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大学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整理近期发的微博(2)
xuxfyuwp 2014-5-4 16:59
@许小峰xiaofeng热带气候区几十年来一直在扩大。同温层臭氧消耗已被发现是造成热带气候区向南扩大的一个因素,但其在北半球的扩大机制仍不清楚。Allen等人报告,因大气加热效应和对流层气流的偏移而造成的炭黑和对流层臭氧的增加,最有可能是热带气候区向北扩大的原因。温室气体是次一级影响因素。(5月17日《自然》) @许小峰xiaofeng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近日发布研究报告,中国985工程院校学生在课上提问或参与讨论题项上,有超过20%的中国大学生选择“从未”,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国学生选择“经常提问”或“很经常提问”,而选择这一选项的美国大学生约为63%。 回复@selina_magic:不过杨振宁也谈到:“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在中国使用推演法,打下一个非常扎实的根基;到美国,学会多注意新现象,由新现象归纳出理论。”或许结合一下会形成优势。 @许小峰xiaofeng : 杨振宁:在物理学习方法上,国内是推演法,在书上学到一个理论,按定律推演到现象。芝加哥大学相反,从现象开始,老师和同学整天想的就是这些新现象,能不能归纳成一些理论。如果归纳出来的理论与既有理论吻合,就写一篇文章;如果与既有理论不符合,那更好,因为那就代表既有理论可能不对,需要修改。 @许小峰xiaofeng杨振宁在上个月的一次演讲中谈到:一般来讲,美国重要的科学家比较冲,同时,美国科学又是非常成功的。所以,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一个社会要想科学非常成功,是不是必须制造一种风气,使年轻科学家都很冲,朝中国儒家君子相反的方向走?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许小峰xiaofeng1946年李政道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被物理学家费米破格收入门下,攻读博士学位。面试时,芝加哥大学的招生人员问他:“你读过什么经典著作?”李政道说:“中国经典算不算?”招生人员想了想说:“算!”李政道说:“《论语》、《孟子》、《庄子》……”招生人员听后说:“很好!” @许小峰xiaofeng回复@玫璇隐曜:这与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业有关,具有普遍性。相对而言,气象领域还不是最差的,如气象卫星是以自主研发为主,天气雷达尽管是引进了技术,但基本上做到了消化吸收。最薄弱的还是气象基础理论,这方面的差距更大一些。 @许小峰xiaofeng暴雨量级的标准已沿用多年了,应做些修订补充。50毫米的雨量集中一小时下和均匀分布在24小时内下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气象知识: //@三水天气: 您知道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的降水量分别是多少吗? @许小峰xiaofeng“都是错的”与“不很准确”不是同一概念。不过气象学与经济学都是可以做预测的,区别在于气象预报本身与实际结果是不相关的,不管报对报错,天气气候都会按其自身的规律运行。而对经济的预测就不同了,预测本身会加入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要素当中,产生相互作用,干扰结果。如金融市场,是一个较典型的 @许小峰xiaofeng1945年赵九章首先提出行星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指出大气在斜压状态下可以是不稳定的,振幅随时间增长而形成气压槽、脊分布和发展,这是现代天气预报理论基础之一。1946年赵九章在芝加哥大学做学术报告时,引起国际气象学家的重视。在气象学发展史上公认“公元1946年,中国赵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稳定概念”。 @许小峰xiaofeng墨西哥下加里福尼亚沙漠中的树状河流照片,大自然的杰作,与真实的树木结构应遵循某种共同的规律,相似的分形。 @许小峰xiaofeng萧伯纳说过一句话:“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如果将此话套用到从事科学的人身上,或许也可以区分出两类科学家,牛顿主要是解释现状,爱因斯坦则涉及到不少在现实中还看不到的现象。 @许小峰xiaofeng黄冈以走出将帅多而自豪,仅红安县就出现过200多位将军。 在在黄冈一些宣传品上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述:一位元帅,两位主席, 三位一大代表,四位副总理,六位政治局委员,八位上将等。当初俞正声主政湖北时曾来过黄冈,讲过一句话给当地人留下印象:你们应该宣传将军,更应该关注、纪念那些烈士。 @许小峰xiaofeng最近与科协的朋友谈到中国国民科学素质问题,根据2010年的调查,全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这个数字在2007年是 2.25%,在2003年是1.98%。尽管总体不高,还是有进步的,希望2015年能达到5%。 科学素质调查是从美国开始的。1979年,米勒教授建立了这一评估体系并开始进行调查。 @许小峰xiaofeng : 气候科学家研究小组在4月5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提出,北大西洋上的大气雾霾——即从烟囱到火山喷出的所有小微粒——的盈亏驱动了这里的海洋温度变化。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气候学家Ben B. B. Booth和同事指出,较早的气候模型无法重复这一效应,而新一代的模型则办得到。 @许小峰xiaofengBMC期刊编辑说:写好论文必须要记住:1)保证内容清晰和讨论的逻辑性;2)要简练:过于冗长会使重点不突出;3)讨论要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不要夸大结论;4)清晰简洁地说明研究目的和你关注的科学问题;5)将你的工作置于领域背景内:引用关键的文献,且在正确的地方引用;6)严格遵守期刊规定。 @许小峰xiaofengDansgaard 丹麦人,Oeschger 瑞士人,和Heinrich 都是地质冰川学家, 对格陵兰冰芯的研究发现,末次冰期内该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一系列千年级的、快速的、大幅度的冷暖变化事件,即Dansgaard-Oeschger事件,也称Dansgaard-Oeschger旋回(D O)。Heimich事件以北大西洋发生大规模冰川漂移事件为标志,代表大 @许小峰xiaofeng记者问德国汉学家顾彬:你认为该怎样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家园呢?顾答:“让中国的作家沉默20年,让他们的作品休息20年,然后拿出来看一看,好不好?如果好,就拿出去出版。如果觉得20年实在太漫长的话,5年也行。” @许小峰xiaofeng : 央视《新闻调查》报道,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表示,即使现在按照北京预设的八年目标,到2020年,北京的PM2.5仍然是不达标的,到时候年均大约在5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国家标准是35微克,所以还离国家标准有一段差距。按照预设目标,北京力争八年内降低所有空气污染物数量30%。 1@许小峰xiaofeng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罗斯福跟斯大林进行了单独会谈,罗斯福要劝斯大林出兵,斯大林开出了一系列的条件,代价都是开在中国人头上,他要罗斯福承认外蒙的现状,要承认满洲里到大连这个铁路由中苏共管,还有旅顺港租借给苏联。事后美国将此事告诉了蒋介石,但斯大林从来没告诉过毛泽东。 @许小峰xiaofeng《华盛顿邮报》4月17日报道,上周,名叫穆罕默德•阿山的塔利班指挥官来到安全哨所,拿着印有自己画像的悬赏广告,要求支付广告上所说的100美元奖金。阿山涉嫌两起恐怖袭击活动,警官立即将其逮捕。“我们问他,这是你吗?他很兴奋地回答:那就是我!我现在能拿回奖金吗?”一位在场美国军官回忆说。 @许小峰xiaofeng:4月17日中新网报道:法国观测卫星拍摄到喜马拉雅山脉冰川面积在过去几十年间不断扩大。扩大的面积主要位于喀啦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西侧的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交界处。法国科学家对比了1999年和2008年的数据,发现冰川面积大量增加。有人说是气候变暖的反例,也有人认为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降雨量增加。 @许小峰xiaofeng : 古代赵国的都城邯郸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千多条成语构成的独特成语典故文化,对国人的影响不亚于那些大部头的国学专著。如"胡服骑射",被称为最早的改革开放。 @许小峰xiaofeng :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进行的一项10年研究发现,在环境变暖的早期阶段,植物可以茁壮成长,但很快就会开始退化。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在气候变暖情况下的第一年植物生长得很茂盛,但在接下来9年内这种效应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该研究结果挑战了对气候变暖将促使植物持续生长力的预期。 @许小峰xiaofeng : 许小峰xiaofeng:1936年,爱因斯坦将一篇学术论文投往美国《物理评论》杂志社,杂志社将论文交至匿名审稿人。这位审稿人的意见竟写满了10页纸,认为这篇论文不能刊用。爱因斯坦最终改写了论文第二部分,才刊发在该杂志上。体现了杂志社对科学的坚守,审稿人的严谨、认真及求实求真的精神。 @许小峰xiaofeng : 了解了过去,就可以知道现在,知道了过去和现在,就可以预测未来,这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也常可以成功,前提是事物的发展不能发生转折或突变,否则就要砸锅,结果也就难说了,这需要复杂的预报模式。 (原文写于2012-05-23 20:59:46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1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26万美国大学毕业生拿着最低工资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4-4-1 04:41
26 万美国大学毕业生拿着最低工资 蒋继平 2014 年 3 月 31 日 今天美国有线新闻网金融频道有一个报道 ( 1 ):根据美国劳工局的最新统计数据, 2013 年美国有 26 万大学毕业生拿着最低或者不到最低标准的工资。这个最低工资的标准是每小时 $7.25. 在这篇报道中, 作者用粗体字在文章的开头说:“ If you thought paying tens of thousands ofdollars for a college education guaranteed a high-paying job, think again. ” (假如你认为付出几十万美元获得大学教育就可以保证一份高薪职位, 请再想想。) 文章继续说, 今年 (2013) 情况已经有所起色,是 2008 年以来的最小的数目, 最糟糕的是 2010 年, 那年的数目是 32 万七千人。下面是文章提供的数字图表。 表 1。 美国大学毕业生拿着最低或者不到最低工资的人数。 看了这篇报道, 读者们会有什么想法呢? 读书无用? 假如真的仅从经济方面来考虑, 正如这篇文章的作者所言, 花费几万美元接受大学教育, 是否值得, 应该多多思考。 我本人对这篇文章的真实性没有任何怀疑, 可是, 我对作者的观点不是很认同。我认为大多数人读大学并不是为了一个高薪工作。 在我看来, 上大学为了一份高薪工作是其目的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目的。 上大学有好几个目的。 一是一种身份的认可。 二是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是较好的工作环境。 四是可能比较好的报酬。 我提供这个信息, 是想借此机会向国内民众提供一些美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在美国, 大学生失业和拿最低工资是很正常的事。 这是一个在资本制度下自由竞争的社会。 人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竞争, 而不是通过抱怨,来改变生活。 ( 1 ) http://money.cnn.com/2014/03/31/news/economy/minimum-wage-college-graduates
个人分类: 万花镜|3952 次阅读|3 个评论
关于美国大学生创业的一项研究
热度 3 Wuyishan 2013-5-17 06:30
关于美国大学生创业的一项研究 武夷山 Research Policy 杂志 2012 年第 4 期发表了法国 HEC 大学战略与企业政策学副教授 Thomas Astebro (他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和本校一位同事以及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位学者三人合写的文章, Startups by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their faculty: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和大学老师创办的公司:对大学创业政策的启示)。文章说: 过去,人们只关注大学老师的创业。其实,近年来,理工科本科毕业生创办公司的数量至少是大学老师创办公司数量的 10 倍,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内就创办公司的概率是其老师们创办公司的概率的两倍。大学生创办的公司的质量并不低。本文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的三个案例,以说明大学在激励学生创业方面可以怎么做。文章认为,已经出台的那些旨在促进大学老师创业的举措,对于刺激经济发展来说未必是最有效的措施。 以下的午餐演讲内容简介虽不是文章的原文,但是较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意思( http://www.bruegel.org/fileadmin/bruegel_files/Events/Write_ups/2012/121017_event_summary_final.pdf )。 Startups by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and their faculty: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policy Lunch talk, 17 October 2012 Speaker: Thomas Astebro, Associate Professor Strategy Business Policy, HEC Paris; Karen Wilson, Visiting Fellow, Bruegel Chair: Reinhilde Veugelers, Resident Fellow, Bruegel In the 60s, the success of Universities was measured by the amount of Nobel Prizes won by each of them. During the 70s, paper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but today, the number of firms started by each university is also a key indicator of their quality. In a recent study presented at Bruegel, Thomas Astebro, Associate Professor in HEC Paris, analyses the impact of US universities in start-ups and wonders about the best approach for policymakers to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According to his team’s findings, the majority of start-ups are created by students and recent alumni; not faculty. In fact, the former outnumber faculty spin-offs 21:4. This discovery led Astebro to question whether if giving incentives to universities, a policy currently applied in the US, is the best option. In order to focus in the quality of these new firms and not only the number, the study analyses yearly earnings of alumni vs. faculty firms, as well as their survival rat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 the US, student start up owners earn half than faculty owners, but 12% more than their peers who become employed. Those who apply the knowledge acquired during their education earn 23% more, and the ones that come from top universities earn 31% more. On the side of survival rate, 60% of faculty-started firms last longer than the 2-3 year period, while the rate is of 34% among graduates. According to Astebro, these are signs of how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matters, and how start-ups by student and alumni are not poor quality. Astebro concludes that supporting students would have the biggest gross-impacts on start-up rates, as opposed to the current policy that inves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Karen Wilson, Visiting Fellow at Bruegel, broadened Astebro’s questions by stating how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needs to be looked at in relation to the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in which they are located. Taking as an example that the average age of entrepreneurs in the US is 40-years-old, Wilson also emphasized that the goal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s to set a mind-set that might only be fruitful years after graduation. In this aspect, both panellists agreed on the need to look at these numbers in the long term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794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视频:美国大学生杀害室友吃掉其心脏大脑
xupeiyang 2012-7-8 14:33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2-06-01/221961765851.html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闻:电子科大蝉联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
热度 5 pb00011127 2012-4-10 09:19
---- 2012年新闻 ---- 近日,2012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成绩在官方网站揭晓,我校学子继2011年荣获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s)后再获该殊荣。此外,我校参赛队还获得1个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s)和10个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 由计算机学院周涛教授指导的学生郭方健、苏江、高见等3名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与康奈尔大学代表队等六支队伍一同获得ICM总体成绩特等奖。我校学子曾在2004年和2011年两次获得MCM/ICM赛事特等奖,同时我校也是继国防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之后第3个蝉联特等奖的中国高校。 201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吸引了来自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美国(哈佛大学、西点军校、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5026支队伍、15078名学生参赛。本次大赛共评出特等奖17个,约占参赛队伍的0.3%。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包括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是由美国自然基金协会和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共同主办,运筹学与管理科学学会、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等多家机构协办的一项面向世界各国大学生的国际性权威赛事,享有数学建模“奥林匹克”之称。竞赛以三名本科生或高中生为一组,在四天时间之内,就指定的问题完成模型的建立、求解和验证,最终以条理清晰、流畅的英文撰写一篇20页左右的论文提交给竞赛组委会。自1985年以来,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功举办28届,电子科技大学凭借优异的战绩,目前占据MCM/ICM特等奖总数排行榜(中国高校)第三位。 ---- 2011年新闻 (2011年新闻稿提供者没有统计ICM的数据)---- 据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官方网站的消息,我校学生在201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中,再次获得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s)。我校数学学院数学建模队指导的学生还在201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MCM)及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中获得1个 Meritorious winners和4个Honorable mentions。 由计算机学院周涛教授指导的学生王文强、曹跃、杨紫陌等3名学生组成的参赛队,获得总体成绩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s)、最具创意奖(INFOEMSBen)及美国管理运筹与管理科学学会奖(Fusaro Award)。这也是我校学子继2004年获得该项赛事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s)后的再次突破。本次竞赛仅有7个参赛队荣获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s),占参赛队近0.3%。国内参赛高校仅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获得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s)。 201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共有来自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985高校)、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杜克大学等高校)等16个国家、2775支队伍、8325名学生参赛。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是一项国际级的竞赛项目,更是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大赛共设置Outstanding winners、Finalist winners、Meritorious winners、Honorable mentions等4个奖项等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98 次阅读|9 个评论
MCM近三年优秀论文
sobolev 2012-1-5 20:27
201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特等奖论文全集.pdf 2010MCMICM特等奖论文全集.pdf 2009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获奖论文(5).pdf 2009MCM.pdf
7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大学生就业难[转载]
halcon 2011-11-14 17:44
http://news.sina.com.cn/w/2011-11-14/044523460501.shtml 由于经济不景气,许多美国年轻人面临着失业的窘境,但令人惊讶的是,两名20岁左右的青年,最近竟双双在选举中胜出,跻身美国最年轻的市长和镇长之列:22岁的阿列克斯·摩尔斯在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当选市长,而18岁的高中生杰瑞米·米尼亚则在爱荷华州阿代尔镇当选为镇长。   击败67岁现任市长   据11月13日《每日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道,现年22岁的阿列克斯·摩尔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人,今年夏天刚从罗得岛州首府普罗维登斯市布朗大学毕业。   据悉,摩尔斯从小就对政治感兴趣,不久前,4万人口的霍利奥克市开始竞选新一任市长,得知此消息后,摩尔斯就立即报名参加市长竞选。   没想到参选后,摩尔斯竟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初选,最终67岁现任女市长伊莱恩·普卢塔成了摩尔斯唯一的竞争对手。   数日前,市长竞选投票结果终于揭晓,让竞选对手、女市长伊莱恩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最终摩尔斯竟得到超过5000张选票,以多出600票的绝对优势成功击败了她,一举当选为霍利奥克市的新任市长,摩尔斯也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市长之一!   在校时就谋划当市长   22岁大学毕业生当选市长的新闻轰动了美国,而摩尔斯表示,他能当选市长并非仅凭运气,而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的结果。事实上,早在一年半前,当时尚未大学毕业的他就已经决定参加市长竞选了。摩尔斯说:“我在一年半前就已决定参选,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直到我觉得自己对市长一职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后,才决定正式参加大选。”   年薪有望达7万美元   凭着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摩尔斯在全市最大的拉丁美洲小区得到一定支持。另外,敢于公开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和没有心理包袱也是摩尔斯当选的原因。当然更主要的是,许多市民都认为,摩尔斯在施政纲领方面很有自己的主见——尽管他十分年轻。据悉,摩尔斯的市长任期将为4年,而按照通常的标准,身为市长的他年薪有望高达7万美元左右。综合
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大学生:中国简直是天堂!
热度 16 chrujun 2011-10-28 12:58
家里来了两名来自美国东部地区大学生,要在家里吃住19天。这两名学生与这次到长沙的38名学生属于IHP项目。他们在一个学期里一边旅游一边学习,刚在印度呆了一个月,接下来要在中国呆一个月。 谈起中国和印度的差异,他们说中国简直是天堂。 因为他们在印度的条件很艰苦。 两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衣服要用手洗。并且,印度人吃饭用手抓。有很多人手很脏,就抓饭吃。看了之后很难受。 我们在长沙提供的条件确实比印度强多了。为每人提供了房间和床。衣服有全自动洗衣机写。还可以上网,出门有车代步。 其中一位学生暑假还在苏州打了3个月的工,对中国印象不错。 确实,中国人比印度人勤劳得多,这是我在印度工作3个月后最深的体会。只有勤劳才能更快改变命运,对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中国能够赢得尊重,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人很勤劳。 补充说明:感谢各位朋友的评论!我要补充的是,在长沙的美国学生是住在教职工家里,与学校无关。学生感受的差异是中国家庭和印度家庭所提供条件的差异。 在这里并没有给美国学生提供超国民待遇的做法。
个人分类: 中国观察|613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历年英文试题
sdssxwfd 2011-4-13 14:04
http://www.carroll.edu/mparker/mcm/mcmproblems.htm
个人分类: 数学模型|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学生找工作前必做的20件事
swx0789 2011-2-26 10:35
第一、走出图书馆。你可以拿到学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没有为实际工作做好准备。大学是四年人生经验,不是120个学分。在美国的大学,课外活动常常和功课一样重要。 第二、在你的宿舍里开始做生意。记住,雅虎,谷歌都会争先恐后地买你弄出来的网站。这也许是和中国的大学最不同的。清华曾禁止学 生开小买卖。这次因为香港诸大学的冲击,我提出了北大清华“二流”说,有人义正词严地驳斥:北大清华学术气氛浓,香港的学生,老是打 工作生意。要按美国的标准,香港的大学确实在这方面领先一步。别忘了,谷歌本身就可以归于大学宿舍里诞生的买卖。 第三、别债务缠身。在普通的州立大学和名牌但昂贵的私立大学之间,最好选择前者。因为目前州立大学质量很好。从个人前途上看,无 债一身轻比花钱买个名牌要有利得多。 第四、积极参加校园的活动。比如有个二年级的学生去年给新生当校园导游,今年成了导游部的主任。通过这种活动,她学会怎么理解, 帮助别人,满足别人的需要,和别人沟通。这在美国文化中,是所谓“领袖素质”的基础。找工作时会被别人另眼相看。 第五、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美国的文科博士,培养出来只去大学教书,除此而外几乎 别无出路。我写博士论文时叫苦: “早知如此,还不如去当出租车司机。”同事听了笑着说:“你知道吗?那些出租车司机,许多都有博士学 位。”在中国,博士泛滥成灾。干什么都要有个博士学位。仿佛是教育的炫耀性消费。实在太过浪费。政府应该砍掉博士课程去办好中小学。 第六、别上法学院。前几天看报道,纽约律师事务所的起薪已经涨到十四万多美元,无怪法学院挤破门。但律师总是代表别人去争利,压 力奇大。自杀是律师中第一号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第七、参加体育运动。调查表明,大学从事体育的人,毕业后比那些不沾体育的同学明显收入高。特别是企业总裁,从大学体育中获益甚 大。这一点,在中文世界中,大概数我的近著“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中论述最详,也是国人理解最浅的面向。美国人从事体育不仅是 锻炼身体,而且是培养竞争的才能和领袖素质。一个大学运动队的队长到华尔街找工作,优势不可限量。 第八、别按着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第九、干一些你并不擅长的新事物。这一点我自己可以现身说法。大学生很爱给自己下定义,什么自己不擅长这个,不擅长那个,作茧自 缚。你对自己未必了解。这是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教诲。所以,请给你自己一个机会。我大学不学英语,觉得不喜欢,也无才能。后来被逼无奈 ,居然要靠说英语吃饭。如果我二十岁时有人给我指出这样的前程,我一定觉得是个笑话。我敢和现在的大学生打赌,你们中许多人,二十年 后会生活在自己完全没有设想过的现实中。 第十、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义成功,别以外在的东西(比如金钱)来定义成功。美国一位巨富之子,后来成了CNN的节目主持人。他说和 名人长大再当记者,一大好处就是看破人生。那些从小见到的传奇般的富翁,有时比小老百姓得生活悲惨多了。他自己的一个兄弟就自杀了。 第十一、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着天上掉馅饼。 第十二、选修关于“幸福”的心理课程。在哈佛,这一课程是最热门的课之一。大学开不出这样的课,我看是不合格。 第十三、上表演课。美国社会整个就是个舞台。从教授,政治家,企业总裁,到律师,将军,记者,不会表演就很难出头。 第十四、学会赞美别人。在生活中,既要当好演员,也要当好观众。 第十五、使用职业咨询服务机构。美国大学一个重要部门就是求职咨询机构。专业人员帮助你分析自己的长短,以及就业市场,帮助你准 备面试,修改申请信。没有这样的机构的大学,也是不及格的。 第十六、被拒后应该坦然以对。我有一位朋友,当年没有上清华,后来对我说:高考给人一种自卑心理。因为清华那个分,我发挥多好也 到不了。所以见了清华的就自觉得一头。其实,他事业远比许多清华学生成功。一句话,要自己定义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标定义自己。 第十七、从上一点延伸下来,就是要傲视名校,别觉得上了哈佛有多么了不起。 第十八、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第十九、要靠打工读完大学,积累工作经验。 第二十、把你的目标列成表,因为你没有计划就不可能成功。 本文来自: 小木虫论坛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1264707fpage=4
1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