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哲学断想之五十七:抵达与退却 精选

已有 4396 次阅读 2008-3-28 07: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关键词:学者

 

                                      

 

 

1 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想历史上一定有很多人与我一样,在翻过一本书后,有些留恋或者厌倦的感觉,正如人生,回首往昔大凡与读一本书一样:有趣与无趣,谁又能在开始时就能知道呢?正如世事难料啊!抚摩书脊的当口,吸一支香烟,就如同老年人坐在树荫下,在灰暗的记忆中自由飞翔一样,生命无他。从第一页耐心地看到最后一页,许多日子已经消逝,对于此在的生命来说,已经没有了更改的机会,一本书让思想走了多远?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对抵达的渴望让生命显得丰盈,它支撑着我们坚持从一个文字跳到另一个文字。从历时性角度说,抵达与退却就是在时间的刀刃上心灵的舞蹈!

 

2 文字有什么用?谁还看文字?书籍多了?认字的人也多了。可惜喜欢读书的人还那么多。因为抵达是艰难的。所以恺撒在征服广袤疆域时曾说:我来了,我到了!我猜想在说出这句话以后,他的内心一定是茫然得很: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当现实过早到来的时候,生命也走到了路的尽头,诗人海子在自杀前的一首诗歌中写到:如果人类走到了路的尽头,还将怎样?我知道他已经死了,抵达对于生命来说,只能是死亡!所以海德格尔说:人是向死而生的存在!

 

3 对抵达的渴望让我们一次次拒绝了退却的冲动。问题是抵达指向那里?人们嘲笑乌托邦的缘由正在于此。抵达是对理想的承诺,可是坚持承诺是要付出代价的。当我年老的时候,回忆今天,我敢于承认自己一直在兑现承诺吗?对于未来和过去我们都没有把握,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正因为今天在场,我希望自己没有缺席。

 

4 我本人不太相信物理主义,尽管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被物理主义很好地解释。可是,如果坚信物理主义,那么就必然导致对还原论的崇拜。问题是,在还原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遗漏了一些与心灵有关的东西,而正是这些被物理主义者遗漏的东西,决定每个个体生命的特质。比如两个同龄人,具有相同的物理构成,然而这两个人却具有不同的想法,即便是对同一个对象,两者也能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相信感受性质的存在。

 

5 真正的哲学是关注的抵达的学问。抵达哪里呢?可以是本体论上的存在,可以是认识论上的知识的最终基础,更可以是道德哲学上的至善,还可以是美学上的完美。其实,哲学远没有完成这些任务,所以哲学往往以一个时代的失败来开始自己的行程,以此换来更大的抵达的渴望。可惜今天我们又陷入了一个失败的时代,因此我们今天的哲学已经没有了抵达的激情。古希腊是具有强烈抵达倾向的年代,因此那也是人类哲学的黄金年代。

 

6 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只有爱情还能体现人类对抵达的渴望;可惜这是一个没有爱情也不需要爱情的年代,因此这个时代在遗忘中重新定义了没有抵达内涵的爱情,在斯宾诺莎那里,爱还指涉了对永恒与恒常之物的爱,而今天早已省略了这种可能,也许称今天的爱情为后爱情更为合适,在这种背景下,抵达以另外的方式出现:退却!从婚姻中退却!

 

7 所谓的故乡是只有在你离开以后才存在的一个概念。真实的故乡是指向心灵的,决不是具体的地理坐标。我们需要这个没有心灵指称的对象,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故乡的存在,在遭遇碌碌无为的困境中,给庸常的生活提供了抵达的可能性,当可能性悲剧性地变成现实的时候,抵达迅速演变为退却,其实这种退却只是为了换来心灵中对抵达的可能性的期盼。德国作家黑塞在二战中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时候,所写的乡愁文字能够印证这种抵达的心境,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也能够印证同样的情怀。人生是需要期盼来支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很同意我老婆的一个观点:我们是有家没有乡的人。正是这种状况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抵达的冲动。记得多年前与父亲喝酒时,父亲总是深情地回忆故乡的往事,我今天能够理解正是这些对抵达的渴望,让父亲坚强地陪我们走了许久!在内心里,我知道自己无路可退,真正拥有退却机会的是很奢侈的事情,可惜我不具备,这就注定了对抵达的渴望,已经成为我前行中唯一感到坚实的基础。

2006/6/17凌晨于南方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19653.html

上一篇:科学共同体的缘起与边界约束——基于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下一篇:诗歌评论断章:在卑微的边缘,我们曾尝试理想地生活

1 刘圣林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