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梅花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宫粉梅
njzhaoxm 2016-3-7 13:56
宫粉梅,蔷薇目(Rosales),蔷薇科(Rosaceae),杏属(Armeniaca)。是梅花栽培类型中品种最为丰富的一个类型。宫粉梅花复瓣至重瓣,呈或深或浅的红色。宫粉梅是观赏型花梅,开花繁密,花色淡红,尤其难得的是能散出较为浓郁的清香。 南京梅花山、梅花谷种植了成片的宫粉梅,近日正是宫粉梅盛开季节,在此分享几张周末拍的几张照片。(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19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南博院老茶馆听曲所感
热度 1 GuHong052D 2015-3-15 19:19
13 年9月份来到南京,至今已有一年半了,期间去过南京博物院3次。这周五和实验室的几位师兄在6点不到就起来了,就为了去梅花山踏青 —— 逃门票(6:30—18:30之间门票70 ¥ ,其余时间点免费,非常人性化,方便了梅花山附近的广大居民晨练和晚游)。看看梅花,看看美女,膜拜膜拜重八兄弟(朱元璋),之后在梅花树下找片草地掼蛋,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吃完午饭,在大师兄的建议下,于是乎就去转转南博院,由于之前来过几次,也就随便转了转,转完历史馆稍加休整一下(太困了),就去参观了民国馆,在离老茶馆门口几米处听到了昆曲的声音,咦!这不是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吗?!当时还心想非物质遗产馆什么时候开始把昆曲公放了?进去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老茶馆不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吗?现在这个社会还有?!从那两位“戏子”穿的行头判断这唱的也不是什么《牡丹亭·游园惊梦》,而是《长生殿》,顿时心中大喜!南博院竟然还有这么个好东西,下次一定要来这听曲。 于是乎,今天下午就一个人跑去老茶馆喝茶听曲去了,消费不高,最低消费也就10 ¥ 一杯茉莉花茶,这茶虽不是什么上等好茶,但是有这小曲听着也是不亦乐乎啊!让我有种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感觉,这种生活在当时也就“有钱人”才享受的了啊!在小的时候也有去看过戏,每逢哪个大村接“老爷”时,必会在“本村”请剧团唱几天戏,这对我们小孩来说就是“好日子”——大人就会给钱我们买吃的,实质上就是看吃!当时也小,根本听不懂那些“戏子”在唱些什么,就感觉好玩。而且当时的戏台等环境无法与老茶馆相比,在农村基本没有专门的戏台,也就在接“老爷”的前一天用几张八仙桌和其他的一些东西在“本村”场地大的地方搭个临时戏台,看戏的基本上是自带板凳;请的剧团也就是县/市级的,像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这种有名气的想读别想了。 由于我家地处鄂皖赣三省那个三角地带,所以黄梅戏比较受当地居民的欢迎,小时候也就和大人听黄梅戏,像民间四大传 说 — —《 牛郎织女 》《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都看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开始接触网络了,也就接触了其他的剧种(当然,没有网络也可以接触到,像CCTV11就播放各种其他的剧种),随之也就知道了越剧,慢慢的就不再喜欢黄梅戏,感觉黄梅戏哭剧太多了。记得看(听)第一部越剧——吴凤花和单仰萍的《虞美人》——是在高二那会,就感觉越剧的腔调很好听,其次服饰也很漂亮,上大学之后的就在网上观看了更多的越剧。总的来说,我个人更喜欢南戏(越剧、昆曲),南戏相对北戏(京剧)而言更柔美婉约。可这种喜好周围的人很不谅解,感觉我就是一个怪胎,年纪轻轻怎么会喜欢听戏呢?这不是老年人才喜欢的吗?!唉!你提前进入老龄化了!年轻人喜欢听戏怎么了?难道这还有年龄限制?只有老年人才适合听戏?听戏是一种娱乐还是一种文化娱乐,其次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些戏剧表演艺术家也是在年轻或更小那会就开始接触学习戏剧表演,而非中老年,其次那些艺术家也是需要观众的,光有舞台没有观众,这也是不完美的,属于自玩型。 此外,南博院的这种模式挺不错了,充分的体现了“博”,博物馆就应该这样,特别是地方性的,不仅要有历史文物,还要有体现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这样才会使博物馆更有生命力! 另附:2015年3月南博非遗表演类项目演出安排 http://www.njmuseum.com/html/News_content@NewsID@5aec648a-25a0-457c-ad8c-09cc28a77596.html
2079 次阅读|1 个评论
喜看云梦庐主人赋新词——抛砖引玉记实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4-3-9 12:40
2014-3-6 23:59 我还是情不自禁百度一下,果然都对,其中有人说做强调实际动作,作表示抽象动作,我特别认同。做作业即典型。 2014-3-7 16:04 谢谢蒋老师。 我又独自上山了。唯有梅花美人在心头,惦念不忘,挥之不去。 此情可感可佩,我欲代兄赋词一首。 她红颜薄命,来日无多。(此处省去12字),呵呵。 兄何出此言?她年年盛开,年年开春之先,我欲醉眠拥抱此美人都来不及啊。 此季非彼季,此花非彼花,非时不我待马不停蹄不能再睹芳容,就像那个梦露,那个晓旭,那个红梅。如(阁下申请)国家基金,不抓紧,徒呼奈何! 2014-3-7 19:13 梅花依然是梅花,今年有别于往年。中心史还是中心史,(此处省略10字),西心史还是西心史,(此处省略22字),因为高三角的生命底边很长,顶高肯定很高呀!呵呵。 清平乐 游梅花山 (2014-03-07 22:46:06) 标签: 云梦庐词 永华兄近来独自进山探梅多次,只因梅花萦绕心头,惦念不忘,挥之不去。余感佩不已,特填《清平乐》一阕代赋。 梅花开了, 信步孙陵道。 玉缀枝头千样好, 香满黄昏岭表。   漫山一片云霞, 尘埃半点无遮。 不忍此中离去, 流连只为梅花。 ( 作者修订版) 梅花开了, 自有新妆巧。 玉面朱唇方一笑, 香满林间岭表。   漫山一片云霞, 尘埃半点无遮。 不忍匆匆来去, 流连只为梅花。 云梦庐 http://blog.sina.com.cn/lewchang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2676 次阅读|1 个评论
金陵采风之二:春游梅花山
jlrlmylt 2012-11-14 21:44
春节过后,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 “ 百花谁敢雪中开,梅花独领天下春 ” ,素有 “ 花魁 ” 之称的梅花,以冰肌玉骨、傲霜斗雪、凌寒留香、冠领群芳的品性历代以来受到人们的钟爱。南京赏梅的最佳去处,莫属东郊的梅花山了。 梅花山,原名孙陵岗(又名吴王坟), 1929年中山陵园成立后,孙陵岗辟为中山植物园的蔷薇科花木区, 开始植梅。 1944 年 , 汪精卫 病死 日本 后葬于孙陵岗,因南京六朝以来就有赏梅的习惯,将此地改名为梅花山。解放后,梅花山开始大量植梅,目前,万株梅园占地 400 余亩,有 230 个品种, 13000 余株梅树。其中, “别脚晚水”、“南京红”等品种最为珍贵,“单瓣跳枝”、“水红小朱砂”等 60 余个品种已进行了国际登录,现在的梅花山已成为中国 四大梅园 之一,每年春季举办有 “ 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 ” 。(下图为2007年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式盛况)。 欣赏梅花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赏梅之人一般应着眼于色、形、韵等方面。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红梅、照水梅、绿萼、大红、玉蝶洒金等型。其中宫粉最为普遍,花粉红,着花密而浓、花香浓郁;玉蝶型花紫白、轻柔素 雅;绿萼型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梅花最值得玩味是梅花之 “ 形 ” 。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之 “ 韵 ” 最动人。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 横、斜、疏、瘦四个字。如今,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 “ 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 ” ,谓之 “ 梅韵四贵 ” 。 提到梅花山,不能不提到历史上的几个风流人物。首先是东吴大帝孙权。其时,东吴的首都本在镇江,三国时期,诸葛亮出使东吴,赞叹金陵的山川地势:“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经不住诸葛村夫“三寸不烂之舌”的忽悠,东吴大帝孙权,首选“帝王之宅”的南京为都城,而成为金陵史上第一帝。公元 252 年,孙权去世后,就葬在紫金山南麓,今梅花山下。 2006 年 ,江苏省地震局利用精密磁测技术在山顶博爱阁南侧地下发现大型地下建筑,极有可能即是孙权墓葬 , 。梅花山下的孙权故事园,建有孙权雕像,刻有“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火烧赤壁”、“三气周瑜”等根据三国故事改编的石像碑刻。自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成为中国历史周期律的真实写照。“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其实,三国故事中,不也隐含着很多人生哲理吗? 另一个被遗忘的风云人物是汪精卫。这里撇开政治和国仇家恨不谈,只是客观地评价他的前半生。汪精卫早年公派留学,东渡日本,中国现代历史上最早的民主革命斗士。辛亥革命前夕,汪回国行荆柯刺秦之事,谋刺满清摄政王,行刺前抱必死决心,有诗为证: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不爱权,不到而立之年,拒绝了广州都督之职,而后也拒绝过总统府的高级顾问。作为民国第一美男子和国民党领袖,汪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行事清廉,享有很高的威望。蒋经国先生曾说:看一个人的品行,可以看他的老婆如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汪的妻子陈璧君在 1949 年后因不发表汪有罪的言论而老死狱中。汪至死都认为自己是总理孙中山先生的忠实门徒,汪伪政权的国旗仍然采用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汪临死前的最后遗愿就是葬在总理孙中山先生身边。 1946 年 , 国民政府 即将迁回南京, 何应钦 下令将汪墓炸毁,汪氏尸骸在 清凉山 火葬场火化扬灰。汪墓原址上建起一座廊亭,北面横额上有 孙科 手书的 “ 放鹤 ” 二字,现在此处又名 “ 观梅轩 ” 。(下图分别为:汪精卫夫妇、被炸毁的坟墓旁建起的博爱阁、被炸毁的坟墓) 最后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曹从小在金陵江南织造府中长大,曾在南京度过十三个春秋,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为了纪念历史上这位著名的文学家, 1997 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在梅花山畔新建了一座《红楼梦》专题园——红楼艺文苑。该专题园占地 70000m 2 ,是一座写意江南山水园林,它以《红楼梦》为蓝本,选取其中精彩章回作为园中 11 个意境单元,通过植物、雕塑、溪流、瀑布、喷泉以及亭、台、桥、舍等各种建筑小品,营造艺术氛围,揭示其艺术内涵。据历史记载,曹 “ 身胖,头广而色黑 ” ,意思是说,他身体比较胖,头比较大,肤色黑,是个黑胖子。按照现代都市姑娘的择偶标准,该男子穷困潦倒、相貌丑陋、无钱无势,绝对是一个无人青睐的婚姻困难户。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一生穷困潦倒,最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的文人,以他对爱情、对人生、对社会、对事态的深邃观察和细微描写,竟能留下千古流芳的传生杰作呢?(下图为“红楼艺文苑”中的太虚幻境、宝黛相会、潇湘竹韵)。
个人分类: 金陵采风|4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牌意人生
热度 2 cosismine 2011-11-15 19:15
图情老三届聚会聚餐结束后,开始分班活动。 我们87级从校北门出去,穿过由一片农田改建的公园,走到梅花山,在梅花山后建的一个小而宜人的饭店前停留下来。是当年常常滞留着,消散青春期莫名情绪的一块地方,有很多回忆在里面。 饭店建在湖畔,两层的木屋建筑,临湖,有木板搭起来的露台,露台上有几张斜着或者横着放着得桌椅,露台下面是一片浅浅的湿地,水逐渐增多,没过水草,细细的波纹荡漾起来,传到湖的对面。有星星点点的树木,或成点,突兀着自己的特立独行,或成行,遮住了远处的风景,引得人望向更高远处。 我其时有些醉意,看到那几张桌椅,便坐上去,扒到桌子上,一如当年上课的情形,迷糊中听到有人叫唤着要打牌,醉意立消,精神抖擞地要和试试自己多年以后的牌运,并试图从牌运中推断一下自己的前路。 我至今记得毕业前最后一个牌局。那时候,南京高校里流行的游戏是“醍醐”,我都忘了是怎么玩的了,但红桃五最大。那时候大学毕业国家包分配,基本上在过年的时候,单位就已经定下来了。之后的六个月,应该是一段冗长的沉淀和期待时光,但沉淀很少,在一个阶段结束,一切结局都毫无悬念,我们只期望新的开始。但必须熬到结束。打牌成为消磨时间最好的方式,从两幅,到三幅,再到四副五副扑克,变数越来越多,但在种种变数中,结局却越来越明显...... 正如我的大学时光,我的牌运一向不好,所以,一直随大流,大家也不指望我带领大家冲击过关,我自己也只求不拖后腿。只是最后一局,我揭一张牌是红五,再揭开一张,还是红五,直到所有的红五都到我手里,我也就闷提了一把。那时候打牌,都打对家,你旁边的人是你的对家,你得和他拼个输赢;隔个人,就和你是一家,是一个团队,他们和你共输赢,所以,互相会照样。如果团队里面有人提了,所得分数会翻倍,所以,团队里面的人,都会照应,让这个“醍醐”的人先赢。 那一局牌局,团队里面的人,都不出牌,压住牌,就试着变一种花色,大概有串子,对子之类的出法。但可惜我始终没有接上,除了全部的红五,我手上只有一把零碎,我怎么也打不开牌局。无水潭是真急了,你这牌也接不住?把牌接过去,按照他手上的牌,刷刷地把自己的牌出完了,宣告他自己胜利的时候,也宣布了我们这个小组的失败,但也因为他的胜利,我们小组没有失败很多。当然,如果我不闷醍那么一下,我们的小组在大学最后一场牌局中,会大获全胜。 可惜,我因为一时头脑发热,没有看完手头的牌就“闷醍”了一下,弄得整个小组都跟上吃亏,加上是大学毕业前夕的最后一场牌局,大家多少感觉有些不好,好像触了霉头一样。加文在上铺的时候,就埋怨了一声:你真不愧姓刘,真是个扶不起的刘阿斗。 。。。。。。 我一向不是那种会运作的人,打牌往往靠牌运。对不可测知的未来,也只能期望运气能帮上忙,所以,一向总想从牌运里看一下自己的运道,同学聚会时,正是基金评审时,这是我一生最关键的一步,所以,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其时,我已经毫无作为,只能从牌运中卜算一下将来的运道吧......一如大学毕业前的那个牌局。当年,希望在结束一段不堪岁月的同时,下一阶段会有好的运道,能赢个盆满钵满的......但生活却是一个脚步一个脚步踏踏实实地来的,你不能指望一步登天,只能趁着势,慢慢地走,用自己的一生去争取你所要的那个东西——有些东西是值得你追求一辈子的。这是一个南农最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际,给我的箴言。这句话让我鼓起风帆,走向新的征途。 现在,我手头也有几张大牌,老中青三代世界顶级的科学计量学家加盟我的团队,也有一个中外科学计量学都认为很有前景很有价值的选题,也如当年一样,是一堆散牌,还有中国现有体制下所特有的那种无法逾越和无法凝聚的障碍。好在,我们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就是聚合我们团队的力量所在了,我期望,我们能趁着势,慢慢地聚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力量。然而,真不是那么容易得事情,尤其是对于我这么一个不善于运作的人而言,其难度,可能真的要和登天拼一拼......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求索。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 老 师 ( 一 )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要给我立传的老师 ( 二 ) 与往事 相 拥而行 之 农业 图 情建 立 发展过程 与往事相拥而行 之 导言:不堪回 首 的往事
3202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三
热度 1 njzhaoxm 2011-3-9 10:52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三
南京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区之一,赏梅面积达到一千五百多亩。世界上现已发现和培育的三百种梅花中,这里拥有二百多种共三万余株,而且有些是梅中极品。根据花色,这里的梅花可分为白梅、绿梅、朱砂 ( 红梅 ) 、宫粉 ( 粉红 ) 、黄梅等几种。 从 1996 年起 ,南京 每年均配合花期举行国际梅花节,今年 2 月 25 日,第十六届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对喜欢梅花的人来说,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真可谓赏花的饕餮大餐,令人魂牵梦萦。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6968 次阅读|1 个评论
游梅花山
自我源于思考 2011-3-8 15:50
游南京梅花山 凝寒枝头绽萼瓣, 高标冰韵若雪衣。 疏疏细条缀繁花, 杳杳逸香沁物华。 七彩梅蕊向东风, 一溪流水映娇颜。 原道山中霜迹重, 却是万树春意喧。
个人分类: 文学|295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二
热度 2 njzhaoxm 2011-3-7 22:33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二
南京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区之一,赏梅面积达到一千五百多亩。世界上现已发现和培育的三百种梅花中,这里拥有二百多种共三万余株,而且有些是梅中极品。根据花色,这里的梅花可分为白梅、绿梅、朱砂 ( 红梅 ) 、宫粉 ( 粉红 ) 、黄梅等几种。 从 1996 年起 ,南京 每年均配合花期举行国际梅花节,今年 2 月 25 日,第十六届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对喜欢梅花的人来说,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真可谓赏花的饕餮大餐,令人魂牵梦萦。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5600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一
热度 1 njzhaoxm 2011-3-7 22:03
2011南京国际梅花节之一
南京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区之一,赏梅面积达到一千五百多亩。世界上现已发现和培育的三百种梅花中,这里拥有二百多种共三万余株,而且有些是梅中极品。根据花色,这里的梅花可分为白梅、绿梅、朱砂 ( 红梅 ) 、宫粉 ( 粉红 ) 、黄梅等几种。 从 1996 年起 ,南京 每年均配合花期举行国际梅花节,今年 2 月 25 日,第十六届南京国际梅花节开幕。对喜欢梅花的人来说,南京梅花山的梅花真可谓赏花的饕餮大餐,令人魂牵梦萦。
个人分类: 摄影集锦|448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