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城市与水的故事之二:城市看海、水城泛滥、海绵城市

已有 3090 次阅读 2016-7-15 10: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水城, 看海, 海绵城市, 城市与水

日前,我接受了“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的采访,讲述了城市与水之间的三个“故事”。昨天说了第一个故事,即城市、生态、规划。今天继续说一下第二个故事:城市看海、水城泛滥和海绵城市,......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1.       目前海绵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以您的专业角度来看,应该如何避免一些误区?在配合海绵城市建设上,环境评价需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2.       近日南方多地暴雨,像武汉又进入“看海模式”。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水资源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请问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环境评价如何应对此类灾害性问题?3.       城市水景、水城的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环评在其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包存宽:这三个问题,无论是海绵城市、 “城市看海”还是“水城泛滥”,不妨合并称之为“城市与水”的故事。城市作为包括人口在内的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之地,水作为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因此,“城市与水”的故事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体现。

纵观城市的诞生与发展,从古代逐水草而居至今,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城市,如人们有效利用水资源,发挥其供水、航运等功能的结果,如随京杭大运河而兴起的扬州。当然,人们有效应对洪涝灾害的治水成果,如黄泛平原菏泽、睢县以及太湖流域的“圩子”。而城市不当发展或过度发展,或因自然因素导致的无论水资源的耗竭还是水污染严重,也同样会“毁掉”一个城市。因此,城市与水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何破解“城市与水”的尴尬? 海绵城市,应是一举双得缓解“城市与水”的难题。通俗地讲,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学术和政策上讲,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和城市相关的概念不妨称之为“城市+”,就有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以及“海绵城市”。这不仅反映城市内涵之丰富,而且反映了人们对城市的期待多元化、需求多样化。和生态城市类似,海绵城市自2012年提出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以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众多城市也提出了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计划。

海绵城市成为行业热点,一方面反映了许多城市面临“城市与水”的难题,无论是“被看海”的尴尬,水污染的难题,还是渴望“以水生财”;另一方面,如何防止炒概念,防止以前类似“生态城市”建设中打着生态旗号破坏生态的覆辙,尤其是借“海绵城市”之机建设即不中看又不中用的空城、鬼城。


如何切实推进海绵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规划,可谓规划先行。海绵城市的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有二,一是编制专门的海绵城市规划,二是融入现行规划中。无论何种方式,科学规划、有效实施是关键。海绵城市的专项规划或规划内容,须体现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尽量减少对自然水系和水文牲的干扰,从强度和总量双向上减少水资源的利用,降低水污染物排放和水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如何保障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规划编制阶段的预评价比如规划环评和规划实施中或实施后的规划评估或绩效评价,应能发挥积极作用。这里,规划环评、规划评估、绩效评估应形成制度合力,以保障海绵城市的理念、目标、指导思路、内容、措施等既经历了顶层设计,又能落地实施。


本文由水世界专家组采访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水世界微信公众号ID。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8156-990783.html

上一篇:城市与水的故事之一:城市、生态、规划
下一篇:城市与水的故事之三:规划体制改革、规划环评制度

1 张庆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