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雕塑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091雕塑大师的刑侦生涯
ggjjhh 2016-2-9 12:29
雕塑大师的刑侦生涯 高金华 编译 深夜,在美国费城南街桥附近的一间雕塑室里,弗兰克·本德正在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他既喜欢午夜的宁静又企盼着电话铃声,万籁俱寂的夜晚使他思维敏捷,不时而至的电话会给他带来成功的喜讯和新的挑战。今天晚上的任务更需要专心致志。 本德凝视着摆放在工作台上的一颗头骨,他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死者是一位25岁左右的年轻姑娘。1995年7月11日人们在宾西法尼亚州切斯特县发现了她的部分遗体,被塞进一个手提箱的头颅和躯干早已腐烂。后来人们又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她的双腿。” 作为一名人体头部雕塑专家,本德具有神奇的才能。他通过分析骷髅的细微特征,想象出死者生前的面容,然后塑造出一尊石膏像。警方在电视上展示这尊塑象,或者把它拍摄成照片广为散发,以便确认死者的身份。本德的成功率高达85%,警方根据他雕塑的头像找到了死者的亲人和朋友。人们惊奇地发现,本德雕塑的头像和后来发现的死者生前照片极其相似,甚至连发型都相差无几。 本德把用白粘土作成的眼球塞进骷髅的眼窝里,随后把这颗头颅安放在用石膏做成的肩膀型底座上。尽管在这颗头骨被发现后的两年半期间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但本德并不感到很棘手。利用再现被害人的技巧,他帮助美国司法机关和国际刑警组织破解了很多死者身份不明的案件。苏格兰场(英国刑警总署)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经常向他通报有关案件的信息。 本德正在用粘土覆盖这颗头骨的牙齿,骷髅突然转变成一尊粗糙的人像。“她”收拢嘴唇,用陌生的眼光盯着自己的雕塑师。在工作台周围搁板上的那些石膏像似乎都在注视着本德的一举一动,这些石膏像再现了昔日谋杀案的被害人。 再现死者 22年前本德作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勉强维持着妻子和两个女儿的生活。他不喜欢这份工作,渴望从事绘画和雕塑。尽管白天忙忙碌碌,晚上他坚持到宾西法尼亚美术专科学校听课。该校没有人体解剖课程,而要在人体雕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必须了解人体的内在结构。有一位在法医检验所的朋友邀请本德去尸体库帮忙,本德喜出望外地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有一次,本德的朋友指着一具面目全非的女尸说,她是在两年半以前被发现的,当时已经严重腐烂。她的沉冤难以昭雪,因为无法再现她生前的面容,确认她的身份。本德不加思索地说:“我知道她生前的长相。” “你哪有这个本事。”他的朋友不屑一顾。 法医所负责人、病理学家哈尔伯特·菲林格博士偶然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走上前去询问本德是否有刑侦经历。 本德坦率地承认:“我甚至不知道您说的‘刑侦’一词的含意。”即便如此,菲林格博士还是热情鼓励本德设法再现这位女性的面容。 本德很快雕塑出一尊石膏像,“她”长着薄薄的嘴唇和尖尖的鼻子。警方把这尊塑象拍摄成照片广为散发,6个月后她被确认为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的一位妇女,62岁时被人杀害。 1976年侦破的一个案件令很多美国人津津乐道,本德根据头骨雕塑的石膏像与后来找到的被害人的照片极其相似。很多人对本德的形象思维能力惊叹不已。但本德却说:“我并非先知先觉,我只是尽力去做。” 菲林格委托本德去做另外一些身份不明的尸骨的复原头像,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本德解释说,从解剖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的眼睛、鼻子和嘴的线条与颅骨曲线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用粘土覆盖颅骨的过程中,还要尽力展现死者的精神状态。“在动手雕塑时,科学退居幕后,艺术走到前台。我注意体现人体面部的流线性。这里始终是相互协调的,如果眼睛和鼻子已经定型,你自然能根据他们的线条雕塑出一张嘴来。” 追踪逃犯 本德不仅能再现死者生前的面容,而且能预测活人容貌变化的生理规律和心理倾向。1989年美国福克斯电视网“美国大众通缉”节目编辑委托本德雕塑逃犯理约翰·利斯特的头像。1971年在新泽西州韦斯菲尔德市,利斯特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和三个孩子。利斯特犯罪潜逃后警方找不到他的照片,未能及时通缉。本德与理查德·沃尔特合作确定利斯特的面容。沃尔特在密歇根监狱工作,是一位心理学家和头像绘画大师,他根据利斯特的一些熟人的回忆描绘出利斯特当年的容貌。本德根据沃尔特的画像和人的面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的规律,雕塑出案件发生18年之后利斯特目前的形象。这尊塑象和案情介绍在电视中播出11天后,就有人领着联邦调查局的警官抓到了利斯特。他隐居在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化名为“罗伯特·克拉克”。沃尔特的绘画准确地反映了利斯特的面部特征,而本德的雕塑则和这位“克拉克”相差无几,利斯特终于被绳之以法。 美国司法机关邀请本德参与追踪两名逃犯:罗伯特·瑙斯和汉斯·沃豪尔。瑙斯是沃洛克城一个帮会的二号头目,因杀人罪被关进监狱。沃豪尔原来是个木匠,因犯罪而被判刑。这两个家伙在格拉特福特监狱中的木器厂里劳动。狡猾的瑙斯让沃豪尔制做一个有夹层的大衣柜,然后设法让他的哥们儿开着卡车来买家具。瑙斯和沃豪尔藏在大衣柜里,随卡车逃出了监狱。在消费者协会工作的比尔·弗莱舍常去木器厂,他向本德详细讲述了两名逃犯的容貌和言谈举止。本德断定,金发碧眼的沃豪尔逃出监狱后可能会把自己的头发漂成白色,而那位长着山羊胡子和脑袋上有很多头皮屑的瑙斯可能会刮掉胡子、剪短头发隐居在郊区。警方很快抓住了这两名逃犯,证实了本德的推测完全正确。 本德有时也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激动。他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伸张正义使冤魂得以安息。给他带来荣誉的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以摄影师的职业来养家糊口的。因为经济收入不多,他的物质生活很清苦。每做一尊塑象要耗费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但仅仅能获得1200美元到1700美元的报酬。 因为要支撑两个女儿上大学,本德不得不到处打工来增加收入,从为医院加工压舌板到检查轮船底部的锈蚀情况。没钱购买潜水设备,他只能戴个面罩跳入水中。幸亏他在海军服役时受过潜水训练,能在水中停留很长时间。 伸张正义 尽管本德活得挺累,但这位雕塑大师却热衷于无利可图的破案工作。 1990年本德和弗莱舍、沃尔特一起探讨几个悬而未决的谋杀案,一个新的创意呼之欲出。“让我们把精通侦探艺术的人们组织起来,相互通报案件信息,”沃尔特提出建议。“舍洛克·福尔摩斯协会”成立了。后来协会更换了名称,福尔摩斯虽然神通广大但毕竟是小说中的人物。根据弗莱舍的建议,协会用一个真实的人物作为自己的偶像──尤金·弗朗考伊斯·维多克,他是18世纪一位著名的大侦探。维多克协会向医院化验员、公诉人、律师和专门机构寄发案件调查信,绝大多数人都给予热情的答复。 提交到协会的案件可以作为智力竞赛的素材。弗莱舍首先介绍了一起悬而未决的谋杀案,大家畅所欲言地展开讨论。他们很快梳理出尚未审视的环节和被忽略的线索。不久,维多克协会决定向有关方面提供第一份证据确凿的案件报告。本德谈到:“一些司法机关缺乏专家或未能向有识之士咨询,使很多案件难以侦破。我们无偿地向警方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协会成立后已经讨论过一百多个案件,协助警方进行过三十多次调查,使两名犯罪分子落入法网,为一名嫌疑人洗刷了不白之冤。 1997年5月在维多克协会的关注下,罗杰·斯克特·邓恩的冤魂得以安息。邓恩原来住在费城,移居得克萨斯州后于1991年失踪。虽然当地警察看到邓恩房间里有一大块地毯是新换的,在地面上还发现了邓恩的血迹,却把邓恩列入“失踪者”的名单。邓恩在费城的亲属请求维多克协会介入此案侦破工作,维多克协会派出的调查小组千里迢迢来到得克萨斯。他们推断有人更换地毯是因为邓恩的鲜血浸透了地毯,经过仔细勘察他们在公寓的墙上和天花板上发现了从邓恩身上溅出的血点。维多克调查小组断定,经历这样的场面,邓恩决不可能还活在世上。虽然没有找到他的遗体,但维多克小组以确凿的证据促使得克萨斯州法院判决他的女友犯有谋杀罪。 走上银幕 10多年来,本德拥有一批忠实的崇拜者。他的一些观点被载入几部刑事侦查学专著。 1997年年初,纽约电影业经纪人乔迪·霍奇基斯找到本德,说他的事迹是故事片的最佳素材,本德难以相信自己有如此鸿运。虽然本德濒临无力还债的境地,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本德对霍奇基斯说,你最好同我在维多克协会的朋友们都见见面,那里有真实的“电影”。 1997年2月霍奇基斯出席了维多克协会成员的一次聚会,那些富有智慧的业余侦探令他大开眼界。在4月份举行的一次午餐会上,本德被10多家影片公司的经理和制片人簇拥着。酒未喝足、饭未吃饱的人们急不可待地挤进了本德的雕塑室,投标竞争影片的摄制权。虽然泽西影片公司的出价高于华纳电影公司,但一家名叫“影片、最高档的影片”的电影公司最终夺取摄制权。本德、弗莱舍和沃尔特从该公司获得了七位数(上百万美元)的版权收入。 “我们三个人和维多克协会的其他成员分享这笔钱,”本德叙述着,“现在维多克协会有了活动经费,我也有钱纳税了。” 在对本德的工作能很感兴趣的人中,没有谁能充分说明本德是如何取得成功的。“或许他从外层空间得到某些信息,”弗莱舍开玩笑地说。大笑之后弗莱舍又严肃起来:“或许归功于他的艺术眼光,或许得益于他的第六感觉。无论它是什么,确有某种不同寻常的东西在起作用。” 记者再次来到本德的雕塑室,那尊塑像已经完成。栩栩如生的女性头像有着椭圆的脸庞、笔直的鼻梁、黑色的短发,她那棕色的眼珠透露出迷茫的神情,似乎正在注视着远方的景物。 杀死这位女性的凶手仍在消遥法外,但本德已经尽到了他的义务。他现在只能耐心地等待,他的作品──这位女性的头像已被拍摄成照片印在传单上、贴在商店的橱窗里、插播在电视节目中。本德期望有人能确认这位女性的身份,进而抓住杀害她的凶手。 本德经常对自己的伙伴说:“我们业余刑侦爱好者是这些被害人的最后依托。除了为他们伸张正义,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为此,你必须投入自己的全部智慧。”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3期第63~67页。 原载:《法庭内外》1999年第8期第58~60页。(编辑:谢捷)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打造
vatang 2012-6-8 15:50
这是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用姜文的话讲:霸气外露。 我是个柔弱的人,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可能过了,但是空手缚鸡对我来讲明显还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遍观中国的老爷们,大部分也都是这个模样,因此相比于一只鸡,我更愿意和人叫板。 对于我或者说是我们这些柔弱的老爷们来讲,听到这么霸气的词心里都难免会咯噔咯噔的乱颤。我不反感造,但是很怕打,我想造要靠打来实现,这该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毕竟,我听到这些词的时候,没有一例是用在雕塑上。 是的,你听到一个雕塑家打造一座雕像,听到一个铁匠打造一件器皿,都不会感到恐怖。但是你要是听到要打造什么城市,要打造什么文明,那就很可怕了。一个医生拿着屠刀,一个精神病拎着斧头,无论他怎么宣扬自己的行为艺术,你都能体会接下来将发生的实质性的破坏。 我们的理想是让决策者学会谦逊和忍让,当然,在目前的状况下,这是不可能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就该赋予合适的人合适的决策权,但我们的决策者显然是决定要做所有的决策。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们的决策者都以诸葛孔明自居:“罚二十以上皆亲览也。”真是宁可少活三年,不可一日无权。 外行的人做内行的决策,政绩先于一切,不出悲剧,就出笑剧。
2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
热度 3 wjmluyx8664 2011-11-20 22:48
上周五同事带了一本书给我看,说是她同事的女儿在美国写的,书名叫“岩石上的梦想”,副标题是雕塑家雷宜锌为马丁路德金塑像始末。傍晚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段空闲时间,于是我就看起来了。没想到这一看就不能撒手了,从晚上五点半到夜里十二点,除了吃饭、洗漱之类的,其余时间都在埋头看这本书,终于到十二点时看完了,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好久没有的事了。 其实我还是满喜欢文学的,只不过这些年一直忙着科研和教学,很难有机会接触到这类好书,一般般的文艺书籍也没兴趣去读。这本书装帧精美,插图色彩鲜艳,笔者文笔流畅,内容环环相扣,对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得井井有条,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入木三分。雕塑家雷宜锌先生早年命运多舛,但为了心中的艺术梦,他吃了多少苦;为了马丁.路德.金的塑像能完美的完成,他忍受了多少委屈,世态的炎凉,人性的丑恶,他坚持得越久,体会得也越深...我真的很欣赏甚至是崇拜他,因为我们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不也得付出同样的甚至更多的努力吗?他的成功是天赋+勤奋+机遇的典型例子,何况我辈,愚钝至此,要踏上成功之路,其难度可想而知了。。。 进一步想,如果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能有他的平常心态,有他的勤奋刻苦,有他的沉稳踏实,再加上好的机遇,不也完全可以出一个世界大师级的人物吗?甚至诺奖...为什么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无语。。。
个人分类: 好书推荐|596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美雕塑家建山寨版巨石阵:由报废车辆搭成(图)
xuxiaxx 2011-10-27 08:12
  美国雕刻家吉姆·伦德斯于1987年建造的“巨车阵”。 著名的英国巨石阵,约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   据外媒24日报道,英国的巨石阵举世闻名,美国雕塑家吉姆·伦德斯为向巨石阵致敬,于1987年在内布拉斯卡州其父亲的农场上建造出了汽车版的“巨石阵”。虽然“巨车阵”每年能吸引1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但由于农场经营不善外加网站亏本,伦德斯打算将“巨车阵”卖掉,目前开价30万美元(约190万人民币)。   这片“巨车阵”与英国巨石阵石头的摆放位置完全相同,“巨车圈”的直径达29米,所有车辆都被漆成灰色以模仿石头的颜色。车辆全为美国制造的车辆,其中包括一辆1962制造的凯迪拉克。   “巨车阵”建造以来,每年为当地旅游经济收入增加500万美元。负责出售的经纪人科特·詹姆斯说:“‘巨车阵’是独一无二、新奇并不同寻常的艺术品,作为内布拉斯卡州的第二热门旅游景点,‘巨车阵’是投资者的好选择。” 来源: 中新网
1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塑魂大师雕塑家曹崇恩
liaojp 2011-5-22 16:19
塑魂大师雕塑家曹崇恩
曹崇恩教授创作以人物石刻肖像为主,作品多为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纪念地收藏。中国美术馆从50年代到90年代收藏了《向秀丽》、《彭湃》、《海鹰》、《夏衍》、《萨马兰奇》等多件作品。日本广岛被炸50周年,《母子爱》雕塑被选为广岛纪念碑,《讲广岛的故事》及《鲁迅像》先后被日本美术馆和仙台东北大学收藏。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了《顾拜旦》及《萨马兰奇》作品。90年代台湾国父纪念馆收藏了反映孙中山少年的《根》铜像。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创作了《听潮》及《珠还》两尊铜像,分别收藏在香港新华分社及香港特区政府。《珠还》铜像并为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曾在日本、香港及内地举办个人雕塑展览,编著出版《石刻艺术技法》和3本雕塑集。 【人物资料】男,1933年出生于广西省灵山县。广州美术学院教授。1949年就读于广东省 立艺专,1950年就读于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1956年中南美专雕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素描、石刻课40多年。
4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3月6日
xupeiyang 2011-3-6 08:55
1475年,意大利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 出生 1834年,加拿大最大城市 多伦多 成立 1902年, 皇家马德里 俱乐部成立 1986年,中国美学家 朱光潜 逝世 2008年,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会议与 西藏 代表座谈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