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任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选举和官员的任用,考核与监督——读史偶得(10)
热度 3 cswen 2013-1-27 15:59
选举和官员的录用,考核与监督 ——读史偶得( 10 ) 温景嵩 ( 2013 年 1 月 25 — 27 日写于南开园) 吕思勉先生的第 7 章题目是“选举”。细读之下,原来吕先生此章所讲的,并不是一般人所谈论的民主选举。而是官员的录用,考核和监督问题。他说:“国家,因为要达到其目的,设立许多机关。这许多机关,都是要有人主持的。主持这些机关的人,用何法取得呢?这便是选举问题。”然后,吕先生又说道:“选举制度,在三代以前,是与世袭并存的。俞正燮《癸巳类稿》,有一篇《乡兴贤能论》,说得最好。他说:古代的选举,是限于士大夫以下的。士大夫以上则是世袭官职。”后来,由于士大夫以上的官员之腐败,到了汉朝则有察举制产生。所谓察举制,就是由高级官员,例如宰相向皇帝推荐民间的人才,给皇帝录用。这样,腐败的世袭制度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再后来,这种推荐制度,仍然暴露出种种弊端,于是才有科举制度的诞生。面向广大民间人士,通过科举考试,来录取人才,显然是一种进步,它更公正,更公平了。对此,吕先生说道:“科举制度,在取士上,是比较公平的,切实的,这是人人所承认的。为什么兴起如此之晚呢?用人的条件,第一是德。第二是才。第三才是学识。这是理论上的结果,事实上也无人怀疑。考试之所觇(音“掺”,看见,窥视之意。——温注),只是学识。这不是说才德可以不论,不过明知才徳无从考试,与其才德之无从考试,并其学识的试验而豁免之,尚不如就其学识而试验之,到底还有几分把握罢了。所以考试之制,必至唐宋之世才兴盛的。” 实际上,科举制度是始于隋朝,它是隋文帝,和隋炀帝所创立的。这个制度,显然比察举制更先进,更公平,更公正,所以它才延续使用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此时,一个更加先进的,西方学校培养人才的制度,随着西方列强打破了中国的大门,它也随之而入,一举取代了我国沿用了千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当然,仅凭考试之法来取士,也有其短处。此点吕先生也已在本章中指出,他说道:“选举之法,无论如何严密,总不过慎之于任用之初。(一)人之究竟有德行才识与否,有时非试之以事不能知。(二)亦且不能保证其终生不变节。(三)又监督严密,小人亦可为善;监督松弛,中人不免为非。所以考课之法(是指考察之意——温注),实较选举更为重要。”因此历代都辅之以考察。“如明代,京官 6 年一考察,谓之京察。外官 3 年一考察,谓之外察。清朝均 3 年一行。考察有一定项目,如清朝文官,以守,才,政,年为四格。武官又别有字样,按格分为三等。又文武官均以不谨,罢软,浮躁,才力不及,年老,有疾为六法。犯此六法者,皆各有处分。” 吕思勉先生在本章中所讲述的种种问题十分重要,又十分现实。的确,治国先治吏,吏治不治,则国将不安。这话讲得很好,特别是现在。鉴于目前腐败问题的严重,十八大已经给全党敲响了警钟。十八大报告指出,如果不把反腐败工作搞好,就会导致亡党亡国的严重后果。对此,新任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闭幕式上的就职演说中,已经表示出他的反腐治吏决心。他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又说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因此就要从严治党。”在十八大闭幕后,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马上做出决定,要求制止严重脱离群众之腐朽作风。公布了相应的八条有关之重要规定。随后,习近平在他南巡广东,和深入河北深山贫困农村,慰问困难群众时,更是以身作则做出了表率。在两个月里,他已经六次谈到了反腐问题;两次参加了中央纪委举行的全会。在这些会议上,他多次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求“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并且说道,反腐一定要把“老虎和苍蝇一起打。”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新中央成立才近两个多月,就已经有众多的贪官纷纷落马。其中还包括一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此人是刚被选入新的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委副书记,四川省代省长,李春城。中央纪委并做出决定,要开始抽样审查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是否属实问题。几年前,中央曾经做出上述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的决定,但是相关资料不对社会公开,审查机制也不到位。现在则不同,中央要动真格的了。对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这是建立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的前奏。据凤凰台电视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省委已经决定要先走一步。他们的决定是,要在该省进行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的试点。 我们衷心祝愿,广东能够顺利地实施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再进一步,我们更希望广东的反腐经验,能够在全国发挥它的影响力,使全国的反腐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则反腐工作可望获得圆满成功,国家必定会更加繁荣兴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必定会早日实现。
个人分类: 温景嵩文库|1614 次阅读|2 个评论
“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liuyuping 2008-11-25 08:34
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四川地震中有头猪,废墟中坚持 36 天不倒。 博物馆称其为 朱坚强 四川简阳有座 危桥 , 380 公斤 炸药放不倒。 媒体称其为 桥坚强 某些地方有些 官 ,出了问题后 带病任用、提拔 , 官 位不倒。 姑且称其为 官 坚强 11 月 20 日 ,铁岭电视台于晚间播报的 铁岭新闻 , 报道了网民所称的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 出任沈 ( 阳 ) 铁 ( 岭 ) 城际轨道 ( 轻轨 ) 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一职 。 该消息引发各大网站上网民的热议,有人干脆猜测说:张志国后台很硬,水很深! ( http://news.sohu.com/20081124/n260803619.shtml ) 11 月 24 日 ,有关方面专门就此公告: 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权限,张志国同志的工作安排应由市委常委会决定。迄今为止,中共铁岭市委常委会并未就张志国同志重新工作安排问题开会研究,更未对其重新工作安排作出任何决定。 ( http://news.sohu.com/20081124/n260817286.shtml ) 难道是铁岭电视台出现了什么低级错误? 在此之前,因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临汾市尧都区原副区长段春霞,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还不到一年,就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于今年 3 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以及去年在 彭水诗案 中被免职的县委书记蓝庆华,又于去年年底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等不少案例,都引起了舆论的质疑和民众的公愤。 人难免会犯错误,领导干部因犯错误丢了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只要他痛改前非,就是好同志,还可以继续施展才华.这合情合理合法,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因故落马的官员,居然能悄无声息地、暗渡陈仓般东山再起了,显然与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的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才可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的规定相违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问题官员的复出,如果不严格遵守有关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能保证程序的透明与公正,维护法制的尊严,保障人民群众的四权,那么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必然会遭到民众的质疑。 带病任用、提拔 的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刘玉平 2008-11-25 00:51
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四川地震中有头猪,废墟中坚持 36 天不倒。 博物馆称其为 朱坚强 四川简阳有座 危桥 , 380 公斤 炸药放不倒。 媒体称其为 桥坚强 某些地方有些 官 ,出了问题后 带病任用、提拔 , 官 位不倒。 姑且称其为 官 坚强 11 月 20 日 ,铁岭电视台于晚间播报的 铁岭新闻 , 报道了网民所称的最牛县委书记张志国, 出任沈 ( 阳 ) 铁 ( 岭 ) 城际轨道 ( 轻轨 ) 交通工程办公室副总指挥一职 。 该消息引发各大网站上网民的热议,有人干脆猜测说:张志国后台很硬,水很深! ( http://news.sohu.com/20081124/n260803619.shtml ) 11 月 24 日 ,有关方面专门就此公告: 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权限,张志国同志的工作安排应由市委常委会决定。迄今为止,中共铁岭市委常委会并未就张志国同志重新工作安排问题开会研究,更未对其重新工作安排作出任何决定。 ( http://news.sohu.com/20081124/n260817286.shtml ) 难道是铁岭电视台出现了什么低级错误? 在此之前,因对黑砖窑事件负有领导责任的临汾市尧都区原副区长段春霞,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撤销行政职务处分还不到一年,就在未经公示的情况下,于今年 3 月被尧都区任命为区长助理;以及去年在 彭水诗案 中被免职的县委书记蓝庆华,又于去年年底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等不少案例,都引起了舆论的质疑和民众的公愤。 人难免会犯错误,领导干部因犯错误丢了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只要他痛改前非,就是好同志,还可以继续施展才华.这合情合理合法,也会得到公众的理解。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一些因故落马的官员,居然能悄无声息地、暗渡陈仓般东山再起了,显然与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的 引咎辞职、责令辞职、降职的干部,在新的岗位工作一年以上,实绩突出,才可重新担任或者提拔担任领导职务 的规定相违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问题官员的复出,如果不严格遵守有关的法规制度,如果不能保证程序的透明与公正,维护法制的尊严,保障人民群众的四权,那么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必然会遭到民众的质疑。 带病任用、提拔 的官坚强,还是少些好!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05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