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弗兰西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的名言吗?
xupeiyang 2013-1-6 15:40
我也不知道,查资料看看,找到点依据了,不知道对不对? ----许 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句名言可以说众所周知,影响深远,甚至家喻户晓。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团中央三家共同创办的一份科普杂志,名字就叫《知识就是力量》,并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该刊开始是由前苏联一份同名科普期刊编译的,当初编辑部拟定的译名为《知识即力量》。根据周总理的建议,改译成了“知识就是力量”,这样更通俗易懂,也更响亮。杂志发行后“享誉天下50年,影响了几代人”,“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从此成为鼓舞中国青年们努力学习,攀登科学高峰的口号。 但在培根出版的著作中,并没有“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原文。 通常认为,这是后人根据培根的“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这句话提炼而成的。如宛福成先生在《培根与新工具》中所言:“‘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的一句至理名言,但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这句话的原文,这是后人根据‘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一语精炼而成的。” “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一语,见于培根的《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许宝骙译)第8页:“人类知识和人类权力归于一;因为凡不知原因时即不能产生结果。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而凡在思辨中为原因者在动作中则为法则。” 许宝骙先生的这个译法比较经典,沿用至今。国内也有学者译作“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结合为一”。笔者觉得,后一种译法(把Power译成“力量”,而不是“权力”)似更确切。 在《新工具》第108页,培根还有一语:“通向人类权力和通向人类知识的两条路途是紧相邻接,并且几乎合二为一”与上面的话意思是相通的。 由此确认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箴言,应该说得过去。在培根的著作中,确实贯穿了“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包括知识是掌握自然奥秘的巨大手段,是驾驭自然的巨大力量,知识是治理国家和社会变革的力量,知识也是人类自身完善的重要手段。 换句话说,培根的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是由大家公认,约定俗成的。 笔者一直也是这样认同的。偶尔也冒出个念头:“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吗?” 最近读到邢贲思的一篇文章《培根和“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悬疑才顿时解开了: “长期以来,不少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究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一概付之阙如,久而久之,人们甚至怀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 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有的人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学习时报》, http://book.sina.com.cn ,2007.3.12) 伟大的培根确实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啊!出处就在《沉思录》。 http://jny.2006.blog.163.com/blog/static/352582162008722114439279/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1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蒙田《论孩子的教育》读后感(一)
热度 12 childever1 2012-7-14 09:43
米歇尔·德·蒙田( 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 ) ,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其散文对弗兰西斯、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颇大。所著《随笔集》三卷名列世界文学经典, 论孩子的教育 是其中一篇。 “教育孩子是人类的学问中最重大和最棘手的难点。”蒙田在开始谈论对孩子的教育之前,先抛出这么一个观点。的确如此,在蒙田之后人类走过将近 500 年的历程,人们的物质生活大踏步的往前走,不仅可以在月球上行走,火星也是我们探索的对象。但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似乎并没有进步多少,我们不知道今天的教育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什么位置,甚至不知道今天的教育比蒙田所处的时代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我们依旧在摸索中前行。 一 教育的目的与方法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成长的足迹,当然更多的应该是他对教育的所感、所思与所悟。他对于教育孩子一些观点,很值得今天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者借鉴。 1. 教育的目的 “ 对于高品质的孩子,他们学习知识不是基于谋利的考虑(因为这样的学习目的太低贱了,不配得到缪斯女神的眷顾,况且能否实现谋利还得取决于别人),也不完全是表面的装饰,而是为了他实际的用途(不管平常时候还是特定场合),为了充实和丰富内在的自我,把自己培养成有才干的人,而不仅仅是学者或博士。”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学习知识或者说学什么知识更多的考虑是这个知识将会给我带来什么财富或者什么权利。学习的功利性远远大于学习的实用性、愉悦性。所以看到大学里有热门专业、冷门专业。当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不能怪家长或学生,因为有的家长或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学习除了功力之外还有别的用途。从这点来看,我们这个时代有相当多的人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超越 500 年前的蒙田。功成名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学习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也很大,蒙田的学习不是为了谋生或谋利,而是为了丰富和充实内在的自我。但在当今许多家庭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即以谋生或谋利为目的。 汉朝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时引用了管仲的一段话:“ 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推而广之,我想说“住行悦而知学为趣”,这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如杜威般(杜威: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是更高一级的教育目的。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一个人学习的目的越高尚,其取得的成就也就越大。 袁隆平搞水稻杂交并没有考虑这样做能挣多少钱,而是想能多养活多少人。有人问苏格拉底是哪个国家的人,苏格拉底没有回答他是雅典人,却说他是世界人,他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国家对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终将被岁月的尘埃湮没,只有那些为世界而努力的人,才能被世界所铭记。 2 .关于理解力 理解力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佳途径。 学习的好处是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前人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积累的生活经验,从而使我们变得有智慧,有才干。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主要取决于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学生可以把所学的东西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改造它,使之进一步完善;有的孩子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条件一发生变化,就不知该如何应用了;更有甚者,知识的表层也不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的思维已经跑到别处去游荡了。如此一点一点的教学过程积累,就会产生不同的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别就形成了。有的孩子喜欢动脑子,喜欢思考,喜欢探究,能够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疆拓土,引领社会进步;有的孩子只能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无所发现,甚至在学习上一无所获。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理解力。 “ 理解力能改善一切,指挥一切,作用于一切,支配一切和统治一切,其他的官能全部非聋即瞎,没有灵魂。由于我们不给理解力自己和特权,不让它自由地发挥,它就变得畏畏缩缩,奴性十足。”真正理解和认识的东西,人们是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的,不必去管作者是谁,也不必管它出自哪本书。书呆子式的学习是 可怜的,无用的学习;也许可以用来装装门面,却无法以此为基础建造高楼。 3. 关于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学生能否理解仰仗于教师的教法。 “要在为孩子物色教师方面下功夫。孩子的教师除了博学之外,更应该有聪慧的头脑,两者确实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他的行为举止和判断力比他的知识更重要,他应该运用新的方法来教孩子 。” 对于初学的学生,教师对学生所要掌握的东西,要严格审视,对他们的读物进行细致的筛选。 “教师 应该依照教学对象的素质行事,让学生的才智经受考验,要允许学生自己去感受、识别和选择,有时为他们引路,有时让他们自己摸索前行。教师不应该只是自己在想,自己在说,他们应该倾听学生说话。苏格拉底以及后来的阿凯西劳斯都是先听学生说,然后他们才说。”“作为品质高尚,受过训练的教师应该知道如何屈尊俯就于学生稚嫩的步子,耐心指导他们。” 现在教学中的问题是老师讲解的多,学生感受的少。老师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另外一个问题,所有一个班的学生无论自己的程度如何,都接受同一个老师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老师的教学依赖于成绩较低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有些资源浪费。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避免这些问题的做法有多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做试验来感悟知识,一个同学遇到了问题,可以通过另一个已经解决这个问题的同学来解决,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了,老师再引导学生试探性地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提供不同的见解,把各种看法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能从中做出选择的就让他选择,无法做出选择时,他会提出问题。通过思考接收到的思想就变为他自己的思想了,跟着别人亦步亦趋等于无所追随,无所发现,甚至在学习上一无所获。 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检测来进行。老师不仅要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词语的语法结构,而且还要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词语的实际意义。要评估学生的收益情况,不是依据他们记住了多少,而是看他们是否认识了人生。 现在的学校,考试已经变成标准化的东西,答案是唯一的、确定的,因此可以用计算机来判卷。这种检验主要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不仅不能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反而压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吃进什么就吐出什么。学生的心思受制于别人的知识和观念,受他人权威的奴役和摆布,不会对学问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顺从于这种束缚,就无法自在地按自己的步伐行走,我们的活力和自由也会消失殆尽。 学生所受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教师、教法、学习都应该以此为中心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更有智慧。
个人分类: 教育|8876 次阅读|41 个评论
技术创新的思路从何而来?
kejidaobao 2012-1-31 15:02
李大东 技术创新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一个从创新思路产生到新技术成功应用于市场的完整过程。 技术创新是科技人员永恒的追求。通常,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动力和导向,满足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的目的。更具竞争优势的新技术往往能够取代现有技术占领市场,成为市场的宠儿。市场的需求,归根结底要服从于社会的需求。当一项新技术成功应用并满足市场、社会需求之时,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在科技人员心中油然而生。技术创新是科技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更是服务社会、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 创新要有思路,没有思路,创新便是无源之水。技术创新,首先是在对已有技术进行全面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缺点、不足为突破口,找准问题、逐个解决、最终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它发于问,行于求,止于用,即完成一轮创新;然后循环不竭,往复上升。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这句充满哲理的名言值得我们铭记。正确地找准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构思就是创新的思路。创新伊始,找准问题至关重要,它是创新思路的起点,科学探索的发端,也是创新的源头。找准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炼油厂为提高经济效益、满足深度加工的要求,广泛发展重油以及渣油催化裂化工艺,普遍出现了催化柴油安定性差的问题。深入研究发现,国产原油氮含量高,柴油中杂环氮化物经加氢处理虽饱和形成C—N键,但C—N键难于氢解断裂,氮不易脱除。氮含量偏高是柴油安定性差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杂环氮化物与其加氢产物的热力学平衡能够限制和影响总的加氢脱氮反应深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在低压和中压下,总的加氢脱氮深度有一个极大值。通过系统分析,科研人员认识到,如果能研制一种新型催化剂,在低温下具有优良的加氢活性和C—N键氢解活性,则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事实证明,他们找准了问题。沿着这一问题指引的方向,经过对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制备工艺、成型技术反复探索,终于研制成功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RN-1催化剂,成果获得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催化剂不仅在国内大面积推广,还进入欧洲市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炼油催化剂首次销往海外,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找准问题。采用渣油加氢处理(RHT)与渣油催化裂化(RFCC)组合工艺来加工渣油,可以直接生产清洁的车用燃料,同时可以做到“零废渣”排放。常规的RHT-RFCC组合工艺是RFCC重循环油(HCO)返回到RFCC装置中回炼,即自身循环。该工艺的缺点是在加氢段渣油黏度很大,反应速率低,反应受扩散控制;科研人员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与馏分油加氢精制情况相反,沿着反应器中催化剂床层方向积炭量是增加的;而HCO自身循环的结果是高价值产品只占1/3,低价值的焦炭和干气占了 2/3。从现有技术的异常和不足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多问几个为什么,将表象层层剥开,让实质问题显现,即可正确地找准问题。为什么在渣油加氢段,沿着催化剂床层方向积炭增加?因为随着渣油加氢反应的进行,沥青质周围的胶质和芳香份逐渐加氢饱和并转化,失去对沥青质的溶解能力,造成沥青质的析出,因此反应器后部催化剂结焦严重。为什么HCO自身循环会生成大量低价值产品焦炭和干气?因为HCO含有70%—80%的多环芳烃,如果要将回炼油在催化裂化过程中转化,多环芳烃缩合会生成大量气体和焦炭,轻油收率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何降低渣油黏度和减少沥青质的析出以及如何减少催化裂化进料中多环芳烃含量是关键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也就克服了原技术的缺点。科研人员巧妙地利用“相似者相容”原理,提出了RHT-RFCC双向组合技术(RICP)的构思,将原来HCO自身循环,改为HCO先与渣油加氢处理原料混合,作为渣油加氢处理进料,然后再进RFCC装置。事实证明,RICP技术克服了原技术的多种不足,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期,该技术已成功工业应用,使炼油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看似简单的物料走向的改变,实质包含了正确提出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蕴含着技术创新的规律。 晚年的爱因斯坦总结数十年科学生涯的经验后,感叹:“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从以上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找准问题,就意味着找准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找到了问题之后,要深入地解析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加以实施、求证,最终问题得到解决,认识得以提升,技术得到应用,创新得以实现。这就是技术创新的规律。 一个立志于技术创新的人,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习惯和正确提出问题的能力,磨练自己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意志。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翰,想像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当具备了博闻、善问、敏思、勤学的素养时,我们就具备了找准问题的基础,就会成为创新的人才。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3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