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从大跨界视域博览中外顶级学者的心路历程(导引)

已有 23661 次阅读 2022-5-2 14:17 |个人分类:融智学前期探索|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0a.老子(公元前571-471年=100岁):谥号聃,称李耳(“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教的教祖,世界文化名人。其名言: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自然规律,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有大量名言: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评论:老子道法自然和德化社会的思想,不仅博大精深,而且,还为西方八大学问体系引进中国之后,大跨界的学问融智学汇总大道小理的过程提供了以简御繁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把无所不包的道与自然之理、社会及语言之意义和人文符号之法结合在一起并凸显了物意文之外的理义法)。物极必反。知足常乐。大道至简。理义分殊。详细评论是要系统地单独阐述的!

0b.孔子(公元前551-09-28-479-04-11=72岁)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河南夏邑),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72。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论语中其名言佳句脍炙人口的有许多。古今中外无数人对之都做过相应的转述评论,因此详述需单论!

评论:论语的博大精深在人文社会意义方面的作用是非常经典且巨大无比的。尤其在乐学的境界对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个人的终身教育以及社会邻里的群体礼仪的教化都产生了巨大且持久的影响。论语中的名言佳句脍炙人口。

0c.孙子(公元前545-470年=125岁)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东省北部)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作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以及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其中名言警句众多。

评论:不战而胜高屋建瓴的思想,已蕴含和略思维的萌芽。为当今大跨界的学问融智学直接提出和略的观点(区别于战略的观点)奠定了基础。即使是在零和博弈的战略时代,其名言警句所蕴含的至理也是叹为观止的。

以上三子的代表论著都非常经典且简明扼要。从时间上看,也都早于以下古希腊三杰。最为重要的是在那个年代中西方之间完全隔离。

01.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70岁),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与其学生柏拉图 ,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其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点评:知道自己对于许多事情的无知,是人们进步并追求进一步的无数新知的起点。这是好的态度,是谦虚谨慎的态度。把低等动物进化至高等动物的人类相提并论,话语犀利,但是蕴含一系列的认知偏差,这也是苏格拉底后来不幸人生结局的祸根之一。理性看待人生过程的观点固然重要,但是,过于极端也就预示了书生气息的缺陷或不足。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从身不由己开始的,直到某一天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往往也是伴随着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一句话,审视与否,值不值得与否,每一个人的人生许许多多的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非理性远比理性更为普遍。苦乐参半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所必然相伴的。理想信念很美好,现实生活很骨感。

02.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80岁),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以及思想家之一。其名言: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点评:希望系统完整地阅读柏拉图《理想国》而不只是浏览其只言片语!其中的洞穴比喻和正义理念,不仅远比其物化载体实例呈现重要千百倍!可感的对象实例载体与可知的理念或本体,不仅说出了物和意在语言文字符号上的区别,而且更揭示出了那个时代对文的范畴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一句话,人类虽是语言文字的使用者,但是,对语言文字本身还缺乏深刻的理解或认知(尤其是在古希腊那个时代)!

03.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62岁),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名言: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

点评:心灵手巧即使是在那个时代也是人人都可以明白的。身心和谐的愉悦在那个时代也已被有思考能力的觉醒者领悟到了。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在古希腊的时代已确立了,虽然当时的世界观还存在巨大的历史局限性。

以上是古希腊哲学家及其理性反思的学问代表人物(3位)。

以下是近现代欧洲经验主义(经验科学的预言及其哲学基础)、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及人文社科,而不仅仅再只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都受到广泛影响的时期的一系列代表人物(11位)。

04.洛克(公元1632.8.29-1704.10.28=72岁)英国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贝克莱以及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在社会契约理论上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洛克的思想对后代政治哲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被广泛视为是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自由主义者思想家。其名言:你担心什么,什么就控制你。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的东西。

评论:近代哲学心理学的思想已经开始形成,经验主义是哲学与科学的桥梁之一。知识论与理性是联系在一起的。于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交织在一起的近代学术思想,开始逐步地从古希腊神话和哲学以及早期的科学技术以及艺术交织的人类知识及其应用场景生根发芽!

05. 休谟(公元1711.4.26-1776.8.25=65岁)苏格兰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他被视为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可知论的思想家。他的名言:恨也罢,爱也罢,思想、感觉、观察也罢,无非都是在领悟。当我们专注地研究人类生活的空虚,并考虑荣华富贵空幻无常时,也许我们正在阿谀逢迎自己懒惰的天性。正是劳动本身构成了你追求的幸福的主要因素,任何不是靠辛勤努力而获得的享受,很快就会变得枯燥无聊,索然无味

点评:顿悟之后的休谟,开始怀疑人生理想与现实社会及人们心灵之间的关系。并洞悉到了劳动过程及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或顿悟到了其他人所未知的智力成果这个历程的快乐与痛苦、有趣与无趣,……

06. 卢梭(公元1712.6.28-1778.7.2=66岁),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以及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仅仅掌握现在,无匮乏之感也无享受之感,不快乐也不忧愁,既无所求也无所惧,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当一个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时候,他最终是必然会成功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点评: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和成长阅历让卢梭感受到了很多其他人都感受不到的东西。人生境界的斗转星移在一个人生命进程中呈现出来之后的感觉,是其他人无法想象的。他不仅已感受到了,而且,还实实在在经历并体验了。能被称为西方三大教育理论家之一是幸运的!

07. 康德(公元1724.4.22-1804.2.12=80岁)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他的名言: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点评:能够与先辈哲学家中少有的80岁高龄者一样被国际范围的同行认可并奉为经典论著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真的是非常幸运的!懂得自律和积极追求理想的事业,让他不枉此生。最重要的是,他在启迪带动同时代的人的同时还进一步启迪影响了后学多个时代的学人。

08. 黑格尔(1770.8.27-1831.11.14=61岁),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存在即合理。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只有那些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

点评:他不仅对同时代的学人了解,而且,对古希腊学人也相当熟悉。作为一个集大成之作的大哲学家和哲学史学者,黑格尔的正分合的集大成之后的化繁为简的能力给融智学著作者邹晓辉我本人的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很深刻。无论是对待现实还是对待自己,他都有所悟且能自警!

09. 叔本华(1788.2.22-1860.9.21=72岁),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名言: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的。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摆动。

点评:在他之前,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主流而非理性的思潮只能是非主流。他有幸得到了歌德的帮助和鼓励甚至某种程度的关爱而步入了追求学术的殿堂。后来,在他与前辈大师的黑格尔叫板的开课失败的经历也丝毫没有阻止他后来成为独树一帜的大哲学家。我最早知道他的名字是在西方文学名著里,系统了解他是在他的传记和论著里。

10. 克尔凯郭尔(1813-1855=44岁),丹麦的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其名言:我们所害怕的,正是我们所渴望的。只有向后,才能理解生活;但要生活好,则必须向前看。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点评:这个人我也是在西方文学名著里看到,后来才在哲学论著里进一步了解到的。我认为他是一个少有的充满智慧的人。他洞悉了人生和社会的一些非常深刻的内涵!遗憾的是他也是在中年就结束了其短暂的人生和学术历程!

11. 尼采(1844.10.15-1900.8.25=56岁)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其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名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点评:他作为近现代西方哲学转折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其独特的学术地位。生活中他是一个敢爱的人。学术上他也是一个敢于大胆思考并直接表达的学者。

12. 罗素(1872.5.18-1970.2.2=98岁),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名言:战争不决定谁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乞丐并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是他肯定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我绝不会为我的信仰而献身,因为我可能是错的。

评论:他是极少有的高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同时,他又是一个极少有的理性与感性结合的非常别致的一位大思想家。他应邀到过中国。他不仅敢于挑战信仰,而且,还敢于大跨界地进行学术交流与探索。

13. 维特根斯坦(1889.4.26-1951.4.29=62岁),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名言: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对不可言说之物保持沉默。

评论:他是一个怪才。由理工男两度步入人文社会语言哲学的学术圈子,而且还都非常成功甚至分别影响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个很大的学术源流的近未来发展。他的人生历程和学术经历也非常的独特,尤其是与他同时代的许多天才人物和大学者之间有直接的交流。

14. 萨特(1905.6.21-1980.4.15=75岁)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名言: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生活在没有人去生活之前是没有内容的;它的价值恰恰就是你选择的那种意义。

评论: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不仅曾经影响西方思想界而且还曾广泛地影响过中国上世纪文革后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那时年轻人的认知。他自己的生活也充满色彩,尤其是在塞纳河的左岸鲜花咖啡店的故事或传说。

以上只是一个导引。后续逐步展开!





https://m.sciencenet.cn/blog-94143-1336672.html

上一篇:用理性反思和经验验证对待第17个认知偏差-达克效应
下一篇:融智学的内在建制(原创者邹晓辉敲定核心内容)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