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XWZ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XWZX

博文

“论年轻人为何逃离科学:一个新视角” 读后感

已有 3617 次阅读 2012-12-29 17: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读后感, 年轻人

  中科院程代展教授的博士学生放弃科研的举动引起了激烈讨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陈勃杭站在一个新视角在科学网上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过万字的文章-----“论年轻人为何逃离科学:一个新视角”
作者认为“讨论中充斥了各类宏大的意识形态(国家,自由等等)话语,甚少真知灼见!这个类似的问题在一百年前的德国就已经出现。马克斯·韦伯1918年在慕尼黑大学做了著名的《学术作为一种志业》的演讲,就是针对学生就业而做的辅导。一百年后的今天,算是中国精英人士的科学家们关于这个问题所做的讨论,依然和马克斯·韦伯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认识相差太远太远(民国那些差的更远)。在演讲中,韦伯特别讽刺了那些“表演者”,并认为,这些人把他们“应该献身的志业,当成是一项表演事业,并以其经理人自居”。在学生强烈的渴望之下,韦伯也拒绝当所谓“先知”(这点可以和现在中国大学里充斥着大量励志、梦想讲座做对比),去告诉别人应该追求什么。因为他深刻的明白,“今天人的命运,是要活在一个不知有神,也不见先知的时代”。那些仿冒“先知”的人以各种各样的体验,代替真正神圣的宗教,这无疑是自欺欺人。韦伯认为,为了宗教而牺牲理知的人,比讲台上的那些“先知”地位更高,因为他们严守了“知性上的诚实”。最后,面对着一百年前那些同样焦灼的学生,韦伯用《以赛亚书》里的句子结束演讲,“守望的啊,黑夜还有多久才过去啊?守望的啊,黑夜还有多久才过去啊”,“黎明来到了,可是黑夜却还没有过去,你们如果再想问些什么,回头再来吧”。”其实读后我认为没必要上纲上线,科学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兼容并蓄、厚积薄发才能超越,推动那么一点点进步,即所谓的科学成就!
科学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分基础和应用研究,国家级科学家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兴趣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一人一个兴趣爱好而已。而更多年轻科学家早已具有二院院士之能力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835636-647634.html

上一篇:“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应重视有效部位有效性的筛选和确定”
下一篇:抗衰老与老年文化 ——王泽想

3 陈安 文峰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6: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