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如何读研方能不负韶华? 精选

已有 12906 次阅读 2021-10-9 18:38 |个人分类:师生关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日一刚考上博士的师弟来信问我:“如何高效读博?”

先谈谈当前的科研背景。如今博士毕业群体如同滚雪球,越来越大,加上海龟上岸带来的压力,博士毕业后想要在高校谋得科研职位越发困难。在这种形势压迫下,对于正在读博(或者硕士)的学生来说不可不察也!能否在博士期间有所斩获(同样适用于硕士),不仅是毕不毕业的问题,还关乎生存就业的机会。基于此,愚兄倚老卖老,浅见如下:

1 尽可能地选择一个有前景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方向是战略上的考量,战略上的失败不是通过战术上的胜利可以弥补的。博士生不同于硕士生,硕士更多的是科研素养的训练。对于博士生,你要保证毕业的时候,在你所研究的小方向上至少挺进中国前5%。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方向,探究一个有前景的科学问题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才是有前景的科学问题呢?科学问题本来不分好坏。我所谓的有前景的科学问题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其一,这个科学问题(或者方向)至少可以让你研究10年,甚至10年以上,至少博士毕业后还能继续做,而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研究。科学研究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工作之后,博士期间的工作能否很好的延续对你学术生涯很重要。也有博士毕业后另辟蹊径的,但是在现实中非常困难。

其二,研究方向要瞄准前沿领域。当然对于一些学科这很困难。至少要朝着解决一些经典的科学问题的方向上努力,比如生态学上的物种共存机制。

其三,研究方向可以具备一定的应用前景。现在国家越来约倡导科研成果的转化,如果不能在理论上有所造诣,能够往专利成果方面转化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当然,我说的这几条不可能占全,能得之一二即可。但是现实中面临一个困境:你的研究要和导师的研究匹配。如果导师的团队本身就处在国际前沿领域,那我前面说的几条都是废话。如果遇到一般的导师,他的研究本身不在前沿。除了上述几个问题外,还要更多地考虑和导师的研究相匹配。

2 多看文献打好基础

文献是学术的生命,多看经典的文章,这点无庸多言!很多同学似乎每天都在看文献,但是看完一问三不知。这种阅读文献的方式存在问题。对于读文献,我个人有三点建议:第一,看之前给每一篇文献标上序号,有很多先进的软件可以实现。第二,一定要做文献阅读笔记,笔记中先写上文章序号,然后列举文章的主要思想,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可以借鉴的地方。尤其是要重点学习人家的分析方法,最好能根据人家的文章数据重新分析一遍。这样的阅读习惯能够让你“越读越强”,当你掌握10-20篇文章的分析方法之后,你看其他文章就轻松很多了。有了文献阅读记录,之后写文章的时候,可以随手拈来。切忌“狗熊掰玉米”似的阅读文献。第三,看文献的时候注意摘抄一些经典的句子。科技论文写作有固定的套路,经典句子的摘抄对于以后的写作至关重要。这个类似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当摘抄几十个常用句子后,你就会发现英语写作其实都是套路。

3 学会做学术汇报

如果说看文献会分析是科研的“内功”,那么学术汇报就是科研的“外功”,真正的武术大家需要内外兼修,缺一不可。要知道学术汇报也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不仅要会做科研,还要会做汇报。做学术汇报看似简单,可能每个研究生开组会的时候都做过汇报,但是真正讲好的人却是寥寥!怎么样才能讲好,什么是衡量好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好的标准至少要让大同行听明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小同行。你在课题组内汇报,可能大家都能听懂,这并不代表你讲的好,而是大家拥有共同的科研背景和相近的研究方向。如何让大同行明白才是你的本事。要想让大同行听明白,你就要遵循严格的科研思路和训练。比如,汇报中要展示你的科学背景,科学问题,科学方法等。尤其是科学问题的提出,如果遇到生僻的概念,你要先给人家科普明白。比如,你研究温度对异速增长的影响。你首先要给人家讲明白什么是异速增长,有哪些指标可以衡量异速增长,哪些因素影响异速增长。让别人有些背景知识,然后往下讲就顺利很多。我之前在面试找工作的时候发现一个特点:如果你能把你小方向上的东西讲明白,让下面的大同行听懂,他们会非常高兴。因为人学到了之前不懂的知识会有成就感!可怕的是把人家讲糊涂。不仅学术汇报如此,以后面试,申请基金也是如此,这都需要在博士期间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会和导师沟通

研究生期间,师生关系的微妙程度不亚于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是研究生期间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矛盾的统一性来讲,师生之间是存在共同利益的,导师希望研究生出成果,完成自己的项目,为自己的科研事业添砖加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锻炼并积累以后毕业和找工作的学术成果。这个是师生之间的主要矛盾,始终贯彻整个研究生阶段。不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又会存在一些问题,也就是次要矛盾。如次需要矛盾得不到解决,是可以转变为主要矛盾的。导师不止一个学生,对于导师来说最大的利益是优秀学生的上限,而不是一般学生的下限。同样一个课题,谁能高质量完成、发表高水平文章就会得到重点培养,资源也会得到倾斜。对于导师来说这个文章是张三发表还是李四发表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的发表。因此大的课题组里“马太效应”非常明显,优秀的越来越优秀,不行的越来越不行。因此,如何能抢占先机,让导师对你有个好印象至关重要。

学生的学术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等学生把导师没有安排的事情做了,把导师之前想发表而没有发表的期刊发表了,这是导师的“座上宾”,让导师引以为傲的学生;二等学生把导师交代的课题高质量完成;三等学生是导师交代的事情整不明白,拖拖拉拉。没有一个导师喜欢拖拖拉拉的学生。此外,学术外的事情也很重要。要知道导师是人不是神!直白说,你要么有能力,要么听话。就像李逵与宋江。在梁山科研团队中李逵的科研能力很一般,根本不配天罡星。但是李逵听宋江的话,且只听宋江的话,这也是一条路子(我个人不鼓励这种行为,但确实存在)。最怕的是那种没本事还整天事事的学生。比如,导师问你任务完成的怎么样?如果你没有完成,那就低调点,委婉些,哪怕说一句:老师不好意思,我这段时间状态不好,没有完成。老师也会理解。最怕的是你笑嘻嘻地给老师说:“我这几天在玩,没心情工作!”抱歉,这个例子就在前几天在我身上发生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可能也不信!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此言非虚!

5多和国内外小同行交流

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博士期间要为自己以后的学术道路做好积累。多和国内外小同行联系交流,互相分享,共同进步。记着,交流一定找个和你差不多或者略微比你强的。不能跨越数量级找人交流。比如,你一个博士经常去和院士、杰青讨论问题,看看有人理你吗?相反,你的小同行,比如哪个博士发表了文章,你祝贺祝贺,可以就彼此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切记这属于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所谓交流,一个是交,重点是流。怎么流,你得有“东西”可以和别人互通有无。你只索求别人的技术和方法,不能对等提供,这样做不到流,自然不会长久。

4 博士期间尽可能发表文章

博士期间尽可能发表文章。当然,我这里说的是搞基础科学的!文科的以及技术工程类的研究不在此列!虽然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强调不以文章论英雄。但是,咱们理科的尤其是做基础研究的,不看文章看什么?发表文章一定质量优先,不要凑数,尽可能往一些经典期刊上发。

罗里吧唧说了那么多,惭愧的是其中一些我自身也没有做到。望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则而改之,与君共勉,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https://m.sciencenet.cn/blog-990233-1307343.html

上一篇:西藏纪行(二):天上的红嘴
下一篇:带研究生笔记(二):良好的科研氛围很重要

29 刘永辉 刘立 帅凌鹰 杨正瓴 杨顺华 张晓良 黄永义 周忠浩 赵洋 史晓雷 郑永军 李东风 陈新平 张学文 何锦屏 路鑫民 于法标 吕凯波 孙颉 吕延钊 左小超 雷宏江 姚小鸥 张鹰 王磊 刘陈立 谢海涛 汪凯 guest9281355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