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eiuc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leiucas

博文

中国古人与蝗虫争战史 精选

已有 5784 次阅读 2022-2-18 22:38 |个人分类:科学与历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历史上的自然灾害曾经给人类的生命、生活带来无尽的伤害和痛苦。在中国古代的各种自然灾害中,由于一种昆虫引发的灾害尤其值得关注。这种昆虫就是蝗虫。根据郭郛在《中国飞蝗生物学》中的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朝末年,我国总共发生了800多次蝗灾。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与蝗虫的长期斗争过程中,人们对蝗虫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越来越系统。

 

一、历史上的蝗灾及其危害

在中国古代史上,蝗灾是与水旱灾害并列的重大自然灾害。据统计,从春秋时期到清朝末年,有记载的蝗灾共804次。当然,历史的记载还受制于史志对蝗灾的重视程度、信息上报与记录的及时与准确、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等因素。实际发生的蝗灾次数和危害可能比史志记载的多不少。

从地理分布来看,黄河流域是蝗灾的重灾区,特别是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等省。这些省受灾严重,老百姓为此还兴建了大量的“蝗神庙”。其次是长江流域,但比黄河流域发生的频次要少很多。

由于缺乏科学的治蝗措施,蝗灾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大损失。如《唐书·五行志》就记载,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北方发生大面积蝗灾,“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元史·顺帝本纪·五行志》记载,至正十九年(公元1353年)五月,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发生蝗灾,“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又罄人相食……”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大旱之年发生蝗灾,“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

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已经注意到蝗灾发生的时间和地域特点,并意识到蝗灾与旱灾之间的关联。对于蝗灾的危害,大部分记载是定性的,没有确切的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报告,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蝗灾的严重后果。

 

二、古人对蝗虫生物学特征的基本认识

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营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又称为蝻、跳蝻,跟成虫很像,只是个头很小。蝗虫是植食性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对于蝗虫的这些基本知识,我国古人很早就有了认识。

先秦时期也称蝗虫为“螽”,如孔子编订的《春秋》中就说“八月,螽”,又说 “秋,螽,冬,蝝(yuán)生。” 汉代董仲舒注释道,这里的“蝝”是跳蝻。我国最早的字典汉代的《说文解字》解释为,“蝗,螽也。”但先秦时期的《礼记·月令》中已有蝗虫的称谓,说明当时两种称谓并存。两晋时期的郭璞对《尔雅》中的“蝝”注释为“蝗子未生翅者。”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古人对于蝗虫的发育过程,既有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比如,不少人注意到蝗虫实际上是把卵产在土里而非水中的,但也有传言说“蝗虫系鱼虾子所变”。清代的《捕蝗要诀》对蝗虫幼虫跳蝻的记载比较详细,指出跳蝻刚出生的时候“色黑如烟”或者微黄,大小就像蚊蚋一样,等长大了就会褪去黑皮,变成红赤色,大小像苍蝇一样了。古人也注意到了跳蝻会多次蜕皮、喜欢群居、擅长跳跃的习性。当蝗虫的翅刚长出来的时候,“长翅尚嫩,不能高飞。”蝗虫的飞行也很有特点,雨天不易飞、早晨不飞、午间交尾不飞、暮间群聚不飞。而且蝗虫有趋光性,到了晚上“争趋近火。”

蝗虫是害虫,其成虫和若虫(跳蝻)都是害虫。古人对蝗虫的食性认识得很清楚。蝗虫喜欢吃稻、麦、高粱、黍、稷、稗等,也就是说主要吃禾本科植物,恰恰是粮食作物,但不喜欢吃豆类、芝麻、棉花等。如史书《唐书·五行志》就记载“京畿蝗,无麦苗。”《晋书》提到当时的蝗灾时说“不食三豆及麻。”农书中的记载更加准确详细。比如,王祯的《农书》提到 “蝗不食芋桑,与水中菱芡。”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指出 “或言不食菜豆、豌豆、豇豆、大麻……”

关于蝗虫的生命周期,古书记载一般为一年繁殖两代或三代。徐光启对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朝的蝗灾进行了统计,发现蝗虫出现最多的月份正值夏季,与农作物的生长旺季相吻合。

 

三、古代劳动人民治蝗的智慧与成就

在与蝗灾的长期斗争中,随着对蝗虫特征及其生活习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古代劳动人民不断探索实践,逐渐摸索出一些治蝗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就,彰显了古人的智慧。

古代留存下来了多部治蝗方面的专著,如《捕蝗要诀》《捕蝗考》《捕蝗集要》《治蝗全法》等。在《农政全书》等各类农书、《救荒活命书》等各类荒政著作中,也有大量关于治蝗的记载。

最常用的直接治蝗方法是捕杀,如鱼箔法、网捕法、抄袋法等。利用蝗虫的趋光性,还可以采用火诱法。《旧唐书》中有用火引诱蝗虫,然后焚烧掩埋的记载。清代李源的《捕蝗图册》提到可以在蝗虫密集分布的地方用灯光吸引进行捕杀。《捕蝗考》《农政全书》等都记载过堑坎掩埋法,也就是将蝗虫驱赶到事先挖好的坑中进行掩埋,但这种方法如果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蝗虫爬出,继续危害庄稼。

山西新绛县阳王镇稷益庙壁画“捕蝗图”

 

由于蝗虫的食物主要是旱地作物,因此徐光启提出可以将旱地改为水田。如前所述,蝗虫的食性是可以被认识和总结的,在了解到蝗虫不吃某些农作物后,劳动人民意识到可以在蝗灾区种植蝗虫不喜欢吃的作物。如北宋吴遵路为官时,劝导农民栽植豌豆,其产量并未受到蝗灾的影响。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提出类似的建议。根据蝗虫的繁殖规律和生活习性,古人还提出了种植早熟作物的方法。

古人还曾经采用生物防治的措施,对付肆虐的蝗灾,如利用鸭群捕食蝗虫。有些书籍也提到可以养鸡来捕食蝗虫。这些方法在不少地区得到应用。

清代《捕蝗要诀》中的捕蝗法插图

 

前面提到的防治措施主要是针对蝗虫成虫的,属于直接的防治。古人已经认识到蝗虫的发育阶段,并提出了消灭虫卵和跳蝻的治本之法。如通过深耕挖出并消灭蝗虫卵,利用各种器具捕捉跳蝻等。

除此之外,古人还曾建立过治蝗的专门制度和机构。南宋时期的董煟在《救荒活命书》中总结了当时治蝗的制度和方法,提到宋朝政府机构对治蝗负责人、步骤和资金使用都有规定。据记载,朱熹在会稽县任上,曾经公开收购捕捉的蝗虫,规定大蝗一斗,给钱100文,小蝗每升50文。明清时期设立了临时性治蝗指挥机构“厂”,并在乡村设置“护田夫”侦查蝗虫卵。

顺便说一下古人对蝗虫的利用。蝗虫虽然是农业害虫,但还有其他利用价值,比如可以用作饲养鸭、鸡、猪等家禽或家畜的饲料,将蝗虫的尸体作为肥料,或者将蝗虫作为食物进行烹食等。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各种原因,蝗灾恐怕一时难以根治,然而通过爬梳历史,或许可以找到一些今人可以借鉴的方法。

 


注:本文删减版发表在《科技日报》,2022-2-18(08),标题为《几千年来,为消灭这只小虫古人操碎了心》。

 




https://m.sciencenet.cn/blog-797254-1325971.html

上一篇:问与答:一个普通大学教师的日常
下一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切实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

8 史晓雷 郑永军 尤明庆 晏成和 杨顺楷 张晓良 王安良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