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才华横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果》——拉迪亚德.吉卜林 //译文 芮成钢
热度 1 zhangzuocug 2012-6-14 10:07
如果,身边的人都失去理智,并将其归咎于你, 而你却能保持清醒; 如果,所有人都怀疑你,而你却能自信如常, 并体谅他们对你的怀疑; 如果,你能耐心等待,不急不燥, 或遭人诽谤憎恨,却不去以牙还牙; 既不去光彩照人,也不去才华横溢。 如果,你能去梦想,但却不做梦想的奴隶; 如果,你能去思辨,而不是为了思考而思考; 如果,你能以平常心坦然面对失败和凯旋。 并懂得,他们其实都是幻象; 如果,你能忍受你说出的真理,被无赖们故意曲解演绎, 用以误导愚昧人群; 或者,眼睁睁的看着你为之付出一切的珍爱, 被人诋毁,然后俯拾碎片, 用老旧的工具去细细修补。 如果,你敢把所有赢来的人生筹码堆在一起, 冒险一搏,却一把输光, 然后从零开始,从不言败; 如果,你能让精疲力尽的意气与肌体, 依然听从于你仅存的意志, 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 如果,你能和百姓打成一片,却拒绝随波逐流; 或与王者同行,却不忘,庶民本色。 如果,无论是宿敌还是挚友,都无法伤害到你。 如果,所有人对你都很重要,但又没有谁那么重要。 如果,你能惜时如金,分秒必争; 那么,这个世界就全都属于你。 而你,我的儿子,也终将长大成人。 If By Rudyard Kipling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 - 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 - 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e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and build ‘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and-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 - 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 - which is more - you'll be a Man my son!
个人分类: Its just life|722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Alluvion 2012-4-7 17:47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Lou Andreas-Salomé),一位征服天才的女性。她是俄罗斯流亡贵族的掌上明珠,有怀疑上帝的叛逆,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特立独行的女权主义者;她为尼采所深爱、受弗洛伊德赏识、与里尔克同居同游。 中文名: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外文名: Lou Andreas-Salomé 国籍: 俄罗斯 出生地: 俄罗斯圣彼得堡 出生日期: 1861年1月12日 逝世日期: 1937年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不详 目录 个人简介 他人纪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个人简介 他人纪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展开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莎乐美(1861—1937)是19世纪晚期欧洲大陆知识沙龙所共享的“玫瑰”,她把自己人生最后的25年都献给了精神分析;她不仅给精神分析贡献了许多价值非凡的论文,而且还进行了具体运用。   1861年1月12日,露·莎乐美降生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座将军府邸里,由于家族声名显赫,连沙皇也亲自写信祝贺。   这位千金小姐童年时,有点孤僻、落落寡合,但心智非常早熟。在莎乐美的青少年时代,对她帮助最大、影响最大的男人是基洛特。从1878年冬到1879年,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两人过从甚密,莎乐美从基洛特那里学习了宗教史、宗教比较学、宗教社会学、宗教教义、哲学、逻辑学、文学、戏剧等课程,并广泛阅读了笛卡儿、帕斯卡、席勒、歌德、康德、克尔凯郭尔、卢梭、伏尔泰、费希特、叔本华等人的著作。她在这几个月里所学到的东西相当于一般大学生几年的所得,为她在宗教和哲学方面的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   为了能够亲眼见识浪漫主义的法国和理性主义的德国,莎乐美在父亲病故后,以陪母亲散心的名义,踏上了出游的行程。   在罗马,莎乐美与尼采第一次见面,尼采对莎乐美一见倾心。莎乐美欣赏甚至崇拜尼采无与伦比的才华。但是,谈婚论嫁时,莎乐美却拒绝了这个亦师亦兄的怪杰。在遭到拒绝之后,尼采本来就有的偏头痛连连发作,开始患上了仇女情结。   1897年的一个傍晚,莎乐美和里尔克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尽管莎乐美大里尔克14岁,但她的魅力还是征服了这位青年诗人。里尔克在莎乐美身边也享受到了别的任何男人所享受不到的关爱。两人曾同居过许多时日,同游过许多地方。1926年深秋,里尔克因为玫瑰花刺伤了手指而染上败血症,不久一命归西,莎乐美痛心不已,写过许多动人心魂、催人泪下的悼念文字。   莎乐美身上最闪光的,是她永远不知疲倦的学习精神。为了学习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学术思想,她到处拜师。哪位大师的思想最前沿,她就去哪儿程门立雪。 1911年秋天,在魏玛举行的精神分析学大会上,她与弗洛伊德谋面。靠着超群的悟性,她花了六个月,居然学完了精神分析学的基础课程。1912年春天,她去维也纳拜访弗洛伊德,再次提出拜师的要求。弗洛伊德把莎乐美收做了及门弟子。 编辑本段 他人纪念    和经典舞剧无关;和王尔德的戏剧无关;和天才尼采、弗洛伊德、里尔克有关。   弄瞎我的眼睛:我还能看见你,   塞住我的耳朵:我还能听到你,   没有双足,我还能走到你那里,   没有嘴,我也还能对你宣誓。   打断我的臂膀,我还能用我的心,   象用我的手一样,把你抓劳,   揿住我的心,额上的脉管还会跳,   你如果放火烧毁我的额头,   我就用我的血液将年承受。   --诗人里尔克为莎乐美而作.   纵使我们已经在两艘不同的船上,我们仍然会在同一条河上航行—因为同一个源头在等着我们;里尔克对她说。   “回到女人身边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失去莎乐美后,尼采愤懑而作。据说尼采见到莎乐美的第一句话是:我们是从哪颗星球上一起掉到这里的?   在她的老师弗洛伊德的书架上,摆放的是莎乐美的照片。 编辑本段 情 史 哲人的假面舞——与尼采的情史   少女的祈祷总是虔诚的,少女的梦想总是热烈的。莎乐美渴望什么?她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伟大的心灵当面对话,从那口甘泉中舀取一瓢琼浆玉液。弗罗琳·冯·梅森伯格是莎乐美的知音,也是莎乐美的引导者,这位“女巫”仰眺璀璨的星空,犹豫的只是该让谁来下凡?她的目光被一颗最闪亮的星,也是一颗最孤独的星吸引了,他就是伟大而又可怜的弗莱德里希·尼采。弗罗琳待人接物的技巧颇为圆熟,她先给莎乐美寄去尼采的新著《悲剧的诞生》,然后又写了一封长信讲述这位哲人的故事。在她的笔下,尼采的精神屹立不倒,人格独立不羁,他剑锋所指,竟迫得尊崇已久的恩师瓦格纳无地自容,大有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气和憨劲。然而,这位思想的巨人,偏偏又是生活的弱者,他年近四十,却萍踪浪迹,孤身漂泊,而且与病魔长年周旋。莎乐美读了尼采的著作,不禁为他横空绝地的智慧所震撼,读了弗罗琳的长信,又不禁为哲人孤苦悲凉的身世而感伤。震撼加感伤这难道还不够吗?她直觉自己已被征服了,是的,尼采具有伟大的心灵,她渴望尽快见到他。   帷幕徐徐拉开,导演弗罗琳·冯·梅森伯格已退到舞台之后,她正指点欧洲最伟大的哲人去约会欧洲最聪明的闺秀,地点选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弗罗琳急于将此剧导演成千古佳话。可奇怪的副导演则是保尔·李,尽管他内心狂热地迷恋莎乐美,却愿意退避三舍,为朋友让路。至于最迟登场的男主角尼采,经弗罗琳和保尔·李两人从旁大煽特煽,心中的那团烈火已由深红而趋于纯青了。他甚至飘飘然,有点盲目乐观,在写给保尔·李的信中,跳闪着下面的语句:“请您代我问候那位俄罗斯女郎,如果这样做有意义的话。我正需要此种类型的女子。……一段篇章的开始是婚姻。我同意最多两年的婚姻,不过这也必须考虑到我今后十年内将做些什么而定。”这话说得过于托大了,他以为局势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莎乐美则未能征得兄长罗伯特的同意,因为罗伯特的眼光完全是世俗的,对尼采这种饱学多才的老光棍抱有十足的戒心,怕妹妹会上当受骗;此外,他还告诫妹妹,作为大家闺秀,须知形象第一,名誉第一,人言可畏,浪漫无异于玩火自焚。向来特立独行的莎乐美自然很反感这样的提醒,她在回信中明显带着几分火气:   我既不追随典范去生活,也不奢求自己成为谁的典范,我只为我自己而生活。因此我的生活中没有不可逾越的规则,而是有太多不可言传的美妙的感受——它们蕴含于我自身,在喧闹的生活中越受压抑越要呼喊出来。   “一个真正的男子需要两种不同的东西:危险和游戏。因而他需要女人,当作最危险的玩物。”这是尼采的语录。那么,在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他与莎乐美的约会是该算危险,还是游戏,抑或是危险的游戏?   尼采未及躲闪,便遭到了爱神的当胸一箭。当见到莎乐美金黄色的卷发、优美绝伦的面部轮廓、丰满鲜艳的嘴唇、朗若晨星的眼睛和扑面而至的青春气息,他就无可救药地爱上她了。这位二十一岁的妙龄女郎举止娴雅,气质高华,思维敏捷,要言不烦,这些都是尼采欣赏的。当弗罗琳问及第一印象如何,尼采的评价只有短短的一句:“那是一瞬间就能征服一个人灵魂的人!”与尼采相比,莎乐美则要冷静得多,在她眼中,尼采的形象显然不是什么白马王子的形象,与那些自己常见的华服盛装丰神秀貌的贵族青年相比,尼采简直无异于山野狂夫。她在回忆录中用了以下这些词去形容尼采:孤僻——尼采的性格几乎一目了然;平凡——尼采的外表没什么惊人之处;朴素——尼采的衣着十分整洁;慎重——尼采的言行节制而略显拘谨;优美——尼采的双手非常吸引人;半盲——尼采的眼睛高度近视;笨拙——尼采的客套仿佛是一个假面具。   这七个关健词串联在一起,将构成怎样的印象已不言自明。尼采毕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对此,她并没有感到失望和怀疑。但敬重是一回事,爱慕则是另外一回事,对于一位比自己大十七岁的病夫,莎乐美的心扉欲开还闭。这时,她母亲——一位糖厂老板的女儿开始嘀咕:“尼采先生的财产还不够养活自己,你跟他去喝西北风?”她真的不了解女儿,受穷,这是莎乐美最不介意的一点。莎乐美只担心尼采伟大的心灵是一个风暴眼,除了填没俗世的幸福,自己还将牺牲得更多,包括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   不管怎么说,尼采和莎乐美的旅行还是愉快的,另一护花使者(保尔·李)则未必有此同感。这无疑是全新的体验,尼采仿佛扮演着疯骑士堂吉诃德的角色,护卫着自己的心上人杜尔西内娅。更妙的是,他与莎乐美单独去了一趟海滨城市蒙特卡洛(现为摩纳哥的赌城)。在那里,尼采是否把握了机遇?仅作哲学的玄谈?仅有思想的共鸣?莎乐美透出的口风是:“至于尼采在蒙特卡洛是否吻过我,我已经不记得了。”恐怕连傻瓜都能猜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保尔·李见到尼采的“震颤”和莎乐美的神采飞扬,不由得大吃其醋。而尼采胜券在握,便假装大方,怂恿自己的道友去娶莎乐美。保尔·李很清楚自己处在下风,便再次摆出高姿态:“我是一个厌世者,一想到生儿育女的世俗生活就心存厌恶。还是你娶她吧,她正是你孜孜以求的伴侣。”其实,在尼采早先的想法中,恋爱时的近视只需一副眼镜就可豁然而愈,婚姻则是慢性疾病,不可能妙手回春,世间没有那样的神医和良药。然而莎乐美该是一个例外,世间还哪有这样秀色可餐的解语花?她善于倾听,无论尼采谈到多么玄奥的问题,她全都听得懂。又岂止听得懂,她还能恰如其分地补充几句,仿佛画龙点睛。为这样的女子动心,为这样的女子销魂,尼采一点也不感到可羞可愧。他竟决意为莎乐美而改变自己对女性不甚乐观的看法。幸福本来是可以这样成全尼采的,将他身上屡屡抬头的那股愤愤不平的戾气化为无形,如此一来,作为哲人的尼采也许会受损,然而作为常人的尼采则必定会受益。但尼采打的是最理想的算盘:“莎乐美具备高贵而睿智的心灵,而且有鹰的视觉,有狮子的勇气,她一定愿与我一道肩负起人类精神的十字架,走一条上升之路!”他反复思虑,居然找不到否定的可能性。那么,事不宜迟,他决定向莎乐美求婚,毕其功于一役。可怜的哲人,在思想领域他敢于冲锋陷阵,在感情的后花园则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懦夫,他让道友和情敌保尔·李相机行事,代为操持,自己则一溜烟逃回了瑞士的巴塞尔,静候远方的佳音。   你不妨猜猜看,陷于恋爱迷狂状态的尼采此时满脑袋都蹦跳着怎样的念头?他想入非非:娶莎乐美为妻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主意,自己更看重精神恋爱,对肉欲是排斥和鄙视的,但为了她的名誉不遭外界的恶意中伤,将彼此的姓名联为一体仍属必要。他甚至考虑到了最世俗的事情,那就是财产,即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获得最划算的版税?也许该去大学里谋得一席教职,因为漂游不定的生活有损于家庭的稳定。他最感欣慰的是,既然找到了智慧的心灵伴侣,就必定有许多元气充盈的精神之子将呱呱面世。   然而,尼采的幻想犹如精美的瓷器,被莎乐美的当头一棒击得粉碎。莎乐美的回答很简单,正因为简单,便愈加残忍。总之一句话:莎乐美不想结婚。她希望尼采能比那位济罗牧师更为明智,但他们都无可救药地将心灵生活与世俗生活混为一谈,纠缠不清。说到底,尼采和济罗都没有看出,莎乐美是一位奇异的女子,思想只是她的游戏,她欣然入局,并不意味着她要找一位游戏伙伴做自己的丈夫。为此,莎乐美毅然决然地将十九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哲人的求婚挡了回去。   哲人毕竟是哲人,尼采的绮梦破灭了,并不意味着他就颓唐了,就完蛋了。尼采决意向古希腊的哲人学习,舍弃世俗生活中的核心部分,妻子不再重要,又何妨退而求其次,他和莎乐美依然是心灵的朋友,依然可以诞生他们的精神之子——查拉图斯特拉。莎乐美也不愿看到这位伟大而可怜的哲人因求婚受挫而伤心,她给尼采寄去了诗篇。这的确不失为一帖良药,使尼采的精神重又得到了抚慰:   谁一旦被你逮住还能逃脱?   要是他感觉你注视着他那双庄严的眼睛。   我无法拯救自己,假如你将我获取,   除了摧毁你还能做什么?我永远不会相信。   是啊,你必定会光顾尘世上的每一个生灵,   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你的掌心:   生活没有你——依然美丽,   ——你也同样值得生活下去。   有人说,尼采便是古罗马暴君尼禄精神上的兄弟。关于尼禄,普鲁东有一个精辟的论断:“尼禄是一位艺术家,一位抒情戏剧的崇拜者、奖章的收集家、旅游家、剑客;他是唐璜,也是登徒子;他还是一位充满机智、幻想和同情心的高尚的人,在他身上洋溢着对生活和享乐的热爱。这就是为什么他成为尼禄的原因。”应该说,尼禄的某些特性尼采并不具有,但某些特性则在他身上得以强化,内心的风暴肯定是一致的,即尼禄擅长于破坏,尼采则除此之外,还擅长于创造。能与这位伟大的创造者结为知己,莎乐美感到十分欣慰,1882年8月14日,她在尼采的居处陶顿堡写信给保尔·李,即表明了这一点:   总体上说尼采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然单方面看,他又是个极其情绪化的人。同尼采谈话是十分惬意的事情——你一定也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有共同理想、共同感觉的交谈中,常常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尼采本人也这样说:“我相信,我们之间唯一区别就是年龄。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是多么的一致。”   对于这种“一致性”,保尔·李无疑是吃醋的,而另一位以尼采的保护神和知己自居的女人则感到异常妒忌,她就是哲学家的妹妹伊丽莎白·尼采。伊丽莎白·尼采心胸狭隘,眼看着莎乐美的锋头处处盖过自己,让哥哥像傻瓜似的意乱情迷,令自己遭到日甚一日的冷落,因此对莎乐美抱有深刻的敌意。女人之间的怨恨如同死结,是很难解开的,她们会挖空心思去中伤自己的对手或假想敌。伊丽莎白便找准哥哥的软肋猛力捶打,讽刺他的哲学越来越带有莎乐美的色彩,认定那位俄国女子的个性在左右一切。尼采几乎立刻就鬼上身了,他向来就以君临思想界的哲王自居,不容许有异样的声音响在耳畔。莎乐美虽然是尼采的知己,在许多方面能与他共鸣,但莎乐美决不盲从,也不愿成为别人的附庸,她有自己的立场。有时她会置疑,有时她会坚持相反的意见。每当这种时候,尼采就怒火中烧,甚至拂袖而去。这对性格古怪的兄妹终于迫使莎乐美踏上了归程。这是富丽的九月,尚未剥蚀光彩的仲秋,但一股萧瑟的别情已萦绕在尼采和莎乐美的心间,久久挥之不散。   莎乐美走了,尼采仿佛脱水的鱼,一时间,茫然无主,连思考和写作都丧失了原有的动力。莎乐美则再次听到了老妈的唠叨:“和弗莱德里希在一起你是不会幸福的,不错不错,我指的是世俗的幸福,也许他是一位圣人,可是失去世俗的幸福,做个圣人又怎样呢?上帝原谅我说这样的话,可这就是我的观点。这位尼采先生不仅渎神,而且全身是病,虚弱不堪,你怎么可以嫁给他?除非你疯了,想做一个终身制的护士或大夫。还有他的母亲和妹妹,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赶走你的,别傻了,我的孩子。”莎乐美没疯,也不傻,此时,她身体内似乎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虚荣的,以驾驭和支配两位哲人(尼采和保尔·李)的感情为快,使两位哲人竞相博取她的欢心为荣;另一个则是冷静的,看到尼采生出妒忌心,听他中伤保尔·李是个时刻准备服毒自杀的胆小鬼,她便心生轻蔑。当莎乐美再次遭到伊丽莎白的恶语中伤(称莎乐美与弗莱德里希交往,纯粹出于卑劣的虚荣心,而哲学家从未爱过她),人格上受到莫大的侮辱,一气之下,她便与这对兄妹恩断义绝了。其后不久,莎乐美与保尔·李在柏林同居,尼采永远失去了能减轻其孤独与痛楚、赋予其勇气和希望的天使。尼采对莎乐美的谴责再次暴露了他受到刺激之后的偏激:“我以为我已经找到了一位能帮助我的人;当然,这不仅需要高超的智力,而且还要有第一流的道德,但是相反的,我却发现了一位只想娱乐自己的人物。她不害臊的是,梦想把地球上最伟大的天才作为她玩弄的对象。”保尔·李读了道友尼采的这封信,是否也有同感?莎乐美与保尔·李同居不到一年,就因为他坚持学医,彼此意气不投而分道扬镳了。也许保尔·李更有资格说莎乐美玩弄了自己的感情。十八年后,一直抑郁寡欢的保尔·李最终选择了自杀。对此,莎乐美并未感到良心不安,她认为良心不安是软弱的表现。   告别了天使,尼采只好与自己最新创造的精神之子查拉图斯特拉组成“单亲家庭”,独自走完生命最后阶段疯狂的黑洞。他冲到大街上,抱着被鞭打的骏马的脖子,热泪迸涌地高呼“我的兄弟”。那一刻,他疯狂得极为美丽,也极为善良。   也许,在尼采的脑海中,有一首歌的词曲仍如佛殿的长明灯一样闪烁不灭。词作者是莎乐美,曲作者是尼采,《赞美生活》是他们唯一的“私生子”:   像朋友那样   真诚地爱着一位朋友,   就如我爱你一样。   呵,我的内心翻卷着怎样的波浪?   如果你为我带来喜悦或忧伤,   如果我低声啜泣或纵情欢唱,   那就是以不同的面孔   倾诉着对于你的爱的衷肠。   你的别离   为我留下深深的绝望,   而你的拥抱   又使我抹去眼角的泪光。   让我们像知己一样心心相印,   并且在寂静中   倾听着它们的碰撞。   如果你仍旧不曾使我狂喜,   那就努力吧,   因为同样的悲戚也在折磨着你的心房。   哲人的假面舞曲终人散了,原本心心相印的舞伴以快乐始,却以痛苦终。然而,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化为酒药,使尼采酿出了最醇香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其超人哲学得以功德圆满。另一方面,这种精神的苦痛也充分凸显了其负作用,尼采对女性的仇视和轻蔑在生命的最后七年达于极致:“你到女人那儿去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无疑是泄愤之语,尽管他心底下针对的只是某个人——露·莎乐美,仍然不足为训。   莎乐美以不爱为大爱,这原本是尼采的思路,尼采是不该抱怨的。莎乐美毕竟没有砍下这位先知的头颅,给尼采最残忍的一吻。何况,在尼采辞世后四年,莎乐美出版了自己的精心之作《尼采评传》,这本书足以纪念他们心灵相拥相握的那些美好时光。 诗人的华尔兹——与里尔克的情史   离开尼采后,作为才女的莎乐美已逐渐浮出海面。她先后创作了思想录《与上帝之争》和小说《露特》,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她独立了,不再只是作为尼采和保尔·李的不光彩的“情人”被长舌妇们挂在嘴上,嚼在牙间。谁也不能否认,昔日那位善解人意的漂亮小姐露·莎乐美现在已是富有魅力和才情的女士。但二十六岁的她再次做出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她曾逃脱了一位弗莱德里希,现在却嫁给了另一位弗莱德里希——柏林的西亚语言学教授弗莱德里希·卡尔·安德列亚斯。这位比莎乐美大了整整十五岁的老书生有何绝招赢取美人心?说出来,却十分可笑,他竟是以自杀相威胁而夺取了芳标。尼采的想象力太超迈了,像这样下三滥的招法他是既想不到也做不到的。此亦弗莱德里希,彼亦弗莱德里希,用招却是天差地别,胜负也是判然两极。不过,这位枯燥的语言学教授也有一宗不易有的好处,即他不干涉莎乐美的自由,莎乐美从此有了婚姻的保护伞,更可以天马行空。   勒内·马利亚·里尔克是幸运的,他二十二岁时在舞会上遇见了三十六岁的莎乐美。莎乐美不仅魅力四射,才华一流,而且具有极高的眼界和洞察力,在不多的几次交往后,她便看出身形瘦小、体质羸弱、性格腼腆的里尔克是一块非凡的璞玉,假以时日,经过精心雕琢,必能光耀欧洲,成为伟大的诗国之雄和诗国之王。尼采曾是她的引路人,现在,她便是里尔克的明灯,且乐意扮演这个角色。里尔克生长于捷克首都布拉格,二十一岁时彻底逃离了那个小市民家庭,走向西方,宣称:“我是我自己的立法者和国王,在我之上别无他人,连上帝也没有。”如今置身于西方世界里,其敏感的心灵渴求许多东西——母爱、恋情、学识和荣誉,这四项,他从莎乐美那里都可以获得。这太神奇了。里尔克从未遇见过这样优异的女性,智慧、大度,而且极具理解力和包容性。他明白了,为什么连最高傲的哲人之王尼采都曾拜倒在莎乐美的石榴裙下。于是,莎乐美很快就收到了里尔克的情书。而对于这样的“刺激-反应”,她见惯不惊,但还是发出了一句感叹:“多么细腻而内敛的灵魂,他会大有作为的!”只挑选天才作为自己心灵的舞伴,这是莎乐美的原则。里尔克的幸运正是天才的幸运,尽管他既不伟岸,也不雄健,但具有尼采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和能穿透时空的敏锐性。这就够了。依照尼采永劫轮回的定律,里尔克也许就是另一个尼采?莎乐美昔日不能给予尼采的爱情,今日尽可给予里尔克,这仿佛是命运之神的旨意。   里尔克的告白异常热烈:   我要通过你看世界,因为这样我看到的就不是世界,而永远只是你、你、你!……只要见到你的身影,我就愿向你祈祷。只要听到你说话,我就对你深信不疑。只要盼望你,我就愿为你受苦。只要追求你,我就想跪在你面前。   面对这般如火如荼的爱的告白,只有盲目盲心的女人才能无动于衷,莎乐美又怎会是那样的女人?她无愧于最高的礼赞——里尔克在信中有所保留,而在诗中则无所保留那种最高的礼赞: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能拥抱你——   用我的心,像手一样。   钳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举你,用我的血液。   若非情热到极限,向来以冷静平和著称的里尔克是写不出这样灼人胸臆的诗句的。这深度的迷恋打开了莎乐美心灵中久已扃闭的那扇门,促成了她身上母爱的觉醒。这种感觉简直太新奇了,太美好了。莎乐美带着里尔克漫游欧洲,讨论哲学,写诗,唱歌,会友,闲聊,野餐,打猎,在月光下漫游,在花丛中拥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在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母亲是大地之神盖娅,只要安泰身不离地,便能源源不绝地吸取母亲的力量。莎乐美便是里尔克的大地,是他精神的母亲。在莎乐美身边,里尔克的创造力空前饱满,诗的灵感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而一旦莎乐美回到丈夫的身边,里尔克就会深陷于孤独和相思之苦,完全失去工作的热情和兴趣。这时,莎乐美便会写信安抚他:   不要着急,我的孩子。真正的艺术家总是要经历无限的孤独和漫长的痛苦,你必须在安静中等待回应。忍耐,忍耐,再忍耐,终有一天你将脱颖而出,展翅高飞。正如总有一天我会再次回到你的身边。   这便是寓教于爱的指点,如同母亲的叮咛。里尔克是受益者,他从双份的爱意——母爱与情爱、精神和肉体中体验了人生的幸福。莎乐美担心里尔克的天才会在误打误撞的野路上迷失,又建议他去大学听课,弥补知识的缺陷,以加强其理论修养,增厚其文化底蕴。她还劝导里尔克从相对空洞的内宇宙转向自然和真实,从抒写主观的“我”转向精细地观察和刻画大千世界。这些适时适地的点拨都收到了奇效,但丝毫也未扰乱里尔克敏感而丰富的内心天地。莎乐美给里尔克自由和恰如其分的孤独,是必要的,对一位正在蓬勃上升的天才,不能听任情爱的烈火烧坏脑子,里尔克必须拥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莎乐美对这位诗歌王子的改造无微不至,甚至包括他的大名,莎乐美打趣说“勒内”有脂粉气,里尔克便将它改为“莱纳”,这也可见出里尔克对自己的女友和“母亲”是如何的尊敬,莎乐美的话就是圣旨。   三十八岁的莎乐美决定回返阔别了二十年的故国俄罗斯,去找回自己少女时代的感觉。陪同她前往的有里尔克,也有她的丈夫安德列亚斯。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三人行也许有点尴尬,但换个角度看,一位女王配上两位侍卫,却又非常正常。毕竟一切都由莎乐美作主,她便是女王。这趟俄罗斯之行,莎乐美和里尔克都有很大的收获:里尔克的收获主要是文化意义上的,那片广袤土地上纯朴的民情民风都是西方世界里找不到的最鲜活的素材;莎乐美的收获则主要是生命意义上的,她找到了故乡,找到了久违的亲人,找到了儿时的伙伴,找到了记忆的源头,内心激情澎湃,再次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翌年(1900年),莎乐美和里尔克又作了第二度俄罗斯之行,拜访了契诃夫和高尔基,还去图拉的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拜访了七十二岁的列夫·托尔斯泰。在芳香弥漫的花园里,他们聆听托翁畅谈福音和改造俄国乡村的计划,批评西方文明的虚伪和浅薄,还亲眼见证了托翁的夫人索尼娅的阴郁脾气。   两次俄罗斯之行结束了,莎乐美与里尔克的爱情也结束了。莎乐美认为里尔克已到了“心理断奶期”,必须从恋母情结中解脱出去,正如小袋鼠最后一次从母亲的胸袋中跳出一样,才能宣告独立和成熟。这个决定是痛苦的,但是必要的,诗人的心灵需要痛苦的淬炼,里尔克为此陷入了迷惘,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一年后,他与罗丹的女弟子、画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仓促结婚,仍带有负气的成分。这桩婚姻显然是失败的,但里尔克一旦走出痛苦的阴影,重新开始漫游和等待,他的创作便达到了崭新的境界。里尔克写于1903年的那首名诗《豹——在巴黎植物园》便将现代诗歌“思想知觉化”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令读者耳目一新。   这对天才恋人分手二十六年后,里尔克去世了。莎乐美一生阅人多矣,却在其回忆录《生命的回顾》中宣称:“我是里尔克的妻子。”这一大胆告白说明莎乐美对这段爱情格外看重。正如她当初预言的那样,此时的里尔克成了欧洲的诗人之王。这再次证明,莎乐美与天才共舞,既充满了激情之美,也充满了智慧之美。 心理学家的探戈——泽尔曼   1902年,莎乐美出版了较为成熟的心理小说《中途降落》,涉及的主题是乱伦和不贞、性欲的倒错和癫狂。此外,对于性饥渴这个女性作家的禁区,她也产生了异常浓厚的兴趣,写了一本名为《性爱》的书,探讨性与爱的融合与分离的过程。在这本书里,莎乐美将一个离经叛道的观点推到了卫道士们的鼻尖下:婚姻和爱情可以并行不悖,从婚姻中能获得安慰和支持,从爱情中则可以汲取力量和快乐。在她看来,性爱是人类生活的动力源泉,它最能显示人性的本质,所以是高贵而圣洁的,践踏它的人即践踏人性本身,是不可饶恕的罪过。但莎乐美并非一味地贪求床笫之欢,却看重性与爱的水乳交融。她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回,莎乐美已入住某家旅馆,约好与男友共度良宵,可突然感到忐忑不安,也许这一切都搞错了,自己并非真心实意地爱他。怎么办?莎乐美赶紧一走了之,乘车去邻近的城市,入住另一家旅馆。然而,下榻伊始,喘息未定,她却又强烈地意识到此举的荒唐可笑,觉得自己百分之百地爱着那位朋友。可现在遥隔两地,如何慰解相思?她想起手头有那位朋友的一封信,好,就吃了它,味道还真不赖。   这样的浪漫,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一次,而对于莎乐美来说,这只不过是她的日常功课。   离开里尔克后,私人医生泽克曼成了莎乐美的情人,这段感情既开了花,也结了果,尽管谈不上美满温馨。这样,莎乐美有了做母亲的欣喜,也有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安德列亚斯不肯离婚,泽克曼的母亲则将她轰出家门。更伤心的是,她因采摘苹果不慎跌倒而流产。   泽克曼的出现曾使里尔克嫉妒得发狂,但这位医生只是一个过渡性人物。在他之后,另一位同行,瑞典的精神疗法医生希尔·比耶尔接管了莎乐美的感情领地,正是他将莎乐美引领到精神分析学大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座前。   莎乐美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无意识学说、本能学说、梦的解析学说和人格学说)充满好奇和兴趣。弗洛伊德的理论并不枯燥,他的比喻异常生动:“无意识”好比一个宽敞的门厅,其中拥挤着各种各样的冲动,都想闯入“前意识”控管的一小间会客厅,得到那位雄居其中的“意识”先生的青睐。可是接待室外门口(学名为“意识阀”)站着警卫,将那些硬往里闯的欲念一一挡驾。然而,那些被拦阻在“无意识”大厅里的冲动贼心不死,倘若乘乱过了玄关,为“意识”所接纳,则万事大吉;倘若一再遭到压制,就可能酿成危险的变态心理。精神分析学要做的就是撤除那些“警卫”,使“无意识”与“意识”会晤。弗洛伊德的理论过于尖新,研究的又是人类以往欲说还休的性意识,自不免被人骂成“一心要败坏公众道德的淫棍”,但他在莎乐美的眼中则是学术界大智大勇的普罗米修斯。何况,莎乐美曾撰写过《性爱》那样的著作和《物质的爱情》那样的文章,探讨的同是人类共有的心魔——性意识。当时她掘进得不够深,只能说是浅尝辄止,现在她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则可以钻探到真正的“矿层”。   1912年秋天,莎乐美正式决定赴维也纳在弗洛伊德的手下受训。应该说,他们并不是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作为朋友,两人的理论观点也不无分歧,谁也不能说服谁,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但他们彼此尊重。其实,弗洛伊德和莎乐美在智力游戏中是同一类型的天才,同样罕逢对手,同样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同样因为离经叛道而树敌多多,同样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但他们在情场上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弗洛伊德从不寻求爱情的确定性,只寻求知识的确定性,他悲天悯人,也害怕在不确定的情感状况中遭受痛苦,因此尊崇的是意志和理性这两位铁面门神,为此宁肯回避和舍弃生命中某些强烈的欢愉和喜悦。莎乐美则是一个在感情和理智中都能得到快乐的冒险家,她对多变情感和欲望的驾驭得心应手,堪称最好的驯马师,尽管也有痛苦,也有别离,也有忧伤,但正是这些负面的深切的感受构成了她生命中另一道奇异的风景。   在精神分析学专家的圈子里,是没有任何禁区的,或者说,常人的那些禁区恰恰是他们的花园,对于性欲冲动的形象化比喻更是信手拈来。有一次,莎乐美一边听着那些专家谈话,一边织毛衣,竟有人脑袋里灵光一闪,指着莎乐美调侃道,她通过织毛衣的动作表现出了女性潜意识中对不间断性交的渴望。这当然不会惹莎乐美生气。在她看来,这并非冒犯和侮辱,而是不拘一格的论学。   专家也是正常的人,有正常的七情六欲,追求莎乐美的男士有一大把,夺得芳标的却只有一个,他就是维克多·陶斯克——弗洛伊德门下最有才华的弟子之一。此时莎乐美已五十一岁,仍有十足的魅力捕获这位三十五岁的英俊男子。陶斯克原本喜欢的是莎乐美的朋友、妩媚多情的爱伦·德尔普,但莎乐美横刀夺爱,使陶斯克投入了她的怀抱。这无疑又是一段“母子恋”的翻版,外人可能想当然地认为,莎乐美给陶斯克的精神安抚多过性满足。事实却恰恰相反。她正是有感于陶斯克身上“人类创造力的斗争”过于酷烈,遂决定用自己的爱使他体内猛兽一般的原始力量得到纾解。实际上,他们对于爱情的理解是完全歧异的,陶斯克向往稳定和永恒,莎乐美则喜欢变数和短暂,她认为女人只须对自己保持忠诚,女性对男人“不忠”恰恰是为了回归自我,并非欺骗和淫荡。恋爱中的女人仿佛是“一棵等待闪电将其劈开的树”,它或者内心分裂,或者发出新芽长出新枝;也就是说她要么牺牲自我,要么对男人“不忠”。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在莎乐美看来,爱情只是风暴,只是彩虹,只是海市蜃楼,想把它固定在婚姻的框架中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陶斯克的出局早已注定,当莎乐美离开奥地利维也纳返回德国哥廷根时已成事实。十五年后,陶斯克——这位历经战争磨难的精神分析专家如愿以偿,有了自己的诊所,有了心爱的女人(一位音乐家),却在结婚的日子里,将脖子伸进窗帘的拉绳套,开枪自杀了。猝闻噩耗,莎乐美写信给弗洛伊德,感慨系之:“可怜的陶斯克,我曾爱过他,认为了解他,却从未想过他会自杀。这种死亡的方式既是一种暴力行为,同时也是一个承受过巨大痛苦的人的最佳选择。”她此时已了生断死,并未使用人们惯用的那种怜悯痛惜的陈词滥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屠戮使莎乐美看清人类欲望中最卑劣最阴暗的一面——魔鬼一样的嗜血如狂。这不只是某个军事集团的罪责,而是人类全体的罪责。她在自己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有“反对普遍犯罪的感情倾向”,因此决定拿起精神分析疗法为患者服务。从1921年起,作为心理医生,莎乐美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这远远超过了弗洛伊德忠告的极限,但她乐此不疲。她使不少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病人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这的确是神奇的绩效、非凡的功德。   临到晚年,莎乐美身患糖尿病,还因为胸部肿瘤切除了乳房,但她从未抱怨过什么,也从不接受同情,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37年2月5日的夜晚。她是作为一位严谨的学者和一位本色的女人而告别人世的。   希尔·比耶尔在风烛残年之际回忆莎乐美,眼神中仍闪烁出朝霞之光,他的描绘值得留意:“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人们立刻就会发觉这一点。她具有能够直接切入到他人思想世界深处的天赋,尤其是当她爱那个人时,她那巨大的精神专注力仿佛点燃了她爱人的精神之火……”莎乐美无疑是一位决定命运的女人,天生具有一种本事,让命运老老实实地跟着自己的节奏亦步亦趋。她不是那种紧跟在天才身后“拾麦穗”的安琪儿,却与天才并驾齐驱,甚至超越他们。这才是她奇特的地方。   莎乐美一生风流韵事不断,但她只与天才的心灵共舞。诚然,爱过她的男人多半没有幸福的结局,三位终身未娶(尼采、保尔·李、泽克曼),两位自杀身亡(保尔·李和陶斯克),这更证明了她的爱情让那些男人刻骨铭心,曾经沧海难为水。客观地说,她的自然力和爱情风暴并非全是毁人不倦,还使那些天才的鹰翼得到强力的鼓荡,将那些天才托举到更高的海拔,尼采的哲学和里尔克的诗歌中便包含了许多由她激发出来的灵感。即便是号称“定海神针”的弗洛伊德,也险些被莎乐美的风暴卷走,她和煦的微风(友情)同样使那位精神分析学大师受益无穷。绝顶智慧的莎乐美堪称二十世纪欧洲不可多得的自由的女人和自足的女人,是欧洲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亮点和奇迹——称她为尼采的“曙光”,里尔克的“圣母”,弗洛伊德的“吉兆”,可算是毫不夸张。作为天才心灵的最佳舞伴,她的表现无可挑剔。   爱伦·德尔普曾指出,她在莎乐美身上看到了饱满充实的人生所必备的三种激情:对爱情不可遏止的追求,对真理不可遏止的探寻,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悲悯。正是这三种不可遏止的激情使她成为魅力无穷个性独具的尤物,那些傲睨人间不可一世的天才也只得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她迷狂,为她痛苦。但希尔·比耶尔也曾特别指出:“莎乐美可以在精神上对一位天才全神贯注,却不能彻底与之融合。这或许是她生命中真正的悲剧。她渴望从自己强烈的个性中解放出来,却得不到拯救。从某种深层意义上说,莎乐美是一位未曾获救的女人。” 引用地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2843962.htm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0 个评论
有感于一篇寓言故事
热度 6 cissyludai 2012-1-13 21:18
昨天看了一篇寓言故事,心里特别有感触。 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苹果树第一年,结了10个苹果,被拿走9个,自己得到1个。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今年得到的比去年翻了一番。"于是它心理平衡了。但是,如果它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也有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那反省到我们人呢?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呢?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307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风一样的男子和水一样的女子
热度 1 pcao79 2011-8-11 19:59
风,是自私的,永远有自己的追求,他不会为谁而停下脚步。 水,是柔情的,跟着风儿的影子,奔流到海,在海边,她看见的却是风儿与沙儿的缠绵对唱。在每一个女子心中,总有那么一个让她午夜醒来还是会想念、会隐隐作痛的风情男子,只是永远不能对他坦白…… ————————题记 有这样一个男子,他是风,有为青年。 有这样一个女子,她是水,才华横溢。 他们在同一所学校。公共课在大教室,却从来没有坐在一起过,永远隔着那么几排,遥遥相望,酷似银河。有时他们挨得很近,四目交视的时候,像触电般散开了。 第一次讲话,忘了是某年某月某日了。男子问的竟然是你们班多少人谈恋爱了,笑得很诡异,女子不知如何回答,望着他笑了。于是微笑就是他们的交流方式。 第一次相遇,电脑房。男子问女子,你qq是多少。女子加了他,但是男子从来没有主动找她聊过天。只是在体育舞蹈方面要女子加油,那是因为他们参加了同一个舞蹈课,女子跳得不好!而他们不是搭档。 第一次打电话,居然是女子在参加朗诵的时候。男子普通话考试忘记带照片了,女子接到电话就帮他送去了,她一路狂奔,好像是自己去考试一般怕迟一步就会错过。女子特别喜欢朗诵,但是没有男子朗诵得好,非常希望男子能够教她,但他是风,永远往前奔跑,永远扬起嘴角的微笑,女子没有开口。 第一次出去看电影是三个人。女子和男子,还有一个同学,但是电影没看成,在肯德基吃了东西。这时,女子好不容易能够近距离看他:清秀的脸庞、端正的五官。是的,面对这样优秀的男子,任何人都会动心的,可是女子假装矜持,没有表露。 第一次借自行车。男子有辆自行车,女子发短信问他。他就放在女子的桌上,女子回来后看到了。 第一次,有人说男子喜欢女子。女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也许他们开玩笑吧!毕竟他的那些朋友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损人、制造一些误会。女子觉得万一他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不是很丢人么,于是在食堂、在路上她经常见到男子,只是打招呼而已。 第一次,女子收到了一封情书。是一片用绿色树叶写的信,很简短,不是男子写的,女子很失望。男子没有反应,女子于是没有回复那封情书。 第一次,看到男子的车后坐着其他女子。他们交谈很愉快,也很般配,在风中飘扬着那女孩的头发,女子很心痛,她从来不敢奢望自己会坐在那个后座,只是也希望那个后座永远那么空着,这仅仅只是幻想。 后来,第一次渐渐少了,要毕业了,男子和女子的交流少了,见面少了。每次她只是在翘首盼望。 这一天,5.21,上午答辩结束之后女子就拖着行李准备回家了,就像是一次放假一样平常,可是这次真的就可能是离别了,会很长很长时间不再见面了。和室友道别之后,她就静悄悄的走了,因为大家下去还要答辩所以没能来送别,女子觉得这样的离开是最好的不会很难过。刚走出寝室,对面就迎来了那个男子,熟悉的脸庞,还有他的同学。不知道为什么,男子一出现,总会让女子的内心隐隐作痛。天气又非常热,女子见到他的那一刻,简直要眩晕的感觉,本来想这样默默地离开,没想到还是碰到了。女子走上去打了一声招呼,男子问论文答辩怎么样,女子说还好,虽然过程很痛苦但是终于通过了。男子问还会来吗?女子笑笑说可能不回来了……女子以前一直都不敢直视男子的眼睛,因为那双眼睛是她所见过的最清澈的眼睛,像荷塘月色一样的宁静,现在就要分别了,女子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两双眼睛就这样四目对视,那一瞬间,女子觉得世界好像停止了,心如止水一般,他貌似真的种在了女子的谷底,只是这粒种子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男子伸出左手要和女子握手,是的,一切就要结束了,还是互相鼓励一下吧,没什么关系,就像不曾有发生过的,因为什么也不曾发生,一路顺风这是最后说的话,就这样,女子最后看了男子一眼,提着行李,匆匆离开了校园。
2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重温理查德克莱德曼
whyhoo 2011-8-8 12:43
高中时就接触了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音乐作品,那时候听得最多的如《献给爱丽丝》、《星空》、《玫瑰色的人生》、《梦中的婚礼》。他的音乐如一首首抒情诗,娓娓道来,你会很快沉浸在其美妙的旋律之中,并久久回味。这几天我下了50多首他的作品。其中既有古典的,也有很多现代的。他将很多中国流行歌曲改编成钢琴曲,如《梁祝》、《花心》、《信仰》。毋庸置疑,克莱德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演奏大师,陶醉在他的音乐之中,你会忘记一切烦恼与不快,脑海中只剩下美妙的乐章。他的音乐是纯净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对爱情的赞颂,浪漫而又温馨,我想他的音乐里是融入了很多的法国式浪漫元素。每一首作品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大多数都是美好的,它们描述了一幅幅美丽的生活画卷,让人如痴如醉!他的音乐我还需要慢慢品味。
1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斯特里尔眼中的毛泽东
whyhoo 2011-8-8 12:24
不久前看了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写的很客观、生动,与我们以往所接触到的神话般的毛主席不同,书里呈现的是一个个性鲜明又才华横溢的毛泽东。之前看过费正清先生写的《美国与中国》,从美国人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中国。哈佛的亚洲研究中心在西方研究东方的机构中独树一帜,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各个角度和层面对亚洲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哈佛很多院系、实验室的资料在网络上都是公开的。哈佛众多的图书馆也是让人艳羡,如果社会读者能通过网络直接查阅哈佛的网上电子资源就更好了。通过网络,我们这些未能登上哈佛学术殿堂的人也能体会一下哈佛的学术魅力了!
1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焰云四十项重大发明发现邀请科学家合作基础理论研究
热度 2 julie512 2011-7-24 01:23
强烈呼吁 由于本人才华横溢、才疏学浅、江郎才尽,无才完成四十项重大发明发现的基础理论证明,诚挚邀请科学家参予我的发明发现基础理论研究,请下列相关领域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科学家与我联系合作研究共同将我的科技创新发明发现早日获诺贝尔奖造福人类,合作程序: 第一步:双方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协议,我占51%以上。 第二步:由您申报科研经费,我占51%以上。 第三步:由您负责技术推广,收益我占51%以上。 第四步:由您负责申报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奖金我占51%以上。 第五步:由您写成论文向国内外科学期刊投稿,我排名第一。 第六步:由您组织国内外专家鉴定权威检测,我为项目实际完成人。 第七步:由您起草发明专利申请书,专利权人排名第一是我。 第八步:由您陪同我十年后荣登奥斯陆皇家科学院领取中国人第一至第四十项诺贝尔奖。 由于本人白天钓鱼晚上打牌没有时间再搞发明创造请有兴趣的科学家尽快与我联系。 ---------刘焰云2011.7.23tel:13707320246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一、生物化学工程 基础研究方向:刘焰云原子点名操控理论 理论基础准备:生物化学工程、药学、生物智能、微生物、生物传感、生物制药、高分子化学、生物智能靶向目标信息识别、捕捉、分离、生物自动定性显示、生物定量检测。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二、地球化学 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刘焰云实验地质学 基础理论准备:地质学、地球化学、矿物学、地震地质学、探矿、采矿、选矿、环境科学工程、环境放射化学、有色金属矿物学、煤矿学、石油学、天燃气学、天体物理学、陨石学、陨坑学、陨石撞击学、海洋地质学、资源学、能源化学、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湘乡刘焰云低温稀土 球粒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它没有遭遇过母天体的熔融或地质分异,因此结构没有改变过。陨石与原始状态差异不大。易于看到大量原始的球粒。而且陨石拥有较高含量的挥发性物质(包括惰性气体和水),这类陨石从未加热至超过400~600℃,与原始太阳星云物质最为相近。所以是可以用来做为地球形成的原始参考。 刘焰云湘乡低温稀土陨石是目前文献可查的人类已知的最大的低温稀土球粒陨石,可为地球化学标准化研究提供地球最原始、最多数量的地球形成早期原始参照样本。 稀土元素的分配型式主要依据稀土元素总量,轻,重稀土的相对含量和特征元素的异常丰度来划分。 分为5种: 1、 以稀土元素总量划分, 2 、以Ce/Yb 或La/Yb 比值划分, 3 、以δEu的异常划分, 4、 以δCe的异常划分, 5、以各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来划分, 稀土分配型式可用于消除岩石样品丰度曲线因奇偶效应而产生的“锯齿”状,并可根据标准化值曲线是否平滑反推样品测试丰度的精度。 在火成岩成因研究中,可以显示: 1、表示岩浆分异的程度, 2、区分相似的岩石, 3、判别岩石的不同成因, 4、反映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的程度, 5、指示洋中脊的扩张速度, 6、确定岩浆来源,(举例见课件:典型地壳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典型岛弧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大陆碱性岩浆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 不同样品应选取不同标准化:玄武岩—球粒陨石;花岗岩—MoRB;地幔岩—C1球粒陨石。 2011-7-23 23:42 上传 下载附件 (429.82 KB)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三、原子能 研究方向:刘焰云E=CCMX=0 基础理论准备:高能物理学、环境放射化学、重金属矿探采选学、环境科学工程、生物化学工程。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四、研究方向:刘焰云科学社会控制论理论和人联网技术 基础理论准备:云计算、自动控制、通信工程、热力学、人工智能、生物传感、人骨集成电路、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发展史学、人类史学、法学、政治经济史学、专制民主学、宪政学、人权学、法西斯史学。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五、研究方向:刘焰云生命原子点名操控理论 基础理论准备:生命科学、医学、医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放射化学、生物传感、自动控制、重金属化学。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六、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刘焰云生物淡化海水。 基础理论准备:生物脱盐、微生物脱盐、生物化学工程、生物盐化工、微生物基因工程、光敏微生物化学、环保放射化学、碱化学、鲁族元素化学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七、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刘焰云热炉渣能源化。 基础理论准备:冶金化学、高温常压化学、燃煤化学、冶金高温碱化学、热发电物理学、余热发电工程、碳硫硝气固化学、热力学第三定律---永动力学、常温超导物理学、新能源功能材料学。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八、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刘焰云南海新能源开发 基础理论准备:海洋地质学、海洋石油地质学、化学能化学、微波能源传输、深海探采学、海冰输送工程 刘焰云自主知识产权合作基础研究项目: 九、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刘焰云矿难救援 基础理论准备:医学、矿井排水、矿井通风、矿山勘探、矿山采矿、煤层气预抽采、透水、瓦斯突出、煤突出、矿井通信、矿井冒顶、航天医学工程。
个人分类: 刘焰云发明|19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科学之路 -- 我的启悟
hgiap 2011-5-20 06:15
科学之路 -- 我的启悟 科学之路 -- 我的启悟 献给青年科学工作者 黄瑞新 10/23/2006 2:14 PM 转自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http://222.195.135.222/2006/news/News/Show.asp?id=311 年轻人个个才华横溢,跃跃欲试,决心大干一番事业,这是令人十分高兴的。常言道:“老马识途”,我是属马的,借这个机会和同学们谈谈心。老马识途固然是有一定的优势,但未来的希望自然是寄托在“小马”的身上。如何使“小马”也能识途,或“不误入歧途”也是最为重要的。 我是1960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力学系, 当时钱学森是系主任,校长是郭沫若,华罗庚等是副校长。 科大是大跃进的产物, 当时是科学院办的,系所结合, 用的是国内外最先进的教材。许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科学院的科学家亲自任教。每学期开学,郭沫若,华罗庚,钱学森等都会亲自作报告。 华罗庚是自学成才,他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下面我还要细讲。钱学森在工程控制论和物理力学作过开创性的贡献。他的讲话让我们体会到所谓的“开创性思维” 。 他们的报告对我一生都很有教益。 科大出名是靠名师指导加上学生的勤奋。当时有句顺口溜: “穷清华, 富北大, 不要命的考科大” 。当时清华读理工科不少是农村来的, 衣服不那么讲究。北大读文科不少来自城市, 衣服光彩照人。 科大学生勤奋成风。 我是1960年入学, 当时正是困难时期。由于营养不足, 不少人浮肿。北京的绝大多数学校晚上10点拉电闸, 不让学生开夜车。 只有科大是例外, 晚上不拉电闸。开夜车的有两种人: 成绩最好和最差的。 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我想教育的目的是把凡人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人才。同学们今天进大学学习,因为你们都是“凡人”。大学不是为“天才”或天生智力发育不全的人设立的。天才,比如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是不必上大学的(盖茨进了哈佛, 又”半途而废”),上大学是浪费他们的青春。大学是为我们这种凡人设计的。教育的主要目是: 1.学会求知 人们往往误认为进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学会知识。这个想法很不全面,而且会误导。人类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如何去学习新的知识的方法本身。 人生能有几年在学校中念书? 一个人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以后,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说是“学到老”。其实,学习新知识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现代社会有许多老人重返学堂,把学习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人生的一大乐趣,这是十分令人高兴的。因此学会学习的方法,特别是自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有的学生抱怨说老师教得太少。 其实不然, 老话说“师父引进门, 修行在自己” 。一个老师的讲课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求知愿望, 所以一个真正要求知的学生应当自己去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记得在中科大时, 成绩最好的同学大多数都是博览群书。为了读英文书, 我自己学英文。当时连一本教科书都找不到。 但是半年后我就开始读英文的力学和流体力学书。当时我学力学和流体力学, 凡是图书馆有关的书, 不论是俄文或英文, 几乎都读过。我的一个同学更是了不起, 他把所有读过的书都写成很详细的读书笔记, 包括了他对很多问题推敲的结果。以我当时的判断, 他的笔记稍微整理一下就可以印刷出版。 2.学会做事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背诵多少“知识”,成为一个“知识老人”,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些全拿5分的好学生,出了学校大门,却不会在实际工作中去做事,也就是所谓的“书呆子”。我们应当强调学会做事的本领,而且要求在做事中创新。 3.学会做人 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人不能独立地生活,而必须作为社会的一员,要和他人合作,打交道。要学会与他人共处,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陷,学会在帮助别人中自己得到快乐。学会在社会上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些人可能非常聪明能干,但不能融入社会中,甚至有些人走上极端,这样的人应当说是教育的失败。 二. 美国的学校和科研机构 1. 导师与学生 一般来说,学生入学时是先由系和老师来选学生,也就是说刚入学时你的导师是指定的,但是这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在学期间,你可以换导师,导师也可以不要你。虽然说你可以换导师,甚至换一个学校,但这一定要慎重,因为这个事情不同于去商店买件便衣,可以随意退换。 和导师的关系只有两种出路,一个是双方和谐,一个是格格不入,如果你确认是第二种关系,那我认为你应下定决心早日离开。有些人就是搞不好师生关系,又不离开,最后的结果是连学位都拿不到。 在一般情况下,你应当尽量和导师搞好关系。有人对导师要求做的工作没有兴趣, 想一走了之。但是我建议你要慎重。从一方面来看, 论文的选题和结果对你毕业后找工作会有关。你导师的项目大多数很有价值;否则何以得到资助? 另外,你毕业后也好找工作。从另一方面来看, 其实你跟导师也就是3—5年,毕业后你就独立自主了,那时候你有什么本事都可以自己去施展。研究生期间,你应当抓紧时间修好其他课程,学会更多的本领。 2. 资格考试 一说到资格考试,许多人都是谈虎色变,其实资格考试并不是如常人所认为的“一锤定音”,能否通过资格考试实际上是你入学1—2年的一个总的考核。 目前国内的考试题目大都很浅。我在中科大时, 考题难度很大。常常是30人一个班上, 第一名80-90分, 第二名70-80分, 第4,5名以后就低于60分。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成绩往往是取分数的平方根再乘10。 按MIT/ Woods Hole Joint Program,资格考试有4部分: ①闭卷考试(不许看书和笔记) ②开卷考试(你可以看任何参考材料) ③口试 ④论文开题报告 考试的题目难度变化范围很大,往往是8—10道题中你要选做4—5道,我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关于绕海岛的环流,费了好大力气做了一下,导师也只给了一个C+。事后导师说这个问题至少可以在J. Fluid Mechanics 上写5—10篇文章。 另外一个问题看上去无法做,但是由于其他的几个问题我更不会做,只好冷静坐下来想想这个问题。后来开始发现这个问题老师出错了,少给了条件,所以无法做。我当场向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他1-2 分钟后说,好吧,你就加上一个条件去做吧。 事实上开卷考试许多问题本身可能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其实就是要试一试学生在碰到困难问题时如何去处理,所以你在考试时要十分冷静,如果不能对一个问题给出完美的答案,你也要尽量把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写下来。这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勇气正是一个科学家重要因素质之一。 口试也称面试,一般是1—2小时,由考试委员会的老师提问。由于时间短,往往是问一些基本物理概念有关的问题,一般不要求你现场去推什么公式。口试时许多学校还要求你对入学后做基础研究的成果作一简单介绍,因为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关键还是要有创造力。 在某种意义上,资格考试的结果早在考试前已基本定下来了。这主要包括你平时的成绩, 你的导师和其它老师对你的人品和研究工作的能力的印象。而这些是不能简单地用考试成绩的A,B,C 来代表的。资格考试不好, 不一定就通过不了; 反过来说, 资格考试都是A,也不一定能通过。在某种意义下,你的导师其实是希望你过,因为他在你身上作了1-2年的投资,他希望你过了资格考试以后能跟他一起作研究。当然,你也不能考的太坏。 我认识三个中国学生,他们平时成绩几乎是“全A”,资格考试笔试也几乎是“全A”,但就是没有通过资格考试。根本的原因就是导师不同意,认为“不可造就”,”带不了”。其中的一个学生,最后是由我的一位大陆来的访问学者亲自出面,找到他的导师谈话,经过沟通后,导师松了口,同意该生直接开始写论文(不必再考试了)。 20年前我在MIT上学时,学生中广泛流传一个故事。70年代末,加州有位小才子,他得到一个什么“全美优秀青年奖”,据说每年就只有1—2个。他在加州一个名校(可能是加州理工学院)拿到博士,然后又到MIT来要再读一个博士。在大多数人看来,他到MIT来拿个博士学位是“a piece of cake”,或者按中国人的说法是易如反掌。但是他到MIT就是没有通过资格考试,当然其中的细节就是不得而知了。看来如果学生太聪明,又自命不凡,在老师面前没有一个做学生的诚恳的姿态,是不会令人喜欢的。这样的人又何必去做学生呢?所以他们通过不了资格考试也是情理之中。 3. 写论文 研究生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写科学论文,美国人对这方面的训练很重视,可以说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和写论文。 小学生3—4年级就开始每年要自己选题目做科学实验,并要求提交完整的科学报告,包括所用的资料、文献。小小年纪就知道到哪里去找资料、素材,还要写出报告。 进入研究生阶段,许多课程要求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己选题写Term paper,每年暑假(大约有2—3个月)都要求全职参加科研,并要求及时总结成果,写成报告或论文。 论文题目的确定大致有二种方式: 1) 学生自由选题,在许多名校,名师指导下,他们有足够的各种资金来用,所以学生完全是自由选题。 2) 从导师受资助的项目中选题,大多数情况下导师还是鼓励学生自行选题,导师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选题目时应当解放思想,选取最前沿的课题。我在资格考试前,有一天和Mark Cane教授一起吃午饭(在美国,师生关系非常平等,通常只称名字,不加任何头衔,例如学生称我为Xin,Pedlosky为Joe),他问我:“你论文准备做什么题目?”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就做地形上的绕流吧。”他建议我去做温跃层理论,说:“你看,人人(他指的是所有的大大小小的科学家)都在做温跃层。我要是你,我就会去做。”我当时胆小得很, 不敢去和“大师”们争高低。但是他的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想法。我从做论文开始主攻温跃层, 后来又转攻热盐环流。因此他的这一番话改变了我整个科研生活的道路。 4. 论文应到达到的水平 现在常常听到博士的“达标”要求是有2篇SCI文章,这种标准是十分机械性而不尽合理的。我认为攻读博士是一个科学家一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写博士论文一般要3-4年的时间。这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难得的一段宝贵的青春。博士论文的选题应当以研究生独立自主为前提,导师指导大方向为辅。博士论文通过之后,你应当成为世界上这个题目的专家之一。 许多人误认为这是高不可攀的目标,其实并非如此。2002年物理学的诺贝尔奖金得主是3个人,他们的得奖论文是在1973年发表的,当时他们的年龄分别是34、24、22岁,其中两个就是研究生!这种例子多得很。 另外, 我认为论文的完成并不等于你真正是毕业了。更为重要的是问问自己是不是为离开学校, 走向新的生活做好了准备。其实有不少学生并没有一写完论文就毕业。 他们要等到找到合适的工作, 然后才对论文作最后的整理, 再去论文答辩。人云 ”毕业等于失业”, 所以你一定要找好工作后再提交论文。 5.学好英文,吸收美国文化的优点 英文是世界科技界共同的语言,也是每个成功的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工具。初到美国时我几乎没有信心, 因为他们的口语我完全听不懂。感到有压力很大,因为许多东西你听不懂,就没法和他们交流。但是大致说来,一学期后,你的听力会过关。1—2年后,你的口语基本会过关,但是英文写作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A. 改进英文的几个方法: 1)从现在开始,读英文文献时直接用英文思考,不要再把每句译成中文来理解。 2)到美国后,继续修英文课。很多学校在入学时要求外国学生参加英文考试,成绩不理想的要加修英文。许多人不愿去修英文课,其实那是很有用的。 3)每天抽时间阅读英文小说,只读科技专业书对英文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只有广泛的日常阅读才可能把英文变成你自己的第二语言。 B. 要主动和美国学生交朋友。学习语言必须多和美国本土的学生交流,要和他们做朋友。这件事并不难,最方便的办法是认识他以后经常一起聚会。中国学生善于烹调,而美国学生一般都喜欢参加Dinner Party,我当学生时每个月请我的同学和老师吃饭, 当然他们也会回请你。交个美国朋友对改进你的英文口语和写作, 和了解美国的文化会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你是诚恳待人, 一定会交上很多很好的美国朋友。 C. Chinatown现象. 过去的华侨不少是聚居在一个小区, 因此形成了许多Chinatown,他们因为英语很差, 往往不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现在不少美国的校园中,中国学生很多“扎了堆”, 形成校园中形形色色的Chinatown,其实这对于留学生不利。有人到了美国好几年英语还是不过关. 你在办公室应当尽量用英语交流,以免引起老师和其它国家学生的误会和隔阂。 6. 新时代的“范进” 范进在儒林外史中是一名丑角,故事人人皆知。我认为范进,其实就是老学生,而老学生则不能是一概而论。在美国大学校园中,有不少老学生。许多学生是工作3-5或7-8年后重新回到学校,老学生都是特别勤奋,许多人学业优良。这种老学生和中国大学中许多挂名的在职研究生是大不相同的。他们是真正的学生,没有什么代笔, 枪手之嫌。 我是38岁进MIT, 我的同班同学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0岁。我的一个朋友戏称我是“以38岁的年龄挑战MIT”,而我则自比为范进。和比我年轻一半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上考场,可以说是一场不公平的竞争。不过所有的老学生都是下了“破釜沉舟”,务必成功的决心。我还认识两个老学生(白人),他们入学时将近50岁。和他们相比,我就是非常年青了。我认识的这两个老学生都拿到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的优秀论文奖。 7.走出去做博士后 博士后是科学家成长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一个人拿到了驾驶执照并不等于会开车了,真正学开车是拿到执照以后才开始。事实上大多数人在没有拿到执照之前并不出车祸,而不少人出的车祸是在拿到执照后不久。 博士后是成为一个独立科研工作者的重要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个阶段学会新的技巧, 开辟新的方向, 为日后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因此你应当走出原单位, 换一个新的环境。我所在的物理海洋系明确规定, 博士毕业后必须到外单位工作两年后, 才可以申请回来工作。在你博士论文完成前或博士学位拿到前6个月左右,你就应当开始申请博士后的工作单位,一般是有几种联系方式:1)看网上消息,2)开会时找到信息,3)老师介绍,4)自己写信给有关学校研究所的教授,毛遂自荐。 在Woods Hole我们每年要招聘新教授,申请人大多数是博士后,而我们很看重申请人在博士后期间有无新的发现和在新的研究方向上开展工作。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不断学习新东西,开辟新研究方向是科学家素质的最重要部分。如果一个人只会做一个题目和方向, 一般来说是前途有限。 我从MIT毕业时,只会做点小理论。我虽然学过泛函分析,数值方法,并且“成绩优秀”,但从未实践过。在Princeton做博士后期间,我的指导教师是Kirk Bryan,他是世界上海洋数值模式的鼻祖。在他的指导下,我一行一行地写程序,在机器面前,我出尽了洋相,但是二年的博士后下来后,我学会了数值模式,我也被做数值模式的同行们接纳,后来我在许多重要的研究工作中都利用了数值模式。 8.科研工作者的评估和升迁 职称的体制: 博士后2年,有些人可能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可能做3—5年,也有人称之为“超博士后”。 Assistant Prof. 3—4年。 Associate Prof. (without tenure) 2—4年。 Associate Prof. with tenure. 2年以上。 Full (Senior) Prof. Chair Prof. 这是科学家在一个机构中最高学术职称,只有少数最杰出的人才可能获得这种职称。   我所在的Woods Hole 海洋所升迁时间最长, 这四级的年限分别是2年、4年、4年、和4年以上. 从Associate Prof. with tenure 升到 Full Prof. 实际上没有一个“上限”,有些人一辈子也升不上去。 评估和升迁: Woods Hole海洋所升迁基本上是每一级要4年,每年年终系里开会由职称比你高的人来评估你一年的研究成果,主要是看写出了什么文章,投稿和正式发表情况,特别是有无重大成果,而不是去数有几篇SCI论文。每年论文发表的数量对于不同学科要求可能不一样,但是对于数理学科来讲应该差不多。我刚回到Woods Hole海洋所时,系主任对我讲,你一年写1—2篇文章就可以了。 提职的主要标准是有无重大成果,我们所对每一级职称都有明确规定,例如Senior Scientist要求是在全世界某一个学术领域的科研工作中要做带头人。系里认为你具备提升条件时,由主任找你谈话,你自己准备升职材料, 包括成果和今后研究方向,附上几篇你近年来最好的文章。你的材料由系里决定送全世界同行进行背对背的评估。我们所明文规定,提职申请材料中只谈学术成果,不提申请到多少项目和钱,因为科学家的成就不是以大项目的“首席”为标准,而是以全世界科学同行的认同,评审推荐信主要是评论你在学术上是否达到你申请的层次。我申请Associate Scientist (without tenure) 时,从评审意见书中的有关段落推测,评审人可能是来自德国,一个外国的评审人对于你是否是官或者是“首席科学家”是不感兴趣的。 9. 中国学生的实力问题 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杨振宁说,中国学生水平比美国高。但许多人反对,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清华北大在某种意义上是集中了中国学生的精英,所以有可能比美国平均水平要高。 其次,中国教育强调数学方面的训练,学生应试能力强,特别是推公式,我相信中国学生比美国要强。我在美国认识许多华人家庭,他们的子女都是中学数学队的成员,还有几个拿到了所谓的“金钥匙”(是一种荣誉证书,表彰学生的学业成绩)。其实,我认为那几个学生的数学天资非常一般。 美国实行的是“天才教育”,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并不施加太多的压力,学生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才华。中国的教育更接近于“流水线”的生产,给学生的自由度太少,由于考试、就业的压力,不利于“天才”的成长。 中国学生到美国后,语言是第一关,但一般一年后就不成问题。第二关是文化传统关,这一关不好过。具体来说,中国学生一般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较差。在很大地程度上这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可以逐步过这一关。 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 中国学生要有一段时间才能适应。所以第一个学期, 你这个5分的学生能和他们4分的学生打成平手就是胜利, 也就是说第一个学期拿个把B不必大惊小怪。第二学期你就会比较顺利。其实, 美国的老师大多数都有和外国留学生打交道的经验。只要你努力学习和帮老师完成项目, 不必太担心。中国学生大多数很勤奋,下班和周末常常加班加点,所以美国校园周末工作的主力是外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是很有竞争力的。特别是如果能够克服在独立思考和物理感比较薄弱的缺点后,往往会很成功。 10. 我的几个老师 我年青时在科学院力学所工作,我写的一篇”稻草”掀起一场波澜。事因我提出权威所谓的“经典“著作可能有错。不少年轻人支持, 但惹怒权威。我被划入“(文章)不得发表”,“不得提职”,“不得调动”的另册。据说“权威”在学术委员会上明确声称“别人都可以提职,就是黄瑞新不可以提”。他的门生拿了我的文章去申报,而越级提拔……。但是在命运的痛击下我没有灰心丧气。我的回答是更加疯狂的努力。我曾经每天同时学三门外语(德,法,日), 我三天两头往图书馆跑…..。 邓小平复出, 恢复研究生, 我得以逃过“不得调动”这一关。因为我“跟老师对着干”, 一个大师还不敢收我。考试时又是节外生枝,老师判我一道题做错。但是我在口试时坚持我的答案。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老师在考试委员们面前当场承认是他自己的错误, 并改判给我105分。我们应当扪心自问:我们做老师的人有这个勇气吗? 人有“运气守恒”一说。自从当上研究生后,有如出笼的小鸟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飞翔,也碰到了许多品格高尚的老师。 我的专业导师很谦虚的对我说,他自己没有当过研究生,不知道应该怎样带学生。他的办法就是和学生一起写文章去发表。因此在短短的时间中,我和他合作发表了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中国科学”上发了一篇。导师要求我全面发展,说我要学会做“长,中,短(指现象的时间尺度)”,“大,中,小(指现象的空间尺度)”。30年来导师讲的这番话一直记在我心中。因为自己没有达到导师的要求,每每感到内疚。 我在研究生院是英语甲班(当时以入学英语考分分班),当时由外籍教师任教。最有意思的是甲班的同学大多是自学英语出身,有许多所谓“英语科班出身”的反而没有能进甲班。当时英语甲班上大概有一小半同学根本没有上过大学,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自学成才,“鲤鱼跃龙门”,没有上过大学而直接考入研究生院。我对这些自学成材的才子才女们是十二万分的敬佩。因为我深知,自学成才的艰难,可以说成功率是万分之一还不到。成功者必定是有惊人的毅力,过人的智慧和独到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英文老师Mary Van de Water 当年是个风度翩翩的金发女郎,她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传奇式的经历。每次上课时她就说“你们为什么不敢申请去美国读书?美国所有大学的大门对你们都是开放的。”由于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人因为所谓的“海外关系”受到冲击或蒙上“不白之冤”。同学们都不敢轻易地与国外联系。后来在Mary 的一直呼吁下,加上中美正式建交,同学们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甲班当时几乎100%都申请了到美国等地留学。 当时国内没有条件考TOFEL和GRE,所以我们这一批同学从来没有考过这些考试。Mary给我们每人写一封她的私人推荐信,说明我们是研究生院的优秀学生,以她个人的名誉担保我们都会“学有所成”,1979年底Mary回国度假时随身只带了一个箱子,里面装的全部都是她在研究生院的学生的履历和其它材料。她回美国后,亲自到许多名校为我们游说,希望学校破格录取我们。 就我个人而言,Mary就为我找到两个名校的老师,他们都要收我为学生,其中一位是著名的华人学者易家训。Mary找到易家训,说要推荐给他一个中国大陆的学生。易家训回答说,他已经有经有很多学生,包括从台湾等地来的中国血统学生,所以他不打算再收了。但Mary并没有放弃机会,她打开箱子把我的材料拿出来,亲自给易家训解释,无非是把我大力推荐一番。易家训为她所感动,当场答应可以收录我入学。 去年10月,我在久别25年后和我们的同学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再次与Mary重逢,她还是那么的神采飞扬。我们是多么感激她,她全心全意地奉献和大胆的推动开创了中国自费留学生的潮流。我最为欣慰的是我们这一批老留学生,都在事业上有成, 没有辜负Mary当年以她个人的名誉为我们做的担保。在美国人看来,一个学者以个人名义写推荐信所作的“担保”是最崇高的。正因为这样,他们写信都十分谨慎, 而且比较实事求事,一般不用什么五颜六色的空洞无物的大词。 1980年9月我进入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可是刚入学一周, 我就发现我不应该在那儿读。我的导师R. Long曾是名列前茅的学者。 问题是R. Long当时有点走进了科学的死胡同。虽然他对我很好, 答应两年让我得到博士学位,但是我千辛万苦来到美国不是为了一纸文凭, 而是要学到真本事。我一心要学大洋环流, 但是当时系里其它教授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月后我下决心要转学。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找这个系的老师写推荐信,所以我先找到在国内的老师写了推荐信。但是做人要光明正大,我知道最好是和系里打个招呼。 我先找到 O.M. Philips 教授, 说明我希望到MIT去学大洋环流。他是一个少年成名的大师, 很有肚量。他听我说想转到MIT去学,就很爽地说他很高兴见到我这样追求自己志向的人。他说他和Pedlosky是好朋友,并主动提出他可以给Pedlosky写信推荐我。我又找了系主任G.. Fisher教授,他也是一副绅士气派,说他很推崇我追求自己的志向,也主动提出为我写推荐信,并且说如果MIT收我,系里会高高兴兴送我走,万一MIT不收我,系里会同样高兴地让我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我又找到学校留学生办公室主任Z.女士。我本来只是打算和她告别,但是她听完我的叙述后十分热情地说,她很推崇我追求自己志向的努力,她希望她的儿子也能象我那样执著地追求自己的志向。她也自动提出为我写推荐信。她说:“我虽然不了解你的学业,但我可以推荐你的为人...。”在美国人看来,一个青年追求自己志向的动力和他的为人,比任何成绩单和大块文章都重要。因此,我在申请MIT时,实际上是有六封推荐信。 1998年我曾应新华”半月谈”的邀请写文章纪念改革开放20年。我把这件事写成一篇文章。 但是编辑部认为“不够深度”, 不予刊登。其实美国学术界的这种鼓励青年人奋斗的传统观念正是中国要学习的。 我在MIT的导师比我年青很多, 他当时也只是刚毕业不久的Assistant Prof. , 但是我从他学会了不少东西, 我们成了好朋友。在MIT我见过一个年轻人, 他认为他的老师太年青(其实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新星), 带不了他的论文。(言下之义非是暗示他不比老师差。)最后这个人就没有通过资格考试。 三、华罗庚的治学方法 华罗庚没有上过大学,他完全是靠自学成才。他和钱学森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科学的超天才。我在中科大时华罗庚每年来作报告,我必定参加听讲。华罗庚每次都对科学研究和学习方法作详细的介绍。王元是华罗庚主要的合作者之一,他所写的“华罗庚”一书中对此有很精彩的描述。 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我认识许多聪明的年轻人,但不少人后来并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骄傲自大,眼高手低,不屑于做艰苦的研究工作,不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学习新的知识,不敢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东西。天长日久,原来脑子中的那么一点小聪明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光泽。 华罗庚是一位天才,但是他从来不以天才自居。恰恰相反,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时时刻刻投身于自己的事业。华先生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个道理。人的头脑是越用越好用,久而不用脑子就会“生锈”,所谓的天才也就变成凡夫俗子。 2.“由薄到厚——由厚到薄” 研究工作往往都是从搜集资料起步,对于青年学生和科学工作者来说,善于从现存的知识库中吸取营养是走向创造的第一步。几十年前,当中国还处于半封闭的时代,许多科技创新被新闻报道吹捧为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做出来的。这种闭门造车的作法,在信息交流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过时了。然而现在我们要注意另一个误区——许多人读书破万卷,或者是天天网上来网上去,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一事无成。 华罗庚在这个问题上讲得很清楚: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你的桌面上逐渐堆起了一尺高的书本和文章,这就是从薄到厚。有很多人就此止步,认为自己已经看懂了,学会了。其实这是天大的误会。文章看过了一遍,甚至2-3遍,不等于你真正懂得了文章的要目。 最重要的是问自己到底懂了没有?如果一尺厚的书和文章你都读懂了,能够融会贯通,这就是从厚到薄。你是不是真懂? 一个很客观的标准是你能不能用三言两语把这个问题给一个完全的外行解释清楚。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给物理海洋和气象专业的学生开课时,就建议学生们试一试。如果你学完我的课程后,可以给我和你的同学讲清楚,这个不算数,因为我们本来就懂。但是,如果你能给你生物系的同学解释清楚你到底学会了什么,而这些知识又有什么用,那么你就算是学懂了。   有人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家不能给自己的父母讲清楚到底这3-5年自己在做什么事。我认为,如果不能用简单的语言给你的父母讲清楚你的研究工作,那么你自己其实也不懂! 3.研究工作的四层境界 1)“描红式” 这在华罗庚的书中作了很具体的介绍。我们这一辈的人都知道,在学写毛笔字的时候,首先都是拿着毛笔沿着字样一笔一划照着描。具体来说,比如一个学生乃至教授在学习一个新的题目时,首先要把它读懂,能推导出来,说出个所以然来,这就是描红式。 2) 试图应用并改进 这是第二步,试图学会应用这就又进入高一个层次了。也就是要把人家已经有的理论拿来运用于一个新的问题上,并稍微地加以改进。就像婴儿学步一样,你走出的第一步往往显得很笨拙,甚至要摔倒,令人感到非常可笑,可是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没有一个婴儿会害怕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也没有一家父母会责怪自己的孩子第一步走得不好。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也希望老师们也不要嘲笑学生所走的第一步,就像没有一个父母会嘲笑自己的孩子一样。诚然,这第二步也还不是真正的科研境界,真正的科研境界是华罗庚说的这第三步。 美国学校中,2年级以上的研究生常常要交“Term Paper”,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练兵方式,Term Paper写了几篇以后,自然就会过渡到写“大块”文章了。 3) 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这一步才是真真正正的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科研境界。但是,要创造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如果没有前面二步,则完全是纸上谈兵。我们不是超前者,我想在座的,我还没看出谁是超前者。所以我们必须在前二步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走到第三步。 美国教育权威人士认为,假如一个学生只会背书,只会考5分,那么这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我宁愿要一个学生,虽然拿低分,但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学生才有希望成为真真正正的最有作为的学生。   我上小学时,算术就很少能得5分,可我的算术老师是很喜欢我的。她在课堂上公开说,我这个得4分的学生将来是最有前途的,超过那些每次得5分的学生。她对班上的同学解释,这是因为我解算术题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想法。我在学生生涯中,有幸遇到许多有见识的教育家,他们的启示是我终生难忘的。 4) 开辟新方向 一个科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艰苦的努力,才有希望做到达一点。能够开辟新方向,是科学家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维纳开创了控制论,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最后,我特别强调华罗庚是一位数学家,毕竟数学和物理海洋学还是有重大差异的;特别我是个物理海洋的空头理论家,所以我也希望同学们不要被我所误导,因为物理海洋说到底是一个以观察为主导的学科。在这里我要提醒年轻的学者们,我们作理论研究和作数值模式一定要注意以物理背景为本,要从对物理现象的观察提升到理论。 四、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几个重要素质 人人说要成为一个科学家一定要勤奋,但是勤奋只是一个方面. 科学研究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艺术, 所以一定要讲究方法. 如果认为只要多花时间就可以成功, 那就是大错特错。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工作者, 一定要讲究科学研究的方法。 对于懒人, 我要大嚎一声:不要偷懒; 但是对于太卖命的人,我要提醒他们劳逸结合, 不要单靠蛮干。一定要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Pedlosky是物理海洋的国际大师,也是我20多年的朋友。 据我所知, 他晚上和周末从来不加班加点, 每天一定按时做运动。Pedlosky少年成名, 以思维敏捷和数学严谨著称。相信这和他的生活规律很有关系。 1.要重视物理直觉“Intuition” 时常听到有人说,中国学生的长处是大多数学生“数理”基础好,其实大多数中国学生只是推公式比外国学生快一点,而在物理概念上往往不太下功夫。我年轻时也曾天真烂漫地认为只要公式推得溜熟,就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在这个问题上,我希望大家不要背上一个“数理”好的包袱。其实,要说数学,印度和俄罗斯学生不比我们差,而美国学生则特别重视物理概念。 数学只是一个工具,只是一种形式逻辑的推理过程。形式逻辑推理的结论,其实是取决于在推理前所定的大前提,如果这些假定的前提不对或没有新的东西,那么你的华丽的推理也不会导致任何新的发现。这就是常说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 因此,我认为物理的直觉更为重要。物理直觉是一种超越常规死板的逻辑思维的、概念上的飞跃和创造,是科学创造发现的最重要的源泉。 物理直觉的产生好比是一株蘑菇的出土。蘑菇是一种真菌类植物,据说真菌的菌丝可以蔓延出几米甚至十几米。有朝一日,这些菌丝一旦连成一片,就好像是一个大网络一样,而我们肉眼所看到的蘑菇就破土而出。因而我们在地面上看见的蘑菇只是地下千丝万缕的菌丝的一个表面的集中反映。 物理直觉的产生,也可能是源于在大脑中的类似过程。由于长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大脑中很多神经细胞存储了许多有关的信息和兴奋点,而这些细胞和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就是“菌丝”,在一个强烈扰动(来自外界或内部的自生信号)下,这些潜在的意识在一瞬间联系在一起,犹如触电或雪崩。许多过去模糊的思索互相联接成一个清晰的概念,而这就是新的发现/发明的“种子”。当然物理直觉形成后,还需要加以严密的逻辑推理,从客观世界中证实我们的物理直觉。 物理直觉在很大程度上是长期积累和锻炼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这种思维方式,并且不断培养和强化自己的物理直觉。一个具体的方法就是在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试图把它的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概念或一个图样,成为你自己形象思维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你的“直觉” 。一旦接触到类似的问题,你马上可以把它和自己的“直觉”联系起来,而不必采用复杂的数学公式。因为这种“直觉”的思维是瞬时完成的,过分地依赖复杂的数学公式反而可能扼杀这种闪电式的直觉思维。 2.要有强烈的好奇心——“童心不灭” 科学研究是一个永久不息的观察、学习和发现的过程。人类对大自然各种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愿望,是驱动科学研究的基本动力。我们都经历过孩提时代。我记得当我儿子很小的时候,他有很强的好奇心,一天问几十个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小孩能很快地学会很多知识的缘故。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在成年后失去了这种求知的欲望,因此中断了这种学习的过程。许多科学家成功的故事都证明了经常细心观察自然现象的重要性。细心的观察会使我们能够发现许多别人未发现的新的现象,而深入的思考又使我们在大脑中建立许多兴奋中心。这些兴奋中心的潜在的联系一旦连成一片,就可能导致物理直觉的创新。 3.要善于把握学科的主流和新的方向 每门学科往往是由少数新的方向形成主流。学科的主流会成为推动学科前进的主要动力。由于大部分精英汇集于这些主攻方向,众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合作和竞争形成一个万马奔腾的局面,从而推进了学科的迅速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而言,认清并且紧跟学科的主流是成功的捷径之一。 为了把握学科的主流, 许多国家经常开会研究科学发展战略。但是科学的发展常常是难以预测的。引导科学发展的实际动力往往来自少数精英。他们在新的方向上做出重大突破,一时之间万马奔腾。这就像是一个人在荒山野岭发现了一块狗头金,一夜之间人人得知,于是就形成一个淘金热。 淘金热是大有道理的。我从小在广州长大,常常听说在潮汕平原所谓的“摸鱼式中耕”。潮汕平原是人多地少。为了提高产量实行精耕细作。中耕时,人就像一只青蛙一样趴在水田里,手脚并用。在北大荒就是大不一样。人传“北大荒三件宝”:一把镰刀,一包火柴,一包种籽。人到北大荒先用镰刀把灌木和杂草砍掉, 然后用火柴放一把火烧掉, 再把种籽一撒。然后就等秋天去收割。人人都会说,北大荒人的日子真是好过。其实,做一个北大荒人也不容易,要有一定的胆量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科学的道路上,要跟上新开辟的研究前沿,要有一定的基础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但是能够跟上新开辟的研究方向,常常是青年科学工作者成功的捷径。如果你只沿老路子走,就不容易做出好的新成果。我原来是学空气动力学的。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开玩笑说:“任何时候,只要你认为你找到一个新的课题,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查文献;你一定会发现,这个问题最少被做过三次“。因此我决定要去读研究生,并且转到一个新的学科方向。 要看准新的研究方向,投入去干5-10年,你就有可能有所作为。人们往往以为“大专家”一定是专找难题做。其实不然。Pedlosky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人们看见雄鹰飞得很高,以为雄鹰一定是要找大而难的目标。但是其实雄鹰所作的往往是:在遥远的高空看准一个easy target,然后迅速将它抓住带回到高空。 科学上有很多重要的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会大大推动学科的发展,但是难题的解决常常要等待时机。最近数学上彭加莱猜想的证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是由于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数学家的一系列工作,为最后证明彭加莱猜想铺平了道路。我们做研究也应寻找那些切实的,有希望能够在近期突破的,重要的研究方向。 4.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仅有成功的欲望和思维上的一个光辉的闪烁是不够的。一个新的思想要得以实现还需要有严密的科学手段来付诸实践,而这就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包括对基本物理现象的深刻理解,对实验技术的掌握,基本数学工具和计算机的熟练运用。正如华罗庚所提倡的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也就是要运用自如,力求熟能生巧。 特别应当注意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由于科学的突飞猛进,只有一门特长就往往不能够适应新发展方向的需要。因此,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应当有广泛的兴趣,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力求“触类旁通”。许多“外行”的科学家都是由于把“外来”的知识带进来,通过知识的融合从而开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5.要有创造的欲望 光有扎实的基本功还不够, 更重要的是要用你的基本功去创新。我在年轻时常常听人说某某人基本功好, 于是人人都很佩服。可惜很多这种基本功好的人后来并没有做出什么大成果。为什么?看来就是没有在创造上下功夫。而创造的道路首先是来自一种创造的欲望。其实创造的欲望对于很多人说来是生下来就有的。当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了创造,比如用积木架桥或房子。当一个很小的孩子玩积木,或者现在更时兴的Logo时,没有一个父母会反对。但是一旦孩子上学,事情就不一样了。大多数父母都“望子成龙”,而现在社会上的指标是简单化,数字化。说起来就是考分,或者是弹钢琴第几名。孩子们的童年大部分是由父母亲来控制。有一个孩子考了98分,满以为父母会表扬。谁会想到他回家后,父母把脸拉得长长的。“咱们邻居的孩子考了100分。你为什么比人家差?” 可以说,大多数孩子在上了学以后,就进入了这个巨大的搅拌机。为了生存,孩子们失去了自己的天性。当父母们正在为孩子们的“成就”(考分)而高兴的时侯,孩子们却在为消逝的童年而忧伤。事实上,现存的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可怕的制度。应试的学生,只会做“选择题”,不会独立思考,创造的欲望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我常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学生的压力很小,我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小组。例如航空小组、化学小组、物理小组、生物小组、数学小组等。我从小就幻想成为一个像爱迪生那样的创造发明家。我读小学时,学校设有“爱迪生奖”,每年发给每个班上的第一名。我有两个哥哥,他们每次都得奖,而我从来就没有拿到过什么奖(在我20年的学生生涯中我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成绩得过奖)。但是我从来没有任何心理上的压力,我总是十分愉快地去追求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12岁的时候,就自己去设计一架航空模型。虽然我造出来的飞机模型外形不美观,飞行性能也不好。这也可能引起外人的讥笑,但我的父母和朋友从来没有因为我当时的无知而嘲笑我。他们对我默默的支持,一直是我毕生最美好的回忆。   我读高中时,曾经单枪匹马去做小火箭。没有足够的火药,我就从房基上收集“硝土”,自备木炭粉,加上买来的硫磺,自制火药,没有燃烧室就用弹壳代替。在多次失败后,我的火箭上了天,但是掉到地面时摔了个粉身碎骨。40多年前的今天,我还记得当时幸福的情景。我还订阅了一份报纸《创造和发明》,我天天在作发明家的美梦,虽然我从来未曾发明过任何东西,发明和创造始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动力。我读大学时,也并不要求写什么“Term Paper”,但在创造欲望的推动下,我写过1-2篇短文。   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每天都在创造。其中大部分成果不一定是在杂志上发表,但是创造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在MIT的导师Flierl教授就是一例:他年轻时被人称为Harvard大学的“小天才”,他办公室墙壁的书架上堆满了他许多未曾发表的手稿。   同学们可以自问:我自己有没有创造的欲望? 6.要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研究就没有生命力。创新包括了发现新的现象和自然规律,包括对前人研究成果的重大改进,甚至可能是否定。 许多年轻人不敢创新,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认为那是“专家”、“老手”的事情。其实所谓的“专家”们更是顾虑重重。因为创新往往包含有一定的冒险性。有时还会包含有否定自己以前的“成果”。“老手”们怕出错,丢了自己的面子;年轻人又不成熟,怕别人笑话。所谓“人有脸,树有皮”,种种包袱使得年轻人和“老手”们畏缩不前。 其实创新有如在大海中游泳,未下过水的人往往怕水;但是下过一次水后就知道水并不那么可怕,而且游泳是一种令人身心愉快的运动。同样创造所带来的喜悦和激情,可以说是对创造者最高的报偿。人们常说:“上帝给年轻人犯错误的权利”。因此我希望年轻人都应当去试一试,当然大胆的创造发明必须与严谨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失败是成功之母”,在科学创造的道路上失败和错误是常常出现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中也犯过许多错误,但他的错误实际上也是推动科学前进的重要因素。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最重要的首先是提出问题,当然人们也往往提出问题的解答。这种答案往往在后来被证实是错误的,但是问题的提出就是科学向前发展的第一步。   美国有个地球化学家Wally Broecker。他在地球化学和气候变化方面发表了许多文章。《Nature》/《Science》就像他的后院,可以自由通行。他最大的特点是对所有现存观察事实的深入认识和一种超越凡人的物理直觉。据说他常常坐在一个小镇的公共图书馆中,不用半天就写出一篇文章,然后就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每次他的文章发表后,马上在地球化学和气候学界引发一种“冲击波”,许多人马上跟随他指出的新方向。但是人们很快就会发现,在人们津津乐道地争论这个新的课题时,他已经抛开这个题目而转向更新的题目。人们常常议论说,虽然他每次提出的新观点到最后不一定能成立,但不失为一个推动科学前进的原动力。 7.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数年如一地踏踏实实地工作。 现在有一些新闻报道有所失真,有时不切实际地宣传某某年轻科学家“一举成名”,吹嘘什么“天衣无缝”、“振憾世界”云云。这种宣传造成一种“彩票”效应,使许多年轻人误认为科学研究也是一种彩票。既然一个穷人一个晚上就可以成为百万富翁,那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不也可以一天之内摇身一变而成为大科学家吗?年轻人崇拜诺贝尔奖金,梦想在《Nature》,《Science》上一举成名。这种把科学研究名利化的宣传和科学研究这个崇高的职业是格格不入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是社会大众养育的,我们应当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来报答公众的支持。 这一点我想拿自己来做例子,我已经在温跃层方面做了18年的理论研究,直到现在也没有放弃,还在做,并且会一直做下去;如果不是这么坚持的话,我想,今天也不会到这里和大家谈心,因为不会有什么好说的。至于说我的工作对社会有多少价值,这个应该由大家给予评判,在这里我不能说自己如何如何好。我只是想说,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你喜欢做,而且对社会有用,那就应该有恒心,锲而不舍地去做。 在污染浪潮的冲击下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是一个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要能耐得住寂寞。人们为什么对荷花百般的惊叹呢?只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8.要扬长避短,正确地估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地位 这一点我想重点地讲一讲,中国有句话叫“取长补短”。我觉得这句话有点不妥,就像我们的手指,中指最长,你把它切下来补到短的地方去,这样做似乎是很“齐”了,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一个误导。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科学研究是千军万马,人才辈出。你好不容易有点长处,你不去发挥,却要去补那个“短”。这样到头来你最后是要吃大亏的。 中国有个“田忌赛马”的典故。田忌的马在每一个档次上都不如齐王。但是田忌用自己的最好的马和齐王的次马比赛,最后以二比一得胜。 我在美国有一天翻了一本杂志,里面讲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上面说,一个人必须要把握自己,有一点长处就一定要发挥出来。有一个人在上中学的时候,他班上的同学有的说将来要作律师,有的要作艺术家,还有的要作其他什么“家”的,都是些“非常崇高”的理想。而他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蚯蚓,在外人看来蚯蚓有什么好研究的呢? 可是这个学生是个非常有恒心的人,他从十几岁就开始研究蚯蚓,二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同学当中有的已经赚了大钱,或升了官,可他还是默默无闻地研究蚯蚓。然而到他五六十岁的时候,全世界都来找他,为什么呢? 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他为了小小的蚯蚓做了四十多年的研究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大的科研成果。虽然这是一个不起眼的研究方向,而他在这个科研方向上确确实实地达到了最高境界。况且他的这个研究,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不起眼的例子,我希望能说服年轻人要扬长避短。 9.要学会与别人交流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应当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交流心得。通过讨论一篇文章或一个问题形成热烈争论的气氛,往往产生物理直觉上的突破。这里要求年轻人们不要患得患失——自己有一点小小的新想法,不肯拿出来和同行交流,闭门造车。与朋友的交流往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大大促进科研的进程,特别是专长不同的人之间可以互助弥补不足之处。例如,搞物理海洋的与搞化学、生物的结合在一起,搞理论和搞观测,或搞数模的结合在一起,可以集思广益,从而得以突破一个人单枪匹马不可能攻克的难关,这也就是常常说的“Brain Storm”。 学海无涯, 我们总有不懂的时候。因此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或者说是:“May I ask a stupid question?”. However,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tupid question”. 对一个科学家而言,不懂装懂才是可耻。 Kirk Bryan 还吿诉了我一个“Janitor effect” (“清洁工效应”) 。你碰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正在这个时候,清洁工进来打扫卫生。你就抓住这个机会,开始给他解释你的困惑。因为清洁工对你的问题根本不懂,所以你不得不把所有的细节都加以解释。正因为你很细致地把问题重新考虑了一遍,你终于发现问题所在。你大大地谢了清洁工一番,而清洁工还是一头雾水,不知所言。这就是有名的“清洁工效应”。 10.要集中精力,首先在一个小领域中做出贡献 有些年轻人可能好大喜功,想在研究工作中“全面开花”。这种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挫折。北方人有个笑话,叫做“熊瞎子掰棒子”:熊瞎子跑到玉米地里,左手掰一个玉米夹在右胳肘窝里,然后右手掰一个玉米夹在左胳肘窝里。那么当熊瞎子从玉米地的另一头走出来时,它到底拿到了几个玉米棒呢? 这个笑话隐含了很多的意义,就是不要贪多图快,否则会一事无成。我建议年轻人要集中精力,在一个相对小的研究领域中做出成绩,力争成为这个小领域的一个专家,然后再扩展到其它领域中去。这个就像是参加运动会,先要在单项上拿到名次,然后再去拿冠军或多项名次。 11.要精读名著, 研究“大师”的风格和思路 职业棋手都重视研究棋谱,也就是所谓名局和名师的风格,科学研究也是一种高尚的艺术,成功的规律和游戏的法则至今仍未能让我们所理解,因此研究并模仿具体的名师的风格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比如说物理海洋有几位大师:Stommel, Wunsch, Pedlosky, Rhines等,Rhines在年轻时是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他有许多开创性的作品,但是他的思维方式独特,一般人难以体会; Pedlosky以严谨而著称;Wunsch是观察的高手大家,Stommel以简洁的思维和非凡的创造力而被誉为一代宗师。Stommel在他的自传 中对他的科学生涯和方法做了非常精辟的描述,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在Stommel的晚年,我有幸和他共事,他的研究风格对我后来的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一改过去偏于数学的习惯, 学会更多地从物理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每个人的特长不一样,完全模仿名师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但是深入研究一两位名师的风范,并且在工作中加以仿效实在是成功的路径之一。 怎样才能读好一篇经典著作?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1)了解文章的历史和物理背景,也就是说文章写作的动机和来源。 2)了解文章所采用的技术细节,例如观测手段,理论的推导或数值模式的操作,要注意从中吸取新的营养,学会一技之长。 3)了解文章最主要的结论及其物理意义。 4)了解文章中不够完善的地方,也就是你可以去试图改进的地方。 许多青年学生和科研工作者常认为“经典著作”就是“天衣无缝”或“白璧无瑕”,更不敢超越。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科学的发展永远是后浪推前浪,推陈出新乃是科学发展最基本的规律。因为任何科学的成果都是在一定时代和条件下完成的。随着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我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必定会有更深刻的解释。因此读完“经典著作”后最重要的一步是深入思考——下一步到底应当怎么做?没有走这一步的人无异于跑马拉松时在到达终点线前2步摔倒——前功尽弃。 12. 要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物理海洋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有四档,第一档是在物理海洋学中开创性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在我们的领域中并不多,平均下来一年也不一定有一篇。著名的例子包括:海流的西向强化,深层西边界流的理论预测及实地观察,热盐环流的多重解,通风温跃层理论。 第二档的文章是在开创新的方向的前提下,沿着这个方向有新的发现。在这里我希望在座的都能争取达到这个层次。比方说,大洋最底层的水温是非常非常低的,这个事实是在一百多年前才首次观察到的,像这样的文章发表出来就是开创性的。探索大洋底水的来源及其变化就成为大洋环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这方向发表了许多好的文章,其中不少是新发现,所以是属于第二档。 最近几年有几篇创新的文章,主要是涉及到大洋环流的能量平衡和混合问题,但是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有新创造、新方向和新方法。像这类的文章在物理海洋学上每年也就是10篇左右。 第三档的文章是一般性的,谈不上什么重大发现,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这样的文章是大多数。在物理海洋学上发表的文章,也不一定就是十全十美的,即使一篇好的文章,你拿过来也应当认真地分析。大家不要迷信已经发表的文章,有一些文章可能也有小的错误或者说不妥之处,当然,我们也不能苛求它是完美的。 第四档的文章就是言之无物的文章,这样的文章也常常出现。这种文章发表对你的声誉很有杀伤力。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应当珍惜自己的声誉, 争取不发或少发这样的文章。 现在常常听到要求每年有多少篇SCI文章。其实文章不在多, 关键是质量。美国许多学校在每年新开学时校长会设家宴接见新来的教授。1981年我刚转到MIT读书时,由于是春天入学,新学生很少,此外大概因为我是从大陆来的学生(当时MIT一共3-5个),也被荣幸的邀请到校长家里去做客人。当晚大约有40—50个客人,主要是新来的教师和访问学者。Joe Pedlosky告诉我,他年青时从MIT转到Chicago大学任教,在开学前校长在家宴上对他讲:“因为你现在来到Chicago大学,你应该少写文章”,言下之意讲Chicago大学是名牌,不允许出稻草一堆,影响学校的声誉。 一个比较客观的标准是文章的引用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多就说明你的文章有价值。引用数不包括自己引用自己和被反面引用。不过能被多次反面引用也是很了不起!!在中国,“Nature”,“Science”的作用被过分地夸大。许多人梦想一举成名。其实,“Nature”,“Science”是新闻报道性的, 它们并不是许多数理学科的主流杂志。关键是引用率。我的一个同事Bill Schmitz在退休前写了两篇Woods Hole的技术报告,根本就没有在一般的杂志上发表。但是他的报告被人们像圣经一样引用,可见是货真价实。我认为, 一般的科学家一生中真正好的文章也就是3-5 篇, 所以我们应当花大量时间来写好几篇真正有分量的文章, 而不是出一大堆稻草。 对于一个青年科学家, 你应当要有个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5-10 年以后还有人看的文章才是有水平的, 你要争取写这样的文章。 当然, 人人都要做各种各样的日常事务。有时为了种种原因, 我们要写些应景的文章, 也就是常说的稻草。但是一定要牢记你真正的目标。(刚刚毕业的青年科学家需要有一个入门的过程,所以你们所写的文章,虽然水平低一点,但是不在“稻草“之列) 13.要重视物理现象 最后,我要大声疾呼:重视物理事实的观察和研究。物理海洋,首先是个物理学科而且它是以观察为主导的学科。 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对海洋的认识过程首先是观察,然后深入思考,再提升为理论。现在我们有些做观测的人,经常是出去以后忙忙碌碌地搜集一大堆数据,回来写了一个报告就交卷了,没有时间深入思考,这样就失去了你观察的意义。不能以为你观察的就一定是对的,也不能说做理论就一定是错的。所有的人都应该重视观察事实。经过深入思考,才能提升为理论。科学研究最终要把实际观察的东西,提升为理论,再由做理论研究的或观察者本人把观察到的东西,应用于一个简单或复杂的数学模式。最后再返回指导进一步的观察,最终上升为理论。 写文章要避免用太华丽的数学。 我年轻时误认为愈是高深的东西愈是有学问。其实数学用得太多, 就成了阳春白雪, 可能被多数人逐之门外。而一个最漂亮的工作应当用最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说明其中深刻的道理, 使它人人佳知。 五.人生的启悟 当我在大学读书时,生活和社会环境比较简单,我们日常的生活很简单和幸福,现在的青年人面临太多的选择,竞争和生活中其他的压力也很大。你们这一代是在全世界的舞台上去竞争,可谓大起大落。因此一个平稳的心态可能极为重要。 1、“四到”——听到,想到,悟到,做到 人生许多哲理我们不一定都知道,而这些哲理对我们一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我们要“听到”一个哲理。 其次,我们要不时“想到”这个哲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哲理是“左耳入,右耳出”,听过以后被抛到九霄云外,所以很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时想到这个哲理。 所谓“悟到”就是说自己从切身的体会中悟到一个哲理真实的含义,只有通过这个阶段我们才算真正接受了这个哲理。 最后一条是要“做到”,如果听到,想到,悟到一个哲理,但实际上没有去按这个哲理做,那么这一切也还只是一个空洞无物的教条。 比如说:“不要随波逐流”,这个道理人人都听到不止一次,许多人转眼就忘掉了。你能不能还不时想到它?“悟到”是指你自己因为“随波逐流”而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光,最后才悟到自己不应走那么一步。而“做到”是指下一次“大浪”来到时,自己有清醒的头脑,不再盲从“大流”。 2.要发现和珍惜自己的才华。 唐诗中有一句“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认为这是非常精辟的。另外,我觉得还要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把自己摆在一个合适的地位。这一点我特别要对年轻同志们说一说,因为每一位年轻人都有自己非常崇高的远大理想。说句夸张的话,我认为年轻人要有一点“狂妄”的劲头,但是在有劲头的前提下一定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这个目标与自己的长处以及所处的环境要相符合。如果把目标定得太高,就像有些人十几岁时就想拿诺贝尔奖,我认为是不妥的。第一,把拿诺贝尔奖当作一生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第二,把目标定得太高,最后很可能就会失望,而且还可能掉进精神深渊里。 所以我觉得人应该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和能力,选择一个自己非常心爱的事业。我想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事业,尤其是选择了搞科学研究事业,就要给自己制订一个比自己实际能力稍高一点的目标。这样干起来才能特别有劲,而且会不断地达到目标,自己也会有成就感,希望年轻人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在正确估计自己长处的基础上,要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假如一个人强迫自己为了挣钱,或者为了讨好别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我觉得这种人生活得太累。自己首先要问问自己,到底这一辈子想要做什么? 如果一个人只想赚钱,那他就不要作科学研究,因为作科学研究不是一个赚钱的事业,它是一个很崇高的为人类追求真理的事业。当然在现代社会里,尊重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适当考虑给予科学家应有的保障也是必要的。 作为一个人的父母和亲友, 最重要的不是给他金钱。因为金钱总是会花完的,而且有了金钱不等于就幸福。最重要的是帮助一个青年发现他真正的天赋, 并引导他走上发挥自己天赋的生活道路。有些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到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他们在黑暗中盲目地挣扎, 和不应该比的人去比拼。这种人的一生是一大憾事。 3.人要有志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我认为三十岁的青年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要立下业绩似乎是要求过高;但是年过三十的青年至少应当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且在社会生活中选定一个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要为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放弃自己的远大的目标。一个人的幸福不是金钱和权力可以衡量的。 我在前面提到,我当时是被划入“三不”的另册,一句话说就是走投无路。我应当感谢当年那些把我“逼上梁山”的人。当我1977年报考研究生时,许多朋友都不理解为什么我35岁还要去转行。但是为了能够真正独立自由的去做研究工作, 我必须通过读研究生来改变我的现状。人称科学家创造高峰的年龄是30-40岁,而我在35岁时去改行实在是有莫大的风险。我这一步有点“破釜沉舟”或者说是”孤注一掷”,能否到达彼岸,实在是非常渺茫的。 我在美国的办公室至今还贴着一张纸,上书“你有几篇站得住脚的论文?”,这句话是30年前我的顶头上司因为我“反对专家”而训斥我所讲的话。我曾决心要写出能站得住脚的论文,30年来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抱负。 4. 要珍惜时光 许多东西我们天天看到它,拥有它,但只有失去它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它对于我们是多么的珍贵。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的爱侣。许多年轻人天天在一起习以为常,不在乎,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但只有在分手后才发现他们曾是多么深深地爱。 不少青年人不知道青春的宝贵,他们把不少时光消磨在“滚滚红尘”之中。人的一生是一条单行线,所以青春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只有当你们步入中年后,才会发现青春之宝贵——因为青春就像小鸟一去不复返。有不少年轻人羡慕大科学家,大老板。其实你们拥有的青春才是无价之宝。我相信如果可以用他们的地位和金钱来换你们的青春,他们会毫不犹豫的。 5.”吾日三省吾身” 要给自己留下深刻反省的时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发达,许多人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电脑面前,现在有不少文章提出,老是坐在电脑和电视面前,人会逐步失去主动思维的方式,创造力下降。 你每天应当抽出时间来,想一想“我今天做了什么?”“我这个星期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自问;“我这个星期离我定下的雄心壮志是远了还是近了?”我的办公室和住宅离海和湖都不远。我日常的运动是沿着海边和湖滨散步。我常常利用散步的时间深入思考。事实上, 我有不少重要的新想法是散步时构思出来的。命运安排, 我的同代人不可能在30-40岁出成果了。失去的青春年华是不会复返的。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努力。我常常自问: “我做了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 叶笃正是有名学者,他在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据说他的习惯是随身带个小本,可以在百忙之中把“思想的火花”记下来。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经验: (1)要及时地把自己一点一滴的“思想的火花”记下来。许多年轻人有自卑感,总以为自己不行。其实年轻人没有框框,往往会有突破性的思想。 (2)有了“思想的火花”后,要及时跟踪,也就是说要对问题的细节加以研究。要把所有的细节都记录下来。 (3)要经常回访这些“思想的火花”。 科学就是要突破前人界限,所以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有许多聪明人,他们有不少“思想的火花”;但是没有记下来,也没有及时跟踪和真正坐下来去做研究。久而久之他们中的“才子”就成了“眼高手低”的庸人,也就是“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6. 两张漫画的启示 水獭的启示:以巧取胜 水獭的牙很厉害,它可以迅速地把许多碗口粗的小树从地面上咬断,这些树倒下来后,水獭用它们堆成小水坝,这样他就可以生活在一个新的小水库中。在Princeton做博士后时,每天有“coffee hour”,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大家到一个房间去喝coffee或茶,这也是一个大家自由地交流科学思想的重要形式,当时房间里的墙上挂着一幅漫画。一只水獭大大咧咧地坐在水边的一根倒下的大树上。水獭骄傲地说:“I do not work hard, I work smart.” 我的指导教师K. Bryan不无感慨地对我说:“I wish I worked smarter, when I were young.”K. Bryan被奉为海洋数值模式的鼻祖,他尚且有这种感慨,我们作为年轻人难道不应该从这两句话中吸取经验教训吗? 由于现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达,许多青年人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计算机屏幕前。离开了机器,他们就无所适从,特别是许多做数值模式和数据分析的人。他们往往想:我再有10分钟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实我自己的经验是,有许多问题,如果你离开计算机到外面走一走。一旦你精神放松后,常常会迅速地找到问题所在。有时你还会发展完全崭新的“捷径”,可谓“事半功倍”。 白鹤的启示: 坚持到底 有一幅漫画最令人深思。一只白鹤站在水中,它的嘴巴叼着一只大青蛙。青蛙的身子比白鹤的头还要大得多。再加上青蛙有四条腿,而白鹤又没有手去帮忙,所以这只青蛙看来是吞不下去了。但是漫画的大幅标题是“Never Give Up” (永不放弃)。看来人们在奋斗的道路上真要有白鹤的这种精神,决不轻易放弃一个好时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7.“金山橙”的启示 我的老家是广东台山人,台山是有名的侨乡。我的曾祖父四兄弟有三个人赴美作劳工,我母亲的两个祖父也是赴美劳工。当时很多华工被送去修铁路,许多人死在荒山野岭。可以说在铁路每一根枕木下就有一个华工的尸体。据说我的曾祖父是在Oregon的葡萄园工作,所以得以活下来。我的前辈们为美国今天的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美国应当是我的第二故乡。 广东人过去称美国为金山,大概是源于San Francisco的淘金热。常用语包括“金山客”、“金山伯”、“金山苹果”、“金山橙”。北京人称橙为橘子,我要给大家讲一个“金山橙”的故事。 在一个华丽的商店, 人们在采购橘子。一个个鲜艳夺目的橘子被抢购一空。一筐中的好橘子卖完后,售货员顺手把剩下的几个无人问津的烂橘子丢到了垃圾堆里。一场大雨后,烂橘子被冲进了阴沟,而后又在大河的风浪中漂流到海滩。许多烂橘子化为泥土。其中有个把烂橘子在一场场的大风大浪中漂流四海,被海流带到了太平洋的彼岸。烂橘子的种子终于在海滩上生根, 发芽,开花结果, 成为“金山橙”。又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金山橙”终于又回到了阔别了多年的故乡。她丽压群芳, 夺得了大众的欢心。但是在人们赞誉美好的“金山橙”时,他们想到过“金山橙”艰难曲折的命运吗? 其实“金山橙”的故事也就是“烂橘子”的故事。这也就是许多老一代华侨和留学生的缩影。我曾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15年,但是没有被提过一次职务。我在中科院力学所的档案应该还是“研究实习员”——这是当时大学毕业后的最低职称。一个人做了十五年的研究实习员,肯定不是什么“人才”。80年代末,我在Woods Hole写文章解决了风生环流在连续层结下的结构,这曾经是物理海洋中经典的难题。因此我(当时我的头衔是Assistant Scientist) 被邀请撰写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所谓的“国家报告”其中的一篇。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一下子成了“金山橙”。 1992年在阔别十二年后首次回国,在科学院大气所我受到热情的欢迎。所长曾庆存称我为“大气所飞出的金凤凰” 。科学院人事处请我吃饭,提出要“科学报”采访我后作专文报道,被我婉言谢绝。我为什么不肯上“科学报”?因为长期以来,国内报导喜欢夸大其词,大凡上报的一律是惊天动地的大明星。动不动就是“天衣无缝”、“震撼世界”之类的大词。我在科学院力学所曾是最下层的人,我自觉不应当把我这个夕日的“烂橘子”吹捧成十全十美的明星。中国有句古语“十年媳妇熬成婆”,不幸的是有些媳妇成了家婆后比自己原来的家婆还要厉害。我年轻时有过许多不平的经历。虽然我今天成了“金山橙”,身上挂了若干“金牌”,然而我不屑于作新的家婆。我真正的愿望是年轻的同学们能把我当作一个“研究实习员”,以一个平等的地位作个知心朋友,一同来学习和探讨科学的奥秘。 橙或橘子本来就是中国的特产。 我希望神州的大地的橘子能百花盛开, 果实累累。现在美国的商店到处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Made in China”的科学家也要走向世界, 中国橘子要和“金山橙”平起平坐。
个人分类: 课题组相关|19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根开篇
热度 1 chejingguo 2011-4-29 09:55
很高兴成为scienceNet的一员,看到各位才华横溢、科研绰约,自己惭愧不已,在这里不得不称为science的草根!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和各位讨论kuoyan、分享生活、畅想人生! 作为开篇博文,我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我是一名研一的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遇见一个个学生和教授,而后渐渐从陌生到熟悉。有时感叹时间过得好快,转眼间一年将要过去,刚来学校报到时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回头看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似乎是刚刚开始,而问一下自己所得,似乎是那么的模糊不清。难道我的研究生生活就这样度过吗?考研时的坚韧和毅力哪里去了呢?大学时候的梦想又飞到何处了呢?有时又感慨时间好像是故意和自己作对,三年时光是那么的漫长,何时是尽头?太多的抱负等着我去履行,老师的叮嘱等着我去回报,父母的期望等着我去实现。。。不知何时自己好像是这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大人物! 为何我现在会如此的迷茫?有人说:“生气会降低一个人的智力,恼怒会丧失一个人的判断力。”而我此刻是如此的淡定,曾经是那么的理性,何至我现在之困境?---现实之残酷、自己之愚笨还是社会竞争之激烈。。。不解?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29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梅森素数
热度 3 lysyxcs 2011-3-24 17:32
设在美国的电子新领域基金会为寻找梅森素数开出了“悬赏金”,最少也有10万美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2万人参加了“因特网梅森素数大搜索”(GIMPS)国际合作项目,动用了40多万台计算机联网来进行大规模“搜捕”。什么是梅森素数?梅森素数为何那样火爆?   欧几里德的谜题   素数也叫质数,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数,如2、3、5、7等等。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用反证法证明了素数有无穷多个,他还提出有少量素数可以写成2p-1(其中指数P为素数)的形式。   究竟有多少个素数可以写成这种形式?欧几里德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后人。于是,费马、笛卡尔、哥德巴赫、欧拉、高斯……几乎所有大数学家都研究过这种特殊形式的素数,17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是其中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位。   梅森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法兰西科学院的奠基人和当时欧洲科学界的中心人物。为了纪念他,数学界就把2p-1型的数称为“梅森数”,并以Mp记之;如果Mp为素数,则称之为“梅森素数”。   然而,2300多年来,人类仅发现47个梅森素数。这种素数新奇而迷人,因此有“数学珍宝”的美誉。梅森素数历来是数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今科学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梅森素数的价值   别以为寻找梅森素数只是数学家们的消遣和游戏,梅森素数在当代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它是发现已知最大素数的最有效途径,它的探究推动了数学皇后——数论的研究,促进了计算技术、程序设计技术、密码技术、网格技术的发展以及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应用。另外,梅森素数的探究方法还可用来测试计算机硬件运算是否正确。   许多科学家认为,由于梅森素数的探究需要多种学科和技术的支持,它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英国顶尖科学家、牛津大学教授马科斯·索托伊甚至认为它是“人类智力发展在数学上的一种标志,也是科学发展的里程碑”。   寻找梅森素数的艰难之旅   在“手算笔录”年代,人们历尽艰辛,仅找到12个梅森素数。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加快了探究梅森素数的步伐。1952年美国数学家拉斐尔·鲁滨逊等人将著名的卢卡斯-雷默方法编译成计算机程序,使用SWAC型计算机在5个月之内,就找到了5个梅森素数:M521、M607、M1279、M2203和M2281。   然而对人们来讲,梅森素数却仍然是个谜。梅森素数是不是无穷的?梅森素数有什么分布规律?从已发现的梅森素数来看,它在正整数中的分布时疏时密、极不规则,因此研究梅森素数的分布规律似乎比寻找新的梅森素数更为困难。   英、法、德、美等国的数学家都曾分别给出过有关梅森素数分布的猜测,但这些猜测都是“近似”的,没有准确的表达式,都在实践中显出了瑕疵,折戟沉沙。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是这方面研究的领先者——他运用联系观察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于1992年首次给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精确表达式。后来这项重要成果被国际上命名为“周氏猜测”。《科学》杂志有一篇文章指出:周氏猜测为人们探究梅森素数提供了方便,是素数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   信息技术带来新希望   让我们再回到GIMPS这个国际项目。1996年初,美国数学家和程序设计师乔治·沃特曼编制了一个梅森素数计算程序,并把它放在网页上供全球数学家和业余数学爱好者免费下载使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GIMPS项目,它采取网格计算方式,把大量普通计算机的闲置时间“团结”起来,获得相当于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为了推动梅森素数的寻找,也为了促进网格技术的发展,设在美国的电子新领域基金会(EFF)开始了“悬赏”。1999年3月,基金会向全世界宣布:向第一个找到超过1000万位数的个人或机构颁发10万美元;超过1亿位数,15万美元;超过10亿位数,25万美元。当然,绝大多数研究者参与该项目并不是为了金钱,而是出于好奇心、荣誉感和探索精神。   就在最近,10万美元名花有主。2008年8月23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专家埃德森·史密斯发现了迄今已知的最大梅森素数M43112609,该数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素数。这个素数有12978189位;如果用普通字号将它连续写下来,长度可超过50公里!这一重大成就被著名的《时代》杂志评为“2008年度50项最佳发明”之一。不过,史密斯是私自利用学校的75台计算机参加GIMPS项目的。本来这种行为应该被处罚,但鉴于他为学校争了光,因而受到了校方的表彰。   另一位仁兄就没有这样的运气。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雇员麦克·福雷斯特偷偷地使用公司内的2585台计算机参加GIMPS项目;随后公司发现计算机经常会出些差错,本来只需要5秒钟就可以接通的电话号码,需要5分钟才能接通。联邦调查局最终查到了原因,福雷斯特承认“被GIMPS项目引诱”;他最后被解雇,并被罚款一万美元。   15年来,人们通过GIMPS项目找到了13个梅森素数,其发现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挪威。目前该项目的计算能力已超过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台最先进的超级矢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运算速度达到每秒650万亿次。著名的《自然》杂志说:GIMPS项目不仅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梅森素数寻找的热情,而且会引起人们对网格技术应用研究的高度重视。   ■链接   梅森素数趣闻   梅森素数貌似简单,但不仅需要高深的理论和纯熟的技巧,还需要进行艰巨的计算。1772年,有“数学英雄”美称的欧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靠心算证明了M31(即231-1=2147483647)是一个素数。该素数有10位,堪称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素数。欧拉的毅力与技巧都令人赞叹不已,难怪法国大数学家皮埃尔·拉普拉斯向他的学生们说:“读读欧拉,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老师。”   梅森素数的探究不仅极富挑战性,而且对研究者来说有一种巨大的荣誉感。1963年6月2日晚上8点,当第23个梅森素数M11213通过大型计算机被找到时,美国广播公司(ABC)中断了正常的节目播放,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重要消息。发现这一素数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数学系全体师生感到无比骄傲,他们甚至把所有从系里发出的信封都盖上了“211213-1是个素数”的邮戳。   随着素数P值的增大,每一个梅森素数Mp的产生都艰辛无比;而科学家及业余研究者们仍乐此不疲,激烈竞争。例如,在1979年2月23日,当美国克雷研究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大卫·史洛温斯基和哈里·纳尔逊宣布他们找到第26个梅森素数M23209时,有人告诉他们:在两星期前美国加州的高中生兰登·诺尔就已经给出了同样结果。为此他们潜心发奋,又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使用Cray-1型计算机找到了新的梅森素数M44497。这件事成了当时不少主流报纸的头版新闻。
171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康熙皇帝的24个儿子的生平履历
pcabaqus 2011-2-26 14:42
皇长子 胤禔 (1672-1732) 63岁 康熙十一年生,生母惠妃纳拉氏。据传教士白晋说:“皇上特别宠爱这个皇子,这个皇子确实很可爱。他是个美男子,才华横溢,并具有其他种种美德。”由于他在皇子中年龄居长,替乃父作事最多。征讨葛尔丹时,康熙任命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19岁的允禔从征,任副将军,参与指挥战事。还衔命祭华山,管理永定河工程。26岁,被封为直郡王。十年后因争储位,谋害太子,被康熙革王爵,监禁,雍正12年卒。 皇二子 胤礽 (1674-1724) 51岁 生于康熙十三年,因系孝诚仁皇后所生,为嫡长子。康熙十四年,在他还是个一岁多的婴儿时,就被立为太子。但在康熙四十九年九月被废;四十八年,复立;五十一年十月,再废,受禁锢;雍正二年卒,追封理亲王,谥号密。 皇三子 胤祉 (1677-1732) 56岁 生于康熙十六年,母荣妃马佳氏。允祉博学多才,成为乃父学术上的得力助手。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祉领镶红旗大营。21岁,被封为诚郡王;次年,降为贝勒;32岁,晋诚亲王。雍正即皇位,命允祉守护父亲的景陵。雍正八年,被夺爵、囚禁。十年,去世。 皇四子 胤禛 (1678-1735) 58岁 生于康熙十七年,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亲征葛尔丹时,胤禛奉命掌管正红旗大营。20岁,被封为贝勒,31岁,晋雍亲王。康熙驾崩,胤禛即位,为雍正帝。 皇五子 胤祺 (1679-1732) 54岁 生于康熙十八年,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认为此子心性甚善,为人敦厚。康熙征葛尔丹时,允祺奉命领正黄旗大营。19岁,被封为贝勒,30岁, 晋恒亲王。雍正十年死,谥号温。 皇六子 胤祚 (1680-1685) 6岁 康熙十九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皇七子 胤佑 (1680-1730) 51岁 康熙十九年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夸他:“心好,举止和蔼可亲。”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命允佑领镶黄旗大营。18岁,被封为贝勒;29岁,晋淳郡王。八年,卒。 皇八子 胤禩 (1681-1726) 46岁 康熙二十年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允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允礽获释,允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同年,死。 皇九子 胤禟 (1683-1726) 44岁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母宜妃郭络罗氏。26岁,被封为贝子。雍正即位后,命其出驻西宁。后以其违法肆行,与允禩等结党营私为由,于雍正三年夺爵,幽禁。四年,削宗籍,令改名塞思黑。同年,卒。 皇十子 胤礻我(1683-1741) 59岁 生于康熙二十二年,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26岁,被封为敦郡王,因党附允禩,为雍正所恨。雍正元年,哲布尊丹巴胡图克图来京病故,送灵龛(kān)还喀尔喀(今蒙古共和国),命允赍(jī)印册赐奠。允称有病不能前行,命居住在张家口。同年借故将其夺爵,逮回京师拘禁。直到乾隆二年才开释,乾隆五年卒。 皇十一子 胤禌 (1685-1696) 12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康熙三十五年夭折. 皇十二子 胤祹 (1685-1763) 79岁 康熙二十四年生,母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曾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康熙御极60年,派允祹祭圣京三陵。次年,任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即位,进封履郡王。乾隆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 皇十三子 胤祥 (1686-1730) 45岁 康熙二十五年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即位,封为怡亲王,命总理户部三库。雍正元年,总理户部。为人“敬谨廉洁”,雍正照例赐钱粮、官物,均辞而不受;对雍正“克尽臣弟之道”,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为雍正所赏识。三年,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后总理京畿水利,多有建树。又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八年,死。是雍正最知心、得其协助最多的兄弟。 皇十四子 允禵 (1688-1755) 68岁 康熙二十七年生,母孝恭仁皇后。与雍正、允祚同母。但党附允禩,与雍正对立。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任抚远大将军,征讨策妄阿拉布坦。六十年,率师驻甘州,进次吐鲁番。雍正元年,晋为郡王。三年,被降为贝子。四年,革爵禁锢。乾隆即位时,命释放,封辅国公。乾隆十二年,晋贝勒。十三年,晋恂郡王。二十年,卒,谥号勤。 皇十五子 胤禑 (1693-1731) 39岁 康熙三十二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雍正四年,封贝勒,命守景陵。八年,封愉郡王。九年卒,谥号恪。 皇十六子 胤禄 (1695-1767) 73岁 康熙三十四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因庄亲王死后无嗣,雍正命他袭封。乾隆三十二年死,谥号恪。 皇十七子 胤礼 (1697-1738) 42岁 康熙三十六年生,母纯裕勤妃陈氏。雍正元年,封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六年,晋亲王。七年,奉命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授宗令,管理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还西藏,沿途巡阅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返京,办理苗族事务。乾隆即位,命总理事务,解宗令,管刑部。乾隆三年卒。 皇十八子 胤衸 (1701-1708) 8岁 康熙四十年生,母顺懿密妃王氏。康熙四十七年,夭折。 皇十九子 胤稷 (1702-1704) 3岁 康熙四十一年生,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三年,夭折。 皇二十子 胤袆 (1706-1755) 50岁 康熙四十五年生,母襄嫔高氏。雍正四年,封贝子,八年,晋贝勒。十二年命祭陵,称病不行,降辅国公。乾隆即位后,复封贝勒,守泰陵,二十年,死。 皇二十一子 胤禧 (1711-1758) 48岁 康熙五十年生,熙嫔陈氏生。立志向上,颇有文才。雍正八年,封贝子,晋贝勒。乾隆即位,晋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死。 皇二十二子 胤估 (1711-1743) 33岁 康熙五十年生,母谨嫔色赫图氏。雍正八年,封贝子;十二年,晋贝勒。乾隆八年死。 皇二十三子 胤祁 (1713-1785) 73岁 康熙五十二年生,静嫔石氏生。雍正八年,封镇国公。十三年,乾隆即位,晋贝勒,后降镇国公。乾隆45年,复封贝子,两年后,晋贝勒。49年加郡王衔。50年死。 皇二十四子 胤秘 (1716-1773) 58岁 康熙五十五年生,母穆嫔陈氏。禀性忠厚平和。有学识。雍正十一年,十七岁,封缄亲王。乾隆38年死。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2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