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行为心理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疫情时期你就不能少摸脸吗:摸脸行为的科学探究
panfq 2020-3-18 10:30
要点:一、摸脸:人类易犯的小毛病; 二、摸脸行为:科学家的探究; 三、停止摸脸的小技巧 一、 摸脸:人类易犯的小毛病 在新冠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公共卫生官员们鼓励人们寻找握手之外的非接触方式,建议市民在佩戴口罩、及时洗手之外,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避免接触眼睛、口鼻等等,以防传染新冠病毒传播。 建议少摸脸?这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生活细节问题,但好像不那么容易做到。不仅普通人不易做到,连提出这些要求的官员也出尔反尔。请看这些美国官员们的表现: ▲ 美国卫生官员舔着手指在翻文件 美国加州的这位公共卫生部主任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郑重告诫:疫情时期别摸嘴、鼻子和眼睛,然而她自己接下里的举动就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她刚说完,就蘸着口水翻起了文件。才说疫情期间 “ 不要摸脸 ” ,她自己就错误示范了。 ▲ 众议员亚历山大多次触摸自己的脸 同样,这位议员在向记者发表讲话的视频中,同样呼吁人们不要摸自己的脸。但大量的社交媒体用户随后发现她在视频中多次触摸自己的脸。 当卫生官员们提议不要摸脸的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宣称“ 我已经好几个星期没摸脸了 ” 。 但 照片显示他这话是在吹嘘。在过去一周内,他多次摸过脸。下面这张照片显示他摆出若有所思的姿势,手指支撑着脸颊。 ▲ 特朗普在会议上摸脸 由于此类的事件的频繁发生,美国媒体发布了更多相关官员犯类似错误的视频。这些官员一边用手摸着自己的脸,一边又告诫民众不要这样做。 别光顾笑话别人。你可能没注意到,当你在笑话别人的时候,你自己的手也不知不觉地上了脸。奇怪,人类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要理解这一点,须借助科学家们的理论解释。 二、 摸脸行为:科学家的探究 从预防病毒的角度来看,有一点应该是清楚的: 你的手不是你的朋友 。公共卫生官员一再告诉我们,手指触摸眼睛和嘴巴,容易接触到新的冠状病毒。但要遵循这个建议并不那么容易。因为无论是地松鼠,还是人类胎儿,都有不停地摸脸的行为。我们怎么会有这种不卫生的习惯?请看科学家们的探索。 一项小型研究发现,医学学生在一次讲座中 平均每小时触摸 23 次脸 ,或者每 2.5 分钟触摸一次。这一发现,就像医学期刊上的许多其他发现一样,提出了一个简单而相沿成习的观点:它告诉我们,我们都是一群肮脏的自我接种者 ;希望让我们停止这一接种。但对于这种行为,还有另一个研究机构试图触及其起源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人类(和我们的近缘种)之间是否存在这种不卫生怪癖的 进化基础 ?用沾有细菌的手指摸脸的行为是来自生命之树的枝头绽放的原始冲动? 我们确实知道,你很可能在 你出生之前就开始用手抓脸 了。胎儿在子宫内会用胎手摸其胎脸,这一公认的事实引起了科学研究的兴趣。最近的一项研究, 对 15 名妇女,从怀孕的第 24 周到第 36 周期间进行了超声波检查, 结果发现,当这些 妇女报告有紧张感时,胎儿更可能用左手摸脸 。同一研究人员发表了另一小型研究的结果,指出吸烟妇女所怀的胎儿可能比不吸烟者的胎儿更容易触摸自己的脸,尽管这一发现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压力会激发一种触脸的冲动,这一观点从 对成年人的研究 中得到了一些支持。德国的一项研究分析了 10 名年轻人在完成记忆测试时的脑电活动(测试时有来自扩音器的刺耳声音)。研究者分析令人不快的声音、手抓鼻子和脸或下巴的动作以及随后大脑活动的变化之间的联系,进而推测 “自发的摸脸”有助于人们调节情绪。这些研究 结果是否与上述情况(尤其与胎儿用左手摸脸)相吻合,这仍然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虽然是头疼的问题,劝你不要真的抓耳挠腮!! ) 显然,这种行为并不局限于人类。如果你从未见过狗用前肢捂住鼻子,或是睡觉的猫用爪子捂住眼睛,那么你可以通过最近的在线 动物模因 ( animal memes )找到这些可爱的动物。然而,我们这些毛茸茸的哺乳动物朋友触摸脸的确切原因仍然难以破解。 20 世纪 70 年代发表的一项关于地松鼠自我梳理 ( 梳洗 ) 的详细研究表明,松鼠的 “洗脸”行为可能与气味有关。作者注意到松鼠用前爪“洗”他们的脸,雄 性松鼠在打斗中扑向其他雄松鼠之前,经常这样做。他认为,这可能有益于啮齿动物从分泌腺 向全身散发气味的一种行为。 我们不认为人类会互相传递气味,更不用说为了这个目的而揉脸了,但一项初步研究表明, 摸脸可能对我们也有社会意义 。在 2015 年发表在 eLife 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以色列科学家将志愿者连接到测量透过鼻子的空气流量的装置上。他们没有告诉参与者这件事的原因,还秘密拍摄了志愿者与人见面和握手的过程。实验表明,志愿者们经常在和其他同性握手后把手放在鼻子上。当他们这样做时,通过他们鼻子的气流加倍。根据科学家的说法,这表明受试者不是在搔痒,而是在测试他们遇到的人的气味。当然,目前这样做会更困难,因为病毒当前,建议不要握手! 摸脸行为的演变虽不算是一个新的谜题,但要破解还是比较费神的。 1984 年一篇被高引用的论文指出,在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中, 左手比右手更容易触摸面部 。他们的猜测有点大胆:因为左手可以充当一个指针,指向面部左侧的情绪,而这情绪又源于大脑右侧。那篇论文试图把许多松散的点联系起来,但它的主要发现(更不用说它的理论)还没有被证实。举个例子: 1984 年论文的作者们提出,大猩猩( gorillas )、猩猩( orangutans )和黑猩猩( chimpanzees )和人类一样经常触摸他们的脸,而猴子 “很少摸脸”。 后续研究不同意这一观点:猕猴( macaques )似乎也会摸脸,而且经常摸脸。 后来的研究也对灵长类动物之间的 面部接触主要是左手的观点 提出了质疑。 不过,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1970 年,一位精神病医生写了一篇文章,描述了一个习惯于摸脸、特别是爱摸嘴巴周围的病人,他指出, “在婴儿期的第一个月,嘴巴与 手之间的动作协调与喂养过程有关。 ”最近的研究试图测量 婴儿的脸是如何接收到感觉反馈的 ,以及这种反馈是如何促进喂养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工具来测量早产儿接触面部时的脑电波,并得出结论,这种感觉能力 “对于婴儿出生后的 头几天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 有趣的是,同样的研究人员最终在超声波图像中发现, 当准妈妈压力很大时,胎儿可能会用左手触摸自己的脸 ,他们也发现了证据,表明处于发育后期的胎儿会 张开嘴 ,期待着触摸自己的口腔区域。作者怀疑子宫内的这种行为是否可以作为 大脑发育的一个指标 , 而大脑发育是喂养行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胎儿和新生儿在熟悉自己的嘴巴时应该触摸到自己的脸,那为什么我们在成年后还要继续拉扯嘴角呢?我们鼓起的腰围证明了我们非常懂得吃。但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当我们用手指捂住眼睛或拽嘴角时,我们正在挖掘一种与其他物种共有的古老的行为倾向?在这迷人的世界 ,存在着各种可能性。以十年前的一份报告为例,在英国科尔切斯特的一个动物园里,一群卷尾猴开始做捂脸动作(人类在表示震惊、尴尬、生气时才有此行为)。 同样,当一些美国人看到白宫官员对目前流行的冠状病毒(Covid-19)管理不善时,是否会做出同样的捂脸动作呢?! 三、停止摸脸的小技巧 看来,触脸的冲动与应对压力有关,人类的这一行为相当古老,有一定的进化基础。搁在平时,只要你的手是干净的,偶尔触摸一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非常时期,还是以少摸为妙。因为从早到晚,我们的手会接触很多东西,比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地铁栏杆等。病毒,包括新冠病毒,可以从那些被触摸过的表面通过我们的指尖进入鼻子、嘴巴或眼睛。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没事儿时会不经意地用手摸脸、口,甚至揉眼睛。大多数人平时觉察不到自己摸脸的坏习惯,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才意识到我们是多么频繁地触摸自己的脸。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题为《预防新冠病毒,从停止摸脸开始》的文章。文中引用一些医学教授、皮肤病学家、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的建议,总结了停止摸脸的四个技巧: 1、 手边准备一盒纸巾 当你想挠痒痒、擦鼻子或者调整眼镜的时候,用纸巾而不是直接使用手指。 2、 找到使你 摸脸 的原因 当你难以控制摸脸的行为时,可以暂停这一动作,想一想是什么使你要去摸脸。一旦知道你何时、以及为何要触摸脸部,处理这个根源就是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发现眼睛干涩时会揉眼睛,那么请使用眼药水;如果你正在用手托住下巴或调整头发,就要意识到这一点。把便利贴粘在家中或桌面上,也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3、 让你的手有事做 当你的手被其他物体占用,这可以减少触摸脸部的次数,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触发事件。当然,不要忘记定期消毒和清洁那些物体。如果你没有压力球,你可以把双手固定在腿上,或者找到另一种积极用手的方式,这样你就不会像以往那样常摸脸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建议,使用香皂或护手霜也有帮助。当你把手靠近脸部时,这种香气可以使你更加意识到你的行为。 4、 放轻松 美国西北大学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教授斯图尔 ·尚克曼 (Stew Shankman) 认为,人们应该尝试减轻各方面的压力,而不是过分地担心自己摸了哪儿。压力会影响你的免疫系统,压力越大,身体抵抗感染的能力就越弱。尚克曼担心,使用 仪式性行为 (例如每次摸脸时都会用系在手腕上的橡皮筋弹自己一下)的后果。尝试专注当下,进行冥想和正念练习,专注于呼吸,这些比仪式性行为更有效。 “事实上, 只要你的手是干净的,触摸脸部就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自然行为,这并不是世界末日。 参考资料: 1 A Public Health Official Warned People Not To Touch Their Face Due To Coronavirus — And Then Immediately Licked Her Finger 2 Can't Stop Touching Your Face- Science Has Some Theories Why . wired.com. 3. How to Stop Touching Your Face - The New York Times 李智: 四个技巧!预防新冠病毒 从停止摸脸开始 .中国网
个人分类: 心理学|5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理论与类脑计算方法(一)
热度 1 wangwd301 2017-1-14 15:42
从数学形式上,建立神经生理学和行为心理学之间的活动模式映射的对应关系,是神经科学、行为科学和认知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始终致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机制研究的核心,还是实现类脑计算的基础。基于神经振荡和相干振荡模型、竞争和近邻学习算法、神经信号采样定理的皮层神经工作机制数学建模,本文提出了脑科学的三个基本假说,建立了一套大脑皮层编码的理论框架,该理论能够将神经生理学现象与活动模式 ( 如皮层放电、细胞联结、皮层 - 次皮层联结、振动、同步振动、感受野、功能柱等现象与活动模式 ) 和行为心理学现象与活动模式 ( 如听觉、触觉、触觉、知觉、本能、记忆、回忆、认知、动作等现象与活动模式 ) 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类脑计算框架。 关键词 :神经元 神经元组 振荡 相干振荡 竞争 近邻 学习 感受野 投射野 神经采样 神经编码 一、引言 神经元具有快速地响应、简单地加权非线性运算、精确地表达外界刺激模式,并将外界刺激响应传送其它神经元或机体的其它部分,做出行为心理反应的基本功能,它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基本构筑单元。神经元既有结构和功能的动态特性,又有时间和空间的动态特性,它们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其具有可塑性的突触耦合实现的,这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神经元的简单的有序的编排构成了完美的复杂的大脑。因此,神经元与神经元组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建模,对于建立大脑皮层编码的理论框架、研究大脑及其功能和发展智能机器,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神经编码理论建立的生物学机制包括四个方面: (1) 神经元的行为 。神经元具有两种不同的状态,即抑制与兴奋。神经元的膜电位可以出现抑制后的反冲,这意味着神经元具有刺激不响应期。神经元放电期间膜电位阈值具有自适应性。 (2) 突触的行为 。触突对神经电信号进行空间整合和时间整合,即联结加权整合。触突联结的强度具有可塑性。突触具有多种联结方式,如电的,化学的,单向的,双向的,连锁的,兴奋的,抑制的等。突触还具有延时特性和疲劳特性。 (3) 神经元网络的行为 。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通过更多突触彼此相互连接而成非线性网络,具有非线性系统的广泛特性,如容错性、自组织等。 (4) 其它的生物学证据也受到传统的神经编码理论的重视,如感受野、功能柱、等级描述假说 (Hubel Wiesel , 1965) 等 。在现有的神经建模理论中,几乎很少有理论利用了后面的神经元及其网络基本特征。 传统的神经编码理论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和大脑的: (1) 学习、记忆、联想、存储、计算、容错等能力, (2) 鲁棒性、自适应、自组织等机制, (3) 非线性,非局域性,非常定性等特性。因此,传统的神经编码理论主要涉及现代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现有理论已经非常之多,如 McCulloch-Pitts 神经元模型(简称 MP 模型)、感知器与多层感知器、 Hopfield 网络、自适应谐振理论、自组织理论、并行分布式处理 (PDP) 理论、深度学习网络【】等。传统的神经编码理论应用场合主要集中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分布式控制和智能控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机器人等领域。 但是,这些理论存在一些致命弱点: (1) 祖母细胞的存在, (2) 不能与行为联系起来, (3) 循环论的困惑。 神经编码理论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新发现的生物学证据的引入,如脑区间神经通讯是动态的双向交换 (Edelman 1978, 1989) ;皮层中的脑区之间存在着回路 (Fellman Van Essen, 1991) ;脑区中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密集和迂回的互联 (Kisvarday Eysel, 1992) ,其中一些迂回互联解剖上以发散方式投射 (Zeki Shipp, 1988) ;皮层中高层脑区神经元直接驱动低层脑区神经元 (Mignard Malpei, 1991) ;神经元和神经元组的振荡及其之间的同步振荡的存在 (Jagadeesh et al 1992, Gray Singer 1989, Kreiter Singer 1992, Eckhorn, et al. 1988, Gray et al. 1989, Eckhon et al., 1988; Nelson et al.1992, Eckhon et al.1988, Nelson et al., 1992) ,通常同步振荡的频率和相位范围 40 - 60Hz 和 +/-3ms(Gray et al. 1992) ;神经元组的边界和感受野具有动态特性;等等。 目前,神经编码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研究大脑的知觉、意识、注意、认知、心理活动等及其相应行为。业已出现的理论、假说和模型包括: (1) 生态心理学的直接知觉不变性和不变性知觉调谐 (Gibson, 1966, 1979) 的理论; (2) 神经达尔文主义的神经元组选择理论 (Edelman, 1978) ; (3) 皮层振荡和同步振荡假说 (Crick Koch, 1990, 1991,1994, 1995, 1996) ,其中心论断是意识可能产生于大脑皮层的某些振荡,这些振荡在神经元每秒放电 40 次便成为同步振荡; (4) 局部场电位方程 (Wilson Cowan, 1972, Schuster Wagner 1989) ; (5) 个体神经元时间相关模型 (Abels 1991, Bernader et al.1991) ; (6) 返折标测 (Reentrant Mapping) 模型 (Spons Edelman 1989, 1991,1994) ;等等。这些体现新的发展趋势的理论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不够合理地描述神经元的电生理行为; (2) 不能模仿单个神经元的振荡行为; (3) 不能考虑时间整合问题; (4) 不能很好地将生理学和心理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根据神经振荡和相干振荡模型、神经信号采样定理、竞争和近邻学习算法,本文建立了一套合理的生物的神经编码理论框架。 二、神经编码理论 在论述类脑计算框架之前,我们首先介绍合理的生物神经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基本理论概念,它们包括神经振荡和相干振荡、近邻和竞争学习和神经系统采样的数学理论和模 型 ,这些模型是复杂的模式表达的核心,也是神经计算和认知计算的基础 。这对理解文中的皮层编码理论框架非常重要。 1. 振荡和相干振荡 所谓的神经振荡和相干振荡是指,神经元同步放电形成神经元组局部振荡,不同皮层区域的神经元组之间相干振荡,前者是神经元同步放电,实现了刺激信息和执行信息的时间编码和频率编码,即不同时刻产生不同频率的神经信号,并被传输到不同脑区或人体的其它部分;后者是不同脑区的神经元组之间同步振荡,实现了刺激信息和执行信息的空间编码和通信编码,同一时刻不同脑区同时产生的神经活动同步和关联,并被联合执行相同的任务。 大脑皮层是如何能够执行这样的振荡和相干振荡,在数学模型上应具备怎样的特征呢,数学原理和物理学机制在下面我们给以建模和仿真。 一个好的合理的神经元及其网络的数学建模,基本具备三方面的特征:其一,能够通过大量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基本加权计算联结成复杂网络;其二,能够与外界的其它系统相互作用,如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准确地表示感觉输入模式,并将计算结果转化为执行动作的行为输出模式;其三,无论是输入模式,还是输出模式都是脉冲放电的方式,且运行速度快速。鉴于此,我们在文献中建立了一个合理神经元及其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振荡和相干振荡的特点,它更为合理和与实际的生物神经系统接近。 基本假设:大脑皮层的振荡和相干振荡是计算和表达的输入、输出和通信(三位一体)的方式,振荡是特征提取的计算 , 相干振荡是模式选择的表达,振荡和相干振荡的发放率变化供后处理。这就是说,感觉信号刺激引起神经元组振荡及其相关振荡就是对感觉信号的计算和表达所产生心理活动和认知行为的选择性结果。
个人分类: 类脑计算|38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书会之经典诵读----网络行为心理学
热度 1 mafeicheng 2011-11-14 22:33
带读人:陈潇俊 2011.11.13 › 亚当 · 乔伊森著 . › 任衍具 , 魏玲 译 .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0-09-01 › 这本书中,作者亚当 · 乔伊森博士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 本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网络行为心理学研究的鼎力之作,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社会中人的行为,更充分地利用网络并认识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 › 心理学与网络 › 工具可以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完成任务的方式(甚至任务本身的性质)以至于广泛的社会变化。“媒介作用” › Example :一张购物清单 › 网络心理学( cyberpsychology) 的关键所在:相对于类似的 FtF 交流,借助媒介的交流很可能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需要理解媒介交流所涉及的基本心理过程。 › 从工具到行为 › 技术作为媒介会产生社会的及心理的影响。一种特定的技术会导致特定的行为模式。 › Why ?认知心理学家吉布森引入“示能性”的观点。物体或环境、特性、行为。 › 传递社会行为的不同媒介具有不同示能性。理解工具与行为之间联系的五个维度:同步性、传递的线索、带宽与费用的限制、匿名的水平和类型、排他性。 › 同步性:讨论或谈话实时发生或延时展开。电话(同步)、信件(异步)。 › 传递的线索:交流技术传递的社会临场感或线索的数量可以被排列成一个连续体(信函 、 电话 、面对面交流) › 带宽与费用的限制:用财政和带宽的术语来讲,对心理学和 Internet 而已,另一个因素是互动的费用。如早期电报信息的按字收费。 › 匿名性:通常指“缺乏可识别性”。 › 发送者 —— 接受者的排他性:在以技术为媒介的交流中人们是否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 网络交流:聊天,聊天室,世界新闻组网络系统,电子邮件,多用户网络游戏,视频会议。 › 媒介交流的模型: › 技术决定论 › 模型假设:“交流媒介的不同特征(如视觉匿名性)会导致不同的心理或行为”。 › 关注交流过程中视听线索的作用以及失去这两种线索后将会发生什么。 › 两个类别: › 一、线索过滤( cues filtered out,CFO ) › 二、自我关注取向( self-focus approaches ) › 线索过滤取向模型 › 一、社会临场感: 1960 年代末到 1970 年代初,伦敦大学首次以团体的方式对媒介交流进行研究。 学者研究出发点 —— 与 FtF 的交流相比,人们在电话交流中会失去什么。结论:听觉讨论比面对面讨论导致更多的观点变化。 › 社会临场感理论的解释: › 肖特提出社会临场感理论: 人际间的态度主要通过视觉线索传递,而言语通道仅包含了参加者之间任务导向的认知材料。交流对象在互动中的突显性以及随后人际关系的突显性是交流媒介的一种客观性质,即为“社会临场感” 肖特认为:交流媒介的社会临场感越高,交流者之间的关系就越亲密。 Argyle 和 Dean 的亲密感 —— 平衡理论:一种亲密形式的增加会导致另一种亲密形式的减少以调整平衡并回到均衡状态。 然而肖特认为,因视觉线索而降低的亲密感不会导致言语行为中的亲密感的补偿性提高,所以电话由于缺少视觉线索,亲密感比面对面交流的低。 › 二、社会线索缩减 针对计算机中介交流,萨拉 · 基斯勒和她的同事在 1980 年代就提出线索过滤取向,是迄今发展最完善的理论。确定了对交流的社会背景有贡献的三类变量:地理的、组织的和情境的。静态线索(个人外貌、环境),动态线索(非言语的交流行为如点头等)。 › 斯普劳尔 斯基勒的研究发现:典型的电子邮件开头问候语的长度仅仅是典型结束语的 1/3; 一个月内在电子邮件上看到了 33 条不良信息而在对面对面的互动中只见到 4 条。 › 结论:通常当社会背景线索强时,行为是相对倾向于关注他人的、有差别的和受控制的。当线索弱时人们会觉得是匿名的,而倾向于表现出相对以自我为中心的和放纵的行为。 三、去个体化 › 在心理学领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90 年代。菲利普 · 津巴多( Philip George Zimbardo ): 它是一个复杂、假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系列先行的社会条件导致了对自我和他人知觉的变化,并因此使通常意义上受限行为的阈限减低。在一定的条件下违背适当社会规范的行为就会发生。 › 先行的社会条件包括:匿名性、减弱的责任感、群组规模,超负荷的感觉输入、新奇的或非结构化的环境。这些条件因特网都满足。 › So, 因特网上的去个体化将导致更大程度的自我表露。 › 自我关注模型 › 前一模型虽然重要,但该模型倾向于通过一个去个体化的过程来引发自我关注的变化。 › 另一种模型取向:主张计算机中介交流中固有的视觉匿名实际上是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人们的自我关注。 一、双重自我意识: › 早期理论家的观点,人类有两种基本的意识状态 —— 客观的自我意识和主观的自我意识。关注内部世界、关注外部环境。 › 进而区分为个体性自我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和公众性自我意识(身体外貌) › 研究发现:与 FtF 交流的用户相比,采用计算机中介交流系统的用户具有更强的个体自我意识和较弱的公众性自我意识。 › 二、去个体化效应的社会身份解释和计算机中介交流 › 由赖歇尔( 1984 )提出。基于人们的社会身份对去个体化作出解释。 › 社会身份理论:社会身份取决于所属群组,当一种社会身份凸显,我们会比较自己的和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以符合标准,自我刻板印象。 › 对去个体化效应的社会身份解释最强有力的支持来自斯皮尔斯等人的一项研究。 › 对群体成员的资格、视觉匿名性进行操纵,对比分析。 › 实验结果使得他们认为:当社会身份凸显,视觉匿名性将促使个体遵从群组规范,而当个人身份凸显,同样的视觉匿名性会减少社会规范的影响促使个体坚持自己。 › 不同于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观点是涌现过程的观点 : 即使用户尽最大努力去避免这种情况,可是用户的意图和交流媒介之间的交互作用仍然能够产生不能预见的且不希望发生的不良结果。 › 个体的因特网行为与消极面 › 第一个消极后果:网络成瘾。 › 该词最初由精神病学家 Ivan Goldberg 提出( 1991 )。而金伯利 · 杨是最先开展此实证研究的研究者之一。 › 格里菲斯认为网络成瘾的六个标准是: 突显性、情绪的变化、容忍度、停止使用的症状、冲突、复发。 › 因特网的 3 个潜在令人上瘾的特征:匿名性、便利和逃避 › 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 —— 行为模型: 第二、网络论战及反社会行为 有人将网络论战操作定义为: › 无礼的言论 › 诅咒或调情 › 激烈的言辞 › 向他倾诉个人的情感 › 吹嘘 其他操作定义包括亵渎、“印刷上的能量”(如惊叹号)、辱骂、诅咒和一般的负性情感等。 › 对网络论战的解释 一、线索过滤取向:社会背景线索的缩减和既定规范的缺乏导致了网络论战。文本快速转换、黑客亚文化以及基础理论。 6 个关键性心理特征 › ( 1 )时间和信息加工的压力 › ( 2 )调节性反馈的缺乏 › ( 3 )难以对信息进行强调 › ( 4 )地位和职位线索太少 › ( 5 )社交匿名性 › ( 6 )计算机中介交流不成熟的规范。 二、对网络论战的社会身份解释: 在某些情况下,虚拟群组内的网络论战是一个以及确立的或正在发展中的规范,因而是正常的,当网络论战在一个不规范的群组里爆发时意味着在尝试为一个群组确立具有竞争性的规范。 三、对网络论战的自我意识解释: 个体性自我意识使个体更有可能将外在事件视为针对自身的;很可能只有通过互动的过程才能引发网络论战。(即使激发用户放纵的消极交流所需要的条件都已经具备了但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促成结果 。) 四、个人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和网络论战: 斯莫伦斯基等发现:放纵交流在成员彼此熟悉的群组内更加盛行。静媒介的某些方面或许能引发或助长网络论战但是还需要考虑到用户特征以及网络论战所依赖的媒介。
299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行为心理学中很欣赏的一段话
chushixiyu 2011-3-7 21:38
关于选择的一段解释的话。很有道理,看了这个之后,我再去想平时人们常常评论的,某某某,很武断,某某某,很果断,怎么怎么得。之前就一直觉得这样简单的评论似乎有点不合适,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觉得这段话很好的解释了选择的缘由。所谓,果断,武断,只是对结果反推过来的而已,可以说是了了了。 进而,能够正确的认识选择,进而合理的做出选择,这就可以了。 人,是理性动物。 而理性,生来就是以自我为动力,是人用来实现自我的工具。 作为一种最高形式的心理活动,理性,是人的实践智能的集中体现。 理性在人的自我需要与环境现实之间,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理性的功用,即在于指引人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与环境达到一种中介即平衡状态,最终实现自我的目的。 从理性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意义上说,理性,只是为了改善人的适应行为而存在。 离开了与行为的关系,理性,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只有理性,最终决定人的行为。 对于人的行为,不应把它看作是孤立的和独立的事件来研究,而应把它看作是以理性为灵魂的人的一种积极的和继续进行着的一部分。 由于人的行为只是全部潜在于可能性领域内无限多的行为中的一个,所以,它,是一种选择的结果。 而决定这一选择的,正是人的理性。 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理性,必须对人的一切行为作出选择。 因为,人,是自由的。 对自己行为的自由选择,正是自由的具体表现。 人的前途,永远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是自由的,是无所依靠的,人,必须自己创造自己,这,就使得选择总是成为孤独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个脱离一切的、象大海中的孤岛一样的天地,时刻都被一种根本的、永恒的、难以排遣的孤独所包围。 这种孤独,就是选择的孤独。 因为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是孤独的,人,只能在可能性中,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并表现自己。 然而,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对未来无法把握,这,就使得选择又总是成为烦恼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种左右为难、心烦意乱的苦闷之中,时刻都被一种朦胧无际的、无法驱散的烦恼所包围。 这种烦恼,就是选择的烦恼。 烦恼意味着,人,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因为,人是自由的,人的行为既然完全取决于自己的选择,不受外界的支配和影响,人,就必须对自己所作的一切行为,负有完全责任。 但是,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责任尚未确定,而人,又必须对自己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下作出的选择负起完全责任,这,就使得选择又总是成为畏惧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种害怕被与之对立的世界遗弃、作弄、伤害的恐惧之中,时刻都被一种没有具体对象的、不可避免的恐惧感所包围。 这种畏惧,就是选择的畏惧。 选择的孤独、选择的烦恼、选择的畏惧,总是三位一体,附着于选择的过程中,浸透人的心灵,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犹如被抛如无穷的孤独、烦恼、畏惧的深渊之中,总是处于一种想要作出选择,却又害怕作出选择的惶恐不安的状态,而不能合乎自然地生活。 人,正是在这种状态下,体会到追求超越,以求人的行为与人类精神及自然法则取得和谐,从而,达到心灵的宁静、神圣的安详。 这,就使得人的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得以形成。 由于人之所以处于惶恐不安的状态,其根源,即在于人的精神对自我的执迷与专注,因而,摆脱这种困境的唯一有效途径,即在于通权达变,放下小我,脱离自我中心,也就是转移焦点,一心去予,集中注意于自我以外的事物,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事心存宽厚,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从而,毫无痛苦地从选择的状态中超脱出来,融合一个真实的世界。 这,就是忘我。 人的最高选择,总是指向超越的。 人只有忘我,将个人生活汇合于人类全体的生活之中,为理想、为信仰、为事业、为正义而献身,为人类的不断进步作贡献,人才能超越个人的存在,而达到普遍的存在,超越有限,而达到无限,超越为自我奋斗,而达到为人类全体自由而奋斗,从而,无所忧愁,活得满意,活得无拘无束,活得自然,活得有希望,获得稳定而又和谐的快乐。 因此,人所追求的自然和谐的实质,也就是忘我。 忘我,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境界。 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是生命适应的最高形式。 追求自然和谐的意象,就是推动一个人脱离自我中心,服务社会,投身理想、信仰、事业、正义之中,为追求人类美好的幸福和未来而奋斗的强有力的内驱力。 个人以为,不能总是活在别人的眼光中,要有自己的认识,开阔自己的眼界,相信自己的选择,当困难袭来时,勇敢的接受,奋力的拼搏。
1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