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突触小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日一图|科普神经科学](2)
热度 2 platinum129 2011-2-26 14:03
[每日一图|科普神经科学](2)
(2) 2011-02-27 神经细胞的"语言"之化学信号与电信号 神经细胞会"说话",也能"听"别的细胞"说话".神经细胞能够释放某种化学物质,也能感受到其他细胞释放的化学物质. 但是细胞的"耳朵"距离它的"嘴巴"非常远.还记得昨天提到的神经细胞突起吗?就是从细胞体上伸出来的那些"管子",绝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感受化学物质的结构"耳朵"与能够释放化学物质的结构"嘴巴"不在同一条管子上,它们之间相距几十至几百个微米以上.那么,从听到"别人"说的话到说出自己的话,这中间的信息传递是怎样完成的呢? 答案是通过电信号的传导. 首先看下图左边,从神经细胞释放的用于交流信息的化学物质被称作 神经递质 ,它们是一类分子量比较小的化合物,可以与另外一个细胞膜上面的 受体 相互结合.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当它与递质结合以后就在细胞膜上面打开了一个通道,某些原本不能透过细胞膜的离子可以穿过这个通道.假设前一个细胞释放的是 谷氨酸 ,它的受体是 谷氨酸受体 ,那么打开的通道就非常适合阳离子通过,大量的钠离子(Na+),即正电流,流进了细胞内,改变了细胞膜内的电位,而细胞内充满了电解质溶液是可导电的,这个电位改变就能够沿着"管子"(细胞突起)传向细胞的其它部分.由此完成了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再看下图右边,如果一个细胞膜电位改变的信号传导至它的"嘴巴"结构附近,这个"嘴巴"就要开始"说话"了:电位改变刺激了另外的一群蛋白质(绿色表示的),它们也在细胞膜上形成了一些通道,而这些通道非常乐于允许 钙离子 通过.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很强大,它们能够推动被称为 突触小泡 的结构向细胞膜上运动并最终与细胞膜融合,释放藏在突触小泡里面的 递质 .这样电信号就转换成了化学信号. 神经细胞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这样的信号转换,化学信号和电信号都是信息的载体,它们是神经细胞的语言.
个人分类: 科普|4695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