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矿物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多像植物或生物的无机物结构啊!(碘结晶,矿物质析出结晶)
zlyang 2019-6-18 21:45
多像 植物 或生物的无机物结构啊!( 碘结晶 , 矿物质 析出结晶) (1)王海洋,2014-04-04,漂亮的碘结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44458-781931.html 本来想利用静电喷雾法做出碘的纳米颗粒, 结果没有成功。在接收容器上形成了漂亮的碘的结晶。 (1) (1-2)上图局部裁出放大 (2) (3) (4) (4-2)上图局部裁出放大 (5) 当时是用手机拍的,这些就是原始图了。我本来打算把碘的溶液采用静电喷雾的方法(electrospray),制取纳米碘颗粒,结果只形成了这个。估计是和我所加的高压电场有关系。 (2)林运德,2019-06-16,“父”=矿工=父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88056-1185347.html 矿物质析出结晶 (1) (2) (3) (4) (5) (6) 这些纤维状的集合体主要是以碳酸盐化结晶密切相关。 感谢王老师!感谢林老师!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
个人分类: 奇闻异事的大千世界|3015 次阅读|2 个评论
食用蔬菜的学问(3)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fdc1947 2018-4-22 08:17
食用蔬菜的学问(3)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我们食用食物的终极目的是取得营养、增进健康。我们的营养素有七种: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我们的食物主要有:粮食和薯类、蔬菜和水果、鱼类肉类和蛋类、奶和大豆坚果、油和盐。各类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种类和多少各不相同,我们食用各类食物的目的也有所差异、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各种食物少了不行,多了也会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对于食物要均衡营养,合理膳食。对于各种食物的选择和加工、烹调,都要 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蔬菜中缺少蛋白质,特别是优质蛋白质,所以,我们在食用蔬菜的同时,也需要食用动物类食物(鱼肉蛋奶等)和大豆制品,以得到充足的优质蛋白,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识。 但是,我们难以从蔬菜中获得足够的矿物质元素例如,钙、铁、锌等,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问题。 有人说,从食物营养成分表上看来,有些蔬菜中钙、铁等元素的含量并不算少。还有人说,我们从小就听说,要多吃菠菜,因为菠菜中铁的含量很高,这难道不对吗? 从食物营养表上面看,某些蔬菜中钙、铁等元素的含量确实不低。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绝大多数蔬菜中,都含有对抗这些金属元素吸收的化合物,草酸。草酸是一种有机二元酸,它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如钙离子等形成几乎不溶解于水的草酸盐。所以极大的影响钙等矿物质元素的吸收。 人们会说,难道胃里的盐酸不能把草酸盐解离溶解吗?盐酸当然可以溶解草酸钙,但是,当食糜进入小肠,成了碱性的环境,草酸根离子仍然会与钙、铁、锌等金属离子结合成不溶于水的草酸盐。一般而言,食物中钙离子的含量远远大于铁锌等(在生物体内,钙是常量元素,铁锌等是微量元素,他们的含量不再一个数量级上),我们只用钙做矿物质金属元素的代表。 如果100克某蔬菜中钙离子的含量是A毫克,草酸的含量是B毫克,钙的原子量是40,草酸的分子量是90,因此,每100克的这种蔬菜含有B/90毫摩尔的草酸。草酸根与钙离子都是二价的,一个草酸分子与一个钙离子反应,这样,B/90毫摩尔的草酸能够与B/90毫摩尔的钙相作用,这些钙离子的质量是B/90×40毫克。因此B毫克的草酸就能够与B×40/90毫克的钙离子相作用,生成不溶于水从而无法利用吸收的草酸钙,于是100克这种蔬菜中,理论上能够利用的钙的数量就只是:(A – B×40/90)毫克。 比如,对于100克某种菠菜,它的钙含量A是66毫克,这看起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含量了,但是,它的草酸含量B是1333毫克,这样,根据上面的公式,得到该菠菜理论上的可利用钙的含量是(66 – 1333×40/90)= -526。也就是说,食用100克这样的菠菜,不但不能吸收钙,反而需要从食用的别的食物中“攫取”526毫克的钙。 有人据此说,不要把菠菜与豆腐一起烹调,因为它将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但是,既然菠菜里有这么多草酸,它不从豆腐里攫取钙,也会与其他食物比如肉、鱼、奶等中的钙结合。与其让它攫取鱼肉蛋中间的宝贵的有机钙,还不如让它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更好一点。当然,最好还是去除掉一些草酸。 再举一个大家不大说的例子,苋菜,A = 180,比菠菜中的钙含量更多的多,然而B = 1142,于是,其实际的钙理论利用值为(180 – 1142×40/90)= -328毫克。同样要与别的食物中的钙离子相结合。 所以,像《百科百度·苋菜》上所说“苋菜叶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由此可见其营养价值之高。”完全是一种误会,一种不正确的说法,它不但不能够补钙,反而要剥夺其他食物中大量的钙元素。 所以,对于这一类草酸含量很高的蔬菜,我们在烹调的时候,一定要先“焯水”,焯水过后还要挤干净,以减少一部分草酸的含量。即使如此,这样做也只能去除一部分,大多数草酸是难于去除的。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的绿色蔬菜(真正的“菜”,即那些草本的植物),其草酸的含量都很大,所以, 想通过食用蔬菜来增加矿物质即金属离子的摄入是不可能的事情。恰恰相反,过多的不适当地蔬菜摄入反而会引起缺钙,实际上的情况也正是如此。 所以,我们强调应当多食用一些绿色蔬菜,但是,与此同时一定要注意补充钙的摄入,也就是说,要注意豆制品和鱼肉奶的摄入。 上面说过,对草酸含量高的蔬菜,需要“焯水”,并在焯水后挤掉水分,这样做, 毫无疑问会损失掉一些维生素等营养物,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事情有一利总不可避免地会产出一些弊病,我们需要均衡利弊,看看哪一种办法利大而弊小。像损失一些维生素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食用水果来补充 。 又如,我们在《食用蔬菜的学问(2)蔬菜的煸炒》中曾经指出煸炒蔬菜的过程中会产生油烟的危害,实际上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替代或减少煸炒。 我们曾经说过,煸炒蔬菜的最主要目的是使蔬菜的细胞破裂,使其中的水分蒸发,从而使脂肪和调味品等与蔬菜更紧密地结合,从而是菜肴口味更好。而达到使细胞破裂、水分蒸发这个目的的手段不一定要用油煸炒。 对于如胡萝卜、茄子、土豆等本身体积不大,含水量较低的蔬菜,利用微波炉加热,也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经过微波炉加热后,在适当加油和调料烹制,就不容易生成油烟了。而对于体积很大,含水量很多的绿叶蔬菜特别是如菠菜、苋菜这样的蔬菜,如刚才所说的焯水并挤干水分后,再加油和调料烹制也是可以的。这样,都既不会把油过分加热产生油烟,又能够使食用油和调料与才有能够较好的结合,造成较好的口味而不至于“水沓沓”的没有滋味。 不把油过分加热,不但是不产生油烟的问题,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保护食用植物油中宝贵的不饱和脂肪酸 。 众所周知,我们往往只有在烹调蔬菜时才会加入食用油,所谓食用油就是脂肪酸的甘油酯,在消化道内将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的碳链中只有碳碳单键是饱和脂肪酸,有一个碳碳双键的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碳碳双键的称多不饱和脂肪酸。大多数脂肪酸可以由体内合成,但是 有些多不饱和脂肪酸却必须在食物中取得,身体内无法合成,这些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 不饱和脂肪酸的稳定性较差,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受热更容易氧化或聚合。这样,在起油锅或烹调的时候,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就很容易起化学变化,不再是我们所必须的脂肪酸。 人们又容易误会,以为脂肪的作用只是做身体能量的来源,只能使人发胖,其实,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身体细胞的重要结构物质 ,对于大脑、神经系统、皮肤、内脏等器官的形成和代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对于老人和儿童,这些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不可缺乏的。如果我们总是在较高温度下烹调,总是炒菜,就有可能使得我们的必需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遭到大的损失。这与常年缺乏脂肪是一样的危害,也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而我们避免在高温下用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总而言之,在我们食用蔬菜的时候,都应当对蔬菜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加工、烹调,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趋利避害、取长补短。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3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防治超重和肥胖中的临床应用
CZC 2017-1-22 07:07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防治超重和肥胖中的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体内脂肪累积过程及肥胖症的发生、发展涉及 许多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是肥胖症的基础,而环境因素是发病的条件。按其病因不同,肥胖可分为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前者;依据脂肪积聚部位不同,肥胖又可分为两类:一类称作腹内型肥胖或苹果型肥胖、向心性肥胖,此型肥胖更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男性多见;另一类称为皮下脂肪型肥胖或非向心性肥胖、梨形肥胖,女性多见。 1 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超重和肥胖相关性的流行病学 近十几年来,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或儿童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都在飞速增长。美国成人肥胖的总体发病率从1960年的13%上升至2004年的32%。2007年中,多达66%的成人超重或肥胖;16%的儿童及青少年超重,34%有超重的危险。成人和未成年人的超重及肥胖年增长率为0.3%~0.9%。葡萄牙成人超重率为39.4%, 肥胖率为14.2%。韩国成人总体超重及肥胖率为30.6%,其中男性为32.4%,女性为29.4%。 2002年我国调查结果表明,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其中城市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1%和9.8%,农村超重和肥胖率为20.6%和6%。1992年至2002年,我国超重和肥胖患者数增加了1亿,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40.7%和97.2%。超重、肥胖同样成为城市儿童青少年突出的健康问题。2000年我国7—18岁儿童及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4.94%一8.41%和2.25%一4.85%。与1985年相比,2000年男女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成倍 上升,男性上升幅度大于女性。 超重和肥胖患者常伴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不伴糖尿病、高血压的成年肥胖患者血清维生素E浓度较正常体重者显著降低;肥胖者血清β一胡萝卜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体重者;约15.5%一29%的肥胖患者存在维生素B1缺乏;肥胖者维生素B6和C均较体重正常者明显降低;病态肥胖症患者(BMI40 kg/m 2 )常伴有维生素D缺乏;肥胖患者维生素B 12 缺乏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4.3倍。 国内人群钙摄入量普遍偏低;肥胖者血浆和红细胞中锌浓度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尿锌含量明显增加;肥胖患者常伴有血清铁浓度低或铁缺乏症;约27%的肥胖患者存在镁摄入不足;绝经前肥胖女性硒缺乏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1.6倍。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超重和肥胖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维生素A具有激活程序性细胞死亡和热量生成的作用,是重要的脂肪组织生长调节因子。 维生素B1、B2、B6、B12小泛酸、烟酰胺和生物素在糖、蛋白质、脂肪及能量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维生素B1在体内形成多种支链酮酸脱氢酶的辅酶,是三羧酸循环中氧化脱羧过程必需的成分; 维生素B:是呼吸链黄素酶的必需组成部分,在生物氧化中传递氢; 烟酰胺在体内合成还原型辅酶I,并为氧化磷酸化过程提供质子; 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是脂肪酸氧化必需的物质; 生物素作为脱羧酶的辅酶,参与糖异生和脂肪酸氧化作用。 维生素c促进脂肪转化为能量,参与脂肪和能量代谢。 维生素D通过调节体内钙代谢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避免细胞钙内流,抑制肥胖发生。维生素E是重要的抗氧化营养素,保护低密度 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不被氧化,LDL氧化会增加肥胖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 细胞内钙离子能刺激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在脂肪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十分关键。钙摄入量低及血钙浓度低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积聚,体脂增加; 钙摄人量高则可反馈抑 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预防肥胖发生。 锌通过调节瘦素分泌促进游离脂肪酸释放和葡萄糖摄取,对脂肪组织代谢具有重要作用。锌还可增加胰岛素合成,增强胰岛素活性,促进糖代谢。 镁缺乏是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可能机制为饮食镁摄人量低增加尿中血栓素浓度和血管紧张素介导的醛固酮合成,降低胰岛素活性。 2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超重和肥胖防治中的可能作用 2.1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发展的临床研究 维生素:维生素C含量和体脂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低水平维生素c比较,摄人充分的维生素c可使中等强度运动中脂肪氧化增加30%。血清1,25(OH)D3浓度与BMI呈显著负相关。 矿物质:血清钙浓度与BMI呈显著负相关,人群钙摄人量与肥胖率呈负相关。血清和头发中锌含量与BMI呈负相关关系。缺铁导致肥胖患者缺铁性贫血显著增加,肥胖患者宜补充铁剂。年轻人镁摄人量与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呈负相关关系。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之间存在的协同作用: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有助于缓解肥胖患者常见的贫血症状;补充维生素D能够显著增强钙吸收,协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抑制钙内流;维生素C可以阻止维生素E被氧化;维生素E可以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并调控细胞内钙、镁浓度的平衡。 2.2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防治超重和肥胖的临床证据 肥胖者体内多种抗氧化营养素不同程度缺乏,如维生素C、维生素E、锌和硒缺乏,引起肥胖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显著增高。超重和肥胖患者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后,可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控制体重和体脂,并且有效降低全身氧化应激,带来更多额外益处。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指出,在用低能量饮食时,为了避免因食物减少引起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应适量摄人含 维生素和锌、铁、钙等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剂 。 关于钙剂补充的6项观察研究和3项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 增加钙摄入会减轻体重 ,主要 减少体脂 ; 成人钙摄入量每增加300 mg,体重将减少2.5—3.0 kg ;增加钙摄人量具有潜在的显著降低肥胖发生率的作用。 3 肥胖的治疗原则 3.1 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热量消耗 治疗超重和肥胖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减少热量摄人和增加热量消耗 这两个方面,其最终目的是要使患者在较短的时间(6~12个月)内降到标准体重。对于减肥十分困难的严重肥胖或老年肥胖者,也要尽量使体重的下降值达到或超过原体重的20%。控制饮食可使体重减轻。低脂饮食可促进体内能量消耗,降低饮食的能量密度。体力活动或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体重减轻的程度与活动和运动的频率和强度有关。活动频率越高、强度越大,减重量就越多。如果运动与饮食治疗相结合,体重减轻会更明显,同时可以减少肥胖带来的不良后果,如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等。运动量应因人而异,原则上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运动方式以简单易行为主。 3.2 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 超重及肥胖患者因为限制饮食、体力活动和代谢紊乱等原因,很可能发生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人不足和缺乏,从而加重肥胖及其并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 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超重和肥胖辅助治疗的重要部分 。 4 共识 4.1 肥胖或超重患者存在多种营养素缺乏。 4.2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在肥胖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3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可导致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 4.4 作为体重干预的辅助治疗,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体脂及全身氧化应激,减少肥胖相关疾病发生。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2717 次阅读|0 个评论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热度 1 CZC 2017-1-17 12:03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的 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 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要症状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占老年性痴呆症的60%~70%,临床上以进行性远近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意识模糊为特征,并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神经元纤维缠结、颗粒细胞变性及B-淀粉样肽(B-amyloid peptide,AB)沉淀为主要病理改变。AD的病因和危险因素:(1)目前其病因并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炎症、免疫功能紊乱、神经递质障碍、血清维生素B 12 和叶酸水平等有关。 (2)年龄和性别是AD公认的危险因素。(3)目前许多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能是引起AD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4)近来研究也发现,AD与微量元素的代谢失调有密切关系。目前AD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但科学的饮食干预可以预防或延迟AD的发生和发展。 1 维生素和矿物质与AD相关性的流行病学证据 及可能机制 1.1 AD的流行病学 文献报道的AD患病率差别较大,但均显示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女性一生患AD的几率为12%一19%,同龄男性的发生几率为6%~10%。美国65岁以上人群现有近330万的AD患者,预计到2050年患者数将增至510万;欧洲AD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为4.4%;2001年Yamada等报道日本65岁以上人群AD患病率为2.1%,且女性高于男性;2003年Suh等报道韩国64~94岁老年人AD患病率为4.2%。我国AD患病率有增高趋势。1992年上海市55岁以上、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AD发病率分别为0.42%、0.56%和0.89%。广州75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为7.49%,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5倍。南京60岁以上老年人AD患病率为0.95%,农村(1.33%)高于城市(0.75%)。2004年于宝成等研究发现,我国军队老年人AD患病率为3.29%,平均发病年龄为77.4岁,且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约升高1倍。2005年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四个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采用post hoc相关矫正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灵敏度后,年龄≥65岁者AD的总患病率为4.8%,女性(6.6%)高于男性(2.9%)。(2)AD的患病率随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几乎成倍增长,55~64岁、65~69岁、75—79岁、85—89岁年龄段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2%、1.2%、5.7%和23.3%。2008年闫芳等比较北京市某社区近20年的AD患病率,结果显示:(1)2004年AD患者数占老年痴呆的47.9%,与1997年(57.9%)相比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意义。(2)2004年65岁及以上人群AD的患病率为2.0%,与1997年(1.9%)相似。(3)1986年、1997年、2004年65岁及以上中、重度痴呆患病率分别为1.8%、1.9%和2.8%,但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D的死亡率: 世界各国报道不一,国内研究也不多。在发达国家AD是第4位的死亡原因;张明圆等对3531名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随访显示,AD年死亡率为17.68%;2005年洪震等一项随访40个月的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显示,老年痴呆 的死亡率是6.06/1000人年,相比非痴呆组,痴呆组的生存概率急剧降低,AD导致死亡的相对危险度为1.71(95%CI:1.44~2.03)。 1.2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生成,在神经递质的传导及脑功能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营养不良、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可能是AD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AD患者血、脑脊液及脑组织中锌的含量均降低,脑组织中硒含量普遍下降,且血清维生素C、维生素B 12 、叶酸、锌水平显著低于同年龄段的健康人群(P0.01);与健康老年人相比,AD患者头发中锌、铁、钙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低;与轻度AD患者或正常老年人相比,中重度AD患者血清叶黄素和B.胡萝卜素水平显著降低;另外,AD患者额叶、颞叶、海马、基底节区的锌含量普遍较同龄老年人脑组织中含量降低,且脑中某些部位的锌几乎被耗尽;而早期AD患者包括钙、锌、铁、维生素K、维生素A在内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摄人显著低于同龄正常老年人。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在A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机制如下: β -胡萝卜素: 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自由基,淬灭单线态氧和增强细胞间交流。 维生素C: 有效的抗氧化剂,能清除氧化应激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保护生物膜的完整性,其强抗自由基作用可有效地消除急性应激反应状态时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从而具有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 维生素E: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防治AD的效果:(1)作为强抗氧化剂能有效地对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神经细胞,抑制Aβ的产生和沉积;(2)可以通过调节与AD发病有关的炎性因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的炎性反应,缓和脑中SP形成时引起的炎症反应;(3)调节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与AD相关的信号级联反应;(4)促进海马和皮层中生长抑素神经元的恢复。 叶酸: 可以增加对预防AD有益的w-3不饱和脂肪酸的浓度,并在脑部维生素B 12 、蛋氨酸、L-酪氨酸、乙酰胆碱的代谢中有重要作用,能降低Hcy水平。叶酸缺乏与海马神经修复功能受损和增加其对AB毒性的敏感性有关。 维生素B 12 : 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与叶酸一起降低Hcy水平。 维生素K: 是哺乳动物脑中鞘脂类代谢的必需营养素,在调解脑部磺基转移酶和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中有重要功能,其缺乏可能参与AD的发病机制。 钙: 钙离子在神经元膜的兴奋性及基因表达的进程中发挥各种功能,参与神经细胞的发育、分化、损伤、修复和死亡的过程;钙稳态失调是加速AD病理变化的关键因素。 镁: 作为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之一,是各种酶反应的辅助因子,能与钾、钙等元素协同维护心肌和防止动脉硬化,从而增强脑的血流量,有利于AD防治。 铜: 是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mutase,SOD)的组成部分。 锌: 是许多蛋白质、核酸合成酶的成分,在髓鞘形成和脑成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具有保护生物膜、增强核酸蛋白质和糖代谢、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Cu-Zn SOD的组成部分。 锰: 能激活单磷酸腺苷,在脑神经递质中起调节作用,是Mn-SOD的组成部分。 硒: 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人脑中,发挥抗氧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的作用,其含量降低可阻碍自由基清除,引起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 2 维生素和矿物质在AD防治中的作用 2.1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AD的发生发展的I临床研究 AD早期就可见氧化应激升高,并随病情的进展而加剧。有证据表明:Hcy水平超过14 umol/L,患老年痴呆的危险加倍;血浆Hcy每升高5 umol/L,患AD的风险增加40%。因此,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锌等),以及与Hcy代谢密切相关的叶酸、维生素B 12 、维生素B 6 等B族维生素可通过抗氧化或降低Hcy对AD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2.1.1 维生素 血清维生素B 12 水平低于正常范围1/3者发生AD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4倍,血清叶酸水平较低者发生AD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3倍,增加叶酸摄入能显著降低AD的发生危险。 维生素B 12 或叶酸水平低下(维生素B 12 ≤150 pmol/L,叶酸≤10 nmol/L)者发展为AD的危险是维生素B 12 或叶酸水平较高者的2倍,血浆维生素B 12 水平升高可降低与Hcy相关的痴呆或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 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或联合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助于降低AD的发生危险。芝加哥健康与衰老组织研究发现饮食中的维生素E含量高(10.4 mg/d)与含量低(7.0 mg/d)者相比AD发病率降低70%。 接受维生素E(2000 U/d)治疗的AD患者住院及死亡等终末事件被推迟,可延迟病情进展达4~6个月。一项包含14 000例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联合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大脑认知能力的较好的电话测试结果有关,并且维生素C和维生素E补充剂使用的持续时间与患者较好的认知能力相关。 大量摄取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 12 、维生素B 6 、叶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和鱼类与AD低风险相关。老年人体内B族维生素水平不足与认知功能丧失和AD的发生有关。饮食中的烟酸对AD和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有保护作用。 2.1.2 矿物质 通过食物补锌能显著延缓AD患者认知能力的下降。Aβ的沉积会降低脑组织中铜和铁的浓度,降低过氧化氢、氧化应激和神经元破坏的形成,提示补充铜和铁可能对AD有益。 2.1.3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维生素C能使其他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E再生;维生素E可以减少细胞氧化损伤并调控细胞内钙、镁浓度的平衡;硒与维生素E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因此,联合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优于单独补充。 2.2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用于防治AD 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AD中氧化应激反应的过程,有助于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氧化物和自由基在脑中的沉积。因此,合理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具有抗氧化营养功能的营养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AD的发生。 3 专家共识 3.1 AD患者往往存在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缺乏和微量元素失衡。 3.2 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可能引发AD的发生和发展。 3.3 补充某些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含有抗氧化作用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可能降低AD的发生危险或延缓其进程。
个人分类: 临床指南和病例解析|2840 次阅读|2 个评论
癌症患者适合吃什么鱼
热度 21 何裕民 2015-8-3 16:38
鲫鱼:补虚利水 鲫鱼为鲤科动物,分布甚广,是主要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以前以野生为主,现在则人工饲养的为多。原本其肉质细嫩,鱼味甜美,人工饲养则稍微逊色些。 鲫鱼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和铁等矿物质。此鱼的药用价值也极高。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羸、温胃、补中益气之功效。 临床上,对于癌症患者,鲫鱼主要有两大功效。 一是补虚,是患者蛋白获取的主要来源。由于习惯认识的偏差,中国的许多肿瘤患者,既想补蛋白,又怕补坏了,故对许多动物类食物视如毒蝎,只能喝点鲫鱼汤等。鲫鱼豆腐汤、鲫鱼蘑茹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是利水,本品利水功效突出。临床对于部分有胸腹水的患者,可以鲫鱼熬汤,可适当加些利水剂。如鲫鱼500克,洗净,加车前子30克,包入沙袋里,加葱姜蒜少许,盐和料酒适量,一起熬至浓白汤,喝汤为主,主治胸腹水。 鲫鱼还可同莼菜一起做汤饮用,用于化疗放疗后脾胃虚弱、饮食不下。此方可调理中焦,补益五脏,促使元气恢复。 鳝鱼:补虚慎用,升白可一试 鳝鱼,是鳃鱼科细长鳗形动物的统称。《雷公炮灸论》就将其列入重要药物。《本草拾遗》认为其味甘、大温、无毒,功效为补气益血,主治虚损、血气不调等,兼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而在《雷公炮灸论》中鳝鱼骨也已入药,其性味咸、甘、凉,具有解毒、清热燥湿的作用。 由于鳝鱼属于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补益食品,是比较理想的调补物。鳝鱼中可分离出“鳝鱼素A”和“鳝鱼素B”两种物质,有较强的生物活性,故颇受癌症患者或家属青睐。 现代人们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补虚,补充蛋白质;二是民间有鳝鱼骨补白细胞一说,故不少人听信后,熬鳝鱼骨以升白细胞。对于后者(熬鳝鱼骨以升白),我们观察发现,有一定效果。可以下列方法为主:黄鳝骨150克、猪瘦肉50~100克、红枣6~8个、生姜3片,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加入适量调料和食盐,即可。 对于前者,我们有补充意见,我们发现长期大量食用鳝鱼以补蛋白者,似乎偷鸡不成蚀把米,因为我们在多例患者中发现它可导致肝肾损伤。深入探究后醒悟到:此物喜生活在稻田、河溪、池塘、湖泊等淤泥质的水底层。今天中国的稻田、河溪等的水底淤泥质已被农药化肥等严重污染,以此为生的鳝鱼则接受了污染物的二次污染;而鳝鱼又是低等生物,本身排解毒物能力偏弱。长期食用鳝鱼,则毒素“转移”到患者身上,最终,可损及肝肾。因此,我们不很主张癌症患者为了补蛋白而多食鳝鱼之类(也包括泥鳅等生活在淤泥质的低等动物)。 黄鱼:补虚极品 黄鱼有大黄鱼和小黄鱼之分,又称为黄花鱼、石首鱼等。性味甘、平,有补虚益精,养胃暖中的作用。清代医学家王孟英认为其“性兼通补”,说明其具有补和泻的双重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对防治各种癌症有积极的功效。 小黄鱼价格便宜,味道鲜美,是老百姓常食用的鱼类,可成为癌症患者重要的蛋白质来源。黄鱼的烹饪方式有多种:如黄鱼炖豆腐、荠菜黄鱼羹、小黄鱼羹等,对于癌肿手术、化放疗期间胃口不佳者,非常适宜。 带鱼:补虚泽肤兼抗癌 带鱼营养丰富,是东海一带主要的食用海鱼。 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具有和中开胃、暖胃补虚等作用。 带鱼不仅是物美价廉的鱼类食品,也是一味补虚、泽肤、抗癌的海鲜。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带鱼的银白色“鱼鳞”中含有一种抗癌成分6-硫代鸟嘌呤,能有效地治疗急性白血病及其他癌症。6-硫代鸟嘌呤同其他抗癌药物配伍,还可以治疗胃癌、淋巴肿瘤、绒毛膜上皮癌等肿瘤。同时带鱼含丰富的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防癌因子。所以经常食用带鱼,有防癌抗癌作用。 常食带鱼很有裨益,尤其是癌症患者。同时在食用时,注意不可刮掉带鱼银白色的“鱼鳞”;且以清蒸烹饪为宜,或可红烧食用。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5972 次阅读|21 个评论
长白山的稀有天然矿泉水——含钒矿泉水
热度 1 xcl2822 2014-12-6 01:02
以前,含钒矿泉水一直是日本富士山矿泉水独占鳌头, 富含五氧化二钒等天然矿物质。 水源地位于富士山原始森林内,海拔 1000 米处,采水处位于国立公园所环绕的地上部,周围没有住宅、工厂等污染源,地下 15 米处的水即使不经过任何加工也可安全饮用。 钒含量 130 μ g/L~140 μ g/L ; 富含钒、偏硅酸等 30 余种有利于人体吸收的天然营养矿物质; PH 值 8.3 ,呈弱碱性,调整人体酸性体质。 钒是人体正常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钒有多种价态,有生物学意义的是四价和五价态。四价态钒为氧钒基阳离子,易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而防止被氧化。五价态钒为氧钒基阳离子,易与其他生物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其在人体健康方面的作用,仍处在进一步发掘中,一般认为,它有助于防止胆固醇蓄积,降低过高的血糖,防止龋齿,帮助制造红血球等。钒存在以下作用:1.防止因过热而疲劳和中暑;2.促进骨骼及牙齿生长;3.协助脂肪代谢的正常化;4.预防心脏病突发;5.协助神经和肌肉的正常运作。 莱西福山——胶东“富士山” 发现了一亿年以前的火山口,初步探测地下更深处有一大溶洞,从地下喷涌而上的泉水总矿化度为460毫克/升,属锶—偏硅酸重碳酸钙型,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国内罕见,是最适合人类饮用的中矿化度天然矿泉水。 其 钒含量20 μ g/L ,全国唯一,打破了世界上只有日本富士山出产含钒水的历史。水源源自1亿年以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角砾岩和25亿年前太古界胶东群地层的古老变质岩,为构造裂隙溶洞水。 该矿泉水化学性质稳定,PH值为7.7—8.2属弱碱性矿泉水,弱碱性水适合于人体内环境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加快疲劳恢复。总矿化度为460毫克/升,属最适合人类饮用的中矿化度天然矿泉水。 长白山是世界三大天然矿泉水集中产地之一,具有水量大、水质佳、环境好、甘甜可口的特点,甚至林中流淌着的河水,其特征组分含量也常常达到天然矿泉水的标准。 在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境内,有一稀世泉,泉水中钒含量达到62 μ g/L,其钒含量高于青岛含钒矿泉水。大量调查采样化验结果表明,长白山不仅赋存有极其丰富的偏硅酸型天然矿泉水,而且多出发现赋存有偏硅酸锶型、 偏硅酸锶锂型、含二氧化碳气型等多种复合型天然矿泉水。 进一步的工作还需要深入开展。
个人分类: 水资源|13671 次阅读|4 个评论
巧用柠檬
热度 2 ma00186 2012-7-17 13:23
北京的水硬度大,烧几次开水,水壶底就会结一层水垢。有了水垢清洗剂后,我便定期用它来清洗水壶。前几年,饮水机流行起来,我家也买了一个,从此喝上了纯净水,也免去了烧开水、清洗水壶的麻烦。 去年的一天,上初二的KY在饭桌上说,科学老师讲喝纯净水不好,因里面不含矿物质。我没太在意,想着矿物质可以从别的饮食中补充嘛。可有一天,我读到了纯净水的危害,其中之一是纯净水会把体内的部分有益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通过尿排到体外。我认真起来,决定不喝纯净水了。可怎么处理水垢呢?我想到了柠檬,水垢是碱,柠檬是酸,一中和不就好了。 从此,我烧开水时,便在水壶中加一片柠檬,烧出的开水气味好,水壶底也不见了水垢。
个人分类: 生活中的科学|371 次阅读|2 个评论
癌症患者该吃什么?
weiwu207 2012-6-21 09:46
首先要知道癌症患者不该吃什么: 1. 人参、党参、枸杞、辣椒、胡椒等细胞生长促进剂; 2. 红肉类,它们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如激素,经消化吸收后重新被机体合成激素,促进细胞增殖; 3. 发霉,油炸、烧烤、腌制等深加工食品,其中富含致癌剂; 4. “老水”,过夜菜含有致癌物; 5. 非法添加物污染的食品。 水果,特别是野果;瓜类,特别是西瓜;蔬菜,特别是野菜等是最佳抗癌食品。这些食品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矿物质等,有抗炎、抗氧化、解毒作用。主食以谷豆、清淡为主。
1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饮用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
热度 2 xcl2822 2012-3-30 23:10
如何饮用 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 ? 肖长来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012.3.30 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混淆。其实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饮用时应恰当选择。其中天然矿泉水是最好的水。在饮用水质日趋遭受严重污染的今天,水质更为重要。 饮水安全,水质为先;粮食安全,高产无险;生态安全,森林草原;环境安全,健康无患。 一次,见一位朋友手持一瓶纯净水饮用,问他为何饮用纯净水。他说他喝的是矿泉水。我说,你仔细看看是矿泉水吗?他看了看之后说,上边写的是纯净水,不就是矿泉水的一种吗?我说不是,矿泉水是最好的饮用水,但纯净水却不是最好的饮用水。 最有感慨的是靖宇县地处玄武岩台地,赋存有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县城供水用的就是泉水(实际就是矿泉水),在城里可以直接饮用。由于没有分质供水,连冲马桶用的都是矿泉水。有那么好的矿泉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难道不是靖宇人民的幸福吗? 为了便于大家了解、认识 天然矿泉水、天然水、矿物质水和纯净水 ,自网上摘录了 几种水的基本情况以供参阅。 1. 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 矿物盐 、微量元素或 二 氧化碳 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 指标 。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 锂 、 锶 、 锌 、 硒 、 溴化物 、 碘化物 、 偏硅酸 、 游离二氧化碳 和 溶解性总固体 ,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 g/L ):锂、锶,锌、碘化物均 ≥0.2 ,硒 ≥0.01 ,溴化物 ≥1.0 ,偏硅酸 ≥25 ,游离二氧化碳 ≥250 和溶解性总固体 ≥1000 。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 Sr )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 (1) 按矿泉水特征组分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类型分为九大类:    ① 偏硅酸矿泉水; ② 锶矿泉水; ③ 锌 ( 补锌产品,补锌资讯 ) 矿泉水; ④ 锂矿泉水; ⑤ 硒矿泉水; ⑥ 溴矿泉水; ⑦ 碘矿泉水; ⑧ 碳酸矿泉水; ⑨ 盐类矿泉水。    (2) 按矿化度分类命名   矿化度是 单位 体积中所含 离子 、分子及 化合物 的总量。   矿化度 500mg/l 为低矿化度, 500-1500mg/l 为中矿化度, 1500mg/l 为高矿化度。矿化度 1000mg/l 为淡矿泉水, 1000mg/l 为盐类矿泉水。    (3) 按矿泉水的酸碱性分类   酸碱度称 pH 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即 pH=-1g ,是酸碱性的一种代表值。根据 GB/T14157-1993 水文地质术语 的定义, 可分为以下三类    PH 值 6.5 6.5-7.2 7.3-10 类型 酸性水 中性水 碱性水 (4) 按阴阳离子分类命名   以阴离子为主分类,以阳离子划分亚类,阴阳离子毫克当量 25% 才参与命名。    ① 氯化物矿泉水,有 氯化钠 矿泉水、氯化镁矿泉水等。    ② 重碳酸盐矿泉水,有重碳酸钙 ( 补钙产品,补钙资讯 ) 矿泉水、重碳酸钙镁矿泉水、重碳酸钙钠矿泉水、重碳酸纳矿泉水等。 ③ 硫酸盐矿泉水,有硫酸镁矿泉水、硫酸钠矿泉水等。 科学合理饮用矿泉水的最佳方法:矿泉水一般应以不加热冷饮或稍加温为宜,最好不要煮沸。 2. 天然水 天然水( natural water )构成自然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水相的总称。 包括江河、海洋、冰川、湖泊、沼泽等地表水以及土壤、岩石层内的地下水等天然水体。 天然水 对水源的要求相当苛刻。根据国际瓶装水协会( IBWA )的定义,天然水( naturalwater )是指瓶装的,只需最小限度的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不是从市政系统或者公用供水系统引出的,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它既去除了原水中极少的杂质和有害物质,又保存了原水中的营养成分和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健康水意味着去掉有害的物质而保留有益的矿物元素。天然水保存原水中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有利于保持水的自然生态结构,使之处于离子状态,易被人体吸收。   天然水是 小分子团水 ,是弱碱性水,是有生命活力、符合人体营养生理功能需求的 “ 健康水 ” 。目前这种小分子团水主要分布在广西 巴马 。 巴马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形,使这里的水属于碱性离子水 PH 值 7.38~7.95 ,氧化还原电位低( ORP ) 35~150MV ,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 巴马地磁 强度在 0.45~0.5 高斯之间,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在磁力线切割作用下,大分子团水被磁化成了小分子团 六环水 。 3. 矿物质水 一般以城市 自来水 为原水, 再经过纯浄化加工, 添加 矿物质 , 杀菌处理后灌装而成。目前矿物质水的添加种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类国家标准,主要由行业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07) 的规定与限量添加, 卫生上则按照《瓶(桶)装水卫生标准》 (GB19298-2003) 确保其饮用安全性。 目前矿物质水的添加种类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类国家标准,主要由行业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760-2007 ) 的规定与限量添加,卫生上则按照《瓶(桶)装水卫生标准》( GB19298-2003 )确保其饮用安全性。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 H2O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高纯水,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生物、化学化工、冶金、宇航、电力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 4. 纯净水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 H 2 O 。从学术角度讲,纯水又名 高纯水 ,是指化学纯度极高的水,其主要应用在 生物 、 化学化工、 冶金 、 宇航 、 电力 等领域,但其对水质纯度要求相当高,所以一般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电子工业。例如电力系统所用的纯水,要求各杂质含量低达到 “ 微克 / 升 ” 级。在纯水的制作中,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各项 指标 应该根据电子 ( 微电子 ) 元器件 ( 或材料 ) 的生产工艺而定 ( 如普遍认为造成电路性能破坏的颗粒物质的尺寸为其线宽的 1/5-1/10) ,但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复杂性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繁多,至今尚无一份由工艺试验得到的适用于某种电路生产的完整的水质标准。 在我国桶装饮用水市场上,主要有纯净水、矿泉水、泉水和 天然水 、矿物质水等,由于矿泉水、泉水等受资源限制,而纯净水是利用 自来水 经过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因此市场上老百姓饮用最多的还是纯净水,纯净水的质量和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1998 年 4 月发布了 GB173223 - 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和 GB17324 - 1998 《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标准中,共设有感观指标 4 项、理化指标 4 项、 卫生指标 11 项。
个人分类: 水资源|13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ACEI或可预防男性骨丢失
xuxiaxx 2011-11-1 09:39
美国德州大学的 Nahid Rianon 博士在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 (ASBMR) 年会上报告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EC) 抑制剂或可降低老年男性的 年龄相关骨丢失 风险。 研究者对前瞻性健康 ABC( 健康、衰老与身体成分动力学研究 ) 研究的纵向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共纳入 583 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 83 岁。结果显示, 10 年随访结束时, 137 例服用 ACE 抑制剂 ≥5 年的受试者的股骨颈骨密度 (BMD) 比未长期服用者高出 0.04 g/cm 2 ,具有显著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接受 ACE 抑制剂治疗 5 年,股骨颈 BMD 即可呈现上述幅度的改善,即意味着接受 ACE 抑制剂治疗 5~10 年期间 BMD 未见进一步趋异。 上述发现在机理方面有其合理性。 ACE 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 II 的生成,后者作用于成骨细胞等表达的血管紧张素 -1 和血管紧张素 -2 受体。血管紧张素 -1 和血管紧张素 -2 表达似乎可促进受体活化的核因子 - kappaB 配体活性,进而加速骨丢失。 研究者指出,骨质疏松症和高血压都是常见的年龄相关性慢性疾病,目前应用不同类型药物分别进行治疗。如果 ACE 抑制剂能够同时治疗这两种极为常见的疾病,那么治疗将会变得非常简便。此外,该发现表明,在前瞻性临床研究中进行骨骼标志物特征分析具有合理性。 来源:爱唯医学网
1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九:中国耕地缺碳还是缺氮?
热度 3 蒋高明 2011-6-27 21:38
蒋高明 过量使用氮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是笔者早就预料之中的,长期以来,土壤学家强调的化肥就是“氮、磷、钾”等无机矿物质为主,很少考虑有机氮、有机质的贡献。由于大量施氮,很少考虑有机质,土壤中的碳氮比是严重失调的。因此笔者大胆预测,中国的耕地目前不是缺氮而是缺碳。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山东沂蒙山区正在研究治本的措施,前期实验令人振奋。2009年,在10亩试验田里,增施有机肥、减半化肥后,小麦亩产量达到900多斤/亩。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生态学的办法,就是充分尊重生态学的规律,让元素循环起来。如果恢复了传统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式的有机循环农业,则我国仅利用一半的化肥也能满足国家粮食安全需求。 我们的实验得到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专家的理论数据支持。2010年3月,笔者参加某国家重点试验室的学术研讨会,应用生态所的专家研究表明,由于土壤碳氮比下降,致使土壤氮肥效降低,氮素损失严重;而增加土壤碳含量后,耕地土壤对氮的固持能力明显提高。他们的试验有力地说明,中国耕地目前缺少的是碳肥,而不是氮肥;或至少要增加氮肥的有效性,必须保持耕地一定的土壤碳氮比例。最近30多年来,政府加大对化肥行业补贴,农民不积有机肥,每年补充以氮肥为主的化肥,秸秆固定的碳被就地焚烧还回了大气,这样耕地因缺少有效的碳源而丧失固持氮的能力。 2010年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了一则这样的消息,云南省农科院进行了一项新肥料试验取得了非常明显甚至惊人的增产效果:9亩水稻增产幅度达21.55%。所使用肥料的成分构成中,氮磷钾含量不足10%,但有机质含量丰富,能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效果。这项实验说明,肥料的改进、土壤的改良在提升粮食产量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我们关于中国耕地缺少碳素的观点。 上面提到的三个实验,即笔者所在团队、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实验都说明,增加耕地碳素,均能进一步发挥地力,固持氮素,减少环境污染,最终将温室气体埋葬在耕地中。那么,为什么增加耕地碳含量尤其是有机碳,地力就能得到维持,甚至高产呢?原因就在于,农民添加的化肥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得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碳是构成微生物的基本骨架;另外,生物代谢所需的能量也是储藏在含碳有机化合物中被微生物所利用的。如尿素属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除了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也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考虑了给植物增加氮、磷、钾等化肥,过量化肥、农药、除草剂降低了土壤生物多样性,化肥利用率不增反降,徒增加对环境污染而已。 碳氮比例严重失调,尤其土壤有机质下降,是限制我国粮食产量的客观因素;农民不愿意种地,用地不养地是其主观因素。目前,有关部门置这两个主要因素而不顾,盲目补贴暴利的化肥行业,乃至试图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而实现增产,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那些打着增加粮食产量而套取国家经费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发展下去了。 由此看来,目前我国耕地严重缺碳而不缺氮。耕地有机质平均小于1%,氮肥利用率仅为30%,这些都是碳氮比例严重失调的重要信号。中国传统的农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耕地持续利用了5000多年没有退化,而今实行现代化肥农业,短短三四十年就出现了耕地明显退化。我们必须重视这个严酷现实,否则,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将受到因耕地质量下降带来新的挑战。 怎样增加耕地碳呢?其实自然界早就有了答案,这就是让植物固定的光合产物有效循环起来。秸秆中的碳来自大气,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就是天然的“化肥”合成过程;秸秆过腹还田,既保持充足的土壤碳源,又充分利用其中的氮、磷、钾以及各种矿质元素,减少化肥投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今后,国家应当停止对化肥行业的补贴,关闭一部分高污染、高排放的化肥工厂,补助农民利用有机肥养地,逐步减少化肥使用,实现生态循环型固碳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3815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矿物质对动物生殖的作用
xushui 2011-3-10 19:36
矿物质是组成动物机体的重要成分。在动物的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矿物质的种类很多,与动物生殖有关的主要包括钙、磷、镁、锌、锰、硒、碘、铜、铂、钻、铬等就其在动物生殖中的作用作一简要论述。    1、钙与磷   钙与磷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机能所必须的矿物质,在动物生殖中,它们也起着重要作用。日粮中钙、磷缺乏或过剩都会对动物的繁殖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1.1 钙、磷对母畜生殖的作用   母畜日粮缺钙,可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繁殖力下降,怀孕母畜缺钙常导致胎儿发育受阻甚至死胎,并引起产后瘫痪。日粮钙过量和缺钙一样有害。缺磷可导致母牛生产力下降、繁殖功能减弱(不发情、受精率低、泌乳期短等症状)。日粮中缺磷是母畜不孕或流产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奶牛缺磷常导致卵巢萎缩,屡配不孕,易发生流产或产弱犊。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也影响母畜的生殖机能。试验研究发现,日粮钙磷比例为1.5:1~2:l时,牛的繁殖力最佳。日粮中钙磷比例小于1.5:1,可导致母牛受胎率下降,诱发流产、胎衣不下、子宫和输卵管炎症等;反之当钙磷比例;4:1时,母牛易发生阴道和子宫脱出、乳房炎等疾病。    1.2 钙、磷对公畜生殖的作用   对于种公畜,日粮中缺钙可导致精子的成活率降低,精液中死精子数增加,精子的受胎率下降;钙离子浓度过高,也对精子产生不良影响。日粮中的钙磷比例,种公牛以1.33:1,种公猪以1.25:1为宜。    2、锌   锌对动物骨骼的生长发育、生殖机能、免疫功能和酶的活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    2.1 锌对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作用   雄性动物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组织含锌量很高。缺锌使雄性性腺发育成熟时间推迟,组织学研究表明,缺锌时曲精细管萎缩、变性,管壁变薄,塌陷﹑受损,生殖细胞数减少,精子生成变阻乃至停止,睾丸间质细胞数量减少。缺锌可导致成年动物发生性腺萎缩及纤维化。锌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甚至丘脑下部-垂体-性腺轴功能的调节。Mackenzi等研究表明,大鼠缺锌,垂体释放激素明显减少。Kel-lokumpv等(1981)研究发现,睾九类固醇激素的合成需要依赖于睾丸中的锌,大鼠缺锌,睾酮的生物合成及分泌明显减少。Fitzgerald等(1986)认为,锌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雄激素代谢水平。锌在精液和精子中的含量较高,是精子生成所必需的一种元素。研究表明,锌不但直接参与精子的生成、成熟、激活和获能过程,还可以保持精子活力。在日粮中加锌,可以改善精液品质,提高受精率。李文立(1997)等认为,日粮中加锌能改善公牛精液品质,对精子的发生和成熟及精子耐冻性的提高均有一定作用。Sing报道,日粮中加锌可明显缩短性反射时间,增强公牛性欲。Piper(1995)在公牛日粮中加锌0.2g/kg,5个月后,发现明显促进睾丸的生长发育。据报道,在种公羊日粮中,每千克体重添加硫酸锌0.5~1.0mg,其精液品质最好,母羊的情期受胎率最高。种公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锌,其精液品质可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表明,在2月龄后备公母猪日粮中加锌,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率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猪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有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李青旺等,1998)。缺锌时,公畜睾酮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明显减少。导致公畜睾丸萎缩,机能降低。 2.2 锌对雌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   锌与雌性动物生殖的关系研究较少。当母牛缺锌时,会引起性周期紊乱,受胎率降低,易发生早产、流产、死胎及胎儿畸形等。母猪缺锌,则卵巢萎缩,发情周期紊乱,发情期延长或不发情,胚胎发育不良,母猪分娩时难产、死胎和畸形增多。Kakinowski;(1986)报道,日粮中的锌水平对产活仔数没有影响,但死仔数增加,低锌日粮增加了分娩时的应激强度,产程延长。    3、硒   硒是一种具有提高动物生殖力和生产力的重要物质。Hurley(1960)报道,在新西兰绵羊的日粮中补硒,可明显提高繁殖率。在公畜,精液中的硒主要存在于精浆中,精子细胞中几乎没有。Mahan等(1990)报道,精液中的硒可以保护精子细胞膜免遭损害。缺硒可导致精细胞受损,降低精子活力,从而影响受精能力和胚胎发育。Liu(1982)研究表明,长期缺硒导致公猪精子浓度下降,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率增加。   母畜缺硒,常导致发情周期紊乱,出现乏情,胎衣不下,还可导致不孕。Mudd和Mackie(1973)认为,北苏格兰羊不孕症的原因是缺硒。Segerson等(1977)指出,缺硒损害子宫平滑肌的生理机能,导致胎衣不下和受精率降低。徐魁梧等(1990)报道,产前补硒和维生素E不但可以防止胎衣不下,而且可改善产后繁殖性能。母猪硒摄入量过低会降低肌肉的紧张性及强度,从而使产程延长。高产母猪的硒贮备经过几个产次后会逐渐耗竭,从而影响仔猪体内硒的状况及健康。硒的抗氧化特性可能是其改善母猪繁殖性能的主要作用方式。Chavez(1986)指出,补硒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繁殖晚期,硒缺乏会导致窝产仔数下降。    4、锰   有些研究者认为,锰参与胆固醇的合成,缺锰时,胆固醇及其前体合成变阻,从而引起性激素合成障碍,发生输精管退行性病变、精子减少、性周期紊乱以致不育。公牛缺锰可使精子数降低,性机能衰退,睾丸退化,严重可致繁殖机能丧失。青年母牛缺锰表现为发情周期不正常,受胎率降低;成年母牛表现为繁殖力低下,易发生流产。母猪在生长期、妊娠期和泌乳期长期缺锰可导致发情周期不正常,胎儿被吸收或发生早产,泌乳几乎完全停止。锰还参与黄体组织的代谢,采食低锰日粮的奶牛流产和卵巢囊肿的发病率增高;母猪、母羊缺锰发情不明显,受胎率降低。    5、碘   碘可能通过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而影响动物的生殖机能。妊娠期日粮中碘含量不足,母常引起流产、妊娠期延长、出现死胎或弱胎、分娩困难、胎衣不下等症状。母猪缺碘会导致弱、死胎、初生仔猪无毛及脖子肿大。母牛长期缺碘,卵巢功能受损,脑垂体的促黄体机能受到影响,及时补碘,性功能会恢复正常。公牛缺碘时,性欲下降,精子活力下降。有关资料表明,给妊娠期的母猪日粮中补碘,妊娠第25天的胚胎存活率显著提高;给妊娠母牛饲喂碘化钾,可提高受胎率,并降低胎衣不下和不规则发情的发生率;但补碘过多亦能引起母牛流产和产畸形犊。 6、铜   铜对动物的生殖机能也有重要作用。孙克年(1997)指出,缺铜使红细胞和结缔组织在胚胎发育阶段发生缺陷,由于红细胞不能正常供应给母畜和胎儿,常引起流产。据报道,牛的许多繁殖功能障碍都是由于日粮中缺铜造成的。缺铜会导致公牛生殖上皮细胞的退化。奶牛缺铜卵巢机能低下,发情延迟或受阻,受胎率降低,分娩困难,胎衣不下,所产犊牛常表现先天性佝偻病。血铜水平较低的奶牛补铜后,受胎率提高。一些试验证明,铜可提高前列腺素(PGs)与受体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前列腺素E2(PCE2的作用。Cromwell(1993)试验表明,饲喂高铜(250mg/kg)日粮的经产母猪窝产仔数增加,仔猪出生重及断奶重提高,并使经产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缩短。Ross(1986)指出,在母猪日粮中加铜可使仔猪断奶重增加。    7、钴   少量钴可以增强牛、羊繁殖能力,缺钴可导致动物贫血和发育不良,母畜缺钴时最常见的症状是受胎率低。缺钴性贫血的母畜不能发情,初情期延迟、卵巢机能丧失、易流产、产弱胎。Plyashchenkol(1989)的研究表明,给经产母猪的基础日粮中补氯化铀和VE、VC,每年的窝产仔数、产乳量都显著增加。Fisher(1991)报道,妊娠母绵羊缺钴,产羔率没有显著下降,但新生羔羊死亡率较高。    8、铬   研究表明,补铬可以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促进母猪发情,减少流产,提高产仔数。Lidemann等(1994)的研究表明,在生长培育期及繁殖全期补充200mg/kg铬增加了母猪的窝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Lididemann认为,猪的繁殖性能提高是由于铬协同胰岛素作用于母猪的繁殖周期内分泌轴所致,母猪繁殖周期受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内分泌轴的调控。Cr3+协同胰岛素作用于下丘脑,便下丘脑刺激垂体释放促黄体素(LH),LH作用于卵巢,促进卵,从而提高产仔数。    9、钼   钼可干扰LH分泌。采食过量的钼会降低动物的繁殖机能,奶牛的初情期推迟,异常发情和乏情率增高,公牛的性欲降低,精子活力下降等。因为正常的日粮中钼的含量足以满足动物的需要,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动物一般很少发生缺钼。    10、钒   动物试验表明,饲料中缺钒,动物骨髓发育不正常,生长缓慢,生殖功能受损,补充足够钒时生长发育正常。大鼠缺钒的唯一症状是生育能力受损,生殖力下降,围产期胎儿死亡率增加。山羊缺钒时,流产率高,产奶量下降。   矿物质对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矿物质在机体内的代谢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机体本身因素,矿物质元素本身及相互之间的作用等因素。因此,在给畜禽补充矿物质时,应全综合考虑。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1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