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科学发展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科学发展

相关日志

外籍院士:为中国科学发展鼓与呼
ScienceNews 2012-7-18 11:24
外籍院士:为中国科学发展鼓与呼
本刊见习记者唐琳 每到两院院士大会召开的时候,总有一群人在会场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两院外籍院士。 即便来自不同的国度,这些外籍院士却同国内的众多院士一样,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期望: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6 月 10 日,北京,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外籍院士座谈会召开。 众多与会外籍院士基于自己与中国科技界的合作经历,围绕中国科技发展与改革、中国科学院发展战略等议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关切和真知灼见,并对中国 20 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心系中国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不仅是国内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是外籍院士们心之所系。长期以来,众多外籍院士纷纷进献诤言,力求推动中国科技体制创新。而在本届院士大会上,他们则更为犀利地直指中国科研经费分配、科学仪器研发和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科院外籍院士、耶鲁大学微纳电子学家马佐平( Tso-PingMa )早在 2004 年就痛陈中国科学发展的瓶颈。本次大会上他专门就国内科研基金资助机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强调,只有一个健全的资助机制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创新。当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存在明显的 “ 重物轻人 ” 的现象。决策者都希望加大对大型科研设备的投入,但却在人员经费上卡得很紧,厚此薄彼。先进的设备和仪器更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员来开发和使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迅猛,仪器设备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过几年就是废铁一堆。因此, “ 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资助机制才能真正推动创新的发生。 ” 马佐平如是说。 与此同时,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实验室里,用的多半是国外(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仪器设备。在中科院外籍院士、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的饭岛澄男( SumioIijima )看来,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加大对中国自己的精密科研仪器的研发投入,摆脱高端精密仪器受制于人的现状是当务之急。 这些弥足珍贵的建议,往往同与会中科院领导和国内院士的观点不谋而合。 而中科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的丘成桐( Shing-TungYau )则表示了对纯数学、理论物理和基础科学的研究和投入的忧心。   “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没有数学这一定量化的研究工具,科学将寸步难行。没有纯粹的理论研究作为坚实的基础,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难以获得持久的发展。 ” 丘成桐的心痛溢于言表。 此外,多位外籍院士不约而同表示,中国科学当前亟需更加全面和公正的评价体系,切不能将文章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评价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准。 关注中国科学院发展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多次强调,中国科学院要以 “ 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 ” 为发展战略,以提高优质科研产出、培养高水平人才为使命。 在本届院士大会上,这一发展战略和使命获得了众多外籍院士的高度肯定与支持。 实际上,中国科学院未来的发展,始终是外籍院士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此次大会上,外籍院士们将心系中科院的情结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所教授卓以和( AlfredY.Cho )高度评价白春礼提出的 “ 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 ” 发展战略,他始终坚信,在新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使命的指引下,科学院必将进入一个开展最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黄金时期。 同时,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吴耀祖( TheodoreYao-TsuWu )指出,中国科学院要坚持自己的特色,同时要在思想库建设特别是政策研究咨询过程中,重视和加强与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合作,实现文、理交融和优势互补。唯有如此, “ 中国科学院才能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 中科院外籍院士、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野依良治( RyojiNoyori )则格外强调了中国科学院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应起到的引领和带头作用。他表示,中国的生产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相信中国的科学技术也将很快跃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在他眼中,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应该拥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更加关注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系统。 加强国际合作,创新人才培养 不仅如此,外籍院士们还为促进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努力搭建平台,并殷切关注中国科研人才的培养问题。这些高瞻远瞩的建议对于中国科技人员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不啻为本届院士大会的一个亮点。 美国工程院院士、恩理化学技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黎念之( NormanN.Li )就带来了一个 “ 新鲜出炉 ” 的消息:美国工程院希望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的相互合作,而他本人也愿意在中美之间架起这座桥梁。 其他外籍院士也纷纷表示愿意致力于为中国科学院对外交流合作提供机会。 “ 中科院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各有特长,能相辅相成。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讨论与合作,能共同促进世界科技的进步。 ” 野依良治表示。而他也欣然愿意在这其中作出一点贡献。 马佐平也指出,现在国内许多科学计划和项目都很重视院士的意见,但外籍院士参与的程度还比较低。希望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外籍院士的参与度,让外籍院士发挥 “ 他山之石 ” 的作用。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这一次外籍院士们更是带来了全面而独到的见解。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学生在对科学试验数据的解析上,遵循千篇一律的模式,缺乏创新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不敢挑战权威,不敢质疑导师,不敢与学术前辈争论。 “ 这对于科学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 ” 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罗伯塔 · 鲁德尼克( RobertaRudnick )说。 罗伯塔 · 鲁德尼克以她指导数位中国籍博士生,并多年在国际期刊担任编辑的经验出发,提出要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的能力;要鼓励人们拥有不同的思想,要特别欢迎那些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加入自己的研究团队。 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蒲慕明( MumingPoo )院士结合帮助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十几年经历指出,中国的研究所正在不断流失最有才华的年轻人。 “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留住人才远比引进人才重要。 ” 在外籍院士们的眼中,中国科学院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三位一体的战略使命中,人才是核心。没有一流的人才,就出不了一流的成果和思想。 ■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为霍宁博颁发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当选证书。
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夯实科学发展根基 ——记“2011~2020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ScienceNews 2012-7-18 10:54
本刊见习记者唐琳 学科是知识创造的基础,学科是知识传承的载体,学科是科学共同体的纽带 …… 如果将人类的科学知识体系比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它的枝干和根脉就是学科。 “ 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结构分类和分化的重要标志,既在知识创造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也在知识传承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发展科学技术必须保持学科的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是一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带有根本性的基础工程。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 2012 年 3 月最新出版的《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中说道。 最基础的学科,关乎一个民族跻身世界的风采,关乎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根基。 如今,当世界各国都寄望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赢得发展先机,科学地选择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进一步夯实科学发展的学科基础变得至关重要。 “ 为此,不断关注科技的新变化和社会的新需求,持续地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以支撑和引导国家发展战略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 2009 年 4 月,中国科学院学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启动了 “2011~2020 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 项目,正式拉开了探索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的帷幕,同时这也是两院院士在学术引领方面的一次示范。 学科起源 学科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知识体系不断发展和分科深化的结果。从最早独立的一批学科诞生之日起,学科就一直处于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之中。 文艺复兴以来,随着人类对于自然和自我认识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近代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17 世纪发生了科学革命,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学科渐次分化,新学科随之形成,人们开始使用 “ 学科 ” 一词。 18 、 19 世纪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不断扩展、完善,学科继续分化与成长,热力学、电磁学等新学科继续涌现,构成了近代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科学化,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等工程学科开始蓬勃兴起。 在随后的 20 世纪,矩阵力学、波动力学的创建,更是极大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的发展,为半导体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更是为现代宇宙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到了 20 世纪中后期,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载人登月、永久性空间站等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并使宇宙空间成为人类活动的新疆域。 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影响巨大的成果,使其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成为新的骨干。同时,各学科间交叉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如今,开展学科发展态势评估,已经成为及时掌握基础科学总体学科布局的动态变化情况,全面了解学科产出、发展阶段、人才队伍、学术影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真实情况,科学地认识各学科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的重要渠道。 一般说来,学科都会经历源头开创期、创新密集期、完善与扩展期,直至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的历程。在新的发展周期,学科因新的认识而扩展,或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并催生新兴学科。 而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及重大流行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知识作为人类不竭的智力资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关键要素,科学技术在当前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地位和作用也更为凸显。 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尽快摆脱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学科发展战略,关系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护好国家的发展权益、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关系到如何更好地持续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重点突破与跨越。 “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 路甬祥与陈宜瑜联名为《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一书写下的《总序》中提到。 实际上,此次中国科学院学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启动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并不是中国首次在学科发展领域进行探索。 扬帆起航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中国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支持中国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双方肩负着从战略高度全面谋划和前瞻部署学科发展、推动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共同责任。 正是基于这种共同责任,同时基于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011~2020 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 ” 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联合推动下扬帆起航。 这次研究采取基金委各科学部与中科院各学部对口合作的方式,分数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管理科学、化学、纳米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医学、脑与认知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 19 个专题。 研究项目分别成立了由院士担任组长的战略研究组,在双方成立的联合领导小组指导下开展相关研究,同时成立了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及相关研究支撑机构为主的总报告起草组。 由于此次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环境建设需求,提出 2011~2020 年我国学科发展布局、优先发展方向以及推动国家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加之时间紧迫,因此,研究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 研究启动的两年多来,包括 196 位院士在内的 600 多位专家(含部分海外专家)一头扎进繁重的研究工作中来,在近 800 个日日夜夜中,呕心沥血。 在本次的战略研究中, “ 我们既强调战略的前瞻性,又尊重学科的历史延续性;既提出优先发展方向,又明确保障其得以实现的制度安排;既分析各学科自身的发展态势,又审视各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和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立足国内的现状与条件,又注重基础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 路甬祥和陈宜瑜如是说。 经过两年多的战略研究工作,研究组成员对于学科发展趋势的认识不断明晰,最终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战略研究总报告梳理了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了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分析了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势,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剖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学科发展的关系,为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提前做好学科准备,并对中国未来 10 年乃至更长时期学科发展和基础研究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 2011~202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总论》中,数、理、化、天、地、生等 19 个学科领域当前的发展趋势、关键科学问题、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被一一指明。这实际上是对当前各个学科研究领域发展的预见与展望。 2009 年 11 月和 2010 年 6 月,中国科学院各学部常委会分别组织院士咨询审议了各战略研究组提交的阶段成果和研究报告初稿。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又再次组织部分院士对研究报告终稿提出审读意见。 众多院士及专家煞费苦心、集思广益,意味着此项战略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科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旨在充分发挥中国两院院士群体作为国家最高学术咨询团体的重要作用,以推动我国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总报告的指导专家和起草组成员两份名单中,各个核心科学领域的院士名列其中。他们背景各异,分别来自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大学以及海外。 院士群体是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代表,凭借着其本身的巨大影响力,在此次战略研究中团结全国科技工作者共同工作,发挥了突出的组织作用,此外两院院士及众多专家对学科发展战略有着高度的兴趣与热情,并愿意为中国的学科建设增砖添瓦。 据介绍,在两次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中,院士们充分发挥了 “ 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 ” 的学术引领作用。院士们通过系统的学科发展研究,梳理出引导中国学科发展的思想体系,提出好的建议和技术路线,并对学科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还能够发现和培养各个学科的领军人才。 因此, “ 此次战略研究集中了中国各学科领域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凝聚了数百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海外科学家的战略共识 ” ,路甬祥和陈宜瑜共同写道。 顽疾与药方 此次战略研究的另一个亮点和价值所在,是指出了当前中国学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科学家们对当前妨碍中国学科健康发展的四大 “ 顽疾 ” 直言不讳。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一些具有基础性的学科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交叉学科正急需得到更加切实有效的支持;学科组织建设欠账过多,全国性学术社团和学术期刊惨淡经营;保证学科健康发展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建设任务艰巨。 对此,专家组的成员们集思广益,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多次征询高层次战略科学家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保证此次战略研究的最终成果能够体现中国科学发展的真实水平,能够经得起实践、同行和历史的检验,并解决当前中国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针对学科发展中存在的 “ 顽疾 ” ,报告开出了 “ 药方 ” : 19 个学科的专题报告均突出了 4 个方面的政策建议,院士们的声音振聋发聩。 首先,在院士们看来,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为 “ 厚实基础、协调发展,前瞻布局、重点突破 ” 。这其实是 “ 两条腿 ” 走路的战略:即一方面要求加强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夯实中国科学基础;另一方面要组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先导性和定向性攻关,实现重大科技问题的突破。 其次,对交叉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实行倾斜性政策。陈宜瑜此前曾表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制定我们的 ‘ 十二五 ’ 发展规划时,已经吸收了报告的一些前期研究成果。 ” 而科学家们也在报告中谏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项目评议准则、专家遴选和资助机制方面,应重视并适应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统筹规划并资助跨门类、基础科学和高科技前沿交叉融合、跨一级学科的学科交叉前沿问题的研究。 报告还提出,要让科学家更加专心地治研,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自主地探索,更加自觉地合作,为更多年轻人创造成功机会;要下大决心革新教育理念和体制,摒弃 “ 灌输 — 应试 ” 教育模式,拓宽学科基础,强化学科专业训练,适度扶持 “ 冷门 ” 学科和特殊专业。 这张 “ 救命药方 ” 上的最后一味 “ 药 ” ,是 “ 加快建立我国科学发展的科学家治理机制 ” 。报告中提出,学科战略、学科布局、学科政策和学科发展规划是高度专业化的问题,应该由科学家及其组织进行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对学术的干预,将管理部门的管理模式从以任务检查监督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 未来 10 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按照中国科学院学部 “ 十二五 ” 工作规划,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还将持续开展。白春礼院长对此寄予厚望。他说,希望这一系列研究报告持续关注前沿,不断推陈出新,引导广大科学家与中国科学院学部一起,把握世界科学发展动态,夯实中国科学发展基础,共同推动中国科学早日实现创新跨越。 ■
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发展:转型十年的中国理念
whyhoo 2012-7-5 19:00
编者按: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10年,一个国家能向着未来走出多远?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走过非同寻常的10年,创造铭于丹青的光荣历史,写下举世瞩目的恢宏篇章。 10年转型,形成中国理念;10年 改革 ,写下中国探索;10年挑战,塑造中国精神;10年崛起,做出中国贡献;10年奋进,铸就中国品格……在现代化事业波澜壮阔的伟大进军中,在 改革发展 振奋人心的辉煌成就中,中国故事不断展开新的内容,中国道路不断书写新的辉煌。   中国社会科学网今日起刊登《人民日报》“十六大以来 中国改革 发展历程述评”,回顾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发展历程,纵观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以凝聚我们的力量、增强我们的信心,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道路上创造新的成就、赢得新的光荣。   每个重要时间节点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大历史。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意味深长的瞬间。   刚刚过去的6月,世界再次瞩目东方。墨西哥海滨小城的G20峰会,“中国态度”影响世界经济走向;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神九”、“蛟龙”写下中国力量的壮丽交响;香港迎接回归15周年,东方之珠依然璀璨辉煌……   仿佛是一种象征,“中国一月”,激情诠释着2012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奋斗崛起的第十个年头。   1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10年前,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10年后的今天,中国 GDP跃居世界第二,即将接近50万亿;10年前,中国才完成与美国欧洲的艰难谈判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今天,中国贸易额和GDP仅次于美国;10年前,下岗、失业带来种种转型阵痛,10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 社会保障 网逐渐覆盖亿万人民。   这10年,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游浩瀚太空,梦想变为现实;这10年,迎战非典、抗震救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愈挫愈勇;这10年,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建立社保体系,民生极大改善——这是国家强盛的10年,是经济飞翔的10年,是温暖人心的10年,更是脱颖而出的10年。   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从2002年到2012年的中国往事,对于未来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那些曾经悲观预言中国的人,重新打量并将敬重的目光投向世界的东方?又是什么,将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为举世瞩目的“黄金十年”?   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早在2009年,《纽约时报》一篇介绍中国的文章,加了这样的题注:“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10年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创新型国家、新农村建设、执政能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和谐世界……一个个关键词载入中国发展大词典,成为中国转型10年的思想坐标,成为中国发展10年的动力之源。   发展关键的10年——   中国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期、 城市 化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攻坚期、群众政治参与活跃期、思想文化多元碰撞期、国际地位上升期。面对“世所罕见”的困难风险,10年艰辛、10年突围,中国沉着走出“历史的三峡”   这一个10年开始时,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一样多。   发端于1978年的中国 改革开放 ,到2002年,已经进入第二十四个年头。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到90年代末对国企改革和金融领域的攻坚,及至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不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机制基础。   但与此同时,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诸多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一本名为《中国即将崩溃》的书,因语出惊人登上美国畅销书排行榜。   今天看来,最终破产了的“崩溃预言”,确实也折射出中国在这一个10年征程上的重重困难。经济发展规模很大、速度很快,但资源消耗过多、创新能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 收入分配 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 民主 法治 建设不断进步,但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但 社会管理 和民生建设还未能跟上。经过了20多年的 改革开放 ,中国迈入小康社会门槛,但这一小康却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起来的问题不比不发展起来的少。   2001年,当中国终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人欢呼雀跃,将其与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并称为当年的“三大盛事”;也有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国门洞开之后的中国经济将会向何处去,骤然面对世界的中国企业又将遭遇怎样的冲击?   加入世贸,只是中国发展艰难转型的一个侧影。进入新世纪,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到了关键路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迅速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基础薄弱、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渐渐耗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爬坡的“中国号”列车,不进则退。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2002年12月5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并在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前久久瞻仰凝望。在这里,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这是共产党人10年新“赶考”的思想起点。一年后的夏天,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当年金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为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观以其对时代风云的准确把握、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座里程碑。   10年来,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支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由此造就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将社会主义中国送上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   今天,即使一度唱衰中国的人也不禁慨叹:“世界其他国家必须重新评估这个新的经济超级大国。”10年发展,让预言“历史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看到中国共产党“适应变化和自我修正能力”,让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感叹中国“以其自身模式挑战西方的民主政治”。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之时,中国共产党在东方大地上,以转型10年写下风雷激荡的篇章。   来之不易的十年——   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抓住战略机遇、深化改革开放,思路不断明晰、理念不断创新,10年探索、10年实践,与时俱进中成就中国道路   马克思说过,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我们坚信,理论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然而,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对理论的接受,更不会顺理成章。新的发展观,是对旧有观念的荡涤,也是对发展惯性的扭转;是对利益格局的重整,更是对执政思路的再塑。   船大掉头难。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生产方式转变,在这理念带来实践剧烈变革的10年里,要让“中国号”巨轮沿着科学发展的航程劈波斩浪,战胜艰难险阻,避免大起大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该有多少脱胎换骨的阵痛,壮士断腕的决断,甚至凤凰涅槃的悲壮?   回首10年,我们记住了非典疫情的来势汹汹,记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波诡云谲,记住了汶川、玉树、舟曲的悲泣与悲壮,记住了新疆西藏数次上演的分裂闹剧。但同样值得铭记的,还有另一个惊心动魄的战场,观念的变革、理念的更新,如静水深流,推动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行进,奏响高亢激昂的时代乐章。   改革。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攻坚克难的深水区,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水落石出,各种利益发育之后的博弈此消彼长,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政治勇气,也需要统筹兼顾的政治智慧。在科学发展的旗帜下,重点领域逐步突破,关键环节渐次打通。司法制度不断发展、政务公开稳步推进, 教育改革 路径明确、医疗改革破浪前行……近10年间,堪称密集的改革举措,让国际舆论感叹“中国从不满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更成为党心与民意的共鸣。   转变。关键之处,一字千钧。发展要求用“又好又快”取代“又快又好”;发展目标由“总量”到“人均”。这个10年,不仅向发展要数量,更向发展要质量;不仅向市场经济要效益,更向社会主义要公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前所未有的结合向纵深处推进,吹响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号角。认识之变、观念之变、格局之变,开启了当代中国从单项改革到全面改革的又一次远征。   创新。直面挑战,主动变革。这十年,中国网民从接近6000万到超过5.13亿,农民工数量从不到1亿到超过2亿。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管理创新的决心和魄力,打破了“管社会”的旧思路,创造了“办社会”的新格局。“放权松绑”、“共建共享”的观念解放,让中国走上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突围,突破,突变。10年发展背后,是一条道路、一个体系、一种制度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的不断完善,是一种发展的“中国理念”从萌芽到成形、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   当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把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和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机结合,以金融危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民生指向导引社会领域创新,以观念更新助推现代化格局调整,中国道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展现出顺势有为、逆势前行的独特力量。   这种力量经受住了政治逻辑的检验。十六大以来的10年探索,不仅在理论上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特质,更在实践中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要求。科学发展的理论创新,体现了共建共享的执政追求,彰显了公平正义的核心价值,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宗旨信念。这10年,发展越是千头万绪,党和 政府 越是关注民生。中央财政教育支出2012年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近10倍,保障房建设资金从2007年到2011年实现了20多倍的增长。外电评论:“改善民生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让人民幸福成为政府工作的主题。”   这种力量经历了特殊时刻的考验。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互联,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重大自然灾害与国际金融危机相伴。这10年,中国面对着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局面。矛盾与冲突,危机与灾难,风险和考验,剧烈颠簸着“中国号”巨轮。然而,穿越10年惊涛骇浪,中国航船破浪前行,倒逼出思路转变、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V”形发展曲线,彰显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2010年初,一家外国媒体这样评述:“置身中国,我现在比任何时候更加确信,当历史学家回顾21世纪头10年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最重要的事件不是经济大衰退,而是中国的绿色大跃进”。   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在困难中奋起,在挑战中前行。中国在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此起彼伏的新问题中,开启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抵达了治国理政的新高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新优势。   从哲学上看,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从历史来看,发展来自对时代的回应。10年奋斗,中国理念写下来之不易的答卷,为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奠定格局的十年——   保障人民权利、参与国际竞争、转变发展方式、改革成果喜人,10年奋进、10年辉煌,世界东方写下载入史册的“中国故事”   10年前,华尔街最大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曾预言,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五年,中国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国内企业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10年过去了,当中国民营汽车企业吉利收购了瑞典巨头沃尔沃,当华为、中兴等通讯设备制造商把生意做到了五大洲,昔日的预言已成笑谈。这个“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的国家”,以难以置信的“中国奇迹”,让社会主义制度活力焕发。   有学者评论,中国走向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次被动和应景式的策略性选择,而是自共和国建立以来发生的又一次历史性大转折和大跨越,其意义与已出现过的1949年、1978年的两次转折有着同等的内涵。   每一次发展理念的变迁,都是要解决时代的问题。从“稳定压倒一切”到“建立和谐社会”,从“发展是硬道理”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初步奠定。正是这些理念导引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完备的物质基础、体制框架、思想体系,改写了世界舞台上现代化模式的既定格局。   在一个人口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之和还要多的国家,面对“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的特殊国情,进行一场天翻地覆的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社会革命,导引一场持久深刻的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始终保持稳定,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种风险考验从容应对——纵观人类现代化历史,可谓前所未有。   这10年,是“发展基础”格局奠定的10年。经济10年间年均增长11.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民生的黄金期、重要的增长极、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10年,是中国人民全方位收获改革开放成果的10年,是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进一步实现的10年,也是中国深入参与世界格局调整、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的10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从未如此急切,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参照。   这10年,是“制度框架”格局奠定的1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10年间,我们坚定开启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历程,深入推进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探索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信心。   这10年,是“中国理念”格局奠定的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创造性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引领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深刻变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统筹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统筹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统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育,理念和实践的成熟对接,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架构了最长久的动力与最务实的思路。   早在2004年,观察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表现,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曾一连用“三个想不到”来形容:“想不到,他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想不到,他们威望的增加比想象中要多;想不到,中国外交政策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自信。”4年后,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北京奥运会后慨叹: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在中国理念的激荡下,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xplore/history/201207/t20120705_145936.htm
个人分类: 政治|1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望九"杨振宁:心系中国科学发展 对未来发展很乐观
xupeiyang 2012-7-5 15:01
[转载]"望九"杨振宁:心系中国科学发展 对未来发展很乐观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6/23/c_121571620.htm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17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发展核能必须坚决贯彻“稳中求进”
热度 1 hezuoxiu 2012-7-2 09:19
引言: 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讨论“我国核电发展建议”的座谈会。 最近,中国又发生了“重启”核电的争议。为回应“重启”,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写了一篇“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的文章。这一座谈会,目的也是为了共同探讨“中国的核能应如何发展”。其实,争议的真正实质是,中国的核电是否应真心真意地贯彻执行中央所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发展方针,是否应立即停止大跃进。下面将分四个问题,对这一“重启”进行深入讨论。 一、中国必须立即停止核电的“大跃进” a)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发展问题上,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方针。为此,将规划中 GDP 上升速度,由过去的 8% ,下调到 7.5% 。而且,对过去快速发展中某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开始下调。 典型的例子是高铁。在发展速度上,已由刘志军以及铁道部某些专家一再坚持的,近期要达到 5 万公里 的目标,下调到 4 万公里 。在技术路线上,也由过去一再吹嘘的轮轨高速列车可达到 450 公里 / 小时的高指标,下调到 350 公里 / 小时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科学地贯彻“稳中求进”,应该“有保有下”,“有挺有压”,不能“一刀切”。“稳”的目的,是要“优化”结构。在前一时期的“快速”发展中,确有某些部门发展过“快”、过“急”,出现“快而不够好”,如高铁。但也有些部门是长期受“压”,得不到有效发展,如水利、水能。现在是各个部门纷纷竞争“上岗”。我看到的报导,有“风电要再出发”,“银行压低存款利息”,“稀土要整治形成合力”,甚而“政治体制改革”也要“稳步前进”。那么,中国的核电,应往什么方向调整? b) 首要的问题,必须立即停止核电的“大跃进”。 很高兴看到杜祥琬院士的“思考”说,“历史地看,我国核能事业还很年轻,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核能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对长远发展目标和路线图的论证还不够深入,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尚未协调配套,核能发展的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完善。在坚定发展核能的同时,需强化风险意识,努力夯实各方面的基础,有一个‘百年大计、稳扎稳打’的心态和安排。‘ 不要大跃进’的意见是对的’ ”。 杜院士还说,“在我国的发展史上,未曾有过因头脑冷静、稳步发展造成的失误,倒是有狂热的‘大跃进’,使国家损失惨重的深刻教训。” 但我们也有和杜院士“尖锐”不同的意见。我们完全不能同意,最新提出的“中国工程院核能研究课题的建议”,“在 2015 年装机约达 4000 万千瓦规划的基础上, 2020 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达 6000 万 ~7000 万千瓦,再建(原文用了一个‘在建’两字,估计是笔误!)约 3000 万千瓦。”“思考”声称,这一“建议”,是“建立在更充分的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从我们来看,这一“建议”,其实是“照既定方针办”。仅将中国工程院“原定”目标,到了 2020 年“核电运行达 8000 万千瓦”,略为下调为“核电运行达 7000 万千瓦”。这仍然是核电的“大跃进”,只不过将跃进指标下调了 12.5% ! c) 为什么我们一再批评中国工程院的既定方针是“核电的大跃进”? 2011 年,我国核电约有 1000 万千瓦,按中国工程院规划, 2020 年要上升到 8000 万千瓦,即 9 年之内,猛增 7 倍。易算出, 9 年内的平均速度是, ,年平均上升 26% 。过去,我国 GDP 年上升速度为 8% , 26 ÷ 8=3.25 ;即核电上升速度为 GDP 上升速度的 3.25 倍。这“必然”会带来种种潜在质量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 现在是 2012 年 6 月,现在的正在运行的装机约为 1250 万千瓦, 2020 年猛升到 7000 万千瓦,即增加 4.6 倍。易算出 8.5 年内平均速度是 ,亦即年平均上升 22.5% 。由于“稳中求进”,我国 GDP 上升速度已下调为 7.5% , 22.5 ÷ 7.5=3.21 倍。或者说,新建议的核电上升速度,仍然是 GDP 上升速度的 3.2 倍?!所以,“新建议”岂不是仍然在坚持核电“大跃进”?! “意见”虚心接受,“行动”坚决不改。这就是我们对杜祥琬院士“建议”的批评。 其实,如果仅维持 2020 年上升到 4000 万千瓦发电功率,易算出 4 ÷ 1.25=3.2 ,而 ; 14.7 ÷ 7.5=1.96 ,也就约是 GDP 上升速度的 2 倍!到 2020 年,如果能将这一“小跃进”,保质保量地保证在今后的 30 年岁月中运行的绝对安全。那就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我国必须“安全而积极地发展核电”,要把“安全”置于“积极”的前面! 二、分歧在于中国工程院建议,对“核电”在能源领域中的“定位”,有严重问题 a) 首先是核能,尤其是大型或超大型核电站,能否“继续”归类为清洁能源? 杜院士将核能中的大型核电站归类为清洁能源,而未来能源将是洁净能源占一次能源的 90% 以上的能源。所以,杜院士力主中国要大力发展大型、超大型核电站。应该说,这已是“过时”了的观点。自切尔诺贝里事故发生以来,首先是“绿色”人士提出质疑。自福岛事故发生以来,质疑核能(指大型核电站)是否为清洁能源的呼声,更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重要原因是, 30 年来 441 座核电站已先后出现三次重大核事故,已严重破坏、污染环境。 441 座核电站的长期运行,已积累了几十万吨放射性污染源,至今未能找到科学地应对这一潜在的污染源的有效方法。现有核电专家,倡议者,无法驳倒这些质疑。所以,“拒绝”核能的呼声,也就日益强烈! 不少国家已采取了行动,逐步关闭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如德国、瑞士。福岛事故直接受害者,日本,已断然关闭了全部正在运行的核电站。海峡对岸的领导人马英九在前几天的就职演说里,未来的方向是要逐步关闭在台湾运行的核电站。有些发展中国家,巴西,本来是计划再发展若干核电站,现在已宣布停建原定上马的 6 座核电站。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对核电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只有少数国家,或因“发展”的需要,要继续增加少量核能;或因核电已“老化”,需要替换;或因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其“技术”,如美国奥巴马宣布还要建造 2 台“第三代”核电技术, AP1000 型核电站。但美国也只是在离海边不远的地方“示范性”地建两座“第三代”核电站,而且已引起美国国内的激烈争吵!能否真正实现,尚未可知! 全世界只有中国仍在“大干快上”。中国已毫不动摇地,建成并运行的有 15 座核电站;也正在毫不动摇地继续在沿海地区建造 26 座核电站。而且一点也不放缓这 26 座核电站的建造速度,坚持要在 2015 年前完全建成。 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如此”决策 。 但是,中国的核总公司、核能“专家”、“院士”等人,仍不满意国务院维持已批准的 26 座核电上马不变的重大决策。又提出自 2015 年起,还要再建(杜祥琬“思考”一文,误为在建) 3000 万千瓦的核电站。理由是中国应像美国一样,要“重启”核电建设!其实,美国是在停建 30 多年以后,现在正在讨论要重新“启动”。数量只有 2 ~ 4 座,可能是“第三代”类型的核电站。而中国现在的“重启”,是中国从未“停止”已建、在建的约 40 座核电站;是中国的核电企业的专家、院士等人,对国务院总理从未批准,而核工业集团和环保部在“可以进行前期工作”的名义下,“非法私自”上马的,数量达 3000 万千瓦核电站,要求“重新启动”这些未曾正式上马的核电站。他们想用“重启”的名义,要求总理认可他们的“违规”行动;这就是“重启”的实质,也就是现在发生重大争议的实质。理由是“由于暂停审批新项目,核电机械制造部门难以赢利”,“整个行业造成损失”。 杜祥琬院士说,“发展核能是国家行为”,“发展核能的目的是造福人民”。我们的疑问是,中国工程院现在倡议的“重启”,是“造福人民”,还是为了避免企业“造成损失”? b) 重大争议之二,是核能(指大型核电站)能否继续“归类”为“安全”、“可靠”的能源。 如果核能已足够“安全”,如果核能“不会”出现重大事故,人们也许可以“有保留”地苟同核电是清洁能源。当然,由于核电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核废料,直到现在尚未找到有效处理办法,将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潜在的严重威胁;所以过去人们一直是在核电不会出重大事故的前提下,“有保留地”认同核电是清洁能源!问题是,切尔诺贝利事故已然表明,核能不仅是“潜在”的破坏环境的能源,而且是“现实”的严重破坏环境,造成“重污染”的能源。福岛事故又进一步证明,过去“被”核电专家、院士群宣布为“安全”能源的核电站,其实是不安全的能源!既然这两大前提均不再成立,我们只好举行“脱冕”顶礼,给核能脱去“安全”能源的“桂冠”。 我曾和一位能源专家激烈辩论。我说,我手上有一张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污染图。其严重污染所覆盖面积,达 10000 平方公里之多!轻污染的面积,也约有 50000 平方公里。也许在座的朋友们从未见此图,请允许我在这里请大家看一下。 幸而前苏联幅员广大,人口稀疏,还能承受得起。然而,中国土地面积只有俄罗斯的 1/2 ,人口总数是俄罗斯的 10 倍,中国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区,只占国土面积的 12% 。如果一旦在中国出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其后果,就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福岛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总量并不比切尔诺贝利事故少。所幸地处海边,有可能将其中大部分排到海中,现在尚不知最终结果。 但是,那位能源专家竟然说,在核能问题上,美国中央情报局一向“误导”社会公众,明明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可中央情报局就是说“有”。这张由中央情报局提供的核事故灾难图,很难说不是误导“中国”! 只能说,中国的核电专家,能源专家们,你们的“成见”太深了! c) 分歧之三,是用什么样的“标准”判断核电站是否“安全”。“核能必须保安全”。这是人们“共识”。但是何谓核能已是“安全”,就不是共识了。 Ⅰ ) 杜祥琬院士是十分肯定现有核能的安全性的。理由是: 1 )核能是 20 世纪最伟大发现, …… 人类必然要“努力”驾驶核能,“努力”让核能成为驯服工具; 2 )全球共有 441 座已运行的核电站,总装机 3.75 亿千瓦, 30 个拥有核电国家已有 1.4 万堆年的运行运验,实践证明是“可以”做到安全的; 3 )三次重大核事故提供了丰富经验教训,表明核事故是“可分析的”,“可认识的”,“可提高的”。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杜院士所提三条理由。第一条只说必然要“努力驾驶核能”,并未说已“做到驯服核能”;第二条只说已有 1.4 万堆年运行的纪录,“可以”做到安全,但并没肯定“已经”做到安全;第三条只说“可分析”、“可认识”,“可提高”,“可总结”,“可深化”,“可改进”,未说人类现在已全面完整而清晰地认识核能安全问题的全部规律。 “可认识”不等于“已认识”。“可安全”不等于“已安全”。“可驯服”,不等于“已驯服”。判断核电技术是否安全的“标准”,是“实践”。大量上马的前提,必须是“已驯服”,“已驾驶”。不能将哲学上说客观事物的“可认识性”,和“已认识性”混为一谈! 不过我们也不能过分责难杜院士已“完全”脱离了实践标准。杜院士在讨论中国核电技术,是否“安全”时说,“我国已运行 15 台核电机组,装机 1257 万千瓦,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这既是发展的基础,也是信心根据之一。” 杜院士并没提到国际已运行了 1.4 万堆年,已出现过“三次”重大核事故,已对环境造成摧毁性质的核污染。如果以“堆年”来计算,我想中国核电的运行,最多不会超过“ 140 堆年”,也就是中国运行纪录,只不过是全世界运行堆年的 1% !以中国极有限的运行堆年,来判断中国核电已是安全,未免“言之过早”! Ⅱ ) 为什么要在这里对核电的安全标准问题,不厌其烦地和杜院士进行争论。因为这里还涉及“第二代”核电站和“第三代”核电站,“谁”更安全的问题。 在如何发展核电的问题上,存在两大争议。一是我国是否应继续奉行核电的“大跃进”。另外是发展核电的“选型”,是选“第二代”,还是选“第三代”? 现在发生的争议是:搞“第三代”核电站的人说“第二代”不安全。理由是包括“改进”后的“第二代”核电站,基本上是福岛事故那一类机型,即由电源来驱动“冷却水”;一旦电动驱动系统遭到破坏,就造成重大核事故。而“第二代”核电工作者说,所谓“第三代”核电站只不过是用“重力”,保证“冷却水”在“三天”内,使 AP1000 型核电站不致中断;一旦超出“三天”,仍然构成潜在安全危险。 2011 年在贵阳召开的核科学大型年会上,各个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纷纷说,自己设计的核电站最安全。 AP1000 说“第二代”核电站不安全。 AP1400 说 AP1000 不够安全。 AP3000 又说 AP1400 不够安全。其差别只不过所设计的“蓄水池”容量的大小! 其实,他们两家的争议,都只是“理论”标准,也就是用“可认识性”作为判断核电是否“安全”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实践”标准。 Ⅲ ) 2012 年 5 月 10 日 ,我在《中国科学报》上读 到钱绍钧院士的一段谈话,“核电安全性 完全依靠经验 ,除非有若干堆年经验的证实,否则 …… 不能代表更可靠更安全。”“核电创新技术风险很大, …… 必须从若干实验试点开始,经过若干时间实践证明之后才能推广”。他还说,“核电安全 必须 这么考虑,因为没有回转的余地”。 很同意钱绍钧院士所讲的这段话。 但是, 5 月 10 日 《中国科学报》还报导说,“福岛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很快确定了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路线”。 据我们所知,全世界仅有 4 座 AP1000 反应堆正在中国建造。发明者美国,至今尚未最后决定是否要在美国也建造 2~4 座 AP1000 型核电站。至于 AP1000 型核电站已运行的“堆年”是“零”。 “国务院”太大了!不知道是国务院哪一机构的负责人做的“确定”。你们的“很快确定”是不是太危险了! d) 核电站,尤其是大型核电站还是能源利用率极低、资源浪费率极大的能源。 最近,为了考究一下一座大型核电站究竟需用多少冷却水,结果发现,核电站不仅是高耗水的能源,还是资源利用率甚低的能源。计算的方法很简单,一个 100 万千瓦核电站运行一年,究竟会产生多少核废料?我用的是王方定院士给的数据,即年产生约 1 吨的核废料。有了这个数据后,就立刻可算出“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 8% !也就是核能中的 90% ,都转变为由冷却水吸收的热能。 现在一座 100 万千瓦超临界火力发电站的热电功率转化率为 40% ,也就是所发生的热能是电能的 1.5 倍。而核电站是所发热能是电能的 9 倍, 9 ÷ 1.5=6 。再考虑到火力发电站,会有一部分热量直接释放到大气层中,而核电站所释放的热能,最终会必定转化为由冷却水带走的热能。所以在同等运转功率的条件下,一座核电站所耗费的冷却水,至少是火力发电站的 6 倍!这不仅大量浪费了热能,还将对炎热地区,造成严重的热污染! 人类应如何使用核能,是一个待研究、待探讨的问题。 从我们来看,科学地使用核能,必须包括科学而安全地既使用核能释出的大量热能,也使用由核能转化出的电能,使核能发挥出最大效益。 e) 分歧之五,核能并不是技术已十分完整而成熟的能源。有大量研发工作,有待开展。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能源技术,不仅要看到它产生多少可用能源,还要看到它产生多少为害人类的废弃物,人类将用何种技术,花费多少代价来处理这些废弃物。 如果按上述标准来评价核能,就只能说核电技术,大型核电站技术,尚不成熟。因为,直到现在为止,尚没有找到妥善处理核废料的办法。核废料的处理,一般要包括下列环节, 1 )分离和回收; 2 )浓缩和嬗变; 3 )储存和冷却。也许有另一种选择,用火箭将核废料发射到太阳,完全离开地球! 30 年来,除分离和回收技术有所进展外,嬗变技术和研究还只是才开始着手。至于核废料储存,仅美国有一些试验库。除中国核电工作者外,没有哪个国家中的核电工作者,认同已是成熟的技术。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 …… 等国,均先后提出将地质储存库,储存到中国的沙漠地区。(注:沙漠缺水,我不知如何解决冷却水;而有水源的沙漠又怕污染沙漠中有限的地下水。)后来又转到外蒙古,希望蒙古人民共和国能接受他们的建议,均遭拒绝。如果这已是成熟的技术,为什么不放置在美国、日本或德国?! f) 分歧之六,核电站还是经济代价极高的能源技术。 中国火力发电的上网电价是 0.33 元 / 度电,中国的三峡水电上网电价是 0.25 元 / 度电。未见正式公布核电上网电价是多少!(注:一说为 0.55/ 度电,也有人说 0.60/ 度电。)去年 11 月,在贵阳召开的核科学大会上,张国宝局长说,核电的发电成本很“低”,是 0.429 元 / 度电。但是,仔细一问,这里只计算了装备、运行及原材料消耗成本。至于一套完整的核电的成本计算中,还应包括,核电“退役”费用,后处理,嬗变,填埋或销毁等所需费用,而且还应包括,出事故后的赔偿费用、事故处理费用,可能还要支付巨额保险等费用。张国宝局长的“计算”中,所谓“预留费”仅占全部费用的 10% !其实,这一预留费再增加 10 倍,也“入不敷出”! 这严重损害了后代子孙的发展能力! g) 分歧之七,核电专家们故意“视而不见”的一个事实是:核电站还是对外依存度极高的能源技术!中国是缺乏天然铀资源的国家。仅现在已建、在建的 40 座核电站,其年需求的天然铀对外依存度已高达 85% !据说,去年, 2011 年已上升到 90%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石油对外依存度是 55% 。许多能源专家纷纷批评石油“安全度”太低,但却对核能高达 85% 的依存度,“置若罔闻”! h) 分歧之八,核电站还是极易受攻击,而且后果难以消除的能源技术。 这一问题其实已在修建长江三峡时,就发生过极大争论。后来,某些人,包括军方,回答说,凡大型战争发生时,必定有先期“征兆”,可考虑在战争发生时,降低水库蓄水,避免灾害。但是,一旦发生战争,即使核电站停止发电,核电站所积累的大量核废料,仍然是恐怖分子、战争狂人,极好的攻击目标。 i) 核能还是发展路线不明确,尤其是其技术路线尚不明确的能源技术。 对这一点倒是大家有共识,只不过他们不愿大肆声张。当然,不可能所有有关发展路线的看法都一致。问题是,“搁置争议”,“不争论”,分歧也永远不会解决。 杜祥琬院士在“我国核电发展建议”中说,“关于核能长远发展的技术路线,涉及到热中子堆以后如何发展的问题。我国目前启动了实验快堆的研究,但快堆的发展战略尚不清晰,商用快堆采取何种技术路线,后处理技术如何选择,其他堆型(包括裂变 - 聚变混合能源堆、小型核反应堆、核动力堆等)前景如何 …… 这些问题,宜多作研究,多进行论证。与此相关的是,需加强与核能有关的基础性研究,如与反应堆质量和寿命有关的材料学研究,核反应堆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铀的研究等。我国未来的核能规模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它必须建立在最先进而又可靠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 很赞成杜院士的这段讲话。 其实,不仅是“热中子堆”以后的技术发展路线尚不明确。现阶段的“热中子堆”的技术路线,其实也尚不明确。在“热中子堆”技术路线上,就有钚铀循环,还是钍铀循环之争。中国的钍资源是铀资源的 4~6 倍,钍 - 铀循环带来的放射性污染只有钚 - 铀循环的 1/5 ,钍 - 铀循环做成的热中子堆,比钚 - 铀循环有更高的核燃料增殖比,完全可能用热中子堆做成接近增殖的核电站。关键是要解决如何大量生产铀 233 。 其实,中国现在选择的以铀氧化物为核燃料的快中子堆技术,也只能做到“接近增殖”,根本做不到铀利用率提升 60 倍。最近,我在 2012 年第 11 期第 11 页的《科技导报》,写了一篇短文,《铀利用率是否已做到提升 60 倍?——评〈科技导报〉推选出的 2011 年度重大技术进展》。表面上是批评《科技导报》评审重大科技进展“失实”,其实是批评核工业集团“吹牛”,而且是“吹大牛”! 现在将此文作为附件,供研讨会参考。(附件一) 在核能发展技术路线之争的问题上,更为严重的是受控热核反应之争。有相当一些人认为托克玛克不是发展方向,是注定要失败的技术路线。但另一家,激光聚变引爆氘氚小球的受控热核反应的发展路线,也遭遇重大困难!从我来看,其难点,还不仅是“技术”,还有“理论”。我是研究太阳能聚光理论的。太阳表面温度,一般公认为 5777 度。人们能否通过“聚光”,使光子大量聚集,超过黑体分布密度,达到更高的温度?朗道、栗弗席茨一书就给出过答案,不可能!热能不可能由“低温”热能的“集中”,变为“高温”。热力学第二定律,不能违背! 其微观机制,是由于光子和光子之间,仍有微弱相互作用,其散射截面,多重光子产生的截面,均不等于零!现在是激光聚爆,用激光聚能。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这一聚能,有无理论极限,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两股“相干光束”,是否也会有散射?碰撞后,是否会失去相干性?碰撞后是否会变为多个不相干的低能光子?是否真能聚集到受控热核所希望达到的温度?有可能要重新“表述”量子电动力学。用“相干态”表象,找到计算这些反应过程的截面,角分布等适用的方法。而且这还是有待解决的困难理论问题。能否在近期找出答案,尚不可知! 所以,我国决不能认为所谓核能的“三步曲”,“压水堆 → 快中子堆 →聚变堆”,已是成熟的技术路线。这里面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杜院士为核能发展下了一个“结论”,认为“地球上可控的核能发展, …… 将为人类提供可永续发展的核能”。但是,这一“结论”可靠吗?中国的能源的确应沿着杜院士指出的方向前进吗? j) 新发生的争议,中国是否应在内陆地区大建核电站。 相当一批中国核电工作者,竭力主张在中国内陆地区,也要 “大干快上”核电站。理由是,在内陆地区建设核电站,在技术上和在沿海地区建核电站,没有什么不同。另一个理由是,美国和法国,可能还有德国,均在内陆地区大量建造了核电站。 其实,中国的国情和欧洲,美国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和美国都是地震甚少的国家。我问过某些长期生活在欧洲的朋友,总计他们一生,特别是西欧,从未遇到可感觉到的地震,只听说可能在东欧出现过“小”地震。至于中国是几大板块相互碰撞的国家,是地震多发的国家,而现在正走向地震多发时期。 欧洲和美国还是风调雨顺,气候温和的国家,历史上很少出现大型灾害,(但龙卷风除外)。中国是多灾多难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最大的祸害,是“水旱黄汤”。中国还是严重缺水的国家,中国人均拥有的淡水,只占世界平均量的 1/4 。中国的《资治通鉴》,有的是“三年大旱”,“人相食”的纪载。去年,江西省彭泽地区发生大旱,连鄱阳湖都已干枯。湖南省的洞庭湖,也发生干裂。前一时期,说广西也要建大型核电站。但隔不了几天,广西出现严重干旱,许多湖泊已干裂!中国的云南省北部,已连续干旱达一年半以上,人畜吃水要靠车辆搬运,天气预报每天说,要谨防森林大火。 但是,核电站一旦启动,就“绝对”不能断水。即便停止运行,仍需不断注入冷却水,不断取出停止运行后,仍在释放的热量。而一旦断水,就会出现福岛一类重大核事故。而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出现核事故,还只能就近排放,无法向福岛事故处理那样,向大海排放。可以想见的是,必将污染涉及几亿人口生命安全的水源。 我们之所以强烈反对在内陆地区建核电站,原因就在于其灾难性的后果要比建在海边大出好多倍! 至于核电技术,建在海边和建在内陆的确没有重大差别。建在海边要求支付一笔庞大的防止海啸的费用,建在内陆可节约这笔开支。在沿海还是内陆都要支付一大笔“移民”费用;建在“内陆”的“移民”费用,就比“沿海”要节省很多。但建在内陆的严重困难,必须“万无一失”地,“确保”有源源不断地供应的,数量至少为火力发电 6 倍的冷却水。在缺水地区,“ AP1000 ”不会比电源驱动的“第二代”更安全。 k) 最近,在网上读到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王炳华董事长一个谈话,主张国家应尽快“重启”核电站。理由是“我们有技术,我们有能力,我们有强大装备制造业支撑和 13 个反应堆近三十年无任何国际原子能机构所认定的核事件发生的良好安全纪录。” 我所知道是,你们所谓“有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技术”。你们所谓“有能力”,都是从国外运行经验,运行规范,抄来或学到的“能力”。“有强大装备制造支撑”的“ 13 个核电站”,其运行时间,最多只有国际运行堆年的 1% !仅凭“ 1% ”的运行“堆年”,你们就“敢说”你们的“技术”、“能力”,已“足够”保证中国决不会出现福岛一类核事故? 其实,中国要在 2015 年建成 40 座核电站,已经是十分危险的速度。 , 即中国最近三年半的核电建设,平均每年递增 40% !你们的职工素质,你们的施工水平,真能“适应”这一发展“速度”? 最近,两位资深核能工作者,给我转来一位资深核安全工作者写给他们两位的一封信,(注:由于未征得他们同意,只好姑隐其名!)信中说: “两位老师:你们好。 读到何院士最近的大作一篇,里面的内容我大部分同意,在建核电站是 14 座不是 11 座。你们好像能够联系到何老先生,请转告他,核电建设队伍的素质很差,承包商中 90% 的人没有从事过核电站的建设。虽然我到处在做培训,但队伍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应该要求何老先生,利用他的影响力,一定要阻止内地核电站的建设, AP-1000 三代也是绝对不行的。” 这位在核安全领域的资深研究员,还提供了关于安全问题的一个定律,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说, 1 )“如果有两种或多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 必定 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2 )“凡有可能搞错的地方, 一定 会有人搞错,而且以最坏的方式发生在最不利的时机。” 3 )“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 一定 会出错。” 4 )“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把上述各条“一定”的“定律”总结起来,就“一定”导致一个重大的推论:“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总会发生”! 三次核电站的巨大灾难性事故,特别是福岛事故恰恰证明了墨菲定律的预见性。 到 2015 年,中国即将有 40 座标准核电站在中国大地上运行。这已是名列世界第三。王炳华等人还要在 2020 年以前,在内陆再建 30 座核电站,超过世界第二的法国! 这里再一次将“墨菲定律”的“警告”, “ 不管发生事故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总会发生 !” 特此转呈 “我国核电发展建议”座谈会。 三、中国的核能向何处去? 这是中国核能的未来,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建议中国的能源领导部门,大力发扬学术民主,虚心征集各种意见,为科学发展核能做出正确决策。 这里向“座谈会”汇报的一个“史实”是:所谓“三步曲”技术路线确定,其实是钱三强教授,在 1958 年,领导原子能研究所的全所人员,大鸣、大放、大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例如,“快中子增殖堆”的研发,就出自戴传曾院士的建议;“受控热核反应”的开拓,就出自王承书院士的倡议和李整武院士的支持。只不过后来因工作需要,王承书被请去做同位素分离。另一个“史实”是,现在大学认同的“嬗变”,其实是朱润生研究员,当时是“实习”研究员,在鸣放会上,提出的一个畅想。当时还迎来一片“嘘声”,因为不知如何“制造”出“嬗变”所需大量中子。 中国核能当然也要贯彻执行“稳中求进”。如何“稳”,又如何“进”?我的建议是: 1 )立即停止核电的“大跃进”。中国的大型核电站,完全可以在“已建、在建” 40 座核电站基础上,冷静地观察一段时期,很可能至少是 30 年。中国的核电部门至少必须积累运行了 1400 堆年的经验,才有资格真正谈论中国的技术是否足够安全、经济。中国的能源部门,正积极倡导为一次能源设定“天花板”。我认为,首先应为中国的核电站,设“天花板”。 2 )核能将如何“进”? 在近期的发展方向上,我赞成将核能转向应用于大型海洋船舶,大型作战舰艇。这是当代军事技术的需要;也是节约石油,保证石油安全的需要。 可能在海洋行驶的船舶舰艇所需核动力的功率较小,在研发上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大体上也就是 1 万千瓦到 10 万千瓦的功率。但大型核航母却需要 120 万千瓦的大型核动力。转向船舶动力的优点是,所需天然铀资源仅为建造大型核电站的 1/10 , 1/20 。即使石油通道“被”切断,中国已拥有的天然铀资源,也完全可保证应对一次世界性的战争。估计未来的世界性战争,很可能首先是海洋上的防御性的战争。 在海洋上试运行核动力,也更有利于积累如何保证核电安全运行的经验。 此外,我还赞成研发小型核供热堆,或小型核热电两用供热堆,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城市建筑节能问题。这类小型热中子堆的安全性能,要比大量核电站安全得多,出了事故,处理起来,也容易得多。当然,首先是在东北,在哈尔滨等“超冷”又有充沛水源地区,试点推广使用这一新技术。 3 )在研发工作上,我赞成大力转向钍、铀循环的研发。包括用“ ADS+ 金属钍铀 + 铅铋合金冷却 + 铍或重水慢化 + 氧化钍小球”的体系,大量生产铀 233 ;用钍铀循环为高温气冷的燃料,或其它能做到核燃料接近增殖的热中子堆。钍、铀循环的分离、后处理等。 我不赞成用“地质储存库”来储存核废料,世界上没有哪一位专家、学者,敢保证 10 万年内不致泄漏!欧阳自远院士告诉我,不会有任何一位地质学家敢保证这种地质储存库可安全储存 100 年! 我更赞成研究“高效”火箭,将核废料送到太阳。太阳的引力半径太大了,比地球、月球要大出几万倍;一经超越地球引力半径范围,就必然堕入太阳。由于钍铀循环的放射性总量,只有钚铀循环的 1/5 ;所以,发射火箭的费用,也只有钚铀循环的 1/5 。 4 )我不反对现在已部署的“快堆”、“聚变堆”的研究。即使达不到预定的研发目的,为解决达到预定目的所需各种技术,总会有用。——但如果一旦发现某种“堆型”会出现原则性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当然就应转向另类技术。不能“自欺欺人”地搞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更不能向社会公众、向国家领导部门“吹牛”。 当然,我赞成探索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的其它有效途径。 我还反对研发所谓“聚变、裂变”式的“混合堆”。研发受控热控反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清洁能源,“混合堆”却是十分“肮脏”的能源。这和发展受控热核反应的“目的”,背道而驰。完全是因为“受控”热核专家,没有本领做出“高增益比”的热核电站,因而想用“裂变”技术,“缓解”受控热核电站的困难!王淦昌院士就批评“混合堆”是“伪科学”。 5 )为将来使用核能,我赞成中国应大力推行能源储备政策,首先是大力收购,储备天然铀、天然钍。应该动用庞大外汇储备到国际市场上,购买这些能源。 6 )当然,如果核能只能在“多做研究、多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缓慢发展,中国将如何填补能源的空缺? 我的回答是:用“太阳能 + 风能 + 水能 + 生物质能 + 天然气 + 抽水储能 + 天然气调峰电站”等综合清洁能源,弥补核电的缺失。首先是应对用电高峰期所需的“峰电”的缺失。 7 )我十分赞成中国的能源领导部门,应就能源的发展路线问题,核能的发展路线,在中国的报刊、杂志、专门学术刊物上,包括中国工程院办的《工程研究》进行大讨论。我的发言,算是“聊备一格”。 四、简单结论 a) 请务必将这一发言转呈温家宝总理、张德江副总理,也许还应加上李克强副总理,“ 绝对 ”不能批准那些未经总理“正式”批准,实际已“上马”的核电站,包括国家环保部以“可以开展前期工作”为名,而“擅自”核准“上马”的那些核电站。 b) 原因是:第一,这是为数不小的“数量”,仅江西彭泽核电站就有 6 座,湖南桃花江也有 6 座 …… 。 2 )都在内陆地区,也从未认真查阅过历史上记载的水旱灾害纪录,而且很可能记载不全,要“大大地”加上保险系数。 3 )都是采用未经“堆年”考验过的 AP1000 型的核电技术。 c) 现在已是世界三大强国,美国、前苏联、日本,各自轮流犯一次巨大的错误。下一次,可能就要轮到法国或中国。(何注:这是因为犯过错误的国家,纷纷接受教训,认识到 人类在掌控核能安全技术问题上,尚不成熟 。所以,美国和前苏联,在出现重大事故后,纷纷采取暂停发展、慎重观察的方针,希望由别的国家接替其技术,他们可以“冷静观察”。日本是属于“上当受骗”之列。现在是日本又出一次重大事故,所以,日本就全面停止了核电建设。法国是“自以为”已是掌握核技术的国家,但对快中子堆研发仍采取慎重态度,原因是快中堆投入过大,安全性甚差,所以停止了凤凰堆。中国核电人士却解释为由于法国绿党的反对,所以停了凤凰堆。其实,法国绿党势力极小,在法国政坛几乎毫无作用。萨科齐主张发展核能,奥朗德却持慎重态度。原因是法国对核电站依赖极大,“船大难以掉头”。)但是,中国是依赖性极小的国家。可是中国领导机构,仍情有独钟地大力发展核电! 中国已建、在建的核电站,约有 40 座。如果运行 100 年,其运行的“堆年”就是 4000 堆年。按世界纪录, 1.4 万堆年已出现了“三次”大事故,平均每 4700 堆年会出现一次大事故。所以, 40 座大型核电站,很可能在 120 年内出现一次大事故。如果中国由 40 座上升到 70 座,那么很可能在 70 年内,就出现大事故。中国的核电技术都是从国外搬来的技术,有些小小改进,却“吹”得好得不得了。所谓更安全的“第三代”技术,只能说在技术层面上有某些改进,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且未经“堆年”证实。中国核电职工素质远比国外低,管理者的科技水平就更低,简直不知道当代核电技术、核安全技术的发展形势!更需要反映的是,这些管理者充满了“骄躁二气”“虚报成就”的恶劣作风。虚报“快中子堆”研发的成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参看附件)。所以,很可能在未来的 70 年中的前 35 年,就出现大事故! 一旦出现重大核事故,就不仅是 4000 亿,也许是 7000 亿核电投资化为乌有,其直接经济损失,很可能高达 5 万亿人民币!而且还要祸延子孙万代! 中国决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发展利益,看不见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这太危险了! 附件:铀利用率是否已做到提升 60 倍?——评《科技导报》推选出的 2011 年度重大技术进展。 附件: 铀利用率是否已做到提升 60 倍?—— 评 2011 年度推选出的重大技术进展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何祚庥 今天看到 2012 年 3 月号的《科技导报》 19 页,刊登的“ 2011 年度中国重大技术进展”的推选结果。第一项是“ 2.1 核能技术取得突破——铀利用率提升 60 倍”: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研究人员经过 24 年的研究,经过反复实验,在核研究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突破了全套技术体系,研发了动力堆 / 乏燃料 / 后处理技术,实现了核动力堆中燃烧后的核燃料的铀、钚材料回收。如果能将钚在动力堆上实现循环利用,将意味着在现有核电规模下,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料从大约只能使用 50~70 年,变成足够能用上 3000 年,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够形成核燃料循环利用的国家。” “核电站发电,是通过核燃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裂变反应,放出能量。在当今核电技术条件下,核燃料一般燃烧 3%~4% 就不能维持额定功率。快中子反应堆属于全球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的应用,与目前运行及正在建设的第二、第三代核电站相比,形成的核燃料闭合式循环可使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至 60% 以上(现有核电站只有 1% ,也就是提升了 60 倍)。” 从上述报导:可看出这一重大技术有两项“突破”: 1 )突破“全套”技术体系; 2 )已突破的“全套”技术中,有一套是“研发了动力堆 / 乏燃料 / 后处理技术,突现了铀、钚材料回收”。——这“意味着在现有核电规模下,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以大约只能使用 50~70 年,变成了足够使用 3000 年”。 很遗憾!这一“推选”相当大地“夸大”了中国核工业集团所取得成就! 如果这一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技术的“突破”,确实能将“铀资源从只能使用 50~70 年,变成了足够使用 3000 年”,那么这一技术突破的“全套”,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1 )所掌握快中子“增殖”堆发电技术,不仅能发电,还要有较高的钚 239 的“增殖比”,一般公认是 1.6 。很抱歉,未见正式公布已实现的增殖比是多少!但目前中国研发中的氧化物快中子堆,其理论上的增殖比,最多不会超过 1.2 。 2 )所掌握的“动力堆 / 乏燃料 / 后处理技术”,应有较高的钚 239 回收率。很遗憾,也未见正式公布钚 239 的“收率”是多少。据所知,现在“掌握”是较为落后的技术。很可能,这一回收率仅约为 ≤ 0.8 。 3 )在“全套”技术中,还缺少了重要的一“套”。如何将提炼出的钚 239 ,铀 238 ,进一步制成可用于快堆的 MOX 燃料。一个关键数据是,从提炼出的钚 239 ,铀 238 ,制成 MOX 燃料的“成功率”是多少?已知情况是:未见其宣布成功,更不知成功率是多少! 如果确实实现快中子发电装置的核燃料的“增殖”,真正做到“铀资源利用率扩大 60 倍”,就必须有 增殖比 · 回收率 ·成功率≥ 1 。 ( 1 ) 现在已知的数据是, (增殖比≤ 1.2 )·(回收率≤ 0.8 )·(成功必定小于 100% ) 0.96 。 ( 2 ) 这并不是什么技术秘密!我国正在研发中的快中子增殖发电技术,其实是“做不到”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的“增殖”的。 中国工程院撰写的《中国能源中长期( 2030 、 2050 )发展战略研究,核能卷》的第 221 页,在建议未来将实施的“重大工程”中,已明确写上,“ 2035 年前后建成第一个接近增殖的快中子堆核能系统,实现快中子堆核燃料循环闭合和核燃料的接近增殖。”——请注意:所谓接近增殖,也就是不能增殖。但这一被“推选”出的“重大技术进展”说,“将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够形成核燃料循环利用的国家”?! 由于这一 2011 年度的“推选”是《科学导报》编辑部和合作单位主导的评选区活动,而现在又需要消除社会公众因此产生的错觉,所以就撰写了这篇短文。 承负责此项工作的编辑部同志告诉我,这一“重大技术进展的遴选,其实是有根据的。”大约在 2011 年 1 月,先后有三家“大型”媒体,而且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均做了类似报导!为杜绝今后再出现类似“失误”。我也很愿意借 贵刊一角之地,请公布这些网站的姓名、地址: 1 .科学网发布的“中国核能技术取得突破 铀利用率提升 60 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242281.shtm ) 2 .中国网络电视台发布的视频 “ 中国核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乏燃料回收 铀利用率提升 60 倍 ” ( http://news.cntv.cn/china/20110103/101153.shtml ) 3 .凤凰卫视发布的视频 “ 中国核能技术取得突破 铀利用率提升 60 倍 ” ( http://v.ifeng.com/news/china/201101/917931b6-8c95-4532-8c82-7dc1f3c10e6c.shtml ) 愿这些网站、电视台共同引以为戒!
3177 次阅读|1 个评论
SCI and SCIENCE---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SCI
热度 22 llei66 2012-6-29 08:47
SCI and SCIENCE ---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 SCI 摘要:当 SCI ( = Stupid Chinese Idea )在中国横行时,本来可持续演化的 science 就被终结( SCIENCE = Stupid Chinese Idea Ends its Naturally Continuable Evolution ) 最近几年,科学网时而出现关于 SCI 的讨论。其中有人认为 SCI 是有益的,有人认为是有害的。比如说,有人说 SCI 谋财害命(孙滔,彭颢舒,“清算” SCI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7/221254.shtm );有人说, SCI 实在是害了国家(饶毅,急功近利和 SCI 害中国的一例:中国科学投资迄今主要刺激外国经济,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579077 ),也可能害了个人(饶毅,提醒年轻人:何时 SCI 害你?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9758 ),为了制造 SCI ,花了大量纳税人的钱,结果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无益(蒋高明,八股文与 SCI 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75do=blogid=275921 )。 作者认为,作为科学研究的成果,发表论文天经地义,不能含糊。但是,将发表论文数作为考核一个人的学术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那就是彻头彻尾的愚蠢的中国观念( Stupid Chinese Idea )。我相信,如果任由此种 SCI 在中国横行,本来可持续演化的科学将被愚蠢的中国人观念终结( SCIENCE = Stupid Chinese Idea Ends Naturally Continuable Evolution of science )!因为,适应或破坏规则是一直是中国人的长项:适应者可以在现有体制下步步高升,光环耀眼;破坏者则被称为反潮流者、改革家和革命者,也可以平步青云,成为一些处于云端的人或神的掌上明珠。 此 SCI 为何不是彼 SCI ?饶毅有言十分到位:“只有偷懒、或者不懂装懂的人,才用 SCI 来评价人。”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239758 ) 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管理者队伍中,偷懒的人太多。你想想,总共就干那么两届,不过 10 年,有必要想那么多,费那么多精力吗?因此,只要把事情抹平糊过,才没有哪个领导者费那个劲呢。 SCI 是洋玩意儿,是科学的,很多人也乐意被糊,因此在中国就成了 Stupid Chinese Idea 。 地球上的科学人都知道, SCI 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创立的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正如其创始人 Eugene Garfield 博士所说:“到今天 SCI 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而评估科技研究成果只是 SCI 的衍生功能之一。” Garfield 博士也许还要说,如果使用 SCI 的评价功能,您需要知道 SCI 的分数是怎样计算的,因此应该怎样对待。 让 SCI 回归本来面目吧!千万不能让 SCIENCE 变成 Stupid Chinese Idea Ends Naturally Continuable Evolution of science !
12328 次阅读|41 个评论
中医该如何发展?
热度 3 huaxia2011 2012-6-15 17:20
所谓“科学发展中医”,就是要用现代的、未来的科学思想、技术,来不断发展中医,丰富中医学术内涵。现代科学思想与技术,当然包括西医学的方法与技术,但是又不限于西医的思想与技术。因为,尽管西医吸收现代科学知识比较容易,在近现代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它应用的主要是还原论指导下的实证技术,只代表着科学的一个分支,远远不是整个现代科学在人体领域里的全部运用。 比如,借助于宇宙学的天体研究,我知道了地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星球,人类和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是“很侥幸”地诞生和生存着的,地球离太阳远一点、近一点,都不会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球,而将是一个令人恐怖的地球。在这个意义上说,地球的生态是十分脆弱的。中医学所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远比西医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深刻。中医学所强调的“六气”与“六淫”之间的转化,在人体发病与否之中的重要作用,中医也远比西医认识深刻得多。 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使我们看到了“化学纯”、“分析纯”的化学物质,都是不纯的“混合物”,纯粹的“单质”只是一个“理论观念”,西医学远没有达到当代化学要求的“纯净度”。许多化验指标都是一个大致的范围,离着精确测定的要求相当遥远。比如,人的体重单位用的依然是秦始皇时期的度量衡的精确度,物理学上的毫克、微克、毫微克都因为太精细,而无法在医学领域应用,更不用说量子、夸克了。 再比如,对于细胞的研究,就已经否定了器官解剖的系统划分,肺除了具有呼吸功能之外,它还对于免疫、循环、内分泌、代谢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最作用,胃肠、心脏的内分泌功能,肾脏的非泌尿功能等等,都不是器官解剖所能解释的,都跨越了“以结构求功能”的基本法则。 再细致地划分下去,除了生殖细胞之外,所有的细胞都带着一样的基因。基因是多形态的,影响其功能的因素很多,牵涉到一系列的微观大分子、小分子物质,不太可能用结构决定功能的方法进行研究。 能量与物质之间的转化,不同物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不同层次系统的区别,形体与精神的关系,生理、病理状态的精神调节,都难于用还原论的方法进行说明。 有鉴于此,“科学发展中医”的说法是正确的,信息论、控制论、黑箱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论、复杂性科学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中医的科学性,模糊数学、虚拟方法论等,也可以为中医发展提供线索。 对比“科学发展中医”,我反对“中医现代化”的提法,中医的很多理念都是超越现代的, 过去有一个提法叫做“四诊客观化”研究,实际上是希望四诊仪器化。但是“四诊客观化”的提法,本身就把中医传统的四诊定义为“非客观”的了。难道中医的四诊是“主观”的吗?其实四诊本来是客观的,无非是精确度不如仪器更精确而已。不精确并不代表不客观。“现代化”所指不明,容易使人们陷入误区。 有很多学者的误区就是,认为西医是现代医学,而中医是传统的、非现代的,“中医现代化”就意味着“中医西医化”。其实,在中医所走的道路上,西医是很难介入的,因为中医在脏器解剖的基础上,走向了“虚拟化”的研究道路,建立的是一整套关系模型,因此,中医所说的“脾”是西医“无法切除的脾”,是西医即使切除之后,中医认为依然还存在的脾。 这是中医与西医在思想方法上的区别所致,是研究方法不同导致的必然结果,不是谁落后、谁先进的问题。 世界需要精细、实证的研究方法,也需要模糊、虚拟的研究方法。而且,模糊虚拟比精细实证更符合世界本来面目,也更多地被人们所利用。比如,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可以使用原代码写程序,也可以在更高级的“程序平台上”操作,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不同的平台上,也就是在一个虚拟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而不是用原代码操作。我们每天对于外部世界了解信息,使用的识别方法就是模糊识别,而不是精细测量。我们常说的高矮、胖瘦、黑白、年岁都不是精确的概念,我们说的冷热、干湿、健康、病态都是模糊概念。 有时候,不同的模糊概念“集合起来”,形成“模糊集合”,就可以表述一个准确的、甚至是精确的事物。《伤寒论》里许多描述,都符合模糊数学的要求。比如,发热在古人那里由于无法测量,一定是一个模糊概念。但是,在发热的基础之上,再加上患者自我感觉的恶寒,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为“病在表”。假如只有发热,而没有恶寒,或者再加上“反恶热”,就等于“里证”。如果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就是“半在表半在里证”。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虽然属于表证,但是根据是否有汗出,可以得出是使用麻黄汤,还是使用桂枝汤的准确结论。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古人的思维完全符合模糊数学的“模糊识别”,是高等数学所要解决的事情,而不是加减乘除的低等数学所讨论的范畴。 总而言之,“科学发展中医”,就是要用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思想、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知识,按照中医本身的规律发展中医,
547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科学发展铸造“中国利剑”——记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
whyhoo 2012-6-10 12:43
有一支部队那么神秘:常年驰骋于高原戈壁、崇山密林,踪迹飘忽难觅。 有一支部队那么年轻:组建仅仅19年,却走出了19位导弹旅长,为全军输送了700余名常规导弹优秀人才,成为培育第二炮兵常规导弹人才的摇篮。 有一支部队那么辉煌:是第二炮兵首个“百发百中旅”,首个“一等功旅”,3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这支部队,就是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今年4月,他们仗剑出征,成功发射第114枚导弹,再次昭告世人——我战略导弹部队剑随令出、迅即能战! “中国利剑”,威名赫赫。追根溯源,砺剑之功归于科学发展之道! 秉承科学理念,砥砺“大国剑锋”—— 雷霆震寰宇,百次刺苍穹 2010年,苍茫戈壁,长剑列阵。 “点火!”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枚乳白色导弹呼啸而起。靶场传来捷报: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这是“常规导弹第一旅”发射的第100枚导弹,我战略导弹部队首个“百发百中旅”宣告诞生! 100次浴火飞天,100声惊天巨响,这看似相同的壮美弹道背后,是“常规导弹第一旅”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中一次次凤凰涅槃。 从零起步,到“百发百中”,他们仅仅用了17年—— 1993年春天,一面崭新的“八一”军旗,在大山深处冉冉升起。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作出重要决定:第二炮兵组建第一支常规导弹旅。 这一年,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惊涛拍岸;这一年,“战斧”巡航导弹的呼啸声回荡在海湾上空……11位二三十岁的青年军官,拎着背包,用4根圆木和松枝、映山红搭起一座中国常规导弹部队的“创业门”。 当时,除了一腔热血,他们一穷二白:导弹装备没有到位,无技术资料,无操作规程;营区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他们在纸箱上画导弹操作面板,拉草绳当电缆模拟电路图,拿竹竿标定发射车的长宽,用板凳代替发射号位…… 这一切,就是日后大国长剑威震八方的坐标原点。悄然无声中,他们创造出了不可思议的速度——组建7个月后,便完成了我国自行研制的常规导弹首次实弹发射试验;时隔不到两年,又向东海公海海域发射6枚导弹,一举震惊世界。 一次点火,就意味着一次跨越。该旅创造了第二炮兵战斗力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 组建当年,形成发射能力;组建次年,形成作战能力;组建第3年,执行应急任务;组建第4年,荣立集体一等功;组建第6年,跨入全军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行列…… 雷霆震寰宇,百次刺苍穹。从第1枚到第100枚,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其间,这支部队经历了2次装备换型、5次加装改制,每一次都是硬仗。 一次发射,推进一步建设转型;一声“点火”,完成一次思想跨越。回溯该旅这些年的成长足迹,部队之所以能实现一次次“精彩转身”,是因为他们始终坚持“以使命任务为牵引,用创新实现跨越突破”的科学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进程,实现战斗力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年4月,一项重大演训任务紧急下达,该旅被委以“当主力、打头阵”重任。大战在即,一纸急令又突然而至:接收新装备,60天形成实战能力。 临阵换枪,已是兵家大忌。更何况,要在这么短时间形成战斗力。 怎么办?这支常规导弹部队,选择了“非常规”之举——邀请专家随队督训,革新模拟器材强训,嵌入最新技术巧训,争分夺秒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 “新枪”终于鸣响:他们成功发射2枚新型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 就在记者采访前一个月,“常规导弹第一旅”已经成功发射导弹114枚。 坚持科学训练,精练“大国剑法”—— 九州驭铁骑,全域展锋芒 200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长安街, 国庆60周年 大 阅兵 。 上午11时许,作为压轴巨阵,我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方队威武亮相,“常规导弹第一旅”雄踞排头。 10年前,国庆50周年,他们以同样的战斗姿态,首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十里长街,十载风云。短短10年间,这支部队在国际军事专家眼中,“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 质的飞跃,来自以科学发展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艰难跋涉。 第二炮兵是“车轮上的部队”,实现跨区机动,才能完成全域慑战。为锤炼全疆域作战本领,他们常年坚持全员全装全要素机动,从50公里到100公里、从100公里到上千公里,从平原密林到高原戈壁、从熟悉地域到陌生战场……距离越来越远、范围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 兵车所至,道路、桥梁、涵洞等交通设施的数据信息了然于胸,上百种多路开进、战术迂回等机动方案精确到点、具体到车、时限到分; 剑锋所指,传统伪装法与现代“隐身术”相得益彰,高车长剑与周边地形地貌、民用设施融为一体,剑走天疆,动之无痕。 导弹发射方式随之实现新跨越: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由“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从“一般环境下发射”转变为“全未知复杂环境下发射”…… 九州驭铁骑,全域展锋芒。在一次次仗剑出征中,“常规导弹第一旅”建成全疆域作战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率先引入导弹旅机动指挥系统,打通了旅指挥车与导弹武器信息链路;首创“双网融合”模式,实现主战与保障各种信息动态流转,各种要素无缝链接…… 那年盛夏,在南国密林、白山黑水、西北大漠,第二炮兵多支导弹旅异地同步展开对抗演练。 轮到“常规导弹第一旅”出场了。这支部队已今非昔比:指挥车内,战场态势实时呈现,卫星云图、空海情信息实时调阅,电磁频谱数据实时分析…… “点火!”“点火!”随着一道道作战指令密集下达,“常规导弹第一旅”官兵23分钟内发起4次火力突击,连续发射13枚导弹,均打出了最高精度。 注重科学育人,催生“大国剑阵”—— 显威凭良才,列阵倚精兵 那年,高原蓝天下,时任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高津,为“常规导弹第一旅”发射一营一连连长邓辉晖授旗。 少将与上尉,一个是“常规导弹第一旅”发射第1枚导弹的指挥长,另一个是发射第100枚导弹的指挥长。两人同一属相,相差24岁。 上世纪90年代初,高津和10名战友在大山深处安营扎寨,开启了中国常规导弹建设发展的序幕。 这11个人,如同11粒种子,19年来不断裂变。如今,“常规导弹第一旅”成为第二炮兵常规导弹人才摇篮,先后走出19位导弹旅长,为第二炮兵和全军输送700多名优秀人才。 发射四营三级军士长廖文龙,在测发控号手岗位干了16年。从前年开始,他开始加练“0号”——发射架指挥长所必须掌握的各项技能。廖文龙有自己的思考:一旦打起仗来,指挥长牺牲了,谁来顶替他? 一个兵的忧患意识,折射出全旅的忧患意识。从组建那天起,该旅就把超常培养人才作为加快转变的战略支点,开展“转岗”“替岗”“兼岗”训练——要求所有操作号手熟练掌握2-3个其他岗位技能。无形之中,这个旅完成了战斗力“扩容增能”——人员没增多,发射号手平时有备份、战时有替补;编制未增加,“发射班子”数量却陡增了三分之一。如今,现任旅党委成员个个懂技术、人人会指挥,营连主官100%通过岗位资格认证,技术干部80%有指挥经历。 显威凭良才,列阵倚精兵。采访期间,记者目击该旅一场独特的对抗训练——滂沱大雨中,杀声阵阵,200多名官兵在训练场上手持木枪列阵对刺;四周跑道上,发射二营和四营官兵正在进行5公里武装越野及扛圆木、背沙袋负重对抗。 这一幕,让人不禁要问:这是战略火箭兵吗?将来打仗,导弹部队有可能与敌人短兵相接、刺刀见红吗? 然而,此情此景,让一位来该旅观摩的军委首长激动不已,他情不自禁走下观礼台,一把搂住满身汗水泥浆的四营营长高学东、教导员张海英,眼里噙着泪花…… 是什么让首长如此感动?是官兵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精气神”。 那年,该旅应急出征,上级指挥机关多次临战改变命令,官兵六进六出发射阵地,人不解甲、马不卸鞍; 那次,该旅挺进中原腹地进行实战化演练,官兵连续奋战16个小时,圆满实施3个波次的模拟火力突击。整个过程,大家只吃了一顿饭…… 加强科学管理,探究“大国剑道”—— 应急如常态,平时即战时 一次普通的营区搬迁,却让人看得荡气回肠、啧啧赞叹—— 车行千里,一路按紧急拉动快速挺进,一路按实战要求设置险情。不知内情的路人,都以为这支部队正在赶赴战场。 更大的“看点”在运输车上。各种装备物资、器材用具、建筑材料全部按战斗化、模块化、综合化要求编码摆放。安营扎寨时,所有这些都是分类卸载、对号入座,就连一块砖铺在哪里也被精确定位。 天天抓战备,常年高戒备;应急如常态,平时即战时。19年砺剑,“常规导弹第一旅”这种一以贯之的“临战状态”是如何保持的? 该旅党委用了4个字作答:科学管理。 为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该旅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由概略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延伸—— 实行能级管理,从旅主官到班排长,从营区阵地、武器装备到营产营具,明确管理责任,按级逐层落实;建立系统管理模型,将管理指标量化分解为9项101条;把战备物资分配到各营,采取箱柜化、货架化、标签化管理;走出“消极保安全”管理误区,每月组织全员全装实战拉动,定期进驻作战区进行全要素实案化演练…… 采访期间,记者目睹了该旅一场导弹实装操作,环环相扣、人人相接,所有发射单元好像从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口令和动作完全相同。为使训练更贴近实战,“常规导弹第一旅”率先对发射流程、操作动作和技术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目的只有一个:把导弹操作转化为“流水线作业”,将发射号手铸造成“标准化配件”。 这样一来,号手编组模式由“以人定岗”向“以岗定人”转变,日常训练可以随机抽组发射班子,将来打仗即使发生战斗减员,他们也能迅速重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单元,再度出击。 平时底气足,战时决心大。采访中,有两件事被“常规导弹第一旅”官兵反复提及—— 去年,在一次战备演练中,总部考核组要求该旅规定时限完成2个营8台特种装备的铁路装卸载任务。谁知,他们主动请缨,自加难度,2个营所属数十台车辆全部参加。最终,仅用了不到规定时限的三分之一! 前不久,上级机关让该旅挑出两套发射班子进行实弹操作演练。没想到,他们把全旅所有的发射单元都集合起来,任由随机抽点。 搞好科学统筹,巧绘“大国剑谱”—— 运筹体系中,决胜万里外 记者采访时,“常规导弹第一旅”同时有5项重大工作“压身”——参加基地军事技术比武,执行试验发射任务,准备整旅野外驻训…… 与此同时,还有上级机关工作组蹲在旅里检查指导、调研帮带。此时,旅领导及各部门人员调整刚刚完成,正处于新老交替、任务交接阶段。 没想到,该旅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工作千头万绪,却忙而不乱;任务齐头并进,始终正规有序。 一张2012年度工作流程图揭开了其中的奥秘。记者发现,这些事项绝大多数在年初早有安排。 原来,每逢岁末年初,该旅党委都会主动申请与基地、第二炮兵机关共同研究制定年度计划,具体到每个时段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完成,事事有规划、件件有统筹。 曾几何时,“常规导弹第一旅”应急建设、超常发展,在创造战斗力生成和提升最快速度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隐忧。 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如何科学运筹,实现各方面协调发展,整体推进?通过反复论证,该旅引入“路线图设计、工程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对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模型、路径、节点、时限、目标逐个明确,严格落实。 这其中,关于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运筹,最为抢眼——他们的思路是:瞄准后天,才能打赢明天。 近年来,该旅推进互联网进营区、政工网进班排、指挥专网和办公网进各类值班室、视频会议网络覆盖各点位;建成作战指挥、军事训练、阵地综合信息和日常管理四大系统,初步实现了指挥筹划自动化、数据采集模块化、信息发布实时化、营区管理可视化…… 不仅如此,这些信息系统,还在平战转换上下足了功夫——或在设计建造时为战时预留接口,或经过技术革新完成系统野战升级,或通过野战化改造与指挥体系融合集成。 2010年,“常规导弹第一旅”担负信息化建设试点任务。旅领导拟制方案时,提出了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标准五问”:战备训练便捷了没有?发射时间缩短了没有?打击精度提高了没有?指控能力提升了没有?作战效能增强了没有? 如今,这一连串问号,得到了满意回答。 科学统筹,给战斗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那年盛夏南国,三军列阵。火箭兵走出深山,与陆航、空军航空兵、海军等军兵种部队合兵一处、打成一片。 就在记者采访时,“常规导弹第一旅”两支发射分队再次仗剑出征,扑向茫茫大漠…… 科学发展出战斗力 ■本报评论员 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是全军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面旗帜,在思想政治上非常过硬,在军事技术上非常过硬,在作风纪律上非常过硬,在遂行任务上非常过硬,是一支“随时能打仗,能打胜仗”的导弹劲旅。在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进程中,他们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贯彻到战斗力建设全过程,向科学理念要战斗力,向科学训练要战斗力,向科学育人要战斗力,向科学管理要战斗力,向科学统筹要战斗力,探索出一条实现战斗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为全军部队提供了宝贵经验。 东南沿海首次亮相,戈壁大漠挥剑扬威,长安街上威武受阅,重大任务勇站排头……组建19年来,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迈着信息化的铿锵步伐,不断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成为共和国的“拳头部队”,享誉全军的“百发百中旅”。该旅的实践启示我们:科学发展观是战斗力建设的根本遵循,只有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牵引和带动部队全面建设,实现全面发展、全面过硬。 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面对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我军要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强大力量支撑和保证,就必须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全面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使命在肩,全军各部队要以“常规导弹第一旅”为榜样,学习他们坚持靠科学发展出战斗力,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勇当转型建设的开路先锋,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原文见 http://news.mod.gov.cn/headlines/2012-06/10/content_4375750.htm
个人分类: 国防|1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
whyhoo 2012-6-4 22:50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题:从中国道路看科学发展   新华社记者 徐京跃 霍小光 华春雨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的复兴之路。   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高扬的旗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带领亿万中国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征程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今天,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发展的“考问”——时代的必然选择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革命圣地西柏坡。2002年12月,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不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书记处同志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   透过历史烟云,60多年前,毛泽东率领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这里出发,踏上进京“赶考”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新纪元。那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2年的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近1000美元,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决不能停滞。”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的讲话,有着对形势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如果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经济可以迅速起飞。但这又将是一个结构变动最为剧烈、各种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改革开放 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但另一方面,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 改革 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2003年春天,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促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4月,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概念。   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此后几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系列特大自然灾害、一些地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重大挑战接踵而至,社会变革深刻复杂。   世界用复杂的眼光看着中国会不会落入“拉美陷阱”。   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面临着重大战略抉择——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历史的长河往往在蓦然回首时,才更能体会它的恢宏气势。   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在党和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和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说。 对“发展”的引领——让发展的动力源泉不断喷涌   “中国8年来GDP预期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今年两会期间,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这一重要新闻。    政府 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而从2005年开始,这一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国外媒体说,中国此次下调经济增长目标,是为了“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发展实践不断前进,反映这种实践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深化: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2006年,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年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一改多年来部署经济时的惯用提法,将“好”字放在了“快”字之前。   “‘好’和‘快’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说,“从‘多快好省’到‘又快又好’再到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快速增长。”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替代了过去常说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王稼琼说,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一词之变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方式”无论如何转变,追求的仍是速度和数量。而“发展方式”的转变,则对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进而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从“总量”到“人均”。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这说明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导向上出现重大变化,下决心从更多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转向更加重视按照人均来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中国(海南) 改革发展 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 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得到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2011年,北京以8.1%的GDP增速在全国各省区市排名中“敬陪末座”;2012年一季度,北京再次以7%的GDP增速在全国“垫底”。然而,在中国科学院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各地区GDP质量内涵报告中,北京位居榜首。   不比GDP增速,比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速”,比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磊表示,北京市已摆脱GDP崇拜,形成了新的“速度观”。   变化不仅出现在北京。在东部,上海闸北老工业区把“转型期”变成“机遇期”,实现调结构、促增长“两个轮子一起转”;在中部,安徽省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正从“汽车大省”向“汽车强省”跨越。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来自实践,又必将指导实践进一步发展。” 对“发展”的检验——让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靠山吃山不是把山真给‘吃’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广西兴安县县长阳明对记者说,“兴安县的支柱产业已经从矿粉业转变为光伏产业,并向着百亿元产业迈进。”   国际金融危机使兴安县矿粉的市场需求锐减,不少企业倒闭。兴安人转“危”为“机”,着手引进新兴产业,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兴安的发展之变,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的正是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巨变。   这是一张转变发展方式的成绩单——   2012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而2007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3380多亿元资金支持节能减排;   2011年,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投资安排150亿元;   2011年,全国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   这是一个实现统筹兼顾的进度表——   2011年,全国 城镇化 率超过50%,而2002年为39.1%,实现中国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2011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而2004年,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投入为2626.2亿元;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实际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   这是一幅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图——   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2011年,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   这是一份惠及亿万人民的民生答卷——   实施更加积极的 就业 政策。2006年至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年均超过1000万人,其中,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积极调整 收入分配 关系。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11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   加强 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国经济不仅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而且实现了新的跨越。危机发生之前的2007年,我国人均GDP为2456美元,2011年则已跃过5000美元大关,只用4年时间,就翻了一番。   “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对形势作出清醒判断,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发展,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今天的中国,像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青年,沿着走向复兴的中国道路,奔向阳光灿烂的美好明天。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xplore/explore/201206/t20120604_143619.htm
个人分类: 政治|1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计量学研究推动科学发展
xupeiyang 2012-6-4 08:58
科学计量学(Scientometrics)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被引数量)和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科学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学分支学科。 科学计量学试图通过定量方法寻找科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或准规律,并为更有效率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指导。 典型的科学计量学问题有:    (1)科学研究的生产率问题;    (2)科研资金投入的最优化;    (3)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预测学科发展趋势和确定资助重点;    (4)通过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识别科学的不同学科之间以至科学活动同技术活动之间的联系,从而为跨学科研究和理性的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5)通过科技产出指标进行科研绩效评估;    (6)描述科学活动规律和准规律的各种数学模型,如“成功导致成功”的数学模型,洛特卡定律,布拉德福定律,齐普夫-帕雷托分布,等等。    (7)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研究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问题。 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研究对象:文献为单元    (2)研究内容与方法    1)语言、词和词组的频率统计:包括自然语言主题与索引、印刷文献和电子文献;    2)作者特征:根据论文数量或其它方法决定的生产率测度    3)出版源特征:如某一学科的论文在全部学术杂志上的最显著分布;    4)引文分析:包括作者、论文、团体、杂志和国家的分布.效用评价.学科间的同被引基础测度;   5)文献失效或老化;    6)计量模型(定律):包括词(字)频率模型(如齐普夫模型)、期刊等级模型(如布拉德福模型)、倒平方模型(洛特卡定律)、老化模型、半衰期模型等。   区别:    (1)对象    文献计量学:图书、期刊及电子出版物三种正式科学或信息交流的文献。    科学计量学:文献中的科学文献以及非正式交流中的科学交流的 消息、事实、事件、实物等。    信息计量学:信息    (2)研究目的    文献计量学:图书馆学研究需要    科学计量学:科学需要 信息计量学:信息科学需要 科学计量学阅读书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6445do=blogid=309954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蒋国华教授在闭幕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下午好! 首先,祝贺大会圆满成功!这次大会非常成功,有很多代表参会,各位新老朋友齐聚一堂,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热情参与,主会场和分会场秩序都很好,会议的联络和组织做的非常好,我们要感谢他们。 SCI在中国原来一直很沮丧,国内曾对SCI颇有微词,有学者提出SCI是stupid Chinese index。在党的领导和科技部的领导下,又有新的起色。SCI收录中国的论文,1972年2篇,1978年204篇,82年1249篇,85年有4000多篇,2009年有120000多篇。这可能是大会成功的原因之一。 对会议整体情况我有几个印象。 首先是案例研究很多,特别是应用到本单位。 其次,国际化气氛非常浓厚。 最后,交流非常热烈,大家都在交流和反思,不是沮丧地批判,我们越来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我认为,目前存在着几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正如舒伯特所言,自普赖斯逝世之后,科学计量学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在座的年轻人应该接受挑战,做出成果,吸引国际目光。 第二个挑战,很多人都在做精细化的案例研究,我认为这样的研究是低层次的产品。 第三个挑战是后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全世界真正研究性大学,具有科学贡献的大小实际上两百所都不到,百分之一的大学可以用科学计量学进行排名,百分之九十九的大学主要是在用教育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排名。少数学者如山石、邱均平是在做真正纯理论研究,大部分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工作和单位做研究。我们要有自己的数据库,不能过分依赖外国的数据库。网络计量学大学排名等其他类型的排名正在向我们走来,我们应该好好对之进行研究。 最后,献给大家几段语录以共勉。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爱因斯坦认为,不是所有的可量化的东西都是重要的,也不是所有重要的东西都是可以量化的 罗索说,科学计量学指标并不是要取代专家,而是为了能够对研究工作进行观察和评论,从而使专家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形成根据更充分的意见,并在更高的信息集成水平上更具有权威性。 普赖斯曾经也说过,如果有一天外星人到地球上来,货币这一类的他看不懂,但是科学计量学的公式他一定能看得懂。 【中国科教评价网 www.nseac.com 专题文章】 科学计量学研究论文引证分析结果: 找到的结果数: 361 被引频次总计: 2706 去除自引的被引频次总计: 2368 施引文献: 1940 去除自引的施引文献: 1781 每项平均引用次数: 7.50 h-index: 27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CitationReport.do?product=WOSsearch_mode=CitationReportSID=R2aJM5lojllNFGL@Bfcpage=1cr_pqid=1viewType=summary 科学计量学研究论文计量分析结果: 作者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LEYDESDORFF L 13 3.601 % GLANZEL W 12 3.324 % HO YS 12 3.324 % GARG KC 11 3.047 % GARFIELD E 9 2.493 % KONUR O 9 2.493 % EGGHE L 8 2.216 % SCHUBERT A 7 1.939 % MENEGHINI R 6 1.662 % POURIS A 6 1.662 % 国家/地区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USA 53 14.681 % NETHERLANDS 31 8.587 % PEOPLES R CHINA 30 8.310 % INDIA 28 7.756 % BRAZIL 27 7.479 % GERMANY 26 7.202 % BELGIUM 23 6.371 % HUNGARY 23 6.371 % SPAIN 19 5.263 % TAIWAN 19 5.263 % 基金资助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DEPARTMENT OF THE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CDTI OF SPAIN 3 0.831 % CNPQ 2 0.554 % FAPESP 2 0.554 % JAMES S MCDONNELL FOUNDATION 2 0.554 % MAX PLANCK SOCIETY 2 0.554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 0.554 %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 0.554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 0.554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2 0.554 % 机构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HUNGARIAN ACAD SCI 16 4.432 % NATL INST SCI TECHNOL DEV STUDIES 13 3.601 % UNIV AMSTERDAM 13 3.601 % ASIA UNIV 11 3.047 % KATHOLIEKE UNIV LEUVEN 11 3.047 % PEKING UNIV 10 2.770 % SIRNAK UNIV 9 2.493 % HUMBOLDT UNIV 8 2.216 % INDIANA UNIV 8 2.216 % UNIV FED SAO PAULO 8 2.216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57 15.789 % 2010 40 11.080 % 2012 36 9.972 % 2009 25 6.925 % 2005 21 5.817 % 2008 21 5.817 % 2001 20 5.540 % 2000 15 4.155 % 2004 15 4.155 % 2006 15 4.155 % 2007 15 4.155 % 2002 12 3.324 % 1997 10 2.770 % 1999 10 2.770 % 2003 9 2.493 % 1996 7 1.939 % 1992 6 1.662 % 1993 6 1.662 % 1998 5 1.385 % 1984 4 1.108 % 1985 4 1.108 % 1986 2 0.554 % 1991 2 0.554 % 出版年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2011 57 15.789 % 2010 40 11.080 % 2012 36 9.972 % 2009 25 6.925 % 2005 21 5.817 % 2008 21 5.817 % 2001 20 5.540 % 2000 15 4.155 % 2004 15 4.155 % 2006 15 4.155 % 2007 15 4.155 % 2002 12 3.324 % 1997 10 2.770 % 1999 10 2.770 % 2003 9 2.493 % 1996 7 1.939 % 1992 6 1.662 % 1993 6 1.662 % 1998 5 1.385 % 1984 4 1.108 % 1985 4 1.108 % 1986 2 0.554 % 1991 2 0.554 % 学科类别 记录 计数 %,共 361 柱状图 表格中显示的数据行 所有数据行 COMPUTER SCIENCE 232 64.266 % 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 220 60.942 % SCIENCE TECHNOLOGY OTHER TOPICS 29 8.033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13 3.601 % ENGINEERING 12 3.324 % CHEMISTRY 11 3.047 % LIFE SCIENCES BIOMEDICINE OTHER TOPICS 11 3.047 %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8 2.216 % RESEARCH EXPERIMENTAL MEDICINE 8 2.216 % SOCIAL SCIENCES OTHER TOPICS 7 1.939 % ENERGY FUELS 6 1.662 % NEUROSCIENCES NEUROLOGY 6 1.662 % PHYSICS 5 1.385 % SPORT SCIENCES 5 1.385 %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4 1.108 % HISTORY PHILOSOPHY OF SCIENCE 4 1.108 % MATHEMATICS 4 1.108 %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3 0.831 % MEDICAL INFORMATICS 3 0.831 % PLANT SCIENCES 3 0.831 % PSYCHIATRY 3 0.831 % ANESTHESIOLOGY 2 0.554 % BIOCHEMISTRY MOLECULAR BIOLOGY 2 0.554 %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RDIOLOGY 2 0.554 %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 0.554 % GEOLOGY 2 0.554 % MARINE FRESHWATER BIOLOGY 2 0.554 % ONCOLOGY 2 0.554 % ORTHOPEDICS 2 0.554 % PHYSIOLOGY 2 0.554 % SURGERY 2 0.554 % ZOOLOGY 2 0.554 % http://wcs.webofknowledge.com/RA/analyze.do?APP_RETURN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2Fsummary.do%3FSID%3DR2aJM5lojllNFGL%2540Bfc%26product%3DWOS%26qid%3D1%26search_mode%3DGeneralSearchSID=R2aJM5lojllNFGL@Bfcproduct=WOSPRODUCT=WOScanRun=yesmode=AnalyzeviewType=summaryparentQid=1db_id=resultSetID=1ua_url=http%3A%2F%2Fapps.webofknowledge.commaxRecs=100000maxSave=100000HISTORY=field=SJ_%E5%AD%A6%E7%A7%91%E7%B1%BB%E5%88%AB_SubjectCategory_enmaxRows=50threshold=2sortType=Valuex=14y=5
个人分类: 科技评价|2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源潮:当好基层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的带头人
whyhoo 2012-6-2 21:59
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12年工作要点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为什么要把今年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一是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各级党委都更加重视党的建设,这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二是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召开十八大需要进一步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展示出党在基层生机勃勃的战斗力,为召开十八大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最重要的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一个村,一个社区,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有一个好书记,就能够做到组织强、发展好。江苏华西村几十年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老百姓生活幸福、安居乐业,关键是有吴仁宝这个好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一要选优配强,二要加强培训。你们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的第一批学员。对怎样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送大家几句话。   第一,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对党负责、为民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在基层,重点难点也在基层。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一定要以科学发展、造福百姓为己任,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带领党员、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走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街道和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围绕建设和谐社区想办法、做工作,不断提升为社区居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医院和机关、企业等基层单位的党组织书记,要组织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为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基层党组织书记身在基层,要心系群众,经常和群众沟通交流、直接联系,掌握社情民意,关心困难群众。   第二,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办事公道、让群众满意。基层党组织书记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工作起来遇到的困难不少。要办好事,让群众满意,必须公平公正。基层的矛盾纠纷包括一些群体性事件,很多是因为干部办事不够公道、利益分配不够公平引起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人公道,就能赢得群众信任,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一是处事要公道。一个村、一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往往与许多人是亲朋好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出于公心,一碗水端平。二是办事要公开。公开了,公道不公道群众就看得见;公开了,干部就不敢不公道。三是作风要民主。有事多同大家商量,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大家一道来把持,就能比较公道。党员、群众不理解的事包括上级交办的任务,要耐心做好工作;多数人反对的事,一定要慎重,不能强迫群众干。这些年我们在农村广泛推行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核心就是要正确发扬基层民主。   第三,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不怕吃亏、甘于奉献。在基层工作,许多事情会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一心想着为群众办好事、谋利益,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中国历史上流传的志士仁人,都不是那些发了财、当了官的人,而是那些在老百姓中有好名声的人。当基层党组织书记,要争取以自己的贡献和奉献在群众中留个好名声,这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光荣。好名声,一要问心无愧,二要大家公认。我讲要有为人民作奉献的思想境界,具体表现在:一要能吃亏。你吃了亏,大家就会敬重你;你占了便宜,大家就会对你有意见。二要心胸宽。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群众利益,要能容人容事,还要受得了委屈。三要肯牺牲。基层工作很辛苦,没有牺牲精神干不好。但只要你真心付出,有贡献、有奉献,老百姓就会记住你,党也不会忘记你。   第四,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注意学习、提升素质。现在基层的发展变化很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老百姓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不断提高。要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电”。爱学习的书记,才能审时度势、做好工作,当好老百姓的带头人。吴仁宝同志“长盛不衰”,八十多岁仍然观念很新、思想活跃、思路很宽,根本原因就是他坚持学习、与时俱进。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我们党的重要任务和鲜明特征。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做学习型书记,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坚持学习。党的干部学习首先要注重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中央的精神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要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知识,还要学习基层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文建明工作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都是基层实践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相互交流,不断提高做好工作的本领。   党中央十分重视和关心基层干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帮助基层党组织书记解决实际困难,支持他们干事创业。希望大家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创先争优、开拓进取,努力做一名让组织放心、受群众拥护的好书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2012年4月11日在与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发表时略有删节。)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zywz/201206/t20120601_161798.htm
个人分类: 政治|1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促进会章程
热度 2 neudoctor 2012-5-31 15:05
总 则 学术促进会是为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营造科技学术氛围,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研究成果向实际产品转化,而成立的学术性社团。 学术促进会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生产一线,致力于做科研与产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努力为广大学术爱好者搭建学术交流、学术资源共享的平台,努力实现科技与产业的对接。 宗旨: 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学术氛围,践行科学发展,实现科技转化。 会训: 知行合一,求实创新,团结友爱,真诚互助。 信念: 付出就有回报,诚信铸就未来。 会歌: 《付出就有回报》 会徽含义: 会徽整体呈现“X、C”,是学促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四个黄色球形团聚在一起代表学促会的成员平等团结共商会务;绿色代表学促人以构建和谐的学术氛围为己任;黄色代表阳光和积极向上;红色衬底代表在祖国的怀抱里;C形缺口和内部四通八达代表我们广泛联系外界勇于实践。 工作原则: 按制度办事,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组织照顾个人利益。 校学术促进会可以在章程范围内制定适合自己的工作手册。 第一章 组织结构 会长团: 由历届在分会长以上职位任期满一年的成员组成,qq群号为92850047。 荣誉会长: 在学术促进会会长、常委委员等职位上任期满三届,且对学促会作出突出贡献,聘为学促会荣誉会长;荣誉会长是会长团的杰出代表,代表会长团行使职权。学促会已产生姜庆伟一位荣誉会长。 名誉会长: 任期满两届的会长或其他社会贤达人士可以聘为名誉会长,指导、督促各部门的工作。名誉会长是会长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委会: 每年5-6月份由组织部组织全体大会,要求通知到所有的正式成员和永久会员,投票选举7名常委会委员,当场唱票,按照得票多少的顺序选举为常委。常委会是学促会的常设决策机构,学促会的重大决定和分歧由常委会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定。常委因故不能参加常委会会议要委托他人代行职权。连续三次无故不参加常委会会议,视为自动脱离组织,组织部组织增选常委。满足以下条件和程序方可确认为常委会委员:①会员转正满半年方有资格选为常委;②能够保证经常参加学促会活动,按时参加常委会会议;③满足投票选举的票数要求,并手写本社团宗旨、信念、会训、会徽含义等组织文化交组织部备案后,经会长团批准,组织部方可公示为常委。 会长: 会长团从常委会委员中委任一名担任会长职务。会长根据常委会决议代表学术促进会行使职权。会长对外代表学促会,对内负责协调各分会、各部门工作。会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学促会拓展发展空间,制定发展规划。会长因故不能主持工作时,由其他常委代行会长职权。 分会长: 经组织竞选演讲,或常委、会长团成员提名,由常委会投票表决产生。分会长全面负责各分会工作,按照各分会职责范围开展落实学促会的整体规划。 部长及副部长: 分会长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任免;分会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选拔任命部长和副部长。 第二章 会员 年满十八周岁的社会个人,热衷于学术交流、愿意为科技转为生产力贡献力量和智慧,均可自愿申请加入学术促进会。入会流程如下:①下载《入会申请表》,填写后发送到组织邮箱chinaapa@qq.com,并将此表打印后由组织部存档;②按时参加例会,即为预备会员,预备期为2个月;③预备期满后提出转正申请,并作转正演讲,经投票表决即为正式会员。正式会员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请表下载地址:http://1839965255.qzone.qq.com)。 学促会鼓励会员到各地按照学促会的文化制度建立分支机构或友好社团,并可资源共享。 第三章 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 为了保障学促会文化和制度的实施,并保证组织健康有序运行,特设置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在设置上与各分会同级。工作要求:①在每次全体大会上要对近期学促会各分会、各部门甚至个人在坚持发扬文化、遵守规章制度方面的情况做详细汇报,即什么活动、什么方面很好地体现出本社团的宗旨、信念、会训等,什么方面很好地执行了制度,提出表扬;以及什么地方没有很好地体现我们的文化,甚至违反了制度,指出今后需要杜绝;这些情况都要做详细的调查和报告;②对违反本社团文化和制度的任何级别的部门和个人提出弹劾报告;这两类报告经分会例会、全体大会、常委会会议、会长团等任何一个团体投票表决,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都可形成决定,一旦形成决定,立即执行,该停职的停职,该警告的通报警告。 对每次纪检委的报告情况,常委会都要投票表决,赞同票不足50%时,对纪检委的工作提出警告,连续3个月满意率不足50%,则组织另选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会长。 第四章 创业理想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这样的人才是社会的一种稀有资源。创业人生是富有魅力的,也是极富挑战性的,是智慧且勇敢的行动者的人生。 我们依托科研机构,面向企业生产一线,创办高新科技企业的重担必然地落在我们肩上。 一个人力量是微小的,我们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和相互鼓励的激情,每人付出一点点,整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结果我们就能做成大事业。 当前中国,人们求稳、怕冒险的思想仍然很重,对创业创新仍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更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依靠学促会整个平台和人脉资源。大家可以在已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基础上,寻求二次创业。逐渐摸索创业的成功模式,一旦成功,可以利用学促会的平台进行推广,学促会的成员享有最大优先权。我们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小到大逐渐发展,但绝不停滞不前。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实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共享化。 注:本章程最终解释权、修订权归会长团所有。 附 录 会歌《付出就有回报》 刘林龙 姜庆伟 词 张松 姜庆伟 曲 成于天地,立于寰宇 五湖四海,志趣相投 齐聚一堂,书山飘香 知海无涯,虽微不卑 闻百家之箴言 求真理,不吝谏 怅学海之寥廓 携窗友,以共勉 求诚立信,知行合一 收获耕耘,自强不息 海阔天空,脚踏实地 践行真知,筑梦添翼 惜兄弟之亲情 同衣同泽奋而发 遇贤方思齐身行 见愚弃而内自省 前路崎岖携手进 求科学,践发展 以科技兴邦国 享自由,促和谐 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个人分类: 规章制度|18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宗教信仰不自由的國度科學怎麼會很興盛呢?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5-28 00:20
哈哈哈,一边倒缺乏批评的环境是好的环境?明明是言论缺乏自由,思想缺乏自由的环境,还说是对科学发展有利的环境,看来你认为自由是科学发展的敌人? 天朝是世界上唯一颁布了科普法的国家。 天朝的科学主义猖獗和科学不发达不是相互矛盾的现象,而正是硬币的两面,根本的问题是同一个问题。 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科學家、學習科學的學生會支持宗教信仰不自由的政策呢? 知道中国科学发展不好的根本原因了吗?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704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胡锦涛强调:努力开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whyhoo 2012-5-23 22:39
胡锦涛在会见北京军区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时强调  坚决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  努力开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一同会见 郭伯雄徐才厚参加会见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陈辉、李宣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3日在会见北京军区第十次党代表大会代表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决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大力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努力开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一同会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中央军委委员梁光烈、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靖志远、吴胜利、许其亮参加会见。 胡锦涛听取了北京军区第十次党代会情况和工作汇报,亲切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他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代表和北京军区广大官兵致以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北京军区部队所处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十分光荣。近年来,军区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团结带领广大官兵真抓实干、锐意进取,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果,遂行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出色完成了一系列重大任务,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强调,要把坚决听党指挥、绝对忠诚可靠作为部队建设的根本常抓不懈,深入持久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引导各级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切实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提高学习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水平。要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强化官兵爱军精武的报国意志和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要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作战力量和应急处突力量建设,统筹做好综合防卫军事斗争准备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推动部队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要根据部队所处环境和部队自身特点的新变化,进一步探索科学带兵、科学管理的有效机制,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抓好各项建设,推动基层建设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确保部队安全稳定。要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积极参加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北京军区司令员房峰辉、政治委员刘福连也参加了会见。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5/23/content_2143718.htm
个人分类: 国防|1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把学习体现在科学发展中——黄丹华谈央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whyhoo 2012-5-21 10:03
日前,根据中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安排,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就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采访。5月17日,新华社播发《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推进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谈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18日,人民日报在6版刊发《把学习体现在科学发展中——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谈央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光明日报在4版刊发《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谈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济日报在3版刊发《紧扣企业发展主题 增强思想政治素质——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谈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把学习体现在科学发展中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谈央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人民日报 》( 2012年05月18日 06 版)   (记者 杜 榕)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基础工程,全面推进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国资委党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紧扣企业改革发展中心任务,有力推进了中央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的建设,促进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记者:当前,中央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黄丹华:国资委成立以来,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央企业面临着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新特点,党员和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的新变化,都给中央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新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迫切要求我们把企业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通过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把搞好中央企业作为我们的历史使命,毫不动摇、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   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实现“十二五”改革发展目标和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强大动力   记者:当前,中央企业正在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并有一系列相关的活动,请问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黄丹华:“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央企业“十二五”改革发展核心目标概括起来就是“做强做优、世界一流”。这一目标是基于中央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立足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提出来的。   今年3月份起,国资委在中央企业系统全面部署了为期2年的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其目的就是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水平、要发展,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来进一步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企业建设,引导企业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深入研究分析企业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积极应对和化解各种困难风险,努力增强谋划发展、推动发展、优化发展的本领。   紧密联系实际,紧扣发展主题,切实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是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   记者: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该抓住哪些要点?   黄丹华:近年来,各中央企业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党委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把握了以下两点:   一是联系实际,紧扣企业发展主题。各企业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作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思路、措施和能力。比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通过打造创新型领导班子、培养创新型人才、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等措施,为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是抓住根本,增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各企业紧密结合企业和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实际,从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出发,精心安排学习内容,认真组织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学习效果。比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组织开展党员宗旨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中国国电、中国三峡总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赠书促学”活动,这些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使企业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与认识,坚定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了搞好企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突出实践特色、建立长效机制是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途径   记者:下一阶段,深入推进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哪些思路和打算?   黄丹华: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中央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要更加注重思想理论建设,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下功夫,抓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这个龙头,发挥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企业党员干部思想理论素养。二要更加突出实践特色,把学习作为增强本领、推动工作的根本途径,把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破解企业改革发展难题上来,把效果真正体现到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三要更加注重组织领导,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企业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科学完备的学习制度,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对工作的督促检查,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逐步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 人民日报 》( 2012年05月18日 06 版) 原文见 http://www.sasac.gov.cn/n1180/n1566/n259730/n6971460/14499465.html
个人分类: 政治|1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谈科学精神&科学网
热度 4 fdzjkyck 2012-5-19 12:38
前几天,学院开展五四总结表彰活动,发言的领导师生代表们对五四精神做了重温,并对我们当代青年该做什么发表了看法。当时就有触动,加之,最近观看科学网博主们的思想交锋“很精彩,很紧张”,不由想到“科学精神”这类话题,希望能与各位博主交流探讨。 个人认为,科学精神的精髓在于独立、自由、客观、平等,它属于超越制度、种族、阶级、语言、地域的东西。科学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的最重要的力量,但曲折的科学发展历史却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局限。从社会看,人类社会系统更加复杂,似乎不单纯是个体矢量的叠加结果。科学对未来社会能发挥多大作用?引向何方?人类未来如何使用这把“双刃剑”?不得而知。困难之处在于科学无法回答什么叫文明,因为它属于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而且,即便它能有好的解释,也不能自我实现。说到底,人类的前途命运是人类自己决定的,到底朝哪去怎么走?不得而知;科学对于未来社会发挥的作用与终极贡献尚停留在无穷的想象阶段。 从个体看,人性中的善与恶、正与邪、无私和自私总在不断的较量。科学精神倘能发挥作用,将有助于人类自身的提升与净化。一方面,“科学精神”对于每一个人的启迪和潜在激发都是有益的,他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但科研工作者责任更大。探索和开拓未知世界领域过程中,引领或者引导总是可以担当的。另一方面,科学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科学精神也不必成为他们的枷锁。坚持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有时候失去的一些东西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打击压迫或者不被重视也不应是他们放弃科学精神的理由。可以低头被埋藏,但不可向权贵金钱屈膝谄媚;即便为生存放弃自尊为五斗米折腰是可以理解的,但内心切不要对科学精神怀疑或者绝望。人,活着还是要保留点“精神”的东西,否则与其他生物何异?如果非要预测悲观的未来,自己宁愿相信螺旋上升理论。 科学精神也是科学网的灵魂。加盟的人群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一面,所以 入门不必剔除的多么干净。同时,对于恶意侵犯或者亵渎科学的少数“抽象人”来说,也不必太客气,亮出自己的立场,有理有据,这是科学网需要坚持的内核 。另一方面,博主们也不可“自我”,倘若真心提建议,当不必以退出作为恐吓,拿出点科学的风范和精神来,独立、自由、客观、平等,参与对话和讨论。 批评家是需要的,建设者是需要的;多样性是需要的,游戏规则也是需要的。热爱它就要包容它,科学网一定不是十全十美,但肯定不至于到失望的地步。存在问题就要正视和解决,牢骚和埋怨属于正常,但“有脏水也有孩子”,便“拿来”!归隐或许省去很多烦恼,心情也干净了许多,可是不也是从此不见了滚滚尘世中的诸多平凡的美好么?杰出不一定激进,其实,科学网很多博主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他们博学、谦逊而且大度无私,不一定要求别人博文篇篇要精华有“分量”,生活是多彩的,平淡本身也是不可或缺的味道,精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对科学网、编辑以及博主、博文,难道不能宽容一点么?只要往前走吧,真谛在努力中,惟愿科学网越办越好!
个人分类: 随笔|3052 次阅读|4 个评论
飞去来器
benlion 2012-5-18 12:08
出国是为了发展或推动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回国是为了重新开始90年代的创业梦想。 大学起源于东方是儒家书院西方是修道院,故而称之象牙塔,自从17世纪建立科学范式和18世纪建立工业模式,德国形成了研究型和工业大学,美国产生了爱迪生工业实验室,二战后美国将大学转型为社会培养就业和创业人才的一种特殊型企业,将科学发展到国家实验室;因而,企业家精神成为政府组织经济发展,大学造就发明家型企业的现代社会模式。 第三次产业革命将由于第四次技术革命导致工业关键性技术突破而引发,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英国延续至德国、法国等欧洲大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德国而延续至美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可能发生于美国而延续或波及到日本、中国。 90年代提出系统遗传学等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将生命科学转换成计算机科学那样的基础与应用偶合的转化科学形态。 2009年我已经定型了研究与开发的方向,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体现为技术方法,系统遗传学是核心,系统医学和系统生物工程是应用。 另,90年代到21世纪初从国内到国外实验室我都处于系统遗传学、非孟德尔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孟德尔遗传学之间的辩论状态,经历了大规模互联网邮件和网络媒体通讯之后,才形成国际上一部分科学家的发展趋势,最后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共识。
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