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上海国土资源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上海国土资源

相关日志

《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37卷第2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6-6-17 10:29
《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37卷第2期 (2016年6月30日出版) 名家论坛(ForumofExperts) 石忆邵,刘丹璇.上海市工业用地减量化规划构想及关键问题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1-4. ShiYS,LiuDX.ReductionintheamountofindustriallandinShanghai:ideasandkeyproblem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1-4. 土地研究(LandResearch) 梁颖,耿槟,鲍海君.生态型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固碳能力的影响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5-8. LiangY,GengB,BaoHJ.Astudyontheimpactsofecologicallandreclamationengineeringonsoilcarbonsequestrationabil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5-8. 涂晓扬.福建省植被指数与地形要素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9-12,20. TuXY.Multi-scalefeaturesofspatialpatternsofthenormalis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andtopographicfactorsinFujianProvinc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9-12,20. 唐杭.基于农用地分等体系的上海耕地质量监测方案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13-16. TangH.AqualitymonitoringplanforarablelandinShanghaibasedonanagriculturalclassificationsystem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13-16. 张婷婷,郑喜珅.基于生态足迹的四平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17-20. ZhangTT,ZhengXS.EvaluationoflandecologicalsecurityinSipingbasedonecologicalfootprint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17-20. 韩曼曼.基于VAR模型的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21-24,29. HanMM.ResearchontheinteractionbetweenfarmlandconversionandeconomicgrowthbasedonVARmodelinWuhanc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21-24,29. 唐云锋,解晓燕,徐小溪.基于共词分析的我国征地拆迁研究热点及其趋势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25-29. TangYF,XieXY,XuXX.OnthehotspotsinChina’slandacquisitionandhousedemolitionstudybasedonco-wordanalysi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25-29. 陈雨欣,陈红霞,俞美佳.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综述及展望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30-33. ChenYX,ChenHX,YuMJ.Anoverviewandfutureresearchtrendsofpeasants’rightsandinterestprotectioninruralresidentiallandexit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30-33. 周金龙.不动产登记常态下农村“一户多宅”宅基地登记制度管理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34-36,41. ZhouJL.Amanagementstudyonthehomesteadregistrationinstitution’s“onefamilymorehomestead”registrationundernormalcondition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34-36,41. 王海,龙腾.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的若干思考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37-41. WangH,LongT.Adiscussionongettingruralcollectiveoperatingconstructionlandintothelandmarket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37-41. 付冬梅,龙腾.浙江德清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42-45,50. FuDM,LongT.AstudyofthemodelofcollectiveoperatingconstructionlandintolandmarketinDeqingCountyofZhejiangprovinc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42-45,50. 李宗仰,陈静茹,朱木寿.多时期卫星影像在耕地面积预测中之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46-50. LeeTY,ChenCJ,ChuMS.Usingmulti-temporalsatelliteimagestopredictthecultivatedlandarea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46-50. 环境地质(EnvironmentalGeology) 苗巧银,宗开红,陈火根,等.长江三角洲(江苏)地区第四纪地层沉积分区及沉积特征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51-56,64. MiaoQY,ZongKH,ChenHG,etal.SedimentarydivisionandcharacteristicsoftheQuaternarystrataintheYangtzeRiverDelta(Jiangsu)region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51-56,64. 周隽.软土地层超大盾构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57-60. ZhouJ.Deformationcontroltechnologyforanextra-largeEPBshieldmachinecrossinganoperationalsubwaytunnelinsoftground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57-60. 唐益群,占杨杰.基坑施工对邻近铁路影响的监测与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61-64. TangYQ,ZhanYJ.Monitoringandanalysisofdeepexcavationonanearbyrailwa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61-64. 夏群,王蓉,李韬.基于电阻率综合测试的污染场地快速诊断方法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65-69,78. XiaQ,WangR,LiT.Researchonrapiddiagnosticmethodsbasedonelectricalresistivitycomprehensivetestsforcontaminatedsite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65-69,78. 许少华,张俼瑍,洪碧芳.海绵城市之含水层补给砾石桩与垂直渗透导管LID工法新设计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70-74. HsuSH,ChangYH,HungPF.Newdesignofgravelpileandverticalinfiltrationpipesonlowimpactdevelopment(LID)measuresforaquiferrechargeinaspongec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70-74. 葛佳,陈敏,乔坚强.上海地区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75-78. GeJ,ChenM,QiaoJQ.TheapplicationofgroundwatersourceheatpumptechnologyinShanghai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75-78. 刘伟苹,陈海峰.水资源调配水利工程空间分布及规模分异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79-83. LiuWP,ChenHF.Spatialdistributionandscaledifferentiationofhydropowerengineeringforwaterresourcesallocation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79-83. 谢火艳,王如生,张国安,等.长江口北槽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和输运趋势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84-88,95. XieHY,WangRS,ZhangGA,etal.Discussionongrain-sizecharacteristicsofseafloorsedimentandtransportpatterninthenorthernpassageoftheYangtzeRiverestuar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84-88,95. 刘伍,司永峰,王治华,等.上海近岸浅海单道地震多次波特征及压制方法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89-95. LiuW,SiYF,WangZH,etal.ThecharacteristicsandsuppressionmethodofmultiplewavesinthehighresolutionsinglechannelseismicsystemintheoffshoreShanghaiarea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89-95. 路志越,毛炜青.上海市海量遥感影像管理与共享服务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2):96-99. LuZY,MaoWQ.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amanagementandsharingplatformforlargequantitiesofremotesensingimagedatainShanghai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2):96-99.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37卷第1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6-6-17 10:25
《上海国土资源》2016年第37卷第1期 (2016年3月30日出版) 名家论坛(ForumofExperts) 陈美球,王庆日.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试验需要系统思维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1-3. ChenMQ,WangQR.Reformsintherurallandmanagementpolicybasedonthesystemstrateg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1-3. 土地研究(LandResearch) 庄幼绯,卢为民,毛鹰翱,等.土地市场景气指数编制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土地市场为例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4-8,13. ZhuangYF,LuWM,MaoYA,etal.Theinvestigationandapplicationoftheestablishmentoftheprosperityindexforlandtransactionmarkets:TheShanghaicasestud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4-8,13. 严宽,刘静.长江三角洲地区“十三五”土地整治战略思考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9-13. YanK,LiuJ.ThestrategyoflandconsolidationinYangtzeRiverDeltaregionduringthethirteenthfive-yearperiod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9-13. 许伟.多功能视角下的上海市岸线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14-18,23. XuW.SuitabilityevaluationofthecoastlineresourcesinShanghaifromamultifunctionperspectiv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14-18,23. 廖远琴.上海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调查评价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19-23. LiaoYQ.The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fthesuitabilityofreservedcultivatedlandresourcesinShanghai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19-23. 李小迎.镇域尺度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24-27,43. LiXY.Analysisofthechangeoflandscapepatternandthefactorsinfluencingitatthetownshipscal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24-27,43. 梁军辉,林坚,杜洋.大数据条件下城市用地类型辨识研究——基于出租车GPS数据的动态感知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28-32. LiangJH,LinJ,DuY.Researchontheidentificationofurbanlanduseunderthebigdatacondition:DynamicawarenessbasedontaxiGPSdata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28-32. 石忆邵,付伟.上海自贸区对周边住房价格的空间影响效应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33-38. ShiYS,FuW.ThespatialimpactsoftheShanghaiPilotFreeTradeZoneontheperipheralresidentialhousingprice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33-38. 曹生国.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创新方案及其问题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39-43. CaoSG.Developingnew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standards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39-43. 徐诗梦,叶群英,蒋梦琳,等.互联网缓解征地冲突的“安全阀”功能——邳州市冲突案例的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44-48,89. XuSM,YeQY,JiangML,etal.ThefunctionofInternetasa“safetyregulator”foralleviatinglandconflicts:AcasestudyofPizhoucityintheJiangsuprovinc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44-48,89. 岑盈盈,鲍海君.非正式培训对失地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的质性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49-53. CenYY,BaoHJ.Theeffectofinformaltrainingonthehumancapitalofland-lostfarmers:Qualitativeresearchfromthesocialnetworkperspectiv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49-53. 环境地质(EnvironmentalGeology) 谈炎培,张扬清,黄鑫磊,等.软土本构模型在深基坑环境影响分析中的适用性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54-57,85. TanYP,ZhangYQ,HuangXL,etal.Applicabilitystudyofconstitutivemodelsinenvironmentimpactanalysisfordeepfoundationpit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54-57,85. 赵团芝,郑铣鑫,王玲玲.宁波城市化建设及城市地质工作的初步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58-61. ZhaoTZ,ZhengXX,WangLL.PreliminarydiscussionofurbanizedconstructionandurbangeologicalworkinNingboc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58-61. 朱明君,陆徐荣.苏州城市规划区三维水文地质模型的构建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62-65. ZhuMJ,LuXR.Constructionofathree-dimensionalhydrogeologicalmodelinSuzhouc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62-65. 何杨,赵超英,张勤.黄土灌溉区域地面沉降InSAR监测结果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66-68,81. HeY,ZhaoCY,ZhangQ.InSARmonitoringresultanalysisoflandsubsidenceinloessirrigationarea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66-68,81. 刘有才.河北省海岸带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机理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69-73. LiuYC.ThecurrentsituationoflandsubsidenceanditsformationmechanismintheHebeicoastalprovinc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69-73. 马学军,吕凤兰,宋伟,等.华北平原地裂缝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74-76. MaXJ,LüFL,SongW,etal.MajorinfluencefactorsofgroundfissureintheNorthChinaPlain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74-76. 李念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77-81. LiNC.ThegeologicalenvironmentcarryingcapacitystudyofYellowRiverDeltahigh-efficiencyecologicaleconomiczone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77-81. 王瑶,李金柱,何中发,等.长江三角洲典型农用地土壤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及源解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82-85. WangY,LiJZ,HeZF,etal.Thespatialdistributionandsourceapportionmentof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intypicalfarmlandsoiloftheYangtzeRiverDelta:AcasestudyfromsomeregionineastChina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82-85. 范宇,谢世红,李任政,等.地下水污染环境影响模拟与预测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86-89. FanY,XieSH,LiRZ,etal.Theenvironmentalimpactsimulationandpredictionofgroundwaterpollution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86-89. 关艺晓,卢进添,何泰健,等.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90-93. GuanYX,LuJT,HeTJ,etal.TheapplicationofCSAMTexplorationtodetectingburiedfaultsincity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90-93. 朱力.静止侧压力系数试验变形稳定标准的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94-96,99. ZhuL.Studyondeformation-stabilitystandardofsoilstaticlateralpressurecoefficienttest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94-96,99. 李晓东.上海地面沉降测量APP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6,37(1):97-99. LiXD.ResearchandapplicationofAPPtechniqueforlandsubsidencemonitoring .ShanghaiLandResources,2016,37(1):97-99.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2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4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5-11-24 14:42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4期已审决付梓。本期“名家论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张晓山研究员撰写的“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几个问题”,敬请垂注!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4期(2015年12月30日出版) 名家论坛 (Forum of Experts) 张晓山.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几个问题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1-4. Zhang X S. Issues regarding the approval registration and certification of contractual operation rights on rural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5,36(4):1-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1. 土地研究 (Land Research) 杨红,徐银东,郧文聚. 长江经济带城市城镇土地等别与经济发展关系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5-9. Yang H, Xu Y D, Yun W J.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grad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2. 石忆邵. 土地利用规划既要进好城又要下好乡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10-13. Shi Y S. Land-use planning for both city and countryside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5,36(4):10-13.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3. 苑韶峰,丁武兴,杨丽霞. 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剖析与破解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14-18,54. Yuan S F, Ding W X, Yang L X. Reflections on land use transitions in rural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14-18,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4. 马爱慧. 基于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的农户耕地补偿意愿评估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19-22,30. Ma A H. An evaluation of farmers'willingness for compensation for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double-bounded dichotomous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5,36(4):19-22,3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5. 王登娜,宋敏. 基于空间计量的农地城市流转驱动机制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23-30. Wang D N, Song M.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rural–urban land conversion based on spatial econometric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23-30.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6. 许皎琳,楼江. 土地城镇化驱动因素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31-34,38. Xu J L, Lou J. Driving factors of land urbanization in prefectural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31-34,3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7. 王超领. 构建上海土地利用分类统一标准的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35-38. Wang C L. Exploration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35-38.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8. 刘静,陆靖慧,叶子,等. 上海市198区域工业用地减量化对镇村利益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39-42,46. Liu J, Lu J H, Ye Z, et al. The impact and countermeasure of industrial land reduction on the interests of towns and villages in the '198' area of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5,36(4):39-42,46.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09. 吴沅箐,殷玮. 上海近远郊地区建设用地减量化差异探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43-46. Wu Y Q, Yin W. Research on differences in the reduction of developed land area in Shanghai suburb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43-4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0. 张青萍,杨柳. 生态文明背景下贵阳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47-51. Zhang Q P, Yang L.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tensive use in Guiyang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47-5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1. 宋唯,刘利锋,龚威,等. 规划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52-54. Song W, Liu L F, Gong W, et 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key technologies in planning a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land resourc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52-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2. 袁谆. 互联网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55-58,63. Yuan Z. Internet development and optimis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A case study from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55-58,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3.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罗启仕.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水土污染治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59-63. Luo Q S. Status of remediation of contaminated urban development land in China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59-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4. 梁颖,陈敏,葛佳,等. 工业用地场地环境调查中现场快速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64-67. Liang Y, Chen M, Ge J, et al. Research advancement for use of on-site rapid testing technology in environmental site investigations for industrial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64-6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5. 刘宏仁,徐年盛,刘振宇,等. 地下水可抽水量总量管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68-73,77. Liu H J, Hsu N S, Liu C W, et al. Control of total amount of groundwater pump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68-73,7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6. 金群. 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及应急指挥系统研究与实现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74-77. Jin Q.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long-distance consultation and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for geological disaste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74-7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7. 范贤斌,王凯,次永鹏,等. 山东省七宝山白垩纪火山机构及矿产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78-82,88. Fan X B, Wang K, Ci Y P, et al. Cretaceous volcanic institutions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the Qibao Mountain, Shando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78-82,8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8. 朱俊凤,王耿明,李文胜. 广东省稀土矿违法开采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83-88. Zhu J F, Wang G M, Li W S. Remote sensing investigation and monitoring of illegal exploitation of rare earth in Guangdo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83-8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19. 河口海岸 (Estuarine and Coastal) 张婷,郑宗生. 基于多时相卫星影像滨海卫星新城扩张的时空特征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89-92,98. Zhang T, Zheng Z S. Temporal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expansion of a new coastal satellite city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satellite imager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89-92,9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20. 刘伍. 上海近岸海域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探测海浪干扰及其压制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93-98. Liu W. Methods of noise sup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high-resolution single-channel seismic vibrations in Shanghai offshore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93-9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21. 桑恒春,高如峰. 上海市海底管线保护立法研究初探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99-100. Sang H C, Gao R F. Preliminary study on submarine pipeline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4):99-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22. 简讯公告 本刊编辑部. 中国知网《上海国土资源》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封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23.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 2015年第36卷总目次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4):I-V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4.024.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3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5-9-2 16:34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3期(2015年9月30日出版) 国土论坛 (Forum of Land) 庄少勤. “新常态”下的上海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1-8. Zhuang S Q. Conservative and intensive land use in Shanghai under the “New Norma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1-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1. 土地研究 (Land Research) 杜栋,王蕾.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规划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9-11,16. Du D, Wang L. Planning evaluation: management of new urban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norma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9-11,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2. 康纪田,刘卫常. 矿业用地用途管制的路径取向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12-16. Kang J T, Liu W C. Options for control on the use of mining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12-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3. 李武艳,徐保根.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对象的空间选择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17-20. Li W Y, Xu B G. Selection of regions to receive economic compensation to promote farmland protection in Cix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17-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4. 石忆邵,石凌宇. 日本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形成机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21-26. Shi Y S, Shi L Y. The main approach in Japan to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21-2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5. 曹威威,张德生. 海南特色小城镇建设路径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27-30,38. Cao W W, Zhang D S.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Hain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27-30,3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6. 范华. 新加坡白地规划土地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发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31-34,52. Fan H. The “white-site” planning concept: the experience and inspiration from Singapor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31-34,5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7. 刘海梅. 分类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索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35-38. Liu H M.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classified evaluation of intensive land utilization in development zon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35-3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8. 欧聪,张坤.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演变分析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39-43. Ou C, Zhang K. The evolution analysis and driven mechanism of city land use structure in Changsh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39-4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09. 韩曼曼.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区域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44-48. Han M M.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real estate investment based on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44-4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0. 朱蕾.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方法和应用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49-52. Zhu L. Potential method for analysis of rural and residential land use consolid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49-5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1. 李欣,李秀霞.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53-56. Li X, Li X X. Research on rural residence land transference willingness for under Logistic Mod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53-5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2. 蒋月华,毛德华. 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与可行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57-60,63. Jiang Y H, Mao D 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benefits and a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a land arrangement projec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57-60,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3. 王洁华. 上海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61-63. Wang J H. Issu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 standard for basic farmland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61-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4.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谢建磊,赵宝成,战庆,等. 元素地球化学在古环境和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64-70,74. Xie J L, Zhao B C, Zhan Q, et al. Review of geochemical applications for paleoenvironmental and paleoecological analys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64-70,7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5. 阳吉宝,董林兵. 邻近黄浦江地区深基坑止水帷幕选型与设计讨论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71-74. Yang J B, Dong L B.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a waterproof barrier for a deep foundation pit in the Huangpu Rive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71-7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6. 何晔,黄鑫磊,占光辉. 基于现场试验研究的浅层地下水人工回灌影响因素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75-77,82. He Y, Huang X L, Zhan G H.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artificial recharge of a shallow groundwater table based on field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75-77,8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7. 冯佃亮,傅强,李德勇. 惠民凹陷沙三下亚段沉积特征与油气储层有利砂体分布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78-82. Feng D L, Fu Q, Li D Y. Distribution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sand bodies favorable for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e ES3X stratum in Huimin Sa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78-8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8. 江志强. 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2+3砂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83-86. Jiang Z Q. Research on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 the ES22+3 stratum in the Pucheng oilfiel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83-8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19. 许耀先,卢保奇,亓利剑. 四川石棉矿区软玉的岩石矿物学及扫描电镜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87-89. Xu Y X, Lu B Q, Qi L J. A petromineralogical and SEM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nephrite in Sichu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87-8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20. 闵望,喻永祥,陆燕,等. 苏北盆地地热资源评价与区划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90-94,100. Min W, Yu Y X, Lu Y, et al. Assessment and zoning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Jiangsu Bas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90-94,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21. 陆衍. 遥感影像云雾分离的BP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95-97. Lu Y. Research on cloud and fog separation by a back-propagation (BP) network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95-9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22. 桑恒春,高如峰. 长江口与杭州湾河海管理分界选划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98-100. Sang H C, Gao R F. An analysis of the boundary line betwee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98-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23. 陈玥. 德国矿业博物馆掠影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3):封3. Chen Y. Glimpses of German Mining Museu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3):cover 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3.024.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2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5-6-13 21:49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2期(2015年6月30日出版) 名家论坛 (Forum of Experts) 黄小虎.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8. Huang X H. Establishing a unified market for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1. 土地研究 (Land Research) 石忆邵. 辩证审视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13,23. Shi Y S. Dialec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13,2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2. 王湃,凌雪冰,郑崇明. 住房保障研究进展与趋势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4-17. Wang P, Ling X B, Zheng C M. Progress and trends in housing security research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4-1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3. 张勇. 安徽池州市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的脱钩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18-23. Zhang Y. De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Chizhou, Anhui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18-2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4. 陈笑筑.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24-27,41. Chen X Z. The study of l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change in Huangguoshu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24-27,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5. 吴沅箐. 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模式划分及比较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28-32. Wu Y Q. Comparison of Shanghai country unit planning mod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28-3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6. 马震陆. 让上海郊野公园回归生态本位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3-35,54. Ma Z L. Ecological standards in Shanghai country park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3-35,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7. 龙腾. 郊野单元规划增减挂钩方案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6-38,59. Long T. The change in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planning and country unit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6-38,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8. 方圆. 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实施难点与应对途径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39-41. Fang Y. The key technology of country unit planning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39-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09. 唐云锋,高飞,赵浪. 失地农民征地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42-45,50. Tang Y F, Gao F, Zhao L.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ferences and behavior of farmers during government land acquisi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42-45,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0. 雷士芬,张全景,柳博会,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日照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46-50. Lei S F, Zhang Q J, Liu B H, et 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driving forces behind land-use change in Rizhao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46-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1. 李灿灿,苑韶峰,冯新伟. 郑州市地价与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51-54. Li C C, Yuan S F, Ma X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housing prices in Zhengzhou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51-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2. 庄澜. 上海市土地登记编码系统优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55-59. Zhuang L. Optimizing encoding systems for land registr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55-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3. 李晓东. 城市三维地籍调查程序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60-65,70. Li X D. Pivotal technical methods for three-dimensional urban cadastral survey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60-65,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4. 张唯,郭容寰,冯琰,等. 特大型城市三维现状场景数据库构建及三维审批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66-70. Zhang W, Guo R H, Feng Y, et al. Development of databases for three-dimensional status-quo scenes in massive cit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66-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5. 史政,戴妙妙. 试论地下空间功能耦合的可行性构造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1-73,78. Shi Z, Dai M M. Analysis of the feasibility of functional underground spa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1-73,7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6. 申树云. PPP模式在土地整治融资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4-78. Shen S Y. Application of the PPP model in land reclamation financ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4-7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7.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张炜,王淑玲. 美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79-82,91. Zhang W, Wang S L. Progress o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gas hydr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79-82,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8. 王丹妮,温晓华,李金柱,等.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83-86,95. Wang D N, Wen X H, Li J Z, et al. Geochemical surveys and evaluation on land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own of Langxia in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83-86,9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19. 王洋,张可霓,范蕊,等. TOUGH2在地埋管热渗耦合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87-91. Wang Y, Zhang K N, Fan R, et al. Application of TOUGH2 codes in simulating geothermal heat exchange under coupled thermal conduction and groundwater advec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87-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0. 高彦斌,袁祥成,陈杰,等. 上海地区滨海相软黏土十字板强度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2-95. Gao Y B, Yuan X C, Chen J, et al. The vane strength of soft marine clays in the Shanghai ar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2-9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1. 王霞,周元. ZedGraph控件在岩溶塌陷监测系统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6-97,100. Wang X, Zhou Y. Development of karst collapse monitoring system using ZedGraph componen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6-97,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2. 张文祥. 当前国际海洋观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98-100. Zhang W X. New developments in ocean observation technolog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2):98-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3. 简讯 上海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周 . 上海国土资源,2015,36(2):封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2.024.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8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1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5-5-1 00:12
《上海国土资源》2015年第36卷第1期刊文题录 名家论坛 (Forum of Experts) 戴星翼 . 上海转型发展中的土地优化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4. Dai X Y. Land resource optimization during the transition phase of Shanghai developmen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1-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1. 土地研究 (Land Research) 石忆邵 , 周蕾 . 国内外城市生态用地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5-9. Shi Y S, Zhou L. Empirical analysis of urban ecological land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 at China and abroa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5-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2. 刘华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0-15. Liu H. Comparing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patterns during new urban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10-1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3. 吕晓 , 周晓迪 , 牛善栋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体系的梳理与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6-19,25. Lü X, Zhou X D, Niu S D. Review of management policies governing rural homestead land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16-19,2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4. 韩璐 , 徐保根 , 朱锦尉 . 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区域的优选方法与实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20-25. Han L, Xu B G, Zhu J W. Optimization of farmland quality protection in construction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20-2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5. 谢萌秋 . 上海市郊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演变特征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26-30. Xie M Q.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Shanghai suburb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26-3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6. 祝锦霞 , 徐保根 , 鲍海君 . 县级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31-35,48. Zhu J X, Xu B G, Bao H J. Methods for assessing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t the county-lev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31-35,4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7. 黄朝明 , 董友琴 . 耕地破坏程度鉴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36-39. Huang C M, Dong Y Q.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rmland destruc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management polic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36-3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8. 金志丰 , 严长清 , 赵小风 , 等 . 小产权房业主购房行为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40-43,57. Jin Z F, Yan C Q, Zhao X F, et al. Study of house-buying behavior for owners with limited property right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40-43,5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09. 马爱慧 , 李鸿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受偿额度及执行保护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44-48. Ma A H, Li H.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ccept compens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44-4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0. 闪中标 , 罗海波 , 李雪莲 , 等 . 贵州省征地补偿安置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49-53. Shan Z B, Luo H B, Li X L, et al. Challenges for land requisition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49-5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1. 任恒熠 , 陈笑媛 . 资源富集区提升发展能力的实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54-57. Ren H Y, Chen X Y.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f resource-abundant region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54-5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2. 李丙霞 . 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区划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58-60. Li B X. Protection and regionalization of geoheritage resourc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58-6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3. 周玉 .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用地指标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61-63. Zhou Y. Power plant waste incineration land quot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61-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4. 李爱美 , 李爱迪 , 杨凯 . 重庆智慧国土建设现状分析与模式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64-66. Li A M, Li A D, Yang K. Construction pattern analysis for wisdom land in Chongq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64-6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5. 环境地质 (Environmental Geology) 陆衍 . 论上海市地热资源物探勘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67-72. Lu Y. Geothermal geophysics explor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67-7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6. 葛佳 , 陈敏 . 地质雷达应用于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调查的可行性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73-75,79. Ge J, Chen M. Feasibility study for the use of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in petroleum-contaminated site investigation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 73-75,7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7. 雷芬丽 , 许平 . 基于小波变换的测井多尺度分层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76-79. Lei F L, Xu P. Demarcation of stratigraphy using multi-scale well logging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76-7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8. 战庆 . 长江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重建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80-85,94. Zhan Q. Holocene sea-level reconstruction for the Yangtze delta plain,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80-85,9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19. 丁林林 , 傅强 , 夏岩 .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古环境恢复及其古湖泊学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86-89. Ding L L, Fu Q, Xia Y. Environmental recovery of paleo-lakes in the Funing formation (E1f1), Gaoyou Sag, Subei Bas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86-8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0. 邵晨 , 蒋雪中 , 恽才兴 . 基于多源共享数据的北极航道海域冰情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90-94. Shao C, Jiang X Z, Yun C X. A multi-parameter database for Arctic shipping rout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90-9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1. 鲁维丰 , 张可霓 , 凌璐璐 , 等 . 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对 CO 2 地质封存的影响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95-99. Lu W F, Zhang K N, Ling L L, et al. Impacts of heterogeneous permeability on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2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95-9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2. 余肖峰 , 顾华 , 胡晶晶 , 等 . 2,3- 二羟基萘 -6- 磺酸钠接枝吸附剂去除水中微量硼的机理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00-104. Yu X F, Gu H, Hu J J, et al. Mechanism for the removal of trace amounts of boron by adsorbent presorbed 2,3-dihydroxynaphthalene-6-sodium sulfonat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100-10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3. 季江华 , 卢保奇 , 亓利剑 . 四川蛇纹石猫眼的地质特征及显微结构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05-108. Ji J H, Lu B Q, Qi L J. Geological and micro-texture analysis of serpentine cat’s eye from Sichu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5,36(1):105-10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4. 简讯 龚士良 , 王利 . “ 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 ” 在西安成功举办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 封 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5.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首批入选国家认定的学术期刊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36(1):10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5.01.026.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4期(年内末期)刊文题录引用版
gongshiliang 2014-10-22 14:57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4期已审决付梓,本期刊发UNESCO地面沉降工作组副主席、意大利帕多瓦大学Giuseppe Gambolati教授的专访。 本期也为2014年11月6日至8日在西安召开、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与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的文集。 附刊文题录引用版,敬请垂注。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4期 卷首语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40. 专家访谈 (Exclusive Interview) Gambolati G. 地面沉降模拟与预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4):1-11. Gambolati G. The simulation and forecast of land subside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1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副主席Giuseppe Gambolati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封2.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Giuseppe Gambolati, vice-chairman of UNESCO working group on land subside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cover 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2. 沉降分析 (Land Subsidence) 沈水龙,许烨霜. 上海地区地面沉降新特征的发生机制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2-16. Shen S L, Xu Y S.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sm associated with recent land subsidence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2-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3. 李明霞,张云. 地下水控采条件下上海土层变形特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7-20. Li M X, Zhang Y. Effect on land subsidence of controll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7-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4. 房浩,何庆成,宋建新,等. 基于地下水调控的沧州市地面沉降防治模拟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21-24. Fang H, He Q C, Song J X, et al. Modeling land subsidence prevention based on groundwater regulation in Cangzhou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21-2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5. 林政伟,黄煌辉,曾钧敏,等. 黏弹塑性地层下陷模式之建立与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25-30. Lin C W, Hwuang H H, Tseng C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viscoelastic-plastic land subsidence mod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25-3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6. 叶昭龙,罗伟诚,林政伟,等. 荷重引发土体应力增量对压密沉陷之影响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31-34,39. Yeh C L, Lo W C, Lin C W, et al. Consolidation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due to external load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31-34,3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7. 沈水龙,许烨霜,马磊. 基于Cosserat力学理论的地面沉降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35-39. Shen S L, Xu Y S, Ma L. Research into aquifer deformation based on Cosserat continuum mechanic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35-3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8. 罗立红,邵兴,吕潇文,等. 天津黏土的微观结构与压缩变形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40-43. Luo L H, Sao X, Lü X W, et al.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compression–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ianjin cl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40-4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09. 王荣,罗勇,杨艳,等. 北京温榆河冲洪积扇地面沉降特征及机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44-48. Wang R, Luo Y, Yang Y, et al. Land subsidence on the Wenyu River alluvial fans, Beij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44-4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0. 吕凤兰,马学军,邵长庆,等. 河北平原地裂缝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49-52,57. Lü F L, Ma X J, Shao C Q, et al. The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ground fissures on the Hebei pla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49-52,5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1. 刘明坤,贾三满,陈柘舟,等. 北京平原区高丽营地裂缝带活动及灾害特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53-57. Liu M K, Jia S M, Chen Z Z, et al. Study of the activity and impact of the Gaoliying ground fissure on the Beijing pla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53-5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2. 监测技术 (Monitoring Technology) 洪伟嘉,王传盛,陈怡安,等. 多元化监测系统应用于台湾浊水溪冲积扇地层下陷监测与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58-61,67. Hung W C, Wang C, Chen Y A, et 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land subsidence using a multi-sensor monitoring system on the Choushui River alluvial fan, Taiwa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58-61,67. doi:10.3969/j.issn. 2095-1329.2014.04.013. 葛大庆,张玲,王艳,等. 上海地铁10号线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地面沉降效应的高分辨率InSAR监测及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62-67. Ge D Q, Zhang L, Wang Y, et al. Monitoring subsidence on Shanghai Metro line 10 dur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using high-resolution InSA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62-6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4. 孙赫,张勤,杨成生,等. PS-InSAR技术监测分析辽宁盘锦地区地面沉降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68-71. Sun H, Zhang Q, Yang C S, et al. PS-InSAR monitoring of land subsidence in the Panjin reg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68-7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5. 刘媛媛,张勤,赵超英,等,基于多源SAR数据的InSAR地表形变监测(摘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71. Liu Y Y, Zhang Q, Zhao C Y, et al. The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multi-source SAR data of InSAR (abstrac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7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6. 张玲,葛大庆,郭小方,等. 近十年来沧州地区地面沉降演化状况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72-75,80. Zhang L, Ge D Q, Guo X F, et al. Land subsidence in Cangzhou over the last decade based on interferometric time series analysi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72-75,8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7. 田芳,罗勇,周毅,等. 北京地面沉降分层监测动态变化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76-80. Tian F, Luo Y, Zhou Y, et al. Dynamic changes of layered monitored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76-8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8. 熊福文,杨建刚,王书增,等. 上海市重大市政工程变形监测技术体系建设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81-84. Xiong F W, Yang J G, Wang S Z, et 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for important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81-8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19. 方文浩,关涛,叶炜,等. 面向地面沉降长期自主监测的分布式光纤物联网系统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85-89. Fang W H, Guan T, Ye W, et al. Long-term autonomous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us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on the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85-8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0. 周毅,田芳,杨艳. 北京地区第四纪沉积特征与沉降监测标孔布设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90-93,97. Zhou Y, Tian F, Yang Y. Quaternary geology and layout of layered boreholes for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in Beij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90-93,9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1. 雷坤超,周毅,杨艳,等. 地面沉降水准监测网起算基准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94-97. Lei K C, Zhou Y, Yang Y, et al. Study of reference-datum-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the land-subsidence leveling network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94-9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2. 李锦亮. 基坑施工隧道竖井改造的控制监测与变形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98-101. Li J L. Control monitoring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tunnel and shaft construction in foundation pit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98-10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3. 耿直. 3D激光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断面收敛测量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02-104,122. Geng Z.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o convergence measurement in subway tunnel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02-104,12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4. 灾害防治 (Geological Hazards Control) 杨天亮,王寒梅,焦珣. 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05-109. Yang T L, Wang H M, Jiao X. Land subsidence zoning control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05-10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5. 罗勇,贾三满,杨艳,等. 北京市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10-113,141. Luo Y, Jia S M, Yang Y,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10-113,1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6. 沈慧珍,赵建康,刘思秀,等. 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防治效应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14-117. Shen H Z, Zhao J K, Liu S X, et al. The prevention of land subsidence on Hangjiahu pla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14-11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7. 姜晨光,张道政,段永强. 区域性地面沉降综合防控体系构建应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18-122. Jiang C G, Zhang D Z, Duan Y Q. The key problems on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of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18-12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8. 刘金宝. 基于三维水土耦合数学模型的深基坑降水优化设计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23-126. Liu J B. Optimum design of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based on a 3D water–soil coupling mathematical mod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23-12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29. 黄路炜,肖宏,韩宇刚,等. 浅层地下水开采对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27-129,133. Huang L W, Xiao H, Han Y 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umping shallow groundwater on the subgrade of high-speed railway track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27-129,13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0. 姜媛,杨艳,王海刚,等. 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的控制与影响因素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30-133. Jiang Y, Yang Y, Wang H G, et al. Factors controlling land subsidence on the Beijing pla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30-13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1. 陈聚忠,刘峡,郑智江,等. 地面沉降对风暴潮灾害的增强作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34-136,150. Chen J Z, Liu X, Zheng Z J, et al. The aggravating effect of land subsidence on the impact of storm surg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34-136,1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2. 纪静,郑智江,陈阜超. 天津滨海新区沉降灾害预测与检验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37-141. Ji J, Zheng Z J, Chen F C. Forecast and inspection of land subsidence disaster in Binhai new area of Tianj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37-14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3. 罗文林,韩煊. 城市规划中地面沉降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42-145. Luo W L, Han X. A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land subsidence in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42-14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4. 杨艳,雷坤超,王新惠,等. 京沈客运高铁专线北京段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评估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46-150. Yang Y, Lei K C, Wang X H, et al. Evalu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risk for the Beijing section of the Beijing-Shenyang high-speed railw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4): 146-1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5. 简讯 “第九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将于2015年11月中旬在日本名古屋举行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封3. doi:10.3969/j. issn.2095-1329.2014.04.036. 《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简报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7. 《上海国土资源》期刊门户网站开通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14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8.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总目次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4): I-V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4.039.
个人分类: 地面沉降|2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3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4-8-4 10:25
本期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接受本刊的专访。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3期(2014年9月30日出版) 专家访谈 党国英. 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及其改革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1-5. Dang G Y. The land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and its pathway of refor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1-5.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封2.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Doctor DANG Guo-Ying, Professor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 cover II. 土地研究 王玉波. 社会转型期城市土地公共治理政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6-10,26. Wang Y B. Urban land public governance policies in China’s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6-10,26. 洪小翠,楼江. 我国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制度设计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11-14. Hong X C, Lou J. Design of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allocation and transfer system in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11-14. 张勇,汪应宏,包婷婷,等. 土地整治研究进展综述与展望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15-20. Zhang Y, Wang Y H, Bao T T, et al. A review of the progress and direc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research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15-20. 庄一琦. 转型发展背景下上海市区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21-26. Zhuang Y Q. Methods used for land reclamation in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the context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21-26. 韩璐,鲍海君,徐保根. 新型城镇化下我国留地安置制度的博弈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27-30. Han L, Bao H J, Xu B G. Game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the land resettlement system under continu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27-30. 孙彦伟. 新时期上海土地整治工程体系的调整策略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31-35. Sun Y W. Adjustment of the strategy for the Shanghai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in the modern er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31-35. 苑韶峰,李帆,杨丽霞. 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潜力测算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36-38,64. Yuan S F, Li F, Yang L X.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s on and potential for farmland transfe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36-38,64. 李锦亮.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争议调解研究及政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39-42. Li J L.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dispute medi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sugges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39-42. 陆效平,王静,金志丰. 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43-46. Lu X P, Wang J, Jin Z 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yp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Jiangsu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43-46. 孙东升.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47-49. Sun D S. Evalu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land use in development zon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47-49. 朱龙高,王富喜. 烟台城市空间扩展的过程与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50-53. Zhu L G, Wang F X.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in Yantai ci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50-53. 陈笑媛,田茂勋,吴贵洪. 矿业城市产业转型中资源保护问题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54-57. Chen X Y, Tian M X, Wu G H. Resource protection issues i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a mining ci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54-57. 顾卫锋. 上海城市三维地籍建立的关键问题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58-64. Gu W F. Key problems of the Shanghai urban three-dimensional cadastr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58-64. 王瑞. 上海城市土地空间权利体系与登记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65-68. Wang R. The urban land space rights system and registr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65-68. 雷耀.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69-72. Lei Y.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phase of general land use plann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69-72. 环境地质 陈大平. 上海深部地下空间开发关键地质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73-77. Chen D P. Key geological problems of deep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73-77. 阳吉宝,张春波,谷远朋,等. 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基坑抗突涌稳定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78-81. Yang J B, Zhang C B, Gu Y P, et al. Analysis of the heave-piping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pits based on a Monte-Carlo metho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78-81. 杨承帆,尹观,连尔刚,等. 基于氢氧同位素方法的城市水体蒸发定量估算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82-85,99. Yang C F, Yin G, Lian E G, et al. A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urban water body evaporation using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82-85,99. 袁华江. 美国油气法特殊规则的经济实质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86-89. Yuan H J.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US oil and gas law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86-89. 蔡华,张建培,余逸凡. 东海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骨架颗粒构成及控制因素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90-94. Cai H, Zhang J P, Yu Y F. Component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aleogene sandstone grain framework in the Xihu sag of the East China S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90-94. 李键. 断层封堵性分析及SGR方法在东海勘探区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95-99. Li J. Fault sealing property analysis and a shale gouge ratio method applied to an exploration area in the East China S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2014,35(3):95-99. 简讯 上海市地质学会. 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孟宪来到会讲话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封3. 上海市地质学会. 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成员与专委会组成 . 上海国土资源,2014,35(3):100.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2期刊文题录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4-6-3 21:45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2期 刊文题录 【本期刊发UNESCO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美国地质调查局的Devin L. Galloway接收本刊的专访】 专家访谈 Galloway D L.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评述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1-8. Galloway D L.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international land subsidence research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主席 Devin L. Galloway 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 封 2.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Devin L. Galloway, Chairman of UNESCO Working Group on Land Subside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cover II. 环境地质 房浩 , 何庆成 , 赵婷婷 , 等 . 沧州市地面沉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9-12,20. Fang H, He Q C, Zhao T T,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land subsidence in Cangzhou Ci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9-12,20. 杨艳 , 杨红军 , 王荣 , 等 . 区域沉降对京津城际高铁北京段线路坡度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13-16. Yang Y, Yang H J, Wang R, et al. Effect of regional subsidence on the line gradi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high-speed railw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13-16. 王荣 , 杨艳 , 田芳 , 等 . 高速铁路区域地面沉降监测体系构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17-20. Wang R, Yang Y, Tian F, et al. Construction of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regional land subsidence affecting high-speed railway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17-20. 高彦斌 , 谌颍南 . 真空预压软土压缩变形计算参数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21-24,48. Gao Y B, Chen Y N. Parameters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oft-soil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under vacuum preload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 21-24,48. 黄鑫磊 , 何晔 , 占光辉 . 深基坑减压降水设计优化与止水帷幕隔水效应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25-27,61. Huang X L, He Y, Zhan G H. Analysis of the optimization of deep-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design and the effect of a waterproof curtai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 25-27,61. 高世轩 , 王小清 , 张冬冬 , 等 . 上海规划新城浅层地热能潜力与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28-31. Gao S X, Wang X Q, Zhang D D, et al.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potential and the associate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or a new tow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28-31. 闫文中 , 穆根胥 , 刘建强 . 陕西渭河盆地关中城市群地热尾水回灌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32-35. Yan W Z, Mu G X, Liu J Q. Experimental study of geothermal tail-water reinjection in the Guanzhong urban area of the Weihe basin, Shaanxi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32-35. 刘小二 . 镇平县铜钼选矿厂尾矿库地质灾害隐患分析及治理措施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36-38,42. Liu X E. 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geological hazards from Cu–Mo mineral separation tailing ponds in Zhenping coun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36-38,42. 赵振华 , 彭凯 . 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39-42. Zhao Z H, Peng K. Assess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39-42. 海洋地质 李春峰 , 宋晓晓 .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IODP349 航次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43-48. Li C F, Song X X.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IODP) expedition 349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43-48. 葛振鹏 , 戴志军 , 谢华亮 , 等 . 北部湾海湾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49-53. Ge Z P, Dai Z J, Xie H L,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eline along the Beibu Gulf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49-53. 周祥林 , 高伟中 , 张建培 , 等 . 东海西湖凹陷平北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54-57. Zhou X L, Gao W Z, Zhang J P, et al. Fractures in the Pingbei area and their control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Xihu sag of the East China S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54-57. 土地研究 徐蕴慧 , 刘静 . 上海土地整治项目动态监管制度构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58-61. Xu Y H, Liu J. A dynamic supervision system for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58-61. 范华 .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土地弹性出让年期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62-65,69. Fan H. The industrial corporate lifecycle and flexible periods of land transfer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62-65,69. 韩璐 . 基于指数模型的浙江省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66-69. Han L. Evaluation of wet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an exponential mode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66-69. 廖远琴 . 上海三维地籍宗地模型设计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70-73. Liao Y Q. Study and design of a 3D cadastre parcel model for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70-73. 顾卫锋 , 唐杭 .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调查数据采集方法与精度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74-78,85. Gu W F, Tang H. Methodology for collecting underground spatial survey data in Shanghai and an assessment of their accurac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74-78,85. 储卫东 , 陈江龙 . 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79-82. Chu W D, Chen J L. Methods for predicting demand for construction land dur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79-82. 顾易枫 . 工业用地不同年期地价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83-85. Gu Y F. Cost of industrial land of different maturiti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83-85. 龙腾 . 福建旧村复垦模式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86-88,91. Long T. Analysis of the reclamation of an old village in Fuji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86-88,91. 畅雪松 , 朱红梅 . 农村地区教师周转房管理方式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89-91. Chang X S, Zhu H M. Management of rural teachers’ housing reloc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89-91. 信息技术 顾星晔 . 城市三维空间数据的特征及其管理策略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92-94. Gu X Y. The features and manage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urban spatial dat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92-94. 何曼丽 . 应用 AI 软件辅助 ArcGIS 的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专题制图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95-97. He M L. Application of Adobe Illustrator auxiliary software for improving ArcGIS thematic mapping in urban geological survey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95-97. 王军 . 基于三维全景技术的地面沉降监测系统展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98-100. Wang J. Demonstration of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facilities using three-dimensional panoramic technolog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4,35(2):98-100. 简讯公告 李春峰 . “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 (IODP)349 航次 ” 图片报导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 封 3.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获准进入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2):3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05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1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4-2-19 14:29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1期已审决付梓。 本期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研究员接受本刊的专访: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刘部长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土地制度改革等内容作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本刊编辑部是在2013年12月2日专程赴京对刘部长作了专访。 《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第35卷第1期(2014年3月30日出版) 专家访谈 刘守英 . 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4,35(1):1-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守英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 封 2- 扉 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2. 土地研究 王征 .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农地保护策略探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9-1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3. 韦仕川 , 杨杨 , 林肇宏 , 等 . 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14-18,2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4. 孙伟杰 , 侯学平 . 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19-2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5. 孙东升 .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管理实践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23-2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6. 李赫龙 , 梁红梅 , 潘英华 . 沿海城市竞争力评价及资源环境约束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27-31,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7. 崔许锋 . 中低山区耕地数量安全:现状、问题与保护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32-3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8. 储卫东 . 淮安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37-40,4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9. 朱蕾 . 国内外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经验及对上海的启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41-4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0. 聂琛 . 高等院校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46-5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1. 胡群 , 孔令亚 , 刘金水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房管理:意义、问题与策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51-5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2. 徐忠国 , 华元春 , 倪永华 .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探索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55-59,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3. 张健涛 . 绍兴土地信托流转的运行机制、实施困境与发展策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60-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4. 环境地质 王荣 , 杨艳 , 贾三满 , 等 . 地面沉降对京津城际铁路工程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64-6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5. 王宣庆 . 软土区基坑工程逆作法施工的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68-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6. 海口海岸 李鹏 , 许啸春 , 潘灵芝 . 东海海洋环境监测网浮标观测站布设及其科学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71-76,8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7. 吴晗 , 杨世伦 , 邓兵 , 等 . 长江口外泥沙向南输运速率的变化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77-8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8. 赵晋军 , 彭俊 , 陈明 , 等 . 潮滩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83-8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19. 技术方法 王旭辉 . 遥感技术及在城市国土规划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88-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20. 张田 , 张建培 , 张绍亮 , 等 . 平衡剖面技术在东海丽水凹陷构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92-9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21. 霍凤斌 , 李振鹏 , 徐发 , 等 . 地震波场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模拟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97-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22. 简讯公告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 年度编校质量及期刊引证评估简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4,35(1): 封 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23.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19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题录引用版(2013年第34卷总目次)
gongshiliang 2013-11-29 15:25
《上海国土资源》 2013 年 第 34 卷 总目次 The Total Contents of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ISSN 2095-1329) 2013 Vol.34 No.1~No.4 第 4 期( 2013 年 12 月 30 日出版) 专家访谈 (Exclusive Interview)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 InSAR 技术进步与地面沉降监测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3,34(4):1-6. Li D R. InSA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la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1. 廖明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3): 封 2- 扉 1. Liao M S.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LI De-Re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II-I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 2013.04.002. 城市环境地质 (Urban Environmental Geology) 廖明生 , 魏恋欢 ,Balz T, 等 . TomoSAR 技术在城市形变监测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7-11,16. Liao M S, Wei L H, Balz T, et al. Application of TomoSAR in urban deformation surveilla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7-11,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3. 杨梦诗 , 蒋亚楠 , 廖明生 , 等 . 基于高分辨率 SAR 影像的上海临港新城沉降格局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12-16 . Yang M S, Jiang Y N, Liao M S, et al. The analysis of the subsidence patterns in Lingang New City (Shanghai) using high-resolution SAR imag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12-1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4. 蒋亚楠 , 杨梦诗 , 廖明生 , 等 . 应用时间序列 InSAR 技术监测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形变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17-20. Jiang Y N, Yang M S, Liao M S, et al.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the Shanghai Maglev system based on the time-series analysis of InSAR dat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17-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5. 杨艳 . 北京地面沉降 InSAR 监测效果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21-24. Yang Y. Effectiveness of InSAR monitoring of land subsidence in Beij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21-2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6. 杨恒伟 . 台湾浊水溪冲积扇地下水位变化及地面沉降对高铁之影响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25-32. Yang H W. Influence of high-speed-railway engineering works on groundwater drawdown and land subsidence on the Choushui River alluvial plain, Taiwa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 25-32. doi:10.3969/j.issn.2095-1329. 2013.04.007. 苏薇 , 徐超 , 叶为民 , 等 . 垃圾填埋场封盖及衬里多界面力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33-37,43. Su W, Xu C, Ye W M, et al. Advanc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ndfill multi-layer cover and liner system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 33-37,4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8. 潘琛 . 基于小波核双重加权 SVM 模型的蓝藻水华识别与变化检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38-43. P an C. Recogni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 of cyanobacteria bloom using the improved SVM model based on the wavelet kernel and dual weight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 38-4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09. 国土资源研究 (Land Resources Research) 鲍海君 , 徐贞锋 , 徐保根 . 城市扩张 : 土地利用、耕地保护与规制路径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44-47. Bao H J, Xu Z F, Xu B G. Land use, cropland protection, and its governance during urban expans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 44-4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0. 何芳 , 胡文瑛 , 张磊 . 上海旧里保护改造模式与产权处置路径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48-52. He F, Hu W Y, Zhang L. Protecting old neighborhoods during reconstruction and approaches to handling land property rights: Case studies from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48-5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1. 黄朝明 , 高富宅 . 试析海南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范管理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53-56. Huang C M, Gao F Z. Analysis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in Hain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53-5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2. 马敏 . 上海市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精细化管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57-61,100. Ma M. Study of refined administration for prejud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57-61,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3. 柴志阳 , 范琰 , 董淼 . 基于土地利用的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 以湖南省北湖区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62-66, 70. Chai Z Y, Fan Y, Dong M. A study of the division of major functional zones in counties based on land use: Beihu District, Hun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62-66,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4. 蔡太义 , 张合兵 , 黄会娟 , 等 . 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 34(4):67-70. Cai T Y, Zhang H B, Huang H J,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67-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5. 温晓华 . 省级、市县级、乡镇级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方法及典型地区成果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71-76. Wen X H. Analysis of the contrasts in geochemical methods used to assess land quality among different land use classes (province, county, and town) in a typical reg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71-76. doi:10.3969/j.issn. 2095-1329.2013.04.016. 彭建清 . 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 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77-80,83. Peng J Q.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to increase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by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on the plains: The case of Xiantao City, Hubei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77-80,83. doi:10.3969/j.issn. 2095-1329.2013.04.017 范德种 . 土地整治中农民集中居住问题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81-83. Fan D Z. The problem of centralized housing for farmers as part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81-8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8. 监测技术 (Monitoring Technology) 詹龙喜 , 唐继民 , 张少夏 . 基于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地铁沉降数据一致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84-86. Zhan L X, Tang J M, Zhang S X. The consistency of the subway subsidence data based on automat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84-8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19. 雷芬丽 , 许平 , 程武伟 , 等 . 小波分析在测井数据融合处理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87-90. Lei F L, Xu P, Cheng W W, et al.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for multi-scale fusion of well logging dat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 87-9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0. 岩石矿物 (Petrological Mineralogy) 谢建磊 . 上海南部齐贤桥辉石闪长岩体的锆石 U-Pb 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91-95,100. Xie J L. Zircon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Qixianqiao pyroxene diorite pluton in southern Shanghai,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91-95,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1. 申广耀 , 卢保奇 , 亓利剑 . 具磷灰石假象绿松石的岩石矿物学及谱学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96-100. Shen G Y, Lu B Q, Qi L J. Study of the petrological mineralogy and spectroscopy of pseudomorphic turquoise with the structure of kietyoit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 2013,34(4):96-10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2. 简讯公告 杨天亮 , 朱万明 .“2013 年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 ” 在沪召开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 封 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3. 叶淑君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 2013 年会简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VI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4. 张金华 . 第 49 届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 (CCOP) 年会简报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9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4.025.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 年第 34 卷总目次 . 上海国土资源 ,2013,34(4):I-VII. doi:10.3969/j.issn. 2095-1329.2013.04.026. 《上海国土资源》 2013 年 第 34 卷 总目次 PDF文本 浏览下载: 《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总目录.pdf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题录引用版(2013年第34卷第3期)
gongshiliang 2013-8-30 12:29
《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第34卷第3期(2013年9月30日出版) 专家访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1-10. Zhang X S. Urbanization and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1-1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封2-扉页1.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Zhang Xiao-Sha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II-I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2. 国土资源研究 高魏. 上海市建设用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11-15,20. Gao W.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11-15,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3. 申树云,朱宇. 基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要求的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16-20. Shen S Y, Zhu Y.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under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16-2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4. 郦可. 上海征地房屋补偿新机制及其实施措施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21-24,37. Li K. New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residence departure for land expropriation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21-24,3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5. 李福能. 上海农村居民点整理权属调整及农民权益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25-28. Li F N. Analysis of land ownership adjustments and farmers’ rights under 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25-2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6. 徐忠国. 浙江嘉兴市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29-33. Xu Z G. The willingness of farmers to depart from rural households in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29-3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7. 夏九牛,张坤. 耕地保护条件下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问题剖析与优化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34-37. Xia J N, Zhang K. Problem analysis of an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ayout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context of farmland protec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34-3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8. 俞静琰. 土地增值收益及其分配问题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38-41,47. Yu J Y. The distribution of incremental value in land expropri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38-41,4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09. 刘慧. 基于土壤环境影响的工业用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42-47. Liu H. A preliminary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ial l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soi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42-4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0. 信息系统 乐艳莉. 城市地质信息化管理IT基础架构规划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48-51. Le Y L. An IT infrastructure plan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 geological inform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48-5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1. 黄厚. 三维规划审批的建模技术与实施途径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52-55. Huang H.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Implementation Approaches in 3D Planning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50-5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2. 季慧丽. 地籍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56-58,69. Ji H L. Cadastr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56-58,6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3. 物探与测绘 王远,王治华,刘伍. 杭州湾北部海底天然气的浅地层剖面测量调查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59-62. Wang Y, Wang Z H, Liu W. Measurement of shallow stratigraphic sections for seabed gas exploration in northern Hangzhou b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59-6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4. 赵峰. 上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63-65. Zhao F. Shanghai geographic information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smart ci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63-6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5. 李海涛. 上海城市地下管线跟踪测量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66-69. Li H T. Analysis of the tracking and measurement of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s in the Shanghai area: Problem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66-6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6. 浅层地温能 孙婉. 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70-72,80. Sun W. Curr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orous media fluid mechanic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70-72,8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7. 瞿成松,陈海洋,曹袁,等. 上海第四纪地层温度场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73-76. Qu C S, Chen H Y, Cao Y,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d causes of variation in shallow geothermal field temperature in the Shanghai ar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73-7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8. 王万忠. 上海地区浅层地温变化规律特征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77-80. Wang W Z. Temperature variations in shallow geothermal fields in the Shanghai ar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77-8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19. 基础地质与灾害防治 王长永,王瑞良,汤清龙. 河南省石门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81-84. Wang C Y, Wang R L, Tang Q L.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sis of molybdenite deposits in Shimengou, Henan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81-8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0. 璩继立,刘宝石,李陈财. 降低上海软粘土变形效应的加筋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85-88. Qu J L, Liu B S, Li C C.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palm and wheat straw reinforcement on reducing the deformation of soft clay in the Shanghai area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85-8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1. 魏东方,汪明武,李健,等. 基于集对分析的膨胀土胀缩性Vague集评价模型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89-92. Wei D F, Wang M W, Li J, et al. A vague-sets model based on set pair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the swelling-shrinkage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cla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89-92.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2. 石祖峰,吴鸣,吴剑锋. 地质灾害危险性定量评估的综合因子分析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93-96. Shi Z F, Wu M, Wu J F. Comprehensiv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 risk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93-9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3. 王铁生,吴雪琴. 浙江省金华市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97-99,101. Wang T S, Wu X Q. Status, prevention, and measures for the control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97-99,10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4. 管理规章 龚士良,吴建中. 上海市划定地下水禁限采区范围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3):100-101. Gong S L, Wu J Z. Designation of the Limits and Prohibition of Pumping Groundwater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3):100-10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3.02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题录引用版(2013年第34卷第2期)
gongshiliang 2013-8-30 12:24
《上海国土资源》2013年第34卷第2期(2013年6月30日出版) 专家访谈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张凤荣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基本农田的生态功能与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1-5. Zhang F R.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basic farmland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1-5.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1.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张凤荣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封2-扉页1. Summary of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prof. Zhang Feng-Rong, vice chairman of the China Land Science Soie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II-III.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2. 国土资源研究 刘静,黎而力,张正峰. 上海市土地整治战略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6-9,14. Liu J, Li E L, Zhang Z F. Land consolidation stratery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6-9,1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3. 温祖良,范志昂,孙彦伟. 土地整治在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路径选择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10-14. Wen Z L, Fan Z A, Sun Y W. Path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10-14.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4. 周甬涛. 城市三维地籍的建立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15-19. Zhou Y T.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3D cadastres to land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15-1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5. 朱锦尉,祝锦霞,徐保根.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质量监测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20-23. Zhu J W, Zhu J X, Xu B 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20-2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6. 张坤,谭雪兰,黄婷,等.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特征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24-27. Zhang K, Tan X L, Huang T, et al. Analysis of the pattern of rural settlement using landscape ecology method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24-2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7. 陈青,宋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28-32,40. Chen Q, Song M. Evaluation of the potential for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urban lan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28-32,4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8. 郑亦伶,苑韶峰. 基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33-36. Zheng Y L, Yuan S F.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land-us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33-3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09. 曹玲燕. 大都市基准地价土地用途细化分类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37-40. Cao L Y.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of benchmark land prices in urban areas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37-4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0. 河口海岸 胡进,陈沈良,胡小雷,等. 气候变化影响下苏北海岸的塑造过程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41-49. Hu J, Chen S L, Hu X L, et al. 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coast unde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41-4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1. 赵宝成. 长江三角洲前缘第四纪层序特征及冰后期海平面波动沉积响应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50-54,63. Zhao B C. Late quaternary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front are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response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to postglacial sea-level chang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50-54,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2. 环境地质 焦珣. 上海市有效地面沉降容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55-58. Jiao X.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subsidence capacity of land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55-58.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3. 袁媛,徐永林,尹京苑,等. 城市震害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建立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59-63. Yuan Y, Xu Y L, Yin J Y, et al. A system for the rapid assessment of urban seismic hazar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59-63.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4. 王海刚,杨艳,刘明坤,等. 基于自动化监测的北京高丽营地裂缝活动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64-67. Wang H G, Yang Y, Liu M K, et al. Analysis of the activity of the Gaoliying ground fissure (Beijing), based on automatic monitoring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64-6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5. 占光辉,何晔,黄鑫磊. 上海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地面沉降防治实例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68-70. Zhan G H, He Y, Huang X L. Discuss on land subsidence control for deep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in Shanghai subway st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68-70.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6. 郭朝斌,张可霓,凌璐璐. 天然气水合物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71-75,79. Guo C B, Zhang K N, Ling L L.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natural gas hydrate exploration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71-75,7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7. 王小清,王万忠.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期地温监测与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76-79. Wang X Q, Wang W Z. Soil-temperatur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a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during the operating period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76-79.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8. 李金鑫,蒋尚明,杜云,等. 安徽省旱灾区划与农业经济损益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80-83,96. Li J X, Jiang S M, Du Y, et 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ought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cost/benefit in Anhui province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80-83,9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19. 李红波. 基于融合算法的沉降监测数据反馈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84-87. Li H B. Feedback analysis of subsidence monitoring based on data fusion algorith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84-87.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20. 宫纬清. 盾构导向系统控制点布设优化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88-91. Gong W Q.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point layout of a shield-guiding system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88-91.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21. 管理法规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 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条例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92-96. 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committee.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land subsidence in Shanghai . Shanghai Land Resources,2013,34(2):92-96.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3.02.022. 会议消息 龚士良. “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2):封3.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题录全集(创刊至今)
gongshiliang 2013-4-6 12:52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1980年创刊至今的刊文题录全集,每季度末定期增补更新。 敬请关注、点评、引用。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题录引用版全集ok.txt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题录(2013年第34卷第1期)
gongshiliang 2013-3-20 13:40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题录 (2013年第34卷第1期) 专家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地质调查深化拓展应重视地球物理学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1-4. 王家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光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封2-扉页1. 城市地质与环境地质 张文龙,史玉金.上海市工程地质分区问题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5-9. 苏晶文,姜月华,李云峰,等.区域地质环境功能区划方法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10-13,18. 朱晓强.郑州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区划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14-18. 朱悦铭,瞿成松,徐丹.基于下负荷面剑桥模型分析基坑降水对地铁沉降影响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19-22. 蒋建平,闫泽丰.地层结构对地表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23-26,64. 河口海岸与海洋地质 何海丰,杨世伦,张朝阳,等.朱家尖岛邻近海域潮流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27-31,59. 赵宝成.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独特性及与世界典型地质公园的对比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32-36. 战庆.利用泥炭重建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15kaBP以来的海平面波动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37-41. 陈忠云,鲁法伟,张建培,等.东海陆架西湖凹陷新生代沉积地层时代厘定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42-45,59. 张洪沙,陈庆,孙家淞.东海海底地貌特征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46-52,80. 国土资源研究 鲍海君,王娜,周娇君.土地信托:土地储备融资新模式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53-55. 彭立勋.上海工业地价政策研究及与新加坡和韩国比较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56-59. 徐保根,韩璐.我国西部贫困山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探讨——以甘肃省两当县为例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60-64. 郭忠诚.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体系构建——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65-68. 汪燕衍.临时用地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69-72. 徐忠国.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效性及改革路径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73-75. 监测技术与信息系统 司永峰,王永.基于重力场和磁场测量的地下管道三维探测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76-80. 程远达.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81-84. 姜晨光,刘冠林,王纪明,等.基于物联网的隧道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85-89. 陈忠良,胡海风,戴圣潜,等.基于业务流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平台设计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90-95,99. 郦芳.上海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模式及其创新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96-99. 简讯 龚士良.“全国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联防联控工作会议”在沪召开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封3. 叶淑君.第20届国际模拟与仿真大会地面沉降分会征稿启事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100.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主任龚士良获华东地区期刊优秀工作者 .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9. 相关链接: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总目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642126 相关链接:《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全集(1980年创刊至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67745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总目录及知网与万方2011年度本刊评价指标
gongshiliang 2012-12-13 09:16
本刊第四期已审决付梓。 2012年第33卷全年4期的刊文题录如下,敬请浏览、点评与引用。 相关链接:《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全集(1980年创刊至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677455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总目录 第1期(2012年3月30日出版)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王万茂教授接受本刊专访.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旨与特点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8.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王万茂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2-扉1. 冯经明.坚持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1. 黄小虎.关于保障性住房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2-14. 施玉麒.上海经营性土地储备制度及机制完善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5-19. 张玮.基于“两规合一”的基本农田规划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0-23,34. 高魏,陈基伟,郁钧.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4-27,50. 戴燕燕.上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8-34. 苑韶峰,刘欣玫,杨丽霞,等.农地转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35-40. 刘慧.上海建设用地现状分析与产业用地对策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41-45. 陈基伟.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二次开发的困境与对策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46-50. 许刚.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1-54. 储庄.虚拟化技术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5-57. 张静,张勤,曲菲霏.运城市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和敏感性GIS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8-61. 房浩,何庆成,戚琦.基于GIS应用DATUW模型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2-66,70. 高世轩.上海地源热泵系统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7-70. 王庆,蒋尚明,金菊良,等.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旱灾防治中的作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1-74,90. 杨柏宁.水下地形三维建模Surfer与MATLAB比较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5-78. 陈敏,管飞.上海重塑粘性土的直剪特性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9-82. 叶施虎.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监测分析与处理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83-86. 张金华.双层隧道变形的收敛测量方法与实例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87-90. 许怡玮.上海广粤路原垃圾堆场植被护坡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93. 王德斌.软土地区建筑物基础施工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4-96. 国务院审批同意《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0~2020年)》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1.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与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3.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对文稿摘要的规范要求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3. 第2期(2012年6月30日出版)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沈照理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封2-扉1. 陈华文.扎实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2. 张国坤.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崇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4. 黄小虎.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析中国土地制度走向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10. 何庆成,李采.美国地下灌注井分类与管理法规介绍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1-15,53. 焦珣.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6-20,33. 石旭飞,王寒梅,焦珣,等.人工回灌条件下的水岩作用室内实验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1-24,73. 李金柱.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基本特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5-28. 许丽萍,李韬.建设场地污染土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9-33. 温晓华,张琢,何中发.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在农作物中的迁移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4-38. 魏迎春,王加恩,曲颖,等.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9-42. 袁平凡,梅祖明.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气的检测与评价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43-46,82. 洪伟嘉,柳志锡.台湾浊水溪冲积扇地表变形监测雷达干涉技术与资料融合方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47-53. 曾军军.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硬化模型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4-57,78. 黄熙,王黎栋,周训,等.川东断褶带仙女山温泉地质成因浅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8-61. 任韧希子,陈沈良.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分区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62-68. 何中发,方正,温晓华,等.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69-73. 谢华亮,戴志军,彭伟,等.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在杭州湾北岸岸线变化中的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74-78. 俞志英.上海市工业用地需求驱动力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79-82. 黄晓峰,林皆敏.泉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量化分析与评价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83-88. 曾来.井中地震CT观测系统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89-93. 孙任,朱良峰,戎恺,等.金刚石电性差异的感知应用源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94-96.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封3. 第3期(2012年9月30日出版) 地质科学的发展方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摘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扉2.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现代地球科学研究测控技术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1-4. 周瑞仙.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封2-扉1. 廖明生,裴媛媛,王寒梅,等.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技术监测上海地面沉降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5-10. 杨成生,张勤,曲菲霏,等.基于相位回归性分析的SAR差分干涉图大气延迟改正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11-15. 瞿伟,张勤,王庆良,等.晋中盆地构造变形与地裂缝活动GPS监测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16-20. 郧文聚,杨晓艳,程锋.大都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上海模式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21-25. 黄小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之弊及其改革途径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26-31. 何芳.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创新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32-36. 庄幼绯,刘庆祥,田毓康,等.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监管机制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37-40. 杨天亮.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效应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41-44,70. 黄永进.地基土中道路交通振动的衰减特性测试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45-49. 陈晖.基于载荷试验的超长桩应力传递机理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50-53. 许丽萍,解子军,李韬.污染土的现场测试方法适用性评价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54-56. 唐尧,杨武年.基于GIS的震后汶川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57-60,100. 陈明忠.地面沉降监测一孔多用标技术关键与应用实效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61-65. 刘伍,曾来,司永峰,等.地下障碍物探测井中地震散射波成像数值模拟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66-70. 付微,徐佩芬,凌苏群,等.微动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71-75. 庄一兵,詹龙喜,许准,等.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地铁隧道沉降监测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76-78. 杨丽君.上海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构建与运行体系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79-84. 彭文祥.基于开放标准的地质空间信息集群体系结构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85-90. 陈小友,王加恩,汪发祥.浙东南地区磨石山群祝村组地层及其区域对比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91-95. 金艳,何雁兵,刘彬彬.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9-长10物源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96-100.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4.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进入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20.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取得CODEN期刊国际代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25.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采用DOI国际标准编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40.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继续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3):49. 第4期(2012年12月30日出版)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我国土地整治的实践创新与理论进步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6. 王军.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封2-扉1. 方斌,陈健,蒋伯良.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7-11. 庄幼绯,费思敏,尹厚俊,等.上海土地出让市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2-16. 苑韶峰,杨丽霞,施伟伟,等.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物元模型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7-20. 陈基伟.基于需求管理的上海土地政策创新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21-24,33. 朱冬奇.基于“两规合一”的上海浦东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25-29. 王斌.上海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统一数据平台建设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30-33. 李鹏,秦渭华.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域夏季潮流特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34-38,47. 张朝阳,杨世伦,罗向欣,等.舟山群岛朱家尖岛以东近岸海域沉积物粒度特征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39-43. 陆衍,阚芃芃.基于ETM+影像的田湾核电站温排水影响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44-47. 童琪华.海岸堤防工程深厚淤泥层爆破挤淤法处治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48-51. 许丽萍,解子军,李韬.典型污染场地地基土的测试成果与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52-55. 李金柱.上海潜水有机组份采样方式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56-59,67 李红军,张克亮.陕西省三亩台黄土滑坡三维模拟分析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60-63,75. 葛松,汪明武,李健,等.基于多属性广义集对联系度的边坡治理方案优选模型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64-67. 董足华,张兵,郭涛,等.渤海湾盆地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68-71. 杨如增,薛景,郑越.海蓝宝石热处理改色机理及其光谱特征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72-75. 陈赟.我国尾矿问题分析与土地复垦综合利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76-79. 张舒杰,吴健生,赵永辉,等.综合物探方法在城市地下桩基地籍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80-83,88. 李留所.城乡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技术方法与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84-88. 巫虹,苏京平,梅祖明.土地整治中测绘技术的应用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89-92. 史玉金.第48届CCOP年会暨沿海大城市地面沉降专家会议简讯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封3.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被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1. 本刊编辑部.波兰《哥白尼索引》发布2011年度期刊评估报告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16 本刊编辑部.“中国知网”发布2011年度期刊数字传播与影响因子年报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29. 本刊编辑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92. 本刊编辑部.《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总目次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Ⅰ-Ⅲ. 本刊编辑部.2012年度《上海国土资源》审稿专家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4):Ⅳ. “中国知网”发布 2011 年度期刊数字传播与影响因子年报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出版社 2012 年 11 月发布收入“中国知网”的国内期刊 2011 年度数字出版与发行传播统计报告以及影响因子年报。 据两份报告提供的信息,并与 2010 年度进行对比,《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度在“中国知网”的下载总量为 2.77 万篇次,较上年增加 0.68 万篇次;数字版机构用户数 2571 个,其中中国大陆地区 2400 个、港澳台地区 29 个、国外 142 个,上年分别为 3711 、 3638 、 29 、 44 个,用户数变化主要是国内医院系统减少了 1258 个,而欧洲地区由上年的 4 个增加至 93 个。 2011 年度《上海国土资源》的影响因子为 0.370 ,较上年的 0.282 提高 31.2%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 2011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 2012 年 12 月 7 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 2011 年,我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共 14.36 万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学科均线的论文占 29.8% ,较 2010 年上升 10.1 个百分点; 2002 年至 2012 年(截至 2012 年 11 月 1 日)我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 102.26 万篇,居世界第 2 位;论文共被引用 665.34 万次,排在世界第 6 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 6.51 次,比上提高 4.8% 。我国有 14 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 10 位,比上年增加 2 个学科,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等 4 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 2 位,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地学等进入世界前 5 位。 2011 年我国作者在国内 1998 种中国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 53 万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 0.454 ,十年年均增长率 5.6% ;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 1022 次,十年年均增长率为 13.9% 。 2011 年, SCI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 134 种,较上年增加 6 种; EI 数据库收录 211 种, Medline 数据库收录 102 种, Scopus 数据库收录 738 种。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度的相关统计分析指标为:影响因子 0.918 ,总引用频次 422 ,即年指标 0.679 ,他引率 0.40 ,引用刊数 118 ,学科影响指标 1.15 ,学科扩散指标 1.82 ,被引半衰期 5.14 , h 指数 4 ,在“万方数据”的年度下载量为 4868 篇次。 2010 年度本刊的相关指标为:影响因子 0.553 ,总引用频次 291 ,即年指标 0.188 ,他引率 0.73 ,引用刊数 132 ,学科影响指标 0.18 ,学科扩散指标 1.83 ,被引半衰期 5.69 。 相关链接:《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全集(1980年创刊至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67745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1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标题新闻:《上海国土资源》已被英国CABI文摘数据库收录
gongshiliang 2012-9-3 21:31
今日接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CABI)于2012年8月20日寄发的正式函件,《上海国土资源》已被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数据库收录。 相关链接: 本刊约请国外专业机构进行英文修改润色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43036.html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23693.html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18186.html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7417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文期刊CODEN一览
gongshiliang 2012-9-2 20:51
CODEN (Code Number)是由美国化学文摘社(CAS)为科技期刊等连续出版物分配的统一刊名缩写代码,为国际公认并具唯一性,广泛用于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CODEN由6位英文字母及数字码组成,其中前4位为基本码(通常为刊名缩写),第5位为查重码,第6位为校验码。隶属CAS的International CODEN Service是进行CODEN注册登记的唯一专门机构。 《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2012年6月25日向该机构提出注册申请,7月3日得到回复,本刊已取得CODEN期刊代码,为SHGZBF。 中国现已有约2170余家(含台港澳)科技学术期刊申请取得CODEN期刊代码。 序号 期刊名称 (中文版用汉语拼音,英文版用英文名) 期刊的中文名称 ISSN CODEN 汇总一览表参见附件 CODEN-CN-整理版.doc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8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3期刊文目录
gongshiliang 2012-9-2 17:10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3期刊文目录
《上海国土资源》 2012 年第 33 卷第 3 期已审决付梓,附本期刊文目录,敬请关注 ( 2012 年 9 月出版) 特别报导 地质科学的发展方向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地质大学的讲话摘要 专家访谈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测控技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第 1~4 页 )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周瑞仙;封 2 ) 监测技术 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技术监测上海地面沉降 (廖明生,裴媛媛,王寒梅,等;第 5~10 页) 基于相位回归性分析的 SAR 差分干涉图大气延迟改正研究 ( 杨成生,张勤,曲菲霏,等;第 11~15 页 ) 晋中盆地构造变形与地裂缝活动 GPS 监测分析 ( 瞿伟,张勤,王庆良,等;第 16~20 页 ) 国土资源论坛 大都市特色的农村土地整治 —— 上海模式 (郧文聚,杨晓艳,程锋;第 21~25 页) 政府经营土地制度之弊及其改革途径 (黄小虎;第 26~31 页) 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创新 (何芳;第 32~36 页)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监管机制研究 (庄幼绯,刘庆祥,田毓康,等;第 37~40 页) 环境地质 深基坑减压降水引发的地面沉降效应分析 (杨天亮;第 41~44,70 页) 地基土中道路交通振动的衰减特性测试分析 (黄永进;第 45~49 页) 基于载荷试验的超长桩应力传递机理分析 (陈晖;第 50~53 页) 污染土的现场测试方法适用性评价 (许丽萍,解子军,李韬;第 54~56 页) 基于 GIS 的震后汶川潜在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唐尧,杨武年;第 57~60,100 页) 地面沉降监测一孔多用标技术关键与应用实效 (陈明忠;第 61~65 页) 地下障碍物探测井中地震散射波成像数值模拟 (刘伍,曾来,司永峰,等;第 66~70 页) 微动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付微,徐佩芬,凌苏群,等;第 71~75 页) 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地铁隧道沉降监测 (庄一兵,詹龙喜,许准,等;第 76~78 页) 国土资源信息化 上海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构建与运行体系 (杨丽君;第 79~84 页) 基于开放标准的地质空间信息集群体系结构研究 (彭文祥;第 85~90 页) 基础地质 浙东南地区磨石山群祝村组地层及其区域对比 (陈小友,王加恩,汪发祥;第 91~95 页)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 9- 长 10 1 物源分析 (金艳,何雁兵,刘彬彬;第 96~100 页) 简讯公告 《上海国土资源》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进入台湾 “ 华艺线上图书馆 ” 《上海国土资源》取得 CODEN 期刊国际代码 《上海国土资源》刊文采用 DOI 国际标准编码 《上海国土资源》继续被《中国核心期刊 ( 遴选 ) 数据库》收录 相关链接: 《上海国土资源》 2012 年第 2 期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69000 《上海国土资源》 2012 年第 1 期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45552.html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第 32 卷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13045 《上海国土资源》 1980 年创刊至今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448997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0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叶叔华院士接受《上海国土资源》专访
gongshiliang 2012-9-2 16:51
2012 年 8 月 8 日上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方正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站技术负责熊福文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研究员,并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进行了专题访谈。 叶院士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及为城市发展作出的贡献;介绍了空间测控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我国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应用具有自身特色,在数字地球的建设中扎实推进且富有成效;希望上海继续重视城市环境地质工作,并由陆地向海域发展;建议地面沉降监测可借鉴更精确的 LIDAR 技术,同时选择代表性基准点进入全球联网,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全球合作。 叶叔华院士,女,天文学家, 1927 年 6 月生于广州, 1949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学部委员), 1985 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曾任上海天文台台长、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 【叶叔华院士的专访刊于《上海国土资源》 2012 年第 33 卷第 3 期,敬请垂注】
个人分类: 院士专访|3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热度 2 gongshiliang 2012-5-23 19:41
《上海国土资源》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上海国土资源》科技学术期刊近日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俄罗斯《文摘杂志》( AbstractJournals , 简称 AJ )创刊于 1953 年,由全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VINITI) 编辑出版。 《文摘杂志》引用了世界上 130 个国家、用 66 种文字出版的 22000 多种期刊, 6000 多种连续出版物, 10000 多种图书, 15 万件发明证书和专利以及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等等。收录内容遍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工业经济等,年报道量 10 多万条。文摘内容详细,篇幅较长,有的文摘还附有实验数据和图表,综合性文摘还附有期刊主题索引和专利号索引,是一套完整的综合性检索系统。 俄罗斯《文摘杂志》( AJ )与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 )、美国《工程索引》( EI )、美国《化学文摘》( CA )、英国《科学文摘》( SA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CBST )并称为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 又讯: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台湾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华艺线上图书馆” CEPS 中文电子期刊网收录。 “华艺线上图书馆”由“ CEPS 中文电子期刊资料库”与“ CETD 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整合而成,是台湾地区期刊收录量最多、使用对象最多的文献资料数据库。目前收录的学术期刊已超过 4000 种,其中台湾地区的期刊 1300 余种,大陆期刊 3000 余种。 相关链接: 本刊约请国外专业机构进行英文修改润色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43036.html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23693.html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18186.html 相关链接:《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全集(1980年创刊至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677455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2期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2-5-9 20:49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2期刊文题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2期已审决付梓,本期共刊文23篇,正文96页。 要目如下供参阅。欢迎评议、引用。 【名家风采】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沈照理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封2-扉1. 【浅层地热能】 陈华文. 扎实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2. 张国坤. 大力推广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促进崇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4. 【国土资源论坛】 黄小虎. 从土地财政与土地金融分析中国土地制度走向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10. 【环境地质】 何庆成,李采. 美国地下灌注井分类与管理法规介绍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1-15,53. 焦珣. 地下水石油烃生物降解作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16-20,33. 石旭飞,王寒梅,焦珣,等. 人工回灌条件下的水岩作用室内实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1-24,73. 李金柱. 上海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基本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5-28. 许丽萍,李韬. 建设场地污染土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29-33. 温晓华,张琢,何中发. 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在农作物中的迁移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4-38. 魏迎春,王加恩,曲颖,等. 浙江省主要农作区土壤有机碳储量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39-42. 袁平凡,梅祖明. 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气的检测与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43-46,82. 洪伟嘉,柳志锡. 台湾浊水溪冲积扇地表变形监测雷达干涉技术与资料融合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47-53. 曾军军. 考虑土体结构性的弹塑性硬化模型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4-57,78. 黄熙,王黎栋,周训,等. 川东断褶带仙女山温泉地质成因浅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58-61. 【河口海岸】 任韧希子,陈沈良. 黄河三角洲的沉积动力分区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62-68. 何中发,方正,温晓华,等. 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69-73. 谢华亮,戴志军,彭伟,等. 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在杭州湾北岸岸线变化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74-78. 【土地研究】 俞志英. 上海市工业用地需求驱动力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79-82. 黄晓峰,林皆敏. 泉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量化分析与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83-88. 【技术方法】 曾来. 井中地震CT观测系统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89-93. 孙任,朱良峰,戎恺,等. 金刚石电性差异的感知应用源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94-96. 【简讯】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纪念第43个“世界地球日”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2):封3. 相关链接: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1期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blog-465562-545552.html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13045 《上海国土资源》1980年创刊至今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448997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1期刊文题录引用版
热度 4 gongshiliang 2012-3-8 20:42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第33卷第1期刊文题录引用版
《上海国土资源》(季刊,每季度末出版)2012年第33卷第1期已完成审决,即将付梓,本月底可邮发到位。 附本期刊文题录,敬请垂注!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题录 《上海国土资源》2012年 第33卷 第1期 (2012年3月30日出版发行) =================================================== 专家访谈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王万茂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把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旨与特点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8. 中国土地学会顾问王万茂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2,扉页1. 国土资源论坛 冯经明. 坚持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1. 黄小虎. 关于保障性住房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2-14.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施玉麒. 上海经营性土地储备制度及机制完善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15-19. 张玮. 基于“两规合一”的基本农田规划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0-23,34. 高魏,陈基伟,郁钧. 我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实践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4-27,50. 戴燕燕. 上海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28-34. 苑韶峰,刘欣玫,杨丽霞,等. 农地转用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35-40. 刘慧. 上海建设用地现状分析与产业用地对策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41-45. 陈基伟. 上海市工业园区土地二次开发的困境与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46-50. 许刚. 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1-54. 储庄. 虚拟化技术在公共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5-57. 城市环境地质 张静,张勤,曲菲霏. 运城市地面沉降SBAS-InSAR监测和敏感性GIS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58-61. 房浩,何庆成,戚琦. 基于GIS应用DATUW模型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2-66,70. 高世轩. 上海地源热泵系统对地质环境的热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7-70. 王庆,蒋尚明,金菊良,等. 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旱灾防治中的作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1-74,90. 杨柏宁. 水下地形三维建模Surfer与MATLAB比较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5-78. 陈敏,管飞. 上海重塑粘性土的直剪特性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79-82. 叶施虎.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监测分析与处理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83-86. 张金华. 双层隧道变形的收敛测量方法与实例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87-90. 许怡玮. 上海广粤路原垃圾堆场植被护坡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1-93. 王德斌. 软土地区建筑物基础施工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94-96. 简讯公告 国务院审批同意《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0~2020年)》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61.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与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3.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对文稿摘要的规范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2012,33(1):封3. 相关链接: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总目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13045 ——《上海国土资源》1980年创刊至今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448997 相关链接: 本刊对拟刊文稿的文题与摘要英译约请国外专业机构再行修改润色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43036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总目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13045 ——《上海国土资源》1980年创刊至今刊文题录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448997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4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12-30 16:41
2011 年 12 月 29 日《上海国土资源》被波兰《哥白尼索引》( IC , Index of Copurnicus )收录。 《哥白尼索引》是由“国际医学”组织( Medic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创办的国际检索系统,主要收集生物学、医药学、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学科文献,为世界性期刊门户。《哥白尼索引》每年根据期刊“科学质量”、“编辑质量”、“国际影响力”、“按时发行”和“印刷质量”等指标对收录期刊进行多参数的质量评价。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2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
gongshiliang 2011-12-13 22:27
《上海国土资源》已被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 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 )收录, 2011 年 12 月 6 日该指南高级副编辑 Mr. Shawn Chen 告知此讯,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经检索后于 12 月 12 日发来确认信息。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是著名的报刊目录检索系统, 是一部权威的、反映世界各国期刊和报纸出版信息的综合性指南。目前收录 200 多个国家的近 30 万种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物、报纸和杂志等, 几乎 涉及 所有 学科。 其网络版收录的连续出版物数量多且更新快(每周更新)。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由美国著名的书目文献出版公司 R.R.Bowker 于 1932 年创办,称《期刊指南》; 1943 年以期刊部主任乌利希命名,称《乌利希期刊指南》。其创刊早、收刊全,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搜罗最全的国际期刊检索工具之一,在全世界享有广泛声誉。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68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新闻出版局反馈《上海国土资源》编校质量检查结果
热度 2 gongshiliang 2011-12-5 19:16
上海新闻出版局反馈《上海国土资源》编校质量检查结果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根据国务院 2011 年 3 月 19 日 修订实施的《出版管理条例》第 51 条规定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于 2011 年 7 月起对本市所有正常出版期刊的编校质量实施了检查。 此次检查的期刊出版时间为 2011 年 4 月(或 4 月出版的第 1 期),检查字数为 3 万字(从目次页之后的正文算起)。检查分为初查、复核、申诉、仲裁、终评等阶段。从今年 8 月开始,编校质量检查工作已分批进入复核阶段,并形成《期刊编校质量检查表》。 本刊受检的《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第 1 期,被检内容为目次页 2 面及正文第 1~17 页共 3 万字。检查结果为:漏字 1 处、别字 1 处、数值误 1 处(上述计错数合计 3.0 ),标点误 3 处、格式不统一 1 处、词形不统一 1 处、转行误 1 处(上述计错数合计 0.6 )。 本次检查结果计错数共计 3.6 ,差错率为 1.2/10000 。具体评定结果待日后公布。 【 附征求反馈意见函及本刊质检记录表 】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岩土与地下结构工程专家孙钧院士“上海国土资源”专访印刷版全文
gongshiliang 2011-11-29 21:52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第4期,刊发国内外知名工程力学家、岩土与地下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孙钧教授的学术成就概要与专访。在此上传印刷版PDF文本,以飨业界同行。文档作了压缩处理,照片质量有所降低,特此致歉。该期将于12月中旬出版发行,敬请垂注。 请点击浏览: 孙钧院士学术成就概要.pdf 孙钧院士接受《上海国土资源》专访.pdf
个人分类: 院士专访|3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总目次——标准引用版
gongshiliang 2011-11-29 21:30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总目次——标准引用版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第 32 卷 总目次 第 1 期 (2011 年 3 月 30 日出版 ) 本刊编委会 . 卷首寄语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I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 水土环境质量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1-7. 苏小四 .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 封 2, 扉页 1. 温晓华 , 何中发 , 张琢 . 上海市土地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及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控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8-13. 陆勤 , 陈沈良 . 废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14-19. 李志萍 , 谢振华 , 杨艳 , 等 . 北京平谷盆地地下水库建库条件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20-23,37. 李采 , 张可霓 , 许雅琴 , 等 . 注入速率对 CO 2 地质储存封存潜力的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24-27,32. 方世忠 , 李震 , 李寅 . 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28-32. 庄少勤 . 上海市杨浦区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33-37. 王正平 , 吴继红 . 上海地质勘查工作 “ 十二五 ” 规划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38-40,44. 孙华强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41-44. 彭立勋 , 杨岳 , 刘馨 . 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建立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45-49,53. 陈基伟 , 郁钧 , 周金龙 , 等 . 上海市产业用地全程评估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0-53. 王超领 , 孙庆华 , 顾卫锋 , 等 . 城市地下空间地籍管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4-58. 王海刚 , 贾三满 , 杨艳 , 等 . 基于 GIS 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9-62,77. 郭淑红 . 三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63-69. 李丙霞 , 喻美艺 . 论贵州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70-73. 董天林 . 真空预压在吹填土中的加固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74-77. 李洪艺 , 张澄博 , 梁森荣 , 等 . 断裂带土中氡浓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曲线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78-83. 陈可洋 . 多尺度随机孔洞介质地震波正演及其逆时成像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84-88. 李映雁 , 何星 , 冯子辉 . 依 — 舒地堑汤原与方正断陷宝泉岭组二段沉积体系的异同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89-92. 本刊编辑部 . 欢迎评议和引用本刊文章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13.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征订启事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69.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对稿件规范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 1):83. 第 2 期 (2011 年 6 月 30 日出版 ) 冯经明 . 上海如何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I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 提高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1-6.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2): 封 2, 扉页 1. 黄小虎 . 征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7-13. 陈华文 . 在 “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 ” 上的讲话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14-15. 庄少勤 . 大力推广浅层地热开发利用 , 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16-17,39. 王桢 . 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城区规划 , 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18-20. 方国安 . 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 —— 大力推进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21-24. 苑韶峰 , 施伟伟 , 孙乐 .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 —— 以杭州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25-29. 焦珣 . 地下水土有机污染 MNA 修复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30-35. 田素军 . 石油类污染建筑场地的环境调查与治理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36-39. 代兵 . 上海市耕地占补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40-43,50. 郭忠诚 , 施玉麒 . 上海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44-50. 张利平 , 楼江 . 工业用地年租制模式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51-56. 俞红燕 , 俞紫韵 , 陈杨燕 , 等 .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过度储备博弈论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57-60,66. 王治华 . 地下空间地籍调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2):61-66. 杨振涛 . 非开挖管线探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2):67-70,78. 熊卫兵 , 石长礼 , 杨子良 . 盾构法隧道开挖卸荷回弹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2):71-74. 郑大龙 . 抗拔桩变形分析与有效桩长预测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75-78. 陈琛 .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79-83. 吴建中 . 中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区划方法与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84-87. 孙征宇 . 某浅基坑工程事故隐患过程分析与应急处治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88-91. 施亚霖 . 上海深基坑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2):92-94,98. 姚荷孙 . 上海民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2):95-98. 第 3 期 (2011 年 9 月 30 日出版 ) 新华社 .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I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 上海地学研究 : 从长江口到深海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1-6. 杨守业 .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 封 2, 扉页 1. 黄小虎 . 土地财政剖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7-11. 戴志军 , 施伟勇 , 陈浩 . 沙坝 — 潟湖海岸研究进展与展望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12-17. 徐俊杰 , 陈勇 . 基于 RS 与 GIS 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18-22. 刘英文 , 杨世伦 , 罗向欣 . 海平面上升的淹没效应和岸滩冲淤对潮间带湿地面积影响的分离估算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23-26,45,52. 赵宝成 . 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27-34. 王冬梅 , 程和琴 , 张先林 , 等 .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35-40. 王洁 , 吴创收 , 杨世伦 , 等 . 海南博鳌玉带沙海滩冲淤演变及脆弱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41-45. 吴荣荣 , 何剑锋 , 李院生 , 等 . 东南极冰盖 / 冰架变化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46-52. 杨丽霞 , 俞义 , 苑韶峰 . 基于粮食安全战略下的浙江省耕地保有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53-56,62. 陈基伟 , 周金龙 , 郁钧 , 等 . 上海市农村建设有关设施用地指标体系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57-62. 鲍海君 , 曾蓉 , 王犁苑 . 基于 SPA 的征地区片划分和区片交界补偿价修正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63-66,76. 朱蕾 . 生态旅游区土地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67-70. 范土云 . 上海市松江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71-73. 赵峰 . 上海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工作的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74-76. 王洋 , 张可霓 . 增强型地热系统( EGS )的裂隙模拟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77-80. 蔡伟忠 , 叶俊能 . 海洋工程中大直径管桩垂直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81-86,92. 孙秀容 , 夏学礼 , 赵东 , 等 . 双源面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87-92. 陶艳娥 , 项培林 , 谢远成 . 水下深埋管线的探摸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93-95,98. 陈功亮 . 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的组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96-98. 本刊编辑部 . UNESCO 地面沉降工作组前主席 Dr. A. Ivan Johnson 去世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40.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审理时限说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34.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基本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3):11. 第 4 期 (2011 年 12 月 30 日出版 )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问题及其防治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1-11. 黄雨 .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 封 2, 扉页 1. 黄小虎 . 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再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12-19,25. 汪庆华 , 董岩翔 , 宋明义 , 等 .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成果整合方法研究——以浙江嘉善县和慈溪市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20-25. 王加恩 , 朱碧波 , 江迎飞 , 等 . 浙江嘉善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生态质量评价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26-30,42. 邵一希 , 李满春 , 施玉麒 , 等 . 基于 GWR 和改进 CLUE-S 模型的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研究——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31-37. 鲍海君 , 徐保根 , 冯科 , 等 .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级划分的可拓评价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38-42. 王久华 . 山东金刚石资源分布规律与结晶学特性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43-48. 苑韶峰 , 孙乐 杨丽霞 等 . 农村土地流转近期研究评述与启示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49-53. 李敏 , 杨艳 , 王海刚 , 等 . 北京房山区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储备管理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54-57,67. 周金龙 . 城镇土地保有成本与节约集约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58-61. 郑磊 , 李晓 , 赵宝成 , 等 . 上海松江地区第四纪地层与沉积环境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62-67. 孙莉 . 上海湖沼平原地貌分界线上地层分布特征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68-72. 高彦斌 , 李赫 , 张阿晋 . 结构性对上海软土次压缩特性的影响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73-77. 李辉利 , 陈建峰 , 王莉 . 上海淤泥质粘土注浆劈裂效应的细观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78-82. 陈之毅 , 沈昊 . 软土地下工程抗震数值模拟的若干关键问题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83-87. 林皆敏 . 泉州市潜在地质安全隐患点特征与防治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88-92. 王翠玲 . 环境岩土不确定性及工程勘察风险评估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93-96. 马骏 , 砂袋垫层隔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97-100. 黄雨 . “国际海岸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将于 2012 年 9 月在沪召开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11. 龚士良 . “第三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在河北沧州成功举办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 封 3. 上海市地质学会 . 第八届上海矿物化石展圆满落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48. 本刊编辑部 .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说明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 封 3. 本刊编辑部 . 2012 年度《上海国土资源》征订启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 封 3. 本刊编辑部 . 2011 年度《上海国土资源》审稿专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 Ⅳ .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第 32 卷总目次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4):I- Ⅲ .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7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敬告作者
gongshiliang 2011-11-24 21:56
为符合国际期刊检索系统的基本要求,本刊将自2012年起对所刊论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中英文双语混排。提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同时加强投稿文章的学术水准,并提高英文摘要的质量和规范性。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6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专家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
gongshiliang 2011-11-24 21:45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环境岩土问题及其防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教授接受《上海国土资源》期刊专访 2011 年 10 月 8 日 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孙 钧教授在寓所接受了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与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代表《上海国土资源》期刊的专题访谈。 孙院士结合轨交地铁和越江隧道建设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施工中城市环境岩土公害及其防治对策。针对地下工程施工对工程周近土体的扰动导致其土工力学参数的变异以及产生的地面变形位移,介绍了采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测和控制的技术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实绩;指出了盾构掘进与地铁车站深大基坑开挖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土工环境安全维护对策与技术途径。孙院士还就完善城市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和使用中的防灾风险管理;面向低碳经济的城市地下空间节能减排与环保等诸多业界关注的一些热点前沿提出了有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孙院士已对访谈文字稿作了极为认真仔细的审阅,即将付梓刊于《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第4期(2011年12月30日出版发行),敬请垂注。 专访全文及孙院士学术成就概要,敬请浏览: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513048
个人分类: 院士专访|3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专家访谈】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
热度 2 gongshiliang 2011-11-10 21:54
上海地学研究:从长江口到深海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编者按】 2011年8月30日下午,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在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的陪同下,拜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并作了专题访谈。 汪教授首先听取了国家“海保工程”及“上海海岸带综合调查与地质环境监测”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简要汇报,对上海地质工作以及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汪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百年来上海地质科学对中国地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围绕上海海陆相互作用及海岸带地质工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指出上海地学研究不仅要关注长江口,也要向深海发展,并对研究方向与重点工作领域提出具体建议。 全文刊于《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 第32卷 第3期 第1-6页(2011年9月30日出版)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10月8日全文转载,敬请浏览: http://mlab.tongji.edu.cn/mai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05%3A2011-10-08-10-47-24catid=34%3AnewsItemid=72lang=zh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专家访谈】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
gongshiliang 2011-11-10 21:44
提高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 ——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 编者按 】经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调查规划院)周甬涛副院长的邀请与接洽, 2011 年 6 月 10 日 ,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郁钧,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专程赴北京拜访了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黄小虎研究员,并进行了专题访谈。 黄小虎研究员以其广博学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结合国内外现状以及上海特点,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存量土地的合理开发、工业用地及其地租地价、土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及土地确权等问题,发表了富有建设性的精辟论述和独到见解,对于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具有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黄教授还慷慨惠赐大作,本刊将在 “ 国土资源论坛 ” 专栏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全文刊于《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第2期第1-6页(2011年6月30日出版) 全文浏览,请点击: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访谈.pdf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2011年第32卷第3期刊文题录
热度 3 gongshiliang 2011-9-17 19:06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 第32卷 第3期 (2011年9月30日出版发行)(总第120期) ==================================== 时政要闻 新华社.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I 专家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上海地学研究:从长江口到深海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6. 杨守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封2,扉页1. 国土资源论坛 黄小虎. 土地财政剖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11. 海岸带资源环境 戴志军,施伟勇,陈浩. 沙坝—潟湖海岸研究进展与展望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2-17. 徐俊杰,陈勇.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8-22. 刘英文,杨世伦,罗向欣. 海平面上升的淹没效应和岸滩冲淤对潮间带湿地面积影响的分离估算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23-26,45,52. 赵宝成. 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27-34. 王冬梅,程和琴,张先林,等.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35-40. 王洁,吴创收,杨世伦,等. 海南博鳌玉带沙海滩冲淤演变及脆弱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1-45. 吴荣荣,何剑锋,李院生,等. 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6-52.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 杨丽霞,俞义,苑韶峰. 基于粮食安全战略下的浙江省耕地保有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53-56,62. 陈基伟,周金龙,郁钧,等. 上海市农村建设有关设施用地指标体系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57-62. 鲍海君,曾蓉,王犁苑. 基于SPA的征地区片划分和区片交界补偿价修正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63-66,76. 朱蕾. 生态旅游区土地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67-70.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范土云. 上海市松江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1-73. 赵峰. 上海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工作的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4-76. 技术方法 王洋,张可霓.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裂隙模拟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7-80. 蔡伟忠,叶俊能. 海洋工程中大直径管桩垂直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81-86,92. 孙秀容,夏学礼,赵东,等. 双源面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87-92. 陶艳娥,项培林,谢远成. 水下深埋管线的探摸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93-95,98. 陈功亮. 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的组建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96-98. 简讯公告 本刊编辑部. UNESCO地面沉降工作组前主席Dr. A. Ivan Johnson去世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0.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审理时限说明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34.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基本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1. 本刊创刊至今刊文题录全集,敬请浏览: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65562do=blogid=448997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09-17增补《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题录全集
热度 2 gongshiliang 2011-5-28 20:56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刊文题录(1980年创刊至今) 【刊文题录(引用版)】 (刊文信息将及时增补,敬请留意) ************************************************************************ 《上海国土资源》,季刊,刊号:ISSN 2095-1329,CN 31-2062/P 1980年创刊,原为《上海地质》(ISSN 1004-230X,CN 31-1475/P),2011年起更名 ------------------------------------------------------------------------------------------------------------ 期刊主管单位: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期刊主办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上海市地质学会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灵石路930号 地质大厦6楼610室 邮编:200072 电话:021-56065970,56616343 投稿邮箱: shdz@vip.sina.com 本刊全部为铜版纸彩色印制,正文页码96页左右,刊文20余篇。 本刊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刊发后第一作者寄赠当期样刊2份、其余作者各1份,无稿酬。 欢迎各类期刊论文、硕博士学位论文、公开出版的会议文集论文、专著等出版物中,根据议题内容适当引用本刊相关文献。 本刊不登任何广告。 本刊每期定价25元,挂号邮资5元,全年四期共120元;若有增刊,全年订户赠送。 欢迎投稿 欢迎引用 欢迎订阅 **************************************************************************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 第32卷 第3期 (2011年9月30日出版发行)(总第120期) ===================================================== 时政要闻 新华社. 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I 专家访谈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上海地学研究:从长江口到深海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6. 杨守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封2,扉页1. 国土资源论坛 黄小虎. 土地财政剖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11. 海岸带资源环境 戴志军,施伟勇,陈浩. 沙坝—潟湖海岸研究进展与展望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2-17. 徐俊杰,陈勇.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8-22. 刘英文,杨世伦,罗向欣. 海平面上升的淹没效应和岸滩冲淤对潮间带湿地面积影响的分离估算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23-26,45,52. 赵宝成. 杭州湾北岸水下岸坡微地貌特征及其海床侵蚀指示意义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27-34. 王冬梅,程和琴,张先林,等. 新世纪上海地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因素及预测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35-40. 王洁,吴创收,杨世伦,等. 海南博鳌玉带沙海滩冲淤演变及脆弱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1-45. 吴荣荣,何剑锋,李院生,等. 东南极冰盖/冰架变化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6-52. 国土资源调查评价 杨丽霞,俞义,苑韶峰. 基于粮食安全战略下的浙江省耕地保有量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53-56,62. 陈基伟,周金龙,郁钧,等. 上海市农村建设有关设施用地指标体系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57-62. 鲍海君,曾蓉,王犁苑. 基于SPA的征地区片划分和区片交界补偿价修正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63-66,76. 朱蕾. 生态旅游区土地生态承载力变化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67-70.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 范土云. 上海市松江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管理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1-73. 赵峰. 上海开展地理市情监测工作的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4-76. 技术方法 王洋,张可霓.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的裂隙模拟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77-80. 蔡伟忠,叶俊能. 海洋工程中大直径管桩垂直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81-86,92. 孙秀容,夏学礼,赵东,等. 双源面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87-92. 陶艳娥,项培林,谢远成. 水下深埋管线的探摸方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93-95,98. 陈功亮. 自动化沉降监测系统的组建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96-98. 简讯公告 本刊编辑部. UNESCO地面沉降工作组前主席Dr. A. Ivan Johnson去世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40.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审理时限说明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34.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稿件基本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3):11.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 第32卷 第2期 (2011年6月30日出版发行)(总第119期) ===================================================== 冯经明. 上海如何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I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接受本刊专访. 提高城市存量土地的利用效率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1-6.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研究员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1, 32(2):封2,扉页1. 黄小虎. 征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7-13. 陈华文. 在“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上的讲话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14-15. 庄少勤. 大力推广浅层地热开发利用,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16-17,39. 王桢. 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城区规划,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2):18-20. 方国安. 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持续发展——大力推进上海市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21-24. 苑韶峰,施伟伟,孙乐. 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演化研究——以杭州为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25-29. 焦珣. 地下水土有机污染MNA修复研究综述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30-35. 田素军. 石油类污染建筑场地的环境调查与治理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36-39. 代兵. 上海市耕地占补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40-43,50. 郭忠诚,施玉麒. 上海经营性土地储备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44-50. 张利平,楼江. 工业用地年租制模式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51-56. 俞红燕,俞紫韵,陈杨燕,等. 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过度储备博弈论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57-60,66. 王治华. 地下空间地籍调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2):61-66. 杨振涛. 非开挖管线探测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2):67-70,78. 熊卫兵,石长礼,杨子良. 盾构法隧道开挖卸荷回弹试验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2):71-74. 郑大龙. 抗拔桩变形分析与有效桩长预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75-78. 陈琛. 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探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79-83. 吴建中. 中国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区划方法与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84-87. 孙征宇. 某浅基坑工程事故隐患过程分析与应急处治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88-91. 施亚霖. 上海深基坑工程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2):92-94,98. 姚荷孙. 上海民防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2):95-98.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 第32卷 第1期 (2011年3月30日出版发行)(总第118期) ===================================================== 本刊编委会. 卷首寄语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I 林学钰院士接受本刊专访. 水土环境质量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1-7. 苏小四.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2011, 32(1):封2,扉页1. 温晓华,何中发,张琢. 上海市土地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及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控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8-13. 陆勤,陈沈良. 废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14-19. 李志萍,谢振华,杨艳,等. 北京平谷盆地地下水库建库条件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20-23,37. 李采,张可霓,许雅琴,等. 注入速率对CO2地质储存封存潜力的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2011,32(1):24-27,32. 方世忠,李震,李寅. 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28-32. 庄少勤. 上海市杨浦区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33-37. 王正平,吴继红. 上海地质勘查工作“十二五”规划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38-40,44. 孙华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41-44. 彭立勋,杨岳,刘馨. 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建立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45-49,53. 陈基伟,郁钧,周金龙,等. 上海市产业用地全程评估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50-53. 王超领,孙庆华,顾卫锋,等. 城市地下空间地籍管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54-58. 王海刚,贾三满,杨艳,等. 基于GIS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59-62,77. 郭淑红. 三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63-69. 李丙霞,喻美艺. 论贵州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70-73. 董天林. 真空预压在吹填土中的加固效果及存在问题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74-77. 李洪艺,张澄博,梁森荣,等. 断裂带土中氡浓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曲线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78-83. 陈可洋. 多尺度随机孔洞介质地震波正演及其逆时成像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84-88. 李映雁,何星,冯子辉. 依—舒地堑汤原与方正断陷宝泉岭组二段沉积体系的异同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89-92. 本刊编辑部. 欢迎评议和引用本刊文章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13.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征订启事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69.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对稿件规范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83.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第4期(2010年12月30日出版)(总第117期) ===============================================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教授接受本刊专访. 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地面沉降系统调控 . 上海地质,2010,31(4):1-6. 吴吉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禹群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地质,2010,31(4):封2-扉页1. 王寒梅. 上海地面沉降风险评价及防治管理区建设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4):7-11,17. 杨天亮,严学新,王寒梅,等. 水位与沉降双控模式下浅层地下水压力回灌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4):12-17. 刘金宝,张月萍,吴建中. 上海地下水环境容量评价及在地面沉降控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4):18-22,28. 杨艳,贾三满,王海刚. 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上海地质,2010,31(4):23-28. Michael Zhao,林辉. GeoWatch InSAR数据处理技术及在天津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4):29-35,42. 刘毅,Donald C Helm,焦珣. 求解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参数的逆问题 . 上海地质,2010,31(4):36-42. 张风霜,薄万举,陈聚忠,等. 天津滨海新区地面沉降预测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4):43-47,86. 瞿成松. 基坑降水系统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4):48-52. 曹金亮,刘瑾,乔清海,等. 太原市主要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4):53-56,89. 张阿根,杨天亮.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 上海地质, 2010,31(4):57-63. 李民. 非开挖定向拖拉法施工管道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10,31(4):64-67,82. 孙海波,谢辉. 浅层地下水中甲烷气体调查与风险评价 . 上海地质, 2010,31(4):68-72. 王建文,孙秀容,王宏科,等. 地下煤层自燃区地震勘探研究 . 上海地质, 2010,31(4):73-75. 庄一兵. 地铁穿越工程地质环境监护技术方法与 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4):76-78. 杨如增,朱新发,葛梦雅,等. 电气石微粉吸附水体中金属离子及其机理分析 . 上海地质,2010,31(4):79-82. 余东华,杨如增,任杰. 电气石矿物吸附铜离子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 2010,31(4):83-86. 孟祥振,赵梅芳,郭昀. 确定二轴晶宝石Nm值的实用作图法 . 上海地质,2010,31(4):87-89. 欧阳恒. 福建寿山石分布及其特点 . 上海地质, 2010,31(4):90-94. 本刊编辑部. 本刊对稿件的规范要求 . 上海地质, 2010,31(4):94. 本刊编辑部.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总目次 . 上海地质, 2010,31(4):I-IV. 本刊编辑部. 中国知网《上海地质》期刊评价报告 . 上海地质, 2010,31(4):V. 本刊编辑部. 《上海地质》2011年起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公告 . 上海地质, 2010,31(4):VI. 本刊编辑部.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征订启事 . 上海地质, 2010,31(4):VI. 本刊编辑部. 会议简讯 . 上海地质, 2010,31(4):封3.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增刊(2010年11月30日出版,“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总第116期) ============================================================================= 陈华文. 序 . 上海地质,2010, 31(S1): I. 张阿根. 前言 . 上海地质,2010, 31(S1): II. 魏子新. 上海城市地质及其社会服务机制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2. 史玉金. 上海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3-4. 严学新,张阿根,龚士良. 长江口岸带经济圈地质工作及其服务领域拓展 . 上海地质,2010, 31(S1): 5-6,11. 杨天亮,严学新,王寒梅,等. 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工程性地面沉降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7-11. 石铭. 生态城市建设土地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2-15,23. 高明志,罗斐. 济南环境地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6-19. 邢怀学,葛伟亚,董志高,等. 基于GIS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福州市为例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0-23. 张冬冬. 承压降水引起周边环境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4-28. 张卫国. 深基坑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及控制运行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9-32,40. 冯克印,刘善军,王集宁,等. 鲁能运河电厂长沟岩深水源地水位模拟预测 . 上海地质,2010, 31(S1): 33-37. 王加恩,康占军,梁河,等. 浙江省灰岩固碳能力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38-40. 宋意勤,孙桂石,王振友,等. 扬州市地质构造背景与氡浓度之间关系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41-42,63. 兰莎. 宁德地质公园奇特景观的科学价值浅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43-47,52. 吴维平,柏林,郑炎贵,等. 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综合评价 . 上海地质,2010, 31(S1): 48-52. 仇晓燕,周晓丹,万启春. 江苏扬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 上海地质,2010, 31(S1): 53-59. 崔可锐,周阳,管政亭,等.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膨胀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S1): 60-63. 李平. 桩端土组成复杂情况下的工程勘察 . 上海地质,2010,31(S1): 64-67. 黎春林,缪林昌. 盾构高水位下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68-72,79. 查甫生,廖斌,崔可锐. 掺粉煤灰——石灰对膨胀土胀缩性的影响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73-76. 崔可锐,刘金星,查甫生. 淮南刘庄煤矿地基人工冻融土工程性质与中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77-79. 陈伟宏. 利用静力触探护管进行承压水观测技术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80-82. 蔡宽余. 深基坑工程减压降水自动控制系统建设 . 上海地质,2010, 31(S1): 83-84,88. 孙瑞瑞. 软土地基中基坑渗透破坏机理和对策 . 上海地质,2010, 31(S1): 85-88. 周俊峰. 可控制一井分层降水技术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89-93. 沈日庚. 哈尔滨大耿家立交岩土工程关键问题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94-97. 蒋益平. 关于上海勘察规范中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几点讨论 . 上海地质,2010, 31(S1): 98-100. 梅祖明,殷婷,袁平凡,等. 上海地区滩涂土地整治改良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01-102,110. 胡艳华,王加恩,颜铁增,等. 浙北平原区土壤硒地球化学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03-106. 宋明义,黄春雷,董岩翔,等. 浙江富硒土壤成因分类及开发利用现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07-110. 刘军保,陈智渊,潘卫丰,等. 慈溪市土地质量调查和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11-113. 庞绪贵,曹秀华,代杰瑞,等. 山东省平阴县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特征与污染评价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14-117,132. 代东峰,徐金欣,姜同海,等. 东营市沿海地区农业地质特征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18-121. 廖启林,金洋,华明,等. 江苏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研究前景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22-127. 梅祖明,袁平凡,殷婷.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28-132.. 邵飞,朱永刚,李嘉,等. 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33-136. 张春池,杨恩秀,李秀章,等.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37-139,156. 毛建仁,赵希林,叶海敏,等. 武夷山成矿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与演化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40-144. 吴跃东. 大别造山带东南缘中新生代盆地类型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45-148. 李振生,张文俊,刘德良,等. 二氧化碳气成藏的断裂控制作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49-151,161. 吴跃东. 巢湖的形成与演变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52-156. 赖文金. 福建邵武观音山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57-161. 刘东辉. 龙永煤田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地层特征及聚煤环境讨论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62-164,171. 邓瑞锦. 福建省二叠系下统童子岩组东部含煤条带北段含煤性探讨——以尤溪县剑溪一带为例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65-167. 张蔚语. 皇山矿区铅锌多金属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68-171. 高文亮,汪石林,李芬,等. 赣北张十八铅锌银矿床主要金属矿物特征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72-175. 张勇,潘家永,刘建光,等. 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76-179. 周先军,何发林,李淑琴,等. 江西弋阳大源岭特大型瓷石矿床地质特征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80-183. 李健,王绍奇. 江西省莲花县江下垅粉石英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84-186. 张子军,黄丛运. 青海日龙沟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87-191. 丁正江,孙丰月,刘殿浩,等. 胶东福山北部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92-195. 宋宁.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 上海地质,2010, 31(S1): 196-199. 郑锡泉. 江苏省深部矿产勘查初步实践与思考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00-202. 张怀东,王根节,史东方.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初探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03-205. 曹达旺,陈永明,乐成生. 东至县兆吉口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06-209. 唐相生. 武夷山成矿带铀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10-213. 何丹丹. 找矿地质判据在河元背铀矿普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14-216. 封东晓,田美荣,张辉彩,等. 惠民凹陷西部张扭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17-221. 王长江,穆星. 陆相断陷盆地储层地震预测技术优化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22-226. 徐兵,刘惠民,周爱华. 陡坡复杂扇体油藏评价思路与方法 . 上海地质,2010, 31(S1):227-229. 李健. 埕岛油田水淹层测井响应原理及识别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30-232. 仇永峰. 包裹体测温技术在高邮凹陷北斜坡戴南组油气成藏期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33-235. 仇永峰,陈平原,崔晓晓. 高邮凹陷北斜坡中部泰州组烃源岩评价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36-239. 宋宁. 苏北盆地油气藏分布规律和主要控制因素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40-243. 徐剑斌,杨树彪. 上海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及勘察利用方向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S1):244-246. 黄江华,王少龙. 安徽省西北部地热资源与开发远景评价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47-250. 林小平,林木好. 福州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及管理建议 . 上海地质,2010, 31(S1):251-253,257. 胡宁,高海发,张良红,等. 浙江省嘉兴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与验证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54-257. 孙雄,柏林,查世新,等. 中国温泉之乡巢湖市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58-261. 陈良周,任兰花. 一种基于面模型的巷道三维自动建模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62-264. 吴银龙. 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在土石坝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65-267. 刘效贤,张春晓. 测井资料在新余梅山矿区(南区)煤组划分及对比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68-270.274. 易清平,杨庆华,狄家亮. 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在桃山铀矿田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71-274. 王太伟,黄明光,张运涛,等. 一种降低重铀酸铵产品水份的方法——反复沉淀法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75-276. 程秀明,林海,姜春永,等. 云南玉溪抗旱找水定位井典型实例分析与感悟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77-279,286. 徐卫良,马大洪,王安本,等. 苏北地区老井复查测井综合评价技术及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80-286. 林晓晖. 加强地勘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87-289,292. 倪云英. 论新时期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90-292. 黄春雷,蔡子华,王加恩,等. 土地质量档案建立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93-296. 邱志勇,王远西. 滁州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保护治理对策 . 上海地质,2010, 31(S1): 297-300. 本刊编辑部. 华东六省一市地质公园掠影 . 上海地质,2010, 31(S1): 封2,封3.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第3期(2010年9月30日出版)(总第115期) ================================================= 陈吉余院士接受本刊专访. 探寻长江河口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科学之道 . 上海地质,2010,31(3):1-8. 恽才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地质,2010,31(3):封2,扉页1. 陈华文.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与模式探索 . 上海地质, 2010,31(3):9-15. 何中发. 城市地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上海地质,2010,31(3):16-22,48. 陈勇,刘映,杨丽君,等. 上海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优化 . 上海地质,2010, 31(3):23-28. 黎兵. 上海近岸海域近30年来的地形演变和机制探讨 . 上海地质,2010, 31(3):29-34. 刘曦,杨丽君,徐俊杰,等. 长江口北支水道萎缩淤浅趋势分析 . 上海地质, 2010,31(3):35-40. 陈基伟. 上海市产业用地节约集约发展对策刍议 . 上海地质,2010, 31(3):41-44,82. 鲍海君,王犁苑,俞红燕,等. 农村宅基地适宜性评价集对方法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3):45-48. 朱万明,杨柏宁,唐继民. 基于频谱分析的地铁列车运行隧道振动加速度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3):49-52,57. 施文捷,张志勇. 矩形顶管施工周边地质环境变化规律分析 . 上海地质,2010,31(3):53-57. 厉鑫,苌红涛,杨天亮. 可靠度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3):58-60. 沈日庚. 上海地区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公式应用探讨 . 上海地质,2010,31(3):61-63,67. 陆惠泉. 地源热泵系统技术规程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10,31(3):64-67. 王娟,李良杰,刘运成. 庐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3):68-72,77. 闫晓山,廖宗廷. MAPGIS7.0二次开发及其在东秦岭—大别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3):73-77. 乐艳莉. 城市地质信息数据安全管理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3):78-82. 吴荣荣,何剑锋,王建国.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与第26次南极科考成果 . 上海地质,2010,31(3):83-90. 本刊编辑部. 《上海地质》将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的预告 . 上海地质, 2010,31(3): 封3. 本刊编辑部. 《上海地质》设卷及以往卷号追溯说明 . 上海地质,2010, 31(3): 封3.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第2期(2010年6月30日出版)(总第114期) ================================================ 黄雨,李景琳. 国际工程地质研究中的若干热点科学问题 . 上海地质, 2010, 31(2):1-7. 荆继红,孙继朝,韩双平,等. 珠江三角洲地区酸雨及酸化地下水分布特征 . 上海地质,2010,31(2):8-12. 费宇红,张兆吉,杨梅,等. 滹沱河平原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上海地质,2010,31(2):13-19. 张礼中,张永波,周小元,等.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 上海地质, 2010,31(2):20-25. 黄厚. SOA架构在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2):26-29. 薛健男,秦昌杰. ArcGIS在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 . 上海地质, 2010,31(2):30-34. 黄坚. 浅论上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行政许可职能 . 上海地质,2010, 31(2):35-37. 李众. 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 2010,31(2):38-42. 唐继民,孙志勇,郭陈,等. 上海长江大桥竣工荷载试验变形监测方法技术 . 上海地质,2010,31(2):43-49. 苏京平. 小角法在水平位移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 上海地质,2010, 31(2):50-53. 沈似龙,邱兴华,朱万明. 关于提高数字水准仪碎部点观测精度方法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10,31(2):54-57. 王瑛,蒋伟忠,陈小英,等. 琥珀及其仿制品的宝玉石和红外光谱特征 . 上海地质,2010,31(2):58-62. 《上海地质》2010年第31卷第1期(2010年3月30日出版)(总第113期) =============================================== 何中发. 上海市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类型与元素丰度相关关系特征 . 上海地质,2010,31(1):1-5. 黎兵,何中发. 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与管理的构想——以上海海岸带为例 . 上海地质,2010,31(1):6-10,20. 孙莉,琚娟,缪俊发,等. 上海市区承压含水层结构类型分区 . 上海地质, 2010,31(1):11-15. 杨石飞. 大面积土体堆载地基变形一般规律分析 . 上海地质, 2010,31 (1):16-20. 王波,吴秀珍. 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荷载分层传递特性试验分析 . 上海地质,2010,31(1):21-28. 陈尚荣,赵升峰. BP神经网络在基坑变形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31(1):29-31,41. 闫文中. 西安地裂缝与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 . 上海地质, 2010,31(1):32-37. 王洁华. 上海市废水排放与处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上海地质,2010,31(1):38-41. 杨振涛,陈春铁. 城市三维地质动态演示多通道投影技术 . 上海地质, 2010,31(1):42-45. 鲁智明,和再良,陈刚. 基坑工程监测中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测试计算方法 . 上海地质,2010,31(1):46-49. 朱万明. 外界光照对电子水准仪在地面沉降测量工作中观测质量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10,31(1):50-52. 金淼,王水强. 瑞雷面波在探测驳岸基础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10, 31(1):53-55. 陈德平. 率先勇进闯新路——上海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纪事 . 上海地质,2010,31(1):56-57. 裘伟明. 中国赏石文化内涵之探讨 . 上海地质,2010,31(1):58-63,66. 杨如增,葛梦雅,李敏捷. 盐浴法红宝石离子扩散优化处理研究 . 上海地质, 2010,31(1):64-66. 《上海地质》2009年第30卷第4期(总第112期): ============================ 卢明起. 浅部厚层粉性土分层中的一些问题 . 上海地质,2009,30(4):1-3,36. 斯碧峰. 三轴水泥土搅拌加固地基的应用与控制 . 上海地质,2009,30(4):4-7. 杨建刚,王永,伍习军. 水域工程物探浅议 . 上海地质,2009,30(4):8-11,63. 王治华,杨建刚. 物探在上海地区工程性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4):12-16. 曾来,廖文新. 三维视电阻率成像技术在地下构筑物勘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4):17-20. 司永峰. 基于姿态测量的深埋小口径地下管道探测技术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4):21-24,28. 顾夏贤,刘东坤. 瞬态瑞雷面波在压密注浆地基处理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4):25-28. 陈贻胜. GPS准动态地形测量在特殊环境下的灵活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4):29-32,54. 万从容,郭容寰,杨常红. 数字真正射影像的研制 . 上海地质,2009,30(4):33-36. 金雯.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事故现场勘查 . 上海地质,2009,30(4):37-41. 朱蕾,张玮,杨丽君,等. 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制图综合 . 上海地质,2009,30(4):42-45. 徐俊杰,杨丽君,刘映. 利用ArcGIS提取CAD中分离式标注水深 . 上海地质,2009,30(4):46-48. 张小会,吕志江,刘鹍鹏,等. 上海城市室内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4):49-54. 罗晚康,陶敏,缪盾. 区域建设中规划、土地、市政等专业数据整合应用基础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4):55-58. 孙彦伟,李勤奋,何中发,等. 上海市农用地分等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4):59-63. 《上海地质》2009年第30卷第3期(总第111期): ============================ 陈华文. 在上海市地质学会第八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2009,30(3):1-2. 詹运洲. 基于转变发展方式条件下的上海市产业用地政策思路 . 上海地质,2009,30(3):3-7. 袁华宝.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09,30(3):8-9,23. 高魏,李勤奋. 上海市农地非农化驱动机制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3):10-16. 廖远琴,李晓东,朱荣纲. 从第二次土地调查看上海市地籍管理 . 上海地质,2009,30(3):17-19. 王瑞,曹操,王超领. 上海城市地下空间权利设置与土地管理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3):20-23. 杨岳,张永珍. 构建上海市地价管理体系的设想 . 上海地质,2009,30(3):24-27,31. 徐艳丽. 探索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中土地估价师的组织与管理——以上海市为例 . 上海地质,2009,30(3):28-31. 张玮,陈基伟,刘雯,等. 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可利用土地资源评价 . 上海地质,2009,30(3):32-34. 何中发,孙彦伟,方正,等. 生态地球化学成果应用于农用地分等及质量动态监测初步构想 . 上海地质,2009,30(3):35-38,43. 段浩.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 . 上海地质,2009,30(3):39-43. 周金龙,贺军. “批项目、核土地”指标研究初探——以上海市为例 . 上海地质,2009,30(3):44-48. 郭忠诚,施玉麒. 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对规划修编的启示 . 上海地质,2009,30(3):49-52,62. 刘慧,郁钧,段浩. 新形势下的上海开发区土地建设 . 上海地质,2009,30(3):53-56. 朱超嵩.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近距离穿越M8号线地铁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3):57-62. 顾一峰. 软土地基中大型沉井的施工技术 . 上海地质,2009,30(3):63-66. 《上海地质》2009年第30卷第2期(总第110期): ============================ 冯经明. 认识地球,保障可持续发展 . 上海地质,2009,30(2):1-2. 陈华文. 在纪念第40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仪式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2009,30(2): 3. 谢建磊,方正,李金柱,等. 上海市地热资源地质条件及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2): 4-10. 严学新,王寒梅,方正,等.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解析 . 上海地质,2009,30(2): 11-14. 杨天亮,严学新,王寒梅,等. 基坑施工引发的工程性地面沉降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2): 15-21. 方志雷,王寒梅,吴建中,等. InSAR技术在上海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2): 22-26. 邹旭华. 利用城市雨水回灌地下水防治地面沉降技术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09,30(2): 27-29. 张凯,谢弘帅. SMW工法在淤泥层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2): 30-33. 王波. 浅析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后注浆工艺的机理与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2): 34-40. 施亚霖,刘长礼. 上海地区地下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内容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9,30(2): 41-43,53. 陈丽蓉,兰宏亮,钟正雄. 大型海上风电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09,30(2): 44-47. 琚娟. 基于钻孔数据任意边域地层分界面B-Rep建模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2): 48-53. 谢弘帅.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车站基坑影响的有限元计算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2): 54-58. 乐艳莉,陈忠良. 上海市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 . 上海地质,2009,30(2): 59-61. 陈利群. 关于国土资源大调查经费管理重点的几点思考 . 上海地质,2009,30(2): 62-63. 黄旭林,景学立. 还地球应有之肾功能,让湿地持久健康地服务于人类 . 上海地质,2009,30(2): 64-66. 《上海地质》2009年第30卷第1期(总第109期): ============================== 李晓. 上海地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演化 . 上海地质,2009,30(1): 1-7. 岳文浙,杨祝良,陶奎元,等. 南京地区雨花台组层位与时代的厘定及沉积相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1): 8-15. 陈忠大,胡根兴,毛汉川,等. 杭州湘湖地区三维工程地质结构特征与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1):16-21. 严学新,杨建刚,史玉金,等. 上海市三维地质结构调查主要方法、成果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1): 22-27. 史玉金,陈洪胜,杨天亮,等. 上海市工程地质层层序厘定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上海地质,2009,30(1): 28-33. 魏子新,王寒梅,吴建中,等. 上海地面沉降及其对城市安全影响 . 上海地质,2009,30(1): 34-39. 魏子新,周爱国,王寒梅,等. 地质环境容量与评价研究 . 上海地质,2009,30(1): 40-44. 何中发,方正,孙彦伟,等. 农用地土壤中汞元素形态特征浅析 . 上海地质,2009,30(1): 45-49. 吴建中,俞俊英,李晓,等. 上海地区第四承压含水层沉积环境及结构特征 . 上海地质,2009,30(1): 50-53. 刘映,尚建嘎,杨丽君,等. 上海城市地质信息化工作新模式初探 . 上海地质,2009,30(1): 54-58. 王治华,曾来,廖文新,等. 横波反射法在研究上海东西部硬土层过渡变化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9,30(1): 59-62. 《上海地质》2008年第29卷第4期(总第108期): ============================ 廖远琴,邱蕾. 短基线GPS控制网双差整周模糊度的直接解算方法 . 上海地质,2008,29(4): 1-6. 黄玮华. 天然气主干网长期沉降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构想 . 上海地质,2008,29(4): 7-9. 高卫东,孟磊,张海荣,等. FEFLOW软件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4): 10-13. 王良民,曹兴国,陈洁金,等. 软基处理中土方量的计算方法 . 上海地质,2008,29(4): 14-16,33. 谢建磊,王寒梅,何中发,等. 上海市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地质调查现状及展望 . 上海地质,2008,29(4): 17-23. 顾明光,龚日祥,卢成忠,等. 杭州湾岸线变迁与城市规划建设 . 上海地质,2008,29(4): 24-29. 李斌,王舒畋,杨文达,等. 平潭岛外~乌丘屿段滨海断裂活动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4): 30-33. 胡英,张瑞伟. 双河油田核三段Ⅱ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4): 34-37. 周金龙,董智渊. 上海市存量工业土地再开发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 . 上海地质,2008,29(4): 38-41. 李众,陆惠泉. 刍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G/TJ08-202-2007)的变化与不足 . 上海地质,2008,29(4): 42-45. 龙剑杰. 轨道交通下立交区间基坑降水技术 . 上海地质,2008,29(4): 46-49. 黄卫权. LISP for CAD与岩土工程勘察平面图处理 . 上海地质,2008,29(4): 50-54. 景学立. 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七届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2008年第一届学术会议纪要 . 上海地质,2008,29(4): 54-55. 《上海地质》2008年第29卷第3期(总第107期): ============================ 陈华文. 关于上海地质工作发展的思考 . 上海地质,2008,29(3): 1-3. 赵俊峰,张毅祥. 南海东北部磁静区深部构造及成因模式 . 上海地质,2008,29(3): 4-7. 印峰. 水陆过渡带改进地震施工方法初探 . 上海地质,2008,29(3): 8-10. 王勇,史美璞,周诗可. 红外辐射探测地下管道效果初探 . 上海地质,2008,29(3): 11-12. 吴宝杰,杨桦,张伟光. 探地雷达数据的S变换时频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3): 13-15,19. 刘刚. 废弃矿山生态快速恢复技术 . 上海地质,2008,29(3): 16-19. 朱省峰. 浅谈城市水资源管理 . 上海地质,2008,29(3): 20-21,26. 解子军,魏建华,高强,等. 钢筋混凝土圆环内支撑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设计与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3): 22-26. 阎洪军,葛瑛芳,陈军. 通过断层分区实现复杂地层的三维显示 . 上海地质,2008,29(3): 27-29,33. 张波,陈艳,陈兰芳. 土颗粒沉降分析用水类型测试效果的检验比较 . 上海地质,2008,29(3): 30-33. 朱晓慧. 烟台某浮筒软土地基搅拌桩加固配方试验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3): 34-36. 周姗姗,施云燕. 基于GM(1,1)的组合灰色模型预测软基沉降 . 上海地质,2008,29(3): 37-40,44. 陈宪保,柳成志,董秀超,等. 伊舒地堑方正断陷新安村组沉积微相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3): 41-44. 胡慧婷,李占东,苏书震,等. 松辽盆地长垣以西中浅层三级构造发育史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上海地质,2008,29(3): 45-49. 周照青. 浅谈合同价款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 上海地质,2008,29(3): 50-52,56. 华益梅,李如友. 地质公园旅游形象测量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3): 53-56. 卢保奇,亓利剑,夏义本. 四川软玉猫眼的谱学综合鉴定 . 上海地质,2008,29(3): 57-60. 孙凤贤,谷丰,徐小磊. 安徽省观赏石资源的分布及合理开发利用 . 上海地质,2008,29(3): 61-66. 《上海地质》2008年第29卷第2期(总第106期): ============================ 陈华文. 在2008年地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上海地质,2008,29(2): 1-2,26. 张文龙. 上海全新统地层中地下水类型和不良作用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2): 3-6. 李珍,李杰,李贞,等. 浙江嵊泗海域第四纪沉积层序及承压水层位特征初探 . 上海地质,2008,29(2): 7-13,38. 武龙祥,刘江波,张准,等. 云南省兰坪县凤岩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 上海地质,2008,29(2): 14-17. 王荣彪,金清山.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岩土地质与施工沉降控制 . 上海地质,2008,29(2): 18-22. 石长礼,熊卫兵,祁镇廷. 崇明越江隧道岩土工程概要 . 上海地质,2008,29(2): 23-26. 张旭,邵华,季蓓蓉. 基坑开挖施工对临近地铁影响的实测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2): 27-29,34. 刘细元,王道英,熊顺伟,等. 江西中部某铁矿开采开发对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 上海地质,2008,29(2): 30-34. 雷万荣,顾琳娜,程志华,等. 江西省九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 . 上海地质,2008,29(2): 35-38. 刘云生,陈军,王必金,等. 盆地构造图三维可视化系统开发的实例介绍 . 上海地质,2008,29(2): 39-42,56. 廖远琴,邱蕾,李晓东,等. GPS伪距双差方法比较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2): 43-46,66. 翟雨阳,刘钦甫,张立德,等. 数值模拟技术在海坨子油田开发调整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2): 47-50. 宋蓓,沈刚,朱伟林. 自动化监测技术在我国首条大型电力隧道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2): 51-53. 李小平. 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病害探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2): 54-56. 张海玲,王家林,许惠平. 遥感地质分析在油气靶区建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2): 57-59. 刘兰,黄得利,李照勇. 松辽盆地宋芳屯油田扶杨油层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2): 60-62. 闫伟林,张剑风,王德平. 巴彦塔拉油田南屯组、铜钵庙组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2): 63-66. 《上海地质》2008年第29卷第1期(总第105期): ============================ 王昕,王张华,徐浩. 近1500年来吴淞江水系演变及其淤塞原因探讨 . 上海地质,2008,29(1): 1-4,48. 华解明. 城市应急供水水源地建设的意义——由太湖水污染的思考 . 上海地质,2008,29(1): 5-7,17. 陈庆,张洪沙,崔永昆. 上海周边海域潜在的浅层气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 上海地质,2008,29(1): 8-12. 刘清玉,戴雪荣,王立群. 巢湖沉积物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 . 上海地质,2008,29(1): 13-17. 肖裕生,钟华平,谢石连. 浅谈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与地下水保护 . 上海地质,2008,29(1): 18-20,43. 陈杰,辛伟,丁元陶.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 上海地质,2008,29(1): 21-23,56. 沈闪亮. 临港新城地质特征及其对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1): 24-28. 王晓,韦俊山,李巨龙,等. 有限元法模拟开挖引起的基坑水平位移和邻近建筑物沉降 . 上海地质,2008,29(1): 29-31,52. 黄金鼎,纪友亮. 陆相裂陷湖盆三级层序类型与发育模式——海拉尔盆地某凹陷为例 . 上海地质,2008,29(1): 32-36,65. 刘慧. 上海开展工业开发区土地利用绩效评估的意义 . 上海地质,2008,29(1): 37-39. 周金龙. 上海市建设用地勘测定界若干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08,29(1): 40-43. 巫虹,富锡良.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中关于沉降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分析 . 上海地质,2008,29(1): 44-48. 李淑海. 运用水平定向钻进技术实施管道更换的新方法 . 上海地质,2008,29(1): 49-52. 富锡良,巫虹,沈仁之. 瞬态瑞雷波法在软土地区地基加固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8,29(1): 53-56. 陈琳琳,须雪豪. 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思路中的模糊思维 . 上海地质,2008,29(1): 57-59,70. 胡霞,黄得利,李照勇. 松辽盆地宋芳屯油田扶杨油层孔隙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 上海地质,2008,29(1): 60-62. 杜先芳,李占东,柳成志. 贝西斜坡构造特征、油气分布规律及控油因素 . 上海地质,2008,29(1): 63-65. 许佳君,廖宗廷,周征宇. 和田、格尔木与溧阳三地软玉微观结构的对比研究 . 上海地质,2008,29(1): 66-68. 《上海地质》2007年第28卷第4期(总第104期): ============================ 王翠玲. 天津市表土层固结变形过程中微观结构特征初探 . 上海地质,2007,28(4):1-3,44. 叶文勇,肖勤. 滩地软基强夯法加固试验实测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4):4-6,9. 陆祖国,胡宗城. 某储罐钻孔灌注桩质量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 . 上海地质,2007,28(4):7-9. 祝宜龙,白文波. 上部基坑施工对软土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与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4):10-13. 王宏伟,孙风贤. 花山谜窟景区2号、35号洞窟稳定性分析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4):14-20. 王艳,叶观宝. 水位对加筋土护岸挡墙的影响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4):21-24. 王倩,支崇远. 硅藻碳酸酐酶对石灰岩岩溶的作用及其生态意义 . 上海地质,2007,28(4):25-27. 刘细元. 江西省九江市规划区地下水特征及其环境评价 . 上海地质,2007,28(4):28-32. 雷万荣,周玉才,章勇,等. 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体系建设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4):33-36. 李芳,金鹰,刘曙光. 高岭土颗粒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4):37-40. 易达,金宗川,陈强. 液化判别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粘粒含量取值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4):41-44. 王宣庆,李可丁. 利用半参数模型精化GPS单点定位 . 上海地质,2007,28(4):45-47,51. 袁江红. 以坐标差为因子的导线平差 . 上海地质,2007,28(4):48-51. 王荣华,干嘉元,过仲阳,等. 模糊理论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4):52-55. 孙玉花,纪友亮,王怀忠. 高尘头地区砂层渗透率对石油运移与聚集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4):56-59. 张文龙. 对上海市地质灾害灾种和致灾因素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4):60,13,63. 郑丽,马木兰,何丽红. 梭布垭奥陶纪地质公园旅游开发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4):61-63. 马婷婷,廖宗廷,周征宇. 岫岩软玉矿床成因研究现状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4):64-66. 《上海地质》2007年第28卷第3期(总第103期): ============================ 刘海军,董志刚,张罗磊,等. 辽河红星地区沙一段储集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3):1-4,9. 孙海雷,柳成志,刘华晔. 徐家围子断陷兴城地区营四段储层沉积特征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3):5-9. 陈海洲,李瑞军. 深水浊积砂体的成因机理及特征 . 上海地质,2007,28(3):10-13. 石长礼,张惠忠. 加强上海地区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 上海地质,2007,28(3):14-17,26. 杨玉华. 安徽省阜阳市深层孔隙水资源评价中的越流问题 . 上海地质,2007,28(3):18-19. 眭素刚,范柱国,马玲,等. 宾川县拉乌滑坡稳定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3):20-22. 孙莉,陈波,许丽萍,等. 上海地铁车站勘探工作量布置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3):23-26. 胡培进,汪中卫,李强. 变截面桩的力学性能及工程意义 . 上海地质,2007,28(3):27-31,58. 黄小秋. 城市高架道路沉降监测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3):32-34,44. 孙亚哲,高倚山,吴建,等.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在电厂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实例 . 上海地质,2007,28(3):35-39. 鲍生谋,丁俊文. DX桩在软土地区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3):40-44. 曾来,谭春. 综合物探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3):45-47. 孙中旭,陈天慧. 磁梯度探测在工程基桩桩长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3):48-50,62. 刘万恩. 高密度电法探测基岩起伏和隐伏断裂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3):51-53. 王中,安朝晖. 三维地震可视化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3):54-58. 李平,周越刚. 昌化鸡血石常见地子的成分与岩性 . 上海地质,2007,28(3):59-62. 陈盈,廖宗廷,薛秦芳. 山东蓝宝石的包裹体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3):63-66. 《上海地质》2007年第28卷第2期(总第102期): ============================ 张玉兰. 从孢粉、藻类研究看马桥先人的生活环境 . 上海地质,2007,28(2):1-4. 刘细元,衷存堤. 江西省九江市规划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估 . 上海地质,2007,28(2):5-10. 周涛,党海燕,王国欣. 隧道衬砌背后空洞引起塌方的分析与处理 . 上海地质,2007,28(2):11-12,37. 王爱军,朱伟林,石丽君. 西藏路电力隧道三号井施工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因素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2):13-17,44. 李伟,熊福文. 潮汐对过江隧道沉降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07,28(2):18-20. 王德刚,李新同. 深基坑施工周边管线变形监测分析和处理 . 上海地质,2007,28(2):21-24. 许锋,周学明,汤海辉,等. 软土地区大面积多层次基坑设计实例浅析 . 上海地质,2007,28(2):25-28,10. 郑少河,姚海林,葛修润. 气候影响下膨胀土开裂的力学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2):29-32. 张文虎,陈峰,周学明. 龙泉港出海闸基坑围护设计和监测数据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2):33-37. 吴英,印文东. 关于用室内三轴(CD)试验方法确定基床系数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2):38-40. 王克明,尹骥,管飞. 基于模糊数学的复合土钉支护方案评判 . 上海地质,2007,28(2):41-44. 高飞. 上海地区超长后注浆钻孔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2):45-48,55. 应伯宣,陈军. 浅谈基桩检测声测管的选择 . 上海地质,2007,28(2):49-51. 饶险峰,王治华,孙正浩. 地球物理技术在非开挖工程中的应用评价 . 上海地质,2007,28(2):52-55. 谭春,王永,杨振涛. 高频地质雷达在堤坝路面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2):56-59,67. 程耀清,田立新,张中巧,等. A构造勘探潜力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2):60-63,70. 卢保奇,亓利剑,夏义本,等. 四川软玉猫眼的显微结构及扫描电镜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2):64-67. 毛婧芳,杨如增,李敏捷,等. 新疆白玉与江苏小梅岭白玉的结构性差异与感观效果的关系分析 . 上海地质,2007,28(2):68-70. 《上海地质》2007年第28卷第1期(总第101期): ============================ 常远. 大别造山带核部两处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成因演化模式 . 上海地质,2007,28(1):1-6. 李军辉,张大智. 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 . 上海地质,2007,28(1):7-10. 安爱琴,纪友亮,单敬福. 渤南洼陷沙四上亚段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 . 上海地质,2007,28(1):11-16,53. 戴仕宝,杨世伦,李鹏,等. 长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对入海泥沙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07,28(1):17-20,28. 郭云,支崇远,赵宇中,等. 硅藻对地表石灰华沉积的生物作用及其意义 . 上海地质,2007,28(1):21-24. 牟建华,游文法,杨黎明. 上海M8线某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地面沉降影响 . 上海地质,2007,28(1):25-28. 孙正浩. 上海城市路下立交地道渗水现象原因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1):29-32,28. 徐凤昌,董锋,陈洪泳,等. 深基坑施工渗水、流砂等病害分析和处理 . 上海地质,2007,28(1):33-35,44. 归豪域,刘曙光,吴晓峰. 高含沙泥浆模型试验及其糙率纠正 . 上海地质,2007,28(1):36-39,53. 赵榆. 上海地区勘察阶段估算高层住宅沉降量的实用方法 . 上海地质,2007,28(1):40-44. 蒋小军,严学新. 可拓学理论在工程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1):45-49. 陈基伟. 数值分析软件Mathematica在测绘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7,28(1):50-53. 陈艳,唐剑良,桑玉萍. 变水头渗透仪器的计量校准 . 上海地质,2007,28(1):54-57. 孙亚哲,高倚山,王沪生.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荷载传递机理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1):58-62. 殷春娟,崔永高,郑大龙. 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07,28(1):63-66. 干嘉元,王荣华,过仲阳. 利用航空遥感图像进行河道自动提取的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07,28(1):67-70,57. 刘小军,王家林,吴健生. 二维大地电磁正则化共轭梯度法反演算法 . 上海地质,2007,28(1):71-74. 陈军,赵永辉,王永强,等. 基坑维护工程注浆效果的雷达检测 . 上海地质,2007,28(1):75-78. 《上海地质》2006年第27卷第4期(总第100期): ============================ 张阿根.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回顾与展望 . 上海地质,2006,27(4):1-4,63. 邱金波. 上海市第四纪地质研究的进展 . 上海地质,2006,27(4): 5-9. 顾澎涛. 关于上海地区金山群大地构造属性的思考 . 上海地质,2006,27(4): 10-13. 杨建刚. 工程物探方法在上海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4): 14-18. 严学新,史玉金. 上海市工程地质结构特征 . 上海地质,2006,27(4): 19-24. 龚士良.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 上海地质,2006,27(4): 25-29. 钮建定,胡振明,陈智勇. 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岩土工程 . 上海地质,2006,27(4): 30-34,29. 季军,张惠忠. 软土地区地铁、隧道工程勘察 . 上海地质,2006,27(4): 35-38,43. 王国良. 地面沉降危险性分级标准初探 . 上海地质,2006,27(4): 39-43. 冯铭璋,季军. 上海地区浅层气地质灾害评估 . 上海地质,2006,27(4): 44-47. 杨锦发. 生态地球化学土壤样品高精度测试与质量监控 . 上海地质,2006,27(4): 48-51. 陈国金,陈海洋,陈秋义. 巴东城区地质安全问题与防灾体系建设 . 上海地质,2006,27(4): 52-57. 吴钦. 西藏铬铁矿找矿方向和找矿方法问题探讨——兼论铬矿物探效果 . 上海地质,2006,27(4): 58-63. 李洪奎,杨锋杰. 山东金矿类型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上海地质,2006,27(4): 64-67,18. 《上海地质》2006年第27卷第3期(总第99期): ============================ 初丽兰,纪友亮,胡光明,等. 松辽盆地滨北地区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隐蔽油气藏预测 . 上海地质,2006,27(3):1-4,18. 王立群,戴雪荣. 长江口崇明东滩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及其环境意义 . 上海地质,2006,27(3):5-9. 刘细元,吴亮,衷存堤,等. 江西省新余市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 . 上海地质,2006,27(3):10-14. 王学杰,陈廷方,高德政. GIS公路地质环境评价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3):15-18. 王旭东,张惠忠. 增加岩土工程剖面图的第四纪地质含量 . 上海地质,2006,27(3):19-23,39. 刘文白,王梦瑜,周健. 桩-桶基础抗拔承载力分析 . 上海地质,2006,27(3):24-28,39. 许人平,叶勇,金建敏,等. 连拱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的监测与控制 . 上海地质,2006,27(3):29-32. 邓科;王世梅;张华伟. 陈家大院边坡稳定性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3):33-34,46,32,57. 王琦,过仲阳,吴健平,等. 基于GIS的上海市河道变化监测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3):35-39. 孙雅荣,芮建勋,陈能. 基于OLE海量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 . 上海地质,2006,27(3):40-42. 王克,沈洪,牟建华,等. 综合物探方法在上海市防汛墙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3): 43-46. 朱兆军,顾和和,朱恒力. 基于GIS技术的矿山土地管理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3):47-48,60. 徐有缘,周健,缪俊发. Laplace方程若干问题的解及其在渗透破坏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3):49-52. 刘振田,侯东立,乔建敏. 北京地区工程地质钻探工法对土工试验指标影响的统计分析 . 上海地质,2006,27(3):53-57. 黄新才. 监测数据远程传送的方法——全站仪数据远程监测系统简介 . 上海地质,2006,27(3):58-60. 朱沁,陈晖,李韬. 沉桩挤土对孔隙水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3):61-63. 王久华. 山东省金刚石矿中的绿色钻石及其特征 . 上海地质,2006,27(3):64-66,63. 《上海地质》2006年第27卷第2期(总第98期): ============================ 刘建生,马荫生,钱耀中. 物探技术在大桥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2):1-4. 王旭东,范翔宇,郑烨. X3M探地雷达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2):5-8,20. 周建胜. 隧道超前地质精确预报 . 上海地质,2006,27(2):9-12,66. 甘会春,陆敬辉,仝金太. 基桩缺陷的神经网络判别法 . 上海地质,2006,27(2):13-15,48. 张文伟,张杰,褚光,等. 低应变检测基桩扩径现象 . 上海地质,2006,27(2):16-20. 赵永辉,吴健生,张昊. 曙光雷达数据处理软件系统 . 上海地质,2006,27(2):21-25. 郦逸根,董岩翔,朱有为,等. 关于茶、稻中铅、氟限量标准的讨论 . 上海地质,2006,27(2):26-29,66. 陈基伟,韩雪培. 从上海城市建筑密度看城市用地效率与生态环境 . 上海地质,2006,27(2):30-32,66. 陈军,李勤奋,周学明. 东海大桥大乌龟近岛段的工程地质施工勘察 . 上海地质,2006,27(2):33-35. 彭德红. 某体育场边坡滑坡分析与治理方案 . 上海地质,2006,27(2):36-38,52. 章荣国,梅奇. 缅甸船厂抽水试验井壁坍塌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上海地质,2006,27(2):39-42. 施广明,唐有职. SMW工法在深基坑围护工程中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2):43-44,62. 杨振涛,李晓东,李晓. 管道沉降监测与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2):45-48. 刘万恩. 滨海城市高密度电法观测精度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2006,27(2):49-52. 陈贻胜. 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2):53-56. 龚士良,吴建中. “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会议情况介绍 . 上海地质,2006,27(2):57-62. 卢保奇,亓利剑,夏义本. 四川石棉县蛇纹石猫眼的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2):63-66. 《上海地质》2006年第27卷第1期(总第97期): ============================ 何良军,张藻,楼颂平,等. 物探在长江水下三角洲勘查淡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上海地质,2006,27(1):1-4. 赵竹占,孙秀容,戴纯俊. 波动与振动技术在建设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1):5-8,23. 杨泉宁,刘建生. 物探技术在工程勘察领域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1):9-12. 陆志华,褚光,高建忠. 大直径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 . 上海地质,2006,27(1):13-18,32. 马文亮,卢秋芽. 多波束在海底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比例尺测量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06,27(1):19-22,28. 张先林. “城市地质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取得圆满成功 . 上海地质,2006,27(1):23. 夏晨,李金柱,何中发. 上海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地球化学背景值研究 . 上海地质,2006,27(1):24-28. 赵增敏,李明朗. 天津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环境课题 . 上海地质,2006,27(1):29-32. 徐波,周申立,康艳梅,等. 四川华蓥山地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上海地质,2006,27(1):33-36,40. 吴权,费廷玉. 拟建深基坑降水试验岩土工程分析 . 上海地质,2006,27(1):37-40. 张晓峰,叶萌. 紧邻在建主楼桩基的地下室基坑围护设计实例 . 上海地质,2006,27(1):41-44,61. 李新同. 土建施工中超高压电力排管加固措施及其监测 . 上海地质,2006,27(1):45-47,54. 盛初根,刘孝武. 浙江平廊公路工程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实录 . 上海地质,2006,27(1):48-50. 高飞,丁国洪. 强夯施工振动传播的灰色预测方法 . 上海地质,2006,27(1):51-54. 俞平,郑驰. 浅埋硬土层小截面短桩沉桩分析 . 上海地质,2006,27(1):55-57,64. 王大为,张罗磊. 大地电磁测深相位数据的研究和应用 . 上海地质,2006,27(1):58-61. 吴钦. 我国地质系统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进展 . 上海地质,2006,27(1):62-64. 夏建芳. 加强事业单位所属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 上海地质,2006,27(1):65-66. 《上海地质》2005年第26卷第4期(总第96期): ============================ 孙秀容,赵竹占,郦逸根,等. 上海越江隧道工程场地地层波速测试及其工程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4): 1-5. 龚士良. “第七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 . 上海地质,2005,26(4): 5. 周学明,袁良英,蔡坚强,等. 上海地区软土分布特征及软土地基变形实例浅析 . 上海地质,2005,26(4): 6-9,61. 魏根群,陈晖,樊向阳. 桩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5,26(4): 10-13,37. 刘满仓,胡明毅,胡忠贵,等. 八面河油田沙三段储层砂体层内非均质性研究与探讨 . 上海地质,2005,26(4): 14-16,20. 毛朝辉,文志云,刘国彬. 基坑施工时下方近距离隧道保护 . 上海地质,2005,26(4): 17-20. 沈洪,魏子新,吴建中,等. 黄浦江防汛墙沉降特征及其对防洪能力影响的分析 . 上海地质,2005,26(4): 21-24,29. 陆琴,梅祖明. 上海某厂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估 . 上海地质,2005,26(4): 25-29. 沈莽庭,刘红樱,李东红. 江西九江市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址适宜性评价优选 . 上海地质,2005,26(4): 30-33,40. 彭劼,施麟丽,陆玉琳.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应用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4): 34-37. 王水强,黄永进,唐坚. 一个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检测地下注浆效果的实例 . 上海地质,2005,26(4): 38-40. 陈琦慧,孙树林. 利用修正太沙基理论进行土体非线性固结沉降计算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4): 41-44. 王殊伟,陈正阳. 基于移动曲面模型的GPS高程拟合 . 上海地质,2005,26(4): 45-46,44. 张大智,纪友亮,刘洪林.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薄互层储层预测 . 上海地质,2005,26(4): 47-50,57. 费培云,季嵘,张道玲,等. 上海老港垃圾卫生填埋场隔离墙材料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4): 51-53,70. 袁江红. 提高GPS手持机定位精度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4): 54-57. 胡光明,纪友亮. 陆相盐湖层序地层学研究简述 . 上海地质,2005,26(4): 58-61. 孙庆峰. 结核状碳酸盐岩研究综述 . 上海地质,2005,26(4): 62-64,67. 《上海地质》2005年第26卷第3期(总第95期): ============================ 张玉兰.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3): 1-5,15. 张福瑞,戴雪荣,王立群,等. 安徽龙河口水库沉积物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上海地质,2005,26(3): 6-9. 宋伟建. 长江口海域地质灾害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3): 10-15. 王振宇. 浙江嵊泗海域海底淡水资源初探 . 上海地质,2005,26(3): 16-21. 孙秀容,郦逸根,赵竹占,等. 上海沪闵路高架桥场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评价 . 上海地质,2005,26(3): 22-25. 吴伟锋,强忠芳. 上海南汇东滩(五期)促淤圈围岩土工程勘察实例分析 . 上海地质,2005,26(3): 26-30. 黎薇,郭雅芬,王琦,等. 非点源污染的流域分配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3): 31-34,21. 刘万恩,蔡克俭,夏吉祥. 海上超长大钢管桩的高应变动力检测 . 上海地质,2005,26(3): 35-37. 李廷军. PDA高应变测桩技术在打桩监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3): 38-40,57. 王学杰,高德政,杨德生. 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准备及数据库设计 . 上海地质,2005,26(3): 41-43,15. 彭德红. 浅谈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上海地质,2005,26(3): 44-47. 姚海明,张雷,范厚彬. 软土三轴流变试验的数值仿真 . 上海地质,2005,26(3): 48-51. 石丽君,凌海,王爱军. 压密注浆加固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施工工艺与评价方法 . 上海地质,2005,26(3): 52-54. 欧东新,王家林. Mathematica软件在计算有限单元法系数矩阵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3): 55-57. 蔡宽余. 上海城市地质工作的市场开拓与营销战略 . 上海地质,2005,26(3): 58-60,66. 王久华. 山东省的彩色钻石资源 . 上海地质,2005,26(3): 61-62. 周征宇,廖宗廷,马婷婷,等. 回顾与展望:软玉的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3): 63-66. 《上海地质》2005年第26卷第2期(总第94期): ============================ 蒋建平,罗国煜. 苏通大桥区三种角砾灰岩的成因及其工程意义 . 上海地质,2005,26(2): 1-3. 刘清玉. 崇明东滩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 上海地质,2005,26(2): 4-7. 王亮,张彤. 崇明东滩15年动态发展变化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2): 8-10,15. 刘红,何青,孙雅荣.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 . 上海地质,2005,26(2): 11-15. 何跃平,朱合华,付艳斌,等. 软土地基三维粘弹性反演分析与变形预测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2): 16-18,23. 孙杰,唐益群,黄雨. 下沉式抗滑桩与普通抗滑桩内力分析比较 . 上海地质,2005,26(2): 19-23. 姚建阳,庄宏,房峻松,等. 抗拔桩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上海地质,2005,26(2): 24-26. 高飞,孙小刚. 上海地区场地剪切波速的特征分析 . 上海地质,2005,26(2): 27-29,36. 徐凤昌,邱文东. 土工试验仪器设备计量控制中的若干问题 . 上海地质,2005,26(2): 30-32,57. 李伟华,徐金明,蔡佩琦. 建立桩基工程数据库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2005,26(2): 33-36. 蔡宽余,杨晓慧.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 上海地质,2005,26(2): 37-40,45. 高建荣,张晓培,牛建军. 浅层折射波数据处理软件的开发 . 上海地质,2005,26(2): 41-45. 王峰,阮斌. 浅层地震勘探震源性状探讨 . 上海地质,2005,26(2): 46-48,52. 曾宪珪,廖超. SDM与GIS的集成模式探讨 . 上海地质,2005,26(2): 49-52. 余东华,杨如增,徐红奕,等. 电气石复合材料微孔吸滤剂在香烟“降焦减害”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2): 53-57. 卢保奇,元利剑,夏义本. 四川软玉猫眼赋存的围岩显微结构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2): 58-62. 仰文章. 上海的地质遗迹——贝壳沙冈 . 上海地质,2005,26(2): 62. 《上海地质》2005年第26卷第1期(总第93期): ============================ 张阿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上海城市地质工作 . 上海地质,2005,26(1):1-3,54. 邱金波. 上海市浅部数层硬土的沉积环境、时代及划分对比 . 上海地质,2005,26(1): 4-9. 叶茂林,傅强,李维锋.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二叠系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1):10-14. 张玉兰. 孢粉分析在环境考古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15-17. 陈基伟,梅安新,袁江红. 从海岸滩涂变迁看上海滩涂土地资源的利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18-20,28. 陈宇,唐军. 上海地区某高层建筑基坑开挖和沉桩环境效应浅析 . 上海地质,2005,26(1): 21-24,45. 程徽丰,陈宝. 外滩防汛墙二期工程防御能力分析 . 上海地质,2005,26(1): 25-28. 皇甫熹. 东海大桥(大乌龟近岛段)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上海地质,2005,26(1): 29-31,61. 瞿成松,罗建军,曹惠宾. 白龙港污水排放系统某浦东工作井降水工程 . 上海地质,2005,26(1): 32-37. 程筠菁,陈峰,王书增. 软土地区双排桩门架式挡墙的分析和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38-41. 尹骥,许峻峰. 抗剪强度折减系数法在求解复合土钉支护的稳定系数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42-45. 张琪,王珍. 高密度电法在上海地区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46-48. 葛双成. 坝体隐患的雷达探测技术及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49-51. 王永,谭春,乐艳莉. 地质雷达在安徽定远水库土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5,26(1): 52-54. 黄克辉. 基坑测斜观测数据误差分析方法研究 . 上海地质,2005,26(1): 55-57. 周征宇,廖宗廷,马婷婷. 缅甸翡翠原生矿床成因机制新探 . 上海地质,2005,26(1): 58-61. 张若虹. 浅析中国加入WTO对矿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05,26(1): 62-63,14. 《上海地质》2004年第25卷第4期(总第92期): ============================ 张鹏飞,史玉金,曾正强,等.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址区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与评价 . 上海地质,2004,25(4):1-6. 陈基伟,李俊祥. 特大城市地表水遥感信息系统研究 . 上海地质,2004,25(4):7-10. 李继明,蔡小玲,黄祖亮. 义乌城市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城市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2004,25(4):11-14,18. 李伟,高广运,邱畅. 载荷试验确定基床系数修正方法的讨论 . 上海地质,2004,25(4):15-18. 杨斌娟,马骏,刘燕. 颗粒分析用量筒的规格标准和计量标定 . 上海地质,2004,25(4):19-22. 施麟丽,乔建敏,陆玉琳. 真空—复水联合预压法在大面积软土地基上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23-25,32. 陈宗培,张健超. 深基坑开挖,支撑与《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 上海地质,2004,25(4):26-28. 朱兆勇,陶伟,赵永强. 强夯联合塑料插板堆载预压法在陈海公路中段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29-32. 李超. 工程勘察测试数据分析处理过程 . 上海地质,2004,25(4):33-35,40. 宋蓓,戴晓燕,郁建华.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 上海地质,2004,25(4):36-40. 过仲阳,陆衍,戴晓燕. 空间数据挖掘系统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41-44. 王永,谭春,曾来. 地质雷达方法在城市地下建(构)筑物权属调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45-47. 李宜宏,郁钧 . 地质雷达技术在和平饭店南楼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48-50. 谭春,王永. 多波列高密度地震影像法在沪崇隧道工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4):51-54. 李金柱,牛晓英,王正平,等. 上海市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管理对策 . 上海地质,2004,25(4):55-59. 牛晓英. 合理开发地下矿泉水不会造成地面沉降 . 上海地质,2004,25(4):60-61. 邹平. 控制好细节就控制了质量——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质量管理 . 上海地质,2004,25(4):62-64. 《上海地质》2004年第25卷第3期(总第91期): ============================ 成利民,王如金. 杭州湾大桥岩土工程勘察 . 上海地质,2004,25(3):1-5. 项培林,沈日庚. 高速公路沿线暗浜填土的勘察和评价 . 上海地质,2004,25(3):6-8,37. 黄斌,熊巨华. 不同桩型情况下的桩基差异沉降三维有限元分析 . 上海地质,2004,25(3):9-14. 顾澎涛. 2004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上海总营在上海市成功举办 . 上海地质,2004,25(3):14. 樊向阳,陈波. 扁铲侧胀试验估算地基承载力初探 . 上海地质,2004,25(3):15-18,23. 杨石飞,辛伟. 改性污泥作填埋场覆盖材料室内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4,25(3):19-23. 张海. 上海人工半岛地区岩土工程特性 . 上海地质,2004,25(3):24-26,30. 苏君毅,过仲阳,邱洁,等. PNN网络在预测MCS移动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3):27-30. 苏晓鸣,詹秀春,李思源. 偏振激发能量色散X荧光法在地球化学分析中应用及其与波长色散X荧光法的比较 . 上海地质,2004,25(3):31-37. 刘峥,巫虹. 岩石Kaiser效应测地应力原理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 上海地质,2004,25(3):38-41,56. 璩继立,峁会勇. 盾构施工地面长期沉降的神经网络预测 . 上海地质,2004,25(3):42-46. 陈基炜,熊福文. GPS-RTK作业的若干技术问题与思考 . 上海地质,2004,25(3):47-50. 刘万恩. 高密度电法在天津软土地基勘察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3):51-56. 周金龙,乐艳莉. 地面沉降对工程沉降监测数据的影响及分析 . 上海地质,2004,25(3):57-61. 赵天库,葛为中,张忠良. 地质雷达快速检测运营公路隧道隐患 . 上海地质,2004,25(3):62-66. 《上海地质》2004年第25卷第2期(总第90期): ============================ 李智勇,洪雪晴. 苏州甪直第四纪地层划分 . 上海地质,2004,25(2):1-4. 杨斌娟,张波. 密度计法试验土用量规定的讨论 . 上海地质,2004,25(2):5-8,17. 尹骥,管飞. 对计算复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性的圆弧滑动法的改进 . 上海地质,2004,25(2):9-12. 关秀光,刘文白. 土工格栅与土的摩擦特性试验 . 上海地质,2004,25(2):13-17. 周恺华,李志斌,叶观宝,等. 单桩极限承载力实例分析灰色预测 . 上海地质,2004,25(2):18-21. 裴捷,水伟厚. 高能级强夯在深厚填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2):22-25. 祁乐凤,毛群芳. 工程勘察方案中“V”字型布孔原则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4,25(2):26-28. 丁海涛,王家林,许惠平. 基于MapObjects下潮汕坳陷区物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上海地质,2004,25(2):29-33. 唐龙喜,唐继民,汪维春,等. 变形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检验 . 上海地质,2004,25(2):34-36,43. 苏晓鸣. 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及其在地质分析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2):37-43. 曾洪飞,周健,贾斌. RBF神经网络在深基坑监测预测中的运用 . 上海地质,2004,25(2):44-47. 许方伟,陆次平,王荷萍,等. 用测井信息综合评价钻遇地层 . 上海地质,2004,25(2):48-53. 胡建平. KTG土工试验自动化采集系统的数据格式转换 . 上海地质,2004,25(2):54-56,61. 伍习军,童辛涛,施明. GPS在过江隧道江底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2):57-61. 汪哲. 市场识玉 . 上海地质,2004,25(2):62-64,33. 戴国林. 地勘工作商业化 . 上海地质,2004,25(2):65-66. 《上海地质》2004年第25卷第1期(总第89期): ============================ 严学新,方正,曾正强,等. 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 上海地质,2004,25(1):1-5. 张玉兰,宋建,贾丽. 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的发现及其古环境 . 上海地质,2004,25(1):6-8,35. 曾昭华.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中Mn元素的背景特征及其形成 . 上海地质,2004,25(1):9-12. 金瑞奔,杨如增,赵建夫. 沸石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 上海地质,2004,25(1):13-15. 曹国强,程高城. 拦蓄大气降水 缓解水资源矛盾 . 上海地质,2004,25(1):16-17,42. 王晓娟,毛群芳. 上海地区别墅型住宅小区勘察要点 . 上海地质,2004,25(1):18-21,27. 谢小林,贾坚. 预测和控制深基坑变形的抗隆起稳定系数法 . 上海地质,2004,25(1):22-27. 简浩,顾国荣,陈晖. 搅拌桩在基坑围护和压桩防护中的综合作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4,25(1):28-31. 周恺华,陈望春,缪俊发. 双排钻孔灌注桩围护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1):32-35. 杨文达. 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地震波特征研究 . 上海地质,2004,25(1):36-42. 郁标,郁钧. 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在高架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1):43-46,53. 常远,刘锐,杨嘉. 磷灰石裂变径迹技术与地学应用综述 . 上海地质,2004,25(1):47-53. 赵天库. 瑞雷面波技术在碎石桩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4,25(1):54-56,62. 黄志兵.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渗漏及堵漏 . 上海地质,2004,25(1):57-59,62. 张鲁钢. 浅谈房屋建筑砌体裂缝及常见裂缝的防治 . 上海地质,2004,25(1):60-62. 《上海地质》2003年第24卷第4期(总第88期): ============================ 陈沈良,张国安,谷国传. 长江口南汇边滩的演变及其沉积动力机制 . 上海地质,2003,24(4):1-4. 刘清玉,戴雪荣,何小勤. 崇明东滩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 . 上海地质,2003,24(4):5-8. 李金柱,施玉麒,吴继红,等. 上海市矿泉水的分布及其水化学特征 . 上海地质,2003,24(4):9-12,16. 李保珠,李峰,薛传东,等. 有限单元法在会泽铅锌矿涌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4):13-16. 张海峰,高松峰. 利用天然地质材料去除水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3,24(4):17-18,55. 冯铭璋,王晓娟. 工程勘察投标书的编制和评审 . 上海地质,2003,24(4):19-24. 牛晓英. 怎样科学饮用矿泉水 . 上海地质,2003,24(4):24. 高广运,张晓哲,水伟厚. 地基土地震液化数学分析的新思路 . 上海地质,2003,24(4):25-29. 张锦栋,舒翔,钟才根. 软土中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因素分析 . 上海地质,2003,24(4):30-33. 吴美玉,许家林. 软土地区基坑围护结构设计的实践 . 上海地质,2003,24(4):34-36. 郑永来,韩文星,傅强,等. 朝阳沟油田双30-2区扶Ⅰ层裂缝发育区预测研究 . 上海地质,2003,24(4):37-40. 戴晓燕,过仲阳,李勤奋,等. 空间聚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4):41-46. 杨世如. 超声波透射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4):47-51. 詹龙喜,郁钧,郁标,等. 连续跟踪数字化三维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 . 上海地质,2003,24(4):52-55. 廖文新,朱万明,施玉麒. 上海近代建筑的房屋质量检测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03,24(4):56-58,61. 杜湘. 基坑围护新技术在上海西门广场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4):59-61. 陈桃,周征宇,马婷婷. 宝玉石肉眼鉴定的依据 . 上海地质,2003,24(4):62-66. 《上海地质》2003年第24卷第3期(总第87期): ============================ 刘金水,廖宗廷,贾健谊,等. 东海陆架盆地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 . 上海地质,2003,24(3):1-6. 牛晓英. 饮水与健康 . 上海地质,2003,24(3):6. 许保桐,徐明德. 上海志留纪、奥陶纪地层新发现化石及其地层意义 . 上海地质,2003,24(3):7-10. 曾昭华,张志良. 地下水中砷元素的形成及其控制因素 . 上海地质,2003,24(3):11-15. 宫相霖,董荣鑫. 灰色系统在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3):16-21. 牛晓英. 饮用天然矿泉水对人体有什么好处 . 上海地质,2003,24(3):21,32. 叶观宝,陈望春,徐超. 强夯法地基处理有效加固深度的分析研究 . 上海地质,2003,24(3):22-25. 毛群芳,徐四一. 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3):26-29. 张浩罡. 钻孔灌注桩在某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 上海地质,2003,24(3):30-32. 王治华,夏学礼. 综合工程物探在上海地铁四号线抢险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3):33-40. 郁钧,郁标,黄新才. 自动化监测在市政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3):41-46. 高山,冯光胜,张旺生. 数字填图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实例——以民和试点图幅为例 . 上海地质,2003,24(3):47-50. 牛晓英. 什么是饮用天然矿泉水 . 上海地质,2003,24(3):50,60. 周征宇,李冉,陈桃,等. 矿物标型特征及其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以刚玉类宝石为例 . 上海地质,2003,24(3):51-55. 卢保奇,王赐银. 山西娄烦变质岩中蓝晶石、十字石和红柱石的特征及形成条件 . 上海地质,2003,24(3):56-60. 乐艳莉. 浅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上海地质,2003,24(3):61-62. 《上海地质》2003年第24卷第2期(总第86期): ============================ 方正,武健强,赵建康.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监测 . 上海地质,2003,24(2):1-4. 李金柱,梅祖明. 环境放射性危害 . 上海地质,2003,24(2):5-9. 徐金明. 动量BP算法及其在桩基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2):10-14. 顾澎涛. 上海市房地资源管理局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举办第34个“世界地球日”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 上海地质,2003,24(2):14. 顾中华,高广运,崔可锐. 合徐南段膨胀土分布及性质差异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 上海地质,2003,24(2):15-17. 蒋磊,戴金林. 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计算 . 上海地质,2003,24(2):18-21. 陈峰,王书增. 软基边坡稳定分析讨论 . 上海地质,2003,24(2):22-25,34. 王红罡,吕炳全,徐国强,等. 胜利油田埕北30潜山裂缝系统的地应力有限元法分析 . 上海地质,2003,24(2):26-30. 王萍,高飞,李虎山,等. 高分辩率层序地层学技术在牛871地区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2):31-34. 辛伟,杨振海. 高速公路碎石桩软基加固质量检测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2003,24(2):35-37,43. 卢崇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简介(3) . 上海地质,2003,24(2):38-43. 周金龙,郁钧. Auto CAD二次开发软件在上海市轨道交通R3线管线图制作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2):44-46. 王建红. 3700数控测井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2):47-52. 李新同,贺平,吕家禾. 船坞施工中钢板桩围护技术与监测 . 上海地质,2003,24(2):53-58. 张子清.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保护某厂濒危烟囱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3,24(2):59-62. 《上海地质》2003年第24卷第1期(总第85期): ============================ 张阿根. 城市地质与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上海地质,2003,24(1):1-4. 陈华文,魏子新. 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地质工作思考 . 上海地质,2003,24(1):5-7,16. 施玉麒,王寒梅,李金柱. 上海市海岸带资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 上海地质,2003,24(1):8-16. 董荣鑫,宫相霖. 小洋岛现代海岸类型及其特征 . 上海地质,2003,24(1):17-19,50. 陈国民,李隽毅,汤智青. 扁铲侧胀试验判别液化的研究和实践 . 上海地质,2003,24(1):20-24. 唐益群,施伟华,张先林. 关于流土和管涌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 上海地质,2003,24(1):25-31. 季军,祁镇廷,熊卫兵. 扁铲侧胀试验与静力触探试验的成果对比分析 . 上海地质,2003,24(1):32-35. 熊巨华. 水泥土围护结构的工程实例分析 . 上海地质,2003,24(1):36-39. 陈琳琳,胡佳庆,白洁. 西湖凹陷陆盆冲积体系河道演变规律探讨 . 上海地质,2003,24(1):40-44. 卢崇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简介(2) . 上海地质,2003,24(1):45-50. 陈昌斌,刘小青,张华,等. 上海地区首例自平衡法试桩 . 上海地质,2003,24(1):51-53,59. 吴云海. 八三玉的命名及其与天然翡翠的鉴别 . 上海地质,2003,24(1):54-59. 吴元水. 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研究 . 上海地质,2003,24(1):60-64. 《上海地质》2002年第23卷第4期(总第84期): ============================ 陈积芳. 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地球科学与信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2002,23(4):1-2. 蔡育天. 在第四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科技论坛“地球科学与信息化研讨会”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2002,23(4):3. 薛永祺. 机载成像光谱仪及其应用(简介) . 上海地质,2002,23(4):4. 马在田.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方法研究(摘要) . 上海地质,2002,23(4):5. 刘映,林北海,周俊峰. 上海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 . 上海地质,2002,23(4):6-10. 李勤奋,王寒梅,陆衍,等. 上海地面沉降模型研究及存在问题 . 上海地质,2002,23(4):11-15. 许惠平,王家林,陈华根.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演化、环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2,23(4):16-19. 张阿根.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进展简介 . 上海地质,2002,23(4):20-21. 龚士良. 2002年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 上海地质,2002,23(4):21. 叶为民,孙风慧. 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 上海地质,2002,23(4):22-24,57. 赵庆英,杨世伦,刘守祺.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 . 上海地质,2002,23(4):25-30. 王张峤,彭松. 上海市水环境变化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2002,23(4):31-36. 水伟厚,高广运,韩晓雷,等. 塔克拉玛干沙漠砂归一化性状研究及工程应用 . 上海地质,2002,23(4):37-40,46. 杨石飞,顾国荣,董建国. 旁压试验确定上海软土地区的单桩承载力 . 上海地质,2002,23(4):41-46. 张亚琴,郁标. 红外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 上海地质,2002,23(4):47-52. 钱建固,黄茂松,俞建金. 某强夯地基处理试验监测方案与成果分析 . 上海地质,2002,23(4):53-57. 陈荣斌,陈道清. 建立工程勘察资料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 . 上海地质,2002,23(4):58-61. 龚士良. 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通过专家评审 . 上海地质,2002,23(4):62. 《上海地质》2002年第23卷第3期(总第83期): ============================ 张阿根,龚士良,刘毅. 台湾地面沉降及其监测控制 . 上海地质,2002,23(3):1-5. 袁旭音,陶于祥,王润华,等. 湖州市不同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 . 上海地质,2002,23(3):6-11. 王寒梅,陆衍,李勤奋. 上海地面沉降监控中心 . 上海地质,2002,23(3):12-13. 辛伟. 上海市磁悬浮轨道交通线工程岩土工程概况 . 上海地质,2002,23(3):14-18. 王富葆,曹琼英,李弘,等. 上海市15-17ka.BP.的古地貌与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2002,23(3):19-24. 计国. 大型地下停车库结构防漏施工技术 . 上海地质,2002,23(3):25-26. 白洁,胡佳庆,王建红. 东海西湖凹陷春晓构造各井区含油气性特征 . 上海地质,2002,23(3):27-31. 胡佳庆,陆芸兰,蔡洪正. 用测井资料自动评价烃源岩 . 上海地质,2002,23(3):32-35. 张禹,梁建宁,倪辰禹. 上海地铁一、二号线交汇处施工监测 . 上海地质,2002,23(3):36-40. 季沧江. 持力层为粘性土的混凝土预制桩承载力初探 . 上海地质,2002,23(3):41-45. 詹龙喜,高雅萍. RTK技术在GPS高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2,23(3):46-48. 朱家文,石振明. PHC管桩静载荷试验破坏模式初探 . 上海地质,2002,23(3):49-53,57. 陈荣斌,裴捷. 提高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质量的方法与技术 . 上海地质,2002,23(3):54-57. 李玉加,廖宗廷,史霞明青海软玉与新疆软玉的对比研究 . 上海地质,2002,23(3):58-61. 王国新. 新世纪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新思路——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上海地质,2002,23(3):62-64. 石明红. 集约降成本 管理出效益——对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2,23(3):65-66. 《上海地质》2002年第23卷第2期(总第82期): ============================ 汪品先. 从找矿勘探到地球系统 . 上海地质,2002,23(2):1-5. 曾正强,严学新,龚士良,等. 上海佘山风景区废弃采石坑环境治理对策 . 上海地质,2002,23(2):6-10. 李玉中,陈沈良,谷国传. 崎岖列岛海区现代沉积环境 . 上海地质,2002,23(2):11-16. 姚荷孙,陈中原,李绿芊,等. 长江口沉积物全量硼的测定初探 . 上海地质,2002,23(2):17-21. 黄大信. 太湖边上的“金钉子” . 上海地质,2002,23(2):21,30. 梅祖明,胡海晖,丁海芳. 农业地球化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上海地质,2002,23(2):22-25. 陈基炜. GPS伪星定位测量技术与GPS地面沉降网的改善——以上海地区为例 . 上海地质,2002,23(2):26-30. 张效飞,仲龙根,章永强. 锚喷网支护法在中远两湾城(一期)B14基坑护壁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2,23(2):31-36. 曹枫. SPOT卫星遥感技术与上海地质制图 . 上海地质,2002,23(2):37-39. 陈国民,钟建东,汤智青. 采用扁铲侧胀试验估算土的侧向基床系数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2,23(2):40-42. 王美云. 传递矩阵法分析中心集中荷载下圆形刚性板 . 上海地质,2002,23(2):43-46. 许宏发,沈宇雄,赵佩胜. 三峡风化砂侧限固结特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2,23(2):47-50. 奚爱华. 石门一路地铁站施工的邻近建筑物保护技术 . 上海地质,2002,23(2):51-56. 常家康. 黑珍珠辨别 . 上海地质,2002,23(2):57-60. 施加辛. 有关翡翠A、B、C货鉴定问题的讨论 . 上海地质,2002,23(2):61-63. 姜燮富. 忽现桃花源 自有云梦泽——张家界观感随笔 . 上海地质,2002,23(2):64-65. 龚士良. 上海代表团赴台进行地面沉降学术交流考察 . 上海地质,2002,23(2):66. 《上海地质》2002年第23卷第1期(总第81期): ============================ 姜燮富. 在“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词 . 上海地质,2002,23(1):1. 张阿根. “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开幕词 . 上海地质,2002,23(1):2. 陈积芳. 在“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2002,23(1):2-3. 王弭力. 青年地学工作者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负有重任 . 上海地质,2002,23(1):3,23. 刘守祺. 上海市地质学会2001年工作回顾及2002年主要工作任务 . 上海地质,2002,23(1):4-7. 陈宝,温竹茵,杨林德. 上海市防汛墙岸堤的稳定可靠度研究 . 上海地质,2002,23(1):8-11. 姚文俊,蔡宽余. 明珠线二期南浦大桥站工程施工中实现实时自动化监测 . 上海地质,2002,23(1):12-14. 张玉兰,张敏斌,华棣. 植硅石研究在考古及古环境解释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2,23(1):15-18. 杨萌,陈中原,王张华. 长江口崇明岛滩地重金属元素分布探讨 . 上海地质,2002,23(1):19-23. 过仲阳,潘黎帆,陆衍. 我国厄尔尼诺研究方法概述 . 上海地质,2002,23(1):24-26. 项培林,钮建定. 上海港外高桥四期码头桩基地质条件分析 . 上海地质,2002,23(1):27-30. 欧方军,程玉梅. 应力路径及初始固结条件对强度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02,23(1):31-33. 方忠友. 某地块水泥土室内配合比试验 . 上海地质,2002,23(1):34-35. 胡展飞,杨震. 工程勘察信息系统的简单实现 . 上海地质,2002,23(1):36-39. 乔思萨,罗晓玲. 桩筏基础下地基土的荷载传递特性 . 上海地质,2002,23(1):40-42. 曹宇春,吴世明,高广远. 桩基动力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上海地质,2002,23(1):43-45,60. 姚建阳,吴庭翔. 对混凝土预制桩接桩问题的测试及处理方法 . 上海地质,2002,23(1):46-51. 周健,刘宁. 离心模型试验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 上海地质,2002,23(1):52-56. 严文根,方军. 高密度电法在电力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2,23(1):57-60. 杨如增,徐礼新,杨满珍,等. 黑色电气石矿物组成与红外辐射特性的关系 . 上海地质,2002,23(1):61-64. 《上海地质》2001年第22卷增刊(总第80期): ============================ 张阿根. 序 . 上海地质,2001,22(S1):1. 王松林. 贺“华东六省一市首届青年地学科技论坛” . 上海地质,2001,22(S1):2. 赵庆英,杨世伦,王海波. 长江口南槽季节性冲淤变化及其对河流入海水沙响应关系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S1):3-6. 郭盛乔,杨丽娟,夏威岚,等. 宁晋泊沉积剖面碳酸盐含量及其古气候意义 . 上海地质,2001,22(S1):7-10. 宋晓梅. 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机制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S1):11-13. 顾金秋,陆浩. 浙江省恶性肿瘤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S1):14-16. 林军. 福建平潭岛芦洋埔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 上海地质,2001,22(S1):17-20. 龚土良,严学新,曾正强. 上海软土地区工程性地面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2001,22(S1):20. 李益湘,杨成. 北方平原地区多层松散孔隙含水层地下水开发与地面沉降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S1):21-24. 周涛发,袁峰,柏林. 安徽省矿山城市固体矿产资源利用的环境负效应及防治对策 . 上海地质,2001,22(S1):25-28. 魏子新. 上海地面沉降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资源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 上海地质,2001,22(S1):28. 许建聪,邱海容. 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2001,22(S1):29-31. 叶兴永,孙乐玲. 浙江省环境地质工作与城市化进程 . 上海地质,2001,22(S1):32-35. 刘桂仪,张兴乐. 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上海地质,2001,22(S1):36-38. 王阿俊,张育林. 马鞍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 上海地质,2001,22(S1):38-47. 方海东,施斌,吴振君.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三维地质分析 . 上海地质,2001,22(S1):39-42. 顾为栋,龚士良. 上海磁悬浮列车工程基岩水准标设计与施工 . 上海地质,2001,22(S1):43-47. 刘殿浩,杨国福,李相然. 烟台市城市工程地质基本问题 . 上海地质,2001,22(S1):48-52. 许谷星,宋明智. 江西马当长江堤防抛石加固施工技术 . 上海地质,2001,22(S1):53-54. 杨林德,叶为民. 二维各向异性岩土介质中渗流分析的等参有限元方法 . 上海地质,2001,22(S1):55-58. 侯龙清,黄松华,罗嗣海. 正常固结饱和粘性土的不排水强度 . 上海地质,2001,22(S1):59-61. 叶耀东,唐益群,叶为民,等. SMW工法施工有关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S1):62-64. 朱春华,黄小雄. 大直径超长钢护筒的振埋施工技术 . 上海地质,2001,22(S1):65-67. 黄松华,侯龙清,潘小青,等. 一维渗透固结中排水边界生成与识别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S1):68-71. 孙增奎,季惠彬. 用应力路径控制油罐地基稳定 . 上海地质,2001,22(S1):72-74. 陈为拱. 浅埋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处理措施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S1):75-76. 严学新,龚士良,曾正强,等. “城市地面沉降对规划制定与实施管理的影响研究”成果简介 . 上海地质,2001,22(S1):77-78. 《上海地质》2001年第22卷第4期(总第79期): ============================ 张先林. 城市地质工作与可持续发展及其若干思考——以上海市为例 . 上海地质,2001,22(4):1-4. 葛双成,张藻. 论城市地质研究与土地利用规划评价 . 上海地质,2001,22(4):5-7. 周晓丹,赵剑畏,赵永忠,等. 江苏省地质遗迹及其保护规划建议 . 上海地质,2001,22(4):8-11. 张建明,董岩翔,王孔忠. 农业地质与浙江城镇化进程 . 上海地质,2001,22(4):12-14. 景学立. 学术活动简讯 . 上海地质,2001,22(4):14. 王国武. 加强非金属矿产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上海地质,2001,22(4):15-19. 宋印胜,李公岩. 山东省枣庄市新城规划区地质环境适宜性分区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4):20-22. 崔一帆,王文娟. 论将地下空间开发及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城市化进程 . 上海地质,2001,22(4):23-26. 邓鼎兴. 福建棉花滩水库库岸地质灾害的特点及蓄水后变化初探 . 上海地质,2001,22(4):27-30. 叶建青. 城市活断层研究与浙江省的城市化建设 . 上海地质,2001,22(4):31-33. 刘慧,吴继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1,22(4):34-37. 周毅华. 黄山市地质灾害及防治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 上海地质,2001,22(4):38-40. 杨永兵,施斌. 边坡治理中的植物固坡法 . 上海地质,2001,22(4):41-44. 宁丰平. 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综述 . 上海地质,2001,22(4):45-48. 吴景勤. 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城市地下管线测量 . 上海地质,2001,22(4):49-51. 陈基炜.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及其对城市遥感的意义 . 上海地质,2001,22(4):52-55. 常丹燕. 遥感技术在庐江铜陵段高速公路工程地质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1,22(4):56-58. 熊福文. 大坝GPS整体变形监测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4):59-61. 龚士良. 意大利比萨斜塔纠偏工程简介 . 上海地质,2001,22(4):62. 《上海地质》2001年第22卷第3期(总第78期): ============================ 张宏仁. 中国的淡水资源问题 . 上海地质,2001,22(3):1-9. 上海市地质学会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地学科普活动 . 上海地质,2001,22(3):9. 冯铭璋,沈日庚.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综述 . 上海地质,2001,22(3):10-15. 刘飞,陈华英,岑文龙,等. 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 . 上海地质,2001,22(3):16-19. 严学新,王仁杰,曾正强,等. 沪崇越江通道(东线)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2001,22(3):20-23. 李帆,严国仙,丛林. 水泥土工程特性的室内试验与分析 . 上海地质,2001,22(3):24-27. 卢崇顶. 国外遥感卫星发展简介(1) . 上海地质,2001,22(3):28-35. 陶志江,许方伟,蔡洪正. 测井储集层快速自动评价在东海西湖凹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1,22(3):36-42. 滕瑛,廖宗廷. 昌化鸡血石的成矿构造背景及成因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3):43-48. 蔡宽余. 上海市地调院在地铁建设施工中首先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 . 上海地质,2001,22(3):48. 梅建明,邵洁涟. 金刚石简介 . 上海地质,2001,22(3):49-53. 吴纪舫. 普通高中开展地学教育的认识和探索 . 上海地质,2001,22(3):54-57. 《地面沉降—第六届地面沉降国际讨论会论文选》译文选集出版 . 上海地质,2001,22(3):57. 景学立,胡永懋. 旅游地学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积极作用 . 上海地质,2001,22(3):58-60. 刘晓东,李春玉.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 上海地质,2001,22(3):61-63. 刘志华. 石文化风韵——地学景观大自然 . 上海地质,2001,22(3):64-66. 《上海地质》2001年第22卷第2期(总第77期): ============================ 蒋承菘. 不断加强地质科研工作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 上海地质,2001,22(2):1-2. 陆志坚. 洋山港区古河道淡水开发前景浅析 . 上海地质,2001,22(2):3-6. 杨世伦,赵庆英,朱骏. 长江口岸滩近期演变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可能影响 . 上海地质,2001,22(2):7-11. 魏子新,曾正强. 上海洪涝灾害的地面沉降因素及其长期影响 . 上海地质,2001,22(2):12-15. 许宏发,刘新宇,王斌. 三峡工程蓄水后万县江岸坡体稳定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1,22(2):16-19. 王洪根,张卫东,王海明. 浙江鲻山遗址孢粉组合与先人活动的关系 . 上海地质,2001,22(2):20-24. 陆衍,过仲阳,顾慧娜,等.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下水评价中的应用简述 . 上海地质,2001,22(2):25-28. 冯蓓蕾,赵玉花. 快速法固结试验经验修正系数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2):29-33. 杨敏,廖凯霞. 考虑摩擦效应时文克尔弹性地基上的杆系有限单元法 . 上海地质,2001,22(2):34-37. 张剑锋,陈昌斌. SMW工法的工程应用和技术进步 . 上海地质,2001,22(2):38-40. 董万百,廖宗廷,王雅峰,等. 大庆安达地区青口山组生烃条件及油气来源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2):41-44. 陈基炜. 新技术在城市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遥感卫星雷达干涉测量(InSAR) . 上海地质,2001,22(2):45-50. 王永,郁钧. 高密度多波列地震影像法及其在合流污水管道探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1,22(2):51-53. 王书增. 探地雷达在桩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2):54-57. 方国安. 论失业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 上海地质,2001,22(2):58-6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 . 上海地质,2001,22(2):6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机构设置 . 上海地质,2001,22(2):62. 《上海地质》2001年第22卷第1期(总第76期): ============================ 张阿根. 新世纪上海城市地质工作展望 . 上海地质,2001,22(1):4-7. 陆柱. 开源节流保护利用——合理开发饮用矿泉水的建议 . 上海地质,2001,22(1):8. 朱惠刚. 开发健康饮水是当务之急 . 上海地质,2001,22(1):9-10. 龚士良.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会讯 . 上海地质,2001,22(1):10. 冯铭璋,陈智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岩土工程概况 . 上海地质,2001,22(1):11-16. 孙艳梅,洪雪晴,都业春. 上海地区全新世海平面的变化 . 上海地质,2001,22(1):17-21. 俞俊英,李勤奋,严学新,等. 上海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控制措施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1):22-26. 刘慧. 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对地质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探讨 . 上海地质,2001,22(1):27-32. 蔡阿新. 上海市地质学会召开新千年首次年会 . 上海地质,2001,22(1):32. 李光茂. 多节扩孔钻孔灌注桩(DX桩)土中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 上海地质,2001,22(1):33-37. 胡展飞,傅艳蓉. 基于不同初始含水量的软粘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1,22(1):38-42. 朱纯贞. 《工程地质野外记录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 上海地质,2001,22(1):42. 陈建锋,石振明,陈竹昌.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性参数估计 . 上海地质,2001,22(1):43-46. 熊福文,陈基炜,李锦亮. 论应用GPS定位技术监测上海市地面沉降的可行性 . 上海地质,2001,22(1):47-54. 吴钦.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 上海地质,2001,22(1):54. 陈基炜,李锦亮,顾卫锋. GPS在石化管线测量三维控制网建立中的应用与分析 . 上海地质,2001,22(1):55-59. 梅建明,邵洁涟. 红蓝宝石的鉴别 . 上海地质,2001,22(1):60-62. 刘志华. 辛巳蛇年谈蛇的进化 . 上海地质,2001,22(1):63-64. 《上海地质》2000年第21卷第4期(总第75期): ============================ 张阿根,刘毅,龚士良. 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综述 . 上海地质,2000,21(4):1-7. 葛双成. 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实践与发展 . 上海地质,2000,21(4):8-15. 贾海林,刘苍字. 长江口北支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 . 上海地质,2000,21(4):16-20. 唐益群,林志,赵小云. 软土边坡的有限元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4):21-24. 孙莉. 莘闵线沿线溺谷相沉积物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 . 上海地质,2000,21(4):25-29. 王为,唐忠德. 基坑工程圆环支充撑优越性及其问题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4):30-33. 姜立征,张玉兰,王开发,等. 上海地区更新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古气候 . 上海地质,2000,21(4):34-41. 杨红禹,田春德. 未来海平面上升激化地基变形的研究 . 上海地质,2000,21(4):42-45. 顾为栋,龚士良. 大口径竖井式基岩水准标设计与施工 . 上海地质,2000,21(4):46-47. 汪贵荣. 灌注桩超声波跨孔法检测技术探讨 . 上海地质,2000,21(4):48-52. 梅建明,邵洁涟. 世界红、蓝宝石资源 . 上海地质,2000,21(4):53-58. 丁南瑚. 矿泉水的特点及其保健功能 . 上海地质,2000,21(4):59-62. 施伟华. “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项目专家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 上海地质,2000,21(4):62. 常家康. 海水养珠与淡水养珠的肉眼鉴别 . 上海地质,2000,21(4):63-66. 《上海地质》2000年第21卷第3期(总第74期): ============================ 魏子新. 上海市地质环境及其地质指标 . 上海地质,2000,21(3):1-3. 李勤奋,沈雪兴. 上海市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 . 上海地质,2000,21(3):4-7. 刘万兴,张璞. 注浆加固工程中浆液固化前的流变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3):8-12. 胡坚,王军. 盾构法隧道的纵向沉降问题 . 上海地质,2000,21(3):13-18. 任征平,王坚勇. 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区带平湖储层评价和非均质性研究 . 上海地质,2000,21(3):19-24. 吕少伟,唐益群. 上海地区浅层沼气地质灾害分区探讨 . 上海地质,2000,21(3):25-28. 章振铨,刘昌森,徐明才. 上海第四纪地层中反射地震波组的地质含义初析 . 上海地质,2000,21(3):29-32. 钟才根,赵永辉,姜卫方,等.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检测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2000,21(3):33-36. 陈基炜. 信息化监测在陆家嘴地铁车站3、4轴施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0,21(3):37-42. 梅建明,邹洁涟. 世界金刚石资源与钻石市场 . 上海地质,2000,21(3):43-48. 马婷婷,周祖翼. 全球钻石加工贸易中心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钻石产业的启示 . 上海地质,2000,21(3):49-53. 孙翠玉. 新千年我们喝什么样的水 . 上海地质,2000,21(3):54-57. 牛晓英. 上海的矿泉水 . 上海地质,2000,21(3):61-62. 刘毅. 回灌水没有污染上海的饮用矿泉水 . 上海地质,2000,21(3):62. 《上海地质》2000年第21卷第2期(总第73期): ============================ 陈华文,陈基炜. 立足科技进步事业 争创地质辉煌 . 上海地质,2000,21(2):1-4. 徐昀,李亚,刘国彬. 时空参数调整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2000,21(2):5-9. 张世杰,唐益群,林志. 嵌岩灌注桩承载力设计浅析 . 上海地质,2000,21(2):10-12. 潘朝东,董建国. 关于湛江某大厦“高压注浆桩”工程质量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2000,21(2):13-15. 王箭明,姚群凤,张冬梅,等. 以拉格朗日元法对软土深基坑进行优化设计 . 上海地质,2000,21(2):16-20. 刘慧,龚士良.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集对分析方法 . 上海地质,2000,21(2):21-23. 徐国强,吕炳全,王红罡. 天然气水合物的特征及环境意义 . 上海地质,2000,21(2):24-28. 贾敏才,周健. 卫生填埋场动力分析和动力性状研究进展 . 上海地质,2000,21(2):29-35. 李勤奋,方正,王寒梅. 上海市地下水可开采量模型计算及预测 . 上海地质,2000,21(2):36-43. 张明华. 上海考古发现的玉器及其相关问题探索 . 上海地质,2000,21(2):44-50. 陈基炜,詹龙喜. 上海市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测量及规律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2):51-56. 李昊,胡钧. 核址地脉动测试与分析研究 . 上海地质,2000,21(2):57-61. 长江三角洲环境地质项目设计方案座谈会在上海举行 . 上海地质,2000,21(2):62. 蔡育天局长、张阿根副局长视察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地面沉降监测站 . 上海地质,2000,21(2):62. 《上海地质》2000年第21卷第1期(总第72期): ============================ 柳林,许世远,陈振楼,等. 上海滨岸带潮滩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与环境质量评价 . 上海地质,2000,21(1):1-5. 丛林,周健,许彰珉. 上海地区沿海岸线工程受相对海平面上升影响浅析 . 上海地质,2000,21(1):6-10. 白冰,周健. 长江堤防基础渗透破坏类型及其防渗治理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1):11-14. 曹克清. 琥珀 . 上海地质,2000,21(1):15-23. 邵臻宇,朱静昌. 欧泊的变彩效应及成因模式探讨 . 上海地质,2000,21(1):24-31. 宋俊高,朱元清. “上海市防震减灾应急决策信息系统”的建立 . 上海地质,2000,21(1):32-36. 倪德祥,陈孝培. 上海地下工程的技术问题 . 上海地质,2000,21(1):37-41. 方军,刘小青,刘建生. 碎石桩加固地基的综合检测 . 上海地质,2000,21(1):42-50. 赵玉花,冯蓓蕾. 关于土的相对密度地区经验值的适用性分析 . 上海地质,2000,21(1):51-54. 郑全明. 单孔复合型土锚最优分段长度的确定 . 上海地质,2000,21(1):55-58. 张阿根,杨景萍. “国际水文计划”(IHP)简介,近期研究主题和动态 . 上海地质,2000,21(1):59. 李金柱. “国际软土工程学术会议(shanghai’2001)”明年在沪举行 . 上海地质,2000,21(1):60. 《上海地质》1999年第20卷第4期(总第71期): ============================ 张剑锋,鲁智明. 钻孔灌注桩桩型与承载力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99,20(4):.1-4,23. 胡钧. 上海打桩振害监测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5-9. 李蓓,唐海峰,董建国. 单桩沉降的半经验计算法 . 上海地质,1999,20(4):10-13. 许平,冯紫良,林翰. 广西某大桥桩基方案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14-18. 林翰,冯紫良,汤岳飞. 弹—粘塑性地基上的弹性梁的有限元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19-23. 陈正杰,祝龙根,孟伟金. 提高高应变法测试结果可靠性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9,20(4):24-27,32. 彭惠,陈竹昌. 大面积堆载试验现场地基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28-32. 甘德福,陈孝培. Gan-Chen模式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4):33-49,54. 施伟华. 建设工程与水资源开发对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50-54. 陈基炜. 上海市高速公路网框架点GPS定位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4):55-57. 陈华根,于鹏,吴健生. 工程监测数据处理及监测对象安全性预测系统 . 上海地质,1999,20(4):58-62. 《上海地质》1999年第20卷第3期(总第70期): ============================ 李象范,徐水根. 复合型土钉挡墙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3):1-11. 徐水根,张忠明,胡伟庆. 软土地层中的复合土钉支护 . 上海地质,1999,20(3):12-15. 李象范,何之民,徐水根. 流砂地层中复合土钉墙的受力及变形性状 . 上海地质,1999,20(3):16-27. 钟正雄,李象范,杨林德. 软土地区复合土钉技术的有限元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3):28-33,46. 陈利洲,李象范,莫暖娇. 土钉墙钉长确定和整体稳定性 . 上海地质,1999,20(3):34-36. 莫暖娇,李象范,何之民. 土钉支护失稳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3):37-39. 何之民,陶履彬. 东方肝胆医院基坑土钉墙支护测试 . 上海地质,1999,20(3):40-46. 莫暖娇,何之民,陈利洲. 土钉墙模型试验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3):47-49. 徐水根,谭耀虎,张忠明,等. 基坑土钉支护变形与对策 . 上海地质,1999,20(3):50-53,57. 汪幼江,王兆玺,鲍德波. 上海地区饱和粉土层中土钉墙支护的工程实践 . 上海地质,1999,20(3):54-57. 鲍德波,王兆龙,杨顺富. 土钉墙与压密注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基坑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9,20(3):58-60. 庄彬杰. 浅基坑运用土钉支护浅析 . 上海地质,1999,20(3):61-62. 《上海地质》1999年第20卷第2期(总第69期): ============================ 杨凤丽,才巨宏,周祖翼. 济阳坳陷东部埕北地区Ng~上段曲流河沉积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2):1-8. 陈琳琳,王文强. 东海西湖凹陷BYT地区平湖组成因地层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2):9-13. 王新波,张启辉. 上海软土的归一化性状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2):14-18. 季沧江. 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的未来 . 上海地质,1999,20(2):19-21. 胡坚. 用Winkler地基模型估算地基沉降 . 上海地质,1999,20(2):22-24. 陈国民,王启中. 用标贯击数确定抗液化振动挤密砂桩的间距 . 上海地质,1999,20(2):25-29. 张振华. 正大广场基坑降水技术 . 上海地质,1999,20(2):30-33. 汤明玉. 合肥市开发区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评述 . 上海地质,1999,20(2):34-36. 李全基. 常用测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实例 . 上海地质,1999,20(2):37-41. 龚士良. 首份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报告在沪提交 . 上海地质,1999,20(2):41. 张惠忠. 延安东路越江隧道音叉段改扩建量测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2):42-47. 贾坚. 室内水泥土抗拉强度的测试方法及若干探讨 . 上海地质,1999,20(2):48-55,59. 梁志伟. 传统赏石理论面临挑战——从“皱、瘦、漏、透”到“形、色、质、纹” . 上海地质,1999,20(2):56-59. 朱志龙. 关于加强地质经济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 上海地质,1999,20(2):60-62. 《上海地质》1999年第20卷第1期(总第68期): ============================ 王新波,张启辉. 上海软土的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1):1-5. 龚士良. 第六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明年在意大利召开 . 上海地质,1999,20(1):5. 王宏太,陈嘉福. 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的时效性 . 上海地质,1999,20(1):6-11. 冯又全,杨敏. 边坡稳定计算的积分法 . 上海地质,1999,20(1):12-15. 钱建固,程鸿鑫. 考虑极限土压力下的土与挡墙共同作用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1):16-20. 胡展飞,戴金林. 减少沉降桩基础承载力安全系数研究 . 上海地质,1999,20(1):21-25. 胡钧. 桩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与应用 . 上海地质,1999,20(1):26-30,38. 方军,潘永伦,朱琴芬. 反射波法动测技术在多种桩型中的运用 . 上海地质,1999,20(1):31-38. 闫强刚,左红伟. 基坑挡土墙上土压力荷载的可靠度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1):39-42. 张启辉,王新波. 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沉降差控制分析 . 上海地质,1999,20(1):43-46. 姜卫方,万明浩,谢雄耀,等. 混凝土体内钢筋位置检测实例——高频地质雷达应用效果 . 上海地质,1999,20(1):47-49,54. 王水强,万明浩,谢雄耀,等. 不同地质雷达测量参数对数据采集效果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9,20(1):50-54. 富一耀,沈仁之,王敏华,等. 瞬态瑞雷波法在上海地区成层加固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9,20(1):55-59. 陈基炜.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对跨越基坑原水管的信息化监测保护 . 上海地质,1999,20(1):60-62. 《上海地质》1998年第19卷第4期(总第67期): ============================ 龚士良,俞俊英. 长江中下游环境地质问题及对防洪工程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8,19(4):1-6. 汪哲. 古玉器辨伪新说 . 上海地质,1998,19(4):7-10. 高大铭,陈振荣,吕全荣. 上海陆域地区古河道溺谷相沉积层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 上海地质,1998,19(4):11-21. 左红伟,闫强刚. 岩石破坏的机理再认识 . 上海地质,1998,19(4):22-27. 胡钧,祝龙根. 某国际机场地基土波速试验及成果应用 . 上海地质,1998,19(4):28-32. 连长江,周振国,张孝华.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优化设计 . 上海地质,1998,19(4):33-37. 陈琳琳. 东海瓯江凹陷早第三纪裂谷期盆地充填机制探讨 . 上海地质,1998,19(4):38-47. 王世星,朱家祥. 利用声波时差计算储层流体压力和储层流体势分析 . 上海地质,1998,19(4):48-52. 梅祖明. 环境水土对重要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 . 上海地质,1998,19(4):53-57. 冯铭璋,赵玉花. 用好ISO9000标准,确保土工试验质量 . 上海地质,1998,19(4):58-62. 《上海地质》1998年第19卷第3期(总第66期): ============================ 张阿根,陆鼎森. 发展城市地质科技 构筑地质人才高地 . 上海地质,1998,19(3):1-5. 刘毅. 确定大江大河防洪堤高度应考虑地面沉降因素——对1998中国大洪水的反思 . 上海地质,1998,19(3):6-12. 冯铭璋. 浅表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其勘探技术 . 上海地质,1998,19(3):13-17,35. 梅祖明,潘金华,丁海芳. 浅谈饮用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上海地质,1998,19(3):18-23. 张庆麟. 宝石颜色的命名与判定方法评述 . 上海地质,1998,19(3):24-29. 朱卫根,董荣鑫,廖宗廷.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 上海地质,1998,19(3):30-35. 项平,王世星,朱家祥. 南黄海南部坳陷下第三系阜宁组、戴南组泥岩的粘土矿物与热成熟度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98,19(3):36-40. 高彦斌,夏军红. 基础板厚度对减小不均匀沉降的算例分析 . 上海地质,1998,19(3):41-44. 陈峰. 纵向加固技术在人工挖孔桩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8,19(3):45-49,59. 吕少伟,唐益群,叶为民. 浅层沼气赋集层中土的工程性质浅析 . 上海地质,1998,19(3):50-55. 许丽萍,施云华. 上海某超高层建筑采用静压桩工艺取得成功引起的思考 . 上海地质,1998,19(3):56-59. 曹宇春,王天龙. 上海粉土液化特性及孔压模型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98,19(3):60-64. 《上海地质》1998年第19卷第2期(总第65期): ============================ 朱静昌,王张华,邵臻宇. 钻石颜色分级条件浅析 . 上海地质,1998,19(2):1-3. 杨如增. 合成钻石及其鉴别技术的进展 . 上海地质,1998,19(2):4-8. 常家康. 钻石的肉眼鉴别 . 上海地质,1998,19(2):9-17,28. 李义伟. 红宝石和蓝宝石概述 . 上海地质,1998,19(2):18-22. 张庆麟. 翡翠鉴赏概述 . 上海地质,1998,19(2):23-28. 吴雪华. 绿色宝石之王——祖母绿 . 上海地质,1998,19(2):29-33. 陈绮. 金绿宝石及其变种——变石和猫眼石 . 上海地质,1998,19(2):34-37,58. 廖宗廷,赵娟,马婷婷. 试论独山玉矿床的成因 . 上海地质,1998,19(2):38-42. 马婷婷,廖宗廷. 翡翠的成因及宝石学意义刍论 . 上海地质,1998,19(2):43-48. 蒋壬华. 和田玉 . 上海地质,1998,19(2):49-58. 孙建中,程之牧,姜志祥,等. 老挝会晒蓝宝石资源评价 . 上海地质,1998,19(2):59-62. 王瑛,戴玉龙,Henry A Hanni. 拉曼光谱显微镜在宝石学中的应用简介 . 上海地质,1998,19(2):63-64. 《上海地质》1998年第19卷第1期(总第64期): ============================ 张藻,陆志坚,严礼川. 杭州湾海底淡水含水层开发前景初探 . 上海地质,1998,19(1):1-6. 刘昌森,吕美丽. 上海地区地震放大效应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98,19(1):7-13. 魏子昕,龚士良. 上海地区未来海平面上升及产生的可能影响 . 上海地质,1998,19(1):14-20. 陈琳琳. 东海西湖凹陷苏堤区带花港组沉积相分析 . 上海地质,1998,19(1):21-28,39. 吴耀华. 逆斜率法及其讨论 . 上海地质,1998,19(1):29-34,45. 徐超,李国,徐全庆. 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 上海地质,1998,19(1):35-39. 孟杰武,桂林,张孝华. 影响水泥土波速的因素 . 上海地质,1998,19(1):40-45. 熊巨华,杨敏,冯又全. 上海市搅拌桩挡墙的稳定和位移分析及设计建议 . 上海地质,1998,19(1):46-50,56. 冯铭璋. 浅谈工程勘察投标书 . 上海地质,1998,19(1):51-56. 严礼川. 城市地面沉降设防问题 . 上海地质,1998,19(1):57-64. 《上海地质》1997年第18卷第4期(总第63期): ============================ 过培鑫,高倚山,陆昭球. 桩端沉降测量对试桩成果分析的意义 . 上海地质,1997,18(4):1-7. 饶艺峰,陈丽蓉,丁昌光. 上海桃浦垃圾堆场大规模滑动破坏探查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97,18(4):8-14,23. 陆惠泉,金清山,王玮. 上海软土地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偏低原因浅析 . 上海地质,1997,18(4):15-18. 罗哲,黄院雄. 既有房屋饱和土地基极限承载力增长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4):19-23. 韩承建,陈智勇. 岩土工程勘察计算机数据共享处理技术 . 上海地质,1997,18(4):24-29. 成利民,沈日庚. 外高桥电厂煤码头水域桩基勘察的检验 . 上海地质,1997,18(4):30-36. 冯铭璋. 对GB/T19001-1994 idt ISO 9001:1994标准的浅解和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4):37-42. 龚士良. 集对分析及其在城市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7,18(4):43-47. 魏子昕. 上海地区全新世海面变化及环境演化 . 上海地质,1997,18(4):48-54. 岑廷龙,徐龙. 东海宝云亭三井热解录井方法应用研究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4):55-60. 《上海地质》1997年第18卷第3期(总第62期): ============================ 廖宗廷,赵娟,马婷婷. 怀玉山地体略论 . 上海地质,1997,18(3):1-5,15. 朱滋清,王翔. 上海地区第⑥层暗绿色硬土层成困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3):6-9. 刘毅,龚士良. 地面沉降泊松旋回预测方法——以上海地面沉降长期预测为例 . 上海地质,1997,18(3):10-15. 许才军,杜坚,周红波. 饱和软粘土在不排水循环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模型的建立 . 上海地质,1997,18(3):16-21. 张剑锋,黄金忠,高倚山. 上海外高桥电厂一期工程综合试桩 . 上海地质,1997,18(3):22-37,60. 唐顺娟,朱德明,茅巍. 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措施 . 上海地质,1997,18(3):38-43. 杨红禹,石振明. 土压缩模量预测回归分析方法 . 上海地质,1997,18(3):44-49. 曹克清. 龙骨与龙齿化石 . 上海地质,1997,18(3):50-54. 叶观宝. 地基加固技术在上海地区的应用与发展 . 上海地质,1997,18(3):55-60. 梅祖明,陆琴. 标准加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造币液中微量铁 . 上海地质,1997,18(3):61-64. 《上海地质》1997年第18卷第2期(总第61期): ============================ 张宏良. 总述上海地质矿产工作史 . 上海地质,1997,18(2):1-6. 刘昌森. 本世纪上海地区地震概述及地震活动与断裂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97,18(2):7-15. 朱滋清,王翔. 上海市内环线高架道路Ⅰ、Ⅱ标段工程勘察 . 上海地质,1997,18(2):16-25. 胡振明,项培林,潘伟涌. 罗泾煤码头若干岩土工程问题 . 上海地质,1997,18(2):26-37. 陈建锋,石振明,胡德富.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激化土层液化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2):38-43. 秦波,张家峰,吕炳全. 半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特征讨论 . 上海地质,1997,18(2):44-49. 王颂禹. 试论断层分类 . 上海地质,1997,18(2):50-53. 张洁,牟善斌,张乃枝. 上海市地矿局氮化硅制品厂氮化硅样品结构浅析 . 上海地质,1997,18(2):54-57. 周英,邬庆良,贝智敏. AVO资料在东海西湖凹陷的研究及应用 . 上海地质,1997,18(2):58-64. 《上海地质》1997年第18卷第1期(总第60期): ============================ 张宏良,张洁. 矿产资源的小省和地质资源的宝地——试析上海地区的地质矿产资源特征 . 上海地质,1997,18(1):1-4. 王家林. 非地震石油物探的进展及其特点 . 上海地质,1997,18(1):5-9. 刘昌森,章振铨,黄佩. 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外6.1级地震影响场与震中区地震地质概述 . 上海地质,1997,18(1):10-17. 闵秋宝. 上海地区新仙女木期的气候与环境 . 上海地质,1997,18(1):18-21. 何宇彬,邹成杰. 试论喀斯特管流水特征 . 上海地质,1997,18(1):22-30. 施云华. 上海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沉降计算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1997,18(1):31-37. 冯铭璋,郑建朝. 日本的桩静载荷试验规程概况 . 上海地质,1997,18(1):38-42. 徐济平,蒋霞君,吴一伟,等. 水泥土搅拌桩无损检测方法探讨——水泥土弹性波波速与强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97,18(1):43-48. 陈孝培,甘德福. 上海及其周边地区高耸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卓越周期的评价与选择 . 上海地质,1997,18(1):49-54. 熊耀. 压密注浆工艺在处理浜填土地基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7,18(1):55-58. 徐元杰. 浓缩合成矿化技术在净水器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7,18(1):59-62. 翦知湣. 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第五届会议暨“我国海洋科学的国际形势与对策”讨论会于1997年1月28-3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 . 上海地质,1997,18(1):62. 《上海地质》1996年第17卷第4期(总第59期): ============================ 年廷凯,刘昌森. 关于上海及邻区震源深度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6,17(4):1-8. 张宏良,张洁. 上海金山张堰铜矿床地质特征 . 上海地质,1996,17(4):9-15. 徐超,杨林德. 岩土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 上海地质,1996,17(4):16-19. 顾国荣,陈晖. 旁压试验成果应用 . 上海地质,1996,17(4):20-30. 万明浩,谢雄耀. 低应变动测技术及荷兰IT测桩仪应用效果 . 上海地质,1996,17(4):30-36. 李德言. 压桩方法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6,17(4):36-40. 张惠忠. 上海市地下铁道二号线一期工程地质勘察介绍 . 上海地质,1996,17(4):41-44. 周秀芳,钱荣焕. 论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的地质时代 . 上海地质,1996,17(4):45-53. 景学立,王纲英,黄旭林. 开发苏浙皖交界地域地学旅游资源雏议 . 上海地质,1996,17(4):54-57. 潘雄伟,朱荣生. 浅谈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 . 上海地质,1996,17(4):58-60. 《上海地质》1996年第17卷第3期(总第58期): ============================ 陆志坚. 评《GB8537-1995》实施后上海矿泉水资源及开发方向 . 上海地质,1996,17(3):1-6. 郑祥民. 浦东新区“硬土层”的沉积物特征和成因 . 上海地质,1996,17(3):7-12. 冯铭璋,薛金官. 关于“暗绿色硬土层”研究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96,17(3):13-19. 甘德福,陈孝培. 试论桩侧向最大挤压力的黄金分割 . 上海地质,1996,17(3):20-25. 朱火根. 水泥深层搅拌桩在水厂大面积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6,17(3):26-32. 胡钧,刘利民,张建新. 膨胀土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实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96,17(3):33-37. 冯蓓蕾,黄国弟,李建新. 关于软土颗粒分析前浸泡处理必要性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6,17(3):38-47. 刘会平,封卫青,杨振京,等. 杭州北郊两个文化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先人生活环境研究 . 上海地质,1996,17(3):48-57. 沈云中,张洪宇. GPS三维监测试验网的两期成果分析 . 上海地质,1996,17(3):58-63. 《上海地质》1996年第17卷第2期(总第57期): ============================ 任臻. 软土后生作用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6,17(2):1-6. 陈文财,徐金明. 土压力问题的变分解答 . 上海地质,1996,17(2):7-10. 朱培浩. 素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估算 . 上海地质,1996,17(2):11-21,41. 唐保根. 东海陆架第四纪地层层序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6,17(2):22-30. 曹克清.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新石器时代野生动物生活复原景观及其相关问题 . 上海地质,1996,17(2):31-41. 张立新,何金辉. 深层搅拌桩的浆液浓度和龄期对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96,17(2):42-49. 张忠良. 瞬态和稳态瑞利波探查方法应用比较 . 上海地质,1996,17(2):50-57. 胡钧,李昊. 岩土工程瑞利波勘探新进展 . 上海地质,1996,17(2):58-64. 周萍英. 上海市宝玉石协会成立 . 上海地质,1996,17(2):64. 《上海地质》1996年第17卷第1期(总第56期): ============================ 陆志坚. 上海市深部淡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前景探讨 . 上海地质,1996,17(1):1-9. 缪俊发,吴林高,段光贤. 抽水与注水引起的变形机理 . 上海地质,1996,17(1):10-15. 地矿部85-01-008-02-01课题组. 上海生活垃圾淋滤液成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在潜水中迁移的变化趋势 . 上海地质,1996,17(1):16-24. 王效京,曹沛奎. 浙闽淤泥质港湾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上海地质,1996,17(1):25-32. 朱士德. 初析静力触探判别液化对标准贯入试验的优越性 . 上海地质,1996,17(1):33-39. 陈裕迅. 东海陆架平湖海域改造砂沉积特征 . 上海地质,1996,17(1):40-47. 陈琳琳,王丽顺,黄卫权. 西湖凹陷第三纪盆地演化及沉积特征 . 上海地质,1996,17(1):48-53. 马国平. 台湾西部及近海地区油气藏的基本特征 . 上海地质,1996,17(1):54-55. 胡惠娟,胡玲英,陈健康. 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带圈闭类型及含油气性分析 . 上海地质,1996,17(1):56-62. 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简讯 . 上海地质,1996,17(1):63-64. 《上海地质》1995年第16卷第4期(总第55期): ============================ 吴耀华. 单桩竖向抗压极限荷载的极限状态与确定 . 上海地质,1995,16(4):1-5,14. 刘铁军,王文浩,黄维振. 变径凹凸形钻孔灌注桩的成孔工艺及其承载力估算 . 上海地质,1995,16(4):6-14. 彭伟欣,刘金水. 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平湖组层序地层分析 . 上海地质,1995,16(4):15-24,32. 周祖翼. 反转构造与造山带研究 . 上海地质,1995,16(4):25-32. 钟慧智,王家林,陈冰. 综合物探方法在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5,16(4):33-40. 任征平,顾惠荣,殷培龄. 油气成藏组合在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5,16(4):41-48. 刘金水,彭伟欣,钱建中. 层序地层学在东海陆架盆地的应用现状 . 上海地质,1995,16(4):49-56,40. 李纯洁,孙伯强,谢月芳. 东海陆架盆地烃源岩有机显微组份研究 . 上海地质,1995,16(4):57-61. 《上海地质》1995年第16卷第3期(总第54期): ============================ 袁聚云,赵锡宏,董建国. 上海地区粘土弹塑性应力—应变模型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5,16(3):1-7. 吴林高,姚迎. 连续墙周围的地下水渗流特征及数值模拟 . 上海地质,1995,16(3):8-14. 许保桐,蒋荣华. 上海金山群变质岩Rb-Sr、Sm-Nd同位素年令测定成果 . 上海地质,1995,16(3):15-20. 张瑞,吴林高. 威海市杨家滩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 上海地质,1995,16(3):21-26,38. 任征平. 东海瓯江凹陷构造特征及含油气性 . 上海地质,1995,16(3):27-33. 蔡鹤鸣. 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若干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1995,16(3):34-38. 程宜,计永荣. 低应变动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95,16(3):39-42. 徐金明,陈文才. 均质土坡的安全系数 . 上海地质,1995,16(3):43-48. 刘昌森. 打桩施工对附近高压铁塔形变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5,16(3):49-58. 顾忠华,吕东辉. 高应变测桩中的歇后效应 . 上海地质,1995,16(3):59-63. 《上海地质》1995年第16卷第2期(总第53期): ============================ 冯铭璋,项培林. 长江口大型桩基码头勘探中的单元体划分问题 . 上海地质,1995,16(2):1-8. 龚士良. 上海市浦东新区地面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1995,16(2):9-18,37. 胡云昌,师先进. 深部气层和干层测井模糊综合评判 . 上海地质,1995,16(2):19-26. 钟慧智,王一新,刘钦泉. 海南JX地区高精度重磁资料综合地球物理解释 . 上海地质,1995,16(2):27-37. 高德章. 东海陆架盆地岩石密度与磁性 . 上海地质,1995,16(2):38-45. 蒲庆南,梁连喜,杨宝星. 东海西湖凹陷下第三系储层砂岩次生矿物研究 . 上海地质,1995,16(2):46-50,61. 陈琳琳,王丽顺. 东海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沉积层序特征及控相机制讨论 . 上海地质,1995,16(2):51-61. 沈云中,张洪宇,刘大杰. 上海三维形变监测GPS试验网的建立 . 上海地质,1995,16(2):62-64. 《上海地质》1995年第16卷第1期(总第52期): ============================ 刘铁铸. 地下水空调技术与应用 . 上海地质,1995,16(1):1-14,31. 胡云昌. 深盆气测井快速直观判别 . 上海地质,1995,16(1):15-31. 陈琳琳,王丽顺. 西湖凹陷平湖组(E_2~(2-3))半咸水有孔虫群特征分析及指相意义 . 上海地质,1995,16(1):32-37. 孙宪铭,李培廉.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在划分滇黔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微层序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5,16(1):38-44. 沈毅. 东海舟山QZ504孔古生物组合特征及地层划分 . 上海地质,1995,16(1):45-54,68. 林道琪. 南通地区粉砂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工程的成功经验 . 上海地质,1995,16(1):55-59. 吴如灼,张国栋. 有机质在微细浸染型金矿化中的作用——以黔桂地区为例 . 上海地质,1995,16(1):60-68. 《上海地质》1994年第15卷第4期(总第51期): ============================ 顾澎涛. 浅议松江—牛皮礁裂陷带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 上海地质,1994,15(4):1-4,46. 刘若愚. 关于含锗饮用天然矿泉水几个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4,15(4):5-14. 万贵富,龚士良,叶玲玲,等. 上海夏灌水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 上海地质,1994,15(4):15-28. 龚士良,茅鸿妹. 上海软粘土微观特性及在土体变形中的作用 . 上海地质,1994,15(4):29-35. 何宇彬. 碳酸盐岩中喀斯特水的“多元”空隙研究 . 上海地质,1994,15(4):36-46. 李金柱. 庙行地区铬渣填埋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4,15(4):47-61. 《上海地质》1994年第15卷第3期(总第50期): ============================ 刘申叔,蒲庆南,梁连喜. 储层毛细管压力曲线在东海油气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4,15(3):1-10,19,41. 廖宗廷,陈跃昆. 广西丹池盆地泥盆系浊积岩和硅质岩的特征及构造意义 . 上海地质,1994,15(3):11-19. 胡云昌. 用泥岩压实法推算东营期剥蚀厚度 . 上海地质,1994,15(3):20-32,41. 张玉兰. 上海西南部地区晚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植被演替 . 上海地质,1994,15(3):33-41. 曹克清,陈光宗. 贵州省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和其它脊椎动物化石 . 上海地质,1994,15(3):42-49,58. 严肃庄,曹沛奎. 长江口悬浮体的粒度特征 . 上海地质,1994,15(3):50-58. 汤华英,刘映. 计算机辅助绘制工程地质剖面图(CADP)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上海地质,1994,15(3):59-63. 《上海地质》1994年第15卷第2期(总第49期): ============================ 廖宗廷,陈焕疆,张起钻,等. 桂北四堡群火山岩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 上海地质,1994,15(2):1-10,18. 何晓亮. 江西东乡赛阳关破火山口的特征及演化 . 上海地质,1994,15(2):11-18. 周平. 东海西湖凹陷始新统沉积环境及含油气性 . 上海地质,1994,15(2):19-25,32. 孙宪铭. 利用微量元素分析对广西凌云生物礁成礁环境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4,15(2):26-32. 屠洪权,周健. 地下水位上升对砂性土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4,15(2):33-43. 计永荣,唐末林. 压密注浆加固浜土软弱地基的体会 . 上海地质,1994,15(2):44-49,64. 龚士良,倪礼忠. 玻璃钢作地面沉降监测标体的可行性研究 . 上海地质,1994,15(2):50-57. 朱士德. 横沙岛地基土液化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94,15(2):58-64. 《上海地质》1994年第15卷第1期(总第48期): ============================ 陆志坚. 上海市地下淡水承压含水层的分布及其向海域延伸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4,15(1):1-12. 陈振荣. 松散地基上特大公路桥梁工程勘察与评价 . 上海地质,1994,15(1):13-18. 宋岳雄. 地应力分析在东海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4,15(1):19-24. 高灯亮,周积元. 长乐—南澳断裂带东山段剪切变形与剪切加热作用 . 上海地质,1994,15(1):25-33. 胡永懋,徐霞琴. 济南市玉府河山前平原沉积模式研究 . 上海地质,1994,15(1):34-39,46. 封卫青. 福泉山考古遗址孢粉组合与先人活动环境分析 . 上海地质,1994,15(1):40-46. 王昌武. 钻孔灌注桩工程中的先进施工工艺——泵吸反循环旋转钻成孔工艺 . 上海地质,1994,15(1):47-53,60. 吴林奎. 上海地学旅游的开发研讨报道 . 上海地质,1994,15(1):54-59. 俞传平. 松江的地质人文旅游资源 . 上海地质,1994,15(1):55-60. 《上海地质》1993年第14卷第4期(总第47期): ============================ 陈荣星,王维法,何琳琳,等. 海洋沉积物可溶铁测定条件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3,14(4):1-4,18. 王汝建. 苏皖早二叠世孤峰组的Ruzhencevispongus uralicus的形态变化 . 上海地质,1993,14(4):5-12. 王丽顺,陈琳琳. 东海瓯江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 上海地质,1993,14(4):13-18. 梁敬方,唐末林. 镇江市运河滑坡机理分析 . 上海地质,1993,14(4):19-25. 龚士良. 层次分析法及其地面沉降研究应用 . 上海地质,1993,14(4):26-31,40,60. 卢梅艳,詹炳善. 多目标规划理论识别岩溶水系统核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 上海地质,1993,14(4):32-40. 高宝生,顾群. 控制粉煤灰密实度以替代砂类土的原位测试 . 上海地质,1993,14(4):41-45,60. 王允侠,高灯亮,段光贤.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北翼断裂构造岩显微构造及岩组动力学研究 . 上海地质,1993,14(4):46-51. 王克武. 宝钢原料堆场采用砂桩加固软弱地基与分级堆料提高地基强度的实施效果 . 上海地质,1993,14(4):52-59. 《上海地质》1993年第14卷第3期(总第46期): ============================ 顾澎涛. 有关上海地区地质构造的几点新认识 . 上海地质,1993,14(3):1-10,36. 廖宗廷. 中国东南地区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 . 上海地质,1993,14(3):11-15,43. 师先进. 模糊聚类分析在有机质演化阶段划分上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3,14(3):16-21. 蔡煜东,姚林声. 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变差图的最优拟合 . 上海地质,1993,14(3):22-26. 王必刚. 采用阶梯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数 . 上海地质,1993,14(3):27-36. 龚士良. 观测井水质垂向差异及对取样质量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3,14(3):37-43. 吴彭令,李鸿生. 地下水水质分析质量控制(Ⅱ) . 上海地质,1993,14(3):44-49,63. 于根生. 关于浦东白莲泾中威工地地基渗水涌砂的处理 . 上海地质,1993,14(3):50-54,63. 朱履熹,袁义善,陈绍福. 上海村镇民房抗震对策分析 . 上海地质,1993,14(3):55-62. 《上海地质》1993年第14卷第2期(总第45期): ============================ 李维显,刘峻,黄招莲. 东海表层沉积物间隙水、可溶铁和△C油气化探指标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3,14(2):1-8,26,64. 金性春. 板块构造理论研究新进展 . 上海地质,1993,14(2):9-16. 孙家淞,陈庆,张洪沙. 上海附近地区水域的地质灾害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3,14(2):17-26. 吴南群. 上海近期地面沉降的统计特征 . 上海地质,1993,14(2):27-37,45. 曾荣波. 上海地区桥梁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 . 上海地质,1993,14(2):38-45. 孙永福,李勤奋. 上海利用含水层贮冷水和热水试验与应用效果 . 上海地质,1993,14(2):46-53,64. 何宇彬. 喀斯特塌陷机理研究 . 上海地质,1993,14(2):54-63. 《上海地质》1993年第14卷第1期(总第44期): ============================ 沈新国. 上海市浦东开发区地质条件评述 . 上海地质,1993,14(1):1-13. 冯铭璋. 统一上海工程地质分层编号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93,14(1):14-20,49. 张宏良. 用辩证方法指导找矿的一实例 . 上海地质,1993,14(1):21-25. 程之牧.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石器的岩石类型与特征 . 上海地质,1993,14(1):26-34. 蔡雪源,曹克清,李瑜敏. 中国发现的完整麇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1866)角枝化石和它们的科学意义 . 上海地质,1993,14(1):35-39,49. 张国有,张家峰,张忠良,等. 夯扩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3,14(1):40-49. 郑宁山. 对钢丝绳导正式观测标结构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3,14(1):50-56. 《上海地质》1992年第13卷第4期(总第43期): ============================ 吕炳全,孙继武. 弹性和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在区域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2,13(4):1-8,22. 张家峰,卞国林. 井中CT层析成象反演 . 上海地质,1992,13(4):9-22. 龚启昌. 浦东某驳岸滑移事例的调查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92,13(4):23-32. 韩庆德.现代中国海岸上升与砂岸异向运动 . 上海地质,1992,13(4):33-39. 李勤奋,徐蔚丹,孙永福. 人工回灌对承压含水层中Cl-含量的淡化过程 . 上海地质,1992,13(4):40-46. 包惠棣,吴俊璧. Stokoe扭转剪切/共振柱仪性能及试验 . 上海地质,1992,13(4):47-54,61. 任臻,沈德忠. 软土邓肯模型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2,13(4):55-61. 《上海地质》1992年第13卷第3期(总第42期): ============================ 方大卫,沈永盛. 试论上海地震活动与北西地震带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92,13(3):1-9. 刘昌森. 地震海啸及其对上海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2,13(3):10-17,34. 吕全荣. 长江口细颗粒沉积物的矿物特征和沉积分异 . 上海地质,1992,13(3):18-25,40. 唐保根,昝一平. 东海西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地层特征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3):26-34. 师先进,何仁汉,徐仲达. 三分量地震检波器的转换公式及误差分析 . 上海地质,1992,13(3):35-40. 李鸿生,吴彭令. 地下水水质分析的质量控制 . 上海地质,1992,13(3):41-47. 张庆麟. 再议“贵美石”的分类 . 上海地质,1992,13(3):48-52. 郎宝玉. 地下工程的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3):53-60. 《上海地质》1992年第13卷第2期(总第41期): ============================ 杨启伦. 从东海油气勘探谈台湾海峡油气地质 . 上海地质,1992,13(2):1-10,14. 劳秋元. 朱夏教授研究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的思路 . 上海地质,1992,13(2):11-14. 黄建国,吴惠兰. 上海地区更新统承压含水层沉积机制(模式)探讨 . 上海地质,1992,13(2):15-23,35. 高凤志. 德兴铜厂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围岩蚀变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2):24-35. 李勤奋,陈卫. 上海市第四承压含水层优化开采量制定及含水层压缩量预测 . 上海地质,1992,13(2):36-45. 金为芝,张志辉,叶为民,等. 某城地下水地表水联合优化调度管理模型实例 . 上海地质,1992,13(2):46-52. 陈绍福,何越教. 上海地区村镇民房震害预测方法探讨——以宝山区(Ⅵ度)震害预测为例 . 上海地质,1992,13(2):53-60. 王如金. 地基土地震液化评价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1992,13(2):61-64. 《上海地质》1992年第13卷第1期(总第40期): ============================ 刘光鼎. 朱夏教授周年祭 . 上海地质,1992,13(1):1-4. 周祖翼. 中国东南沿海及邻近海区一种独特的大陆增生方式——转换断层向俯冲体系的转变 . 上海地质,1992,13(1):5-11. 黄兆熊,高德章,刘玉柱. 东海磁场特征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1):12-23. 朱子沾. 上海市南部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 . 上海地质,1992,13(1):24-30,39. 田常德. 长江河口南支水下地质灾害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1):31-39. 严礼川. 我国城市地面沉降概况 . 上海地质,1992,13(1):40-48. 郑亚平. 上海浦东新区水源问题的探讨——兼论地下水“分质供水、优质优用”的利弊 . 上海地质,1992,13(1):49-54. 陈强华,陈冠发,洪毓康. 成层土的单桩承载力研究 . 上海地质,1992,13(1):55-64. 《上海地质》1991年第12卷第4期(总第39期): ============================ 刘若愚,黄建国,吴惠兰. 上海地区新构造隐伏活动断裂的标志—石灰华 . 上海地质,1991,12(4):1-11,19. 周振国,徐魁安,史文仪. 铬的水文地球化学异常、污染及其处理利用研究 . 上海地质,1991,12(4):12-19. 陈学林. 上海漕泾滨岸风暴沉积的孢粉研究 . 上海地质,1991,12(4):20-23,39. 刘昌森,江沁洪,丁颂华. 1991年2月17日青浦练塘3.0级地震概述 . 上海地质,1991,12(4):24-29. 贾琇,李勤奋. 河流硝化过程数学模型在上海地区地下水氮污染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1,12(4):30-35,39. 杨惠英. 地质实验室绘制标准曲线的数学模拟法 . 上海地质,1991,12(4):36-39. 祝龙根,任陈宝. 液化判别的应力法与刚度法之比较 . 上海地质,1991,12(4):40-47. 冯诗齐,王方元. 数据库在东海油气勘探及海洋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1,12(4):48-57,64. 陈杰家. 数量化理论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1,12(4):58-64. 《上海地质》1991年第12卷第3期(总第38期): ============================ 张宏良. 上海金山张堰铜矿床地质特征 . 上海地质,1991,12(3):1-4. 居恢扬,顾仁杰. 地质灾害研究的基础理论——环境因素控制论 . 上海地质,1991,12(3):5-14. 李战. 关于 Eofletcheria minima Lin et Chow 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91,12(3):15-27. 李勤奋,苏河源. 上海地下水流三维水动力模型研究 . 上海地质,1991,12(3):28-37. 郑宁山,孙永福. 液态二氧化碳洗井工艺应用与效果 . 上海地质,1991,12(3):38-43. 董永发. 杭州湾底质的粒度特征和泥沙来源 . 上海地质,1991,12(3):44-51. 王昌武. 从泥浆护壁的原理看上海地区钻孔灌注桩成孔工艺的发展趋势 . 上海地质,1991,12(3):52-58. 冯恭衍,张炬,吴建平,等. 宝山区粮田土壤中铜、锌、铅、镉、铬、汞含量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91,12(3):59-64. 《上海地质》1991年第12卷第2期(总第37期): ============================ 陈溥鹤,程之牧. 活动论构造历史观——朱夏教授1990年4月17日在地矿部无锡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的讲话 . 上海地质,1991,12(2):1-6. 陈焕疆. 大地构造学家、石油地质学家——朱夏 . 上海地质,1991,12(2):7-12. 郑祥民,俞立中.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暗绿色硬土层风积黄土成因说 . 上海地质,1991,12(2):13-21. 何正檀. 上海及其邻区地震活动与某些“天、地”因子关系初探 . 上海地质,1991,12(2):22-25. 刘昌森,丁颂华,高华平. 江苏常熟—太仓5.1级地震概况及房屋震灾原因分析 . 上海地质,1991,12(2):26-34,21. 张建平. 地面沉降研究中的越流抽水试验 . 上海地质,1991,12(2):35-39. 陶寿福,张剑锋. 地震液化判别时建筑场地选择近震远震的检别方法 . 上海地质,1991,12(2):40-43. 荣家贤,潘抗胜,赵小云. 关于在动力机器基础现场模型试验中用拉伸回弹法求地基刚度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1,12(2):44-49. 祝彬如,徐光亮,陈伟玉,等. 高压喷射注浆在上海鱼品厂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91,12(2):50-64. 《上海地质》1991年第12卷第1期(总第36期): ============================ 张宏良,刘若愚. 上海地区地下资源和地质环境概论 . 上海地质,1991,12(1):1-7. 吕炳全,方大卫. 上海地块的地质属性及其地震活动特征 . 上海地质,1991,12(1):8-15,24. 李萍,孙和平.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的古土壤特征 . 上海地质,1991,12(1):16-24. 奚建国,邱桢安. 咸潮入侵对长江河口地区地下水质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1,12(1):25-34. 陈奕善,丁万太. 上海地区淤泥质粘性土固结试验方法探讨 . 上海地质,1991,12(1):35-41. 张先林. 上海市地面沉降动态分析与灰色预测 . 上海地质,1991,12(1):42-46,7. 郭家良,张雷. 诸暨洞室工程稳定性评价 . 上海地质,1991,12(1):47-58,24. 朱增祥. 台风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初探 . 上海地质,1991,12(1):59-64. 《上海地质》1990年第11卷第4期(总第35期): ============================ 顾澎涛,程之牧. 也谈上海地区的断裂构造系统 . 上海地质,1990,11(4):1-6. 邓光辉,周长振. 东海大陆架地貌分区 . 上海地质,1990,11(4):7-15. 黄焕忠. 上海地区地热问题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90,11(4):16-20. 韩庆德. 上海地壳升降运动研究 . 上海地质,1990,11(4):21-27. 孙永福. 上海虹桥飞机场含水层储冷做空调冷源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90,11(4):28-36. 张国有,傅旗康,王樟群. 打入桩对液化饱和亚砂土改善的探索——无排地下孔隙水措施的处理实例 . 上海地质,1990,11(4):37-47. 乌孟庄. 钻探工艺、取土方法与取土器结构对勘探质量和不扰动土样取土质量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90,11(4):48-54. 廖宗廷. 论永平铜矿区“层状矽卡岩”成因及与矿化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90,11(4):55-61,36. 《上海地质》1990年第11卷第3期(总第34期): ============================ 顾澎涛,邱金波,许保桐,等. 太仓—奉贤北西向活动断裂带及其地震地质意义初探 . 上海地质,1990,11(3):1-6. 孙永福. 灌采条件下含水层能量计算 . 上海地质,1990,11(3):7-14. 王锦魁. 1990年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上海营活动简讯 . 上海地质,1990,11(3):14. 朱金荣,戴荣良,曹惠宾. 高层建筑液化地基处理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0,11(3):15-24. 顾伟华. 用剪切波速判别砂土液化的新方法 . 上海地质,1990,11(3):25-29,24. 冯铭璋,王兴涛. 饱和软土压缩曲线的“反常”现象 . 上海地质,1990,11(3):30-37. 邱桢安. 上海市地质学会举办“上海人民饮用水现状与展望”报告会 . 上海地质,1990,11(3):37,66. 张家峰,王张峰. 高密度深长桩打桩施工综合防护措施及其效果 . 上海地质,1990,11(3):38-45. 焦荣昌. 上海及邻区重磁场的地震地质分析 . 上海地质,1990,11(3):46-55. 张庆麟. 劣质宝石的人工处理 . 上海地质,1990,11(3):56-63. 《上海地质》1990年第11卷第2期(总第33期): ============================ 高灯亮,沈爱君,王允侠. 上海及其邻区潜在地质灾害的构造背景与成因机理 . 上海地质,1990,11(2):1-8,19. 王振宇. 南黄海海州湾外侧钙质结核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0,11(2):9-19. 华棣. 长江口砂坝地区全新世沉积与古地理 . 上海地质,1990,11(2):20-25. 林志强,蔡洪正. 古长江碎屑物进入东海盆地时间探讨 . 上海地质,1990,11(2):26-34. 李维显. 上海外滩防汛墙的高度 . 上海地质,1990,11(2):35-41. 朱子沾,徐关生. 上海地区重磁场特征与断裂构造关系初探 . 上海地质,1990,11(2):42-50. 王永华. 电法探查地下钢渣 . 上海地质,1990,11(2):51-56. 何仁汉,师先进. 上海市区地下管道探测技术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90,11(2):57-61. 李宏建. 磁法探测上海市掩埋煤气凝水井 . 上海地质,1990,11(2):62-72. 《上海地质》1990年第11卷第1期(总第32期): ============================ 陈惠康. 桩基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1990,11(1):1-18. 丁万太,陈奕善. 上海地区亚砂土弹塑性应力——应变特性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90,11(1):19-31. 戴荣良,朱金荣,曹惠宾. 吴淞江古河道地基土液化的评价 . 上海地质,1990,11(1):32-44. 朱履熹. 上海及邻区新构造应力场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90,11(1):45-55. 毕兴锁,段光贤. 1989年大同—阳高地震的特点 . 上海地质,1990,11(1):56-61. 孙和平,李从先,李萍,等. 钱塘江下游河段潮流和沉积特征 . 上海地质,1990,11(1):62-71. 郑亚平. 砂丘水源——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水厂概况 . 上海地质,1990,11(1):72-75. 《上海地质》1989年第10卷第4期(总第31期): ============================ 孙永福,邱桢安. 上海饮用天然矿泉水 . 上海地质,1989,10(4):1-14. 张文龙. 上海某教学楼地基沉降特点及原因分析 . 上海地质,1989,10(4):15-24. 陶寿福,张剑峰. 华东地区评估和推算场地最大水平加速度的一种实用方法 . 上海地质,1989,10(4):25-30. 何美临. 上海市区浅层土粘土矿物、微结构与地面沉降 . 上海地质,1989,10(4):31-40. 杨志坚. 上海地区大地构造归属及其东延去向问题 . 上海地质,1989,10(4):41-47. 黄兆熊,高德章. 上海地区深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趋势探讨 . 上海地质,1989,10(4):48-57. 刘昌森. 上海及邻近地区区域应力场和地震破裂方式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9,10(4):58-68. 姚伦淇. 苏、浙、皖边界地区长兴组底部砾岩的时代问题及其意义 . 上海地质,1989,10(4):69-75. 曹克清. 关于下蜀组沉积初期自然环境面貌的初步推断 . 上海地质,1989,10(4):76-79. 纪念李四光百年华诞学术讨论会 . 上海地质,1989,10(4):80. 《上海地质》1989年第10卷第3期(总第30期): ============================ 高灯亮,段光贤. 上海及其邻区楔形断裂系统的年代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 上海地质,1989,10(3):1-12. 丁培民. 冲绳海槽地质构造特征 . 上海地质,1989,10(3):13-22. 陈树盛. 试谈上海地区找金方向 . 上海地质,1989,10(3):23-30. 丁万太,杨敏,赵锡宏. 上海地区高层建筑物桩基础的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1989,10(3):31-42. 唐有职,张剑锋. 速度检层试验和稳态振动试验 . 上海地质,1989,10(3):43-52. 甘德福. 试论上海地质灾害的特点与对策 . 上海地质,1989,10(3):53-60. 叶玲玲,陆洪清. 深井曝气法处理有机废水和地下水防污染监测 . 上海地质,1989,10(3):61-65. 朱积安. 对上海市地震基本烈度的商榷意见 . 上海地质,1989,10(3):66-76. 《上海地质》1989年第10卷第2期(总第29期): ============================ 张剑锋,岳国生,黄春耈. 红砂岩修筑浆砌石坝的岩土工程研究 . 上海地质,1989,10(2):1-6. 吴惠根. 暗绿色硬质亚粘土层桩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1989,10(2):7-17,58. 陆道成. 土锚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9,10(2):18-25. 王华华,陈友根. 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统计程序(IBM—PC机) . 上海地质,1989,10(2):26-32,48. 彭华,何越教. 试解台湾构造之谜 . 上海地质,1989,10(2):33-43. 佘正礼. 我国锰矿资源概况 . 上海地质,1989,10(2):44-45. 张庆麟. 当前宝石研究的若干重点 . 上海地质,1989,10(2):46-48. 刘崇保. XGJ—1显微镜光度计 . 上海地质,1989,10(2):49-51. 刘志华. 地质博物馆应进入“户外”时代——陈列美学探讨 . 上海地质,1989,10(2):52-55. 《上海地质》1989年第10卷第1期(总第28期): ============================ 张宏良,裴荣富. 南岭地区花岗岩矿床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上海地质,1989,10(1):1-12. 段光贤,高灯亮,毕兴锁,等. 上海及其邻区的楔形断裂系统 . 上海地质,1989,10(1):13-22. 陆志坚. 从上海地区地下淡水古河道含水层的分布探讨嵊泗列岛的供水问题 . 上海地质,1989,10(1):23-26. 刘昌森. 一次罕见的地震次生灾害——北京王恭厂事件的原因分析 . 上海地质,1989,10(1):27-32. 傅正秀. 上海软土地区桩基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1989,10(1):33-41. 唐有职,张剑锋,王守业. 跨孔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9,10(1):42-56. 蔡洪正. 统计识别地层界线的计算方法 . 上海地质,1989,10(1):57-64. 《上海地质》1988年第9卷第4期(总第27期): ============================ 邱金波. 上海晚新生代地层的划分 . 上海地质,1988,9(4):1-8. 孙永福. 上海及长江口第四纪沉积层中埋盖的古河道 . 上海地质,1988,9(4):9-16. 顾志文.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有孔虫组合及古地理环境 . 上海地质,1988,9(4):17-21. 段光贤,何刚亮,徐金明. 上海市地震滑坡的预测研究 . 上海地质,1988,9(4):22-29. 张师德,陈绪禄. 软土地基上土工结构物的离心模拟试验 . 上海地质,1988,9(4):30-39. 唐有职,张剑锋,王守业. 原位跨孔试验方法 . 上海地质,1988,9(4):40-53. 任臻,潘勤美. 微机在软土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8,9(4):54-59. 史竞成,甘德福. 试论楔口板桩围堰与墙基的共同作用 . 上海地质,1988,9(4):60-63. 郑法理. 外向型经济研讨、考察班简讯 . 上海地质,1988,9(4):63. 潘厚耀. 宝石及其资源开发简述 . 上海地质,1988,9(4):64-68. 《上海地质》1988年第9卷第3期(总第26期): ============================ 吴惠兰. 上海地区燕山旋回火山岩 . 上海地质,1988,9(3):1-9. 张扬,何国琦. 甘肃北山早古生代蛇绿岩带的特征及演化 . 上海地质,1988,9(3):10-23. 张剑锋,华镇难. 上海市桩基础的桩型选择问题 . 上海地质,1988,9(3):24-32. 陈振荣. 上海地区软土层开挖边坡稳定分析 . 上海地质,1988,9(3):33-41. 魏彬炎,冯栋志. 外高桥“危险区”勘查结果 . 上海地质,1988,9(3):42-48. 沈苗鑫. 上海软土地区的桩垂直静荷载试验成果分析——单桩的入土深度与极限承载力的相关特征 . 上海地质,1988,9(3):49-64. 刘昌森. 我国的火山灾害 . 上海地质,1988,9(3):65-69. 李鸿生. 石油的生成——干酪根的有机生油说介绍 . 上海地质,1988,9(3):70-73. 潘厚耀. 上海市地质学会宝石协会成立 . 上海地质,1988,9(3):73. 《上海地质》1988年第9卷第2期(总第25期): ============================ 顾澎涛,王尧舜. 上海地区地质构造特征 . 上海地质,1988,9(2):1-14. 陈颐亨. 东海新生代构造运动对比 . 上海地质,1988,9(2):15-20. 胡必规. 下扬子区中、古生界油气前景 . 上海地质,1988,9(2):21-27. 潘厚耀. 施央申教授在沪作“现代地质学进展”学术报告 . 上海地质,1988,9(2):27. 潘永伟. 山东五莲七宝山破火山口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8,9(2):28-38. 徐建卿,邵虚生. 杭州湾南岸庵东潮坪现代沉积特征 . 上海地质,1988,9(2):39-46. 甘德福,冯铭璋. 试论涠洲岛地下淡水资源特征 . 上海地质,1988,9(2):47-50. 周裕经. 钻孔走向偏斜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8,9(2):51-55. 韩庆德. 上海城市物探工作的回顾 . 上海地质,1988,9(2):56-60. 潘厚耀. 盾构 . 上海地质,1988,9(2):60. 金铁. 上海市地质学会首任理事长——苗迪青先生 . 上海地质,1988,9(2):61-63. 潘厚耀. 热烈祝贺上海地质矿产局建业三十周年 . 上海地质,1988,9(2):63. 《上海地质》1988年第9卷第1期(总第24期): ============================ 顾澎涛,王尧舜. 上海地区侏罗纪、白垩纪及早第三纪地层简述 . 上海地质,1988,9(1):1-12. 吴惠兰. 上海地区侵入岩的基本特征 . 上海地质,1988,9(1):13-19. 高灯亮. 论漳浦—东山平移剪切缝合带 . 上海地质,1988,9(1):20-28. 朱金海,赵成宪,徐惠亮. 软土地基上大面积水池的沉降 . 上海地质,1988,9(1):29-35. 乌孟庄,韩承建. 应用非线性回归原理确定前期固结压力的电算方法 . 上海地质,1988,9(1):36-42. 包曼芳. 地下水人工回灌对控制上海地面沉降的作用及其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8,9(1):43-44. 陈杰家. 模糊相似选择原理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8,9(1):45-51. 李德言. 岩质地区的滑坡问题 . 上海地质,1988,9(1):52-55. 曹克清. 关于将“德帕锐定律”改为“德帕锐—裴文中定律”的建议 . 上海地质,1988,9(1):56-59. 《上海地质》1987年第8卷第4期(总第23期): ============================ 许保桐. 上海地区的震旦系及下古生界 . 上海地质,1987,8(4):1-20. 蒋荣华. 上海地区金山群变质岩研究 . 上海地质,1987,8(4):21-33. 高宏兴. 强夯—袋装砂井加固软土地基 . 上海地质,1987,8(4):34-40. 甘德福,施存烈. 上海地区浅层流砂土层的工程特性 . 上海地质,1987,8(4):41-44. 孙翠玉. 上海市潜水含水层环境水文地质评价 . 上海地质,1987,8(4):45-48. 周诗可,史美璞. 遥感技术在上海经济区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7,8(4):49-54. 胡嘉敏,恽才兴. 长江口悬沙扩散与污染元素分布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7,8(4):55-59. 王明耀. 安徽霍山隆兴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 上海地质,1987,8(4):60-70. 张韫. 热解分析录井在钻井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7,8(4):71-72. 《上海地质》1987年第8卷第3期(总第22期): ============================ 许保桐. 上海前震旦纪地层时代的厘定 . 上海地质,1987,8(3):1-8. 亚太地区沿海城市地质讨论会和专家组会议在沪举行 . 上海地质,1987,8(3):8. 张师德. 铁路加筋土桥台设计与试验 . 上海地质,1987,8(3):9-19. 张剑峰. 上海地区桩基负摩擦力问题 . 上海地质,1987,8(3):20-28. 张家峰,杨国民,汤亦德. 地基质量的声衰减系数测试法 . 上海地质,1987,8(3):29-34. 陈孝培,甘德福.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动向 . 上海地质,1987,8(3):35-39. 李维显,荣人德,冯诗齐. 长江口海区表层沉积物及其有机质分布特征 . 上海地质,1987,8(3):40-53. 许薇龄. 苏北南黄海地质构造特征 . 上海地质,1987,8(3):54-64. Nils-Axel Morner. 大地水准面型海平面变动的理论问题 . 上海地质,1987,8(3):65-75. 《上海地质》1987年第8卷第2期(总第21期): ============================ 刘铁铸. 地下含水层储能技术与节能效益分析 . 上海地质,1987,8(2):1-12. 张文龙,周知信. 秦山核电厂岩基工程 . 上海地质,1987,8(2):13-24. 冯铭璋. 层次不均匀土的岩土工程特征评价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87,8(2):25-29,64. 丁钟鼎,王德民,张剑锋. 打桩分析仪和凯斯法波动方程软件 . 上海地质,1987,8(2):30-37. 秦大正,何岳宝,金荣发. 茅山带的延伸和花山剖面的商榷 . 上海地质,1987,8(2):38-44. 梁敬方,孔宪立. 德兴铜矿粗碎诒自然边坡的概率统计及人工边坡角的分析 . 上海地质,1987,8(2):45-53. 郑金安. 地震—宇宙瞬力的(引震)的作用 . 上海地质,1987,8(2):54-64. 《上海地质》1987年第8卷第1期(总第20期): ============================ 段光贤,刘昌森. 上海及其邻近地区地震地质特征及上海基本地震烈度的初步认识 . 上海地质,1987,8(1):1-9. 朱俊之. 上海某工程打桩对邻近建筑设施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7,8(1):10-15,41. 王昌武. 用吸管法取代综合法进行粒度分析的试验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7,8(1):16-19. 凌信川. 上海市宝山吴淞地区大气降雨影响潜水水质的原因初探 . 上海地质,1987,8(1):20-24. 焦荣昌,尹文荣. 东海舟山一国头断裂带的控制作用及其向陆区延伸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7,8(1):25-41. 周积元,郑家欣. 杭州湾地区新构造运动探讨 . 上海地质,1987,8(1):42-50. 朱履喜. 开发湖州—长兴是解决上海建材来源的重要途径 . 上海地质,1987,8(1):51-54. 徐志华. 八达岭—黑汉岭隆起的新证据 . 上海地质,1987,8(1):55-56. 张家锋. 同济大学研制一种钻夹持器获得专利 . 上海地质,1987,8(1):57. 1986年第7卷(共2期) 《上海地质》1986年第7卷第2期(总第19期): ============================ 周振国,王允侠. 苏南地区几条北西向断裂显微构造与组构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86,7(2):1-10. 贾琇. 人工回灌井微生物生长与水质恶化 . 上海地质,1986,7(2):11-15. 孙永福,李香玲. 上海大地热流及其地质意义 . 上海地质,1986,7(2):16-22. 吴邦颖. 裂隙粘土地区挡土墙土压力问题讨论 . 上海地质,1986,7(2):23-30. 张剑峰,唐有职,王守业. 跨孔法测定的剪切波速度与饱和砂土液化势 . 上海地质,1986,7(2):31-40. 甘德福. 流砂的微观特性 . 上海地质,1986,7(2):41-45. 刘昌森. 1935~1936年四川马边震群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6,7(2):46-54. 张庆麟. 论地质作用的第三营力——宇宙作用力 . 上海地质,1986,7(2):55-60. 曹克清. 关于中国野生四不像(Elaphurus davidianus)历史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6,7(2):61-69. 《上海地质》1986年第7卷第1期(总第18期): ============================ 段光贤,何刚亮. 西安地裂缝形成机制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6,7(1):1-7. 王绍华. 用“流砂指数”对软土地下工程进行地质评价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6,7(1):8-18. 胡文尧. 上海市地区地基土地震液化可能性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6,7(1):19-27. 曲永毅. 软土边坡蠕变的工程观测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86,7(1):28-33. 陈继成;龚启昌. 静力触探单、双用探头测得的pS、qC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6,7(1):34-39. 王引生. 华亭宾馆工地水射泵井点降水现场试验 . 上海地质,1986,7(1):40-46. 孙家淞. 自升式石油钻井平台井位工程地质调查的程序和方法 . 上海地质,1986,7(1):47-49. 胡永懋. 宜兴慕蠡洞洞穴发育及其环境变化 . 上海地质,1986,7(1):50-58. 余纪扬. 汞量测量在第四系厚覆盖区的地质效果 . 上海地质,1986,7(1):59-62. 1985年第6卷(未出刊) ================== 1984年第5卷(共3期) 《上海地质》1984年第5卷第3期(总第17期): ============================ 苏河源. 上海地面沉降和土层变形机理 . 上海地质,1984,5(3):1-8. 顾季威. 酸碱废液污染侵蚀对粘性工程性质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4,5(3):9-14. 陈柏亭. 上海高重建筑物桩基工程地质条件—桩尖持力层的选择和评价 . 上海地质,1984,5(3):15-19. 项兆池. 应用深井真空降水法疏干地下水 . 上海地质,1984,5(3):20-23,19. 余纪扬. 论隐伏地区地质工作方法 . 上海地质,1984,5(3):24-26. 罗永健,吴振荣. 信息处理与隐伏断裂 . 上海地质,1984,5(3):27-32. 林志强,蔡洪正. 泥岩中硼含量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3):33-35. 曹克清. 鲸类起源的证据及中国鲸类化石提要 . 上海地质,1984,5(3):36-39. 李鸿生. 电子计算机在水质分析中应用简介 . 上海地质,1984,5(3):40-43. 孙福,顾亚州. 全球17种元素的产量和储量(1977年估算的),其它资源(1970~1977年),潜在资源和基础资源 . 上海地质,1984,5(3):44. 杨关坭,李仁观,陆荣麟,等. 1984年牟尼洞夏令营工作总结(摘要) . 上海地质,1984,5(3):45-46. 《上海地质》1984年第5卷第2期(总第16期): ============================ (摘要集: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居恢扬. 现代地球科学研究进展 . 上海地质,1984,5(2):1-2. 孙永福. 上海及长江口第四纪沉积层中埋盖的古河道 . 上海地质,1984,5(2):2. 冯铭璋. 从工程地质实践讨论上海全新统分层 . 上海地质,1984,5(2):2-3. 郭蓄民,洪雪晴,陈学林. 杭嘉湖平原西部第四纪晚期沉积的岩相层序 . 上海地质,1984,5(2):3. 奚建国,陆涵清,严学新,等. 杭州湾岸带全新世沉积层的分带性 . 上海地质,1984,5(2):4. 洪雪晴,顾志文.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贝壳堤的发现 . 上海地质,1984,5(2):4-5. 洪雪晴,顾志文,陈学林. 杭嘉湖平原全新世海进 . 上海地质,1984,5(2):5. 叶国梁. 杭州湾北部金山深槽发育的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1984,5(2):5-6. 江苏高邮凹陷马4井下第三系戴南组水下扇的沉积特征 . 上海地质,1984,5(2):6-7. 庞荣庆,孙宪铭,王国英. 苏皖南部三迭系青龙群碳酸盐岩孔隙类型与储集岩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84,5(2):7. 姚伦淇. 我国三迭纪含牙形刺地层 . 上海地质,1984,5(2):8. 曹克清. 中国东部数千年来环境的演变与某些动物绝衰关系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8-9. 王惠基. 中国第三纪腹足动物的区系 . 上海地质,1984,5(2):9. 林志强,蔡洪正. 用地质趋势法研究泥岩中硼的含量 . 上海地质,1984,5(2):10. 焦荣昌. 重力和地震方法综合研究基础面 . 上海地质,1984,5(2):10-11. 余纪扬. 论隐伏地区的地质工作方法 . 上海地质,1984,5(2):11. 余纪扬. 某地隐伏多金属矿床的汞量测量及其效果讨论 . 上海地质,1984,5(2):11-12. 何正檀. 论内生成矿作用的基本模式 . 上海地质,1984,5(2):12. 梁天仁. 粉煤灰资源的分选方法 . 上海地质,1984,5(2):13. 朱积安,朱履喜,刘宜栋,等. 上海及邻近地区活动性断裂与地震活动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84,5(2):13-14. 朱积安. 上海地震基本烈度初探 . 上海地质,1984,5(2):14-15. 冯德益,顾瑾平,虞雪君,等. 地震烈度的模糊判定 . 上海地质,1984,5(2):15. 吴奕贵,周积元,周振国. 上海佘山地区地质构造及岩石力学 . 上海地质,1984,5(2):15-16. 何君健. 崇明—苏州断裂考 . 上海地质,1984,5(2):16. 朱履喜. 上海及邻区基岩地质构造特征 . 上海地质,1984,5(2):16-17. 郑家欣,周积元. 苏南地区(包括上海市)新构造运动基本特征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17. 周振国,王允侠. 苏南地区几条北西向断裂的显微构造及组构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4,5(2):18. 何刚亮,段光贤. 西安地裂缝的构造成因及其模型试验 . 上海地质,1984,5(2):18. 何刚亮,段光贤. 西安地裂缝的形成问题 . 上海地质,1984,5(2):19. 何正檀. 中国境内断块间的旋转运动及其应力场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84,5(2):19-20. 张庆麟. “板块构造说”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上海地质,1984,5(2):20-21. 朱增祥. 地球本身的壳体—太平洋壳内的构造运动——大陆溅落设想之二 . 上海地质,1984,5(2):21-22. 沈莲琴. 狼山地质考察 . 上海地质,1984,5(2):22. 姚邦基,孙永福. 二○○○年上海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预测 . 上海地质,1984,5(2):23. 郑亚平,孙福. 上海潜水水文地质特征及应用研究前景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24. 奚建国,闵三宝. 上海市第三、四承压含水层间存在直接水力联系地段 . 上海地质,1984,5(2):25. 詹炳善. 裂隙岩石渗透空间结构特性概念模型述评 . 上海地质,1984,5(2):25. 曲永毅. 选择降水方法的水文地质依据 . 上海地质,1984,5(2):26. 吴林高,张瑞. 粘弹性多孔介质渗流方程解的数值分析 . 上海地质,1984,5(2):26-27. 张瑞. 谱系多级分析最优化在地下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4,5(2):27. 甘德福,冯铭璋. 公元二○○○年上海工程地质工作方法 . 上海地质,1984,5(2):28. 居恢扬. 工程地质学研究现状和展望 . 上海地质,1984,5(2):28-29. 孙永福. 上海市城市建设与地面沉降 . 上海地质,1984,5(2):29-30. 苏河源. 上海地面沉降与土层变形机理 . 上海地质,1984,5(2):30. 陈柏亭. 上海高重建筑物桩基工程地质条件——桩尖持力层的选择和评价 . 上海地质,1984,5(2):30-31. 奚建国. 上海市地基土构成模式 . 上海地质,1984,5(2):31-32. 陈振荣. 上海地区吹填土特征及其地基勘探 . 上海地质,1984,5(2):32-33. 奚建国,沈锦康. 上海市海岸带砂性土液化预测初探 . 上海地质,1984,5(2):33. 陆涵清. 工程地质图在上海经济区建设规划中的作用 . 上海地质,1984,5(2):34. 施存烈. 城市工程地质图编图方法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35. 孙永福. 秦山核电站核废料地下贮存的方案设想 . 上海地质,1984,5(2):35-36. 居恢扬. 华东地区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4,5(2):36-37. 曲永毅. 软土边坡蠕变的工程观测与分析 . 上海地质,1984,5(2):37. 胡德富,孔宪立. 苏州潭山硫铁矿主暨井工业场地稳定性评价 . 上海地质,1984,5(2):37. 梁敬方. 新桥矶山露天矿底盘高边坡最终稳定坡角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38. 杨凡. 软土地区铁路干线上立交箱形桥的设计与施工 . 上海地质,1984,5(2):39. 吴邦颖. 厦门东渡港专用铁路软基静载试验浅析 . 上海地质,1984,5(2):39. 程骁. 高压旋喷法加固软土 . 上海地质,1984,5(2):39-40. 陆震铨. 关于软粘土电渗加固机理的再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40. 杨桂林. 砂性土与粘性土的划分及其界限值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4,5(2):41. 吴邦颖. 对裂隙粘土地区挡土墙土压力计算的认识 . 上海地质,1984,5(2):41. 郑金安. 土性描述与地基土承载力间Fuzzy相关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2):41-42. 郑金安. 土层深度对泊桑系数、垂直压应力和侧向压应力之比的分析 . 上海地质,1984,5(2):42. 顾季威. 酸碱废液污染侵蚀对粘性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4,5(2):42. 顾仁杰. 地质环境对铁路选线的控制意义 . 上海地质,1984,5(2):42-43. 俞汝法. 山区峡谷水库坍岸问题 . 上海地质,1984,5(2):43-44. 居恢扬,顾仁杰. 滑坡防治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上海地质,1984,5(2):44-45. 项兆池. 应用深井真空降水法疏干地下水 . 上海地质,1984,5(2):45-46. 丁由庚. 关于刚性角问题的一点浅见 . 上海地质,1984,5(2):46. 王海彪,顾仁杰,周龙宝. 激光全息光弹在滑坡研究中的应用——鹰厦线K163滑坡模拟试验 . 上海地质,1984,5(2):46-47. 陈继成,龚启昌. 静力触探单、双用探头测得的ps、qc值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4,5(2):47. 张剑锋,宋名东. 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成果预估饱和砂土液化势 . 上海地质,1984,5(2):48. 朱小林. 由静力触探模拟试验分析贯入机理 . 上海地质,1984,5(2):48. 乌孟庄.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暗绿色亚粘土及上部全新世土层的双桥探头触探曲线线型特征与贯入阻力值的变化规律 . 上海地质,1984,5(2):49-50. 徐济平,吴少武. 声波法在坑道岩体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4,5(2):50. 费涵昌. 用共振柱法研究剪应力对天然粘性土剪切模量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4,5(2):50. 王子平. SHK型滑销式自动落锤装置 . 上海地质,1984,5(2):51. 王家钧. 我国静力触探技术应用中几个问题的综合 . 上海地质,1984,5(2):51. 《上海地质》1984年第5卷第1期(总第15期): ============================ 戴爱德. 常州市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1):1-11. 甘德福. 受煤焦油废液浸蚀的地基土引起地基强度降低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1):12-14. 郑世俊. 关于影响淤泥质粘土边坡稳定因素的土工试验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1):15-22. 张剑锋,乔荣贵. 东海沿岸海洋沉积物的工程性质 . 上海地质,1984,5(1):23-29. 余纪扬. 加强综合利用发挥资源效益 . 上海地质,1984,5(1):30-33. 梁天仁. 加强粉煤灰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上海地质,1984,5(1):34-39. 沈永盛. 对上海及其邻区松散层厚度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 上海地质,1984,5(1):40-44,55. 陆光闾. 东北日本岛弧地壳应力状态探讨 . 上海地质,1984,5(1):45-51,55. 李鸿生. 水分析中阴阳离子平衡和各种硬度的快速程序计算 . 上海地质,1984,5(1):52-55. 高焕烈. 酚在黄浦江水中的污染现状 . 上海地质,1984,5(1):56-59. 《上海地质》1983年第4卷第4期(总第14期): ============================ 甘德福,袁雅康. 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强夯加固软土地基对土的微观结构影响的分析研究 . 上海地质,1983,4(4):1-7. 顾季威,徐经仪. 某高层厂房不均匀沉降的纠正 . 上海地质,1983,4(4):8-11. 丁万太. 建筑物在纠偏过程中的沉降分析实例 . 上海地质,1983,4(4):12-18. 张剑锋,俞灿明. 关于中国系列薄壁取土器的建议 . 上海地质,1983,4(4):19-27,47. 王引生. 电渗机理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3,4(4):28-35. 奚建国,李振英. 上海地区低塑性土定名探讨 . 上海地质,1983,4(4):36-40. 金性春. 从板块学说探讨中国大地构造演化的基本特征 . 上海地质,1983,4(4):41-47. 何咏霞,徐关生. 上海地区主要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及其岩石化学特征初探 . 上海地质,1983,4(4):48-57. 孙永福,姚邦基. 地下水灌采中常用的物理量与单位 . 上海地质,1983,4(4):58-60. 《上海地质》1983年第4卷第3期(总第13期): ============================ 居恢扬,顾仁杰. 我国南方红层的地质特征及其工程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3,4(3):1-16. 陈振荣. 对“新近沉积粘性土”的一些看法 . 上海地质,1983,4(3):17-21. 袁雅康. 编制城市和区域规划工程地质图集的问题 . 上海地质,1983,4(3):22-28. 朱良模. 在抽灌水作用下土变形特性室内试验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3,4(3):29-35. 陈继成. 螺旋板荷载试验的方法和初步应用 . 上海地质,1983,4(3):36-43. 郑金安. 第四系土的地震波速、动模量与深度的统计特征分析 . 上海地质,1983,4(3):44-53. 丁锦宝,冯铭璋. 水上工程地质钻探概况 . 上海地质,1983,4(3):54-58. 梁天仁. 粉煤灰的矿物学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 上海地质,1983,4(3):59-68. 曹克清. 中国安氏鸵鸟蛋化石的新资料以及鸟纲化石概要 . 上海地质,1983,4(3):69-76. 《上海地质》1983年第4卷第2期(总第12期): ============================ 沈永盛,孙红星. 略论上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大地构造属性和基岩断裂构造轮廓 . 上海地质,1983,4(2):1-7. 刘若愚,朱荣生. 对安角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几点新认识 . 上海地质,1983,4(2):8-21. 袁兆盾,孙翠玉,卫克勤,等. 上海地区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 上海地质,1983,4(2):22-28,54. 龚启昌. 静力触探Ps—h曲线划分土层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3,4(2):29-35. 黄海昌. 近年来我国土力学研究状况的回顾与情况述评 . 上海地质,1983,4(2):36-39. 陈业裕.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争论梗概 . 上海地质,1983,4(2):40-45. 张庆麟. 从天体地质对比试论太平洋成因 . 上海地质,1983,4(2):46-54. 朱增祥. 大陆溅落设想 . 上海地质,1983,4(2):55-59. 葛炳生. 一九八二年的地震简况 . 上海地质,1983,4(2):60-62. 《上海地质》1983年第4卷第1期(总第11期): ============================ 沈德锟,袁兆盾. 城市环境水文地质编图方法初探 . 上海地质,1983,4(1):1-6. 凌信川,孙翠玉. 上海市宝山、吴淞工业区降雨与潜水水化学变化关系 . 上海地质,1983,4(1):7-13,36. 史文仪. 非稳定多孔抽水试验参数计算分析 . 上海地质,1983,4(1):14-26. 张景辉. 地下水水位预报中的经验公式 . 上海地质,1983,4(1):27-32. 詹炳善. 喀斯特含水层的二个主要类型 . 上海地质,1983,4(1):33-36. 胡修榆. 上海宝山钢铁总厂潜水预断评价方法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3,4(1):37-40. 郑金安. 砂土液化预测的Fuzzy数学模型之研究 . 上海地质,1983,4(1):41-53. 冯铭璋. 上海地区“暗绿色硬土层”的一种特例 . 上海地质,1983,4(1):54-57. 盛建国. 日本地面沉降地区概况 . 上海地质,1983,4(1):57. 余纪扬. 层控理论在上海地区找矿中的意义 . 上海地质,1983,4(1):58-62. 肖舟.《热释光》简介 . 上海地质,1983,4(1):62-63. 《上海地质》1982年第3卷第4期(总第10期): ============================ 甘德福,施存烈,张景辉. 上海城市规划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2,3(4):1-9. 张剑锋,甘兰春. 予估打入桩沉桩可能性 . 上海地质,1982,3(4):10-19. 高冠仁. 上海石化厂二期油罐区软土地基的强度及其加固处理 . 上海地质,1982,3(4):20-28. 宋宜家. 试评长江口中央沙护头坝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1982,3(4):29-37. 陈明. 追忆登佘山岛——近读《上海有个佘山岛》有感 . 上海地质,1982,3(4):37. 徐惠亮. 软土地基的强夯处理 . 上海地质,1982,3(4):38-43. 张文龙. 南通渔轮厂吹填土地基的利用 . 上海地质,1982,3(4):44-51. 余纪扬. 上海第一个见矿钻孔 . 上海地质,1982,3(4):51. 叶玲玲. 上海市地下水位与潮汐关系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4):52-58. 段光贤,甘德福,冯铭璋. 关于缩短基建勘察周期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4):59-61,64. 陈奕善,丁万太. LSZ——Ⅰ型三联式应力——应变三轴剪切(预压)仪简介 . 上海地质,1982,3(4):62-64. 《上海地质》1982年第3卷第3期(总第9期): ============================ 曲永毅. 宝钢软土地基的几个工程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3):1-13. 熊大阅. 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及沉降计算的讨论 . 上海地质,1982,3(3):14-18. 赵成宪. 关于地基压缩层厚度的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3):19-21. 高玉崑. 浅地层剖面仪在长江口航道探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3):22-32. 柳九霞. 上海“人工注水”历史及其实际效应的认识 . 上海地质,1982,3(3):33-41. 冯铭璋. 滨海平原封存型承压淡水 . 上海地质,1982,3(3):42-49. 曹克清. 上海地区的脊椎动物化石 . 上海地质,1982,3(3):50-55. 张庆麟. 对地质力学的两点评论 . 上海地质,1982,3(3):56-60. 苏文才. 上海西部地区的浅层泥炭资源 . 上海地质,1982,3(3):61-64. 《上海地质》1982年第3卷第2期(总第8期): ============================ (摘要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暨上海市地质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 竹淑贞,吕全荣,陈业裕,等. 长江三角洲前缘全新世沉积区和沉积过程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2,3(2):1-2. 奚建国. 上海市晚更新世中期至今沉积层的岩性、岩相、古地理环境 . 上海地质,1982,3(2):2-3. 奚建国,孙永福. 上海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与古地理 . 上海地质,1982,3(2):3. 曹克清. 上海地区的脊椎动物化石 . 上海地质,1982,3(2):4-5. 杨蕉文,陈学林. 浙南沿海地区全新世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 上海地质,1982,3(2):6-7. 华棣,王庆之. 从微体化石探讨浙南沿海全新世地层及沉积环境 . 上海地质,1982,3(2):7-8. 刘苍字,吴立成,曹敏. 上海西部冈身的年代测定及其成因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8-9. 曹敏,郑宇源,周菊珍. 江苏沿海贝壳沙堤的C14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 上海地质,1982,3(2):9-10. 董永发,丁文鋆. 长江口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水动力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2,3(2):11-12. 李维显. 南黄海西北部沉积物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关系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13. 吕全荣. 长江河口细颗粒泥砂的矿物组成 . 上海地质,1982,3(2):15. 严肃庄,吕全荣. 浙南海区表层沉积物的矿物特征 . 上海地质,1982,3(2):15-16. 梁天仁. 粉煤灰的矿物学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16-17. 梁天仁. 石膏硬石膏系列矿物相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2,3(2):17-18. 李中和,秦关华,翁臻培. 人造氟金云母的多型 . 上海地质,1982,3(2):18. 翁臻培,李中和,邬树皋. 滑石瓷相变及老化机理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18. 何咏霞,徐关生. 上海地区常见岩石图谱内容摘要 . 上海地质,1982,3(2):19. 苏文才. 上海西部地区的浅层泥炭资源 . 上海地质,1982,3(2):19-20. 林锦英. 东海龙井1#钻井自生菱铁矿的一般特征和成因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20-21. 朱履熹,朱家珍,薛金有,等. 福建马坑铁矿成矿作用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21. 张庆麟. 关于地质力学的两点评论 . 上海地质,1982,3(2):22. 张庆麟. 从天体地质对比试论太平洋的成因 . 上海地质,1982,3(2):23-24. 郑家欣. 苏南古构造应力场与北西方向构造特征的初步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24-25. 陆光闾. 东北日本岛弧地壳应力状态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25-26. 翁臻培. 云南省勐连县区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及其特征 . 上海地质,1982,3(2):26. 段光贤,王家钧,费涵昌. 1979年溧阳6级地震区极震工程地质特征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2,3(2):27. 葛炳生. 沂沐断裂带的地震地质特征和地震活动 . 上海地质,1982,3(2):27-28. 冯德益,顾瑾平,钟延姣,等. 模糊数学方法在烈度评定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28. 冯铭璋. 滨海平原地下水及封存型淡水体 . 上海地质,1982,3(2):29. 姚天强,范淑玲,马丽丽,等. 试论沉积岩地区找水、提高成井率的途径 . 上海地质,1982,3(2):30. 卞忠达. 基岩地区找水体会 . 上海地质,1982,3(2):30. 吴振荣. 用电子计算机自动解释电测深曲线的尝试 . 上海地质,1982,3(2):30-31. 史文仪. 非稳定多孔抽水试验参数计算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31. 金为芝. 有限元在水文地质计算中第三类边界条件处理意见 . 上海地质,1982,3(2):31. 吴林高. 关于地面沉降地区的地下水运动计算(一) . 上海地质,1982,3(2):32. 柳九霞. 上海“人工注水”的历史及其实际效应的认识 . 上海地质,1982,3(2):32-33. 孙永福. 上海地区含水层储能应用与效果 . 上海地质,1982,3(2):33-34. 叶玲玲. 上海市地下水位与潮汐关系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34-35. 詹炳善. 系统方法在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35. 陆震铨. “上海粘土”土质特性及其对工程影响 . 上海地质,1982,3(2):36. 冯铭璋. 上海地区“褐黄色表土层”的某些特征及其鉴别 . 上海地质,1982,3(2):37. 孙永福. 上海地区“暗绿色硬土层”地质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 上海地质,1982,3(2):37-38. 冯铭璋. 上海地区“暗绿色硬土层”的一个特例 . 上海地质,1982,3(2):38-39. 奚建国. 上海地区50米以浅土体的工程地质结构分区 . 上海地质,1982,3(2):39-40. 曲永毅. 宝钢软土地基的几个工程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40-41. 高冠仁. 金山二期油罐区软弱地基土的强度 . 上海地质,1982,3(2):41. 宋宜家. 试评长江口中央沙护头坝工程地质条件 . 上海地质,1982,3(2):41-42. 张文龙. 南通渔轮厂吹填土的利用 . 上海地质,1982,3(2):42. 居恢扬. 福建地区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点——以闽江、九龙江河谷为例 . 上海地质,1982,3(2):43. 杨桂林. 论“土质统一分类法”的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43-44. 丁由庚. 布西奈斯课题在土力学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44-45. 赵成宪. 关于地基压缩层厚度的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45. 朱良模. 土在抽灌水作用下变形特性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45-46. 郑金安. 地基土液化识别过程中的模糊集理论和模糊模式识别 . 上海地质,1982,3(2):46. 吴邦颍. 软土地基上桥台侧移问题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46-47. 孔宪立,郑家欣. 地下采空区对场地稳定的影响(滁州师专教学大楼场地稳定性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47. 罗夙楼,王守业,张泳烈,等. 一座高层建筑软土地基勘察与岩土工程评价 . 上海地质,1982,3(2):48. 邓立德,俞自东. 膨胀土筑坝性能探讨(中间试验报告) . 上海地质,1982,3(2):48-49. 黄林根. 降水帷幕疏干土层方法在软土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49. 徐惠亮. 软土地基的强夯处理 . 上海地质,1982,3(2):49-50. 陆跃清. 强夯法加固上海软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 上海地质,1982,3(2):50. 熊大阅. 振动水冲法碎石桩加固软土地基试验和应用及其允许承载力确定的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51-52. 段光贤,甘德福. 振冲法加固软土地基对土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2,3(2):52. 居恢扬. 关于我国滑坡防治的工程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52-53. 余汝法. 有关山岭隧道工程中的洞口地质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53-54. 戴立斌,马步海. 漳龙铁路路基变形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2,3(2):54-55. 顾仁杰. 宝兰铁路谢——土段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电化改建的控制意义 . 上海地质,1982,3(2):55-56. 王昌武. 从吸管法谈起 . 上海地质,1982,3(2):57. 王家钧. 快速载荷试验 . 上海地质,1982,3(2):57. 陈继成,林基洲,周序明. 螺旋板荷载试验的初步总结 . 上海地质,1982,3(2):58. 陈福曙,刘根泉,王家钧. 指令率定系数标定供桥电压法在静探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58. 朱小林. 标准贯入试验中杆长修正问题的理论分析 . 上海地质,1982,3(2):58-59. 林基洲,徐存森,王守业. 关于水力压裂试验原位测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的方法 . 上海地质,1982,3(2):59. 葛修能. 致密粘土筑坝与整体化试验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59-60. 郑世俊. 关于影响淤泥质粘土边坡稳定因素的土工试验问题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60-61. 高玉崑. 浅地层剖面仪在长江口航道勘察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2,3(2):61. 徐济平. 变频长脉冲振源岩体声波探测方法 . 上海地质,1982,3(2):61-62. 陈奕善,丁万太. 应力—应变三轴剪力(预压)仪的研制报告 . 上海地质,1982,3(2):62. 赵春宗,董良珠. 松散岩石揭皮法筒介 . 上海地质,1982,3(2):63. 居恢扬. 当前环境地质研究的一些问题 . 上海地质,1982,3(2):64. 邱佩英,龚书椿,王效京. 长江口区水化学基本特征 . 上海地质,1982,3(2):64-65. 段光贤,甘德福. 关于缩短基建勘察周期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2,3(2):65. 高宏兴. 强夯法加固软土地基(译文) . 上海地质,1982,3(2):65-66. 《上海地质》1982年第3卷第1期(总第7期): ============================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活动简介 . 上海地质,1982,3(1):1-2. 上海市地质学会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计划 . 上海地质,1982,3(1):3. 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暨上海市地质学会成立三周年纪念活动征文通知 . 上海地质,1982,3(1):4-5. 关于庆祝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及市地质学会成立三周年庆祝活动筹备组成员 . 上海地质,1982,3(1):6. 《上海市中学生岩矿鉴别竞赛》 光荣榜 . 上海地质,1982,3(1):7-8. 上海市中学生岩矿鉴别竞赛授奖大会议程 . 上海地质,1982,3(1):9. 上海市中学生岩矿鉴别竞赛主席台名单 . 上海地质,1982,3(1):10. 苏文才. 《上海市中学生岩矿鉴别竞赛》总结发言 . 上海地质,1982,3(1):11-13. 奖品筹集情况 . 上海地质,1982,3(1):14. 董玉茹. 祖国山河对我的熏陶 . 上海地质,1982,3(1):15-16. 杨关坭. 贯彻从严从难扎实的地学教学方法 . 上海地质,1982,3(1):17. 钱四.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 . 上海地质,1982,3(1):18-19. 吕型伟. 在“上海市中学生岩矿鉴别竞赛授奖大会”上的讲话 . 上海地质,1982,3(1):20. 陈安泽. 学习和祝贺 . 上海地质,1982,3(1):21. 学会活动简讯 . 上海地质,1982,3(1):22. 《上海地质》1981年第2卷第4期(总第6期): ============================ 陈树盛,余纪扬,吴惠兰,等. 上海地区基岩地质概况与内生矿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 上海地质,1981,2(4):1-15. 葛炳生. 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 . 上海地质,1981,2(4):16-24. 冯铭璋,奚建国. 上海地区地下古河道边岸滑坡的发现 . 上海地质,1981,2(4):25-27. 王昌武. 从吸管法的误差谈起 . 上海地质,1981,2(4):28-32. 任福尧,姚邦基. 灌采条件下地下水温度动态 . 上海地质,1981,2(4):33-40. 张景辉,孙曙光. 地下水非稳定运动的数学模型及应用 . 上海地质,1981,2(4):41-50. 谢凯耀,孙曙光. 地下水采、灌方案计算及标点分层变形量预测预报 . 上海地质,1981,2(4):51-62. 唐国兴.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及程序设计 . 上海地质,1981,2(4):63-70. 韩庆德. 上海地面沉降精密水准的精度 . 上海地质,1981,2(4):71-78. 庄翔麟,陈臻善. 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勘察研究中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1,2(4):79-85. 《上海地质》1981年第2卷第3期(总第5期): ============================ 孙永福. 上海地区全新世地层分层 . 上海地质,1981,2(3):1-9. 顾季威. 废碱液污染侵蚀对土的强度的影响 . 上海地质,1981,2(3):10-14. 王守业. 核电站地质勘察的几点体会 . 上海地质,1981,2(3):15-20. 砾子. 意深质朴的会徽 . 上海地质,1981,2(3):21. 尚益. 上海的第一个水准点 . 上海地质,1981,2(3):22. 孙永福,胡兆璋,徐永春. 控制上海市区地面沉降措施 . 上海地质,1981,2(3):23-34. 贾福海. 论上海基底碳酸盐岩层储水的可能性探索控制地面沉降新措施 . 上海地质,1981,2(3):35-38. 孙永福. 控制上海地面沉降研究规划设想——灰岩地下岩溶储水库 . 上海地质,1981,2(3):39-47. 刘铁铸. “郊灌市用”含水层储冷规划设想 . 上海地质,1981,2(3):48-52. 施存烈. 市区开展块状灌用水平衡方案的设想 . 上海地质,1981,2(3):53-60. 谢凯耀. 控制上海市地面沉降研究规划设想“在低水头下寻求动态平衡的方法” . 上海地质,1981,2(3):61-67. 《上海地质》1981年第2卷第2期(总第4期): ============================ 何君健. 上海地区地质构造特征简介 . 上海地质,1981,2(2):1-7. 袁兆盾. 上海地区第四纪承压水水化学类型的成因 . 上海地质,1981,2(2):8-13. 詹炳善. 裂隙含水层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 上海地质,1981,2(2):14-18. 赵力田. 正名小议——略谈地面沉降研究工作的几个名词 . 上海地质,1981,2(2):19. 袁建新,毛源. 平面主次固结问题的有限单元法 . 上海地质,1981,2(2):20-32. 马时冬. 上海粘土的主、次固结性质 . 上海地质,1981,2(2):33-43. 任福尧,苏河源. 关于由抽水或灌水引起的隔水层的一维固结问题 . 上海地质,1981,2(2):44-55. 苏河源. 上海地面沉降中土层变形特征与变形机理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1,2(2):56-69. 窦宜. 周期性降水过程中地层内孔隙水压力的测量及分析 . 上海地质,1981,2(2):70-76. 《上海地质》1981年第2卷第1期(总第3期): ============================ 许保桐. 上海地区地层概述 . 上海地质,1981,2(1):1-15. 王家钧. 关于双桥探头质量标准的建议 . 上海地质,1981,2(1):16-23. 钱炳生,杨熙章. 用快速固结试验测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的研究 . 上海地质,1981,2(1):24-31. 张球. 坑道坍方的成因和规律性 . 上海地质,1981,2(1):32-34. 王大纯,张人权. 孔隙承压地下水的资源评价和地面沉降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1,2(1):35-41. 包曼芳,孙永福,刘家贤,等. 上海地区第四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与地面沉降的关系 . 上海地质,1981,2(1):42-54. 张清芝. 天津市地面沉降勘察工作的初步认识 . 上海地质,1981,2(1):55-67. 王璋群,庞炳乾. 常州市地面沉降初步调查 . 上海地质,1981,2(1):68-73. 沈小珍. 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形成原因的初步探讨 . 上海地质,1981,2(1):74-80. 1980年第1卷(共2期) 《上海地质》1980年第1卷第2期(总第2期): ============================ 陆志坚. 上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介 . 上海地质,1980,1(2):1-9. 童翌湘,罗凤楼,包惠棣,等. 上海地基土的工程地质性质 . 上海地质,1980,1(2):10-21. 徐惠亮. 静力触探在分析和计算边坡稳定的初次应用 . 上海地质,1980,1(2):22-26. 郑金安. 可疑数据的取舍,格勒布斯(Grubbs)方法 . 上海地质,1980,1(2):27-30. 赵春宗,余纪扬,梁天仁,等. 上海火山岩露头岩石基本特征 . 上海地质,1980,1(2):31-43. 冯铭璋. 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浅部硬土层 . 上海地质,1980,1(2):44-57. 吕炳全,王国忠.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岸礁的沉积发育史 . 上海地质,1980,1(2):58-64. 苏河源,胡兆璋. 国外地面沉降研究状况述评 . 上海地质,1980,1(2):65-77. 《上海地质》1980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 ============================ 发刊词 . 上海地质,1980,1(1):1. 孙永福. 上海地区第四系地层工程地质性质与分区 . 上海地质,1980,1(1):1-16. 熊大阅. 在密实粘土地基中深水池沉降分析 . 上海地质,1980,1(1):17-32. 袁雅康. 杭州湾北缘海滩土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 上海地质,1980,1(1):33-39. 严礼川. 上海地面沉降历史追述—兼谈“水在用,地必沉”的认识 . 上海地质,1980,1(1):40-50. 贾琇. 人工回灌引起地下水中酚污染的探讨 . 上海地质,1980,1(1):51-57. 王尚茂. 用钻孔“原状土”试样概略测定地下水水质咸淡的方法 . 上海地质,1980,1(1):58-62. 管品馨. 逆向伏安法测定水中微量的铜、铅、镉 . 上海地质,1980,1(1):63-66. 赵春宗,董良珠. 简介相差显微镜及其在岩矿鉴定方面的应用 . 上海地质,1980,1(1):67-69. 段光贤,曲则生,余安东. 1979年溧阳6级地震震害调查 . 上海地质,1980,1(1):70-82. 刘昌森,蒋德乾,王先铸. 上海地区历史地震概述 . 上海地质,1980,1(1):83-85. 孙红星. 关于上海近期地震问题 . 上海地质,1980,1(1):86. 【全文结束,《上海国土资源》编辑部龚士良收集整理】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19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第1期(2011-03-30出版)刊文题录
gongshiliang 2011-3-19 21:49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 第 32 卷 第 1 期 ( 2011 年 3 月 30 日出版发行 ) 【 刊文题录(引用版)】 本刊编委会 . 卷首寄语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I 林学钰院士接受本刊专访 . 水土环境质量保护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1-7. 苏小四 .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32(1): 封 2, 扉页 1. 温晓华 , 何中发 , 张琢 . 上海市土地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及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控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8-13. 陆勤 , 陈沈良 . 废黄河三角洲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14-19. 李志萍 , 谢振华 , 杨艳 , 等 . 北京平谷盆地地下水库建库条件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20-23,37. 李采 , 张可霓 , 许雅琴 , 等 . 注入速率对 CO2 地质储存封存潜力的影响分析 . 上海国土资源 ,2011,32(1):24-27,32. 方世忠 , 李震 , 李寅 . 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28-32. 庄少勤 . 上海市杨浦区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探索与实践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33-37. 王正平 , 吴继红 . 上海地质勘查工作 “ 十二五 ” 规划概要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38-40,44. 孙华强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41-44. 彭立勋 , 杨岳 , 刘馨 . 上海地价动态更新体系建立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45-49,53. 陈基伟 , 郁钧 , 周金龙 , 等 . 上海市产业用地全程评估机制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0-53. 王超领 , 孙庆华 , 顾卫锋 , 等 . 城市地下空间地籍管理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4-58. 王海刚 , 贾三满 , 杨艳 , 等 . 基于 GIS 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59-62,77. 郭淑红 . 三亚市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63-69. 李丙霞 , 喻美艺 . 论贵州省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70-73. 董天林 . 真空预压在吹填土中的加固效果及存在问题分 析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74-77. 李洪艺 , 张澄博 , 梁森荣 , 等 . 断裂带土中氡浓度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曲线应用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78-83. 陈可洋 . 多尺度随机孔洞介质地震波正演及其逆时成像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84-88. 李映雁 , 何星 , 冯子辉 . 依—舒地堑汤原与方正断陷宝泉岭组二段沉积体系的异同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89-92. 本刊编辑部 . 欢迎评议和引用本刊文章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13.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征订启事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32(1):69. 本刊编辑部 . 《上海国土资源》对稿件规范要求 . 上海国土资源 , 2011, 32(1):83. 上海国土资源-第1期-封面.pdf 上海国土资源-第1期-目录. pdf 【 欢迎浏览,欢迎评议,欢迎引用 】
个人分类: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3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接受《上海国土资源》专访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3-6 13:10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接受《上海国土资源》专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接受《上海国土资源》专访 2 011 年 2 月 28 日 ,本刊主编、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严学新教授,本刊编委、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寒梅高级工程师,本刊编辑部主任、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办公室副主任龚士良教授,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焦珣博士,专程赴南京拜访了正在南京出差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林学钰教授,并围绕水土环境与安全及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等话题进行了专题访谈。 林院士对上海的城市地质及国土资源科研工作一直高度关注和充满感情,深情地回忆起与上海同行的愉快合作经历,对许多曾共事过的老同志如数家珍,对给予的关心再三表示感谢。林院士对本刊的采访要求给予了热情支持,还让我们不必专程去长春而借自己南京公务之机进行访谈;采访当日又不顾旅途劳顿和刚参加完学术活动,未及休息,还诙谐地说赶来“面试”,与我们畅叙了近三个小时。林院士的儒雅博学、平易近人使我们深为感佩! 林院士针对我国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水环境安全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土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及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作用等方面发表了独到见解和精辟论述,并为本刊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林院士的访谈录将刊于即将出版的《上海国土资源》2011年第32卷第1期上,敬请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学术成就概要 林学钰,著名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福建福州人, 1937 年 3 月 6 日生。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中共党员。 1997 年 10 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学钰院士 1957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并留校任教, 1980-1982 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进修 , 1990 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院 (CSIRO) 任高级访问学者。曾担任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吉林省科协副主席。现任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和国际水文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主编; Journal of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期刊编委。 林学钰院士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中国最早从事环境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年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使中国地下水管理工作进入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新阶段。在区域和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近年来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林学钰院士在吸取国外最新理论的基础上,围绕水文地质学的前沿问题,在积极发展地下水非稳定流理论的同时,引进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并与现代应用数学、应用化学、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开展地下水模型的研究工作。例如,她所引进和发展的用有限差特征值法求解的地下水水质运移模型是中国最早水质模型之一—“济宁地下水水质模拟及其污染趋势预测研究”; 1983 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地下水污染组分运移规律,她运用弥散理论在石家庄市首次开展了潜水含水层弥散参数的室内和野外试验、观测和计算等系列科研工作,提高了地下水水质模拟和预报的精度。 地下水优化管理研究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国际水文地质界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早在 1982 年,林学钰院士就敏锐地洞察到地下水管理研究的重要作用并为之开展了长达数十年的潜心研究,以她为首的科研集体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始终走在国内研究的前面。她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针对中国不同典型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管理目标,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地下水管理模型。例如她所主持完成的“石家庄市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研究”是中国最早完成并具有代表性的关于管理模型的研究成果之一;参与编制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是在系统总结中国地下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上编著的中国第一部有关地下水方面的国家标准。 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973 )中,林学钰院士致力于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 区域地下水系统划分、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地下水可更新能力的定量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模式、 水文地质编图等一些重要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学术成果。 地下水、土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是近年来水资源和环境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 20 世纪 90 年代初,林学钰院士就和她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浅层地下水中人工微生物除氮、农药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机理及污染防治的研究工作。继后,在地下水土中的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及其微生物修复和治理等领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在林学钰院士的推动下,她所领导的科研团队正在开展国家 863 和重大科技专项的地下水、土污染场地修复的示范研究工作,力图在地下水、土污染的修复理论和技术向工程实践应用方面迈出关键的步伐。 林学钰院士积极参与国际学术活动,多次参加并主持重要国际性学术会议。 林学钰院士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 50 余年,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质量人才。特别是国家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后,作为国家水文地质学首批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迄今已经和正在培养博士生 60 名(包括 3 名外籍博士生)、硕士生 52 名、博士后 20 余名。所培养的伊朗博士生 Manouchehr Chistsazan 是中国最早培养的理工专业的外国博士生之一。 林学钰院士学术成果丰硕。共出版学术专著 19 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部 ( 省 ) 级科研生产项目 60 多项;有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5 项。 (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苏小四教授 供稿 )
个人分类: 院士专访|4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海地质》今年起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敬请诸位垂注!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3-6 12:48
《上海地质》 2011 年起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公告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批复同意,《上海地质》将自 2011 年第 1 期起,更名为《上海国土资源》。期刊办刊宗旨为:“立足上海,反映国土资源各领域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成果,探讨国土资源管理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国土资源规划与整治水平,服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更名后的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由原来的 CN31-1475/P 变更为 CN31-2062/P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原来的 ISSN 1004-230X 变更为 ISSN 2095-1329 。 《上海国土资源》仍为季刊,每季度末出版,并延续以往《上海地质》的卷期号设置,期刊正文页码 96 页左右,全彩印刷。本刊为科技学术性期刊,报导内容以国土资源科研与管理并重,固定开设“专家访谈”栏目。 《上海国土资源》仍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 特此公告。欢迎继续关注和支持《上海国土资源》,欢迎投稿和引用,欢迎对本刊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征订启事 《上海国土资源》(原《上海地质》)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主管、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与上海市地质学会主办。本刊创刊于 1980 年, 2011 年 1 月起更名,为科技学术性期刊,一年四期,每季度末出版,期刊正文 96 页左右,铜版纸全彩印刷。 《上海国土资源》 2011 年每期定价 25 元,挂号邮资 5 元,合计每期 30 元,全年四期共 120 元。 欢迎订阅 2011 年度《上海国土资源》季刊,请通过邮局汇款,注明期刊订阅。 地 址:上海市闸北区灵石路 930 号地质大厦 6 楼 610 室 邮 编: 200072 联系人:李伟 电 话: 021-56616343 传 真: 021-56612812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33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