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行为主义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如何防止虚幻自欺?以AI三大学派可否或怎样统一为例
geneculture 2019-5-25 17:22
功能主义认知符号、 结构主义神经网络、 行为主义的机器人,这三大流派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它们每一个领域的典型代表人物几乎都是知行合一即手脑并用的专家。谈统一他们各派就要首先尝试自己做到他们分别都已经做到了什么和没有做到什么! 否则,就难免虚幻自欺进而还试图欺人。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1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色觉颠倒:你能识别出这种奇怪的色盲症吗?
热度 5 mayaoji 2018-11-15 12:30
色觉颠倒:你能识别出这种奇怪的色盲症吗? 马耀基 行为主义 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别人的内心感受,只能从行为来判断人的心灵状态。比如别人喝水我们就知道他渴了,从眼泪我们看到了别人内心的痛苦,从笑容知道他是开心的。 举个例子,女生怎样判断她的男朋友是真心爱她的呢,显然,光是花言巧语甜言蜜语还不够,还要有更多的考验,比如要送钻石戒指。你可能会说,送了戒指也不一定是真爱啊。是的,但要考验的话,总是可以考验出来的,不是患难见真情日久见人么?时间长了总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爱你。 如果一个人的感觉异于常人,我们也能从他的行为中判断出来。见过这样的报道,有的孩子没有痛觉。他们在玩耍时很容易弄伤自己,鲜血淋漓甚至骨折都不在乎,照样玩得兴高采烈。 有的哲学家将人的心灵状态等同于行为。这种观点称为行为主义,认为原则上总是能够从行为来区分不同的心理状态。 (注释。这里所说的行为主义和哲学上通常理解的行为主义并不完全相同,不过不影响这里讨论的问题。) 行为主义成立吗?如果我们能找到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而相应的行为却总是相同,就表明行为主义是错误的。 色觉颠倒:奇怪的色盲症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色觉颠倒的思想实验,挑战了行为主义。他的思想实验如下: 有一个人,他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看到的两种颜色和别人不一样,他把蓝色看成绿色,把绿色看成蓝色,而其他的色觉都正常。但是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跟别人不一样,别人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他看到的是绿色的,但是他和别人的叫法都一样,都是“蓝色”;小草是绿色的,他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但是他把他眼中的蓝色叫做“绿色”。因为他小时候学习语言的时候,学的就是“蓝蓝的天空,绿色的小草”。 有办法判断出他和别人不同吗?你怎么证明你没患这种奇怪的色盲症? 如果无法判别出来,就说明行为主义错了。因为这个色盲者的心灵状态和正常人不同,但行为却总是相同。 注意,这和通常的色盲不一样。通常的色盲,比如红绿色盲,无法分辨红色和绿色,在他们看来两者是一样的。而这里色觉颠倒的人,能分辨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所以通常测色盲的辨色卡对他们无效。 失败的尝试 1 、既然色盲者对颜色的叫法和正常人是一样的,那我们不让他说,让他做,从他的行为中找出异常的地方。 比如拿出调色板,让他指出上面的绿色。又或者,让他指出调色板中哪种颜色和草的颜色一样。他会指错吗? 他指出的绿色,是他眼中的蓝色,而他眼中的蓝色是小草的颜色,这和我们眼中的绿色是一样的。从这里看不出他是异常的。 看来,这个问题没这么容易。 2 、因为只有蓝绿两种色觉颠倒了,而其他色觉正常,我们能不能从这里找到突破口呢? 根据色彩原理,红色和绿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是黄色的光。色觉颠倒的人,他把绿色看成蓝色,而他看到的黄色和正常人看到的相同。所以对于他来说,红色和蓝色混合是黄色?依此能判断出他是异常的? 这个方法不行,因为色盲者 看到 的是红色 + 蓝色 = 黄色,但他 说出来 的还是红色 + 绿色 = 黄色。所以还是无法判断出他和别人不同。 3 、利用颜色的其他效应,比如斯特鲁效应,能判断出色盲者的不同吗? 斯特鲁效应如下图所示,当文字的颜色和它的字面含义不同时,我们说出这个字的颜色更慢。 让测试者尽快读出下面两个词的颜色。 正常人读出第一个“蓝色”的颜色较快,第二个“蓝色”的颜色较慢。色觉异常的人看到的第一个蓝色的颜色是绿的,颜色和文字的含义冲突,而他看到第二个蓝色是蓝的,文字含义和颜色一致,所以他说出第一个词的颜色慢,第二个词的颜色快。这样就可以发现他是色觉颠倒的人。 真的是这样吗?问题出在这个色盲者对文字的含义理解和我们是不一样的。对他来说“蓝色”这个词指的是我们理解的绿色。而他看到第一个蓝字的颜色也是绿的。所以对于色盲者来说第一个词的含义和颜色也是一致的。 可见用斯特鲁效应,也无法看出这种色盲者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能解吗? 上面几种方法都行不通。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是无解的呢?就像这句话,“房间里有一条人们永远感觉不到的龙”。逻辑上说,房间里确实可能存在一条龙,我们无法排除这种可能。但是我们永远都无法感觉到,因此也就无法知道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条龙。 色觉颠倒问题是否类似,它只在逻辑上是可能的,而实际上无从判断? 美国哲学家普特南设想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你本来色觉是正常的,但某天早上醒来,天空变成绿色,而草地变成蓝色,而在其他人看来还是原来那样。你就知道,你的蓝绿色觉颠倒了。所以色觉颠倒和不可见的龙是不一样的,色觉颠倒是有可能被发觉的。现在的任务是找出一种方法,让任何人都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而不是被动地等着奇迹发生。 感觉颠倒在有的情况下是很容易识别的。让我们想象一下,有个人的嗅觉颠倒了,把香的闻成臭的,臭的闻成香的。我们能分辨出来吗?这太容易了。一朵香花,他会捂着鼻子逃避,而别人放屁他会凑上去闻。为什么很难判断是否色觉颠倒,而很容易判断是否嗅觉颠倒?这问题会启发我们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下面的第三种方法就是用了类似嗅觉颠倒的思路。 可能成功的方法 1 、蓝色和绿色哪个更接近紫色?对于正常的人来说,蓝色更接近紫色,而对色盲者来说,绿色更接近。这样就可区分出异常的人了。 这方法是叶冰冰同学提出来的,她利用了只有蓝绿两色颠倒,而其他色觉不变,尤其是紫色。 如果将题目改一下,这方法将不奏效。红绿蓝是三原色,这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的比例组合会得到其他颜色的光。这样修改原来的题目:当色盲者看到的三原色和别人不同时,对于从三原色组合得到的其他颜色,他的色觉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修改后的题目可能会更合理。这种情况下,他看到的紫色也和别人不一样。正常人觉得蓝色更接近紫色,色觉颠倒的人可能觉得绿色更接近紫色。 2 、利用补色的概念。当我们长时间盯着某种颜色看时,然后将目光转移到一面白墙上,就会产生错觉,觉得白墙是刚才那种颜色的补色。比如我们盯着蓝布看一段时间,然后再看白墙,就会觉得白墙是黄色的(黄色是蓝色的补色)。而色盲的人在长时间盯绿布看后,看白墙产生的错觉才是黄色。 同样,这种方法利用了他们看到的黄色是一样的。因此和上面的方法一样,当修改题目后,这方法不再适用。 (注释。此外,这方法还需要一个额外的假定,我不知道这假定是否正确。正常人看蓝色,会产生黄色的错觉。只有假定黄色是蓝色这种主观感觉对应的补色,才得出色盲者看绿色的错觉是黄色。如果做出不同的假定,这方法就不行了。蓝色对应着特定频率光波,假定黄色是这种特定的光波对应的补色,那上述方法不成立。因为蓝色所对应的光波的是客观的,与是否色盲无关。给色盲者看蓝色,就算他看到绿色,但它的光波频率和原来的蓝色是一样的,因此补色还是黄色。给他看绿色,他看到的是蓝色,在新假定下他产生的错觉不是黄色,而是绿色的补色。) 3 、香臭嗅觉颠倒之所以容易发现,是因为人们天生就喜欢香味,讨厌臭味,不是换个名字就能改变这种反应。色觉颠倒之所以难以察觉,因为对于色觉很难找到类似的天生反应。 虽然不容易,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比如色彩有冷色,暖色之分,绿色就比蓝色暖一点。如果看到绿色就让人热得汗流满面,蓝色让人直打冷颤,就很容易区分不同的人了。不过冷色暖色在现实中没有这么明显的区别,但我们仍然可利用这思路来确认色觉异常的人。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实验。主持人让一群人在墙壁是红色的房子,和墙壁都是蓝色的房子里分别待上 20 分钟。这群参与者没有任何手表、手机等计时工具,只能自己估算时间,时间到后自行离开房子。在红色的屋子里,人们一般会提前两三分钟就出来了。而在蓝色房子里,人们待的时间会超过 20 分钟,有的人甚至睡着了。因为红色让人烦躁,而蓝色让人平静放松。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或者也能设计出类似的实验确认蓝绿色觉是否颠倒。 还有,不同风格的画表达不同的心情。比如颜色单调灰暗的画意味着心情黯淡,而色彩斑斓的画意味着兴高采烈生机勃勃。色觉颠倒的人会反过来,他看到色彩斑斓的画,会觉得那是单调灰暗的,表达了沮丧的心情。 这个方法也不是没有异议的。冷色暖色这些区分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学会的?梁淑贞同学指出,如果是后天学会的,那刚才的方法就失效了。红色是暖色,令人烦躁,而蓝色是冷色,让人平静。这些都有可能是后天学会的。火是红的,让人大汗淋漓烦躁不安,而天空是蓝的,云淡风轻让人放松。如果你看到火是蓝的,天空是红的,你可能会觉得红色是冷色,而蓝色是暖色。春天色彩斑斓生意盎然,而秋天万物凋零,颜色灰暗。如果你的色觉颠倒,看到春天颜色黯淡,而秋天色彩斑斓,那你会觉得灰暗的颜色代表生机勃勃兴高采烈,而色彩斑斓意味着万物凋零心情沮丧。在这种情况下刚才那方法就无法区分色觉异常的人。 科学花果山
个人分类: 哲学|13088 次阅读|12 个评论
智能科学建基于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及心智哲学,完善须融智
geneculture 2016-8-23 13:06
智能科学(建基于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及心智哲学,完善须融智) intelligence science 邹晓辉 1. 历史渊源: 1.1. 试验心理学 神经生理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学派 1.2. 计算机科学 行为主义,符号主义,神经网络 1.3. 心智哲学 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 2. 理论探索: 2.1. 称谓问题: 2.2. 实质问题: 是什么(谁,何时,何地)?为什么(有无必要)?怎么做? 3.提出问题:从心理学研究的人类智力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工智能发展到intelligence science,再适当结合心智哲学,是否应该可找到一条智慧融通融合的道路?理论、工程和应用(三部曲)融智学及其体现文化基因系统工程的双字棋盘(蕴含形式化的中文屋--涵盖可演绎所有汉语棋谱的一系列具体的大大小小的汉字棋盘)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6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热度 1 Helmholtz 2012-11-1 19:22
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比较研究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6日 段新龙 一、超个人心理学简介 1、定义: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又称精神心理学、后人本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称为继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是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心理学,它尝试跨宗教、文化的界限,为理解人性并帮助人充分地发展潜能和自我超越提供最广泛的途径,被认为是东方智慧与西方心理学最好的整合。 2、基本理念: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内有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将众多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联合在一起。根据郭永玉的研究 ,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spiritual)的,而非心理(psychological)的;第二,意识是多维的;第三,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头。而我们的自我往往是生命的表象,并非生命的真相。第四,生活是有意义的,我们应该用更开阔更积极的眼光对待生命。第五,精神之路是多种多样的,要尊重并整合世界各种文化传统的宗教、哲学及践行的知识。 3、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超个人心理学接纳任何有效的认识论。超个人研究者鼓励人们采用折衷、跨学科与整合的途径,妥当地运用所谓的“三种认识之眼”:肉体之眼、理性内视之眼及默观之眼 。这种做法和其它学派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后者往往提倡或依赖某种特定的认识论。举例而言,行为主义注重重感官测试的研究资料和科学性,属于肉体之眼;精神分析强调的是对内心活动的观察,属于理性内视之眼;禅定和瑜伽锻炼注重的则是默观之眼。因此,超个人心理学试图将科学、哲学、人类学、宗教、精神分析及东西方各种默观方法,整合成一门有容乃大的学派,全面地研究人类经验及人类本质的诸多方面。 4、研究的主要对象:意识、禅修方法、禅修理论、开悟、超个人治疗、清明梦、超个人心理治疗、哲学思想、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宗教比较、人类学、社会学、艺术、生态伦理等等诸多方面。 二、超个人心理学与佛学的相通之处 佛教中有相当成熟的心理学,这已经成为现代学术界的共识。陈兵教授认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可以把全体佛学看成一门心理学,‘佛教心理学’的大口袋,甚至可以囊括全部佛学,起码可以囊括佛学的主要内容。” 佛教以心为佛法的核心,极其重视对心的研究、治理,是从原始佛教到印度大乘、密乘,到中国禅宗等各宗派一贯坚持的立场。佛教理论探讨的重点在心,其三学、六度等修行之道,皆是调伏、净化、庄严自心的技术。几千年来,世界各地无数的佛教人士,怀着对生死和解脱的终极关怀,倾注心力以各种方法实践修行,在心灵研究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超个人心理学不是一个新宗教,也不是一项修行方法,而是一门寻求了解人类如何有精神层面的经验,以及如何在精神方面成长的科学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是一项兼具学术与科学的研究领域,也是一门有疗效的应用修行。它是从主流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一些修行法门中(例如:佛教、瑜伽、回教、基督教)汲取有帮助的知识与方法,进而尝试从一个更客观的超个人观点去理解人性并帮助人充分地发展潜能的一门学问。 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的不同在于超个人心理学试著绘出一张尽可能包括所有精神修炼的地图,而佛法则是其中的一项修炼方向。超个人心理学在一开始的发展当中,便参考了许多东方的传统精神思想与经验,其中引用最多的就是佛法。超个人心理学家一般都会亲身实践佛教、道教、印度瑜伽等禅修方法,代表人物肯·威尔伯(Ken Wilber)和查理士·塔尔特(Charles T. Tart)都主修佛法,当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徒。 以历史的高度审视,释迦牟尼时代的佛教和现代的超个人心理学都是整合和吸取了自己时代中全方位的智慧,以人的自心为研究和改造对象,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面向,追求自我超越的一种理论和实践。随着发展,当代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在主旨、方法、理念、内容等方面越来越趋向于一致,两者重合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目标趋向一致:超个人心理学是关于人性的最高潜能的研究,主张实现人的终极价值。而佛教的主旨也是要人实现自性潜能的圆满开发或者圆满的自我实现。 2、两者理念趋向一致:超个人心理学在很多方面的理念都和佛教一致,这或许和佛教本身所具有的无神论倾向和理性精神相关。超个人心理学有两个来源,一是传统宗教的智慧,二是现代心理学。他们把所吸取的传统宗教的共通智慧称为“长青哲学”或者永恒哲学。威尔伯总结了长青哲学的七个最重要的重点:第一,大精神(Spirit)是存在的;第二,大精神就在我们心中;第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领悟内在的大精神,因为我们都活在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中——也就是说,我们都活在堕落或虚幻的情境中;第四,从这样的情境中解脱是有路可循的;第五,如果我们循着这条路走到终点,结果就是再生、解脱或直接体验内在的神性;第六,如此一来,罪恶和痛苦便止息了,第七,接着便开展出众生一体的慈悲行动。 这显然就是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一种描述。 3、两者方法趋向一致:和佛教一样,超个人心理学主张采用内省和静修(禅修、瑜伽、内观等方式)来体察和研究内心。超个人心理学的经典著作《超越自我之道》中专门有一章题为《超个人的捷径:静坐 》的内容来叙述静坐的必要性。此书的另一章《清明梦》的思想和方法则主要来自于藏传佛教的梦瑜伽。 4、两者关注内容趋向一致:如深层意识、意识的层次、静坐与禅修、梦、人格的转化、超个人危机(禅病)、濒死经验、大精神(如来藏)、慈悲精神和深度生态学等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佛教的心理学基础之深厚,早己为西方学界所认识,关涉的主题的除了意识研究,还涵盖超个人心理治疗与精神疗愈、人格转化与心灵成长、觉醒心理、禅艺美学心理等等。佛教心理学虽尚未为汉语学术界所重视,但在西方却日趋兴盛,研究范围愈来愈广泛和多样化,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把佛教义理应用于心理治疗、灵性疗愈、人格转化与心灵成长等方面,实际上具有了佛教“救度众生”的时代意义。现以文献为中心,将有关的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现状陈述如下: 1、国外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现状 以下为欧美超个人心理学界的部分研究成果: 由罗杰·渥许等编著的,2003年在台湾被译出的《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内容涵盖了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核心范畴与议题。本书作为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典籍,一直被当作美国和台湾教授超个人心理学的教科书。书中收录了35位该领域重量级研究者的研究,书中的50篇短文涵盖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所有面向,对于精神超越和心理学之间互动所可能引发的各类问题均有着墨。 布兰特·寇特莱特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灵性转化的整合》(2005)以清晰、简明的方式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临床实务,对西方主要的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和心理学家都有介绍和评析,是汉语界能接触到的最新的国外的超个人心理学概论著作。该书作者是加州整合学院整合咨商心理系主任,作者是经由佛学、克里希那穆提的理论和哈达瑜伽进入超个人心理学的领域的,同时具有精神分析、团体历程和存在心理治疗的背景。 肯·威尔伯(Ken Wilber)是当代最著名的超个人思想家和理论心理学家。他的思想已成为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他被尊称为“意识界的爱因斯坦”,宗教史权威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甚至认为威尔伯在整合西方心理学与东方智慧传承的贡献上,远远超过了荣格。他的洞悉力、整合力与绵密的归纳能力,吸引了欧美及亚洲世界无数的读者。国内已经出版了他的《万物简史》(2006)、《性、生态、灵性》(2009)、《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2006),台湾出版了《事事本无碍》(1992)、《灵性复兴:科学与宗教的整合道路》(2000),《一味》(2000)。 格罗夫(Stanislav Grof)是国际超个人学会的第一届主席,是国际公认的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和理论家之一。他致力于致幻剂、大脑和意识等的研究,在超个人领域中引领着意识研究的世界潮流。台湾出版的《探索意识极境:意识革命》(2004)是葛罗夫在意识领域研究的代表作,作者历经三十多年的系统性研究,证明“意识并不仅仅是人类大脑所发生的精神生理及生化作用下的偶然副产品而已。我将意识和人类心灵视为是宇宙智慧的表现和反映,而这个宇宙智慧普遍存在于整个宇宙和一切存在体当中。我们不只是头盖骨内隐藏生物电脑的高等动物而已,我们也是无边无界、超越时空、超越物体和直线因果律的意识场”P26。 哈弥·阿里的笔名是阿玛斯,阿玛斯是阿拉伯文的“钻石”,他创立的学派可能是当今成长最快速的超个人途径。他本人也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他提出的钻石途径从客体关系心理学及弗洛依德派的自我心理学撷取了许多概念和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心理动力理论及其他的心理学体系。他受过苏菲派、密乘及禅宗的专业训练。国内已经出版了他的“钻石途径系列”的四本著作:《内在的探索》、《解脱之道》、《自我的真相》(2007)和《无可摧毁的纯真》(2009)。 杰克·康菲尔德是当代美国佛教的代表人物,他跟随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五年,接受了扎实的内观训练,又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实际从事心理救助工作。他熟悉心理学主流又尊重宗教,试图从全人而整体的观念与经验来教导修行生活和心理探索。《踏上心灵幽径》(2009)被称为当代西方心理学和禅修整合的代表之作。此外,国内还出版了他的另外两部著作:《狂喜之后》(2008)、《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2009)。 杰克·安格尔(Jack Engler)的《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李孟浩摘译自《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ness》,1986,chapter 1)是一篇2万字的长文。作者现任美国剑桥医院精神科诊治中心的临床督导师和哈佛医学院医学系的督导心理学家,他在对精神分裂和边缘症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他们深被自我主观感受的病理障碍所苦恼。另一方面,在他教导佛教心理学和内观禅修(vippasana meditation)的经验中,也很明显地看出攀附个人的持续性和自我认同,会导致长期的不满和精神冲突。因此他发现心理治疗和禅修的治疗目标有着同一性:看穿他们经验到的同一性和持续性知觉,其实是个幻觉,若照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了悟到无我。这种过程,被他称为自我呈现的发展阶段,作者从人格发展、精神病理学、客体关系及临床经验深入的探讨了这个过程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并做了整合的努力。 Gay Watson的著作《空的回响:佛教对当代心理疗法的启示》(Gay Watson.The Resonance of Emptiness)作者试图以佛教观点找出可以对西方心理疗法做更为有效与深刻的启发。在着手努力的过程当中,Watson的研究广泛参考了各种资料,包括:临床的、认知的以及神经科学心理文学;翻译的基本教科书,以及佛教哲学与实践的学术性二手教材;还有后现代哲学与社会批评著作。 还有一些该领域的成果结集的论文集,如G.Watson等三人合编的《觉悟的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Awakening,2000),其中收集了《内在生命科学之次第——显示隐含于现代认知科学中的佛法》、《无我的主题——当代学说对于“我”的解释》,《神经宗教学——佛教,认知科学和神秘经验》等22篇相关的精彩论文。另外还有John Welwood在《迈向觉悟的心理学》(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2000)等。 2、汉语佛教学术界的研究 a、 国内佛教的心理学研究专著及学位论文。 国内佛教学术界对佛教中的心理学研究虽然有较多关注,但是大多是将佛教中的唯识学用现代语言表述出来,较少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超个人心理学,可能是其著作刚刚译介过来的缘故,尚没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国内佛教心理学的主要成果如下: 尹立的《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2003)是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该书是将佛教与现代精神分析对深层心理的研究进行对比、沟通的一种尝试,着重讨论了无意识、性、语言、自我等基本问题,并对二者在实践中的结合进了初步探索。 惟海的《五蕴心理学—佛家自我觉醒自我超越的学说》(2006)是较有特色的一本阐发佛教心理学的专著。本书以现代心理学的观念和方法,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来系统全面揭示佛教五蕴说中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及其独特的古典心理学范式。该书内容包括:心理的五蕴系统结构,佛家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横向五蕴系统,纵向五蕴层次。五蕴的缘起过程,内明与心悟,五蕴范式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的应用,五蕴心理学的前景等。 陈兵教授的《佛教心理学》(2007年)是国内研究佛教心理学的最重要的著作。全书80万字。该书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现代心理学和佛法的双重视角,对散见于大量佛典中的各时期、各地区、各宗派有关心识的思想作了一番全面现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内容和其间的逻辑联系,分为18章,力图忠实地概括全体佛教心理学思想的原旨,并做出使现代人比较容易明白的诠释。该书引现代心理学证佛学、补佛学,引佛学补充、升华现代心理学,并以心性及明心见性的技术为精髓,可以说是本书写作的特点。对古代佛教著述中较为薄弱而从现代心理学看来显得重要的问题,该书则尽量依据佛教义理进行必要的补充发挥。在书中的相关篇章,作者依据有限的超个人心理学资料对有关内容进行了不多的论述。 高颖的博士学位论文《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兼与西方心理治疗比较》(2007年)采用文献法和诠释法对有部主要思想的集成《大毗婆沙论》中的修心思想进行研究,旨在整理和归纳《婆沙》的修心思想。并以定向演绎法在理论和实践上与当今西方心理治疗进行比较和互释。 张源侠《空镜救心:中国禅与现代心理诊疗》(2004)以作者在美国的心理咨询,对禅进行了心理学的解说,并把禅宗思想和精神分析、格式塔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作了比较, b、佛教学术界对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港台佛教学术界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关注比较早,其中以傅伟勋的研究最早且具有前瞻性的智慧,以佛光人文社会学院宗教学系系主任陈玉玺教授的研究最具深度和创建性。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在起步之中,除了詹伟鸿的单篇论文,再就是在陈兵教授的《佛教心理学》中有少数地方涉及。 傅伟勋的论文《(禅)佛教、心理分析与实存分析》,收录在《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1989)一书中。傅先生根据在美国教授该课程的经验,在本文中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萨特的实存分析及弗兰克的意义治疗与大乘佛教的解脱实践进行贯通分析,认为佛教兼有实存分析(理论:心性论)与心性点醒(实践:心理治疗)的双重功能,它所建立的生死智慧与宗教解脱之道蕴含着独特的精神治疗作用。所以欧美社会当时“而有融贯东西方的心理治疗与宗教解脱论之势,前途未可限量”。376他“甚盼新一代的佛学研究者多所关注,同心协力,各尽所能,而为中国大乘佛学的继承与发展开拓一条适当可行的现代化理路出来。为了顺利完成此一时代课题,我们应在佛学研究上加上……宗教心理学、心理分析、实存分析、精神分析等的严格训练。”377 赖贤宗的两篇论文《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佛教与科学——论佛教科学与观与佛教心理学作为一个范例》收录在《佛教诠释学》(2009)一书中。前者尝试以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为参考,融汇佛教的心性论与禅修工夫,期望建立佛教意义治疗学与佛教诠释学的治疗学,认为这是未来相当值得投入的工作。后文以佛教心理学为例,来说明佛教科学观,并阐述心理学之科学研究在佛学之中的思想资源。作者以大乘佛教的心理学与弗兰克的意义治疗学相比较,阐明佛教心理学是对人的实存的分析,而有精神科学的意义,以此作为佛教科学观和佛教与科学的关系的一个例示。 如石法师的《台湾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收录在《现代大乘起信论:如石法师论文集》(2001)一书中。该文考察了台湾的佛教学术研究风气,认为相比文献学、史地考证的方法而言,以当代的科学和心理学来诠释佛学,“是当今最具有时代意义、也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文章概览了欧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我们比起欧美来差得很远,很有必要把他们结合东西方智慧的结晶迅速尽快翻译过来。 霍韬晦的《佛教的精神医学与宗教医学:禅与信的别解》(1994)一文收录在《现代佛学》一书中。作者在该文中认为佛教可认为是一种精神医学,包括禅定疗法与信仰疗法。佛教的精神疗法相比西方的疗法更具有终极性的价值,更触及人性之本源。 钟秋玉:《禅修、自我超越与自我成长—禅修风潮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2001)尝试从超个人心理学“自我超越”的角度,探讨对个体而言,“禅修”的意义是什么?禅修在满足个人之需求,促进自我成长与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及其在心理学与心理治疗上的意义。 钟秋玉:《灵性权威与修行:超个人心理学学者的观点》(2002)考察了超个人心理学对灵性权威(教团的领导者──教主、上师)的本质及师徒关系等的批判和看法。 陈玉玺教授的《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研究对佛性观的启发——兼论“批判佛教”反佛性论的学理诠释问题》(2004)是一篇长文,非常具有理论深度和创建性。该文根据超个人心理学理论指出,超个人心理学和佛教心理学都认为真我主体性是人格健全和精神健康的核心动力,也是心理治疗的宝贵资源,故有必要重新强调真我主体性(佛性)的重要性。真我主体性是根据意识进化的原理确认人具有精神超越的智慧潜能。如何开发这股潜能,作为增进精神健康和培养健全圆满人格的主要源泉,乃是佛教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共同关心的课题。该文辩明佛性(真我)作为精神超越和解脱智慧的最高主体性,既不是某些学者所误解的“空无实体”,也不是中国和日本“批判佛教”所曲解和批判的“实体”。本文根据佛教中观论和超个人心理学意识研究检视反佛性论在学理诠释上的问题。 陈玉玺教授的《佛教终极实相义谛的现代诠释与意涵》(2006)以超个人心理学的学理基础和京都学派、存在主义的研究成果对佛教的“实相”义进行现代诠释与厘清,他认为“佛教的超理性和绝对存有论并不是表现于对神或其他超自然力量的神秘体验,而是基于对意识的深刻认识,借由破除自我中心的虚妄意识而实现超自我和超个人(即无我)的精神本质。”140笔者希望“这三个领域都有必要更深入体证大乘佛法的空谛和非实体性的义理,俾能以意识研究为核心,在终极实相的钻研上更上一层楼”。175 詹伟鸿的《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思想与佛教涅槃说的相通之处》(2006)认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与涅槃有相同之处,两者在人性基础、通往超越性精神体验的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分歧。 刘秋固的《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对临终者的宗教心理辅导》一文认为佛教的佛性论主张属与超个人心理学所谓的精神性(spirit)层面,是人的超越性需求。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的死亡观看法相似,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该文从“超感官知觉”来看超个人心理学与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佛性如何可能成为临终关怀或宗教心理辅导。 -------------------------------------------------------------------------------- 郭永玉:《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7页。 罗杰·渥许、法兰西丝·方恩编:《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易之新、胡因梦译,台北:心灵工坊,2003年,第30页。 陈兵《佛教心理学》,深圳: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8页。 (美)威尔伯:《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胡因梦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71页。 Meditation,作者译为静坐。但是原词的意思不一定要“坐”,而是通指冥想、禅修、瑜伽等静修的技术。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9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本心理学---给你的生活添彩
jimmy198360 2012-4-17 11:12
弗洛伊德引领的精神分析学派或者说观念注重病理化的分析(当然不一定全是病理的角度,但是往往会使人们导向一种病理的认识); 创始并发展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秉承理性科学的理念主张科学式的实验性的机械化的研究和认识心理学和人。 就急性病理分析来说,精神分析或能治病救急;就科学理性地认识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来说,行为主义对于思辨中的科学研究者或许更客观,但对于想从心理学知识中获得帮助的普通人来说,更容易导向机械化,因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就主张从人的主观出发,也就是说改变思路,从以往把人当客体来研究的角度转换为把人当主体来研究,从而尽最大程度思考和研究并发挥人的幸福的潜能。 这些人本心理学家的著作,便是这种有益思考和研究的结果。正是因为是他们“主观”角度的相对客观的研究,使读者在阅读这些思考并激发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我,使自我更通畅。 当然,上面的评判是相对一个极端的角度,因为任何的学科有自己的出发点,也都有自己的缺陷,也都在逐渐的走向完善,虽然永远不可能完美。 维基百科对人本心理学的总结很完备对想了解这种心理学的人很有帮助。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manistic_psychology 下面附录其第一段的简短介绍,全文很长,可以通过链接去看。 Humanistic psychology is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which rose to prominence in the mid-20th century in the context of the tertiary sector beginning to produce in the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more then the secondary sector was producing, for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history demanding creativity and new understanding of human capital.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sychology: behaviorism, psychoanalysis, and humanism it is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the third force". It adopts a holistic approach to human existence through investigations of creativity, free will, and human potential. Its ideas were picked up by spirituality.It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inherently good. 下面几位人本心理学家的著作是国内译介最全的,这些著作的电子版在通过搜索在国内网站上都可以找到。 马斯洛著作(译成中文)豆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34793/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45252/ 卡尔.罗杰斯著作(译成中文)豆列: http://book.douban.com/doulist/134842/ 罗洛.梅著作(译成中文)豆列: http://book.douban.com/series/3630 http://book.douban.com/search/%E7%BD%97%E6%B4%9B%C2%B7%E6%A2%85 ps:上面全是外行人鹦鹉学舌的观点,若有贻笑大方之处,欢迎批评指导。
3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行为主义看学习雷锋好榜样
热度 4 smallland 2012-3-5 17:27
出 生时,人的大脑并不是一张白板,可以做最新最美的图画。且不说妊娠期的影响,单是基因决定的激素水平,两性的大脑和思维基础就是不同的。所以,盛极一时的 行为主义吃不开了。行为主义是什么?大概来讲,就是认为通过训练,能让人和动物做任何可能的事情。科学一点,就是说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后天培训的结果。 本 人一直认为,虽然行为主义的主张有些绝对化,但还是具有坚实的生物学基础。人的大脑和智慧太复杂,先天决定的成分不多。譬如,喜欢玫瑰还是喜欢牡丹,就不 可能通过基因编码实现,而虫子就能做到--有的虫子喜欢玫瑰,有的虫子喜欢牡丹。所以,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能培养出来,人肉炸弹能培养出来,这都没什么稀 奇的。 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学习雷锋好榜样能改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观。所以说,学雷锋没什么不好的,应该学,总比学习歹徒学习人肉炸弹好。然而,仍然从行为主义观点看,学习的效果不会很好。为什么?看看行为学常用的手段就知道。 训 练动物,有两种基本的方法:奖赏和惩罚。有的行为要靠奖赏,有的行为要靠惩罚,两者不容易互相替代。相对来讲,惩罚的作用更强大,因为在动物中,在婴儿和 儿童(相当于小动物),奖赏的力度总是有限的,他们对巨额奖金没兴趣,对升官发财没兴趣,对交配行为没兴趣,多是对吃的感兴趣。而惩罚就不同,譬如电击, 动物可能“认为”是致命的。这就是一顿饭和一条命的关系。你可能认为,惩罚?西方人是不提倡体罚的,还能有什么惩罚?这么想就错了,其实,越是发达的社 会,惩罚的作用越大。最穷的地方,家长一生气揍一顿。揍的频繁了,孩子就发现,挨揍也不是很可怕,过会就好了。而在发达的社会,不听话或违犯什么规则就不 让你玩游戏,就没收你哪个玩具,这样的惩罚比棍棒的作用还大--当然如果真能打断腿,也会很有效。 道 德感的培养主要靠惩罚实现,当然这不是否定奖赏的作用。孩子偷了家里的几毛钱说是捡来的交给老师,老师表扬,这就是奖赏。但如果家长发现,在家里受到惩 罚,这惩罚高于老师的奖赏,他就不会再这么做了。在一个社会中,如果惩罚不够,只靠奖赏,自然是不行的,因为奖赏太有限。如果从小做坏事、做不道德的事、 做违背规则的事等等受不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从坏行为中获得好处(奖赏),那么学习雷锋必然不能发挥社会期望的作用。即使”学习雷锋好榜样“像周杰伦一样 流行,能有什么用呢? 说远一点。如果一个国家连依法治国都做不好,还能谈什么以德治国?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惩罚不到位,光靠提倡和学习是不行的。
2223 次阅读|8 个评论
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xxxy2011 2011-3-10 09:13
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 (onroad_2009) 摘 要: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这三种主流学习理论统治了学习时代的过去和现在。主要原因是这三种理论创建于学习的技术含量尚不高的时期。短短20几年的时间里,技术已经重组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与学习方式,目前较为流行的学习方式是网络学习。显然,如果我们还恪守三种传统理论的话,势必会成为我们学习质量提高的瓶颈。乔治•西蒙斯在《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与21实际需求相一致的理论——关联主义。本文主要介绍西蒙斯有关关联主义的基本观点及作者的认识。 关键词: 关联主义;数字时代;学习理论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兴起,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逐渐发生改变。原有学习理论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面前略显过时,这就急需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来适应社会的变化,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关联主义就是适应数字化时代学习需求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它体现了数字化时代的特点,有效揭示了学习的外部社会机制。 二、关联主义的提出 (一)传统的学习理论 在关联主义(Connectivism)看来,对于学习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种认识论和三种学习理论上。不同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存在不同的倾向或隐喻。 1.三种认识论 (1)客观主义:认为现实是外在的、客观的,知识是通过体验而获得的,学习是一种与目标、外部知识和真理精确对应的过程。客观主义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 (2)实用主义:认为现实是经过阐释的,知识是通过体验和思维活动协商而获得的。学习是一种解释的过程。实用主义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 (3)阐释主义:认为现实是内在的,知识是通过建构而获得的。学习是通过对世界的感知而创建真理的过程。阐释主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 2.三种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过程是不可知的,即我们不可能了解人在学习的时候大脑究竟发生了什么,学习或学习者是一个“黑箱”,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GredIer(2001)认为,行为主义可归结为三种学习假设:可观察的行为比了解人的内在行为更重要;应重视行为的简单成分:具体的刺激和反应;学习是有关行为的变化。 (2)认知主义:通常采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模式,认为学习是一种输入、在短时记忆中处理并编码储存于长时记忆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大脑内思维符号的建构,学习过程就是将这些符号表征转换成记忆的活动方式。 (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社会协商、交互和实践的产物。强调知识的社会本质等。DriscoII(2000)认为,当学习者着手理解他们的体验时,就是在建构知识。真实生活中的学习是凌乱而复杂的,模仿真实生活中的学习对培养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非常有效。 3、对三种理论的评价 行为主义强调的是外在行为,强调刺激和反应的联结,认为学习过程是不可知的,学习就是可观察的一种行为变化;认知主义将学习比喻成计算机的处理过程.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输入、在短时记忆中处理并编码储存于长时记忆的过程: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建构,强调知识的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在一定情境下交互和实践的产物。这些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学习者个体内部,并没有提及学习还发生在人体外部(如学习可以由技术来储存或操作);没有评估知识的价值,只是关注个人具体的学习过程;没有论及组织型知识和知识迁移方面的挑战。没有体现学习的网络连通性。 上述三种学习理论都认为,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或状态),即使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可以通过推理或体验而获得的。但是,面对时代的发展,上述三种学习理论存在如下缺陷: (1)没有探讨发生于学习者外部的学习(如技术存储和操控的学习),也没有探讨在各种组织内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它们的核心信条是:学习发生于个体的内部。即便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协商过程的社会建构主义者也强调个体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没有探讨所学知识的价值,只是关注具体的学习过程。其实,在网络世界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尤为值得探索。评估所学知识的价值是在学习活动之前就应当运用的元技能。当知识量匮乏时,评估知识价值的过程存在于学习之中;当知识量丰沛时,快速评估知识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今日的现实要求人们必须具备非个人学习的行动能力,即需要学会利用自身知识之外的信息来支持行动。 (3)没有论及组织型知识和知识迁移方面的挑战。环境的变化自然要引发传统学习理论的修正和完善,但是,当基本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在原有的理论框架中再做进一步的修正就显得没有意义了。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实的变化呼唤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当前,随着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日益深刻,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新科学的发展引发了对学习理论的深入思考。例如:当知识不再以线性的方式获得时,学习理论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冲击?当技术能替代学习者从事许多认知操作时,学习理论该做怎样的调整?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生态环境中,人们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学习理论如何解释学习者在未完全理解下的学习行为?网络和复杂理论对学习的影响是什么?随着对不同知识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认识的发展,如何根据学习任务看待各种学习系统与生态理论?等等。 (二)关联主义的提出 数十年来,学习的图景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许多学习情境下,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解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方式。但当学习进入非正式、网络化的时代后。这些理论在有效解释“学习”问题方面就显得不足。关联主义的倡导者George Siemens认为,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对学习的需求,必须拓展和创新原有的学习理论。所谓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就是在相关的节点间建立有效的连接。学习不仅存在于个体自身,也存在于各个专业化的节点中,学习的关键在于将相关的节点/信息源连接起来,形成学习网络。这种连接可使学习者学到比现有认知状态或知识体系更多、更重要的东西,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统合起来,通过“个人--网络--组织”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使学习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与时俱进。 三、关联主义的理论基础 关联主义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和网络理论等,它们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特点,为学习者在当前环境中的学习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学习者更适应新时代的学习。 (一)混沌理论与关联主义 混沌即是“秩序的一种隐秘形式”。混沌是可预测性出了故障,并在最初违背秩序的复杂排列中显现了出来。耐吉•科达(Nigel Kalder)将混沌定义为“秩序的一种隐秘形式”。混沌理论的要点在于非线性系统的非因果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度敏感依赖性,其特性说明了现有学习的特点,在数字时代的今天,知识已不再以线性方式获取,大量知识都以网络的形式呈现,具有超链接的跳跃呈现特点,并且很多新技术代替了学习者从事许多认知操作(像数据库技术就实现了信息的储存和信息的检索),因此,由于知识的非线性和不可预测性导致了学习的非线性和不可预测性。学习可能由于任何条件的细微改变而产生不同结果,如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自我的信息素养等等都可能影响决策的制定,最后影响到整体的学习。混沌理论中认为学习(意义的制定)发生于能够识别出隐藏着的模式。(模式识别:指能够找出不同领域的相似性或将它们之间建立连接。) (二)自组织理论与关联主义 路易•马托埃斯•罗恰(Luis Mateus Rocha)将自我组织定义为:“从随意的初始条件中自发形成的、组织良好的结构、模式或行为”。自我组织作为一种学习过程十分重要,在个人水平层面的自我组织,是一种建立在公共机构环境内部的、更为庞大的自我组织知识体的微观过程。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的学习不再是灌输式的学习。信息的容量剧增,大量的学习过程都融人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自主学习成为我们现在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现代的学习者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我组织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之一,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自我组织就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将搜寻来的信息进行良好的整合,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简单的可以理解为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自组织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学习中都普遍存在,在我们的学习系统中,我们也是通过与不同人们通过协调、联系、自组织而形成学习的。 (三)网络理论与关联主义 一个网络可被简单定义为各实体之间的连接,网络中的连接枢纽可以称为节点。即节点与节点连接起来能够被连接起来而形成一个整体。不同的节点具有不同的价值,那些成功地获得较多价值的节点将比其它节点更成功地获得额外的联系,专业化的节点或贡献杰出的节点有更多机会获得认可,这些突出的节点能够加强节点之间的联系,加速信息的流通。这里涉及到一个强弱连接的问题。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弱连接则能够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讯息。使得网络中的成员能够增加修正原先观点的机会。因此。强连接和弱连接并不存在直接的好坏区别,只是交互的程度不同,两者对于网络中的学习者都有很高的价值,都有可能为学习者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强连接与弱连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沟通互动的频率来看,可以简单划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强连接最有可能的是你目前工作的搭档,事业的伙伴,合作的客户,生活和工作上互动的机会很多。弱连接范围更广,同学、朋友、亲友等等都有可能,就是沟通和互动的机会较少,更多的是由于个人的时间、精力和沟通机会造成的。可以简单的概括个人大概有150个联系人,其中强连接约30个,弱连接约120个。 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高度的互动,在某些存在的互动关系型态上较亲密,因此,透过强连接所产生的讯息通常是重复的,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网络内的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态度,高度的互动频率通常会强化原本认知的观点而降低了与其它观点的融合,故认为在组织中强连接网络并不是一个可以提供创新机会的管道。 弱连接则较能够在不同的团体间传递非重复性的讯息,使得网络中的成员能够增加修正原先观点的机会。因此Burt的看法正好与Granovetter的弱连接优势观点相同,即联合其它网络位置的人来减低社会结构的限制以取得结构利益。 (五)内源学习与外源学习 在《关联主义:数字化学习理论》中,在总结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特点时,发现这三种学习理论所强调的都是内源学习(内源学习:强调学习发生在个体内部)。而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个信息几何增长的时代,即使是在一个领域,我们现在也很难学习里面的全部知识,因此,外源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外源学习:强调学习发生在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用句通俗的话讲:“我把知识存在朋友那里”(Karen Stephenson)。这也是我们关联主义的时代背景。 四、关联主义视角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 (一)学习内容的可变性 学习内容指信息或知识。Siemens注意到当学习者在与学习内容(或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后,他实际上创建了一个包括不同观点的网络,使学习者个人观点通过范式确认获得新的意义。这就是说,连接改变了内容,位于网络中的内容被赋予新的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当网络有了新的内容,便渗透了新的意义,这说明创建连接比内容更重要。当网络大到可以说明不同视角时,它创建了某个层次的意义,反映了各种个体元素的合成力量。因此,当内容创建加速后,我们与内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需要所有相关的内容项目。按照他的观点,知识也有半衰期。经过一段时间,知识会老化、会变得陈旧。 (二)学习内容的现实性 关联主义为学习者提供某种类型的内容,因而产生价值。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泛泛的内容,我们需要现时的、相关的、切合语境的内容。关联主义的优势便在于它解决了内容的现时性,使学习内容更有用途。传统的教材或手册很难满足这个标准。即使学校或公司举办短训班,更新和充实学生或雇员的知识,有时也无济于事,且耗资较大。我们接触到的知识应该是极为需要的。过去把知识看作容器的观点限制了知识的流通,降低了学习效应。为了保证内容的现时性,安排教学时需要我们思考缜密,计划周到。这需要很好的管理系统、聚合器、智能搜索等辅助工具。 (三)学习内容的连续性 电子化学习或多媒体学习最初采取课堂搬家的模式。教学内容往往是线性的课程,学习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掌握其内容。今后的学习可以是小型的,以个体为目标的种种方式。除纸质教材外,可用计算机,甚至手机进行学习。这样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连续进行,而不是学习预先构制的课程。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习内容应易于找到。总之,学习和求知过程是一个恒常的不断进行的过程,不是最终状态或产品。 (四)学习内容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接纳或使用任何内容的必要条件。如果有的内容与人们关注的内容不相关,就不会被使用。今天我们对待知识也是如此。当然,有些看来是不相关的内容,对发展我们将来的能力也许是关键的。因此,相关性可以界定为一种资源或活动是否符合个体不同时期需要的程度。相关性越大,其潜在价值越大。同样,学习者如果认为相关性不大,便会影响他的学习动机和行动。相关性不仅关系到内容的实质,对所说的内容或信息的现时性也至为重要,可有效地应对知识的增长和功能。 (五)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和外部性 今天知识流通迅猛、日趋复杂。一方面需要掌握种种观点才能得其全貌;另一方面靠一个人正确掌握和理解一个情景、一个领域、一个课题的全部内容甚为困难,个体很难具备这种能力。这迫使我们需要寻找新的学习模式。我们得依靠不同专业化内容或信息源的连接。学习的网络模型应运而生,它帮助我们将一部分有关知识的处理和解读过程卸载到学习网络的节点中。通过技术的应用,学习者可以按类建立种种节点,让每个节点储存和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知识。这样,学习的部分活动卸载到网络上了。这个观点最能对付知识的日益复杂化和加速。用Siemens的话说,“知识存在于网络中”,“知识/学习可处于非人的器皿中,学习由技术实现和提供方便。”由此,他认为一个人如何更多知道的能力比知道的现有知识更为关键。学习者如果具有在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发现连接、识别范式和创建意义的能力就是今天培养学习者掌握的核心技能。 (六)学习中的决策 学习是一个混乱、模糊、非正式、无秩序的过程,因此如何做出抉择也是在学习,即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时世界选择学习内容和判断新信息的意义。由于影响决策的信息环境的变化,今天认为是正确的答案,明天可能成为错误。当今许多现有学习理论将知识的处理和解释寄托于从事学习的个体上。如果知识流通量不大,这些模式是可行的,但如果知识像汪洋大海滚滚而来,那种涓涓细流式的学习方式便难以适应。 (七)学习的社会性 Siemens在强调学习者个体与学习内容关系的同时,也认为社会、社区和同学对学习有重大作用。Siemens(2005)认为他的这些观点对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机关和企业培训具有重大意义。当学习行为被看作是学习者控制的活动时,设计者们需要将关注点转移到培育理想的生态系统以促进学习。通过认识到学习是一个混乱、模糊、非正式、无秩序的过程,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设计我们的教育指导,如何侧重培养学习者驾驭信息的能力。我们正在从正式刻板的学习迈向非正式、以连接为基础、网络创建的学习。 五、关联主义的学习理解 将以上观点作一梳理,即形成如下关联主义有关学习的解释。  有意义制定的过程中,意义和情感的融合非常重要。思维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的。仅仅考虑某个维度的学习而忽略大部分学习是怎么产生的研讨是不够的。 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增强“做事”的能力。这种增进的能力可能是实践意义的(例如发展使用新软件工具的能力或学习如何滑雪),也可能是在知识时代使工作更有效的能力(自我意识,个人信息管理等)。“学习的全景”,不仅是获得技能和理解,应用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动机原理和快速决策通常能决定学习者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  学习是一个连接专门节点或信息资源的过程。如果一个学习者能与现有的网络相连接,那么就能够极大地改善学习效率。  学习可能储存于人工制品中。学习(指知道但不具备行动的特质)可以存在于某个社团、网络数据库中。  “知道更多”的能力比“目前知道多少”为重要;“知道从何处寻找信息”比“知道的信息”更为重要。  对学习者来说,培育和维护各种连接、善于与外源建立有效的连接比单纯理解某个单一概念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 学习和知识存在于多样性的观点中。  学习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电子邮件、共同体、对话、网络搜寻、电子邮件列表、博客等,课堂或课程不再是主要的学习渠道。  有效的学习需要不同的方法和个人技能,如能洞察不同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的关联,就是一种核心技能。  学习要善于整合组织学习与个人学习的效力。个人知识是一个网络,它注入组织和机构中,组织与机构又回馈给网络,并持续地为个人提供学习机会。关联主义试图提供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怎样的解释。  学习活动的宗旨是关注知识的现时性(精确的、最新的知识)或流动性。  决策本身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今天这个社会,人们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选择“学什么”、“怎样学”和“如何理解新信息的意义”。决策的正误会因信息背景的改变而变化,今天的正确明天就可能变成错误。  学习是一种创造知识而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为此,学习工具和学习方法设计应当充分关注学习的这一特点。 六、关联主义的基本要素 (一)网络 关联主义以网络学习为基础。网络具有内在的简洁性,即它只有两个元素:节点和连接。 节点是可以用来连接到其他元素的成分,是可以用来形成网络的外部实体。它可以是人、单位、图书馆、网址、书籍、杂志、语料,或任何其他信息源。这些节点的聚合产生了网络。网络可以合并形成更大的网络。 连接是各个节点之间的任何联系方式。学习的行为是创建节点的外部网络,从而形成信息源和知识源。这是为了保持知识的现时性和连续获得、经历、创建和连接外部的新知识。 学习网络也可以看作内部心智中进行连接和创建理解范式的结构。即使网络的连接不那么紧密,节点仍可以存在于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能力以自己的方式起作用。网络本身是节点聚合体,但对网络每一节点的性质影响有限。 节点形成连接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旦网络建成,信息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节点流向另一个节点。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越强,信息流动得越快。 (二)信息系统 网络创建的信息系统包括: 数据——初始元素或较小的中性意义元素 信息——有智能应用的数据 知识——语境中的或已内化的信息 意义——对知识细微差别、价值、涵义的理解数据 信息系统是一个连续体,学习就是知识转化为某种意义(然后通常这会产生可以遵照行事的某种东西)的具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编码、组织节点以促成数据、信息和知识流动的行为。 (三)元素特征 网络的元素特征包括: 内容(数据或信息) 互动(尝试性形成连接) 静态节点(稳定的知识结构) 动态节点(新信息的增添和数据的不断变化) 自动更新节点(与原信息源紧密相连的节点,产生高度流动性,体现最新信息) 情绪因素(影响连接和网络中心形成期望的情感) 数据和信息是数据库元素,它们需要以能使它们在现有网络中动态更新的方式存贮和处理。当这些元素更新时,整个网络结构也同样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在智能上不断成长。另一方面,知识和意义从潜在的数据或信息元素中获得了价值。 (四)形成关联的因素 连接虽是网络学习的关键,但在整个结构中并非每个连接的分量和影响力都相同。因此,连接的增强受制于动机、情绪、节点的关联性、合乎逻辑的反思、认识自然和组织不同类型信息与知识的范式化过程、熟悉自己身处的专业领域的经验。 (五)网络形成过程中的学习 学习与网络形成过程之间互相影响。从学习是知识和意义之间发生的活动来看,它是网络形成中受到影响的因素。但学习本身也是影响因素,因为实践过程是网络创建和形成的过程。学习不能只看作是被动(被作用)或主动(作用于其他元素)的过程。 (六)创建意义 网络中的意义是通过连接的形成和节点编码产生的。最佳意义的产生符合系统的一般特性:开放、适应性、自我组织并具备修正能力。对潜在语义的分析可以通过将新节点融入现有网络结构的过程来解释。新节点在整个网络中提供连接和知识流。作为连接元素,节点可以作为新信息发送的中心,或者只是简单地在原本互不相连的想法和概念之间形成新的连接。在逻辑/认知和情感彼此激活和交织的过程中形成了意义。 七、结语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和表达是个体生存于这个时代的重要能力。而随着知识和信息的快速增长,知识的半衰期逐渐的缩短,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个体适应社会的唯一方式就是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学校的正规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已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知识占个体所学知识的80%。 技术的发展给个体进行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特别是以“人”为主的web2.0,促进个体表达知识,积累知识和交流思想,同时构建自身的学习网络,这种学习网络是自组织的,以学习者为核心,连接蕴含各种价值的网络节点,其中的连接包括弱连接和强连接,弱连接和强连接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而划分的,它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朗道尔(Landauer)与杜迈斯(Dumais)(1997)探索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人们获取的信息比他们接触到的信息多得多”。他们提出“有些知识领域包含了大量微弱的相互联系,一旦适当地加以利用,能够通过一种相互干扰过程极大地扩大学习量”。这里的中心就是关联主义。这种模式识别与连接我们自己的“知识小世界”的价值对我们个人学习影响巨大。自组织的学习网络的建立,和网络有价值节点的连接,是网络信息社会的学习的一种策略,今天“学什么”“怎么学”已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从哪里学”,也即从何处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关联主义的起点是个人。个人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被又回馈给个人网络,提供个人的继续学习。这种知识发展的循环(个人对网络对组织)使得学习者通过他们所建立的连接在各自的领域保持不落伍。 个人、组织、网络构成学习的网络系统,知识流是系统构成的根本,良好的网络节点就是那些能够培养并保持知识流的人,一个健康和优秀的网络组织也即是培养和保持了有效的知识流。组织学习生态的健康性取决于信息流的有效培养。 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同时,旧的学习理论已不能完全解释新的学习方式,组织学习等学习新方式呼唤新的学习理论支持,关联主义是应运而生的产物。 当然关联主义的一些提法,如“学习不再是内化的个人活动”,学习是“行为或情感的改变”,等等,也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Siemens,George.2004.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ELeamingspace .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connectivism.hun. 西蒙斯 李萍译 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 全球教育展望,2005(8) Siemens,George.2006.Connectivism:I_eaming andKnowledge Today.Education.an global summit2006,Sydney. 胡壮麟.谈Siemens的连接主义.外语电化教学,2008(9). 钟志贤,王觅,邱婷.终身学习能力:关联主义视角.开放学习,2009(4). 范艳敏,高燕.关联主义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远程教育,2010(1)
3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