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长寿秘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长寿老人排行榜
zhpd55 2019-11-11 17:22
长寿老人排行榜 诸平 据媒体报道,俄罗斯的一位老老太太迎来了她的129岁,这位老太太并非全世界最高龄的老太太。是因为我国新疆的 阿丽米罕·色依提出生于1886年,到2019年已经有133岁了! 俄罗斯的129岁的老人她的心愿却是能够早点死去。老太太坦言她的一生中从未有过快乐的一天,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活这么久,并且她的子孙后代也都活得比较长。她说:“我一直在努力工作,在花园里努力干活。我累了。长寿对我来说根本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一种惩罚。”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老太太只有55岁,而苏联解体时,老太太也只有102岁。看来,她是见证了所有的历史重大事件,她或许是厌倦了生活吧,不然,她也不会想着自己要早些离去。心情如此糟糕之人,能够迎来129岁,长寿的秘诀看来与心情好坏关系不大,勤劳者寿似乎对她来讲更合乎情理。 长寿的话题,从古至今议论不休,追求不止。人人都渴望长寿,但是未能如愿者为数不多。据网络报道2018年6月25日,世界上最长寿的人阿丽米罕·色依提,在新疆喀什的家中迎来132岁的生日。出生于1886年6月25日(光绪12年)的阿丽米罕·色依提,是新疆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拍昆吾伊拉村人,现已成为中国第一寿星,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在我国新疆,并不只有阿丽米罕·色依提一个长寿老人,更是著名的“长寿之乡”,2013年的十大寿星中有一半都来自新疆(见2013年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新疆当地有首歌词是这样写的:70岁的老汉健步如飞,80岁的老妈烹羊烤馕,90岁的夫妻成双成对……”。在新疆有这样的真实场景:120岁的婆婆坐在门前,等100岁的儿媳妇从娘家 回来,80岁的孙女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自豪地说:“我还年轻……”。 长寿的影响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有人认为基因决定一切。前几天,我从《视点峰汇》节目中就看到,英国有一对双胞胎姐妹,愉快地迎来了她们的百岁生日。 日本著名的双胞胎百岁老人金婆婆、银婆婆,分别活到107、108岁 。 但是,也有人认为人际关系最为重要。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弗里德曼和莱斯利·马丁经过20年的研究,从研究对象多如牛毛的生活习惯中总结出一些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并发表新书《长寿工程》。该书列出了“长寿关键要素排行榜”。 然而让人们吃惊的是,书中列出的决定人类寿命6大因素(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职业生涯、生活细节、戒除不良习惯、与健康者为伍)中,“人际关系”竟然排在第一名!还有人认为, 长寿的金钥匙是乐观。我国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认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过了一切保健措施和保健品的总和,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人要想健康活到100岁,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以上,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 256岁的李清云 (1677—1933),原名周亮,后改名叫王尧峰,籍贯阳澄湖,有说是苏州城附近的人,又有说是木渎附近的人,后经一个名叫陈媞媞的史学家鉴定,确定其是香溢澜桥附近的人,当时经营一家面馆,在当地小有名气。约在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前单身一人来到开县陈家场。他在世活了256岁,是清末的中医中药学者,是一位超级老寿星。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各地讲学,这期间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 122岁退休的印度Mahashta Mûrasi ,出生于1835年1月6日,据称他一直在当一个鞋匠,直到1957年 ——也就是他所宣称年龄的122岁时退休。他经常说的话是:“死神已经忘记了我”或“我已经放弃了死亡的希望。” 122岁的法国雅娜·卡尔曼特( Jeanne Louise Calment,1875年2月21日-1997年8月4日 ) ,亦译为詹妮·路易·卡门,出生于1875年2月21日,法国亚耳人,14岁时适逢1889年埃菲尔铁塔完工。其家人多数长寿,兄弟活到97岁,父亲94岁,母亲则活了86岁。1896年她嫁给富裕的远房表亲费南德·卡尔芒,因而一辈子不需工作而过着惬意的生活,这是她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她丈夫死于1942年,距离两人结婚50周年还差4年。她也比自己的女儿伊蕴长命:她死于1934年;而其孙子于1963年一场机车车祸中丧命。1997年8月4日,她在养老院去世,享年122岁零164天。她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授与“世界上最年长者”的封号。 122岁的意大利艾玛·莫拉诺 ,1899年11月29日生于意大利奇维亚斯科,在去世前,她是当时的最年长者(世界纪录第5名)和最后一位生于19世纪90年代(1890's)而尚生存的人。除此之外,她也是欧洲的第二年长者,仅次于法国的雅娜·卡尔曼特(122岁164天)。莫拉诺的一生横跨3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超过90届意大利政府。 122岁的俄罗斯穆罕默德·拉巴沙诺夫 ,生于1890年,先后经历了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时代和“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时期。被俄罗斯称为“全球最长寿”的老人穆罕默德·拉巴沙诺夫 2012年9月去世,享年122岁。 穆罕默德· 拉巴沙诺夫称自己长寿的秘诀是“戒烟、戒酒、戒色”。此外,他认为合理膳食,平时吃蔬果、乳制品、玉米、乳清和野生大蒜这些食物对长寿也至关重要。 117岁的日本大川美佐绪( Misao Okawa, 1898年3月5日―2015年4月1日),女,1919年结婚,有3个子女,4个 孙辈孩子和6个曾孙辈孩子,是日本最长寿的女性。2013年2月经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认定,获得“世界健在最长寿女性”称号并拿到证书。2013年6月12日,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认定成为全球最长寿老人。2015年3月4日,世界最长寿老人Misao Okawa庆祝117岁生日。2015年4月1 日早晨6点58分,在日本国大阪市内一家特别养老院去世,享年117岁。 大川美佐绪 尤其喜欢吃寿司,特别是 鲭鱼 寿司,每个月起码吃一次。此外,她也常常运动以保持活力。 有人曾问 大川美佐绪 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她淡淡地说:我也想知道。日本是世界上百岁人口数量排行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有2.5万多名百岁老人,其中大约87%是女性。这是否告诉人们,与日本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值得深思。 116岁的 美国苏珊娜·马斯哈特·琼斯 (Susannah Mushatt Jones) , 1899年7月6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她的一生横跨3个世纪。2015年7月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提供的照片显示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 苏珊娜·马斯哈特·琼斯 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当地时间2016年5月12日晚,“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上最长寿者苏珊娜·琼斯,在纽约去世,享年116岁。 116岁的 西班牙 ( Ana Vela-Rubio) , 1901年10月29日出生于科尔多瓦(Córdoba)的Puente Genil,几十年前移居巴塞罗那。Ana Vela-Rubio 2017年6月成为全西班牙最长寿的老人。她健康状况不佳,2013年前后曾经坏股骨之后就只能靠轮椅行动。她的女儿现年89岁,由于健康原因无法探望母亲,只能由她的外孙,65岁的Antonio Vela代为前往。当有记者采访问其有没有什么长寿食谱, Ana Vela-Rubio 这样回答:“我喜欢吃饭的时候喝一杯半甜的葡萄酒,但是也不会多喝。我什么都吃,尤其喜欢吃肉、鱼和各种蔬菜”。2017年12月15日逝世,享年116岁。 114岁的英国埃塞尔·朗( Ethel Lang ) ,出生于1900年5月27日,当时还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大名鼎鼎的 索尔兹伯里侯爵是当时的首相。2015年1月15日,英国最长寿的老人埃塞尔·朗去世,享年114岁。 114岁的以色列 克丽斯朵 ( Yisrael Kristal , Born:Izrael Icek Kryształ, September 15, 1903, Died:August 11, 2017, aged 113 years, 330 days ),1903年9月15日出生于波兰,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后居住于以色列北部港口 城市海法。2017年8月11日去世,老人已经活了114岁330天。他表示自己不知道长寿的秘诀,认为所有人的岁数 是由上天安排好的,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有些比我还要聪明、强壮及英俊的 人,他们都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人,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有在劳动。勤劳者寿! 其他待续......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6969 次阅读|5 个评论
长寿秘诀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热度 1 fqng1008 2015-11-25 09:53
长寿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各种说法众说纷纭,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莉莎白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 一、“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研究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 二、“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人,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再则,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为何会如此?原因是,如果你没有目标,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让你的身体每况愈下。“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否则会起副作用。学唱歌、学跳广场舞、学下棋等等都可以当做树立的目标,而且都很可行。 三、 “ 助人为乐”有治疗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给予别人“物质上”的帮助,能使致死率降低42%;给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能使致死率降低30%。 石油大王洛克菲在短暂的享受财富积累带来的快乐后,身体每况愈下,深刻反省后,他决定把财富和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并想方设法救助生活中遭遇困难的人,这让他心情格外轻松,同时,他不佳的健康状况也日渐好转了。 107岁离世的邵逸夫,乐于助人是他高寿的一个原因。多年来,他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他创立的“邵逸夫奖”,基金高达50亿港元。 为何会如此? 美国有位医学研究员想了解此问题,他做了个研究:将106名未满20岁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义工组;另一组为义工后备组。10个星期后,义工组的学生相比后备组,他们的炎症症状、胆固醇水准和体重指数都显著地降低了。 助人,为何会产生医疗作用?因为,与人为善,常做好事,心中常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进而降低了压力激素水准,促进了“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学专家甚至说: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是预防和治疗忧郁症的良方。 四、长寿的首要秘诀是家庭和睦 乔治亚有位农妇活了132岁零91天。在她130岁时,有记者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回答:首先是家庭和睦……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对268名男性的跟踪调查也发现:一个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别人的关系,缺乏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危害与吸烟和不运动不相上下。 美国一位精神病学家一项长达25年的“人格与心脏关系”的跟踪调查发现:心胸狭隘、名利心重、敌视情绪强的人,死亡率高达14%;而心胸开阔、助人为乐、性格随和的人,其死亡率仅为2.5%。心脏病的发病率,前者也是后者的5倍。 分析其原因,他说:人际关系不好,令其心里充满著愤怒、怨恨、敌对和不满情绪,会致使交感神经时常处于亢奋状态,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分泌得过多。 再则,人是群体动物,活着,就是活在人际关系中。心理学家马斯洛总结的人生需求,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 除生理需求外,均和人际关系有关,“需求”获得满足,即会收获快乐! 五、“付出友善”会收获友善 个案: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介绍了一个女病人的故事:艾丽斯几年前因失恋得了抑郁症,离开东部老家,移居到中西部去生活。中西部生活节奏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温情。好几次,艾丽斯从停车场出来上车道,尽管车道上排著长长的车队,但总是有人给她让道。这种彬彬有礼、先人后己的行为,让艾丽斯深受感动。时间一久,艾丽斯也养成了给停车场出来的车让道的习惯,她喜欢这种友善的行为,每一次小小的“付出”,都会给她带来一种无可名状的快乐。一年以后,艾丽斯的抑郁症不治而愈了。 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反应,如同人在山间呼喊发出的回声。“你善”,回声则“善”,如个案;“你恶”,回声则“恶”。有些人人际关系差,完全是因为他们处处与人争斗的结果。 “付出友善”,哪怕是对别人付出一个微笑,传递一个幽默的表情,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浓度就会增加,这种抗体能增强人的免疫系统。 美国有位生命伦理学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回声”的本质:“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的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 有利人际关系和谐的“付出”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 原来,长寿的秘诀并不在外,而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2996 次阅读|3 个评论
最老双胞胎长寿秘诀:每天喝一杯
热度 1 gdn 2015-8-14 13:44
比利时有一对世界最老的双胞胎,他们向世人透露自己的长寿秘诀,即每天喝一杯好酒,以及不乱追女人。 现年已经102岁的彼特(Pieter Langerock)和保罗(Paulus Langerock)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孪生兄弟,出生于1913年7月8日,他们这一辈子形影不离,几乎没有分开过,同住在比利时的一家护理院,连房间都是同一间。他们至今仍单身,因为他们多年一直都不喜欢对方选择的伴侣。 两兄弟曾经担任过法官,共同的嗜好就是每天喝一杯,尤其是来杯波尔多葡萄酒。对于长寿的秘诀,他们表示,除了每天喝一杯之外,还有保持适量饮食,不要吃太多。更重要的是男人要专情,不要成天绕着女人跑。 有趣的是,保罗说:「85岁时曾有医生向我们说,别想像自己可以活过100岁,其实我们也没想活那麽老。」二人是目前在世的双胞胎中最长寿的一对。再过三年,他们将打破美国一对双胞胎兄弟创下的105岁纪录。
2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男人长寿秘诀
lijiankou 2013-8-28 21:51
据统计,全球男人平均寿命77岁,其中有7年会在重病或慢性病中度过,而男人得癌症的几率更比女人高70%。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专家综述文章,总结出“男人长寿12招”。   ? 钱包别放屁股后   如果经常开车或做伏案工作,容易导致下腰疼痛。理疗专家称之为“钱包神经病”。钱包会压迫后背坐骨神经,导致小腿、脚踝部疼痛或麻木。   ? 少用止痛药   哈佛大学医学院一项涉及1.6万名男性的新研究发现,每日服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使高血压危险增加38%。   ? 常过性生活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排卵期前一周,如果男性每天都有性生活,可以改善精子质量,提高妻子的受孕率。   ? 护牙能防秃头症   西班牙格拉那达大学科学家发现,秃头症除了与遗传和压力有关之外,与牙病也关系密切,因此秃头症患者应该去看牙医。 (更多精彩内容加主页官方微信号:mtydxzs520)   ? 加强盆底肌肉训练   可有效锻炼膀胱和阴茎功能,从而防止勃起障碍和尿失禁。   ? 争取升职   英国一项调查发现,职位最低的公务员的死亡率是职位最高公务员的3倍,而工作中缺少控制权可能是一大原因。   ? 每天吃苹果   50岁以上的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肠癌。英国慈善组织“抗击肠癌会”建议:每天需摄入18克纤维素。1根香蕉含纤维素1.8克,1个苹果(带皮)含纤维素4克,是最方便的选择。   ? 少吃肉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最新研究表明,少吃肉可以减少癌症和心脏病危险,有助于保持男性阳刚之气。   ? 别让妻子工作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医学院研究发现,妻子工作时间越短,男人患抑郁症的几率就越少。   ? 反手刷牙   用不经常使用的一只手刷牙或端杯子,有助于大脑产生新的记忆细胞,从而防止老年痴呆。   ? 降低胆固醇   美国坦普尔大学医学院泌尿学专家建议,戒烟、减肥、降低胆固醇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性生活质量。   ? 每天晒太阳10分钟   男人缺少维生素D会导致脱发、性欲低下、肌肉无力及关节疼痛等问题,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就可避免维生素D缺乏。(生时) 据统计,目前全球男性平均寿命77岁,其中7年会在重病或慢性病中度过,而男性得癌症的比率,更比女性高70%。 男性如何更长寿些呢,从生理、物理、病理诸方面归纳,大致有十大秘诀: 第 1 秘诀:拦截心脏病 措施:少吃肉类: 可以把危险降低29%。尤其是牛排,是 破坏动脉血管内壁的元凶。 第 2 秘诀: 照看好肝脏 措施:少喝白酒、啤酒酒:可以把危 险降低85%。如果你已经有十年每 天都会喝750毫升左右的啤酒,那么你肯定拥有一个饱受疾病摧残的肝脏。一个夏天的豪饮,你的肝脏就需要12个月来进行自我修复。白酒也是元凶,经常醉酒会损害你的肝脏。 第 3 秘诀:绕开肺癌 措施:常吃吃坚果,可以把危险降低48%。坚果富含元素硒,它可是癌症的克星。那么吃多少才能拥有一个超人般的肺呢?只需要一天3颗坚果。 第4秘诀:回避自杀 心胸开阔,遇事想得开,便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这样可以把危险降低200%。研究发现:离婚男人的自杀率,是单身汉的两倍。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积极的事情上吧,无论如何,所有的困难终将烟消云散。 第5秘诀: 保卫前列腺 措施:适当喝些红葡萄酒:可以把危险降低50%。一周喝4到8杯红葡萄酒,可以把前列腺癌的几率降低一半。红葡萄的表皮中富含白藜芦醇,它可以抑制癌细胞。 第6秘诀: 清洁肾脏 有一个健康的肾脏,可以把危险降低80%。根据英国肾脏研究中心的研究,如果你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那么你得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吃点蜂蜜:可以把危险降低18%。研究证明,蜂蜜不仅可以抵制心脏病,还可以把血液中的糖分降低6%,防止糖尿病。 第7秘诀:避开车祸 措施:保健瘦身、遵章驾驶。研究调查表明,瘦身者可以把危险降低40%。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调查,你体形越肥胖,离方向盘的距离就越近,那么你受伤的几率也就越大。 第8种:关照结肠 措施:步行、慢跑:可以把危险降低28%。研究证明,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尤其是慢跑,可以防止食物在身体里逗留过长的时间。良好的消化会让你的呼吸更加轻松顺畅,体形也变得更加完美。与之相应,结肠的疾患随之减少。 第9种:拒绝中风 措施:多走路:可以把危险降低50%。一天内步行30到60分钟,如果每周能坚持5天的话,可以把你中风的危险减少到一半。1日1杯橙汁:可以把危险降低28%。 芬兰的研究者发现: 男性每天喝500毫升橙汁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和动脉血管的损坏,因为橙汁中富含抗氧化剂 维生素C。此外,菠菜中含有大量叶酸,也可以把中风的机会减少1╱3。 第 10种:保护好肺 措施:绝不抽烟,每天1个猕猴桃:可以把 危险降低36%。 (狝猴桃即是奇异果 ) 每天服用120毫克的维生素C或者吃一个猕猴桃,可以把空气污染对肺造成的损伤降低一半。维生素E:可以把危险降低16%。研究发现,从植物种子中 获取的维生素E,可以阻止肺部疾病的发展。从核桃、胡麻或芝麻种子中获取的一微克(百万分之 一克)维生素E就可以抑制致病因数。所以,多嚼一些种子吧! http://page.renren.com/601189903/note/912468536?ref=hotnewsfeedsfet=2012fin=6fid=23507670069ff_id=601189903platform=0expose_time=1377697339feed=page_blogtagid=912468536statID=page_601189903_2level=1
个人分类: 生活|1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百岁老人谈长寿秘诀看起
热度 1 mydlhf 2012-7-10 11:34
刚刚看到一位百岁老人谈长寿秘诀,很简单,就是“每天都看新闻联播”,这个厉害了。我就想,如果每个中国公民都只看新闻联播,没有网上那些杂七杂八的言论,形成一个“闭区间”,不是每个人都活的很幸福?所以嘛,开放是不应该的,一定要封闭,封闭,再封闭。再仔细想想,童话不都是一个“闭区间”么?所以,不要抱怨社会不公平,只不过,是自己有一颗不公平的心而已。
2365 次阅读|2 个评论
探月副工程师陈天智去了,我有话想说~
Guoshibin 2011-9-20 19:16
有个病危的教授如是说:“我宁愿要长寿,不要教授!” 在这个职称竞争的环境里,要长寿谈何容易?! 佛说:放下,立地成佛。 现代人却是:立马成鬼,才放下。 不为理想,却为面子奉献一生! 广西偏远的瑶族有个120岁的老寿星说她的长寿秘诀:“干活,不干哪能活!” 我认为,在名利的趋势下,“干”却不能实在地“活”。 曾经看过施公的一篇博文,说每个星期要工作至少60h以上才能算是搞研究,按照他的路径,恐怕很多人身体扛不住了。 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科研领域而言,干法和活法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到底应该怎么画?
3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13岁婆婆谈长寿秘诀
xupeiyang 2011-8-8 16:17
http://www.chinanews.com/ga/2011/08-08/3240056.shtml
个人分类: 长寿秘诀|19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热度 2 sheep021 2011-6-13 22:12
这句话里包含了深刻的养生智慧。 说起来话长,转述说一个故事吧。 领导到一个偏远的长寿村考察,说自己N高,一身是病,问老寿星们有何长寿秘诀? 老者说:主要是我们太穷,地理位置又偏,没路没车,出门即是山,辛苦劳作一年,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没病没灾的,想贪污吧,也没啥好贪污的,想受贿,没人送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家都还穷开心,想死也还死不了,只好一直活着了。 领导无言以应。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世界最长寿男子长寿秘诀是坚持工作乐于助人
tangminqian 2011-4-16 13:06
作者:韩梁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4-16 10:00:28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181.shtm 世界最长寿男子辞世 长寿秘诀是坚持工作乐于助人 美国老翁沃尔特·布罗伊宁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最长寿男子,4月14日在蒙大拿州辞世,终年114岁。 他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节制饮食、坚持工作、拥抱变革、乐于助人是长寿秘诀。 不寂寞 布罗伊宁生前住在蒙大拿州大瀑布城一家养老院。养老院发言人斯塔西娅·柯比说,进入4月后,老人身体不适,住进医院,14日因“自然原因”去世。 布罗伊宁1896年9月21日出生,2009年由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确认为世界最长寿男子。美国老年医学研究所认定,他是全球第二长寿者,比最长寿者贝西·库珀晚出生26天。 布罗伊宁与妻子阿格尼丝上世纪初结婚,夫妻感情很好。阿格尼丝1957年去世,老人没再娶。他一生没有儿女,住养老院期间侄子和侄女偶尔前往探望。 没有亲人相伴,布罗伊宁不感到寂寞。他说,养老院内“老伙计们”是他的亲人。“我们是个大家庭,经常相互交流”。 先前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老人乐意分享长寿秘诀,不避讳死亡话题。“我们都会死。一些人恐惧死亡。别怕,既然出生,就会面临死亡”。 “这个国家多少人嚷嚷着没法减肥?”布罗伊宁说,“我告诉这些人,节制饮食,坚持下去。你会发觉身材更好,感觉更棒。”他控制饮食颇为严格, 每天只进两餐 。 “别退休” 布罗伊宁16岁参加工作,投身铁路服务数十载, 99岁从一家民间机构管理职位退休 。他以经历践行“活到老,工作到老”的生活哲学。 提及工作,布罗伊宁爱讲一个故事:“第一国民银行一名员工年纪轻轻退休,因为太想钓鱼打猎。两个月后,他回到银行。钓了鱼,打了猎,他想回来工作。”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致使大批铁路员工失业。凭借资历,布罗伊宁保住饭碗,但生活拮据。他和妻子一度花15美元买下一小片地,打算建房,无奈缺钱,以25美元转手。随后岁月,他长期租房,再无房产。 1963年,布罗伊宁退休,转入一家民间机构。这名“老铁路”对奋斗半辈子的行业感情深厚,出行方式首选火车,一生仅乘坐一次飞机。 “除非确认不能继续上班,否则别退休,”他说,“一直干到不能(工作)为止,你会发现,这对你有好处。” 爱变革 布罗伊宁在铁路行业50年,起初当职员,随后获升迁。 他记得1918年月薪90美元,“当时是一大笔钱”。那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未停,他20多岁,申请入伍没有成功。“我没能参战,战争结束得太快”。 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铁路行业逐渐普及,行业变迁减少人力需求,不少职工失业。尽管先前同事丢掉饭碗,布罗伊宁依然坚信,变革本身不是坏事,重要的是以哪一种心态应对。 老人说,变革哪怕是“当头一棒”,未必是坏事。大家应该以更开放心态迎接挑战。“从儿时起,我们经历的各种变革对大家有益。我们曾经必须以钢笔和墨水书写记录所有事情。机器(计算机)发明让生活更便捷”。 更多阅读 世界最年长女性在美国去世 享年114岁 院士刘颂豪:统计显示寿命长短与受教育水平有关 作者:曹斯 张胜波 魏思静 黄少宏 李宇红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0-9-26 12:22:23 科学网首页 新闻中心 正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943.shtm 高龄院士刘颂豪:统计显示寿命长短与受教育水平有关 从事户外工作的中科院院士普遍更长寿 资料图片:2009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坚持科教结合,培育创新人才”50周年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著名科学家、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教授(右)与“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李佩(左)等老一代科学教育工作者、院士及科技院校代表近300人出席大会。(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中科院90岁以上的院士占80岁以上总院士人数的32%。”9月25日,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博士后亚运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博士后体育论坛上,八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 刘颂豪 透露,统计显示人的寿命与受教育水平相关,从事户外工作的中科院院士普遍更长寿。 有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已经成为中国最长寿的城市之一。刘颂豪在题为《运动的长寿功能及其光生物调节作用》的报告中指出,广州90岁以上的高龄长者超过两万,占80岁以上人数的比例达12%。 “同一数据移植到中科院院士身上,就翻了一番多,达到32%。没想到做院士也能延年益寿。”刘颂豪表示,一个人能否长寿与饮食、运动、居住环境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他还从以往的统计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寿命往往越长。 刘颂豪建议开展健康长寿973基础研究项目,从生活方式与基因两个方面来探究长寿的奥秘。
1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