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追星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追星族”实拍神秘星空壮美令人窒息
yshimp 2013-9-5 08:14
详见 http://slide.tech.sina.com.cn/d/slide_5_453_34728.html   来自加利福尼亚的电影制作人兼 摄影师 Michael Shainblum是一个“追星族”,他拍摄了许多美得让人窒息的星空作品,凭借着自己对于星空的热爱而进行创作。现代都市人总是因为光污染而迷失在灯红酒绿中,鲜少走出纷杂,欣赏那来自几亿年前的光亮。
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记忆深处绽放精彩
xudahai 2012-9-30 22:30
今天,在大连鸟语林遇到了这样一个女孩,我猛一看她,十分像日本影星堀北真希,仔细再看并各种比较,简直了,就是堀北真希一样。但很明显她不是,因为她比堀北真希小,而且怎么会出现在鸟语林的人群中呢? 但是这种感觉却很美好,仿佛我见到了堀北真希似的。我一直认为自己决不是个追星族,但是没想到真的在现实中看到那些仅在自己的记忆中出现的人是那么的令人激动。 这当然不光指明星,就是在人群中突然发现一个跟自己以前认识的人很像的一位,眼光总是被“勾引”过去,不愿走开。即使见不到那个人本人,从这个相似的人身上也可以感觉到许多温馨。 这难道是追星的本源,难道是偶像崇拜的溯源?人们对一个人的喜爱可以泛滥的很厉害,与之相似的人、他的签名、波普的服装、一切她的影子都令人着迷。当月亮可望而不可即时,还是吃个月饼安慰一下吧,现实又那么饱含感情。 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女孩,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类型,可是只能擦肩而过,连个正脸也无法留下一点痕迹。 而我只想祝福,愿美丽继续绽放,光彩过目吧
个人分类: 随想录|23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哈!“狼爸”的追星族来了!
热度 4 wangdw 2011-11-19 14:59
哈哈!“狼爸”的追星族来了! 文 / 王亶文 “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的“狼爸”的新闻出来后,有朋友不相信。说他怎么有四个孩子?我说本人是听央广新闻说的,我平日在网上就看看环球和凤凰网新闻,这几天没有看见,不知为什么。昨天我又听了北京新闻台的报道了,哈哈,“狼爸”都有追星族了!有 40 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家,以便“打进北大”。 原来这位“狼爸”是广东人,去香港些年,所以有四个孩子不奇怪。他姓 萧,他认为他是最好的爸爸。 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两个极端,一是娇惯,另外一个是体罚。而正确的应该是“严慈相济”。这句话,萧狼爸也会说。一位美国朋友给我的科学网博客写评论说,根据统计,中国小孩大多被娇惯坏了。狼爸却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封建社会,流行“棍棒下面出孝子”。现在时代变了,朋友评论说只能出逆子了。 有句老话是对的,因材施教!首先,行行出状元,再不应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八十年代之后,曾经流行变了味的读书无用论。认为读多了书不一定能挣大钱,发财的几乎都是些没读多少书的。现在又到它的反面,另外一个极端了。不过,好象比前一个好点。 对不同的小孩要因材施教。有的小孩有创新精神,对科技兴趣大,就可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后到大学深造。有的对管理有兴趣,有的对计算机有兴趣,等等,就可引导上相应的大学。工科大学有清华,北京理工大学等,综合大学有北大,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有的学习平平,适合做别的工作,就可引导上技校,有的如果喜欢体育,就鼓励他们上体育大学,等等。 40 多家把小孩送到狼爸家,就是不知应该因材施教,他们的孩子是快什么料;也不知教育方法应该是严慈相济,萧没法去管好别人的孩子。萧家的三个小孩上北大,是因为他们适合学习,学习好的缘故。如果狼爸能严慈相济,我说也许小孩能上哈佛呢!
个人分类: 教育|3856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也算是设计师,不是追星族或名记
热度 2 罗岚 2011-10-31 09:23
这几天写 SCI paper,感觉把应该交代的基础问题写完了,继续在密码范围内写流行、通俗的非线性变换。 找出自己前些年写的简单贝叶斯流行密码文章,写得真正地好!新意在引入了密码协议的重量:相同安全条件下,密码使用越轻,密码协议应该越重,显然的 。在期刊上卖20$,欢迎大家从 GOOGLE 下载我的 一个流行研究.2009: A Study to the Symmetric Ciphers and Protocols Weigh in Bayesian Model 赶着注册报名 CANS2011 大会,我称之为“罐头节”,为人工智能密码鱼们找些研究方向、挣些利益、找些事情。 世界第70亿人口在菲律宾马尼拉诞生,60亿、50亿在南联盟区域诞生: http://firefox.huanqiu.com/world/photo/2011-10/2127640.html
23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
热度 5 duke01361 2011-10-3 22:26
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 我非常理解新加坡处处争取世界级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觉得至少在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新加坡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资源情愿共享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这些科学家来新加坡装点门面。这个样子不是真正的世界级,如果算是,那也只能算在世界级的“收容站”或者世界级的“追星族”。 近一此言与新加坡朋友们共勉! 我非常理解新加坡处处争取世界级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觉得至少在科学教育领域,只有当新加坡能够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成为世界级。新加坡不能只是满足于把自己的资源情愿共享给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这些科学家来新加坡装点门面。这个样子不是真正的世界级,如果算是,那也只能算在世界级的“收容站”或者世界级的“追星族”。 谨此与新加坡朋友们共勉!也与中国朋友共勉!
个人分类: My Ideas|10225 次阅读|2 个评论
解构甲骨文—读《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有感
hillside 2011-7-15 23:22
  很早以前,一见甲骨文,大为叹服,文字真奇妙!就像当代的追星族,关注的其实是明星本人,而不是他(她)的扮演的角色。我不太关注甲骨文本身,更关心的是何等人士竟能识得如此玄妙的文字,因此知悉了不少甲骨文破解高手。有时候也想,这类似于谍报中的文字破译吧?但谍报或其他加密文件一旦破译,往往原形毕露。甲骨文则不然,这么多年只是破译了其中的一部分。不由得怀疑,是否破译方法不是最优。最近读了四川大学教授黄奇逸先生的 《商周研究之批判-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增订本) 鸿荒孤棹 》 <下卷>(上卷为《历史的荒原-古文化的哲学结构》),更为大惊。黄先生说当今的破译基本上靠不住,连已成定论的女将军妇好也是子虚乌有。   我有一个想法,在这一点上是否可以与自然科学,尤其是计算机密码技术高手通力合作呢?夏商周断代工程曾整合了天文学家等多方力量。据网文介绍,黄先生的学说并未得到认可,文中并有“ 客气的,说‘黄奇逸研究问题,有点像理工科’”。难道文理分界这么清晰吗?国外学者似乎并不如此鲜明。主编中国科学史的历史大家李约瑟以前即是化学专家。   黄先生的观点是颠覆性的,此外也有其它学者对不完全的解读(现有体系仍有不少甲骨文字对不上号)心存疑惑,那么,现有的甲骨文解读结论与结构需要解构吗?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4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做了一回追星族!!!
lanchaoli 2011-5-24 00:27
今天虽然没有上场比赛,但是我终于鼓起勇气,向古力、常昊提出了合影要求,很幸运地得到了他们的同意,没有想到这些棋坛高手如此随和,踢球也很干净,球品、人品都不错。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祝福古力、常昊和中国围棋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3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 也是《大众电影》的封面人物
xupeiyang 2011-4-21 08:36
和80后、90后崇拜明星一样,我们小时候,在文革期间,也是追星族。后来还学革命样板戏,唱红歌。 60年代的追星族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35561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60年代的追星族
xupeiyang 2011-4-21 08:31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1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公开嘲笑科学网上的方舟子追星族
热度 9 fs007 2011-3-1 12:01
寻正 一个人犯一次错不要紧,犯两次错还可以原谅,但跌进坑中,居然在坑里修起房子安居了,那就可怜了,尤其是盖的房子还是别人还住的时候。 接到举报,刘菊花女士,笔名“方舟子妻”,现为新华社记者,在其硕士毕业论中,有剽窃现象,现将其夫妇二人互剽部分爆光。刘菊花硕士论文抄袭,远不止爆光部份,资料收集完整后,将委托人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新华社举报。打假斗士及“方舟子妻”如何进一步表演,拭目以待。科学网上众多高学历,高学职的学人,沦落为剽客的打手与保驾护航人,如何反应,我很期待。看这热闹,真爽!
个人分类: 伪劣科普打假|6522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