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读已死之人的书之四十九: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

已有 6293 次阅读 2013-1-24 16:1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教育机构

    由于这几年一直比较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间歇里也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读后感觉参差不齐。这两日把新购的德国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早年的一个演讲集看完,觉得有些感觉。对于德国哲学家尼采不需要罗嗦,大多中国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比如“超人”、“上帝死了”等观点!需要提及一点的是尼采的文笔是非常好的,他自认为在德语作家中是仅次于席勒的文字高手。由此,可以看出尼采的自负。这本集子是尼采1872年在巴塞尔大学做的五次讲演,死后出版。

    尼采比较有趣,在演讲之前就事先声明:这本书是写给少数人的,合格的读者必须满足三个特征,我认为他强调的关键是:静下心来而非匆忙地阅读。在一个事事求快的年代,这哥们首先要求就是竟是比慢。读起来真有恍如隔世之感!对于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尼采的诊断是:德国大学面临两种危险:扩展教育的冲动与缩小教育的冲动。对照一下中国当下的教育体系何尝不是如此呢?尼采提出的衡量大学的三个尺度的标准是我非常认同的:对哲学的需要、对艺术方面的本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实这也是我对大学的一种衡量标准,把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换成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标准同样也适合于中国。当下有多少中国高校的领导人能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恨不得把所有不能换来钱和资源的学科统统砍掉,沿后在自得意满中看着排名上升,并不容置疑地认为这就是大学的全部。遗憾的是我们在二十一世纪还要为如此简单的道理苦苦挣扎。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在思想上的进步到底体现在哪里?

    这本书是周国平老师翻译的,读起来还是比较流畅的。能够体味到尼采文字流动的感觉,值得一读。

2013-1-24于南方临屏涂鸦

书籍信息:

尼采著,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周国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

难度系数:2.5

适合人群:所有关心教育的人

定价:16.8元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9-656162.html

上一篇:钟形曲线:科研人生的理想与绩效
下一篇:读已死之人的书之五十: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14 李学宽 曹聪 陈楷翰 刘洋 刘广明 王海辉 武夷山 鲍得海 应行仁 陆俊茜 罗春元 陈筝 许方杰 anran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