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忆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ywsict 用博客记录生活

博文

陈寅恪——知识分子的楷模 精选

已有 19190 次阅读 2014-7-12 19:05 |个人分类:发表及获奖博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读书笔记, 陈寅恪

该文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4年6165期第8版

陈寅恪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很陌生,不知道其为何许人也?更不知道其显赫的家世以及其渊博的学识,独特的人格魅力,遗世而独立的学人风骨?只知道其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陆建东所著《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向我展示了一代大师的真实生活以及学术人生;让我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以及其晚年的悲惨遭遇。

陈寅恪189073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其祖父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颇受曾国藩器重,积极支持戊戌变法运动,其父陈三立文采非凡,擅长诗文,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被称为“晚清四公子”。陈寅恪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12岁就东渡日本留学,此后先后到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哈佛大学留学。尽管他到国外留学数十载,学问大的惊人,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居然没有获得任何文凭。学成回国后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被称为四大导师。

他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博通今古,精通十几种语言,研究领域及其广泛,涉及历史、宗教、语言、文化、文学诸领域,被称为一部活历史以及教授中的教授。

他淡泊名利,不媚俗,不溜须拍马。国民政府教育次长杭立武以高薪、高职位外加一幢独栋别墅以及巨额的安家费聘请其到香港工作,他却毅然而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成立了中古所聘请其担任第二所所长,他也拒绝了。

他脱离政治,为学术而学术。其好友王国维死后,他曾写道:“非所论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他不关心政治,作为无党派人士,与国共两党都没有直接关系,身为政协全国常委,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会议,更绝的是在这个年代,他居然拒绝参加任何政治学习活动。他所求的并不多,就是能够精心地做自己的研究。

他自负清高孤僻但又不失热情与友好。他拒绝担任中古所所长,并开出了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条件,既然敢公然对抗“最高当局”。他还经常拒绝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甚至还公然拒绝手握实权的政要,比如像康生之流的政要。但其却与陈序经、洗玉清、冯马超、陈毅、傅斯年、陶铸、杜国庠、梁宗岱等保持着良好的友谊,甚至对护士、校工梁彬以及京剧演员都热情有加。

他注重人品与气节,认为作为一个学者最重要的就是尊严,为了尊严宁可被杀,而不可被辱。当他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学生汪篯背离其治学的精神,转而运用马列主义的方法做研究,他认为自己的学生变节了,既然不承认汪篯是他的学生。尽管在文化大革命那个年代,他受尽了煎熬与痛苦,为了尊严,没有说过违心的话。

他坚忍、顽强、治学严谨。在晚年双目失明,双腿不能行走的情况下,依然著书立说,并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极其严格,改之又改。

他一生践行“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他拒绝接受改造,拒绝用马列主义的观点治学,认为“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高于政治,高于学术。他所做的工作并不在于值不值,而在于是否秉持了“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所以他在晚年并没有做什么惊世骇俗的课题,而是十年如一日著述《柳如是别传》。

正是因为其坚持“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这正与那个动乱的时代格格不入,一个人逆时代的潮流,不识时务,无异于螳臂挡车蚍蜉撼树,因此注定了其晚年的悲惨命运。

有的人死了,如烟消云散;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陈寅恪显然属于后者。在他身上看到了一种超越时代,超越种族,具有普世价值的精神。正如其在王国维碑文所写:“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纪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其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7932-811144.html

上一篇:红瑞木
下一篇:醉蝶花

52 王小平 尤明庆 庄世宇 李永丹 陈楷翰 朱晓刚 张卫 侯沉 徐晓 王德华 李帅军 田青 张能立 闵应骅 刘庆彬 韦玉程 黄永义 王苗 孙彧 王军军 韩威 许方杰 王康建 徐传胜 曾新林 胡良军 赵天永 魏国 陈敬朴 鲍博 韦四江 徐绍辉 强涛 邓松柏 杜振亭 李俊 吴国林 李世晋 王勇 谢钢 zywsy2010 wangqinling dulizhi95 kexuegzz rosejump Vetaren11 shuxuewangzi XuexingLu UNCblue biofans xqhuang freefish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