明确说明自己过了四级(六级自然更好),很少有再特别关注考研英语分数的,而是往往会着重关注专业基础和初步评估科研潜力。
你的英语过了国家线,然后能进复试,接下来复试达到了导师的心理预期,才是王道。
导师或者课题组招研究生是为什么?你想过么?
教书育人?完成招生指标?应对教学工作量?都不一定完全是。
最重要的可能是为了帮自己干活,做科研,出成果,完成项目,写文章,写专利,写软著,等等。
你的英语只要达到日常学术基础英语的层次就可以,毕竟很多导师自己都可能经常食用http://Deepl.com甚至http://Fanyi.baidu.com之类的作为重要的日常工具呢。
那么,你觉得什么是日常学术基础英语的层次?
其实就是允许借助各种翻译工具软件的条件下的学术文献阅读能力和基本的学术内容表达能力。
细说起来,就是标题和关键词检索,摘要阅读,数据提取,综述写作。
对于新录取的硕士生,不太可能要求更多。
导师会过高地在乎你考研英语的分数么?
若有两名考生,总分相同,甲的考研英语60分,乙的考研英语90分,假设都过线参与了复试,你觉得哪个录取的机会更大?
往往是甲,因为这种程度的专业课成绩差距,通常都会在复试面试和后续科研工作中有显著体现。
借助专业基础,甲能对付着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多积累文献阅读量,写出的文章哪怕再差,只要专业上过得去就很能让导师开心了。
甲能有科研成果,哪怕写得再差,导师也往往都会从课题项目中提供语言润色方面的服务费用报销作为支持,还会鼓励你加油继续努力。
假如名额正好足够,很幸运,仅仅是考研英语分数高,而专业课不占太大优势的乙也被录取了。导师对乙的期望就或许是尽量节省下语言润色的费用。
而更可怕的是,专业课的差距可能远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更体现在真正参与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充足准备的乙可能更加茫然,手足无措,很久也未必有什么成果产出。
即便乙的英语水平远远超出了导师的预期,写不出来东西完成不了科研工作量还是会让他无法开心起来,而乙可能就要承担为组内其他成员(比如甲)的科研成果润色语言之类的工作了。
如果接下来要考虑读博了,你觉得甲乙谁更有优势?
甲已经有若干一作成果了,乙大概只能挂在二三四作了吧?
而且上述情况已经是让乙也有机会被录取了。实际上,在报考人数剧增而导师名额有限的时代背景下,乙也有可能要去接受调剂或者二战三战的挑战。
那么,作为觉得自己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甲,该怎么准备考研英语呢?
很明显,首要目标就是国家线,然后是自主线,这里暂且将其简化为按照国家线。
要达到国家线,就要认真看看考研英语的成绩构成。
以英语1为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
客观题60分: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阅读理解A,四篇文章一共约1600词,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阅读理解B,一篇文章500-600词,选择搭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主观题40分:
阅读理解C,一篇文章约400词,划线三分之一左右,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写作题A,概括归纳表述等等,应用文100词左右,1小题,10分;
写作题B,主题论述或图表解读,短文160-200词左右,1小题,20分。
然后再看看考试时间,一共180分钟。
是不是可以考虑单位时间内得分最大化,然后让有效得分时间最大化。
这样来说,是不是应该考虑给占据40分值的阅读理解A以及20分值的写作题B更多的时间投入?
只要这两样能达到80%的得分率,对于理工科来说,基本就稳过国家线了。
如果更进一步,前面的客观题部分的60分,如果能压缩在90分钟以内(考试的一半时间),并且争取拿下45分以上,是不是估计整体上考研英语总分过60就有很大把握了?
我真的这样尝试过一次,用了60分钟时间,做了2018年的考研英语1真题的客观题部分,得了51.5分[2]。这个分数并不算太高,但按照2018年理学国家线38分来看,单独前面这部分的客观题分数,就达到「录取」这一目的来说,基本足够。
每小题0.5分,一共才10分的完型填空,难道要花费大量时间么?不,我基本放弃了,随便做做。
一共五道题,顺序错了就可能前功尽弃,总分10分的新题型,我也基本放弃了,随便做做。
每小题2分,一共有40分的阅读理解A的四篇文章,这绝对是我的基本盘!
以2018年英语1的理科线为例,只要我能把这部分40分都拿下,就稳过国家线了!
然后是写作,大写作避免犯错,小写作尽量完成,翻译部分随缘来看,这部分怎么不也能有个十几分或者20分?这样一来,总分60的小目标就在眼前了。
如何实现上述策略呢?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参考类似思路,不能盲目照搬,一定要进行优化。
要根据各自情况来具体调整,很难统一设定路径。
此处仅提供一些纲领性的思路供参考。
语法基础部分,其实不仅仅是英语要用到的,而是在自己的母语中也会有用处的。
主谓宾定状补,如果你在母语中都不清楚,面对英语中的使用场景大概就更容易犯糊涂。
汉语和英语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都具有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使用也有很多相似情景。
立足于自己的母语,先对语法基础概念有一个感性认知,事半功倍。
如果母语中的语法基础都不理解,再面对英语中的时态、时态和虚拟语气等等变化,就可能手足无措了。
认单词比背单词重要得多,因为在各种考试中,阅读的分值都普遍比写作高得多。
从裸考过PETS5,到三十多岁裸考托福103分,我在各种平台测试词汇量一直只有8000左右。
当然,这样就使得写作的时候,可能难以使用一些看上去华美的词汇。
可实际上,平白有效地表达,在写作中往往胜过可能存在犯错翻车风险的炫技。
对于自己在写作中要用到的词汇,尽量要达到百分百掌握,核心标准就是,不要出错。
对于自己可能在阅读中遇到的词汇,尽量要做到看到了能大概认出来大概意思。
写作模板往往是个很大的坑。
尤其是有的营销号可能还说给你弄什么高价的「高端私人定制」,结果可能也往往是一些大街货。
而如果你浪费时间在这类东西的「背记」上,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毫无用处。
写作题其实是有套路的,你用套路是可以的,前提是建立在你对历年真题套路的基础总结上。
如果一定想要准备几套模板,其实也可以,只是最好要你自己来写。
你先写一个框架,哪怕觉得不好,也不要紧,能写几句是几句。
一天时间,抽出来琐碎的几段,对一道写作题进行反复打磨。
这个过程中,千万记住,可以使用任何的辅助翻译工具等等。
只是你一定要仔细读一读并且润色好最终写成的东西。
直到你自己觉得满意了。
然后拿给你的老师同学等等去看,让大家帮你点评和修改。
这样你充满参与感的一个过程,再加上大家群策群力的贡献,就产生了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模板。
然后你也不要背记这个模板,而是体会自己从写作到修改这个过程。
你一定会发现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重要节点,然后加以反复,内化于心。
功夫只有自己练出来的才稳妥。
吸星大法吸来的内力,很可能反噬,所以一定要内化!
随着你的语法基础、词汇识别、写作思路的逐步完成,一定要走到真题这一步。
有的题目即便你做对了,你未必知道如何对的,你可能是蒙对了幸运了。
也可能你觉得你知道,但你知道的其实未必是对的,那最好还是看看答案。
有的题目可能你做错了,那你更得知道怎么错的,还是要看看答案。
如果自己看不懂,最好找人去问一问,不要独学而无友。
如果真有人能读完这个三千多字的回答到这里,简直让我感动。
大多数同学容易陷入到培训班提供的视角,对高分充满遐想。
也可能有的同学会代入到前辈师兄师姐的视角,慨叹荆棘满地。
而我这个回答,大概是少有的同时从高校教师和考生两方面考虑的吧?
对于考研来说,录取,才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刷分,很次要!
切莫盲目跟从营销号贩卖的「焦虑感」而在考研英语上投入过于多的时间精力。
距离我自己当年辞职考研,已经过去十多年。
想当年,我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十月底离职回到家,一月初拄着拐去考试。
我其实没怎么复习英语,主要复习的还是政治,这才是让我痛苦的。
多亏当时我没只看蒋某某,而是看了肖秀荣,政治才能过线啊!
我当时的英语分数就很低,只有51,不过这也比国家线高了十多分了。
没记错的话,我好像是初试成绩倒数的,甚至可能就是倒数第一。
当然,后来的复试,印象中好像自己是正数第一。
大家可以猜猜下图中两门业务课满分的那个是谁?
一切都过去了,上面这些经验分享给现在的青少年们,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考研历年英语国家线汇总 https://kaoyan.koolearn.com/20211126/1479952.html
^1小时考研英语1客观题得51.5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X4y1P7rA/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2-5 2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