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护肤学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jianq 欢迎大家来到理性护肤学堂,一起探讨护肤的乐趣和奥秘!

博文

护肤话题之红血丝

已有 6580 次阅读 2010-6-9 21:34 |个人分类:护肤话题|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红血丝, 毛细血管扩张, 雅漾

护肤话题之红血丝
 
1 什么是红血丝
 
红血丝在医学上称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是由于毛细血管壁的弹性降低,脆性增强,导致血管扩张、破裂,外观上表现为面部皮肤泛红,肉眼可见纵横交错的树枝状毛细血管,对称分布在脸颊和鼻翼两侧。严重时连成片状,甚至形成沉积性色斑。
 
面部毛血管极细极密,因此很容易发生瘀阻。血液瘀阻时,管腔逐渐扩张,变大变粗,一般的毛细血管扩张引起的面部潮红,过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而红血丝则是长时间反复出现,形成持续性两颊泛红,温度过冷、过热或情绪激动时更明显。
 
2 导致红血丝的因素
 
遗传因素。
 
内脏因素:由于心、肺等局部或全身疾病的并发症而引起。
 
激素因素:长期滥用糖皮质类激素,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和红血丝。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表皮变薄,部分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引起。
 
职业因素:如厨师、电焊工等长期需要高温熏烤类作业的工种易导致红血丝。
 
地域因素:恶劣的气候、地质条件,如高原性气候、风沙气候、寒冷刺激、空气干燥和强烈紫外线辐射等,使毛细血管耐受性超过正常范围,引起毛细血管扩张破裂。
 
环境因素:螨虫、灰尘、花粉刺激。
 
美容因素:如过度去角质、果酸换肤、光子嫩肤等导致血管扩张破裂,形成红血丝。
 
肤质因素:敏感性皮肤对外界刺激敏感,导致血管末梢时紧时松,反复淤血,造成血管扩张,形成红血丝。
 
饮食和作息因素:如嗜食辣、好烟酒、偏食、过度疲劳。
 
3 红血丝的预防措施
 
立竿见影根除红血丝的产品是不存在的。从皮肤的结构来看,越外在的部分越容易处理,越是躲在里面的越棘手。例如角质层是皮肤最外层的部分,所以去角质是很容易的;黑色素细胞位于基底层,因此美白的难度就要大很多;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在真皮层,护肤品的抗皱难度就更大了。而毛细血管位于皮下组织,即使是借助于激光等医学美容手段也没有办法迅速见效。
 
想彻底去除红血丝,目前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付红血丝一定要做好长期抗战准备,根本方法还在于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对照红血丝的形成因素逐条检查,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过于频繁地去角质是导致红血丝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控制去角质的频率(最好不做),如果一定要做,油性皮肤一个月不超过两次,其它肤质不超过一次。
 
美白产品一般都具有刺激性,尤其是果酸类,所以出现红血丝的皮肤不应该美白。尽量避免使用热喷或冷喷的刺激,洗脸时轻轻按摩红血丝部位(不能长时间按摩),促进血液流动,增强毛细血管弹性。
 
不要让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全方位做好防晒工作。极冷、极热或干燥的环境常诱发引发红血丝,因此应该避免长期身处严酷的外界环境中,避免长时间呆在高温环境,或过冷/过热环境的突然转换,注意皮肤的补水和保湿。
 
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酒类、海鲜类发物、牛羊狗肉等任何会使毛细血管膨胀的食物。作息有规律,避免过分疲劳、兴奋或焦虑。经常打扫环境,保持清洁。
 
4 治疗红血丝的手段
 
如果已经出现红血丝,应该尽量治疗。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达到淡化和改善红血丝的效果,治疗措施除了专用的护肤品外,还有激光、光子、手术治疗等方法,各种选择各有利弊。
 
严重的红血丝必须看医生,到皮肤科医院看专业医生是最佳选择。如果想做激光等医学美容的话,也应该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下决定之前要充分与医生交流,分析红血丝的病因、各种方案的利弊、出现副作用时的应对方法。
 
以雅漾为代表的法国药妆推出专门针对红血丝的外用护肤品品,以修复毛细血管韧性和弹性为主,复配舒缓镇定成份。例如雅漾红血丝修护精华露,成分含视黄醛(维生素A醛,浓度0.05%),能增加皮肤厚度和弹性、抑制毛细血管增生。还添加有枳实提取物和葡聚糖硫酸脂,前者能增强血管壁韧性和弹性,后者配合雅漾活泉水,达到消除炎症,舒缓皮肤的效果。这类产品的缺点是价格普遍比较昂贵。
 
除了医学美容手段和外用护肤品外,患者也可以自行冷湿敷一些中草药,例如用三七、人参、枳实、丹参等。具体方法是取适量中药水煎后放凉,用毛巾浸药液敷在有红血丝的部位,湿敷次数和时间视病情程度而定。为安全起见在湿敷前应向皮肤科医生和中医师咨询。


https://m.sciencenet.cn/blog-93184-333871.html

上一篇:护肤话题之前胸和后背长痘
下一篇:护肤产品之秋冬滋润话国货

1 牛丽川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