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网络传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 2019 基于群体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关键节点选择策略
bhwangustc 2020-6-20 10:35
中国科学 : 信息科学 2019 年 第 49 卷第 10 期 : 1333 – 1342 SCIENTIA SINICA Informationis 基于群体影响力的网络传播 关键节点选择策略 周明洋 , 吴向阳 , 曹扬 , 罗燎 , 李晓宇 , 廖好 , 汪秉宏 基于群体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关键节点选择策略 周明洋 1,2 , 吴向阳 2 , 曹扬 1 , 罗燎 1 , 李晓宇 2 , 廖好 1,2* , 汪秉宏 3 1.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阳 550022 2.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深圳 51806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 合肥 230027 ================= 中国科学 : 信息科学 2019 年第 49 卷第 10 期 : 1333 – 1342 SCIENTIA SINICA Informationis 论文 基于群体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关键节点选择策略 周明洋 1,2 , 吴向阳 2 , 曹扬 1 , 罗燎 1 , 李晓宇 2 , 廖好 1,2* , 汪秉宏 3 1. 中电科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 , 贵阳 550022 2.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深圳 518060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 合肥 230027 * 通信作者 . E-mail: jamesliao520@gmail.com 收稿日期 : 2019 – 02 – 21; 接受日期 : 2019 – 04 – 25; 网络出版日期 : 2019 – 10 – 17 摘要 网络中的少量关键节点对政务舆情、病毒等信息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 因此关键节点挖掘是网络科学的关键问题之一 . 经典方法通过单个节点重要性指标选择关键节点 , 而多个重要节点的综合影响力更值得讨论 . 基于此 , 本文从多节点的综合影响力角度出发 , 基于 Rayleigh 熵机制 , 首先分析了个体影响力和多节点的综合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 指出多节点的综合影响力小于单节点的影响力之和 . 然后提出了一个指标刻画多节点的综合影响力 , 并设计了一个高效的贪婪算法选择一组关键节点 , 从而最大化多节点的综合影响力 .4 个真实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实验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 关键词 传播 , 传播源 , 综合影响力 , 复杂网络 , 网络科学
个人分类: 统计物理复杂系统研究进展|3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趣谈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wusaite 2019-10-16 08:55
趣谈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 伍赛特 版权亦称“著作权”,指作者或其他人依法对某一著作物享受的权利,可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主要包含如下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论文作为公开发行的出版物,由此自然有版权一说。通常以发表情、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为代表的人身权会长期跟随作者本人。但是财产权则不然,其一定程度上可进行转移。作者在国内各大期刊网站进行论文投稿时通常会需要确认这样一句话:“论文作者自愿将其拥有的对该论文的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发行权、汇编权转让给编辑部,并不再许可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 通过该方式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源于论文作者本人的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又能确保编辑部对该论文的独家发行。但是就维护论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身而言,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有过一定国内论文投稿经验的学者专家们都会知道,论文投稿给国内相关期刊后,通常会被以知网、万方、维普为代表的国内中文数据库所收录,通过各类的搜索方式(包括作者、主题、关键词)等方式总能查询到读者自身所需的相关论文。 但即便如此,除了上述几大数据库之外,国内常见的网络文档数据库还包括有百度文库、道客巴巴、豆丁等,通过上传各类形式的文档等方式即可获取积分,从而下载上传者自身所需的其他文档。每每如此,总会有相关好事者为了获取积分,而在知网等下载由其他作者撰写的论文,然后转手便传到道客巴巴等其他数据库上,致使同一篇论文可在多个网络数据库中得以现身。 就目前而言,少有听到由于该类现象而导致的民事诉讼案件,获取积分而换取其他文档也是个人所需。但由此可见,对论文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维护似乎并不那么容易,也并不是仅通过对论文作者本人的约束即可实现。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预印本可以提高文章的引用率和提及率
热度 1 zhpd55 2019-7-12 08:28
预印本可以提高文章的引用率和提及率 诸平 据 2019 年 7 月 9 日《自然指数·新闻》( Nature Index News )报道, 提前将论文上传到预印本文库(如 bioRxiv ),可以提高文章的引用频次(至少 3 年内持续增加)和提及率。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新手稿的好处,不仅仅是加快出版过程和使研究结果更容易获得他人参考。有一项新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同行评审的期刊正式发表之前,作为预印本发表的期刊文章比没有预印本的同期发表的论文吸引更多的引用和在线提及。 德国莱布尼茨经济信息中心 ( Leibniz Information Centre for Economics , German y ) 、莱布尼茨社会科学研究所( Leibniz Institut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以及基尔大学( Kiel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组成合作研究团队,他们检索了 2013 年 11月至2017 年 12月期间发表在 bioRxiv 生物信息库上的 18841 篇论文,并将它们与随后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上的文章进行比对。 尼古拉斯·弗雷泽说,研究结果表明,在 bioRxiv 预印本文库公开自己的手稿,其影响不仅仅是引用频次的问题。“如果有良好的研究可以在早期获得,并与相关协会或者学会成员共享,会使其研究成果可以在网上迅速产生重大影响,而不管该期刊的声誉或引文影响如何。” 利用 Scopus 和替代计量学( Altmetrics )的数据,研究团队比较了三组论文之间的引文和在线共享情况 : 预印本和相应的期刊发表的论文 ; 以及在期刊发表之前没有发表在 bioRxiv 上公开的论文。他们分析了 7087 篇有预印本的论文和同样数量没有预印本的论文作为对照。当研究者对在 bioRxiv 公开之后,又在期刊发表的论文和那些未在 bioRxiv 公开的同期发表的论文的引用率相比较时 , 他们发现在 2013 年至 2017 年之间,具有预印本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接近 7 次 / 篇;而那些没有预印本的论文获得的被引频次则更低,平均只有 4 次多 /篇。在期刊出版后,被引用的增长至少持续了3 年。其 3年内的月平均被引频次变化见图1 。 图 1 不同论文发表之后 3 年内的月平均被引频次 上传到 bioRxiv 的预印本也让它们相应的期刊发表的文章在网上传播有了优势。尼古拉斯·弗雷泽等人的这项分析结果本身已经在 bioRxiv 预印本文库发表。研究发现,在预印本文库上发表的论文最终在 ( Twitter )、博客 (Blogs) 和新闻文章中被提及的次数,平均而言比那些没有预印本的论文要多,详见图 2 和图 3。 图 2 不同类型的论文在推特中的引用情况 图 3 博客、新闻以及维基百科对不同类型论文的引用比较 图 2 和图 3 也揭示了一些关于在线观众情况。尽管先上传到预印本文库,随后在期刊发表的论文在推特( Twitter )和博客 (Blogs) 中被提及的平均数量相近,但是 bioRxiv 预印本在新闻文章和维基百科( Wikipedia )页面上被引用的较少(见图 3 )。这表明,学者和那些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更愿意在推特上或博客上发表有关预印本的文章,而不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相对比较谨慎,他们不愿引用并非就是不愿推动研究,而是处于对其可靠性的担忧,除非经过同行评审程序的合法化,他们才会认为是可靠的。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或者相关报道。 Nicholas Fraser, Fakhri Momeni, Philipp Mayr, Isabella Peters. The effect of bioRxiv preprints on citations and altmetrics . bioRxiv preprint first posted online Jun. 22, 2019. http://dx.doi.org/10.1101/673665 Preprints boost article citations and mentions
个人分类: 新观察|81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LncRNAs2Pathways -- 鉴定被一套感兴趣lncRNAs调控的通路
chinapubmed 2019-3-10 15:56
已经证明长链非编码RNAs(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在不同细胞过程和生物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探索与lncRNAs相关的功能可能帮助提供对它们潜在生物学机制的见解。 当前方法主要关注于研究个别lncRNAs的功能;然而,关键生物学功能可能被多个lncRNAs的组合效应影响。 LncRNAs2Pathways基于全局网络传播算法,鉴定被一套感兴趣lncRNAs组合影响的功能通路。使用通过网络传播得分加权的一个类Kolmogorov-Smirnov统计量(它考虑了lncRNAs和编码基因间的表达相关性)评估被感兴趣lncRNAs影响的生物通路。 通过分析与神经胶质瘤、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相关的3套lncRNAs展示了其有效性。 下载:https://cran.r-project.org/web/packages/LncPath/ 语言:R 时间:20170421 参考: LncRNAs2Pathways: Identifying the pathways influenced by a set of lncRNAs of interest based on a global network propagation method
个人分类: 软件|1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郭晓亮等: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
kexuechuanbo 2015-12-14 17:04
郭晓亮,刘小燕,颜帅,姚远.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 .科技与出版,2015(11):43-50 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 免费订阅 科技与出版 , Science-Technology Publication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11期 【作者】 郭晓亮 ; 刘小燕 ; 颜帅 ; 姚远 ; 【机构】 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 ;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 【摘要】 对《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年来的网络传播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了解其网络传播总体情况和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选取中国知网(CNKI)2005—2013年数据,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得到网络传播总体情况、网络读者来源情况、载文被访情况和载文被引情况4个主要一级指标及其二级指标的翔实数据与分析结果,据此了解网络传播宏观状况和具体情况:《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快速增长后进入平稳提升期;网络传播存在周期性波动,受众集中;网络传播渠道与有效性仍有提升空间。 更多 还原 【关键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中国知网 ; 网络传播 ; 引证指标 ; 【文内图片】 2005—2013年《学报》被访文献区段分布情况 2007—2013年高被引学科分布情况 【基金】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重点资助项目(2013-09-25) 欢迎点击阅读全文: 基于中国知网的_清华大学学报_自然科学版_网络传播分析_郭晓亮.pdf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2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管窥【启东群体事件】的网络传播特点
热度 6 outcrop 2012-8-1 18:50
江苏省南通市一日企造纸工厂为了方便废水排入大海,正在建设一条全长为110公里的排水管道。由于担心此举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当地市民强烈反对该举措,并于28日进行了大规模群体事件。28日上午,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授权发布: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南通市委书记丁大卫对全体启东市民发表讲话称,取消排海管道在启东实施。 这次群体事件和上次什邡群体事件在网络传播上有较大的相似性,也有一些很值得关注的地方;简单的说说: 消息传播的顺序类似 。 色情论坛==微博==门户网站==QQ群 ,色情论坛当天发布了相关消息,在30日,微博已经大量相关消息了,同时部分网站(比如人民网)也有相关报到;30,31日,门户网站就可以看到相关消息了,但没有相关图片;今天,不少QQ群出现相关的详细图片和CL社区的网址。 比较全面的图片消息首先出现在色情论坛 。和什邡群体事件类似,网络上流传的很多图片与消息,首先居然都出现在色情论坛。比如这次启东群体事件,7月28日当天,知名的色情论坛“CL社区”,就发布了相关的图片帖子,直到今天还这个帖子还在广为传播。 微博转发猛烈 。和上次什邡类似,一些公知类微博,表达了愤怒,并得到了不少转发和评论。 权威网站报道单一 。权威网站一般报道的保守,没有发布相关的图片;而CL社区之类的色情网站,则图文细节丰富。 QQ群转发讨论激烈 。今天几个QQ群中,对此讨论很激烈,表达中愤怒时主流声音。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在互联网环境下,这类负面信息的传播很难封锁,一旦上网,信息基本无法控制。 比如色情论坛由于其逃避封锁的本能,以及受众广泛,在两次群体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信息源的角色;这是防不胜防的。 另外,一旦此类事件公布传播开来,如果政府不改变做事风格,群众遇到类似的困局,可能很容易效仿启东以及什邡人民的行为。 补充,吕老师提到,色情论坛的受众也很特别,可能不少是无所事事的年轻小伙子,容易成为群体事件的主体;我觉得很有道理,记录下来。 延伸阅读 舆情专报:聚焦启东群体性事件 http://www.town.gov.cn/ztbd/201207/31/t20120731_569113.shtml 人民日报评启东事件:需公民理性 更要政府透明 http://news.sohu.com/20120730/n349344413.shtml CL社区网址恕不提供
个人分类: 计算机应用技术|11672 次阅读|19 个评论
览载比和引载比:网络学术传播评价指标的构建
热度 1 zhaodl 2011-9-25 22:23
网络传播已经成为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而基于引文分析的学术影响评价指标,已经不能反映网络环境下的传播效果评价。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以简单网络浏览和下载频次来评价和反映学术论文的网络传播效果。这种发自传统发行量而设计的指标,似乎是客观的评价,而如同发行量一样,具有极低的可信度。 首先是数据的客观性很差,浏览、下载不考虑技术性作弊手段,单凭个人的有意点击就会影响到数据的真实性; 其次是数据的完整性较差,不同数据库以及期刊自办网站的浏览和下载很难完整地被统计在内,一个不完整的绝对数据很难说明问题。 一个客观性差、一个完整性差,两个天生的缺陷足以使这样的评价指标失去意义。许多人以此展开的效果分析,实在是让人怀疑。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学术论文网络传播效果,本人试图构建两个新的指标。基于web浏览和下载的基础数据,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浏览的数量是反映了读者的关注程度,或者是说研究的热点程度,但是浏览摘要而不阅读全文,说明文章的标题或者说主题“吸引眼球”,而了解初步信息后就被放弃了,不愿意费力气下载,更不愿意费时间阅读了。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指标,可以称作为“空览比”,是指统计时间内一篇论文的网络被浏览频次减去网络被下载频次,除以网络被浏览频次的比值。这样一个相对的评价指标,就可以有效地解决绝对数据的不完整性问题。 空览比=(网络被浏览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网络被浏览频次 相对数据尽管是可以解决绝对数据的完整性问题,但并没有解决数据的客观性问题,并不能避免或减少人为操作的影响,如果人为点击,加大被下载频次,很容易来改变自己论文的“空览比”。我们还必须有另外一个指标来牵制。 为此,我们再设计一个指标,权且称作为“空载比”,是指在统计时间内一篇论文的网络被下载频次减去实际被引用频次,除以网络被下载频次的比值。 空载比=(网络被下载频次-实际被引用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 这样一个相对的指标,不仅解决绝对数据的完整性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抑制空览比指标中的被下载频次的人为干扰。如果空览比很低,而空载比很高,在同类期刊中如果表现明显,人为因素很容易显现出来。使人轻易不敢作假。 空览比、和空载比是越小越好,浏览一次就下载一次全文,下载一次就发生一次引用。当然,这只是一种理想的设计。 在我们对实际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一种现象:一篇论文的被下载频次大于被浏览频次,而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出现,而是一种必然可能,约占数据的10%左右。原因是:数据库出版商在用户浏览篇名而还没有具体集中浏览某篇文章的情况下,就提供了全文下载窗口。这样,空览比越小越好,而可能会小到负值,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计量学评价中,好像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指标。 为此,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改进。将空览比改为“览载比”,也就是指网络被下载频次除以网络被浏览频次,比值越大,说明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越大,部分论文的览载比会高于1。 览载比=网络被下载频次/网络被浏览频次 如,某篇论文或某本期刊、某人、某单位的论文的览载比= 网络被下载频次56次/网络被浏览频次123=0.4553 同样,将空载比改造成为“引载比”,也就是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除以网络被下载频次,即使出现网络上被下载频次少于被引用频次,也是可以理解的的,因为网络的传播还没有完全取代其他的传播方式,一个网络数据库的零或小量下载并不能代表其他网站没有下载。 引载比=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网络被下载频次= 如:被引用10次/被下载56次=0.1786 览载比和引载比,两个指标也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被引用频次与被下载频次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有很多研究,已经基本证实是相关的。那么,如果引载比出现波动或者是异常,应该是可以以自身变化规律和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来限制。当然,被引频次已经很难获取到客观的数据就是引文分析的悲哀和落败。本人另文论述,并已经提出了一套评价方法—— 文献词频分析评价法(随后见《编辑学报》) 。 也正是因为是一个新的设想,还可能存在其他各种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我发布出来,希望大家一起参与研究探讨,共同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构建网络传播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赵大良,2011年9月24日)。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78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网络传播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点
热度 2 Fangjinqin 2011-7-5 16:05
网络传播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点 最近我们仔细阅读了 2010 年 11 月发表在《 NATURE PHYSICS 》第 6 卷上的文章《 I d e n t i f y i n g i n f l u e n t i a l s p r ea d e rs i n c om p le x n e t w o r k s 》,作者是美国 B o s t o n U niversi ty 的 M a ks im Kit s a k 等 7 位学者。文章很有趣,结论颇具颠覆性。 我们知道,现实世界的大量复杂系统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描述,在社会网络中到底哪些节点最有影响力,在疾病传播网络中哪些节点最具有感染力?目前一般的研究结果都认为网络中的 Hubs 节点或者高介数的节点是传播中最有影响力的节点,这是因为 Hubs 节点拥有更多的人际关系,而高介数的节点有更多的最短路径通过,于是疾病控制和免疫首先要确定这样的节点。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 调查( 1 ) 340 万市民的 LiveJournal.com 友谊网络,( 2 )伦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学院电子邮件联系网络,( 3 )在瑞典收集的医院住院病人的接触网络( CNI ) ,以及( 4 )由 imdb.com 标记为在同一电影中有合作的演员网络,并且通过 SIR 模型和 SIS 模型的 建模分析指出, 对于 单个传播源 情形, Hubs 节点或者高介数的节点不一定是最有影响力的节点,而通过 K-shell 分解分析确定的网络核心节点(即 K-shell 值大的节点)才是最有影响力的节点 。 K-shell 是图论里的一个经典的概念,网络的外壳和边缘的 K-shell 为 1 ,然后往内像剥洋葱一样进入网络的核心( K-shell 值大的区域)。 之所以产生 Hubs 节点或者高介数的节点不一定最具有影响力的原因在于,它们如果在整个网络的边缘,那么它在传播中的作用就很微弱了。而某些度数虽然比较小却位于网络核心的节点将对传播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以 CNI 的网络为例说明,一个传播过程中感染的规模并不一定与传播起源节点的度 k 有关,即使从度数相近的不同 Hub 节点开始,感染结果也可能会非常不同。相反,从相同的 kS 层节点开始,即使有不同的度 K ,传播规模却很相近,说明初始传播节点的 kS 值可以准确地预测感染的规模。 同时 kS 值对于不同的传播率显得相当健壮。 这也说明节点所处网络的位置比一个节点的局部属性度 K 更能决定它的影响力。同样地, 高介数的节点和 Hub 节点一样,也远不如 kS 值更能准确地预测感染的规模。 当然文章也指出,当 初始 存在多个传播源的时候,传播的规模很大程度依赖于 初始 传播源之间的距离。 尽管高 kS 点是最好的单一传播者,但是在多个 传播源 情况,度大的 Hub 节点往往比 kS 大的节点具有更高传播效率。 这是因为传播存在交叉感染现象(感染者传染给感染者), kS 大的节点往往在网络的 核心,它们 聚集在一起,而度大的 Hub 节点可以分散在网络的不同区域。 因此,如果考虑多个 传播源有 更大的传播规模的话,应该选择处于不同 shell (层)、不直接相连的较大的 k 的节点作为初始 传播源 。 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认识传播网络中到底哪些节点最有影响力,评价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以及 从事网络 控制、信息传播、疫苗 具有重要意义 。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研究。譬如怎么更好地定义节点的 影响力,怎么反映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随机、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上 节点 影响力的评价有何差异,都值得进一步考虑。 http://www.nature.com/nphys/journal/v6/n11/full/nphys1746.html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3316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网群英烩No.0010佟东 聪明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细找到好草
readnet 2010-11-21 16:46
科网群英烩 让水滴洒向为科学网灌水勤奋笔耕的人们 科网群英烩粉墨登场 关键词: 科学网,博客,博主,网络传播,哲学,文化,智慧,细节,聪明羊,佟东,色球,色空间 让 水 滴 洒 向 为 科 学 网 灌 水 勤 奋 笔 耕 的 人 们 科 网 群英 烩 粉 墨 登 场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要草吃的聪明羊22-实践 2010-11-19 11:37:41 112 0 要草吃的聪明羊21-民主 2010-11-18 16:27:52 116 0 要草吃的聪明羊20-水平 2010-11-18 9:29:15 114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9-国情 2010-11-9 17:00:55 186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8-待遇 2010-11-2 16:14:07 242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7-创造 2010-10-25 19:03:55 165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6-一流 2010-10-12 16:59:58 290 1 要草吃的聪明羊15-挨打 2010-10-3 8:24:35 371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4-鹰大 2010-9-30 15:49:12 369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3-熊大 2010-9-30 14:37:11 319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2-分草 2010-9-27 14:57:03 358 0 要草吃的聪明羊11-博羊 2010-9-26 14:03:47 366 5 要草吃的聪明羊10-羊脸 2010-9-24 13:41:32 421 0 要草吃的聪明羊09-打狗 2010-9-23 13:44:54 411 0 要草吃的聪明羊08-二狗 2010-9-21 17:15:26 384 0 要草吃的聪明羊07-羊性 2010-9-21 12:58:38 371 1 要草吃的聪明羊06-千羊 2010-9-20 16:44:53 575 2 要草吃的聪明羊05-狗腿 2010-9-19 12:27:07 441 1 要草吃的聪明羊04-剽窃 2010-9-19 9:24:32 446 0 要草吃的聪明羊03-钓鱼 2010-9-17 17:47:45 561 3 要草吃的聪明羊02-鹰语 2010-9-17 11:30:49 585 3 要草吃的聪明羊01-本分 2010-9-16 17:00:14 716 5 总数: 22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标题 时间 浏览 评论 易被忽视的细节16:老师 2010-11-17 11:01:22 130 0 易被忽视的细节15:中药 2010-11-11 9:14:08 178 1 易被忽视的细节14:日词 2010-10-21 9:43:56 255 0 易被忽视的细节13:足球 2010-10-19 8:59:06 291 0 易被忽视的细节12:告状 2010-10-15 17:22:35 282 0 易被忽视的细节11:科学 2010-10-14 16:02:05 293 0 易被忽视的细节10:法律 2010-10-13 9:29:39 245 0 易被忽视的细节09:日独 2010-10-5 19:33:00 344 0 易被忽视的细节08:外行 2010-10-4 21:06:17 310 0 易被忽视的细节07:分裂 2010-10-1 10:59:50 439 4 易被忽视的细节06:诺奖 2010-9-29 16:16:15 473 1 易被忽视的细节05:电脑 2010-9-28 19:28:50 385 0 易被忽视的细节04:家长 2010-9-27 22:03:57 405 1 易被忽视的细节03:裁判 2010-9-24 11:13:25 364 0 易被忽视的细节02:稀土 2010-9-23 16:35:35 485 2 易被忽视的细节01:十万 2010-9-23 6:57:21 449 2 总数: 16 总页数: 1 当前页: 1 9 3 4 :
个人分类: 科网群英烩|2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杨琳琳,冯丽,姚远等:基于中国知网的对于《现代电子技术》网络传播情况的分析
kexuechuanbo 2010-9-7 22:43
基于中国知网的对于《现代电子技术》网络传播情况的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的对于《现代电子技术》网络传播情况的分析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冯丽,杨琳琳,姚远等:基于中国知网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历史分析
kexuechuanbo 2010-9-7 22:37
基于中国知网的《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历史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的_西北大学学报_自然科学版_网络传播历史分析.pdf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客评论发表动力学规律在舆论监测上的应用
limer 2010-2-23 21:28
前面谈了点博客评论发表动力学的问题,从统计数据来看,博客空间内的新闻半衰期比新闻门户上的新闻半衰期更长,我猜测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社会网络的存在,它改变了用户浏览新闻的方式。(这只是一个假设,还需要实证) 今天看了篇关于舆论和政府应急管理的文章,突然对博客这类蕴含social network的social media对信息传播、舆论发展和事件演化的影响有了点想法。 无疑,目前越来越多的网友都在使用social media作为信息源,而与传统媒体网站相比,social media延长了信息的半衰期,这使得我们在设定舆论监测窗口时不应该仅仅关注头36个小时,而应该扩大监测时间窗口,以便更准确的识别和把握舆论的发展与演化。而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上,也许将工作中心放在“黄金24小时”是不够的,更佳的做法也许是保证172小时内,政府的通告信息都能见诸于报端和网站头条,而且消息要不断更新,以便于引导舆论和平息事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可思议的现象: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zhaodl 2009-1-11 16:23
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科技信息传播学包括大众传播学里一个公认的规律,那就是信息传播的范围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深度,但是在学术信息的传播中是否确定存在这样的规律,我不得而知,我也没有见到相关的论述。以发行量的多少来评价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一直是人们质疑学术期刊的一个指标。通常行业内评价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的指标是被引用频次,那么文章的被引用频次是否与发行量或阅读频次相关或者说是正相关?无论是谁都会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文章被阅读的次数越多,被引用的可能性越大。这也只是一种可能,是否是被引用次数也越多,值得怀疑。对于单篇文章不一定是这样,但整体的趋势是不容质疑这是人们的通常认识!同样,在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的今天,纸质版的阅读无法准确统计,但网络的 web 下载量、浏览量和二者之和的访问数是可以比较准确地获取。 我带着对这样一个司空见惯、人人公认结论的质疑,希望研究一下网络传播与被引用之间的相关性。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分析,结果令人吃惊:网络访问量包括 web 下载量和网络浏览量与文章的被引频次存在着负相关!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网络上的用户浏览或下载的越多的文章不仅被引用的频次不增加反而是降低的,呈现降低的趋势。如图 1 所示。为了客观报道这一现象,我将基于的统计分析的资料交代如下。 1, 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数据取自《中国知网》( cnki.net )的 《中国学术期刊文献评价统计分析系统》(V1.0)。选取样本期刊的1996年-2000年发表的论文,统计其在发表以后的被引用频次、网络访问量,包括web 下载次数和浏览次数。选取被引频次最多的前100篇文章与访问量最高的前100篇文章,找出之间重复的文章,也就是既包含在被引频次的百篇之内又包含在访问量的前百篇之内的文章,做网络访问量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分析。 2, 几种代表性期刊的统计数据 (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的网络传播与被引用频次的关联情况如图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同时包含在两个一百篇的文章共计 22 篇(如果只取前 50 篇这个数字只有 9 篇),也就是说在在网络访问量的前一百篇文章只有 22 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能够排在前 100 名,其他的在 100 名之外甚至是零被引用。将这 22 篇文章的相关数据制成图标,并计算出各自的发展趋势,如图 1 所示。无论是 web 下载、网络浏览还是访问量的变化趋势都与文章的被引用的发展趋势相反,即成负相关性。 ( 2 )为了检验这种非正常现象,我们又选取了《振动工程学报》、《自然杂志》和《动物学报》,基于同一个数据库、以同样的方法、取同一时间段的数据,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图 2 到图 4 。其中,在百名之内相互关联的文章,《振动工程学报》是 39 篇,《自然杂志》是 40 篇,《动物学报》是 51 篇。在此,我们不妨将这个指标定义为:学术论文被引用频次与网络传播的关联度,即前一百篇之中重复的文章数量。上述期刊的关联度分别是 22% 、 39% 、 40% 和 51% 。这个定义没有过多的为什么,就是这样定义以便于比较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关联度与相关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交大学报和自然杂志的被引用频次与网络传播之间呈负相关性,但关联度却是位居第二和第四,倒是可以认为相对较低。 3, 几点思考 本研究取用的数据库有一定的特殊性,选取的数据量也比较有限,因此所发现的现象并不一定是一种必然,但是这种随机选取的样刊,自我认为能够代表一定面的。 4 种学术期刊中有两种出现了负相关,这也不能认为是一种偶然!即使是《振动工程学报》和《动物学报》呈现出正相关性,后一种期刊的正向的相关也并不是十分明显,网络传播的线性增长斜率明显低于被引用频次增长的斜率。至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可能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有: ( 1 )学术期刊的读者范围对期刊的传播方式的依赖,影响到网络传播与被引频次的关联。如大学学报等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的特定性,相对于专业期刊来讲,是否对网络的依赖度并不是十分强。 ( 2 )期刊的品牌影响力与网络的传播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在一定的情况下网络的传播可能存在一定的极限,在网络传播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网络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 3 )学术期刊的文章的被引用频次可以通过加大传播力度来提高,但是根本的动力还是文章的学术水平。尽管是选题可以通过篇名的网络搜索中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但是并不一定会转换成作者的引用行为。 本文的研究,只是发现一种与人们通常认识不同的一种现象,进一步的研究有待深入。在此发布出来与你共享但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本文发布在科学网和网易的本人博客,地址如下: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636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9636 ) 我的目的是计算二者的相关性,后续的统计会随时通报。 研究得出共性的规律,需要采用大样本。但是,抽样调查和统计,也是确定研究方向的一种方法。上面的现象可能是一个特例,否则也不会叫不可思议。发出来,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博友已经向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在此表示谢谢。我研究的目的不是正负的问题,而是网络传播与被引用的相关性。我继续抽样统计,设计了一个度量相关性的指标,继续以一个样刊进行试验,结果是,网络对历史文献的被引用贡献明显,如图。这当然有时间差的问题,原来我想应该有个拐点,但是没有发现,后续的统计结果在看看会如何。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147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要学会自己做决定
zhaodl 2008-12-20 12:21
近来,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许多编辑部负责人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是否要实行期刊论文网络传播权的独家转让?越到年底,数据出版商的业务员的任务完成的压力越大,年底之前考核指标中多少都会有独家转让合同签订下来多少份数。甚至是业务员对期刊编辑部表现出的发钱的姿态,更是让人感到其中的噢妙年底要将多少钱发出去! 关于发钱,我可以理解:对于预算体制下的行为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以花出去的钱数来衡量其所干事情的多少。这不,每个单位年底都在突击花钱,否则结余的钱就会被收回,列入下一年度的计划和预算。节省了一年,看看口袋里还钱,就想方设法把钱转出去、花掉当然财务管理上会核查是否在预算的事项之内实际预算的事项也是粗线条的。所以,数据库出版商的业务员到年底急于将独家转让费发出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你可不能理解为是给你编辑部发钱这么美的事,而实质是数据库出版商衡量任务完成情况的一个指标!不然为什么将转让费定的这么低,增加一点不同样可以发出去吗?当然,业务员会讲:要按着规定发钱。对这就是问题的实质:规定的任务预算的任务。 谈到独家转让费的价格,出版商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但并不是绝对的商业行为,永远不是科学和公平的,而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公平是在于双方能够接受的条件。有的双月刊可以拿到三四万,而有的月刊开价还不到三万不,也有 3.5 的;有双月刊是五万,而多数月刊也拿不到这个数量。答曰,根据期刊的影响力核心不核心、精品不精品,这些实质只是一个起步价,其中具有业务员的裁量权,在超出业务员的权限以后还可以通过上级的授权来调整。这里边就有一个博弈讨价还价的过程就如同在自由市场上买菜一样!有的编辑部负责人向我表示:对于这种自由市场式定价模式,感觉心里很是不舒服。因为这出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而且是自己的劳动,甚至是包括编辑的尊严!一份满有影响的期刊(当然是自己认为),结果出版商开出的价格比自己认为差得多的期刊还要底,难免感觉伤心,有一种被伤害的感觉! 我观察了一下,出版商的定价倒是有一个基本的原则:核心、精品和学科排名等等,但是还要考虑期刊或期刊负责人对同行的影响力,以及期刊所处的地区。北京的一家核心期刊,就会比西安的其他学术指标相同或者稍高的期刊的转让费用要高因为是在北京。如果北京期刊的编辑部负责人又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起价就会高于其他同类期刊的最高价。这个应该承认,人们在创出期刊影响的同时,负责人在同行的影响也是付出劳动和代价的,不像我们只是低头干自己的事!当然,这种威信的树立也包括我的推崇和奉承,或者换个说法:是人民群众对他的信任!从这个角度来讲,个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应该全部属于个人或自己的期刊!所以,一般期刊要求行业里的知名人士能够站出来为大家说话或代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知名人士是建立在一大堆粉丝的基础之上的,可是明星的决定很少考虑粉丝的感受,最多是为了保证自己声誉长久。 最近几天,就有人给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也许正是人们对我的信任。来信来电询问如何决定,我苦口婆心地帮助分析不同决定的利弊和风险,可是人们还是不满足,最后往往会提到:你怎么决定的!你如果要签订跟哪一家签订。人们总希望看别人的决定,这也是数据出版商在商品价格确定中考虑的领袖意见的价值,所以公众人物的期刊开价就会高,这就是原因。这也是人们的从众行为为某些人提高身价奠定了基础。因为,任何决定在初期是不可能清晰地看出决定的后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要决定,一方面需要决定者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判断能力,也需具有承担风险的心里和能力,当然还包括个人的不同诉求需要的重点不同。有人要的是信息的传播效果、有人要的中介评价、有人要的是真金白银、有人要的是独立自由,等等,不同的诉求决定了人们的决定的方向。任何一个决定都是各方面利益权衡的结果。在公众中,绝大多数人还是没有特别明晰的判断,包括也不能明确地了解自己的需要!往往表现出来的是什么都想要,结果是难以决定因为没有一种决定的结果是十全十美的! 随大流、跟名人,往往是多数人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有几个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思考、不用承担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也可以安慰或回答:某某也是这样,怎么能要求我比他的决定还正确呢?这样自己的心里自然是舒适!将自己的利益和名人的利益捆在一起,心甘情愿地跟在别人的后边,也没有想利用这种机会或在变局之中来走出自己的路,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表达自己声音。特色是办刊的基础,或者用现在数据出版商的经营策略来说就是产品的差异化。做人,同样应该有个性,了解自己的诉求,突出个人的优势,寻求自己的位置。位置是自己找的而不是别人给的,不出门、不贡献、不付出、不承担风险,就换不来社会的承认或认知。所以,我在决定之前养成了一个习惯:凡事自己决定,凡决定就责任负。 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自己决定,而不能参考他人的决定。在看别人的决定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决定的后果,也就是说后果还是要自己承担。据说,有人在看着我的决定而决定。这是数据库出版商的业务员,在部分期刊处碰到的阻力,或者说是部分期刊将压力推到我身上。当然这也是瞧得起我,也无形中提高了我的地位,不然数据出版商的业务员怎么会理会我!在此,我一方面谢谢同行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要提醒同行,跟着我做决定一定要明确决定的后果。 我现在的决定是:与谁也不签订独家转让的协议。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拿不到转让费!不管与谁家签订,都可以得到三万到六万的独家转让费。我不在乎这点钱,你也不在乎?我不在乎的原因是经费不紧张,我又不愿意承担获取现金的法律风险。另外,会得不到独家转让的贴心服务,所以我正在研究数据出版商提供的服务包括数据的网络传播对我期刊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如果是影响较大我会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当然,我如果有研究的结果我会及时在我的博客上公布,这也算是对得起跟着我决定的同行对我的信任。目前,我必须建设自己的网站来弥补数据出版商的滞后服务带来的网络传播范围和效果的影响。 另外,我也在思考:现在数据出版商为了拉拢期刊签署独家转让合同,开出了提高费用以外的差异化服务快速上网、专题推荐、采编系统等等,是否是公平对待!是否是对非独家转让期刊的歧视和迫害!?独家转让已经获取了应得的费用,而且又有贴身的服务,那么是否是非独家转让的价值在降低或者在受到歧视,或者数据出版商不需要我们?你可以在价格上有所区别,而在信息的价值上的歧视是让人不可接受的。我在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以后的对策。如果对策有了以后,我希望数据出版商不要说:我们不是那个意思,我们没有歧视你。现在只看到独家转让的价值,而歧视非独家转让,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会有报应的。至少,我现在在设想:如果有一定数量的非独家转让的期刊,要不情愿在这种被歧视的环境下生存,要不是乖乖地臣服,要不就是寻找第三条革命的道路!我希望避免革命的爆发。数据库出版商也应该思考,思考不要完全用商人的思维方式而是从尊重人格的角度,因为能够决定非独家转让的往往是看淡商业利益的而注重人格尊重的! 这也是我的个性,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我相信:学术信息可以转变为产品、商品,可以商业化运作,但也同样具有其学术属性,从事学术的人也具有一点学术性格,而不是唯利是图!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5656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谈独家转让
zhaodl 2008-12-3 22:31
近来参加了几个会议,更加感觉的到独家转让合同在各家编辑部产生的纷扰。老王的电话和老毛的短信使我又一次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独家转让的风潮?当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不管怎么说都是:万方和同方两家掀起来的风浪。不管是谁挑起来的战争这个大家应该有所了解,目前两家是掐起来了,部队派出去了、战争开始了,谁都不敢怠慢,弦绷的都很紧!是否是愿意这样打下去?是的,战事如何发展,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之一。今天就有人问我:如果必须选择一家签订独家转让合同,你选择哪一家?这种假设就是认为战争一定会见个分晓。如果真的会有这样的结果,那还真的需要做出选择!可是,难道真的需要二选一吗?就没有第三种道路。我不这样认为。 首先,商家终归是商家,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不是傻瓜更不是神经病,我相信各自的目的是利益、是市场,看在钱的份上谁也不会放弃合作的机会,所以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提高谈判的筹码而已。 其次,就是二分天下,势均力敌,难道到就没有中间地带?目前两家都没有拒绝非独家转让,我相信也不会傻到将期刊逼到选择对方的地步也就是说,弱势的一方宁愿签订非独家合同也不会愿意将期刊推给对方。就是强势的一方提出:要签就签独家,那么结果会是如何?可能大多数会屈服,可难保不会流失一部分给自己的对手。就是面对这种强势,难道不会有几个有骨气的汉子出现?所以,两家都不会将客户逼向对方,也不会都愿意屈从。 第三,再悲观一些:两家都提出要签就签独家转让,那么我们也必须要接受吗?如果接受以后,期刊的地位还会受到应有的尊重?我想,这种情况我会选择,我谁也不选择。难道不会有与我一样的少数人?自己做网站或者是自己联合起来做,更何况一些潜在的出版集团也不是不发展数字化,利用时机发展第三家的可能性也十分大,这也给其他机构发展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看只能是:要签就与我签,否则就谁家也不要签。所以我认为总是有第三条路可走。 独家转让为什么不好?这个问题可能不好一下回答。单纯来讲,独家代表着垄断,这是一个方面,如果控制了资源,就可以对用户的使用收取超额的费用。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中文学术信息还没有重要到让人必须订阅的地步。独家转让的直接后果或者叫严重后果是 : 两败俱伤!在中文学术信息加工和传播市场并不成熟、商家的经营力量并不强大的情况下,战争的结果只能是削弱双方的势力你控制一块、我控制哪怕一少快。这样也就给国外出版商的进入提供了有利时机,甚至会收购弱势的一方趁机进入中国市场。然后再凭借强大的资本和营销能力,消灭一时获胜的另一方,最终是中文学术信息数据处理商全军覆没!这种推测并不是凭空想象,实质上国际出版商已经在瓜分和渗透国内的学术出版市场,只不过是还是以其自身的业务为幌子罢了。从历史经验来看,历次外敌入侵成功都是国内内乱之时! 也有准备决定独家转让的编辑部担心会影响评价机构的评价,我尽管是不主张独家转让,但我也可以告诉你,肯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评价机构又是一家具有独立利益的机构,他的取舍必须从其自身的利益出发,这一点应该是基本规律。 这场独家转让的战争,结果会如何?我预计不会有赢家:数据库的任何一方也不可能独占市场,就是我担心的交战双方合并,也会有第三方出现,今天不出现以后也会出现,否则就是垄断。如果引用反不正当竞争法那么垄断的一方也不会将自己置于这种境地。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军可以不考虑这样的战略问题,而在幕后运筹的人物不会让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否则 满则盈之 、物极必反。理想的状态还是恢复到开始的状态但现在有一定的难度双方已经付出的太多,想让其将到手的资源放弃谈何容易?可能之一就是第三方的壮大或开放存取的兴起。因此双方都不会是赢家!这还不算,受伤害最大的是期刊,期刊在这场战争中一部分人得到的是一年、两年的代理费,可是换来的是期刊阵营的分裂、期刊格局的变化以及声誉的损失,以及数据的残缺和贬值。 做出独家选择的难题就不存在?那也不是,但不是现在,不是在现在两家数据库之间选择,我认为将来会在期刊出版集团之间选择加入集团还是各自为战,加入此家还是彼家?如果这种出版集团的格局出现以后,数据库的选择又将出现一种新的景象!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4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期刊网络传播权独家转让需思考的问题
zhaodl 2008-11-18 11:48
今年年初开始,学术期刊出版界普遍面临着一个问题:独家转让。最近一段时间,几家数据库都加大了协议签订的力度,昨天一天就有3家编辑部打电话向我质询,问我怎么做的,签没签。我不好回答,只愿意与大家一起来探讨和分析,可不要更在我的决定之后,当然也不要刊其它大刊名刊如何做的,应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没办法,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往往愿意跟在别人的后边做决定,这样自己的选择压力会减轻。尽管常说真理往往是站在少数人一边,而人们还是愿意随大流!这个是谁都没有办法的现实。我只能将一些问题提出来,希望与愿意思考的人一起思考。 (1) 独家转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道路?如果是必须独家转让,那么我们的选择也就相对简单,不是给这一家就是给那一家,或者地第三家。可是如果还存在第二种道路,那么就需要思考:我为什么要独家转让? (2) 独家转让的目的是什么?可能有:经济效益增加,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特别是对于寒酸的学术期刊编辑部来说,蛮有吸引力。可是,你的出版真的急需这笔钱吗?学术期刊市场化,这笔钱的确有用,学术期刊都必须市场化吗?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在中国是不存在的?服务商可以针对期刊提供专业的服务,服务的目的就是扩大期刊论文的影响,那么这种服务提高的影响与独家垄断所造成的传播范围的缩少比较,效果如何? (3) 第二种道路有哪几种?一种是多家非独家转让,同时实行开放存取,当让商家也会不排斥开放存取这种编辑部开放、政府开放,包括不包括商业机构开放数据开放而有其它的盈利模式。科技论文在线现在是非商业的,以后是不是会商业化? (4) 独家转让,一定是给影响力大的商家,这是个人选择的必然。但是从期刊出版的整体来说,独家形成垄断优势是福还是祸?当然,你没有这种社会责任感就不必要思考这个问题。 (5) 独家转让的经费你是用于办刊还是用于发劳务费?用于办刊,你的办刊经费紧张吗?是否会影响到拨款?如果是用于发劳务费,是否形成帐外帐小金库,是否是集体贪污?大家都这样是否就是对的?某些编辑部在印刷费、广告费方面形成小金库被追究的有没有,你知道吗? (6) 独家转让协议签订以后,其它几家未到期的原来的非独家转让合同如何终止、什么时间终止?有的是包括以前的数据、有的是签订协议以后的数据,这种区别注意了吗? (7) 商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你了解不?编辑部对这些功能使用没有?对你的实用价值有多少,或者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你打算使用他们的采编系统吗? (8) 几个常见的疑惑或模糊的认识:会不会影响评价机构的数据采集;不管它先拿到钱在说;我签订的期限只有5年,到时形势变化不续签就是,那么数据的完整性残缺否?谁找我我就签,反正编辑部不是独立法人;独家转让签,其它数据库我也给,如何使用他们看着办;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2893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