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摘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摘]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StephenCatholic 2011-10-31 23:10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 奴隶们在枷锁之下丧失了一切, 甚至丧失了摆脱枷锁的愿望; 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奴隶状态, 有如优里赛斯的同伴爱他们自己的畜牲状态一样。 …… 强力造出了最初的奴隶, 他们的怯懦则使他们永远当奴隶。 ……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 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 他们就做得更对。 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 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 ———————— 社会契约论 卢 梭 著 何兆武 译 商务印书馆 自由的看它让我们看到的 自由的听它让我们听到的 自由的读它让我们读到的 什么是自由?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个人分类: 文摘|45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摘]关于基督徒的祈祷
热度 2 StephenCatholic 2011-10-26 17:09
祈祷是最为基本的宗教行为。祈祷意味着人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承认自己是一个被创造的、依赖天主的、以天主为目的存在。祈祷建立于这样的信仰之上:即天主是临在于世界之中的,祂关注着祂所造物的需求并为他们的利益而行动着。天主的 人格性 临在召唤着人们做出回应。这种回应是多种多样的: 从热烈的祈求到绝望的抗议,从近乎不敬的论争到对天佑的平静依赖,从崇敬、赞颂和感恩到谦卑的忏悔。 不过,在形式的多样性之外,祈祷的特征总是对天主仁慈的依赖和在万能的上主面前的敬畏感。 对于基督徒来说,祈祷表示出他们对于一位爱人的、仁慈的、友善的天父的信仰。耶稣的祈祷的明确特点就是对于天父的绝对依赖。他同天主的交流恰如孩童与父亲的交谈。教会就继承了这种对天父的仁慈与权能的确信。新约的祈祷的特征在于和基督的密切关联,而接近耶稣也使得人们得到祈祷的途经。 …… 祈祷的动机可以是崇敬、赞美和感恩,也可以是祈求、代祷和赎罪。崇敬、赞美和感恩的祈祷主要侧重于天主的荣耀。它是人对天主的爱心和虔心的表达。而另一方面,祈求、代祷和赎罪的祈祷更直接地集中于人的需要,尽管它也同样把光荣归于上主。其中,对天主的爱、祈求的希望是首要的。 恳求式的祈祷最为适合于人的尘世的存在。 它将人的注意集中在对神的完全依赖上,意识到这一点就构成了宗教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 就祈祷是一种同天主的亲密关系而言,做祈祷的人将他的全部生活都投入其中。 一个人的所有忧虑、满足、恐惧与欢乐都应该成为同天主交谈的内容。 这赋予信徒一种能力, 使他们能够同 事件本身保持某种距离 ,并以更大的 客观性和平静心情 来 审视 这些。 在祈祷中将问题带到天主面前“意味着我们在处于困难关头的时刻,并非是单枪匹马,而是同祂有紧密的关连,并且我们知道,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未来寄托于祂”。 有时人们提出反对意见并认为,在祈祷中人们不是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而是在天主那里寻求庇护。在关键时刻这一点尤为明显。因此,祈祷成了个人行动和努力的替代品。当然,这种反驳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祈祷的形式,比如它不适用于崇敬和赞颂的祈祷,只是针对某些恳求式的祈祷。的确,以在祈祷中寻求庇护来代替个人的实际努力(比如代替对某次考试做出充分的准备),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一方面,“无论我们怎样反对那「 以天主和祈祷来弥补人性知识和行为的缺陷 」 的做法——这种反对是正确的——但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些缺陷的存在。”这些缺陷与局限源自人在本质上的有限性。在这种情况中,信仰和祈祷最有意义地表达了人对天主的需要。 人的贫乏唤起人对祈祷的抉择, 但在这个抉择中“具有一种内在的解放和镇静自若之感。在《圣经》里,祈祷的这些结果被称为欢乐与祥和”。 …… 对天主的虔心以及对自已精神益处的关注,自然会激励每一个基督徒和敬畏神的信徒去经常地、定期地祷告。 基督教的道德精神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晨祷、晚祷和餐前祷告的习俗。尽管没有什么明确的规定,但这些祈祷同基督教虔敬传统的联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他们认为不忽视遗漏它们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即或有偶尔的疏忽不是罪,但完全忽视它们或长时期地弃而不顾,势必会有损于人的内在生活,因此我们也不能赞同这些。 家庭应当养成并保持共同的祈祷习惯。在早晨和晚上同孩子们一起祈祷的习惯,以及在就餐时共同祈祷的习惯,都值得大加褒扬。在一个不再共同祷告的家庭里,基督的精神就会渐渐衰竭,并变得越来越世俗化。 —————————————————————— 基督宗教伦理学 白舍客 著 静也 常宏等 译 雷立柏 校 卓新平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Catholic|2623 次阅读|5 个评论
[文摘]娱乐至死
热度 2 StephenCatholic 2011-10-26 00:34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 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 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游戏。 奥威尔警告人们将会受到外来压迫的奴役, 而赫胥黎则认为,人们失去自由、成功和历史并不是“老大哥”之过。在他看来,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 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 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 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 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 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 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著 章艳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人认为,这两种预言都已成为现实。
个人分类: 文摘|1851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摘
lguanglei 2011-10-3 14:42
我们往往被被第一眼看起来就很有趣的现象所迷惑而将主要问题边缘化,从而导致研究重心的偏离,然而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
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报学报》2011年第8期题录与文摘
huabolin 2011-9-2 14:28
《情报学报》 2011 年第 8 期文摘题录 马费成 , 刘向 . 知识网络的演化 (I): 增长与老化动态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787-795 摘要:为了考察不同增长模式下知识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知识节点的历时老化,建立了知识网络的增长模型。模型采用了泛增长函数的方式进行了一般的分析。数理分析和模拟仿真发现:当知识增长率为线性等收敛函数时,知识网络的度分布与增长模式无关,且知识节点的历时被引是一直衰减的;而当增长率函数为发散性的指数函数时,知识节点的度分布指数较前者要小,节点的历时被引数则是单调上升的;增长速度越快,指数增长模式具有越平坦的度分布,知识的利用率越高,相反,收敛性的线性增长等在知识利用上分化则相对更大,知识利用率相对低些。 常富洋 , 许侃 , 林鸿飞 . 基于用户信息平滑聚类的协同推荐方法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796-801 摘要:在电子商务中,协同推荐技术能够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东西。在协同推荐中,通常采用最近邻居的方法来产生推荐。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多,协同推荐所需要的数据集也越来越稀疏,可用数据比例越来越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传统的评分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用户的基本信息,对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离散化处理,将用户的基本信息转化成一个 0 、 1 的向量,在用户的信息的基础上计算最近邻居,根据最近邻居对用户缺失数据进行补充,在补充后的评分数据上进行聚类计算,并根据聚类结果对用户评分进行预测。实验表明引入用户的基本信息,并采用对基本信息离散化的处理方式进行缺失数据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聚类,能够提高预测评分的准确性。 蔡淑琴 , 胡慕海 , 叶波,等 . 情境化推荐中基于超图模式的用户偏好漂移识别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02-811 摘要:识别用户偏好漂移是维护用户偏好模式、确保偏好描述准确的关键之一,随着移动商务的迅猛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研究方向是基于聚类实现偏好漂移的识别,但目前研究对于资源对象间多元的弱关联处理存在不足,为此本文结合情境化推荐的特征,构建了情境化资源的超图模型,在对资源相似度、资源簇相似度、用户偏好漂移度等相关概念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识别用户偏好漂移的方法。该方法在两阶段层次聚类架构中引入多级超图分割算法,通过两组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对方法复杂性和应用机制也进行了探讨。 郭崇慧 , 张艳昌 . 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模型与算法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12 ~ 818 摘要:本文从信息论的角度考虑了聚类问题,将聚类看成是有损信息压缩的过程。首先运用率失真理论建立了模糊聚类的优化模型 , 与经典的模糊聚类模型相比,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多了一个描述聚类过程复杂度的指标。同时为了估计聚类数目,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其次通过求解优化模型得到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最后将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与经典模糊 C 均值算法进行了数值实验比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率失真理论的模糊聚类算法能够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在运行时间上比模糊 C 均值算法有一定减少,且最终的模糊划分矩阵与模糊 C 均值算法相比有较少的模糊性,因而聚类结果更加明确可靠。 李枫林,何洲芳 .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检索结果聚类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19-825 摘要: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急剧扩张,提升信息检索的效用变得相当困难。本文首先通过特定算法提取每篇文档的关键词,然后运用统计方法计量不同文档的共现关键词并形成相应的共现关键词标签矩阵,最后利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共现关键词标签进行聚类并形成相应的层次标签树来构造文档聚类束。该方法可以对源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分类,使用户在更高主题层次上查看检索词的相关信息,准确地找到感兴趣的信息。通过与 Lingo 算法的比较,显示本文算法所得的标签更具可读性和概括性,同时 F-measure 评价指标也表明本算法在文本聚类的质量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祁瑞华 , 杨德礼 . 基于放松区间优势的不完整数据分类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26-831 摘要:针对朴素信念不完整数据分类算法中保守推理规则过于严格导致明确分类样本比例下降的的情况,定义了放松的区间优势,并提出了基于放松区间优势的不完整数据分类模型,与朴素贝叶斯分类和朴素信念分类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类模型有效地提高了明确分类样本比例,在明确分类样本上的正确率优于朴素贝叶斯分类,与朴素信念分类相当。此外还以文体风格识别作为应用背景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文体风格识别数据集,放松区间优势的朴素信念分类算法具有较理想的综合性能。 张玉峰 , 何超 .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文本挖掘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32-839 摘要:为了提高文本挖掘的深度和精度,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文本挖掘模型。该模型利用语义角色标注进行语义分析,获取概念和概念间的语义关系,提高文本表示的准确度;针对传统的知识挖掘算法不能有效挖掘语义元数据库,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的模式挖掘算法挖掘文本深层的语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挖掘文本数据库中的深层语义知识,获取的模式具有很强的潜在应用价值,设计的算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王晓佳 , 杨善林 , 徐达宇 .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数据预测挖掘应用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 840-845 摘要: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早熟、易陷入局部收敛的问题,提出一种克服早熟的粒子群算法 . 该算法在标准粒子群算法基础上加入极值扰动和自适应调整系数,使其易于跳出局部最优。又分析了灰色 GM(1,1) 预测模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带极值扰动的自适应调整惯性权重的改进 PSO 优化灰色模型 AdPSO-GM ,并将此模型用于数据预测挖掘研究中。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给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挖掘精度。 汪兆鹏 , 胡侠 , 倪宁,等 . 一种基于 HITS 和随机跳转的网页标签排序方法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 846 ~ 850 摘要: Web 2.0 应用的兴起,推进了情报学科由 “ 文献组织 ” 向 “ 知识组织 ” 演化。网页标签作为重要的 Web 2?0 应用之一,已经成为大众组织知识的常用途径。然而,现有的标签排序方法难以有效满足知识组织的需求。本文在三核协同标签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标签和用户、标签和标签、标签和文档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 HITS 和随机跳转的标签排序方法。该方法利用高质量标签和高质量用户之间的相互加强关系,根据标签之间的相似性来找出高质量相关标签,有效提高标签排序的质量。在 Delicious 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大提高标签排序的准确度。 赵洁 , 刘彦宏 , 金培权 . 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机构名识别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51-860 摘要: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获取竞争对手情报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立基于 Web 的竞争对手情报自动获取系统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在竞争对手情报自动获取系统中,商业机构名的识别是基础,它为竞争对手的标识和进一步情报抽取提供了依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机构名识别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商业机构名与其上下文之间的语义关联性,通过语义标注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商业机构名识别。我们以互联网上的真实中文网页为数据集对提出的识别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估,并从召回率、准确率和 F 指标三个方面与 CHMM (基于层叠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机构名识别算法)、 MEM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机构名识别算法)以及 SVM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机构名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改善了商业机构名识别效果,并且具有很好的普适性。 胡长爱 , 朱礼军 . 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特性分析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61-869 摘要:传统的知识组织系统评价方式存在缺乏宏观测度,时滞过长,不能动态揭示等缺陷。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从基本特性、动态特性和鲁棒性三个角度着手,对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基本特性的分析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同时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尺度特性,连通性良好,但是存在错误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动态特性的分析则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的小世界特性越来越显著,同时网络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鲁棒性的分析表明,汉语科技词系统网络面对随机删除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建议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有导向的建设,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要注重词汇间相互关系,保证系统的连通性。 庞观松,张黎莎,蒋盛益 . 个性化跨语言学术搜索技术研究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70-874 摘要:学术搜索引擎是一种行业化的搜索引擎,但因其缺乏个性化的服务,使得用户的学术文献检索效率低下,海量的数字学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本文使用 Google 翻译,研究基于机器翻译的中、英、俄、法和西班牙等五个语种跨语言学术检索。在跨语言学术搜索的基础上研究个性化检索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方法:通过观察用户对搜索结果聚类的点击行为,生成并更新用户实时兴趣模型,采用余弦夹角公式计算用户实时兴趣模型与搜索返回结果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大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重排序的搜索返回结果。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燕飞,张铭,孙韬,肖珑 . 基于网络特征的用户图书借阅行为分析——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75-882 摘要:图书借阅是图书馆提供的重要服务之一。研究用户的图书借阅行为模式,有助于图书馆提供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从而提升服务质量。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图书借阅记录。这种图书借阅行为形成了一个用户到图书的 “ 图书借阅网络 ” 。另一方面,相同的图书可以被不同的用户所借阅,图书作为知识的载体,通过这种共同借阅关系将不同背景的用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用户到用户的知识分享社会网络,称作 “ 共同借阅网络 ” 。基于这两种网络,本文对用户的借阅行为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了影响用户借阅行为的因素,并从用户借阅行为中挖掘出了新的知识,构造了个性化图书借阅推荐系统。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利于推进图书馆服务向 Library 2.0 时代迈进。 杨良选 , 李自力 , 王浩 . 基于 CiteSpaceII 的研究前沿可视化分析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 883-889 摘要:研究前沿( research fronts , RF )是指某一时刻正在关注的热点领域和涌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研究前沿的研究,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所关注领域的研究动态,找到具有价值的研究方向或潜在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研究前沿探测方法作了简单的阐述,借助 CiteSpaceII 软件的可视化分析能力,从被引文献关系和发展演化两个方面,对 Research Fronts 的研究前沿进行探索和分析,得出了 Research Fronts 的主要研究前沿和关注的方向,以及关键节点文章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人员。此外,我们还对利用 CiteSpaceII 软件分析研究前沿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对今后从中如何捕捉学科研究前沿做了展望。 黄鲁成,赵盼 . 基于国家顶级域名分析的普适计算技术关注焦点分析 . 情报学报 ,2011 , 30 ( 8 ) :890-896 摘要:网络技术及其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信息资源,其中不仅蕴含着大量与技术相关的信息,而且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影响技术的发展。根据此领域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客观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网络信息中的国家域名分析技术发展方向的思路,即把若干个国家分组,对关于技术网页统计数量相似性较大的国家分为一组,利用层级聚类分析,通过组内和组间的比较得到目前各国普遍关注的技术焦点和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普适计算技术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个人分类: 情报学报|4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结构性摘要
热度 2 rbwxy197301 2011-5-12 17:44
最近在从 Emerald 下载文章时发现,它的每篇论文都有“结构性文摘”( Emerald 使用指南 上的提法 ),我倾向叫结构性摘要。摘要通常包括:研究目的、研究(设计)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局限性、论文的应用性、原创性这些内容。国内许多期刊论文都有摘要,这些内容有些也能表达出来,但总觉得没有这样设计表达的清晰。 通过这种摘要可以让我们很快对文章的整体有一个了解。在学术论文阅读的过程中,如果一篇论文的没有这样的摘要,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角度去理解文章,并从文章中把些内容提炼出来,那么一篇文章就基本可以说看懂了。在定文章时如果能够把这些内容表述清楚,文章是否有价值也可以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 下面是一个实际的例子,供参考。 题名:Measuring the vi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production through scientometric methods: an exploratory study at the Transilvania University ofBrasov, Romania 作者:Angela Repanovici Transilvania University, Brasov, Romania 本文来源: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 Volume 12 issue 2 ,2011 以下是本文摘要: Purpos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quality of science is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we define the scientific production and productivity, and present the main indicatorsfor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cientific activity. The impact of the research is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rough citation analysis. The number of citationssuggests the quality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Google Scholar, a freely availablescientometric database, indexes academic papers from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 and commercial sources, and also identifies referenced citations. The freePublish or Perish software can be used as an analysis instrument for the impact of the research. Design/methodology We pres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made at the Transilvania University of Brasov to evaluate the research output of the faculty. We analyzed their 2008 researchperformances as documented in their annual evaluation that states the number of papers, books, and research contracts. Using Publish or Perish, we calculatedthe H-index, Gindex, HC-index and HI norm, of the 60 more-productive professors. We present correlation indicators and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open accesstools and repositories for increasing the impa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indings The Publish or Perish software is an easy to use instrument for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research. It calculates the impact of the researchers using the veryvisible resource, Google Scholar. The data source provides a more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citations than ISI Web of Science, including citations in books,conference proceedings, working papers and non-ISI indexed journals. So, some consideration is needed about which scientometic tool to use depending on thefield of research. Google Scholar has better indexing of proceedings and non-English language material than ISI Web of Science, still does not perform sowell tracking citations from books and chapters of books.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those related to health are well covered in ISI Web of Science givenits journal coverage, and as a result Google Scholar fewer citations in these fields. Research implications Authors’ impact analysis and citations are not an assessment tool in Romanian universities, but it is commonly accepted that increasing research impactthrough more citations is one qualitative indicator. ISI Web of Science and Google Scholar are scientometric databases that can generate an individual’s H-index.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s not familiar with these instruments and their potential role in describing the impact of one’s scienc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is exploratory study was presented to academic community to illustrate the utility of these tools and to inform faculty of challenges with assessing theirimpact. We showed that professors with high H-index calculated using Publish or Perish are those with papers indexed in ISI Web of Science. This is not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oints garnered by faculty. We suggested to the faculty that all professors have to be analysed with the sameindicator. Further, we recommended that Google Scholar and the H-index obtained using Publish or Perish offer tools for asses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university and evaluating professors. Social implications Open access to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 digital repositories presents today’s worl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simposed by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first Romani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was implemented at Transilvania University of Brasov. As part of the undertakenresearch, the visibility and the impact of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production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scientometry, as a fundamentalinstrument for determining the international value of an university as well as for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an open acces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would significantly add to the visibility of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production. Originality/value We present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results of an exploratory study made at the Transilvania University of Brasov regarding the h-index of the academic staff.H-index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Publish or Perish” software, comparing the number of ISI indexed published articles and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from “ISI Web of Science”. Using “Publish or Perish”, we calculated h-index, g-index, hc-index and HI norm. We analyzed the research performances achieved by Brasovacademic community in 2008, as realised in their annual evaluation -number of papers, books, research contracts, etc- by comparing the four indexes of those60 professors with the best results. We will present correlation indicato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open access for increasingthe impact of scientificresearch by using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8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大家文摘
jiyipeng 2011-4-19 22:03
梅贻奇提出 “通识为本,专识为末 ”,要求学生对自然、社会与人文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即便是工程专业的学生,对“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社会等都要知道一点”。否则他就只能做一个“高等匠人”,而不能做一个“完人”。当时强调的通才教育并非狭隘地要求学生在自然、社会、人文各方面成为综合的通才,而是要求他们各方面都有一定的通识。它的真谛在于把所有学生作为“人才”来培养,给予人文、科学诸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制造”犹如“机器”般的专才 企孙先生常这样讲: 就是不能给你们好的东西用,就是要逼你们学会自己动手 。开始我并不理解叶先生为何如此要求,毕业之后我才越来越懂得动手能力对学物理的人来说多么重要。现在,即使给我一堆废铜烂铁,我也能想方设法凑成一个像样的东西。” 叶企孙时常说, 学习好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科学家,关键在于是不是具有创造性。 他并 不主张学生多做习题 ,尤其是难题怪题;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他会免去一般性课程。他还强调,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不同的方式培养,因人施教。 “一方面,‘听话出活’有利于行政管理与团队建设,对于清华毕业生比较好地适应社会、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项目有帮助,因为绝大多数单位领导喜欢下属听话出活。但 对于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素质是批判性思维,‘听话出活’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灾难性的。”
个人分类: 教育与未来|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东科学》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列为来源期刊
xuxy 2011-4-14 16:31
近日,《山东科学》经过严格评估,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CSA )已决定正式将山东省科学院主办的《山东科学》列为其来源期刊。 目前美国《化学文摘》 (C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CSA )、波兰《哥白尼索引》 (IC)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Ulrich PD) 等国际检索系统已收录《山东科学》学报,这使《山东科学》在国内国际影响力再上一个台阶。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 CSA )是国际重要文摘检索系统。它是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于 1971 年创办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 CSA 现在拥有 80 多个数据库,包含有 2,300 多万条记录。 CSA 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源中的科学文章,建立特定主题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可以通过 CSA 的数据库服务来访问。这些数据库覆盖了生命科学、水科学与海洋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特性、市场研究、社会科学等。
个人分类: 编辑部工作|4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反思现实中遇到的种种】看清美帝真相,坚决拥护社会主义
issacniu 2011-1-24 14:56
…………….. …………….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其诞生和发展常使我想起一条河。人类生活的变化就跟一条河一样,有它的起源,有它的主河道,还有先后流入主河道的各条支流。它们把这条河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深,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害的杂质。生活之流也像这条河一样,它逐渐积蓄着力量,临到末了,则或是由于以前取得的成果得到革新和改善而为人们带来欢乐,或是由于引发彻底毁灭而为人们带来悲哀。 苏联人民也曾有过类似的经验。自从统一国家毁灭以来, 15 年间发表了无数回忆录,出现了无数分析事件原委的著作。对于种种事件带来的后果、实现的手段、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生活的前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解释。 历史不过是时代的 “ 人质 ” 。人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抄写历史,目的不外乎是再一次取媚于新一代统治者。但历史总有说出真相的一天。 动笔之始,我还得提起一个现在说来已经是 60 年前的文件 —— 那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 · 杜勒斯当着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际关系委员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说。 1945 年,他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瓦解苏联的目的、任务和手段: 战争将要结束,一切都会有办法弄妥,都会安排好。我们将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把人们塑造成我们需要的样子,让他们听我们的。 人的脑子,人的意识,是会变的。只要把脑子弄乱,我们就能不知不觉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并迫使他们相信一种经过偷换的价值观念。用什么办法来做?我们一定要在俄罗斯内部找到同意我们思想意识的人,找到我们的同盟军。 一场就其规模而言无与伦比的悲剧——一个最不屈的人民遭到毁灭的悲剧——将会一幕接一幕地上演,他们的自我意识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消亡。比方说,我们将从文学和艺术中逐渐抹去他们的社会存在,我们将训练那些艺术家,打消他们想表现或者研究那些发生在人民群众深层的过程的兴趣。文学,戏剧,电影——一切都将表现和歌颂人类最卑劣的情感。我们将使用一切办法去支持和抬举一批所谓的艺术家,让他们往人类的意识中灌输性崇拜、暴力崇拜、暴虐狂崇拜、背叛行为崇拜,总之是对一切不道德行为的崇拜。在国家管理中,我们要制造混乱和无所适从…… 我们将不知不觉地,但积极地和经常不断地促进官员们的恣意妄为,让他们贪贿无度,丧失原则。官僚主义和拖沓推诿将被视为善举,而诚信和正派将被人耻笑,变成人人所不齿和不合时宜的东西。无赖和无耻、欺骗和谎言、酗酒和吸毒、人防人赛过惧怕野兽、羞耻之心的缺失、叛卖、民族主义和民族仇恨,首先是对俄罗斯人民的仇恨——我们将以高超的手法,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一切都神圣化,让它绽放出绚丽之花……只有少数人,极少数人,才能感觉到或者认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会把这些人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把他们变成众人耻笑的对象;我们会找到毁谤他们的办法,宣布他们是社会渣滓。我们要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根挖出来,把精神道德的基础庸俗化并加以清除。我们将以这种方法一代接一代地动摇和破坏列宁主义的狂热。我们要从青少年抓起,要把主要的赌注押在青年身上,要让它变质、发霉、腐烂。我们要把他们变成无耻之徒、庸人和世界主义者。我们一定要做到。 40 年后,一切果然这样发生了。西方,特别是美国,消灭苏维埃国家的目标果然完全实现了。不过,我当然绝不会以为,这样一个大国的悲剧性解体能够仅仅发生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之下。如果内部没有一个实际上完全奉行苏联的敌人所树立的目标的 “ 第五纵队 ” ,而只靠外部力量,谁也不能把我们国家怎么样。这只要回想一下俄罗斯千百年来的历史,包括卫国战争那悲惨的时光和最后的胜利结局,就可以一目了然。 世界上最好的老师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告诉我们,所谓的民主变革实际上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特别是在千百万人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方面。毫不奇怪,许多人都在越来越经常地问自己:难道真的需要这场改革吗?难道它真的是历史的必需和必然吗?而且,许多人很自然地怀着一种尊敬的心情回想起苏联时代 —— 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劳动、休息、教育、医疗服务、必要的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人们终于明白,原来第一拨 “ 民主派 ” 是厚颜无耻地欺骗了他们。那些家伙曾许诺很快就会过上天堂般的日子,而这些玫瑰色的甜言蜜语现已犹如朝雾般消散。还有一些人,他们在人民中只占很小一部分,现在要什么有什么,而且全是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实际上是直接从绝大多数人手里抢过来的。所以,许多人对 “ 改革 ” 的态度绝对是负面的。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它的悲惨之处更在于,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迷失,而大众传媒却用尽了浑身解数来支持这种迷失。 ………………… ………………… 摘自《大国悲剧 --- 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作者: 尼· 伊· 雷日科夫 ( 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 , 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 总理 ) ) 新华出版社 2008 年 07 月
个人分类: 国际关系|15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随看随摘
wsfwsry 2010-11-13 10:03
关于公益的一些感想 闾丘露薇 对于从小接受公民教育的人来说,养成参与社会事务,关心公共议题的习惯,当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其实也从某种角度上帮助他们取得个人成功,当然,前提是,这个社会,认可和鼓励年轻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年就是社区律师,而这样的经历,为他之后从政,提供了一个绝好的经历,因为这让选民们相信,他愿意回馈社会,而不是唯利是图。 来源: http://blog.ifeng.com/article/8619225.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你如何玩“铅字”——发表文章有感
qpzeng 2010-10-16 20:12
我之所有认为自己有资格“教”你玩“铅字”(指发表文章),是因为我在大学未毕业的1980年就开始发表文章了,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 我发表文章是明显分阶段的, 最初是写专业文摘,然后是发表专业译文、综述等。 1988年开始发表第一篇科研论文,直到2008年才在国外SCI杂志发表英文研究论文及综述。先后出版过一本译著(1986)、一本合著(1990)和四本我主编的专著(2001、2004、2008、2010)。另外,2008年还在美国出版的一本英文专著中发表过一篇关于青蒿素的英文综述文章(50多页)。 可以说, 我在发表文章上属于“早熟”类型 ,似乎有些值得自豪之处,可是现在已经越来越落后了,SCI论文的影响因子从来没有超过3,早已被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学生)超越,已经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了!因此,下面仅就我早期发表文章的经历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献丑了。 我大学是学农的,毕业留校后先后担任遗传育种学和生物化学教学工作,硕士阶段过渡到植物基因工程,博士阶段又转到发酵工程和生物制药。因此, 我早期发表的文章都以农业为主 。我的第一篇文章于1980年发表在《农学文摘》上,原文竟然是一篇日文,但附有英文摘要。 我们上大学时都只学英语,但英语老师的日语也很好,于是我就跟他学起了日语。其实,日文专业文献中保留了更多的汉字,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常用的短语,借助日汉词典阅读和翻译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根据外文原文写文摘还是很有难度的! 我的做法是先把原文全部翻译出来,然后反复阅读把它完全吃透,最后提炼成一篇300字的中文摘要。 凭着我当初那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劲,硬是一篇篇地啃了下来,后来几乎每期都有我的一篇文章!这里很想感谢一下祝泽驹先生,他作为编辑耐心地把我引进了门,还经常给我寄来一些经过他挑选的外文资料让我写文摘,算是对我的特别照顾。 说实话, 第一次看到自己写的文章变成铅字,心里还是异常激动的!尤其是自己的自信心从此得到很大提高 !加上每发表一篇文章还有3块钱稿费,这对于我这个每月只有9块钱助学金的学生来说,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哩!记得当时经常被同学拉去打牙祭,我也因此在学校出了名! 在尝到发表文章的甜头以后,我又把英文或日文的专业译文投到国内的一些专业杂志上发表,并开始为学生和老师校对他们翻译的文章 。专业文献的翻译相对比较好把握,初级水平是“信”,就是忠实于原著;中级水平是“达”,就是对原著进行正确诠释;高级水平是“雅”,就是让原著展现其固有的美!限于精力,我写文摘的时间大概只持续了两年(1980-1981),以后就再也没有写过了。 我给人外语特好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 。可是,作为我自己来讲,心里其实很清楚,除了有点语言天分之外,外语学得还是很不扎实的。虽然我从初中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非常浅显,政治意味浓),而且兴趣盎然地认真学习过几年,打下了一点基础,但到了高中,英语基本上已被取消,我的英语也从那时起荒废了。记得进大学的第一次英语摸底考试,我才考了26分,却在全班排名第二! 我感觉笔译水平的提高也取决于语感和审美方面的培养和积累 。因此,我觉得应该加强自己的英语基础训练,特别是要提高听力和会话能力,于是我就开始收听英国的BBC、美国的VOA,并且在毕业留校后还自费订阅了《China Daily》,每天坚持阅读,英语水平确实有很大提高! 我写综述基本上与发表文摘和译文同步 。由于后来接触的专业外文文章多了,就希望整理和总结一些有共性的东西供同行们参考,这样就开始了我写综述的生涯,时间从1981年一直持续到1988年研究生毕业。此后,由于开始发表研究论文,并且也有条件从事科研,综述我也基本上不写了。写综述的方法请参见我的博文 常写综述就能写好“讨论 ”、 写综述如同老师备课而不同于学生读书 。 最后,我想对广大的莘莘学子说: 如果你已经进入研究生阶段都还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那就确实有点晚了! 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太差,不仅会影响你写毕业论文和发表研究论文,毕业进入社会后还会遭到别人嘲笑,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难堪的事啊!年轻人,此时不练,更待何时?!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4175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摘类期刊还有必要吗?
liuqingshui 2010-8-25 16:22
刚刚发了农业工程文摘的简介,最近我们在讨论,今天,编辑出版专业的文摘检索类期刊还有必要吗?文摘曾经是情报的重要工作内容,为学术研究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网络搜索很方便,有Google、百度等,另一方面,信息又过滥。请不吝惕教。
个人分类: 情报研究|31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农业工程文摘
liuqingshui 2010-8-25 16:11
《中国农业文摘 -农业工程》 报刊统一刊号: CN11-2531/S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5103,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 于 1989年创刊,是国内唯一一种系统报道国内外农业工程科技文献的检索刊物,在全国检索刊物评比中,曾多次获奖。该刊选取百余种国内外农业工程主要文献 (期刊、图书、会议录、专利等)精粹,以简明准确的文摘及时反映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动态、前沿及农业工程新技术。另外,对国内外农业工程实用技术信息、新产品信息和有关农业工程统计数据等技术资料也进行及时报道。该刊为双月刊,每期发表摘要信息约600条。 该刊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优势,文摘题录并存,中外文献兼收,一册在手,可总揽国内外农业工程的发展状况,是广大农业工程教学、科研、生产、管理各方面人士的得力信息工具。 编辑部地址: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联系电话: 62736496,E-mail:wenzhai@cau.edu.cn。
个人分类: 情报研究|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工程索引(EI)对文摘的要求
hoverwong 2010-5-7 11:41
一、文摘的目的(Purpose)  世界范围科技文献的快速增加,给科技工作者查找科技资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 方便科技文献的检索,有关情报部门将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摘录出来做成文献并出版检 索期刊。由于文摘种类不同、编辑方式不同、检索方法不同,因此国内外检索期刊种类 亦是多种多样,并形成情报检索 (Information etrieval) 这一新的学科。  文摘是原始文献的代表,它提供了原始文献的信息内容,但不能代替原始文献(即一 次文献),因为其内容已大大简化。文摘本身给读者一个信息,即该篇文献所包含的主要 概念和讨论的主要问题。帮助科技人员决定这篇文献对自己的工作是否有用。 二、文摘的种类(Types of Abstracts) 按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部(Ei编辑部)的分类,文摘分为指示性文摘与信息性文 摘,或者两者结合。   指示性文摘(Indicated Abstracts)仅指出文献的综合内容, 适用于综述性文献、图 书介绍及编辑加工过的专著等。综述性文献最常见于某技术在某时期的发展情况综述; 或某技术在目前发展的技术水平,及未来展望等。总之这种文献是综述情况而不是某个 技术工艺、某产品、或某设备的研究过程。   信息性文摘多用于科技杂志或科技期刊的文章,也用于会议中的会议论文及各种专 题技术报告。信息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s) 一般包括了原始文献的某些重要梗概 ,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⒈目的: 主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或说明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⒉过程及方法:主要说明作者主要工作过程及所用的方法,也包括边界条件、使用的主 要设备和仪器。 ⒊结果:作者在此工作过程最后得出的结果和结论,如有可能,尽量提一句作者结论和 结果的应用范围 和应用情况。 三、写文摘( Preparation of Abstracts )   由于文摘只有写得正确、写的好才能起作用,因此如何才能写好文摘是至关重要的 问题。为此,正确全面地掌握一篇文献的主题概念是写好文摘的前提。因此必须对每篇 文献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找出文献的主题概念(有时有几个主题概念,经常还存在着上 下位概念)。在找出主题概念后,还需注意文献中是否存在着隐含概念,如有也需要根据 其重要性在文摘中点出,其它常见的如作者研究过程中使用的重要仪器设备、某种数学 手段、计算机的应用等,以上这些在Ei规则中都附加在主题概念的分析中。  找全主题概念后,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地写出来。尤其是信息性文摘 ,希望在可能条件下按前述的三部分组成写出来。 四、文摘长度(Length of the Abstracts)  文摘长度一般不超过150words,不少于100words。少数情况下允许例外,视原始文 献而定。但主题概念不得遗漏。据统计如根据前述三个组成部分写文摘一般都不会小于 100words。 一般缩短文摘方法如下: 1.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de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 han The author discusses 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 应取消; 2.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3.取消或减少背景情况(Background Information); 4.限制文摘只表示新情况、新内容,过去的研究细节可以取消; 5.不说废话,如本文所谈的有关研究工作是对过去老工艺的一个极大的改进等切不 可进入文摘; 6.作者在文献中谈及的未来计划不纳入文摘; 7.尽量简化一些措辞和重复的单元,如: 不 用 而 用 at a temperature of 250 oC to 300oC at 250 oC ~300 oC at a high pressure of 2000 Pa at 2000 Pa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500 oC at 1500 oC specially designed or fomulated nothing 此外请注意:文摘第一句切不可与题目(Title)重复。因为Ei 工程索引中 每篇文摘记录都是与题目连排的,只是题目用黑体排印,因此可以认为题目便是文摘的 第一句话,例如:  不用WAVE FUNCTION FOR THE H CENTER IN LiF. A wave function for the H center in LiF is proposed assuming a linear combin ation of appropriate molecularorbitals. The  而用WAVE FUNCTION FOR THE h CENTER IN LIF. A linear combinationof appropriate molecular orbitals in assumed. The 五、文体风格(styles) ⒈文摘叙述要简明,逻辑性强; ⒉句子结构严谨完整,尽量用短句子; ⒊技术术语尽量用工程领域的通用标准; ⒋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如The structure of dislocation cores in GaP was investigated by weak-b eam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dislocations are dissociated into two Shokley p artials with separations of (8010) A and (4010) A in the pure edge and s crew cases respectively. ⒌可用动词的情况尽量避免用动词的名词形式;   如用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s was measured. 不用 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⒍注意冠词用法,分清 a 是泛指,the 是专指; 如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em perature 而不应是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The refinery op erates 而不应是Refinery operates ⒎避免使用长系列形容词或名词来修饰名词,可用预置短语分开或用连字符( hyphen)断 开名词组,作为单 个形容词(一个形容词)。   如应用 The choloring-containing propylene-based polymer of high meld ind ex. 代替 The cholorine containing high melt index propylene based polymer. ⒏不使用俚语外语表达概念,应该用标准英语; ⒐尽量应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如 A exceeds B 比 B is exceeded by A好. ⒑语言要简炼,但不得使用电报型语言;   如 Adsorption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nite investigation. 应为 Adsorp tion of nitrobenzene on copper chronite was investigated. ⒒文词要纯朴无华,不要用多姿多彩的文学性描述手法;   如 Working against time on hot slag and spilled metal in condition of ch oking dust and blinding steam, are conditions no maker would choose for his machines to operate in. ⒓组织好句子,使动词尽量靠近主语;   例如不用:The decolorazation in solutions of the pigment in dioxane ,whi ch were exposed to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was no longer irreversible. 而用 When the pigment was dissolved in dioxane, decolorization was irrev ersible after 10hr. of UV irradiation. ⒔用重要的事实开头, 尽力避免用辅助从句开头; 例如用: Power consumption of telephone suitching systems was determined from data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而不用: From data obtained experimentally, power consumption of telephon e switching systems was determined. 删繁从简; 如用 increased 代替 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 ⒖文摘中涉及其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时,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⒗文摘词语的拼写用英美拼法都可,但在每一篇中须保持一致。 六、文摘中的特殊字符(Special Characters) 特殊字符主要指各种数学符号及希腊字母,它们无法直接输入计算机,因此都需转 成键盘上有的字母和符号,Ei对此有专门规定。按规定的表达方式输入计算机后,通过 软件识别并在印刷刊物上印出正确的特殊字符。希望在文摘中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 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因为它们的输入极为麻烦,而且极易出错,影响文摘本身的 准确性,应尽力取消,或改用文字表达和叙述。更复杂的表达式几乎难以输入,应设法 用文字指引读者去看原始文献。 七、缩写字及首字母缩写词(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Ei有自己的常用工程领域的缩写词及常见的组织单位的缩写词,由于我们不经常用 而未附上。   我们可以自己扩展缩略词,但必须是本专业范围内常用的、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而 且在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后面必须用括号将全称括在里面。 八、英文文摘题目(Title)   即原始文献的题目,力求简单明了直接反应文献的主题。 ⒈英文题目开头第一字不得用 The 、And 、An 和 A ; ⒉英文题目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下列情况除外:  ⑴专用名?首字母大写;  ⑵首字母缩略词全大写;  ⑶德语名词第一个字母应大写;  ⑷句号(即.)后任何首字母均大写。 ⒊文献的主副标题(题目)必须用句号分开, 不得用分号或破折号; ⒋题目中尽量少用缩略词, 必用时亦需在括号中注明全称( 尽管中文文献题目中常用英 文缩略字或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字); ⒌特殊字符即数学符号和希腊字母在题目中尽量不用 或少用。 九、给出文献的主题概念词(Subject Concept Terms) 文献检索就是文献查找,每篇文献作出文摘后,情报工作者编成检索期刊。但科技 工作者从检索期刊上查到自己所需要的文摘也是不容易的,因此应对每篇文摘给出一些 检索标识(这个过程叫标引)。这些检索标识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每篇文献的主题概念, 帮助科技工作者从检索期刊上迅速查到所想要的文摘。检索标识可以是文字(词或词组) 、代码、符号、数码等。每种检索标识都是由为数众多的检索标识符(即文字、数码、代 码等)组成一种检索标识系统,称之为检索语言。用文字表示的检索语言通称主题词语言 ,它又分为几类。国内常用于标引与检索的是主题词语言中的一种为叙词语言,而美国 工程索引(Ei)目前所用的检索语言是主题词语言中的标题词语言加数码表示的一种混合 语言。标引的基础是每篇文献的主题概念,因此希望在做完文摘后给出每篇文献的主题 概念词。   每篇文献的主题概念词包罗了该文献的所有的主题概念,实际代表了文献所讨论的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工艺、所用的手段方法、仪器、设备、材料等,手段方法还包括 了各种数学方法、计算机模拟及有关模型等。当然给出的是以上所述内容的英语代表词 。可以根据文献内容自由给定,毫无约束,你觉得用什么词好就用什么词,当然不能太 复杂,希望尽量给词全一些,专指度高一些。   所谓专指度高,一般是说给出的词所指示的范围尽量窄一些,尽量对准文献的主题 概念。 例如:一篇讲述汽车齿轮材料的文献只给出 Automobile, Gear, Material是不 够的,要尽量根据文献内容指明是什么汽车,齿轮是那种齿轮,材料又是什么具体材料 。指示越是具体,专指度就越高,就更有利于标引与检索。   主题概念词可以从标题(Title)、文摘、文献正文的导言及结论中去找, 也可以凭 专业知识及文献内容去确定词。需特别注意的是,给出概念词后,再给出一些重要词的 流行同义术语,重要的缩略词、关键产品或工艺的专用名、牌号与商标、独特的工程项 目名、计算机程序名、特殊化学物品、金属及材料的名字,例如某文献讨论了一种树脂 ,就应给出其商品名--XENOY Resine作为检索的参考, 再如NESR Software of Packa ge 及316L Stainless steel等。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等教育应回归“高等”【转载】
sanshiphy 2009-5-12 12:15
前几日博主去民大朋友那里玩,回来时顺手拿了一份民大研究生会办的报纸《民大研究生》(2009年5月8日总第29期第八版),上面有一篇刘天骄写的题为《高等教育应回归高等》的文章,引起了博主的注意,转载至此,以飨众位。从题目即可以看出,此文是一篇充满批判意味的杂文。但博主转载此文,却绝无批判的意味,现在批判高教的声音很多,且大多振聋发聩,无需博主再多此一举。文章中较为集中的反映了现今高等教育的弊病,博主转载在此,就是想做一个历史的记录者。博主在想,50年后我们的孙子辈也许能受到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希望他们能看看爷爷那时所做的努力和牺牲,正所谓忆苦思甜也。博主 作为国家 211 985 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也许在老一辈人或置身校外的人眼里,我们正接受着他们梦寐以求的高等教育坐在窗明几净的大教室里听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穿梭于书香氤氲的图书馆感受知识与智慧的熏陶,远离纷繁复杂的社会尘嚣与勾心斗角,天天以书为伴以茶会友,与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谈理想谈奋斗 ...... 事实上,也许这些美妙的幻觉是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些只存在于离开校园之人的回忆中或未进校园之人的憧憬中,真实的我们是如此的草根一族,彷徨多于坚定但又不愿盲从,无奈多于期待但又不肯放弃。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曾联合开展一项调查,共有 7730 人参与了受访调查,其中在读或已毕业研究生有 4865 人。调查显示, 52.9% 的人认为现在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的受访者中, 35.6% 的人表示后悔,认为经过两三年的学习,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并没有提升多少,而且还丧失了获得好工作和打拼的好时机。对于这个结果,不知教育主管部门、大学教授、大学毕业生们有何感想,也许他们会拿出种种理由试图推翻这个结果,但纵观横比各国的研究生教育,我们必须冷静地对待这个问题,必须相信这个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当前的研究生教育状况。 电影台词说的好 21 世纪最缺什么人才!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富足了呢?科技进步、粮食高产、经济腾飞,相应的国民整体教育水平也得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似乎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和缩略时代已经过时。近几年,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每年都在高速增长,平均 25% 的增长速度,几年就翻了一番,这还是在考研热降温的前提下得出的结果,在没有完善的政策指导、学科水平、培养机制、管理措施和社会就业保障的情况下,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跟本科生几乎一样的规模。至今,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种规模和速度让国外教育界咋舌。 数量上去了,但质量怎么样呢?显而易见,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下,能够分配到每个研究生头上的资源因为人数分母的增加而被稀释。一位导师一届就带六、七个研究生与博士生,有的甚至多至十五六个,加上一学期开三、四门课,还要忙于各种事务,要做到细致辅导,因材施教,就算是孔圣人也力不从心了。同学们在私下称导师为老板,甚至是科研包工头。导师带领学生从事科研工作,参与项目写作,成为现有科研体制内主流的教学科研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有益的一方面是带来一定的物质收益,学生通过课题研究掌握和消化理论知识,获得就近实习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一些导师忘却了对学生教育培养的责任,把研究生当成简单廉价的劳动力。有些导师缺乏对学生的学术道德教育,甚至对学生论文中的抄袭也无暇顾及和觉察。 学校开设的课程安排密集,内容陈旧更新不足,缺乏学术研究的科学实践指导。同学们多是第一学年疯狂上课修满学分,第二、三学年出去调查或实习,为工作而奔波,顺带完成不伦不类的论文。多数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质量不敢令人恭维,创新不足冗长有余,体系不成拼凑有余,论据不足编造有余。即使这样,学校依然制造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的传说。 当初辛苦进了校门门,如今宽松出去了校门。我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了吗? 现今全国知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 23% ,大学生会为一个卖猪肉的岗位而挣破脑袋,大部分工作人士认为学生学校所学与他们的工作需求严重脱节,尤其是一些冷门专业,常常遭到他人的质疑与排挤。学生往往是幼稚鲁莽、有待社会磨砺的底层社会人。然而,想想当初决心上研的原因,是追求学术的壮志未酬,是留恋校园的纯真浪漫,还是面对现实的被迫选择?我相信大多数上研之人的初衷,无非是为应对当前招聘单位非理性的高门槛,想提高学厉,找工作时方便一点挣钱多一点。但事实又是怎样,当我们走出校门,拿着三年光辉岁月换来的知识与能力的证明纸张之时,却发现这些自认为含金量十足的证书如同通货膨胀时期的纸币一样,骤然贬值,招聘会上满天飞,飞到哪里就消失在哪里。在茫茫人海中,此时我们只有面对苍天,扪心自问:我是谁? 作为个体的自身和社会的一员,我们在改革中寻找出路,在改革中寻找未来。作为草根一族,我们真诚建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应回归高等,突出高等的意义。高等教育人才不在数量之多而在质量之精。研究生的招生专业应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招生数量应与学校教学资源相符合。在教育培养过程中,进一步理顺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明确彼此间的责任和权利,增进三方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单位公平、公开、公正地落实多元化的奖学金激励机制和培养淘汰机制,激励研究生刻苦努力,开拓创新,保证学位的高质量和品牌;导师的教书育人应得到更好体现;研究生更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术研究,放平心态摆正位置,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然选择了高等,便只顾勇敢攀登。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因为我们步伐的加快,变化的提速,全球的不确定,我们坚持却找不到内心的依据,我们放弃却发现新的开始太艰难,我们寄居在别人的领地却不情愿,我们坚守在自己的船上却难以靠岸,我们徘徊却丧失了应有的机遇,我们奋斗却看不清前方的急流险滩,我们焦虑却不知其所以然,我们淡漠却无法面对内心的呼唤 ...... 但是,我们仍然相信国家、相信自己,努力在社会快速跳动的脉搏中寻找心灵的稳压器,力争在世界的不确定性中掌握前进的方向盘。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3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读书十七则
潘夏辉 2008-11-18 21:22
一 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 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差不多是对的。 从一个人的读物可以大致判断他的精神品级。 二 藏书多得一辈子读不完, 可是,一见好书或似乎好的书,还是忍不住要买, 仿佛能够永远活下去读下去似的。 嗜好往往使人忘记自己终有一死。 三 许多书只是外表像书罢了。 不过,也不必愤慨,倘若你想到这一点:许多人也只是外表像人罢了。 四 书籍少的时候,我们往往从一本书中读到许多东西。 我们读到了书中有的东西,还读出了更多的书中没有的东西。 如今书籍愈来愈多,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东西却愈来愈少。 我们对书中有的东西尚且挂一漏万,更无暇读出书中没有的东西了。 五 一个人是有可能被过多的文化伤害的。 蒙田把这种情形称作"文殛",即被文字之斧劈伤。 我的一位酷爱诗歌、熟记许多名篇的朋友叹道: "有了歌德,有了波德莱尔,我们还写什么诗!" 我与他争论:尽管有歌德,尽管有波德莱尔,却只有一个我, 这个我是歌德和波德莱尔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我还是要写! 开卷有益,但也可能无益,甚至有害, 就看它是激发还是压抑了自己的创造力。 我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 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止不住地想写点东西, 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与它似乎全然无关。 六 我平生最佩服两种人: 一是有非凡记忆力的人;一是有出色口才的人。 也许这两种才能原是一种,能言善辩是以博闻强记为前提的。 我自己在这两方面相当自卑,读过的书只留下模糊的印象, 谈论起自己的见解来也只好寥寥数语,无法旁征博引。 不过,自卑之余,我有时又自我解嘲,健忘未必全无益处; 可了不被读过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易于发挥自己的独创性; 言语简洁,不夸夸其谈,因为实在谈不出更多的东西; 对事物和书籍永远保持新鲜感,不管接触多少回,总像第一次见到一样。 如果我真能过目不忘,恐怕脑中不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而太阳下也不再有新鲜的事物了。 七 古来贤哲常论博学与智慧的不同。 智慧是灵魂的事,博学是头脑的事,更糟的是舌头的事。 西塞罗讽刺这些博学家说:"他们只学来和别人讨论,而不是和自己谈心。" 灵魂是种子,它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浇淋之下长成参天大树, 也可以在知识之水的浸泡下发成一颗绿豆芽。 八 自我是一个凝聚点。 不应该把自我溶解在大师们的作品中, 而应该把大师们的作品吸收到自我中来。 对于自我来说,一切都只是养料。 九 有两种人不可读太多的书:天才和白痴 天才读太多的书,就会占去创造的工夫,甚至窒息创造的活力, 这是无可弥补的损失。 白痴读书愈多愈糊涂,愈发不可救药。 天才和白痴都不需要太多的知识,尽管原因不同。 倒是对于处在两极之间的普通人,知识较为有用, 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 可以发展实际的才能。 所谓"貂不足,狗尾续", 而貂已足和没有貂者是用不着续狗尾的。 十 有的人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有的人却只是对别人的感受发生认同感受罢了。 两者都是真情实感受,然而是两码事。 十一 在读一位大思想家的作品时, 无论谴责还是辩护都是极狭隘的立场,与所读对象太不相称。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对话式的理解,其中既有共鸣,也有抗争。 十二 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 无非是一种自我发现, 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的被唤醒。 对心灵所发生的重大影响决不可能是一种灌输, 而应是一种共鸣和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 如果不能引起我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十三 前人的思想对于我不过是食物。 让化学家们去精确地分析这些食物吧, 至于我,我只是凭着我的趣味去选择食物, 品尝美味,吸收营养。 我胃口很好,消化得很好,活得快乐而健康,这就够了, 哪里有耐心去编制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表! 十四 世人不计其数,知己者数人而已, 书籍汪洋大海,投机者数本而已。 我们既然不为只结识总人口中一小部分而遗憾, 那么也就不必为只读过全部书籍中一小部分而遗憾了。 十五 学者是一种以读书为职业的人, 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写书。 作家是一种以写书为职业的人, 为了保住这个职业,他们偶尔也读书。 十六 只有聪明人才能写好格言,但只读格言的人却是傻瓜。 十七 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轻时读的某一本书, 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 而缘于它介入我们生活的那个时机。 那是一个最容易受影响的年龄, 我们好歹要崇拜一个什么人, 如果没有,就崇拜一本什么书。 后来重读这本书,我们很可能会对它失望, 并且诧异当初它何以使自己如此心醉神迷。 但人们不必惭愧,事实上那是我们的精神初恋, 而初恋对象不过是把我们引入精神世界的一个诱因罢了。 当然,同时它也是一个征兆, 我们早期着迷的书的性质大致显示了我们的精神类型, 预示了我们后来精神生活的走向。 年长以后,书对我们很难再有这般震憾效果了。 无论多么出色的书,我们和它都保持着一个距离。 或者是我们的理性已经足够成熟, 或者是我们的情感已经足够迟钝, 总之我们已经过了精神初恋的年龄。 摘自南大小百合读书版精华区,作者:genie
个人分类: 文摘|3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要让研究生成为数据的奴隶!”(易蓉蓉)【转载】
sanshiphy 2008-11-5 19:23
有时跟不做科研的朋友们交流,他们总觉得做科研很神秘,也很崇高,因此做科研的人要么给人一种饱读诗书,高高在上的感觉,要么就使人觉得像爱因斯坦那样绝顶聪明而行为语言却与常人不同。本帖所转载的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咱们国家科研人员的生活现状,您可以看出他们也是人,并且是普普通通的人。为了生存,他们也不得不遵守某些上不了台面的潜规则。本文转载自 http://www.ic.cas.cn/html/Dir/2005/01/05/4463.htm 博主 对于研究小组的课题负责人来说,要下定决心善待您的研究生和博士后等,不要让他们成为数据的奴隶。要积极推进他们的工作,将他们未来的职业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前。保证他们能够像您一样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美好新年。这是2004年最后一期《自然》杂志社论向科学家提出的5个新年期望之一。导师应善待研究生被《自然》慎重地列为新年期望之一,显而易见,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 在北京某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里,4个博士生很坦率地和记者交流了关于导师与研究生的一些问题,结束交流后才觉得这个话题未免沉重了点。这个实验室面积很大,格成十几个小单元;装修得很好,家具电脑等物品也很不错,看得出经费比较充足。 我们现在经常见不着导师 我们现在经常见不着导师,为什么?他必须出去跑,跑课题、跑项目。以前他刚回国的时候,还是经常在实验室的。不是他本人想出去跑,而是现在的课题就是这样申请的不是因你的实验室在自己的领域排名靠前,比如发表论文又多又好,各种比赛都拿前几名,就给你最多的经费。据我们导师介绍,在国外的时候,只要你做得最好,第二年的经费自然就最多。国内就不一样,不看你的排名,而看你和某些官员的关系。关系铁的拿得多,关系远的肯定拿得少。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我们导师跟实验室的另一位老师说,明年是否考虑增加一个有这方面特长的人,专门去申请国家课题和争取横向项目。他说自己尽量关起门来不想这些烦心事,否则整天在外边跑,科研都耽误了。与导师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是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当课题经费成为维系实验室运作和科研人员收入的重要支撑时,课题负责人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争取课题和项目上。而目前,国家课题经费的分配权掌握在行政人员而不是专业技术人员手中,于是行政人员几乎成为科研人员围绕的中心。近年来,将管理科技资金的功能转移到相对较为独立、受行政干扰较少、评审较为公正的部门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科研人员通过课题经费来增加收入的制度在改革之初的确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时间长了,其消极作用逐渐开始显现。美国科研人员的收入也与项目经费挂钩,但比例不像我国这么高,而在欧洲则是完全脱钩的。 一者,导师带的学生越来越多;一者,导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争取经费,于是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及二者之间的交流成为令人担心的问题。 导师存在严重的项目驱动倾向 我们和高校不太一样,实验室主要还是做项目和课题,我们导师存在严重的项目驱动倾向。说实话,开始的时候做项目还是很好的,可以锻炼很多方面的能力;而且做项目会给你一定的压力,你必须赶紧学、赶紧做好,不能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但是到第三年、第四年,就觉得是低水平的重复,老是原地踏步,学术层次提高不了。我认为我们导师指导学生独立科研的意识不强,项目驱动倾向强一些。研究生应专注于学术基础的夯实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导师应该多从我们的论文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考虑,而不仅仅是项目驱动。因为项目分给很多人做,我们都只对自己负责的这一部分比较了解,独立科研和整体能力还是不强。导师的项目驱动倾向成为他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很多实验室的老师科研任务较重,带学生的意识可能稍微差一些。这还仅仅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主观上将研究生和博士后视为数据的奴隶,视为廉价的劳动力,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学生未来的职业利益抛在脑后。研究生不能奠定扎实的科研基础,以致没有强劲的后发力。 导师自己的论文也有水分 我们导师不是我们这个领域最牛的,但是科学院的任务是每年要发表若干篇SCI论文,所里也有自己的规定,哪有那么容易啊!说句实话,我们导师自己的论文也有水分。当然我不光是说我们导师一个人,很多论文都是这样,因为现在的评价体系就看重论文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我们平常看文献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看到某位作者的这篇文章,突然联想到他另外一篇文章,好像是一篇文章拆分成的若干小论文;还有的是将不相干的内容杂糅成一篇论文,都不知道编辑收了多少版面费,或者他们关系多么铁,掺水、拼凑的投机取巧行为随处可见。我们研究生现在也同样有指标,博士生一律要求在SCI的期刊上发文章,挺郁闷的。我们老板都到不了那水平,我们就更别提了。我们有时候就把论文改头换面一稿多投,碰碰运气呗。还有,我听说别的所去年一个博士生为了在3年内毕业,改了实验数据,导师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差不多是默认了,好像自己的弟子3年毕不了业自己也很没面子。其实国外博士作六七年的多得是,根本不该以年限而必须以水平来衡量是否合格。论文注水是这些博士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将论文指标与学位、职称、评价结果直接挂钩,成为研究生和导师们写论文求量不求质,攀高不务实的驱动力。而注水多多的论文自然会遭到权威杂志的无情拒绝。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早在1998年,《自然》杂志就向中国科学家发放了一份如何投递文章的小册子,封面上印有一句中国古训质重于量 。 据统计,2002年,中国科学家以第一作者在《科学》和《自然》这样的国际顶级科技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只有15篇;在国际权威的《科学引文索引》(SCI)中,中国论文数在全球排名第6;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论文总数有7.7万余篇,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5,但平均被引用率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数量上,中国称得上是论文大国,但质量却不尽如人意。中国论文的质量和引用率为何如此之低?《科学》杂志编辑盖伊里德豪夫分析,中国论文发表遭遇的最大问题还是研究基础水平低。 课题负责人跑课题、做科研和指导学生的时间减少、项目驱动、论文注水拼凑是学术界非常普遍的现象,关键是这对学生或者未来科研工作者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育学者认为,一定要把学术规范与为人师表结合起来。他说,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表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三者之中 传道放在第一位。道包括为学之道,也包括为人之道。无论是为学还是为人,导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现在很多学生之所以改实验数据,拼凑毕业论文,在学术上犯规、栽跟头,就是因为缺乏正规的学术规范教育和严格的学术训练,不少指导教师没有尽到为人师表的责任和义务。学术规范应成为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研究生教育应抓紧补上学术规范教育这一入门课,以培养其学术伦理、学术纪律、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如果研究生存在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那么导师理应承担失察、失职的责任,并引咎受责。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3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选择(王选)【转载】
sanshiphy 2008-10-6 10:24
昨晚看到这个演讲稿,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敬佩。现将讲稿收录在此,与大家共勉。文字来自于互联网,里面有很多错误疏漏的地方。博主根据《读者》2006年第10期做了一遍校正。如果您在其中看到疏漏错误的地方,请告知博主,谢谢。博主 今天看到王选老师的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价廉物美,但如果长期价廉,可能会不再物美,要在报酬上充分体现人才的价值,大师还是大师,如此远见卓识。想我辈知识分子,纵使才高八斗,与房价相比,恐怕连价廉都谈不上,简直不名一文了。念及家中老小居无定所,纵使五柳先生也要折腰于五斗米了,何来精力沉心于科研。呜呼!哀哉!博主按 2009-12-22 23:09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叫 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目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掌声)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如日中天的太阳。(笑声)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我第一个抉择,在大学二年级即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的数学力学系。当时北大非常好,教我基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老师。解析几何是当时已经是一级教授、中国最早的学部委员江德常先生;数学分析是1980年当选为学部委员、科学院院士的陈立本先生,他当时是34岁的年轻的正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教高等代数的,就是丁石孙先生,现在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时他是非常优秀的、出类拔萃的,我们那时候的系主任段学复先生准备拿六个人去到清华把他给换来。因此我受到很好的培养。北京大学应该继承优秀教师讲基础课的这种传统,他们是把心思放在教学上的。这第一步很好的数学基础是我一辈子终生受益的。 我们到了二年级的下学期分专业那时候有数学专业,搞纯数学的;力学专业;还有计算数学是刚刚建立的一个专业,同计算机是关联的。好的学生当时都报到数学专业去,觉得计算数学这个专业跟计算机打 交道没有意义,很枯燥。当时卡片都是纸带的,非常烦琐,就这个烦琐的东西,不见得有很多高深的学问,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报。我一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抉择, 是选择了计算数学,正好赶上了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年代,这是我一生中的幸运,这个幸运跟我当初的抉择有关。 为什么当初选这个方向呢?我觉得我这个抉择的一个重要的核心的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当时选择这个方向,就是看到 未来国家非常需要这个。我非常关注我们国家的科学事业的发展,我看到了十二年科学规划里,周恩来总理讲了未来几个重点的领域,包括有计算机技术,我看了以 后非常高兴,我觉得把自己跟国家最需要的这些事业结合在一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是我一生中第一个抉择,选择了计算数学这个方向。 我在毕业以后就投身到硬件里面,在第一线跌打滚爬,滚爬了大约三四年之久。那个时候我忙的程度,可能是你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我最近20多年搞激光照排当然很忙,没有休息。但那个时候忙的程度更加难以想象,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里头都没有休息的。我们希望为我们国家计算机的发展全身心地投入。在第一线跌打滚爬以后我觉得我懂得计算机了。而我就纳闷,为什么看到国外有好的材料、好的设计,我们只能停留在欣赏的地步,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创新呢?后来发现我不懂得应用,不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也就不了解程序。 1961 年,在24岁的时候,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就是在有了几年的硬件的基础上,投身到软件,投到程序设计、程序自动化就是编系统这样一些领域来。 而且是确实做了一个项目,做了一个大项目,当时是5000行,今天做5000行算小得不得了的程序,在1962年、1963年,5000行的程序的确是大 得惊人,好比现在的50万行差不多5000行的难度相当于今天的50万行,因为没有那么多工具。 我专门投入到软件领域,而且做硬件和 软件相结合的这种研究,它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我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就找到了创造力源泉,很多新理论都提出来了。懂软件的不懂得硬件,他认为计算机生来 就是这样的,不能去动它,没法动的;而懂硬件的人,他不知道需求。两者结合以后,我就能够在硬件上做非常灵巧的设计,可以使软件的效率极大地提高。一旦有了两种背景(跨领域的)以后,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我体会到美国控制论的提出者维纳说的一句话,他讲:在已经建立起的科学部门间的无人的空白区上,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在两个领域交错的地方,最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我当时跨了这两个领域,对我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好处。 当然,我当时设计的一个新的计算机自己觉得非常得意,比IBM的流行的计算机性能要高很多。当时因为我太年轻,不知道哪些事情在中国是能够做的,哪些事情在中国是不能够做 的。中国工业基础太差,你做了一个IBM不兼容的机器,但你不可能花几十亿美元的东西来上自己的操作系统,更不可能花几百亿美元的精力去做应用软件,所以 你一点点创新就变成一种祸害。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来搞不兼容的东西,也不应该这样做,只有在达到美国的水平后才可以做这个工作,才可以在下一代的芯片上来结 合做新的机器设置。实际上后来,我差不多同美国人同时提出了某些新的思想,大概中国不能实践它,也不应该实践它,所以我很快就放弃了这方面的工作。 第三个重要的抉择呢,是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决定锻炼英语的听力。这个在今天毫不新鲜,大家每天耳朵里面听Radio Beijing或者别的什么,但在 当时理科里头没有什么人来锻炼听力。我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看英文的专业文献,有的时候,觉得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语法都懂,但是看不快。我觉得要做研究,必须要很快地掌握国外的这些资料,一句一句地看,没法在里面很快地找到我要的东西,象看中文这样当然永达不到看中文的速度,总是达不到的。但是我 的速度、反就能力总是提不上去。我忽然想起,应该训练听力,因为训练听力,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一句话听不见,有一个字稍微打一疙瘩,你后头两三句话都听不 见了,这对锻炼反应能力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于是就听,这是1961年的事情了。从1962年开始听Radio PeKing,(那时候叫 Radio PeKing,不叫Radio Beijing),后来对中国的事情比较熟悉,不太过瘾,就去听外国的台,当然那个时候BOA是听不见的,干 扰得很厉害,因为中文台和英文台是一个台,所以中文干扰,英文也干扰。只有英国的BBC全部是英语台,没有干扰,所以听得很清楚,听了好多年,从1962 年,听了整整四年,一直听到文化大革命。 到了文化大革命,英文也懂得了,又很少有人这样做了是收听敌台,不得了(笑声)。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谁都可以揭发,就给揭发出来了王选收听敌台。当然,因为我也比较公开。其中在1965年发生这么一件事情,加拿大的总统库马到中国来访问,刚到中国的第二天,加拿大国内发生政变,把库马赶下了台,一国总统到中国来访问,各种媒体本来是有很多消息的,忽然两天之内,一点消息都没有了。我从BBC听到很多这方面的消息,说已经政变,库马已经倒台了,我又挺爱说这些事儿,给大家印象非常非常深刻。所以到文化大革命我吃了大苦头,我还在上海养病就把我揪回来,参加学习班等等,这个就作为一条。 但这件事情也是我一生里头一个重要的抉择,锻炼听力给我带来的好处非常大。当然从来没想过要出 国,因为我父亲是错划的右派,怎么可能出国呢,只是为了工作。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纷纷出国了,我呢,一直忙着,假如说当时出国一年,或者出国两年,做一两年访问学者,我想就没有今天这样一个结果,因为关键时候走不脱,一走整个队伍就要散了。这是我第三个抉择。 第四个抉择是1975年, 从事照排这个项目,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技术途径。由于我有数学的基础,又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实践,同时我又比较掌握英语(假如在文革以后,1979年一开 始就考英语的话,我在北大也许是数一数二的,因为我已经有了听力的水平,到现在我当然属于中等或中上水平,因为我从来没有在国外一次呆过一个礼拜以上,而 且出国也比较少)。在我作第四个重大抉择,搞照排的时候,我按照习惯,做一件事情,总是先研究国外的状况,熟悉一下最新的进展是什么,所以我就着急看文 献。因为我不是中国最早搞照排系统,最早来从事淘汰铅的这项工作的,我是第六家,中国已经有五家,他们都用模拟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去情报所看资料的时 候,车费单位不好报销的我正在病休吃劳保,拿了劳保工资,只有四十多块钱,所以坐公交车到情报所就少坐一站,少坐一站就省五分钱。资料复印也不好报销,就只好抄,至少是个抄匠。 我看到的那些资料,基本上我都是第一读者,借杂志都有登记的,所以我知道从来没人借过。看了以后马上就知道了美国当时流行的是第三代,数字存储的,而中国随便一家都是落后的、过时的,也看到正在研究的第四代用激光扫描的方法。英语的快速阅读能力在这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激光束扫描的这种系统,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激光扫描的精度很高,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点阵,大的一个字要由九百万个点 (30003000)组成,这么多 的字体这么多的字号,每一个都要用点表示,信息量大得惊人,需要几十亿字节的存储量。在美国没有这个问题,他是个字母,在中国来讲,两万汉字是非常突出的 问题。由于我的数学背景,很容易想到用一种信息压缩的办法用一种轮廓的描述、一种特征的描述来描述巨大的信息量。那么,假如说是一个纯粹的数学背景,要是 他不懂硬件,也做不成这个事。当时的计算机,中型的,个子很大的计算机,速度还及不上286,如果用这种价格很昂贵的中型计算机把压缩的信息恢复成点的 话,要算几万个帕节,这几万个帕节运算量很大的,速度很慢,一个中型计算机只能一秒钟采测一两个字,而我们要求--秒钟采测150个字以上。如果是一个搞纯软件的人呢,他就会望而生畏,就此止步。而我由于有软件硬件两方面的实践背景,就会想到对这种关键性的操作、特别费时间的操作设计一个硬件,把它提高一 百倍以上的速度,对于非关键性的操作用廉价的软件来实现。这样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可惜当时我是一个无名小卒,别人根本不相信。我说要跳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版系统,跳过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版系统,研究国外还没有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版系统。他们就觉得这个简直 有点开玩笑,说,你想搞第四代,我还想搞第八代呢! (笑声) 我从数学的描述方法来解决,他们也觉得难以理解。当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和长城光学所的一 批权威都是在光学上非常出色的,这么多的光学机械权威,所解决不了的(搞第二代非常复杂,动作啊,精度啊,要求非常高),这么古老的问题,怎么可能一个小卒用一种数学的描述,软、硬件结合一下,就解决了?这不可思议。所以我被批判为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是不可信的。当时有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的一句话,一 直鼓励着我。美国或者世界上巨型计算机之父,酉蒙奎因,曾经说过,他在没有成名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的思想,人们经常回答说:can not do!做不成的!一一对 can not do 的最好的回答就是do it yourslf你自己动手做! 我就从1970年自己动手做,一直做到1993年的春节。一直做,做了差不多18年,18年的奋斗。18年里头没有任何节假日,没 有礼拜天,也没有元旦,也没有年初一。年初一都是一天三段在那儿工作,上午、下午、晚上,所以我能够体会一句名言,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就再也没有权利象 普通人那么生活。 我家里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的乐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的乐趣。当然这个乐趣是难以形容的,看到我们全国的报 纸,99%都用了北京大学开创的这种技术,这种既感动又难以形容的心情,是一种享受。今天,我们的年轻人欣赏到他们的杰作,他们做的漂亮的结果(像日本的这个非常著名的汽车杂志,双周刊,每期1500页,这里头非常漂亮的版面,就是我们自动排出来的。我下面可能还要说到)。自己劳动的成果,自己创造的东西的体现,那种享受是难以形容的。 而且我认为克服困难本身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享受。居里夫人曾经讲过,科学探索研究,其本身就是一种至美、一种享 受,带来的这种愉快本身就是一种酬报。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把工作中的克服困难看作是一种享受。著名的诗人歌德也认为,一个有真正才干的人,都在工作过程中感 到最高度的快感。我在18年的奋斗中间,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当中,也体会到一种高度的享受。 我一直做到1993年春天,就放弃了第一线的工作。原来我本来以为我大约会做到60岁,可我做到了刚刚56岁就不做了。当时触动我的有一件事情:1993年的春天,跟每年春天一样,都埋头在家里, 从春节前五天,一直到年初五,可能十几天,因为这个时候最安静,没人来干扰,我每年总把最难的一些工作放在这段时间闭门来做。1993年的这个春节我也是 照着每年的惯例这是17年来的惯例,把最难的工作放到春节的时候尽情地去设计。我奋斗两个礼拜,做出了一个设计,加快了运算的速度。春节以后,当时我的一个学生跟我一块做,他休假回去了,放假回来以后,我把一叠我辛辛苦苦做了两周的设计的东西给他看,看了以后他就回答我说,你所有的设计都没用。pc机上有一个信号,用它来检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省掉。听了这一点以后我就全明白了,检测信号这个做法,比我这个简单得多,所以我两周来所有的设计,所画的图,统统是毫无价值的。当然我就很高兴,我说你这个结果很好,但是,为什么非得费我两个礼拜弄出来才把你这个好主意逼出来呢?同时我感觉到,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里头,我原来觉得能够干到六十岁的,实际上我已经追不上年轻人,我不了解很多具体的事。就这样,我就开始不再do it myself,93年的春天,开始放手了,也开始有点休息了。 不过,年轻时候一定要学会奋斗。按国外的惯例,当自己提出新的思想的时候,必然自己是首先的实现者。我看第一个高级语言,第一个数据库,第一个操作系统等等,最新思想提出者往往是第一个实现者。因为别的人不可能利用你这种感情、这种精力来实现你的新 东西,假如你的新思想自己不能实现,别人缺乏你这种感情,碰到困难以后也不知道要害关键的地方,就不容易取得好的结果。这个新思想假如不实现,时间一过, 它的创新就没有了。所以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在年轻的时候培养动手习惯,没有动手的习惯只想出出主意,不想动手,很难取得很大的成果。这是我谈到的第四个抉择,就是从事照排,采取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去年放过一个电影,叫《科教兴国》里头有钱学森的一段故事。讲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以后,就建议中国先要发展导弹,后发展飞机,别人就很奇怪,说飞机是一个成熟的工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首先学习这种成熟的工业,而导弹只有美国有。钱学森回来的时候,苏联还没有发射卫星,即使苏联发射卫星的时候,我们也还没有洲际导弹。钱学森作了非常巧妙的回答,他说,搞导弹容易,搞飞机难。人们就更奇怪了, 怎么会搞导弹容易,世界上谁都没有搞过洲际导弹,为什么搞导弹容易呢?钱学森就讲,搞飞机难,飞机要上天,要安全性,所以有一个材料的疲劳试验,有一个发动机的疲劳试验,这个涉及到中国整个系统工业的情况,要很长的周期,中国系统工业支持不了飞机安全性的设计。而搞导弹是一次性的,毁了就毁了,一次性消耗,材料问题好过关。导弹难在什么地方,难在制导,就是准确的命中,而中国有一系列聪明头脑。在流体力学里,我们的算法不比外人差,而且能够用电子元件来 实现。尽管可能稍微笨重一点,但是没关系,一次性的。这样,中国走了一条捷径,很快取得了成功。回想我们这个抉择,我们跳过了二代,跳过了三代,直接研究第四代激光照排,这条路比较容易。搞四代技术容易,搞二代技术最最难。搞二代的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的权威、长城光学所的权威花费了很多脑筋,但这个技术太难了,尤其是中国的材料不过关。但是搞四代就特别简单,机械动作很简单,光驱转几转就转出来了。难就难在信息量大,我们找了数学描述方法、软硬件结合的方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从而形成了中国的印刷革命,一下子跨越过去了。 我第五个抉择,致力于产业化,今天看来是一个世界的潮流,也是高校的一个潮流,包括美国。我原来以为高校办产业是中国的创举,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因为中国国有企业吸收新技术能力不够,人才不够。目前看来不是,美国也流行 高校办产业。这是最近两年的事。以前你教授要办产业,就请你出去,外头办去,所以很多人都从高校出来办企业。现在美国的大学想清楚之后,也干脆在学校里头办,因为可以用学校的丰富的资源,也可以活跃研究气氛,学校也有回报,双方都有好处。现在美国大学举办校办产业成为一种风尚,这是最近两年发生的新的事 物,看来我们走的是对的。今天上午李岚清同志跟我们座谈,讲到美国向我们和日本学习这种做法,法国《科学研究》杂志主编(《科学研究》是世界三大科学杂志 之一)到北大方正和清华看了以后,觉得法国大学也应该克服保守倾向,向中国学习,向北大清华学习,也要搞校办产业,把研究和市场紧密地结合。 我非常赞赏斯坦福大学的一种风格,把远大的学术抱负和追求利润紧密结合,我觉得这种风格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北大方正也准备把北大有些系的宝藏挖掘出来,在学 校领导的支持和倡导下,我们跟很多系结合,比如说我们的稀土、合成麝香跟化学系合作,把它产业化,变成独立的公司,我们把数学系两位院士和一批年轻人共同 奋斗了19年的指纹研究这个成果的水平和创意程度决不亚于方正的照排系统,由方正来完成商品化和市场的推销,取得很好的成果,两年下来市场占有取 得了第一位,达到了50%。指纹识别充分体现了北大基础研究的优势。 我们希望实行一种顶天立地的模式,顶天就是不断往高的技术发展,立地就是大量的占领市场,从市场得到进一步需求的刺激。在从事激光照排项目过程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当时我为什么能够提出这种数学的描述方法来解决信息量大的问题呢?(后 来美国也用了这种方法,但比我们晚了八年,比我们推向市场也晚了一年)因为我们1975年就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中国大量汉字,几百亿字节的含量,迫使我们 提出这种新的办法,日本人也同样得到这种需求刺激,但日本人并不开窍。所以我作为一个终身的体会,或者作为一个工作原则,就是年轻人如何出成果,如何出创 造性的成果,一个必要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这会使他们创造出难以想象的成果。 我觉得我自己能够有一点贡献,可能跟我比较看破红尘有关。(笑声)我从来不把鉴定会当回事,因为鉴定会就是庆功、友好,最后大家弄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鉴定有鉴定的一套办法,使得既不丧失原则,又让被鉴定者非常的舒服。我从来不参加鉴定会,因为人家特别愿意我去参加一些我不懂的领域的鉴定会,因为我有点名气,又不懂得,这就特别有利。(笑声)什么叫不丧失原则,就是给他加很多限制词,说什么国际领先水平,其实那个国际领先一点价值没有,市场上根本不接受。假如我们都相信鉴定会结论的话,我们好多好多是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中国早就成为世界超级产品大国了,怎么会我们的产品就跟外国竞争不过呢? 所以我觉得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正确的名利观对人的成就影响非常大,我很赞赏欧美的一句话:一心想得诺贝尔奖的,得不到诺贝尔奖。老想去求诺贝尔奖,他怎么可能会专心致志去做学术研究,取得成就呢一个人不要为暂时的利益所迷惑。我当时选择激光照排作我第四个重要抉择的时候,在计算机同行里也被看不起,当时很时髦的项目,什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的结构等等,搞这些研究的人就说:王选怎么去搞黑不溜秋的印刷。其实印刷行业中要用到很多计算机方面尖端的技术,而且印刷厂很多,我想不出有什么厂比印刷厂数量还要多,这么一个充满挑战、前景美好的领域,当时在计算机领域被人看不起。我觉得经常是这样的,赶潮流往往不行,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把一个冷门的东西搞成热门。我们千万不要跟潮流,要预见到社会的需要,来锻炼和培养自己。所以正确的名利观就是我们不要去追求科学以外的东西,应该把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能力培养跟社会需要结合在一起。我很赞赏北大博士生的一句话:在大学、研究生期间,不要致力于满口袋,而要致力于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我是相信这点的。(笑声、掌声)而且我相信有些现在坐冷板凳的,将来会物以稀为贵。好比我们当年致力于商品化、产业化,当时是物以稀,很少人这么干的,时代转变了,我们一下子成为了典范。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抉择, 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榜样。比如说,英国的凯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就有很好的扶植年轻人的传统。凯文迪许第一代主任是麦克斯威尔,电磁波的发明人。第二代主任是瑞利,获得诺贝尔奖,曾经做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瑞利曾经有过一段名言,他讲:我到六十岁以后,对任何新思想不发表意见。因为六十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阻碍作用,而且我们有很多例子说明, 权威有些时候会反对新思想。他致力于培养人,让28岁的汤普森(就是发现电子的人)做第三任凯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汤普森继承了他这个传统,培养了七个 人获得诺贝尔奖。第四代出了卢瑟福,著名的原子物理的奠基人,他培养十二个人得到了诺贝尔奖。到了第五代,凯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布莱克,做了一件大家当时痛骂他的事情,说他背叛了恩师卢瑟福,把如此有名的基本粒子的方向关掉。但二十年以后,当初大骂贝克的人认识到,即使卢瑟福还活在世界上,当时已经难以改变这么一个趋向了,再要搞基本粒子需要投入非常昂贵的大型的加速器,英国根本没有这种财力。布莱克看到了这种趋势,他赶紧抓住机会,鼓励年轻人开辟新天地, 取得了杰出的成绩。所以实际上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 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也非常可悲和可笑。当我26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创造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我38岁搞激光照排,提出一种崭新的技术途径,人家说我是权威,这样说也马马虎虎,因为在这个领域我懂得最多,而且我也在第一 线。但可悲的是,人们对小人物往往重视。有一种马太效应,已经得到的他使劲地得到,多多益善,不能得到的他永远得不到。这个马太效应现在体现在我的头上很厉害,就是什么事情都王选领导,其实我什么都没有领导起来,工作都不是我做的。有时候我觉得可笑,当年当我在第一线,在前沿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要来干预,你该怎么怎么做,实际上确实不如我懂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了解我的人还相信我,还能说服他,对我不太了解的人我很难就服他, 我也懒得说服他,就采取阳奉阴违的方法,一旦干到具体活,他根本不清楚里头怎么回事。我现在到了这个年龄,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从1992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增加一个院士,这是很奇怪的。院士是什么,大家不要以为院士当前的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 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五年脱离第一线,怎么可能是权威? 世界上从来没有过55岁以上的计算机权威,只有55岁以上犯错误的一大堆。 我发现,在人们认为我是权威这个事情上,我真正是权威的时候,不被承认,反而说我在玩弄骗人的数学游戏;可是我已经脱离第一线,高峰过去了,干什么事情,已经堕落到了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的时候,却说我是权威。当然一直到今年61岁我才卖狗皮膏药,讲讲过去的经历、体会,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 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在第一线努力做贡献的,哪有时间去电视台做采访。所以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现在为了方正有些需要,事业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但是我到61岁才这么干的,以前一直是奋斗过 来的,所以现在也是可以谅解的。年轻人如果老上电视台,老卖狗皮膏药,这个人我就觉得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觉得人们把我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呢,是把时态给弄错了,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现在时态,甚至于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院士者,就是他一生辛勤奋斗,做出了贡献,晚年给他 一个肯定,这就是院士。所以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 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 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 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 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见报以后也不以为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 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个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什么院士,其实院士根本不懂的,我们打破这种风气 是需要努力的。 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 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轶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做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 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 小型计算机的开创者奥森到60岁的时候犯错误,讲PC机是不该出现的一种怪胎,今天还是这样讲,所以比尔盖茨讲过,奥森是他一个崇拜的偶像,是心目中技术和市场结合的一个光辉的典范,可是到晚年犯了这种错误,我决不会象奥森这样贪恋岗位,一直做到67岁才被迫下台,我一定会在60岁以前退休。这是第一个光辉的榜样,也是引以为教训的典型。第二个就是当年给 过我鼓励的奎因,60年代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从60年代到80年代领导巨型计算机潮流达20年之久,他晚年也犯了错误,只坚持用过去那种方法作计算机,忽视了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式,结果后来的成果都很不成功,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晚年也很惨,69岁他的奎因计算机公司破产,70岁车祸身亡。第三个是王安,王安晚年的时候,拒绝生产和IBM PC兼容的机器,斗气,同时坚持王安公司的各种不兼容的机器。加上他的封建意识,认为虎父焉有犬子,存心要把他的儿子提为总裁,结果受到了他的股民的联名告状,王安把中国的裙带风带到了美国的上市公司,使儿子被迫下台。这样,元气大伤,最后,王安在去世后不久就破产了。王安晚年的这些错误让他破产。 这三位伟大的发明家到了晚年都有这样一些问题,而我下正处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要吸取教训,少犯错误。所以一个人要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我认为我今后应该是这样。多做好事,少犯错误,不做坏事,坏事是绝对不能干的,错事也要少做,这样,我就觉得扶植年轻人算是个自然的规律。 那么,怎么扶植年轻人? 我们要把年轻人放在风口浪尖上锻炼。这就涉及到我的第七个重要的抉择,就是进军日本市场。 我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是选专业,第二是跨领域的研究。跨领域的研究我要补充一下。我们今天有很多新的跨领域,机会非常非常多,比如在数学领域跨到经济,搞经济数学。山东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我们通过一位中国最早从事经济数学的南开大学的一位教授,陈佳洱亲自出面,把他请到北大来,现在成了北大的教授,我们成立了金融数学中心北京大学金融数学中心,这得到了方正的支持,我们提供住房和工资。同时我们又成立了一个金融工程中心方正的金融工程中心,把上一步的研究和下一步的研究合并起来,把新的思想变成软件,实现顶天和立地的结合。金融到数学,数学跨到金融的领域非常大,我们很 多得诺贝尔经济奖的把博弈理论、概率论运用到经济中得到了成功,这样的跨领域我觉得很多。 还有一种重大的,我觉得特别有前途的跨领域就是有技术背景的学生毕业,来学管理,我们方正的发展现在最缺的就是有技术背景的管理干部。将来这个前途极大。我们也要自己培养,我们中国不缺少技术专家,但 缺少懂技术的管理人才,非常稀缺所谓有技术背景的企业家。一个管理人才就可以使一批技术尖子发挥非常好的作用。最重要是跨领域,既要有技术背景,又要懂管 理,所以学了数学、物理、计算机、无线电,再去学MBA,我觉得这个将来很有前途。大家可以看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文科和理科的结合,都是一系列的新的机 会,简直不可想象,大家要学会如何跨领域,培养这种知识。 再讲进军日本市场的问题。我们从国内发展到海外,永不满足是一个取得成就的巨大 的动力。台湾最大的日报《联合报》,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最大的晚报《自立晚报》,台湾的省报《台湾日报》,都用我们的系统。进入台湾以后,就想 能不能进入日本市场,一方面这个市场大得惊人,是中国市场的十倍,一方面日本的印刷又极端发达,他的彩色印刷的水平无以伦比,他可以在印刷厂里用机器人, 一大批的机器人的规模和水平,我想5年之内中国大陆的凸版印刷厂要达到这种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么一个极端发达的印刷市场,很可爱的一点呢,就是他的出版软件并不先进,这就有我们可乘之机。我从1975年比美国人更早地提出这种描述事情的方法以后,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只要提前得到需求的刺激,我们就能比外国人更早的有某些创造。这也需要把年轻人放到需求刺激的最前沿的风口浪尖上,日本市场可能给我们这种机会。加上日本的管理非常严格,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就拿方正日本员工来说,非常完美,早晨九点钟准时到办公室,晚上9点钟出去,有时候忙了就睡在我们的办公楼,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日本有六家报纸在用我们的技术,当然都是小的,还有一个中等规模的正在考虑部分用我们的系统。还有一个汽车杂志,三个版,每个版都是双周刊,一次出 1000多页,这一本杂志用我们近一百套前端软件和后端输出软件,价值400万美元,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杂志社一次就买400万的软件。这个市场大得惊 人。进军日本市场就可以靠日本这个大市场,把年轻人推到市场最前沿。 我经常想,为什么中国人到硅谷很有创造力,做第一流的工作,为什么在国内做不到? 我们就是得不到最前沿的需求信息。那么我们能不能在某些环境下把优秀的年轻人放到这种需求刺激的最前沿,让他出成绩呢?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创造这种环境。我们进军日本市场的决策很大程度也是为了这么一个目标,能够得到最前沿的需求刺激,能够刺激我们年轻人的创造才华。年轻人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成功,当然也需要住房,将来也需要自己的小车,这是应该的,但我觉得他要能够全力以赴工作的话,首先是一种成就感,同时需要一种团结和谐的气氛,希望能够得到长进。 第八个抉择,是我们准备进军广电业,这是1995年的一个抉择。方正一直靠出版市场。虽然我们不断通过技术创新 扩大市场,但是十年来我也一直忧心忡忡,10年我们主打的产品还在出版这个领域,没有崭新的领域,这是我一直苦恼的一个问题。我记得当年四通的2401打 字机非常成功,1988年,万仞南曾经讲过,四通每年要出一个2401这样的拳头产品,后来知道搞个拳头产品是多么的难,四通再也没有第二个拳头产品可以 跟2401相比。我们呢,也一直在这里忧心忡忡,我们的出版系统一直维持了十年的兴旺,今后还有几年的兴旺,我们有没有新的支撑点? 1995 年忽然给我抓住一个机会。1995年9月4日,李岚清同志找了杨伟光台长。因为看到中国的动画不够发达,所以要中央电视台跟北大方正合作,做动画制作。他 9月4日谈话,我9月8日听到这个消息,当时马上产生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方正可望进入广电行业,以中央电视台动画为切入点;第二个想法,由此带来的无 限的需求刺激,会使我们成长一批将才和帅才。从李岚清同志给了我们这个机会起,我们就开始进入广电行业整个的领域,包括广告制作,资料检索,以及整个智能 的管理。我相信3年到5年之内,方正广电行业的收入会达到、超过出版系统,而且会出现一批将才和帅才。这样我们找到了第二个很大的支撑点,一个很大的市场,充满前景的,充满挑战的,可以让大量的年轻人出成绩的领域。这是我第八个重要的抉择。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公式,来结束我的这场狗皮膏药式的演讲,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荣格的一个公式,我非常赞赏,就是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大家很强调要体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价值,需要把自己溶在 We(我们)这个大集体里面,最终完全体现自我价值。我非常赞赏这个公式,把这个公式奉献给大家I plus We equals to Full I,谢谢!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2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Steven Weinberg 给科学家的四条忠告【转载】(Scientist:Four Golden Lessens)
sanshiphy 2008-10-6 10:17
本文发表在 Nature, 426 , 389上,下面是从奇迹网上转载的译稿( http://www.qiji.cn/news/reading/2004/04/17/20040417201145.htm )。温伯格的这篇演讲稿,在我还未涉足科研的时候就看到过,当时也就看看是了,没什么感觉。在科研领域摸爬滚打了几年后,现在再拿出来看时,觉得上面有很多值得自己参考的意见。另外,看这样的文章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调动自己的科研积极性。身处周围这样一种环境,做科研的热情和兴趣随着岁月的流逝也在慢慢消退。 不知怎么的, 每当翻看这些大牛们的文章和讲稿时 , 总能激发出一些探索的兴趣和热忱,而这种心情体验靠奖金是无论如何也催生不出来的 。博主 Steven Weinberg 现在德克萨斯大学物理系。本文以他 2003年6月在麦克基尔大学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为基础。 当我得到大学学位的时候,那是百八十年前的事了。物理文献在我眼里就像一个未经探索的汪洋大海,我必须在勘测了它的每一个部分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研究。做 任何事情之前怎么能不先了解所有已经做过了的工作呢?万幸的是,在我做研究生的第一年,我碰到了一些资深的物理学家,他们不顾我忧心忡忡的反对,坚持我应 该开始进行研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所需的东西。这可是生死攸关的事。我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意见是可行的。我设法很快就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虽然我拿到博士学位时对物理学还几乎是一无所知。不过,我的确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教益:没有人了解所有的知识,你也不必。 另一个忠告就是,如果继续用我的海洋学的比喻的话,当你在大海中搏击而不是沉没时,应该到波涛汹涌的地方去。19世纪60年代末,我在麻省理工大学教书时,一个学生找我说,他想去做广义相对论领域的研究,而不愿意做我所在的领域基本粒子物理学方向的研究,原因是前者的原理已经很清楚,而后者在他 看来则是一团乱麻。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做相反决定的绝好理由。粒子物理学是一个还可以做创造性工作的领域。它在那个时候的确是乱麻一团,但是,从那时起,许多理论物理学家、实验物理学家的工作把这团乱麻梳理出来,将所有的(嗯,几乎所有的)知识纳入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美丽的理论之中。我的忠告是:到混乱的地方去,那里才是行动所在的地方。 我的第三个忠告可能是最难被接受的。这就是要原谅自己虚掷时光。要求学生们解决的问题都是教授们知道可以得到解决的问题(除非教授非常地残酷)。而且,这些问题在科学上是否重要是无关紧要的,必须解决他们以通过考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知道哪些问题重要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历史某一特定时刻你根本无从知道 某个问题是否有解。二十世纪初,几个重要的物理学家,包括 Lorentz 和 Abraham, 想创立一种电子理论。部分原因是为了理解为什么探测地球相对以太运动的所有尝试都失败了。我们现在知道,他们研究的问题不对。在当时,没有人能够创立一个成功的电子理论,因为量子力学尚未发现。需要到1905年,天才的爱因斯坦认识到正确的问题是运动在时间空间测量上的效应。沿着这条路线,他创立了相对论。因为你总也不能肯定哪个才是要研究的正确问题,你在实验室里,在书桌前的大部分时间是会虚掷的。如果你想要有创制性,你就必须习惯于大量时间不是创造 性的,习惯于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上停滞不前。 最后,学一点科学史,起码你所研究的学科的历史。至少学习科学史可能在你自己的科学研究中有点用。比如,科学家会不时因相信从培根到库恩、玻普这些哲学家所提出的过分简化的科学模型而受到桎梏。科学史的知识是科学哲学的最好解毒剂。 更重要的是,科学史的知识可以使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作为一个科学家,你很可能不会太富裕,你的朋友和亲人可能也不理解你正在做的事情。而如果你研究的是像基本粒子物理学这样的领域,你甚至没有是在从事一种马上就有用的工作所带来的满足。但是,认识到你进行的科学工作是历史的一部分则可以给你带来极大的满足。 看看100年前,1903年。谁是1903年大英帝国的首相、谁是1903年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在现在看来有多重要呢?真正凸现出重要性的是1903年 Ernest Rutherford 和Frederick Soddy 在McGill 大学揭示了放射性的本质。这一工作(当然!)有实际的应用,但更加重要的是其文化含义。对放射性的理解使物理学家能够解释为什么几百万年以后太阳和地心仍 是滚烫的。这样,就清除了许多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认为地球和太阳存在了很长年代的最后一个科学上的障碍。从此以后,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就不得不或者放弃 圣经的直接真理性或者放弃理性。这只是从伽利略到牛顿、达尔文,直到现在削弱宗教教条主义桎梏的一系列步伐中的一步。只要读读今天的任何一张报纸,你都会知道这一工作还没有完成。但是,这是一个文明化的工作,对这一工作科学家是可以感到骄傲的。
个人分类: 立此存照|2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