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nyq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ohnnyqliu 马年吉祥!

博文

回忆张光斗先生—清华水利系校友一鳞半爪的记忆

已有 6299 次阅读 2013-7-8 14:32 |个人分类:人物事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水利, 清华, 张光斗

回忆张光斗先生—一鳞半爪的记忆

2013年冬天,因为到郑州去参加舅妈(一个金陵女子大学毕业生,一生献给了国企)的葬礼,当天麻烦在黄委会(黄河不是扫黄)的老同学送我到上街区的郑州铝厂,路上老同学告知水利系有老师到黄河委员了解张光斗先生的事迹,提到张先生那时就已经在昏迷状态了。

最近,621日,张先生像他的同乡同期留美同学钱学森先生一样走完了他们百年高寿的悲剧人生。他们应该是多么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啊,可惜时代都没有给他们思想自由甚至言语沉默的权力。

张光斗先生是清华大学水利系的一面“红旗”,全国多少高中痴情学子因为他的声望和宣传而误入传统工匠学科水利工程,在几年毕业后仍然从事水利者已经寥寥无几。在清华水利系读书时只有几次听过张先生的报告,印象就是听他们那一代人的经历特别是留美经历,让人听不明白。真正与张先生面对面交流还是在上研究生以后,有一次张先生来到天津大学几个清华的校友约我去见张先生,在他的旅馆房间里面与他天南地北的聊了很长时间,他告诫我们人生百年不过沧海一粟,就那么回事儿;还说我们不要刻意下午锻炼2小时,我们的身体与欧美人不一样,运动多了晚上就没有劲看书学习了。这些谈话对我比他讲的水工结构知识更留有印象。在清华我还听过施嘉炀先生和钱宁院士的报告,没有听过黄万里先生的课,非常遗憾。(据说他不能上讲台,仍是右派)

黄河断流考察:

1996年先父刘东生参加黄河断流考察,同行的有父亲的挚友陈述彭院士,主角当然是张光斗院士。我出于难得学习机会也忝陪末座,蹭在有警车开道的大型考察团里的第一号车的后排。山东省省长很客气地招待张先生,说他每到北京都去密云水库参观学习,对水库的发电站建造的宏伟非常震撼,张先生慢慢地回答,密云水库主要是灌溉用的。我亲眼见识了张先生的不给面子风格。父亲对张先生很尊敬,张先生对父亲也很客气,但仅仅是一般的寒暄问候。他们1946年就因为长江三峡工程相识。父亲参与的工程地质工作,是对三峡大坝选址问题的第一个工程地质报告


中戴礼帽者为美国著名水坝工程专家萨凡奇


侯德封、姜达权、陈梦熊、刘东生等扬子江三峡水利发电工程地质问题之检讨中国地质学报,1947年)。当年他们给资源委员会三峡勘测处的美国专家萨凡奇汇报时就有,主任张昌龄,总工黄育贤和工程师张光斗在场。(黄土魂龙骨情,科学出版社 2012年,第431)黄河断流考察是当年山东省组织的一次政治宣传活动,后来小浪底水库完工,下游水量调节后断流有所缓解。小浪底水库的寿命近年就快到了,设计只有十五年。

院士水资源考察报告会


与张光斗院士(中)合影,左为张彤,清华79水资源。右为作者,清华79水工。2001年北京京西宾馆。

2001年的两院院士开会期间,有一个院士美国水资源考察报告会,也是因为先父的关系,我约上老同学北京水利院的总工程师水资源所所长张彤女士一起去。听报告的有不少助手和学生,但主要是两院的院士们。到了宾馆门口稍等片刻时,有人来打招呼,父亲介绍是农大的校长,但石元春院士十分客气的称自己是刘先生的学生,给我留下了印象,后来到礼堂入座后,有张宗祜院士等与先父打招呼,这时我们发现张光斗先生就坐在我们前面。会议从晚上8-10点,张先生看来对报告不满意要回房间了,张彤想和张先生照个像,我们就跟着出去,自我介绍给张先生。张先生第一句就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水资源的理论基础吗?我们开始懵了瞎扯什么降雨径流、地下水、海洋大气。张先生说水资源的基础是水文学。张先生又说里面报告讲的不对,美国水多中国缺水情况不一样,要学美国水资源管理就是错误。陪同的人员说张先生的孙女也叫张彤,我单独给他们爷俩照了一张像,以后发现张彤很喜欢那张经典的合影给放大了挂在她自己的办公室里。我当时想张先生这样重视水文学,当然知道三门峡会被泥沙堵死。难为他们这样的大师了?那天的两院院士会,晚上2个小时,可能有100多个院士所有人都认真的听,给张彤和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https://m.sciencenet.cn/blog-879112-706327.html

上一篇:学种菜– 城市菜园子
下一篇:四川暴雨致灾的教训—防灾应以政策法规风险教育等软科学技术为主

2 魏东平 科苑往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