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由灵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靠奖学金读大学?实际上是想把大学变成应试教育
jiangming800403 2017-7-3 11:15
赵建民 2017-7-310:54 按照某种观点大学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灵魂”,如果读大学都依靠奖学金,自由思想将寄托于何方?这还是把高等教育变成了应试教育,就像现在的研究生奖学金,虽然能推动多发论文,但是问题也很多。 虽然现在二本院校按期拿学位的比例最多90%,但学校约束学生的办法真的不多,特别是收了学费以后,学生更不会自认为是受教育者。当然这对学生的自由发展有弊有利。学费+高额奖学金实际上上就是大棒+胡萝卜的政策,引导学生朝着官方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可能也是面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如火如荼的校园民权和反战运动,美国公立大学所采取的改革。 当然,如果中国大学学费再增加一两倍,就是达到现在三本院校的水平,不要说专科,很多二本都可能招不到学生。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学生的一条短信看我们教育中的“管”
热度 24 wangxh 2011-3-8 09:48
昨天是新学期学生第一天上课。前天下午鄙人收到一位大四学生的短信:“老师明天我们干什么?什么时候到校?”之所以学生给我发这样的短信,主要是因为平时与他们交流很多,愿意给他们提供帮助。而学生之所以发“只有学前班少儿才能产生的问题”,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教育理念问题。马上要独闯江湖了,马上就要结束学习生涯了,竟然提出这样没头没脑的、不靠谱的问题,简直令人哭笑不得,所以俺的回复是“我不负责回答这样的问题!” 去年毕业生签工作时,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一个学生问我“老师,如果我签到中铁局工作,天天就是和水泥吗?”当时我抬头看看他,半天没说上话来,最后强忍怒火说了一句“啊 … 你就应该天天和水泥。”很遗憾啊,大学四年的教育,一些学生的心智仍然停留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咋办呀?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会如此? 鄙人分析,关键在一个“管”字! 对于学生,学校“管”得太宽了;对于教师,学校“管”得太多了,以致于学生被“管”成什么事都“等”、“靠”、“擎现成”的心理,而许多教师被“管”成“照着规范做,不用费心思”的习惯。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看看如何“管”学生。新生一入学,学校从家长手里接过已经被中学“管得”性格有些扭曲的学生,并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家长:“家长,您放心吧,我们一定全力以赴管好学生,管好学生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责无旁贷。”所有的语言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有时为了体现学校的责任心,还召开可以有学生参加的“家长会”。第一次听说“家长会”时,俺表现出强烈的不屑,这哪里是培养大学生啊,或者说这样教育出的“大学生”还是大学生吗?可是我们一批批大学生不就是这样被“教育成才”的吗?还有,新生被“管”着上晚自习,还点名,至于每个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则无人问津。我曾经问过学生,很多学生自“习”根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玩手机、看小说、玩游戏、听音乐等等,因为点名的目的是看看你来没来自习室。自习时间一到自习便结束,然后成为“法定”玩的时间。就这样的管理方法,有的学生在两年内,欠下的学分多达四五十 …… “管”使学生养成了“凡事不用我操心,反正有人管”的心理习惯,一旦没人管了,就会出现开篇的荒唐短信之类。我们这不叫“管理”,而是 叫“越俎代庖”,叫“束缚思想与灵魂” 。 好学生是教出来的,是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下成长起来的,不是“管”出来的,“管”不可能“管”出具有独立思路与自由灵魂的人才,“管”只会葬送一代又一代的天之骄子。 教师呢?教师可不比学生啊,那可比学生智慧多了。教务管理者们不是很明白、很愿意“管”吗?比从事多年教学的一线教师们明白多了,要求《教学进度表》、《教案》等。好啊,教师给你们做,然后照“本”宣科。考试还要什么“采分点”,这是教大学生吗?我看这是制造螺丝帽。教务是干什么的?教务是管理教学事务的,是监督教学质量的,不是管人——教师的。如果所有的教师被“管”着去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会怎样好像不言而喻吧。这样被“管”教师会感到“失去了自由”,更重要的是被大大地伤害了激情与自尊。难道一位教龄二十年的教师不如一张表格吗?你们能够管着表格,难道还能管着教师的思维和嘴巴吗?这样管来管去,事务越来越规范,但教学质量与效果越来越差。如果有人不服,可以去问问学生嘛!如果有人问,不这样管理,出现问题怎么办?很简单,不愿意好好教学——可以另谋高就嘛! 好教师也不是管出来的,想一想,连教师都需要被“管”才能完成工作,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合格 / 优秀的教师只能在营养的土壤中“自律”生长出来。我们 与其花大价钱引进各种人才,倒不如花较少的代价和稍长的时间改善我们的土壤环境 ,有了肥沃的土地,还愁长不出茁壮的禾苗吗?还愁没有一个好收成吗?“管”只能产生一个个的“奴才”, 具有奴役性格的教师/教辅人员是不能培养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的。
个人分类: 教之道|7757 次阅读|3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