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气候变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平流层水蒸气浓度下降为全球变暖"减速"
杨学祥 2010-2-1 11:58
平流层水蒸气浓度下降为全球变暖减速 2010年01月29日 13:39:5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1月28日电(记者任海军)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28日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过去10年中,地球大气平流层水蒸气的浓度下降使全球变暖的速度有所放缓。 水蒸气是温室气体的一种,可以吸收太阳光,将热量重新散发到地球大气中。卫星观测等数据显示,在上个世纪最后20年,地球大气平流层的水蒸气浓度先是逐渐增加,但从2000年至今,其浓度下降了约10%。 美国研究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气候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自2000年以来平流层水蒸气浓度的下降对全球平均温度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他们的测算显示,平流层下部水蒸气浓度下降很可能是促使全球平均气温走势扁平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动向促使过去10年间全球变暖的速度减缓了大约25%,而在1980年至2000年平流层水蒸气浓度增加期间,全球变暖正处于加速时期。 这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29日出版的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美国研究人员说,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平流层水蒸气浓度近年来下降的原因,但这一研究成果表明,平流层水蒸气浓度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位于距地表大约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其主要构成物质为氮气、氧气、臭氧、水蒸气、尘埃及放射性微粒等。 (责任编辑: 张敏彦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1/29/content_12897705.htm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忽视变冷预警谁来担责?
杨学祥 2010-2-1 05:30
忽视变冷预警谁来担责? 杨学祥 中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在 2020 年附近变冷的研究早于西方,这是有据可查的 。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 2020 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 60 年周期中的最大值, 2010-2030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 1946-1976 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虽然极端情况并不一定发生,但是变冷趋势变化一定存在。相关预测表明, 2004 (或 2006 )、 2008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海温准两年振荡产生 1 年的误差), 200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和强震灾害, 2004 、 2007 、 2013 、 2019~2020 、 2029 年中国有较大洪涝灾害。第六强震幕大约在 2020~2040 年间发生,并伴有地球自转速度减慢、全球降温、火山活动和异常大震。在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平洋海面高度变化产生的大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使全球有强烈的地震活动 。 这是我在 2004 年 7 月 13 日 做出的预测 。 我在 2004 年 7 月 13 日 做出的预测,大部分已经被证实: 2006 年和 2009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发生了拉尼娜事件和印尼苏门答腊 8.5 级地震,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 级地震海啸以后,全球低温冷害极端事件频发, 2004-2005 年暖冬连续 18 年来历史结束,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北半球遭遇 60 年一遇的低温暴雪袭击。 除了网络上的及时预警之外,变冷的预警也发表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和报纸上。 全球变暖的大趋势能预防低温冷害吗?变冷预警一再被忽视,谁来担责? 请相关部门召集一次研讨会实践自己加强自然周期研究的诺言。 参考文献 1 .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 2004 年 07 月 07 日 00 时 00 分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2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 5-27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76 3 . Francisco P. Chavez, John Ryan, Salvador E. Lluch-Cota, et al. From Anchovies to Sardines and Back: Multidecadal Change in the Pacific Ocean . Science. 2003, 299: 217-221. 4 .周秀骥 , 陆龙骅 主编 . 1996,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 12, 44, 133, 271, 380, 381~392. 5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 22(4): 380-384 6 .郭增建 . 2002,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4(3): 287. 7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D 辑 . 1998, 28(4): 366~384 8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9 . Yang, Xuexiang, and Chen Dianyou. Tectonic Movement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J. Geosci. Res. NE Asia , 2000, 3 (2): 121~128. 10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11 .汪品先 , 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1): 1~17 12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13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21 ( 1 ): 15~23 14. 杨学祥。再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光明观察。 2004-7-13 http://www.gmw.cn/03pindao/guancha/2004-7/13/2075001.htm 200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冬红,杨学祥。重大自然灾害周期及其动力机制。 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中国地球物理 2005.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355-356 杨学祥。我国基础科学的尴尬。科技潮。 2005 ,( 9 ): 23-26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杨学祥,杨冬红。旱涝周期和海震调温假说的新证据。西北地震学报。 2005 , 27 ( 4 ): 400 , 398 。 杨学祥 . 流感和强震爆发的预测 . 百科知识 . 2005, (24): 13-14. 2006 年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学祥 . 拉尼娜的脚步 . 百科知识 . 2006, (6): 25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2007 杨学祥。提防气候恐怖主义偷袭中国。环球时报。 2007-4-24 ,第 11 版。 杨学祥。媒体为何总是远离科学?中国社会导刊。 2007 ,( 4 下期): 44-45 。 杨学祥。升温危害全球:被放大的科学结论?科技潮, 2007 ,( 6 ): 20-23 杨学祥。提防气候恐怖主义偷袭中国。中国政府创新网。 h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showNews.html?id=739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杨学祥。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年 , 第 02 期 :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杨冬红,杨学祥。潮汐变化周期及其相关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5-209 。 2008 :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地理教学》, 2008 , ( 5 ): 1-3 杨冬红,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的成因与预测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8,2(5): 1-10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2009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刘洪宇。对话杨学祥 地球在瘦身吗。辽宁日报, 2009 年 11 月 12 日 A06 版访谈。 http://news.lnd.com.cn/htm/2009-11/12/content_908356.htm http://sci.ce.cn/yzdq/dq/dqxw/200911/12/t20091112_20402596.shtml 2010 : 杨学祥、杨冬红。 4 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 2010 年 1 月 6 日 (第 5 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杨学祥、杨冬红。 4 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 2010 年 1 月 6 日 (第 5 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火山作用的双重性:短期致冷和长期致热
热度 1 杨学祥 2010-1-31 06:19
火山作用的双重性:短期致冷和长期致热 杨学祥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一项中研究发现,恐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 6500 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大爆发。火山爆发喷射出来的大量有毒气体,摧毁了恐龙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最新一期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英国的科学家公布了他们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们表示, 6500 万年前,形成印度德干岩群的一系列火山喷发还向大气中喷入了大量的硫磺,这给地球气候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在分析 5.45 亿年前地球大量物种被扼杀灭绝的历史事件中,火山喷发是两个主要解释之一。还有研究人员表示,远古时代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的火山非常活跃,火山活动本身也许并不能造成恐龙的灭绝。但在火山爆发的时候释放出大量的铱元素,这种元素会导致恐龙蛋不能孵化出小恐龙,所以最终导致恐龙的灭绝。科学家们发现在恐龙大量灭绝的地层里,这种铱元素特别丰富。英国开放大学的火山学家史蒂夫 - 塞尔夫说:当时,形成德干岩群的火山喷发所释放气体可能损毁了地球上的生命,从而导致了大规范的物种灭绝。尽管这一说法还未有确证,不过确有历史事件的支持。地球上曾经有过多次重大的物种灭绝,神秘的是,几乎所有灭绝事件发生的同时都陪随着巨大泛布玄武岩地区的形成。每年从火山喷发中喷涌到大气中的硫是人类近年来在发电站中烧煤,以及通过其它工业活动产生的硫的 10 倍。其后果是大气中的硫酸浓度升高,酸雨分布更加广泛,从而导致地球上的气候逐渐变冷,气候循环的正常模式也遭到破坏 。 火山作用短期致冷和长期致热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短周期的对应关系是: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 但是,火山长周期的对应关系却是:火山活动峰值与全球无冰期对应,而谷值与大冰期对应。根据物体加速吸能、减速放能的质量 - 速度 - 能量转换原理,引力场作功要消耗场空间的能量。太阳系轨道速度在远银心点达到最小,向空间释放最多的能量,形成一亿年前白垩纪的无冰温暖气候(仅地球本身因减速所释放的能量可使全球增温 17 度);太阳系轨道速度在近银心点达到最大,从空间吸收最多能量,形成了第四纪的大冰期。长周期的火山强烈活动是地球内部积累了大量能量的结果 。 据 Gerlach 的估算,全球陆相火山以宁静方式放出二氧化碳的速率为每年 792 百万吨,而陆相火山喷发出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仅为每年 66 百万吨 。前者是后者的 12 倍多。宁静方式火山放气没有明显的火山灰,其增温效果显著。热点放气也只有增温作用。据曾小苹、汤懋苍和郭维栋等人的研究,在地幔排硅作用中硅石和碱类作用生成水,热水汽通过构造带上升到云层,参与大气降水,甚至造成气象灾害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地球强构造运动的热点,也是全球降水最多、热带森林纬度最高的气候变化启动区 。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地热通量可达每平方米 25 瓦,比平均大地热流值约大 500 倍,实测地下最大气体排放量为每年每平方公里 216000 吨 。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 3.5% 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 2 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 。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 21 度,比现代低 6.5 度,见图 1 )。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 。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 15 度,大气冷却了 10~15 度 。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 33 度 。有证据表明 , 在古新世末不到 6000 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 4 度以上 。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 自然形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人类活动 近期发现海洋气体水合物蕴藏的碳为地球上所有已知天然气、原油和煤的碳量的二倍,从中逃逸出的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人类活动 。海洋锅炉效应是地下和海洋中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原因,核幔角动量交换和地球形变又是海洋锅炉效应的原因 。 表 1 天文周期与地质旋回 时间 太阳系 太阳 全球 太阳 万有引力常数 热 幔 柱 喷 发 (Ma) 位置 辐射量 气候 引潮力 G ( 10 -8 cm 3 /gs 2 ) 形成物 体积 ( 10 6 km 3 ) 140 远银心点 最大 温暖期 最大 7.00         120  靠  变  变 变 变 翁通爪哇海台 36 110 近       凯尔盖朗海台 65 银         德干暗色岩 变           55 心       北大西洋火山 小 边缘 15     小  冷 小 小 哥伦比亚河溢 1.3 流玄武岩 -8 近银心点 最小 大冰期 最小 6.67 近 6 亿年以来北美火山活动有明显的近似为 3 亿年的银河年周期变化。与人预料相反,其峰值对应远银心点的温暖期,其谷值对应近银心点的大冰期 。据 Coffin 和 Eldholm ( 1993 )海洋考察结果,巨大火成区所显示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大洋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也有相同的周期变化(见表 1 ) 。伴随太阳系由远银心点向近银心点的运动,溢流玄武岩的喷发强度逐渐减弱。与之相对应,近 1 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 15 度,气温冷却了 10~15 度。异常高温、火山喷发和热幔柱活动与银河年周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在白垩纪最为明显。 图 1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Dirac ( 1938 )、 Brans 和 Dicke ( 1961 )、 Shapiro 等( 1971 )、 Hoyle 等( 1972 )都认为万有引力常数 G 随时间变化而减少。据 Steiner ( 1967 )的计算 , G 值还有空间上的变化,在远银心点比在近银心点增加 5% ,使远银心点处日地距离减少 5% ,太阳光度增加 35% ,日月引潮力增加 20% ,这是远银心点处白垩纪全球温暖期产生的另一个原因。 图 2 1.5 亿年以来海平面变化、全球气温变化、黑色岩、大规模生物灭绝 图 3 1.2 亿年以来热幔柱喷发的规模比较:规模变小与气温变冷对应 温室气体增减的非人为原因 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非人为原因: 1. 火山喷发 2. 煤炭和石油等自燃 3. 海洋气体水合物(固体甲烷)释放 4. 森林大火 5. 海水温度增高,气体溶解度降低,水中温室气体排放 6. 陨石撞击地球激发大规模火山活动 大气中温室气体减少的非人为原因 1、 降水增加,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变为酸雨,流进海洋 2、 森林、绿色植物和海洋藻类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3、 动物的大规模灭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4、 海洋温度变冷,溶解温室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5、 温室气体与地表物质结合生成碳酸盐。 6、 动植物遗体被构造运动掩埋,深藏地下。 历史数据表明,目前气候变暖的规模远小于历史时期,全球波动变暖是近百年来的事实,但不是近千年来的事实, 15-17 世纪的小冰期全球异常寒冷。 近 1 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 15 度,气温冷却了 10~15 度,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为原来的十分之一,海平面降低了 200 -250 米 。火山喷发和热幔柱活动与气候变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气候变暖并没有超过历史规模,变暖灾难的预测缺乏历史证据。 气候的自然调节:全球变暖云量增多遮蔽阳光增多降水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全球变冷。 参考文献 1. 刘妍。据称 6500 万年前火山喷射毒气致恐龙灭绝 ( 图 ) 。青岛新闻网 2008-03-25 09:37:53   新浪科技。 http://news.qingdaonews.com/content/2008-03/25/content_7827942.htm 2.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 99,209 3.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 45 (增刊): 33~42 4. 杨学祥。与地球膨胀有关的数值估计。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9 , 19 ( 4 ): 80~85 5.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等。太阳系行星公转速度变化与低温灾害。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 29 ( 4 ): 344~348 6. 杨学祥,张中信,陈殿友,等。地核能量的积累与释放。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6 , 16 ( 4 ): 85~92 7. Gerlach T.M. Present-day C O 2 emissions from volcanoes. EOS, 1991, 72(23):249,254~255 8. 曾小苹,林云芳,续春荣。地磁前兆异常在气象和地震灾害链中的应用。同 24 。 247 9. 汤懋苍,钟大赉,李文华,等。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是地球热点的证据。中国科学。 D 缉。 1998 , 28 ( 5 ): 463~468 10. 郭维东,柳艳香,汤懋苍。 98 中国大洪水的地下激发因素。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249 11. 张家诚,等。气候变迁及其原因。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6 。 172~174 12. 杨学祥,陈殿友。地球差异旋转动力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 44 13. Claude J.Allegre, Stephen H.Schneider. The evolution of the Earth. Scientific American. 1994,271(4):44~51 14. 杨学祥。降水能源变化与未来地下水危机。科学。 1999 , 51 ( 1 ): 46~48 15.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 1999 ,( 1 ): 1~17 16. 杨学祥。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自然杂志。 2000 , 22 ( 6 ): 358~362 17. Erwin Suess, Gerhard Bohrmann, Jens Greinert, Erwin Lausch. 易燃之冰 . 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 中文版 ). 2000,(2):7~12 18.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 20 ( 3 ): 39~48 19. Coffin M F, Eldholm O. Large igneous provinces. Scientific American, 1993, 269(4):26~33 20. Steiner J. The sequence of geological event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Milk Way galaxy. Jour. Geol. Soc. Australia. 1967,14: 99~131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595 次阅读|3 个评论
赵振国论暖冬与暖周期的关系
杨学祥 2010-1-31 03:47
赵振国论暖冬与暖周期的关系 杨学祥 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罕见的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全球变暖受到质疑,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陷入尴尬。在此之前,全球变暖和温室理论对变冷的可能性是断然否定的。哥本哈根刚走,低温暴雪就敲门,防暖的喧嚣竟带来一场气温变冷的灾难。很多人早就预测到这场灾难,但是,他们的理论已经被人忘记,其中就有赵振国的30年气候周期变化 。 事实胜于雄辩。在变冷的事实面前,全球变暖的支持者提出一种新理论: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极端冷事件包括在极端事件中,所以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冷事件的发生。这种近似于诡辩的三段论逻辑推理,轻松地把变冷现象纳入全球变暖的轨道。当然,温室气体无法导致气温变冷,他们只得承认是自然的作用,如,北极涛动和北大西洋涛动。 其实,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上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早在2009年3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21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30年变暖和30年变冷。全球气候在2001年至2002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30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1945年至1977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IPCC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9月,IPCC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10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 气候大会忽略了变冷的声音,只强调变暖趋势,避而不谈低温冷害的可能性,导致人们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1月的低温暴雪中毫无防备,蒙受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事实和实践证明,气候的波动理论是正确的,全球变暖直线上升的理论是错误的。 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表示,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冷插曲难以改变年平均温度,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 。 北极涛动导致近期的低温暴雪是日本人的提出观点,也受到美国人的支持。假厄尔尼诺也不是新观点,国际上早就有仿厄尔尼诺、伪厄尔尼诺等观点。 事实上,今年暖冬可能性小,赵振国研究员早有预见,只不过被跟风国外理论的气象工作者忘记了,抛弃了,背叛了,后继无人,不得不销声匿迹。我们把它公布出了比一比,只是为了说明:中国本土的气候理论应该得到重视。 以下是赵振国关于暖冬和暖周期的部分论述 : 我国气候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20世纪20-40年代为暖周期,50-70年代为冷周期,80年代以来又转入暖周期,至今这个暖周期还没有结束,仍将持续一段时期。冷暖周期都是气候概念(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冷周期并非年年都冷,只是冷的年份多,以冷占优势,有时也会遇上暖冬;同样暖周期里也并非年年都暖,仅是暖的年份多,以暖占优势,有时也会碰上冷冬。在过去的13个暖冬里,有些年份增暖的幅度很明显,比如1 998年的冬季是20世纪最暖和的冬季。有些年份增暖幅度较小,个别年份甚至出现冷冬,比如1995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明显降低,南方出现了冷冬气候。 厄尔尼诺事件是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增温的一种现象,这一事件发生后我国常常出现暖冬气候。反之,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常常出现冷冬气候。 我国冷暖冬天气候变化周期是30年左右。1986年12月开始的暖冬周期到目前仅仅持续了13年,一般情况下,还要延续10年左右,因此,还不能说暖冬周期已经结束。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气候具有周期性,大约30年为一个周期,发生气候变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气候进入了一个暖周期,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偏暖。 在未来的5到10年间,受海温、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气候将发生周期性的转折。从一个30年的暖周期进入另一个30年的冷周期,这主要表现在冬季温度的逐渐下降,而我国持续暖冬现象也可能得到转变。此外气候周期的转折也会带来降水带的北移,北方雨水少而南方雨水多的现象将会有360度的变化,北方降水增多,南方降水减少,目前我国北旱南涝的局面会被北涝南旱所替代。 暖冬、冷冬其实是一个气候概念。何谓暖冬?国家气象局气候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振国解释为:冬季(12月至来年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反之为冷冬。所以,要等到明年2月底,算出3个月的平均气温,与平均值相比,才能得出今年是不是暖冬的结论。多年平均值是我国有关部门为规范、统一而公布的,以30年为一个测算区间,每10年变更一次。目前使用的多年平均值是1971年至2000年间的,冬季为零下2.7摄氏度。 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10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有关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迅速变暖,我国从1986年开始明显增暖。据介绍,20世纪较暖的40年代连续暖冬最长为8年,而这次暖冬已经持续10多年,是近百年来少见的。赵振国认为,这次增暖有些特点比较明显:   从空间分布看,此次全球增暖北半球比南半球明显;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比低纬度明显;具体到我国则是北方增暖明显,南方增暖幅度没有北方大。   从季节变化看,冬季增暖开始早、幅度大,春秋季次之,夏季增暖开始最晚。所以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从日变化看,最低气温即夜间气温升高明显,白天最高气温升高不明显。   全球变暖、持续暖冬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科学家找到的因素包括: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欧亚大陆积雪,以及地球上大火山活动。研究表明,影响暖冬的主要异常信号是厄尔尼诺现象、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其中东亚冬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是最直接的因素。 赵振国在谈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无判定暖冬的精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定性的标准,而究竟偏高出多少是暖冬,还没有作出定量的规定。因为各国气候条件不同,所以,这个标准只能因国而异。根据我国多年来的气候变化,赵振国认为,这个数字定在0.5摄氏度上下较为合适。目前,0.5摄氏度得到了我国大多数气候专家的认可。但也有专家认为,应该定为1摄氏度。   此外,赵振国定义的暖冬涉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实际上,在暖冬年份里,也可能出现局部地区比常年气温值更低的现象。若从全国范围看,1995年和1999年气温偏低。而北京市则在1999年和2000年冬季气温低于多年平均值。不过,从赵振国制作的暖冬示意图上看,2001年以来,几乎全国所有地区都处在表示气温高于平均值的淡红色之下,只不过深浅程度各有不同。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赵振国:被遗忘了的30年左右气温变化周期。发表于 2010-1-30 12:53:3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85 2. 杨学祥.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5/27 11:34:00 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4728.html 3.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5.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6.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253. 7.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Norway. 8.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9.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10.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
杨学祥 2010-1-30 12:03
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 0 推荐 中国科学家最先研究和预测了地球变冷 再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轨道周期 日地距离 60年甲子周期 南涝北旱 南旱北涝 1. 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秘密报告 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北方将水患不断,南方一片干旱 2004年2月22日的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罗勇在美国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GlobalBusinessNetwork,简写为GBN)的网站上找到了这份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   报告中关于201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有:   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5华氏度(2.8摄氏度),北欧下降6华氏度(3.3摄氏度)。整个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关键地区年平均温度上升达4华氏度(2.2摄氏度)。   在欧洲和北美洲东部人口密集的农业产区和水资源供给地区,干旱将持续几十年。   冬季暴风雪和大风增强,西欧和太平洋北部将遭受更强烈的大风天气。   报告中特别提到了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这份报告是美国国防部出资10万美元,委托GBN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发点是设想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最坏的可能性,并提出应对之策。   据罗勇研究员介绍,GBN公司在美国很有名,该商业网络公司受雇于政府或企业,从事各种咨询评估,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个国家及环保组织中引起强烈反响。报告的作者之一施瓦兹解释道:尽管报告中所提到的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景象似乎超乎人们想像,但却非常值得提前采取措施,正如美国人曾对历史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事前就作出评估一样比如,在1983年美国就开始为前苏联的解体提前进行筹划,1995年我们就曾对世界贸易中心是否会遭受飞机撞击进行研究。 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则出来澄清说,这份由科学家和军事顾问完成的报告,不代表国防部的官方立场。而且施瓦兹也不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科学家,只是使用了相关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 显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报告,而中国却缺乏这样的综合性的研究,甚至漠视这种综合性研究。中国科学家还没有超脱专业局限,不能从全局看待全球变化。 2. 中国科学家高度关注 看完报告,罗勇说,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以前我们很少考虑到,气候会在慢慢地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发生意料之外的突然变化,比如在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的趋势中,是不是会出现突然降低的可能?这一点中国科学家没有认真研究过,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没有预计。   另一方面,目前气候学家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等等,这份报告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因为气候突然变冷,会导致农业产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干旱这些气候极端事件将导致淡水供应和水质降低;冰和风暴将导致战略性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这些都会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   不管这个报告产生的影响如何,也不管将来气候的实际变化如何,作为一个科学家,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至少在这方面应该给国家提供一个科学决策的依据。   毫无疑问,GBN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们求证的强烈兴趣。   很快,在一批气候学家的努力下,3月4日,以GBN的报告为出发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组织召开了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讨会。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们肯定地指出,GBN报告里所引用的科学依据,均是得到绝大多数同行科学家公认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报告中明确指出的,该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必须指出的是,GBN报告描述的情景仅是极端的情况,也许发生在某些地区,但不会是全球所有地区,而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学会议第232次学术讨论会,主题为气候变化的应对战略。专家建议应当把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对待,加强对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学家论坛在北京科技会堂举行,主题为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战略。GBN的报告再次成为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 。 3. 中国科学家的部分观点   罗勇说,GBN的报告中对于全球气候预测的基本思路是,气候突然变冷、变干、风暴增加,从而给人类造成巨大伤害。根据我的研究,GBN预测的情景发生的可能几乎为零。   罗勇说,GBN报告中关于中国的预测内容,大部分措辞比较模糊,只有一条明确指出了时间和地点,那就是在2010年前后,中国南部地区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同时还说,中国现在的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罗勇说,他从两个方面尝试着求证。一方面,以每10年为一个阶段,对中国夏季降水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分析,罗勇绘制了从1951年到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分布图。   从分布图中,罗勇发现了下面的规律:1951年~1960年,我国夏季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1961年~1970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开始减少;1971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地区继续向南移动,北方开始减少;1981年~1990年,我国夏季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而1991年~2000年,我国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形成现在的南涝北旱型分布。   可以看得出来,我国降水集中的地区在有规律地变化着,存在着20年左右的周期。未来10年多雨区可能会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涝的局面。罗勇说。   另一方面的求证更具有戏剧性。   罗勇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很大,尤其是气候突变的不确定性更大,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供给各国的对未来气候预测的模式,以及各国自己做出的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模式,都考虑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特别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以温室气体作为主要的考察内容,主要是因为对于东亚地区来说,东亚季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夏季降水的多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东亚大陆气温升高,气温的升高将决定大陆和海洋之间的气温差额,这个差额决定了东亚季风的强弱。东亚季风的强弱,又决定了海洋的湿润水汽可以到达陆地上的北部还是南部。一般说来,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大陆气温就上升得快,夏季时,海洋上和大陆的温度差额就相对小,气压差额小,决定了季风会比较弱,这样季风只能到达大陆的南部,反之,则相反。   我们把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数值,拿到这几个模式中综合计算,得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论。罗勇笑着说,如果按照现在全球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话,那么,经过计算得到的情况是,到2010年前后,我国夏季降水的分布类型还是现在的南涝北旱,没有发生变化。那么,GBN报告中所说的10年干旱,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各国政府加大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通过种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发现,我国降水分布的类型刚好和GBN报告中预测的一样,即变成了南旱北涝,南方可能将真的面临干旱。   从南涝北旱到南旱北涝,一个轮回70年   罗勇的分析,在另外一位科学家那里得到了回应。   GBN报告里预测,2010年前后,中国的降水类型将由南涝北旱可能变成北涝南旱,这个结论,我在1年前就得到了。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在实验室里对记者说。   从1999年开始,钱维宏从事近百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他首先分析了我国1961年~2000年间近500个气象站收集到的有关气温和降水的资料。钱教授发现在1979年左右,我国夏季降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1979年以前,我国夏季的降水很明显是北方多而南方少;1979年以后,逐渐转变为了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现在的南涝北旱。   找到这个分界点的钱维宏,有些兴奋,他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从现在开始往前推进了120年。120年的数据摆到钱维宏面前时,很快,规律性的东西再一次出现了。   钱维宏发现,从1910年~194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从1940年~1980年,我国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从1980年到现在,我国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   1910~1940年是30年时间,1940年~1980年是40年,从1910年到1980年是70年时间,也就是说从1910年的夏季降水南方多,到1980年又回到夏季降水南方多的状况,这个周期是70年左右!   这个周期是否可信?钱维宏再一次把数据收集的时间,向前推进到了500年。这500年间有限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个70年周期的准确性。过去近千年和近500年的中国东部旱涝分析,揭示出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旱涝变化是相对立,并且还是以70年为周期交替出现。   得到这样的规律,钱维宏还是不放心,他又从韩国找来了证据。原来,韩国汉城的定量观测降水是从1777年开始的,从这里收集的200多年的数据来看,东亚地区的降水也刚好有60~70年的周期变化。   利用国际最新的近50年大气环流格点资料,钱维宏惊喜地发现,东亚季风的环流转型也发生在1979年,东亚季风从1979年开始发生年代际减弱的时候,季风只能将气流送到中国的南部,向北输送的水汽减少,这时就出现了南涝北旱的格局。   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才能说我国南北气候的转型是肯定要发生的。钱教授说,根据70年的周期来预算的话,从1979年开始的南涝北旱,到2015年左右将转变为南旱北涝,但具体时间还将与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 4. 中国科学工作者关于全球变冷的研究 对过去100年的数据的回顾指出,太平洋每25年要经历一次温暖的沙丁鱼期到寒冷的凤尾鱼期的周期性变化。目前正处于从1990年左右开始的一个凤尾鱼丰富的阶段。在寒冷的阶段,东太平洋的强洋流和养分的增加使得凤尾鱼、鲑鱼、石斑鱼和海鸟的种群大量增加。西太平洋情况则刚好相反。同时,气温、大气环流和二氧化碳的释放也有着不同的模式。在暖期,太平洋的东西两部分的物理条件正好倒过来,使得沙丁鱼在太平洋中大量繁殖 。 南极海冰也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变化。近30余年来南纬50度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1957-1993年10年平均变化趋势为0.20摄氏度,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每百年0.3-0.6摄氏度。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30余年来,尤其是近10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根据1973年到1993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南极地区从1973年到1989年,海冰范围有一个约0.16纬度/10年的减少趋势,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1973年以来南极海冰总体平均仍为微弱的减少趋势 。 与太平洋温度的周期变化类似,太平洋上空的气流也有近似的周期变化。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2000年为暖位相。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在20世纪的气候记录中有两段时期全球气温明显变暖:1925年到1944年,1978年至2000年。20世纪的两段变暖时期(1925-1944年,1978-2000年)与拉马德雷的暖位相对应,但是它们都明显地滞后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和南极海冰变化。 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 。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 。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地球走出了第四纪大冰期;但是有证据表明,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南极海冰面积又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90年代左右东太平洋进入一个凤尾鱼丰富的低温阶段。南极海冰增减变化转折点超前于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东太平洋海温高低变化转折点又超前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这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60年振动相一致。在20世纪初的低温期和60~70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1901和196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94(相当于日地距离的0.6%)和57万公里;在30-40年代和80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1940和2000年)分别缩短了76和44万公里。2000-2020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2020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19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60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19世纪略超过60年,之后缓慢变短,到20世纪后期月在55年至60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汪品先院士指出,大约在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而且这类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历史纪录表明,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变暖进程,人类必须在气候剧烈波动时期做好预防气候变暖和变冷的两种准备 。 陆、海、气中的能量相互作用和物质相互交换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德雷冷位相意味着一个变冷的自然趋势的到来,类似于1946-1976年的变冷情况应该得到合理的解释。2000年拉玛德雷进入冷位相、1998年地球扁率开始增大和1999年地球自转开始加速,表明地球系统正在发生一致性的转折。自1999年开始,连续五年的地球自转加速和地震活动增强应引起世界关注 。 显然,中国科学家关于全球在2020年附近变冷的研究早于西方,这是有据可查的 。值得注意的是,秘密报告的变冷时间表与中国科学家预言的变冷时期完全一致,这显然不能用巧合来解释。根据地球的轨道周期,2020年冬至时日地距离达到60年周期中的最大值,2010-2030年地球处于冷周期,正像1946-1976年地球处于冷周期一样。极端情况并不一定发生,趋势变化一定存在。 参考文献 1.李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 http://news.tom.com2004年07月07日00时00分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news.tom.com/1002/20040707-1068715.html 2.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5-27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76 3.FranciscoP.Chavez,JohnRyan,SalvadorE.Lluch-Cota,etal. FromAnchoviestoSardinesandBack:MultidecadalChangeinthePacificOcean. Science.2003,299:217-221. 4.周秀骥,陆龙骅主编.1996,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12,44,133,271,380,381-392. 5.杨学祥.2003,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世界地质,22(4):380-384 6.郭增建.2002,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西北地震学报.24(3):287. 7.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28(4):366-384 8.任振球.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见:丁一汇主编,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48. 9.韩延本,韩永刚,马利华等.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60年周期.见: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2 10.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1999,(1):1-17 11.杨学祥.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世界地质,2004,23(1):28-34 12.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4/5138.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749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冷冬挡不住全球变暖趋势:冷暖争论汇编(9)
杨学祥 2010-1-28 13:50
冷冬挡不住全球变暖趋势 2009年是厄尔尼诺年 http://news.nen.com.cn 2010-01-28 06:59 东北新闻网 网友评论 _COUNT_条   昨日,较强冷空气的光顾,除了给沈阳带来中雪,同时带来10℃左右的降温。这是辽宁入冬来出现的第10次寒潮天气。   最近10年,辽宁地区还未出现过如此频繁的寒潮天气。全球变暖的趋势会不会因此而改变?辽宁省气象局局长王江山说,天气变冷只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震荡,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不会改变。   冷暖空气   异常活跃   省气象局统计,自2009年12月至今年1月26日,与往年相比,辽宁省平均气温偏低1.5℃;而1月上旬与往年相比,辽宁省平均气温偏低5.1℃。另外,去年12月31日,沈阳、抚顺、辽阳、本溪都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温度。   这个冬天为什么辽宁这么冷?王江山说,不只是辽宁,今年北方很多城市都出现冷冬。专家分析,这是由于去年12月北极冷空气团比较活跃,并且不断南下,造成北方大部分地区温度偏低;与此同时南方暖湿空气也异常活跃,不断向北方输送水汽,冷暖空气相遇,产生强烈的碰撞,所以带来了降雪、降温天气。   厄尔尼诺   带来异常天   科学家把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持续增暖(连续6个月高于常年平均值0.5℃)的海洋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   王江山说,从去年6月辽宁就出现了厄尔尼诺现象,预计将持续到今年的春末夏初。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后,常常引起旱涝、酷暑、严寒等极端天气。因此,它被看做地球出现各种气候异常的征兆。   厄尔尼诺与冬季气温偏高不是对应关系,它仅仅是影响冬季偏暖的因素之一。   全球天气   变暖是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1905年至2005年,全球百年来地表平均温度上升0.74度。而根据有完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来的统计,2000年-2009年全年平均气温是全球100多年来最暖的10年。   王江山介绍,全球变暖指的是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大趋势,但是这种变暖并非直线升高。天气变化会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极端的天气。因此,一段时间的冷事件也很难改变全年的年平均温度,更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   《2012》灾难性天气   不会发生   全球变暖趋势难以改变,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2012》电影中预言的世界末日是不是真的?对于这些质疑,王江山肯定地说《2012》电影比较夸张。虽然气候变暖必然会引起极端天气的增加,但是全球变暖已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低碳生活、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也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   从天气预测来看,今年辽宁将是平偏分年景,具体说就是比较好的年景。预计今年辽西北发生春旱的可能性较大,夏天雨水基本正常,夏旱的可能性较小。   虽然不排除短期的突发极端事件的可能,但是王江山表示,无论天气如何变化,气象部门观测到后都会提前预报,并且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站、短信等多种手段进行发布,让市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防范。同时气象部门也将加强临近发生的灾害天气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尽可能地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本报记者 吴妍焱 (沈阳晚报) 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dbxs/321/3428321.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相矛盾的理论:假厄尔尼诺并不是新发现
杨学祥 2010-1-27 14:51
自相矛盾的理论: 假厄尔尼诺 并不是新发现 杨学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说:今冬我国严寒气候与赤道太平洋发生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但这次厄尔尼诺实际上是假厄尔尼诺。由于厄尔尼诺属异常气候事件,因而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事件。   前期的厄尔尼诺,增温中心不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因此可以说它看起来像是厄尔尼诺,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尔尼诺,而是假厄尔尼诺。丁一汇说,厄尔尼诺出现时,西太平洋地区应是冷海温,但今年仍是暖海温,对流很强,这是非常异常的。假厄尔尼诺类似于拉尼娜。而在拉尼娜年,中国偏冷,且北方雨雪偏多。   他说,本世纪以来极端冷事件在我国发生过三次。首先是 2004 年至 2005 年冬季的两次寒潮致使东部地区偏冷,其次是 2008 年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而后是今冬华北地区的低温寒潮暴雪事件。但是这些冷事件,是全球变暖总趋势中的一次极端冷事件。   丁一汇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来自外部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化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强迫因素包括太阳活动周期、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量等,而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因素则包括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和环流变化等。   入冬以来北半球接连出现几次寒流可能与多个因素演变的气候背景有关。丁一汇说,火山最近二三十年爆发频繁,火山活动活跃,气温会下降。此外,目前太阳活动周期处于最低点,太阳黑子不活跃,冷的风险增加,再加上北大西洋涛动负位相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增温不明显等,这些都构成了寒冷事件多发的气候背景。   但这不会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从全球平均温度值来看,地球并没有变冷。比如,现在北半球偏冷,但是南半球多雨偏热。地球气候的变化今后还会出现冷暖交替和干湿波动,但是这种年代际波动是叠加在全球变暖趋势上的。丁一汇说。   丁一汇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且使得高温、干旱、寒潮、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相应之,突发性的极端冷事件出现的随机性增大,产生的风险自然也会增加。原来可能百年不遇的极端低温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发生。 极端冷事件增多,人类到底又该如何适应呢?丁一汇说,极端冷事件多发给我国敲响警钟全球变暖下,一定要做好极端冷事件的防范。比如林业部门在引进树种时应该考虑既能耐寒又能耐暖的树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频繁应种植耐暖、耐干能抗拒低温品种的作物 。 在理论上坚持全球变暖的立场,在实践上强调预防频繁发生的低温冷害,防暖防冷两手抓,这确实是一个万全之策。那怎么理解热带动植物向两极地区扩张的证据,一次突发冷事件不就大规模灭绝了? 本来遏制全球变暖的工作是给地球降温,科学家创造了很多给地球降温的方法,包括温室气体的减排。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全球变暖又会导致低温冻害频发,给地球降温将加强低温冻害的强度,造成人为的低温冻害。按照这一创新理论,减排温室气体应该是今年低温暴雪的罪魁祸首。 上帝能创造一块他拿不动的石头吗?若回答:不能,这说明上帝并不万能;若回答:能,这也说明上帝并不万能他拿不动这块他自己创造的石头! 全球变暖万能吗?当然, 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且使得高温、干旱、寒潮、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相应之,突发性的极端冷事件出现的随机性增大,产生的风险自然也会增加。原来可能百年不遇的极端低温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发生。也就是说,全球变暖既能导致极端热事件,也能导致极端冷事件。 既然如此,相应的矛盾就会随之发生:如何遏制全球变暖?给地球降温会加剧冷事件的强度,给地球增温会加剧热事件的强度,两种情况都使天灾变成人祸,我们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相信全球变暖万能,如果相信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永远不变,即使研究者成为神仙,成为上帝,那也不能自圆其说。 事实只有一个: 图 1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据丁一汇, 2008 ) 丁一汇院士在 2008 年指出,因为中国全国范围的可靠气象资料是从 1951 年或 1949 年开始的,所以,科学的说法,说 2008 年这次雪灾是五十年一遇是可以的,虽然从某些单项指标来看,有些超过了 1951 年来的极端值,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中国东部气象记录约有 120 年左右的历史)的所谓百年一遇。我国的气候历史记录显示,自 1951 年以来,南方最严重的一次冷害发生在 1954 年冬天,这是发生在夏季长江最为严重的大洪水之后的冬天,雪区和冻雨范围和今年的雪灾差不多。根据记载,当年南方许多地区积雪深度为 20 ~ 30 厘米,最深处厚达 1 米 ,除长江干流外,大多数江河湖泊全面封冻,冰层普遍厚 16 ~ 25 厘米,最厚处冰层达到 1 米 。淮河流域温度在 -18 ℃ 到 -21 ℃ ,长江以南在 -5 ℃ 到 -8 ℃ ,普遍降温在 15 ℃ 左右。而今年的冷害尽管灾情严重,却没有关于江河封冻的报告,降温幅度南方平均也只在 4 ℃ 左右。 1976 年至 1977 年也是一个严寒的冬天,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中国几大湖都封冻,达 7 - 10 天。这都是历史上很罕见的。但 2008 年大雪灾的某些指标,说是百年一遇,也不为过,例如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的持续时间和影响程度超过了历史极值。 从图 1 中可以看出, 1947-1976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历时 29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1955 年到 1984 年(历时也 29 年),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结束时间后延了 8 年;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历时 22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1985-2007 年期间(历时也 22 年)一次也没有发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相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滞后 8 年,时间间隔的对应性非常准确。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高峰值从 2008 年开始,开始时间后延了 8 年,依照规律,结束时间也应后延 8 年。 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峰值,拉马德雷暖位相对应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谷值, 这对预测今后低温冻灾有借鉴意义: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未来 30 年中国低温冻灾可能频发。 所谓的假厄尔尼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频繁发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它们对应中国北方的严重低温冷害, 1957 、 1969 、 1972 、 1977 年对应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的峰值,与暖冬无缘。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是不是假厄尔尼诺? 从 图 1 中还可以看到,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次 数共 7 次, 1955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57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 196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 1969 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1972 年(厄尔尼诺年)、 1977 年(厄尔尼诺年, 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1984 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 。 拉马德雷冷位相 、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拉马德雷冷位相是假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太平洋十年涛动的理论研究表明,冷位相增强拉尼娜,暖位相增强厄尔尼诺。这是厄尔尼诺发生在暖位相时对应暖冬,发生在冷位相时对应冷冻的原因。 假厄尔尼诺并不是新发现。查一下气候变化的历史就知道了。 参考文献 1. 郭起豪,徐丽娜。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 2010-01-27 08:37:54 千龙网。来源:北京日报。 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10/01/27/71@5470337.htm 2. 丁一汇。透视大雪灾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7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冷暖争论汇编(8)
杨学祥 2010-1-27 11:04
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 http://www.qianlong.com/ 2010-01-27 08:37:54 千龙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   今冬我国严寒气候与赤道太平洋发生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关,但这次厄尔尼诺实际上是假厄尔尼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表示,由于厄尔尼诺属异常气候事件,因而今冬气候是异常中的异常事件。   前期的厄尔尼诺,增温中心不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因此可以说它看起来像是厄尔尼诺,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尔尼诺,而是假厄尔尼诺。丁一汇说,厄尔尼诺出现时,西太平洋地区应是冷海温,但今年仍是暖海温,对流很强,这是非常异常的。假厄尔尼诺类似于拉尼娜。而在拉尼娜年,中国偏冷,且北方雨雪偏多。   他说,本世纪以来极端冷事件在我国发生过三次。首先是2004年至2005年冬季的两次寒潮致使东部地区偏冷,其次是2008年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而后是今冬华北地区的低温寒潮暴雪事件。但是这些冷事件,是全球变暖总趋势中的一次极端冷事件。   丁一汇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来自外部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化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强迫因素包括太阳活动周期、火山活动和人类活动排放温室气体量等,而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因素则包括大气环流、海洋温度和环流变化等。   入冬以来北半球接连出现几次寒流可能与多个因素演变的气候背景有关。丁一汇说,火山最近二三十年爆发频繁,火山活动活跃,气温会下降。此外,目前太阳活动周期处于最低点,太阳黑子不活跃,冷的风险增加,再加上北大西洋涛动负位相和赤道中东太平洋增温不明显等,这些都构成了寒冷事件多发的气候背景。   但这不会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从全球平均温度值来看,地球并没有变冷。比如,现在北半球偏冷,但是南半球多雨偏热。地球气候的变化今后还会出现冷暖交替和干湿波动,但是这种年代际波动是叠加在全球变暖趋势上的。丁一汇说。   丁一汇表示,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使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而且使得高温、干旱、寒潮、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增加。相应之,突发性的极端冷事件出现的随机性增大,产生的风险自然也会增加。原来可能百年不遇的极端低温可能在几十年内就会发生。   极端冷事件增多,人类到底又该如何适应呢?丁一汇说,极端冷事件多发给我国敲响警钟全球变暖下,一定要做好极端冷事件的防范。比如林业部门在引进树种时应该考虑既能耐寒又能耐暖的树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频繁应种植耐暖、耐干能抗拒低温品种的作物。 作者:郭起豪 徐丽娜 编辑:陈群  来源: 北京日报 http://tech.qianlong.com/33443/2010/01/27/71@5470337.htm 评论:在拉马德雷暖位相,厄尔尼诺对应暖冬;在拉马德雷冷位相,厄尔尼诺对应冷冬。假厄尔尼诺并不是新发现,在1947-1976拉马德雷冷位相,1957、1969、1972、1976年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对应中国北方严重低温冻害和南方冰冻异常。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7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全球变暖 世纪谎言
杨学祥 2010-1-27 07:11
全球变暖 世纪谎言 发布 : 2010-1-26 17:05 撰文/中华 编辑/祖佳供图/CFP 华盖    人类距离全面灾难只有6度。在纽约州的漫天大雪之中,最先抛出全球变暖说的联合国国家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对该学说做出了最新解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所有的北半球国家都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迎来了2010年:北京的气温达40年来最低;英国面临30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韩国首尔的降雪量达70多年来最大值;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低温创下112年以来的 纪录 于是,极寒天气使得由俄罗斯 科学 家领衔的冰河世纪猜想再度抬头,寒冷而非温暖才是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与此同时,变暖说也在科学之外屡受 挑战 :动机引人质疑,美国把清洁 能源 作为新经济 引擎 ,欧洲将碳 交易 视为再崛起希望,时机恰到好处;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两年后,中印将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携手超越美国。全球变暖,究竟是一个依靠科学挽救地球的崇高理想,还是一场妄图主宰世界新秩序的惊天骗局?    View   1 阿布萨马托夫   全球变冷而非变暖,将是今后100年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和辐射角度发生变化,其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   2 杰夫马斯特斯   按照气候的自然变化,美国大约每隔10年到20年就会遭遇一次类似今冬这样的大寒流。因此,目前的天气状况在意料之中。   3 乔巴斯塔尔迪   这并不是什么异常信号,不过表明地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而已。   4 于飞   工业革命以来的变暖是属实,但放到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样的变暖很平常。    现实版 严寒的讽刺 哥本哈根从变暖中挽救世界的争论言犹在耳,老天爷似乎又跟所有全球变暖学说的拥趸们开了个很大的玩笑:给北半球各国带来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雪、寒流等极端天气,而且持续时间相当长。   英国媒体称:英国变成了严寒地狱。 据瑞典气象部门公布的数据,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 北美 地区,一场暴风雪给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日连续遭遇暴雪,靠近北极地区的阿尔汉戈尔斯克州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3摄氏度。韩国大部分地区日前遭遇大雪,首都首尔地区积雪累计超过28厘米。韩国气象厅官员说,这次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印度北方地区近日气温骤降,致使一些没有御寒设施的贫困者或流浪者被冻死。中国也未能在寒潮之中幸免,北京和天津地区1月份的降雪量,均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北京去年12月份的平均气温也创下了40年来的最低值。新疆及东北部分地区也遭受了60年一遇的暴雪袭击。    挑战者 冰河世纪vs全球变暖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接受将今冬的严寒归结于全球变暖的反向结论。   由于今冬北半球严寒与大片《后天》中的描述如出一辙,部分科学家在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后天》的科学后台温盐环流关闭理论。那么,是否是盐环流关闭引发了今冬的气候异常?然而,海洋监测的结果否定了这一结论。   新理论的挑战也随之浮出水面,俄罗斯数学物理博士阿布萨马托夫认为,今年的北半球严寒恰恰证明了自己的冰河世纪理论全球变冷而非变暖将是今后100年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太阳活性和辐射角度发生变化,其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全球气候将会在未来数年呈现出逐步降温的趋势,其最终的发展结果很可能是新一轮冰川期的到来。   其实,这并非是所谓冰河理论的第一次现身。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研究发现,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质记录以及古生物种群的研究数据等各种证据均表明,在漫长的地质史上,地球曾历经三次温度持续下降的时期,地理学家将之称为冰河期;地球存在一个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大约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由大约持续1.2万年的间冰期隔开。虽然学界至今对冰河期成因仍无一定论,但米兰科维奇循环与冰河形成的密切关系已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可。该假说认为,地球的倾角变化、轨道形状以及摇摆度变化导致太阳辐射角度的循环变化,这是冰河期的主要成因。在这个自然循环中,每隔大约11万年,地球温度就会达到一次顶峰。   现在,根据阿布萨马托夫所在的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观测数据,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温度将再次达到顶峰,这意味着间冰期已经接近尾声,地球即将进入下一个冰川期。即使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也不会阻止全球气温走低这一趋势。地球变冷而非变暖才是人类的真正威胁。阿布萨马托夫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俄罗斯科学家的支持。   寒冬低温属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主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新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专家派 力挺变暖说   ??面对全球是否在变暖的疑惑,世界大部分主流媒体和主流科学家依然在捍卫气候变暖的观点。多位气象专家指出,北半球多个国家最近遭遇的严寒天气并不算反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   美国著名气象服务网站地下气象员的创始人杰夫马斯特斯指出,在分析今冬北半球地区天气时必须看到,虽然一些地方极度严寒,但几乎也有同样多的地区异常温暖,两者基本平衡。这意味着,不能片面地只因为局部地区出现严寒,便匆忙地就全球气候变化的整体趋势作出结论。马斯特斯强调:即使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地球到了冬天仍然会变得很冷。   美国另一家著名气象网站AccuWeather的首席气象专家乔巴斯塔尔迪认为,北半球今冬的严寒程度至少是2002年至2003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很可能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寒冷的。但巴斯塔尔迪同时强调,这并不是什么异常信号,不过表明地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而已。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的观点也有些类似,他指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颜宏表示,以前科学家就预言,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欧洲或北半球可能出现短时间严寒天气。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事件。   甚至有专家将今冬的严寒天气作为全球气候变暖的佐证。国家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福民就表示,根据当前的数据分析,今冬低温属极端天气事件,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主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新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如果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去看的话,我们不应该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北京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张海滨副教授也认为,气候变暖本身是无可争议的,并非忽悠,其科学的依据主要是来自政府间气候异常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这个机构由数千位科学家组成。该机构最新评估认为气候确实在变暖,而且90%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于最近50年的人类行为所导致。    理论篇 变暖论的争议与质疑   其实,自全球变暖论抛出之日起,这一既改变人类未来命运,又难以验证的惊人理论,就始终在争议与质疑声中前行。 TAG: 全球变暖 http://we.sportscn.com/viewnews-358892.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3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全球变暖,真趋势还是假象?
杨学祥 2010-1-25 12:36
全球变暖,真趋势还是假象? 新年伊始,几十年不遇的罕见暴雪和寒流、暴雨等极端天气在全球此起彼伏上演。北京遭遇40年来最冷冬天和1951年来最大降雪;英国遭遇1981年以来最严酷的冬天;冰冷的天气甚至侵袭到了一向温暖的美国佛罗里达。 前不久,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为遏制全球变暖,就节能减排指标争得面红耳赤。一边是哥本哈根的争论言犹在耳,一边却是严寒暴雪正席卷北半球。人们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地球,究竟是变热还是变冷了呢? 近一段时间,造访南京的冷空气接二连三。1月5日,最低温度达到近年来少有的-6℃。李女士忙着给儿子加毛衣、毛裤,这么冷,千万别冻感冒了。 其实,与北方比起来,南京的冰冻是小巫见大巫。 从去年年底开始,多拨冷空气轮番肆虐我国北方,寒流、降温、暴雪携手,让人感受了极端天气的威力:沈阳人度过了30年来最冷的元旦;59年来最大的降雪、40年来最低的气温,让北京人遭遇了几十年来最难熬的一个冬天;内蒙古呼伦贝尔-30℃的低温天持续多天。 冰雪并不单单青睐中国。在美国,圣诞节前东北部突遭暴雪,首都华盛顿一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欧洲,文森特寒流袭击各国,到处冰天雪地,英法之间的欧洲之星列车因此暂停运行。因连日的恶劣天气,德国铁路、公路、航空等所有交通工具瘫痪;加拿大多人死于严寒,多伦多气温普遍低于-13℃ 遭遇超大规模寒流袭击的远不只有这一年。 2009年1月,南京寒流18年不遇。 2008年12月,天津暴雪,50年不遇。 2008年2月,新疆南部最低温突破50年最低值。 2007年9月,甘肃民乐大雪,30年不遇,请注意,发生在9月。 环球同此凉热。 2009年2月,英国遭受20年来影响最广的暴风雪袭击。 2009年1月,寒流袭击欧洲主要地区,几天内造成十几人冻死。 2006年1月,欧洲全境降温,捷克现66年最冷冬天,莫斯科气温降至79年来最低。 据有关统计,近5年中,全球5成以上国家刷新了他们30年甚至更久以来的寒流或暴雪记录。 记者:不是都在说地球变暖吗?怎么冷天气越来越多,而且强度越来越大呢? 姜彤(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全球变暖是指气候发展的长期趋势,描述的是整体平均概念。而极冷天气属于灾害性天气,是气温振幅的低点,属于具体的天气异常事件。 对于全球变暖,人们有一个认识误区,即全球变暖就应该表现为气温升高。但研究发现,全球变暖既可能导致气温升高,也可能造成气温下降,而且振动幅度增大。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是全球偏暖、气温偏高,但天气变化会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某一个时段内,会有极端冷的天气发生。简言之,就是会导致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全球变暖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这其中包括出现极端高气温的高温、热浪,也包括极端低气温的寒潮、暴雪。 近年来出现的极端寒冷天气事件,恰恰符合全球变暖情况下的预测模型。简单说,温度上升导致蒸发量增大,大气中的能量和水汽都会变多,从而不稳定性变大。这种裹挟着大量水蒸气和能量的气团的增多,使得异常天气状况增多,如热带风暴、高温、暴雨、暴雪、洪涝 记者:为什么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 姜彤:因为整个系统里能量的增加,使得其稳定性减小,波动性增大,摊派到每个不同地区就有可能是更高的波峰,或者更低的波谷,也就增大了极端情况的概率。所以说,不管冬天更冷了,还是夏天更热了,某些地方干旱了,或者其他地方洪涝了,这些极端气候事件,都可以归因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能量和降水分布不均。 从全球和气候的尺度来讲,北半球冬季异常寒冷只是一个个例,也有一些年份出现暖冬,有些地区有冬季气温异常偏高的报道,通常认为厄尔尼诺年即为暖冬年,而拉尼娜年将出现冷冬,其实这些现象都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洋流的水热交换发生了异常而导致的结果。 如果全球在变暖, 为何冷天多了?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解悦 去年底,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一堂,焦点话题就是:谁应为全球气候变暖承担更多责任与义务。会场外,有人高举标语牌,上面写着:Global warming is a lie!(全球变暖是一个谎言) 这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中心不久前被曝光信件的观点不谋而合。信中称全球所面临的并不是变暖的威胁,而是变冷的挑战。 关于全球气温走低,我国科学家郭增建还曾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他认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移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地震海啸改变了这个趋势,此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似乎在宣布全球变暖的终结。 记者:不断刷新的寒冷纪录,给人的感觉是:全球不仅没有变暖,而且还变冷了。在这样的情势下,全球变暖还站得住脚吗? 姜彤:气候是指长时间内大气的平均情况,关注的是平均状态。基于大量的科学观察和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气候变暖是大的趋势,但天气的变化存在波动,并不是平稳发展的;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经常会有极端天气发生,而人类活动影响了气候变化。 如果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不足以直接证明全球变暖,那么考虑用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来表示气候状态更可信。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数据指出,如以1961-1990这30年的全球地表温度均值作为对照,1995-2006的12年都高出此值,而且这12年中,除1996年之外的11年,都位列1850年以来最暖年份。现有调查显示,包括1961-1990在内的20世纪后50年,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温暖的50年。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最新观测结果也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摄氏度。 记者:那如何看待东英吉利大学气候中心与IPCC相左的观点呢? 姜彤:东英吉利大学气候中心的观点需进一步核实,即便属实,它也并不能证明气候变暖是伪命题,因为它的许多观点都缺乏科学支撑。全球变暖不是某几个人的结论,而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研究的结果,拥有扎实的科学数据支撑。IPCC的评估报告并不是一家之言,它是基于全球5000多名专家,对8000多篇综述性文献研究得出的结论。目前,世界范围内90%以上的科学家都坚持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 冬天更冷和全球变暖是有一定联系的。因为全球变暖,两极和陆地上的冰雪在加快融化,除了抬高海平面以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影响,就是降低了海水中盐分的浓度。我们知道,海洋有暖流、冷流这样的洋流,洋流是气候形成的条件之一。洋流靠相邻海区海水温度、盐度差异,导致海水密度不均而形成海水流动。洋流的发动机就是温度和盐度。洋流循环过程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淡而热的低纬度表层海水,可以将赤道附近的热量带到寒冷的高纬度地区,而寒冷的深海洋流可以抵消赤道附近的部分热量,称之为温盐循环,这个循环虽然速度缓慢,但交换的热量巨大,平衡了一部分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的热量不均。 当全球变暖以后,海域中的盐度含量就会下降,洋流的发动机就会逐渐熄火,洋流的热交换机制失效,热量不能再从低纬度带往高纬度,热量聚集在赤道附近,而高纬度地区更加寒冷,从而影响了北半球很多地区的冬季气候。 周增奎(原江苏省气象台台长、正研级高工):气候变暖是确证无疑的事实,但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一直有争论。全球温度升高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只是观测到的现象,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是起作用的,但是不是主要原因目前还不好说。 全球气候变化存在一个周期,这个周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现在还无法下定论。我国从上世纪40到7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降温过程,1975年,有学者甚至为此提出我们将进入小冰期的观点。但从80年代开始,气候明显转暖。 从南京来看,1993年到2003年,出现了连续10年暖冬。但是从2004年开始,暖冬的特征已经不明显。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12月份月平均温度与往年持平,但是12月下旬气温偏低,比往年偏低1-2℃。有科学家认为,此次几乎席卷整个北半球的灾害天气主要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按照厄尔尼诺现象的普遍规律,今年应该出现暖冬,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冬季明显偏冷。因此,现在就断言气候变冷还是变暖,或者天气变冷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仅靠一两年的数据,显然会有失偏颇。 50年后,地球是否会现新的冰川期? 虽然绝大部分科学家都支持全球气候变暖的结论,但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地球存在有规律的冰川期循环模式,即每个冰川期持续10万年,两个冰川期中间相隔大约1.2万年。照此推算,50年后,地球将进入一个新的冰川期。俄罗斯科学家日前也宣称:全球即将呈现降温趋势,步入地球历史上一个新的冰川期! 记者:地球是否突然进入冰川时代? 李保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在地球历史上,全球气候曾发生过许多次周期性的气候变冷和变热现象,这些变化并非工业活动所导致的后果。 在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84航次活动中,一个重大科学成果就是发现了大洋碳循环具有40万年的长周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有科学家认为,地球气候还有一个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综合来看,目前全球气候处于40万年周期和10万年周期的暖期之末。整个地球的气象是非常复杂的,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地球在变暖还是在变冷。无论是气候变暖,还是全球变冷,地球上过去都曾经发生过,只是人类对这种气温变化还没有很好的研究结果。 记者:如果地球存在自然振荡的周期变化,人类还需不需要减排? 姜彤:气候学家与地质学家谈论的时间尺度是不相同的。气象学讨论的是100年来的气候变化,地质学上讨论的是千年尺度甚至万年尺度上的气候变化。 近100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气象学家观测到的具体数据。作为衡量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根据,全球平均温度是结合全世界所有观测站每天测量的地面温度和各个海洋上航船测得的不同海域的海面温度,采用网格计算法得出的。地质学上40万年周期和10万年冰期变化,是模拟计算的,这种结果是不确定的。尽管地球存在冰川期规律,但人类现在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的历史,与数万年前完全不同,我们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的二氧化碳,以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80万年以来含量还要多,用以前模式来推断今天的事情是不够准确的。 符淙斌(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院长):要证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使得全球变暖,还得靠强大的模型来模拟,短期之内恐怕很难实现。因为气候是个大系统,里面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很剧烈,如果等着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少了再来验证,估计也不能证明什么,因为那时候肯定有很多其他气候条件也有变化,说不清楚是哪个引起的了。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在科学上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目前,气候系统的一些关键过程还没有认识清楚,气候系统模拟模式还不完善。但是等到把所有的问题搞清楚了再来采取措施,就会失去机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http://njrb.njnews.cn/html/2010-01/25/content_42874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迷信全球变暖已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杨学祥 2010-1-25 12:01
迷信全球变暖已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杨学祥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最近撰文指出,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忽略了对低温冻害的预防,根本没有提到预防低温冻害以及低温冻害的预测方法。当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后,大部分气象机构纷纷预测 2009 年是暖冬。 据《南方周末》报道,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 15 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 1000 亿到 3000 亿,占 GDP 的 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 2009 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 2004~2005 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我们压力非常大。 2009 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 2005 年 4 月 12 日 国家气候中心网站转载了我们在《光明观察》发表的文章: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我们在文章中批评了关于 2004~2005 年暖冬的预测。 我们在文章中指出, 全球气候从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 30-40 年代的温暖期、 60-70 年到的低温期和 80 年代的迅速增暖。近 20 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 中国 18 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 20 多年的终结, 2000 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 1960 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如果对导致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 2005-2008 年我们相继提出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概念和根据。为了预防灾害链的发生,我们在网上对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做了大量的解释和论证工作:预测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8.5 级以上强震和低温事件频发、 2007 年不会成为最热年、 2008 年低温持续并可能爆发流感、 2009~2010 年冬天为冷冬、 2009 年末 2010 年初低温暴雪预警等 。 我们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关人员不读书,不看报,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闻所未闻。中国科学界的浪费是巨大的,许多本应该得到关注的文章和理论被淹没在文山会海之中,科学争论是中国科学界的奢侈品,在你好我好的相互容忍中浪费了国家的资源,铸成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 10 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 IPCC 预期的上升 0.2 ℃ ,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 2003 年我国自然灾害重于常年,全年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886 亿元。中国气象局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农作物因气象灾害受灾面积2751 . 5万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4 . 8亿元。据中国民政部的统计,我国 2002 年灾害造成的损失为 670 亿人民币。 2005 年中国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低温冷冻、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造成 2475 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 1570.3 万人,倒塌房屋 226.4 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2042.1 亿元。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 2008 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52亿元,比上年增加4.0倍。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全国因地震和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约16万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实际发生各类地质灾害2.7万起,直接经济损失183.7亿元,死亡656人。全年大陆地区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87次,成灾17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523亿元,死亡近7万人。其中,四川汶川地震震级达8.0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2008 年中国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3999万公顷,下降18.4%。其中,绝收403万公顷,下降29.8%。全年共发生森林火灾1.3万起,上升45.2%。全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5亿元,下降23.1%。全年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7亿元,下降60.9%;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 自然灾害逐年加剧使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必须提到议事日程,灾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非常必要,不能忽视。希望相关部门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尊重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倾听不同观点和意见,全面预防冷暖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皇甫平丽。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2010 年 01 月 25 日 10:05 瞭望。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2. 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 10-01-23 10:5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http://www.hljnews.cn/xw_gn/system/2010/01/23/010539319.shtml 3. 杨学祥。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日期: 2005-04-12 。 国家气候中心 (NCC) 。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4. 杨学祥,杨冬红。 2009 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5. 杨学祥。 2009 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6. 杨学祥 , 杨冬红 . 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 发表于 2009-6-8 12:54:4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7. 杨学祥 .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9 8:16: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9.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10.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11.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2.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13.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1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5.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1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见:高建国主编,苏门答腊地震海啸影响中国华南天气的初步研究中国首届灾害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气象出版社, 2007 : 200-204 。 17.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18.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19.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20.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21. 杨学祥、杨冬红。 4 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 2010 年 1 月 6 日 (第 5 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http://www.xwhb.com/news/system/2010/01/06/010085400_03.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06/031816884083s.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杨学祥 2010-1-25 10:22
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5日10:05 瞭望   《瞭望》文章:气候变化冷暖又起争端   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皇甫平丽   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怎么解释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究竟如何?怎样看待变暖和变冷之争?   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严寒带热变冷说   近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北达科他州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46℃。   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   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中国首都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40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   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10日刊文《我们是否进入30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包括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在内的多位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   据报道,拉蒂夫等人的预测基于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的分析研究。   《每日邮报》小冰河期的报道被广泛转载,吸引了众多的眼球。但英国《卫报》随后发表的一篇报道说,拉蒂夫批评《每日邮报》等几家媒体的报道曲解了他的研究成果。这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成员说,他发表其研究成果的时候,同时强调海水温度变冷虽会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的变暖,但气候变暖的趋势仍然存在,而人类活动仍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虽然不是唯一一个因素。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杨海军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访问时指出,小冰河期的预测很大胆,但究竟能否定论还很难说。杨海军认为,目前的现象还属于天气的范畴,还不能就此否定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是变暖的,只是在这个长期趋势下气候变化还会有或冷或暖的小周期,主要是一些导致气候变冷的因素可能会抵消气候变暖的程度,甚至在某些时间内占上风。   围绕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大争议是,究竟气候变化是人类引起还是自然变率。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他认为,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阿卜杜萨马托夫被归为变冷派,因为他认为,由于太阳对地球辐射将会于2041年或2042年达到最低值,从2012年至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降温期将会持续50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缓慢上升。但这位称自己为少数派的科学家强调,届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温度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到1.5℃,人们无需为此担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地球气候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还很难预测。不过他表示,在20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   王绍武说,这个寒冬使大家开始重视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世界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预测方法,还需要严格地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认为,今天还很难回答未来世界会不会进入小冰河期这个问题。因为气候变化是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彼此之间关系又非常复杂微妙,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可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   丁一汇说,人类活动、自然外强迫(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和由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和冰雪圈这五个圈层组成的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三大因素。从三类因素分析来看,按照平均60年的周期算,以1998为界,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然继续变暖,但遭遇冷事件的风险增加了,冷事件造成的灾害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   冷插曲仍待研究   丁一汇形容,今年的严寒天气是气候变化暖调中出现的冷插曲。但是,这样的冷事件插曲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他认为,这个问题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多重影响作用,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   丁一汇认为,今年冷空气暴发之所以如此偏早、持续、频繁,主要有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和厄尔尼诺异常变化这两大原因。但他认为,一次冷事件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年平均温度变化,也更难改变气候变暖的趋势。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地冷涡未来强度会逐渐减弱,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期,当2月份赤道太平洋增温中心到达东太平洋正常位置时,气候会重新回归偏暖的状态。   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也认为,英国当前的严寒天气和北极涛动有关,和厄尔尼诺现象似乎也有一些关系,但不是很明显。该局专家约翰哈蒙德认为,当前的严寒仍属正常的地区性天气变化,并不意味着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的停止,因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宏观的长期进程。   杨海军认为,目前的严寒很可能表明年代际振荡进入冷位相,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   这些气象学家还都承认,北极涛动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到底是暂时的还是会连续下去,现在仍无法作出科学的定论。   杨海军对本刊记者指出,天气现象总是变化无常、很难预测的,而长期的气候变化趋势研究也极其复杂。这项研究其实只开始了10~20年,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观测资料仍非常缺乏,虽然陆地上和大气的资料多一些,但海洋中的资料仍然很少,长期的资料也很少,因此,正确预测气候变化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科学挑战。   杨海军认为,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可以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也使人类能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他提醒说,抛开变暖变冷的争议,仅从气候变率增大导致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加大这一点来说,对于酷热、暖冬和酷冷等极端天气现象都应该尽可能地做好研究、预测和应对。   充满不确定性的科学   对于气候变暖说的否定者来说,严寒天气是一项新的证据,而支持气候变暖说者则强调这些不过是气候变暖过程中的暂时现象,甚至是气候变暖直接带来的结果,媒体近日对这些争议也报道得不亦乐乎。   气候变化并不是非黑即白,媒体的报道能否保持对科学的尊重和客观平衡的立场,真实传达科学家的声音?公众能否不人云亦云?对此,拉蒂夫认为媒体和公众还是应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他对《卫报》的记者说,媒体对自己的曲解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这些曲解的报道往往是为了吸引眼球,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没人会在媒体上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因为我们都对天气变化有直接体验,因此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论断全球变暖的问题。   面对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任何轻易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因此,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误导。   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说:现在的一些气候变化报告和会议,科学字眼退出了主题词。实际上,科学应该是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气候变化科学问题的不确定研究仍然需要放在首位。   这些担忧不无道理。就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气候门事件爆出。这一丑闻显示科学家本身对气候是否变暖也不是完全没有怀疑,但是一些科学家却似乎有隐瞒和操纵数据以支持全球变暖说法的嫌疑。   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这一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10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IPCC预期的上升0.2℃,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   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象部门为什么不倾听不同意见:冷暖争论汇编(7)
杨学祥 2010-1-24 09:44
气象部门为什么不倾听不同意见:冷暖争论汇编(7) 2005年4月12日国家气候中心网站转载了我们在《光明观察》发表的文章: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2010年1月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以上文字源于附件1和附件2。我们已经两次指出暖冬预报的错误,但愿不会发生第三次。气候的自然波动周期为什么被忽视?既然看到了不同意见,为什么不汲取教训?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准60年周期重新被世界气象界关注,为什么不研究讨论其可能性?为什么没有正常的科学争论? 附件1: 全球变暖:从科学到神话   摘要: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 关键词:全球变暖,厄尔尼诺,海啸,地震,暖冬,拉马德雷 争论了几个月的暖冬话题终于在2月28日得出结论今冬3个月北京的平均气温只比常年同期略高,在正常范围内。因此,既不算暖冬,也不冷 。如下的两则报道也说明了暖冬预测的失败:   刚刚过去这个冬天,天气有点儿怪刚开始都预测是暖冬,大家以为又要少遭一冬的罪,谁料12月刚过去一半儿就出奇地冷,冰天雪地一直持续到3月,才见一丝暖意,可没两天,又是急剧降温,把人们欲换春装的兴致冻了回去。3月1日,辽宁省气象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4年辽宁省气候资源评估及冬季气温状况分析的有关情况,其中,2004年12月至今年2月全省平均气温为-8.3℃,比常年同期偏低0.7℃,确凿的数据表明--刚刚过去这个冬天是个不折不扣的严冬,而非入冬前大家所说的暖冬 。   12月到次年2月是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季。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较常年持平略偏低,从1996年延续的持续偏暖现象被终结。气象专家认为,气候异常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去年冬季,舟山市平均气温为6.9℃,比常年偏低0.2℃。整个冬季气温呈前期明显偏高、中后期明显偏低的状况。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1、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3℃ 。 令人惊异的是,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请看如下报道:   去年,持续18年的暖冬神话终于止步;现在早已应该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可冷空气却频频南下,南京上周气温更是下降20.6℃,降幅为10年来最大,春天变得遥遥无期。针对今年冬春天气普遍较冷的现状,有人认为很大程度是与去年的东南亚海啸有关。对此,气象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最大的特征是变化频繁,主要的原因是全球变暖 。 全球气候从20世纪初的低温期开始已经经过了两个完整的周期:20世纪初的低温期、30-40年代的温暖期、60-70年到的低温期和80年代的迅速增暖。近20年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没有证据表明变暖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永恒主题,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都没有相关的证据。地球气候历史恰恰表明,冷暖气候是交替发生的,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暖冬预测的失败正是人们不顾自然的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为增暖作用的结果。 中国的文化传统就是给自然规律渲染上一层神秘色彩。自然的神话,人的神话,无非是掩盖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本质的无知和偏见。英国首相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连任首相,环境科学家想搭乘全球变暖的快车治理污染。如果用变冷的气候资料来证明变暖的理论臆测,科学就会变成机会主义者任意拼凑的七巧板。 中国18年暖冬的终结就是全球变暖20多年的终结,2000年地球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与2004年12月26日最严重的地震海啸对应,表明海底冷水层对改变全球气候的重要作用。事实上,1960年最强烈的智利地震海啸,是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如果对导致20世纪60-70年代低温的基本原因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全球变暖就永远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神话。 参考文献 1.严冬过气象热 把握气象营造和谐氛围 减轻灾害影响。2005-3-16 7:13:37 http://newsls.lnd.com.cn/bgw/lsnews/200503/37788820050316.htm 2.徐丽梅。晚冬冻得春装卖不动 降价幅度预计高于往年。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01日09时40分。来源:北京晨报 http://news.tom.com/1002/3292/200531-1901867.html 3.王立伟 王敏。八年连续暖冬终结 持续阴雨缓解旱情。 ( 2005年03月11日 10:19 ) 舟山日报 http://www.zhoushan.cn/xwzx/zsxw/t20050311_166036.htm 4.朱姝。今年冬春偏冷与海啸无关。 http://news.tom.com 2005年03月15日18时23分。来源: 新华报业网 http://news.tom.com/1002/20050315-1950928.html 5.杨冬红,杨学祥。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2-25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157 版权所有 ? 国家气候中心 (NCC)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83NewsID=792 附件2: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冷暖争论汇编(4)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以上文字源于附件1,下面文字源于附件2: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全球变暖的理论无法预测冷冬,暖冬错报源于全球变暖的定向思维。在屡屡预报出错的同时,他们还是不会忘记提醒给人们: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记住了全球变暖,就能准确预报天气变化吗?关心一下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吧! 我们已经两次指出暖冬预报的错误,但愿不会发生第三次。 附件1 全球气候变暖世人无法改变的趋势 http://www.hljnews.cn   10-01-23 10:53  来源: 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2009~2010年的这个寒冬在影响普通人生活的同时,也再次引发了科学界关于全球变暖理论的争论。小冰河世纪会否重演?为何预报屡屡出错?未来天气如何演变?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   一个冷事件   银装素裹的童话,在2009~2010年的冬天,再次被证实为是一场灾难。   一名住在苏格兰高地偏远地区的妇女在圣诞节前出门采购火鸡,结果被暴风雪足足围困了15天,不仅错过了圣诞,还浪费了新年。   和这位苏格兰妇女一样,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新年也是从糟糕的天气中开始的。从韩国到俄罗斯,从西欧到美国大平原,这些地区遭遇六十年来最严酷的冬天。   在中国,北京市民首先在寒潮警报声中迎来了2010年的元旦。1月2日至3日的36小时里,北京普降大到暴雪,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8次,其中暴雪黄色预警信号、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均为首次发布。因为暴雪,京津两地百余万中小学生意外多享受了一天假期1月4日停课一天。   本月19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三天,北方将再次降温、降雪,局部地区暴雪。   事实是肯定的。入冬以来,一直到上个礼拜,全球范围内持续的寒流和暴雪,主要是三个地方:美洲、西北欧和东亚,特别是东北亚,包括中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丁一汇说,去年冬雪期早来了一个月,破纪录的低温、强暴风雪天气。但这次暴风雪主要集中在北方,只是一个极端的气候冷事件。本世纪,我们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冷事件。2004~2005年的冬天是二十多年气温变暖以后的第一次冷事件,然后就是2008年的南方冻雨和最近的北方暴雪。   这一次寒冬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来看,大概只能排到中等偏冷一些。而且,中国西部的温度还是偏高的。不过,每次冷事件以后,气候变暖都还在继续,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异常中的异常   天气到底是暖了还是冷了再次成为公众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小冰河世纪这一判断因为直接挑战全球变暖理论而备受关注。   丁一汇说,至于是否会进入小冰河世纪,其实是将来气候如何变化的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有三方面:第一是温室效应;第二是包括太阳活动、火山在内的自然的外强迫;第三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的海洋和陆面如何影响大气,预报和研究经常会把握不住。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说全球温度1998年达到了峰值,接着就是一次拉尼娜年,海洋温度变了,温度降了,接着又上升,但还没到1998年的程度。   但从百年的全球温度曲线上看,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   丁一汇院士的判断和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颜宏不谋而合。颜宏表示,虽然目前北半球冬季出现极端严寒天气,但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趋势不会有大变化,不应该把全球变暖的总趋势和今冬北半球出现的严寒天气混为一谈,也不应该认为这两者相悖。相反,这两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全球气候变暖的第一个影响,就是导致地球气候系统出现不平衡,进而引发极端天气。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   一向是避寒胜地的佛罗里达,正遭受着八十余年来的破纪录低温,让这里正值成熟期的柑橘备受考验。备受考验的还有中国的海运,截至目前,渤海海面的冰封已达40%。这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据《南方周末》报道) http://www.hljnews.cn/xw_gn/system/2010/01/23/010539319.shtml 附件2 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 杨学祥,杨冬红 连日来,中国部分地区遭遇罕见暴雪,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暴雪过程整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局部地区突破百年一遇。截至目前,根据各省报道的灾情统计,共有38人因灾死亡。记者13日从民政部救灾司了解到,截至11月13日11时,北方地区降雪过程造成冀晋鲁豫鄂陕宁7省区470多万人受灾。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今年3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由正常向偏暖方向发展,到6月偏暖幅度达0.5摄氏度,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目前仍呈缓慢上升趋势 。 我们在2009年10月14日提出了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09年太阳黑子低值将迎来一个冷冬 二、2009年发生的8级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五、结论和预警 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我们认为,导致气候变冷的原因有四个:其一,历史记录表明,在拉马德雷的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低温冷害。2000年拉马德雷已经进入冷位相,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变冷时期正在开始。其二, 2009年9月30日南大洋发生了地震海啸。其三、2008-2009年处于太阳活动低值时期。其四、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 我们在2009年初就关注下一次不寻常的厄尔尼诺事件,因为它会给全球带来流感全球大流行、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重大灾害 。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冰雪冻灾,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2009年4月全球甲型流感在墨西哥开始向全球蔓延。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还将频繁发生。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三大预警正在被证实的 。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 其二,2008年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 我们在2007年11月20日指出,11月24-26日和12月22-24日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三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最强;12月10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与日月大潮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请关注2007年11月24-27日和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 。 我们在2007年12月9日6时19分发布了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从12月1日至8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频繁发生4-5级地震,7日地震频率加快。全球强震向北半球中高纬度转移的趋势值得关注。自2007年8月以来,7级强震就在低纬度接连发生,低纬度地壳的能量释放已近尾声。请关注2007年12月22-24日最强潮汐组合,12月10日较强潮汐组合。此期间发生的地震、火山、暴风、强冷空气活动等将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大灾害事件。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强震预防关系重大 。 预测实践表明,在强潮汐南北震荡的作用下,极地的冷空气并不是均衡地四面出击,而是集中力量突破一点,逐渐扩大到全球。2007年12月22-24日的强潮汐南北震荡,突破点在美国,从21日起,暴风雪陆续袭击了科罗拉多、怀俄明、得克萨斯、堪萨斯、伊 利诺伊、明尼苏达、威斯康星和密歇根等州,而英国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弱,仅仅出现严重的大雾天气。在后续的时间里,欧洲和中国的冷空气活动应该加强。据预报,二十八日前后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河北,同时也会带来雨雪和大风降温天气,必须关注这一变冷趋势 。 12月30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2月22日冬至之后,太阳由南回归线向赤道靠近,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加强这一效应。因此,冬至到春分,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将成为强化冷空气和地震活动的主角,2007年末2008年初全球最强的潮汐运动将使中国的冬季逐渐转冷,防寒防震不可松懈 。 2008年潮汐A组合是,2008 年1 月6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当月最大值 -27.93813度,2008年1月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强,地震强 。在2008年1月5-6日,6级以上强地震、火山、寒流、暴风雨、强暴风雪频繁发生,这种状况将因8日日月大潮而加强,并可能持续到10日左右 。 继2007年12月22日-2008年1月4日(冬至、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地球近日点)全球最强的潮汐使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之后 ,10-13日中国的冷空气活动逐渐增强,并在19-22日的潮汐C组合达到高潮。要做好预防大风、暴雪、地震和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准备 。 如预测所言,2007年12月21日美国暴雪后20天,2008年1月10日续发了中国南方50年一遇的冰雪冻灾。1月7日美国和加拿大暴雪后13天,强潮汐又再次降临。 同样,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前,美国刚刚发生暴雪:人民网2009年10月30日电 美国中西部的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等地近日连降暴风雪,部分地区积雪超过了一米,很多学校和商店因此关门。这是当地今年入秋后遭遇的第一场大范围暴风雪。气象部门表示,降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当地的公路交通造成严重影响。美联社报道,截止29日下午,丹佛国际机场上的积雪也超过了30厘米,再加上强风不断,数百个航班因此被迫取消。当地气象部门介绍说,过去三天来,怀俄明州的降雪量已经打破了当地10月份常年的降雪总量,而科罗拉多州的降雪量也创造了自从199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我们及时将美国暴雪与中国首次寒潮作了对比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主任张强说,10月下旬以来,大气环流出现强烈调整,冷空气活动加强,且中心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东移冷空气加强南下,引发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张强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对近期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预测经验表明:美国暴雪的前兆和厄尔尼诺的拉马德雷突变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北方数省遭暴雪 38人亡。2009-11-14 02:54:00 来源: 华商网-新文化报(吉林)。 http://news.163.com/09/1114/02/5O22O55P000120GR.html 2. 杨学祥,杨冬红。2009年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发表于 2009-10-14 15:0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2321 3. 杨学祥。2009年厄尔尼诺事件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发表于 2009-8-21 6:32:2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622 4. 杨学祥,杨冬红.强厄尔尼诺敲响了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的警钟. 发表于 2009-6-8 12:54:49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921 5. 杨学祥. 未来全球灾害的根源:不同寻常的下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发表于2008-7-19 8:16:41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668 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683期)。2008年3月2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正在被证实的三大预警:低温冻害、强震和流感爆发。发表于 2009-5-15 7:20:23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61 9. 杨学祥。 暖冬还是冷冬:拉马德雷突变。发表于 2009-9-24 5:46:52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7471 10. 杨学祥. 12月22-24日的强潮汐作用:美国暴风雪和中国英国大雾. 2007-12-25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3.htm 11. 杨学祥. 今年入冬以来最强的冷空气将影响中国大部地区. 2007-12-26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97.htm 12. 杨学祥, 杨冬红. 三次超强热带风暴袭击孟加拉国与强潮汐有关. 2007-11-20 光明网-光明观察.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0/content_699897.htm 13. 杨学祥. 2007年12月10日和22-24日强潮汐预警. 2007-12-9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2060.htm 14. 杨学祥. 严防潮汐B-D组合激发的自然灾害. 2008-1-11光明博客。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8/15740.html 15. 杨学祥. 2008年潮汐A组合正在得到证实. 2008-1-7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115.htm 16. 杨学祥。中国首次寒潮将爆发和美国特大暴风雪(转载及点评)。发表于 2009-10-30 7:29:1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08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742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8433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44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2546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9683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906 次阅读|3 个评论
气象学家遭遇世纪难题:地震与气候变冷的关系
杨学祥 2010-1-24 07:15
气象学家遭遇世纪难题:地震与气候变冷的关系 杨学祥,杨冬红 一、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北半球低温暴雪的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最近指出,今年冷空气暴发之所以如此偏早、持续、频繁,主要有两大原因:   第一,北极涛动出现负位相。从本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开始逐步减弱,向负位相方向发展,即极地气压逐步升高,低压变高压异常。如此一来,原本仅在极地附近绕西风带活动的极地冷空气开始向南蔓延,即通常所谓的寒流。正是此次北极涛动突然出现负位相,致使极地寒流向南沿三条路径侵袭了北美东部,特别是在北美的东南部;北欧和西欧,包括英国在内;东亚,特别是东北亚。 第二,非正常的厄尔尼诺。根据 2009 年 7 月至 11 月的气候特征分析, 2009 年应该是一个厄尔尼诺年,但是进入 12 月后,赤道太平洋的增温中心并没有像原先预测的那样移向中、东太平洋地区,而是停留在了中太平洋,致使西太平洋海洋的海温没有出现偏低现象,偏暖的海温增加大气对流的活跃性,云量增加。这种厄尔尼诺的异常变化导致极地冷涡分裂并长时间偏南,无法尽快返回极地。 北极涛动原因之一是平流层的爆发性增温。为何此次北极涛动突然变成了负位相?大家仍在深入研究探讨,但至少原因之一是来自平流层大气的变化。观测资料显示,在这次冷冬出现之前,平流层在 11 月初和 12 月初产生了两次大的爆发性增温。特别是 12 月初平流层的爆发性增温使暖高压到达极地,将冷涡切分成几股,迫使冷涡流向纬度偏低地区。此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韩国等上演了一幕幕暴风雪灾害。至于平流层变化背后的原因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假厄尔尼诺增加了气候预测的难度。科学家认为这种厄尔尼诺其实是假厄尔尼诺,即看似为厄尔尼诺年,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尔尼诺年。这种异常的厄尔尼诺非常类似于拉尼娜。如此一来,原本就属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本身也变得异常,这就使气候预测增加了复杂性。目前赤道太平洋的增温中心已经从中太平洋开始移向东太平洋。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地冷涡未来强度会逐渐减弱,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期,当 2 月份赤道太平洋增温中心到达东太平洋正常位置时,气候会重新回归偏暖的状态 。 国外科学家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北极涛动指数多为正值。今年冬季,北极涛动指数出现负值情况,造成美国、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认为,这个分析是对的。北极涛动现在是个很低的值,但是究竟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的这个阶段,是仅出现这一个冬季,还是会连续十几个冬季,目前还没有科学定论。   有科学家认为,可能会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处于负位相。这也只是讲的一种趋势,并不是说每年如此。因为在过去一百年,北极涛动是每二三十年处于正位相,每二三十年处于负位相。所以二三十年处于比较弱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未来北极涛动的负位相能维持多长时间,现在还有争议。 现在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年代际气候预测。短期预报有天气图、气候预测有各种模式,而针对几十年的预测却没有很好的办法。国外也是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就是北极涛动很快会变成正值,一种意见认为会变成负值。正是由于没有很准确的方法,大家的预报意见才有分歧 。 与北极涛动对应的是太平洋十年涛动,与北极涛动一样也是每二三十年处于正位相,每二三十年处于负位相。 二、 地震与气候变冷的关系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低空气流正好相反,使中太平洋海面升高。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中太平洋海面反复升降导致地壳跷跷板运动,引发强烈的地震活动。全球强震也有类似的规律。 拉马德雷 ( Lamadre ) 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 . 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在气象学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 PDO ),其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分别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近二十年至三十年。近一个世纪以来, Lamadre 已经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890 年 1924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25 年 1945 年;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发生在 1946 年 1976 年,而暖位相发生在 1977 年 1999 年。 2000 年进入第三周期的冷位相。 Lamadre 是西班牙语母亲的意思,即她是 El Nino 和 La Nina 的母亲。 近十年研究发现, El Nino 和 La Nina 的发生与更大时间尺度的太平洋十年动动 (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缩写为 PDO )密切相关 。 PDO 是近年来揭示的一种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它是叠加在长期气候趋势变化上的一种扰动,直接造成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气候的年代际变化,影响 ENSO 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1976-1977 年北太平洋出现了一次显著的气候年代际突变现象,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才开始对引起这种现象原因予以关注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07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根据资料分析,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1953 年和 2007 年都是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为 18.6 年, 3 个周期为 56 年,构成一个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周期。 1953 年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7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8.5 级以上强震、低温冷害和世界流感大流行频繁发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8.5 级以上强震发生 11 次,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发生 5 次( 1954 年、 1957 年、 1969 年、 1972 年、 1976 年,其中第一年为拉尼娜年,后 4 年为厄尔尼诺年),世界流感大流行发生 3 次(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6-1977 年,当年都是厄尔尼诺年,前一年为拉尼娜年)。 1977-1999 年的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没有发生 8.5 级以上强震,中国东北没有发生严重低温冷害,全球没有发生流感大流行。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 8.7 级强震, 2005 年 3 月 29 日 印尼再次发生 8.5 级强震, 2006 年 9 月 12 日 和 13 日印尼又发生 8.5 级和 8.3 级强震, 2008 年月中国南方爆发罕见的冰雪冻灾, 2008 年 5 月 12 日 中国汶川 8.0 级强震, 2009 年 4 月爆发世界流感大流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萨摩亚群岛爆发 8 级强震和海啸, 2009 年 11 月至 2010 年 1 月罕见的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强震、低温冷害和流感爆发的对应规律非常明显。    20 世纪以来世界八大地震的基本情况 ( 按震级划分和排列 ) 如下:    1 、智利大地震 ( 1960 年 5 月 22 日 ) :里氏 9.5 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 5000 人死亡, 200 万人无家可归。    2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64 年 3 月 28 日 ) :里氏 9.2 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 125 人死亡,财产损失达 3.11 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3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57 年 3 月 9 日 ) :里氏 9.1 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 200 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 15 米 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4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里氏 9.0 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剩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 30 万人失踪或死亡;    4 、 ( 并列 ) 俄罗斯大地震 ( 1952 年 11 月 4 日 ) :里氏 9.0 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5 、厄瓜多尔大地震 ( 1906 年 1 月 31 日 ) :里氏 8.8 级,发生在厄瓜多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 1000 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 - 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    6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2005 年 3 月 28 日 ) :里氏 8.7 级,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 9.0 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 1000 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    6 、 ( 并列 )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 ( 1965 年 2 月 4 日 ) :里氏 8.7 级。地震引发高达 10.7 米 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7 、中国西藏大地震 ( 1950 年 8 月 15 日 ) :里氏 8.6 级。 2000 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印度雅鲁藏布江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 1500 人死亡。    8 、 ( 并列 ) 俄罗斯大地震 ( 1923 年 2 月 3 日 ) :里氏 8.5 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1938 年 2 月 3 日 ) :里氏 8.5 级,发生在印尼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    8 、 ( 并列 ) 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 ( 1963 年 10 月 13 日 ) :里氏 8.5 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 8 、 ( 并列 ) 印尼大地震 ( 2007 年 9 月 13 日 ) :里氏 8.5 级,发生在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按时间顺序, 1906 、 1923 、 1938 、 1950 、 1952 、 1957 、 1960 、 1963 、 1964 、 1965 、 2004 、 2005 、 2007 年发生了 8.5 级以上强震,与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信号一一对应,其中, 1950-1957 年的 3 次强震和 1960-1965 年的 4 次强震对应 1950-1957 年和 1962-1965 年最强冷信号。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2005 年 3 月 19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3 日 印尼 3 次 8.5 级以上大地震,对应 2005 、 2006 和 2008 年初的全球寒流突袭和 2000 年以后的冷信号增强。其中最后一次寒流袭击最为强烈。 全球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 30-40 年代的增暖、 50-60 年代的低温和 80 年代后的迅速增暖,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变一一对应。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其降温的物理机制也很明显 。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的增强,近 20 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建立全球防冷机制迫在眉睫。 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原有重力均衡,失去冰川的陆壳僵均衡上升,增加海水的洋壳将均衡下降,由此引发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并导致全球变冷。气象学家并不了解这一变冷的构造运动原因和机制,所以对突然的气候变冷迷惑不解。   丁一汇院士指出,近十年中,在我国气候变化的暖调中,出现了三首意外的冷插曲,记忆深刻 :   插曲一: 2004/2005 年冬季中国出现了两次大范围寒潮过程( 12 月 22 日 ~ 1 月 1 日 和 2 月 14 ~ 21 日) , 造成长时期的降温和严寒天气 , 改变了从 1986 年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连续出现 18 个暖冬的局面,人们难以适应。寒潮事件的强冷空气来自欧亚北部和北极地区的高纬平流层下部与对流层上部。在寒潮爆发前期,高位涡强冷空气传播到贝加尔湖南侧,并被来自低纬度的低位涡空气所切断,在欧亚地区形成北部低位涡(阻塞高压)南部高位涡(低涡)的偶极型环流。随着低位涡的减弱消亡,高位涡强冷空气沿高原北侧向东南方向移动,当高位涡中心移到中国东部地区,高位涡空气柱在垂直方向上强烈向下伸展,使得气柱的气旋性涡度加强,东亚大槽迅速加深,引起寒潮的爆发( 对应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 级地震和大海啸,死亡人数超过 22 万 )。   插曲二: 2008 年 1 月南方冰冻雨雪天气。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连续四次从新疆入境后沿青藏高原经河南安徽南下,与从孟加拉湾、南海等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在长江和长江以南交汇,形成了冻雨( 对应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2005 年 3 月 19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3 日 印尼 3 次 8.5 级以上大地震造成的海洋表面温度变冷 )。 插曲三:今年冬季华北等地寒潮暴雪天气。主要成因是偏北冷空气(冷高压)直接从北方入境,并很快向东南进入了黄渤海区域,形成东风回流,最后以非常短的路径,把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与北下的冷空气交汇在华北、东北及安徽、山东等地。充沛的水汽加之北方寒冷的温度,就形成了大到暴雪( 对应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萨摩亚群岛爆发 8 级强震和海啸 )。 我们在 2009 年 11 月指出,根据历史记录,就全球灾害变化的趋势而言,萨摩亚 8 级地震引起的南太平洋大海啸可能导致全球气温的逐渐降低,引发低温冻灾,增大流感爆发的强度。我们必须了解这一变化的历史记录和物理过程。我们的低温冻灾预测得到证实 。 三、 假厄尔尼诺和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关系 丁一汇院士指出,今年冷空气暴发之所以如此偏早、持续、频繁,第二个原因是非正常的厄尔尼诺。根据 2009 年 7 月至 11 月的气候特征分析, 2009 年应该是一个厄尔尼诺年,但是进入 12 月后,赤道太平洋的增温中心并没有像原先预测的那样移向中、东太平洋地区,而是停留在了中太平洋,致使西太平洋海洋的海温没有出现偏低现象,偏暖的海温增加大气对流的活跃性,云量增加。这种厄尔尼诺的异常变化导致极地冷涡分裂并长时间偏南,无法尽快返回极地。 假厄尔尼诺增加了气候预测的难度。科学家认为这种厄尔尼诺其实是假厄尔尼诺,即看似为厄尔尼诺年,但实际上不完全是厄尔尼诺年。这种异常的厄尔尼诺非常类似于拉尼娜。如此一来,原本就属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本身也变得异常,这就使气候预测增加了复杂性。目前赤道太平洋的增温中心已经从中太平洋开始移向东太平洋。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极地冷涡未来强度会逐渐减弱,经过 1 月下旬的过渡期,当 2 月份赤道太平洋增温中心到达东太平洋正常位置时,气候会重新回归偏暖的状态 。 事实上,假厄尔尼诺并不是 21 世纪出现的新问题。在 1946-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发生暖冬,反之,这四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严重的低温冻害。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的年份 1955 、 1957 、 1984 、 1969 、 1972 、 1977 、 1984 年也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 8 年的滞后期。 1954 年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和 1955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发生在 1947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 7 年之后, 2008 年中国冰雪冻灾在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8 年之后,这一规律值得深入研究。拉马德雷冷位相是假厄尔尼诺发生的可能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 5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表(据丁一汇, 2008 ) 资料来源:丁一汇。透视 大雪灾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四、 观点和结论   未来世界会不会进入微冰河期?丁一汇院士认为,今天回答这个问题还很难。气候变化是个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可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主要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人类活动。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温室效应是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类是自然外强迫,主要是指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太阳活动是 11 年周期,太阳黑子多的时候,地球收到的能量就比较多,温度就会上升。反之亦然。火山爆发喷发出大量的颗粒物,最重要的是硫化物颗粒物,能够反射太阳光,地球温度就会降低。   第三类是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这五个圈层组成了气候系统。这五个圈层自身变化和相互作用变化都叫做内部变化。这种变化关系是非常复杂,甚至微妙的关系。其中最困难的莫属于这几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内部的耦合变异。这也是气候预测之所以非常难的原因。   自 1998 年以后,太阳活动属于小 M 年,辐射总量极低;火山爆发频繁,太阳热量被气溶胶反射;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赤道中东太平洋温度下降。尽管这四个指标皆为负值,削弱了增温的趋势,无法达到 1998 年的峰值,但是仍处在高峰的位置。所以气象史上讲,最近十年的温度,仍然是 1851 年以来,是第五个最暖的十年。   所以总体来讲,温度变化是曲线而非直线,是叠加了正负因素波动的上升变化。这个波动从 1900 年到现在有两正两负,即 1920 到 1940 年代、 1980 到 1990 年代两个高峰, 1900 到 1920 年代、 1950 到 1970 年代两个低峰。   从三类因素分析来看,按照平均 60 年的周期算,以 1998 为界,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然继续变暖,但遭遇冷事件的风险增加了,冷事件造成的灾害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比如本世纪以来的三次冷插曲正反映了这一特点。那么这个波动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这是气候研究的一个挑战,仍需要综合考虑、分析自然的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多重影响作用,才能得出更准确的气候预测 。 在哥本哈根关于应对全球变暖的争论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北半球突然遭遇了极端冷事件,不免让社会公众对于全球变暖问题感到迷惑。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近期极端冷事件却频繁发生?   王绍武研究员认为,北半球近期极端冷事件频繁发生,可以说是自然变率的结果。 IPCC 以前的评估报告只考虑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除了考虑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外,也开始考虑自然变率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 21 世纪 20-30 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我觉得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但是,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现在对未来的预测,还没有比较好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模式。当时这一观点提出的时候,并不受重视,这个寒冬使大家开始重视研究这个问题。目前大家只是开始重视讨论这个问题。所以世界究竟何时进入寒冷期、寒冷期会持续多长时间、寒冷期强度有多强等问题,还需要严格地研究,才能发表比较确切的预测结果 。 如丁一汇院士所说,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这五个圈层组成了气候系统。这五个圈层自身变化和相互作用变化都叫做内部变化。这种变化关系是非常复杂,甚至微妙的关系。其中最困难的莫属于这几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内部的耦合变异。 郭增建研究员的海洋巨震调温理论,可能发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需要气象界关注和研究。 王绍武研究员认为,北半球近期极端冷事件频繁发生,可以说是自然变率的结果。 郭增建研究员的海洋巨震调温理论是自然变率的一个结果。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冷事件很难改变气候变暖的大趋势。记者:中国气象报 徐丽娜。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 2010 年 01 月 18 日 。 http://www.cma.gov.cn/ztbd/2010zt/2010011801/2010011802/201001/t20100118_57095.html 2. 王绍武,徐丽娜。做世界进入迷你冰河期的结论为时尚早。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 2010 年 01 月 18 日 。 http://www.cma.gov.cn/ztbd/2010zt/2010011801/2010011802/201001/t20100118_57085.html 3. 杨修群 , 朱益民 , 谢 倩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震荡的研究进展 . 大气科学 , 2004, 28(6): 979-992. 4. 吕俊梅 , 琚建华 , 张庆云 , 等 .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 ENSO 循环的特征 . 气候与环境研究 , 2005, 10(2): 238-249. 5. Zhang Y, Wallace J M, Battisti D S. ENSO-like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1900-93 . J. Climate, 1997, 10:1004-1020. 6. Mantua N J, Hare S R, Zhang Y, et al. A Pacific ingterdecadal climate oscillation with impacts on salmon production . Bull. Amer. Meteor. Soc., 1997, 78: 1069-1079. 7.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21 ( 3 ): 1023-1027 8. 杨冬红 , 杨学祥 . 拉马德雷 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9.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1 ( 3 ): 1-8.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 2007,1 ( 4 ): 5-12. 11.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1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1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14. 杨学祥,杨冬红。地震、海啸、低温和流感:灾害链的变化趋势。生命与灾害, 2009 ,( 11 ): 4-7. 15. 杨学祥、杨冬红。 4 种原因可能是祸首。新文化报, 2010 年 1 月 6 日 (第 5 版)。 http://enews.xwhb.com/html/2010-01/06/content_144259.htm 16.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日期: 2010-01-12 来源: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8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到底相信谁: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8)
杨学祥 2009-12-13 06:24
哥本哈根效应从观念到现实:你到底相信谁 2009-12-12 08:44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郑若麟 关键字:气候变暖,Globescan, 气候变化气候变暖派认为,人类工业活动造成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导致了地球气候变暖。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超国家形式,以政治性强制手段,来涉足一个科学上定义尚有争议的课题,是否是一种科学的方式,这值得我们思考。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仅数日,就已经开始产生哥本哈根效应:只要是地球人,可谓言必论气候变化!然而问题是,无论是在法国或世界其他国家,随着哥本哈根大会为全球打开一个气候舞台,激烈的争论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事实上公众对真正在发生的事不但不了解,而且就很有可能在一系列广泛传播的所谓新闻中,形成气候变暖、特别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的定论。   最近法国各大媒体出现了相当部分的反弹,网络更是非常活跃。在主流媒体和网络之间具有如此巨大差异的话题并不多,气候变化是其中之一。事实上,相互矛盾甚至相反的信息不断地在传递给公众,导致公众不得不问:你到底相信谁?   法国《快报》在大会召开前夕公布了尼尔森研究所和牛津大学对57个国家的27000名网民所做的全球民意调查,称全球仅37%的人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比两年前同一调查低了整整4个百分点。特别是美国,从34%降到了25%。只有中国相反,从30%上升到36%。然而几乎与此同时,法国《费加罗报》公布的由英国BBC广播公司和Globescan民意测验所对23个国家24071人所做的调查结果却恰恰相反:64%的人对气候变化表示担忧(比1998年的44%提高了20个百分点),但在中国这一现象却在退步:2007年59%的人关心气候变化,今天则为57%面对如此矛盾的数据,你到底相信谁?   不仅仅是数据,就是在气候到底是否在变暖和气候变化到底是否缘于人类工业活动这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上,也存在着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气候变暖理论之所以被全球媒体广泛引用,是因为它源于一个非常权威的机构:联合国跨政府气候研究专家小组(GIE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创建于1988年的这个小组先后于1990、1995、2001和2007年发表了四份报告。这些报告均有三部分:气候分析、气候变化的后果和政治对策。除了厚达数千页的报告外,还有一份37页的综述,专门提供给政治家做决策参考。变暖派称由于这一机构是由2500名各国气候专家组成的,因此他们的报告和结论是具有权威性的。然而这一小组成员的法国巴斯特研究所教授保尔?雷特却反对这一说法:只要研究一下这份名单上一些人的身份即可知道,其中很多人根本不是科学家。另一位该小组成员、美国马萨诸塞州技术研究所教授理查德?林德增也说,其中很多人是行政和辅助人员。而且很多人并没有被咨询他们的意见。事实上很多专家并不同意该小组有关气候变暖的结论。雷特教授也披露:我认识很多真正的专家,因为不同意该小组的结果而辞职。但他们的名字却一直在这份2500名专家的名单上。参与该小组报告撰写的教授约翰?克利斯蒂说,媒体常常说地球变暖是一个共识,但我作为气候专家,我就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观点。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说认为,近两百年来气候一直在持续上升,上个世纪百年上升达0.76℃。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将会对地球未来一个世纪造成气候上升至少2℃。后果是海洋上升、冰川融化等灾难性的。反对气候变暖论的专家提出,地球气候实际上一直在变化,与人类活动并没有什么联系。之所以会出现近两百年来气候正在变暖的说法,那是因为在此之前地球从十五至十八世纪经历了一段被气候和地理学家称为小冰川期的时期。而在此之前约1100年至1500年地球气候比今天要热得多,史称中世纪最佳时期。气候变暖派将今天气候变暖描述成末日灾难,英国伦敦大学生物地理学名誉教授菲利浦?斯托特则认为,实际上中世纪气候最高的时候,正是欧洲走向富裕时期。而再往前追溯三千年,当时气候也比今天高。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派认为,人类工业活动造成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导致了地球气候变暖。弗吉尼亚州州立大学环境科学教授帕特里克?迈克却认为,过去150年工业活动还仅局限于少数欧洲国家时,是气候上升最明显的,达0.5℃。气候最高是1940年。而到了二战全球工业化发展最迅猛,即西方光荣三十年时期,气候却一直在持续下降,只是到1975后才重新回升。而与此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却在上升。而且反气候变暖派还认为,二氧化碳在大气组成中仅占各种成分的0.054%,本来就微不足道,人类的影响就更小了;造成温室效应的95%的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形成的,而非人类工业活动。仅地球火山爆发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就超过人类所有工业活动外加汽车、飞机等全部释放的二氧化碳总和;甚至动物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超过68亿人口自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所以气候变暖与人类没有关系。你到底相信谁?   气候变暖派最强有力的证据,是从北极冰层钻孔取冰,研究几个世纪以来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大名鼎鼎的环保影片中所描述的两条曲线: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有关,二氧化碳排放越多,气温相应越高。然而反气候变暖派却提出,二氧化碳确实与气候变化、上升有关,但分析两者曲线可以发现,气温升高在先,二氧化碳升高却在后;在气候升高800年后,二氧化碳才随之升高。你到底相信谁?   如果说,上述争议主要集中在科学领域的话,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同样存在着分歧严重的不同说法。气候变暖派指责对方,认为反对气候变暖,是对人类未来不负责任,是对地球―――我们的家园犯罪。他们要求政治家采取行动,不但要约束各国排放二氧化碳的量,而且要建立严格的检查机制,对不遵守未来哥本哈根通过的协议的国家要有制裁手段。反气候变暖派则认为,这是在变相地限制发展中国家获得工业进步,是通过一个人类既不了解亦不可能对其有所影响(指气候)的领域进行变相敛财:利用征收碳税来一箭双雕,既限制了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赶上欧美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又从中征收巨额财富。反气候变暖派认为,人类更应该投入大量金钱的,是反沙漠化、反空气污染(包括灰尘、有害气体但不包括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对人类有益的气体,并非污染)、反滥伐森林、研究再生能源等等有可能成功、而且对人类现实利益非常明显的科研和实践,而非对二氧化碳征税你到底相信谁?   大众传媒不是专家。只有气候问题专家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气候科学是一门新学科,其生命力和不确定性均非常明显。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以超国家形式,以政治性强制手段,来涉足一个科学上定义尚有争议的课题,是否是一种科学的方式,这值得我们思考。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12/12/3071645.html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不容忽视 图 1 1850-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曲线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不容忽视 杨学祥 问题 1 :证明全球在变冷的显著的数据和例证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数据,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地表温度比 1961 年至 1990 年的这 30 年的平均温度 14 ℃ 高 0.54 ℃ ,名列第一位; 2005 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高出 0.48 ℃ , 名列第二位; 2003 年全球表面温度高 0.45 摄氏度 ,位列第三位; 2006 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高出 0.42 ℃ ,名列第六位; 2008 年平均温度高出 0.31 ℃ ,名列第十位。由此可见,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德国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的研究结论证实:全球范围的平均气温在 1998 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纪录。英国哈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支持了拉夫提的观点 。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指出:实际上, 1998 年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没有再继续上升,而是出现了一个自上世纪 70 年代冷期以来增暖过程中最长的平台,即温度连续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振荡,没有继续上升,甚至有下降的倾向。 2008 年,全球还出现了过去 10 年中最低的温度 。 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院士认为,《科学》发表的这篇文章表明,从 1999 年来的 10 年,全球气温并没有再升高,尽管温室气体至少增加了 20ppm 二氧化碳。这个现象或许在进一步强调此前有不少科学家提到过的 65 ~ 70 年的气候周期的作用。上一个周期是从上世纪初开始升温到 40 年代达到峰值,尔后到上世纪 70 年代一直呈降温趋势,而此时段内,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正在快速增加。最近的一个周期从上世纪 80 年代升温到 2000 年前,可能已经达到峰值。接下来到 2030 年,很可能以降温为主。如果这样,即便温室气体增加,升温的一部分也很可能被降温的一部分抵消。关于这个周期,不少科学家都将原因归因于海洋环流的自我调整,而 IPCC 的报告对此却没有考虑 。 问题 2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但科学界的主流声音为什么朝向全球变暖?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深海大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2004 年、 2005 年和 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连续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是 2008 年成为近十年最冷的一年的重要原因。我们在 2005 年提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检验工作得到完全证实 。 近十年全球变暖受到自然力的抑制是客观存在的,但科学界的主流声音却将 2008 年是近十年最冷的一年 改写为 2008 年是第十个最暖年,目的就是隐瞒全球变暖处于停止状态的事实。迈克尔曼对《纽约时报》说:我们一些同事的用词容易引起误解。说是戏法,的确是戏法,但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他引用德国海洋学家马丁维斯贝克的话解释说:我们用戏法这个词,指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而不是作弊,作弊可是科学大忌。在一封泄露出来的邮件中,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小组的主任菲尔琼斯和他的同事们讨论上个一千年里气候变化数据图表。他暗示有一个和他一起研究的科学家隐瞒了全球气温在下降这一事实。另外有一些数据显示,自 1960 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趋势停止;但有另外数据又显示,气温上升的趋势仍在继续 。 事实上,人们可能对 20 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气候学家纷纷惊呼小冰期的到来,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历史资料显示, 1850 年以来,全球温度经历了 2 次降温期,第一次是从 1880 年到 1910 年,第二次从 1940 年到 1970 年 。上世纪 60-70 年代的气候变冷是客观存在的(见图 1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 主流气象学家并没有给出可信的解释 。蓄意掩盖和回避的目的是为布莱尔的政治策略鸣锣开道。 气候问题的政治化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对付发展中国家的两手策略之一:军事上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夺取石油和战略要地,政治上利用主流气候学家的偏见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生存。前者的横行霸道与后者的冠冕堂皇处于同一个目的:与发展中国家争夺生存空间。 徐冠华院士最近指出,有一些科学家对人类活动引起全球变暖这一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阻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而编造的气候灾难故事。这些科学家找出证据证明,在自然进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并不总是和温度正相关。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应提倡多领域出发、多结论并存,给不同的声音以探讨的空间,才能更利于科学的发展、真理的发现 。 与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植物光合作用相反,动物和人类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类活动需要的能量把大量化石燃料转变成二氧化碳,碳排放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印度年人均碳排放量为 2 吨,而美国是 20 吨。鉴于印度的发展水平,任何降低碳排放量的举措都会导致贫困的加剧。 1/3 以上的印度人目前仍没用上电。眼看着西方因高碳饮食而发胖,如今印度却被要求减肥 。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是生存排放和必要排放,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过度排放和奢侈排放。全球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的过度排放和奢侈排放,他们应该承担主要的义务和责任。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组织与国际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于宏源曾分析说,气候谈判归根结底是一场政治谈判,并且指出,在当今世界还未就减排责任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碳关税很可能只是一个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借口 。 问题 3 : 2009 年能排进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并非最热   中新网 12 月 8 日 电据美联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 8 日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示,最近十年极有可能是自 1850 年有记录以来天气最热的十年,而 2009 年能排进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会上表示, 2000 年至 2009 年的十年极有可能是历史上最热的十年,比 1990 和 1980 等年代都要热。   此外,美国宇航局的统计数字, 2009 年可能会取代 2003 年,进入历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五名。自 1850 年以来,另外四个最热的年份分别是 2005 年、 1998 年、 2007 年和 2006 年。 7 日,英国国家气象局还公布了一系列数据,表示自 1850 年以来,全球陆地平均气温一直呈上升态势,且上升速度从 1970 年开始加快 。 气温变化的波动性是不容否定的,温室效应无法解释。 参考文献 1. 顾钢。气候 10 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 2009 年 11 月 26 日 08:45 来源:《科技日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52963.html 2. 王静。评论:全球增温平台与增暖协议捉迷藏?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谈气候变化。 2009 年 12 月 02 日 来源:《科学时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93167.html 3.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6. 钱克锦。气候门仍在发酵。 2009 年 12 月 01 日 14:37 金羊网 - 羊城晚报。 http://news.sina.com.cn/o/2009-12-01/143716698735s.shtml 7. 顾洁,陈晓春。全球变暖,西方国家编造的故事。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09-12-02 10:24:32 http://js.xhby.net/system/2009/12/02/010638312.shtml 8. 关键问题存在严重分歧 哥本哈根恐难如愿。 2009 年 12 月 07 日 02:31 经济参考报。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1207/02317063908.shtml 9. 世界气象组织 : 近十年是自 1850 年以来最热的十年。 2009 年 12 月 08 日 20:1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8/201116738616s.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7242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汇编:阴谋与命运(3)
杨学祥 2009-12-9 06:56
角力哥本哈根:阴谋与命运 2009年12月09日 03:00第一财经日报 冯迪凡 圣诞节的脚步一点点逼近,位于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会址贝拉中心里,43200平方米的范围内,却没有一棵圣诞树。 为了体现谈判的公正和中立,丹麦外交部的工作,细致到了类似的每一个细节上。 然而,这场有着193个谈判方参与的对话,根本无视上述温情脉脉的政治手段,开场就进入了直白的利益诉求和权力对话。 谈判桌上,以美国、欧盟等为代表的大家伙没有完成利益分割,发展中国家以及最脆弱国家的代表们,就只能坐在旁边干等。 他们都忘记了冰川融化后,下游地带里百万居民的生命危险!来自尼泊尔政府代表团的发言人表达了强烈愤慨。 此时,整个哥本哈根会议的焦点,正被以欧盟为首的国家精心设计地聚集在中美两国身上:美国正在试图实现他们用议题绑架中国的企图。 1欧盟欲擒故纵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排放限制,将直接影响到此后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未来,加上欧盟与美国间 同盟还是竞争对手的尴尬关系,这一切都未能给世界描绘出此次峰会的清晰框架。 此次在哥本哈根会议现场,欧盟谈判代表也将他们的忐忑表露无遗:欧盟在会议第一天就收回了其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高30%的提议,理由是中美必须做出更多承诺,来说服欧盟提高其自身减排承诺。 瑞典环境大臣、欧盟轮值主席国代表安德烈亚斯卡尔格伦(Andreas Carlgren)就此表示,中美两国,代表了世界上40%的排放量,在两周前各自同时做出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并不能足以说服欧盟将其减排目标从到2020年减排20%增加到30%。 卡尔格伦也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将这种压力保持到谈判的最后一天,30%是用于对其他谈判方施压用的杠杆,如果我们在游戏结束之前就软弱地宣布什么,我们会削弱最终协议。 卡尔格伦直接指出,哥本哈根会议的未来,基本上取决于中美两国将如何帷幄。 他同时表示,如果下周奥巴马在峰会上不做出更多的让步,他将感到非常吃惊。 对于中国刚刚宣布的到2020年,40%~45%的碳强度减排目标,卡尔格伦表示,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目标还是会造成中国总体显著的排放。 他们还是希望中国朋友能做出更多的减排承诺,卡尔格伦表示,中美两国的承诺目前不能令全球气候变暖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 不过在伦敦,英国首相布朗则不赞成这种谈判手段,他敦促欧盟坚持其30%的减排目标。 欧盟国家内,最大力度推动气候谈判成果的英国伦敦以及哥本哈根现场欧盟谈判代表等多处发出的声音自相矛盾,佐证了欧盟到目前还没有拿定主意。 2奥巴马绕开国会? 针对欧盟的指责,美国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击回应,美国首席气候变化谈判代表乔纳森潘兴(Jonathan Pershing)表示,美国放在谈判桌子上的,是一个与科学数字相协调的减排轨道,期待欧盟也能有个相似的长期减排轨道。 潘兴表示,到2020年,美国将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7%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050则达到83%,这意味着美国将在2025年削减30%,到2030年削减42%的碳排放。 关于此问题,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研究室主任姜克隽曾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对记者表示,减排一定要有技术路线图相支持,美国认为在2020年之后,其碳减排技术会出现重大飞跃,但是这个重大飞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需要让人信服和清楚。 而前中国气候谈判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认为,在2030年以前,关于CCS技术,即使有钱恐怕也做不出来。 不过同天,美国方面也传出了好消息,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如期宣布二氧化碳及其他五种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这为EPA监管主要碳排放来源铺平了道路,此举也将允许奥巴马政府利用《清洁空气法》。 此举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绕过国务院立法,诉诸行政手段治理排放奠定了可能性,是为奥巴马对气候变化政治诚意的最大化表现。 联合国气候变化科学网络主席拉津德帕乔里(Rajendra Pachauri)表示,此举显示了尽管国会议案尚在讨论中,然而奥巴马政府已经显示了他们可以做到什么,且给国会送去了明显的信号,体现了奥巴马在此方面解决问题的程度和决心。 而且,以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克里为首的参议员们,正在起草一份跨党派法律提议,细节有可能最早在2010年初公布。据美国环保杂志EE的计算,有41位参议员会投赞成票或可能会投赞成票,这与规定的60票限制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接近。 目前,联合国方面也在考虑进行最后的磋商环节,与美国国内立法的进展相呼应。 3中美拉锯战 尽管美国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减排诚意,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其力图将中美减排问题捆绑打包的意图却非常明显。 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就表示:欧盟主席国也找我谈,希望中国做得更好。理由是,美国到2020年17%的减排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科学家也计算过,到2020年应减少20%多,到2030年应该减得更多。 但美国人说,如果让美国人做得更多,就应该让中国做得更多。解振华表示,按照公约议定书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现在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阶段,我们的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还有1.5亿人处于贫困线以下,发达国家的人均GDP已经是4万多美元,在完成工业化以后温室气体排放还在增长。 要求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在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的情况下,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没有什么谈判余地。 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得更多呢?解振华表示,对方要承诺出更多的钱和更多的技术。 我现在带来6个行业42项技术,能否在这些方面立即进行资金和技术转让合作?解振华表示,他们说这个再商量,这完全是开空头支票。 现在谈气候变化不是说应该采取的行动,要把强烈的政治意愿转换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振华表示。 此外,美国方面在可报告、可监测、可核实(MRV)问题上,也表示一定要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承诺。 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即完全按照巴厘行动计划的要求来办:发达国家的减排行动和指标、提供资金和技术都要实行三可原则;发展中国家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的行动要接受三可原则。解振华表示,但发展中国家自主采取的减排行动不接受三可原则,以及任何变相的三可原则,中国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都是符合公约和议定书要求的。 由于公布的只是碳强度,有观点指责中国减排力度不够,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会增长。解振华表示:确实会增长。因为公约中明确规定,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和脱贫,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允许二氧化碳的排放适当地增长。 解振华表示,即使没有得到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中国也在采取积极的行动。所有要探讨谈判的问题,中国和77国集团已经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解振华透露,到目前为止,各方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在最后一个礼拜的时间里,两条线的谈判当中,各国还会进一步磋商,找到共识,消除分歧。 解振华表示,消除分歧的前提,还是需要各方做出一定的妥协,这样的妥协一定应该基于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的基础,不能倒退,更不能歪曲,这是中国政府的前提和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中国政府愿意就某些问题采取灵活的态度,但关于原则问题中国不能让步。 实际上,现在的分歧还在于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并轨,取消《京都议定书》。 解振华表示,是双轨制还是两轨合一,这是斗争的焦点。所以今年发展中国家的表态都是要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这是一个非常根本的要求。 4穷国之痛 目前,主要的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减缓排放的行动。 解振华透露,在这个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可能要开一次会,专门由各国政府公布各自的减缓行动,来推动会议取得积极的成果。 印度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已经表示,中、印、巴、南非组成的基础四国已经起草了一份有区别责任原则性的减缓草案,他表示丹麦与欧盟的草案与基础四国的草案有很大分歧,丹麦和欧盟的草案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可以接受的。 解振华也证明了此份文本的存在:别人已经提出来了,那我们为什么不提出一个相应的东西。 如果一旦提出了一个新的东西,那么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有一个准备,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或者基础四国为哥本哈根会谈取得积极的成果所作出的贡献,解振华表示。 除却基础四国对于减缓数字的敏感之外,77国集团内,还存在着大量类似于孟加拉与尼泊尔等倍感迷茫的国家,大会所能承诺的资金援助才是正道。 孟加拉的一位代表团发言人对CBN记者表示,作为最脆弱国家,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生存问题。 不过作为受害国家,孟加拉也在气候变化适应方面做出了一些示范性动作,例如政府出资改善等等,上述人士表示。 尼泊尔代表团的发言人就没有如此乐观,他表示由于尼泊尔深处山脉之中,任何气候改变,都会对尼泊尔有更深影响,特别是冰湖融化现象,会影响到下游人群。他有些愤怒地对记者表示,没有人在意山区国家。 然而在资金援助方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执行秘书德波尔认为,未来三年,发达国家每年应该提供至少1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并实施减排增长及适应战略。发达国家也需明确,他们将如何保持此融资的可预见性和持续性,并明确其长期融资承诺。 不过,英国《卫报》的资深编辑对记者表示,这个数字太少了,与他们之前预期的200亿美元有很大差距。 乐施会高级气候政策顾问希尔表示,在资金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其中双重计算的陷阱,即例如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购买碳减排等行为,不能够被计算成为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削减。 联合国特约观察员苏培健则对CBN表示,他们估计,全球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需要2000亿美元,作减排及适应措施。 相对于富国在金融风暴中用于拯救银行所花的84000亿美元,这笔钱只是九牛一毛。 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special/gbhg/hqgc/20091209/1558670.shtml 发展中国家要求气候协议实行双轨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04:08 大洋网-广州日报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热热闹闹地登了场,但是谈判各方的分歧依然很大。会议前两天,欧盟、美国、中国等代表团纷纷表明各自的立场。美国、欧盟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建立一个绑定的协议,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其中,实施单轨制。这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抵制。在余下的一周多时间里,西方发达国家能否作出实质性承诺,促进会议达成协议,让人心悬一线。   协议机制:双轨制PK单轨制   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   发展中国家:实施双轨制,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作出决定   在哥本哈根会议的许多会场,经常可见两个并列的会议室,一个门上标着KP(京都议定书),一个门上标着LCA(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长期合作行动),这是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典型的双轨制。一个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指定减排目标的发达国家制定2012年之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一个则是就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广泛国家的合作行动进行谈判。   哥本哈根会议后将形成怎样的机制?目前南北方国家之间存在很大的分歧。发达国家主张双轨合并,建立单轨制。7日,欧盟集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其要素的绑定的法律协定。其意是希望建立单轨制,通过达成一个新的协议,将两者合并,并能够将发展中国家也纳入其中。   不过,单轨制的主张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当地时间7日下午,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实施双轨制,哥本哈根会议应按照公约、议定书及巴厘路线图共同但有区别义务的原则,分别对公约和议定书作出决定。如果取消京都议定书进行并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双轨制是发展中国家的根本要求。   各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也均表示《京都议定书》不可替代。我们反对再搞一个具有法律约定的文书,将发达国家的义务和发展中国家的义务捆绑到一起,这违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苏丹代表如是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让步,不会忘记发达国家对气候造成的影响,阿尔及尼亚代表非洲集团发言时称,公约不应受到破坏,《京都议定书》绝对不能终止,非洲集团要求举行透明的、公平的高级别会议。   哥本哈根的产物会是《京都议定书》的替代物?还是《京都议定书》的延续?抑或是《京都议定书》的同胞兄弟?对此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表示,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目标:40%PK25%   发达国家:作出的承诺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有距离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   对于发达国家在2012年~2020年的减排目标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歧也很大。   据解振华透露的信息,目前在两大阵营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提出,按巴厘路线图的要求,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度减排。解振华表示,按照IPCC的建议,到2020年,发达国家至少要减排25%~40%,中国和G77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0%,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小岛国则要求发达国家至少减排45%以上。因为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发展,要有发展与排放的空间,发达国家必须给发展中国家将来的发展和排放腾出更多的空间。   不过,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作出的口头承诺仍远远不够,在减排问题上态度比较积极的欧盟的中期减排目标也只有30%,而且还表示不是无条件的。美国方面,总统奥巴马的承诺估计也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17%,与1990年的基准相比,则更加低。加拿大方面,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作出任何承诺。   就目前发达国家所作的承诺而言,作为一个整体,离到2020年减排25%的最低目标仍然有距离。   支持:含糊PK行动   发达国家: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含糊其辞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要有切实的行动   气候变化公约要求,发达国家必须要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的充裕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国内的减缓和适应提高能力,这也是哥本哈根会议的争议焦点。   然而,至今为止双方的谈判仍然无法达成妥协。发达国家一方面不愿承诺具体的义务,另一方面又想以含糊其辞的承诺诱导发展中国家承诺义务。发展中国家则坚决表示,不再接受任何空头支票。   发达国家到底拿出多少钱,拿出什么样的技术,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来做到这一点,发达国家至今未作出切实的承诺和切实的行动,此次谈判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到底拿多少钱,用来做什么,怎么样管理,怎么样实现,搞什么技术转让,要建立一个制度和机制,实实在在地去做。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开空头支票,根本不落实。解振华表示。   据他介绍,此次中国国家发改委带了6个行业42项技术来哥本哈根,准备和发达国家就能否进行技术转让和技术合作协商,但是对方始终含糊其辞,仍在开空头支票。   检测:接受PK拒绝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   发展中国家: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   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在未得到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承诺的前提下,为了促进会议的成功,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都作出了自己的减缓承诺。   目前,西方国家对此并不认账,一方面,认可发展中国家的承诺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又想极力促使发展中国家作出更大努力。发达国家还提出,发展中国家的减缓承诺也要参与三可(可报告、可检测、可核实),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   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减排不接受三可。解振华表示,中国从1990~2005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7%,2005~2010年,单位GDP能耗还要降低20%左右。这些都是自主行为,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发展中国家得到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减排行动要接受三可,但是自主采取的行动不接受三可。   代表们应为更高谈判奠定基石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UNFCC)执行秘书长德波尔号召谈判代表们在这六天里,必须为部长级谈判及国家领导人的谈判提供基石,以确定国家领导人清晰地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文:本报特派哥本哈根记者方利平、 吴倩) http://news.sina.com.cn/w/2009-12-09/040819218570.shtml 解振华:你没资格要求我 2009年12月09日05:38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字号:T|T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昨日进入第二天。在大会首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交锋依然是主旋律。7日下午,中国代表团在哥本哈根举行新闻发布会,率团与会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介绍了目前的谈判需要解决四大焦点问题。他表示,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减排,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问题上不能再开空头支票。他同时表明,中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减排大国,中国坚持发展权的底线,不会进一步减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应约与德国总理默克尔通电话。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交换了看法。   欧盟要求不切实际   气候谈判8日继续在哥本哈根以多种形式进行。非洲集团、东欧集团、阿拉伯国家联盟、小岛国家联盟、伞形集团、77国集团和中国等,都以闭门形式进行会谈。谈判则以集团对集团的方式展开。   针对欧盟方面要求中国进一步减排,以此来推动另一排放大国美国的减排承诺,中国方面认为,中国减排得力,进一步要求不切实际、不合理、也不科学。   中国代表团团长、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自主采取的行动,没有什么谈判的余地。我跟他们讲,已经谈判了这么多年,公约里要求你要出资金跟技术,到现在为止,资金没有落实,技术没有落实,你有什么资格来跟我提,让我做得更多呢?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8日也再次强调,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关键,是坚持公约和议定书确定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这最后关键时刻,发达国家应率先切实行动。   中方解读四大焦点   解振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代表团希望本次大会成为全球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的开始。不过目前的谈判还需要解决四大焦点问题。   解振华说,首先,发展中国家要求一定要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一些发达国家主张把双轨谈判合并成一条轨道,彻底抛弃《京都议定书》。这就意味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不会有什么实质内容。因此,发展中国家集团在7日上午的大会上纷纷发言,坚决表示要进行双轨制谈判。   其次,本次大会要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是多少。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   第三,按照《公约》和《议定书》的要求,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额外、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后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有关谈判已进行了很多年,本次会议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发达国家开空头支票,到最后根本不落实。   解振华最后说,本次大会的第四个焦点问题,是发达国家提出应讨论发展中国家是否也要作出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排承诺或行动(简称三可标准)。他说,对此,中国明确表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线图执行。发展中国家自觉采取的减排行动,完全不必接受三可标准。   美国仍是最大障碍   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气候变化谈判的高级别官员,德布尔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开幕式致辞时说,他希望这次会议能达成一份涵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协议,这份协议将是所有会议成果的基石。   这份协议最终应是什么样子?各方表达了不同期待。非洲国家集团要求这份协议提供额外、可持续、可预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东南亚国家联盟在一份声明中说,新协议应规定长期行动目标。   欧盟方面认为,此次气候变化大会应达成一份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并包含《京都议定书》的所有基本要素。   但美国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回答问题时,其措辞使很多与会者感到美国希望把这份协议从法律条约降格为政治宣言。有媒体记者认为,美国仍可能是哥本哈根大会达成有效协议的障碍。   77国集团和中国则明确指出,哥本哈根大会不能只有一个类似政治宣言的结果,应为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和提供资金支持做出具体规定,将巴厘路线图落到实处。   (据新华社、央视) http://news.qq.com/a/20091209/000304.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528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转载)
杨学祥 2009-12-3 14:29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转载) 0 推荐 气候10年无变化?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未明显变暖 顾钢 2009年11月26日08:45 来源:《科技日报》   进入11月份,德国以及欧洲的大部分地区虽然阴雨连绵,但气温并不低,丹麦的气象研究所甚至预报,在12月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期间,气温可能会较常年的平均气温偏高1摄氏度。而在中国的北方大部分地区,今年11月份就下起了几十年未遇的暴雪,气温骤降。登上长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紧裹大衣,感叹没想到北京的天气和他老家芝加哥一样冷。   中、美、欧三地气温的差异和人们的感受,似乎预示着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看法也难以一致,至少在科学界是如此。   事实上,全球范围的平均气温在1998年达到了一个高峰值后再也没有出现新的纪录,这是德国基尔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著名的气候研究专家马杰布拉夫提得出的研究结论。地球的气温从20世纪70年代直至90年代末平均增加了0.7摄氏度,之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拉夫提的计算机气温曲线图显示,最近的10多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基本上处于一个平台的位置,没有明显的增加。拉夫提称:地球变暖处于一个暂停状态并不奇怪,不可能年年出现新的纪录。   英国哈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出炉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支持了拉夫提的观点。这份报告显示,从1999年至2008年,全球平均气温仅增加了0.07摄氏度,而不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中所说的0.2摄氏度。如果加上厄尔尼诺和拉尼拉两个气候影响因子,实际气候变化接近于零,相当于停止状态。这份报告也指出,世界各地区的气温变化差异还是很大,例如极地的气温增加了近3摄氏度,这也是导致极地冰川加速融化的原因,但在北美、西太平洋和阿拉伯半岛地区气温却在下降,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略有上升。   通常媒体在报道气候变化方面,喜欢报道极地冰川正在消融,并由此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可能产生一连串灾难的恐怖后果。事实上,极地冰川融化并不代表整个地球变暖,全球气候变化监测网共由517个气候观测站组成,每个观测站在地球上都是很小的一个点,必须利用大型计算机对整个观测区域进行计算。另外地球上还存在许多气候观测盲区,例如覆盖面很大的南北两极只有约20个观测站。哈德利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将极地的气候变化视为全球的气候变化是不客观的。   拉夫提表示:我们必须公开地说明,温室气体造成的温度增加不会接二连三地创新纪录,而是存在自然的上下变化。将个别地区的气候现象,如马里的干旱、中美洲的飓风作为普遍意义的气候变化例子是不合适的。拉夫提指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太多地主观推测气候会一直上升,而事实上气候是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甚至气候变冷也很正常。他称一些研究气候变化的专家喜欢用计算机模型预测百年以后的气候变化情况,却不敢或无法预测10年以后的情况,因为这样的研究没有风险,就像算命大师一样。   拉夫提认为,自然因素是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海洋洋流规律的变化、太阳活动周期以及火山喷发对气候的中期变化起决定性作用。例如1991年6月的皮纳托博火山喷发,使全球气温下降了0.5摄氏度。最近10年人们很少听到太阳黑子活动的消息,是因为太阳活动周期处于低潮,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认为,太阳活动是影响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海洋研究专家,拉夫提注意到太平洋较冷的底层洋流向赤道移动的现象增强,这也可以解释赤道附近气温有所下降的原因。拉夫提称,如果太平洋底层洋流确实是减温因素,在未来的10年内,全球气候还将保持相对稳定状况。   在德国众多的气候研究专家中,拉夫提算是一个非主流观点的专家,大部分的专家还是支持IPCC报告的观点,深信全球气候确实是在变暖,而且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参与编写IPCC报告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变化后果研究所专家拉姆斯托夫甚至和拉夫提打赌2500欧元,称自己一定会赢。对此拉夫提表示拒绝,称:我们是科学家,不是玩扑克游戏。(本报柏林11月23日电) (责任编辑:魏艳)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452963.html 自然力抑制了全球变暖:郭增建的海震调温说得到证实 推荐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 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作者: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字: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全球变冷,自然周期,温室效应,海震调温说 据法新社报道,8月9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但是英国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并称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现有的全球气候计算机模型低估了自然力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英国气象局的专家们调整了原有模型,以便更好地反映诸如拉尼娜现象或海洋水温及水流循环的波动等气象规律对气候造成的影响。他们采用反映海洋及大气真实情况的数据替代近似数据,以获得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间的气候变化预测值。预测结果显示,虽然长期来看,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会迫使气温升高,但是热带太平洋温度较低的寒流及南极海域对气候变暖的抑制,将抵消这十年中前几年全球气候变暖的效应。英国国家气象局科学家道格?史密斯说,这些发现和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模式相吻合。史密斯说,新模型针对全球地表温度得出了远比以往模型精确的预测结果。 该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 自然力为什么在2005-2006年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我们早在2005年就做了理论证明 ,新闻媒体也作了相关报道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 2006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8日遭遇70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8日气温骤降至-2℃,这也是该市自1935年冬的-6℃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7℃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2℃~3℃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7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12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63人死亡,伤者超过1100人,全国共有579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7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18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3月上旬,北京突遭凶猛的倒春寒,六级大风和冰点气温把京城的乍现春光扫荡殆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百年罕见暴雨雪。江西省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武汉人感受了春天里的冬天。南京三月突遇百年罕见降温,最高温度暴跌20.6℃。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 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o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 。孰是孰非,我们等待2005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 。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 由此看来,自1998年以后,中国气温呈逐渐下降趋势;全球气温也难以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1998年6月至2000年8月的强拉尼娜事件和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事件功不可没。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英国科学家关于2009年到2014年之间有几年将会比迄今为止温度纪年史上最热的1998年还要热的预测能否实现 ,取决于此期间强地震海啸发生的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法新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2007年08月13日 09:13:5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8/13/content_6520851.htm 2.杨冬红,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3.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137-140 4.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2006,28(1):95-96 5.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2006,(9):20-22 http://www.bestinfo.net.cn/wcm/bjkw/ztrd/ztrd_wz.jsp?art_id=39833mag_id=153year=2006issue=9 7.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2006年02月05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8.王靓。印度今年冬天70年来最冷 数百流浪汉被冻死。2006-01-10 01:51:55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http://news.163.com/06/0110/02/272STF7P0001121S.html 9.杨学祥。请给出暖冬预测失败一个科学的理由。2005-3-22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3352 10.王小玲, 王启祎. 南半球遭遇夏季低温. 日期: 2005-02-22. 国家气候中心. http://n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ChannelID=2NewsID=518 11.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12.春风。美航空航天局:今年将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一年。2005-02-16 08:13:57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5-02/16/content_2581433.htm 13.未来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期。 2005年10月12日02:38 新闻晨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5-10-12/02387143269s.shtml 14.Doug M. Smith,* Stephen Cusack, Andrew W. Colman, Chris K. Folland, Glen R. Harris, James M. Murphy. Reports: Improved Surface Temperature Prediction for the Coming Decade from a Global Climate Model. Science, 10 August 2007: Vol. 317. no. 5839, pp. 796 799.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488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者鲍德海点评美国未来学家之十大预测
杨学祥 2009-9-6 14:52
学者鲍德海点评美国未来学家之十大预测: 一、奥巴马遇刺: 80% 这将使美国人民极度悲愤,导致国家分裂: 30% 二、出现新经济模式: 100% 这是否预示着西方世界要普遍发生革命,需要一个新的社会、新的结构和新的伦理?但以下要求是明确的:少消费,改善社会关系,加强责任感,不要太自私,生活要快乐: 100% (请注意到这里的东方社会模式) 三、粮食危机的威胁大于金融危机: 100% (苏联就是因粮食问题解体的) 四、人们的思想观念易受外界左右: 100% 人们的生活不仅相互联系着,而且都是现实世界的组成部分。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所有的人都是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请注意这里的东方思维模式) 五、服务业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大批员工失业: 100% 六、全球气候不是升温,而是迅速变冷: 80% 七、互联网瘫痪: 10% 八、太阳黑子袭击造成巨大灾难: 近期50%, 远期100% 九、逼近的克隆人威胁,科学不会停滞不前,但社会体制对科技发展的适应很慢,其结果将是激烈的冲击和冷静的自省: 100% 十、智能外星人得到确认: 80% (取决于是否愿意分享国家机密) 附件: 改革必须有战略突破 于2006-02-1507:06:39上贴   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1月25日撰文指出,西方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如果在中国行不通,在印度也不会行得通。估计到2031年,印度的人口甚至会比中国还多。西方的经济模式在共有30亿人口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在日益融合的全球经济中,所有国家都在竞相争夺石油、粮食和铁矿资源,现行的经济模式在工业国家也不再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 。   莱斯特?布朗宣布了西方经济模式的死亡,这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具有极为现实性的借鉴意义。简单模仿西方经济模式没有出路,中国的经济改革必须有战略突破,必须具有适应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新环境的中国特色。   节约型循环经济模式是深化改革的需要   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人们保护环境,适度消费,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经济过快发展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恶化,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才是尊重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规律,应对挑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选择 。   6年前,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仅有《科学新闻周刊》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   6年过去了,西方国家的高消费导致石油危机和伊拉克战争,中国的高消费导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消费大国。在五大基本商品中,除了石油以外,中国的粮食、肉类、煤和钢铁的消费均超过美国 。在中国威胁论的宣传中,消费黑洞也成为中国的一项罪名,这在世界能源和资源危机的前景下,是一个十分具有蛊惑人心效果的口号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指出,导致当前世界战争的原因是石油,导致未来世纪战争的原因是淡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最终将导致战争,这是一切大国军事政策的出发点。只有节约型的循环经济才是避免战争,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   周光召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压力日益增大。据统计,在世界144个国家的排序中,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位以后,淡水资源量排在55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全国酸雨面积扩大,频率增加,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1%,沙化土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世界平均29.6%),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种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90种。在发展模式上,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决心而且需要科技支持   莱斯特?布朗认为,在新经济调整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将来自能源方面。西欧的风电场、日本的太阳能屋顶、美国迅速增加的油电混合型汽车、韩国大面积植树造林以及自行车在阿姆斯特丹大街小巷大显身手,已经让我们模糊地看到了新型经济 。   深化改革不仅需要政治决心而且需要科技支持,落后的科学技术无法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在新型能源资源中(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和小型水电站等),风电场发展得最快,预示着新型能源经济的前景。风能资源的优点在于:资源充足,成本低廉,用之不竭,分布广泛,洁净而且对气候有利。其它任何能源资源都没有这么多优点。在欧洲,风力发电量足以满足大约4000万人的生活需要。欧洲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大约1.95亿欧洲人的生活需要。1.95亿人大约是欧洲总人口的一半。美国有足够多的风能可以满足电力的需要。美国的风能发电量去年增加了35%,随着天然气价格日益上涨,对开发风能资源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风能发电量猛增。在中国,单单是风能发电量可能很容易就能达到目前发电量的2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为中国科技走进世界先进行列带来机遇与挑战。   我国有丰富的地热、风能、太阳能、和水力资源,及时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不仅能减轻能源需求造成的国际压力,而且能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实现中国的节约型经济和和谐型经济的宏伟目标。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科技投入,不仅关系到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转变,而且关系到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汽车经济已经使我国面临能源异常紧张、国际压力增大、城市交通拥挤、城市规模恶性膨胀、科技创新萎缩和巨额资金外流。现在已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   严格执法增加对破坏环境的活动征税   莱斯特?布朗指出,改变全球经济的关键是调整国家的税收制度。有效的办法是,降低所得税、增加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活动的征税。欧洲在这方面迅速取得了进展。欧洲国家对一些给环境造成破坏的活动征税,譬如二氧化碳排放税、交通堵塞税、垃圾税和市区行驶税等。1999年德国实行了一项四年计划,系统地改变了税收制度。到2001年,该计划使耗油量减少了5%。它还加速了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到2003年仅风能行业就创造了大约4.54万个就业机会,估计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增至10.3万 。这对中国解决环境污染和就业压力具有示范作用。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让人们从向大自然无偿索取的欲望中逐渐清醒。发展是必然的,但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世界在工业文明的诱导中撇弃了生态文明,在单方的辉煌中一步步陷入生态危机的泥沼。中国也未能例外,尤其是经济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牺牲生态环境似乎不可避免地成了经济发展的代价。   商品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已经彻底摧毁了自由贸易的公平性:少数生产者通过破坏世界环境而暴富,把多数人置于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之中。商品的环境成本由谁来买单 ?问题的答案是清楚的:增加对环境造成破坏性活动的征税,让环境的破坏者付出代价。   市场经济本身是没有错的,问题是必须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价值法则和市场交换规则,有一个严格的执法机构和质量检查监督机构。将百万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具有现代公平意识、思维活跃历史清白的大学毕业生纳入执法机构和质量检查监督机构,是维护市场经济合理发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的需要。闲置这些改革开放的生力军是对改革开放成果的浪费,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严格正确的市场经济执法才是避免商品造假和腐败滋生的有效手段,才是引导市场经济走向良性发展的科学之路。   改变不合理的旧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取而代之的是更合理更公平的新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这是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死抱住旧经济模式的市场价值法则是没有出路的,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给这些市场经济的守旧派上了一堂生动的继续教育课:必须认清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新趋势!   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6年前我提出的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世界新经济模式的认同。经济发展与保持生态环境的对立时代已经过去,世界在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西方经济模式以矿物燃料为基础、以汽车为中心、充斥着一次性物品的经济在中国将是行不通的,在印度也不会行得通,在共有30亿人口的其它发展中国家也不会行得通,在工业国家也不再行得通。保持21世纪初的全球文明,取决于向以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实行交通运输多样化的可循环经济转变。为保持经济增长,就要建立新型经济 。   参考文献   1.莱斯特?布朗。美国专家分析:西方经济模式在中国行不通。光明观察刊发时间:2006-2-14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6768   2.王建刚。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呼吁保护环境适度消费。2005年08月20日21:18新华网http://news.sina.com.cn/c/2005-08-20/21186740072s.shtml   3.杨学祥。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科学新闻周刊.2000,(46):18   4.杨学祥。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6(8):1003~1005   5.杨学祥。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地壳形变与地震.2001,21(1):15-23   6.孙可嘉。美研究机构:中国超过美国成全球第一消费大国。2005年2月17日14:43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217/n224322157.shtml   7.包亚明。美国学者用心险恶竟污蔑中国是消费黑洞。《新民周刊》2005年3月7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HIAW/804101.htm   8.杨学祥。从循环型经济到节约型经济。2005-3-9光明观察网络评论。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750   9.杨学祥。生态危机启示录:构建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2005-5-1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2410   10.杨学祥.谁为商品的环境成本买单.中国公众科技网.2004-12-2909:41:21http://database.cpst.net.cn/popul/natur/envir/artic/41229094121.html   11.杨学祥。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2005-8-23光明网-光明观察-网络评论.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778   (编辑:张胜军) 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33232/4115651.html   (责任编辑:强国论坛)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945 次阅读|3 个评论
美刊公布世界十大火山灾难(转载)
杨学祥 2008-12-18 02:59
新华网主页 - 新华科技 美刊公布世界十大火山灾难 没有喷发也危险 2008年08月23日 08:00:30  来源:新浪科技 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火山喷发向来就是可怕与恐怖的代名词,原因就在于它们可以用太多方式给人类带来灾难,例如流动的岩浆、令人窒息的火山灰、湖底喷发引起的洪水、塌方、泥流、燃烧的气体、冲击波、地震以及海啸。即使没有喷发,火山仍旧是一个可怕的杀人武器,1986年发生在尼奥斯湖的灾难就是最好证明。 以下就是美国《连线》杂志公布的全球十大火山灾难:   1. 1980年美国圣海伦火山喷发 1980年美国圣海伦火山喷发 1980年3月,圣海伦火山口便开始冒出蒸汽,火山学家知道这座火山已做好喷发准备,但他们并不确定具体喷发时间。当时,官员们关闭了附近向公众开放的国家森林,但包括旅游点业主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在内的一些人表示,他们宁愿留下来。其他人例如火山学家大卫约翰斯顿(David Johnston)则留在距离火山足够远的相对安全的观测点。 美国太平洋时间5月18日上午8点32分,圣海伦火山开始喷发,除了从火山口喷射出蒸汽和尘土外,山顶也被整整削去了1300英尺(约合396米)。圣海伦火山的一个侧面由满身裂缝的风化岩石构成,由于喷发导致岩石松动,最终形成大规模塌方并产生致命的粉末状岩石云,致使57人丧命,其中绝大多数人死于窒息。喷发过程中,火山灰流入湖水和河流,形成可怕的火山泥流,咆哮着冲向附近山谷,为所到之处带来浩劫。 2.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于1991年6月喷发,共喷射出大约1.2立方英里(约合5立方公里)岩浆,并将一个巨大的火山灰云喷射到20多英里(约合32公里)的高空,也就是平流层。此次火山喷发的规模是1980年圣海伦火山的10倍,在20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1912年阿拉斯加州卡特迈火山喷发。据悉,当时有100万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但优秀的预警系统最终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菲律宾政府从最危险的斜坡和山谷撤离了6万人,美国政府则从附近的克拉克空军基地撤离了1.8万人。 此次喷发将皮纳图博火山削去了850英尺(约合259米),形成一个直径1.5英里(约合2.4公里)的新塌陷破火山口。堆积的火山灰厚度达2英寸(约合5厘米),覆盖方圆1500平方英里(约合3884平方公里)的区域,农作物惨遭掩埋,房顶则披上一层厚厚的尘衣。雪上加霜的是,Yunya台风带来的降雨增加了火山灰的重量,台风和山顶倒塌造成的地震最终让屋顶崩塌。据统计,大约有350人死于这场火山灾难,而房屋倒塌正是主要死亡原因。   3.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 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喷发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这也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火山喷发之一。玻璃一样的熔岩碎片、石块、晶体和灰尘从天而降整整持续了一周时间将位于那不勒斯湾的庞培、赫库兰尼姆、斯塔比亚等古罗马城市掩埋,至少造成3360人死亡,死亡总数可能达到1.6万人。遇难者中包括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当时的他痴迷地观察着这一壮观的自然现象,最终未能逃离险地。 由于留在三座城市的火山灰厚度惊人,它们的废墟直到1748年才被人发现。1961年,人们在火山灰掩埋下的遇难者尸骨孔洞内灌注石膏,以此呈现这些被封闭在石块和泥土中长达19个世纪的不幸者死前最后的挣扎模样。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8/23/content_9614288.htm 美刊公布世界十大火山灾难 没有喷发也危险 2008年08月23日 08:00:30  来源:新浪科技 4. 1783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  冰岛拉基火山 1783年的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形成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熔岩流,当时一条16英里(约合26公里)长的裂缝让一条快速流动的绳状熔岩流的旅程超过40英里(约合64公里)。拉基火山喷出的熔岩数量高达2.9立方英里(约合12立方公里),覆盖了218平方英里(约合564平方公里)的区域。此次喷发断断续续,前后历时4个月。 火山喷出的氟气以氢氟酸形式降落到冰岛地面,导致大量牲畜死亡。据统计,当时有一半的马和牛以及四分之三的羊死于氢氟酸。由于出现大饥荒,整个社会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抢劫行为日益猖獗;最终有四分之一的冰岛人死于饥饿。 被喷射的二氧化硫气体弥漫到更远的地区。整个欧洲被厚厚的雾气笼罩,霾则肆无忌惮地在地面降落,致使数千人死于高温。炎热的夏季过后,随之而来就是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温度较往常低4到9度。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经历了500年来最冷的夏季,农作物大量减产,可怕的饥荒在所有地区肆虐。由于拉基火山喷发,冰岛共有大约9300人丧命,全世界死亡人数可能是这一数字的10倍或者更多。   5. 1586年印度尼西亚克鲁特火山喷发  印度尼西亚克鲁特火山 克鲁特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在过去的1000年共喷发了30多次,发生于1586年的喷发共造成1万人死亡;1919年的喷发将一个火山湖喷入附近山谷,导致5500人溺水身亡。从1926年开始,工程人员挖地道排水,以阻止发生类似灾难。这张展现克鲁特火山上空蒸汽和热气的照片拍摄于2007年11月。   6. 1792年日本云仙火山喷发 日本云仙火山 日本九州岛的云仙火山距离长崎东部大约25英里(约合40公里)。1792年喷发后1个月,这个火山群的老成员Mayuyama火山斜坡倒塌,由此产生的塌方成为岛原市的噩梦。滑落的山体坠入海洋,引发海啸。塌方和海啸共造成超过1.5万人送命,是日本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火山灾难。在岛原市,我们仍可以看到塌方给这片土地造成的伤痕。1991年,云仙火山再次喷发,当时的火山灰流以每小时125英里(约合每小时201公里)的速度冲下斜坡。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8/23/content_9614288_1.htm 美刊公布世界十大火山灾难 没有喷发也危险 2008年08月23日 08:00:30  来源:新浪科技 7. 1985年哥伦比亚内华达德鲁兹火山喷发 1985年哥伦比亚内华达德鲁兹火山喷发 位于哥伦比亚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被积雪覆盖,于1985年11月13日喷发。炙热的火山气体和灰尘融化了冰川,并与融化后的水混合在一起。在顺流而下过程中,泥浆不断捕获沿途的泥土和岩石,体积和密度持续增加。泥石流的厚度最高达到130英尺(约合40米),以每小时30英里(约合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冲向有人居住的河谷,摧毁所到之处的一切东西。 阿莫罗市距离火山口46英里(约合74公里),但在火山喷发开始后两个半小时,可怕的泥浆和石块就已经兵临城下。泥石流在短短几分钟内席卷整个阿莫罗,导致四分之三人口丧命。据统计,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5万人。 8. 1902年西印度群岛培雷火山喷发 1902年西印度群岛培雷火山喷发 位于西印度马提尼克岛的培雷火山于1902年喷发,灼热的火山云笼罩空中,大量毒气四处蔓延,无数火山灰从斜坡疾速滚下。据悉,当时火山灰以每小时100英里(约合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席卷圣皮埃尔市,全市百姓要么被烧死,要么窒息而亡,整个过程仅有几分钟时间。 圣皮埃尔市当时有3万人口,只有两人(也可能是4个)活了下来。更为可怕的是,附近3座城市无一幸免,停靠在港口的16艘船只的船员也同样遭受灭顶之灾。被火山灰烧焦的地方面积达10平方英里(约合26平方公里),共有多达3.6万人丧生,只有30人幸免于难。这些幸运儿当时身在法兰西堡,与灼热的火山云所到之处的人相比,他们的运气显然要好得多。   9. 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 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喷发 喀拉喀托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的巽他海峡,于1883年8月喷发,其产生的能量是规模最大的氢弹试验的26倍。喀拉喀托火山山体崩塌后坠入海洋,产生高达100英尺(约合30米)的海浪,巨大的海浪淹没了数百个村庄,致使超过3.6万人丧生。更为可怕的是,海浪虽然不断减弱,但还是席卷整个世界。 火山喷发后4小时,3000英里(约合4828公里)外的地方仍可以听见类似重机枪的咆哮声。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提供的数据,全世界有超过十三分之一的人听到喀拉喀托火山的怒吼声。喷发过程中,浮石被喷射到34英里(约合55公里)的高空,火山灰10天之后才落到3000英里(约合4828公里)外的地方。成群的浮石在海上漂浮了几个月,空气中的微粒让全世界的落日变成鲜艳的红色。 喀拉喀托火山喷发后半个世纪,一座新火山从海面冒出,也就是所说的安腊喀拉喀托(意为喀拉喀托之子)。喀拉喀托之子仍处在活跃状态,高度每周大约增长5英寸(约合12.7厘米)左右。 10. 1815年印度尼西亚塔姆波拉火山喷发 印度尼西亚塔姆波拉火山 塔姆波拉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部,于1815年4月喷发,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为猛烈的火山喷发。由于这次喷发,塔姆波拉火山的高度骤然之间下降4100英尺(约合1250米),厚厚的火山灰杀死附近岛屿的农作物,大约有9.2万人因缺少食物而被饿死。 火山喷发的粉末状岩石超过36立方英里(约合150立方公里),所形成的火山云至少让全球温度降低5华氏度。这种影响持续了一年多时间,一些欧洲人和北美人将1816年称之为没有夏天的一年。持续的饥荒导致大量无辜人丧命。(孝文)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8/23/content_9614288_2.htm 表 1 歷史上重大的火山爆發 年份 火山名稱 死亡人數 主要情況 AD79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 3360 熔岩與火山灰把龐貝城和附近市鎮埋蓋,留下不少屍體化石。 1586 印度尼西亚克鲁特火山 10000 在过去的 1000 年共喷发了 30 多次,发生于 1586 年的喷发共造成 1 万人死亡。 1631 意大利維蘇威火山 3500 爆發後有泥石流,更有地震和海 附近城鎮,約二萬人死亡。 1783 冰島拉奇 9350 持續八個月,令四分之一人口死亡。主要餓死。 1792 日本九州雲仙 14300 火山崩塌,引起海嘯。 1815 印尼塔博羅火山 92000 持續噴出的火山灰,可把香港填高 150 米 ,方圓 五百公里 漆黑三天,威力相當於20 萬枚原子彈,引起旋風和海嘯。主要餓死。 1882 印尼嘉能根火山 4011 高溫氣流及泥石流 1883 印尼克拉卡托火山 36417 最劇烈的爆發,近五千里外也聽到聱響,掀起四十多米高的巨浪,使三萬人淹死。 1902 加勒比海皮貝利火山 29025 吐出高溫氣流,先驅散空氣,再使海面焚燒,約三萬多人遇難。 1912 阿拉斯加加德曼火山 噴出 15 公里 長的熔岩,為北美洲最大的爆發。(該處人口少) 1919 印尼吉力火山 5110 泥石流 1943 墨西哥帕里庫廷火山 從平地突然一夜冒起 40 米 ,一年後增至 460 米 ,九年後才停止。 1980 美國聖海倫斯火山 61 氣溫升至 800 ℃ , 130 公里 範圍內漆黑一片,火山下陷了 400 米 。 1982 墨西哥欽喬鈉爾火山 2000 火山灰升至二萬米高空,形成 三公里 厚的火山灰雲層。 1983- 1984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 1985 哥倫比亞內華達德魯茲火山 25000 熔岩溶雪,十多米厚的泥石流,以高速沖淹城鄉,二萬多人死亡。 1991 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 350 于 1991 年 6 月喷发,共喷射出大约 1.2 立方英里 ( 约合 5 立方公里 ) 岩浆,并将一个巨大的火山灰云喷射到 20 多英里 ( 约合 32 公里 ) 的高空。喷发的规模是 1980 年圣海伦火山的 10 倍,在 20 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位居第二位,仅次于 1912 年阿拉斯加州卡特迈火山喷发。此次喷发将皮纳图博火山削去了 850 英尺 ( 约合 259 米 ) ,形成一个直径 1.5 英里 ( 约合 2.4 公里 ) 的新塌陷破火山口。堆积的火山灰厚度达 2 英寸 ( 约合 5 厘米 ) ,覆盖方圆 1500 平方英里 ( 约合 3884 平方公里 ) 的区域。 2006 巴布亚新几内亚塔乌鲁火山 2006 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 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默拉皮火山 6 月 8 日上午 9 时 5 分 和 9 时 45 分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绵延数公里,周边地区民众纷纷逃离。 2006 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 4 2008 年 2 月 7 日 厄瓜多尔首都基辅以南 130 公里处的通古拉瓦火山继续喷发。 6 号开始喷发出浓烟和火山灰迫使附近的 1200 多名居民紧急撤离里,通古拉瓦火山最近一次喷发是在 2006 年,汹涌的熔岩,曾经淹没了附近多个村落,并造成至少 4 人死亡数千人被迫逃离。 2006 美国克利夫兰火山 2007 留尼汪岛熔炉峰 2008 智利柴滕火山 休眠 9000 年之后,智利南部的柴滕( Chaiten )火山于今年 5 月苏醒,开始一系列的火山喷发,喷射出来的火山灰冲向天空数公里高,柴滕镇距离此火山 9.6 公里 ,全镇被降落的火山灰和洪流毁坏殆尽,镇上 4500 人只得逃离家园。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震后的火山喷发:气候变冷的新证据
杨学祥 2008-12-12 14:18
大震后的火山喷发:气候变冷的新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智利南部的 Villarica 火山分别在 1907 年和 1961 年爆发,而该国在 1906 年和 1960 年分别发生了两次大地震。(图片提供 :David Pyle ) 1. 地震后的火山爆发将会出现一个峰值 一项针对 20 世纪发生的两次最大地震进行的分析表明,地震后的火山爆发将会出现一个峰值,有时甚至引发距离震中几百公里之外的火山活动。研究人员指出,并非所有大型地震都会造成火山爆发,但是这项研究意味着在那些地震和火山活动很频繁的地区,例如印度尼西亚,在大地震后很可能会出现火山爆发。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一次大地震所释放的相当于数百万颗核弹的能量激荡着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同时必定在地表深处的岩浆中激起波澜。实际上,早在 1835 年,查尔斯达尔文便推测了地震触发火山爆发的可能性。并且之后的研究也将地震与震中附近的火山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英国牛津大学的火山学家 David Pyle 和同事 Sebastian Watt 以及 Tamsin Mather ,对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断层沿线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历史记录进行了研究。其中,研究人员特别关注了过去 150 年来的数据,这里面包含了分别于 1906 年和 1960 年发生在智利南部的两次大地震后者更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的一次地震。研究显示,与正常情况相比,在这两次地震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有 15 座火山有的甚至距离震中 1000 公里 的爆发频率翻了四番。 Pyle 表示:我们确信这一分析结果是真实的。他说:在智利南部,找不出这样一个火山爆发的峰值与大地震无关的证据。研究人员在即将出版的《地球与行星科学快报》中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Pyle 认为,以此为基础,科学家将能够更好地跟踪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该国在 2004 年发生了一次特大地震,在 2005 年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在 2007 年又发生了两次地震的火山活动。在苏门答腊岛的 36 座活火山中,有的火山已经爆发,它们都毗邻与地震相关的断层。 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 Thomas Parsons 表示,这篇论文将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地震与火山关系背后的机制。 Parsons 强调,如果后续的工作能够将余震与火山活动联系起来,则将改进科学家预测火山爆发的能力 。 2. 中国曾夏季飞雪 火山喷发造成黑暗世纪 图片说明:公元 6 世纪的一次巨大火山喷发造成了全球性气候变冷。(图片来源: Getty ) 公元 6 世纪,西方处在拜占庭帝国时期,中国处于南北朝至隋朝时期。当时的很多历史记录都描述了昏暗的天空、变冷的气候及灾荒瘟疫。比如来自爱尔兰的文档显示,公元 536 年后数年生计艰难;而中国当时也有夏季飞雪的记录。 科学家研究这种现象的成因已有 20 余年。树木年轮显示,当时的树木生长速度由于寒冷的气候而变慢。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气候变化?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争论不休。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小组近日有了新的突破,他们称,公元 6 世纪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正是它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导致了饥荒、瘟疫及文化冲突。相关论文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上。 科学家认为,大型火山爆发后,空气中会形成一层尘罩( dust veil ),导致气候变冷。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从格陵兰岛冰层和南极冰盾中发现了火山喷发的特征指纹,日期精确地指向公元 533 536 年。研究人员认为火山喷发发生在 535 年,之后 536 年影响到了北半球。 指纹表现为硫酸盐离子,由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硫构成。这也意味着一些科学家认为的陨星碰撞导致的气候变冷学说无法成立,因为陨星碰撞不太可能产生硫,除非碰巧击中了富硫矿。 硫酸盐层在南北半球均可见到,这意味着此次火山喷发很可能发生在赤道附近,而火山灰散布到全球各地。不过,只有北半球发生了气候变冷,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南半球气候变冷的相关地质数据。 论文合著者之一、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古气候学家 Keith Briffa 表示,任何常规的数据解读都会指向火山喷发,只不过先前无人能够发现清晰的证据。他同时表示,公元 6 世纪的这次火山喷发很可能是过去 2000 年来北半球最剧烈的火山冷却事件。 另有些科学家则表示,这次冷却事件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作物歉收和阴郁的天空。公元 541 年左右,一场瘟疫肆虐了从南亚到北欧丹麦的区域,给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沉重打击,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大约 40% 的居民死于这场浩劫 。(科学网) (《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doi:10.1029/2007GL032450, 2008 , L. B. Larsen , K. R. Briffa ) 3. 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变冷   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很可能预示着地球气候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快速地发生变化。英国开放大学的文森特与合作研究人员南希和史帝夫模拟了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火山喷发-- 1783 年冰岛 Laki 火山喷发产生的酸雨情况,那次火山喷发造成欧洲大面积农作物受灾。   文森特说:我们知道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烟雾中的颗粒将太阳光反向回宇宙,而其形成的大量云层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这都可以使这个星球在一两年里气温下降。这其中的物理常识是妇孺皆知的。我们的发现显示,火山喷发对气候还有另外一个间接的影响:源自火山喷发产生的硫酸可以大量减少大气层中温室的气体。由此产生的最极端的结果就是导致地球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内气温下降。   史帝夫说: Laki 火山喷发后的在 9 个月内产生的二氧化硫的总量是现在西欧国家一年排放量的十倍还多。所以,一次火山喷发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研究人员还发现,类似的喷发还可以引起湿地地区微生物之间的战争:硫酸盐还原细菌抑制了通常情况下可以产生温室气体甲烷的微生物。换句话说,这种硫酸盐还原细菌会在与产生甲烷的微生物的战争中取胜,从而导致地球降温。   文森特说:我们在苏格兰东北部莫雷地区的一泥炭沼泽中进行了上述模拟实验,该地区在当年受到 Laki 火山喷发的严重影响。我们发现,甲烷散发量的减少持续了几年,一直到了酸雨结束。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甲烷的散发要需要许多年才能恢复,甚至超过了就目前所知火山对大气影响时间的长度。   研究人员现在认为,火山对地球大气的影响可能要超过我们过去的想像。火山对湿地温室气体的调节作用可能要大过现代工业所产生的酸雨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是甲烷气体的最主要来源,而世界上大多数的湿地都远离人类的工业生产。但是,地球上大多数的湿地都位于火山活跃的地区,如印度尼西亚、巴塔哥尼亚、堪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即使有些湿地距离火山非常远,如斯堪的维亚和西伯利亚,也会经常受到来自冰岛类似 Laki 火山喷发的影响。   文森特补充说:地球气候在史前曾经有一段时间受到火山喷发的影响。这种相互作用在 5000 万年前特别严重,当时由于地球表面大面积分部的湿地产生了大量甲烷,形成了地球温暖的气候。在那个时候,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后在上述机制的作用下就可以迅速地改变地球的气候 。 orginal link : http://tech.tom.com/1121/1122/2005620-222511.html 4. 苏门答腊未来 30 年或发生 8.8 级大地震 科学家从珊瑚礁内层研究出苏门答腊西部岸外 700 年来的地震史,从中预测未来 30 年内极可能发生高达 8.8 级大地震,最坏的情况可能再次引发大海啸,受波及的地区有超过 100 万人口。   一组来自美国、台湾、印尼和新加坡的地质学家发现,苏门答腊西部岸外的明打威群岛( Mentawai Islands )一带,过去 700 年来的地震周期为 200 年左右,而在去年 9 月发生的矩量级 8.4 地震,相信是接下来一系列大地震的前兆。   身为研究员之一的新加坡地球观测与研究所主任西凯瑞( Kerry Sieh )教授日前和媒体分享了研究结果,研究报告也获选在美国权威期刊《科学》发表。   明打威群岛下方是巽他大型逆冲区( Sunda megathrust )的一部分,逆冲区全长 6000 公里 ,从缅甸、苏门答腊、爪哇和峇厘岛岸外数百公里向陆地潜没。   西凯瑞透露,科学家目前将苏门答腊岸外的逆冲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北部一个长 1600 公里 的部分在 2004 年崩裂,引发印度洋大海啸。   在 2005 年 3 月接踵而至的第二次大地震,处于印度洋大海啸崩裂部分的下方。去年,位于明打威群岛底下的其中一部分又断裂,引发几次地震,其中一个达矩量级 8.4 ,但在这个部分和在 2005 年地震断裂的部分之间,还有一部分完好无损。这一部分最后两次崩裂并造成强震分别在 1797 年和 1833 年。   为了预测这个部分的断裂时间,科学家在明打威群岛的北巴盖( North Pagai )、南巴盖( South Pagai )和锡波拉( Sipora )三个岛屿收集珊瑚礁样本,并从它们的骨骼生长线了解过去 700 年的水位变化,从中得知这里约每两百年就会发生一系列地震。   在过去的地震发生前,印度板块不断潜没到苏门答腊底下,使岛屿跟着下沉,而珊瑚礁则生长在海底。当板块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崩裂时,断裂的部分就会像被释放的弹簧往上弹,岛屿的海拔因此升高,而珊瑚礁则因突然露出海面而枯死。 科学家于是研究珊瑚礁生长和突然死亡的周期,发现过去 700 年有三个地震周期,平均使岛屿的海拔升高 1 公尺 到 2.5 公尺 左右,而去年的地震仅导致海拔升高 73 公分 ,因此那可能只是更大规模地震的前兆 。 5.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将导致火山喷发和气候变冷 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短周期的对应关系是: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 2008 年初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8.5 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 1889-1978 年,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0 次,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 。 20 世纪共有 4 次 9 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 1952 年 11 月 4 日 堪察加发生 9 级地震, 1957 年 3 月 9 日 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 9.1 级地震, 1960 年 5 月 22 日 智利发生 9.5 级地震, 1964 年 3 月 28 日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 9.2 级地震(每次间隔约 4 年) 。 1952-1964 年特大地震滞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 5 年,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 9 级特大地震滞后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约 4 年,按此数字特征, 2009 、 2013 、 2017 年及其前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大,最大潮汐也有准四年周期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 1889-1924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发生 6 次,其中, 智利南部的 Villarica 火山在 1907 年爆发,而该国在 1906 年发生了大地震。 在 1946-197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 8.5 级的地震,其中, 智利南部的 Villarica 火山在 1961 年爆发,而该国在 1960 年发生了大地震。 1889-1924 年和 1947-1976 年都是全球低温期。研究发现,苏门答腊未来 30 年或发生 8.8 级大地震 。 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在 1978-1999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0 次,对应全球温暖期。 2000-203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 3 次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 2004-2018 年为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大震后全球降温的一种合理的解释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 深海巨震降温说 理论, 2005 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英国牛津大学的火山学家 David Pyle 和同事 Sebastian Watt 以及 Tamsin Mather 针对 20 世纪发生的两次最大地震进行的分析表明,地震后的火山爆发将会出现一个峰值,有时甚至引发距离震中几百公里之外的火山活动。研究人员指出,并非所有大型地震都会造成火山爆发,但是这项研究意味着在那些地震和火山活动很频繁的地区,例如印度尼西亚,在大地震后很可能会出现火山爆发 。因为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变冷,所以,这项研究为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爆发后的全球变冷提供了又一个确实可靠的地球物理机制。 关注气候变冷的预警得到更多科学研究的证实 。 参考文献 1. 群芳。地震来了,火山爆发还会远吗。资源网。发布时间: 2008.12.11 来源:科学时报。 http://www.lrn.cn/technology/znykj/200812/t20081211_306801.htm 2. 梅进 / 编译。《地球物理学研究通讯》:中国曾夏季飞雪 火山喷发造成黑暗世纪。 2008 年 3 月 13 日 ( 气象港 *20080313*wz529* 朝霞 * 自科学网 - 新闻 2008-3-12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 。 http://qxg.com.cn/n/?fc=ndcid=1nid=17841 3. 全球变暧杞人忧天 火山喷发导致全球变冷。世界经理人科技 TECH.ICXO.COM ( 日期: 2005-06-21 09:09) 。 http://tech.icxo.com/htmlnews/2005/06/21/617569.htm 4. 陆彩霞,郑琇瑜。苏门答腊未来 30 年 或发生 8.8 级大地震。( 2008-12-12 )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x/yx081212_502.shtml 5.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1996. 135~138 6.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 99,209 7.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  刊发时间: 2008-02-04 10:48:39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8-4-26 9:17: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024 9. 张家诚 , 李文范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 1986. 186-188 10.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11.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12.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13. 郭增建,郭安宁,周可兴。地球物理灾害链。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 111-114,146-158 。 1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15.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16. 杨学祥,杨冬红 . 2004-2018 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发表于 2008-5-10 11:08:2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36 17.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2004-3-23 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2004-3/23/1122001.htm 18. 杨学祥 . 近 10 年来属今年最冷:尊重事实还是尊重权威?发表于 2008-12-11 4:00: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5062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5: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