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作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授和研究生的作息时间不属于996讨论的范围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4-17 09:04
教授和研究生的作息时间不属于996讨论的范围 蒋继平 2019年4月17日 最近在中国大陆引起争议的996工作制, 其实是一个针对一些企业员工的职业要求。这个要求只适合在一些特殊部门或者企业的工薪族, 对于其他行业没有任何应用的意义或者价值, 所以, 没有可行性。 我发现科学网的一些教授和研究生也加入了这个热门话题。 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具体动机, 但是, 我心里很清楚教授和研究生的作息时间不属于996讨论的范围。 首先, 教授是上课,备课, 做实验, 检查学生的作业等。 这些事务除了上课有规定时间外, 其余的都是自己的安排, 跟996工作制没有丝毫关系。 其次, 研究生还是学生, 虽然也拿一些生活费, 但是, 还不算正式雇员, 还在学习阶段, 不是工作。 研究生的所有行为, 不管是上课, 做实验, 写论文等, 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干的, 不是给导师干的。 这点有一些研究生始终没有搞明白。所以, 对于研究生来说,你愿意怎么干就这么干, 干多干少, 干得好不好, 都是与你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对导师的实际利益关系影响不大。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456 次阅读|2 个评论
【996工作制】、【996工作】、【996工作式】(附:《科学网》相关博文链接,请您补充!)
热度 2 zlyang 2019-4-15 22:45
人是不能太疲劳的,有张就要有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如同打仗,激战之后,必须有所调整,否则胜利就没有把握。 抄袭来的名家观点,请您自行查找出处!您辛苦了! 【996工作制】、【996工作】、【996工 作式 】 (附:《科学网》相关博文链接,感谢您补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平均每周劳动时间不应超过 44 小时。 【996工作制】 百度: https://baike.baidu.com/item/996%E5%B7%A5%E4%BD%9C%E5%88%B6/19940031 996工作 制是指工 作日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是一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工作制度。 【 996工作】 很多人的劳动时间,实际上超过每周60小时。 【996工作式】 很多人的劳动时间,自愿超过每周44小时。可达70小时,即连续劳动,每天10个小时。 有位教师支持【996工作式】 研究生就应该996。出不了成果,总想休息双休。 相关链接: 许培扬,2019-04-15,996讨论火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173440.html 徐耀,2019-04-15,中国人该怎么休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939-1173525.html 张艺琼,2019-04-15,996与中国的苦文化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9982-1173383.html 冯兆东,2019-04-15,996:不等于勤奋,更不等于效率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173397.html 李东风,2019-04-15,996的话题剪不断理还乱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173368.html 包存宽,2019-04-15,大家在说996。好吧,那我就说一下周六~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1173372.html 蔡宁,2019-04-15,劳动为什么会令人生厌?-从我的997人生谈起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13429-1173448.html 张海霞,2019-04-15,张海霞︱做个玩转996的007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1173446.html 魏斌年,2019-04-15,一直想过969的生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1981-1173508.html 早上九点起床,吃早茶,喝咖啡 下午六点会来,吃晚饭,跑步健身 晚上九点睡觉.... 邓飞,2019-04-15,反对996为何是一场闹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77109-1173488.html 谢力,2019-04-15,我的996那些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69170-1173395.html 吴国清,2019-04-15,如何看待9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1954-1173377.html 傅平,2019-04-15,马云刘强东们根本没资格谈9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6383-1173365.html 胡懋仁,2019-04-15,996. icu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73325.html 李明阳,2019-04-14,996工作制,对于大学教师只是一种常态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173180.html 王善勇,2019-04-14,一个教授的一天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173159.html 喻海良,2019-04-14,我不是工作狂,只是觉得有些事情忙起来不觉得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1173179.html 刘洋,2019-04-14,996背后互联网企业的转型阵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50-1173255.html 刘进平,2019-04-14,教授不要拿自己的工作去为996工作制辨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173198.html 王立新,2019-04-14,天才拼功劳,庸才拼苦劳 ---“996”之我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7313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801 次阅读|4 个评论
得民心者得天下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9-4-15 08:39
得民心者得天下 蒋继平 2019年4月15日 中国有句名言: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一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格言。可是, 现在一些中国人似乎忘了老祖宗们的忠告, 只知道攒钱, 不懂得顾及民心。 我在网上看到最近热议的996工作制。 我认为这是一种只顾企业利润, 不顾员工福利的一种有失民心的行为。 我认为这种做法可能获得短期的正面效果, 但是, 对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一定是负面的作用。 我所在的美国私人企业也深深懂得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的道理, 所以, 我们公司对员工的个人利益非常重视, 除了平等尊重每个员工的权利外, 对于员工上班的时限很宽松。对于计时工, 一张打时卡, 上下班自己插卡打时,自愿超时工作的, 公司付加班费, 因为有事需要在家照顾的, 公司一律放行。 对于拿年薪的,没有具体的上下班规定, 只要达到业绩要求就行了, 有的还可以带着孩子上班。 公司鼓励大家为公司努力尽责, 但是, 绝对不会用行政手段要求员工超过国家法定的上班时间而为公司卖命。 我估计, 要是某些企业真正地把996工作制作为一种正式的企业法规, 将来一定会有很多法律纠纷。 对此, 我提前给与一个提醒。
个人分类: 万花镜|2874 次阅读|8 个评论
科研工作不是苦力活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9-4-14 20:22
科研工作不是苦力活 蒋继平 2019年4月14日 最近在科学网看到对996工作制的热议。 一些著名教授也加入了这个讨论。 我觉得教授们趁机展示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辛劳”, 从而博取读者和研究生的同情和赞美。 对于996工作制, 虽然刘强东和马云两位在中国商界说话属于重量级的人物, 但是, 他们影响的人最多也只是他们自己公司的雇员, 对全国其他公司的运作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影响。 这是因为国家有劳动法, 这是全国的宪法, 每个人必须依法行事。 国家的劳动法是不是855?我在美国对此不是很清楚。 我觉得即使一些私企自己要求员工实行996工作制, 这个对于科技界应该没有任何影响。这是因为科研工作不是苦力活, 不是计时工。 科研工作需要的是知识, 经验, 想象力,逻辑推理的能力, 综合分析的能力。科研成果不是看你在实验室待了多长时间, 而是看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创造了什么新产品, 获得了什么新的发现。 我自己除了在读硕士和博士期间超时超负荷地, 不分昼夜, 不过周末,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外, 博士毕业后到私企做科研, 除了出差外, 我都是855工作制。 这是因为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科研设计。 科研设计需要的是知识, 经验, 想象力和灵感的综合素质。 这些不是每天在实验室多待几个小时可以获得的。 最为重要的是, 我有一儿一女需要照顾。 这个责任也是人生最大的责任。 在家照顾孩子的同时, 也可以在脑子中为科研的难题寻找思路。 所以, 科学家应该没有上班工作时间的概念,应该有的是如何多出科研成果的概念。 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绝对不是终日在实验室苦干, 耗得精疲力尽的人,而是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人, 一心在科研工作上的人。 比如说, 牛顿。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不是在实验室发现的, 是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在实验室苦干出来的, 对不对? 我的个人认知是: 一流的科研人员是既勤奋又注重工作效率的人,是看成果不是看表现的人; 二流的科研人员只看表现, 不看效率; 三流的科研人员既不看成果, 也不努力表现。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303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加多宝离职员工曝“派遣工”黑幕
shenbinti 2011-3-13 10:35
昨日,来自云浮的小伙子黄灿辉由于辞工赔偿问题,走进东莞市长安人力资源分局劳动仲裁庭。与他对簿公堂的东家,是大名鼎鼎的广东加多宝饮料食品公司(以下简称“加多宝”)。在仲裁中,黄灿辉称被逼主动辞职,要求加多宝公司返还加班费、高温补贴等各种费用合计15211.73元,而加多宝则称他系派遣劳务用工,双方并无直接的用工关系。据了解,仲裁结果将于近日公布,尽管加多宝代表不肯接受记者采访,但透过黄灿辉这一事件,加多宝以派遣劳务用工名义规避《劳动法》的“戏法”正被揭开。 业务代表一不小心变成“派遣工” 据黄灿辉介绍,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8日期间,他一直在加多宝工作,曾担任该公司粤北区清远办业务代表。与劳务派遣单位江西鹰潭博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黄灿辉发现,自己遭遇了加班费缩水、不定时工作制以及同工不同酬等不合理待遇,并被逼主动离职。 黄灿辉告诉记者,加多宝实行员工加班费一年一结。“2010年2月23日,我看完工资单后很气愤,从前年4月到2010年1月,我的全部加班工资只有512元!”黄灿辉激动地说。 加多宝粤北区人事助理告诉他,他的加班工时只有70小时。但是按入职时双方的约定,黄灿辉说,他的加班工时应该是155.5小时,加班费足足缩水了一半以上。 离职时,黄灿辉才被告知,从2009年8月1日起,公司已经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了不定时工作制,这意味着原本加班付给员工的双倍工资减为1.5倍。 昨日,加多宝代表回应称,黄灿辉离职一事属于“退工”而不是辞工,因为黄灿辉是与博胜公司签的合同,并不是加多宝的直属员工。 令黄灿辉感到十分不解的是,发布招工信息、面试等环节都由加多宝公司完成,但到签合同时,递过来的却是鹰潭博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他当时也没多想就签了。 黄灿辉说,这家公司地址在江西鹰潭市,这也导致身在广东加多宝工作、并且是广东人的他医保、社保关系都在江西鹰潭市。 有知情人士透露,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王老吉销售额比2007年翻了一倍多,导致管理层制定2009年销售计划时过度膨胀,不仅筹建新公司、大量扩招人员,人事、绩效管理也陷入混乱。而他所称的混乱,就包括了综合工时制,并大量使用编外劳务派遣工。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加多宝的销售额较2008年有所下滑,2009年10月始,有关加多宝变相裁员、克扣加班工资、强制执行特殊工时制等种种投诉接二连三,涉及北京、广东、杭州、温州、武汉、青岛、福建等各地分公司。而北京加多宝这边干脆就搞成了类似工程外包的形式,促销人员额定800元工资,因为是外包给“外包老板”,每个月都要扣掉三四百元,最终到员工手里的只剩下300多元。 变个戏法员工工资缩水 记者了解到,2009年10月,加多宝北京、杭州、武汉及广东等地的劳务纠纷突然爆发,原因是加多宝要求自该年10月1日起实行“综合工时制”。黄灿辉说,“实行综合工时制后,员工加班的双倍工资减少至1.5倍。 昨日,黄灿辉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广东加多宝2009年《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申请表》(两种工作制均可规避工作时间和工休时间的规律性),记者看到,该申请表盖有东莞市劳动局长安分局印章,但“企业工会意见”一栏为空白。另外,申请岗位中的“业务代表”人数为242人,黄灿辉说,“单是广东的业务代表保守估计都要超过1000人,表上只有242人,实在太离谱了。” 黄灿辉的代理律师管铁流认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实行特殊工时制的企业中,除高级管理人员无需审批外,其他可用特殊工时制的岗位未经批准均不能直接适用,须与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劳动者协商。 加多宝代表认为,分段实行工作制,经过劳动部门审批,并盖有劳动部门公章,此外,已经在相关的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当事人黄灿辉事先是知情的。 编外员工至少占三成 据黄灿辉及加多宝内部员工估计,公司内的编外员工中,派遣工比例高达30%—40%。在浙江加多宝温州办事处的王先生和王小姐两人的经历也十分离奇。 昨日下午,王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2007年至2008年期间,他由办事处一名月薪3400元左右的“高级代表”降职为月薪2600左右的“普通业务代表”。而王小姐则遭遇突然被公司收回“上班卡”(用于打卡机)的尴尬,无奈之下只得自动请辞。 随后,王先生和王小姐两人把浙江加多宝告上法院,后双双胜诉,并拿到了相应的赔偿。据王先生介绍,他在职时,仅温州办事处负责销售的100多人中,所谓的“派遣工”就占了30多人。 招募“派遣工”劳动法被规避 法律界人士: 法律界人士告诉记者,大量招募“派遣工”可以规避《劳动法》的许多要求。比方说,在用人及管理成本上可以省去不少费用。以黄灿辉为例,加多宝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将他招进公司,就可以在江西那边买社保,比东莞这边便宜不少,用工人数一多,数额相当巨大。 由于派遣工不属于公司直属员工,在员工福利及分红等方面,可以拒绝支付。此外,一旦员工出现工伤等情况,承担直接责任的就是劳务派遣公司,加多宝只负有间接责任。 南方日报记者 方镇彬
个人分类: 劳动法新闻|123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