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农林专著部吴卓晶的个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jeditor

博文

雾霾疑团解析——微信沙龙

已有 2734 次阅读 2014-10-11 13:19 |个人分类:沙龙|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雾霾, 成因

编者按:从10月8日-10日,京津冀严重雾霾让百姓吃尽苦头。微信中到处都是调侃北京雾霾天气的帖子,苦中寻乐,竟是幽默的笔调,由此引出了下文的微信对话。

 

科学社吴卓晶 18:27

还有空幽默,心怎么这么大呢?

张力军金融 18:34

要幽默,更要有愤怒,最需要有呐喊

科学社吴卓晶 18:52

我们更要关注解决的根源,呵

张力军金融 19:10

个人对这两年北京雾霾突然恶化的原因一直心存疑惑,恶化应该有个渐变过程才合理。没有人解释过。今天听说两年前石景山有过一次爆炸,我猛然就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了,可以作为一个假设来考虑。

科学社吴卓晶 19:11

这次的官方解释是周边地区燃烧秸秆为主因

张力军金融 19:15

两年前不烧吗?这种解释不能说明自两年前雾霾天突然大量增加的变化。

科学社吴卓晶 19:43



科学社吴卓晶 19:43

按理说首钢搬走了,北京已经可见蓝天了

科学社吴卓晶 19:45

这两年汽车数量猛增,也是重要原因

张力军金融 19:57

汽车数量、汽油质量应该是个因素

张力军金融 20:05

但我还是觉得有一个引起质变的因素,或者是雾霾产生上,或者是分解上,才让我们感觉到一个Regime change,即体系结构性的变化。

科学社吴卓晶 20:10

/:?

张力军金融 20:12

前后是两个不同的状态了





铁骑士 20:23

10年前就因为在雾霾天跑步得过肺炎

张力军金融 20:28

我说的Regime 并不是指咱们常说的体制。我是在金融专业意义上说的。简单一个例子,一个随机变量生成的分布突然发生了变化,比如方差突然放大,就可以说是Regime change.

张力军金融 20:42

@铁骑士 或许我的观察期太短了。我只是从09年回到北京。

科学社吴卓晶 20:53

北京人口数量多,汽车消耗大,工业项目规划不合理,以及工业污染严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铁骑士 20:54

我有些过激了。[调皮]

铁骑士 20:55

探讨频度增加的原因会是很有意思的

铁骑士 20:55

但是强度过去也曾经很大过。

科学社吴卓晶 20:59

和北京的地理位置也是有关系的

科学社吴卓晶 21:01

我老家最近因为燃烧秸秆,也有些雾霾,但用不了一上午就散了,是平原的关系吧。



铁骑士 21:03

秸秆不含那么多油。现在雾霾难消散的原因之一是有机物太多形成雾滴表面的油膜,水难以蒸发,所以消散不容易

铁骑士 21:06

气候变暖导致湿气北移(热气团更加频繁进入北方)提供了雾的水汽;化石燃料和工业还提供了雾霾凝结核的粉尘

科学社吴卓晶 21:06

/:strong

张力军金融 21:08

这听起来有点道了



铁骑士 21:11

这里面气液固三相和多种成分变化很值得深入胶体学家研究

张力军金融 21:13

还有一个不解,这些雾霾天说来就来,雾霾物质是集中生成的吗?还是每天都在生成,因为天气原因,需要在某种条件下才能聚集?

铁骑士 21:15

不是说来就来。有大风肯定无霾啊,所以有积聚因素

张力军金融 21:18

就是每天都在生成?

铁骑士 21:20

能见度在10km以上,人们是无感觉的;在10km-1km,能感觉到变化;从1km到100m,人们的感觉是十分明显的,但物理上却是一点点增加,每时每刻都在形成雨沉降,都在形成

铁骑士 21:21

这是一个缓慢移动的平衡。



铁骑士 21:26

每时每刻都有雾滴的形成和消失。0.001mm的雨滴就可以降到地面,就是消失。

铁骑士 21:26

形成么?每天都在产生颗粒和油污,几乎是固定量的。

铁骑士 21:28

所以积累效应是存在的。

张力军金融 21:29

嗯,所以风只是把他们吹到别处去了

张力军金融 21:30

雨可以把他们沉到地面

铁骑士 21:38

老张,有时间坐下来一起聊聊

铁骑士 21:39

雾霾中国下的人类生存。呵呵

张力军金融 21:42

愿意听到专业解说

张力军金融 21:42

吴博不妨考虑组织沙龙




铁骑士 21:42

伪专业

张力军金融 21:44

能让外行想明白的才是真专业

铁骑士 21:44

等我把自制的空气净化器弄出来如何?

张力军金融 21:44

铁骑士 21:46

已经做了一台,有些笨拙和噪声大。正在订购静音风扇。

张力军金融 21:50

反渗透技术?

铁骑士 23:10

和水过滤的反渗透技术无关。

 

注: 仅以此贴共享,希望引起各界知识分子群体的广泛关注。减霾不是哪一个特定个体的责任,而应该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吴卓晶于2014年10月10日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s://m.sciencenet.cn/blog-841377-834797.html

上一篇:您移动互联了吗?
下一篇:赶走雾霾不是梦——我约专家谈(新浪微博点击破1.6万)

2 蒋大和 王应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