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利比亚局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侮辱卡扎菲的尸体 是懦夫的表现
lancyguy 2011-10-24 23:22
自今年2月利比亚局势变化以来,我一直站在反对派这边,支持他们反抗卡扎菲的事业。在我看来,反抗独裁者,是全世界的共同任务,攸关每个人。 我连续写了多篇博客声讨卡扎菲,声援反对派。我密切关注利比亚的一举一动,为反对派祈祷祝福,期盼卡扎菲早日垮台。 终于,这一天到来了,卡扎菲被推翻被消灭了。消息传来的当天(2011年10月20日)晚上,我在家里独饮了一杯酒,遥祝这期待已久的胜利!我钦佩于反对者的勇敢行为和敢于牺牲的精神,我也向联合国以及法英美等国家的正义之举表达敬意。 又一个独裁者消失了,人类的一部分获得自由,这是全世界的胜利和福音,当然值得好好庆贺。我非常理解利比亚人民此时此刻的心情,他们的自由来之不易,因此欣喜若狂。 但是,当我看到卡扎菲的尸体被众人围观拍照,且听闻尸体将展览到埋葬为止,供被他压迫过的人民泄恨。我的内心突然起了某种异样的感觉,失望和反感一起涌上心头。 不错,独夫民贼卡扎菲铁腕统治利比亚长达42年,生前手上沾满鲜血,罪恶深重。在协商谈判未果的情势下,反对派不得已拿起武器以暴易暴,完全符合正义原则。然而一旦卡扎菲被推翻被打死,这场针对他的战争就结束了。 如果说此前义军针对卡扎菲的反抗行为堪称“英勇”,那么此后侮辱卡扎菲的尸体就是懦夫的表现了!卡扎菲的邪恶残暴之举是受极端思想指引所致,与他的身体没有关系。当他死去,应当继续清算的是他的思想,而非他的尸体了。 掘坟、鞭尸、展览,这种古时候的复仇故事,是对死者的极大不敬,而对罪恶随生命一同逝去的死者的不敬,其实就是对人类的不敬,它侵犯了每个人的尊严。 这种做法,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但令人奇怪的是,发生这种行为的大都是在专制集权国家。不仅对敌人的尸体极尽侮辱之能事,且对同党领袖的尸体也进行美名曰“尊崇”的另一种侮辱:风干,公开展览,供万世瞻仰。 人生人死,草枯草荣,均是自然产物。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长生不灭,聪明的做法是顺应自然之道,不做反常之举。形同腊肠的尸身,毫无生机,除了令人反胃,哪有美感和尊严可言?我身居北京多年,从未造访某纪念堂,实在是无任何兴趣。 由此观之, 利比亚的前途的确不容乐观。民主重建之路将充满荆棘。专制统治的最大遗产便是毒害了人民的思想,暴政之下人人都是潜在的暴君。要清除多年的遗毒,需费时日。 我建议,利比亚新政府应当尽快妥善处理卡扎菲的尸体,入土或者海葬,实在不宜继续公开展览,继续培养利比亚民众的仇恨和暴虐思想。 相反,利比亚新政府该做的是展开对卡扎菲独裁思想的批判,为建立民主体制扫清障碍。正如一些明智之士所言,利比亚应当建立一个新制度,而非仅仅新政权。 这句话,不仅适用利比亚,且适用所有面临转型的国家,包括中国。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1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皮卡战争,利比亚战场上的“中国制造”
jiangming800403 2011-9-27 10:10
2011年2月,利比亚局势恶化,进而爆发全面内战, 2011 年 3 月 ,中兴皮卡威虎 F1 正式上市 ……   就连保定中兴汽车公司都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利比亚内战竟让中兴皮卡成为战场上双方敌对势力的的最佳交通工具,随着战争画面的大量曝光,中兴皮卡车一时成为汽车界议论的一个焦点,也使得中国生产的皮卡扬名全世界....... 2011 年 05 月 16 日,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等在利比亚班加西报道:中国皮卡车成利比亚反对派挚爱,提升中国制造形象。称在这场利比亚的冲突中,皮卡车已经成为反对派武装的标志,这些皮卡车绝大部分是中国制造。   一辆辆改装过的皮卡,成为反对派武装和政府军对抗的主要武器。在班加西第一份民间杂志上,中国制造的皮卡车成为主角。   利比亚内战陷于胶着状态,在双方的拉锯战中,皮卡车扮演了重要角色。起初,只有反对派武装使用皮卡;后来,政府军在重装甲部队遭到北约的精确轰炸之后,也使用起了皮卡车,因此,有人称这是一场 “ 皮卡 ” 战争。 保定造中兴皮卡扬名利比亚   “ 皮卡车的民间保有量大,既能拉人,又能载货,还能架设压制火器,而且价格便宜,被利比亚反对派武装用于改装的中国产中兴牌皮卡车,每辆车的单价才十来万人民币,与动辄数十、上百万美元的军用装甲车相比,可谓廉价至极,适合买不起军用制式装备的民兵使用 ” 。《兵工科技》杂志是这样介绍中兴皮卡在利比亚冲突中的作用的。   “ 威虎虽为民用车辆,但承载力和越野性都很出色,尤其相比武装皮卡油耗很低,利于持续作战。这些利比亚战乱报道中的中兴皮卡身影,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了中兴皮卡的国际影响力。 ” 一位资深评论员表示。  中兴威虎皮卡皮实耐用、机动灵活、使用经济等特点,巩固了中国的皮卡形象。中兴汽车已占据利比亚 60% 的市场份额, 2009 年中兴在皮卡出口上创下的单批 6000 辆出口纪录,就是销往的利比亚。 皮卡车被发现在战争中的威力   一份军工杂志介绍,这些用于改装的皮卡车虽然是民用的,但速度和载重量都不差,机动灵活。而此次利比亚的战事,基本上都是沿着国内的一条沿海公路展开的,激烈交战的城镇都被这条公路穿成一条线。在这样的条件下,皮卡的速度就有相当大的优势,不仅兵力可以快速集结后发动突袭,击溃敌方阵线后还能快速追击,即使面对强敌攻不下来,皮卡的速度也能保证其安全撤退。  此外,皮卡车的底盘高,扭力大,有一定的越野能力,因此在敌方飞机轰炸时,可以避开交通线,分散突围到野外,伪装成一般民用车辆(其本身就是民用车辆)躲避打击,提高生存率,是游击战的绝佳武器。  作战方面,皮卡车的配置弹性较高,可以专门拉人,一辆皮卡车可以拉上一个班的战斗人员;也可以专门拉货,为部队运送弹药或给养;或者安装上防空机枪、火箭炮、反坦克导弹之类的武器,改装成专职的火箭突击车。这样,一辆皮卡车不管是载人还是加装武器,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作战、机动,甚至是生活单元,能独立完成侦察、偷袭、渗透、袭击交通线等作战任务。三五辆装备了压制火力和反坦克武器的皮卡车联合起来就能袭击敌方的运输队,如嫌火力不足,还可以在武装皮卡车后拖带上高射机枪或者火箭炮,用以火力支持,十几辆或几十辆皮卡车集结起来,就能快速攻占一处城镇或者据点,攻击不成就分散撤退,等待下次机会。总之,兵力聚散自如,应用起来十分的灵活。  当地老百姓使用皮卡作为私家车非常普遍,市场保有量大,而且是民用车,零备件不缺,维修起来也比较简单。与重型装甲车辆等传统战车相比,皮卡车的耗油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后勤的依赖很小。此次利比亚遭受空袭后,利比亚国内就遭受了油荒,燃油供给十分紧张。正是因为装备的全是经济型的皮卡车,所以燃油紧张对其造成的影响有限。 在全球化时代,想做到“绝对”“不干涉”别国内政难啊。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35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告诉萨科齐 武力解决不了利比亚问题
xupeiyang 2011-3-30 21:34
在谈到利比亚局势时,胡锦涛指出,近一时期,利比亚局势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对此也深表关切。我们认为,安理会就利比亚局势通过决议,目的是制止暴力,保护平民。如果军事行动殃及无辜平民,造成更大人道主义危机,则违背了安理会决议的初衷。 胡锦涛说,我们一贯主张,每个国家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尊重,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历史经验一再证明,武力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对话等和平手段才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出路。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1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比亚局势与西方列强的三板斧
热度 8 sheep021 2011-3-20 10:55
2011年3月14日,巴黎,法国总统萨科齐欢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图片来自网络) 相见甚欢 利比亚局势深刻刻画了西方列强颜色革命的三板斧 1 游行示威 2 武装叛乱 3亲自上阵 层层推进,不达目的不罢休啊 就是不知道万一这三板斧都失败了,是个什么下场。 不过程咬金靠着三板斧,似乎是没有对手的。朝鲜、越南战场是个例外。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6 次阅读|9 个评论
视频:利比亚局势从动荡到战争全程回顾
xupeiyang 2011-3-20 08:44
视频:利比亚局势从动荡到战争全程回顾 利比亚从国内政局动荡发展到现在多国军事干预,卡扎菲一直表示强硬态度,以上是事件发展全程回顾。    http://video.sina.com.cn/p/news/w/v/2011-03-20/084161287891.html
个人分类: 军事科学|2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阮次山在利比亚局势问题上的客观态度
热度 3 黄安年 2011-3-5 08:30
赞阮次山在利比亚局势问题上的客观态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3 月 5 日发布 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凤凰卫视首席时事评论员阮次山,最近在极其复杂的利比亚动乱以至内战的局势问题上,阮次山的 客观评论态度是值得赞扬 的 , 他谴责卡扎菲对民众采取暴力镇压的手段,也不认为反对派代表着和平、民主和正义的化身 , 认为利比亚动乱以至内战在很大程度上是卡扎菲政权和部落酋长集团之间矛盾的激化,而民众是被利用了。他更反对奥巴马和美国政府干涉利比亚内政 , 反对奥巴马公开呼吁卡扎菲立即下台,甚至准备在利比亚开辟美国的第三个战场的危险举动。不管他的评论是否有所偏颇,但是他表达了个人的独立见解,而不以西方媒体的依据为依据,以西方的主张为主张。 相比之下,该电视台时事评论员的吕某、邱某和陈某的评论均有几乎来自西方媒体影响的明显痕迹,对于卡扎菲领导的现合法政府的评价并不很客观,似乎唯有卡扎菲立即下台利比亚的问题就解决了。我们对于利比亚局势还很不了解 , 在这些评论员中客观地说 , 阮次山是对利比亚了解较多并且直接采访过卡扎菲的, 时事评论员要反映民众的呼声,但不能像民众那样情绪化的评论 。 我外交部发言人姜瑜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中东局势问题时说得好 ,“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讨论应该有助于利比亚局势尽快恢复稳定。国际社会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尊重利比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是要推动通过对话等和平手段来解决利比亚当前面临的危机,三是安理会应当充分听取和尊重广大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的意见。”(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03/c_121145982.htm)
个人分类: 三言两语简评(07-11)|2712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08: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