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种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宁蒗种地记
热度 14 lixiong45 2017-2-17 21:27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不,春节假期刚结束没几天,我和两位师兄(孙博士和杨博士)就奉命外出种材料。此行的目的地是丽江市宁蒗县红桥乡的徐叔家里,我们租用他家的地用于种植芜菁。 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栽培植物,外形和萝卜(萝卜属)十分相近,一般人很难区分,但深入了解后还是有很大不同,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花的颜色(芜菁花为黄色,萝卜花为白色)和叶片缺裂方式。芜菁在亚洲、美洲和欧洲都有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河北和江浙等地,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字,如蔓菁、芫根、圆根、卡玛古、大头菜和盘菜等。芜菁营养丰富,并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食用、饲用和药用价值。 芜菁是二年生植物,此次我们便是要把去年收获后储存在徐叔家的芜菁肉质根重新种下,用于后期研究。 为节约资金和时间,我们选择乘飞机出行。早上 7 点便起床准备,大约 8 点从单位出发。从昆明起飞一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宁蒗泸沽湖机场(开车约一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刺得眼睛很不舒服,但吹过的风却带着一股凉气,果真是“高处不胜寒”。机场离徐叔家很近,徐叔用车把我们接回了家。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便开始干活,首先是整地。尽管地里的土壤已经很肥沃,徐叔还是为我们的实验地准备了两大堆农家肥。我们第一步就是把农家肥散开,我们均来自农村,这也不算什么。用篓子背,用耙子刨,用铁锹抛,不到半小时,我们和徐叔及其妻子便在地面大概均匀地铺了一层农家肥。然后,徐叔用“气死牛”(农耕机的通俗叫法)把地翻了两遍。孙博士和杨博士都亲自上阵操作了一把这个机器,我也曾在去年体验过,感觉还是要很大力气才能控制住,大概是由于我们极少接触的缘故吧。 孙博士在操作“气死牛”。 由于我们的材料是来自不同地区甚至国家的多个品种,为避免混淆和品种间杂交,每一个品种都得单独种一小块。设计好方案后,徐叔打算用牛犁出沟来,直接往沟里埋种。实际操作了两次却发现并不方便,因为地的宽度太窄,无法发挥牛的作用,且我们需要的间距也不好控制,因此只能改用人工挖种。挖地对我们也不陌生,在家里干过,之前种材料大都这样干。于是,我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挖沟,有人量距离,有人挑选和处理材料(按当地人的做法,要把底部的主根剪短),有人埋种,有人插标签,偶尔交换一下工作。尽管按平时的工作强度,此次的工作任务顶多半天就可以完成,但由于航班限制,我们要到第三天才能返回,因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工作并不算太辛苦。种完一半的时候,约是下午四五点,徐叔便让我们收工了,并建议第二天上午 9 点半以后再开工,因为当地昼夜温差很大,此时的晨霜还很大。 芜菁的一个品种,刚发出的嫩苗牛和鸡都喜欢吃,煮火锅应该也很好吃。 我们便在徐叔的小院里聊天或玩手机,等着徐叔和妻子为我们准备的佳肴:柴火炖的土鸡牛肝菌。土鸡是自家养的,牛肝菌是自己上山捡的,这样一锅菜在城里定是价格不菲的大菜,然而,餐馆定是吃不到这种农家味的。吃完饭,我们便围坐在徐叔家的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看电视或聊天。这种情景和小时候家里面差不多,但这种记忆已经流失二十多年了。我是唯一的云南人,边和徐叔用方言聊天,他讲自己的故事,也打听我们单位主要的研究内容……电视里放着青年霍元甲,主题曲和结尾曲却都是国语版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无疑勾起了小时候我们对热播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的记忆。 孙博士和作者在火塘边烤火。 尽管工作强度不大,但睡觉时我们才发现已是全身酸痛,主要是近一个月很少活动的缘故,也和前一天我们都打了近两个小时的羽毛球直接相关。睡得香自不用说,尽管醒得还算早,我们硬是挨到了 9 点多才起床。 吃过早饭,我们便继续把剩下的材料种完。徐叔自家也准备种一些芜菁,相对我们的材料没啥讲究,我们便一起行动,这时牛可以发挥用处了,犁出一条沟来,把芜菁一个一个排好,然后再犁上一沟,顺便翻土把排好的芜菁埋起来就好。不到二十分钟,所有的芜菁便都种好了。但工作并未结束。 徐叔和杨博士在辛勤地种材料。 徐叔和妻子在犁地,仿佛回到了农耕时代。 不仅猪牛羊喜欢吃芜菁,鸡也喜欢啄食芜菁发出的嫩芽,为了不让我们的劳动成果将来毁于一旦,还需要把实验地用围栏围起来。徐叔也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围网,人多力量大,在吃午饭之前,我们大概已将围栏设置好了,至此,我们此趟的任务圆满完成。 整个工作都得到了徐叔夫妇的大力帮助,村里的人对我们的工作很好奇,来围观的村民一波又一波,他们对芜菁(当地人叫圆根)并不陌生,可能家家户户都,但那么多形态种过各异的品种他们也是头一次见,他们热烈地和徐叔讨论着,询问着。 相比实验室和办公室,野外工作相对是比较辛苦的,路途往往就令人疲惫,但总会苦中有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如美丽的泸沽湖;可以吃到不一样的美食,如前面提到的土鸡炖牛肝菌;可以有不一样的经历,如孙博士利用研究生期间专业所学为徐叔家的桃树修剪枝条,再如,我们三个博士竟然像儿童一般看谁能用弹弓打到约十几米开外的塑料瓶…… 孙博士在修剪桃树。 遥看美丽的泸沽湖。
个人分类: 山水之间|5618 次阅读|19 个评论
澎湃新闻网:中科院博导带博士生种地与农村污染十年拉锯战
热度 3 蒋高明 2015-10-12 08:46
带着博士生种地:中科院博导蒋高明与农村污染的十年拉锯战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梁月静 时间:2015-10-11 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6479.html 31 1 三农 字号: A- 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中科院博导的十年农业实验:化肥农药“六不用”却有五倍效益 从泰山脚下的泰安市,到沂蒙西麓的临沂市平邑县车行超过120公里,说起弘毅生态农场的苹果,司机祝志杰语调上扬,“你不知道,别的真的比不上”。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创办的弘毅生态农场2006年落地平邑县蒋家庄,因为北京来的师生、记者络绎不绝,一年后,祝志杰开通了一条平邑直通泰安的路线,这几年生意红火,老祝再添了两辆车,“我们带动了一个产业”,副驾上的蒋高明笑称。 前不久,蒋高明又发现了一株无心插成荫的柳。 9月2日,他在科学网的个人博客主页上贴出了发表在《环境教育》杂志的文章——《调查:千疮百孔的中国农村》(下称《调查》),互联网时代,文章在各大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开来,弘毅生态农场的微信公号第一次出现了单篇文章近50万的阅读量,《半月谈》等知名媒体亦随之刊载。 调查所涉的蒋家庄只是蒋高明的家乡,他所描述的,也只是在当地的所见所闻,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而言,这甚至算不得一篇严丝合缝的“调查”。 蒋高明通过十年生态农业实践发现, 易攻克的是技术,难破解的是社会 。 环境问题屡见不鲜的今天,一篇调查何以受到这样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千疮百孔”的,早已不止这一处家乡。 弘毅生态农场的有机果园。 蒋高明博客图 家乡再调查 北方的9月天高云阔,鲁南大地无际的田野正在迈入秋收季节,波斯菊粉紫摇曳盛开了一路,车过处,嗅到的是暴晒过后的花生焦香,这似乎正是典型的、理想中的中国乡村模样。 显然蒋高明不这么认为。 马路的一半都摊着新拔出的花生,黑白两色塑料农膜俯拾皆是,半年的日晒风吹后,依然耐用的农膜是直接把花生扎成捆的好材料,事实上,家家户户也都是这样做的,“这些农膜肯定是要进牲口肚子里的,土里的就更多了”,蒋高明顿了顿,“但一直都是这样”。 蒋高明对家乡的观察并不是一时兴起,7月13日,《乡村调查之一:空气中充满令人窒息的臭味》一文首次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发布,接下来的8天内,同一系列的十份乡村调查逐一面世,涉及水、空气、土壤、垃圾、农村殡葬等环境污染及社会问题。 8月,《环境教育》杂志联系到蒋高明,将十篇文章综合整理为《调查》一文:“自2005年以来……我们目睹了中国农村的很多变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 这1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中,中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不但没有改观,反而越来越严重 。由于普遍采取了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模式,同时城市垃圾大量进入农村,发达地区淘汰的产业在落后农村落地,因此,农村中出现了多种污染。本文章所反映的问题,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的真实现状。” 蒋高明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次年7月,蒋带着“生态农业”研究课题和一支由十多个人组成的科研团队回到家乡,高价承包了约40亩低产田,办起了“弘毅生态农场”。 他的农场严格执行“ 六不用 ”原则: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添加剂、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 聪明人办傻事 今年天旱,村民蒋怀金菜地旁的水塘好不容易在雨后积起了水,趁着周末,他带上水泵下地,准备给干渴的大葱地浇一浇水。 蒋怀金的四亩地离弘毅生态农场的小院不过200米,站在马路上踮起脚,可以透过随风起伏的玉米尖儿,分辨出农场里的两层小楼和牛棚顶,这么多年来,带着博士生种地的蒋教授来来去去,但两个老同学几乎未曾谋面。 蒋怀金和蒋高明从小学起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学,他还记得蒋教授在上学时,经常揣着包“知了猴”在教室吃。高考之后,两人的人生轨迹倏然岔开,落榜的蒋怀金开始打工务农,蒋高明在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毕业后,又于1988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开始了植物与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 “他比较聪明”,蒋怀金笑道,而聪明人选择“六不用”的方式回乡种地,更让乡亲们不能理解:“ 这不明摆着是要绝产吗? ” 蒋怀金种地沿袭的是农民多年摸索下来最经济简便的模式:化肥来肥土,除草剂可省人工,农药防病害,地膜则既保水又防杂草,他种地的目标也和其他农民殊无二致,提高产量才是普世标准。 “健康?我们都知道用(农药)这些不健康,但是没有办法,不用不行。”蒋怀金说。 站在去往农场的小路上可以看到,即便在离小院最近的耕地里,仍是大片翻卷的白色农膜。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一连询问了十来名正在自家地里拔花生的村民,他们均表示即便知道蒋教授的“六不用”理念,但种地仍离不开老三样,多数人对更“健康”的耕作方式也只是笑笑:“我们也没这个条件”、“上哪儿弄(有机)肥料”、“卖不出去啊”、“没人来除草”。 不用不行带来的是怎样的后果?蒋高明曾对媒体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化肥施用安全上线的1.93倍,但利用率仅为40%左右;农药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高毒农药占70%,有60%-70%残留在土壤中。 我国每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留率高达40%,这些农膜在15-20厘米土壤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很差的难耕作层,很难被分解。 在耕地资源被大量占用、农业人口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农民在极有限的耕地资源上追求最大产出,其结果必然是农业的化学化程度不断增加。 换句话说,农业活动对农民造成的直接健康损害只是开端,接下来的土壤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才是潜藏的巨大隐患。同样,要解开农业污染这个结,就应该溯流而上,从农业模式,甚至是社会结构上探索起。 蒋高明说,他推行的生态农业就是要争取破解这种恶性循环,从技术上打破化学依赖、从结构上改变农民脱离土地的现实,建立起良性的循环模式。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 破旧立新的信心来自另一场生态修复实验。 2000年,为了遏制沙化趋势,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科院西部办公室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陕西、四川启动了五个生态恢复试验区示范项目,其中在内蒙古启动了“浑善达克和京北农牧交错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试验示范研究”重大课题,蒋高明成为浑善达克腹地正蓝旗试验区的负责人。 正蓝旗的巴音胡舒嘎查(村)有72户288口牧民, 土地12.6万亩,而全嘎查牲畜数量达11566头。要调整这片沙地的生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牲畜越冬的口粮问题,中科院的专家围封严重退化的4万亩土地进行试验,将其中1000亩种上只产玉米秸的英红玉米作为牛羊的饲料,用“以地养地”的模式,让其他退化土地上的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 连续10年的生态恢复实验有一个让人惊喜的开头。就在第二年,围封区内的草长到了半人高,这是连当地牧民都没有见过的景象,以前靠人工种植难以成活的小红柳,三年之后开始自然生长。 几年时间内,巴音胡舒4万亩严重退化的沙地草地恢复到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植被恢复了,野生动物也陆续回来,周围的嘎查纷纷仿效巴音胡舒的做法,一些曾严重退化的流动沙丘已经覆盖了良好的植被。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有了一个成功的先例,但耕作毕竟和放牧不一样,离了化肥农药,本就贫瘠的土壤上怎么产庄稼? 实际上,通过分析比对,蒋高明在此期间提出了新的农牧业模式:“ 畜南下,禽北上 ”。“畜南下”即利用农区大量废弃的秸秆养牛,接着牛粪还田,以有机农业逐步取代化学农业,提高农民收入,这是传统北方牧区不具备的物料优势,蒋高明信手拈来一串数字:“全国18亿亩农田除生产了约5亿吨粮食外,还生产了7亿多吨的秸秆,其中的95%以上可以通过技术转化成为牲畜的优质饲料”。弘毅生态农场正是由这一理念发展而来。 目前,农场喂养了近两百头肉牛,新建的蓝顶牛棚未来还可以将存栏量提高一倍。原本的“废物”,甚至是污染物,全都变成了生产链条的一环。 饲料加工的图片现场拍自弘毅生态农场。 蒋高明博客图 农场的检测数据显示,2007年,20厘米内土壤层的有机质含量是0.71%,全氮的含量是0.058%;2014年,相应的数据增长到2.41%和0.247%。 除了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升高外, 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群落也开始恢复,多年不见的蚯蚓开始回到农田 。 参与者 在承包之初,弘毅农场的作物产量的确赶不上周边农田,这片地原本是村里的晒谷场,产量低到连田都算不上,但从2008年开始,坚持“六不用”、只施有机肥的田地,开始显现出了“自然之力”的作用,各项作物的产量逐渐追平村民们的数字。 在今年大旱的情况下,弘毅农场的花生亩产达到了807斤,远高出周围用地膜、化肥、农药、除草剂方法的产量(400-600斤/亩)。 湖北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的导演许扬是今年4月份了解到的弘毅生态农场,中国乡村发现网的文章标题直截了当——《蒋高明用8年实践宣告:搞生态农业不会饿死人!》,但许扬产生了疑虑:这样的模式,究竟能不能向农民复制?“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是农业革命”。 就这样,他辗转联系到蒋高明,并在6月9日来到蒋家庄,许扬打算做一个生态农业的纪录片,将弘毅生态农场的发展历程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 “我的想法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可复制性是问题关键。技术必须影响中国农民或农业主流技术。现在还处于为极少数人提供有机食品阶段,意义就小;如果可复制,未来大有希望。” 许扬打算十月再去蒋家庄,继续解答他预设的问题。 虽然偏见可以用事实打破,但所有人都不敢妄言成功 。 村民蒋庆礼在2014年与弘毅生态农场合作种植了20亩花生,弘毅出标准和技术,提供有机肥并负责后期收购,蒋庆礼则出人力来管护,“比如麦子的市价是1块多,我们收3块,总之我们就是把所有的风险都担了,他们就负责种。”即便如此,蒋庆礼还是弘毅“农场加农户”模式推广到的第一人, 在蒋家庄,务农基本上只为了自家口粮,年轻人都走了,老人们即便想通过种地来发家致富,也难以承担过大的劳动强度 。 9月13日这天在弘毅农场周边地头劳作的人中,只有一个80后的年轻人——和婆婆一起收花生。 蒋家庄不过是千万个空心化的村庄中最平凡不过的一个 。 社会、经济、生态 但蒋高明的信心仍是充足的,由于2013年弘毅生态农场的淘宝店上线,农场产品市场化的栓塞被打通,从生产到销售,“弘毅模式”也开始走上良性循环。 在网店首页,许扬制作的纪录片《心中一亩田》3分钟预告被放在产品之前。“50万是今年的销售预期,不过天旱,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还不好说。”农场科研助理、同时也是网店创办人的曾彦介绍,现在网店的顾客基本纯靠口碑和熟人积累,基本不做推广,这条唯一的视频算是最大的“广告”,即便如此,网店的销售规模也在稳步上升。 市场化也直接拉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新增的两户合作农户负责种植畅销的姜和小麦等作物,光是合作田,2015年的种植规模已超过了100亩。到12月,弘毅几年前成立的“乡土生态种植乡村合作社”,就会再次“复活”。 建立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场、以“洋插队”闻名的石嫣在2009年来过弘毅生态农场,她也认同蒋高明的“六不用”理念。 “一种农业模式的价值应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层面衡量。”石嫣说,“ 重点是(农业模式)有没有真正解决过去三农问题的痛点,农民有没有因此受益,农业有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村有没有因此成为更多人返乡的根 。” 农业不会只有一种模式,不管是蒋高明还是石嫣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但蒋高明也总是笑言,如果弘毅模式推广开来,化肥厂、农药厂肯定要第一个玩完儿,这样下去触动的利益链条不可想象。 “弘毅模式主要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创新,种养殖循环的模式,这样的一种生产技术如何能够让更多农户学到,可能不是弘毅模式本身的问题,蒋老师作为一个科学家身体力行做试验,而 涉及到农业政策和农技推广那就需要政策上的改变了 。”石嫣道。 而弘毅农场成立近10年来,已带动蒋家庄10户农民秸秆养牛160头,林下养鸡30000只,养蛋鸭300只,甚至带动了蒋家庄村容整治街道900米。 实际上,最开始蒋高明的这场试验确有课题经费的支持,近两年则基本是自给自足,而在困难时期,他曾把当选为“泰山学者”的50万元津贴投进了农场,从政府拿到的最大进项,是2014年平邑县畜牧局给的30万元养牛补贴。 “好像是这么多年的第一笔补贴啊”,蒋高明曾对媒体记者自嘲。“态度肯定是支持的。”村里的书记周京林回忆,“ 现在(政府)确实还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 政府的行动 蒋高明每月回一次平邑,9月12日的这次动静不小,下午3点过,祝志杰的车载着蒋高明前脚刚到农场,后脚便来了村里和镇上的领导。《调查》一文发出后,当地父母官可能是第一批“忠实读者”。 蒋家庄隶属于卞桥镇,和全国所有谋求发展的城镇一样,这里因盛产石膏被冠以“石膏之乡”的别称,就着桌上的一杯金银花茶,卞桥镇党委书记高庆用家乡话和蒋高明聊起了近些年蒋家庄的发展。 “他们肯定会紧张”,蒋高明说, 以往面目模糊的“中国农村”突然有了具体的指向,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了一盏聚光灯,不管这里照亮的是什么,总能吸引一些或惊或疑的目光 。 平邑县2014年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通村的硬化公路、沿途绚烂的波斯菊,都是在山东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措施之外,平邑县的“更上一层楼”之举。 与书记一道过来的卞桥镇副镇长唐贞强分管农业,他对《调查》一文有自己看法:“ 如果是几年前的话,那这篇文章是符合的,现在就不是这样 。” 文中第一部分提到的臭气熏天的养鸭场已在年初拆除;自2014年推行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后,平邑县下辖农村的生活垃圾已经实施了市场化管理,按户籍人口每人每年收50元管理费,每家每户门口放一个240升的垃圾桶,每天由县里的环卫公司统一清运。 实际上,这还是唐贞强第一次听说“六不用”,他之前以为弘毅农场只是一个博士生的实验基地。“产业化是可以做,但要做五百亩一千亩,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来流转土地,流转就是钱,当年承包的价格到现在就远远不止了,这一个点就很难带起一个面来。还有后期的维护,水、有机肥、人力都是问题。” 他直言,现在老百姓看重的就是实惠,就是要挣钱。在农场工作了五年的曾彦也认为,弘毅模式要获得农民参与,只能把自己先做起来,变成“教科书”,让农民看到可行性,否则不论从什么层面来推广都是白搭,这也是农场至今只选择熟识的、认可度高的农民加盟的原因。 在卞桥镇,农业对经济的贡献与繁荣的矿业相比微乎其微,考虑到前期投入、人力成本和后期的科学管理,唐贞强坦言:“这种模式要推广到全镇,真的不好说。”但他支持弘毅农场在蒋家庄做一个点,“做成景点、旅游点”:“让投资者投三千万五千万也得让人看到什么时候能回本儿,如果这里是一个景点,带动了客流量,投资者的信心或许会大一些。” 实际上,弘毅农场一直受各路投资者青睐,然而蒋高明也一直保持单干状态:“资本投入以后,自主权就不在你手上了。”但生态旅游这一观点已在变成现实,到年底,农场最初的选址上将落成投资百万的有单间宿舍、会议室、厨房等完整设施的仿古建筑,专门招待前来学习、参观、考察的人。 乡村巨变 据镇领导介绍,虽然“美丽乡村”推行后垃圾管理已经卓有成效,但对于农膜、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物品,政府层面的管控尚处于空白状态。 可见的污染不见了,污染却并没有消失 。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9月20日表示,我国耕地土壤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存在退化面积大、污染面积大、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地力低等“两大两低”问题,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重达40%以上,具体表现为东北黑土地变薄、南方土壤酸化、北方土壤盐碱化;全国耕地重金属点位超标率达19%以上。 水土不分家。蒋家庄有926口人,村民们介绍,目前已有近70%的人家买山泉水来喝,“沿沂蒙山金线河两岸的十几个村庄,当年都是到河边沙滩取水喝,或者每个村里都有井,喝的就是浅层地下水。”蒋高明在《调查》中写道。 据澎湃新闻走访,现在蒋家庄的浅层地下已难打出水,金线河更指望不上,由于上游屡禁不绝的屠鸭场和养殖场,不下雨的时候,隔着百来米都能闻到臭味,而有的村民们之所以不愿喝镇上的自来水,主要原因是“ 碱太大了 ”。 蒋高明在《调查》中的第二部分就写到了水污染,金线河在20年前也有这样的模样:“夏天发洪水时可以在浅滩上抓到几十斤重的大鲤鱼,水流平缓时也能看到一些鱼儿在浅浅的水底下静静地呆着,孩子们用笊篱就能捞虾”。 而在20年后,卞桥镇制定的《平邑金线河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2020)》中,劣势一栏下这样写道:湿地南北狭长,地跨平邑卞桥镇南北,周边生活污水、面源污染、人为对湿地资源的开垦和蚕食等干扰较为严重。此外,保护和科研设施建设不足。 早在21世纪初,中国科学院章力建等专家已提出过 农业环境立体污染 概念:由农业系统内部引发和外部导入,包括生产过程中不合理农药和化肥的施用、畜禽粪便、农田废弃物处置、耕种措施以及工业污染等,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交叉污染。 公开数据显示,1997年至2007年的十年间,山东农药平均施用量最高,达157961.7吨,是最低的西藏地区施用量的206倍;作为全国的蔬菜种植基地,山东省十年来的农膜平均使用总量也是最高,有273127.9吨,是西藏的703倍。 在2015年的全国人大新闻中心记者会上,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介绍,到2014年年底,政府对农村污染治理已经累计投入255亿元,治理了约5.9万个村庄,受益人口达到1.1亿人。而到2015年, 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 。 蒋高明离乡在外的这段时间,正是中国乡村发生巨变的时刻。 本文链接: http://www.globalview.cn/html/societies/info_6479.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4171 次阅读|5 个评论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热度 10 蒋高明 2015-7-15 08:41
乡村调查之四:老人与妇女种地 蒋高明 看到几个老人和妇女在锄草,就趁他们休息时攀谈起来。 这个由老人和妇女组成的锄草小组已在地里干了快一个星期的农活,这个活是弘毅农场安排的,如果是他们自己家的地,他们才不愿意费这样的功夫, 10 元的除草剂解决一天都干不完的锄草活。 当然,他们也知道除草剂不好,因为打除草剂的时候他们会感觉浑身不舒服,但由于很快完成这个活,抗一抗就过去了。他们不断地抗,各种疾病都抗出来了。 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快 80 岁了,是村里的勤快人,我喊他叫五老爷。五老爷话不多,相信勤劳才能够致富,他常年在农场干杂活,有什么活就干什么,人也聪明,不仅会除草,还会扬场,干泥瓦活。他的儿女都已结婚,最远的嫁到北京,孩子都不在身边,老两口在一起,除了伺候自己家的五六亩地,还抽空来农场打工。五老爷家的大儿子在枣庄煤矿上打工,因事故被机器吞掉了一只手,面对如此明显的工伤事故,打官司竟然没有赢。对方律师是谁给的钱多向着谁,白的能够说成黑的。这是老人的一块心病,不能提这个话茬。 妇女中有一位我叫她三婶子的,善言谈,也 60 多岁了,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她的儿女也已结婚,在外面打工,打工收入每人月收入在三千月左右。 我问三婶子现在好,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好,三婶子快言快语地说:“还是现在好啊”,她指的是生产队的时候很穷。三婶子来除草,也不走路了,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的。 但当聊到水不能喝了的时候,三婶子开始怀念当年的水好。“那个时候河里的水多清啊,我们都到那里洗衣物,现在不行了”,她叹一口气。现在的河水成了臭水沟了。 “不能生病啊,到了医院里,人乌央乌央的。”沂蒙山人说“乌央”一般都是指成群的动物的,三婶子形容临沂医院里的病人。 他们不知道,今天的所谓好日子就是用那些乌央乌央的病人,加上发臭的河水等等为代价换来的。农民容易满足,他们感觉科学技术解放了他们的劳动力,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在城市里,还不如水贵。还有,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能够让他们省力气的科技发明,会把他们送到医院里去。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癌症啊,听都没有听说过”。和三婶子一起的叫不上名的老年妇女结过话茬。 面对低廉的粮食价格,他们更不愿意向地里投入劳动了,能省事就省事。农民种地,没有定价权,今年西瓜2毛钱一斤都没有人要了。 上述 3 个妇女和一个老人的锄草小组,平均年龄 65 岁,这个 65 岁组合,在全国或许不是个案。 这么多年来,农民都是忙完自己的活,才来我们的试验田干灵活,而干灵活的大都是 60 岁上下的老人和妇女,最小的 50 岁,最大的 79 岁。我们在低产田上实现的吨粮田,就是靠这样的老人,在他们忙完自己的农活后,来实现的。如果有机农田里投入的是青壮年的劳动,再更好地利用农时,精耕细作,玉米小麦实现 3000 斤 / 亩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但为我们劳动的老人和妇女有的恐怕等不到我们实验成功的那一天。几年前,一位为我们打零工的蒋建议老人已经去世了,去世时也就 70 多岁。 城里的老人和妇女,每天都在打太极拳或跳广场舞,甚至年轻人有力气都不知道望那里使,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却要为他们生产粮食,社会的分工竟然是如此滑稽。 万能的市场,将青壮年劳动力剥离出农场,再将妇女和老人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打压到水和沙子的价格,如果粮价稍微升高,再进口粮食、油料和饲料,乃至非常进口过期冻肉,继续逼迫农民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农田,于是化肥、农药、除草剂、地膜、激素源源不断地进入农田。有些人仍嫌不够,还要搞什么规模化家庭大农场,让中国的老年和妇女农业大军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的农业大军在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532 次阅读|15 个评论
谁说农民不愿种地?
热度 7 jiangming800403 2013-10-7 15:16
谁说农民种地热情不高? 实际上目前华北地区租一亩水浇地需要600-800元,甚至更多,农忙时期一个农工需要100元,这都是前所未有的。 至少老秦人是勤朴和重农的。房前、屋后、路边,只要有小片的地,即使大机器上不去,靠人力也要撒下种子。 这是一种文化基因,已经写在人和社会的意识里。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385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农民在家挣多少钱才不出去打工?
热度 5 蒋高明 2013-2-19 23:18
蒋高明 过了大年初五,回家过年的农民就开始返回他们打工的城市了。在我了解的蒋家庄农民那里,他们外出打工的城市几乎遍布全国,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济南、临沂,这些他们熟悉的城市,甚至连兰州都有人去——他们在兰州的高校里摊煎饼卖。 山东农民打工也形成了“一村一品”,有些村专做建筑,有些修桥梁,有些修公路,有些跑大车,有些看大门,有些摊煎饼,有些当码头工人,有些进了手机生产工厂。 那些城市对于他们又亲切又陌生,他们要在城市与家乡之间过候鸟般的日子,而他们的父亲或孩子,甚至妻子都不能与他们同行。他们吃的苦头只有自己知道,但年底回家团聚,他们还是有说不完的骄傲,那就是,他们在城市里挣的钱少则两万,多则五六万,甚至十万以上。 打工,这个特殊的行业,几乎成立现代农民除了农业之外的所有工作,农民经过简单培训就能干,因为他们能吃亏,有的是力气,挣的钱相对于正式职工还是少得多,且劳动时间可以延长——在农民工眼里,没有什么周末而言的。 工作就是人干的,为什么要将工打了呢?是谁创造的“打工”词汇?这个发明肯定进入中国历史,让子孙后代去评说的打工时代的历史。 年轻的农民对种地是瞧不上的,只有那些年龄在 60 岁以上的老人,因为城市不要了,才留在家里种地。中国种地农民的平均年龄 57 岁,再过十年,这些老人不能种地了,谁来养活那些城里人?谁来养活那些进入城市里的农民工。 农民们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吗?当我询问他们的时候,他们充满忧郁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愿过那种漂泊的日子。 这是因为,除了表观的高收入外,他们掩盖了很大打工风险:工伤、死亡、健康下降、进医院、家庭破裂、子女没有人管,还有很多人年底要不回来工头拖欠他们的工资。 他们也想在土地里刨除钱来,那毕竟是他们熟悉的正业,他们也不愿背井离乡、妻离子散。但是要想不离开家乡,他们的收入不能低于在外面打工收入的最低线。农民会横向比较的。 那么,最低限是净收入不能低于 2 万元。如果他们种植小麦、玉米,至少需要十亩地,而且还有一年辛苦地劳作,但目前他们家并没有那么多土地,一般的户 3-4 亩,有老人的 5-6 亩。没有办法,只有外出打工。 粮价过低,中央资金大量投向城市,投向大型工业,长期忽视农村,才使得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农业变成了不受人待见的产业。城里人想要消费廉价的农产品,其代价就是食品质量的下降,他们不得不将省吃的费用交给医院去医治因食品质量下降出现的健康恶化。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6199 次阅读|8 个评论
6小时净赚13000美元:一位美国“小农”的种地账本
热度 4 longkouwan 2012-10-13 21:50
6小时净赚13000美元:一位美国“小农”的种地账本
6小时净赚 13000 美元:一位美国“小农”的种地账本 隔壁办公室有一位我们系里的葡萄栽培领域的 PI ,其全职工作是负责本州葡萄栽培的推广工作。他的业余工作是种地,具体说来是种了 120 亩的大豆。在笔者老家山东,种地 100 亩已经算是种粮大户了。但是他的这 120 亩,比起本州专业农户动辄数千亩的规模,实属“小农”。 今天这位美国“小农”的大豆收获,因为笔者与之颇熟同时对种地很感兴趣,便深入了解了一下他的种地账本。 账本明细: 土地面积: 120 亩 种植作物:大豆,已经连续种植 5 年 下面是今年的耕种内容和相应的支出 / 收入: 2012 年 1 月- 3 月:无活动 4 月末:除草剂灭茬(约一个小时的田间工作量), 外包(只需打电话给外包公司), 120 亩共支出 400 美元。 5 月初:免耕播种大豆。自种,约 6 个小时田间工作量。种子支出 1000 美元,租赁播种机支出 400 美元,柴油 50 美元,拖拉机折旧,不计。 6 月:无活动。 7 月中旬:喷施除草剂(约一个小时的田间工作量),外包, 120 亩共支出 400 美元。 8-9 月:无活动。 10 月:收获(约 4 个小时的田间工作量),外包, 120 亩共支出 500 美元,外加 75 美元的运费,送到粮站。一周后,收到粮站支票。大豆总产量在 1000 蒲式耳左右,收购价格高于 1 蒲式耳 15 美元,毛收入 15000 美元。( 1 蒲式耳约为 54 斤) 11 - 12 月:无活动。 一年农事结束。 值得一提到的是,他种植的是养地作物大豆,所以没有化肥的投入。五年来,也没有杀虫剂和杀菌剂的投入,只有除草剂的投入。另外,由于土壤偏酸,每隔三五年,要施洒石灰石粉,总费用约 700 美元。 美国的农业补贴:包括直接补贴,房产税等的补贴, 120 亩的总补贴大约为 800 美元左右。 总结一下:扣除 2825 美元的支出,在不计自有土地成本的情况下,该 “小农”今年种植大豆净收益约为 13000 美元,获得此报酬所付出的田间工作时间为 6 小时。 对比一下我们山东老家种120亩的情况: 今年的农业直接补贴在每亩120元以上,可获补贴14400元,折合2300美元,是美国补贴水平的接近4倍!但是农业补贴很多时候属于发包农户,而非种粮大户。 种植的是玉米和冬小麦,需要耕地、灌溉、种子、化肥、农药、播种、喷药、收获、脱粒等工序,其总成本大约一亩600元的样子,120亩共需成本72000元,折合11500美元,是该美国小农的 4倍! 如果再加上400-600元一亩一年的土地承包费,那么120亩的经营成本是 该美国小农的 6-8倍! 按照每亩产值2000元计算,净收益约为800-1000元/亩,120亩年收益为96000-120000元,折合15000-19000美元,最多是该美国小农的1.4倍。但是田间的工作时间,至少是该美国小农的数十倍! 简评一下:除了机械化,转基因技术革命性的简化了农业栽培,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凭借其巨大的比较优势,海外转基因大豆大举“回归”大豆的故乡,全面占领了数千年来的大豆生产第一大国,中国。由此,开启了中国农业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序幕。 附图一张:该小农收获中的豆田
个人分类: 粮食安全 vs 能源安全|7364 次阅读|17 个评论
锄草记
热度 1 iliketg 2012-9-29 20:36
锄草记
在小区外边有一些地主人不想种,将地租给别人种,1分地1年100¥,前不久租了一块,但是全是杂草。 今天中午到一个小镇上买了一把锄头,30¥,看着还是挺结实的,一把镰刀8¥,8岁的儿子很幸福,一直催我赶快去锄草。下午15:00,虽然下着小雨,我们还是出发了。 来到地里,儿子拿着锋利的镰刀东砍一下,西砍一下,兴奋不已,但是热情只有几分钟,根本就不听指挥,凭兴趣东一下,西一下,看来是不能寄希望在他那儿了。 工作量确实太大了,冒着毛毛细雨,用锄头将草给挖断,归拢到一起。 接近两个小时,就总共处理了10平方米左右的草,一分可是66.7平方哟,看来还得来几次才能完工。 大部分草被锄过的地 经过3天的劳动,约50平方米的土地全部变成了下图这样。
28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不必过于纠结农村无人种地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3-20 18:0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468.shtm O(∩_∩)O~,年轻人总会有变老的一天。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16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郑风田:未来谁耕田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2-2-15 12:37
郑风田:“谁来种地”如何破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cb597f0102dvit.html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陈萌山在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时讲道,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谁来养猪”已成为绕不过的严峻问题(2月2日中新网)。据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再返乡务农。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需要养活的大国,粮食安全一直是压倒一切的“三农”政策底线。设想二十年之后,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随着年龄变老干不动农活时,他们的子女又不愿意返乡务农,我国的粮食安全将各以为继?城市居民消费的肉、蛋、奶又将来自何方? 其实不独中国有这种情况,笔者在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考察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农村虽然建得很漂亮,空气足够新鲜,环境也足够亮丽,但农村依然还是留不住青年人。原因很多,包括在农村务农收入不高,农村较冷清,青年人喜欢城市的人气等等。 如何才能破解“无人种粮”、“无人养猪”的困局?有三条路可走:其一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植入农业内容,增加对农业有兴趣的未来接班人;其二是对目前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培育更多的种田能手;其三是通过优惠措施吸引部分进城人员返乡。 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以“智识教育”为主,主要对象也是学龄阶段的农村青少年,教学内容以升大学为目的,而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在河南等农业大省不足20%。当前的农村教育,无论在目标、体系建设还是内容设计上,都存在强烈“离农化”倾向。从教学内容看“象牙塔中办学”的农村基础教育使得农村学生缺乏对农村的认同感,更不熟悉农业的基本知识,从教学形式来看,“就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办学模式使得农村教育难以承担农村社区文化中心的重担。 针对16岁以下的农村青少年,应该引入“双元制”教育理念,改革现有的农村义务教育模式和内容,纠正“离农化”倾向。可以在智识教育的课程之外,增设劳动技能课程,适当安排适应当地需要的劳动技能和技术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兴趣,使得技能课程教育能够更好地贴近农村生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使学生在结束义务教育之后能够有充分的准备选择未来的职业生涯,为其将来进一步的职业培训打下基础。此外,应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尤其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自编乡土教材。使得学生加深对农村、对家乡的热爱和了解与认同感在教育目标定位上,培养一批立志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 国外对义务教育之后的一些“社区教育”、“双元制教育”等理念值得借鉴。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完成后,相应的农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基本上是缺失的。仅有的培训也只是单向的如何让他们到城市去打工,这种单向的流动培训对农业发展很不利。所以应该针对16岁以上,脱离义务教育阶段又未能顺利升学的农村青少年,应建立完善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做到“无缝衔接”。针对正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老、中、青年农民,应以社区教育为基础,根据不同的职业需求,分别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服务。 费孝通先生曾经介绍过传统中国的人力资源双重循环回路,即乡村地区通过科举等方式向城市输送人才,这部分人力资源再通过告老回乡等方式,作为“乡绅阶层”回流到乡土社会,并广泛参与到乡村社会的管理和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之中。目前我国这种双重循环早已断裂,农村基本上成为“抽水机”,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大学、打工、当兵等离开农村。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剪刀差”变成人力资源“剪刀差”。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吸引部分有志农业的青年返乡,重新构建双重循环回路,培养一批种田能手,并且给予荣誉与奖励,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能够留在农村,守着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16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菜地里,萝卜开花,青椒开花,豌豆长须,西葫芦开花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6-14 06:31
6.11 西葫芦 6月3号的青椒花 6月7号的萝卜花 9号摘下来的萝卜花 豌豆成长史最新版 5.21 5.22 5.23 5.24 5.25 5.27 5.28 6.7 四季豆成长史 5.21 5.22 5.23 5.24 5.25 5.27 5.28 6.7 6.11 菜园一角
个人分类: 生活|7245 次阅读|5 个评论
人间已然初夏,小院锦上添花
热度 2 pup 2011-5-25 20:06
人间已然初夏,小院锦上添花
如果没有意外,我每天傍晚会在小院里劳作大约 1 小时,来来往往的居民经常会驻足围观,我因此成了一个明星小农妇,常常被邻居搭讪。就像遛狗的人互相交流,带孩儿的互相结伴,附近有院子的叔叔阿姨也经常来我家的小院看看,要点蔬果种子,或者给点建议。 散步的居民总喜欢挨个问这是什么那是何物,然后在离去时啧啧称羡 …… 尤其是负责小区园艺和保洁的大叔大婶们,他们总是豪不吝啬的告诉我,青椒应该两三棵种在一起,茄子的行距要再加大一些,洒白菜种子之前要先拿些土豁一豁,瓜类要掐掉顶芽,丝瓜架要斜着交叉搭成菱形才有承受力,西红柿在长到某个阶段时要掐掉最下面的芽,柿子树上有蚜虫了要打药,种丝瓜和南瓜前种子要先泡几天,种豆角小苗时要施底肥 …… 他们大方的分享自己的“技能”,毫不像其他领域那样“自我保护”。 周六,小区园艺全面打药灭虫,一个大叔背着工具到我家,他们记得我们曾经请求过帮忙。葛格有时候用乡音与他们交谈,经常夸他们淳朴。去年秋天我将葛格的一些厚衣服送给浇水的大叔,那以后,他便常常顺便将我家的院子给浇了,难怪去年的丝瓜长得那么惹人爱。 那些月季、蔷薇、芍药、牡丹、百合、菊花、美人蕉、薰衣草,哪怕悄然绽放,竟少有路人过问了…… 南瓜小苗 小院舞台上的主角 羞嗒嗒的芍药静悄悄的开
个人分类: 生活家|380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天一个样——我们种的四季豆和豌豆
热度 4 xuyingxiao 2011-5-25 10:20
长得很快,每天都不同。 四季豆 5.21 5.22 5.23 5.24 豌豆。那根木头帮我定位。 5.21 5.22 5.23 5.24
个人分类: 生活|31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今年在美国种菜——体验农业现代化、共产主义式的工具图书馆
热度 2 xuyingxiao 2011-5-22 04:53
5月8日,种菜前,后院的草已经长高。 铲草、翻土。 荷锄。 5月10日,继续挖。 锹,锄,耙,齐上阵。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地下挖出的虫子。还有更多虫子,但手太脏,没办法拍了。 挖挖挖…… 邻居也来帮了很多忙,但进展太慢。 邻居提供信息,工具图书馆( http://www.rtcentralohio.org/toollibrary.htm ) 可以借各种工具。不远的四街就有。这种图书馆没有书籍、没有CD、DVD借,倒是提供了200多种4500多个工具,可以免费借一天到一周,各种木工、园 林绿化、油漆、水泥、电工、管道工、电动工具工具都有。借工具不光免费,去年我们在公园填表免费成为图书馆会员时其实还有礼物送。 这个图书馆1976年就建立了,各取所需,按需分配,即使不是美国的纳税人,只要租住在所在的区域、并且房东同意就能借。但离共产主义还有一点点距离,尽管农具免费,但使用中消耗的汽油需要自己出钱:借来时农具的汽油是满的,归还的时候需要把汽油也加满。 邻居找了个有卡车的艺术家帮我们把工具运来,这位艺术家是图书馆工具的捐赠者之一。 前天,机械化农业开始: 邻居和艺术家。 艺术家示范完毕,轮到我干活了。虽然机械化了,还是挺费力气的,但效率很高,半小时就把半个草坪全部耕耘完毕了。 机械化结束,种了点苗,洒了点种。 买的苗栽种的青椒,看着憔悴,但已经属于长得不错的了。 丝瓜苗。 栽种的韭菜,已经记不得小时候种韭菜怎么种的了,一片狼籍,但已经活了,等长一阵应该会像样点。 西红柿。 以前撒的菜种,长出来了,有干旱的迹象。风车用来驱鸟。 以前用桶拎水浇灌,今天邻居送来水管,接上自来水就可以浇灌了。半个多小时的活几分钟就可以搞定了。 贴几张去年的照片回忆一下: 用这个套筒撞击杆子,将桩打入土里。然后围上网。 用耙平整土地。地四周的桩已打好。 浇水,菜地周围的网也网上了,防野兔钻进来。 收获,不过去年大部分是Tim在照料,我们就负责两三周来一次浇浇水拔拔草和采摘了。 今年我们自己的菜园子得自己照料了,但愿能涨势这么好。
个人分类: 生活|5098 次阅读|3 个评论
歌手
xu782219 2010-5-25 22:36
歌手 做工种地实劳身,写作科研忒费心。 练就一腔好嗓子,轻歌半曲抵千金。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06 次阅读|3 个评论
由“种地类比法”谈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造就一流人才的问题
cuizhendong 2010-4-25 18:38
近来,大家一直对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钱学森之问 及 大师 等话题的讨论热度一直不减,我也不可避免地被 热传递 到了。北大前校长许智宏先生前阵子发表了 中国目前没有世界一流大学 的观点,骤然引来热心博友们的纷纷 围观 和热议,对其观点褒贬不一,但这恰恰反映出大家一直对世界一流大学保持着极度的饥渴和疯狂的迷恋。我在许先生的言论中还是找到了一些共鸣点的,比如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些功利 、 中国大学软环境建设很差 、 如果大学的土壤变得非常肥沃,总有一天诺贝尔奖会在中国出现 等。 从许先生的言论来看,可以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造就一流人才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结为中国大学教育软环境和 土壤 的问题。这又跟我种地的出身和 修理地球 的专业扯上关系了,于是我尝试着以自己熟悉的 种地理论 来谈谈我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造就一流人才的几点认识。 农民种地的目标自然是要多打粮食、有个好收成,因此在播种之前要对土地采取深耕、保墒、施肥等一系列措施,为即将植入的种子提供一个肥沃的土壤环境,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种子成活率(发芽率)和茁壮的幼苗生命力,至少不会让一些种子不发芽或萌芽后不久因营养不良而夭折。可见土壤是保证种子成活和庄稼苗健康茁壮的根本所在,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根基所在。与肥沃的土壤相反,盐碱地里几乎是不长庄稼的,或者少数地方勉强长着严重营养不良的庄稼。我大四在胜利油田实习时,第一次看到盐碱地,稀拉拉地长着几根荒草,甚是荒凉,当地的农民多数已经 弃耕从油 了。 由 种地类比法 可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或大师级人物,与农民伯伯种庄稼同此一理。在这里,各位大学校长大人及教授们就屈尊当一回农民伯伯吧(呵呵,校长算是农民家里的户主,教授们就是家庭成员),大学里的硬件设施就是大学校长们耕作土地的家伙事(如拖拉机、犁子、耙子、播种机等),而大学文化和软环境就是土地、土壤,学生就种子或幼苗(这是农民的命根,更是大学的命根)。等这些要素齐聚一堂了,大学也就可以开始 种地 了。校长和教授们的 科学种地 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怎么选择优良品种(可造之才)和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壤的效力,而硬件设施都是他们手里的生产工具。 要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和那些要争做粮食高产大王的农户一样,都被一个象征着顶尖水平的荣誉所吸引着,要获得这一荣誉就要 大干苦干加巧干 了,懒庄稼汉地里多半会长满了杂草,懒校长和懒教授们也多半会培养出庸才(当然也有例外)。在当下的中国,那些 211 和 985 高校中的翘楚是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主力选手,这些 大学的硬件设施、大学校长的管理水平及教授们的专业水平也基本上是半斤八两、难分伯仲。于是,决定谁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竞赛中夺魁的关键因素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各个大学的土壤肥沃程度,即大学的软环境和先进文化。其实很多大学这方面的水平真的是良莠不齐,有贫瘠如盐碱地者,亦有肥沃如高产田者,一比较就高下立现。像北清大学这样的算是国内大学中土壤比较肥沃的了,种子也相当优良,许伯伯当年种地的目标就是要夺魁啊,身退后才恍然悟到:理想与现实相去甚远啊! 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肥沃土壤的保墒工作,让他更加肥沃;同时对那些盐碱地进行土壤改良,尽量恢复其肥力和生产力。 下面根据鄙人的一点思考,列出一个大学耕耘出肥沃土壤的必要条件: ( 1 ) 有崇尚学问之道的优良传统和浓厚的科学精神与民主氛围,特别是历史上曾出现过多位大师的大学要注意了,说明你们的土壤不赖啊,千万别因懒惰而让它荒芜了。 ( 2 ) 有大学自身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观和大学之灵魂,有超越当下利益和社会局限的远大抱负和大学信仰。 ( 3 ) 有甘做人梯且具备远见卓识的大学教授,也要有能培养出大师的普通教师,也就是要有勤劳善良的施肥者和园丁。这样的人能慧眼识金并甘于为杰出人才的脱颖而出做贡献、献爱心,而不是打压弟子或把弟子的成果据为己有。 ( 4 )有让一流人才脱颖而出的自由环境和良性竞争机制,能让学生和教授们形成自由探讨学问的温馨氛围和主动求知创新的内在动力。 ( 5 )有良好的大学心态,不急不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相信功 到自然成。
个人分类: 小崔杂谈|4491 次阅读|7 个评论
做实验就像种地那么简单,象做饭那么复杂!
吴信 2008-11-18 20:39
现在很多研究生会把做实验当作是科研,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我感觉做实验就像种地那么简单,象做饭那么复杂! 之前我在家里种地的时候,总感觉科学实验是那么的神圣不可侵犯!现在天天做实验,经常想,不是科学实验神圣,而是科学本身是神圣的。我敢说,把步骤和方法交给你个农民兄弟,他也会做好的。再把这些实验简单化:结果归根结底无外乎与光热水分不开。 实验不是那么难的,经常象农民兄弟一样勤劳刻苦一些,肯定能够做好,有些实验还没有种地难,呵呵。 我认为,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在于前期的实验设计,而目前研究生欠缺的就是这里。以我来看,做实验仅仅占整个科研过程的1020%;前期的准备占整个过程的40-50%,如果前期的目的方向不对,那后面的工作也许就白做了;其次是后期的统计分析,要占20-30%;接下来要发表了,呵呵我认为也比做实验占的比重高。 现在很多的年青人都不做饭了,独自一人常常做饭以自享,倒是感觉做饭很有学问,古人也说:小烹饪如制大国。 做之前要准备好各种东西了,中间的各种调料等等。看似简简单单的做饭,你要是把握火候、味道、颜色搭配以及营养分配等等的话,那的确是难上加难了。 我把科研实验当作生活来做。别人都说我辛苦,天天不是做实验就是统计分析处理数据写文章等等,但是我感觉还可以啊,这就是中国式的研究生,呵呵,习惯了就好,这也是生活啊。怪不得有些老科学家八九十岁了还做实验,就像老农民爷爷奶奶一直种地到老啊!这也许是他们把科研实验或者种地当成了一种享受了! 享受生活吧!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31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