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垃圾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垃圾

相关日志

厨艺(15)----榴莲核当夜宵
kd652 2019-9-2 08:37
最近,关于垃圾的话题不少,一个是“垃圾分类”,小区志愿大妈在垃圾桶旁一站,虎视眈眈的盯着抛垃圾人,开口就问“你是什么垃圾?”,来人恼怒,按过去习惯一抛了之,转身离开,只听到背后一声“垃圾!”(有话好好说嘛) 又有关于回收垃圾的话题,从业人员兢兢业业整理垃圾: 精挑细捡分类垃圾: 向保护环境的人们致敬!(以上图片取自网络,有异议立刻删除) 正如有一句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待利用资源“,比如,吃完榴莲剩下的果核,煮过以后,其果肉类似栗子,营养丰富,半夜饿了,吃几颗,是不错的夜宵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粗大垃圾
热度 1 zhgzhang 2019-7-8 19:19
大型垃圾,日语叫 粗大ゴミ ,如家具、家电、寝具、电脑什么的,不能随便拿出来放进垃圾箱,有专门的回收日,或者联系回收公司上门回收。 同样是在日本 , 有一种垃圾,再粗大,也不能被回收。 这种粗大 “ 垃圾”是什么呢? 日本人的家庭关系很微妙。丈夫叫“主人”。虽然这叫法有点盛气凌人,妻子也不是奴隶,妻子叫“主妇”,仍然可以主事。当然也可以认为是“煮妇”,因为结了婚,多数妻子就不上班了,在家相夫教子。白天“主人”上班,主妇除了接送孩子上学买菜做饭,剩下的时间比较自由,偶尔也会出现电视剧“昼颜”里描写的情况。 一旦“主人”退休,不上班了,白天家里突然多了一个人,而且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主妇就受不了了,主人就被当成了“粗大ごみ”,没地方搁没地方放的。有的主妇甚至拿了退休金就离婚,因为日本人退休金是按家庭交的,也是按家庭给的。主妇可拿一半退休金,如果不再婚,这个退休金可一直拿到去世。主妇一旦拿到退休金,主人的使命就已经完成,被当成粗大垃圾扔出门外时有耳闻。 今年春天去日本开会,想着在会上会碰到八树先生。八树先生是我在日本的第一个日本人老板。他很高很瘦,模样有点像高仓建。和我一样,他也是袋鼠国毕业的博士,他在的大学和我一个城市,所以他愿意让我做他的博士后,为我争取了STA奖学金。他英语很好,跟他交流没有障碍。项目做完的时候,他逢人就说,看,这是澳大利亚培养的博士,一个人完成了那么多工作!后来他给我介绍去日本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工作。回国后,有到日本访问的机会,我就去拜访他,在展会也能见到他。 遗憾的是,这次没看到他的身影,却遇意外地遇到了他以前的徒弟木间。木间竟然也五十七岁年纪!头发花白,背也有点驼了。 我问他八树先生的事,他反过来说,你不知道吗?他已经分开了。 分开,分开什么了? 看我疑惑的样子,他不得不改变日本人说话隐晦的做法,吐出两个字“离婚”。 我惊讶得嘴巴合不拢:竟然有这种事?八树先生也被当成了“粗大垃圾”被扫地出门? 木间肯定地点了点头。 那他去哪儿了呢? 回青森老家了。木间说。 啊? 回中国后的这些年,按照日 本人的习俗,我每年还要给几个日本人先生寄送年贺状,今年也不例外。日本友人也都会回赠年贺状。八树先生也给我寄了。我怎么就没注意他的寄卡地址呢? 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我急切地翻出今年八树先生给我的贺卡一看:寄卡的地址倒是没变,还是茨城县守谷町,就是他原来住的地方。可是仔细看,就看出毛病了:邮局的邮戳!邮戳虽然不甚清晰,仔细看还是能看出AOMORI几个罗马字。AOMORI就是日语青森的拼音!啊,他果然回青森老家了! 八树先生是两年前退休的。前年给我贺卡上,他还写道:我今年要退休了,我要一个人研究太赫兹,医疗诊断用的。没错,三年前在展会见到他时,他就跟我说过,他退休后要研究太赫兹波,用来诊断糖尿病,因为他的家族有这个病史。今年的贺卡上,他真的就没再提研究太赫兹波的事了。 回到青森,他还能继续他的太赫兹波研究吗?
个人分类: 日本友人纪事|11032 次阅读|3 个评论
文明的末梢、碎屑与崩解——读胡嘉明、张劼颖《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区与空间》
热度 1 tian2009 2019-7-7 10:01
【發表與香港《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17年8月號,總第一六二期。pp122﹣134. 發表時有刪節,這裡是原版。】 文明的末梢、碎屑與崩解 ——讀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區與空間》 田松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2009 年可以稱為中國的垃圾年。在這一年里,垃圾問題全面爆發,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圍繞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選址和建設,各種群體性事件此起彼伏。在這一年,王久良推出了他的攝影展和同名紀錄片《垃圾圍城》,產生國際影響。從這一年開始,主流話語對垃圾問題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從無視到重視,從輕描淡寫到濃墨重彩。垃圾問題上了頭條,揮之不去。 與此同時,對垃圾問題的討論也逐漸從技術層面擴展到社會、文化、觀念等人文領域。2007年秋天,在我結束了伯克利的訪問回到北師大之後,不斷被毛達介紹認識來自歷史學、人類學,以及地理學領域關注垃圾問題的人文學者,雖然,總人數仍然非常之少。胡嘉明和張劼穎的研究我事先並不知曉,見到她們的著作,有意外之驚喜。 《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區與空間》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2016年出版,這是一部社會學和人類學視角的著作,兩位作者描述了在北京六環外一個叫做冷水村的地方,一個以垃圾為核心,與城市若即若離的另一重社會生活。這重生活平常被“折疊”起來,不僅遠離金領白領,連藍領鐵領也很陌生。雖然,在高檔小區的院門外,人們常常會看到他們駐扎在一個地方收廢品,但是很少會關注他們。他們沒有話語權,發不出聲音,幾乎是透明的。 兩位作者的調查經歷也是很好的故事。張劼穎作為北大社會學碩士自2007年11月,胡嘉明作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城鄉移民項目組成員于2008年底,先後來到冷水村調研,在那裡相識,并開始合作。“冷水村的廢品從業家庭共25戶,分佈聚居在五個大院和數個小院。”(xxiii)到2011年,有17戶家庭成為兩人穩定的調查對象,13戶家庭成為她們“相互信任、深入交流“的朋友。在此基礎上,張劼穎完成了碩士論文,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胡嘉明轉至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系任教。二人重聚中大,決定合寫此書,又于2012年、2013年前往冷水村回訪。此書雖然不厚,卻是從六年累積的田野筆記和錄音中萃取出來的,信息量龐大。(xxiii) 這本小書我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此後又集中精力,從頭到尾完整地讀了一遍。心情沉重,五味雜陳。書中所描述的現象我并不完全陌生,也符合我以往對垃圾問題的判斷。但是,本書提供的大量細節,還是讓我感到震撼,讓我不由得思考這些細節之間的關聯,并把它們放到我現在關注的文明問題的框架之中。而為了闡釋這種關聯,我不得不尋找新的話語。 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對《廢品生活》的評論,我只是把她們講過的故事重講一遍。 很可能,一座巍峨的大廈不是轟隆一聲被推倒了,而是噗嗤一聲,散了。 1. 食物鏈,垃圾與文明 我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關注垃圾問題,2000年我在納西地區進行田野調研的時候,特意調查每個村寨的垃圾現狀及垃圾觀念。当时,垃圾问题還是人文學者的盲點。直到現在,人們也普遍認為,垃圾問題不過是枝節問題,是個節約問題,無關大局。同時,人們本能地覺得,垃圾問題是技術問題,可以通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解決;或者是管理問題,可以通過社會治理的完善而得到解決。 我的研究首先從物理學入手,把人、社區、城市、乃至人類文明整體視為熱力學系統,討論其中的物質與能量轉化。結論則讓我自己也感到意外:技術進步不能解決垃圾問題,反而會使垃圾問題更加嚴重。我可以相信某一種特別的技術對某一種特別的垃圾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技術的總體進步必然會使社會整體的垃圾問題更加複雜,更加嚴重。 垃圾問題的技術解決存在一個物理學的上限。一個麵包可以直接拿著吃,碎成渣可以捧著吃,因為物質不滅,能量守恆,這是熱力學第一定律。如果把麵包渣撒出去,渣渣當然還在,儘管,一粒一粒完全搜集起來,依然等於原來的麵包。但是,需要注意,一粒一粒地撿渣渣,需要付出更多能量。渣越碎,越分散,付出的能量越高。如果這個能量大於麵包所能提供給人的能量,這個麵包就是不可回收的了──得不償失。按照熱力學第一定律,物質和能量在轉化的過程中保持總量守恆,但是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原理,這種轉化是有方向的──只能從低熵狀態轉化為高熵狀態,簡單地說,只能從可用的轉化為不可用的,從能用的轉化為不能用的。理論上,一個手機裡的各種金屬都在,可以一粒一粒地檢出來,但是,所付出的成本會遠遠大於收益。這就意味著,所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是一個幻覺。熱力學第二定律,為技術解決設定了不可突破的上限。 垃圾問題是內在于工業文明的。由於垃圾問題的不可解決,工業文明註定是不可持續的。 我把現代化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現代化比作一條食物鏈,它所運\行的前提和結果是:上游優先獲取下游的能源和資源,同時把垃圾送到下游去。上游和下游不是絕對的,在任何一個尺度,都存在著上游和下游。在全球範圍內,歐美、日本是上游;非洲、南美、中國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是下游;在中國範圍內,東部沿海是上游,西部是下游。一般而言,城市是上游,鄉村是下游;大都市的城市中心區是上游,城郊是下游。 按照這個食物鏈理論,作為下游的鄉村必然要為作為上游的城市輸送相對廉價的能源、資源和勞動力。同樣,大都市的垃圾一定會從城市中心區被送到近郊、遠郊、更遠的郊。垃圾圍城是這個食物鏈運\行的必然結果。 在《廢品生活》所描寫得冷水村,食物鏈中的兩個子鏈條鉸在一起。一方面,圍城的垃圾,成為一部分賴以為生的資源,這部分人來自位於下游的鄉村。另一方面,鄉村為城市輸送的廉價勞動力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進入城市的末梢,以城市的垃圾為生。他們從一個下游,到了另一個下游。兩位作者細緻地描述了他們的生活。 馬大姐租了一個整院,房租一年6000元,房間住人,院子用來堆放廢品。一個大鐵門,旁邊掛著一個木牌,用油漆寫著“廢品收購站”。院子裡面,有堆積如山的塑料瓶子,還有各式廢品,堆得很高。一進她家,就可以看見各種小學生的獎狀,新新舊舊的,貼滿墻面,而地面上一塵不染,床單乾淨平整。整個房間十分敞亮,整潔得讓來客有點兒手足無措,不知道坐哪兒,也不好意思隨便亂坐。實際上,要進她家並不十分容易。他們夫婦戒備心很強,很封閉,不輕易相信任何人。 (14) 如果說人往高處走,那麼在這些人看來,即使都市末梢的冷水村,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也比他們的故鄉要高一些。 2. 背景的对象化:“非”的生存 要描述冷水村的生活,首先遇到的,我想是語言問題:對於這個長期被折疊的人群,沒有現成的概念來指稱、界定、描述他們,研究者只能不斷地發明新的詞語。 胡嘉明和張劼穎用“非正式經濟”一詞界定這個特殊群體在社會經濟中的角色。“非”這個概念,意味深長。 一幅畫中,有對象有背景。對象是能夠明確辨識的,有名字的,容易描述的。而背景通常是被人忽視的。在攝影家的變焦鏡頭中,背景常常被虛化了,變成一團朦朧的色調。只有在經過精心設計的鑲嵌畫中,比如埃舍爾(M. C. Escher)的一些作品,對象與對象互為背景,把所有的對象都去掉之後,畫面才會是空的。在正常情況下,在對象去掉之後,剩下的背景,都是凌亂的,無法識別的,難以描述的,甚至沒有現成的名詞可以指稱。如果把對象視為集合,則對象去掉之後的背景,是“非集”。 “非集”是依附於“集”而存在的。 《廢品生活》所描述的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非集。在社會這幅風俗畫中,這些人原本是作為背景存在的。因為是背景,所以是 有哪種東西造出來就是垃圾,但是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垃圾。所以“垃圾”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非集,指那些不是東西的東西。 以垃圾為生的人,是非正式的人;這種生計,是非正式經濟。都是難以描述,難以名狀的。書中專門有一小節講“非正式經濟與垃圾所建構的曖昧身份”(45﹣47)。 我們認為,本書中所呈現的拾荒者和收廢品人的身份是曖昧的、矛盾的、難以界定的。而正是這種身份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構成了他們在城市生存和取得收入的基礎,另一方面也遮蔽了他們被剝削和雙重歧視的處境。 (46) 書中寫到,“收廢品者”來自農村,但是與作為工廠工人或者建築工人的典型的“農民工”不同。他們“兼具自我僱用者和工人的雙重特性”(46)他們像是“小老闆”,可以對自己的“生意”做主,工作時間和工作節奏都可以自己安排。同時,他們又是從事收集、分揀、分類、運\輸等高強度勞動的“工人”。(46) 與其說王大哥是拾荒者,不如說他更像一種低端的“企業家”──每一分錢都是依靠毅力(每天在外奔波)、意志(透過網絡、熟人,自己努力尋找廢品),精打細算成本和賣價,還有自己的勞動力,對臟臭的忍耐,一分一毛的累計(積)起來,經營一個可以養活一家人的廢品買賣生意。當然,他沒有任何的保障、社保、假期、福利。 (26) “與其說是,不如更像……”從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作者無法用現成的單一詞語來描述王大哥,只能從現有詞語中進行多項選擇,用多個詞語加以描述。 3. 末梢與分形結構 分形是一個後現代科學的術語。分形幾何的發明人曼德勃羅說,分形幾何是大自然的幾何學。我們熟悉的歐式幾何描述的是理念的世界,理想的點、線、面,圓和球,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在面對現實中的云、樹、海浪時,歐與非歐幾何都無能為力。分形的第一大特點是自相似。一棵樹是分形結構,樹幹、樹杈、樹枝,不斷細分下去,任何一個局部的結構,都與整棵樹相似。乾旱土地上的裂紋也是分形結構,任何一個局部的裂紋放大,都與整體相似。人體中的血管、肺葉,都是分形結構。數學的(理想中的)分形結構的第二大特點是,永遠可以細分下去。無論一個多麼微小的局部,把它放大,就能看到更微小的局部。 图 1 一株具有分形結構的草。從中大致可以看出局部與整體的自相似結構,也能預期到,每一個局部都會繼續生長,繼續細分。田松摄影。 把分形這個概念適度拓展,也可以描述社會現象。比如以往討論科學與社會的關係,默認的前提是,科學與社會之間存在明晰的界面,可以把兩者截然分開。但是劉華傑教授認為,科學與社會之間的界面是分形結構 ,這意味著,科學與社會全面纏繞在一起,在任何一個尺度上,都無法把科學與社會截然分開。 如此,前述上游與下游的關係也是分形結構:在任何一個小的區域,都存在上游與下游。同樣,社會組織也是分形結構:在社會的末梢處,會自發地形成微小的結構,并發揮功能。 冷水村位于工业文明的下游,這裡是宏大社會組織的末梢;也是物質轉化鏈條的末梢。《廢品生活》把這個末梢放大了,調整焦距,把原本的背景變成了對象。 收廢品人是聚群而居共同的勞作、生活──垃圾被運\回大院處理和存放,吃、喝、拉、煮也在大院裡完成的模式很普遍。在冷水村,這樣的大院有五個。外來打工人口守望相助,老鄉們共同居住,形成大院;大院對於外界封閉,內部互動密切;大院同時是居住場所,也是生產勞動和交易空間。 (47) 胡嘉明和張劼穎兩位姑娘進入到這個封閉的空間,看到了內部的結構。 廢品場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組裝家庭”。……在他們共同生活的群落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不同的小家庭組合起來,合夥吃飯、娛樂;老中青三代不是一家人,卻坐在一起吃晚飯、烤火,共度一天不多的閒暇時光;還會相互提供各種生活、家務上的幫助,尤其是帶孩子。……組裝家庭為社群的成員提供著情感的慰藉,也提供著生活的便利和支持。……對於其中的某些居民來說,這裡就像是他們的家園,甚至像老家一樣。(50) 在書中,冷水村這個社會的末梢呈現出豐富細緻的社會結構。比如,同樣是依靠廢品為生,有人拾荒,免費;有人“包樓”,付費。四川人與河南人有不同的風格。五個大雜院也各有不同。人們通常可能會覺得,收垃圾是件簡單的事兒。但是書中指出,收垃圾是一個複雜勞動。除了要付出體力,還要迅速判斷廢物的價值,決定收不收,用多少錢收;要知道哪些東西去哪兒賣,還要記住隨時波動的價格。不然,會賺不夠錢,甚至虧本。 冷水村自身還直接體現了上下游關係的分形結構。作為北京的下游,冷水村內部有著複雜的結構。村裡有一個國營企業,是一家附設了民用和軍用產品車間的國有研究所。這曾是村裡的最上游。村裡大多農民工都曾在所里打工。所里有一些“正式”工人,享受社會主義福利,包括住房──這個國企的家屬院,當然也是上游的一部分(105)。下游是大片的平民平房,除了留守農民外,都出租給外來人,全村“八成的居民是每天往返北京城裡工作的農民工”。(102)下下游是本書的主角,幾個超過一千平米的大院子,成為“廢品生活”發生的場所。(103)讓村民意外的是,2009年,部分農地被征,建起來一群豪華別墅。一下子躍居冷水村最上游:人造歐式風景,五星級會所,與平民平房只有一渠之隔。(106﹣107) 城鄉交合區最獨特的是它進一步集合和壓縮這些“斷裂”的空間,把不同的時代、文明和發展進程,壓縮在一個很小的區域裡。在這裡,農民工平房還沒有抽水馬桶,富人別墅可能已經是智能家居。這裡有些工廠以最原始的勞動密集模式運\作,一方面有廠子卻以科技機械營運\。在單位的家屬院一邊,可能是新蓋的豪宅,另一邊可能還是老農民的四合院。這種種斷裂的社會關係、勞動模式和發展水平,卻在同一個空間裡互相對立、並存。 (109) 這段描述中的發展主義我并不認同,不過,其中清楚地表現了社會末梢的分形結構。 4. ANT,圍繞垃圾建構起來的生活 序言中提到了卡龍(Michel Callon)和拉圖爾(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這倒是應了我專業。拉圖爾是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後期的重要人物,他和卡龍的ANT理論影響頗大。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是Actor,翻譯成行動者,並不十分妥帖。當然,兩種語言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對應,翻譯總是包含著偏差和誤讀。英文actor最常見的意思是演員,而且是男演員。一个actor,在一個事件中,不是完全被動的,而是有行動能力的,是能夠對事件進程發揮作用的。在ANT理論中,actor不僅包括人,還包括非人類動物,以及環境、物體。ANT理論影響大,爭議也大,同時也多誤解和誤讀。即使是專業同行,也不能例外。為了寫作此文,我專門找出卡龍的早期文本。 通常認為,ANT最有啟發性的部分在於,把非人動物以及環境、物體與人相提並論,視為有行動能力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客體。在我們通常的觀念里,只有人是事件進程中的核心。所以以往的社會學家更著重討論生產、分配;平等、壓迫;階級、階層……各種相對穩定的角色。不過,這樣的理論並非絕無僅有。 比如傳媒學者麥克盧漢的名言:“媒介就是信息”。一盞電燈掛在房子中間,不說話,卻讓人的生活圍繞它重新建構。人造光源使人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按照固定的時間上下班。 具體到《廢品生活》中的世界,垃圾不僅不是被動的物品,反而是處於最核心的角色。正是垃圾,使得這25戶人家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冷水村,構建了以垃圾為核心的生活。在書中,常常可以看到ANT理論的影子。 垃圾在我們的研究中,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建構性能力的“能動之物”(actant)。垃圾被城市空間排除,城市空間保持了其現代化、衛生、潔淨的特徵,以及其作為生產和消費場所的身份。垃圾被運\輸到城市的邊緣──城鄉交合區,又建構了新的空間和社會關係。 (47) 書中描述了新的社會關係建構的過程。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重構。在早期來到北京從事廢品收購、垃圾回收的人中,一部分人掌握了這個複雜勞動,積累了經驗,事業做大,於是把老家的親戚朋友帶出來,就出現了一個小社會。人越聚越多,這個小社會的細節越來越豐富。 為了工作方便,節約成本,拾荒者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是合二為一的。他們需要每天長時間和垃圾打交道,生活也會圍繞垃圾來安排,例如和垃圾相處,就決定了他們甚麼時候以及如何吃飯、清潔、休息,穿著甚麼樣的衣物,以及使用甚麼樣的生活用品。如此,生活、工作和垃圾融為一體,就形成了聚群而居、在這個空間中又工作又生活的獨特形態。聚居的群落,也結成了相互交織的緊密的關係網絡。 (48) 一個以垃圾為核心的社會就這樣生成了。這個社會是有活力的,具有自組織能力,也能夠生長出更多的細節。比如,會有為他們服務的小吃店、雜貨店(同樣非正式,沒有執照),以及黑車。 5. 隨時崩塌的生活 精讀卡龍的文本,我發現,ANT的高妙之處還不止於此。 通常人們認為,存在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外部客觀世界,這個客觀的世界存在一個同樣客觀的規律,仿佛冥冥之中存在一塊刻著真理銘文的石碑,科學家只是石碑的發現者,他們的任務無非是用拂塵和抹布把石碑上的泥土擦去,讓預先刻就的銘文呈現出來。這種意象的真理銘文,只能是上帝刻上去的。不過,按照SSK的觀點,科學家只是科學知識的生產者,他們手裡拿著的不僅是拂塵和抹布,還有錘子和鑿子,上面的銘文是他們刻上去的。 也就是說,並沒有一個預先存在的確定的知識。 ANT 把這個邏輯推廣到社會關係上。功能主義社會學把社會視為由一些相對穩定的角色(roles)構成的實體,角色之間有相對穩定的關係。社會學家的任務是把已經存在的關係發現出來,闡釋出來。ANT討論的是actor,按照SSK的邏輯,無論是actor還是他們的關係,都不是預先存在的,更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相互的交往中生成的,並且處於變化之中。 《廢品生活》中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們與垃圾的關係,也都不是固定的,確定的,是在變化之中的。 不少廢品從業者都有過這樣的遷居史:本來住在二環,後來遷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的頤和園附近,最後落腳在六環外的冷水。我最初以為他們是農民工,對北京市毫不熟悉,慢慢發現他們才是老北京,見證北京的發展軌跡的同時,不斷被邊緣化、農村化,每一次城市化的擴張,都把他們擠向外圍。 (104) 他們的生活在變化,他們與垃圾的關係在變化,他們與城市的關係也在變化。於是這本書所描寫的,只能是在變化的過程中的一個片段,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终点。 有的家庭已經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們熟悉這個城市,但是這個城市從來不屬於他們。儘管,每個家庭都是actor(或actant),有一定的主動權,有一定的行動力。不過,他們的主動權和行動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他們在冷水村的住處,隨時可能被征用,被推倒。他們只能被動地應對這類變化,遷往更遠的地方。 這種“被”的生活,“非”的生活,使他們無法制定長遠的規劃。 ……這些在城市邊緣討生活的人,是多麼容易改變主意。他們多面習慣於沒有計劃,或者隨時改變計劃,不管是長遠的還是近期的。……很多時候,他告訴你一個日期或者一個計劃,但後來你發現他並沒有真的那麼做。不需要問,每個人的計劃都在變動當中。沒有人能肯定未來的打算。 (58) ANT 深刻的地方還在於,那些試圖“揭示”、闡釋、闡發這些關係的學者,也是一個actor。在這個意義上,《廢品生活》所描述的,其實是兩位作者觀察到的現象。而她們的觀察,參與到了她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之中。在長時間的調查、訪談中,她們本人,也成了冷水村的“非正式”成員,她們出的主意也會受到重視,對被調查者的生活產生影響。(62) 6. 物質和能量轉化鏈條的末梢 印象派大師高更有一幅畫,題為“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當我們對都市中的一切物品,不斷追問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都市中的一切,歸根結底,都來自於森林、礦藏和天然水體(低熵狀態的物質和能量);在被廢棄之後,又成為各種形態的垃圾(高熵狀態的物質和能量)。工業文明如同一個熱機,把大自然轉化成垃圾場,熱機的功率越大,技術越發達,轉化垃圾的能力越強。從大自然到垃圾場是一個“能物流”。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熱力學系統,依賴著這個能物流。任何人要在城市里生存,都要從這個能物流中截取一部分。顯然,在物質和能量轉化鏈條的上游,能物流如大河一般,密度高,流速快;到了下游,到了末梢,就變成娟娟細流,獲取同等能量和物質需要耗費更多的成本。 能物流的前端必然進入社會建制化的管道,被優先分配,這就是“正式經濟”。剩下的部分,就是“非集”了。“非正式經濟”只能從建制化管道的縫隙中截取漏出來的能物流。廢品和垃圾原本是能物轉化鏈條的末梢,是被拋棄的部分,而廢品回收則要對這個末梢再次分割,提取價值。 書中引用了Joshua Goldstein的研究,在計劃經濟時期,垃圾回收曾經是正式經濟的一部分。1950年代,大約有7000名從事垃圾回收的個體組建為一個叫“北京市廢品回收公司”的國營單位(xv),後來改名為“北京物資回收公司”。2000年后,這家公司“逐漸把原本駐紮社區的回收站,變成地產開發點和出租車公司項目,原來全市兩千多個回收站降為後來的幾個,也順理成章地把單位的老員工分配到新的業務上”(xvi)。國營回收單位一方面壟斷著重型金屬的工業回收,一方面開發新業務。“薪水福利好的國企工人,不願意也不需要在全市迅速增長的小區生產的垃圾堆里尋找、分揀、跨城運\送可回收物品。這種勞動力成本和投入都超高的工序,在這二三十年由十幾萬農民工一力承擔。”(vii)有意思的是,北京物質回收公司也曾嘗試吸納農民工為其工作,“給他們穩定工資、制服、規定工作時間等等,但是這種嘗試大都以失敗收場,收廢品人根本不願被收編到體制裏。”(xvii)這種收編的努力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顯然,在廢品回收這個領域是明顯的國退民進。 兩位作者在一個腳註中說,“非正式經濟”是“指政府和正規資本都不介入的經濟領域”(11)。“政府不介入是因為它不屬於認為應該提供的服務,而政府要管理這些活動又成本太高;正規資本不介入是因為利潤太低,由於無法集約生產,成本太高。”(11)其實在我看來,政府不介入與資本不介入的原因是一樣的:麵包渣太碎了。 雖然,麵包屑對於人來說,已經過於零散,撿拾成本太高,但是對於螞蟻來說,還可以看做是富礦。“蟻民”依靠能物流的末梢生活,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放棄更多的權利。 如前所述,熵增加是不可逆的。從本已高熵狀態的廢品和垃圾中,析出部分低熵物質,必然會導致周邊環境更大的熵增。從宏觀上看,這項活動一定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空氣污染、水污染都在所難免。對他們自身而言,難免要付出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 拾荒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確實令初來者難以忍受。地面無處下腳,下雨會把整個院子變成坑窪的泥沼,而僅僅是垃圾裡面流出來的膿液,也會讓地面濕滑不堪。當然,進入這個空間,最受到衝擊的首先是嗅覺。撲鼻而來的那種垃圾特有的酸臭氣息,衝進口鼻,強烈的味道令人窒息作嘔。在這樣的空間待得久一點,會令人頭暈。 (45) 就這樣,非正式的人,從事非正式的經濟,過著非正式的人生。 而即使這樣的生活,也能吸引他們離開家鄉,可以推想,鄉村的退化該是何等嚴重。 7. 自由,尊嚴與夢想 不久前,在一個鄉建活動中遇到歌手孫恆,他為大家唱歌,他說,當富士康十三跳之後,他再也坐不下去了,他要為他們寫一支歌。人不是機器,每個人都有尊嚴。 胡嘉明和張劼穎在調查中發現,冷水村很多人剛來北京時,都曾在國有研究所裡打工。但是一兩年后,紛紛跳槽。國企雖然位于冷水村食物鏈的上游,但是真正享受這個上游的是國企里的有編制的正式人員。而他們,作為“非”的合同工,只是這個上游中的下游。這時,對於他們來說,村里的廢品回收行業,反而成了下游中的上游。“ 收廢品正是一個需要一定市場資料和勞動技能,又能獲取高工資的行業。”(106) 顯出上下游分形結構的複雜性。 更有意思的是,差不多所有放棄當工人的,都跟我們說希望更自由一些。(106) 在這本書里,“自由”是一個關鍵詞,在不同的地方反復出現。 事實上,這一點令人驚訝──這個大院幾乎所有的拾荒者,都喜歡說自己“自由”。“自由”在這裡是如此高頻出現的詞語,令我們不得不重新理解,自由對他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自由和垃圾,又有著怎樣的關係。(86) 在程大叔的故事中(85﹣94),兩位作者寫到,程大叔很少真的不出門工作,每天長時間在外面奔波,沒有節假日,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也是每日照舊,“自由度”並不大。不過,相比于在工廠打工,兩位作者總結到:這種自由首先是“給自己打工”所帶來的安全感,不用擔心隨時會被辭退,會被拖欠工資,只要勞動就有收入,並且可以迅速變現;另一方面,這種自由來自那種自己做決定、自己安排時間的“當家做主”之感。(87) 在這裡可以看到,自由與尊嚴是聯繫在一起的。在工廠打工,處於工廠食物鏈的底端,地位卑微,長期被忽視、被冷漠、被剝奪,要忍受與“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屈辱,大多數人沒有升遷的渠道,更何況工資並不算高。雖然收垃圾也會頻繁遭到白眼、鄙視、屈辱,但是,它們並非來自同事與上級,心裡感受大為不同。 作垃圾生意十幾年,程大叔算得上是個行家了。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東西,他都會告訴你用途和銷路。舊球鞋的底會拆下來,賣到橡膠加工廠;舊衣服可以用來做被子的填充物──當然,這被子並不是給人蓋的,而是大棚裡蓋蔬菜用的;完全沒有腐敗的食物,還可以賣到養豬場餵豬。 (88) 從這番描述里,可以感受到,程大叔熟悉自己的工作,也從這個工作中獲得了尊嚴。他是專家,是他在掌控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工作所掌控。 與尊嚴相關的,還有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夢想。 故事的主人公也不認為“廢品生活”是一個正常的生活,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理想中的故鄉。他們把北京的生活當做臨時的生活,他們忍受這種生活,是為了回到故鄉。很多人拼命賺錢,在家鄉建一個大房子。王大哥甚至在家鄉縣城的高檔小區裡買了一個電梯房。(29﹣30)。他們把家鄉的房子裝修得極為現代,家具家電,廚衛設施,一應俱全。而在北京則是各種應付。與廢品和垃圾生活在一起,也的確難以講究太多。但是實際上,家鄉的那個大房子好房子,他們往往只能在春節時才能享用。北京的“臨時的”房子,卻是他們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王大哥的電梯房他更多地是在視頻中享受(29),程大叔家裡的新房子空無一人,還要付錢請鄰居幫忙看家(93)。 他們長期“臨時地”生活在北京,但是他們生存的意義要在很少回去的家鄉里獲得,恰如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名字:生活在別處。 然而,家鄉,他們實際上已經回不去了。 8. 無處可退:鄉村的風化與崩解 春節後一次飯局,劉成紀教授說起回老家,說等村裡的老人都走了,老家就回不去了。我說,主要是因為沒有祠堂了。 中國自古皇權不下縣,縣以下鄉紳自治。鄉紳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是地方社會的組織者。在鄉紳階層整體消失之後,鄉間失去了傳統的自組織力量,也失去使自己得以作為自己的文化力量。在全球化的狂風之中,傳統鄉村迅速風化,崩解。 1980 年代之後,中國全面走向市場經濟,而農民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是不清楚的。人民公社解體,土地重新分給農民,但農民並不擁土地的所有權,只擁有幾十年的使用權。農民仍然不能為自己生產的糧食定價。農民在土地上勞動一年的收入,還不如進城打工一個月。義務教育普及,新一代農民接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多的能力去城裡打工。而城市膨脹,也需要農民進城從事下游的工作。他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價格低廉的工資甚至還要拖欠、抵賴。 從單一單向的工業文明的發展主義看來,傳統的文化都是落後的、陳舊的、迷信的,沒有價值的,應該丟棄的。1950年代之後,在全國一統的制度化教育中,預設了發展主義、進步主義、科學主義的價值觀,多樣性的文化失去了傳承的正規渠道。相反,農民的孩子受到的學校教育越多,學得越好,越看不起自己的傳統。我把這稱為“傳統地區的教育學悖論”。城市代表進步,鄉村代表落後。使得農民在自己的家鄉失去了意義 。鄉里小學的好學生,被認為應該去縣里讀中學;縣里中學的好學生,該去省城、北上廣讀大學;當然,大學生又把出國當做下一個目標。 新一代農民對於土地越來越疏遠,越來越沒有感情,越來越不會做農活。尤其是那些讀了高中的學生,在人生成形的青春時代,沒有用來向父輩學習在土地上耕作,而是用在學校──學習那些首先用來備考大學的知識上,一旦考不上大學,就成了徹底的邊緣人。沒有能力也不甘心回到農田,只好成為城市里飄蕩著的邊緣人。 歌手孫恆在農村長大,上過大學,做過音樂教師,做過流浪歌手,後來創辦了北京工友之家,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意義。任職北京工友之家的呂途博士寫了兩本關於農民工的著作:《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和《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他們拒絕使用農民工這個詞,認為其中包含歧視,也不準確。他們認為,這個詞在1980年代用來描述那些在農閒時進城打工的農民還算恰當,而現在這些人從來沒有從事過農業,甚至就在城裡出生,所以他們發明了一個新詞:“新工人”! 既不同於曾經作為統治階級的國企工人,也不是農民。有時,他們也採用打工者,工友來代替。 新工人這個概念似乎還不能包括《廢品生活》故事中的主角,但他們的境遇是相似的。都是第一代離開農村,在城市的邊緣生活,差別只在一者服務于“正式經濟”,一者服務于“非正式經濟”。相對於城市“主流社會”而言,他們有更多的共性。就如呂途和北京工友之家所總結的,城市是“待不下的城市”,家鄉是“回不去的農村”,只好“迷失在城鄉之間”。胡嘉明和張劼穎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他們的下一代,更加難以回去。他們所能做出的最大的努力是,讓下一代上學,讀書,離開“廢品生活”。比如馬大姐,堅決不讓兒子碰垃圾,一下也不能碰(18)。不過還有很多人的後代,轉了一圈,又回到冷水村,與垃圾為伴。 其實可以說,小玲是在這個院子長大的,這裡的人都是她的四川老鄉或者親戚,雖然中間回老家上學,但是放假又會回到北京和父母一起。可以說,她不像一般的農民工“京漂”。反過來,她本來就是在北京長大,北京有太多她的成長記憶。她後來回四川上學、結婚、生小孩,然後又回到北京“老家”,跟一直留京的四川親戚鄰居“重逢”。 (69) 回不去的原因是雙向的。一來,他們的關係、人脈、圍繞垃圾建構起來的生存技能,在家鄉完全沒有用武之地(72);二來,家鄉已經被風化了。 在文化上,鄉村已經普遍地喪失了自組織能力,不再能為她的子孫提供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生態上,經過了三十年的工業化農業,農田已經變成了污染源。環境上,作為工業文明食物鏈的下游,鄉村成為工業文明廢棄物的終端。在他們建在家鄉的大房子外面,隨處可見的很可能是農藥瓶子、化肥袋子,不知來處的建築垃圾,乃至於工業廢棄物。 這種現象是詭異的。他們在都市里過著“廢品生活”,努力減少著都市里的垃圾,而在他們夢想中的家鄉,在他們寄託價值和尊嚴的大房子外面,是另一個垃圾的世界。 她昂著頭,高跟鞋踩過垃圾場,就像是冷水村這個多元社會的絕妙 詳細論述參見田松,《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科學出版社,2007年。 詳細論述參見:田松,垃圾,《今天》雜誌,2011年春季號,pp284-306 劉華傑,相對主義與理解SSK的一種分形模型,北京: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四期,pp43-61. 參見田松,何以知其然也──上帝視角與相對主義,《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四期,pp62﹣69 田松,在自己的家鄉失去意義,《稻香園隨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52頁。 呂途,《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002頁。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681 次阅读|4 个评论
外卖真好 垃圾要少
sqzhang 2019-5-29 10:29
午饭期间最忙的大概是外卖小哥了。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把各种美味送到我们手中。 尽管只是临时起意,但半个小时后,一顿像模像样的午餐会就在办公室开始了。 饭吃的挺高兴。有了外卖,真好。 饭后,必不可少的是处理餐后垃圾。 垃圾的种类真不少,剩菜剩饭,包装纸盒,陶瓷、玻璃、金属制品,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油乎乎的,脏兮兮的,清洗是不可能的,丢进垃圾桶是唯一选择。可做个分类也真不容易。 不仅回收利用困难,最头疼的恐怕是塑料垃圾,如果随意丢弃,大概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彻底降解。 全中国每年的外卖垃圾大概在200万吨以上。 如此下去,全中国岂不会被垃圾淹没? 怎么办呢? 提个倡议: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垃圾分类
kd652 2019-5-25 14:5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08898-1181062.html
个人分类: 厨艺|1 次阅读|0 个评论
毒气熏天
lixiong45 2019-2-2 11:50
马上过年了,姐姐老早就起来收拾院子和小屋,收获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垃圾,各种塑料、废纸和枯枝。然后一把火烧起来,燃烧不充分,全是一股浓烟,伴着浓烈的气味,熏得我只能躲得远远的。 我说,还是尽量别燃烧垃圾,这些看得见闻得着的物质基本都是有毒物。政府建造垃圾堆放点就是为了减少乱扔垃圾和焚烧垃圾。 而后,我看了下不远处的垃圾堆放屋,却发现里面也正冒着烟,顿时感觉脸上热热的! 常说农村空气质量好,然这些年村里中年人早逝情况不少见,多是癌症或脑溢血,大概和这不时弥漫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毒气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个人分类: 生态环境|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世界上没有细菌会是什么样子?
jiangjiping 2018-6-28 09:26
假如世界上没有细菌会是什么样子? 蒋继平 2018年6月28日 细菌是一种微生物, 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一种生物。 细菌可以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粗略地分为三类:1. 寄生细菌, 2. 腐生细菌, 3. 兼性细菌。 第一类细菌靠侵染活体组织, 在活体组织内获得自身需要的营养。 第二类细菌的适应能力很强, 可以在腐烂的有机质上生存, 不一定需要依靠活体组织生存。第三类鉴于第一和第二类之间, 也就说第三类即可侵染活体组织, 也可在腐烂的有机体上生存。 不过第三类细菌的侵染力较弱, 不如第一类细菌的致病力强。 由上可见, 一些细菌可以通过侵染其他生物而给其他生活带来疾病。 由细菌引发的常见人类疾病有: 1. 肺结核,2. 肺炎, 3. 阴道炎, 4.皮肤脓包,5,脑膜炎, 6, 肠胃炎, 7. 破伤风, 8. 梅毒, 9. 麻风病, 10. 伤寒, 11. 白喉, 12, 其他。 不过, 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 有的甚至是有益的。比如说, 大肠杆菌在一定的数量范围内属于有益的细菌, 是帮助人们消化的一种肠道共生菌。 大多数细菌的主要功能将有机质分解成更小的单位。所以, 在自然界中, 大多数细菌是免费的有机垃圾清洁工, 它们把大量的有机垃圾降解为无机物或者更微小的有机物。 要是没有细菌的辛勤劳动,地球上各种生物的残留物将很难得到及时的降解。所以, 这个世界可能会变得动物的尸体遍野,植物的枯枝残叶厚厚地覆盖着整个地表的可怕景象。 总之,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细菌的话,地球的环境面貌一定与现在的地球大相迳庭, 尸体遍野, 枯枝败叶厚厚地覆盖着地面, 人们可能无法正常地在田野耕作。所以, 虽然细菌群体中的一小部分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麻烦, 但是大部分细菌为了地球的干净整洁在忘我地工作, 不收一分钱的报酬。 因此, 人类应该尽力保护它们, 而不是滥杀它们。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8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岂能容忍垃圾登峰造极?
热度 1 zhpd55 2018-6-20 22:30
岂能容忍垃圾登峰造极? 诸平 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我国户外运动的缘起,也是户外玩家的终极梦想。 2016 年,距离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已经过去 63 年,这座代表人类极限户外探索精神的圣山,截止 2016 年已经有逾 4500 人登顶。事实上,在这浩浩荡荡的攀登大军中,绝大多数并非艰苦卓绝的登山家,而是通过商业服务实现登山梦的登山客户。商业性开发珠峰已然成为尼泊尔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东西方探险公司和开启特种登山服务的旅行社纷至沓来,攀登珠峰的市场逐渐打开。“千万(署名)”已经在 2016 年就曾经写过“ 世界屋脊下的大蛋糕:攀登珠峰是怎样一门生意? ”在《体育产业生态圈》网站发表。文章指出,珠峰市场也已呈现竞争态势。截至生态圈发稿前,圣山探险、鼎丰探险、高山沸腾、尼泊尔亚洲探险、十四座俱乐部、巅峰探游等登山探险公司,均已发布了各自的 2017 年珠峰攀登计划。其中,圣山探险公司组建的西藏雅拉香波登山队依然选择传统北坡路线,费用达到 35 万元人民币 / 人,较 20016 年增长了 2 万元 / 人。商业登山可以帮助普通人实现梦想,也将珠峰打造为世界之巅的大蛋糕,“珠峰光环”吸引越来越多的“贵宾”降临,为这个市场添金加料。而据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介绍,每年五一前后,中国侧和尼泊尔侧约有将近八九百人在同时攀登珠峰。尼泊尔登山协会会长 Ang Tshering 表示,珠峰上攀登者的垃圾和排泄物堆积数年,难以处理。这是一个日趋严重的人为污染问题,不得不引起关注。对此,尼泊尔政府出台了相应措施,从 2014 年开始,尼泊尔要求登山者必须从山上带下来 8 kg 垃圾,违规者将被没收保证金——登山队出发前需缴纳 4000 美元押金。 4 年来究竟效果如何?我们看看 Paavan Mathema 和 Annabel Symington 在 2018 年 6 月 17 日通过物理学家组织网( Phys.org )提供的最新信息,珠峰已经成为最高的垃圾堆( Mount Everest, the high-altitude rubbish dump )。 图 1 是废弃的攀爬设备和垃圾散布在珠穆朗玛峰的 4 号营地,几十年的商业登山活动留下了一堆废弃的垃圾。 Fig. 1. Discarded climbing equipment and rubbish scattered around Camp 4 of Mount Everest, where decades of commercial mountaineering have left a trail of discarded waste 几十年的商业登山运动已经把珠穆朗玛峰变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开销的攀岩者很少注意他们留下的丑陋的足迹。荧光帐篷,废弃的攀爬设备,空煤气罐,甚至是人的排泄物,都是在攀登 8848 米( 29,029 英尺)的顶峰上的路旁。 曾 18 次登顶珠峰的 Pemba Dorje Sherpa 对法新社说,“这太恶心了,太碍眼了,这座山承载着大量的废物。”随着登山者数量的增加, 2018 年至少有 600 人攀登世界最高峰,环境污染问题会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一些多年被冰雪覆盖的垃圾,也逐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自埃德蒙·希拉里( Edmund Hillary )和丹增·诺盖( Tenzing Norgay )在 65 年前首次成功登顶以来,山上堆积的垃圾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保护珠峰环境,已经做了一些努力。如五年前,尼泊尔对每个登山队要求提供 4000 美元的垃圾押金,如果每个登山者至少需要带回 8 kg (或 18 lb )的垃圾,会将 4000 美元押金退还,否则没收。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中国西藏一侧,也同样收取垃圾押金,如果登山者带回的垃圾数量不足,则会将被处以每公斤 100 美元的罚款。根据萨加玛塔污染控制委员会( the Sagarmatha Pollution Control Committee , SPCC )的数据,在 2017 年,尼泊尔的登山者减少了近 25 吨的垃圾和 15 吨的人类废弃物 —— 相当于三辆双层巴士。 图 2 是登山者在到达了 8848 m (或者 29029 ft )的顶峰后,丢弃的荧光帐篷、废弃的攀爬设备、空煤气罐,甚至人的粪便等。 Fig. 2 Fluorescent tents, discarded climbing equipment, empty gas canisters and even human excrement litter the well-trodden route to the summit of the 8,848-metre (29,029 foot) peak SPCC 表示,这个季节甚至有更多垃圾被拉下,但这只是每年倾倒垃圾的一小部分,只有一半的登山者会带回所要求的垃圾量。相反,许多登山者选择放弃押金,这些钱与登山总费用相比较,那就是沧海一粟,因为他们已经为这段登山经历付出了 2 万到 10 万美元的费用。 Pemba Dorje Sherpa 耸耸肩,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他说,令问题更加复杂的是,一些官员接受小额贿赂,以 视而不见,任其污染。 另外,在高海拔营区,没有足够的监测来确保珠峰山脉保持清洁,也是监管工作的一大疏漏。 缺乏经验 在过去的 20 年里,珠峰登山产业蓬勃发展。但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爬山经验也很重要。 Fig. 3 Summit route on Mount Everest, plus location of base camp. 图 3 是珠穆朗玛峰上的峰顶路线以及基地营地的位置。这引发了人们对过度拥挤的担忧,同时也担心越来越缺乏经验的登山者会被低成本的探险人员吸引,尽管他们迫切需要顾客,但是爬山者更需要安全第一。和孪生兄弟威利( Willie )一起攀登珠穆朗玛峰已经超过 20 年的达米安·贝内加斯( Damian Benegas )警告说,这种缺乏经验使垃圾问题不断加剧(包括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死亡的遗体)。夏尔巴人( Sherpas )即高海拔导游和来自当地土著民族的工作人员,携带着更重的物品,包括帐篷、额外的氧气瓶和绳索等。 在此之前,大多数登山者会带上他们自己的私人装备,比如额外的衣服、食物、睡袋以及补充氧气。但是现在,许多登山者由于缺乏经验,他们爬山无法自我控制,不得不将自带的物品留给夏尔巴人携带。达米安·贝内加斯说: “因为 他们必须携带客户的设备,这样他们就不能再带垃圾下山了。 运营商需要雇佣更多的高海拔工人,以确保所有的客户、他们的装备和垃圾能够安全的上下移动。” 这样,无意之中也加剧的珠峰垃圾的堆积。 Fig. 4 Five years ago Nepal implemented a $4,000 rubbish deposit per team that would be refunded if each climber brought down at least eight kilogrammes (18 pounds) of waste 未经处理的污水 环保人士担心,珠穆朗玛峰的污染也影响了山谷里的水源。目前,基地营地的未经处理的污水被运送到下一个村庄——步行一小时——然后被扔进了壕沟。美国工程师加里·波特 (Garry Porter) 说,这一现象“在雨季会使未经处理的污水随雨水进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坡”,他和他的团队可能会给出答案。他们正在考虑在珠峰大本营附近安装一个沼气厂,把登山者的粪便变成一种有用的肥料。 Fig. 5 As the number of climbers on Everest has soared—at least 600 people have scaled the world's highest peak so far this year alone—the problem has worsened 随着珠峰登山者数量的激增,至少有 600 人在今年以来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峰 —— 环境问题日趋恶化。尼泊尔登山协会( Nepal Mountaineering Association )前主席 Ang Tsering Sherpa 认为,另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的垃圾收集团队。他的亚洲越野( Asian Trekking )探险队在过去的十年里一直在进行 “ 生态珠峰探险( Eco Everest Expeditions ) ” ,在这段时间里,除了 8 公斤的攀爬者配额外,他还减少了 18 吨的垃圾。据中国《环球时报》( Global Times )报道,2018年5月份,一个 30 人的清理小组从北坡上去回收了 8.5 t 的垃圾。 Ang Tsering Sherpa 说:“这不是一份轻松的工作。政府需要激励团体更严格地清理和落实环境保护细则。”不能让垃圾登峰造极,也希望所有的珠峰攀登者,在珠峰除了留下足印,留下攀登高峰的精神,别的什么也不要留下。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相关报道。 Explore further: Sherpa guide missing on Everest, presumed dead
个人分类: 风景如画|1874 次阅读|2 个评论
文明的末梢、碎屑與崩解──讀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區與空間 ...
tian2009 2018-4-16 19:12
文明的末梢、碎屑與崩解 ——讀胡嘉明、張劼穎《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區與空間》 田松 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2009年可以稱為中國的垃圾年。在這一年里,垃圾問題全面爆發,北京、南京、上海、廣州,圍繞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選址和建設,各種群體性事件此起彼伏。在這一年,王久良推出了他的攝影展和同名紀錄片《垃圾圍城》,產生國際影響。從這一年開始,主流話語對垃圾問題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轉折,從無視到重視,從輕描淡寫到濃墨重彩。垃圾問題上了頭條,揮之不去。 與此同時,對垃圾問題的討論也逐漸從技術層面擴展到社會、文化、觀念等人文領域。 2007年秋天,在我結束了伯克利的訪問回到北師大之後,不斷被毛達介紹認識來自歷史學、人類學,以及地理學領域關注垃圾問題的人文學者,雖然,總人數仍然非常之少。胡嘉明和張劼穎的研究我事先並不知曉,見到她們的著作,有意外之驚喜。 《廢品生活──垃圾場的經濟、社區與空間》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 2016年出版,這是一部社會學和人類學視角的著作,兩位作者描述了在北京六環外一個叫做冷水村的地方,一個以垃圾為核心,與城市若即若離的另一重社會生活。這重生活平常被“折疊”起來,不僅遠離金領白領,連藍領鐵領也很陌生。雖然,在高檔小區的院門外,人們常常會看到他們駐扎在一個地方收廢品,但是很少會關注他們。他們沒有話語權,發不出聲音,幾乎是透明的。 \0 \0 兩位作者的調查經歷也是很好的故事。張劼穎作為北大社會學碩士自 2007年11月,胡嘉明作為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城鄉移民項目組成員于2008年底,先後來到冷水村調研,在那裡相識,并開始合作。“冷水村的廢品從業家庭共25戶,分佈聚居在五個大院和數個小院。”(xxiii)到2011年,有17戶家庭成為兩人穩定的調查對象,13戶家庭成為她們“相互信任、深入交流“的朋友。在此基礎上,張劼穎完成了碩士論文,前往香港中文大學攻讀人類學博士,胡嘉明轉至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系任教。二人重聚中大,決定合寫此書,又于2012年、2013年前往冷水村回訪。此書雖然不厚,卻是從六年累積的田野筆記和錄音中萃取出來的,信息量龐大。(xxiii) 這本小書我陸陸續續讀了幾個月,此後又集中精力,從頭到尾完整地讀了一遍。心情沉重,五味雜陳。書中所描述的現象我并不完全陌生,也符合我以往對垃圾問題的判斷。但是,本書提供的大量細節,還是讓我感到震撼,讓我不由得思考這些細節之間的關聯,并把它們放到我現在關注的文明問題的框架之中。而為了闡釋這種關聯,我不得不尋找新的話語。 這篇文章其實並不是對《廢品生活》的評論,我只是把她們講過的故事重講一遍。 很可能,一座巍峨的大廈不是轟隆一聲被推倒了,而是噗嗤一聲,散了。 1. 食物鏈,垃圾與文明 我自 1990年代中期開始關注垃圾問題,2000年我在納西地區進行田野調研的時候,特意調查每個村寨的垃圾現狀及垃圾觀念。当时,垃圾问题還是人文學者的盲點。直到現在,人們也普遍認為,垃圾問題不過是枝節問題,是個節約問題,無關大局。同時,人們本能地覺得,垃圾問題是技術問題,可以通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而得到解決;或者是管理問題,可以通過社會治理的完善而得到解決。 我的研究首先從物理學入手,把人、社區、城市、乃至人類文明整體視為熱力學系統,討論其中的物質與能量轉化。結論則讓我自己也感到意外:技術進步不能解決垃圾問題,反而會使垃圾問題更加嚴重。我可以相信某一種特別的技術對某一種特別的垃圾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技術的總體進步必然會使社會整體的垃圾問題更加複雜,更加嚴重。 垃圾問題的技術解決存在一個物理學的上限。一個麵包可以直接拿著吃,碎成渣可以捧著吃,因為物質不滅,能量守恆,這是熱力學第一定律。如果把麵包渣撒出去,渣渣當然還在,儘管,一粒一粒完全搜集起來,依然等於原來的麵包。但是,需要注意,一粒一粒地撿渣渣,需要付出更多能量。渣越碎,越分散,付出的能量越高。如果這個能量大於麵包所能提供給人的能量,這個麵包就是不可回收的了──得不償失。按照熱力學第一定律,物質和能量在轉化的過程中保持總量守恆,但是按照熱力學第二定律,即熵增加原理,這種轉化是有方向的──只能從低熵狀態轉化為高熵狀態,簡單地說,只能從可用的轉化為不可用的,從能用的轉化為不能用的。理論上,一個手機裡的各種金屬都在,可以一粒一粒地檢出來,但是,所付出的成本會遠遠大於收益。這就意味著,所謂“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只是一個幻覺。熱力學第二定律,為技術解決設定了不可突破的上限。 垃圾問題是內在于工業文明的。由於垃圾問題的不可解決,工業文明註定是不可持續的。 我把現代化的全球化和全球化的現代化比作一條食物鏈,它所運行的前提和結果是:上游優先獲取下游的能源和資源,同時把垃圾送到下游去。上游和下游不是絕對的,在任何一個尺度,都存在著上游和下游。在全球範圍內,歐美、日本是上游;非洲、南美、中國和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是下游;在中國範圍內,東部沿海是上游,西部是下游。一般而言,城市是上游,鄉村是下游;大都市的城市中心區是上游,城郊是下游。 按照這個食物鏈理論,作為下游的鄉村必然要為作為上游的城市輸送相對廉價的能源、資源和勞動力。同樣,大都市的垃圾一定會從城市中心區被送到近郊、遠郊、更遠的郊。垃圾圍城是這個食物鏈運行的必然結果。 在《廢品生活》所描寫得冷水村,食物鏈中的兩個子鏈條鉸在一起。一方面,圍城的垃圾,成為一部分賴以為生的資源,這部分人來自位於下游的鄉村。另一方面,鄉村為城市輸送的廉價勞動力進入城市,其中一部分進入城市的末梢,以城市的垃圾為生。他們從一個下游,到了另一個下游。兩位作者細緻地描述了他們的生活。 馬大姐租了一個整院,房租一年 6000元,房間住人,院子用來堆放廢品。一個大鐵門,旁邊掛著一個木牌,用油漆寫著“廢品收購站”。院子裡面,有堆積如山的塑料瓶子,還有各式廢品,堆得很高。一進她家,就可以看見各種小學生的獎狀,新新舊舊的,貼滿墻面,而地面上一塵不染,床單乾淨平整。整個房間十分敞亮,整潔得讓來客有點兒手足無措,不知道坐哪兒,也不好意思隨便亂坐。實際上,要進她家並不十分容易。他們夫婦戒備心很強,很封閉,不輕易相信任何人。 ( 14) 如果說人往高處走,那麼在這些人看來,即使都市末梢的冷水村,在食物鏈上的位置,也比他們的故鄉要高一些。 2. 背景的对象化:“非”的生存 要描述冷水村的生活,首先遇到的,我想是語言問題:對於這個長期被折疊的人群,沒有現成的概念來指稱、界定、描述他們,研究者只能不斷地發明新的詞語。 胡嘉明和張劼穎用“非正式經濟”一詞界定這個特殊群體在社會經濟中的角色。“非”這個概念,意味深長。 一幅畫中,有對象有背景。對象是能夠明確辨識的,有名字的,容易描述的。而背景通常是被人忽視的。在攝影家的變焦鏡頭中,背景常常被虛化了,變成一團朦朧的色調。只有在經過精心設計的鑲嵌畫中,比如埃舍爾( M. C. Escher)的一些作品,對象與對象互為背景,把所有的對象都去掉之後,畫面才會是空的。在正常情況下,在對象去掉之後,剩下的背景,都是凌亂的,無法識別的,難以描述的,甚至沒有現成的名詞可以指稱。如果把對象視為集合,則對象去掉之後的背景,是“非集”。 “非集”是依附於“集”而存在的。 《廢品生活》所描述的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非集。在社會這幅風俗畫中,這些人原本是作為背景存在的。因為是背景,所以是 有哪種東西造出來就是垃圾,但是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成為垃圾。所以“垃圾”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非集,指那些不是東西的東西。 以垃圾為生的人,是非正式的人;這種生計,是非正式經濟。都是難以描述,難以名狀的。書中專門有一小節講“非正式經濟與垃圾所建構的曖昧身份”(45﹣47)。 我們認為,本書中所呈現的拾荒者和收廢品人的身份是曖昧的、矛盾的、難以界定的。而正是這種身份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構成了他們在城市生存和取得收入的基礎,另一方面也遮蔽了他們被剝削和雙重歧視的處境。 ( 46) 書中寫到,“收廢品者”來自農村,但是與作為工廠工人或者建築工人的典型的“農民工”不同。他們“兼具自我僱用者和工人的雙重特性 ”(46)他們像是“小老闆”,可以對自己的“生意”做主,工作時間和工作節奏都可以自己安排。同時,他們又是從事收集、分揀、分類、運輸等高強度勞動的“工人”。(46) 與其說王大哥是拾荒者,不如說他更像一種低端的“企業家”──每一分錢都是依靠毅力(每天在外奔波)、意志(透過網絡、熟人,自己努力尋找廢品),精打細算成本和賣價,還有自己的勞動力,對臟臭的忍耐,一分一毛的累計(積)起來,經營一個可以養活一家人的廢品買賣生意。當然,他沒有任何的保障、社保、假期、福利。 ( 26) “與其說是,不如更像……”從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作者無法用現成的單一詞語來描述王大哥,只能從現有詞語中進行多項選擇,用多個詞語加以描述。 3. 末梢與分形結構 分形是一個後現代科學的術語。分形幾何的發明人曼德勃羅說,分形幾何是大自然的幾何學。我們熟悉的歐式幾何描述的是理念的世界,理想的點、線、面,圓和球,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在面對現實中的云、樹、海浪時,歐與非歐幾何都無能為力。分形的第一大特點是自相似。一棵樹是分形結構,樹幹、樹杈、樹枝,不斷細分下去,任何一個局部的結構,都與整棵樹相似。乾旱土地上的裂紋也是分形結構,任何一個局部的裂紋放大,都與整體相似。人體中的血管、肺葉,都是分形結構。數學的(理想中的)分形結構的第二大特點是,永遠可以細分下去。無論一個多麼微小的局部,把它放大,就能看到更微小的局部。 图 1 一株具有分形結構的草。從中大致可以看出局部與整體的自相似結構,也能預期到,每一個局部都會繼續生長,繼續細分。田松摄影。 把分形這個概念適度拓展,也可以描述社會現象。比如以往討論科學與社會的關係,默認的前提是,科學與社會之間存在明晰的界面,可以把兩者截然分開。但是劉華傑教授認為,科學與社會之間的界面是分形結構,這意味著,科學與社會全面纏繞在一起,在任何一個尺度上,都無法把科學與社會截然分開。 如此,前述上游與下游的關係也是分形結構:在任何一個小的區域,都存在上游與下游。同樣,社會組織也是分形結構:在社會的末梢處,會自發地形成微小的結構,并發揮功能。 冷水村位于工业文明的下游,這裡是宏大社會組織的末梢;也是物質轉化鏈條的末梢。《廢品生活》把這個末梢放大了,調整焦距,把原本的背景變成了對象。 收廢品人是聚群而居共同的勞作、生活──垃圾被運回大院處理和存放,吃、喝、拉、煮也在大院裡完成的模式很普遍。在冷水村,這樣的大院有五個。外來打工人口守望相助,老鄉們共同居住,形成大院;大院對於外界封閉,內部互動密切;大院同時是居住場所,也是生產勞動和交易空間。 ( 47) 胡嘉明和張劼穎兩位姑娘進入到這個封閉的空間,看到了內部的結構。 廢品場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我們稱之為“組裝家庭”。……在他們共同生活的群落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不同的小家庭組合起來,合夥吃飯、娛樂;老中青三代不是一家人,卻坐在一起吃晚飯、烤火,共度一天不多的閒暇時光;還會相互提供各種生活、家務上的幫助,尤其是帶孩子。……組裝家庭為社群的成員提供著情感的慰藉,也提供著生活的便利和支持。……對於其中的某些居民來說,這裡就像是他們的家園,甚至像老家一樣。( 50) 在書中,冷水村這個社會的末梢呈現出豐富細緻的社會結構。比如,同樣是依靠廢品為生,有人拾荒,免費;有人“包樓”,付費。四川人與河南人有不同的風格。五個大雜院也各有不同。人們通常可能會覺得,收垃圾是件簡單的事兒。但是書中指出,收垃圾是一個複雜勞動。除了要付出體力,還要迅速判斷廢物的價值,決定收不收,用多少錢收;要知道哪些東西去哪兒賣,還要記住隨時波動的價格。不然,會賺不夠錢,甚至虧本。 冷水村自身還直接體現了上下游關係的分形結構。作為北京的下游,冷水村內部有著複雜的結構。村裡有一個國營企業,是一家附設了民用和軍用產品車間的國有研究所。這曾是村裡的最上游。村裡大多農民工都曾在所里打工。所里有一些“正式”工人,享受社會主義福利,包括住房──這個國企的家屬院,當然也是上游的一部分( 105)。下游是大片的平民平房,除了留守農民外,都出租給外來人,全村“八成的居民是每天往返北京城裡工作的農民工”。(102)下下游是本書的主角,幾個超過一千平米的大院子,成為“廢品生活”發生的場所。(103)讓村民意外的是,2009年,部分農地被征,建起來一群豪華別墅。一下子躍居冷水村最上游:人造歐式風景,五星級會所,與平民平房只有一渠之隔。(106﹣107) 城鄉交合區最獨特的是它進一步集合和壓縮這些“斷裂”的空間,把不同的時代、文明和發展進程,壓縮在一個很小的區域裡。在這裡,農民工平房還沒有抽水馬桶,富人別墅可能已經是智能家居。這裡有些工廠以最原始的勞動密集模式運作,一方面有廠子卻以科技機械營運。在單位的家屬院一邊,可能是新蓋的豪宅,另一邊可能還是老農民的四合院。這種種斷裂的社會關係、勞動模式和發展水平,卻在同一個空間裡互相對立、並存。 ( 109) 這段描述中的發展主義我并不認同,不過,其中清楚地表現了社會末梢的分形結構。 4. ANT,圍繞垃圾建構起來的生活 序言中提到了卡龍( Michel Callon)和拉圖爾(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絡理論( Actor Network Theory, ANT),這倒是應了我專業。拉圖爾是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後期的重要人物,他和卡龍的ANT理論影響頗大。這個理論的核心概念是Actor,翻譯成行動者,並不十分妥帖。當然,兩種語言不可能存在完美的對應,翻譯總是包含著偏差和誤讀。英文actor最常見的意思是演員,而且是男演員。一个actor,在一個事件中,不是完全被動的,而是有行動能力的,是能夠對事件進程發揮作用的。在ANT理論中,actor不僅包括人,還包括非人類動物,以及環境、物體。ANT理論影響大,爭議也大,同時也多誤解和誤讀。即使是專業同行,也不能例外。為了寫作此文,我專門找出卡龍的早期文本。 通常認為, ANT最有啟發性的部分在於,把非人動物以及環境、物體與人相提並論,視為有行動能力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客體。在我們通常的觀念里,只有人是事件進程中的核心。所以以往的社會學家更著重討論生產、分配;平等、壓迫;階級、階層……各種相對穩定的角色。不過,這樣的理論並非絕無僅有。 比如傳媒學者麥克盧漢的名言:“媒介就是信息”。一盞電燈掛在房子中間,不說話,卻讓人的生活圍繞它重新建構。人造光源使人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按照固定的時間上下班。 具體到《廢品生活》中的世界,垃圾不僅不是被動的物品,反而是處於最核心的角色。正是垃圾,使得這 25戶人家從不同的地方來到冷水村,構建了以垃圾為核心的生活。在書中,常常可以看到ANT理論的影子。 垃圾在我們的研究中,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建構性能力的“能動之物”( actant)。垃圾被城市空間排除,城市空間保持了其現代化、衛生、潔淨的特徵,以及其作為生產和消費場所的身份。垃圾被運輸到城市的邊緣──城鄉交合區,又建構了新的空間和社會關係。 ( 47) 書中描述了新的社會關係建構的過程。我們不妨做一個簡單的重構。在早期來到北京從事廢品收購、垃圾回收的人中,一部分人掌握了這個複雜勞動,積累了經驗,事業做大,於是把老家的親戚朋友帶出來,就出現了一個小社會。人越聚越多,這個小社會的細節越來越豐富。 為了工作方便,節約成本,拾荒者的生活空間和工作空間是合二為一的。他們需要每天長時間和垃圾打交道,生活也會圍繞垃圾來安排,例如和垃圾相處,就決定了他們甚麼時候以及如何吃飯、清潔、休息,穿著甚麼樣的衣物,以及使用甚麼樣的生活用品。如此,生活、工作和垃圾融為一體,就形成了聚群而居、在這個空間中又工作又生活的獨特形態。聚居的群落,也結成了相互交織的緊密的關係網絡。 ( 48) 一個以垃圾為核心的社會就這樣生成了。這個社會是有活力的,具有自組織能力,也能夠生長出更多的細節。比如,會有為他們服務的小吃店、雜貨店(同樣非正式,沒有執照),以及黑車。 5. 隨時崩塌的生活 精讀卡龍的文本,我發現, ANT的高妙之處還不止於此。 通常人們認為,存在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外部客觀世界,這個客觀的世界存在一個同樣客觀的規律,仿佛冥冥之中存在一塊刻著真理銘文的石碑,科學家只是石碑的發現者,他們的任務無非是用拂塵和抹布把石碑上的泥土擦去,讓預先刻就的銘文呈現出來。這種意象的真理銘文,只能是上帝刻上去的。不過,按照 SSK的觀點,科學家只是科學知識的生產者,他們手裡拿著的不僅是拂塵和抹布,還有錘子和鑿子,上面的銘文是他們刻上去的。 也就是說,並沒有一個預先存在的確定的知識。 ANT把這個邏輯推廣到社會關係上。功能主義社會學把社會視為由一些相對穩定的角色(roles)構成的實體,角色之間有相對穩定的關係。社會學家的任務是把已經存在的關係發現出來,闡釋出來。ANT討論的是actor,按照SSK的邏輯,無論是actor還是他們的關係,都不是預先存在的,更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在相互的交往中生成的,並且處於變化之中。 《廢品生活》中所描寫的各種人物,他們與垃圾的關係,也都不是固定的,確定的,是在變化之中的。 不少廢品從業者都有過這樣的遷居史:本來住在二環,後來遷到三環、四環、五環、六環的頤和園附近,最後落腳在六環外的冷水。我最初以為他們是農民工,對北京市毫不熟悉,慢慢發現他們才是老北京,見證北京的發展軌跡的同時,不斷被邊緣化、農村化,每一次城市化的擴張,都把他們擠向外圍。 ( 104) 他們的生活在變化,他們與垃圾的關係在變化,他們與城市的關係也在變化。於是這本書所描寫的,只能是在變化的過程中的一個片段,既不是起點,也不是终点。 有的家庭已經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們熟悉這個城市,但是這個城市從來不屬於他們。儘管,每個家庭都是 actor(或actant),有一定的主動權,有一定的行動力。不過,他們的主動權和行動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他們在冷水村的住處,隨時可能被征用,被推倒。他們只能被動地應對這類變化,遷往更遠的地方。 這種“被”的生活,“非”的生活,使他們無法制定長遠的規劃。 ……這些在城市邊緣討生活的人,是多麼容易改變主意。他們多面習慣於沒有計劃,或者隨時改變計劃,不管是長遠的還是近期的。……很多時候,他告訴你一個日期或者一個計劃,但後來你發現他並沒有真的那麼做。不需要問,每個人的計劃都在變動當中。沒有人能肯定未來的打算。 ( 58) ANT深刻的地方還在於,那些試圖“揭示”、闡釋、闡發這些關係的學者,也是一個actor。在這個意義上,《廢品生活》所描述的,其實是兩位作者觀察到的現象。而她們的觀察,參與到了她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之中。在長時間的調查、訪談中,她們本人,也成了冷水村的“非正式”成員,她們出的主意也會收到重視,對被調查者的生活產生影響。(62) 6. 物質和能量轉化鏈條的末梢 印象派大師高更有一幅畫,題為“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當我們對都市中的一切物品,不斷追問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都市中的一切,歸根結底,都來自於森林、礦藏和天然水體(低熵狀態的物質和能量);在被廢棄之後,又成為各種形態的垃圾(高熵狀態的物質和能量)。工業文明如同一個熱機,把大自然轉化成垃圾場,熱機的功率越大,技術越發達,轉化垃圾的能力越強。從大自然到垃圾場是一個“能物流”。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熱力學系統,依賴著這個能物流。任何人要在城市里生存,都要從這個能物流中截取一部分。顯然,在物質和能量轉化鏈條的上游,能物流如大河一般,密度高,流速快;到了下游,到了末梢,就變成娟娟細流,獲取同等能量和物質需要耗費更多的成本。 能物流的前端必然進入社會建制化的管道,被優先分配,這就是“正式經濟”。剩下的部分,就是“非集”了。“非正式經濟”只能從建制化管道的縫隙中截取漏出來的能物流。廢品和垃圾原本是能物轉化鏈條的末梢,是被拋棄的部分,而廢品回收則要對這個末梢再次分割,提取價值。 書中引用了 Joshua Goldstein的研究,在計劃經濟時期,垃圾回收曾經是正式經濟的一部分。1950年代,大約有7000名從事垃圾回收的個體組建為一個叫“北京市廢品回收公司”的國營單位(xv),後來改名為“北京物資回收公司”。2000年后,這家公司“逐漸把原本駐紮社區的回收站,變成地產開發點和出租車公司項目,原來全市兩千多個回收站降為後來的幾個,也順理成章地把單位的老員工分配到新的業務上”(xvi)。國營回收單位一方面壟斷著重型金屬的工業回收,一方面開發新業務。“薪水福利好的國企工人,不願意也不需要在全市迅速增長的小區生產的垃圾堆里尋找、分揀、跨城運送可回收物品。這種勞動力成本和投入都超高的工序,在這二三十年由十幾萬農民工一力承擔。”(vii)有意思的是,北京物質回收公司也曾嘗試吸納農民工為其工作,“給他們穩定工資、制服、規定工作時間等等,但是這種嘗試大都以失敗收場,收廢品人根本不願被收編到體制裏。”(xvii)這種收編的努力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顯然,在廢品回收這個領域是明顯的國退民進。 兩位作者在一個腳註中說,“非正式經濟”是“指政府和正規資本都不介入的經濟領域”( 11)。“政府不介入是因為它不屬於認為應該提供的服務,而政府要管理這些活動又成本太高;正規資本不介入是因為利潤太低,由於無法集約生產,成本太高。”(11)其實在我看來,政府不介入與資本不介入的原因是一樣的:麵包渣太碎了。 雖然,麵包屑對於人來說,已經過於零散,撿拾成本太高,但是對於螞蟻來說,還可以看做是富礦。“蟻民”依靠能物流的末梢生活,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放棄更多的權利。 如前所述,熵增加是不可逆的。從本以高熵狀態的廢品和垃圾中,析出部分低熵物質,必然會導致周邊環境更大的熵增。從宏觀上看,這項活動一定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空氣污染、水污染都在所難免。對他們自身而言,難免要付出自身和下一代的健康。 拾荒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確實令初來者難以忍受。地面無處下腳,下雨會把整個院子變成坑窪的泥沼,而僅僅是垃圾裡面流出來的膿液,也會讓地面濕滑不堪。當然,進入這個空間,最受到衝擊的首先是嗅覺。撲鼻而來的那種垃圾特有的酸臭氣息,衝進口鼻,強烈的味道令人窒息作嘔。在這樣的空間待得久一點,會令人頭暈。 ( 45) 就這樣,非正式的人,從事非正式的經濟,過著非正式的人生。 而即使這樣的生活,也能吸引他們離開家鄉,可以推想,鄉村的退化該是何等嚴重。 7. 自由,尊嚴與夢想 不久前,在一個鄉建活動中遇到歌手孫恆,他為大家唱歌,他說,當富士康十三跳之後,他再也坐不下去了,他要為他們寫一支歌。人不是機器,每個人都有尊嚴。 胡嘉明和張劼穎在調查中發現,冷水村很多人剛來北京時,都曾在國有研究所裡打工。但是一兩年后,紛紛跳槽。國企雖然位于冷水村食物鏈的上游,但是真正享受這個上游的是國企里的有編制的正式人員。而他們,作為“非”的合同工,只是這個上游中的下游。這時,對於他們來說,村里的廢品回收行業,反而成了下游中的上游。“ 收廢品正是一個需要一定市場資料和勞動技能,又能獲取高工資的行業。”( 106) 顯出上下游分形結構的複雜性。 更有意思的是,差不多所有放棄當工人的,都跟我們說希望更自由一些。( 106) 在這本書里,“自由”是一個關鍵詞,在不同的地方反復出現。 事實上,這一點令人驚訝──這個大院幾乎所有的拾荒者,都喜歡說自己“自由”。“自由”在這裡是如此高頻出現的詞語,令我們不得不重新理解,自由對他們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自由和垃圾,又有著怎樣的關係。( 86) 在程大叔的故事中( 85﹣94),兩位作者寫到,程大叔很少真的不出門工作,每天長時間在外面奔波,沒有節假日,嚴寒酷暑、颳風下雨也是每日照舊,“自由度”並不大。不過,相比于在工廠打工,兩位作者總結到:這種自由首先是“給自己打工”所帶來的安全感,不用擔心隨時會被辭退,會被拖欠工資,只要勞動就有收入,並且可以迅速變現;另一方面,這種自由來自那種自己做決定、自己安排時間的“當家做主”之感。(87) 在這裡可以看到,自由與尊嚴是聯繫在一起的。在工廠打工,處於工廠食物鏈的底端,地位卑微,長期被忽視、被冷漠、被剝奪,要忍受與“正式工”同工不同酬的屈辱,大多數人沒有升遷的渠道,更何況工資並不算高。雖然收垃圾也會頻繁遭到白眼、鄙視、屈辱,但是,它們並非來自同事與上級,心裡感受大為不同。 作垃圾生意十幾年,程大叔算得上是個行家了。任何你想得到想不到的東西,他都會告訴你用途和銷路。舊球鞋的底會拆下來,賣到橡膠加工廠;舊衣服可以用來做被子的填充物──當然,這被子並不是給人蓋得出,而是大棚裡蓋蔬菜用的;完全沒有腐敗的食物,還可以賣到養豬場餵豬。 ( 88) 從這番描述里,可以感受到,程大叔熟悉自己的工作,也從這個工作中獲得了尊嚴。他是專家,是他在掌控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工作所掌控。 與尊嚴相關的,還有生存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夢想。 故事的主人公也不認為“廢品生活”是一個正常的生活,他們很多人都有一個理想中的故鄉。他們把北京的生活當做臨時的生活,他們忍受這種生活,是為了回到故鄉。很多人拼命賺錢,在家鄉建一個大房子。王大哥甚至在家鄉縣城的高檔小區裡買了一個電梯房。( 29﹣30)。他們把家鄉的房子裝修得極為現代,家具家電,廚衛設施,一應俱全。而在北京則是各種應付。與廢品和垃圾生活在一起,也的確難以講究太多。但是實際上,家鄉的那個大房子好房子,他們往往只能在春節時才能享用。北京的“臨時的”房子,卻是他們生活時間最長的地方。王大哥的電梯房他更多地是在視頻中享受(29),程大叔家裡的新房子空無一人,還要付錢請鄰居幫忙看家(93)。 他們長期“臨時地”生活在北京,但是他們生存的意義要在很少回去的家鄉里獲得,恰如米蘭.昆德拉小說的名字:生活在別處。 然而,家鄉,他們實際上已經回不去了。 8. 無處可退:鄉村的風化與崩解 春節後一次飯局,劉成紀教授說起回老家,說等村裡的老人都走了,老家就回不去了。我說,主要是因為沒有祠堂了。 中國自古皇權不下縣,縣以下鄉紳自治。鄉紳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是地方社會的組織者。在鄉紳階層整體消失之後,鄉間失去了傳統的自組織力量,也失去使自己得以作為自己的文化力量。在全球化的狂風之中,傳統鄉村迅速風化,崩解。 1980年代之後,中國全面走向市場經濟,而農民的市場經濟地位一直是不清楚的。人民公社解體,土地重新分給農民,但農民並不擁土地的所有權,只擁有幾十年的使用權。農民仍然不能為自己生產的糧食定價。農民在土地上勞動一年的收入,還不如進城打工一個月。義務教育普及,新一代農民接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多的能力去城裡打工。而城市膨脹,也需要農民進城從事下游的工作。他們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價格低廉的工資甚至還要拖欠、抵賴。 從單一單向的工業文明的發展主義看來,傳統的文化都是落後的、陳舊的、迷信的,沒有價值的,應該丟棄的。 1950年代之後,在全國一統的制度化教育中,預設了發展主義、進步主義、科學主義的價值觀,多樣性的文化失去了傳承的正規渠道。相反,農民的孩子受到的學校教育越多,學得越好,越看不起自己的傳統。我把這稱為“傳統地區的教育學悖論”。城市代表進步,鄉村代表落後。使得農民在自己的家鄉失去了意義 。鄉里小學的好學生,被認為應該去縣里讀中學;縣里中學的好學生,該去省城、北上廣讀大學;當然,大學生又把出國當做下一個目標。 新一代農民對於土地越來越疏遠,越來越沒有感情,越來越不會做農活。尤其是那些讀了高中的學生,在人生成形的青春時代,沒有用來向父輩學習在土地上耕作,而是用在學校──學習那些首先用來備考大學的知識上,一旦考不上大學,就成了徹底的邊緣人。沒有能力也不甘心回到農田,只好成為城市里飄蕩著的邊緣人。 歌手孫恆在農村長大,上過大學,做過音樂教師,做過流浪歌手,後來創辦了北京工友之家,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意義。任職北京工友之家的呂途博士寫了兩本關於農民工的著作:《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和《中國新工人:文化與命運》。他們拒絕使用農民工這個詞,認為其中包含歧視,也不準確。他們認為,這個詞在 1980年代用來描述那些在農閒時進城打工的農民還算恰當,而現在這些人從來沒有從事過農業,甚至就在城裡出生,所以他們發明了一個新詞:“新工人”! 既不同於曾經作為統治階級的國企工人,也不是農民。有時,他們也採用打工者,工友來代替。 新工人這個概念似乎還不能包括《廢品生活》故事中的主角,但他們的境遇是相似的。都是第一代離開農村,在城市的邊緣生活,差別只在一者服務于“正式經濟”,一者服務于“非正式經濟”。相對於城市“主流社會”而言,他們有更多的共性。就如呂途和北京工友之家所總結的,城市是“待不下的城市”,家鄉是“回不去的農村”,只好“迷失在城鄉之間”。胡嘉明和張劼穎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他們的下一代,更加難以回去。他們所能做出的最大的努力是,讓下一代上學,讀書,離開“廢品生活”。比如馬大姐,堅決不讓兒子碰垃圾,一下也不能碰( 18)。不過還有很多人的後代,轉了一圈,又回到冷水村,與垃圾為伴。 其實可以說,小玲是在這個院子長大的,這裡的人都是她的四川老鄉或者親戚,雖然中間回老家上學,但是放假又會回到北京和父母一起。可以說,她不像一般的農民工“京漂”。反過來,她本來就是在北京長大,北京有太多她的成長記憶。她後來回四川上學、結婚、生小孩,然後又回到北京“老家”,跟一直留京的四川親戚鄰居“重逢”。 ( 69) 回不去的原因是雙向的。一來,他們的關係、人脈、圍繞垃圾建構起來的生存技能,在家鄉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72);二來,家鄉已經被風化了。 在文化上,鄉村已經普遍地喪失了自組織能力,不再能為她的子孫提供生活的價值和意義。生態上,經過了三十年的工業化農業,農田已經變成了污染源。環境上,作為工業文明食物鏈的下游,鄉村成為工業文明廢棄物的終端。在他們建在家鄉的大房子外面,隨處可見的很可能是農藥瓶子、化肥袋子,不知來處的建築垃圾,乃至於工業廢棄物。 這種現象是詭異的。他們在都市里過著“廢品生活”,努力減少著都市里的垃圾,而在他們夢想中的家鄉,在他們寄託價值和尊嚴的大房子外面,是另一個垃圾的世界。 她昂著頭,高跟鞋踩過垃圾場,就像是冷水村這個多元社會的絕妙 詳細論述參見田松,《有限地球時代的懷疑論──未來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嗎》,科學出版社,2007年。 詳細論述參見:田松,垃圾,《今天》雜誌,2011年春季號,pp284-306 參見田松,何以知其然也──上帝視角與相對主義,《科學與社會》,2015年第四期,pp62﹣69 田松,在自己的家鄉失去意義,《稻香園隨筆》,上海科技文獻出版社,2014年,第52頁。 呂途,《中國新工人:迷失與崛起》,法律出版社,2013年,第002頁。
个人分类: 工业文明批判|1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证] 文双春:“千人”海龟难抵“垃圾”论文
热度 2 zlyang 2018-3-30 09:48
文双春:“千人”海龟难抵“垃圾”论文 以下转载的内容,不知道知否合理?感谢您的指教! “千人”海龟难抵“垃圾”论文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629823.html 发表时间: 2012-11-06 15:45 前不久,一位“千人”海龟受邀来长沙某高校讲学,期间该校某学院院长陪同其参观岳麓书院。“千人”与我素未谋面,连网络上的文字交流都没有,但来到了我所在地盘跟院长提起了我,院长立马联系上了我。我向来仰慕海龟牛人,所以乐意跟“千人”见见面,在岳麓书院旁边我们学校专门招贤纳士的宾馆招待了“千人”一顿。 席间东拉西扯,拉的扯的无非论文、项目、学生等等大学老师割舍不下的那些事儿。“千人”大多凭论文成为“千人”,所以一般最爱说论文,也最有资格说论文。扯到论文,“千人”谈到了自己从鄙视和抵制到重视和笑纳“垃圾”论文的心路历程。 我请“千人”首先界定何为“垃圾”论文。“千人”说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就个人来说也是一个动态认识过程。例如,他刚回国时,在他眼中,非本领域国际主流刊物的论文都是“垃圾”论文,后来变成非 SCI 论文都是“垃圾”论文,到现在只要 对某人 在某些方面能发挥功效的论文都不是“垃圾”论文。何谓 对某人 在某些方面能发挥功效?是曰老师拿着能过考核、得奖金、报项目、评职称 …… ,研究生拿着能得荣誉、混毕业、获学位、找工作 …… 。 我和院长一致夸奖“千人”有觉悟,是俊杰。与主流保持高度一致者视为有觉悟,识时务者为俊杰。很多高校,特别是发展中高校(在国内高校中的地位跟发展中国家相当),采取以数量为导向的科研考核和学术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论文只有数量多少之别。在这样的高校,抱持 “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慢工出细活者,将不仅丧失很多发展机会, 甚至连活路可能都没有 。 “千人”就供职于发展中高校,对此深有同感。他说回国组建团队后,开张伊始,天天给团队年轻老师和研究生念洋经:nature, science, impact factor, h-index, citation,严格限制他们撰写所谓的“垃圾”论文。但不久他就发现这样做对团队年轻老师和研究生不利。全国人民都在“抢抓机遇,大干快上”,他老人家却逆潮流而动,摁住一班年轻人“闭门造车, 宁静致远”,结果“车”尚未造出,机遇都被别人抓了,你尚未致远, 别人 都把位占了、 把路挡了 。 院长说,好文章要磨时间,有时甚至要超出领导的任期,而中国的很多事情就是一阵风,抓住了,一步领先步步领先,错过了,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不写‘垃圾’”是口号,“多造‘垃圾’”是王道。在中国,听话要听音,做事要顺意,识妙音、顺“佛”意者曰有头脑、有觉悟,才可平步青云,把铺天盖地式口号当圣言者都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充其量成为站在路边鼓掌的人。 “千人”继续以案例抒发无奈和不满。例如,你团队年轻人可以不写“垃圾”论文,但其他年轻人用“垃圾”论文换来了票子、位子、帽子。年轻老师可以承受少拿奖金和基金,但接受不了 考核不称职 ,更耽误不起职称晋升。再如,你按正规模式培养研究生,抓基础,训思维,授方法,出成果,但更多的导师深谙学生只求文凭和饭碗,“垃圾”不要紧,只要文凭真,因此简化甚至省略科研训练环节,研究生修完课程后,立马被送往企业,学业与就业对接,文凭和饭碗短平快。两相比较,你的学生只能身在曹营心在汉,只想造篇“垃圾”赶快逃,逃不了就耗。 “千人”揶揄自己现在几成孤家寡人了,有些年轻老师已离他而去,而研究生也不再选他当导师。他总结自己落入如此境地的根本原因是与“垃圾”为敌,而大学里,早发“垃圾”早占位置早当爷,多发“垃圾”多得奖金多评优。“千人”还用“道不同不相为谋”聊以自慰,他把目标再次对准研究生,说现在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兴趣和目标都不在科学研究,跟研究生谈学术不是鸡同鸭讲就是对牛弹琴,因此非常难带,不带也罢,不理解为何许多导师还要争着抢着去带。 院长感觉“千人”过于天真,便先安抚他要淡定,再启发他:“招研究生就像生儿子,当然多多益善;带研究生就像放羊,一只是放,一群也是放。学生难不难带,关键取决于导师对学生的期望,正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如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自然要费心费力,如果只求子女有口饭吃,那么基本上可以只管生、不管养。现在的研究生绝大多数只求一个饭碗,这对‘父母’来说省心不少,就像我们这代人,大多数是自然成长的,但饿死的很少、成器的不少。导师认识到这一点,于己于学生就都可松绑。” 席间“千人”和院长来回交锋多个话题,我一直洗耳恭听。我对“千人”的“垃圾”观最感兴趣,于是把话题又拉回到“垃圾”:“其实,日常生活中,垃圾是必然产物,穷人富人都产垃圾,只是有时富人的垃圾也许是穷人的宝贝,但富人不能因此鄙视穷人。产垃圾和捡垃圾都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垃圾很值钱、有市场,甚至比罕世宝物还值钱、还抢手,这就势必导致产垃圾和捡垃圾的人特别多。” “千人”一言以蔽之:“‘垃圾’论文泛滥,怪就怪在中国的大学就是垃圾收购站。”院长谈兴正浓,又接过“千人”的话:“有道理。正如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等哪一天中国的大学关闭了‘垃圾’收购站,或者 有鉴别能力了,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垃圾’论文才能回到它该去的地方。在这之前,谁鄙视‘垃圾’论文,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就是人品有问题。” 席毕,在我送二位上车的路上,院长悄悄跟我说,他有一个体会:可以跟“千人”吃饭,但不可以跟“千人”共事。元芳,你怎么看?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13年2月25日第5 版。 “千人”海归 难抵“垃圾”论文 ) 相关链接: 人民网科技,2016-09-04,一无所有的数学国王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7749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47347.html 家徒四壁与母亲相依为命 相处七年邻居竟不知其名 一无所有的数学国王 “ 任何一个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副教授和教授每五年都会重新选一次。 这样,佩雷尔曼就必须写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可他没有做到这一点,因为从 1994 年起,他就开始专心破解复杂的庞加莱猜想。为此, 他丢掉了研究员的职位。 当全世界都知道了他的伟大发现之后,研究所的工作人员 有意隐瞒了这个事实。 ” 人民网-观点频道, 2008-10-07 ,让人很容易想起“钱穆制度陷阱”。 http://opinion1.people.com.cn/GB/8139190.html 历史学家钱穆( 1895-1990 )指出,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于是有些变成了病上加病。越来越繁密的制度积累,往往造成前后矛盾。这样, 制度越繁密越容易失去效率。 凤凰号,2017-12-28,科技评价老大难:原地徘徊甚至恶化趋势如何破?| 专访程津培 http://wemedia.ifeng.com/42800394/wemedia.shtml 对于跟踪型的研究,(文章)就来得快;要是领头在前面摸,很多年才能磨出来一个,也许还出不来。但是,你跟着,靠群狼战术,在某些方面很容易就把别的国家超过去,其实也就是文章超过了。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以牺牲重大原创研究为代价,失去国家整体超越的创新能力, 得不偿失。所以不能只图一时面子好看,这就是导向的问题。 总体来讲,(过分强调量化指标)对科技工作十分不利。转化,平台建设没有人做了;长期的、十年磨一剑的工作没人做了,而一些特别原创的,小众型的工作被埋没。一二十年下来,就积累了大的危机。 这种错误导向,不光影响到个人, 还影响到国家整个的科研链条 ,学科与人才的结构逐渐变得不合理, 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这是我们着急的。 人家国外不靠数数也可以在那儿评价,咱们国家怎么放弃了指标体系就没法评价了呢?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三大要素保障人才潜心科研 方忠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7/11/30 16:48:1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1/395721.shtm http://www.tech110.net/home.php?mod=spaceuid=11851do=blogid=77941 评价机制:引导人才踏实做事 物理所建立健全科学评价考核机制,保障人才潜心科研。新入所研究人员,6年内不需要接受任何考核,工资为年薪制,使他们不必为了考核、为了经费而被动改变研究方向。建立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机制,减少名目繁多的评估,避免人才被“帽子”“头衔”扰乱心神。职称评审和任期考核不数文章数量、不看影响因子、不看经费数量,破除唯论文数量、只看刊物级别倾向,而是强调成果质量和价值,看是否做到国际前沿、是否解决了重要学术难题、是否具有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李江,2017-12-19,如果科研经费改为平均分配......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90437.html Vaesen, K., Katzav, J. (2017). How much wouldeach researcher receive if competitive government research funding weredistributed equally among researchers?. PloS one, 12(9), e0183967. 平均分配的意义何在? 近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同行评议制度表示不满。同行评议花销巨大,评议结果极不稳定,还对于申请者的性别,所属单位,级别,年龄和声望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导致最后科研经费的分配的决定因素,不在于申请项目本身的好坏,而取决于申请者本身。 这么看来,荷兰、美国和英国如果采用平均分配科研经费的方案,这些国家的科研仍然会继续前进,科学家不会因为缺少经费而无法开展研究活动。 2017-06-01,科技评价的可能会遇到的几个实质性困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58444.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2017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Goodhart定律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odhart%27s_law Goodhart's law:When a measure becomes a target, it ceases to be a good measure. 2017-11-12, 科技教育评价:瞎评,不如不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84943.html 2018-01-01,2018元旦献词:科技教育评价,瞎评不如不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92529.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权威的资料!
102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是什么
热度 7 fanxiaoyingz 2017-11-24 11:19
中国最大的污染源是什么 最近,环保部门的环境查处力度非常大,不仅关闭全部城市周围的小锅炉,而且要求农村的炕也要拆毁。这个让我浮想联翩。我在想,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可是祖先们给我们没有留下任何污染物,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呢!祖先们使用的是木器、石器,陶器,很少有铁器,也很少有化学污染物,他们给我们留下的是碧海蓝天,干净的天空。可是,看看我们现在天空是雾霾的,江河是黑乎乎的,大地上到处是垃圾,建筑垃圾堆积如山,生活垃圾包围了城市,我们自己生活在垃圾中,那么我们的后代将生活在什么地方呢?想起这些,我的心情就非常沉闷。 目前主要的垃圾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污染源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中有太多的东西,有废旧电器,金属,各种化学物品,废旧衣物,废旧纸料,以及腐烂水果蔬菜剩饭,数量最大的是各种塑料。由于中国没有进行垃圾归类收集,也由于这些垃圾混合在一起互相沾染,所以生活垃圾最难处理,对于环境的污染最大。而生活垃圾是越来越多,堆积如山,城市周围基本上被垃圾包围。针对生活垃圾,我的观点是分类处理,引进民间企业。例如应该设立非金属专用垃圾箱,废旧布料专用垃圾箱,废旧纸料专用垃圾箱,而对于塑料袋的使用应该使用禁止令或者鼓励布袋。过去我们去买菜都是手里拿着布袋,现在的人空手出行,回家拿回一大堆塑料袋,然后好好的塑料袋扔到垃圾堆里面,让人叹为观止。现在的人,吃饭不带碗,好端端的碗上套一个塑料袋,吃完饭塑料袋扔掉。都是懒病。 第二种污染源是城市人产生的人粪尿。现在的农业不再使用人粪尿,而城市人粪尿往往和洗刷化学药剂混合在一起,也无法利用,人粪尿的利用成本也很高。所以现在的人粪尿大部分排泄到了江河中,污染了江河。其实城市的人也都生活在人粪尿上面。你看他们家中,个个装修豪华,干净卫生,但是到了楼下面,一股大粪腐化的臭味随风飘荡,到处都能够享受到,因为化粪池就在脚下。到了夏天,这些化粪池中此生许许多多的蚊子,所以现在的城市,夏天的蚊子特别多,蚊子传染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第三种污染源是汽车尾气。这个几乎是肯定的,目前的中国每天都有几亿辆汽车在各地奔跑,热情地排放着碳、氮、硫化合物,尽管国家对于汽油的标准提高了,但是由于数量巨大,依然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比起农村人烧炕的产物多得多了。我们唯一的希望是有朝一日,电动汽车能够取代家用小轿车。而少量的大马力专用汽车,由于数量少,污染并不大。 第四种污染源是天然气的普及和广泛使用,天然气把天然生物能源排斥到了使用之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树叶也严重污染了大气。有人说,禁止焚烧秸秆就能防止污染,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不焚烧,这些秸秆就不腐化了?这些秸秆就不往大气中排放碳、氮、硫化合物了?不可能,只不过这些秸秆以缓慢的化学方式排放而已,所以禁止使用生物能源绝对是一个愚蠢的措施。 第五种污染源是焚烧尸体。我向来反对火葬,火葬的唯一的好处是能够节省土地,但是实际上节省的土地很有限,它的害处反而非常巨大,它不仅污染空气,而且焚烧尸体使用柴油浪费了大量能源,同时污染了环境,焚烧尸体产生的粉尘足以造成雾霾天气。为什么不采取自然的方法处理尸体呢?我宁愿死了以后让尸体喂狼喂老虎,参与生物链循环。 第六种污染物是大量的建筑垃圾。国家使用强制力拆除民房,结果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在城市周围堆积如山。由于建筑垃圾都是水泥和砖块,根本无法耕种,所以变相地占用大量土地。好多土地因为有建筑垃圾地力下降,甚至无法耕种。这是一种造孽行为。 第七种污染源是大量的化学污染物,包括医院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弃物,农业药品,人的药品,这些污染物危害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人体危害大。许多医院的做法是把他们的废弃物运输到深山老林中掩埋,实际上是另一种污染,是扩大污染面积的行为,非常可耻。 第八种污染是基因污染。目前转基因的农作物无处不在,基因污染已经造成了生物链的断裂,生态系统的破坏,造成自然界生物大量灭绝,自然种质资源大量减少。这些危害必须引起人类的关注。 人类在以及其快速的速度改造着大自然,人类已经在无与伦比的速度脱离自然,而人类在给自己制造舒适的时候在毁灭着自己的环境和人类自身。未来的人类也许存在不会长久了!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烧炕是不是污染环境呢?我看,烧炕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生活,烧炕表面上是向天空放出了烟雾,但是烧炕用的柴草都是来自于自然界,不烧炕这些柴草照样会腐烂,排放碳、氮、硫化合物。而烧炕则是利用了这些生物能源,把来自于自然的碳、氮、硫化合物重新回到自然,让植物吸收利用,这是一种自古就有,科学环保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怎么能是污染物呢?不仅柴草不是污染物,包括自然界产生,又能够被自然回收利用的所有东西,都不是污染物,例如动物尸体,本来就是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嘛。仅仅因为人类破坏了食物链,它就变成了污染物!!瞎扯淡
个人分类: 气候生态|11497 次阅读|5 个评论
该整理一下垃圾了
热度 1 lhj701 2017-10-28 19:46
该整理一下垃圾了 1999年,搬到单位二次分配的住房。当时东西少,尽管面积不大,但也还凑合。当时,墙面刮了“瓷“。这一用,快20年了。前几天,房子要求改装每户独立供暖,改造结束后,LP看着发黑的墙面,提出再刮一次瓷。 也好,家里的家具为改装暖气,腾挪了地方,顺便整理一下墙面吧。叫来了师傅,价格比今年6月份上升了近1倍:因为最近刮瓷的料涨钱了,人工费也跟着涨了。好在,房子不用老刮,20年一遇,也就无所谓了。 弄完墙面,东西放的乱七八糟,刚好,还是整理一下吧:于是发现了过去舍不得扔的诸多“垃圾”:比如网线,那时是为台式机用的,现在都是Wifi了,没有用了,并且外边接入的是光纤,网线于是都该扔了。 还发现孩子用的复读机,尽管功能还好,但现在没有人用了。另外,发现了几个过去没有舍得扔的短波德生收音机,当时是学习英语收听VOA的,尽管有噪音,但那是“活生生的”英语,主要用来练习听力的。这次,还是扔了。自从有了多功能手机,MP3,CD机等都过时了。留着它们,仅仅是占着地方。 时代发展真是快,居家的物品就是为了用的,如果1年用不上几次,就该扔了。于是,很快,几大袋子垃圾就满了,包括书---过去总不舍得扔,因为那些已经泛黄的书,似乎和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承载着过去美好的回忆。但留太多也没有必要,现在一台电纸书,一个手机,一个电脑,可以存几千本书,几十个G。 既然,终究都得消失,还是扔了吧,不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吗?腾出地方,可以购买今天喜欢的新书(刚刚从亚马逊购买了2本英文书,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250多)。要那么多回忆干嘛?东西造出来就是为了用的。不用就是垃圾,就该扔掉。 经过近半天的整理,除了准备倒掉的垃圾,还真腾出了很多地方:其实生活何尝不是这样,旧的去了,新的才会来。能流动,能利用,才是生活。不然,带着那么多垃圾活着,累不累? 也许,将来,就剩下一个旅行包,提起来,就去旅行。该放下的,该扔掉的,就放下,就扔掉,简单的活着,别被早该扔掉的垃圾累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22 次阅读|2 个评论
最近给自己的身体一次大检阅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7-9-26 04:12
最近给自己的身体一次大检阅 蒋继平 2017 年 9 月 25 日 因为艾玛飓风带来的灾难, 居住小区的健身娱乐中心受到损害而不能正常运 作, 健身房关门。试验站因为没有电能而不能正常工作, 整天坐在昏暗的办公室无所事事,产生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好像得了忧郁症一样。 为了摆脱这种萎靡不振的状态,我决心寻找机会做一些体力劳动。 九月 21 日,星期四下午 2 点,室外气温 94 F, 相对湿度 95% ,烈日当空,微风轻拂。我决定把一堆由飓风吹毁的废品集成的垃圾放进垃圾回收车内。 这个垃圾堆大概在 9 个立方米左右,就是底面三米见方, 高一米。 大型的垃圾回收车高两米, 宽两米, 长六米。 我举起双手手指顶端正好够到它的上沿。 垃圾堆距离回收车大概 30 米左右。 我推着一辆双轮双层手拉车。 先在垃圾堆把废品装上手推车, 然后拉着双轮手推车到垃圾回收车旁,将垃圾投进垃圾回收车。 这样来回大概在 20 次以上。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孤军奋战, 终于将这个垃圾堆搬进了垃圾回收车。 到四点左右, 我浑身的衣服全部湿透, 汗流如注。更为糟糕的是, 一些垃圾因为吸收了雨水而腐烂发臭。在举起来投放进回收车的时候, 这些脏水流到身上的各个部位, 非常恶心和难受。 我在做完这个事之后, 立即开车回家洗澡。八十八岁的老妈看到我的狼狈相,不停地摇头呔息, 非常心痛儿子的境遇。 我给老妈和太太的解释是:我这样做是为了检测一下我的身体状况。这是我自己自愿的, 公司不希望我这样做。我内心确实是这么想的。要清除这堆垃圾, 我完全可以叫手下员工去干, 还可以调动公司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机械来完成这个任务。 我之所以如此做, 是因为下列几个因素。 锻炼承受恶劣环境的精神意志。 在高温烈日潮湿的环境下长时间接受磨练,需要非常坚强的精神意志。 培养不怕苦累的道德品质。处理这些脏臭的物品需要不怕苦的素养 。 干这些重体力活需要不怕累的坚韧意志。 消除低迷的情绪。这是一个挑战。面对一个严峻挑战,必须打起精神来应对。 检测自己的体能。我借此机会检测自己的体能。这个检测比每年的例行健康检查还有效。我在做完这件事后, 对自己的身体状态非常满意。 我觉得我现在的体能不比 30 岁的时候差到那里。 难怪给我门诊的心血科医生说我还可以去当兵 ! 虽然辛苦了两个小时,流了一身汗, 但是, 洗了一个热水澡后, 心情愉快, 身体舒畅,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我的同学们纷纷退休养生的年龄, 我还能在身心健康方面保持着青春的状态,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因而, 以这篇博文给自己点个赞。
个人分类: 健康养生|2556 次阅读|2 个评论
企业已来非洲,应用技术服务也要跟着进来——卢旺达之行
热度 10 Taylorwang 2017-8-31 05:36
卢旺达差不多是非洲的地理中心,面积只有 2.6 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 1 千 2 百多万,以农牧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周边的乌干达,刚果,坦赞尼亚等国家面积都比卢旺达要大得多。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国有与民营公司,纷纷来到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听朋友介绍,这里的治安非常好,且办事流程公开,值得过来看一看。这次非洲之行,一是为了马赛马拉的野生动物,更是为了卢旺达考察。 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坐卢旺达航空的飞机到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只飞了 1 个小时多一点。基加利机场是比内罗毕机场更小的机场,机场上飞机也不多。目前,卢旺达还没有与中国直飞的航班,从国内来卢旺达,可以从迪拜,孟买,内罗毕等地转机。 卢旺达这个名字之所以被我记住,是因为上世纪 90 年代发生在这里的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在短短的几个月,差不多有一百万人被杀害,约是这里人口的十分之一。我猜想,这应是一个非常彪悍的民族,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但大家都讲,目前卢旺达差不多是非洲治安最好的国家,这巨大的反差,也是吸引我来的原因。 宾馆旁的几个中餐馆 在机场入境,要交 30 美金的签证费,边检工作人员总体上态度比较客气,也没有发现什么腐败现象。朋友肖总到机场接我们,到了公司新开张的宾馆。这宾馆,除客房外,还开了对外服务的餐厅,超市,在二楼,从另外出入口,对外出租,客户开了一个赌场。从机场到宾馆的路上,虽然没有看到高楼大厦,但路面质量很好,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居然带有数码时间显示装置。听介绍,卢旺达的许多基础设施,不少是中国的工程公司承包的,这主要的道路,都是中国路桥总承包。由于卢旺达治安较好,且政府部门都能按章办事,只要保证质量,达到合同的要求,对于政府的工程,基本上能按合同付款,所以,中国的一些工程公司在卢旺达还是能赚钱的。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卢旺达相对而言只是一个非洲内陆小国,中国的一些国营公司,民营公司到卢旺达开张的还真不少,在我住的宾馆附近,就有近十家中餐馆,据说整个基加利,有二十多家中餐馆,也有不少中资的宾馆。据国内一家工程公司经理介绍,若有一个千万美元级的土建项目在这里招标,估计国内有资格投标的公司有一百多家,真的来投票的也会有 50 - 60 家。这些公司有国资委的公司,也有各省的公司,还有更多的民营公司,如中国路桥,中国土木,华山国际等,事实上中国的企业早已大规模地进入了非洲。 Dmall Hotel 朋友公司开的宾馆( Dmall Hotel ),虽然宾馆的前台,不少服务员都是当地黑人,但餐厅几个大厨是国内过来的,主要食品是地道的中国风味,来吃饭的也主要是中国人,偶尔也有白人与黑人过来。 这几天,在卢旺达我也见到不少卢旺达的本地人,他们对人都比较友善。在一些路口,也能见到带枪的军警,一般与我们都相安无事,而不象肯尼亚,那些军警,都将中国人看成是可以敲诈的猎物。据说要在肯尼亚拿工作签证,不仅要支付 5000 美金,而且办事机构很官僚,要办三个月时间,有时都不一定办下来。这样,在街上,特别是在写字楼或仓库等工作场所的中国人,有可能就没有工作签证,若肯尼亚的军警真能发现一个没有工作签证又在工作场地的中国人,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发一笔小财。反之,卢旺达的工作签证就很容易,且价格也便宜,所以,在卢旺达,走在街上都不用带护照与签证,警察不会随便查验证件。 卢旺达“发改委” 我很难想像现在彬彬有礼的卢旺达人,就是二十多年前手拿大砍刀,进行种族大屠杀的卢旺达人。看来人本性是善良的,恶人总是少数,但大批善良的人,被极少数恶人扇动起来的不理智行为是可怕的。 卢旺达现在的总统应是相当强势的总统,刚修改完宪法,一届总统的任期长达七年,刚完成大选,总统的得票率高达 94% ,可见卢旺达人民对他的认可和支持,他又可以再执政七年。卢旺达的发展规划,新加坡的淡马锡提供了咨询和指导,他们想将卢旺达建设成为“非洲的新加坡”! 在卢旺达的同胞,也都能预测到卢旺达至少还有七年的稳定发展期,就好象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一样,稳定的政局,能保证其经济的持续发展,故准备在一些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等行业进行投入。 我对卢旺达的未来长远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卢旺达面积不大,本身矿产资源少,又不是交通要道与航运中心,由于水源相对紧张,也难以大规模发展工业,故不容易开展第二产业。若没有第二产业,只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必然受限。通常 1 份第二产业,可以带动 5 - 8 份第三产业。新加坡有马六甲海峡,帮助它成为航运中心,而卢旺达没有,卢旺达只能利用非洲地理中心位置的优势,以及良好的治安环境,简便地进出关手续,优质的综合服务来发展总部经济,这需要建设更大的航空港,要建设非洲的会议展览中心,最好再能建设成人民币在非洲的离岸中心,以促进中国的公司将非洲总部迁移到卢旺达。当然,这些都需要巨额资金。若能成功地发展了总部经济,通过总部经济带来的第二产业,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不然,就比较容易碰到发展的天花板。 在国内,我的专业主要搞水处理工程,对这里的水处理状况特别感兴趣,经去卢旺达的 Water Sanitation Corporation 了解,及我们现场的考察,目前卢旺达全国几乎没有污水收集系统。我调查了几家饭店与宾馆,其产生的污水,都是未经处理,通过渗井,将污水直接渗入地下进行排放。朋友曾送了一份这里的地下水分析报告,从报告中看,地下水的硝酸盐与亚硝酸含量明显增高,有可能与大规模地污水渗入地下是相关的。国内的有些违规企业,将工厂废水通过渗坑渗入地下的处理方法,也许不是国内违规企业的创造。 由于卢旺达目前几乎没有工业,渗入地下的都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污染负荷小于工业废水,且目前渗入的生活污水量,还没有超过环境容量。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大规模的向地下渗入,必然会导致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故必须提前考虑应对之策! 饭店的废水渗坑 目前在基加利,最大的高档房地产小区也由国内的一家工程公司做施工总包,这个小区有别墅等高档住宅 600 多套,污水处理量预计每天 600 吨,公司的经理带我看了小区配套的污水处理工程,这工程采用 SBR 生化法原理处理污水,且采用全地下结构。我看了那设施,设备并不先进,安装也不规整。我问为什么不找国内的环保公司,这位经理回答是做环保,要根据卢旺达的具体法规进行调整,要走这里的审批流程,且要求先出图纸,沟通确认后才能实施,由于牵涉到售后服务的问题,最好有当地的技术支持公司。国内的公司都不愿意过来走这些全英文的流程,也没有本地的技术支持。这个项目应是由甲方直接找的一个印度人开的公司做的。我问了印度公司的报价,吓了我一跳,高出国内报价数倍。我想,在国外做工程,其支出要比国内大得多,即使这样,由我们的团队来做这个项目,一定能做到处理效果更稳定,工程项目更漂亮,同时,建设成本也比印度这家公司低得多的工程。 天价的生活污水SBR处理系统 朋友在基加利的工业园买了一块地,并投资建设了一座生产各种规格 PVC 管材的工厂,这家外资企业,在卢旺达算比较著名的外资公司。从工厂看,能看到工业园内有一座污水处理厂,我们又去看了这个污水处理厂。这处理厂采用的工艺为:初沉池——生物转盘——三个水池——泵外排。据说这污水处理厂在工业园建设初期就建设好了,目前已建成达 2 年之久,但由于没有废水,一直没有运行。塑料管生产厂,已正常投产,平时运行时几乎没有工业废水。在这个工业开发区,不少土地已出售,但许多工厂建设却迟迟没有开工。 朋友投资的工厂,国内的摩托车发电机陶瓷等销往卢旺达的样品,及等待卸货的卢旺达搬运工 现在全世界都在招商引资,国内各省之间,各市之间都存在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就连美国新上台的总统川普,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招商引资。故招商引资,特别是引进优质外资项目是相当不容易的。要让这个工业园满负荷运行,并排出工业废水使这个污水处理站运行起来,不知道还要等多长时间。当然,真的有化工高浓度有机废水进入,这现有的处理工艺,也是不能满足处理的要求。 没有运行的工业园废水处理厂 在国内,近年来我一直做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故我们又去看了卢旺达的一个垃圾填埋场。用谷歌地图,找到位置,然后导航过去,后来,看到一辆垃圾车,就跟着垃圾车走了一段,有二个黑人小朋友,竟然在车速较慢的泥路上,从车后边强行爬车。车从山谷里的泥水塘边通过,有几个黑人小孩在泥水中打滖,长在水乡农村的我,几十年前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转过一个山坡,发现前面的山头上,似乎有很多垃圾,原来卢旺达的垃圾填埋场,是在一个位置相对比较高的山头上。我估计,卢旺达缺水,山谷往往水比较多,已被这里的农民改造成水田,有些水田还种植了水稻,用山谷填埋垃圾,征地比较麻烦,这样,卢旺达的垃圾填埋场则占居了一个山头。 与国内一些县级的垃圾填埋场一样,有不少人从垃圾堆中 “寻宝”,一些从垃圾中找到的 PET 瓶,包装袋等,通过压缩机压缩打包,据黑人司机介绍,这些回收废品将运往乌干达,那边有相应的加工厂,回收利用这些废料。可能与生活习惯不同,卢旺达垃圾中的餐余垃圾所占比例不大,这样,这些垃圾也不是非常臭。 在山顶的垃圾填埋场,还有一个用透明塑料布做的温室,一些污泥在温室中干燥或发酵,然后,有一个转筒焚烧炉,让这些已干燥的污泥,与垃圾场中的一些纸箱等在转筒焚烧炉中焚烧。做到污泥减量。这焚烧炉的尾气处理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可能现在是卢旺达的旱季,且垃圾中相对餐余垃圾较少,气候干燥,垃圾的含水量也较低,另外,这里采用放一层垃圾,上面再压一层土,估计这里的垃圾渗滤液非常少,似乎也没法收集。总体上说,这垃圾填埋是很粗放的,不可能有防渗膜,也没有渗滤液引流系统。这座垃圾山,有可能雨季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大,且还存在一定的滑坡风险。但对于目前相对比较落后的卢旺达,几乎所有生活污水都没有处理,估计这垃圾渗滤液的处置在近期不可能有处理需求。 在我住的宾馆旁边,有一所大学, Adventist University of Central Africa. 该大学对公众开放,我就进去看一看。听学校的一位学生介绍,他们这个大学只有 2000 名学生,学校有二个校园,这个校园是大学的科学技术中心,另一个主校园离这里约 3 公里。在这个校区,只有一幢教学楼,而这教学楼的设备,建筑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在中国住卢旺达大使馆前 卢旺达还有许多值得介绍的地方,限于篇幅就止于此。总之,卢旺达是一个非洲地理中心的小国,目前环保产业不象国内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这里的竞争对手是屈指可数的印度人开的工程公司,报价高且质量一般,我们的进入还是有优势的。但也必须知道,这里的市场容量极其有限,要想做好,必须将来将国内开发的实用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到除卢旺达外的周边非洲国家。 响应 “一带一路”的号召,我们也要争取走向世界!
11990 次阅读|19 个评论
自适应滤波到底是如何神一样的存在?
热度 2 iggcas010 2017-8-1 13:02
做过信号处理的如果用到自适应滤波AF 都会问一个问题—— 我特么都知道期望信号了,我还滤波干啥? 能否获取期望信号是运用AF的关键 在实际运用中,AF是否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是批量数据处理,不可能每一道数据都要看一下是否合适 如果不能得到这个期望信号——先验信息 那么如何进行AF? 有人要说了,期望信号并不一定是真实信号, 这句话也正确,也不正确 正确的是,如果能知道期望信号, 那么这个期望信号也不可能是真实信号 真实信号永远无法获得——在实际中 错误的是,既然这个期望信号不是真实信号 又如何保证AF结果的正确性 简直是矛盾!!! 另外收敛因子的选择同样重要 选择不当,AF一点用都没有,而且还帮倒忙 这两点是AF的最明显的弊端 毫不客气地说—— 自适应滤波一点自适应性都没有 它严重依赖于期望信号!! 如果谁有好的解决办法,请联系我 如果上述有误,请务必联系我!!
10850 次阅读|5 个评论
棒球大小能轻易摧毁飞船的太空垃圾,我国曾一次造了几千个
beckzl 2017-3-1 20:28
   前段时间,印度成功通过运载火箭一次性发射104颗卫星,即所谓的 “一箭104星” ,大幅度超越中、美,甚至把最爱大力出奇迹的俄罗斯都比下去了,不仅印度媒体毫不谦虚地称其为“创纪录的惊人壮举”,国内也纷纷惊叹“阿三又开挂了”。    不过国外媒体可没有这么客气,马上就有航天专家指出,印度此举在试图挣大钱的同时,也对制造太空垃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印度这此航天任务送上天的卫星多是寿命短的小型卫星,不久的将来,这些卫星将会成为各自轨道上的“尸体”,光荣加入太空垃圾大军。 印度此次发射的104颗卫星中有88颗都是这种烤面包机大小的    不过,论太空垃圾的制造能力,印度三哥还是欠点火候。早在2007年,中国就闷声发大财,在西昌偷偷发射了一枚开拓者1号系列火箭,并没有对外提及火箭的用途。    火箭携带着动能弹头,在865公里的轨道上击毁了1999年发射上空的退役气象卫星风云一号C。估计产生了 2300 件以上(2007年12月13日的数据显示)的可被追踪的(尺寸大于高尔夫球)、 35000 多片大于1厘米的和 100多万 个大于1毫米的太空垃圾, 成为历史上产生太空垃圾的数目最多的单次事件。 五芒星 处 的 激增正是因为07年反卫星事件,五边形处为09年的卫星相撞事件    各国发言人谴责中国发展太空武器的同时,太空垃圾也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科学界关于太空垃圾过多的担忧一直都没有少过。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波尼克1号以来,人类已经执行了超过4000次的发射任务,也把很多的废弃物件带上了太空,虽然他们大多数都坠入了大气层燃烧殆尽,但仍有超过 4500吨 的太空垃圾残留在轨道上。    其实,在人类走出地球后的蛮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太空垃圾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太空垃圾这概念的是一些防空部队的值班人员,一些专门监控宇宙空间的部门常常被这些不明物体弄得困惑不已。    甚至有某个气象台曾以为发现了仙英座附近的星体爆炸,后来才搞清楚那不过是一颗废弃人造卫星在阳光下反射的效果。人类这才知道,原来我们在太空抛弃的那些东西已经这么多了。    这些太空垃圾们的身世也是充满着传奇,目前最长寿的太空垃圾是苏美争霸时期发射的人造卫星,已经差不多60岁了。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    除了这些正常弃用或者损毁产生的太空垃圾外,还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1965年,美国双子星4号的驾驶员,也是美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大意遗失了一只手套,这只手套以每秒7公里多的速度飘了20多年,荣获“最致命手套”的称号。    无独有偶,1982年前苏联宇航员列勃捷夫执行太空行走的任务,他打开减压舱的一瞬间,他同事遗留在舱里的螺栓、垫圈还有一支铅笔都被吸出到太空,成为了游荡的致命垃圾。    除了这些遗弃物,美国竟然还曾经主动在太空散布大量物体。在冷战时期,远距离的国际通信手段并不多,有线通信主要依靠海底电缆,而无线通信依靠大气电离层的反射作用。 电离层对短波段(频率3兆赫-30兆赫)的无线电波有反射作用,我们熟知的短波无线电广播便是依靠电离层的反射作用发明的。 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反射    美国担心有朝一日苏联毛子会破坏掉海底电缆,如果发生了,那国际的通信重担就要由电离层背负了,可是电离层会受诸多的因素影响,十分不稳定。    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点子,在近地轨道上人造一个类似电离层的东西,提高通信的质量。 美国于1963年将4亿3000万根铜制的偶极天线散布在3500-3800公里之间的近地轨道上,这些人工的针状天线在地球上空形成了环状的针云。 比头发丝还细的偶极天线,杀伤力也并不小    当初美国联合国大使称这些针会在三年内离开轨道,然而,这些针在卫星通信发展起来后依旧仍有大量残留,偶尔才会有些坠入大气层。    美国因此受到了国际各界批评与指责,苏联的《真理报》甚至称 “美国玷污了宇宙” 。    不少人会认为太空垃圾不过是些慢慢飘在轨道上小东西,就算其它航天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有太空垃圾阻挡行进路线,也能很轻易地躲开。再不济直接用肉身去扛,几厘米的小东西最多造成点剐蹭,损伤点漆面,大不了去4S店补个漆。    实际上,若以地球作为参照物来看,这些太空垃圾确实看起来是慢悠悠的样子,不过,用中学物理的知识就能知道,一个物体不管是航天器还是家里的马桶刷,想要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就要满足万有引力等于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所谓的7.9公里每秒的第一宇宙速度即是这个临界值,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只有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才能被送上轨道,但稳定运行的航天器其线速度却要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不然将会脱离地球。    不管是什么物体,它们在轨道上的飞行速度虽不超过第一宇宙速度,但也是几千米每秒这个等级的。 以一个以每秒7千米速度飞行硬币大小(以6克计)的碎片计算,它拥有近15万焦耳的动能,而1发7.62毫米机枪出膛子弹的动能也才约3千焦耳,这还是没有考虑撞击时相对速度的情况,其威力可想而知。    虽然用枪械子弹来衡量太空垃圾有些不准确,但这些超高速的不明物体威力真的不小。目前能被监控的最小碎片也起码是10厘米级的,这种大小的碎片对航天器自然是致命的,但10厘米以下无法监控的碎片对航天器也是不小的威胁。    中国2007年的这次反卫星实验相当于瞬间制造了百万级的太空武器,产生的碎片残骸,将会安逸地在轨道上停留几十年。国际空间站为了躲避这些风云一号C的尸体,不惜多次点火变轨。 风云一号C卫星碎片的分布情况    但即使是这样依旧还有不小的风险,当年美国叱咤风云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与一块直径0.2毫米油漆脱落物相撞,造成舷窗受损,不得不提前返回地球。    很可惜,即便是采取了最保险的措施,国际空间站在2016年3月份还是中招了,同样是遭到毫米级剥落的油漆袭击,国际空间站引以为傲的全景玻璃窗被撞出一个凹痕。 国际空间站受损的玻璃窗    如今太空垃圾的问题愈发的严峻,若不采取措施,日后维护航天器安全所付出的成本也许比发射一颗新的还要高。因此,各国都在想办法解决太空垃圾的问题。正所谓“文明你我他,垃圾送回家”,日本从垃圾的源头入手,在太空也发扬起本国环保的精神。    中岛田铁工所与东北大学计划给卫星配备一个名为“DOM”的脱轨装置,在卫星退休之后,装置会展开一个约1.5米见方的薄膜,原理类似降落伞,能加大稀薄空气的阻力,使卫星在不算长的时间里减速降轨,最终落入大气层烧毁。    在清理太空垃圾上,日本也很有想法。日本在去年末发射的“鹳”6号货运飞船,在完成给国际空间站送货的使命后,伸出了铜和铝制成长达700米的实验器,打算通过电磁效应来让这些太空垃圾减速,最后落入大气层,然而“鹳”可能是出现了什么功能性障碍,试验器没法完全展开,最终自己变成了一个太空垃圾,令人唏嘘。 “鹳”6号货运飞船    作为太空垃圾大国的中国,最近也开始发展太空垃圾清理技术。去年发射的“遨龙一号”装载了一台机械臂,虽然听起来很简单粗暴,但能准确地抓住速度超高的碎片也并不简单。    “遨龙一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动的轨道碎片离轨清除试验项目,让中国在制造太空垃圾和清理太空垃圾两个领域都独领风骚。不过看似环保的行动却被美国认为是发展太空武器,能抓走太空垃圾也能抓走别国的卫星,以此强烈谴责中国,看来世界各地对扫地僧的恐惧都是相同的。 遨龙一号所使用的机械臂    太空垃圾问题其实与工业污染很类似,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大气与水体污染,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没有摆脱环境污染的阴影。在太空革命时代我们依旧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现在回头治理难免困难重重。    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似乎也总也逃不开,想想看似乎也并不用太悲观,毕竟雾霾都能防激光武器,那太空垃圾也起码能防个小行星吧。 _____________ 内容为【SME】公众号首发 欢迎关注
2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38)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7-2-5 21:22
美国社会真相系列(38) 三十八 美国已经成了世界的垃圾收购站 蒋继平 2017年2月5日 美国社会70%以上的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 这些房子的绝大多数具有120-300平方米的居住面积。 这些住房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室内具有多个大型衣柜,屋外有双车库。 走进美国普通老百姓的家,你在他们的衣柜中可以发现都是装得满满的衣服鞋帽和玩具。 拿我们家来说,家中一共有六个大型衣柜, 那是跟房子一起造好的, 还有木制家具衣柜, 那是后来购置的。我发现, 这些柜子都是装得满满的衣服鞋帽, 被子床单和玩具等日常穿戴睡和玩的用品。儿子和女儿各占两个衣柜,即使他们已经独立在外,他们的衣柜中都是他们小时候用过的东西。我们夫妇占用两个衣柜。 大型的厨房中更是物品丰富, 各种各样的餐具都很齐全。 我们家的这些东西跟真正的美国家庭比还有一定差异。 这是因为我从小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对花钱很在意, 被夫人称为小气鬼。我平时对夫人经常去商场购物很反感, 总是说她又去帮商场老板推销垃圾了。在我看来, 这些物品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垃圾,有的放在那里已经好多年了, 从来不用。要是用的话, 估计三辈子也用不完。 事实上, 大多数美国家庭比我们家的东西多得多, 他们自己家里装不下, 就在外面租房子存放。 所以, 美国现在有一个很吃香的产业, 就是自动储存室(Self storage garage)。 美国人的车库也是物品满满, 花样多多。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商品丰富, 已经到了生产过剩的地步,而且价格低廉。 经济上承受得起, 加上物欲和攀比心态。 赶时髦。对新产品具有好奇心, 用了一次不称心就闲置一旁。 美国的大多数生产商都在国外建厂制造这种日常用品,由于人工费用较低, 货品的价格也就低,大量的廉价物品就涌进美国超市。这样的供应实际上大大地超越了美国人的实际需求。商品卖不出去, 厂家就采用抛售的手段, 将大量的垃圾商品借机倾销。 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来。 在我看来, 美国现在已经实实在在地成了世界的垃圾收购站。从一些国家进口的日常用品大多数是不需要的。说句实话, 除了食品饮料外, 我们家的日常用品在10年内也用不完, 换句话说, 也就是10年不买任何日常用品也可以过的很好。 我希望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够从我的博文中读出话外音, 审时度势,在国际舞台的博弈中掌握好分寸。
个人分类: 美国万象|4639 次阅读|18 个评论
看到这些新闻似乎我们所有研究努力都白费了
热度 55 Taylorwang 2016-10-19 07:48
这个 “十一”国庆节,我去了珠海,也去了珠海的海边浴场泡了泡海水,当时就感觉,海水相当的脏,海水中漂浮着许多塑料布,塑料瓶等生活垃圾。 香港方面在海滩上也发现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他们估计可能是珠海方面有人往海里倒垃圾 ,但珠海方面查无实据而否认。 2016 年 8 月 12 日,事件终于有了突破, 广州南沙海监大队终于捉住一条涉嫌向珠江口倾倒生活垃圾的船只, 船上一共载了 400 吨生活垃圾,且捉了现行,已排了 200 吨,仍有 200 吨还没有来得及排海。但对于这样重大的污染刑事案件,本来应该顺藤摸瓜,找出背后的污染企业及相关的违法人员,可这事件似乎就此打住没有下文。 因海洋污染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的报导,网上还时有所闻, 2016 年 9 月 3 日,珠江口某养鱼场 ,可能因污染导致死鱼达 100 万斤。 2016 年 9 月 12 日,在珠江的上游广西境内,竟然有违法分子用船向广西的河沟里排生活垃圾 ,被群众举报而抓了现行,同样也是一船 400 吨的生活垃圾。在珠江口向大海偷排生活垃圾,与广西境内向内河偷排生活垃圾的行为,好象没有关链,其实应是相关的,他们都是广西的船。从时间顺序上看,我猜测这些船原来都向珠海口排垃圾的,现在海监监管严格了,这些违法的船就向上游走,居然将污染物排到了上游的河道,甚至排到了离城市自来水取水口很近的位置。这些不法船,干这种违法的勾当已干了多长时间,前后已偷排了多少垃圾?谁应对这起严重的污染事件负责,谁应该支付这笔昂贵的垃圾清理费用,谁应该赔偿因污染而产生的二次损失?我们等待着司法机关的调查结果和媒体进一步地跟踪报导! 无独有偶, 在华东地区,最发达的城市上海也出现了 4000 吨的生活垃圾,被偷运倾到了太湖 这样荒唐的违法行径。 想到我们这些整天坐在办公室,不切实际地考虑制定更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想着这标准是 COD 低于 50mg/L ,还是低于 40mg/L 呢,更有甚者,动不动就提出所谓的“零排放”主张,但我国的实际情况呢?这种生活垃圾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偷排的现象,就发生在经济发展相对还比较发达的上海与广东,经济不发达地方的情况,大家可以想象还有什么没有底线的污染事件做不出来! 在美国,大部分人开车都能遵守交通法规,是因为他们天生遵纪守法吗?了解美国情况的人就知道,一旦交通违规了,惩罚是相当严厉的,不仅有罚款,第二年的保险费等都大幅度提高,交通违规代价高昂!近年来国内严查酒驾,在大城市酒驾现象也大幅度下降。我国的环保问题,不是现在的标准低,而是我们执法不严,处罚力度不够,从而让那些不法之徒挺而走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我们可以算一算这种偷倒垃圾排海的利润。一般垃圾处置成本一吨通常在 80 - 100 元之间,而将垃圾偷排到大海中的成本,只要一些装船费和运输费,一吨的处理成本不会超过 20 元,即使加上各级不法中间商的盘剥,其利润也远远地超过 300% 。对这种恶劣的违法行为,只能举起严惩的利剑!该判刑的判刑,不仅刑法上要严惩,经济上,也要罚得这条黑色利益链上的所有人心痛。 相对于我国较严的环保标准,这些没有任何道德底线的违法行为,让那些守法的企业步履艰难,雪上加霜。高标准必然带来高成本,而违法的低成本,使这些违法企业或个人,能拿出大量的金钱腐蚀和拉拢相关的管理人员,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若对这种没有底线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严惩,我国的环境就根本没有好转的希望。 与我们一样的研究人员,或相关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叽叽歪歪地讨论什么进一步提高排放标准,什么必须实现废水和污染物的零排放,在这种没有底线的违法违规行为面前,我们显得多么弱智与天真。必须严厉制止这种以邻为壑的行为,我们目前的重点可能还不是提高排放标准的时候,而是严格执法!
23433 次阅读|98 个评论
手机的故事
热度 4 fdc1947 2016-9-24 08:49
手机的故事 十年前,我不用手机,因为每天两点一线,从家里到学校实验室,两头都有固定电话。有一次,出了一点差错,儿子、媳妇找不到我们老两口了,着急得要命。于是,小两口硬给我们买了手机,说可以找到我们,当时的手机可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这毕竟是十来年前的事情了。 这一晃就过去了八年,到了一年半以前,老朋友们都建立了微信群,如果不加入这些群就好像失去了“组织”一样。于是,还是麻烦下一代,给我们都换了所谓“智能手机”,并且教我们如何“上微信”,于是,就找到了“组织”。 人老经历就多,“组织”也多。高中同学、大学同学、教师、学生、自己的家族,太太的家族都有各自的“聊天群”,还有各位“好友”,真是盛况空前,好不热闹。几十年不见也不通消息的老朋友可以通信息了,还能够视频聊天,大家都很是兴奋了一阵子。 可是,时间一长,彼此的话也就少了。几十年不在一起工作、生活,各人的经历、社会环境、思想状况都不相同,回忆旧事也就几天的功夫就忆完了,还能够说些什么?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转文章吧。于是,聊天群里都是转来转去的文章。 如果转来转去的都是一些“锦绣文章”,那真是不错的事情。好文章大家传送,“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景!但是,实际上哪里有几篇好文章?好文章绝少,倒是谣言遍地、牢骚满腹。绝大多数都是垃圾文章、垃圾公共号。 这些垃圾文章往往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个是“起爆头”。 “起爆头”是戏曲、曲艺的术语,过去唱戏、说书的演员,为了吸引观众,在表演那些性格粗犷的人物时,往往突然“哇呀呀”一声叫唤,赢得喝彩。大家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一个是“卖野人头”,与大家所说“挂羊头卖狗肉”有相近的意思,不过人头总比狗头有吸引力,更何况是野人头。一个是“过时不候”。商人大拍卖,降价三天,已到最后一天,就是这样的意思。请看这样的标题,是不是到处都是: 《哇,美翻了13亿人民》 《早晨刚刚流出,绝密高层讲话》 《揭示终极底牌……》 《刚刚出来的视频,全国都震惊了》 《赶紧看,马上要删了》 《国外封杀,刚刚解封……》 《中共内部秘密视频,切勿下载》 《注意!这些东西决不能吃》…… 那些“公共号”的名称也大都很“大气”,如政商、参考、机密等等,还都是一号(不过我听着总有些别扭,可能有点过敏。年轻的时候,大学刚毕业,又是文化革命中,到东北的一所学校工作,学生们举手,说要去“一号”,我不懂,结果学生哄堂大笑,这使我终生不忘)。 题图或者用领导人头像,或者裸体色情女郎。 内容则政治谣言最多。比如某某人在什么地方受到极大的尊敬,在什么地方立起了铜像。有的文章可能先说某某领导人如何说,然后就是不知道什么人继续发挥甚至胡说,最后也搞不清是谁的话,谁在胡说。而没有脑子的转载者则一体认为是领导人讲话而大转特转。 前些天,新的教育部长刚上台,有人向他提了13条“建议”。转载者把别人的建议,弄成了教育部长的建议,说中小学要改十年制。吓得我连忙去查该教育部长的原话,查来查去竟是转载错误。 传播内容中,有关养生、涉及科学的谣言也多。刚刚开微信时,看到“好友们”传播这些东西,也时常为“好友们”担心,便常常去揭穿这些谎言。谁知道揭穿谎言会伤了传播者的自尊,转贴者面子上挂不住。一次两次,几十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吃一堑,长一智。反正转贴中谣言数不胜数,打不胜打,打了的谣言过几天、几月、几年,又有人原封不动地再端出来。所以,这样的谣言,除了亲人误传、而且是紧要的,要提醒一下之外,对其他“好友们”也就马马虎虎了。为这些事情弄得别人不高兴不值得,甲相信吃牛奶会引起癌症而不吃牛奶也并不影响他的生命安全,乙愿意相信牛奶与苹果不能一起吃并不影响他的健康,丙相信太阳黑子强了的晚上必须把手机关掉以免手机被弄坏,这也没有任何坏处(现在我自己晚上也关掉手机,当然这与太阳黑子的强弱无关)如此等等。 看过几次垃圾文章、上过几次当以后总可以总结出一点教训,凡是看见我上面例举过的那样“起爆头”、“卖野人头”以及“最后大拍卖”之类的转文一律不看,有不适当题图的转帖一律不看,打开一看是“一号”之类的“公共号”立刻退出等等,除非抱有特殊的目的。 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之后,我发现,各个聊天群都安静了许多,绝大多数人已经“潜水”了,没有了声音。看来大多数人也都已经厌烦了这些垃圾文章和谣言视频。只有个别聊天群中还有几位“上瘾”者,还天天喋喋不休地转发一些“子虚乌有”的信息以及对此“义正词严”、“声色俱厉”的宣言或声讨书。 垃圾文章可以不看,但是,“滴滴”的声响却常常想个不停,于是就放了“静音”。手机本来是可以放在身上,随身带着的,可是现在体积变大,出门就必须放在包里了。但是,在家里就静静地放在我的床头,成了我第二个电脑,可以在床上躺着的时候定时翻看,又能看新闻、又能查字典。这样也很好。科技发展了,还是好。
个人分类: 随口说说|4774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