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经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正在裂解的文化基因
热度 15 wb19901025 2015-7-13 16: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一切都正在发生着巨变,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经济。工业科技和现代文化的入侵,正使得当代中国的农村变的“面目前非”,现在所面临的即是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向现代文明的过度,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是对物质力量的崇拜和道德文化的沦丧,若过度得当则可能出现一番太平现象,但是从现在的发展看来,这些变化中总潜伏着巨大的危及,比如对传统文化中好的方面的丢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现代科技成了农村传统文化的杀手。 盛夏的风吹来,整个村子里都弥漫着果蔬的清香,深深的吸一口,甜蜜的带有夏日味道的空气融进肺里,和血红细胞结合在一起流遍全身。阳光从遥远的苍穹射向这里,树下投射出斑驳的影子。树上的杏子亮晶晶的,在风中摆动着它们那肥硕的身躯。树下的老人一动不动坐着乘凉,我们则飞快地爬到树上,把果实一个个地喂进口里。老奶奶一句话也不说,透过树叶的间隙,我能看得到她脸上被岁月刻下的印记。那时没有电灯、没有公路,也没有人们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下人们欢乐是生活,互相帮助、没有仇恨。 记得小时候经常跟着祖母去田间,把石块扔向远处,把土块压碎,躲在树下纳凉,玩累了就坐在田地里看祖母挥动锄头的动作,她总是很卖力地干活,把锄头挥的震天响,弯着腰一下一下地打碎地里的大土块。累了就坐在地里抽支烟,祖母说她抽烟的习惯还是我太婆教给她的,她当时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嫁到我们家,太婆吸烟的时候总要让她帮着点着,点着之后就自己先吸一口,久而久之自己也就开始吸烟了。老人吸烟在农村一点都不奇怪的。在田地里我就这样看着看着,一圈圈的烟和整个天地融为一体,仿佛是远古吹来的风,把树枝吹的哗哗响,吹展了天上的云,也吹散了地下的人。 长大后上高三那年,祖母患病去世了。在梦里经常梦见她,我说你看,奶奶还好好的,在梦里那粗糙的手、满脸皱纹的脸、说话的声音等真的一点也没变。梦醒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虚幻,随之而来的便是许久的失落与感伤。我那时经常去田间,有时候就那样呆呆地望着,仿佛能感觉到祖母就在自己身边挥动着锄头,还是当年熟悉的风景,还是远古的风,它带来了当年锄头触及土地的声音,这声音在天地间久久不去,那‘咔咔咔’的一声又一声,听的我心头一起一落。 每到过年的时候村子里都会下大雪,一眼看不到的白,上天毫不吝啬地把手中的白洒在天地间,一片的寂静与祥和,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新年的气息。 大年三十的时候总要去坟上祭拜祖先,从我一生下来我祖父就去世了。妈妈告诉我说,你生下来之后你爷爷只抱了你一个月,那时候他有病,你还老给人家拉屎拉尿的。所以我很感激爷爷,虽然不知道他长什么样,但每次上坟的时候都要在他的坟上多烧点纸,算是报答在那一个月里对一个新生命的抚育之恩吧。 农村人对天地自然自古就有一种敬畏之情,除夕夜是必须给上天烧香的。墙上贴上古老的画,虽然看不懂那具体表示什么意思,但总感觉很神秘的样子。我记得小时候大家都必须给上天烧香的,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但现在这些习俗正在慢慢地土崩瓦解,在我们父辈手里,在对现在科学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手里,在那些被现代科技冲昏了头的人手里,这些古老的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正在被装进一个叫无知的盒子然后扔进记忆的阁楼里。 现在农村人很少在玩弄这些了,有年回家我问一些父辈们,我说为何现在不敬奉上天了呢?他们不假思索地告诉我,弄这些有屁用,你看天不下雨的时候一颗炮弹上去就解决问题了。还敬奉什么天地。我当时很想说,你看,这就是无知者的狂妄。 小时候,村里还没通电,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电视。过完年总有社火表演,村里要组织唱戏,戏服和戏子都是自己村人,他们把脸画的花花的,穿上在我们当时看来很古怪的戏服,就开始唱了。戏楼前面灯火通明,看戏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人们都很自觉地自己带上柴火就在广场中间生一大堆火,人们围火而坐,听起来很古老的秦腔、商贩叫卖的热闹、温暖的火光熔掉了往日的劳作刻在人们脸上的疲惫。唱完戏后人们打着自家的灯笼一个接一个连成一个长线,然后围绕着全村走一趟,据说是为了赶走邪恶的东西,以保来年万事顺利。但随着电视的入侵,这些早就成记忆了,这些祖先们留给我们的财产全都至于父辈。 小时候的农村总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纠纷总能通过相互商量而解决。 但现在一回到家,总能听到村里的各种丑闻,祖辈们个个离我们而去。诸如儿子逼死父母、男女通奸被抓、因一点点利益问题兄弟之间互相诋毁、为经济利益相互攀比等等丑闻不绝于耳。回家过年大雪天的时候总喜欢爬到山上去玩,看看脚下这个美丽的村庄,想起曾经的一切,再看看现在所发生的事情,不禁让人怀疑这还是那个让人魂牵梦挂的地方吗? 现代文明的入侵不但没有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反而使其更加恶化。农村小学全部被集中起来,以前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虽然教育水平不高,但总能保证每个孩子得到最基本的教育,但现在不一样了,有的地方五六岁的小孩必须每天行走好几公里的山路去上学,夏天还好,但一到冬天,西部的天亮的比较晚,所以那些基本上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小孩是必须摸黑去读书的。 本来说是要重建农村小学的,但由于人与人之间互相的推脱导致工程搁浅。比如我回家后看到那些建筑用的砖头已被大家你一块我一块的拿去垫自家桌腿去了,还有水泥也已经完全变成碳酸钙了。父辈们对自己利益的注重和对自身的不断修饰导致、以及由于进化的缺点所导致的群体犯罪现象使得整个农村文化破败不堪。当然这跟体制有很大的关系,但实在是不想在这个体制问题上多费口舌了。 但这些也并没有让现在的小孩变的多么爱读书,他们深受自己父辈们恶劣习气的影响,对金钱和物质有一种近乎疯狂的崇拜,所以好多孩子初中刚刚毕业就基本全部南下打工去了。而回来后,带来的并不是纯正的现代文化,而是经过自身的狭隘理解所加工形成的不伦不类的变态文化——一种对科技的一知半解和自认为接受过现代文化的高傲自大。 对于上面的种种现象我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 祖辈们作为二战的“产物”,他们深知人的私念可能导致的恶果,所以力求建立一个和谐宽容的生活环境,小问题总可以通过谈判解决。 而父辈们则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他们处于文革导致的文化断层上,物质经济的疯狂发展,道德文明的加速倒退,使得祖辈们留给他们的文化财产全部被他们破坏殆尽。 而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我们这一代,虽然算不上什么时代骄子,但我们必须找回被父辈们丢失了的东西,历史不会停下脚步让我们去寻找,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必须加快脚步,不然我们的文化基因将会彻底裂解。对物质力量的盲目崇拜将会把我们的社会发展推向一次又一次的危机。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441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红薯:阻碍癌细胞摄取营养
热度 22 何裕民 2015-4-8 16:21
舶来的“长寿食品”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番薯等,起源于墨西哥,16世纪引进中国,有“长寿食品”之誉。红薯营养价值丰富,每500克红薯约可产生2660千焦热能,故我国在自然经济的农耕时代有着“一季红薯半年粮”的说法。 红薯含赖氨酸特别丰富,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赖氨酸可阻碍癌细胞摄取营养,从而抑制癌细胞繁殖。 中医则认为:红薯还具有清肠胃排毒的作用。传说乾隆皇帝喜爱吃红薯,并因此解决了其老年便秘的问题。的确,红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胃蠕动,防止便秘。同时,减少粪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可减少致癌物质与肠黏膜的接触,有助于肠道内的毒素排出,减少致癌物质的生成。 抗癌佳食 研究表明,红薯不仅是餐桌上的美肴,而且还是抗癌食品。1982年,美国生物学家发现,红薯中含有一种叫“去氢表雄酮”(DHEA)的活性物质,是一种与哺乳动物体内肾上腺新分泌激素相类似的类固醇,给接种癌细胞的小白鼠注射后,能阻止小白鼠患结肠癌和乳腺癌,且延长了小白鼠的寿命。 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通过对40多种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以及试验性抑癌试验表明,在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蔬菜中,熟、生红薯分别名列“冠亚军”。 日本科学家还发现,浓缩四倍的白薯汁,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比普通白薯汁要强五分之一。他们还提炼出了红薯制作淀粉后的残渣中含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物质,我们日常食用的红薯中也含有这种抑制癌的物质。 吃法忌宜 红薯既可作主食,又可当蔬菜。 家常吃法如红薯粥、红薯玉米糊等。也可做成红薯水果羹:红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苹果、生梨、香蕉、猕猴桃、菠萝、橘子等水果去皮切丁备用。锅内放水先把红薯煮熟,再放入水果丁,洒些糖、桂花即可。 但红薯含有“气化酶”,吃后有时会发生烧心、吐酸水、腹胀、排气不畅等现象,所以一次不要吃得过多,每周吃3~4次,每次1个即可。 导师何裕民教授一直告诫肿瘤患者:红薯食用,只可以适量,不可过多。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就注意到:只要媒体一宣传红薯可抗癌,一二周后临床病人中肚子胀、胃脘不适的比率便明显增多,十有八九是听信报纸,多吃红薯之故! 另外,红薯虽好,但胃溃疡及胃酸过多的患者不宜多用。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1687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中国村落的形成和维系
fanxiaoyingz 2014-11-28 15:52
中国村落的形成和维系 我在去年连续写了四篇博文,分别是《欧洲的地理气候特点》、《欧洲白种人和中国黄种人的人种区别》、《中国东部是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地区之一》、《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区别》。这四篇文章实际上正确地回答了中国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制度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第二个问题:中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历代的王朝变更都是从农民起义开始?第四个问题为什么中国革命从城市兴起不能够成功,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会取得成功?第五个问题:为什么土地问题长久以来都是革命和改革的首要问题。其实我知道,大多数人从这四篇文章中没有看出这些问题,也没有看出答案。今天我依据以上四篇文章再来议论一下,寻找中国大搞城市化是否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中国农村是个什么样子?中国农村,除过西藏高原、云贵高原和西北沙漠、高山森林和内蒙古牧区以外的广大地区,在解放前人口的分布九成以上在农村,而农村的居住方式不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而是以“村落”为基本单位。村落中有几十个或者几百个相对独立的家庭,各个家庭之间在经济上相互独立,在利益上没有根本冲突,能够确保家庭正常生活。村民之间有一定的亲情和互助,但是也有大户和豪绅的剥削和压迫,但是基本在可以忍受的程度。村落大事往往由豪强、大户、族长、学长四类人主持决定。村落内部往往有自己的木匠、石匠、铁匠、鞋匠、医生和秀才等等职业划分,村落结构健全,长期和平稳定。正因为村落的这种稳定的结构,所以村落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当然由于广大牧区没有村落,基本上以个体户居住在某个地区,某个地区的周围都是牧场,各个家庭之间的距离大,也没有村落首长和匠人,生产力比较落后。村落在广大平原的分布基本上是星罗棋布,均匀分布,我们的观察在关中平原,一般每个村子的距离是 1.5~2 公里远,密度适中,分布均匀,每个村落之间有大路相连,交通便利。而在山区人们基本是傍水而居,一般如果沟底比较宽阔就集中在沟底,如果山上有开阔地就居住在山上,总之最少五家人群居在一起。 可以说中国农村的特点如下:第一,村落人口有基本控制。绝大多数村落人口不高于两千人;第二,村落之间的距离有一定限制,它的距离在平原一般不超过三公里,但是也远于一公里;第三,村落具有自己的自治机构,也有内部的职业划分;第四,村落有自己的土地资源和水力资源。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为什么形成和长期存在的是村落而不是城镇或者城市。根本原因有这样几条:第一,中国是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正因为是雨热同季的气候适合农业发展,许许多多的地方适合庄稼生长所以中国各地的农业都很发达。而农业产量从来都是有上限限制的,在解放前基本上是两亩或者两亩以上土地可以供养一个人正常生活,所以每个村子的人口都有上限控制,超过这个上限村子内部的斗争就会加剧,就会有人饿死或者逃往远处另谋出路。第二,村落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这个距离其实是生产力决定的,在过去是体力脚力劳动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个距离人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和劳动量就大于田间劳动量,人们无法节省劳动力。第三,在雨热同季条件下,降雨的分布基本是公平的,每一个小地狱内部的降雨量相同,所以水资源在中国同一个地域的每一个村落是有限制的,当高于这个上限的时候人口总量也会得到遏制。当然降雨总量首先遏制的是作物产量,而作物产量则直接遏制人口量。由于以上的三个限制条件,即降雨限制、产量限制和交通限制,这三个限制条件决定了中国的城市都不是十分巨大,也由于以上三个资源,即热力资源、水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可利用性导致中国人在哪里都可以开发农业,人口星罗棋布,又由于人类的群居性、职业的分化要求所以单个家庭形式的星罗棋布并不存在,而是以村庄为基本存在形式。 这种村庄存在形式在全国各地的特点并不一样,在雨水丰富的南方村落较大,每一个村落中的人口较多,内部的职业分化更多,功能更加健全,也相应地地主豪绅的势力也更加强大;在干旱的北方平原地区,村落之间的距离较小,但是村落内部的人口限制也很明显,大村落不超过两千人,主要分布在大河河川上,小村落一般就几百人,一般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平原上,特别干旱地区的村落人口更少,距离更大,人均土地面积更多,内部贫富分化较小,职业种类也少;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村落之间距离很大,各个居住户之间的距离也较大,人口稀少,内部贫富差距小,职业分类少。 在中国,村落不是唯一的社会存在形式,在许多村落的中心地区,往往是交通便利地区,水源充足地区会形成一个城镇,这个城镇的人可能并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专门从事织布、打铁、酿酒、做饭、贩运等生意,即就是专业化的工商业,除此之外还可能有文化业和政权,在中国这种小城镇基本上是在十几公里之内就有一个;在几十公里之内往往又会产生一个“县城”,往往县城中的文化教育、工商业、交通业和行政机构更加健全,种类更多;而在一百公里之内往往会形成更大的城市,中等城市,这些中等城市往往除过县城具有的功能之外,还有驻军、更大的学府和总批发的商贾;在几百公里之内往往还回有更大的政治中心,而这个政治中心往往也是更大的商业工业中心。所以,中国的社会结构从空间上来讲是由村落——小城镇——县城——中等城市——大城市——中心城市组成,这些个城市在工业发达以前往往是与政治使命结合在一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小城镇和村落的结合足以使得生活方便自给自足了,不需要大城市,但是对于政治来说需要逐级控制,也就需要有地域中心城市,随着地域中心的出现往往是文化娱乐业和服务业的繁荣,而不是工业的发达,因此中国过去的城市并不代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对于一般群众来说不具有必要性。所以中国城市尽管可能在规模上很大,但是在其功能上基本没有质量差别,大城市往往就是交通枢纽和政治中心,一般不是产业中心,小乡村也能够自得其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然经济时期中国的产业中心往往在农村,所以中国的大多数人口也在农村,中国一切问题的重点也必然在农村。这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这一点和西欧国家并不相同。在西欧,以荷兰为例,它的农业并不发达,人口之所以较多是因为发达的渔业,渔业之所以发达是因为大西洋洋流每年把大量的鱼类带到大西洋东岸,而荷兰的海域是鱼类最为集中的地区,发达的捕捞业使得大多数居民都居住在海岸地区,而捕捞业由于集体作业和集中销售的要求本身使得大家都居住在城市,所以西欧国家的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城市,因为城市本身就是生产地域。所以革命自然也就在产业集中区和人口集中区的城市展开。这是农村革命优先还是城市革命优先的根本。 在当代社会,我们中国逐渐在实现工业化和商业化,当然工业化和商业化客观上要求城市化。但是不能忽略我国的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水资源缺乏的特点一味地追求城市化,在我国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工业化,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工厂,我认为除过必要的大型工厂以外,广大农村也可以实现工业化。这是我国几千年的农村产业做后盾和明证的。相反,过度地集中人口,必然对水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中国大力城市化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水资源的缺乏。如果人口分散在农村那么有限的降雨还能够维持生存和发展,但是一旦集中起来,那么广大农村的水资源就不能利用,而城市地区的水资源自用过度,从而造成水源严重污染和严重缺水,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一旦城市化,广大农村的生物燃料就不能充分利用,我们的能源压力就会更大;再一个农村的很多农副产品和小地块就不能充分变为资源和生活资料,给生存带来很大压力。其实千百年来农村村落之所以能够存在,当然是农村提供了粮食、燃料和水资源的综合结果。如果我们无视这种资源,在这些资源不能集中利用的情况下贸然城镇化,而城镇化后严重依赖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燃料资源,而忽略生物资源;严重依赖大江大河的水资源,而不利用小溪小河的水资源;严重依赖大地块的机械化电气化作业,而忽略了小地块,山区地块的利用,那么我国的人口压力生存压力就无法有效释放,那么我们的城市依然是危险而不稳定的。加上城市的空气污染环境污染垃圾污染,就业等问题都不可忽略,所以我以为城市化应该谨慎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和几千年来形成的村落模式完全不同,所以城市化必然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避免这些问题才是城市化的关键。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22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诚信之殇:社会转型之遗弃与缺失(之二)
热度 4 lvnaiji 2011-12-5 21:21
吕乃基 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之所以在当今社会难以奏效不仅在于地域的扩大和流动,而且,以及更重要是经济形态发生根本变化,也就是 由自然经济经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确切地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的根本变化,也就是从传统社会的“和”,经历计划经济年代的“斗”,到现在的“博弈”。 传统社会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没有或很少交换。人际关系主要并不建立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而是所谓的“纲常关系”,其核心是官本位。官本位是集权的必然产物。人际间按在官本位系列中的高低亲疏排序。社会中大体上是三种情况:其一是由皇帝主宰的官场,博弈胜负由与皇帝的“距离”而定;其二在官民之间,强弱分明,博弈尚未开始胜负已定;其三在民间,经济上自给自足,一般不存在博弈。或许主要正是这一点,给后人以传统社会一派和谐之感。 计划经济同样没有或很少交换,配给制意味着人们不会在“物”的层次上博弈。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打乱了传统社会的所有“纲常”,批倒了调适人际关系的传统文化,由“和”到“斗”,以意识形态之异同论是非,博弈之胜负变成了是否“保持一致”的对错。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转向市场经济以来(中国现代史上曾有过短暂的市场经济,因种种原因而随即夭折,令人扼腕),中国社会的博弈发生了很大甚至根本的变化。其一,把人与自然的博弈放在第一位(参阅 一个民族的返老还童 —— 人的三大关系之二 )。表面上看,计划经济年代就是这样,然而究其本质,是为了政权的需要。其二,将人际博弈建立于人与自然博弈的基础上。此处的关键之点是,人际博弈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人,而不是国家。这一点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个人本位。 必须指出,以上变化仅仅是在“方向上”。不得不承认,首先,数千年的官本位依然强而有力,无所不能而又有所选择地渗透到各个细部。其次,西方社会是在人与自然博弈的基础上展开人际博弈,将人与自然博弈的规则延伸到人际博弈,而当代中国是在传统人际博弈盛行至今的情况下开展人与自然的博弈,将人际博弈的“无限规则”(参见本系列)应用于人与自然的博弈。食品安全、矿难、污染,等等都可以看到中国式转型所必然带来的弊病。第三,或许更重要的是,传统社会适用于自然经济的调试机制已经失效(可以从孔子像的无所适从,窥见有关部门的纠结与无奈),而适用于市场经济的规则尚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想建立…… 于是,转型至此的中国,诚信缺失几乎成为一种宿命。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3186 次阅读|8 个评论
就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中国人才已经过剩
热度 7 duke01361 2011-7-18 08:50
就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中国人才已经过剩 有些人为大学生和研究生不能容易地找到工作而百思不得其解,看着这些人困惑的样子,于心不忍,把话说穿了: 就目前的产业结构而言,中国人才已经过剩! 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结构?中国是一个“富士康”式的产业结构,中国是一个靠盖房子拉动内需的产业结构,中国的农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业结构... 所以,技工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富士康”,只要他愿意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而不至于“跳楼”影响“和谐”;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需要大学生“村官”,你愿意去?自然就能找到工作...;中国的自主创新和其大声疾呼的房子限购一样,心里充满了痛楚! 心底那个痛谁能知道?所以我总认为,中国的所谓自主创新和房屋现购都是些“伪”招数! 你想啊,真的自主创新了?如何解决大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产业变得劳动力不密集了,技术密集了,等同一部分人就业,大部分人失业,这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的!中国科学办成面子工程就很奢侈了,只要找些千人学者能够在国际学术界混个脸熟,中国国人其他的科研人员完全可以改行去干点别的?! 同样,房屋真的限购了,与房子有关的百多个产业如何拉动?各级政府如何和那些先前炒房的人交待?你必须知道,那些炒房的都是响应政府号召“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或小企业主啊!这些人富裕起来能舍得拿出钱来支持“自主创新”? 不大可能吧!你要知道他们的发家史就是建立在廉价劳工和技术非密集型这两个前提之下的。 大学生和研究生不能充分发挥其所学,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和我国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国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我们整天呼吁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但我们却真的不能割舍劳动密集型产业群,不能真的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体系,否则如何解决闲散劳动力问题? 所以大学生啊,研究生啊,你们必须体认到我国的这个现实国情! 其实,我们的大学生啊,研究生啊也不要总为这些就业问题感到困扰,高校扩照增加了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引入了内部竞争也是不好就业的原因之一。 我们那个时候的大学入学率3%左右,现在呢?80~90%的入学率啊! 所以还是本着活下去的原则,该干点什么就去干点什么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必须声明,最好不要去做“二奶”和“二爷”就好!要做就做“大奶奶”和“大老爷”!恭喜你!
个人分类: My Ideas|2903 次阅读|11 个评论
经济变革不应该使人“自危”
热度 2 duke01361 2011-2-21 19:44
经济变革最不应该让人“人人自危”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它的主要特色是“计划”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经济,常常充满盲目性和逐利性...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本意要取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势,即能够保证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性质,又能够使经济活动回归自然,以便避免剥削和贫富分化的基础上提高发展效率... 房子 从配给制这种典型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到市场购买这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转换,不但导致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在一个不健全的市场环境中导致了大多数人买不起,少部分却司机炒作,投机倒把的现状。 国家调控不应该一刀切: 我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一、关乎民族发展和未来的教育教师用房和生活用房,采取计划体制操作,国家“买办”。不应采取市场运行机制 与之配套,国家应提高教育从业人员的入门门槛。高门槛、高待遇高福利。 二、关乎民族创新力和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科学技术从业人员的用房和生活用房参照第一条款执行 三、作为福利的医疗保健单位的用房也参照第一、第二条款执行。 上述三类事业并不具有很多的经济特征,更不应该以“营利”和“效益”这些衡量经济的指标加以考察;教育、科研、卫生生医疗应该更多地体现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清参照英国的体制) 针对经济活动的中的欺诈行为: 四、健全针对投机、炒作行为的立法,对这些经济行为严加限制 强化社会福利,体现“共同富裕” 五、大力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加大社会福利建设,尽快实行社会养老... 六、在承认私有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辅助形式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国有企事业的规划和培育,保证社会主义本色 ...
个人分类: My Ideas|239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