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返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高考状元塑像不啻“文化返祖症”
xiaojiyun 2013-5-3 00:16
为高考状元塑像不啻“文化返祖症” 作为生物的人,在生理上会出现“返祖现象”,如身体上长出大量的毛发,但这并不意味人真正返回至祖先的状态。同理,在社会场域,倘个体以先人的文化为矢的且刻意追求之,而不顾及这种行为与当下的价值取向有多么格格不入,那么他极有可能患上“文化返祖症”。 文化返祖现象的表现者们独以为自己掌握并运用的这种真谛,着实可悲之极。 就在 2 日,有爆料称,恩施州来凤县一学生去年考上清华大学,其高中母校为他在校园中树立雕像以示纪念。雕像下方用鎏金大字刻着人物简介,内容大致为:去年高考中,该校学生杨元以 668 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人民网 5 月 2 日) 应试教育下的分数神话为何值得如此彰显吗?而且,考生的人生才展开,除却一张入场券,其他远为未知之数。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文化返祖症”的出现?我认为,一是在意识上,基础教育工作者把儒家所推崇的读书至上无限放大,发挥至极致;二是学校趁势与私利相媾合,为其教学“品牌” 作宣传;三是地方教育部门好大喜功,营造地方教育质量优势的氛围。 这些力量裹挟在一起,便会大大突破常识之界限。以创新、开放、包容为特征的素质教育风靡全球的和以如何接纳更多测评元素来革新考试制度的今天,为高考状元立像并组织巡街活动,便俨然患上了“文化返祖症”。常识告诉我们,常用名人大家等在校园立像,而用以激励学生树立高尚情操,勤奋攻读。与这些人物相比,年轻状元的人格魅力、综合素养与影响力相距何止千里?组织巡街也像极传统士大夫进阶之游行,给当事人极大压力不说,也过份释放了考分的光环效应,相应地,人才品质的培养会被淡化、稀释。 前些年,常有罪犯游街之剧场表演悬于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与状元巡街 相“媲美”。为了凸现并强化一种大众情绪,或喜悦或愤怒,通过非常规程序,人们可以置对象的权利而不顾,回到儒家的个体原子时代,进行实质意义的“文化反刍”。难怪有人会拿儒家的辫子说事,企图彻底反传统,立反智主义大旗。但要看到问题的两方面(话题巨大,这里不详谈)。在真正气质与器物意义上,摒除糟粕,创立我们今天中国人自己的完全划时代的新的思维价值的风范(当然不是一味的反传统),乃克服上述症状的关键。
1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天空更高的词汇
pingguo 2012-4-13 13:33
比天空更高的词汇 比天空更高的词汇 请留在你的口中 你把它交给我 将使我更为空洞 比大海更深的触摸 请留在你的手心 你把它交给我 会加深我的虚无 一丝风一滴露,适于 一株草。足以在灵魂里 见证一场蝴蝶效应 但请你带上你的体温 返祖 在一场集体无意识的梦里 我摸到自己隐形的尾巴 微凉,如同摸到我的前世 它暗示说,一种文化生产我 用掉三千年的光阴 依稀望见我那时的模样 文字的口诀顺口溜出 我成为记忆的一刻成为历史
个人分类: 诗歌|3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在控制基因
热度 1 sheep021 2011-3-11 15:18
李福洋 :Nature Discovery: 人类的阴茎是如何丢掉“刺”变得光滑的? 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这种变化的分子机制。他们通过比较基因组的序列,发现,人丢失了一些 DNA 片段,这些片段大都是非编码序列,其中有的是在雄激素受体基因的旁侧;通过动物实验,把这段序列插入到小鼠的雄激素受体基因对应部位,发现老鼠的阴茎也长出刺样结构。 通过同样的方法,它们也鉴定了一些可能导致人脑容量变大的基因片段。上述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 Nature 上 ( McLean, C. Y. et al. Nature 471, 216-219 (2011) ) 。 看来,进化中的不光是靠得到新基因和新功能,还需要失去一些基因和功能啊。 sheep021 2011-3-10 16:40 问题是,人类为何会“丢失了一些DNA片段” 而又为何会增加了“一些可能导致人脑容量变大的基因片段” 他不但没回答,反而更让人糊涂了 博主回复(2011-3-10 21:00) : 丢失是随机的,一旦获得的性状具有繁殖和生存优势,就被选择下来;相反,如果获得的性状不利于繁殖和生存,在种群竞争中就会别逐渐淘汰,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了。另外,这些过程不是同时或一次发生的,是多次累计的结果,这个时间可能很漫长。 sheep021 2011-3-11 10:27 从您的解释看。这事儿与基因无关 另文,人类把尾巴进化没了,是不是也是因为“丢失了一些DNA片段”? 博主回复(2011-3-11 11:33) : 1. 2. 跟基因有关:那段非编码序列是起调节作用;失去这个片段,基因表达的调节就发生了变化。 3.good question. 可能吧。 sheep021 2011-3-11 10:29 “另外,这些过程不是同时或一次发生的,是多次累计的结果,这个时间可能很漫长。 ” 呵呵,丢东西还是个漫长的过程?与基因突变不相符吗? 突变即:“说变就变”哦 博主回复(2011-3-11 11:34) : 时间漫长是指不同突变事件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和自然选择的时间。 sheep021 2011-3-11 12:27 3.good question. 可能吧。 博主上当了啊 人类的返祖现象怎么解释? 有人出生时会带小尾巴,有人一身黑毛,有人阴茎上带倒刺。 难道是“丢失了一些DNA片段” 又给找回来了? 几千年了,还能找回来? 博主回复(2011-3-11 14:06) : 人类返祖现象,是一些基因被“沉默”了(比如表观遗传修饰,诸如DNA甲基化把这些基因给“上锁了”),效果就像是丢失了但是在个别情况下,这些被“尘封”的基因不知什么原因又重新表达了。 sheep021 2011-3-11 15:10 这些基因被谁“上锁了”,为啥被锁,为啥偶尔又被打开了? 谁在捣乱? 基因在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谁在控制基因?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1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