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制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拖延症”的良方——对于追求完美,自制力差,情绪化的人很受用
热度 1 ailiyakong 2013-7-11 12:10
  拖延的基础,实际上是对自身很高甚至不切实际的期望。 如果说完成任务是走过一块一人宽、十米长的厚木板,那么当它放在地面上时,几乎人人都可以轻松地走过。但对结果的高期望则像是将这块木板架到了两座高楼间 十层楼高的地方,于是我们会害怕掉下去,即害怕失败或害怕成功(比如我有时偷偷希望实验不要成功,这样我就可以不用面对之后更大强度的后续实验,其实是害 怕失败的一种变体),于是我们甚至不敢向前迈上一步。而deadline则是身后的一团火,当它离我们足够近时,害怕被烧着的恐惧感战胜了对掉下去的恐惧感,于是我们一下子冲了过去,在deadline前赶完了任务,尽管质量很难说。   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包括我自己)甚至很享受那种deadline过后突然一下放松的感觉,而且拖延的结果有时反而挺好(比如我本科时写实验报告,如 果我拖到最后,我往往可能因为能够和其他人讨论并参考其他人的观点而比我先完成要写得更全面更好)。这种时候,我会在心里表扬自己很有“效率”。同时,长 期这样下来,尽管我不愿承认,但我潜意识里确实觉得自己如果花了很多时间成绩却平平,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于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再次强化的拖延—— 即使结果不好,我也可以说,那是因为我没尽全力,如果我真正努力,肯定会结果很好的(心理学上的高自尊人格)。   但我们不能永远靠放火来逼自己走过木板,那样的话,总会有烧着自己的一天;而且,那种压抑的焦虑感和对自己不满意的感觉也并不令人愉快。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将木板的高度降低——不要对自己的结果(比如分数)太高的要求,认真完成就好。由于我们的天资和其它能力的限制,也许即使我们竭尽全力也无法像某些出众人物一样做得那么好,但不管怎么样,绝大多数情况下,尽力的结果都会比我们不去努力要来得好得多,不是吗?   对此在网上看到的一个帖子里有个非常有趣的方法。那位作者将一篇论文拖了几个月之久都不愿开写,她的心理师让她不要管好坏,以她可以写出的最差的论文为目标写 一篇出来作为试验。作者照做了,然后惊讶地发现她写出来的“最差”的文章竟然挺让自己满意的,感觉稍做修改就可以交给导师过目了。当然,有时写出来的初稿 和论文要求还是有差距的,比如要求12页但初稿只有5页。这种情况下作者就用了心理师教她的另一个方法:每次工作一个小时,目标是让论文多一页,同样以“最差”为目标。这个方法实际就是大大降低了拖延者做事的心理成本和负担,相当于把“木板”放到了“地面”上。不妨一试。    人的完美倾向,严重点就是完美主义,在拖延中也起了很大作用。 当 我想起幼时的远大理想并希望为之努力时,我只要想起我的同学中无处不在的“牛人”,便会觉得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而且别人现在不仅比我强得多,更因为 他自身的优势而占有了比我更好的资源,所以我现在即使努力估计也赶不上他了,更别提什么远大的理想了,于是就又开始了拖延。   事实上,这就像是一场马拉松,你在开始因为种种原因落后于别人不少,于是你就开始纠结自己到底有没有跑下去的必要,却不努力去跑,于是被拉得更远。这时,你望着遥远的终点,感觉很绝望,都不想跑下去了。这时,如果你不去看不去想重点,也不去想别人,只看着自己的脚下跑—— “管它呢,我先跑过这个小土丘再 说。” 就这样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地跑,最终你一定会跑到终点线,那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并不是最慢的,甚至是很不错的。所以,专注于你努力的过程而非最后 的结果,为你认真学习了一个下午或认真做了一个实验而不是最后考试的那个A或一个漂亮的实验结果而表扬自己,你会发现完成工作其实不怎么难。   另外,专注于当下对拖延者来说也是很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这里说的专注于当下,不是指专注于你现在脑子里的想法和情绪,而是专注于你现在在做的或选择要做的事情。其实,很 多拖延的人恰恰就是太过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比如觉得自己不开心了,得放松一下,上上网……然后就开始了拖延。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过于关注自己一时的情绪是不懂得推迟满足感的一种表现 ,就像小孩子想要一个玩具就非要马上得到不可一样,这样的做法会大大削弱一个人的自制力。而且,心理学实验表明,满足自 己一时的情绪需求并非最佳策略,从长期角度上来讲,它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而非增加,想想因为玩乐休闲而拖延了工作后自己的负罪感和焦虑感就知道了。   在这个方面,我个人认为森田疗法的理念是很适用的。具体而言,就是不去理会那些打搅你的情绪波动(比 如对自己说:“你要郁闷就郁闷吧,不管你了。”然后就不理会了),顺其自然,专心做你要做的事情。就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湖中,会泛起一圈圈涟漪,你若不理, 湖面最终会自己平静下来;倘若你过于注意那颗小石子,试图把它捞出来,反而会激起更大的波澜,使湖面不得平静。豆瓣那个帖子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方法,我觉得 也是很有用的:把你当时因为一时情绪想要做的事情(比如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等等)记下来,告诉自己等你做完工作就去做那些事情,然后就专心工 作,等到工作结束再去做记下的事情。   此外,不要为未来过度操心 也是专注当下的一个方面。这点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在此赘言了。   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或是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不满,面对和接受好了,不必逃避。但面对和接受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不再沉浸于自责、痛苦等负面情绪 中,客观地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状况,进而为以后做打算。这一点可以和前文提到的“马拉松”的例子联系起来,只有真正面对和接受了你落后于别人的事实,你才不 会为“我想得第一可是却落后别人那么多”之类的想法而纠结,进而才能以现实为基础,踏踏实实地努力去跑。   另外,在看书的时候(当然也有其它时候),很多人都常有“刚才看了好几页却不知道讲了些什么”的“不自主飞翔”的神游体验。对此,养成发现新事物的习惯,像初生的婴儿一样去看世界,是很有好处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时刻注意那些熟悉的东西有什么变化,比如看书,就可以注意想想这书里讲的和我以前知道的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很有意思的地方等等,慢慢地,就能做到专注于当下而不至于迷失。   战胜拖延,追根究底,还是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并不容易,但不是不可能。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改变潜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我对话的方式。下面是一些自我对话的tips(括号里是要丢弃的自我对话方式):    1.我选择/我想要…… (vs.我必须/我一定得……)    2.这个任务我可以每次做一小步 (vs.这个任务太大了)    3.我今天要开始做…… (vs.我今天必须完成……)    4.我也可以是平凡人 (vs.我必须完美/出类拔萃)   5.我一定要休息娱乐/休息娱乐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vs.我没空休息娱乐/休息娱乐就是偷懒)   我想大多数有拖延情况的人也许都还没到严重成“症”的地步,但也或多或少地被它影响了生活,影响了对心中理想的追寻。克服一个问题并不简单,需要自己给自己很多的支持与鼓励,期间也许会有许多的反复,但只要我们的大方向是好的,我们就该肯定自己。   “认识到眼前残酷 (这个词程度太深,但我想不出换什么好)的现实,同时又看到未来的光明与希望。”这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对生活的态度。   谨以此文共勉。
129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自制力
热度 1 china1000 2012-12-7 16:57
北大自1949年起培育了多少个杀人犯我没有见到过统计,但在美国我知道有4 人,按学校排名,暂时领先第一(如果这个数据有误,请网友指正,不胜感激)。如果按照被杀人数算,北大以总数7名领先。在被他们4人杀死的21个人中,北大占三分之一。除了比较集中的北大外,改革开放后来美的其他10位杀人犯来自于国内不同的大学。 (一)四个杀人犯的故事回放: 第一位北大培养的杀人犯是卢刚。下面是关于卢刚杀人的详细报道: 1991年11月1日下午3点半左右,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学大楼里正在举办一个天文物理专题讨论会。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卢刚博士也在现场,他是1985年由国家公派来美留学的。卢刚在爱荷华大学生活了6年,并在这个房间通过了博士论文。卢刚在会议室旁听了约5分钟,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教授应声倒下,卢刚又在他脑后补了一枪,继尔又朝史密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卢刚却又冷静地将枪口瞄准了他的师弟山林华博士,他一连朝山林华的头部和胸部开了数枪,山林华当场死亡。然后,又来到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柯森教授。在确认系主任已经死后,他又跑回三楼第一现场,以确定戈尔咨、史密斯、山林华三人是否真的死了,当时有几个老师和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卢刚在门口挥舞手枪喝令他们出去,然后走到躺在地上的史密斯教授面前,对准他惊恐万状、带着哀求的眼睛,又补发了致命的一枪。之后,卢刚跑出物理系大楼,又冲进大学行政大楼,推开副校长安 · 柯莱瑞女士的办公室,朝她连开数枪,同时又重伤要报警的副校长秘书,然后举枪自杀。整个凶杀过程只有10分钟,卢刚打死五人,重伤一人后自杀。 根据卢刚自己的文字所说,他杀人的原因是导师偏向山林华,令一原因是他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第二位北大培养的杀人犯是刘颖,北大物理系毕业生,在硅谷任电脑工程师。案件发生在1993年,刘颖用手枪杀害了她的丈夫,也是北大毕业的杨斌。二人曾经都有很好的工作,都在硅谷,而且住在高级住宅区Berryessa。1980 年左右来美读书, 案件发生在二人正在离婚过程中。此时刘颖丢了工作,家庭矛盾便由此引发。刘颖杀人后饮弹自尽,地地道道的鱼死网破。 第三位北大培养的杀人犯是张栋。事件简单过程是:2004年,肯塔基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栋,将其在东肯塔基大学刚刚硕士毕业的女友顾岩掐死在路上,并抛尸高速公路边的玉米地。张栋报案女友失踪,并上网哭诉女友失踪不知如何是好,很快被警察怀疑并拘捕。张栋在开庭前,于看守所内用电话线自缢。此案属于“情变”杀人。 第四位北大培养的杀人嫌疑犯是李天乐。李天乐毕业于北大化学系,丈夫毕业于清华,二位在美国都有不错的工作,有一个二岁的儿子。正在闹离婚时期,清华男被“铊杀”警方怀疑是“她杀”(“铊”读音同“她”,而非“脱”,但“脱杀”也有道理,他离婚不脱手老婆还住在一起而被杀)。由于网友在一论坛上说,润涛阎先生,请谈谈“脱沙”吧,令我冥思苦想了很久才明白他要说的是“铊杀”事件。猜出这两个字真的不容易,因为他用的是“沙”。 (二)杀人手段 卢刚按照准军人的方式杀人。他先买好了枪支,然后到靶场练习射杀本领,自认枪法过关后10分钟内在两个大楼里射死五人,射伤一人。尤其是回头给奄奄一息但仍然想活下来而哀求他的史密斯教授补上一枪,其残忍程度令人毛骨悚然。不管怎么说,不说他们是你的恩师,就算他们对你不公平,至少没有杀父之仇,更别说还给了你临时工作。 卢刚用手枪杀人的方法很快传给了刘颖,因为刘颖杀人的目标只是丈夫一人,也就没必要花大功夫练习射杀本领。没有了工作,没有得到丈夫的体贴,而是离婚,便举枪杀人。 张栋不用先进武器,愣是把女朋友徒手给掐死(有说是勒死)。其凶狠程度令人发指。不管怎么说,曾经是你的女朋友,就算她移情别恋,你就能狠下心来把你深爱的女人掐死?你爱她难道不是为了给她带来幸福?你怎么就知道人家跟了别人就会生不如死? 刘颖学的是卢刚,虽然没有练习过射击技术,但面对面开枪,打不准只能是不淡定而手发了抖,那就对不起名校的声誉了。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沉着二字很重要。 李天乐用的是铊,这个似乎是从清华那里学来的。清华的朱令案妇孺皆知,李天乐这个清华的妻子当然知晓。亲眼看着自己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丈夫被自己慢慢毒死,其冷酷程度到了阴森的地步,令人脊骨发冷。 不管怎么说,他陪着你度过了十个春秋,何况俩人的身体时常是七寸负距离,虽然坐标轴的地方有两个零。丈夫王晓烨是华尔街电脑工程师,搞0I0 二进制的高手。俺估计2008年把房子买到了泡沫的顶点从而引发夫妻吵架,互相埋怨或主张买房子的一方被埋怨,最后夫妻双方的负距离变成了正距离。俺无法估计的是为何结婚这么多年才怀孕,是不是那个0I0有毛病。当然,这些都是忽悠,到底真相如何,与本文的宗旨无关。 润涛阎在前边的旧作里说过,人来到阳间等同于风风火火来赶集,该买的买了该卖的卖了就回家。在这暂短的几十年的路程上,凡是有幸能陪伴你走了一段的都是前世的造化,即使没有陪你走完而溜号了,你纵然不念及对方曾经给过你的爱与恩,也没必要用残忍的手段把人整回家吧。就算他对你始乱终弃,哪怕死有余辜,你这么整死他,那你在监狱里度过余生,能否对得起生你养你的父母?就算你逃过法律的制裁,你的父母为你的所为该是何等捶胸顿足?假设没有那个护士懂得铊中毒而使你逍遥法外,那你的心里能忘记给丈夫投毒的那一幕?你儿子问爸爸是怎么死的,你该如何答复? 既然是杀人,手段必定残酷,否则杀不死人。但比较这四位,卢刚给人留下的是恐怖;张栋给人留下的是一时冲动;而李天乐给人留下的是阴森;唯独刘颖给人留下的多半是哀叹。 本文选择北大4人来说事,不是要抹黑北大,而是因为这4个人已经代表了从一时冲动到密谋策划不同的阶层,也代表了从单身汉到婚姻解体的不同阶段的人,而被杀的人范围之广也极具代表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北大代表着名校,一群智商超过平均水平的学者。 (三)这些名校毕业的杀人犯,根本问题出在哪里? 上面列举的杀人犯杀人动机不同,所处的境遇不同,杀人的手段也不同,但问题的根本却是同样的:那就是自制力太低甚至缺乏。这是他们唯一的共性。离开共性,研究起来就是盲人摸象。找到了共性,也就有了探讨问题的出发点。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顺心。但有的人能够坦然面对不公、不平、甚至不幸,因为他们有极强的自制力。而有的人自制力过低,一旦有挫折便来个鱼死网破,受了委屈就要报复。卢刚就是因为那点小事,老板本来特别喜欢他的,只是来了个更让老板喜欢的山林华他就受不了了,就要杀掉5人才解气。想想看,留有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得稍微远一点,就能度过难关。 当年被江青整肃的人自杀了。那时我听到后就百思不得其解,干嘛不等着看江青自杀?你卢刚既然认为自己比山林华优秀,那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干嘛现在就自暴自弃? 张栋已经是博士研究生了,难道你还找不到媳妇不成?怎么就不知道恋爱婚姻三草定律里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而且你还三草都占了!马不吃回头草,你吃!兔子不吃窝边草,你吃!你凭什么就不相信你能找到比她更合适你的老婆呢? 要说李天乐的情况也许复杂些。当年她在北大时是有男朋友的,该北大男被清华的王晓烨在美国虎口夺食了。结婚后一直不能怀孕生孩子,到了38岁生了个儿子。也就是在2008年的此时他们买了房。不知是生孩子年龄太大而得了产后抑郁症还是房地产的威猛下跌导致俩口子打架不断,最终导致婚姻解体。难道你李天乐就真的不能跟自己的儿子享受天伦之乐?没有了这个天天跟你互相打架的丈夫,你损失能有多大?你就不能来文学城读读蜜瓜的瓜地广告词?那广告词是多么给力? 离字后面是坦途,洋哥怀里觅幸福。每周做爱十八次,身也爽来魂也舒。 然而,哪位网友要是真的以为上面四位北大高材生不懂得润涛阎讲的这些道理,那您就大错特错了! 自制力低下的人绝不缺乏远大目光!而是他们不能控制住眼前的行动。不顾后果,连自己的孩子的未来都葬送了也无法制止住。不仅对自己的未来自暴自弃,对自己孩子的未来也不管不顾了。自制力几乎为零。 (四)自制力低下的本质是什么? 自制力低下是从小逐步养成的习惯。越是娇生惯养的孩子,长大后自制力越低。澳大利亚的一位社会学家看到了中国提供了独生子女生态环境,便开始了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这个研究是跟中国同事合作。就是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做同样的儿童试验:告诉孩子们,你眼前就是你喜欢的巧克力,但如果你能熬到 15分钟,你能得到很多巧克力。你如果熬不到15分钟,你就只有眼前这一颗巧克力。孩子们都明白熬不到15分钟的后果很糟糕,但有的人就是熬不到便拿起眼前的巧克力吃了。这项研究结果是:澳大利亚的孩子有80% 能熬到15分钟,而中国的孩子熬不到15分钟的高达66% ,熬到15分钟的只有34% 。这个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小孩子这一代人其自制力低得吓人。 从小就缺乏自制力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高的自制力。因为他们已经把眼前的舒服当成习惯。也就是说,自制力低的人习惯于“眼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而不顾及远期目标。眼前玩网舒服就在上班时也玩网,眼前吸毒舒服就吸毒。绝不是这些人不知道上班玩网的坏处和吸毒的后果,而是忍不住。 社会学家们给出了自制力低下的人很多特征,比如缺乏宽容别人、没有远大目标、心胸狭窄、贪玩、自私、丧失自尊,等等等等。 不同于前人给出的罗罗嗦嗦的定义,本人在此提出润涛阎第十一定律: 自制力低下的人其表现特征只有一条: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这里的舒服当然是指眼前。 (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业余儿童心理学家润涛阎认为:人的自制力不仅仅是从婴儿开始的,而且是在儿童阶段定型的! 美国人是不提倡抱孩子的!如果你从不把婴儿抱起,Ta 就不知道被大人抱着舒服。所以,要在婴儿几个月的时候把婴儿抱起,让孩子意识到被大人抱着比自己躺着舒服。其表现就是一旦你把孩子放下,孩子就哭给你看。这时,你就故意不抱他/她。 那您会问:这样的话,孩子会不会哭个没完?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很快就发现,哭比躺着还不舒服。也就是说,他/她只能求其次。一旦发现躺着比哭舒服,孩子就不哭了。孩子哭是要告诉你,他/她不想躺着,要你抱,他/她知道被抱着舒服。孩子认为:你听哭声比抱孩子还不舒服,你就选择抱孩子而不是听孩子哭。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判断是错的,便就立刻改弦更张而不哭了。这个道理,孩子非常明白,虽然孩子还没有语言能力把这个道理讲出来。 这么训练孩子的最大收获就是让孩子明白他/她必须放弃自己眼前最舒服的选择,否则就有更不舒服的结局。这就是提高孩子的自制力的办法之一。 孩子发现跟大人一个屋子睡觉要比自己睡舒服的时候,就让孩子自己睡,而不是跟大人在一个屋子里睡。孩子当然要哭闹一阵子的,但当他/她发现哭闹没有用的时候,他 / 她就做出放弃“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幻想而求其次了。这样,才能训练孩子的自制力。自制力提高后,才有自信与独立性。 自制力低下的孩子,怎么舒服就怎么来,长大后吸毒舒服就吸毒,虽然他们知道吸毒的后果;玩游戏舒服就玩游戏,尽管他们明白玩物丧志;早上睡懒觉舒服就睡懒觉;当啃老族舒服就当啃老族。反正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哪怕知道未来的结局不好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已经成为他/她的生活习惯。 这个道理不仅仅是人类所具有,连低等动物甚至植物都具有。比如,你在温室里种植禾苗,不经历抗旱锻炼、抗寒锻炼、抗病虫害锻炼,一旦移栽到温室外面的大自然界,恶劣环境就让它自生自灭。由于人不是植物,有自杀与杀人的选择,一旦出了校门,遇到恶劣的竞争环境,残酷的现实会把他们彻底打翻。自杀甚至杀人也就无法避免了。 (六)千万别跟自制力差的人结婚 你可以与其貌不扬的人结婚,你可以跟贫困潦倒的人结婚,你可以跟智商平平的人结婚,你可以跟残疾人结婚,你可以跟任何人结婚,但宁肯打光棍也不能跟自制力差的人结婚,不论Ta是谁。 在中国,自制力差的人也可以考入一流大学的!那是因为,在他们读书阶段,父母严加管教,这当然只在读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虽然自制力极差,自幼养成了“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习惯而逐步成为习性,但他们非常清楚:考不好就挨打挨骂,甚至遭到自尊的羞辱。他们知道考不好那是不舒服的!所以,他们就只攻读书,简称“攻读”,而对其它方面任何事都是采取“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习惯,油瓶子倒了就不来扶一下的。 但这种人在任何场合都是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自私到了极点的。在温室里长大,一旦到了恶劣的环境,他们便无法忍受这种不舒服。他们盼望着老婆是自己的妈妈那样抱着自己、她们盼望着丈夫是自己的爸爸那样养活自己。 那如何知道Ta自制力差?尤其是在校门里认识的,没有经历社会恶劣环境的考验,了解起来比较困难。 您别担心,润涛阎告诉您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自制力差的人,都是在婴儿阶段就被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构筑的温室里泡大的,他们就盼望着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永远都给他们提供家里的那个温室。可是这个世界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竞争十分惨烈。当自制力差的人遇到室外的狂风巨浪便会抱怨别人。所以,你只要听到 Ta 时常抱怨别人,考完试时抱怨老师,下课时抱怨室友;工作后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邻居······那就表明你爱的这个人或爱你的这个人就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需要你时也就是你能给Ta提供舒服时,Ta可以面带笑容,不需要你时也就是你不能给Ta提供舒服时,弃之如敝屣。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无法控制自己的眼前小小的得利而放弃前程,吃喝嫖赌偷五毒俱全的人基本上都改不了本性的,都是这种自制力差的人。你想用良心、用真诚、甚至用利害关系来疏导而改变Ta的天性,你是徒劳的。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已经成为他/她的习惯,他/她的本性。江山易改(老政客也会突然间被轰下台),但本性难移。 那些天天抱怨别人的人就是温室里的幼苗移到狂风骤雨的室外时的天然反应,不是Ta们的良心有问题,而是大脑里自制力系统不健全造成的表现型。我当年来到美国第一次看到研究生一起吃午饭的室内警告竟然是:“你妈不在这里,自己打扫你的剩饭!”我当时惊呆了,美国人骂人也拿妈妈开刀?后来才明白人家不是骂娘,而是告诉大家:只有你妈给你营造温室环境,这里没人那么宠惯你! 那些自制力差的人吃完饭自己的碗筷都不来刷的,有妈妈兜着呢,因为自己坐在那里看着别人刷碗要比自己亲自干活舒服。这个告示表明,不论是哪国人,都有自制力差的,总想着外部世界依然是妈妈给营造的温室。如果不是那个温室,就抱怨别人。 (七)自制力强弱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科学研究表明,动物包括人,其性格特征有其分子生物学基础的。人的大脑里有无数调控机制,当孩子孩子幼年发育期,一旦不能享受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信号,他的大脑就要诱导出一套适应痛苦的机制,一系列基因要表达,另一系列基因要关闭。虽然目前还没有把这些具体的基因搞出来,但科学原理告诉我们,这套机制是存在的。而且,孩童时代诱发出来的机制,一生都很难去除。如同免疫系统,那是有记忆力的。种一次牛痘,终生不得天花。不懂得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读者,也会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机制的优点在于:当面对困难的处境时,不那么痛苦不堪,要适应这样的环境。这本来就是个体生存的本领,只是在人类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后才受到了抑制。 所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要从娃娃抓起。植物的抗旱抗寒锻炼,也是从幼苗开始的。这当然不是说孩子大了自制力一点都不能提高,而是说难度比较大。 虽然北大清华出来的不能说个个都是高智商,但至少也不是智力低下,都是能通过“攻读”而通过了一定分数线的学生,但这些人中就有除了“攻读”外“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极端个体。他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攻读上,这些人的智商哪怕只有平均值的100,经过家长与学校在温室里精心培育,也能考取名校。可他们一旦在社会上遇到挑战,或在婚姻上遭受挫折,就忍不住要发作,不是自暴自弃就是自杀甚或杀人。 这个责任不是名校所能担当的,而是招生制度造成的。独生子女政策加上上大学只看高考分数,培养出来的自制力极差的学生,到了名校后又没有在自制力方面受到训练,出了校门后自制力差的特性就表现出来了。 (八)提高下一代人自制力的措施 1. 要提醒家长们孩子的自制力远比名校毕业重要得多。把这个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观念的改变最重要。 2 .国家要建立一整套培养孩子的规则,而且要宣传这些规则。比如,不能抱孩子、不能让孩子跟大人一起睡觉、小学生开始就要参加一定数量的体力劳动、要求中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中心等地打义工。否则,大学不予录取。 3. 北大清华等名校要带头建立大学生先当兵的制度。大学录取后先不读书,而是到军队参军二年,这些军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挖隧道、建铁路,以改变孩子们“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习惯。这样,他们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不会因为吃一点苦遭受一点不公平就生不如死,就自暴自弃,就开枪杀人。 诚然,孩子的自制力低下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虽然中国孩子的自制力远远低于澳大利亚的孩子,但自制力差的结果已经给美国欧洲也带来了社会问题。美国以及欧洲的债务问题说到底就是绝大多数人“眼前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寅吃卯粮习惯造成的,就是今日有酒今朝醉,借债度日。这种习惯很难改变,因为群体的自制力逐代下降了。中国之所以有三十年经济大发展,靠的就是自制力极强的农民工苦苦奋斗得来的。所以,不论在中国还是全世界范围,自制力最差的基本上是知识分子一族,而自制力最强的是贫苦出身的底层百姓。也就是说,越是名校,除了攻读外怎么舒服就怎么来的自制力差的学生越多。 (九)我本人两个孩子的例子 首先,她们小的时候基本上不抱,而且从很小就开始自己睡觉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早上5点钟开始起床参加体育活动。这个,还是花费了一些精力的。要在很多项目上让孩子们试一试,看看哪项是她们最喜欢的。从跳芭蕾舞、田径、游泳到滑冰。最后她们发现花样滑冰对她们的吸引力最大。先跟教练谈好,滑冰场每天早上六点开门,教练六点到达。孩子们要五点钟起床,上厕所、穿衣服、准备瓶水等等,吃早餐。然后开车到达滑冰场时差不多六点。穿好滑冰鞋,六点准时进入滑冰场跟教练学。滑一个小时,七点往回赶路,在迷你万车里换衣服,把车开到学校去读书。这样,风雨无阻每人滑了整整12 年。 记得有一次,孩子说明天要考试,今晚复习到半夜,明天早上的滑冰就免了。我认为不妥,心平气和地说明科学上不支持早上体育锻炼会影响上午的考试成绩。但如果明天早上五点钟起不来,那就接着睡。如果醒来了躺着睡不着,那就比体育锻炼糟很多。 虽然半夜入睡,但生物钟是非常准时的,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她还是醒来了,便起身去了滑冰场。我很高兴,因为一旦生物钟在早上五点发生了变化,以后就麻烦了。今天半夜入睡,明早就不起床,那以后孩子们就会做作业就做到半夜,第二天早上五点就不起床了。如果没有这个例外,孩子们就会到家赶紧做作业,否则,觉不够睡的。至于孩子们平时看电视或玩电脑,那是她们的自由,一概不干涉。考试的名次,更不过问。给孩子最大程度的自由。 另外,在孩子面前绝对不抱怨任何人,让孩子从小就不知道抱怨别人。我小时候从来都听不到爸爸妈妈抱怨过谁,自然就以为抱怨别人是缺德的行为。这个道理很简单,孩子从来都没见过大人裸体,孩子自然认为裸体是缺德行为。要是从小每天看到大人裸体,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把裸体当回事。习惯成自然。当我长大了知道很多家庭把抱怨别人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后,觉得我的家庭跟他人不同。我便认为,抱怨别人是一种糟糕的习惯。但那时还不知道这个习惯与自制力有关。 孩子们从小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参加体育活动,绝不是锻炼身体那么简单。不论干哪项体育,都要吃很多苦的,更重要的是,让她们不抱怨教练,不抱怨裁判。每次参加比赛,都会有自己由于紧张而失误甚至裁判明显不公的时候,这个时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因为孩子们从小就接触了社会,社会就是由很多不公很多遭遇很多苦难构成的人生舞台。经历了这些,以后走向社会,就不会缺乏自制力,就不会经不起风浪。至于比赛名次,那根本就不重要。 至于孩子们上不上藤校,上哪个藤校,都是她们自己的事。即使她们去了州立大学,我一样高兴。她们告诉我她们在大学里的分数A多于A- ,我没啥反应,只是说句很好而已。但得知她们天天早起跑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她们每年参加马拉松比赛,不是学校组织的,而是个人自愿报名参加的。她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前几名的名誉,只是跑到差不多中间的位置,更没有报酬,还要交报名费。去年年底参加的马拉松比赛,我告诉她们,开车20个小时也要专门去给她们喊加油。其实买机票就轻松多了,而且比油钱还便宜,但想到孩子们能跑马拉松,家长绝不该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总之,培养孩子的不屈不饶的坚强毅力、增强孩子的自制力,远远不是名校不名校所能比的。而孩子的自制力,要从小培养。靠的是身教重于言教。大人怕吃苦,逼孩子吃苦,不仅不公平,也不会有效果。你天天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邻居,孩子就会有样学样。你天天高高兴兴的样子,孩子不可能愁眉苦脸。你跟孩子玩点幽默,孩子很快就超过你。不信?一试便知。 北大的四个杀人犯、清华的给熊泼硫酸、给同学下铊毒的那些人,打从离开父母或者校门那一天,很少有幸福可言的。 作为父母,你要知道你是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生的温室环境的,除非你是皇帝至少是李鹏那样的能让孩子即使只能考上中专也能成为亿万富翁或权力在握,你就不得不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以适应恶劣的竞争环境,以应对复杂的人事关系,不被大风大浪摧毁。有了自制力,也就能宽容别人,善待别人,面对困难时知道那是暂时的,能看到远处的光明。既不会把别人逼到跟你玩命的地步,也不会自暴自弃跟别人玩命。 (十)对于男人来说,别说你是不是名校的,先说你是不是个爷们 虽然说男女平等,但那是尊严上的、法律上的。你看那建筑工地几十层楼上扛着百十斤重的铁窗在钢梁上走的有女的吗?那是爷们干的活。 看到很多说是爷们,毕竟有那二进制0I0,可一旦离婚,连个女人都不如。俩口子合不来了,离婚,我是认同的。但你要是个爷们,别说还没有大刀片架在你的脖子上,就是那样又该如何?对方让你多出点钱给孩子,别说那还是你的种,就是领养的,你看在当年夫妻恩爱过的情面上,你也不该斤斤计较。每每听到离婚因为财产而打得不可开交,我就摇头叹息。一个爷们,纵使吃糠咽菜,也不能让曾经爱过你或者你爱过的女人吃亏,报复人家就更没道理了。 保护女人,是男人的天职。你曾经爱过的女人或者曾经接受了你的爱的女人,即使离你而去,你也要给人家尊严。如果以后她遭受到了欺负,你一样要挺身而出,如果人家有不幸,你也要尽量伸出援手,人家曾经在你赶集的路上陪伴过你,与你曾经同甘共苦,曾经有过肌肤之亲,甚至还受过生孩子的痛苦。现在很多杀人案件都是在离婚过程中发生的。男人们要明白自己是个爷们,就要对得起你那二进制,别把钱看得那么重。吃糠咽菜、爬雪山过草地、贫穷潦倒,都不算什么,何况你还不愁吃不愁穿的。把老婆逼到跟你玩命的地步,你下世别做爷们了,拜托!润涛阎为你这样的男人脸红。你要真是个爷们,说不定人家还真的舍不得离你而去呢。即使人家一时糊涂,你要做的恰恰是让她后来醒悟而追悔莫及。至少回忆起往事来想到的是跟你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而不是与你分手时留下的伤疤。
个人分类: 生活|2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博士的水平是博士自己的事
热度 1 blsm 2011-8-22 19:02
源自王鸿飞老师科学网博文(2009.04.24): 博士的水平是博士自己的事 一个成年人,如果不能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知识和智力的发展问题上,其他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我刚开始带研究生的时候,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尽心,可是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如我所愿地成长。等到我已经培养了若干个博士之后,才发现那些顺利成长的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本来就可以顺利成长,只要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不刻意地去妨碍和破坏他们。那些成长不顺利的学生,其实在绝大多数环境中都不太会顺利成长,除非天上掉馅饼,或者先直接送他们去军营。 那些成长顺利的学生,无外乎是有足够的自制力,在日常行为中懂得为自己负基本的责任,能够选择正确的榜样。那些成长不顺利的学生,无外乎是缺少基本的自制力,常常不懂得为自己负基本的责任,也不能选择正确的榜样。 从我自己的经验中,我觉得作为导师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排除后一种学生对前一种学生的破坏性影响和负面作用,对于那些不能够达到学习和研究标准的学生最好是不迁就。因为不管老师能够接受的最低标准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会不知不觉地在不同程度上向那个标准看齐,只有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否中程度上免于此劫。 另外,我还注意到博士的平均水平其实和就业市场的要求有密切关系。前些年在国内有博士学位的人相对来讲比较好找工作,所以在读的博士生大多数就只以自己能够拿到学位为目的。几年前有一位在Berkeley念博士的以前的学生来访,她对我的那些学生说,她在Berkeley的导师对他说你可以答辩出去找工作了,但是她自己还主动要求要延长一年,多做一些自己希望学习和掌握的东西。她的理由当然很简单,因为她认为自己还有不少方面没有准备好,到了就业市场上去竞争力不够。对于她的这个说法,我们这里的学生的当时普遍感到大吃一斤。其实,当年李远哲先生在Berkeley做博士的时候,也是导师建议他写好论文毕业,而他自己要求再做一些能够提高自己能力和增加自己经验的事情之后才毕业。 2002年李远哲先生在北京访问,他作为本实验室的名誉主任,我请他给实验室的研究生谈谈如何做博士。他当时就亲口谈到下面这个故事。 他说当年当他的导师Mahan教授告诉他可以写好博士论文(顺便说一句,Berkeley化学系不举行博士论文答辩,只要论文经几个教授审核通过正式存放到图书馆就行了。)就博士毕业的时候,他抱怨说:尊敬的Mahan教授,我不远万里从台湾到Berkeley来向您学习物理化学,可是每天您除了问我"What's new?",然后问我"Waht's next?"之后就不说什么了,现在我觉得自己还是什么都没有学到,您就告诉我应该毕业了,我觉得这样不是我所期望的。 李先生说Mahan教授笑了一笑,回答他说:我常常问你"What's new?",你回答得很好,我又问你"what's next?",你也回答的不错。我还需要教你什么呢?你要是回答的不好,我倒是可以多给你讲解一下。现在你的工作也做出一些,我觉得你已经可以自己独立做研究,再留在我这里也不会进步多少,不毕业你又能多学些什么呢?李先生于是说他当时就对老师说: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比如说我还没有学会如何独立地设计做复杂的实验装置,我想要有机会学习。于是Mahan教授说:那好吧,既然这样,我再给你不超过一年的时间,你去独立做一个新的装置。 如是我闻,当时在场的二十几个研究生可以作证。 Bruce H. Mahan小传链接: http://chem.rochester.edu/~jmfgrp/Bruce_Mahan.html 在国外和李远哲先生同样有自知之明和意图高远的研究生不少。比如马臻博士的选择就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谁能提供一些国内研究生的类似的例子。 马臻博士《走近Riverside--故事的结尾》博文链接: http://zhenmafudan.ycool.com/post.1111780.html 大浪淘沙。现在研究生工作不好找,正是就业市场按照自己的规律淘汰那些垃圾研究生的时候。那些当年只凭学位而不是能力就找到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继续提高自己,也自然会感到更大的压力,弄得不好也会在工作中被逐步淘汰。所以,事实上,最应该担心研究生水平的,不是社会,也不是导师,而应该是研究生自己。社会会选择和淘汰;导师嘛,只要有几个学生让自己满意就够了。既然一个人决定和选择了花若干年的宝贵的青春去学一门手艺,最后这门手艺掌握得如何却被当成了别人的事情,是没有道理的。研究生应该抱怨的不是做研究多不容易,而是自己没有被严格要求。可是,大多数导师不想被当成黄世仁或者周扒皮,那大部分学生就只有随波逐流的命了。 研究生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作为导师,只要能够坚持每天问他Waht's new?和What's next?两个问题,在他没有具有足够的独立工作能力就不要让他毕业,或者长时间达不到起码的标准就直接开除,就算是超额地尽到自己的责任了。除此之外,应该说基本上算是没事找事。 化学所2号楼210会议室(2002年6月20日) 自励常读!!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2147 次阅读|1 个评论
自制力是基本的做人能力
kainingwu 2011-6-2 15:51
有几个名人名言,说道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或许暗含自制力的问题。 诱惑无处不在。床,对我来说就是个诱惑。不知道是不是缺少运动的原因,早上醒来总是有些乏力。对床的诱惑总是需要脑海里浮现几个英雄人物之后才能抵御。或许对于自己做的方向缺乏热情,于是内心深处对其产生抵触,于是便对外在的诱惑开始留意。电影电视剧是诱惑,有时会放弃休息也要看完。结果,由于事物的相互联系性,脑袋不清醒,不能做研究,没进展,没热情。 自制力,这个做人最基本的能力,由此看出其重要性。 生活有秩序能保证生活有质量,自制力能保证生活有秩序。 论语里面,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只因为“宰予昼寝”。此事甚至更改孔子信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政是。宰予缺乏自制力。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姑且不论此观点对否,在那个时代,有自制力的人可以称之为孝,而此为君子之本。 不过,自制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旦拥有,终身相随。看起来或许是最基本的,其实有可能是很困难的。“见贤思齐”,自制力需要不断加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络大学相关文献综述
热度 1 xupeiyang 2011-5-12 16:04
网络大学通常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 自由选择 学习期限,例如人大网校即规定高中起点 专科 、专科起点 本科 ,学制三年,学习期限2-5年,80学分;高中起点本科学制五年,学习期限4-7年,160学分。网络大学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制力和自主性,因为和传统教学方式不同, 远程教育 主要是学生通过点击网上课件(或是 光盘 课件)来完成课程的学习,通过 电子邮件 或贴贴子的方式向教师提交作业或即时交流,并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集中面授。 在线学习平台主要通过记录学员在线上参加的课程培训、考试竞赛、试题练习、调查问卷和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员工学习培训需求的全面掌握,企业可以通过虚拟大学,实现对员工的远程培训。还可以将学员在线下参加过的培训、考试等内容导入到平台中,组成完整的学员学习培训档案,为领导者对员工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和准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网络学习系统即e-learning系统它主要是通过记录学员在网上参加的课程培训、考试竞赛、试题练习、调查问卷和培训交流等情况,实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全程跟踪管理和对员工学习培训需求的全面掌握。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系统实现对员工的远程培训。还可以将学员在线下参加过的培训、考试等内容导入到平台中,组成完整的学员学习培训档案,为领导者对员工素质进行公正评价和准确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现在很多软件公司都对网络学习系统进行相关的研发。   网络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为了解决教育资源的匮乏,实现资源的共享,许多 国家 的政府都把发展网络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决策,制定专门的计划,并组织实施。网络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种重要 教育手段 和发展方向,也成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方式。 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网络教育。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 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网络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在一些企业里还出现了虚拟大学,这可能是21世纪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英国开放大学 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典范,经 英国大学 拔款委员会评估,在全英国101所大学中,基学科教学质量名列第十位,科研水平排名第二十七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说明网络教育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中国的网络教育正处在起步阶段,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我国网络教育1998年起步时全国仅有学生2931人,1999年达到3.2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30万人,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表明我国网络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国家很重视发展网络教育,将其作为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短缺、构建我国 终身教育体系 的有效途径。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教育还将有更大的发展。未来大学教育发展趋势 远程教育: 遥距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 传播媒体 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管道互助学习。 网络培训的特色和优势:   1、 资源利用最大化   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学校的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最优秀的教师、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四面八方。    2、 学习行为自主化   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在学习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现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需求。    3、 学习形式交互化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并且通过计算机对学生提问类型、人数、次数等进行的统计分析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和主要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4、 教学形式个性化   网络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5、 教学管理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管理平台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被应用于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中。远程学生的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作业与考试管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远程交互的方式完成。 参考文献: http://www.cdce.cn/ http://baike.baidu.com/view/935395.htm
个人分类: 网络大学|2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事情做好
beihe 2011-4-9 17:53
把事情做好。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是不容易做到的。至少对我来说,还没有不把事情做好誓不罢休的决心。人都有惰性,稍微有了一点成果就裹足不前,满足于现状,忘记了往日许下的宏伟理想。 研究生的生活中,大把的空余时间、枯燥的论文、狭小的交友圈子、搞学术发论文的艰难,这一切都足以让人对生活感到无聊、烦闷,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来混个毕业。经济学中讲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而研究生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激励来促使你干什么。有人会说,研究生都是成人了,已经不能再靠别人来激励自己学习、工作。但是,我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没有什么东西来激励自己,人人都会由于自己的惰性慢慢丧失上进的动力。或许,我们都有自己的“激励”,但常常由于我们的“健忘”,把这些“激励”长年累月的搁置脑后,只有在失败时或某一个瞬间才突然想起来。 我自己正是一个这样的人,但我不想做一个这样的人。我不想研究生的两年半就这样每天浑浑噩噩、优哉游哉的过去了。我还有自己的理想,还有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不要做在温水里洗澡的“青蛙”,即使你有很强的自制力。 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吧。做一个持之以恒,有韧劲的人。 四月九日下午记。
1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欲速不达话写作
tengyi1960 2011-3-28 14:35
写作中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一步就想完成“内容+结构+思路”是欲速不达的原因之一。 从“内容(材料)”开始起步的人,缺乏主动精神,会被材料牵着走,这是一种状态; 从“思路”开始起步的人,一般具有主动性,是对“内容”和“结构”比较熟悉和基本能够把握之人,必然经过几十年的“训练”; 从“结构”起步的人,一般是思路的“借用者”,善于“行业知识借用和转化”,要求鉴别力比较强,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其使用的部分“内容”有时是具有特色的,但比较容易犯的是逻辑推导错误。 面对“内容”、“结构”、“思路”三项任务,不管你是上述何种人物,都应该逐一分步解决————切不可高估自己的力量 如:对内容的吸取、聚类、研读、消化、精炼等 对表述先后秩序、衔接、引用、举例、论述说明详略等的选择和布局等 对开局的选择、问题的导引、事件的连接、目标的逐步达成和强化、必要的渲染和瑕疵补正准备等 各个步骤有其“奥妙”(经验)和选择处理标准 这是“劲道”的反复凝练过程。 (欢迎大家能够补充具体的事例、辩论、修正和补充) 我们需要确认的是:只用精工细作才能够生产出不同于别人的——————精品。 而其存在的价值高低存在于你对“细节”的取舍选择。
个人分类: 思想盆|1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万别跟自制力差的人结婚(摘编)
热度 2 tengyi1960 2011-3-24 13:00
千万别跟自制力差的人结婚(摘编)
你可以与其貌不扬的人结婚,你可以跟贫困潦倒的人结婚,你可以跟智商平平的人结婚,你可以跟残疾人结婚,你可以跟任何人结婚,但宁肯打光棍也不能跟自制力差的人结婚,不论 Ta 是谁。 社会学家们给出了自制力低下的人很多特征,比如缺乏宽容别人、没有远大目标、心胸狭窄、贪玩、自私、丧失自尊,等等等等。自制力低下的人其表现特征只有一条: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这里的舒服当然是指眼前。 自制力差的人,都是在婴儿阶段就被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构筑的温室里泡大的,他们就盼望着这个世界所有的人永远都给他们提供家里的那个温室。可是这个世界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竞争十分惨烈。当自制力差的人遇到室外的狂风巨浪便会抱怨别人。所以,你只要听到 Ta 时常抱怨别人,考完试时抱怨老师,下课时抱怨室友;工作后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邻居 ······ 那就表明你爱的这个人或爱你的这个人就是一个自制力差的人。那些天天抱怨别人的人就是温室里的幼苗移到狂风骤雨的室外时的天然反应,不是 Ta 们的良心有问题,而是大脑里自制力系统不健全造成的表现型。 自制力差的人,因为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需要你时也就是你能给 Ta 提供舒服时, Ta 可以面带笑容,不需要你时也就是你不能给 Ta 提供舒服时,弃之如敝屣。自制力低下的人,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吸毒舒服就吸毒,虽然他们知道吸毒的后果;玩游戏舒服就玩游戏,尽管他们明白玩物丧志;早上睡懒觉舒服就睡懒觉;当啃老族舒服就当啃老族。反正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哪怕知道未来的结局不好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 “ 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 已经成为他 / 她的生活习惯。但这种人在任何场合都是自己怎么舒服就怎么来,自私到了极点的。 在温室里长大,一旦到了恶劣的环境,他们便无法忍受这种不舒服。他们盼望着老婆是自己的妈妈那样抱着自己、她们盼望着丈夫是自己的爸爸那样养活自己。 人生在世十有八九不顺心。但有的人能够坦然面对不公、不平、甚至不幸,因为他们有极强的自制力。而有的人自制力过低,一旦有挫折便来个鱼死网破,受了委屈就要报复。这个道理不仅仅是人类所具有,连低等动物甚至植物都具有。比如,你在温室里种植禾苗,不经历抗旱锻炼、抗寒锻炼、抗病虫害锻炼,一旦移栽到温室外面的大自然界,恶劣环境就让它自生自灭。
个人分类: 生活体验|1129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文写不下了
热度 5 txj818 2011-2-24 16:36
每天闷在寝室里写论文,安静倒是安静。就是自制力太差,英文论文给你无底洞的感觉,究竟有几把刷子,自己也说不清。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03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杜克大学研究:“3岁看大,7岁看老"并非虚言?
xpzhan 2011-2-10 23:23
文/李耀宇编译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即缺乏自制力的人,在将来更有可能面临着健康、债务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   毅力是成功的保障这种说法并不新鲜。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契尔就曾做过相关的实验。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在一群4岁的孩子们面前放一盘饼干,暗中观察哪些孩子不能抵御偷吃饼干的诱惑。在后来的跟踪调查中,米契尔和他的同事们发现,那些能够抵御诱惑的孩子们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得更出色。   出于好奇,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特芮·莫菲特和她的同事们试图获得真实的数据,来检测那些更有毅力,而不只是能在饼干面前做到自律的人,在未来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该研究小组追踪调查了约1000名出生于1972年或1973年的新西兰儿童,从3岁一直调查到他们30岁出头,以及另外500名出生于1994年或1995年的英国异卵双胞胎,从4岁调查到了12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检测他们的冲动性、恒心、耐心以及多动性,以评估儿童的自制力。   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网站上发布的报告显示,双胞胎中在5岁时表现的更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在12岁时更有可能开始吸烟、表现糟糕并带有情绪化。而且,这些问题将在以后的生活中持续下去。研究人员发现,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在30多岁时罹患健康问题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以上,包括高血压、体重问题、肺病以及性病。到了32岁时,他们的平均收入较普通人低20%,并且有超过3倍的可能性变得酗酒、吸毒甚至犯罪。   莫菲特说,人们并没有分为自律和不自律两类人。“这意味着我们所有人都可以通过改善自制力受益。”她说。   但是哈佛医学院的心理学家摩西·巴尔并不完全认可,他认为,这项研究只是通过观察,并不能推理出自制力一定引向成功。所以,那些孩子自制力较差的家长无须感到绝望,巴尔表示,他发现研究中的一些孩子在后来提升了自制力。 出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个人分类: 论文论点|1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制力也是一种力量
songshuhui 2009-11-9 18:43
0.618 发表于 2009-11-08 15:32 肢体的力量可以控制我们的动作,知识的力量可以充实我们的大脑,沟通的力量让我们能够分享和理解。但是,什么力量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表现? 帮助成功的力量 要不要吃掉它? 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斯坦福大学的Walter Mischel教授自己也不曾想到,他43年前(1966年)在幼儿园做的实验,竟然可以预测十几年后(1981年)这些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表现。从1966年开始的几年里,Walter Mischel先后把六百多名幼儿园小朋友带到斯坦福大学附属托儿所的行为观察室,让小孩子从巧克力、饼干、棉花软糖等等食品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但是不能吃,必须眼巴巴地看着,等着实验员回来。如果他能做到,就再奖励一块。如果做不到,就没有奖励。大多数小孩子都没能忍住,有的立刻吃掉了,有的还没等实验员离开半分钟就吃掉了,有的四下张望之后偷偷吃了一点点只有30%的孩子一直坚持了15分钟,直到实验员回来。也许这是他们过得最漫长的十五分钟,他们有的用手捂住自己的眼睛,有的背过身去不看吃的,有的扣东西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但是他们最终得到的不光是加倍的好吃的,而且是之后人生各方面的优秀表现。1981年,已经是高中生的他们比那些没有能等到实验员回来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加优秀,做事更有计划性,和同学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 这些自制力强的孩子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绝不是偶然。他们小时候能够为了更多的糖果而忍受暂时的等待,长大了自然更容易坚持自己的计划,可能为了更好的成绩而忍受枯燥地重复记忆,也更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别人面前表现得体。 有限的力量 游泳会耗去的不仅仅是体力,还有耐力。 有人说:我的忍耐是有限的!没错,自制力就像肌肉的力量一样是有上限的。总有听到有朋友抱怨游泳减肥,越减越肥。因为他们可以坚持经常去游泳,也能坚持游一定的距离,但是却无法控制游泳后的饮食反而比平时饭量更大了。这完全是因为游泳时体力消耗太大吗?不完全是。因为在一些不需要什么体力的任务上,人们的自制力也可能被消耗。让一些人在看电影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看喜剧忍着不笑,看悲剧忍着不哭,然后再让他们握握力器,发现他们的耐力比那些不用忍着情绪看电影的人要差。所以就像肌肉一样,自制力用得太多,人们也会疲劳,所以要集中自制力放在最要紧的事情上。 你是愿意为了健康而克制饮食呢?还是愿意为了解决难题而坚持不懈?不要以为它们是不矛盾的,有时它们的确会互相影响。在进入实验室做一道难到以至于没有答案的难题前,实验员好心地给被试一些好吃的巧克力、曲奇,以及一些不好吃的健康小萝卜 (radish)。那些为了健康而选择小萝卜的被试不到十分钟就放弃了难题,而另一些没有抑制自己胃口的被试则坚持了将近二十分钟才放弃。 运用自制力有限原理,达特茅斯学院的J.A. Richeson和普林斯顿大学的J. N. Shelton发现在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也是需要意志力的,尤其是在一些敏感问题上。他们发现让白人和黑人讨论一会儿种族问题,然后再让他们做一个经典的自制力测试。在这个测试中让被试念本身颜色和意义不同的颜色词。比如念红色的黄字。这些被试在测试总的表现远远低于没有参加讨论的人。 看了上面实验,你下次在面对考验之前应该会给自己的自制力放松一下,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但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控制的问题太多,就会难以控制。你可能也有在重要的场合出丑的经验:一面很紧张地控制自己的仪态,一面又控制着自己的语言,生怕出点什么叉子,这个时候就反而有可能犯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都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零,可能就是因为有太多方面需要担心,自制力一下子不够了。很多人也有这种体验:躺着的时候思维最活跃,那是因为全身都放松下来了,可以集中精力去思考。 需要锻炼的力量 可是自制力那么有用,怎么才能增强自制力呢?幸好它和肌肉的力量一样都是可以锻炼的,但是它不需要向肌肉一样必须定向锻炼。就是说有自制力的人在各个方面都会更有自制力。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克服巨大的困难去跑马拉松,那么他也可能克服同样大的困难去背字典,只要这两件事情对于他来说有同等的难度。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采用了更方便的办法,让被试坚持使用不利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人在其他方面的自制力也得到了提高。 运动中可能出现肌肉拉伤,长时间的隐忍或者突然的克制也同样可以造成心理上的问题。运动要适度,忍耐也需要释放。 一定的锻炼可以让人更健康,但是不可能不生病,生病了就需要休息、看医生。心理问题也一样。 力量的来源 Walter Mischel 弗洛伊德认为有一种自我控制的能量,但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念在后来的一段时间不被心理学主流所接受但是从上面的那些实验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自制力和肌肉的力量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心。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Gailliot等教授就发现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自制力上就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自我控制的行为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在完成第二个任务前喝了含葡萄糖的柠檬汁的被试比喝了不含葡萄糖的柠檬汁的被试表现得更好。 自制力是一种力量,但它不能帮我们搬开绊脚石;自制力能帮我们记住知识,却不能告诉我们如何思考;自制力让我们的对他人表现更加得体,却不能阻止他人对自己的冒犯。那么自制力的力量究竟在哪里呢?就像Walter Mischel所说,自制力不能操控世界,但却可以改变我们对待世界的方式。 参考文献 Baumeister, Roy F., Vohs, Kathleen D., Tice, Dianne M. (2007). The Strength model of self-contro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16(6), 351-355. Gailliot, M.T., Baumeister, R.F., DeWall, C.N., Maner, J.K., Plant, E.A., Tice, D.M., et al. (2007). Self-control relies on glucose as alimited energy source:Willpower is more than a metaphor. Journal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325336. Richeson, J.A., Shelton, J.N. (2003). When prejudice does not pay:Effects of interracial contact on executive function. PsychologicalScience, 14, 287290. 发表于《科学世界》 文字编辑:小庄
个人分类: 心理|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乱扯一下
gentleman 2009-7-2 09:26
昨天党的生日,所里召集党员开反腐倡廉报告会,我这个预备党员第一次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作为新人,还上台宣誓了,不过我感觉宣誓没有奏唱国歌时激动科院纪委监察局二把手来做报告,首先介绍了当前全国反腐败的情况,记得个数字,好像这几年因为腐败搞掉的省部级官员就22个(模糊记忆,请勿引用哈,俺不负责),全国也就二千多这个级别的官员科院本来是块净土,这里不是说咱搞科研的多高尚,是以前国家科研经费投入不多,诱惑少,现如今国家科研投入激增,很多所里的经费都是多少个亿这白花花的银子摆在面前,谁不心动呢. 前天看了部土耳其的电影《寂寞芳心》,电影是不错,不过我可因为这个付出了代价,先不说这看电影的两小时可以写多少字论文,它还占用我睡午觉的1小时,结果下午萎靡不振,更亏的是由于破坏了我给自己规定《非周末不能看电影》,我还得请我得监察员大师兄吃饭(为了互相约束而制定的).亏大了,也正是这样,让我这两天都悬崖勒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证明了一个道理,人的自制力都是有限的,在诱惑面前不是任何时候都抵挡的住,所以制度的约束很重要,杀一儆百也很重要。 很久没写了,汇报下近况吧,法语课结束,考试通过(还考了个高分呢,哈哈),重新回到宅男的生活,终日与我得本本为伍,写呀写改呀改。与学法语那段时间的精彩生活相比,这要单调和枯燥许多,也只有去食堂看看美女略做调剂了.我的两篇SCI论文终于已经可以在网上看到了,本以为自己会多兴奋,不知道为啥却没什么感觉,一看就觉得这不好那不好,尽挑毛病人可能就是这样,得到的东西就不珍惜,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就一个字,*
个人分类: 心情|23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提高自制力(征求建议贴)
热度 1 yangfanman 2009-5-3 16:48
虽然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每个人最能控制也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制力了。就我个人而言,很多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的想去做,刚开始做得时候也很有兴趣,但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因为没有自制力到了最后没有坚持下来,常常令我懊悔不已。 对任何人而言,我相信自制力的提高对我们人生的圆满有很大的好处。起码能减少对自己一天胸怀大志而又碌碌无为人生的负罪感。就像这一个月我所经历的人生:早晨起来豪情万丈的向办公室奔去,打开电脑开始了自由散漫的生活,很负罪地回到家里,然后大看特看电视到12点以后,结束了一天罪恶的生活。睡觉以前我告诉自己,明天不要这样了!结果呢,明天又开始了一个几乎相同的轮回。 我常常想,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可能就是要么伟人可以对某件事情保持持久的高涨的兴趣;要么伟人们都是适合做苦行僧式的人物,他们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具有持之以恒的能力。 经过我对自己耐心细致的观察和深刻反省,我总结了一下提高自制力的宝贵经验: (1)人生态度正面,积极向上,不给自己的堕落找理由。人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比方像我,我就立下了5年发nature,10年发science的宏愿。40岁以前不评杰青,50岁不拿院士,我都不好意思见你。只有这样我才会对电脑中已经积攒下来的200篇文献充满热情。这些话当然是自欺欺人了,实际上在我心里:我希望每天自己能按部就班的进行科学研究就足够了。不过这种好高骛远的高目标的督促还是很有效的,咱的努力像先进人物学习呀。 (2)工作环境上不给自己犯错误的机会。我常常想,贾宝玉命犯桃花的几率太大了,因为他的机会太多了。当然贾宝玉如果是柳下惠(具有极强的自制力)或者是太监(对这个不感兴趣)自然对环境有免疫力了,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只能通过改造环境来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机会了。比方今天我要读一本专业上的书籍,我就把房间里其他所有的报纸和消遣的书籍拿走,就留这一本书。然后我就走进这个房间,读起来就很自然了。想读一篇论文的话,马上打开电脑开始读,桌面上有且只有这篇文献,这样溜号犯错误的机会就减少了。这是在年一继年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我平时很喜欢早晨到了办公室开始看新闻,中午吃完饭看看RSS订阅的博客再工作,往往真正想工作的时候要么是日上三杆该吃中午饭了,要么是日薄西山该吃晚饭了。现在改成晚上看新闻,上午和下午只能干正事,就不会有机会让自己犯错误了,看新闻看半天的错误不会发生了。 (3)工作计划要巧妙安排,不给自己的心魔任何机会。我们心中的小我往往会和我们的大我做斗争。这是很有意思的斗争游戏。我们在做正事累了的时候,常常会想先玩5分钟游戏吧,五分钟以后再干吧。结果往往5分钟到10分钟。。。一直到5个小时才能回来也有可能。因此不让自己开始最初的5分钟就变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在制定每天计划时,不要穿插短暂的自己却很难把持住的放松活动。比如说两个学习活动之间你要有10分钟的喝茶时间,这个你喝茶最多20分钟就回到学习上来了。要是你在中间穿插10分钟的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间,那么一个小时你能重回工作岗位就很不容易了。再玩5分钟,再玩5分钟。。。小我的不断怂恿会毁了一个大好青年的美好前程呀(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呀) 最后,根据我的观察,很多成功的人并不是每天12小时扑到工作上,他们的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有效率工作,其他活动的积极参与也是他们成功的源泉。实际上每天起早贪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每天都要加班的教授不是好老板。人生的成功不在于你付出多少时间,而在于你对人类的贡献。很遗憾的是,往往贡献和你付出的时间并不成正比例。如果你就是要较真的话,我只能说,贡献和努力在一定区间上是具有正比例关系的。实际上这个往往很微妙。根据我的了解,很多国外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欧洲的)很少在周末工作,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成功。 即便不讨论这个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讲,焦裕禄、任长霞、蒋祝英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国家培养他们不容易,他们应该将他们的光和热发挥到他们退休的时候,结果他们中途退场了,当了逃兵。记得看焦裕禄的时候我常常想,一个人(我指的是普通人)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珍惜,那么他还会爱惜什么?作为一名父亲、一名丈夫,一名官员都应该保持自己健康的情况下努力工作。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固然可贵,可把小病养好,健康了再好好为国家工作,这样不是更有意义吗?一个科学工作者博士毕业已经30岁上下了,至少应该为国家工作30年才好。要是你能为国家工作50年,即使你是一个螺丝钉,你也做了两颗螺丝钉的贡献,这样的人才是我心中的好榜样! 这篇博文是我痛定思痛的产物。我希望一个月以后我还能自豪地告诉大家,我的这些方法至少对于我还是有效的。也希望您把您具有良好自制力的高招告诉我,我好尽快改掉身上已经具有30年的臭毛病。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5730 次阅读|3 个评论
缺考的学生
aimeiya 2009-4-25 20:20
虽然下着很大的雨,我还要赶去大学城监考。这次是学校公共课的期中考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大学还有期中考试,可见我们学校的教学抓的还是很紧的),因为是本学院的学生参加考试,除了教课的数学老师外,学院还要出一个辅助监考老师。 29个学生只来了28个,一名学生缺考。考试开始时带这届学生的辅导员也来了,赶紧打电话找他,但他的电话停机,听同学说那个学生一直在网吧玩游戏。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那个学生忘了考试这件事还是知道自己考不过去干脆就不来。听辅导员说那个学生可能会被劝退,我心里真的很为他惋惜。能在这个学校、这个专业上学的孩子,基本都是高于重本线20分以上才能进来的, 这就 说明那个学生应该不是一个笨孩子,在去年参加完高考之前他可能一直都很努力地在学习。但进入大学后,没有了家长和老师严格的约束,学习的状态一下子松弛下来,网络游戏的魅力彻底击败了个人自制力,一个优秀的孩子就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了,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也许他的父母还不知道他们儿子现在的状况,想象着若是我突然面对这样的局面的话,那感觉应该是天塌地陷吧。 晚上,新闻频道我的今日之最讨论的话题就是关于应不应该课外补课的问题,主持人郎永淳就说了这个现象,很多孩子在高考以前一直很辛苦地读书,等到大学后没有了压力和竞争力后一下子就手足无措了,一路滑下去。我想那个学生肯定是这种情况的。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每个大学都有,以前我就遇到过,我同学的外甥也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全国top ten之一的大学,第二学年被劝退时家长才知道,同学以为我有能力摆平这样的事儿就给我打电话,但我什么忙都帮不上,好像他们后来费了很大的劲儿才争取了一个借读的机会,后来的结果就不知道了。 现在的孩子,不论多大都不让父母省心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什么样的研究生要适当推一把
jyx123321 2008-11-23 11:08
看了王鸿飞博士的帖子《学做一个坏老板》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690,关于PUSH研究生的问题,个人根据感性经验以为,对于自制力稍差的同学,偶尔PUSH还是有必要的,我想最终他会感激你的,也许当时稍为不爽或很不爽,理智的人会明白究竟谁对他真的好!对于那些自制力特差的人,也许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最好不要纳入课题组内,眼不见心不烦),毕竟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严谨、细致、有序且持之以恒的根基之上,自我控制都做不到,怎么可能做好周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程序开发呢(也许实验研究情况与此不同)?对于那些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优秀生,也许根本不用PUSH,而应该在科研的关键时刻,DRAW一下他,让他更慎重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力求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也许更好! 一点感想,欢迎批评指正!真理愈辩愈明!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2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