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幸福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种独特的东方幸福观
fqng1008 2017-4-23 17:40
不久前,网上流传着一篇《 蜘蛛、长风 、 甘露和芝草 的故事 》,我把它易名为《东方幸福观》。因为很早以前,我读过一本书叫做《西方幸福论》的书,那里面讲的与这个故事大相径庭: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 “ 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卓见? ” 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 “ 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 蜘蛛想了想,回答到: “ 世间最珍贵的是 ‘ 得不到 ’ 和 ‘ 已失去 ’ 。 ” 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 “ 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 ” 蜘蛛说: “ 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 ‘ 得不到 ’ 和 ‘ 已失去 ’ 。 ” 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 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 “ 世间最珍贵的是 ‘ 得不到 ’ 和 ‘ 已失去 ’ 。 ” 佛主说: “ 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 蛛儿 。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 中士 ,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 蛛儿 ,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 蛛儿 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蛛儿对甘鹿说: “ 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 ” 甘鹿很诧异,说: “ 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 ” 说罢,和母亲离开了。 蛛儿 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为何不让他记得那件事,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召,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 蛛儿 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她怎么也想不同,佛主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穷究急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 “ 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 ” 说着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主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 蛛儿 灵魂说: “ 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蜘蛛,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好象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主说: “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 ‘ 得不到 ’ 和 ‘ 已失去 ’ ,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 刚说完,佛主就离开了,蛛儿的灵魂也回位了,睁开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马上打落宝剑,和太子深深的抱着 …… 故事结束了,我们从中起码得到三个启示:( 1 )现世的幸福是前世决定的,人必须认命,接受命运的安排;( 2 )“得不到”和“已失去”的东西总是最珍贵的,但顺从命运安排更加重要,好好经营现世的幸福,显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到太子的爱慕;( 3 )现世的修行非常重要,为了来世而刻苦努力吧!还有一点就是世俗化,这可能是佛教能够在东方广泛传播的原因和需要。 也许,这是典型的佛家幸福观:人生本无幸福可言,有的只是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痛苦,而这些痛苦的根本来源在于 爱 与 痴 ,即人的贪求欲望,对佛理、佛性的无知,要摆脱痛苦的“ 生死轮回 ”,达到幸福的彼岸即“涅盘”,只有灭除贪爱欲望,修行念佛。由此可见,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关于人生幸福根源和如何获得幸福的理论与方法,不如说是一种阐明人生痛苦根源和如何摆脱痛苦的理论与方法。 当然,我国还有道家的幸福观: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逃避尘世,过原始质朴和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老子主张,要达到无为境界,就要守弱。坚强有害,柔弱有益,柔弱能胜刚强。在欲望满足与幸福的关系上,要求人们把欲望降到最低限度。庄子认为理想人生:一是无情,二是无己,三是无所待,四是无用。他说,“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总之是保存自己、享受逍遥游的幸福生活。 还有儒家幸福观:倡导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良好的道德品质;向外齐家、治国、平天下,求取功名,行 中庸之道 ,不走极端,处理好人际关系等。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他非常赞许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孟子总结出仁、义、礼、智四种美德,人应该通过“思诚”达到至诚的幸福境界。但如果把理智与情欲对立,物质享受与道德修养对立起来,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即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 《西方幸福论》的作者叫冯俊科,河南人, 1953 年出生, 1972 年参军,翌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198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北京某大学副教授、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出版了《帝王治国策》、《名人的磨难》等 5 部专著;发表了《公权私化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等论文、文章近百篇。 他把西方幸福论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奴隶制时代的幸福论,一是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特征,即把幸福问题同人们的现实生活、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把幸福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能够使人得到快乐的行为方式;二是具有唯心主义特征的代表人物柏拉图、毕达哥拉斯、后斯多葛派和怀疑主义者等。第二阶段是中世纪封建社会时代的幸福论,即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神学的超自然主义,发展了柏拉图在理念中追求幸福的思想,完全割裂了现实生活同幸福的关系。第三阶段是近代资本主义时斯的幸福论,既有着自然主义的思想,又有着超自然主义的精神内容,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两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两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两者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 事实上,无论禁欲主义还是 纵欲主义 ,快乐主义还是 功利主义 ,也不管感官幸福、精神幸福、个人幸福、群体幸福、天堂幸福、来世幸福等等,总的划分为两派。 一是理性主义。古代以苏格拉底、柏拉图、斯葛特学派等为代表,而近代以 笛卡儿 、康德、黑格尔等人为代表。这些人幸福观的共性是认为人的幸福必须在理性指导下才能实现,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理性能力,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完善。这类似于儒家的德行幸福感,如苏格拉底的幸福等式,即理性 = 美德 = 幸福;斯宾诺莎认为幸福就是德性本身;康德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在于感性欲望,而在于理性,幸福存在于至善之中理性主义的幸福观有两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和谐说,一种是以 犬儒学派 和 斯多葛学派 为代表的禁欲主义。 二是感性主义。古代有德谟克利特、亚里斯提卜、伊壁鸠鲁等,近代有霍布斯、爱尔维修、边沁等,把趋乐避苦当作人的本性,认为幸福就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避免感官的痛苦。亚里斯提卜认为,肉体的快乐比精神的快乐更迫切、更强烈,肉体的快乐优于精神的快乐;而且,肉体的快乐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只在眼前(类似于杨朱的享乐主义)。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虽然强调感官快乐对于幸福的重要性,但也要求人们追求精神快乐。边沁把感性主义幸福观发展为功利主义幸福观,提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命题,并认为人的幸福程度是可以评价与度量的,只要了解一个人的痛苦与快乐的程度,就可以计算出他的幸福程度。他还提出了计算和评价幸福程度的要素,包括感受苦与乐的强度大小、时间长短、是否确实以及确实的程度、影响范围等七个方面。这开启了后世对于幸福感指数研究的先河。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1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拥抱世俗
fqng1008 2014-11-4 14:02
1、十大健康生活方式 (1 )少食肉 ;( 2 )晒太阳 ;( 3 )雨中行 ;( 4 )常唱歌 ;( 5 )饭后息 ;( 6 )挺起胸; ( 7 )静坐思 ;( 8 )天伦乐;(9 ) 步当车;( 10 )行善事。 2、保持自我五术 工作勤奋,娱乐有度;对待朋友,不玩心术;处理事务,不躁不怒;生活讲究,量入为出;知足常乐,一生幸福! 3、八大禅语 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不苟,何惧君王! 4、人的一生 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伴侣,幸福一生;选对环境,快乐一生;选对朋友,甜蜜一生;选对行业,成就一生。 5、头头是道 人生一世,要起好头:踏实工作,不出风头;实事求是,不争彩头;奋发有为,不减势头;头脑清醒,不栽跟头。 6、面对…… 面对玫瑰,不必浪漫;面对美女,不必多看;面对朋友,粗茶淡饭;面对家庭,出力流汗;面对老婆,朝夕相伴。 7、人之相惜 人之相惜惜于品,人之相敬敬于德,人之相交交于情,人之相拥拥于礼,人之相信信于诚,人之相伴伴于爱。 8、之最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善良是最好的品德,关心是最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思念,祝福是最美好的话语! 9、少是简单 身上事少,苦少;口中言少,祸少;腹中食少,病少;心中欲少,忧少;脑中虑少,纹少。 10、若要高兴 若要一辈子高兴,做事;若要一阵子高兴,做官;若要一个人高兴,做梦;若要一家子高兴,做饭;若要一圈人高兴,做东! 11、人这一辈子 人这一辈子,怎么都是过,与其皱眉头,不如偷着乐。冬天别嫌冷,夏天别嫌热,有钱别装穷,没钱别摆阔,闲暇养养身,每日找找乐,苦辣酸甜都尝过,才算没白活! 12、福 人生多有福,想开就知足。思量愚昧苦,聪明就是福。思量饥寒苦,饱暖就是福。思量劳累苦,清闲就是福。思量孤独苦,友多就是福。 13、苦与乐 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能苦会乐是人生的坦然,化苦为乐是智者的超然。 14、人生一二三四 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糊涂一点,本真一点。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忧愁。四个有:有个老伴,有个安乐窝,有点小钱,有几个好友。 15、计较的少 人之所以快乐,并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计较的少。 16、平安就好 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穷家富,和气就好;谁对谁错,理解就好;人的一生,平安就好。 17、会生活 多歇歇,别太累,到时吃,按点睡;看上就买甭嫌贵,决不和环境来作对;得空与友聚聚会,既有清醒也有醉;能挣钱,会消费,生活才算有滋味。 18、情字了得 世上最难断的是感情,最难求的是爱情,最难还的是人情,最难得的是友情,最难分的是亲情,最难找的是真情,最难受的是无情,最可爱的是你微笑的表情! 19 、懂得 懂得喝酒的人,找到感觉;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乐;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由;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懂得关怀的人,找到朋友。 20、养气 多读书养才气,慎言行养清气,重情义养人气,能忍辱养志气,温处事养和气,讲责任养贤气,系苍生养底气,淡名利养正气,不媚俗养骨气,敢作为养浩气,会宽容养大气。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1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命的单纯与精神的丰富:评介周国平“幸福观”
fqng1008 2014-10-20 09:57
一直对“幸福”比较感兴趣,忽然看到周国平的《幸福的哲学》,连忙搜索起来。原来,并非是他的专著,而是他今年6月出版的两个专辑之一:一本是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收录了作者1996-2006年上半年所有的讲演,另一本是《幸福的哲学》,收录了作者2006年下半年-2012年所有的讲演。 不过,在 《幸福的哲学》里,周国平除对一些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做了一些介绍和评价外,他的幸福感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生命的单纯与精神的丰富。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一、 回归生命的单纯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就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要简单。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进利益的东西。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一封读者的来信。她那封信写得特别好,大意是说:周老师,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你当作是一个散文家、一个学者,我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生命,你在那里静静地诉说,我也是一个生命,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最后的落款,她就写了一句话:“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特别想给她回信,但是她没有留地址。后来我用她最后那句话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特别好。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一句话:动物对于自己需要什么、需要多少是知道的,但是人不知道。大家知道,人比动物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人是有理性的,有头脑的。但是我说,理性的作用是两面的,好的作用,是让你有一种更高的能力、更高的追求;但是坏的影响是,它把你生命本身的需要搞乱了,产生了很多本来并不是必需的东西,有的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一学动物,回到动物的状态。 二、追求精神的丰富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单调的、平庸的。另一个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一点对你幸福不幸福其实非常重要。 其实,在西方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强调智力活动本身,比如动脑筋、学习、钻研、探索事物的奥秘,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就是一种价值,就是一种目的。马克思说,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的。他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发展人的禀赋、享受人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物质生产。马克思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目标,也就是人人都过真正人的生活,享受人的能力,享受人的精神属性,我们是可以去争取的。 作为个人来说,如果你的物质生活基本上有保障了,你就应该把享受、满足、发展你的精神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和追求。因此兴趣就很重要,你一定要有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个人生下来一定有他独特的禀赋,这个禀赋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发现不了,但是有一点你可以做到,就是让自己一般的智力品质发展得好一点,养成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喜欢学习,喜欢动脑子。有了这样的品质以后,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什么事情是最适合你做的,你真正的兴趣在哪里了。 人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还应该享受自己的情感属性。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心灵丰富的人和一个心灵贫乏的人,他们过的生活是不一样的。哪怕他们的外在形态是一样的,比如说在同一个单位、干同样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不同的,他们眼中的世界也一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一个人是根据自己心灵的丰富和贫乏程度去看世界的。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看到的全是利益,他看不到世界的美,看不到世界万象的各种奇妙之处。你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心世界,世界的精彩才会对你呈现。 那么,心灵的财富来自什么地方呢?途径很多,到大自然中体验,欣赏艺术,这些都是。但是我比较强调两点,一是读书。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一定要去读那些最好的书。哪些书是最好的?我很难给你开个书单。但是时间已经给你开了这个书单,就是那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名著。你可以从中去选择。这样一个读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你把人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财富占为己有、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一个过程。 另一条就是,一个人应该养成独处的习惯,要经常地反省自己,要有自己的内心生活。比如,你可以通过写日记这样的方式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写日记,实际上是很好的约束自己、督促自己反思的方式。我自己就是通过写日记,留下了人生中的很多好滋味。这些好滋味不仅仅是童年时代的几块糕点,更是我人生中的经历,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这些东西,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比金钱宝贵得多,而且也可靠得多。 写日记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让你生活得更认真。你在生活的时候,不光外在的眼睛是睁开的,心灵的眼睛也是睁开的。因为你是在看,什么事情对你有意义,什么东西是值得留下的。另一个好处是,让你生活得更超脱。当你写日记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更高的自我,也可以说是一个灵魂的自我,或者说是一个理性的自我,在那里审视这个身体的自我的活动。通过写日记,通过独处,把这个灵魂的自我迎回来,看看它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苦恼,然后去开导它。这个过程会逐渐让你这个更高的自我、理性的自我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强大。因为你写日记的时候,你其实站得比你的生活更高。 三、珍惜平凡的生活 生儿育女,亲情,家庭,这些东西的确很平凡, 人类千百万年以来一直是这样过的。但是,正是这种平凡的生活对于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有了这个东西,人类就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没有这个东西,人去做其它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有一个觉悟,就是 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我们往往有很多的野心或者说雄心,要在这个世界上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要铸造辉煌、卓越等等,我说你可以那样去干,但是你千万别忘记了,平凡生活仍然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组成了人类生命的永恒的核心和基础。说到底,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对平凡生活做出的贡献来衡量它们的价值。 如果平凡生活过不好,你再不平凡 ,再精彩,我觉得那都是空的,其价值都很有限 。 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一个人 能够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 一个人事业再辉煌 , 在社会上成就再大,如果不能和家人和睦相处,甚至完全没有时间和家人相处 , 家不成其为一个家 , 我认为你的人生就是有根本缺陷的 。英国哲学家 霍布斯说:怀有野心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妻子和朋友身上的,他不得不把全部时间奉献给他的敌人。说得真好,的确有这样的人,把全部时间用来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却舍不得花一点时间来陪家人,还自吹是为了事业而牺牲家庭生活 。 在生活中,每当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追悔,谴责自己没有好好珍惜相处的时光。可是, 事实上,相遇是缘 , 分离却是命,再亲的亲人也是时时刻刻在走向分离,因为总会有人先走, 只能陪一程。所以,不要事后追悔 , 现在就要 珍惜 。 杨绛几年前写过一本书叫《我们仨》,她在书里说,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我们仨”,就是她、钱钟书以及女儿钱瑗这三个灵魂在这个世界上相遇了。她和钱先生都是大学者、大作家,但她并不认为这算多大的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有这一个好家。那么,钱先生和钱瑗在同一年去世,这就是最大的痛苦,她在书中不断地叹息,我们仨失散了,永远地失散了。我很理解她的感受。如果你有一个好家, 最悲哀的 事情是什么 ?就是总有一天会 失散,而且 再也没有另一个世界让你们重逢了。所以,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人很容易被日常生活消磨得麻木,对生命不敏感,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忽略和错过了人生中那些最珍贵的价值 。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 。你再忙也 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饭,餐桌上一定要有欢声笑语,这比有钱、有车、有房重要得多。你钱再多,车再名贵,房再豪华,可是没有这些,和谁之间都没有真爱,那你其实是非常可怜的,你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孤魂野鬼。相反,即使穷一点儿,但是有这些,你就是在过一个活人的正常生活 。 其实,对社会来说,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是一样 。 你说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我们用什么标准评判它好不好?中国的 老百姓 有一个很朴素的标准 , 他们把历史上的时代分为治世和乱世,治世就是 老百姓 能够安居乐业,大家都能好好过平凡生活,乱世就是兵荒马乱 , 或者贪官污吏横行, 老百姓不 能安居乐业 ,平凡生活遭到了破坏 。我觉得老百姓的标准是对的 , 如果 不能安居乐业的话 , 你 GDP 再高,国势再强盛,有什么用?所以,安居乐业是最低标准,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 四 、 周国平的“幸福”哲语 一个研究哲学的人,本来应该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但周国平有极强的细腻的感悟能力,因此他更擅长于运用形象思维,能够“从哲学中来,到文学中去”。 让我们看看他的幸福哲语 : 幸福:一个天天被人挂在嘴边,却没人敢说真正理解的词 。    人人都说要追求幸福的生活,好似幸福是墙上悬挂的奖牌,只要自己打败对手,就能得到。   我对幸福的看法,日趋朴实了。在我看来,一个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靠这养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能使他(她)们感到快乐,即可称幸福。   为什么现代人的生活却越来越有那么多不幸福?如何为现代人找回失落的生活意义?他的解决方法并非直接告诉我们这一意义在何处,而是追问我们为何会感到失落。我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加繁忙,也享受着比任何时代更加丰裕的物质,却仍然感到失落,那就证明我们身上有着一种东西,它独立于我们的身体及其外在的活动,是它在寻求、体验和评价生活的意义,也是它在感到失落或者充实。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灵魂。而幸福的哲学,在于灵魂的觉醒与心灵的丰富。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有灵魂在场。幸福的生活中,人们的灵魂应该是醒着的,而不是麻木的为物质,为追求,为攀比,而生活。或许,这便是作为一个人,幸福生活的内在含义。   幸福比财富难,那些不幸福的富人就是证明。幸福又比财富易,那些不富裕但幸福的人就是证明。原因在于,幸福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就能使生命满足,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心灵满足。所以,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妨把物质的目标订得低一点,从而给精神追求留出空间。   中国历来是德育大国,为何国人的道德现状仍然堪忧,值得反思。道德并非孤立之物,而是人生智慧和觉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体现。所以,应该用真正开启人生智慧和觉悟的哲学课取代意识形态灌输的品德课。否则,今天你教孩子说你自己不信而他不懂的话,明天他就会对任何人说他自己不信的话。 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你要弄清楚两件事情:一个是分清楚生命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太重要的,然后抓住重要的,对不重要的东西看淡一点;另一个是分清楚两样东西,你自己能支配的,那就好好努力,你自己支配不了的,那就顺其自然。这样你的心态就好了。我觉得人一定要自己做主,多想一想,不要随大流,被社会的潮流支配。人家在那儿追求什么,你也去追求,那完全是盲目的。你应该经常问一问自己的生命,问一问自己的灵魂,到底要什么,快乐不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 。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也有哲学家认为,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典型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他说人是受欲望支配的,欲望就意味着匮乏,你缺什么往往就对什么有欲望,而匮乏意味着痛苦。所以,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你是痛苦的,但是欲望满足以后,人是不是就快乐了呢?非也。欲望满足以后是无聊。叔本华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确实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五、周国平的逻辑悖论  周国平在 北大举行幸福讲座,有人提问:佛陀和梵高哪一个幸福?他说,他们都不幸福,幸福的尺子太小了,量不了他们。他还说人性的伟大比幸福更重要,前者不仅能享受幸福,更能够承担苦难。痛苦和不幸具有事实的坚硬性,幸福是有限的。就我的理解,幸福其实是有区别的。如果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那么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一个人不同时期的幸福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什么世界上的幸福有着五花八门,幸福的概念那么难以确定,关键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就周国平的理解看,他曾经说过:那些伟大的灵魂,圣者如佛陀和耶稣,贤哲如苏格拉底和孔子,天才如尼采和凡 • 高,生前或者贫困终身,或者受尽磨难,如果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估,他们都是很不幸福的。幸福这把尺子太小,衡量不了这些精神伟人的价值。不过,倘若把幸福定义为人性的伟大,他们又是最幸福的。这段话的意思似乎表明,伟大人物的幸福与普罗大众不同,幸福也有高贵与低俗的差异。我非常赞同他的意见,尽管周国平有些清高(或者说有点小资),但他宣扬的却是普罗大众的幸福观(否则难有传播效应),但又是普罗大众的小资一族。我刚刚在网上看到 ,有人宣称“ 人生最高境界: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似乎更加低俗,但却是那么真诚。想想看,具有这种幸福观的人,当然不是周国平及其有点小资情调的人,而是那些起早贪黑辛苦挣钱养家糊口的草根。草根就不能追求幸福?草根的幸福与“小资”能够一样吗?不过,我相信如果周国平处在这样的境地,也能产生这样的幸福观,因为在反右运动中,在知识分子受到打压的时代,有多少具有小资情调的人还不是为了辘辘饥肠,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把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生存满足作为长期追求的伟大目标? 其实,所谓高贵者,所谓伟大人物,他们的幸福观也是随生活经历而不断变化、不断调整的。例如梵高,不过是后人发现了他的伟大之处。尽管当年梵高内心深处沸腾着对生活澎湃激情,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倍受艰辛。也许伟大人物的不幸,更在于他们在追求高贵理想与满足世俗欲望之间,在自己肉体与灵魂矛盾冲突的长期的苦苦“挣扎”。想想看,难道梵高一心沉醉于伟大的创作之中,不需要世俗的关爱?他的七情六欲、机体代谢需求不需要满足?他对他的世俗生活没有追求吗?否则他为什么自杀? 所谓生命的单纯与精神的丰富(何况二者之间还有拎不清的联系和冲突),也许只代表周国平他个人以及类似需求者的幸福观,而不同人群的幸福观必然不同,这才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
个人分类: 探讨幸福|2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你才幸福>观后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3-5-5 10:54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 有你才幸福, 融满亲情. 曲终人散, 唱二进宫. 大戏终落幕, 康导西行. 善始善终, 情定终生. 好人有好报, 戏能传情. 寓教于乐, 催生欣荣. 传扬正能量, 昌盛永恒.
个人分类: 感怀|2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哥本哈根街头的自行车与丹麦人的幸福观
热度 3 lifeng9038 2012-12-5 21:20
 哥本哈根街头的自行车与丹麦人的幸福观 丹麦是个高度发达的国家,丹麦、芬兰、荷兰等北欧国家,是全球人均收入排名最前的国家。但进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区,你会看到一个令你意想不到的景象,即大街小巷和广场里那成堆成排的自行车。不抬头远望,专心观赏那些自行车,仿佛置身于北京的老市区,似曾相识。 在我们高歌猛进,奔向汽车王国的时候,丹麦及其北欧国家,却与我们相向而行,正在由汽车时代向自行车时代回归。丹麦、荷兰等北欧国家,早在数十年前就进入了汽车时代,他们不仅人人有汽车,而且几乎每个家庭都有游艇。在他们充分享受了几十年的现代汽车文明后,现在又一反常态,检起前代人的时髦————自行车,做为现代时尚去追求、去推广、去享受。最新统计, 哥本哈根市民使用各种交通工具的多寡依次为:自行车居首,公共交通居次,私人轿车居末。 几乎每个丹麦人都拥有两辆自行车,一辆代步,另一辆运动。 另一个北欧国家 荷兰,全国有 1600 万人口,登记在册的自行车已达 1800 万辆。与此相适应的是车辆配套的工程建设,在我们大力修建汽车高速公路的时候,北欧各国却在大力修建和普及自行车高速公路,即没有红绿灯的自行车专用路,用以使这种社会潮流、社会时尚,更加完美、健康、和谐。 综观向汽车时代迈进和向自行车时代回归这两股时代潮流,不管背后复杂的、具体的原因和背景是什么,概而论之 ,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已有幸福生活的享受和对更为幸福生活的追求的差异。在国内,当你对现代职场上的年轻人询问对幸福的追求是什么时,普遍的答案是:房子、汽车和爱人。这个答案无可非议,因为这是他们的急需,而现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得到。但当房子、汽车、游艇应有尽有,子女上学、失业保险、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即从摇篮到坟墓,均有社会保障,个人对生活中的问题都无需担忧时,他们对幸福生活追求的内容和标准,也就必然与这些基本民生问题还普遍没有着落的国民或人群大相径庭。在观察和研究这些社会现象时,衍生出了一个问题,即我们的社会与他们相较,孰先孰后?孰优孰劣?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政治,尽管事实很清楚,但却很难回答。 由汽车时代回归到自行车时代,或者严格地说,由汽车时代回归到自行车 + 汽车时代,这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各国人民或先或后必然走向的一个文明阶段。眼下向自行车文化回归搞的热火朝天的是北欧诸国,因此可以说北欧在追求现代文明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放着汽车不坐,去骑自行车,这是种什么社会心态?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既自行车使用最普遍的国家,也正好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涵盖 2005 年至 2011 年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显示,丹麦、芬兰、挪威和荷兰这四个人均收入排在全球前 15 位的国家,其幸福指数是全球幸福榜的前四名。 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怀特 2006 年 7 月发布的《世界快乐地图》报告( World Map of Happiness) 称,丹麦在全球一百七十八个国家中,名列快乐国家的榜首。因此,享受和追求自行车文化,与享受和追求幸福具有内在的联系和同一性。 享受和普及自行车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也是一种社会的召唤。 1980 年在德国的不来梅举行了第一届欧洲自行车推广大会。第 15 届欧洲自行车推广大会近期又在布鲁塞尔闭幕。大会上,欧洲近 30 个城市的与会代表签署了布鲁塞尔宣言,承诺将在城市中大力推广自行车的使用。大会宣言一致认为,在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噪音、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节约化石能源和发展可持续旅游等方面,自行车的使用和推广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宣言的这些内容,概括了推广自行车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意义。但丹麦和北欧人如此钟情自行车,恐怕还有自己的一些特殊情缘。我看到一篇文章中有如下的表述: 与西方发 达国家相比丹麦的社会更接近完善,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就是“民主、平等、宽容、富裕、安定”。丹麦王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人均国民总产值是欧洲最高的国家,人民享受着世界最高水平的生活标准,堪称“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富裕的样板” 在丹麦人的生活里,“平等”二字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一点倒像是当年维京人的遗传。著名的《詹特法则》是丹麦人不成文的社会行为准则,它就是:“不要认为你高他人一等,不要觉得自己是个精英。 ” 能体现这种政治素质和心理追求的,是自行车而不是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乘坐林肯、卡地莱克急行而过的人,与乘坐羚羊、夏利的人绝不是一个挡次,不同的汽车代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汽车,不言而喻地区别和表征着人们的高低贵践之别。而自行车就不同,你是皇帝,你是总统,但只要你在人群中骑上自行车,你和周围的人就是同类,你和同行者的共同感受,就是大家都有是平等的。丹麦政府的总理和部长们与普通人一样,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一起去超级市场购物,一起在公共游泳池里游泳。在自行车的洪流里,在游泳池的人群里面,人人都是平等的一员。丹麦官僚的平民化,不是作秀,而是一种制度性的素养和平共处习惯。 据说一次法国的文化部长到丹麦进行正式访问。 当他乘着豪华的轿车,带着一大群官员、秘书和记者的车队来到会晤的地方时,丹麦的总理却骑着自行车先到了。 丹麦及北欧人在这样的政治、社会氛围中生活,他们感到自己很安全、很有尊严, 所以他们普遍感到自己很幸福。 骑自行车与乘坐轿车,是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一个人从豪华的别墅里出来,坐上豪华的轿车,到豪华的写字楼办公,晚上再到豪华的酒店餐饮娱乐,一天下来,两条腿没有走几步路。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叫“用进废退”,人类由猿变人的关键是用腿走路,由用四肢行走,到用两条腿走路,人站立了起来,视野更为开阔,终于由猿变成了人。如果照现代时尚贵族的生活方式延续下去,人的蜕变将不可避免。在这一点上,丹麦、北欧人是智者。所以有的旅欧游子惊叹丹麦人很会享受小幸福。说有的丹麦人喜欢冒着小雨在大街上骑行,感受让雨丝敲打面颊,让细雨湿透双衣。这种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由此感受到的生活的美妙和惬意,是坐在豪华车里的时尚贵族无法体验到的。 正因为自行车在丹麦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丹麦馆处处体现着自行车文化的影子。由丹麦本土建筑设计公司 BIG 负责设计的丹麦馆主体结构就是由两条环形轨道构成丹麦馆正式对外开放之后,这些轨道摇身一变成了自行车道。丹麦馆还特别对外提供 1500 辆丹麦生产的自行车,供游客在馆内体验正宗的哥本哈根自行车出行文化。 丹麦人的自行车文化,丹麦人的幸福观,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新台阶,值得一切追求幸福者的思考和效仿。
7168 次阅读|3 个评论
茶余饭后:草根男人的幸福观——丑妻、薄田、破棉袄
热度 22 jlrlmylt 2012-12-2 21:55
我的Roommate是个在美国生活了18年的美籍华人,一个很不幸的快70岁的老人。青年时期被打成右派,被剥夺了了追求理想爱情的政治权利,中年娶了将近50岁的老姑娘,随已失去生育能力的妻子移民到美国,美满生活不到5年,10年前丑妻便患乳腺癌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屁股欠下的巨额医疗费。由于没有固定工作,买不起独立房屋,一个孤老头子在异国他乡靠微薄的社会救济金过着居无定所、寄人离下的生活。闲时和他聊天,饱经沧桑的他总是感慨到:人生三大宝——丑妻、薄田、破棉袄,一件也不能少呀! 先说丑妻,外表平平或是丑陋的女人,因为她们知道自己相貌平平,站在人群中很难鹤立鸡群,在生活中也很难吸引男人的目光,所以她们变得谦虚、可爱。家中有丑妻,不会让男人在外面担心,至少丑妻会为自己做好一些自己所要准备的事情。当然大多男人都好色,连虚拟网络里MM的博客也因众多男人的追捧而人气火暴。作为商品社会可以待价而沽的稀缺资源,美丽的女人作为梦中情人、虚拟世界的红颜知己尚可。娶美女为妻,对大多数草根男人来说是有色心无色胆,即使真的交了桃花运也会使男人心情不安稳、工作不塌实。 再说薄田,土壤贫瘠,产量低微。由于立地条件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即使主人辛勤耕作,也难以有丰收的喜悦,但也不至于让你饥肠辘辘、流浪街头。薄田,好比我们大多数草民从事的工作,既难以施展人生的远大抱负,又难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只是赖以谋生的手段,如同一根鸡肋,食而无味,弃之可惜。在当今就业日益困难的今天,能够拥有一份收入不高但比较稳定的工作,对男人来说,已经是三生有幸了。 最后看看破棉袄。一件人人躲避的破棉袄,或许丢在街中无人问津,可是在贫苦家庭,它是一件宝。草根男人的破棉袄,好比繁华都市偏远角落一处不起眼的小屋,一处能为这个贫苦的家,带来少许的温暖,带来片刻的温馨的房子。它既没有美国中产阶级那种带私家花园的独立别墅住起来那么舒适,也没有南京市中心花园洋房那么气派,但它是能为丑妻提供遮风避雨的地方。遗憾的是,在钢筋混凝土的价格比人贵的大都市,一件破棉袄往往压断了多少男人的腰。 凭心而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大陆的男人谈不上优秀:在经济上往往底气不足,既不能挣、又不会花;生活上缺乏点情趣,既不幽默,也不诙谐;才气上稍逊风骚,出大力流大汗者不少,琴棋书画精通者寥若晨星。但作为丈夫,中国草根男人是称职的:对婚姻要求不高,丑妻、薄田、破棉袄即可;成家后非常顾家,把自己辛苦劳作打工赚来的每一个铜板按时充公,在厨房里、菜场上不乏男人拼搏的身影;对婚姻满意度较高,君不见,法庭上提出离婚者妇女居多,连网络博客里也多见怨妇的哀叹,少见草根男人的不满。
个人分类: 茶余饭后|11068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科研生活:今天你挑战了吗?
Alluvion 2012-6-16 10:19
每个人都是从零开始的,每个人一生都希望自己幸福,但是什么是幸福,我估计没有人能够想的清楚。有些人认为开心就是幸福,有些人认为平静就是幸福。我认为幸福是对自我生活状态的一种总体评价,这里面包括物质、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对自己状态的总体评价是好的,那就是幸福,评价越好,幸福感越强。所以这种幸福观完全是主观的,与他人无关。但是怎么才能让自己感觉到幸福呢?除了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之外,还需要具体评价的对象。 人的幸福感更多的来自变化, 如果每天都一样,那不会有幸福感,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变化,才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向自己喜欢的方向变化呢?那就需要多迎接一些挑战,有时候是刻意追求一些挑战。 实际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挑战都是必须的。 其一、挑战是成长的唯一途径 。学习不会让我们得到本质的成长,而挑战才是成长的关键。 所谓挑战,其实就是冲击当下自我能力极限的行动 。小孩子不断地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就是不断地在挑战自我。当然那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个被过度保护的人是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 一个能力强大的母亲往往培养不出来能力很强的子女, 原因就在于这样的母亲包办了原本属于子女的锻炼机会,子女不能得到真正地机会去成长。 阿斗的悲剧在于诸葛亮的超人能力 ,他没有机会去掌握自己,没有机会去犯错,因此就没有机会去成长。朱元璋和刘邦都是从不起眼的人,不断地挑战,才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否则可能就是一个和尚或者小吏。 其二、挑战是信心的唯一来源 。 我们之所以对自己有信心,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通过行动获得的。 我们经过了挑战的考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那么对自己的判断就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科研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信心,尤其在做工程技术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新技术,甚至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由于我们的教育过于专业化,我们内心对其他学科充满了畏惧感。只有通过各种跨学科的挑战,才能突破自我的心理障碍,才能在各种所谓新知识面前保持从容的状态。记得读书期间给微软打工,他们有个需求需要用到一个新的工具,那个工具我没有摸过,时间很紧,我花了一个星期看了看书,然后就开始了项目,很快也就顺利完成了。这个小小的经历让我面对新工具时不再惧怕,我知道任何工具和技术都可以很快的学习,不需要什么专业。 其三、挑战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不涉猎艰险,不能见到风景。生活也是一样,风平浪静的生活只能带来风平浪静的结果。我们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那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是否处在挑战中,假如没有,那我们就是在浪费生命。人和人之间的智力差异并不大,能力的差异就是在挑战中获得。而新的挑战才能带来新的机会,没有风险就没有机会。在1950年代有本书《how to win before 40》,也提到,成功的要素之一就是不断地给自己挑战。 我们做科研,就要做有挑战的课题,没有挑战的课题可以交给刚入门的学生去锻炼。 其四、挑战能够带来人生不可或缺的激情。人只有在危险或者挑战的状态中,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而一旦激发了潜能,那我们的能力看起来就比真实的能力要强大很多。 做没有风险的事情不会让自己有激情。为什么赌博能够让人痴迷,就在于中间充满了机会和挑战。为什么游戏能够让人沉迷,就是小孩子在里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挑战。这几天高考,我也想到了自己的高考,那年高考失利了,没能考上理想中的好学校。但是正是这次失败,让我产生了挑战生活经历的斗志。我不相信我非要在一个名校中才能读书。只要给我书,我就应该读好。现在想起来,我是在懵懵懂懂中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条件如何,都要不断地攀登。但是假如没有激发自己的斗志和激情,大学生活也许就是白开水般的无味。 其五、挑战是阻止我们堕落的唯一方法。 人生如逆水行舟,我们想停都停不下来,好比穿上了那只红色的舞鞋,跳起来只能跳下去。否则,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堕落,并不是指犯罪,而是成了行尸走肉,浑浑噩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及时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目标,这样我们才会不停地走下去,见到新的风景。 当我们一旦害怕了挑战,我们就已经走在了堕落的路上,当我们未来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最后悔的可能就是开始放弃挑战的那件事 ,而不是我们做错了多少事。 挑战,实际就是自我成长的标志。没有挑战就没有真正地生活体验。 挑战能够让我们成长,让我们不断增加信心,能够给我们带来激情,让我们能够做成一件又一件让我们开心的事情,防止我们堕落。为了幸福,我们需要挑战。勇于迎接挑战,甚至寻找挑战,才是积极的人生。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挑战了吗? silong.peng@ia.ac.cn 2012.06.0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416-579883.html
个人分类: 科研信息|0 个评论
中国人的幸福感与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热度 3 cinderela 2012-6-14 11:26
很久不写理论文章了,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一直都有,最近想着用神经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心理现象,幸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中国人的幸福感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幸福感有很大的差异,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因此,先做些理论研究。下面这篇文章是最近发在《心理学报》上的前期研究的一点结果,接下来希望做关于幸福感的操作性定义和结构的研究,再使用神经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和实证研究。如果对此有兴趣的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当然是无任欢迎。 1 前言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包括大多数人所谓的幸福、安宁、成就和生活满意度 ( Diener , 19 84 )。 “幸福观”是个人对“何为美好人生”的体认与追求,包含了一整套与此有关的信念、价值、态度、及行为意向(陆洛, 2007 )。不同的文化会塑造出个体不同的幸福观,而幸福观又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因此可以说 “幸福观”是组成幸福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研究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但却很少被主流心理学所重视。本文从中国人的独特幸福感入手,探讨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及其对中国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幸福感有差异。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幸福更多受人际间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所影响;也更多强调精神的充实,精神的满足是幸福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人而言,幸与不幸是互为背景,彼此依存的( Lu Gilmour, 2004 )。这与西方人的幸福感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差异从何而来?文化是重要的原因。 中国人的幸福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幸福的观念是紧紧相连的。 传统文化中,并没有对幸福下具体的定义,古人常以“乐”为幸福的表现。 在中国文字中, “乐”一音多意,首先它有喜悦、高兴、乐观、幸福之意;其次,众所周知,“乐”字表达音乐旋律或乐曲,即和谐成调的声音;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2007) 第三点,则不为常人所熟悉,“乐”字还表达与五音音乐相应的五体,可作医疗和药用。“乐”古字为“樂”,从成字结构来看,可发现“乐 ( 樂 ) ”与人体有关,不同结构对应人体不同部位,通过音乐,治愈各部位(肺、肝、心)疾病。(李怀章 , 2011 )疾病治愈,人自然而喜,因而欢乐。另外,早期人类在以音乐治病时,发现草木植物的五味亦可医疗五脏之疾,因此“乐 ( 樂 ) ”上加草字头即为“藥(药)”,药治疾病,病愈而喜,即是欢乐。 因此, “乐 ( 樂 ) ”字用于形容各种广义上的喜乐,是后世引申的喻意,其最初的含义是表达人最基本的因病治愈而得到的喜乐,后世逐渐发展,延伸出多层的含义,不仅包括最基本的来源于身体的“乐”,更提高到从物质、精神的享受所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因此, 除却早期造字期间所代表的基本之乐和音乐之意外,在中国古典的文献中,“乐”多代表一种心理体验 , 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内在的幸福感 。 中国文化以忧患著称,尤其是儒家,倡导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种在追求成圣成仁的同时,实现“山人之乐”和西方关注个体感受,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的同时追求智慧、善性是截然不同的幸福观。应该说对个体来讲,完全摈弃个人情感,而追求儒家所倡导的心为天下乐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更注重集体观念与感受的的中国文化不像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那样提倡追求个体的快乐、幸福,强调情感的重要性 。( 高良,郑雪,严标宾, 20 10 ) 。但现实中的中国人却也常处在一种快乐地把握现在、乐观地眺望未来的精神状态;即使世道沧桑,命运多桀,无论是社会上层的士大夫,知识份子,还是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多数人仍能保持在感性生活中留有理性,积极追求快乐人生的精神,中国人仍以乐观通达、知足常乐而闻名于世。李泽厚把中国文化称之为“乐感文化”,并提出: 乐感文化是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即积淀有文化传统于其中的心理结构,或者说乐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李泽厚, 2005 )。 这与文化可能是建构 “ 幸福 ” 意义的一个重要力量有积极关系(陆洛, 2007 )。文化会影响甚至主宰人们对幸福 的主观体验,即影响或主宰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Lu, et al. 2001) 。 中国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尤其是在对待幸福感—“乐”,各流派俱有不同观点:儒家谈“孔颜乐处”等理性之乐,但也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的感性之乐,这种感性之乐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是巨大的,形成了中国民间幸福感的重要心理取向;传统文化中又有对欲望的节制的倡导,促就人们形成知足长乐的思想。作为儒家思想补充的道家,老子谈祸福相依,庄子说无忧之乡,从另一个角度帮助人们在世事艰难、人生困顿的境地中维持乐观放达的心态。因此,中国的主流文化表面上似乎并没有倡导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与快乐,也从来没有一派思想把追求现实的幸福当作是人生的目标与动力,但由于对幸福(乐)及其追求的不同界定,从基本需要满足上的幸福及至最高精神需求满足所达到的幸福,中国文化为中国人通向幸福铺设了多条道路,加上个体本能的追求幸福的天性,共同造就中国人在客观上形成了乐天知命的心态和性格,形成中国人幸福感的独特体验。中国的多元文化从多角度为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提供了幸福快乐的动力与源泉。 2 儒、道、释的基本幸福观 2.1 儒家的幸福观 儒家、道家甚至是佛教都有自己的最高人生乐境。而达到人生乐境无疑是幸福的最高目标。孔子多次谈到颜回安贫乐道的陋巷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 雍也》);同时,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论语 · 雍也 . 第六 》 ) ,知之、好之、乐之是交相辉映的三个心理层次,但最高的境界是指向乐—既是音乐,又是快乐的最高层次;孔子还有“三月不知肉味”的闻韶之乐;除此之外,孔子还说, “ 不仁者不可以长处乐。 ” ( 《论语 . 里仁》 ) ,意即只有仁者才可以长久地保持快乐。 又说 “ 仁者不忧 ” ( 《论语 . 子罕》 ) ,孔子 “ 乐亦在其中 ” 、颜回 “ 不改其乐 ” 都是因仁而乐。 这里,孔子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描述了引领人们达到快乐、幸福的方式和方法。 孟子又提出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 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孟子 · 尽心章句上》), 后世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以及梁漱溟的“事亲从兄之乐,如同草木之有生意” ( 梁漱溟 ,2005) 。 由此可见,儒家的乐分为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层次:一为感性之乐,近于基本需求的满足,是把乐放在基本的生存、生活之中。首先,需要 “安而不忧” , 指个体生存状态的幸福或物质丰裕 , 免除疾病、忧虑、死亡等不幸为特征 , 包括最基本的身心安全与安宁, 朱熹说: “ 不忧非乐而何? ” ( 《 论语 . 或问 》 ) , 安而不忧,说明 “ 乐 ” 最基本的心理体验是 “ 不忧 ” ;同时又有 “父母俱存 , 兄弟无故”等内容,这满足了人们对幸福的物质性的基本需求,最终演变成中国民间的幸福观念:“福”的理论。在 民俗的说法里,中国人的幸福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健康的身体、品德高尚、平静的生活,以及减轻死亡的焦虑。这些都可以在儒家的“乐”之第一境界中得到体现。 儒家这一境界的“乐”还包括性情之乐、体验之乐,如闻韶之乐即属此乐,“乐”字,在中国文字中,本身就有音乐之意,古体“乐 ( 樂 ) ”字,上部左右两侧合成“丝”字,丝制的弦乐能拨动人的心弦,通人的心经,使人精神舒畅,人因病愈而喜,即是欢乐。因此,一音多义,音乐与喜乐相通,音乐意味着欢乐,“乐”字本身就描绘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体验。对于这种乐,强调在享受的过程中,要有所节制。孔子不排斥悦耳、愉目、佚体、赏心之乐,但强调在享乐的同时,不可过度,一旦过度,则对人有损。而且,这种乐不宜独享,应该与民同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百姓既可得到实惠,君子也以此使原来的感性之乐上升到理性,这叫做“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乐记》)。 儒家的第二种乐境是理性之乐,所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陋巷之乐,及“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皆属此乐;此外,理性之乐 离不开 “ 仁”。孔子强调 “ 仁者不忧 ”,“ 君子不忧不惧 ” ( 《 论语 . 颜渊》 ), “不仁者久耽则乱,不仁者不可长处乐”( 《孟子·梁惠王上》), 指出了只有实施 “ 仁 ” 的修养 , 才能达致乐的人生境界 , 仁是乐的前提 , 而乐是仁的的自然结果。这也是儒家对乐追求的最高境界,从感性上升 到理性,从个人之于集体,从小见大,最后,个人之乐建立在心为天下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儒家的乐有两个特点:第一,“乐”分不同的层次。基本物质满足下的乐,是低层次的乐。在此层次,“乐”又分两个层面:最基本的是“不忧”,其次是“得福”,在世俗生活中得到基本的物质、情感,保证生活需求的基本满足;之后则有更进一步的性情之乐。二、基本需求满足所达到的乐,并非乐的全部 。儒家认为幸福不仅是当下的、客观的人生状态,也是内在的、主观的、经验的心理感受(李煌明, 李红专 2008 )。因此,儒家更为津津乐道和关注的是另一种乐,即理性 的快乐。《论语》以乐开篇:“学而时习之乐;有朋远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便都是理性之乐。理性的快乐还可以化解那些因物质匮乏或困难处境而引起的实际忧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 。按现实物质的说法,这是一种忧患境界,因为衣食不足 , 但对颜回而言,它只是“贫”,贫不意味着忧,安贫便可乐道,乐道就能安贫。这种即忧即乐、化忧为乐的体悟,这种高扬理性之乐的原则,便是儒家所孜孜以求的“孔颜乐处”。孔颜乐处使儒家的忧升华为一种乐——理性之乐!所以,即使“乐”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得到满足,亦能常乐!这就是儒家之 “ 乐 ” 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幸福建立在外在客观物事的基础上,但即使没有这些外在的保障,乐亦可源于内心,只要养性就可以获得真乐。或者说外在的客观事物所带来的“乐”只是初级的幸福,它还可以发展为幸福的另一种形式,即境界之乐,一种非物质欲望满足式的幸福。 2.2 道家的幸福感与幸福观 道家在忧患之外安顿人生,不必化忧为乐。因为在他们眼中根本不存在忧乐之分,一切事物都可趋向于乐。这种“乐”不同于声色犬马的世俗之乐和思辨谈说的世雅之乐。它是自事其心的快乐,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快乐,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因而是最大的快乐。 这种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得之则喜的乐,而是处在一种“心不忧乐”的状态,既没有忧愁、也没有欢乐,不忧不乐,才是道家心中的“至乐”。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并未像儒家,关注忧患,而是大谈其乐,大享其乐。只要顺应自然之性,合于“道”或自然,就能 达到和宇宙融合的最终幸福,即所谓的“天人合一”。“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庄子大宗师》),“与天合者,谓之天乐”(《庄子 天道》)。庄子妻子去世,他“鼓盆而歌”,充分体现了一个乐观主义的精神境界。在庄周这里,形成了一套乐天主义的哲学,处处强调乐,这种“乐”虽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感性之乐,但也没有故意舍弃和否定感性快乐,而是寻求超脱,达到至乐。这表现在他“把死不看作拯救而当做解放,从而似乎是具有感性现实性的自由、快乐” ( 李泽厚 , 1994 ) 。从此以后,人们在习惯上便以庄子的道家思想作为中国文化乐观的代表。著名的濠梁之上的辩论,正是以乐为主题的!庄子见鱼出游从容,而知鱼之乐。这是因为鱼自得其得、心无忧乐,而庄子又能以物观物的结果;惠施以人观物、以己观人,既不能知鱼之乐,也不能懂庄子之乐。 因此,对道家来说,幸福并非是一种享乐的感觉,更是一种心智的顿悟和超越 另外,道家还抱有福祸相依的辩证幸福观,这样的幸福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老子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依”(《道德经》)。福祸可以相互转换,如何理解这种福祸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乐或忧,皆在如何看待福祸之事!这是认知决定情绪状态的最好写照;而且“福祸无门,唯人所召”,福祸虽难以预测,但可以靠人去改变、转化,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改变对福祸之事的认知,而改变福祸对人们的影响,从而可以在大祸之时,也能坦然平和,做到不忧不乐! 同时,这种祸福观还影响到人们对于追求幸福的态度,研究发现, 作为集体主义文化的中国文化下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上要比个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低;同时, 中国大陆的大学生认为幸福的重要性低于美国人和澳洲人;与美国人相比,中国人也较少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幸福或满足( 高良等, 2010 , Diener Diener, 1995) ,对于中国人而言,幸福可能并非人生最重要的东西,而这样的思想与感受和老子的祸福相依的思想是不无联系的。 2.3 释、禅的幸福观 释家的幸福观强调个体心灵的宁静和谐,认为幸福是内在的平静,是一种修炼和领悟,是远离欲望,没有竞争,积德行善,无忧无虑的境界。 “禅的妙悟更多是对人生、生活、机遇的偶然性的深沉点发。就在这偶然性的点发中,去发现、领悟、寻觅、去感叹人生的究竟和存在的意义”(李泽厚 ,P302,2005 )。这种发现与领悟也正是禅所孜孜以求的乐境! 同时,释家还重视利他行为,强调“超度”(帮助)他人所得到的乐 (黄智慧 ,2001) 。 所以,对佛、释而言,身心的修行、布施、消除欲望,都能帮助个人的灵魂进入涅盘的境界,而涅槃境界就意味着永恒的幸福。不过,中国并没有最终走向宗教,佛教一直是部分人的信仰,因此,佛教的幸福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有限的。 综上所述,儒家一方面倡导人们在世俗生活中追求幸福,兼备世俗之乐和世雅之乐,一方面又推崇理性之乐;道家则提倡抛弃俗世生活,顺应自然,追求精神的快乐; 释家强调内在的修持,也强调帮助他人同登极乐的积极努力。可见, 儒、道、释对于幸福的基本阐释很多, 但始终没有出现明确的幸福定义,他们更多着墨于制造一种人生的乐境,而这种人生乐境就是幸福,然后教育人们如何达到这种乐境。而追求理想人格,追求审美的愉悦正是达到这一乐境的必经过程,同时,理想人格与审美愉悦本身也是幸福的组成部分。 3 理想人格之乐 理想人格是中国各派思想在个体修养方面的最高追求,各流派皆建立了包含自身理想在内的理想人格范型,而在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及各家设计的实现理想人格的途径中,无不包含对于幸福(乐)的界定与追求。 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范型,仁、智、勇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具体表现,勇是智和仁的结果(曾红, 2012 )。 儒家明确宣布而且一再重复:“仁者不忧”、“君子不忧不惧” 。忧是乐的另一端,是同一种情绪的两个对立面,仁者不忧,说明仁者常乐。 孔子还说: “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 《论语 · 雍也》 ) 。 仁者即仁厚之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 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厚重,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在这样的境界中,他们感受仁者之乐。 所谓智者,则是充满智慧,有很高知识修养的人。在孔子看来,只有那些谦虚好学,博学多才的君子,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贤才称得上是智者。由于智者已经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智者是最快乐的。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但又是战胜其它事物的最强大力量。老子曰:“天下莫柔于水,驰骋天下之至坚。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 《老子》 ) 。水代表了德,君子应该象水那样流动,永不停息,顺其自然地加强道德修养。孟子说,君子行善如水之流下一样,是极其自然的事。智者快乐,活泼,象水那样流动,顺从自然法则。 庄子的理想人格“至人、真人、神人”顺应自然,“安时而顺处”,从精神上超越死、生和梦、醒,通过对“道”的体认,达到理想人格状态:对人生采取审美关照的态度,不计利害、是非功过,忘乎物我,与天地宇宙融为一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种理想人格对人生采取审美的超越,“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至乐》),这种审美本身就是“至乐”。 “天人合一”是儒、道理想人格的重要特征(曾红, 2011 )。由于“天”被认定为“乐”的(“生生”、“天行健”),于是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即是主观心理上的“天人合一”, 表现为“同天之乐”。“同天之乐”是个体对尽善尽美的最高追求。“天”是完美、自由的理想化身 , 追求与天合一,正是追求尽善尽美,亦是追求与天之乐。 于是,人在追求“天人合一”的途径中,实现了自身的幸福追求。 佛家理想人格是超尘绝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超人要对一切不憎不爱,对境心常不起,永远保持平静安宁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认识到自性真空的道理,从而达到涅磐寂静的境界。而这一境界,正是理想人格之最高境界。这样的人格,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身处尘世之中,而又心超尘世之外,宠辱不惊,进退从容,随遇而安,随缘自适。这样的状态就是人生最幸福的状态。因此,可以看出 佛家站在人生之外,用超人的眼界把人们的幸福引渡到一个非有非无、亦真亦幻的世界 — 涅磐境界。 佛家理性人格亦讲求梵我合一,梵是宇宙中普遍的生命,然后向下贯通一切,“我”是个人的中心生命,与包含宇宙有关的梵同一不二,尤如人副天数,二者息息相关。也如天人合一,以个人之小生命,体验“天”之大乐。 由此可见,追求人格最高境界,并不只是苦苦修炼,其间同样充满幸福快乐!及至理想人格,更能从身边平凡事物,从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中领略到人生之乐,感受幸福、安宁!甚至可以在超越世俗的平静安宁中体验到幸福。因此,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 、水精神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和 追求心灵的宁静, 仍然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在游历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与快乐,在宁静中感悟人生,是很多人的幸福追求之一 。正 恰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 王观《卜算子》 )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及审美的境界都是理想人格的特质,也是中国人追求的价值以及通往幸福的道路,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4 审美之乐 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有着情感体验。无论是欣赏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会由于审美主体直观到人的本身、满足了审美需要和美的理想 , 而产生愉悦、快乐、幸福等情感。这种美感而引发的乐或者说幸福,不同于世俗的“无忧”或 “福” , 它更多指向理性的、精神内容。(潘显一, 2006 ) 审美是中国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主题是中国哲学与文化的最高标的;而“乐感”,这一为审美所必备的心态,则是中国人的审美心理之中心所在。中国文化中许多积极的事物都与审美联系在一起,即使是看起来离审美意境较远的,与世俗生活紧紧关联的幸福感,在中国文化中,也超越了现实的琐碎,进入到审美境界,这一审美境界又同时与日常人伦息息相关。 审美又是儒、道理想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儒、道在追求理想人格上,都注重超越。儒家在重视“工商耕稼”、“伦常日用”的同时,讲求超越世俗,强调个体生命及其情感欲求;又讲求在世俗生活中完成向审美的超 越。这种超越不是割舍现实的超越,而是在人生快乐中求得超越,在现实的世俗生活中取得精神的平宁和幸福,又在这种精神的幸福中走向审美。 道家更是要求人们超越现实生活,进入到一种无忧无惧的理想精神境界。庄子通过对人生与自然的审美观照,摆脱了官能快感和功利性,以艺术的目光来审视自然和人生,追求超越世俗的真、善、美,即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超越生死祸福、利害冲突,以天地为一朝,万物为须臾,在审美的境界中,达到生命自由、个性张扬及至“至乐”之境。 以审美的态度观照自然和人生,自然和人生都充满了盎然的生机和欣悦的诗意。历史上大量的出世不仕,不蝇营狗苟的高洁之士,他们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追求,对天地自然美的倾倒,并且与之产生心灵的和鸣与情感的交流。于是,有李白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嵇康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这种在自然的和谐体验中,游于物外,超然忘我,乐知天命的风采,是对人生之大喜大悲的深切体验后的彻悟,是激烈情感冲突后的宁静!是一种终极的幸福! 这种重视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的人生观念和生活信仰,是知与行统一、体与用不二、灵与肉融合的审美境界,也是由美而乐的直接体现!正如李泽厚所言,审美境界可以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人际经验的肯定性的感受……进入到审美境界并不是那种得神恩天宠的狂喜,也不是在宗教戒律中的苦苦追求,而是一种理欲交融的情感快乐,正如庄子所谓的“天乐”( 李泽厚, 2005 )。 5 中国传统幸福观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在儒、道基本思想和理想人格以及审美观上的幸福观有以下三大特点: 5.1 集体主义文化特点的幸福感 作为一种注重集体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乐”)观充分表现出集体主义的特点。个人主义文化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个人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很受重视,它没有成为构成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儒家幸福观的集中反映“孟子三乐”强调个人之于家庭、社会的意义或价值,并没用涉及个人的情感;儒家的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最高理想 , 也是最高幸福追求,亦无个人情感;及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追求,更反映了超越个人情感,从社会道德与价值的高度对幸福作出的深层次的理解和践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幸福观认为幸福不仅是个人基本物欲的满足,更是 通过与他人 、 与社会 、 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获得的心灵的安宁 。( 邹琼 , 2005 ) 现代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表明 , 个人情感与社会价值对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幸福感具有不同影响。社会规范 ( 作为集体价值观的一种反映 ) 比个人快乐更能够影响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体的幸福感。集体主义国家个体的生活满意感主要由情感体验和外在规范共同预测 , 并且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预测力( 高良等 2010 )。因此,在以集体主义文化为主的中国,个体的幸福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家庭、集体联系起来。所以,知识分子要在独善其身之外 , 更有兼善天下的胸怀 ( 孙效智 , 1997) ,这是儒家幸福观的直接反映。佛家也认为个人在修行成佛的同时 , 要救度苦恼的众生 , 尽一已之力协助他人达到幸福境界。 Markus 等人 (1996) 曾 提出 , 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对文化准则的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联系 , 个人幸福感受其与他人相互关系的影响。他人的幸福与个人的幸福是相互依存的 , 即个体在帮助他人达成幸福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幸福。 Uchida 则认为以集体主义文化为主的东方, 幸福感以人际关系来定义 , 并驱使人们平衡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 Uchida, Norasakkunkit , Kitayama,2005 ),这些都与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的“乐”之理念相似,也导致现实中的中国人通过遵循社会规范,通过与家庭、环境中的个体取得良好人际关系尤其是建构美满家庭来提升幸福感。所以,对中国人而言,通往幸福的道路有多条,不仅可以通过努力来达成自我的幸福,还可以经由彼此依赖,互相包容的人际环境以及为社会、国家做贡献来达成与完善。 5.2 幸福感与道德感、审美联接在一起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幸福感不是一种单纯的感觉,不是单独的“乐”或者“福”, 它往往与“善”、“美”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儒家而言,仁即是乐,乐即是美,又以善为美,三者相辅相成。“ 乐”只“仁中”之乐 , 仁是乐的人生境界之前提 , 而“乐”是“仁”之人生境界的自然结果。 所谓“善美愉悦”,体现的是内心的仁慈及与审美需要合而为一的幸福,是对个体生命、生存发展完美,并不断 从中获得满足的精神愉悦 ( 李煌明等 2008 , 张玮,何贵兵,成龙 2011 )。 以仁为乐,以仁为美,强调善、乐、美的统一,要求尽善尽美。如孔子所言:“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又说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阳货》)。 “乐”,在这里,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情感体验:人如果不仁慈,怎么能够有幸福的体验?又在由“仁”而达到的“乐”中,进入“忘我”的境地,以天道之伟大,自娱人生之辉煌,人能与天合一,而天人合一正是中国审美的最高境界。 到了这一境界,人就能达到悦乐的精神状态。“孔颜乐处”正是孔子所追求的最完美、高尚的人生境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 述而》 ) ,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 《论语 学而 ) 。 儒家这种依于“仁”的乐,和道家依于自然的乐境,都是在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通过达到道德上的完备,感受审美的体验,不仅使人停留在不忧不惧的境界,“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 《论语 颜渊》 ) ,而是乐以忘忧,进入到人生的审美境界了。“孔颜乐处”与其说是一种人生体验,更可以说是一种审美境界,它摆脱了物欲的羁绊,世事的纷扰,对生活进行了审美的关照,趋向于诗意的人生境界。 因此,儒家的乐(理性之乐)源于仁,向美发展,最终回归到乐,构成了一个仁→乐→美→乐的良性循环,正是这样一个向美发展的过程中,儒家与道、禅最终走向一致。 道、禅思想在对乐的追求中,以美为始,并终结于美。他们追求的是具有美感意义的乐。美即是乐,乐即是美:“通过审美形式把某种宁静淡远的情感、意绪、心境引向融合、触及或领悟宇宙目的,时间意义、永恒之谜”(李泽厚, P306 , 2005 ) , 在对自然的和谐体验中,游于物外、超然忘我、乐知天命的风采,是对人生之大喜大悲的深切体验后的彻悟,是激烈情感冲突后的宁静!是一种终极的幸福,达到“至乐”之境。 “至乐” 即 体会和实践“无为而无不为”之道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快乐 , 它不是世俗的快乐 , 是超越了一般幸福的一种精神上的极大快乐 , 是一种接近审美的愉悦。 这种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观照,摆脱了官能上的满足和功利性,以审美的目光来审视自然和人生,追求超越世俗的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体现了其超越生死祸福、利害冲突,以天地为一朝,万物为须臾的特点,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进入审美的境界,达到生命自由、个性张扬,达到自我的幸福状态,正是道家以美为乐,融乐与美,美、乐归一的真实写照。 5.3 追求理性之乐 与现代心理学的主观幸福感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包括儒家的“理性之乐”和道家的“心不忧乐”的非理性之乐,都较少考虑客观的生活满意度。 儒、道、释三家都认为幸福更多是精神层面的悦乐安适 , 是内心世界的宁静和谐;他们也都主张以降低物质欲望的方式来追求幸福感。 尤其是道家 : 无论是庄子的鱼人之乐,还是老子的福祸相依,他们所倡导的乐更是一种非理性之乐。但大多数人其实是和惠施一样,是无法领会“心无忧乐”之乐的。也很难在真正的祸事临头时,保持心常不忧的状态。因此,道家强调的“乐”,更多的是以纯粹的主观情感为主,抛弃现实世界对人情感的影响。这种与真实世界相脱离、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主观情感,忽略物质需要,建立在精神需求满足上,是一种非理性的乐。在现实世界中,它是不踏实的、虚幻的,不能给人真正的基于生命需要的满足和幸福感,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情感状态,并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样一种乐。同时,儒家所追求的安贫乐道之乐及“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性之乐,也无法成为普天下大众所追求的幸福。但这种理性之乐以及道家所追求的审美之乐,可为 人们追求幸福提供另一种超越的范式:通过个人修养和信仰获得超越物质需要、利害得失的更为根本和持久的快乐。这样的幸福观可以帮助那些缺失精神信仰和追求 , 沉溺于财富带来的感性愉悦的人提供另一种幸福追求,一种基于个人、感性之上的超越性幸福。而这并非不可实现,幸福感本身就是一种主观体验。 应该说,中国传统“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的理性之乐与道家的非理性之乐,都是一种幸福的补充,它为人们提供另一种感受幸福的可能: 幸福并不仅仅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建立在 基本欲求的满足上,它 也可来源于内心 ,通过修身 养性达到一种精神境界的高度,同样可以获得快乐、幸福。这正是“乐”的另一种:境界之乐 , 一种非物质欲望满足式的幸福 , 一种值得追求的精神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个体是充实快乐的,也是幸福的。虽然达到这一境界可能需要艰苦的修炼,无论是通过个体审美意识的提高,还是 通过施仁,爱人 、 为理想谋道 、 心忧天下与国家 , 甚至 压抑心中的物欲需求,都是相同的。但 这种感受持久而深刻,是值得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要的情况下孜孜以求的一种幸福。 因此,传统文化的理性之乐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幸福、快乐的愿景,一种超越于现实世界的幸福,在基本人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它是人类追求的精神目标。 6 讨论: 6.1 文化是建构幸福观及塑造个人幸福主观经验的重要力量,文化也因此为人们设定了幸福的不同来源与条件(陆洛, 2007 )。 中国传统文化从多角度,在多个层次对幸福感进行界定,并提供实现幸福感途径的各种思想基础,帮助社会各阶层的人士在自己可以企及的范围内,获得幸福。它不仅包括食、性俱全的现世幸福,还包括超越物外,与自然、天地合一的审美之乐,以及超越感性,追求卓越,实现理想人格,服务社会与国家的凌驾于现实之上的理性之乐,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周全、圆融的幸福途径和愿景,帮助中国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保持积极向上,心向未来的乐观心态。这也正是国人长久保持泰然乐观的精神动力,不同于西方人的幸福感的源泉。这样的“乐”文化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多重意义的幸福范式,帮助现代人在追求和实现幸福的过程中,回归本性,关注人对幸福的向往,重视文化基因中的幸福本质,理解多层次意义上的幸福。个体在满足基本人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道路追求到自己真正、持久而深刻的幸福。 6 . 2 科学心理学在幸福感的研究上,关注重视个体的主观感觉,但对于影响幸福主观感觉的因素却没有深入探索,忽略了文化大环境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造成心理学对幸福感的定义相对欠缺,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与感受”似乎非常全面,也很准确,但对个体如何设定标准,影响这个标准的因素却没有更多地阐释,而这个标准恰恰是决定个体是否感受到幸福的重要因素。这提示我们在幸福感的心理学研究中,应在已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幸福感的理论、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进行更广泛的探讨,扩展幸福感概念的外延,理清幸福感的源泉和影响因素,把文化纳入幸福感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幸福感的理论,打造包含文化变量的幸福感理论,使幸福感的科学研究能真切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并帮助人们提高主观幸福感。 同时,对幸福感的研究,在深入理论探索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坐而论道是开始,更重要的是结合科学研究手段,论证“道”,并促进“道”的实践应用。目前,对中国人的幸福感的研究更可以在方法上实现革新,结合文化心理与生理心理学,利用神经心理学的最新方法,如脑电和脑成像( ERP, fMRI )技术,探索中国人幸福感的独特体验及影响因素。对发掘出的中国人独特的幸福体验如审美之乐、理性之乐和非理性之乐及其他的幸福感体验,展开科学研究,探索个体的脑及其他生理活动在这些不同的感觉(乐感)状态下的相同之处和差异所在,并与西方心理学中所描述的幸福感体验下的生理指标相比较,用科学的方法验证主观幸福感的不同(或相同的)心理状态,论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对中国人的幸福感所产生的切实影响;并以此为基点,寻找提高幸福感的多条途径;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环境中个体的幸福感差异,补充、完善幸福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个人分类: 科研|14994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幸福观
热度 3 yanjundu 2012-2-26 13:50
现在的人,很多感觉活得太累,不堪重负。我们活在世上,一生奔波忙碌,如果不能想清楚我们为的是什么,等老了,未免感觉遗憾。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为国、为人民服务,太大,太假。我认为,为的是幸福。幸福的秘诀是什么?这个问题我思索已久,现在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我们能因外在的事物感到幸福快乐,但发自内心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是谁?”。去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听何芳良教授的报告时,报告的开始,他让大家扪心自问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谁?”若你能够静下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从本质上认识你自己。比如,我是农民或工人的后代,祖上几代都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我是一个二流、三流或者没有听说过的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我是一个智商中等的人,一个没有受过很好的启蒙教育的人。而现在的我,一步一步走来,读了研究生,或是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我应该按时工作和娱乐,有规律的生活,具体将来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就天来定吧,只要尽力即可。“知足常乐”,幸福的秘诀如此简单。 “拿得起放得下”。开始真的做不到。但是,一个境界的到达,肯定是需要百般历练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愁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每个人都有堕落的时候,不要计较于一时的得失。 身心的平衡,然后才能以平常心看世界。正如法顶禅师所言:“我们一旦变得执着,把某事当作人生的全部,就会受其禁锢,如同腐臭的死水”。任何事情的成败,一切随缘。我最喜欢的两句话是:“福兮祸所兮,祸兮福所倚”。“好即是坏,坏即是好”。当时看来是坏事,从长远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不应该计较于一时的得失。“拿得起放得下”,人才会获得洒脱,人生才会精彩。我们应该达到内心的一种平衡,不要因为周围的环境而过悲。 “虚空”。这个词,一直不理解,虽然读书的过程偶或遇见,但还是理解不了。现在慢慢开始理解了。从读梁漱溟、冯友兰、钱学森和蒋英,慢慢有所悟,但还需要以后不断的“悟”。 最后总结三个字:平、和、安。最普通的字,却哲意最深,最难实现。一个人内心平和,内心安定;身心平衡了,才能够以平常心看世界。这样才能够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38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幸福观
热度 2 entangle 2011-6-14 14:51
我的幸福观 2010/12/22 钞票越来越多了,可惜我们却越来越穷了。 食物越来越丰盛了,可惜在刚刚吃完之后就已经忘记了刚吃过的东西是什么味道,而不是像小时候吃个猪肉炒酸菜都能回味上好几天。 选择也越来越多了,可惜我们也越来越感到自己无力了。 富人也越来越多了,可惜,穷人也越来越多了。 变态越来越多了,可惜好人却越来越少了。 出国移民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惜回国效力的人越来越少了。 金牌越来越多了,可惜为之感到自豪的人越来越少了。 大型作秀越来越多了,可惜越来越不受人待见了。 对于个人而言,处在这么一个没有战争(内部矛盾不能算,城管无敌)、各种信息如此发达(翻墙也算)、经济高速发展(当然除了房地产和垄断企业,其它的都是浮云)、各种休闲娱乐资源爆炸性的发展(没钱别进,中国的那些垃圾片也算)的年代,我们的 GDP 已经超过了日本位居全球第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无穷高的年代,我依然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在大片光明的地方,我却偏偏选择了黑暗。我国的 GDP 有多少是属于外国资本的,你所以为国产的东西比如说中华牙膏,鲁花油,甚至很多地方,包括我所在的天津的水,已经变得物是人非了。 那些新时代的买办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那些尸位素餐的人因为自己的愚蠢犯下的错误要全民族的人来买单,所有的权贵相互通婚以至于一个李刚都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来道歉(虽然出了中央 5 其它的我基本不看),当那些屁民以为自己从股市中赚了点小钱的时候,美国那些吸血虫一转手就可以从中国股市赚上几十亿(可以去看郎咸平,在他没被和谐之前)。 上面的这些东西我都无能为力,但是,我仍然希望我自己有个幸福的生活,虽然在如此的大环境中妄言自己要想有个幸福的生活无疑是痴人说梦,但是,人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支撑下去的,否则就会变成麻木的机器,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一走向所谓的工作岗位,然后拼命挣钱成为房奴,度过这样的一生并不是我想要的。 我是一个来自四川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我没有一个当官的姥爷,也没有一个有钱老爸,但是,这些东西照样也不能阻止我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或者说,没有这些东西,我也必须得追求我自己的幸福,因为这是我为数不多的他们不能剥夺去的东西了。 在什么是幸福这个论题上,更多的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比如说挣钱,我们的目的就是挣钱,或者学知识,我们的目的就是学知识,至于这些东西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到底有啥帮助或者有啥关系,没人关心,仿佛上述问题解决之后,幸福就会接踵而至一样。 很多哲人,尤其是西方的一些哲人在这方面都有大量的论述,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统一的结论,国内的教育在这方面就是空白,国内的主要的哲学就是儒家的思想,这个建立在君臣之上的学说,与建立在人人平等之上的学说,从先天上就显得不足,尤其是当两者相遇的时候。从来就说我国五千年悠久历史,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即使有,也是过去的,对于现在的人到底能有多少影响,还不知道。我对历史不熟,反正我看近代和当代的华人中的牛人,要不就是从西方学成归来,要不就是一直在西方。所以,别跟我说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应该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我只是天朝的一个屁民,西方和东方到底哪个伟大与我无关,什么主义也与我无关,我只是想要我自己的幸福,所以,我要吸收所有的对我的目标有帮助的东西,这个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我也有了一定的便利的条件。国外大学的一些课堂视频,为我解答了很多我一直想知道的问题。说到这里,我又要说国内某些教授了,照着课本念,而且你照着课本念,你也找一个好一点的教材啊,想费曼讲义之类的,还非得照着自己东抄抄西抄抄编出来的垃圾念,我都无语了。不说了,说这个就扯得太远了。 对于我自己的幸福而言,我认为有如下的一些东西是最为重要的。 一,健康的身体。这是我目前所缺的,我现在必须隔着一层玻璃才能看清楚这个世界,长时间的坐着学习让自己时刻遭受着痔疮的折磨,其它的一些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照成的胃和膝盖的疼痛也在时刻的提醒着我的身体的年龄已经远远地大于我自己的生理年龄。这个东西是我以前不看重的,因为之前没有人教导我健康的身体竟然在一个人的幸福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很多东西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体会其重要性。健康的身体对于一个人的幸福而言是应该排在首位的。就像霍金很牛,但是让我跟他的生活对调的话,我肯定不愿意。一个人再成功,没有健康的身体,都是扯淡。 二,和睦的家庭。虽然我家很穷,但是我家里很和睦,父母偶尔也吵架,不过母亲让我们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通过她和父亲的劳动,我们一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容易。可能是家庭对我的影响很大,所以,对于我自己的幸福而言,家庭是排在第二位的。 三,能够有一项实现自己价值的工作。一个人生活在世,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能够养活自己和家人,只有这样,才可能谈其它的。所以,我必须要有一份能够挣钱的工作。但是,仅仅是为了挣钱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可以挣少一点的钱,但是我的工作必须是让我自己感觉有价值和有成就感的,所以,当大学老师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会告诉我的学生们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其它的我还没有想好,上面三项是我能够想到的,也是对我最为重要的原则,任何东西如果与之冲突,我需要根据我自己的价值来取舍,不要被人欺骗和利用。 要理性,不然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
个人分类: 成人礼|1834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的幸福观
wyc 2011-3-15 20:46
“创造是教育的灵魂” 这几个字, 已搬上大连海事大学远洋教学实习船“ 育鲲 ”轮, 她将带着这一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对新世界的无限美好的祝愿, 航行在世界各地。 她的初衷若能如愿以偿, 将是我们每一个海大人的最大幸福。 ——摘自《大连诲亊大学校友囬忆录第3卷》第255页。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15 次阅读|1 个评论
青年马克思之幸福观
yushp1935 2011-3-7 10:32
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标志是什么? 下面 , 我想引述青年马克思一些看法,请主张把“幸福”作为某省 , 某市 ,某县 乃至全国“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主要 目标的同志们 , 看看有无帮助! 1835 年马克思在特利尔“弗里德里希 - 威廉中学”写的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明,“人有什么价值?”“追求什么目标?” “生命的意义何在?”是他中学时期不断地思考着的问题。在这篇作文中,马克思一开始就指出 , 和完全依赖于自然生活条件的动物不同,人总是力图借助于自由的 , 有意识的 , 有目标的活动来驾驭这些条件,寻找自己发展的道路。他写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运动,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甚至不考虑其他什么范围存在。” 青年马克思的作文,把人与动物不同,人有自由的有意识的有目标的活动,因而能够“选择”自己的活动范围,“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为不言而喻的前提。显然,这是继承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古希腊和文艺复兴以来的优秀文明成果。可是,作为一个基督教徒,马克思这时只能用“神”的名义指出,人的活动有他们的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为达到这个目标,人自己可以去寻找合适的手段;每个人可以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得到提高的地位。正因为人有这种自由活动,人就有了选择职业、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马克思认为,青年应“重视作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 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还分析、论证, “人为的天性”和谋求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是一致的,他强调: “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这时,马克思已经懂得,人并 不是总能够选择到自己合意的职业,因为“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不过,青年马克思这篇作文的主调是,青年人不应该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框子里,而要寻找为人类服务的道路和手段。他满怀激情地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兴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在这里, 青年 马克思对于他选择 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主要指针”作了动人的陈述 ,把“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 。这种崇高的人生理想,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人的价值的追求,从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有指导意义的。 马克思在特利尔所就读的学校,原先是耶稣会学校,他在另一篇论宗教问题的作文:《根据约翰福音第 15 章第 1 至 14 节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这种一致的原因和实质它的绝对必要及其影响》中曾指出 , 在探讨是否一致的原因和实质之前,要弄清楚“人的天性”。他把人的本性的一个方面归结为 : “心中有神性的火花、好善的热情、求知的欲望、对真理的渴望” 。 当然,他也看到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即“欲望的火焰”、“罪恶的引诱”、“贪图富贵功名的卑鄙企图”、“虚伪的甜言蜜语” 。马克思认为这后一方面, 把前面提到美好的神性与人性 , “吞没了”、“熄灭了”。因此,上帝才派出自己的儿子耶稣基督,来拯救人类,才要求信徒必须和基督一致。 在另一篇拉丁文作文《奥古斯都的元首政治应不应当算是罗马国家比较幸福的时代?》中,马克思还写道:“ 如果一个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受到损害或者破坏了,同时,贪得无厌,铺张浪费和荒淫无度充斥泛滥,那么这个时代就不可能称幸福时代 。” 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关注个人的本性、人的天性,这些有关人的基本问题;并对人性的内涵有初步的判断。 他又把“时代的风尚”,“自由和优异性”,看作一个时代是否幸福的重要标志 。实际上, 青年马克思把启蒙学者关于“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的思想,当作评判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标准! 显然,年仅 十七岁的马克思对“人的本性”、对人道主义的认识,还是 比较 初步的。但是,这些作文表明,十八世纪启蒙学者关于人是自由的,人是有理性的,人的使命是寻求普遍幸福和达到自身完美,人虽然依赖于周围环境,但“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和评判时代的标准……等等观点已经在这位中学生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青年马克思所继承并吸取传统人道主义和十世纪启蒙学者这些思想,是有现实意义的。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把 “ 幸福 ”作为 一个地区 (省市自治区)乃至全国 “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规划” 的一个 目标 ,显然是符合“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的。然而 ,时代变化了,国情不同了,主观与客观条件也有重大差别。幸福的 内涵 ,实现幸福的 条件,应该比青年马克思当时所理解的幸福及实现幸福的条件更高,更现实吧?这正是有识之士和有关领导机关应该认真研究的!
个人分类: 介绍名人观点|3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