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论基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王振海等: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fqng1008 2019-12-28 19:58
资料来源:王振海 , 王蕾 . 天人相应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 环球中医药 , 2 015 , 8 ( 7):807 有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存在着 “整体观”“天人相应”和“天人合一”表述上的混乱。表述上的不一致,反映了理论上的不明确。而理论上的不明确,必然导致人们对中医认识理解上的困惑。笔者认为,应把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表述为天人相应思想。 1 天人相应的语源 《黄帝内经》没有明确记载 “天人合一”一词,而是从生命和医学角度择取、倡导了“人与日月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相应思想,“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经历了“应于人”“验于今”的实践检验,从而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的联系与区别 2 . 1 对 “天”的含义不同 天人合一说的天,有多重含义,众说纷纭。有一义说,认为 “天”即大自然(季羡林) ; 二义说,认为 “天”一指有意志的天神,一指自然的天体(王明) ; 三义说,以张岱年、宋志明为代表,张岱年认为 “天”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宋志明说“天有主宰、自然、义理三种涵义” ; 四义说,认为 “天”指意志之天、无为之天、道德之天、自然之天(康中乾) ; 五义说,以冯友兰、任继愈为代表,冯友兰认为 “天”有五义 : 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任继愈也主张 “天”有五义 : 主宰之天、运命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 ; 六义说 : 天地之天、自然之天、皇天之天、天命之天、天道之天、天理之天 (傅伟勋) ; 混沌说,认为 “天”是一个混沌概念,神、本体、本原、自然、必然、命运、心性等均在其中(刘泽华),林俊义则根据历史顺序,抽出天有人格神,天象或气象及其规律(天道)、天命、自然、天然、天志,群物之祖,天理、天性、天心、天气和宇宙空间等12种涵义 。 而《黄帝内经》中的天不止包含天象、天气、气候等,也包含了 “地”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 既包含直接的 “象”,也包含“象”后面所蕴含的“道”——变化的规律,既有“形而下”的,也有“形而上”的 。也就是说不但包含产生人和对人发生影响的自然之天,也包含了人事社会之天。《上经》曰 “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人事与天地并列,属于社会意义的天。中医学很早就注意到人的社会属性,认为社会环境的优劣或剧烈变化等因素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从而把人事社会之天与天地自然之天并列。《素问·移精变气论 》 和 《 汤液醪醴论》中,岐伯在回答古人和今世疗效的差别问题时,就强调这是社会之天变了,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变了,病情也和古人不一样,所以治疗方法也随着发生变化而疗效还不满意。《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在谈到“生乃不固”的两个原因时就指出一是自然之天的方面,一是社会之天——人的方面 ,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因此在诊治过程中不要忽略“故贵脱势”“始贵后贫”的社会因素。 2.2 对 “人”的含义有别 “人”的涵义既指单个的人,也指整体的人。天人合一说的“人”不是指普通的平民大众,而是大人、君子,如《周易·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荀子·五制》“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礼天地”。《黄帝内经》中的“人”是不带任何社会属性的全体 , 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的总体,全书对人使用的是 “民”“万民”“百姓”“众子”这样的概念 。 2.3 目的不同 天人合一主要目的不在于关注自然界的规律,而是为寻求现实世界的道德原则和人类政治生活的普遍原则,寻求政治存在的意义,是指君主要遵守天道,效法天道,体道而治。如《吕氏春秋 ·圜道》“天道圜,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主执圜,臣执方,方圜不易,其国乃昌”。《黄帝内经》天人相应思想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掌握自然规律以及研究天人相应规律和运用天人相应规律为人类健康服务,为人类寻找更适当的生存生活方式和防治疾病的原则与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更指出“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2.4 内涵不同 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天人合一”包含了诸如“天人合德”“天人相分”“天人相通”“天人感应”“天人相应”“天人不相预”“天人交相胜”“天人合一”“天人同性”“天人同体”“天人同类”“天人一气”“天人一心”“天人一理”等多种学说,概括起来可归约为“天人相分”“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三类。“天人合一”观念,其本义并非直接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天人合一”的理论也涉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以政治、伦理和精神境界为本位的。“天人合一”理论所关注的重点,更多体现在其社会、政治、道德、伦理、价值、认识论、人格修养方面的意义 。 “夫礼,天之经,地之义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诚者天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庸·十九章》) , 天人合一说把礼、性、德、诚提高到天的地位,然后反过来要人去合天,只是为了说明人类社会道德原则的客观性、天道性。 面对天人关系的诸多提法,《黄帝内经》从生命和医学角度择取、倡导并发挥了 “人与日月相应”“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相应思想。天人相应思想既承认天与人的区别,又承认天与人的联系,同时还认为“‘参’是相互的,人法天地而也可以参赞造化” 。天的变化影响着人,人又通过自身的活动影响着天 。既包含了 “天人相分”区分主客的内涵,而不致听其走向片面和极端 ; 另一方面又把 “天人合一”所体现的社会、政治、道德、伦理、价值、认识论、人格修养方面的意义及孜孜以求的最高精神境界,包摄在天人相应思想中而不致使其流于玄远。 天人合一追求的是最高精神境界,天人相应注重的是客观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反映的是理想状态,天人相应反映的是现实状态。因此, “天人相应”显然要比“天人合一”更明白更确切地反映了天人关系。 2.5 《黄帝内经》继承发展了天人相应相参思想 天人相应相参说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零散的,范蠡、子思、荀子都提到了天人相参相应,但都没有展开论述,形成系统。如 “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可以成功”(《左传·国语》) ; “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 ;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二十一章》) ; “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礼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荀子·五制》) ; “天行,有常……故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面对天人关系的诸多提法,《黄帝内经》注重的不是抽象的论辩,而是如何运用天人相应思想处理实际问题。《黄帝内经》继承发展了天人相应相参思想,并将之系统化。《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相参思想为指导,融汇诸子各家学说,对成书之前的医学资料和各家学说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继承,构建了一个贯通天地人的理论体系。 3 天人相应与整体观 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理解,长期以来一般是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来加以概括。这显然难以涵盖和体现这一体系的丰富内涵、内在联系及其特色,也就难以具体有效地指导临床、科研和教学 。 通常认为,一个科学理论体系,起码包括作为体系基本元素的基本概念,和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基本关系做出的推论。天人相应理论的基本概念就是 “天”“人”。“人”包括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吃穿行住产生的社会关系,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构成了从单个人到群体人生活在其中的天。每个人对他自己来说是人,相对于另一个人来讲又属于天。毫无疑问,人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有着自己生命运动变化的轨迹,但人是“天”的产物和组成部分,所以生命运动变化的轨迹必然要服从、受控于“天”运动变化的规律。天的变化产生和影响着人,人又通过自身的活动影响着天,天人之间相互作用,人天相应,这就是天人之间的基本关系 。可以看出,中医整体观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 : 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 ;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 ; 人与社会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归根到底依然是 “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两个概念,也就自然而然包括在天人相应思想理论中。事实上,中医整体观就是从《黄帝内经》关于天人相应的论述中概括出来的,是建立在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基础上的。 天人相应思想理论提供了天人相应的思想方法 。医学就是伴随着对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和对天人关系的认识而发展的。天人相应思想方法不仅指导古人创建了中医理论体系,同样可以指导今人,像复杂性理论、系统论、控制论、模糊理论、信息论、全息论、协同论就可以运用于医学领域,用来阐明对人的认识。同样,自然科学的方法、社会科学的方法、数学的方法、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逻辑的方法、猜想的方法、理性思维的方法、非理性思维的方法等,都可以用来研究人及其健康与疾病问题。显而易见,天人相应方法论不仅包含了整体观的方法,还包含了其它方法,从而体现出开放性、包容性和与时消息性。 4 新老中医药专家学者的论证 老一代中医药专家早就指出了天人相应思想在中医学中的理论基础地位这个问题。 “气或精气学说,阴阳学说,都以天人相应思想为基础”(岳美中),天人相应思想是“中医学理论的渊源所在”,是“贯穿整个《内经》的指导思想”(方药中),是《内经》理论的精髓,“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精气神学说、运气学说等,几乎无不根据天人相参的原理而阐明其所具有的规律性”(裘沛然),是“贯穿整个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最核心、最根本的思想”(陆干甫、谢永新)。新一代中医药学者通过对《内经》及其时代,对中医基础理论,对天人相应思想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内经》体系的最重要的逻辑起点是天人相应,《内经》体系,主要是天人相应的体系 。中医理论要还其本原 ——人与天地相参 ,认为天人相应思想不仅仅是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也应该成为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 。 5 现代科学的研究 一种生物生存在什么条件下,是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生物适应的结果,生物的进化过程也就是天人相应的过程。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克隆羊,从生态学到微生态学,从宇宙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到蛟龙号深潜,天人相应思想经过了现代科学从宏观、中观、微观以至宇观的检验,证明了天人相应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天人相应不仅是中医学关于天人关系的基本看法,而且是生物界的一条基本规律。要想真正认识人类本身与人类疾病,就必须把人与其生活在其中的天联系在一起。因此,把天人相应思想作为医学的理论基础,也是逻辑的必然。 6 便于当代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 如何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结构,建立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相适应,便于当代理解、把握、传承、交流的理论框架与结构,是中医学理论继承与创新的重要课题 。而明确了天人相应思想的理论基础地位,就理顺了中医体系的逻辑结构,这就是 : 用对天的认识说明对人的认识 ; 用认识天的方法去认识人 ; 从人和天的相互关系中去研究人 ; 研究天人相应规律和运用天人相应规律 。同时 , 也就明确了中医体系 “道、理、法、术”四个层次结构。“道”就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天人相应思想。“理”属于第二层次——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对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形成适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各方面的基础理论,如气血津液、阴阳五行、升降出入、藏象经络、寒热虚实等。“法”属于第三层次,是用基础理论研究具体的天与具体的人相互作用产生相应变化的规律,总结归纳形成如六淫辨证、伤寒辨证、温病辨证、杂病辨证、摄生、经络、以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的临床应用理论。“术”是第四个层次,就是在以上基础上产生的对某一具体病种、证治、药物、方法提出的具体的理论见解和治疗方法,如伤寒护阳,温病存阴等。正因为中医理论是用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建构起来的,随着对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和深入,对养生及疾病防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中医理论不但可以根据时代和需要对原有理论进行部分的修正和改造,补充和发展,还可以在条件具备的时候,以现代自然观、宇宙观为参照系,用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建构起新的理论大厦。也就是说,天人相应思想使中医理论具备自我更新的内动力。天人相应思想既为理解、把握和传承交流中医理论提供了方法,也为中医走向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笔者相信,只要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就如高屋建瓴,一通百通 ,从而应对和解决中医学面临的困惑、危机和挑战。 参考文献 林俊义 .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 “天人合一论”,寻觅“自然与人的和谐”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9) : 4-8. 杨光 .正确看待“天人相应” .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5-05(8). 申咏秋,鲁兆麟 . 《黄帝内经》的医学人文精神探析 .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6,19(6) : 108-109. 耿云志 . 近代文化与儒学 . 人民日报, 1988-03-21(5). 裘沛然 . 裘沛然选集 . 上海 :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 180-184. 淮辉先,王振海 . 试论天人相应思想的科学性 .中国医药学报,198 8 , 3(1) : 9-13. 许家松 . 把根留住 继往开来 ——中医理论现代发展战略研究之我见 . 中国中医药报, 2004-09-13(3). 王振海,淮辉先 . 从《黄帝内经》谈天人相应思想的方法论 . 中国医药学报, 1998,13(3) : 20-23. 赵洪均 . 内经时代 .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2012 : 293. 张效霞 . 回归中医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重新认识 . 青岛 : 青岛出版社, 2006 : 57. 周鹏,高学敏,张建军,等 . 从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看人体太空生理紊乱 .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23(6) : 472-475. 刘焕兰,谈博 . 天人相应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4) : 407-410. 熊德鑫 .微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1,13(5) : 252-253. 潘桂娟 . 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5,11(7) : 481-483. 王耘,颜素容,乔延江 . 中医理论建模的天人相应形式化方法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32(7) : 437-439. 王振海,王蕾. 高屋建瓴 一通百通——关于天人相应思想研究问答 .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7(60) : 181-183.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3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有啥区别
热度 3 Greg66 2017-12-7 16:52
“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有啥区别 广义安全管理的英文词“safety management”,含义是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技术手段、系统科学手段的综合体 。这从叫做safety management的英文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类书的目录含有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文化、安全技术装备、人机工程、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等等,这些内容为预防事故服务,因此,广义安全管理实际是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技术手段、系统科学手段的综合。事实上,这个综合体也就是安全学科或者安全科学(广义,下同)内容的全部。 “应急”的实质也是“预防”。执行“应急(emergency response)”任务,既需要把应该救援的人和物救出来,完成救援任务,防止损失扩大,也需要保证救援人员和物资不受到计划外损害。没救援出来计划救出的人和物或者没实现救援目标(不一定计划救出全部受困的人和物,计划可分解为第一第二第N个目标等),就算是发生了意外事件,可以当做发生事故对待;救援过程中,救援所用的人和物发生了意外事件,也可以当做发生事故对待。因此,救援是一项任务,其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是“应急”事故,是一种事故类型,也需要预防。因此可以归纳起来说,广义安全管理实际是事故预防的意思,也可以说,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 狭义的安全管理,是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英文词是safety administration 。根据“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协调活动(或行为)”,狭义安全管理也就是安全相关行为的协调或者解决,当然需要协调的行为有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因此狭义的安全管理是事故预防的其中一个手段即行为控制手段。 综合上述,安全管理(广义)、事故预防、安全科学,其实含义是相同的。 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管理”俩字很抽象,主体不定、管理范围不定,所以人们一直认为“安全管理”也很抽象,管理范围也不确定,科学研究很难进行。而且,如果叫做安全科学,人们会理解为关于安全的科学,而“安全”俩字依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仍然会莫衷一是,导致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安全科学基本问题的严重不确定性。 事故预防的内容十分具体。 如果把安全科学、安全管理(广义)叫做事故预防,就十分具体了,此时狭义安全管理就是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是安全科学的一部分,也是安全管理一部分。人们提“安全管理”、“安全科学”时,不会想到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事故、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自然也就看不出其理论基础。也即,“安全管理”、“安全科学”的理论线条非常不容易表达清楚。而将“安全管理”、“安全科学”叫做事故预防,则很清楚地表达了“事故预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事故,其研究目的是预防事故,其理论基础是事故致因理论”的观点,非常明确也非常实用,只要不出事故(当然事故需要精准定义),安全科学、安全管理、事故预防专业人士不就万事大吉了吗?国家的各级领导、各级政府、全国老百姓不就不用整天提醒吊胆了吗?所以预防事故是目的,其科学叫做事故预防科学,即实用又简单明确。 事故预防,预防质量事故、人们俗称的安全事故(实际是急性事故,acute accidents)、健康事故、环保事故、安保事故、应急事故等等所有事故。事故的科学定义是:“组织规定的、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损失的一个或者一系列意外事件”,这个定义包括了发生在生产、生活各个社会领域、各种类型的事故,实际上据此可以说,安全科学是一门普遍科学。 事故预防的理论基础是事故致因理论,其过程有主线条 。事故预防有没有科学?当然有!要预防事故,最难的是发现事故原因,发现事故原因就必须要用到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自1919年格林伍德和伍兹提出事故易发倾向学说至今,已经有近100年发展历史,虽不能说像数、理、化、生科学那样成熟,但还是形成了数十套模型和工具可供实用选择。人们一般认为每个模型都不是任何条件下万能的,但是不选择、不应用事故致因模型和工具,那对于发现事故确切原因来说的是万万不能的。 迄今为止,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用事故致因模型来表达)基本上形成了两大类,一是链式、因果事故致因模型(由多米诺骨牌演绎而来,实际上事故易发倾向模型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多米诺骨牌),他将事故原因分成两大类,行为类和物态类;二是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它将事故的原因看作是社会技术系统内的子系统、原件、各种因素的组合作用。当然,科学发展到今天,这两类模型并不是可以绝对分开的, “系统”之中有“链式”,“链式”当中有“系统” 。 根据链式模型,事故预防的手段可以分为技术手段(解决物态原因)、行为控制手段(解决行为原因行为问题),根据系统论模型,事故预防的手段还有“系统论方法”。所以事故预防科学内容大致有“事故预防基本问题的认识与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的工程技术手段、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事故预防的系统论手段”,这四个内容实际上可以分别成为安全学科(安全科学)的全部四个学科分支(安全科学学、安全工程学、安全管理学、系统安全学)。 关键词: 安全管理,安全科学,事故预防,理论基础,具体内容 参考资料: ICAO, https://www.icao.int/safety/SafetyManagement/Pages/default.aspx ASSE, http://www.asse.org/education/cert-prog/corporate-safety-management/
个人分类: 1|538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遭遗传学家强烈质疑
蒋高明 2014-2-19 10:46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遭遗传学家强烈质疑 蒋高明 “转基因技术”基因操控的理论基础是法兰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 )创立的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简单认为“生物性有意义的信息只能从 DNA 通过 RNA 流向蛋白,进而到细胞、器官、生物体与物种”;认为“没有什么可以从外边通过任何手段添加到 DNA 程序”。这样的理论认为,个体 DNA “基因信息”被推测忠实地复制或转录成 RNA ,进而通过基因码转录到蛋白质;每一种蛋白被推测确定某种特定的性状,如容忍除草剂,或者抗虫;“一个基因一个字母”。这个“中心法则”到今天依然是“基因工程”的基础。其信奉者因此认为,将一个新的基因信息插入一个生物体将给它满足我们每一种需要的期望特征。 遗传工程(译注:在中国称为“转基因技术”)违背 80 年代初以来已经出现的“流动和响应性基因组”的本质。 最近,英籍遗传学家撰写长文,对“中心法则”提出强烈质疑,认为那是个过时的理论。何文清晰揭示人工基因改造(转基因),粗糙、不准确、具有无法预测性,不可控制 … 并且干扰自然过程 ” ;揭示转基因不稳定、横向基因迁移;揭示 “ 转基因技术 ” 使用 花椰菜花叶病毒( CaMV ) 35S 启动子的危险,使用农杆菌与“ 莫吉隆斯症 ” 关联等一系列危害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或许何美芸的观点为一家之言,希望分子生物学的专家能够予以回应。如果真的是转基因理论站不住脚,转基因怕质疑、靠资本与假试验维护其存在合理性就真相大白了。何美芸“微博集”提供论文 12 部分博文与微博网址,全文可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bz1.html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8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靠得住吗?
蒋高明 2011-12-10 17:29
【本博注】下面的消息如果属实,则对转基因专家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美国学者早就对转基因的理论基础提出强烈质疑,“中心法则”受到下面几个事实的严重挑战:1)可变剪接不一定靠谱;2)内含子不一定无功能;3)基因次序不能轻易动;4)横向转基因具有不可预知的生态风险;5)蛋白质会错误折叠;6) 第二套遗传密码可能是存在的。 以上的现象不断被科学家所证实,转基因科学家如何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呢?科学总是今天正确,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尤其对复杂生命现象的理解不能总停留在在半个世纪以前,现在转基因的理论基础是过来过个世纪的中心法则。半个世纪过去了,难道人类对基因的认识总是那样正确吗?转基因如果理论依据是错误的,那么,仅为了商业利润就贸然将该项技术用于生命攸关的食品生产,难道不会存在健康风险吗?已经存在的生态风险难道就不该考虑吗? 至于对转基因工程理论破产的详细解读,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希望增加读者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样欢迎转基因专家来正面回应文章中提出的问题。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已经崩溃 顾秀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8d2520102dwj9.html 生物基因工程 有三大用途,分别为基因治疗、农作物育种和基因武器。 截止目前,转基因产品作为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商业化销售的历史已有15年。中国是把转基因产品直接用于人类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消纳了全球第一大转基因农作物——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全部产量的半数。中国全部人类食用植物油的80%来自转基因的大豆和油菜籽;饲喂动物的豆粕、棉籽饼全部是转基因产品,甚至相当部分玉米也是非法的转基因产品。除此以外,中国还是全世界唯一计划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水稻玉米)转基因化的国家。2009年12月4日,有一家国际机构(ISAAA)的总裁,詹姆士.克莱夫,把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模式比喻为“三驾马车”:植物纤维(棉花)、主粮(水稻小麦)和饲料作物(玉米),全部采用转基因技术。 这“三驾马车”模式的真正含义是:不久以后,中国农业将实现全面转基因化,并且会从此永远都转基因化。这是一条单行线、不归路。 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被大力推动,的确可以说是“来势汹汹”,卷入其中的利益集团的数量和涉及的受众之广,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种应用技术。不幸的是,所谓的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基因工程技术,或称转基因农作物育种技术,是一条彻头彻尾错误的技术路线,它蔑视生态平衡这个最高原则,它无视自然界的生殖屏障这个安全底线,它把陈旧过时、已被证明为谬误的生物学理论作为依据。半个世纪前出现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概括起来是基于一种假说:一个基因唯一地决定一种性状(或一种蛋白质)。在这个基础上,“基因工程”派狂人的设想是: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基因、把它插入一种目标生物,就能创造出一个新的物种、解决一个科学上的难题、满足一种人类需求。 然而,当年曾经的理论前沿,在今日已被证明为谬误。生命科学30年来的进展,已经在实质上彻底颠覆了当年分子生物学的核心部分——遗传基因决定论。但是,以错误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开发出来的所谓农业“生物技术”,仍然在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主要是因为,利益集团自始至终处于主导地位;利益、政治、科学、技术纠缠在一起。由此错误的趋势得不到遏制。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错误,在中国持续了两年的激辩中越来越清晰,转基因农业技术应用后伤害人类、伤害动物和毁坏生态的事件,不再是罕见事件、也不再是秘密。按照科学合理的逻辑,遵从人类古老的智慧——“预防性原则”,在前景不明了、风险无法把握的形势面前,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应当马上停止。但是事情决不会这么简单。尽管我国中央决策层已经叫停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计划(2011-9),在利益集团更加强力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全面转基因化的可怕前景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在利益集团更加疯狂的推动下渐行渐近。 道理讲得清,利益讲不清。在农业技术的路线问题上,我国数届政府在十年以上的时期内,犯了一个致命的战略性错误:走农业技术高科技化道路——化学化、转基因化。怎样确认错误、退出错误路线,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大决策问题。 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已经崩溃 支撑今日生物工程或者转基因技术产业的基础,是半个世纪前的分子生物学理论,代表性理论是1958年由弗朗西斯.克里克首先提出的“中心法则”,其核心为,(1)生物信息在生命体内单方向流动,从DNA—RNA—蛋白质;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发现了逆转录酶,表明还有自RNA逆转录形成DNA的过程,中心法则被证伪;(2)一个基因决定一种蛋白质,或者一种性状。最近30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1)生命体内生物信息的流动不是单方向的;(2)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一种蛋白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参与多种蛋白质的合成;一个蛋白质的合成也是需要多个基因参与。 在“生物工程”技术大发展的30年里,生命科学领域中也有日新月异的发现。仅下面谈及的几项重大发现;就已经全面颠覆了30年前的生命科学的前沿理论。 (1) 可变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 转基因技术刚开始时 ,生物学家以为,真核生物 (如植物、动物、和人) 的基因编码规律,与原核生物(如细菌) 是一样的,即:一个基因只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但是,“可变剪接”原理表明:在真核生物中,一个基因可以编码多个不同的蛋白质。 但是,一直到2000年以后,对于“可变剪接”现象在真核生物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才被充分确认;而此时转基因农产品如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新品种早已“育成”,其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和出口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在随后极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形成了史无前例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规模。 (2) 内含子 (Intron)不一定无功能 一个基因中包含内含子(Intron)和外显子(exon)。假设有一个“基因”的完整信息为: “inXXXXforXXmaXXXXXtion”,那么其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为“information”,嵌在编码蛋白质信息的基因段之间的、非编码部分,“XXXX”或“XX”,是“内含子”,编码蛋白质部分的基因(in–for–ma-tion)叫做“外显子”。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基因组序列中90%以上的序列都是不编码基因“内含子”。 转基因专家曾经认为,内含子是基因的无用段、是“垃圾基因”。现在已没有人再这样看了,因为部分内含子有重要功能 。但是,时至今日大部分“内含子”的功能尚不清楚,即它们在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中是否有作用、怎样发生作用,现在仍然不知道。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忽略了内含子的作用,或者在不同程度上对内含子造成干扰、破坏,会引起什么后果呢?谁也不知道。 (3) 基因“有”次序 (Gene Order) 1985年之前,分子生物学家认为:基因是互为独立的一系列微单元。而更新了的基因学理论认为:基因次序并非随机的。 对于“基因次序”内在联系的破坏,将是有后果的。“增加”一个基因,或“减掉”一个基因,或对某一个基因动手术,所引起的改变并不仅仅在于这一个基因本身。而现有的、功能非常有限的检测手段,仅仅是检测被“增加”进去的那一个基因本身,其他问题根本无法触及。 (4) 横向(水平)转基因 (Horizontal Gene Transfer)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者普遍认为,通过“横向转基因”导致外源基因进入哺乳动物的消化道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这一理解对当初评估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而后来,当科学家开发了更为精密的检测技术后才发现,有一个显著比例的DNA并没有被消化系统摧毁。转基因技术所采用的外源基因材料,甚至可能透过胎盘进入胚胎 、转移进入成人的性细胞,由此影响到遗传。 横向转基因是生物工程技术的目标和结果。生物工程技术可以去除内含子,使横向转基因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正常植物基因中都有内含子(见上第2条),含有较长内含子的食物植物基因就不容易转移入肠道细菌中;即便偶然进入了,由于细菌没有一种除去除内含子段的功能,因而这个偶然进入的基因就不会被表达。然而,转基因作物大部分外源插入基因的编码段中是没有内含子的,有时为了使导入的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或动物中高效表达,不仅要在编码区前使用强启动子,还要在编码区中加入内含子,这时内含子呈现这样的状态:XXXXXinformation——这会使转入细菌的外源基因更容易被表达。 于是,“横向转基因”便成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它的直接后果,就是无法预知的安全风险。 (5) 蛋白质错误折叠 (Protein Misfolding) 根据陈旧的遗传学理论,一旦氨基酸顺序确定了,蛋白质便总是会按正确的方式折叠。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便是基于这样的原理。而更新了的遗传学理论指出:蛋白质折叠需要有蛋白伴侣(chaperone)来协助进行。千百万年以来,每一种植物的蛋白伴侣与它所折叠的特定的蛋白质一起,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而相互适应。当一种外源细菌基因被插入植物时,这一植物的蛋白伴侣就会遭遇完全陌生的异类蛋白,它们间将如何互动,是无法预料的。假如这种尴尬的遭遇使得蛋白质折叠发生错误,后果将是错综复杂的。疯牛病就与“蛋白质错误折叠”有关。 (6) 基因微阵列芯片测试 (Micro-array gene chip study) 基因微阵列芯片是一种相对新的技术,目前还没有被广泛应用。这项新技术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检测时发现,仅仅一个外源基因的插入,就可能导致5%受体基因改变它们本身的基因表达。 这种改变的结果,可以是农作物原有营养成分的丢失,也可以是意外毒素表达程度升高。 所以,转基因作物的风险并不仅仅来自于所转的那个外源基因,问题比那一个基因更多,更大。 另外,新近发现的“第二套遗传密码”(即RNA系统,DNA-基因被称为第一套遗传密码),更揭示了基因间相互联系的高度复杂性。 而30年前,在生物工程技术——转基因技术发端之时,生物科学界对以上所有的问题都一无所知,一无所知啊! 危险万分的转基因农业技术,就这样在利益集团和政客的勾结之下,像洪水泥石流一样涌向市场——科学知识不完备带来的风险,在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时代,破坏性是难以估计的。 今天全球转基因农业技术产品的第一目的地,是我们中国——不论那玩意是在中国种的,还是在美国巴西阿根廷种的。今天中国笑纳了全球转基因大豆产量的50%。 有很多糊涂的消费者,真以为“批准的就是安全的”,殊不知那个批准程序,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是迷雾重重。当一个本来很简单的事情被搞得太复杂的时候,我们自己必须采取行动,把背后的那些事情搞清楚。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向公众做宣传,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读者继续关注。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论文是否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
junqing 2010-9-20 22:27
我认为一般写论文都需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工作,特别需要良好的理论基础,例如,数学理论,逻辑理论等等。可是有的文章好像没有经过严格的理论说明和分析,是否这样的文章也能发表?可以感觉到作者只是理解表面的东西,并不是深入了解本质。如果一个研究者对这些基础理论不是很好的掌握,也能作出文章吗?真是有点奇怪,不知大家对此有何感想?
个人分类: 未分类|6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baijiab 2010-4-21 10:40
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胡耀邦以唯实不唯上的理念提出了著名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普世哲学思想。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1976 年 10 月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面临亟待解决的两个凡是和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两大难题。在这场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根深蒂固左的路线的搏战中,打先锋的是胡耀邦。 1976 年 10 月 6 日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六天,他给叶剑英提了三条治国建议: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案一理,人心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胡耀邦又向华国锋转达了一条:中兴伟业,人心为上。 1977 年 12 月起,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在此期间,他以 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 的大无畏精神,中国历史上,主持了大规模云行雨施的平反冤假错案,使中国历史平稳地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当时平反工作阻力重重,尤其是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使平反工作步履维艰。胡耀邦以唯实不唯上的思维,提出了著名的两个不管,矛头直指两个凡是,并与之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78 年 5 月 10 日 胡耀邦通过《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划时代的理论。
个人分类: 哲学观点|9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尴尬的生态学
TanBeyoung 2010-3-31 21:43
生态学一直过着“寄居”的生活。昆虫学中关于种群的理论,林学中关于群落的理论,植被和气候领域的植被气候关系等常常被引用过来作为生态学教科书的主题内容。又因生态学中概念甚多,前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长John Lennox Monteith在其经典著作《Vegetation and Atmosphere: Principle》中认为生态学家是“热衷于并擅长于创造概念的学者”。从生态学的经典概念来看(注:该经典概念简单被概括为研究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学科),宇宙间似乎没有不为其包含的。当问题被细化,似乎什么都又不属于生态学。这些issue,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生态学北京师范大学张大勇教授在他Homepage的“信手涂鸦”栏目中发出问道“生态学的基本定律在哪里?” Ref: 以上言论仅为一家之言,偏颇之处在所难免,仅供博友消遣之用,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
个人分类: 未分类|9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宇宙演化中的逻辑关联Ⅻ 主流宇宙学的理论基础(一)
chenfap 2009-3-19 09:23
主流 宇宙学的理论 基础(一) 目前以宇宙大爆炸和宇宙大 暴胀作 为其形象特点的主流宇宙学 的理论基础为 : 5 ),应用了基本粒子的标准理论,还采用了超对称和超引力理论、超弦理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来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场。要知道,在基本粒子的标准理论中也还有一些问题尚未定论,如 Higgs 粒子是否存在?等等,而超对称和超引力理论以及超弦理论还不很成熟;用它们来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场,虽可开拓眼界,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本专题将分别探讨和评论上述理论基础,我在前些时已详细论述过宇宙学原理,故下面几篇博文只讨论理论基础 1 )、 2 )、 4 )、 5 )。 参考文献 Weinberg S. 1972,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New York . Plebanski J. , Krasinski A. 2006, A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relativity and cosmolog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冯麟保 .1994, 宇宙学引论 . 科学出版社 , 北京 . Chen F. P. 2009, Further study on the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momentum tensor density for a gravitational system. Int.J.Theor.Phys.48 , 847. 陈方培 .2008, Lorentz 与 Levi-Civita 守恒定律对 黑洞形成的影响及其它 ( 引力体系协变的能动张量密度及其守恒定律与某些应用 Ⅳ ).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09-272.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
gl6866 2009-3-13 09:37
按:广州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的陈忆金在2005年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的文章,其中特别介绍了信息哲学与现代情报学的关系及其在研究对象、范畴、方法和伦理规范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信息哲学是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情报学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我觉得这篇文章对信息哲学的基础性作用的分析还是较到位的,因此转载于此: 现代情报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哲学 1、引言 建立和发展情报学理论,必须要有坚实的哲学基础,而情报学的发展史表明,人们一直都在探索适合情报学发展的哲学基础。从布鲁克斯利用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哲学思想提出了有关情报改变人类知识结构的情报学理论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研究流派,它们分别以下列理论为哲学基础:以库恩的科学范式、科学革命发展的动态模式及以托卡拉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以毛泽东矛盾论为哲学基础;以结构主义的深层、表层结构为哲学基础;以系统论思想和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在批判吸收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基础上,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依据,将客观物质世界分为4个世界并以4个世界作为情报学哲学基础 以及以现代诠释学为哲学基础。但是,这些被有些学者称为借来的理论基础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推动情报学的纵深发展,特别是在网络社会和虚拟社区出现以后更显得无所适从。 在哲学发展历史上,哲学家的研究焦点在不断地变化,从存在到知识,到意义,再到信息。20世纪末信息哲学的兴起为解决信息社会各种问题提供子哲学基础,也为情报学带来了一个建立自身理论基础的机遇,这正是情报学多年以来苦苦追求的。学术界认为情报学是一门应用信息哲学,这就意味着情报学可以被看作是应用信息哲学,而信息哲学就可以成为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弗洛里迪在其《关于把图书情报学定义为应用信息哲学》一文中分析了信息哲学、图书情报学、社会认识论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哲学和图书情报学之间存在一种天生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社会认识论所不能为图书情报学提供的 。 2001年,美国图书情报学家K.R.Herold在《图书馆事业与信息哲学》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哲学,它试图发现传统图书馆工作信息动态阶段性的根源,以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目标 。文章从图书馆工作的实际经验、权威著作、分类、认识论、逻辑学、存在论、智力等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关系,指出:图书馆学并不一定要选择一个与信息有关的特别的哲学位置。我们必须认识到信息给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共享带来新的思路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哲学的讨论中去 。 2、信息哲学 2.1.信息哲学与信息科学的关系 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运动规律以及信息的产生、收集、加工、存贮和利用等原理和规律,其研究范围已经超出了申农信息论的领域而深入到控制论科学、系统科学、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人工智能理论、认识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信息科学的基本科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①信息科学的哲学层次,其中包括信息的哲学本质、智能的哲学本质、信息与反映的关系、信息与认识的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等;②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层次,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信息的一般理论;③信息科学的技术应用层次,主要研究如何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在技术上拓展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其中的智力功能)的问题。 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哲学家对哲学基本概念的观念,如信息哲学所探讨的形而上学问题更多地侧重于分布式处理,突现的性质、形式本体论、网络结构等问题,这是传统哲学所未能涉及的领域。 信息的科学研究为哲学提供了崭新的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为哲学贡献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方法论。同时,信息的哲学反思又为信息社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系统论证,形成了与其他哲学分支并立的新的理论体系,即信息哲学。 2.2.信息哲学的产生 信息哲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探索阶段;80年代的徘徊阶段以及80年代末开始的确立阶段。其中,英国牛津大学哲学系教授Floridi在建立和推动信息哲学研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96年,Floridi提出了信息哲学的概念,并在其著作《哲学与计算导论》中阐述了信息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而他在2002年发表的《什么是信息哲学》一文则第一次系统地分析了信息哲学的性质、具体含义、基本原理以及信息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理由 。2004年7月,Floridi在《元哲学》上发表了《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给出了信息哲学研究的问题域 。后两篇文章的发表可被视为信息哲学诞生的标志性与奠基性工作。 2.3.信息哲学的内容 Floridi指出,信息哲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本质研究及其基本原理,这包括它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的批判性研究;二是信息理论和计算方法论对哲学问题的详细阐述和应用 。从整体上看,信息哲学的任务不是要发展关于一种科学的统一理论,而是一个整合的理论体系,目的是分析、评价和解释信息的各种原理和概念、信息的动力学和利用问题,它所特别关注的是来自不同应用背景和其他主要哲学概念,诸如存在、知识、意义等相关系统的问题。 信息哲学定义中的信息动力学指的是:①信息环境的构成和模式,包括其系统的性质、交互的形式、内部的发展等;②信息的生命周期,即各阶段信息通过的形式和功能的活动,包括信息的产生、利用、失效;③计算,一方面指图灵机意义下的算法处理,另一方面指更广泛意义下的信息处理 。 信息哲学定义的第二部分表明信息哲学不仅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方法论,对信息的概念本质及其动力学和利用的研究,则由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所提供的方法论和理论得以继续,这一视角也同样影响了其他哲学话题。信息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概念、工具和技术是已经开发出来了的,而且在许多哲学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信息哲学被定义为批判性研究的哲学领域,它涉及到信息的概念本质和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动力学、利用和科学以及对哲学问题的信息理论和计算方法论的提炼和应用。它代表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2.4.信息哲学的研究纲领 信息哲学的研究纲领强调的是信息转向,即强调信息的基础性地位。科学革命使哲学家将其注意力从可知客体的本质转移到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知识关系,从形而上学转向认识论。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圈的出现使信息上升为一个基本概念。国际著名的哲学家达米特在其《分析哲学起源》中,对信息是比知识更基本的概念的观点表示了赞同达文思认为有一个比知识更天然和更基础的概念这个概念便是信息。信息由知觉传递,由记忆储存,尽管也通过语言传递,在恰当地达到知识之前有必要集中在这个概念上。例如,获得信息无必要理解使其具体化的论点;信息流的运作层面要比知识的获取和传播更为基本。笔者认为这个观念值得深入探讨 信息哲学的理论旨趣有以下4个方面 : ●核心。寻求统一信息理论(Unified Theory of Information,UTI),这是信息哲学研究纲领的硬核。其基本问题就是对信息本质进行反思,并对信息与存在、信息与意识、信息与知识、信息与实在、信息与意义等诸多关系进行研究,同时对信息的动力学和利用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重点关注在信息环境中引发的系统问题。 ●创新。以校心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为各种新老哲学问题提供信息理论的哲学方法(information-theoretic philosophical method,IPM),包括诸多哲学领域,如人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推理和计算过程研究、生命组织原则和代理生命、物理和概念体系建模的新方法研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论研究、伦理学问题、美学问题、信息社会以及在数字环境下人类行为的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现象研究等。 ●体系。属于原信息哲学(proto-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理论体系的基础,它以创新为基础,为上述创新目标的各个分支提炼理论分析框架。利用信息的概念、方法、工具和技术来对传统和新的问题进行建模、阐释和提供解决方案。 ●方法论。这一目标属于传统的科学哲学,它以创新为基础,对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信息与通信技术及其相关学科中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为其提供元理论分析框架。 3、信息哲学是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3.1.共同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信息哲学研究信息本质及其基本原理,这同时也是情报学关注的对象和焦点。情报学研究的本质内容之一是情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情报是什么。而众所周知,情报来源于信息。信息所具有的难以捉摸性使其具有独特的哲学吸引力,信息哲学即以什么是信息为研究的首要内容。 针对信息在哲学意义上的分类(作为实在的信息、关于实在的信息和为了实在的信息),信息哲学采取了从数据空间来定义信息的语义学观点的视角来考察作为实在的信息和关于实在的信息的定义,即把数据和信息的关系比作康德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从这种观点出发,作为现象的信息世界就不是狭义的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显示的世界,而正是我们所理解的现实世界。在Floridi看来,信息世界是一个真实的、实在的世界,而物理的、有形的世界倒是应当由信息得到说明的东西。这就是说,世界万物是某种能够被主体所解读的数据,即信息,信息是数据的不同表象而已。在《信息哲学的若干问题》一文中,Floridi说:信息概念如此强有力,以至于只要给定一个抽象层面(Level of Abstraction,LoA),不仅任何东西都可以呈现为一个信息系统,从一个建筑到一座火山,从一片森林到一顿美餐,从一个大脑到一个公司;而且任何过程都可以被信息化地模仿:加热、飞行、编制。因此,泛计算机化的观点就有一个艰巨的,为以下问题提供可靠答案的任务:对于物理系统而言,如果它不是信息系统那将意味着什么? 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奎因所谓的通过语义学形成的本体论承诺,即把信息承诺为似乎非信息的实在世界。 信息哲学还使用客体导向程序化方法论(the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methodology,OOP),把注意力从操作对象所需要的逻辑程序转向需要被操作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以前把程序看作是某种对象的摹本或副产品,而现在应该反过来,把所有对象本身看作是被操作的信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视域转换,因为信息社会中现实究竟是什么越来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的操作。这与信息哲学寻求统一信息理论的核心目标是一致的。 除了情报本身以外,情报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情报的交流,即情报如何表现的问题。情报交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了从信源到信宿之间所有的活动。从信息哲学的定义可知,信息哲学不但研究信息的本质,还研究其基本原理,包括信息动力学、利用和科学。那么什么是信息动力学也即成为信息哲学所要解决的第二个主要问题。信息动力学涉及的是信息过程自身,即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发生的任何事件,是作为信息载体的数据的性质问题。此问题在符号学、诠释学和情境逻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与信息的自然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他种类的逻辑,从一阶逻辑演算到认知逻辑和提问逻辑,都提供了有用的工具来分析信息逻辑。信息动力学可以解决信息客体是如何表现的问题,对信息动力学的研究使信息哲学把诸如符号学、诠释学和认知科学、社会认知科学等认知性的哲学包含进来,是一门引导性的哲学 。 信息哲学研究的核心目标是寻求统一信息理论(UTI),即可否将对信息概念及其在各种模型、理论和解释中的最基本的理解抽取出来呢?美国著名哲学家丹内特提出:信息的概念有助于最终将心、物和意义统一在某个单一理论中 。也就是说,信息的概念有可能将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统一在一个理论之内,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Floridi认为,我们面临的情形大概是一种逻辑上相互依存但在概念上却不能相互还原的网络结构 。但是诸如某些信息的概念是否处于更核心或基础地位而应该得到优先考虑等信息环境中引发的系统问题将成为UTI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同时也是在情报学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的焦点问题。因为在情报学的研究对象中,情报和情报交流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处于一个开放、交互的信息系统中,不仅受到客观条件、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知识结构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对UTI是否存在问题的探讨将为情报学界定其研究基础、研究层次及规模提供解决方案,最终实现情报学两种传统的融合与情报观的统一。 可见,信息哲学对信息本质的探讨、对信息客体概念的深入分析、对信息动力学及利用和科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及其研究纲领中寻找建立大统一信息理论的核心目标分别与情报学中情报是什么、情报如何表现以及情报学的基础是什么等问题密切相关,在研究对象上的一致使信息哲学能作为情报学本体论的基础。 3.2.信息哲学的方法论 信息动力学理论及其概念分析能为情报学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信息哲学试图利用一个语义框架:语义信息可以根据形式规整、有意义和可靠的数据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析的观点,来理解信息的本质和信息动力学原理。这一问题将涉及到数据如何获得意义、有意义的数据如何获得真值、信息能够解释真理吗和信息能够解释意义吗等问题 。 信息及其动力学是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的核心。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研究的内容是认知代理,它们是接受、存储、处理、转换、生成和传输信息的信息系统。这便是信息处理观。它给信息哲学带来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如何解释认知、自然智能、信息处理、相同抽象水平?自然智能的形式能完全和令人满意地以非生物性方式实施吗?信息的方法能解决身心问题吗?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将是什么?认识论应该以某种信息的理论为基础吗?科学能够还原为信息建模吗?等等 。 由于对信息的地位不清楚,还将引发以下三个信息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信息的本体论地位是什么?信息能够自然化吗?自然能否被信息化? 。 信息哲学深切关注信息动力学理论及其概念的分析。Floridi支持用新的信息范式对哲学历史中的各个过程进行重新解释的重要性,也尝试着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专业文档文本的传播进行分析。他认为:信息和一般的语义学一样,都是一种处于二维空间中的事物,它们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而是处于人类与其所处的环境的分界处,就像两个空间的阀门一样。信息是相关的现象 。他还引入抽象水平(LoA)方法处理数据,认为数据的语义化过程其实是抽象水平模型的形成过程,任何对数据的获取都是以本体论对LoA的承诺为中介的。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对外界资源所提供的数据的不同的抽象水平。不管是经验主义的还是概念上的,数据仅仅作为建立某种模型的原料,LoA的一致性也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内在的现实主义,并不是所有的模型都是同样地推出某种结果,最好的模型是那些与限制它的条件相适应的模型。人们构建起来的世界其实是在他们希望达到的抽象水平最大程度一致的条件下的所构建的数据模型产生的结果。 信息哲学的这种信息处理观和抽象水平方法能为情报学提供认识论的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因为情报可看成是被理解为有意义的数据的内容,它与其活跃的语义工作环境密切相关,随之而来的是诸如数据的意义如何获取,处于抽象的哪个层次、什么才是可靠的和反映事实的数据以及是否存在语义的网络和实际的网络等问题 。情报学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情报在哪里和把情报放在哪里,同时还要处理情报工作与制造知识之间的关系,界定情报学研究领域的范围,探讨情报是否可以被全权获取等问题。信息哲学对信息动力学理论和概念分析的研究使情报学的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3.3.信息哲学的伦理规范 信息和通信技术对当代社会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引起了新的而且大都是始料不及的伦理学问题。信息哲学对信息伦理的研究为情报实践提供了道德伦理规范。 任何一个信息客体,在被其他信息客体接触时总是存在某种隐藏的部分,它是不可完全通达的。这点对信息伦理具有重要的意义。Floridi认为:信息就是一个行动的流(stream of action),而没有信息就没有道德。伦理学不仅仅是一个如何道德地处理一个给定的世界的问题,它也是一个建构世界、改善它的本质以及在一个正确的方法中规范它的发展的问题 。从动力学观点看,Floridi所引入的OOP包括7个方面的要素:道德主动体(agent)、道德受动体(patient)、讯息(message)、信息域(insosphere)、壳(shell)、实际信息(factual information)、信封(envelope)。信息客体事实上映射了人们的一个道德行为。 在情报学中,情报就是道德行为,它被当作交互作用的信息过程,由主动体发起,直接引起受动体状态的改变,同时受动体将改变反馈给主动体。在这个信息域中,情报学研究和情报工作过程所涉及的道德伦理问题都需要得到解决,需要情报伦理学为情报工作者提供道德伦理的规范和引导,而信息哲学引导并规范着信息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4、结语 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家庭信息用户日益增多,数字化资源数量剧增。人类信息行为的变化,信息流动机制的变更,给情报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在复杂的动态信息环境中,情报学研究任务将更多地集中于提供交互式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引领人们获得知识、实现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等。信息哲学作为情报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将促进情报学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并为其确定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向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严怡民.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112. Floridi L. On defin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s apphed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Social Epistemology ,2002,16(1):37-49. Herold K R.Librarianship and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Librar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2001,3(2):1-15. 刘钢.从信息的哲学问题到信息哲学. .http://www.siwen.org/renshilun/xinxi%20zhexue.htm Floridi L.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Metaphilosophy ,2002,33(1-2):123-145 Floridi L. Open problems in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Metaphilosophy ,2004,35(4):554-582. 刘钢.赛伯哲学与元哲学多元论框架中的未来东方科技哲学的可能基础. .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54945.html Floridi L. LIS as applied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a reappraisal. Library Trends ,2004,52(3):658-665 Herold K R.An information continum conjecture. Minds and Machines ,2003,13(4):553-566. Floridi L.Information ethics: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computer ethics.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99,1(1):37-56.
个人分类: 文章转载|3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卢映西 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能力稀缺
huangwd99 2008-11-20 13:46
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能力稀缺 《 经济学家》2005年第5期 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123 博主 评:此文论证西方 经济学 理论的基本假设 资源短缺不是总成立,动摇了西方 经济学 理论基础 ,张建平的《西方 经济学 的终结》有同样的观点。关键是中国和西方都处在生产过剩的年代,西方早已发展了成套的手段对付生产过剩:高工资、高福利,不断提高老百姓收入,80%人口是中产阶级。但是推销给中国的 经济学 却少提或不提这些对策,推销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优势,误导中国。   生产能力过剩(即生产过剩)是个老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说过的常识: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1) 即生产和消费是一体两面的过程,它们之间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生产能力过剩必然直接对应着消费能力不足,反之亦然。换言之,消费能力不足或者说消费能力稀缺,是理解生产过剩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源远流长的问题   一般人可能以为生产过剩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现象,其实不然。事实上,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社会大分工的时候,生产力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那时起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着人们。   孔子曾经批评鲁国大臣臧文仲,列举了他不仁的三桩罪状,其中之一是妾织蒲,即允许小老婆织草席贩卖。(2)这种行为被视为不仁,是因为官员已有俸禄,再纵容家属从事消费品生产就等于夺民之业、与民争利。   春秋时代还有个叫公仪休的,官至鲁国国相,他也认为当官就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有了丰厚的待遇就不许占小便宜。(3) 史籍记载,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看见妻子在家织布,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4) 这两个例子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先贤早已观察到生产过剩现象,意识到消费品的生产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因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似乎已把经济物品越多越好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了。当然,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人们的抗风险能力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产量极不稳定,关于生产过剩的零星记载往往湮没在更为常见的天灾人祸的记录中。上述孔子、公仪休的观点,在现代文论中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公仪休拔葵菜、烧织机的故事,过去曾被归纳为一个成语拔葵去织,如今在一般的成语词典里已经难觅踪影了。   同样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名著《管子》,也注意到生产过剩与失业、贫困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更为积极的解决办法。《管子》认为要让富者靡之,贫者为之,(5) 即让富人奢侈消费,给穷人劳动做事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丧葬时开掘巨大的坟墓,制作豪华的丧服,打造大型的棺椁。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做法:鸡蛋、木柴在煮烧之前,都要雕饰一番。凡此种种,为的是给穷人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一奇特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经济思想史上也处于极为超前的地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初,曼德维尔(Mandeville,1670-1733)才在他的成名作《蜜蜂的寓言》里提出类似的观点,(6) 但这书刚刚受到公众注意就被视为异端。这说明虽然生产过剩问题在文明社会一直存在,但除了某些思想家偶尔的灵光一闪外,很少为主流学说所正视。   二、消费能力也是稀缺资源   为什么生产过剩问题难入主流?笔者揣测,这大概是由于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曾有过漫长的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又经常遭遇天灾人祸,于是匮乏和饥馑就像噩梦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以致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直到现在,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深刻影响。例如,作为主流经济学立论之基的假设稀缺性(scarcity)――也就是匮乏,正是上述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按照这种经济学的观点,稀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出让有限资源满足无限欲望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生产过剩问题根本就无从提出,更遑论得到解决!   然而实际情况是,真正与稀缺资源对峙的是消费能力而不是消费欲望。尽管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是能力岂能无限?一个人吃两碗饭觉得饱了,就不会再想吃第三碗,这就是消费能力的有限性。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些格言,如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也许有人会说,消费欲望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人们饱暖之后还会想要点别的什么,人类可以在无限广阔的领域中拓展自己的消费能力。然而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Gary S. Becker,1930-)已经注意到这样的常识:消费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并不像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可以瞬间完成。(7)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在五星级宾馆总统套房里睡觉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到高尔夫球场挥杆击球。从这个常识出发,只要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便可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首先,一天只有24小时,这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平等的,没人能突破这个限制。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合著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在谈到时间的替代(trade-off)这个问题时,这样说道:以时间的稀缺性这一重要事实为例,人们可用于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8) 换句话说,人们用于消费活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再往前走一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本来显而易见但一直被经济学家忽略的结论: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这种能力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稀缺的。到了这一步,整个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便不可避免地摇晃起来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人跨过这一步。   随着数学方法的引进,经济学理论研究在形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者们越来越不习惯直接从常识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其实仅凭常识我们就足以判断,人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其一是生理约束,其二是时间约束,其三是预算(收入)约束。前两种约束可统称为绝对约束,是对消费能力最根本的制约。主流经济学没有区分能力和欲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考虑预算约束一个因素,从而不能认识到消费能力也具有稀缺性这样一个重要性质,这就使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曾经提到过绝对的消费能力,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消费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绝对的消费能力时,就已经难以为继了。他是这样说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9)   消费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由于相对于消费能力,技术进步对生产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所以现实经济生活常常表现出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倾向。当然,我们说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时候,指的是一种常态,即经济生活的常态应是供过于求而不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作为常态,生产能力的实现要受到消费能力的制约,而不是相反。主流经济学认为消费要受生产可能性边界约束,完全是搞错了方向。   实际上,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就隐含着消费能力稀缺的前提假设,否则无法解释边际效用何以递减,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何以比富人大。同样,如果消费能力不是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我们就无法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ty)现象,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通过自己的购买行为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构成,从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占据主导和支配的地位。但只要承认消费能力是稀缺的,在理论上就使得由稀缺性构造出来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紧张关系涣然冰释,从而无力再撑起整个经济学大厦。也就是说,只要往前跨一小步,只要戳穿一层窗户纸,我们就能看出,原来身为显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理论基础是自相矛盾的,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充其量不过是只知其一(有用资源的稀缺)不知其二(消费能力的稀缺)的半成品。这也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上几乎每一个问题都纷争不休、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   三、真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形式   正因为消费能力不但是稀缺的,而且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才导致了生产过剩现象。如果我们不能否认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生产过剩就是忽隐忽现地伴随着大部分文明社会生产过程的真问题。真问题决不会因为被忽视就不存在,但这种被忽视的存在只能通过隐晦的、歪曲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于是,生产过剩问题直到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人类搞出来的一些畸形的制度或习俗无意识地解决的。解决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条路径就是闲置或减损人的生产能力。在西方的中世纪,表现为社会供养一个庞大的僧侣阶层。在中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则表现为使一半人口沦为残废的女性缠足习俗。文革时期大规模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也可归入这一类。有趣的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同样脱不了这一窠臼,法国和荷兰政府就曾劝说人们提早退休或申请残废身份,以使多余的劳动者成为纯粹的消费者。(10) 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让农民减少剩余产量以换取政府补贴,从此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就一直欲罢不能。   第二条路径就是放纵或鼓励过度消费。古罗马的贵族们骄奢淫逸,直到亡国。古埃及人狂热地建造金字塔。现代市场经济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径。虽然主流经济学没有把《管子》或《蜜蜂的寓言》关于奢侈消费的思想直接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把过剩的生产能力压向有限的消费市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自从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勤俭节约的声音已难得听到,取而代之的是拉动消费、刺激消费、提前消费的喧嚣。仔细观察一下,其实很多消费就如《管子》所说的彩蛋雕柴一样是毫无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然而,提倡过度消费除了无谓地增加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外,对缓解生产过剩问题并无实质上的助益。因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过剩程度早已远远超出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现实市场经济制度的最大容量。翻开经济史就知道,把美国最终从30年代大萧条中拖出来的,既不是市场的力量,也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4年,由于要供应自己的军队和盟国的军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一番。奇妙的是,在这期间并没有发生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大炮挤走黄油效应,而是美国的个人消费普遍增加,失业率从17.2%下降到了1.2%――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失业率的最低点。(11)换句话说,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只有战争这种能瞬间破坏巨量物质财富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当然是个悲剧,我们面对的挑战就是怎样用喜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近现代理论视野中的生产过剩问题   本来生产过剩――即在一定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人的生产能力大于自身消费能力的现象――应该是好事,但在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却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这样的难题,单靠社会无意识地应付,是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事实上,生产过剩一直是市场经济国家产生贫富分化,进而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傅立叶(1772-1837)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12)贫困的原因是过剩而不是稀缺,实在是一个天才的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系统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不了包括生产过剩在内的种种问题,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凯恩斯也注意到了一种可富而不富(poverty in the midst of plenty)(13) 的矛盾现象,同样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实际上凯恩斯的可富而不富与傅立叶的提法可谓异曲同工,只不过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大相径庭。在凯恩斯提出的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蜜蜂的寓言》的影子。   不过,尽管有上述大师级的经济学家向生产过剩问题发起过挑战,并且曾经一再让人们以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显而易见的是,直到现在,这个古老的问题仍在考验我们的智慧。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   在市场经济中,过剩的生产能力作用于有限的消费市场,反映在企业财务上就是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早在经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候就被许多学者注意到了。亚当斯密就认为,随着资本的积累,利润率会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竞争加剧而趋于下降。(14)斯密这样说的时候,还有点漫不经心,但李嘉图就显得有些忧心忡忡了。李嘉图说:利润的自然趋势是下降的。(15)按笔者的理解,利润下降的趋势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就如衰老对于生命一样,是一种自然规律。这一趋势发展的最后结果,李嘉图没说,但马克思说了:大量分散的小资本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股票欺诈、危机。(16)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看到,欺诈早已无所不在,甚至进入到婴儿奶粉的产销领域。以财务稳健为生命线的保险业,在利润率下降趋势的逼迫下,正大张旗鼓地把资金投入风险莫测的股市。(17) 我们似乎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验证马克思说过的话。   需要说明的是,利润率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利润率会直线下降,因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偶然的因素顽强地抵抗着利润率下降的自然趋势。二战以后,战争废墟为生产能力的膨胀打开了巨大的空间,各种发明创造导致技术的更新换代也有效地提高了资本生产率,使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历了一段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于是,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轻率地断言马克思错了。(18) 然而从常识上看,这种论断的浅薄之处是很明显的:我们怎么能指望每当利润率将要下降的时候都会有一个额外的市场空间或划时代的技术革新恰到好处地前来救驾呢?事实上,直到今天,任何一个有实际经济工作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人只要投身到市场竞争中,他就不得不每时每刻都与利润率下降趋势进行艰苦的、而且常常是绝望的抗争。这种切身体会,正是那些只在书斋里做研究的学者们所欠缺的。   五、期待经济学中的哥白尼   稀缺还是过剩,这是个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在经济学中的基础地位,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天文学发展史上的地心说与日心说的争论。与地心说类似,主流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没有科学依据但又根深蒂固的错觉上的,这个错觉就是:人的消费能力总比生产能力大。其实只要站在常识的立场上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哑然失笑――假如消费能力真的比生产能力大,人类早就灭绝了。显然,在基础问题上搞错了方向,往后理论发展得越复杂、越精致,离现实经济生活就越远。确实到了认真正视问题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盲目迷信实际上回避了真问题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指导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就难免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比如,我们的现实经济已经进入到过剩经济阶段,生产过剩引起的失业问题日益严峻,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这样的问题:如何顺畅地把已经过剩的产品分配给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的消费者。可是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思想上仍停留在短缺经济时代,仍然认为提高企业的效率是主要问题。已经生产出来的都没有销路,再提高效率,产品卖给谁?那些发达国家倒是有钱,可是你把价廉物美的东西卖给他们,人家不但不领情,反而要告你倾销。可见生产过剩这种繁荣背后的烦恼是世界性的,WTO也解决不了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有些事情,我们囿于一些僵化的理论框框,早已见怪不怪,习焉不察了。假设有一帮外星人到地球考察,他们就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穷国不顾本国的贫困人口还温饱不继的现实,紧赶着把各种产品低价输送到富国,而富国却忙着把送上门的便宜挡回去。可以想像,那将出现怎样的友星惊诧!   由于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性错误,经过这种经济学专业训练的人大多丧失了发现现实经济真问题的能力。在主流经济学家们还沉醉于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幻梦中时,其他学科学者的洞察力已经直抵经济问题的核心了。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1913-2004)就揭示了一个容易被人视而不见的问题: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世界目前生产的食物多于它的需求。如果将这些食物平均分配,我们将拥有一个人民过于肥胖的世界,但是,这些食物并没有平均分配。(19) 确实,以高科技时代的生产能力而论,至少在满足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如上所述,是有限而不是无限的――的层面上,消费品的生产已经达到充分涌流的程度了。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当年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不过就是要消除贫困,建立一个让每个人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20) 从而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21) 的社会。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实现这样目标的物质条件早已具备,我们欠缺的只是经济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实际上,让每一个人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22) 这本来就是对一个文明社会最起码的要求,决不可能是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 (23)。只要我们认识到人的消费能力也是稀缺的,而且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我们就能看出,我们现在已经被现实生产力推到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社会的门槛上了。我们认不出这个门槛,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被一层错误理论的迷雾遮住了。   这样的迷雾显然只有哥白尼式的新理论才能驱除,然而新理论将出自何处?   六、希望就在我们中间   学术研究离不开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往往植根于对常识常理的敏感。保持这种敏感决非易事,因为我们每天都泡在常识常理的海洋里。但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失去了这种敏感,就很容易钻入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之类的牛角尖而不自知。还记得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那个年代吗?可见,在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抛弃常识而把一种理论当作不可怀疑的教条,各种有悖常理的怪事就会纷至沓来。面对现实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已有的理论中找到现成的答案,那就直接应用常识吧,诚如汪丁丁所言:在一个深不可测的领域里,我深以为然的指导原则是:返回常识。因为只有常识,是最可靠的知识。(24)   目前,贫富分化、失业、环境恶化等问题正越来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理论上有重大缺陷的主流经济学早已不敷应用。这样的形势,对于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际上,对主流经济学提出质疑的声音在我国经济学界一直不绝如缕,(25) 而问题在于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足以取代主流经济学的正确理论。也许只要改变一下观察的视角,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已经站在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巨人的肩膀上了。   这么说决不是狂妄,而是有根据的自信。有一个花絮值得一提:上面引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那段话,出自他专门为《全球通史》1999年中文版撰写的序言中,似乎是针对我们汉语读者说的。可能在他看来,他提出的问题,只有中国的学者能够解决?如果真是这样,这位历史学家的确眼光独到。放眼世界,我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所具有的优势实在是得天独厚:第一,我们的知识最全面。除了掌握现代西方流行的种种经济学理论外,我们还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素养,因此我们有可能从这两种很少交集的理论体系的碰撞中获得新的灵感。第二,我们的经历最丰富。我们既完整地经历了计划经济的兴起和崩溃,又亲身体验了市场经济的成功与困惑。所以,在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学者中,只有我们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才最有希望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固有模式之外闯出一条新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老生常谈的八个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左传文公二年.   3,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原文为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4,史记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原文为欲令农士工女安所雠其货乎。   5,管子侈靡.   6, 伯纳德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Gary S. Becker.A Theory of the Allocation of Time .The Economic Journal,Vol.75,No.299,1965,(9): 493-517.   8,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48.   10,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6.   11, 布朗参考书出版集团编.经济史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98.   12,傅立叶全集:第6卷 .巴黎版,1845,35.本文转引自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1.   13,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0.   14, 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 .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72.   15,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01.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页.   17,卢映西.对保险资金入市的思考 .经济学家,2005,(1).   18,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1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3.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5.   23,我们现在要警惕的恰恰是斯蒂格利茨指出的另一个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時候,它本身也具有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性质。参见:卢周来.作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新古典经济学 .二十一世紀网络版, http://www.cuhk.edu.hk/ics/21c/index2.htm (2004#0;12).   24,汪丁丁.知识产权不是霸权 .财经,2004,(24).   25,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的对话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赵磊.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危机 .经济学动态,2004,(7).
个人分类: 转载|1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