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独处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时间去哪里了
热度 1 uestc2014xiaoyu 2019-9-7 22:39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难找到安静的独处时光了。 前两年就曾经感慨过一边生活上的一地鸡毛,一边精神上的无限憧憬。 其实,现在看看,那都是好的,毕竟是连贯的。 现在这个阶段的我们,经常是各种中断,并发数呈指数级增长。 当你想要一块连贯的时间,去思考一点东西的时候,发现无限的困难! 现在都还记得, 五月份、六月份答应孩子们关于课程分享的几篇文章,迟迟被推后; 七月份约稿的几篇文章,总是刚开了头,就没有了足够的时间来一气呵成; 八月份自己好不容易腾出几天,又被娃娃、就医等事情占满……只能呵呵~ 九月份了,我们的时光就是在这样忙碌又虚度中抛掷。 今天已经困意十足, 但是终于可以安静的敲点文字, 把心中种种的情愫, 用这些简单的文字加以寄托。 一想到这里,困意全无, 放松一下我们累到虚脱的精神吧, 生活还是美好如初~~
个人分类: 一只木鱼|967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个性是在独处中逐渐培育却在相处之道中体现的
geneculture 2019-7-7 08:57
个性是在独处中逐渐培育却在相处之道中体现的-邹晓辉 附录: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88)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5-2 08:27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88) (八十八) 寂寞是我的最好朋友之一 蒋继平 2019年5月2日 我的情况有点特殊, 因为听力严重受损, 在社交场合很是不方便, 交流很困难, 所以, 心里很难受。因而, 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主动远离社交场合。 鉴于这样的原因, 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生活在独处的环境下。 不管是上班, 还是在其他地方, 我尽量避免与人打交道, 甚至在家中也很少与夫人讲话。 我不看电视, 不听新闻(听不懂)。 在这样的环境下,几十年来养成了独处的习惯, 寂寞成了我的最好朋友之一。 在寂寞宁静的环境中, 我可以静心思考,思天道, 察万物灵性, 悟人生。 我认为我是世界上最耐得住寂寞的人之一。 不过, 我耐寂寞不是为了繁华, 而是身不由己的一种无奈。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正反两面的, 有利必有弊。 寂寞虽然难熬, 但是, 也是一种高深的修炼。 寂寞使人变得沉稳, 独处使人变得平和。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2000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独处
Supercontinent 2019-3-30 07:29
后来我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朋友和朋友之间都是慢慢的走远的,因为你要有自己的生活,你要有自己的家庭,你要有自己的事业,朋友在过去是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今后只能是闲暇之间很小的一部分交集,所以以后再也不能够大家一起来做一件事情,一起来玩啊,而是变成你想做一件事情,只是问问朋友有没有时间而已了。 从今以后,把时间花在你值得花的地方,不要妥协委屈求全的让自己为别人牺牲,你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有很多东西要提升,比如学术,比如阅读和写作,比如说英语,比如探索这个世界气,比如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觉悟。 对身边的人还是要足够的尊重,但是也只是尊重,只有家庭才值得你付出那么多的时间而已。 你要学会拒绝,不断的拒绝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才能保持自己的品性。 你要不断的和自己的懒惰斗争,和自己的贪婪斗争,和自己的放纵斗争。
个人分类: 记录成长|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50)
jiangjiping 2019-3-25 07:50
草中笋的每日体悟(50) (五十)在宁静中独处是一种高尚的修为 蒋继平 2019年3月25日 现代社会一片喧哗繁忙之象,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头涌动的景致。媒体铺天盖地的新闻和各种信息,电视, 电脑和手机里各种各样的资料, 令人眼花缭乱, 不胜暇接。 政客和明星们的表演更是让人们有了茶前饭后消遣的资料。 身处这样的环境, 要能够找到一块宁静之地,专心静思, 实在不容易。 本人的感悟是,人生应该学会远离喧噪的社会,在宁静中独处, 想自己关心的事, 悟人生的真谛。 本着这样的想法, 我现在几乎拒绝参加大多数社交应酬, 在湖边后院中的秋千上一边荡秋千, 一边暇思默想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 从宇宙规律中“悟道”, 从自然现象中感悟世界的复杂性, 多样性和整体完美的辩证统一的哲理。 在这种生活中, 我觉得生活得比较有意思, 是一种高尚的修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处是一个升华或者沉沦的过程——《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双语版歌曲
Rainbowcn2018 2019-3-23 08:27
有人说,独处是一种能力。独处可以 给灵魂一个 生长的 空间,可以提供一个与内心对话、与大自然沟通的契机。独处的时候, 也许会感到寂寞 ,但也可能有机会享受人生中那美好 的 时刻和体验。 也许有人宁愿无聊也不愿孤独,也许有人宁愿孤独也不愿无聊。所以才会出现, 有人因孤独而沉沦,也有人因孤独而升华。因此, 独处是一个内心挣扎和纠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升华或者沉沦的过程。 还有人说,孤独是人生的不速之客。即使你有万般地不情愿,也无法拒绝它的突然造访。所以,与其对之心生厌恶,何不尝试着去学会享受孤独? 听一首歌曲,跟随美妙的旋律,让心慢慢地平静下来,渐渐远离尘世的喧嚣,去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用心走进一片荒无人烟的旷野,或者一个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感受大自然的存在,感受天籁的和谐,感受宇宙的旋律…… 现在,点击 彩虹桃源 ,在宁静中来倾听 《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双语版歌曲 ,你会想起谁?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17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处
mqr 2014-6-10 20:35
独 处 孤独和独处, 并不是双胞胎。 好像相差万里, 可又说不明白。 本来喜欢热烈, 却又莫明地躲开; 本来喜欢群体, 可又游离在圈外。 走开的,也许 只是那躯壳; 留下的,也许 是静默的情怀。 独处的人, 喜欢花蕾。 把火红, 锁进心扉。 独处的人, 喜欢沉默的火山。 把喷发, 留给未来。 独处人的爱恋, 应该更缠绵: 远的,近的, 那痴迷的浪花, 是一样的雪白。 独处人的心田, 应该更博大: 动的,静的, 那如花的红叶, 具一样的风采。 独处人的感情, 应该更炽热: 爱的,恨的, 那奔腾的波涛, 是一样地澎湃。
个人分类: 新诗|2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独 处
热度 1 mqr 2013-10-6 20:23
独 处 独处和孤独, 并不是双胞胎! 好像相差万里, 可又说不明白。 本来,喜欢热烈, 却又莫明地躲开; 本来,喜欢群体, 可又游离在圈外。 走开的,也许 只是那躯壳; 留下的,也许 是静默的情怀。 独处的人, 喜欢花蕾。 把火红, 锁进心扉。 独处的人, 喜欢沉默的火山。 把喷发, 留给未来。 独处人的爱恋, 应该更缠绵: 远的,近的, 那痴迷的浪花 , 是一样的雪白。 独处人的心田, 应该更博大: 动的,静的, 那如花的红叶, 具一样的风采。 独处人的感情, 应该更炽热: 爱的,恨的, 那奔腾的波涛, 是一样地澎湃。
个人分类: 新诗|2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期盼
zhaoyan2012 2012-5-11 09:54
总想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博友们的文章;总想找个时间梳理繁乱的思绪;总想有个机会给心情放个假。 或临海凭风,或田园小憩,或宅坐阳台,寻求一份简单的静。 任思绪万千,任心情起伏,任心灵飘摇,随意蔓延。可以让情深到无限、可以让爱柔到遥远,可以让心痛到极致、可以让甜弥漫于身心的每一个角落。 想像着那份寂静,享受着那份孤独,品味着那寂静独处的美丽。 然而,纷杂的尘世,奔波的生活,搅的人心烦意乱,吞食了纯粹。 如果期盼也是一种动力的话,让她给我力量吧,带我向理想王国靠近,靠近 …
个人分类: 心情随笔|25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读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热度 3 chiri 2011-11-7 16:29
在福州,秋天是跑步的最佳季节。没有热辣的太阳,没有令运动者扫兴的雨天。十月份开始,我便时不时地来到运动场,享受跑步的乐趣。也是在最近接触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晴朗的天空,刚刚回复了绿色的草坪的触感,以及棒球发出的悦耳声响。在那一刻,有什么东西静静地从天空飘然落下,我明白无误地接受它”,这是一个使命的华丽开端。村上春树决定开始写作,成为一名专业的小说家。期间,他放弃了很多,包括稳定的生意、快乐的社交活动等。然后,便整日伏案思考和写作,精神高度集中于此,十分耗费脑细胞,因此,必须有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来支撑如此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于是,他结合自身喜欢独处的性格和现实条件,选择了跑步这一简单到不需要工具的健身方式。 跑步成为了写作的一个磨难了。读完此书之后,发现其实跑步和写作两者是相互的。最后,都成为了村上春树独特的生活方式。就这样,在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岁月里,他坚持不间断地跑步。然后,从长跑到铁人三项,在不断与身体的磨合、对话中,他的身体已经完全接纳了这种生活方式。日日坚持跑步,并参加各种比赛,各色各样的思绪便从心底涌起,汇编成最真实、质朴的语言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即《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是一本被称为“最不一样的村上文字”,也是村上春树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 因为喜欢跑步,让我对这本书更是爱不释手。在如此浮躁、焦虑的社会中,静静地跑步,放飞思绪,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真的挺好!
个人分类: 学习与生活|5170 次阅读|4 个评论
“独孤九剑”练后感——兼答丛远新博主
热度 6 hjf306 2011-3-22 14:18
“独孤九剑”练后感——兼答丛远新博主
前段时间丛远新博主邀我写篇关于孤独的文章。承蒙丛兄抬爱小弟自当尽力而为。只是这孤独无色无味无影无踪,笔力有限实在难以描述。加之科学网一时之间诞生了不少关于孤独的佳作,或诗歌或小说或哲理,更使我难以下手。本想待灵感一现再行动笔,无奈灵感迟迟未至。昨日读曹广福博主的 【 想孤独吗?先练独孤九剑 】 ,似乎有所体会,也“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回吧。 平时虽然也会有孤独感,但对孤独二字并无多大体会。直到读了卫军英老师的 【渴望寂寞渴望一种境界】 ,才知道孤独竟是如此高的境界,之后读了蒋勋先生的《孤独六讲》,看了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课堂视频,才算对孤独有些认识和体会。 在一般人看来,孤独可能与寂寞、孤单等同。实则不然, 寂寞是一种百无聊赖、不知所措的状态,孤单偏向于一个人的存在,无依无靠充满无助的感觉。而孤独更倾向于一种沉静自得、充裕饱满的心境。 换个角度看,也许孤独、孤单和寂寞都是出于人类的某种本质,只不过看你如何对待,如果你越害怕,越想逃避,那么你可能越孤单越寂寞,反之,若能在这股寒流袭来时,平静地接受现实,并能积极对待,或许能将其升华为孤独,用心去体会这种本质所能带来的益处。 孤独的人,大多能安于独处 。安于独处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自己封闭在个人世界里与世隔绝。而是当你处于独处状态时,能够享受其中,或者不至于不知所措。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独处的。我身边就有同学,一天到晚都在忙于或大或小的事,哪怕无事可做也要找人闲聊,或者上网游戏,总之就是无法清闲下来独处片刻。一个无法独处的人,恐怕很难进入孤独的状态。 因为唯有独处时,你才能更加安静,才有时间审视反省自己,才有机会思考那些形而上的问题,才有心情倾听自己的声音,唯有独处才能沉淀自我,冷静自我。 关于独处,【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各位可以读读。 曹大侠写道:“ 孤独并非生活方式,孤独是思想的一种状态,是心灵的一种境界,而不是生存状态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孤独并不是孤僻,一个孤独者自然乐于享受个人世界,但也能与他人平和相处与群同乐。其实两者也并不违背,孤则静群则动,孤独者可以享受每一个当下。譬如,昨日我和几位同学撑着雨伞,在雨中沿着灵渠 漫步 。两位同学在前面,另外两位在后面,而我刚好在中间。大多数时间我都沉浸在这静谧古朴的环境中,偶尔也会接过他们的话题,一起开开玩笑。我并不觉得这有多别扭,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可入可出可独可群,倒是自在得很。 孤独的人,大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大学》曰:“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正因为孤独者能安于独处,更能有所虑有所得,更能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尽管生活也有诸多不如意之处),看到他人无法看到的细节,因而更热爱生活。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对于人世的幻化无常难以捉摸,自然更为稳健,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蕴含着无限能量,唯有亲近它用心感受它,才更能体会到它的美丽和广大。 孤独者会去思考那些形而上的哲思,站在更宏观的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因而行走在天地之间,更会感到天地间的博大精深,大静大美,平淡旷远,魅力无限。 其最高境界想必便是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去桂林市区游玩“两江四湖”的兴奋之情。前年十月三十一号,刚到桂林没多久。那日天气甚好,秋高气爽惠风和日。我一个人背着小包,带着一瓶水和一部相机,逛起了“两江四湖”中的榕湖和杉湖。也许是刚踏入一个新的城市,对其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沿着湖边随意闲逛,所见之物皆为美景。走在湖边走在桥上走在桥下,那些细微的东西都能引起我的关注。就这么不知不觉走了好几个小时,非但不觉得疲惫,反倒兴奋无比。自然和生活中的美给予了我愉悦的心情。那种沉醉其中的专注,至今尤为怀念。 孤独的人,大多能包容人事物。包容,不仅取决于一个人的胸襟,更取决于一个人的智慧。 一个孤独的人,正因为他体会到了宇宙天地万物的“道”,因而面对眼前的种种现象,更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它,因为他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正常 的 现象而已。庄子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却能“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可见孤独者也并非愤世嫉俗、格格不入之人。 音乐书籍陶冶性情,无形之中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智慧(佛家谓之“般若”)则能使一个人洞察世事,参透法理,荣登彼岸。孤独的人更能沉下心来去品读书籍和音乐,更能体会世间万物的大智慧,因而更能大度从容地面对一切“色声香味触法”。 孤独,做为一种较高的境界,和智慧一样难以传授。知识可以传授,思考方法也可以教导,但孤独和智慧却不能如此简易地传递。 智慧其实无所谓高低,它像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与跨不过去的问题。一旦跨过去,就觉悟了,就豁然开朗,从此月白风清,无所滞碍,可以解脱自在,也可以逍遥自得。 孤独和智慧,当然需要他人的引领,但更需要自己的学习和体悟。 昨天看了一个采访琵琶大师刘德海的节目,当采访者问及刘老师“如何看待年轻人不喜欢传统音乐”时,刘老师答道:“ 懂不懂是时间的问题,关键是他们要有想懂的欲望 。(大意)”。孤独何尝不是,只要你想孤独,有一份向往孤独的心,那么通过漫漫的探索,经过不断的日积月累,终有一日也能成为孤独者,体会到那种清凉圆满、欢喜自得的大自在。 写完以上文字,难免诚惶诚恐。让我这阅历粗浅的年轻人来谈孤独,实在过于宏大。自己是否为孤独者,我也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向往这种孤独。总感觉意犹未尽,可就是难以付诸笔端,待日后有所灵感再补上吧。 感谢 丛兄的邀请,让我对孤独能有一番冷静的思考,哪怕不够深刻。欢迎各路大侠传授内功心法,让我早日练就这“独孤九剑”。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378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热度 7 hjf306 2011-3-10 22:17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 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 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 “ 自我 ” 呢 ? 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 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 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个人分类: 情感体验|2186 次阅读|2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