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衣食无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穷人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
idmresearch 2016-4-20 12:02
“从年轻时代起,我的心就像一条奔腾的激流那样,孤独而寂寞地向着我唯一的目标前进:消除苦难的根源。正是在那里我看到了人们沉沦着。” 裴斯泰洛齐(Johan Heinrich Pestaiozzi,1746--1827),十九世纪瑞士著名民主主义教育家,早年修神学但因质疑其说教而改学法律,后投身政界恶其腐败转而习农。5岁丧父,母亲和善良尽责的女仆照顾他的生活,优良的家庭教育使他从小就具有慈爱、无私的优良品质。少年时代目睹了穷人处于贫困难以谋生从而丧失了人的尊严,富人有权有势衣食无忧,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在他幼小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后来深受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民主平等思想的启发,强化了他民主主义的思想,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教育是社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手段。38岁开始一项改善贫困儿童教育的计划,但以失败告终。他一生身体力行的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发展,为教育学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备受后世教育学家推崇。 《林哈德和葛笃德》分为上下两卷,共四部,内容涉猎广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道德等各个方面。这本书描写了贤惠的妇女葛笃德在“善良的”县长的支持下依靠改良生产,坡那镇的校长格律菲对教育的改革与探索等改革教育改造社会的故事,表达了作者试图透过革新教育,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贫苦人民子女教育水平的强烈愿望,全书洋溢着作者热爱贫苦人民及拯救人民与水火之中的人道主义热情。在他看来,不合理不平等的教育制度才是导致社会的腐败和道德到堕落的罪魁祸首,因此他试图寻求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制度,使各个阶层的孩子能接受符合自身阶级需求的教育。 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理念关注的重点在乡村教育,也可以说是穷人的教育上。他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乡村教育之中,一是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人们掌握改善生活的知识技能;二是从儿童开始,培育德智体健全的人。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每个人,即使是底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 乡村人民贫困的生活现状使得教育的需求变得简单,即通过职业化的教育改善人们的生活,这也使教育的性质变得极具实用性。然而在他看来,穷人精神上的堕落以及对知识的轻视比物质的匮乏更需要去改变。“我对穷人的真实状况看的越清楚,我就更加感到有责任应以一种适合于穷人的状况与需求的方式帮助穷人,在明了教育穷人应发展其自身天性的巨大力量之后,我必须首先致力于在这种力量中需找减轻其困苦的手段“。因此在1767年,他亲自创办了一家农场来进行他的科学实验,通过引导村民用技术的手段去改善生活处境,这项实验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又投身建立一家孤儿院,与孩子们一同生活,因为后期经费紧张同样失败了。 我国近代著名改革家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失调“,即一味模仿西方的教育体系而失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优越性,因此在他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将团体意识和伦理道德教育的培养作为改革的切入点,着力在革新发展的基础上重塑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以促进乡村的发展,这在一定意义上与泰洛齐试图通过宗教信仰来完善人们的道德,从而改善穷人的生活处境的方法论是一致的。裴斯泰洛齐推崇信仰在教育中的作用,“正如人类的正误感无法被摧毁一样,信仰上帝是人类教育无法变更的基础,它隐藏在人类本性的最深处,对上帝的信仰始终是人的一部分,不管他的处境如何卑微“,他认为良好的道德素养是立身的基础,“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为人处世是否与道德无亏,能否做社会表率“,虔诚的信仰能帮助人完善道德,因此他将虔信作为乡村教育的基础。 西方近两千年来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中世纪以前宗教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但文艺复新和启蒙运动以后,宗教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开始逐渐淡化,宗教作为基础的道德这种观点也开始收到了质疑;而中国自周朝开始,统治者被神化为”天选之子“以固化统治,西汉董仲舒将儒家思想进一步阐述为”三纲五常“的道德准则,于是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实际上也带有宗教的色彩,直到近代封建社会被瓦解,各种改革运动才使得具有宗教色彩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了世俗化的道德教育。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裴斯泰洛齐通过虔信来完善道德的教育观念是具有争议的,或者说是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但他的时代优越性在于,当时贫富差距巨大,穷人疲于为生活奔波丧失了自尊自信,宗教教育就成为了另一层意义上”爱“的培养,对于重塑人们的道德与自尊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改善穷人的生活处境呢?他认为“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时间和行动的需求来决定”。泰洛齐主张以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劳动与儿童的教育相结合来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是全书的核心,也是他在教育史上独特的贡献。他认为“劳动会教会人蔑视那些跟事实脱节的语言”,这也是儿童劳动教育的意义所在。合理有计划的劳动对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交流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学校将实践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葛笃德教儿童纺织和文化知识,校长格律菲要求学生带上劳动工具到学校,聘请了具有专业劳动技能的从业者来学校辅助教学。他说:“我的出发点是:把学习和劳动,把教学和工厂相结合,使二者互相融合起来。同时,我认为这种劳动并不是为了收获劳动的一些成果,而是通过体力的训练,学到劳动和收获劳动的能力”。进入机器工业时代以来,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而生,他的教育思想是近代职业学校的理论来源之一,后人借助他的理论成果,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想在实践层面演绎到了新的高度。英国教育史专家博伊德评价泰洛齐说:“和大多数教育家相比,他的教育理论是从他的教育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而且无论如何也没有超过他根据时间所作的最完全的表达“。 我国有1.33万所职业院校,每年招生月1000万人,在校生约3000万,这些学生充实到了各行各业,不仅解决了自身“饭碗“,也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201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大多数农村贫困的职业教育学校的学子来说,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大力扶持与发展,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不仅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也不失为贫困职业院校学子改变家庭生活处境的好方法。 尽管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种种局限性,但这不能磨灭他为教育学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他一生身体力行致力于通过教育改变穷人生活处境的精神以及诸如提出教育心理学、要素教育等种种耀眼的教育理论,深深的影响到后来如赫尔巴特、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著名教育家,成为了教育史的一座丰碑。 (作者:马晓旭,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
个人分类: 经典导读|3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博士生的春天终于到来了
热度 130 dwchen 2014-11-18 16:42
我最近比较忙,忙于参与博士生的奖学金评定和给出国访问的博士生写推荐信,连写博客都有些耽误了。想起我们十多年前读博士时的经济窘迫和机会匮乏,我忽然领悟到:熬过漫长的寒冬之后,中国博士生的春天终于到来了,有以下四点为证: 1.助学金大幅提高,博士生已衣食无忧 目前,一个博士生的基本平均月助学金加上助研的酬金,约为2000-4000,1年平均约3万。现在的博士生已经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做科研,不用再想着去兼职赚外快,也不用再找父母要钱,找亲戚朋友借钱了。甚至,有些同学还可以自费度假,Dating ,Dinner那都不叫事。 2. 奖学金不仅品种多样,而且奖金额度很给力 奖学金竞争最激烈的莫过于国家奖学金,优秀的学生实在太多,开会评审多次才终于把名单定下来。国奖的额度也很给力,又是一个3万,相当于1年的助学金了。刚评完国奖,各类专项奖学金又开始评审了,有公司提供的奖学金,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奖学金,还有协同创新中心的奖学金。这些专项奖学金,一般都在1万到2万之间。 3. 发表高水平论文,重复奖励不嫌多 各个高校的科技处或者研究生院都专门出台了针对研究生的论文奖励政策,发表啥级别论文,奖励多少,已经明码实价。所谓A类论文分5级,奖励额度从数千到数万不等。 各个学院和实验室为了年终考核的排座次,也纷纷制定各种奖励政策。各个导师之间也互相竞争,也制定了一些口头的奖励政策。这一项,算下来,1个博士生平均1年又能拿到1万的奖励。 4. 出国深造机会多补助多,美国博士生都有点羡慕 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加大了对博士生的资助,资助人数屡创新高。我所在的实验室几乎每个高年级博士生都有半年到2年的出国经历。博士生出国期间的月补助约1600USD,相当于1年2万USD,12万人民币。 阳光普照之下,小树在茁壮成长。回国后的博士生水平确实上升了一个层次。在国外进修的中国博士生,再也不用去餐馆刷盘子了,只要认真做好研究就可以了。美国很多博士生还需要做很多助教的工作(讲课、改作业、答疑),他们都有些羡慕中国来的访问博士生能全力以赴做研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中国博士生的春天已经到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47757 次阅读|374 个评论
香港电影的沦落太可惜了
gzchengzhi 2013-3-15 10:00
  香港电影现在的形势远不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可谓风光不再。这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香港的明星生活好了。星爷现在也是很多年才拍一部电影,只能用好汉不言当年勇来形容。尽管如此,星爷至少不用整天飞来飞去,上午拍完一场电影,下午又要赶另一个场子。即便是n年拍一部电影,亦可以衣食无忧,过上富裕的生活。   个中原因当然是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电影得以名正言顺进入内地市场。另外各种政策方面的优惠,也使得香港明星不需要在乎香港市场那一丁点片酬。于是电影的逻辑性更强了,电影片子更少了,离观众也越远了。   相比较现在的这些所谓大导演、大投资、大制作的国产电影,我还是很怀念当年香港电影那种小导演、小制作、小成本的电影;还是很留念当年屏幕上面的戴着手表打斗的古装戏;留念那些怎么打都打不死的英雄和坏蛋。当年的香港电影,基本上就是你想看什么,就有什么看。   当然一部电影拍出来,总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的。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为了迎合少部分人比较特别的口味,牺牲了大部分人娱乐的需求,结果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就如同枯燥的数学公式推导一样,去电影院变成了一种支持国产电影发展的任务,实在是没有什么意思。   随便上网看看新闻,又开始传出荷兰奶粉限购的消息,据说中国人要来抢购了。或许这只是商家的销售诡计而已,毕竟中国人还不至于远涉重洋,买一包很容易破碎的纸质包装奶粉回国。然而也说明国人在某些方面的国际形象是有些不佳。很多当然是别有用心捏造的,但也并不能否认,有些伤害也确实是我们造成的。   随着中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大,一点轻微的动作都可以将那些幼小的东西碾得粉碎。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弱小的力量,我们更应该有一颗仁慈之心——不是去消灭她,而是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她。如果可以,也适当改变一下自己,且对自己并无什么伤害,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4746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和农民工,究竟哪个更弱势?
热度 3 caojian123 2013-3-5 19:14
必须承认,相比农民工,博士可以说是衣食无忧。但衣食无忧背后的压力,绝不小于与农民工。包括: 就业压力。目前的形式是:博士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农民工越来越走俏。马克思说:单位时间内脑力劳动是体力劳动强度的3倍(不一定是原话)。据此推断,当脑力劳动遇到压力时,其强度也自然是体力劳动压力的3倍。压力,尤其是心里压力,更为要命。 科研压力。博士不是说一旦找上工作,就一定衣食无忧了。从助教到讲师到副教授到正教授,从硕导到博导,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农民工兄弟呢?从小工到大工,并不需要多少历练。 住房压力。农民工是流动的,不需要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所以住房并非必需品,只要能临时解决后顾之忧即可,无需操心房地产的走势,而博士就不同了。博士一旦在城市落脚工作,住房就成了必须面对的现实。现在的房价,那可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人一旦没有固定的窝,就总感觉像无根的草,很是虚无缥缈。 还有很多压力,,,是农民工兄弟无法想象的。 我说博士压力大,不是说农民工兄弟就没有压力。我想说的是:博士和农民工都不容易,在某些方面,博士甚至比农民工更弱势。 所以说,博士比农民工更具劣势的观点,也不是毫无道理。我们既不能盲目相信,也不能盲目批判,因人而异矣!有很弱势的博士,也有很强势的农民工;有很强势的博士,也有很弱势的农民工。 后记:不要说我不了解农民工,因为我以前也外出打过工,知道什么是酸甜苦辣。
3359 次阅读|5 个评论
幸福感缺失年代的生存智慧:淡定是个好东西
热度 6 jlrlmylt 2013-1-9 19:59
去年10月访美的时候,在一个美国白人教授家中停留了一周,其间与他聊起了中美2国的民生问题。很诧异地从他口中知道,美国75%的公民幸福感比较强。中国公民的幸福感如何,缺乏一个权威可信的统计数据。联合国2011年首次发布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比较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幸福程度。报告显示,丹麦成为全球最幸福国度,美国排在第11名,台湾地区排名第46位,中国香港第67位,中国内地则排名第112位。也就是说,除了那些战火纷飞的非洲国家,中国基本上在全球幸福排名中处于垫底级别。在科学网开博近2个月了,也曾经浏览了上千篇博文,客观地评价,催人振奋的喜乐的博文不多,牢骚满腹的博文不少。连衣食无忧的科学网人幸福程度都如此之低,可见国人的幸福程度确实不高。 在国内呆的时候,并未感觉国人命运多悲催。跨出国门,来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才感到国人与欧美发达国家在幸福感上的巨大差异。在南京的大街上、地铁里,常看到表情严肃、神情疲惫形色匆匆的路人。在饭店、宾馆的餐桌上,推杯换盏中掺杂了诸多的商业利益。在西方国家,经常看到政府机关、企业的员工边工作边吃着糖果、喝着饮料,一脸惬意的样子。午后的咖啡屋也往往是没有功利色彩的休闲的场所。 为什么我们不幸福?因为我们贫穷。繁华都市,教育、医疗、教育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资源被官二代、富二代瓜分殆尽的今天,仅凭诚实的劳动赚取的微薄工资,有生之年永远难以过上有房有车、体面富足的生活。我们贫穷,使人们终日像牲畜一样辛苦地劳作,而无暇享受生活的幸福。 为什么我们不幸福?因为在剧烈的社会变革面前小到个人生活,大到改革趋势,平民百姓对未来都难以把握:今天有面包,明天是否会失业无法还贷而被扫地出门?现在生活体面,大病、养老问题怎么解决?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治安形势严峻,现在的财富会不会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浩劫洗劫一空?种种的虚空、忧虑吞噬了我们内心的幸福感。单就科学网热烈讨论的Tenure、万人计划而言,尽管争议、质疑不断,我敢肯定,用不了多久,神州处处皆Tenure、五湖四海俱精英。道理很简单,几千手无缚鸡之力秀才的几声苍白的聒噪,根本撼不动对科研GDP饥渴追求的领导者铁石心肠。至于,这种铁血政策造成的数百万技能低下的大学生是否毕业后就失业、数十万大男大女的土造硕博士能否安然就业、数十万副高职称以下的青椒们生计是否受政策影响,根本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之内。 为什们我们不幸福?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心灵逐渐荒漠化的社会。与世界上大多数民族不同,国人本没有信仰,这种先天性的缺陷使我们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充满了血腥。建国60年,前30年的阶级斗阵,摧毁了国人心灵深处残存的善良,后30年改革开放伴随而来的权钱泛滥,打开国人心中固有的潘多拉之盒。于是,各种丑恶现象如洪水猛兽,不可阻挡。牛肉里注了水,牛奶里参了毒,统计局的数据做了假,新闻联播被和谐,人才招聘被忽悠,我们看好的男体育明星变成一个到处打广告、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影星,我们看好的女影星原来发迹于与某个大碗有染的渊源。谎言、欺骗、忽悠、虚假,充斥社会,心灵中美好的东西一点点被吞噬,在一个没有温情、没有真诚的心灵荒漠化的世界生活,一切的努力变得毫无意义,人变得如同延长生命的行尸走肉,何来幸福感? 在幸福感普遍缺失的年代,淡定真的是一件奢侈品。欲达到淡定的精神状态,只有2条途径:降低对衣食住行的物质追求,调低理想、爱情、事业的人生目标。原因在于, 从数学规划的角度看,幸福感缺失的社会,外界约束条件在增加,如果不降低目标函数,会没有可行解。 降低对物质的追求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做到:别人住豪华别墅,自己挤简易蜗居;别人坐在宝马里哭泣,自己骑着自行车在寒风中跋涉;别人享受的是鱼翅燕窝的奢侈大餐,自己享用的是寒酸的二菜一汤。比较而言,调低人生的目标就很残酷:别人追求的是理想的爱情,凭什么我只能拥有凑乎的婚姻,要知道,青春的年华稍纵即逝;别人可以做万人瞩目的杰青、百人,为什么我只能当个默默无闻的苦工,难道学霸精英宁有种乎? 其实,没有什么想不通的。不管大学也好,国企也罢,我们都处在一个从原始向文明转轨的残酷而又漫长的原始积累阶段。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度,掌握资源的人如同金字塔的塔尖,比例稀少;其他的人,都是在塔底的芸芸众生。说改革阵痛也好、说改革代价也好,逃离不了环境,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因为太阳照常升起,生活还需要继续。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淡定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因此,我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说:找对象,理想的爱情固然很好,退而其次的人生伴侣也值得提倡,千万不要当剩男剩女,因为人生的路很长;找工作,公务员岗位固然值得羡慕,打苦工的自力更生也无可非议,千万不要回家啃老,因为这样做会使自己失去生存技能;能做个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伟人可敬,做个终日为一人三餐奔波的芸芸众生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每个人生命的的起点、终点都一样的。 每次去成都出差,总喜欢到武侯祠拜谒。非常欣赏诸葛亮《隆中对》的名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名于诸侯,但求苟活于乱世。当今的社会,正值改革开放的盛世。然而,那种淡泊明智、宁静致远的淡定心态,不值得当今平民百姓的借鉴吗?
2829 次阅读|8 个评论
在官本位的社会,想当官有什么错呢?
热度 6 zhanghuatian 2012-10-19 19:21
说句实话,我非常想当中国的官,我要当官了还可能是个贪官。 俺到今天都没混个一官半职,其实就是因为没本事,不会来事。 我为什么说科学网的某些人缺乏常识呢,因为个别学者的理解能力完全是幼儿园水平的。在官本位的社会,像当官的青年有什么错?在中国当了官就意味着一辈子衣食无忧,还可能名利双收,有本事的青年想过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错误吗?我看那些酸溜溜地诅咒“以当官为理想的青年人”的所谓学者是嫉妒心在作怪吧?除了这个理由,还有更好的解释吗? 科学网的一些“知识分子”似乎认为官本位的社会是“中国人想当官”造成的,因此想当官的人都要纠出来批斗。抱着这种想法的人还有很多挂着教授的头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学者们好像意识不到某些不正常的现象是制度造成的,他们不去抨击不正常现象的根源——中国的政治制度,反而骂那些苦苦奋斗的年轻人,不得不怀疑这些学者是弱智呢?还是懦夫呢? 最后再讲一条常识,如果中国社会真正的民主了,官员的特权减少了,那么除了有政治理想的人,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想当官了。希望那些痛恨官本位社会的人,多往这个方向努力,不要整天盯着那些再体制下讨生活的可怜的青年人,谁混口饭吃都不容易。
55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好声音:钓鱼岛是我们的
fdzjkyck 2012-9-24 00:00
近日到超市买东西,发现日货专柜人稀少;有些店铺滚动屏目打出“钓鱼岛是我们的”类似吸引消费者的宣传标语;莫说盛大的游行,即使身边接触的具体的人和事也常常关联上钓鱼岛来。看来即便钓鱼岛现在还在别人手中控制着,但至少时下“钓鱼岛是我们的”已成为国人所广为熟知的中国好声音了。 这种声音迅速形成一种大气势,不可阻挡。这种声音是主流,也是大体。 “国难当头,匹夫有责”,“钓鱼岛是我们的”让我们勾起了历史耻辱的回忆,又激发了我们某种久违的激情,让我们超越了阶层、职业甚至疆域,这种回荡的声音似有穿透时空的力量,把全球炎黄子孙的血脉大义凝聚在一起。虽然伴随而来的也有打砸的不可谐音,但我们更要关注正能量能够如何爆发、怎么突破,以浩然之气书写新的历史。 所以:无论我们腰缠万贯、衣食无忧还是一贫如洗、食不果腹, 钓鱼岛都是我们的 。也许和我们真的无关,但是你的的确确已经难逃关联。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面对环境,正视形势,冷眼热心,如此而已。日子还是一天天的过,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又能怎样?若不能都选择修炼和远遁,自然做好自己就好! 所以:无论我们是愤青、脑残还是五毛,情愿的还是不情愿的,亲日、哈日还是仇日的, 钓鱼岛是我们的 。在此时在这片土地上似乎都已经被这种有形无形的声音所裹挟,勿怪在华日企员工抱怨像是人质,此刻尴尬和纠结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汉奸,日货。国内需要解决和面对的东西和问题也是多多,然而“钓鱼岛是我们的”则覆盖了各种质疑声,成为少有的共鸣声,足矣! 局势或变幻莫测,也许我们不知道博弈的主导者们将会把未来引向何方。但今天,何不让我们一起尽情领略这美好的声音?迎着风雨,或能鼓舞起久违的颓废之精神,重拾往日对生活之热爱和眷恋;踏着骇浪,或能激发起勇气、斗志和希望的力量,懂得珍惜安宁和平和之美好。
个人分类: 随笔|1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女博士不满调研条件:姐要告别 求统战部配好车”
热度 7 deepblue1969 2012-8-8 08:12
http://news.sohu.com/20120808/n350108608.shtml 这位所谓的博士生(注意,博士和博士生是两回事),以不成熟和学校教育来转移对其本身好逸恶劳、贪图享乐思想的批判,徒劳无功而已,更显其浅薄和无知。 所以说,是否和民众贴心,不是靠在农民家住几天,吃几天饭能解决的,更多是一种个人的境界,这个一方面要教育引导,还有一个是个人的觉悟。 那些抛头颅洒热血救民于困难的革命者,很多人反倒是来自于社会上层。他们个人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有悲天悯人之心,抛家舍业,义无反顾。反观有些来自社会底层的人物,确实是不择手段往上爬,无所不用其极。所谓的“贫苦”出身,所谓的“党的多年培养”,都无法校正其扭曲的贪婪的心理。比如许市长、刘志军之流(当然功是功,过是过)。 从这点看,在精英政治中的唯出身论,唯学历论,唯“基层”论是多么可怕,形式主义的危害不可低估。所以更多要在用人机制上下功夫,不但选拔好,还要后续监督控制好。最终应过渡到民众之选。 否则,政权会成为空中楼阁。
3652 次阅读|6 个评论
为了“老有所养”,农民“诈”获罪入狱!-中国农民养老问题
热度 1 duke01361 2012-7-15 08:48
为了“老有所养”,农民“诈”获罪入狱!兼谈中国农民养老保障问题 有时,中国人真的是实实在在的聪明,包括中国那些因为贫穷而很少接受教育的底层“农民”也非常的“聪明”。今天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了一件非常值得当政者思考的事情。关于中国农村“养老难”的问题。其中引述了一个来自湖南衡阳的例子。 湖南衡阳农民“付达信”靠这种聪明,“自力更生”地把自己送进监狱,过起了衣食无忧的“美好生活”。 《联合早报》转引《中国周刊》的消息说: “2008年,无亲无故、没有劳动能力的付达信,每年只能领到600元补助,根本不够维持生活。某天,他偶然想起自己在捡来的报纸上看过一个病人为了治病而犯罪入狱的新闻,便决定亲自仿效。   2008年9月,69岁的付达信因在北京站广场抢劫未遂,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讽刺的是,由于年老体虚,他接连换了两个目标都没有得手。最终,他和一个女大学生争抢背包,并用一把小水果刀“逼迫”对方喊来了警察。在宣判时,付达信还恳求法官:“判得太轻了,你再好好审审。”   在入狱前,付达信已有两年没有吃上肉,但入狱后他不仅三餐都能吃饱,还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在监狱里,60岁以上的老人不需要劳动,付达信便有空看书读报,下棋写字。因此,在得知自己被减刑半年后,付达信一点也不高兴,但他也清楚:“吃了睡,睡了吃。除了吃饭就是看病。不干活,监狱也不愿意要你。”   入狱一年半后,付达信提前获释,住进敬老院。但他随即发现,敬老院经费紧张,住得不好,吃得也差,更没有负责卫生的工作人员,“这里的生活赶不上监狱。” 其实,中国农村的养老难也呈现“不均衡”现象。比如北京周边的农村地区农民养老问题相对不是特别“难”的问题,而只有那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可能问题会更加严重。 据多年来我自己的了解,中国北京周边的农村这种养老压力确实要小很多!原因是这些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疯狂”盖房子,这给了很多“农民工”就业机会!这些“农民工”月薪过万,因此衣食无忧!不但有能力建起自己的别墅式小楼,而且也买了家庭轿车。 近些年中国大刀阔斧式的“城市化”运动,为“农民工”提供了绝好的就业机会。 加上北京地区“新农合”医疗体系相对健全,老年农民并不必须为“治病”过于担心!遇到这些年的“高收入”的年景,再加上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60岁以上农村老人每月领取“50元”养老金和在河北省内、北京市内以及天津市内“免费乘车”出行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些60岁以上农村老人都不只有一名子女,来自子女的接济也为他们的养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个人分类: Life a Bit|2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美国的适应
yw5aj 2012-6-28 11:38
确实,我对于新的地方的适应能力很差;适应的时候并不是自己做出了多大的变化,而只是:好吧,我不故意把这个地方想得那么糟糕了。 还真别说,自己就是这么傻。 今天和乔伊聊到周朴同学和我一样的纠结问题:国内国外,生涯困惑。对于生涯的困惑我并没有太感同身受,相反更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少拿钱当faculty. 自我提升,而不是当螺丝钉,其实要有意思的多吧? 但是国内国外呢? 漂泊感?我说不,是荒凉感…… 美国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对于他们可能休息放松就是好的。而中国人,哪怕像我们一样不会被生存环境所迫,也生活在一个生活环境颇为竞争性的社会里;所以,这个社会的文化就是竞争性的。我们喜欢快节奏、分胜负或者能学到什么东西的游戏,和美国人的纯粹hang out和钓鱼很不一样。 然后乔伊说,强调差异无益于减小差异……我想,没错,但是差异确实存在。那是不是应该辩证的看,being different is not something so bad? 我们有了身边更新鲜的玩的东西(美国人的),也可以自己创造出我们更适应的东西(中国人喜欢的);对于后者,我们的创造会更被少数群体珍惜,也让他们焕然一新? 或者这也可以涉及到事业上:虽然英语没有他们那么好,但是我们会中文——会两种语言? 要记得敢于竞争,更要善于转化。 PS:突然想到,其实过去大学里面的fun并没有多少是来自于纯粹的娱乐。更多的来自于广播台的奋斗,口译的兼职,Saint Gobain的研究……还有这些的忙里偷闲。一方面有成就感,一方面有多样性。现在长大了,更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了,所以多样性反而少了。但是我觉得这不重要……针对一个目标的前进中也有多姿多彩的,比如写论文做实验开会已经跨实验室的沟通,科学研究以及工程应用……不是么?:)
3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数学家的收入
热度 3 zjmjz 2012-4-7 20:38
365行,行行出状元,365行,其实反正是很多了。应该说作为数学家从收入上来说是相对比较少的,这个相对的意思是从付出的努力到最后真正得到的钱的比值的倒数。这里给一个1959-1960年度 Chicago大学 数学系教授的工资情况,这里的每一个数学家都是大名鼎鼎的: Stone $20000 Albert $16000 S.S.Chern(陈省身) $16000 Maclane $16000 Zygmund$16000 Kaplansky $13000 P.R.Halmos $13000 其实好像也不少了,那个时候是50年代末,有这么多钱肯定衣食无忧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数学家能够专心研究吧。 从现在来看,好像学数学收入更少了,很多人出国读数学没几年就转行了,毕竟计算机经济之类的专业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更快。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49483extra=page%3D1
个人分类: 数学杂谈|3658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工作的脑力劳动价值如何体现?天价设备和试剂救不了中国科研
热度 6 wya 2011-12-6 15:10
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更强的脑力付出和经验知识积累,其成果影响也远比实验性工作大,但却无法通过正当途径从科研经费中列支劳务费! 科研经费不应该主要用来买设备,比如”天价内存条“,5年后再先进的设备也成了废铜烂铁,而理论可以指导千年。 科研经费不能提取劳务费是制度的悲哀。很多人不明白科研应该重成果而非过程。即使静坐三年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也应该领取相应的脑力劳务费。 希望不要继续把中国科研经费贡献给西方公司的先进设备和试剂了! 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科研的根本!! 多留给真正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家,让老专家们衣食无忧,不要再为发票报销绞尽脑汁发愁了。 http://grou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2979do=blogid=515453 为了花完科研经费需要绞尽脑汁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357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那些年,这些年
dongzg101 2011-10-20 14:19
那些年,这些年 作者:li8572 时间:2011/10/20 13:24:37 公元 1998 年,我刚上初中,那一年我爸高瞻远瞩给我办了个教育基金,每个月从工资里扣 300 块,等到十五年后取出来,也算是一笔大数目了。当时我爸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幻想着我可以靠这笔钱在市区买套还不算小的房子,然后娶妻生子,过衣食无忧的日子。可是现在看看,这笔钱放在今天能做什么呢?我爸的如意算盘打了空,他那原本自作聪明的举动如今被大家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在嘈杂的笑声中他尴尬地附和着,也只好感叹世事难料。 这个世上最难办到的就是预测未来未仆先知,我爸不是诸葛亮,没法夜观星象料想到日后的房价会这么高。亦或许其实我们都不是诸葛亮,不得不承认,如今发生的好多事儿,那一年我们都还没料到。 那一年李亚鹏还不是令狐冲,他还留着长发,没蓄起胡渣,在他的字典里还没有唇腭裂这个词。那时的他还不认识瞿颖周迅王菲,没有日后那些缠绵悱恻唏嘘不已的故事,他只是那个眉眼略显青涩的杨峥,一袭白 T 恤一辆脚踏车,在操场上飞奔激起发梢飞扬。 那一年徐静蕾还不叫老徐,她还跟那个贫嘴的王朔在一起,生命中还没出现张亚东韩寒黄觉。那时的她没有博客也没有电子杂志,还没成为如今万千人仰望的才女,她只是那个笑起来嘴角弯得很好看的文慧,穿着棉布裙子白球鞋,青春逼人般美丽。 那一年王菲还是窦唯的妻子,远在香港做她的天后,忘却了两千公里以外北京胡同儿里自己的丈夫。失意的窦唯无法仰视妻子的高度,转而把爱投在另一个女人身上,才子佳人的传说灰飞烟灭,终究艺术是艺术,生活是生活。 那一年周迅还没有今日这般的大红大紫,她还是个来北漂的南方姑娘,在《苏州河》片场里遇到了戒毒后的贾宏声,那时他还活着,还是一条滚烫的生命活生生地站在这个世界上。 这都是十二年前的故事了,一晃十二年过去后,一切都变了样。 十二年后的今天,李亚鹏娶了王菲,在接二连三地打击中渐渐投身他的慈善事业;徐静蕾顶着才女的帽子继续孑然前行,当导演写博客办杂志忙得不亦乐乎;窦唯再次离婚,守着落寞在山河水从中找寻自己的世界;周迅在一路感情的磕磕绊绊中事业已然如日中天;贾宏声纵身一跃,粉身碎骨给留下后人不尽的叹息。 这样一部话题感十足的影片,把曾经青涩的偶像剧拿过来再重新包装续写,缅怀过去祭奠青春也好,旧瓶装新酒般解构现实也罢,但是为什么我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呢。十二年后的杨峥和文慧,脸上写满了沧桑和风尘,再聚在一起谈情说爱,昔日的单车奔跑变成了如今车震床震,和这个时代一样,不免会让人悲哀起来。 曾经清秀的杨峥如今生起皱纹胡渣唏嘘,文慧玉女变成欲女,与前夫扭打在小旅馆激情,还有偷窥怀疑妻子,遭遇小三危机,这一切还是当初那个在大学校园里牵牵手都会心跳加速的文慧和杨峥吗?再加上那无休止的闪回片段,对比之下更凸显出现实的丑陋,三段式的拍摄手法似乎包罗了杨峥和文慧十二年后所有可能的遭遇,简直让人不忍看下去。 可是不得不承认,现实,正是如此。 现如今已成为一个随处充满诱惑的时代,有小三有富二代有夜店有各种豆瓣勾搭组。科技也随之相伴日益猖獗,手机有了各种外遇业务,修个电脑都担心里面的艳照会流传出去,还有电视相亲节目里配猪崽儿一样的速配,爱情在这些面前,顿时变得苍白而不堪一击。 有些东西真是逝去后就再也没有了,就像是你再见到阔别已久的初恋情人,即便是双方再努力找寻,那种曾经心跳的感觉却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最后,大家只好握握手,还是把彼此留在回忆里吧,这样起码再回忆的时候心里还是甜的,别让自己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连最后一点美好都不复存在。 再想起十二年前来,那一年有洪水,有世界杯,有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露丝相拥在大海上的画面,那一年河东还是一片荒凉,迈巴赫还没有满街跑, BP 机还是件奢侈的玩意儿,那年的姑娘们都还钟情唱歌写诗的男孩,不像现在,大家都着了魔一样的房子房子房子。将爱情进行到底?如果你只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谁还跟你谈爱情? 所以,等你爱我只是一句十二年前的痴人说梦,真正的结局往往不会是这样。十二年之后再相遇,可能你还爱着我,但是我却没有再等你,可能我一直在等你,但是你却已经不再爱我了。 等 ---- 你 ---- 爱 ---- 我 哪怕只有一次也就足够 等 ---- 你 ---- 爱 ---- 我 也许只有一次才能永久 当那首歌再次唱响时,我相信会有人想起十二年前的光景而感动得流下眼泪,只是曾经的陈明换成了今日的陈奕迅,撕心裂肺的女中音换成了婉转轻吟的男低音,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如今也归于平淡了。 对于这样一部电影,结局似乎早已注定,大家肯定会口诛笔伐把它贬得一无是处,然后转而更爱十二年前的那部。现实总跟预期设想背道而驰,你越是沉迷过去念叨缅怀走不出来,你越是排斥眼前的一切,这不是文慧和杨峥的错,错在这个时代,一切都太快。 十二年的时光一眨眼大江东去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去不复返了,那种感觉就像有人愣生生地从你手里夺走什么东西一样,如果你还站在原地等他回头像十二年前那样爱你,那么不好意思,现实会残酷地告诉你三个字,你 *** 。 最后,还是跟陈奕迅唱得那样,不过不是等你爱我,而是十年之后。十二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那些散去的人们,再也等不到了,那些曾经的爱情,还是留在回忆里吧。
1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老龄社会调查:房屋比人先入土 衣食无忧恐泡汤
xuxiaxx 2011-10-17 11:23
买断 图/毕传国 新华社发 老龄化社会逐渐加快(资料图片)   中广网北京10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微博博主@波坡恩莫佛说:年轻时贷款买房,老了再将房抵押出去换养老费用,我们只学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还在依靠着传统的政府养老金,我们已经“房奴”,希望不会出现“孤老”。   老龄化、房子,两大热门话题融合在一起,一个更引发深思的问题出现了。近日,全国政协举办“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以房养老”的提案因无相应法律保障,可能再次陷入难解困局。   中国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1.78亿,占总人口的13.3%。其中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约1036万人,半失能老人约2135万人,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到70%。   养老的经济模式主要是子女赡养、退休金、社保金。近年逐渐兴起“年轻贷款买房,老年将房屋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由上述机构支付养老费用,晚年衣食无忧”的“以房养老”。    而国外经验可借鉴的有如下两例   ●美国:许多美国老年人在退休前10年左右为养老买房子,把富余的部分出租,用来“以房养老”。   美国政府和一些金融机构还推出“以房养老”的“倒按揭”贷款,对象为62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三种形式:一、联邦政府保险的倒按揭贷款。二、由政府担保的倒按揭贷款,这种贷款有固定期限,老年住户须做出搬移住房及实施还贷计划后才能获得贷款。三、专有倒按揭贷款,一般由金融机构办理,发放贷款机构与住户同享住房增值收益。    ●加拿大超过62岁的老人可将居住房屋抵押给银行:   贷款数额在1.5万至30万加元之间,只要不搬、不卖,房产主权不变,可一直住到享尽天年,由后人处理房产时折还贷款。   对此,微博博友给出了他们的观点。   @戴欣明:“以房养老”只能是一个养老模式的小小的补充,很有可能是对老年人群体的一种伤害。   @炎龙广告传媒黄埔:年轻买房难,以房养老更难!   @大脸贴小脸:国家必须给民众稳定预期,产权制度改革已不容忽视。 来源: http://news.sohu.com/20111016/n322354472.shtml
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不穿的衣服别扔,寄给大山里的孩子好吗?有邮寄地址!
热度 2 Liuhengtao 2011-10-4 19:39
我想大家现在生活得都衣食无忧吧,但不要忘了我们国家还有一些小孩吃不饱饭,没有暖和的衣服穿,其实我们只要尽点绵薄的力量就能让他们过的很好 ... 大家有的也有小孩,家里的小孩晚上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有爸爸妈妈的疼爱,可是远方却有和我们一样血脉的小孩在冷风中梭梭发抖,希望大家能献出一点爱心,为他们做点什么 …… 关于捐衣 邮寄流程: 1 )家里收拾出不再穿的旧衣包鞋书等等(内衣破洞很大的就不要捐了吧); 2 )清洗干净,能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最好,晒干(这一点,是对对方的尊重与负责吧,好心的朋友们能不嫌麻烦地做一下吧,他们和我们是平等的); 3 )装袋 —— 自找纸箱或不透明的布袋(米袋、面粉袋,自己用布缝一个布袋都可以,比较节约),最好先把衣物先分装进塑料袋再装进纸箱或布袋,因为这样可以避免衣物在邮寄过程中被雨水淋湿。此时不要把纸箱或袋子封口,因为邮局要查看里面的东西; 4 )扛到邮局,接受检查; 5 )购买包裹单, 5 毛,包裹单要绿色的,最便宜又实用(邮局人员往往会问你要寄快件还是普通包裹,寄快件不实用费用也高),用力填上地址; 6 )把袋子封好(邮局会有针线提供缝袋子封口),写上地址; 7 )可以选择保价, 1 元可保 100 元的东东 8 )看目的地的远近,每公斤收费是 2 块- 4 块钱。 以下地址都可接受 广西东兰助学点需要大量文具图书及小学生的衣物 -- 联系人东兰县团委书记韦兴昌。 需要:文具,图书等,小学生的衣服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团委办公室 邮编: 547400 联系人:韦兴昌 拉萨市林廓北路拉萨中学对面雪域幸福茶馆(德吉孤儿院) 需要: 6-11 岁孩子的鞋子、衣服 邮编: 850000 地址:西藏拉萨市林廓北路拉萨中学对面雪域幸福茶馆(德吉孤儿院)   联系人:达珍院长 联系电话: 0891 - 6862710   13989010358 青海省称多县老干部局 需要: 7-16 岁儿童秋冬衣物 地址:青海省称多县老干部局 邮政编码: 815100 联系人:卓德 电话: 0976—8861865 四川阿坝州阿坝县藏文中学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所有旧衣物 邮编: 624000 地址:四川阿坝州阿坝县藏文中学 联系人:确旦老师 EMAIL : chokdan@hotmail.com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中心校 需要: 6-14 岁孩子的衣服,鞋子,书籍,学习用品 地址: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中心校      邮政编码: 617213 学校电话: 0812-8120523 联系人:周在玉(校长)周勇(副校长) 云南怒江贡山县自然保护局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贫困村民能用的一切衣服物品 邮编: 673500 地址:云南怒江贡山县自然保护局 联系人:和正军 联系电话; 0886-3513288 E--mail 是: piaxy9@yahoo.com.cn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心小学 需要:小学生衣物,书籍,文具等 邮编 :624502 地址 :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降扎乡中心小学 联系人:罗介主任 甘肃省民乐县的中小学生 需要: 6 到 16 岁中小学生衣物,书籍,文具等 邮编: 734500 地址 : 甘肃省民乐县民 xxx 联系人:李浩学 联系电话: 0936-4421349 13919741982 邮编: 734500 地址 : 甘肃省民乐县团委 “ 西部计划管理项目办公室 ” 联系人:马小强 联系电话 : 0936-4421543 13919741978 云南省凤庆县三岔河中学图书室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衣物,图书,文具等,大量需要图书 联系地址:云南省凤庆县三岔河中学图书室 邮编: 675905 联系人 :李言 电话: 0883-4870187 QQ:107082696 ( 爱心图书室) E-mail : 107082696@163.com 嘎曲卡瓦爱心助学驿站 需要:课外读物、文具、体育用品、比较厚的外套、毛衣等可以御寒的衣物。 地址: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宣传部 姓名:贡波华清(收) 邮政编码: 624400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中区卫生院 需要:不限,任何适合农村生活用的一切物资 邮编: 627350 地址: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中区卫生院 姓名:冯丹 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小学 需要:小学生的衣服,鞋子,文具,书籍,书包等及家长的衣物(有捐助小学生衣服的可附带一些成人的衣服) 邮编: 557400 地址: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岜沙小学 联系人:李霞(支教老师) 邮箱: fly_89@163.com 四川省松潘县藏文中学 需要:适合中学生的衣服,校服、运动服、运动鞋之类(裙子之类不要了),还有就是需要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比如学习磁带,文体用品都可以的 邮编: 623300 地址:四川省松潘县藏文中学 姓名:吴穷老师 甘肃省会宁县杨集乡邢坪村石岔社柳岔小学 需要:学习用具,笔,本,课外书,小学生工具书(如新华字典), 或者乡村教师能用的汉英词典,英语学习磁带,旧电脑等等有意义的东西。 邮政编码 :730713 邮政地址 :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 柳岔小学(收) 或者 :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中心校 刘承祥 老师(收)转柳岔小学 或者 :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中心校 王军强 老师(收)转柳岔小学 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高家中心校 需要: 6-12 岁小学生的衣服,鞋子,文具,书籍等 邮编: 646503 地址:四川省古蔺县石宝镇高家中心校 联系人:刘万海 电话: 0830-7252028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 需要:对中小学生有利的益智类图书,文具,教学用品,衣服等 邮码: 677504 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勐简中学 姓名:成美丽 甘肃省定西市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的衣物,学生的书籍,文具,书包等 邮编: 743000 地址:甘肃省定西市定西区团委 电话: 0932-8216247 不用写收件人,直接寄到团委就可以了 甘肃省全国级贫困县 - 甘肃省镇原县马渠乡油房沟自然村 需要:不限,任何适合农村生活用的一切物资 邮编: 744511 地址:肃省镇原县马渠乡油房沟自然村 联系人:王玉林 电话: 0934-7192090 (白天干活,晚上打)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柳岔村下队社 需要:不限大人小孩,衣服、床单、被套之类 邮政编码 :730713 邮寄地址 : 甘肃省会宁县老君坡乡柳岔村下队社 收件人:张进勤(收) 第一,上面的地址基本是真的,我没查证,因为他们的不会像城里人一样,经常 搬迁,他们的学校和联系人几乎好几年都不变。 第二,联系方式也不会变,联系人也不会变,一般联系人都是学校的上课老师或者支教老师,一辈子都会默默地在学校培养一代又一代。 第三,真实性大家不用怀疑,其实这些资料在公益网站之类的地方都有,我们公益志愿者,随时都可以给大家整理出许多这样的资料,而上面的只是一小部分。 第四,这些地方一般都是贫困山区,所以交通不是很方便,可能你的东西寄出去或者 信息发出去 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复,这是因为其一,这些地方网络、手机信号等 几乎没有,所以志愿者会不定期去方便的地方给大家回复,其二,寄到邮局的东西,可能要过一两个月 才能拿到,因为邮局和山区还有一大段距离,可能到了冬天,封山之后要到春天孩子们才能收到 您寄的心意,而邮局送到山里也很不现实,可能会是几天让你崩溃的山路,也可能是有生命危险的一次路途。 最后,如果大家还有问题的话,可以到一些公益网站上看看,比如多背一公斤: www.1kg.org 。里面有很多这种活动经历,大家看了也就会明白一些东西,当让我们不会强求您理解他们的生活,但至少我们提供了事实。 快放假了,行李太多懒得拿回家,不用扔,不用嫌麻烦,把它们打包,搬到学校附近的邮局,寄给那些需要的人,你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吗?至少我会,我会很有成就感,内心很满足!如果你和我一样,也行动一下好吗?反正要收拾行李,反正要整理寝室,反正过年了你又会有新衣服穿,请帮助他们,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心意。谢谢大家了
个人分类: 生活|2965 次阅读|4 个评论
道德是靠意志来支撑的
热度 1 Zhanglincn 2011-4-29 23:40
我不能说中国这个社会不发达,经济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然而我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经济发达后的中国由于缺乏理想精神和神圣信仰 的约束,人们的生活已经堕落进糜烂的恶性享乐的漩涡之中。由于中国社会普遍缺乏道德和信仰的呵护,整个社会已经渐渐在道德沦丧中进入恶性灵魂的阴影里,这 种现象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衣食无忧的人们的极度空虚和疯狂,他们让糜烂腐臭的东西在社会中不停传播,这些可怕的东西在腐蚀着人的灵魂,渐渐唤醒人恶性的一 面,让人的魔性极度地膨胀。我不能不说我的担忧,因为社会正在容忍本应该遭到贬斥的东西,而这些奇怪的东西都披着自由另类鲜亮的羊皮,可是羊皮下的面孔是 丑陋邪恶的灵魂! 我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不堪入目的东西,也许我可以接受这些,因为这个社会的容忍度毕竟已经提高,生活在什么样的模式中那完全是个人的事情。然而私人的事情却 要传播在网络之上,引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而且社会竟然也没有表现出她不支持的态度,所以这些人便肆无忌惮地疯狂了起来,在网络上,在电视中,在私人会 所,在各种圈子中,甚至在大街上公开上映偏离正常生活轨迹的东西,然而这些无耻的行为竟然能博得周围观众一片的喝彩,这真是让我迷失在如此一个有自由忍耐 的社会环境之中。然而我不想追求这样的先进“思想”和行为艺术,我宁愿落伍在嘲笑的眼神里,然而我懂得自己是人,社会的人的行为是要分场合的,在自己家里 你可以疯狂地自由,而且我欣赏你的自由,然而在公共场合你却要懂得道德的约束,人不同于动物的唯一表现就在这里。场合是极为重要的东西,说句不好听的话, 分得清场合就如同在厕所里你可以脱掉你的裤子,但在大街上你是不能的一样。我愤怒的不是你不能脱掉你的裤子,我愤怒的是你选错了场合! 我相信我不是一个落伍的人,更不是一个拒绝新鲜思想的人,然而对于有些人的行为我坚决是要抵制的,不,不是抵制,是要毫不留情得鞭挞的。前段时间我看到有 家制片公司在拍一部电影,并在网络媒体上大肆宣传,这是一部什么样惊天动地的电影呢?然而在我眼里这无疑就是一部色情电影,其中的拍摄花絮看起来也无比暴 露和诱人。也许他们并不无耻,当然这部片子里的东西,本身也并不是无耻的,而且是真实的,但他们同样犯了一个错误:选错了场合。他们在自己的家里可以尽情 演绎他们的人生,这没有关系,然而你来到了街上,放在了网上,竟然还要在各大电影院播放,我就不能不说你们很无耻!这显然是道德约束的沦丧,无疑是社会太 过容忍时所犯的错误,这个时代是自由开放的不错,但任何东西都有最基本的底线,如果自由可以冲破底线,就如同河流可以冲开堤坝一样,造成的损害那是不能用 金钱来衡量的。然而这群利欲熏心的家伙为了钱去引诱人恶性的一面,拍摄如此一部可怕的片子出来,竟然也大言不惭地到处宣传,上网络、上媒体,无耻地面对观 众微笑,我真是不知道他们迷失在什么地方,竟然连基本的道德都忘记,似乎欣喜于他们惊世骇俗的伟大创作之中!哈哈,一群似乎被自由开放的社会冲毁基本判断 而迷失在精神荒野里的可怜和可笑的生灵! 很多次,我会看到一个会所,或者叫做由会员组成的组织,在搞一些莫名其妙的勾当,这些人在集体的意识里更加地疯狂了,他们如此糜烂地扭动着自己的肉体,动 物般地活动着,他们竟然把这些拍成录像发布到网上,去获得成千上万的点击率,我竟然有时也有些不能相信我的道德判断。我当然不会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他们 仇恨的眼神会盯住你说出否定话语的嘴,似乎是我在约束和否定着他们行为的合理,我知道他们不是在仇恨我这个所谓的卫道士,而是仇恨那种约束着他们的道德力 量,他们的疯狂要求自己肉体彻底的自由,然而彻底的自由就是自身的毁灭,这个结局他们空虚的大脑当然不懂! 又有很多次我可以在各种所谓的知名网站上看到公开的黄色图片或赤身裸体的现场舞蹈,当然你可以认为这不过是什么保健图片或另类艺术,不过是什么广告或行为 创造,不过是什么知识普及或大众娱乐,不过是....,呵呵,不过是垃圾意识里获取金钱不择手段的丑恶灵魂或邪恶思想病毒般的本能传播!我当然不是抵制这 些所谓黄色的东西,我当然也从头至尾地欣赏了这些黄色杰作,当然这些“东西”本身就合理地存在于任何人的生活中,而且对人而言如果这些性里有爱情在里面的 话(我们最好还是和动物的本能做一个区别,当然你也可以否认这有什么区别,然而我认为有),如果场合合适,这些东西当然是很值得追求和尊重的东西!然而我 依然想说是:是人都懂得场合的重要,懂得道德意志的约束。在可以直接、不需要任何条件就能获得传播的公开场合,我认为展示这些东西只能说是黄色的东西,除 此之外还能说明传播这些黄色东西的人的灵魂要么极度扭曲,要么只有金钱和利润,没有丝毫的社会责任感和对道德的起码尊重,如果灵魂里没有责任感或者嘲笑道 德规则的人,我认为他们本身是疯狂的,是和动物、魔鬼只有一步之遥的报废品种。 人的精神需要伟大的东西去熏陶,比如理想的信念和信仰的呵护,只有生活在这些东西的框架之内,人才能更大地表现其善良、正义和神圣的一面。然而如果人生活 在疯狂的环境中,偏离基本道德意识的监管,生活在不正常的环境之中,人恶性的一面就会疯狂生长,人因此会失去伟大而智慧的灵魂而堕落成为一个邪恶、丑陋的 行尸走肉。这本身是肉体罪恶的本源,如果肉体不加以精神的拯救,人便和凶恶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 我希望每个人都来维护一个健康阳光的环境,不要生活在阴暗晦涩的意识里,我们都能用道德的意志去拯救肉体的堕落,相信只要懂得合适的地点我们做合适的事 情,我们的人生不会被邪恶所左右,用爱和伟大的精神去影响别人这本身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这和我们在我们私人的世界里享受我们肉体的快乐并不矛盾,不要试 图将这些东西毫不遮掩地搬到公众的视野里去获得某种公开的“承认”,这本身是没有必要的,相反这只能毒害人的道德意志,形成一种疯狂的社会环境,最终会让 每一个人都在空虚和糜烂的意识里结束自己可怜的一生!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3440 次阅读|1 个评论
人生从55岁开始
热度 3 fqng1008 2011-3-30 08:10
妻拿到退休证1周了,昨天是她的生日,几个老姐妹在一起聚了聚。因为没有带相机,吹蜡烛后才想起来应该留个纪念,幸好还有手机,就留下这么几个镜头。 席间,大家谈到“人生从60岁开始”,女人应该是“人生从55岁开始”,因为退休后才能真正享受人生。衣食无忧、无欲无求是一种境界,也许才是真正的生活。过去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要去工作、竞争和赚钱,今后可以减少这些,自由度也可以大些: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难道自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想到这里,还真得感谢改革开放,但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自由......
个人分类: 感悟人生|29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星星、月亮和树叶------人生还有何求?
热度 2 lhj701 2011-3-3 20:30
星星、月亮和树叶--人生还有何求? (罗汉江) 我们社会中的人,不是谁都衣食无忧! 但就是一个乞丐,你也能看到他在阳光下露出灿烂的笑容;即使一个入狱者,也会有其欢乐之时。。。。。。 所以,积极向上总是没有错的:如果你心中梦想摘到月亮,那么将来即使摘不到月亮,也许会摘到星星;就是摘不到星星,也许你会摘到云彩;就是摘不到云彩,你也许会摘到高高的挂在树上的一片叶子。。。。如果你连梦想也没有,也许你永远只能看到地上的尘埃。。。。。。 也许月亮、星星和树叶并不是那么真的重要,而最为重要的是燃烧在我们心中的希望和梦想:如果你心中总是充满希望,那么不论白天黑夜,阳光总会有在你心中灿烂的那么一段时光。。。。。 如果真的是那样了,人生还有何求?
个人分类: 思想沉淀|388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