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有组织科研如何嵌入到上海的科技体制结构中?

已有 2272 次阅读 2023-8-30 10: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bf97142a.jpg

有组织科研如何嵌入到上海的科技体制结构中?

李侠 谷昭逸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自2022年以来,科技界关于有组织科研的话题逐渐升温,其实有组织科研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完成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过程中,与这种转变相契合科研组织形式就已经出现并在局部领域逐渐成熟起来,时至今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只是由于科技整体发展已到了一定阶段以及组织变迁的条件已经成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试想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曼哈顿工程以及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等,这些都是科技史上有组织科研的成功案例,它标志着科研从自由探索向有组织科研变迁已经成为大科学时代的常规发展模式。当下,只要给纯基础研究留出足够的自由探索空间,余下的很多领域是可以采用有组织科研的。对此,我们不妨以上海科技投入-产出的变化做一个简单分析,揭示上海进行有组织科研的必要性以及嵌入路径。

在各种科技资源(人、财、物、规则等)投入短期内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现有科技资源存量的产出?调整资源的配置结构就是最有效的方式,这种调整通常有两种形式:同质异构与异质异构。前者适合于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笔者经常用石墨和钻石作比喻,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结构不同导致强度与性能也就变得天壤之别;后者适合于动态开放系统。各种科技资源本质上是异质的,比如人才和基金虽然都是支撑科技产出的重要资源要素,但它们的性质却是完全不同的,由这些不同要素按照不同结构整合起来就是典型的异质异构模式,它的底层逻辑是资源的比较优势,如有的地方资金比较丰富,而有的地方人才比较丰富,那么这些区域在进行知识生产的路径选择时,就会充分发挥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在生产结构中的配置。基于这种思路,不妨看看上海在知识生产中的路径选择问题。

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心,目前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显然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大系统,更适合第二种资本结构调整路径。盘点上海的科技资源存量及其绩效,可以清晰发现上海的科技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拐点,此时要提升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再按照老的科研发展模式推进,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需求,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从结构改革入手采用新的科研模式,为此,我们不妨看看过去十一年间(2011-2021)上海支持知识生产的各项科技资源投入的变化情况。

科技人员投入情况。2011年上海R&D人员为19.87万人,折合全时当量R&D人员为14.85万人年,折合比例为74.7%,到2021年,上海R&D人员为34.5万人,折合全时当量为23.55万人年,折合比例为68.3%。所谓全时当量R&D人员是指报告期R&D人员按实际从事R&D活动时间计算的工作量,以“人年”为计量单位。这个指标是国际上关于科技人力投入的重要指标,可以在国际间进行比较。造成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比例逐年降低的原因分析起来主要有两点:首先,现代科技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涉及多方面支持,会有更多的非全时人员加入,通过折算导致总的全时当量比例降低;其次,科研人员实际从事科研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的比例在减少,这直接暗示科研人员的时间被更多科研之外的杂事占有了,如各种科研之外的会议、社交等,这也间接说明单项科研要素的作用在降低,传统的非组织化科研模式出现了明显的效率损失。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上海在除了纯粹基础研究领域外应该大范围推广有组织科研模式。在科技投入方面,上海R&D投入强度(占GDP的比例)从2011年的2.99%上升到2021年的4.21%,投入强度已经很高了,可以预期未来这个数据增幅有限,因此,利用有组织科研模式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就是当下的最好解决办法。在科研产出方面,过去十一年间上海有效发明专利数增速从2011年的30.51%下降到2021年的18.11%;其他科技产出如科技论文、科技著作等在过去十一年间都出现增长幅度快速收窄的局面,所有这一切表明,原有的科研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会需求,通过采取有组织科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

image.png

根据历年上海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谷昭逸制图)

通过有组织科研带来的结构化改革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如下两个原因,其一,目前上海的科研类型总体上处于由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即处于巴斯德象限内,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他在解决病人由于感染而死亡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了细菌致病理论,这种类型的研究被称作巴斯德象限)与应用研究(即爱迪生象限,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这类研究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只关心是否有用,这类研究被称作爱迪生象限)之内的科研,而这类研究适合于采用有组织科研模式,比如就某个由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问题,上海完全可以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有组织攻关,从而形成比较优势;其二,从科研投入的资本结构(人才、基金、设备等)角度来说,有组织科研可以通过改变科技活动中的各类科技资本的结构从而实现科研产出/创新的增长。按照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拉赫曼的说法,资本的异质性意味着用途的异质性,用途的异质性暗示了多重专用性,多重专用性暗示了互补性,互补性暗示了资本组合,资本组合形成了资本结构的新模式,从而带来全新的投入-产出比。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经费与设备等,这些不一样的科研资本都是用途异质性的,因而,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互补,通过组织调控实现资本组合结构的调整,进而形成特定的资本结构模式。这就为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本地的各种异质性科技资本提供了可能性,进而实现科研发展的比较优势,如可以通过政策引进人才、或者搭建新平台、载体、建造新型科研设备等,弥补自身的不足。比如被列入上海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研究领域基本上都处于巴斯德象限到爱迪生象限内,显然更适合于采用有组织科研的发展模式,如果仍然采用过去的各自为战模式,那么恐怕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独自完成这类需要多学科、多资源、多人才相互有效合作才能取得突破的工作。通过组织化手段的多次调适,资本结构会永远不断地变化、解体和重构,使上海的科技力量永远处于结构有活力的效率最佳状态,进而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新型科研资本结构嵌套模式,而这种有组织科研结构模式,既是研究方式的转变,也是资源配置结构的动态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科研中该自由的仍然自由着,而那些采取有组织科研的某些科技领域由于组织手段的运用,从而实现优势资源的集聚化,形成知识生产的比较优势,这种新的科技发展路径与模式也契合了新型举国体制的优点,也许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转变把有组织科研与非组织科研之间的能力损失降低到最小。

67baf338.jpg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是上半年写的,现发在《文汇报》2023-8-30的文汇教育栏目,与樊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关于有组织科研的文章已经写了3篇,这个主题告一段落,以后写点新东西。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3-8-30于南方临屏涂鸦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400845.html

上一篇:推进科学进步的抓手是理论还是工具
下一篇:社科BUG之一:版面费可以用基金报吗?

5 郑永军 武夷山 高峡 杨正瓴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