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fisherm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xfisherman

博文

墨子“为牛庐者夏寒”的理解

已有 3462 次阅读 2014-7-14 13:5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国学, 考据, 墨子, 放塾


本文是个人对网友相关问题的一个回复,供有兴趣的人参考:

问:

墨子经说下中有一句“为牛庐者夏寒”。孙冶让《墨子间诂》中对这句的注释说。
《說文·广部》云「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此牛廬蓋以養牛,若馬之庌。《周禮圉師》「夏庌馬」,鄭注云「庌,廡也。廡所以庇馬涼。」《吳子·治兵》篇云「夏則涼廡」,蓋牧馬牛者並有之。 凡為廬者欲其暖,而庌則取其夏寒,此即經逢字之義。

在“蓋牧馬牛者並有之”这句之前,都是说“廬”是夏天为牛乘凉用的;而“庌”是夏天为马乘凉用的。但是这句后面“凡為廬者欲其暖,而庌則取其夏寒,”(我理解这句是作者孙冶让的理解)却说廬是取暖用的,庌是夏天乘凉用的。这里好像作者的意思和作者所引用的诸家文字的意义明显不一样。我查到谭戒甫的《墨辩发微》里对这句的注解,基本和孙注相同。 我不太清楚是我哪里理解有误还是这里确实是个没有被发现的错误。我手边只有这两本书,或者这个问题在别家的本子里是已经改正了的问题?

在看下述回答前建议先百度下通常注解或自己先阅读原文尝试个人理解,这样看后面解释将更有体会。

先转另一个书友的相关讨论做参考:
E: 孙诒让理解的“逢”是和下文的“循”相对,“循”是顺着事物的本性,不是做事的人
自己的特性(非有力、非巧),相反,这里的“逢”则不能顺着本性,要“逢所便利也
”,“为务则士”(孙解作“为堥则土”),用土来做鍪,“为牛庐者夏寒”,用庐来
达成阴凉,本来土不应该用作“鍪”这个功用,本来庐不应该用作“夏凉”这个功用,
即本来应该是用作“冬暖”的,孙诒让脑补了“蓋牧馬牛者並有之”,牧民给牛搭起的
“庐”固然可以“冬暖”,然而也可以另有一功,发挥其“夏寒”的功用,给马用
——其实,《墨子》原意不一定给马用,可能就是说可以本来用途在于给牛“冬暖”
的“庐”,也可以供牛“夏寒”而已,总而言之,就是“逢”,发掘出计划外功用。
.............................................................................................................

答:
就常人的习惯,还是给个更白话或更有“逻辑”的注解吧,或许更易理解 但字数不得不多点
看完需要耐心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角度或一个层次的解读参考 (running coupling) 不一定唯一正确 希望抛砖引玉

1 相关经文句读解: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

疑,说在逢,循遇过。擢虑不疑,说在有无。

擢疑,无谓也

经说:
物或伤之,然也;见之,智也;告之,使智也。

疑逢 为务则士 为牛庐者夏寒 逢也
举之则轻,废之则重,若石羽 非有力也 沛(柿)从削,非巧也 循(楯)也。
斗者之敝也,以饮酒 若以日中 是不可智也. 愚也. 智与 已为然也与 愚也

2 疑,说在逢,循遇过。”: 逢是疑的一种原因,即不恰当的顺应或意外出现时所生疑。
这是对相对抽象或内在的心理现象“疑”给出了一种相对明确或外在的缘由解释,其中
循过为最常见的生疑原因,没有理解事物本性而做出不当的顺应时自会出现困难而生疑,
经文的可贵还在于在循过之外还看到了遇过,即使循无过也可能由于担心遭遇小几率
事件而生疑,这样更深入解释了疑。

“擢疑,无谓也”则表示了对某些片面助长因逢所生之疑的行为的态度(如杞人忧天或
按个人猜测随意改动经文而不深究是个人循过而非所谓的通假错简错字等外因),并提出了
“擢虑不疑. 说在有无”的结论,进一步对应了前面的分析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

3 为务则士 为牛庐者夏寒 逢也 : 孙注改为“为堥则土”成本较大,同样,
前面没有句读解为常见的一种“疑,说在逢、循、遇、过。”也是因为成本较大,
如果采取此解,后面两个愚字得改为 遇和过 (或许这就是经文反对的在循过误解后的擢疑),本注考虑成本更小的方式。

为务则士 比喻 循之过 ;为牛庐者夏寒 比喻 遇之过;这句对应经文逢字的“循遇过”

士, 事也。 --《说文》 :事和务的区别可从其字形字义演变来讨论,务本义“趋,疾走”,
为某事四处奔走, 事则指所务之本或其缘由 谋划,亦可按 外事为务,内务为事 来理解,故
为务 本当劳力 实际行动起来 为循 若反而只不断考虑劳心 以事的方式为之 则为循之过
为逢 而可能助长不必要的疑 “擢疑,无谓也”

为牛庐者:孙注 ”為廬者欲其暖“ 是对的,春夏秋冬 对应 温热凉寒 神农本草经
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此四气中温若取在夏秋之间则为暖,
传统医易取象 牛为坤卦之象,马为乾卦之象,所以中医时辰取象会取丑牛午马,
而不是随便配个动物,说这个有关只能提一点,牛庐和马庌的设计也是循其所养动物
之本性而定 医易常识都是实践经验的提炼 并非缺乏了解之人认为的模糊或主观.
循牛之性需以庐养之. 相对马庌那种半敞开的构造更封闭一点. 牛庐和马庌都有
一定遮荫降温性 不同封闭程度降温效果不同而已. 牛庐能使夏热为暖 以顺牛性
马庌能使夏热为凉 以合马性 注意牛性顺即为合,马性合为和顺(想一想为什么)

《說文·广部》云「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鄭注云「庌,廡也。廡所以庇馬涼。」
庐是简陋屋舍,虽然封闭性好一点但仍不能做御寒之用,故夏寒天气这种一般不可能的
意外偶尔出现时 对为牛庐者即是逢 可做遭遇解(当然这里只是为比喻而定的假设
并不表明一定存在,如杞人忧天),逢和遇都有意外相会或发生之义,(逢,遇也。《说文》) 当意外为过或不适宜时常用逢,遇过为逢,如逢凶化吉,狭路相逢。从部首构字
可进一步了解 如逢相关锋,缝,而遇相关隅,寓。类似可理解 过遇为逢,

仅就这一句来看(为牛庐者夏寒,逢也) 或许其他注解如孙注的理解都可以
局部来看甚至更合理,但若与其语境与全文用意来看 本注则更容易理解 为牛庐者逢夏寒.
养牛肯定有所失 故逢之疑即是对牛庐功用或设计的不确定或猜忌 显然这种即使顺物本性而为之事(非循过) 基于偶然意外也可能产生怀疑,而这类遇过之疑往往是不必要的如杞人忧天(尤其是不好的意外发生时更会生疑以助于采取措施避免,好的意外一般人不会刻意追究缘由或担心) 若还坚持此类疑虑如为牛庐者担心夏寒而疑虑牛庐作用,即是”擢疑,无谓也”从这个角度看 孙注“而庌則取其夏寒,此即經逢字之義。”也是一种误解。孙是清人 估计对寒热温凉的区分已经不太重视,至少在该处未能考虑周全。先秦经典对用字不会像后人那么随意,该用凉处不会用寒,马庌也最多达到凉,如《吳子·治兵》篇云「夏則涼廡」等,绝不可能寒之(又没有空调),古文似乎也没见到有将遮荫纳凉用夏寒代替 这应该只是孙注个人的发挥。(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循也”在第一句比喻总说了逢的特征后继续对循本义更详细讨论或定义 从句读即容易理解
不用多说。

4 “斗者之敝也,以饮酒 若以日中 是不可智也 遇也
智与 已为然也与 遇也”

正如前面进一步解释了“循”,后面继续讨论“遇”,这里智通知,愚通遇,通假也并非如今人认为的仅为古人方便,实际有时通假也可作为对原字的进一步说明或限制,如智更强调通过目见即可得到的知(对应前面“见之,智也”),愚则突出这种遇是因为个人了解的不足性导致,内经云“愚者不足 智者有余”,后来引申为愚蠢等义,故原文用智和愚更准确 不应当按有些注家 随意改为知,遇,过等等。(类似,原文楯或许也不应改为注家认为的循)

易系辞云“日中为市”,市以日中时为最盛,犹嫁娶之礼用昏,因谓之昏也。该句白话大概为:好斗者 饮酒坏事(是常见而可知的),若只在闹市中则不可知其是否会争斗,可能会作为意外发生。见过就知一定会发生么 还是自以为那样么 不能确定的 (后两个自问应是对前一个愚也的结论所可能有的反驳意见做的预设,如某些人说自己见过闹市斗殴而实际与作者结论不矛盾)

ps: 本注仅为个人观点,非网上或书上所查,转引请注明出处
ps2: 放注其实是传统学术的特点,更适合顿性之人,白注更适合渐性之人,各有长短。
西方的所谓逻辑或哲学其实在传统学术中并不真正重要 即使有类似讨论 也非传统之主流,
当然现在很多人 把传统类似部分都往哲学,逻辑一类归,实际是舍本逐末,有时若以简单
的西方式逻辑来理解传统经典,恰恰是其障碍,或许就只能有类似黑格尔对论语的印象,
这点也可从中国兵法如孙子与西方军事学如战争论的差异来理解。

ps3: 关于前面和顺的理解,可参考个人以前对版友关于老子的负阴抱阳等问题的回复:
万物负阴抱阳不仅仅说了万物有阴阳 还具体指出了背阳腹阴之别 也才需要阳背以负阴
(负重的负) 阴腹以抱阳 (怀抱的抱)在人体而言即任脉阴在前 督脉阳在背 这是源于太阳照射的方式 (天人合一) 所以才讲究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冲气为和正是负阴抱阳的结果或目的 另外要注意将阴阳与哲学的矛盾区别 多数教材这点都没有讲清楚 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医学如内经等书 会有更好理解。




https://m.sciencenet.cn/blog-836726-811556.html

上一篇:Interfacial Numerical Dispersion and New Conformal FDTD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