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青蒿素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看如何突破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瓶颈之一
热度 3 leimao 2015-11-3 09:52
从青蒿素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看如何突破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瓶颈之一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贝尔奖评委会将 2015 年生理或医学奖授予青蒿素发现,实现了诺贝尔奖历史上几个零的突破。一是第一次将该奖项授予药学领域,二是第一次将该奖项授予中国科学家在本土完成的科研成果,三是第一次将该奖项授予了基于中国传统中医药资源的发现。 青蒿素发现获诺贝尔奖为中国科技界带来了这样一个信息, 科学研究需要的不是张扬的夸夸其谈和吸人眼球的操作,科学研究需要的是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辛勤耕耘。在此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努力来突破抑制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瓶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引入前不久一直在热议的几个话题。一是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西药这个概念在扩展,需要进一步探讨)?二是中医是不是科学 ? 三是中医毁于中药?准确回答这几个问题是找到突破中医药研究发展瓶颈的关键, 同时也是中医药如何现代化的这一问题的答案所在。本文先以“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为引言,做一解析。后续两篇将从 “中医是不是科学 ?” 和 “中医毁于中药?”切入进一步就中医药研究、发展如何突破瓶颈做一阐述。 一.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从药物学定义看,青蒿素是化学结构清楚,疗效明确的单一化合物,虽然作用机理尚未被解析,但将其归属“西药”范畴毫无悬念。但我是绝不赞同青蒿素和中医药毫不相干的论调。确切地说,中国科学家是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用智慧和现代药学研究手段及中医药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发现了“西药”青蒿素。这就概括了突破中医药研究发展瓶颈的第一个发展方向 – 中药化学研究与筛选。筛选目标明确、充分利用传统中医药丰富的知识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思考分析手段和研究技术、以现代药学的理念和方法解析中医药的疗效和中药的化学基础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化学研究是中医药研究、发展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采用这种方法在寻找新药,为什么除了青蒿素和其他少数发现外没有太多的突破呢?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踏实,有时我们的研究偏离初衷,有时我们太急功近利。 先谈筛选目标明确。现在很多做中药植物化学研究的,都非常注重在植物中能否找到新化合物,有时甚至以找到新化合物多少来衡量硕士、博士论文的水平而忽略了我们在植物中寻找新化合物的根本目的是找到治病救人的药物这一目标。在上研究生时,经常和学植物化学的同学调侃。我说你们不就是从学校后门抓一把草,水浸浸,醇泡泡,如果运气好能找到一个新的化合物, 不管有没有药效,都会欣喜若狂。当然玩笑有点夸张, 但不否认,有些中药植化课题有唯化学论的趋势。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所有工作都是回绕抗疟这一目标进行。药用目标明确是研究成功的大前提。 再谈现代化的分析思考手段,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有时更多地依赖现有的研究程序和实验手段,忽略了思考分析的重要性。青蒿素发现的关键一步是对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 , 以水二升渍 , 绞取汁 , 尽服之”的准确解析。不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如何能从有限的资料中演绎出正确的方法?中医古籍语言简练,研究人员如何认真研究、运用正确的分析思考手段来演绎解析古籍精华是研究成功的保证。 深入发掘研究传统中医药资源是成功的基础。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课题组收集了二千余种动、矿、植物品种和方剂。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收集资料是一件很幸苦,甚至很枯燥的工作。资料收集中,我们很可能会认为地忽略我们认为无用的资料,这一简单的忽略很可能让我们失去一个找到有用线索的机会。就《肘后备急方》青蒿截疟一页,收集的六个方子中有五个可能是没有任何疗效的。反复阅读,细细思考才能从一堆方子中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另一个启发性例子是中药的药用部位、生长区域及采集季节。很多古方中会提及药用部位等相关细节,有些可能只是泛泛一提, 这就需要我们细细琢磨。“青蒿一握、一绞”更适用叶子而不是植物的根、茎。而“尽服之”体现了剂量的重要性。“青蒿一握 , 以水二升渍 , 绞取汁 , 尽服之”这简练的十五个中文字传递了冷提法、药用部位和剂量这些重要信息。研究古方古籍,如同与古人对话,准确领会,才能获得有用信息。 在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这一领域,现代化的大数据分析将为我们提供更有效的方法。 现代化科学研究技术是加速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手段。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科研人员运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硅胶层析方法有效地提取、分离了青蒿素结晶。与六七十年代比,我们现在拥有的先进的化学分离、鉴定手段大大加强了我们的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药学和化学基础来研究中药仍然是发展中医药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中药化学研究切忌唯化学论。筛选目标明确,充分利用传统中医药丰富的知识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思考、分析手段和科学研究技术,将工作做细做透是使中医药研究、发展走出瓶颈的保证。 续篇“从青蒿素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看如何突破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瓶颈之二 中医是不是科学 ” 肘后备急方.jpg 图. 肘后备急方
3138 次阅读|5 个评论
青蒿素到底是中药还是西药
热度 13 zzmoxue 2015-10-10 12:07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有关青蒿素的争论不断,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首先来看下几个概念和我的理解。 中药: 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 中医理论是什么,要点基本上就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四诊八钢的观点诊疗疾病。中药的中医属性是什么,就是四气、五味、归经等,配伍上的君臣佐使等。中药的来源基本上动物、植物的某个组织器官及矿物质,绝没有人工的方法得到的自然界本来没有的动植物、矿物入药,也罕有纯的单体化合物作为中药使用(石膏、砒霜等算是例外)。中药讲究道地,绝没有控制药物的纯度的思想意识。 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 西药包括了天然动物、植物中提取获得的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纯的单体化合物,也包括通过人工设计合成出来的、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并且这部分药物越来越多)。 天然药物: 是指经现代医药体系证明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动物药、植物药和矿物药等。包含纯的单体药物,也包含混合物。但前提是经过现代医学实验方法证明其是有某方面药效的,其药效的基础来自于实验,而不是古代经验或者典籍。在中国,中药化学基本等同与天然药物化学,因为中国的天然药物化学家研究的植物、动物基本来源于中药;这也正是很多国人分不清中药,天然药物的原因。天然药物化学家有责任明辨是非,不要混淆视听。但事实上,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常用中草药都被天然药物化学家提取分离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化合物;中国的天然药物化学家也开始研究中药未记载的药用植物。 化学药物: 我们将从天然矿物、动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以及经过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而制得的药物,统称为化学药物。绝对都是纯的单体化合物,没有一个混合物(复方制剂除外,即使复方制剂,其组成和比例都是明确的);相当一部分化学药的结构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是认为设计合成的,属于人类创造的药物。 那好,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我们一一来解释。 首先青蒿素是不是中药?绝对不是。中药典籍中绝没有记载任何分子;都是动物、植物、矿物的某一部分。青蒿素也没有性味归经,临床医生使用青蒿素也不需要中医药理论指导。 青蒿素是不是西药?属于西药绝对没有问题。结构清楚、质量可控、疗效明确,经过了系统的动物、临床试验,生产符合西药标准。这也正是国际市场上,中国生产的青蒿素市场占有率仅有 1% 的原因;中国人是发现了青蒿素,但中国的药企达不到国际制药标准。 青蒿素是不是天然药物?当然是。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人工合成一直无法大规模开展,到目前,市场主流的产品还是从黄花蒿中分离纯化。其最开始也是从植物中发现的,所以肯定是天然药物。 青蒿素是不是化学药物?按定义也是。 那青蒿素到底是什么?和中药有没有关系?客观上说,青蒿素是从传统中药青蒿类似的植物黄花蒿(中药典籍无记载)中分离得到的天然药物,已经成功开发成为西药,不是中药。
26372 次阅读|43 个评论
青篙素发现 – 历史里程碑
热度 1 benlion 2015-10-9 09:13
青蒿素不是科学或技术的方法发明,提取方法是常规,黄蒿或青蒿素含量的植物找到就基本成功了,而系统医学与药物学则是探索医学的理论机制和药物发现的方法。 我在11年8月21日饶毅的博文评论31,就明确说青蒿素(药物分子)是重大原创发现,应该获世界重大科学奖,即,“original discovery”的意义。而,饶毅写那篇博文,应该是国际相关学者已经来过北京对青蒿素发现的历史调查。 这个研究方法,仍然是常规或传统的天然药物化学,而中医药的世界贡献,其实,在化学作为科学诞生之前,已经在医疗化学和化学实验或炼丹等对化学的形成产生了贡献,在医学和药学的理论贡献则是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或系统医药学。 也就是,中医药的历史贡献是在两个层面完成,上世纪90年代在系统医药学已经很清楚论述了,而青蒿素在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或系统医药学发展成为世界大势趋时连续获得3大国际大奖,具有历史的里程碑意义。 另外,科学网一直以来的讨论话题是论文的影响因子和各类头衔与奖励; 然而,国际科学界和诺贝尔奖,从来看重的是科学自身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实质贡献。 - (09/10/2015网络日记,评论整理)-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2155 次阅读|3 个评论
西药副作用造成的后果
jiangjiping 2015-9-27 05:36
西药副作用造成的后果 蒋继平 2015年9月27日 一般来说,大多数西药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有的人会对某些西药产生过敏反应。 因而, 医生, 药房药剂师和药品制造商一般会对病人指出某种药品的一些副作用和可能引起的过敏反应。 下面是一种降血压的西药的副作用的英文说明。 这个西药的英文名称是Clonidine. 中文是: 可乐定。Mayo Clinic (梅奥诊所)的药物说明中关于这个药物的副作用如实拷贝如下,加上博主的翻译。 Side Effects (副作用) Drug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Micromedex (药物信息由Micromedex 提供) Along with its needed effects, a medicine may cause some unwanted effects. Although not all of these side effects may occur, if they do occur they may need medical attention. (伴随期望的药效外, 一种药品也许会导致某些不想要的结果。尽管不是所有这些副作用会发生,但是, 一旦真的发生了, 应该立即寻找医疗帮助。) Check with your doctor immediately if any of the following side effects occur:如果下列副作用发生了, 请立即与你的医生沟通。 Less common 不常见 Mental depression 精神抑郁 swelling of the feet and lower legs 腿的下部和双脚肿胀 Rare 很少见 Anxiety 焦虑急燥 blistering, burning, crusting, dryness, or flaking of the skin皮肤的灼热,发烧,起斑块,干燥, 或者蜕皮。 chest pain or discomfort 胸痛或者不舒服 confusion as to time, place, or person 对时间, 地点和人物混肴不清 decreased urine output 尿量减少 dilated neck veins 颈部血管膨胀 drowsiness 困倦 dry mouth 嘴层干燥 fast, pounding, or irregular heartbeat or pulse 快速,不规律和怦怦的心跳和脉搏 fever 发高烧 general feeling of discomfort or illness 不舒服或者生病的感觉 holding false belief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by fact 持有不能被事实改变的虚幻想法 hyperventilation 喘气 irregular breathing 不规律的呼吸 irritability 暴躁易怒 itching, scaling, severe redness, soreness, or swelling of the skin皮肤的骚痒,起皮肤麟片,严重的红斑,酸痛或者浮肿 large, hive-like swelling on the face, eyelids, lips, tongue, throat, hands, legs, feet, or sex organs 脸, 眼帘, 嘴层, 舌头, 喉咙, 手, 腿, 脚和性器官的大的麻疹状的浮肿 lightheadedness, dizziness, or fainting头昏眼花,头晕目眩,或者昏倒 mental depression精神抑郁 paleness or cold feeling in the fingertips and toes手指和脚趾苍白或者发冷的感觉 pounding, slow heartbeat 怦怦,缓慢的心跳 problems in urination or increase in the amount of urine 排尿障碍或者尿量增多 raised red swellings on the skin, lips, tongue, or in the throat皮肤,嘴层, 舌头,或者喉咙鼓起的红色肿块 restlessness焦躁不安 seeing or hearing things that are not there 看到或者听到并不存在的东西。 shaking 晃动 shortness of breath 呼吸急促 skin rash 皮疹 swelling of the face, fingers, feet, or lower legs 脸,手指,脚和小腿浮肿 tightness in the chest 胸口发闷 tingling or pain in the fingers or toes when exposed to cold当遇冷时手指和脚趾刺痛 trouble with sleeping 睡眠障碍 troubled breathing 呼吸障碍 unusual excitement, nervousness, or restlessness不寻常的兴奋,紧张或者焦躁不安 unusual tiredness or weakness 不寻常的困倦或者虚弱 vivid dreams or nightmares多梦或者恶梦连连 weight gain 体重增加 wheezing气喘 我有一次深夜因为血压超过160/100, 太太按照医嘱和美国同事的标准, 立即将我送进急诊室(Emergence room, 不是Urgent care). 急诊室的医生给我服用可乐定。 我服用这种药以后, 除了没有出现发烧,气喘,呼吸障碍,皮疹和皮肤过敏外, 其他的副作用几乎全部体现出来, 只是程度有时有轻有重。非常实事求是地说, 我的感觉是, 服用这种药物的副作用对我造成的痛苦和伤害远比高血压对我造成的痛苦和伤害要明显的多。 我本人的体验是, 我的高血压是临时性的, 是因为情绪波动而引发的,只要用对药和调节好心情, 就会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因而, 对身体的损害可以忽略不计。可是, 服用这种西药对我身体产生的不良副作用, 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我身体实质性的伤害, 而且这种伤害是精神和生理上的。 这是西药副作用造成的后果的一个个例。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4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谓“中成药”?孰是孰非?
热度 3 ajygz 2014-9-2 13:57
一、百科:中成药(中草药制品)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4347/13595804.htm?fr=aladdin 二、前几天,我在QQ上与一位群主关于“中成药”的部分对话: …… 群主:中成药其中含有西药成分 我:“中成药其中含有西药成分”,这是不良商家的错,不是中成药的错。 群主:中成药去掉西药,还叫中成药? 我:正是 …… 后来,在我还没有来得及主动退出该群,就被“群主”请出该QQ群了。^_^ ---------------------------------------------------------------------------------------------------------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726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医药法草案终于开始征求意见了!
SXWZX 2014-7-28 01:41
《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公众健康,原卫生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报送国务院审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及多次调研,会同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对送审稿进行了认真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听取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立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在2014年8月23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意见:   (一)登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 《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 ,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邮政编码:10003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中医药法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zyy@chinalaw.gov.cn。 见以下链接: http://www.chinalaw.gov.cn/article/cazjgg/201407/20140700396610.shtml 为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法草案终于开始征求意见了! 和 2009 年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做个比较,。。。用词和思路差异还是蛮大的! (二)“ 2009 年4月21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Ø 文件主要内容 • 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 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 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要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 • 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 • 该项政策对制药行业的影响分析 • 这项政策体现了中国政府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心和思路,为中国中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宏观政策支持。” 由此分析,这份征求意见稿草案起草于2009年之后,是由原卫生部负责起草送审稿,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多次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及多次调研,再交中医药局、今年新成立的卫计委反复修改后形成的 2014 年征求意见稿。 关于中药发展 , 没有专门提及 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 淡化了现代中药的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 第三章 中药发展 第二十八条 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建立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基因库,划定自然保护区,鼓励药用野生动植物实现人工种植养殖,支持开展珍稀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繁育及其相关研究。 第二十九条 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支持中药材良种繁育,提高中药材质量。 第三十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良种繁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鼓励采取地理标识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第三十一条 采集、贮存中药材以及对中药材进行初加工,应当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第三十二条 乡村医生、传统中医师自种、自采并自用地产中药材的,应当具备中药材知识和识别能力。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定期组织中药材质量监测,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三十四条 国家保护中药饮片炮制技术,支持应用传统工艺生产中药饮片,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饮片。 第三十五条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开具的处方炮制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在本机构内使用。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根据临床需要,医疗机构可以凭本医疗机构医师开具的处方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中药新药研制与生产,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研发。 国家保护传统中药加工技术和工艺,支持传统剂型中成药生产,鼓励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传统中成药。 第三十八条 国家鼓励医疗机构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利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可以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取得制剂批准文号。但是,仅利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 医疗机构对其配制的中药制剂的质量负责;委托配制中药制剂的,委托方对所配制中药制剂的质量负责。 ...... 第四十一条 国家支持中药国际贸易,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涉及药用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进出口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谈到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2013年颇有争议倪海清假药案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中医药法的尽快修订出台:“ 4月8日,由于研制的中草药片剂无生产许可证及药品管理部门批准文号被认定为假药,浙江省金华市江湖郎中倪海清,被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5月20日,《中国经济周刊》以《假药,洗不掉的原罪》为题,对该案以及横亘于法律与疗效之间的困惑进行了报道。   该文刊发后,倪海清假药案引起了社会持续而广泛的关注。在读者普遍关注倪海清的命运及该假药是否真有治癌疗效的同时,相关学界则关注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修改是否有可商榷之处。   近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办的倪海清假药案法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的焦点仍然在“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该不该判其有罪”。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郭芳|浙江、北京报道   “药效”是关注焦点   6月14日,出现在二审法庭上的倪海清明显消瘦,脸色苍白,不停咳嗽。他依然为自己做无罪辩解,并坚持表示,他的药不是假药,不仅没有致人伤害,反而救治了很多癌症病人。   检察机关也未能提出新的证据,证明倪海清的假药危害病人健康。   倪的辩护律师黄振兴再次请求二审法官调取被公安机关查封的277份病历,并请求允许治愈病人出庭作证。二审法官对此未直接表态,仅表示“研究后再说”。法官最后也仅以“休庭”结束了当天的庭审,并未透露是否同意证人出庭或是择日宣判。   相比一审法官的态度,黄振兴感觉似乎看到了转机,因为“一审法官直接以药的疗效与本案无关,直接拒绝了病人出庭为倪海清作证”。   药的疗效是否与该案有关始终是争议的焦点。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关于该案的法律研讨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原庭长李武清一针见血地指出,药的疗效是本案的核心。“如果药真的有疗效,没有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还用不着刑事犯罪这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近年来,社会上因生产、销售假药所导致的伤亡事件层出不穷,生产、销售假药违法犯罪的严峻态势迫使刑事立法作出回应。这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的修改背景。修正案(八)将“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删去,该罪因此从结果犯变成了行为犯,只要违反“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了药物,就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   从这个角度看,倪海清生产、销售的药没有批文,“按照法律条文,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成,法官也很难办。”李武清说。   不过,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法学专家王梅红仍然认为,即使在刑法修订后将假药罪从“结果犯”改为“行为犯”,也不应离开社会危害性这一必备的要件。“这是由刑法的本质所决定的。”刑法第13条规定,要构成犯罪,必须是明显危害社会的行为。   事实上,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关于生产、销售假药罪做出修改的理由是“相较一般的产品质量问题而言,假劣药会带给消费者更多人身、经济乃至精神上的伤害”,因此,与会专家认为,从立法本意上,仍不能否定“伤害”性后果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   根据修改后的该罪规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黄振兴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倪的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倪海清无论如何也不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在二审庭审中,检察机关解释了一审法院做出10年判决的依据:2012年10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等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会议纪要》,其中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刑法第141条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中“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生产、销售假药和有毒、有害食品,涉案金额50万元以上的。   依此标准,倪海清案的涉案金额超过了50万元,属“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但早在2012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得制定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通知》中明确规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地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一律不得制定在本辖区普遍适用的、涉及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等司法解释性质文件,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在法律文书中援引。”   黄振兴很诧异,“一个会议纪要连规定、指导意见都算不上,仅凭浙江省公、检、法的会议纪要来作为刑事判决的依据是否合法?”   倪案能否倒逼中医药法出台   在《中国经济周刊》对此案报道大约半个月后,6月8日,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以该案为切入点组织召开了民间中医行医用药管理问题研讨会,一方面声援倪海清,另一方面亦希望以此呼吁中医药法的出台。   该研讨会的组织人、中国社科院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陈其广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倪海清案反映了中医药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以及中医药发展的普遍尴尬。“当前的中医药管理体制是以西药为标准来制定的,然而,中医药和西医药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这对中医药的发展很不利。”   仅以中医药的审批程序为例,“当前对中药的审批标准和程序,统统套用了西药化学药成分的审批标准和程序。不仅要提供药物处方,还要药理分析、药物的合理性、化学成分分析等。但实际上西医的标准只适合于西药的审批,只利于西医的发展。”在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赵建成看来,中成药以有没有国家批准文号来确定是真药和假药的唯一标准是不确切的。“任何中成药都不可能不通过临床实践变成一种合法的有批准文号的药。那么从试用的第一个病人开始我们就违法了,但成功、有效的中成药必须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只有在许多病人试用有效之后才可能申报批准为正式药。”   倪海清的“硬伤”正是其研制的中草药片剂既无生产许可证,亦无药品管理部门批准文号,因此被认定为假药。   他说,倪海清案并非孤例。“病人的需求造成了绝大多数的中医都在配自制药,包括丸散膏丹和汤药,缺少了哪一种剂型对疾病的治疗都是不全面的。但现在只允许临床中医生开汤药,不允许自己配成药,造成了治疗上的诸多不方便,同时也影响了疗效。”   赵建成在该研讨会上呼吁,须根据中药的特点制定一套适应于中医药发展的中成药审批制度,“审批中药应以临床疗效为主要标准,而不应以西医的药物成分分析为主要标准,否则会增加中药审批的难度。”   据悉,讨论起草历时30年的中医药法草案目前已由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历时多年的中医药法可谓举步维艰,于中医药从业者而言,现在总算看到了一丝曙光。 但看过草案初稿的陈其广持审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该草案与中医药从业者的理想 仍存差距。然而,这也是在现有体制下,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2013年10月二审,所谓 “ 神医 ”— 倪海清还是获刑七年。 由此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来看,民间草药研究所如果没有 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者委托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药品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其他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以及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时,应当向委托方所在地省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否则的话也将被认定为假药 ; 而且 是含有激素类药物醋酸泼尼松的复方制剂 ,被认定为假药是有法律依据的。何况“制剂”说明书上也未标明含西药成分! 中西药结合还是有很大的障碍,中医药临床仍以使用君臣佐使的 中药 为妥! 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应当取得制剂批准文号。但是,仅利用传统工艺配制的中药制剂品种,也应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即可配制。否则就将认定为违法!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60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中药和西医西药不必争来争去——在便秘肥胖面前,哪个行?
热度 7 zcgweb 2013-8-15 19:13
虽然传统上都是使用中医的方法研究中药及其应用,使用西医的方法研究西药及其应用,但是看看目前医药领域对抗各类疾病的现状,个人觉得目前中西医的发展都存在障碍,或许是路线都走错了,是对于人体设计原理和工作原理的不理解和不了解,而导致未能研发出低毒副作用甚至无毒副作用的新药出来。中药和西药不必吵来吵去了,我认为,重要的是这‘兄弟俩’如何联手抗病?管用才是硬道理。如果目前的中药西药甚至两者联手都不能攻克癌症和糖尿病,那么传统的研究思路或许可以休矣,我们必须寻找第三条出路才行——敢问一句:饿滴神啊,您在哪里呀? CZ @ 2013.08.15 19:12:35
个人分类: 转化医学|6429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中药与西药特征不同,配方必须保密
热度 2 wya 2013-2-4 09:21
http://view.163.com/special/reviews/chinesemedicine0204.html 网易评论很多有点道理,但也有很多观点是错误的。 产生错误态度的原因无非就是编辑不懂某些专业知识,亦无某些专业领域实践,因此搞不准其根本问题所在。 西药生产依赖高科技设备和大量资金,即使成分公开,仿制的门槛很高。 中药则不同,其配方一旦公开,老幼妇孺皆可在任一中药店照方抓药,何谈知识产权的保护?又如何保护配方研制者的合法权益和研究的积极性? 医患关系本应是信托关系,不是卖药的商品贸易。在中国古代,病人愿意找某位医生看病,不是因为他有国家颁发的行医资格证,而是因为他治好的病人多,有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现在的医疗制度片面强调形式,以为只要有国家批号、有行医执照就能看好病,完全忽视了评价好医好药的根本标准,导致大量“拿着合格证的骗子”充斥市场,不仅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也助长看病难、增加国家医疗费支出。 只想问网易编辑一句:生命垂危时刻,是吃有公开配方和批号的合格药品,还是愿意试一试能确保救命的保密中药? 当然,关键是开中药方的医生要有真本事才行,否则还真是不如吃成分单一的西药安全。 因此,让医学、药学摆脱各种合格证、资格证的形式主义,重新回归“疗效”、口碑为唯一的鉴别标准,群众才能真正受益。
个人分类: 中医大师思想摘录|3854 次阅读|10 个评论
注意药的“全或无”定律
热度 27 何裕民 2013-1-18 09:31
我在南京出诊时,南京某大医院有三个病人,三个都是医生,都成了我的患者,其中有一个是多发性肺癌转移,原发病灶不明的;两个女性,一个是乳腺癌,已经多发性肺癌转移,多年了,前期没有控制;一个是单纯的乳腺癌,情况良好,都在控制之中,无非就是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中有一个是阴性,有一个是弱阳性,其实并无大碍的。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让我感慨万千!先看诊的那位是单纯的乳腺癌患者,先生也是该院的一位资深的外科大夫,她告诉我:我现在没法化疗了;我现在又在用这个,又在用这个,又是胸腺肽,又是干扰素,还在用内分泌药物……此时,她先生插话说:我们没有办法用全身化疗药,只是在用“希罗达”。“希罗达”只用很小剂量的。对了,还有沙利度胺等……我朝他看了看,觉得百思不得其解。首先她的病比较单纯,内分泌药不一定需要用,而且,她已经化疗多次,量够多了。她的病是很单纯的!难道一定要药吃到身体完全受不了才肯罢休!她先生似乎发现了我的困惑,一再告诉我,让其夫人吃的“希罗达(一种口服化疗药)”,怕不好,有副作用,每天量只是吃一点点(不足标准剂量的20%)。夫人也自我解嘲说:“我每天只吃一点,我为了保险点……”我当时真的十分无语! 其实,所有的西药,特别是治疗性药物抗生素、化疗药等,都有着明确的“全或无定律”。这是药学书上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的!所谓“全或无定律”,这类药物要么有效,要么没效。到剂量了,可能会有效;不到剂量,不可能有效。不能说我用了20%的剂量,达到20%的疗效。我说:你这就大错特错了。真的像你夫人这种比较单纯乳腺癌,更应该简单处理,治疗肿瘤的药,绝对不是越多越好!你把所有药都用了,看上去很聪明,尽管短期内它副作用似乎也不是很明显;但你却把好机会都错过了!一则这些药不一定起的到效果,但却会导致慢性积累效应,最终会造成肝肾损伤;二则小剂量常用还会导致出现耐药,万一出了问题,你就没药可用了!你看似买保险,多多益善!其实是一点都不保险。他没有吭声,好像是虚心接受,但我相信他们夫妇俩并没有完全接受。我们早就注意到为什么医师患了癌,往往会活得更短些呢?原因常常就在于此。深怕出问题,多多益善,结果适得其反。著名肝癌泰斗汤钊尤教授讲到他临床查房,总是帮助患者减药,减去大量不必要的药物,道理就在于此。 紧接着她后面一位是我更老的病人,是和她同一个医院的,她是儿科医生,早年患乳腺癌,已经发现两肺转移得二三年了,化疗多次,无效,走投无路,找到我处,接受我的治疗,已经一年半有余,快两年了。前面那个患者也是她介绍来的。这次,她非常兴奋地告诉我说:发生奇迹了……原来,她刚刚在南京军区总院做了一个全新技术的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出肿块大小,而且可以测量肿块球体的大小绝对数值,11月份的影像学与6月份的做了个比较:原本肺内有70多个大大小小的病灶,绝大多数的小病灶消失了,有些稍微大些的基本看不见了,最大的那个病灶表面积从四百八十几竟然缩小到六十几。仅仅是五个月的时间,变化大大超过她自己、家人及医师的意料。原来,她来时有严重的抑郁,甚至不想活了,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同时,我给她配合抑郁治疗,最初的四五个月病灶稍有增多增大;但趋势变缓;快一年时基本稳定;到今年六月时,仍旧很稳定,不再见增多增大;她那时候已经很满足了。想不到又过了五个月,奇迹发生了,双肺的情况彻底改观了!所有看过影像学片子的人都啧啧称奇。其实,近二年来她就是只用中药加上埃克信(因为客观上她也没有办法用其他疗法了),她非常兴奋地和我说:从约一年前开始起效,趋于稳定时,她就坚信稳妥点是上上策,因此,无论谁劝她,她都坚持不再化疗,现在结果出奇地好,她说这番话时前面的那对夫妻还在场,他们很是无语,两者反差其实真的很大、很大。 我还是坚持认为治疗性的化疗药物绝对不是多多益善,而要适可而止。能够用中医药控制,尽可能少用化疗治疗西药;特别是业内人士,往往对中医药存在着偏见,尤其要注意。而如果要用化疗等药物,则又应该遵循“全或无定律”,基本按照剂量要求来(当然应该按照体重、表面积等换算;在有经验的临床医师指导下,适当减少点剂量不妨)。不可自作聪明地每天一点点,看似治疗,实则误人!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5513 次阅读|27 个评论
如果找不到人体小白鼠,西药早晚要退出医药市场
热度 3 zhouqiang15898 2012-4-12 21:12
先看二则新闻:     “据中央台和各大新闻报道:      【转载】西方药企被曝用印度穷人当白鼠,三年死1730多人      据中国日报报道 在过去5年中,西方国家的制药企业纷纷把临床试验项目搬到印度。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关系具有极大的剥削性,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4日报道,2005年,印度官方放松了对新药临床试用的限制,该行业迅速膨胀到一定程度,如今,超过15万人在参与至少1600项临床试验。2007年至2010年三年期间,至少1730人在参与临床试验期间或者试验结束后死亡。有活动人士表示,很多参与试验者来自贫民窟,一些人甚至大字不识, 这部分人 在签署同意书之前也许没有 完全 了解新药物可能对身体造成的 伤害 。”       随着人类对生命的 立法 重视,谁也不会 为了钱 冒着生命危险去做 人体小白鼠 ,没有人这个“小白鼠”,西药就无法进行 最后一期 的验证,没有验证, 新西药 就不能上市,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从西药产生到现在总共生产了10000多种西药,现在用于临床的西药仅有1000种左右,有9000多种西药已经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这种被淘汰的西药还在不断的增加,一旦旧的西药 被淘汰完 ,而 新西药 没有人体小白鼠就 没办法上市 ,因此西药早晚要退出医药市场!没有西药,西医就连基本的感染也没有办法!!     那些列强即使打败了一切地域的敌人,也打败不了自 由生命以来的细菌!!一旦细菌爆发,人类的毁灭就不远了!!就象03年的非典一样,没有中医的帮助,西医就必死无疑!!        那有很多人会问,那中药呢?    1。人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中医的最根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谁符合这种思想,谁就能长寿!!虽然没受中医影响,但大道理都是一样的,体现的也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医第一是提倡天人合一,也就是上医治未病!!   中医第二提倡的激发免疫力,就是激发自身的力量,包括针灸,拨火罐,按摩推拿。。。   中医最后才提倡药方处方,西医到这步才能跟中医开始同步,哪个部位有病医哪个!!没有抗生素的发现,手术就是送命而已,一旦感染没有不死的!!      2。“中药的作用机理目前还是个科学难题”。。。。      其实中药很简单,就象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你身体冷(阳虚)就给你热水,你身体热(阴虚)就给你一杯冷水!!身体冷热达到平衡,自然血液畅通,百病不生!!当然中药说的复杂一点,就是你身体缺什么补充什么,让你身体平衡起来,按方舟子的说法就是“自愈”起来!!!也就是中医是通过改变环境来达到治病,或者说没有适合病原体生存的环境!! 就象疾病传播途径只要切除任何一个传播途径环节都一样消灭传染疾病,不光是西医杀死病原体一种! 这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中医为什么可以治病的原因 !其实很简单研究疾病转播的过程就清楚! 病原体 , 传播途径 , 受体的环境 ,控制任何一环,都可以去除疾病! 而通常西医治病是杀死 病原体 (不管什么病,只要是炎症,可能一种药就可以,所以西医要容易掌握),而中医治病是改变 受体的环境 而让病原体不适合生存而死亡或激发受体自身的免疫来达到治病,但每人 体质 不一样,所以中医一直提倡对症施治(根据病人体质来决定治病的方法),所以对中医师要求就比较高,必须有 大量的实践经验 来判定病人的体质情况)。但中医也有好处,因为他不是完全杀死病原体,就不会有耐药性,这也是中药一直很少变动的原因!而西医有耐药性,药用少,杀不死病原体,药用多了会加重病人,甚至致人于死地!一旦病原体变异,西药就完全失效!大量的西药退出和淘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3。上热下凉肯定是血气不通,,可以使用艾灸,针经络,拨火罐,按摩推拿,。。。甚至泡脚等办法改变下凉(不通,自然下凉上热),下凉如通,则上下平衡,自然下凉上热就消失!!!      就是在中药不能使用“热水”,难道你这种情况还不能使用温水啊(通温的药)?      中药就象热水,温水,冷水,对人体来说几乎是没有大害(除那些有毒的中药,要处理毒性),志愿者只要在中医的辨证下几乎很少会出人命关天的事!!其实很多中药本身就是跟人的食物一样的动植物,对人体本身就很少造成伤害,不象西药提纯的!( 这跟 老挝 、泰国、 缅甸 边民经常自己吸食自己种植的罂粟大烟,很少听到死亡的,但提纯到鸦片时就有可能让人致命,一旦提纯到海洛因(就象西药 ) 静脉注射那就经常死人 )当然中药也有偏性,不能长期服用,特别是体质的偏性跟中药偏性相同时,更要慎重使用! 所以中药和中医是现代医学必然的发展方向!! 呵呵,不管中医还是西医,任何医学最后都会消亡!!医学发展到最后都会被现代生物科技所取代!!!你哪个器官出问题,只要克隆一个替换就可以,甚至以后有生物芯片,把你重新克隆一个你,直接取出你的脑芯片,安装在你克隆的身体上,你又重新复活了!!!就象现在制造一台机器那么简单!!这样的情况,你还要什么医学!!! 呵呵,外行谈医学,只供探讨!
个人分类: 生物与医学|232 次阅读|3 个评论
标准化的局限性
acthinker 2012-4-6 10:06
西方标准化的新药开发系统一直被医药工业者推崇,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药发现开发系统。西药具有明确的靶点,比较清楚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数据,相对全面的毒理试验和很保守的毒副作用评价。在临床试验中的三到四个阶段的测试,表明西药开发的确是一个安全的系统。 可是,执行一定的标准,就意味着滤掉了很多的可考虑对象。当前西方药物来源很多是通过化学合成药物得出来的。要变成一个药物,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化合物 必须满足几个条件,这些条件不是生物系统的条件,而是生命科学家和药物学家知识的局限。只有他们可操作,可认识的才被考虑为先导化合物。也就是说,化合物 必须要被研究人员熟悉,和他们“关系好”,才能有发展机会。 还好,全球化并没有导致科学一元化。很多具有一定历史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这些医学尽管古老,但是在现代社会还老树发新枝,重焕光芒,说明西方的现代医药技术也有鞭长莫及之处。 2010-10
个人分类: 窗前偶思|3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没有“中医”就没有“中药”——试答徐迎晓老师
热度 16 hjf306 2011-9-16 14:31
最近科学网又热闹起来了,屠呦呦的获奖引发了新的一轮“中医战”。标题里有涉及到“青蒿素”、“中医”、“中药”“屠呦呦”等字眼的博文,一般都能精选。中医之争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网的热点,不过至今似乎没有达成共识。 今天看了 徐迎晓老师的博文 《 青蒿素,先争清楚 “ 药 ” 再争 “ 医 ” 》 ,徐老 师说道:“照我看,很多争论中医的人世界观都不相同,基本上属于各说各话,不统一世界观的话争了也没有意义。”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这可能也是中医中药的争论从上世纪初到现在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医学就像光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西医可能就是“波”,中医则为“粒”,现在需要的是一位牛人,能从理论上统一(不知可行性如何)这两种观点,如有这样的大牛,拿个诺贝尔医学奖应该是实至名归。 徐老师接着说道:“还是先从更现实一点的中药来争论吧。如果“药”都争不清楚,“医”就更混乱了。先来容易的,撇开“医”不谈光看“药”,大家先争清楚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再说。” 这个观点本意很好,为的是能更清楚地区分中药与西药、中医与西医的差异。但我个人的看法与徐老师有些不同,我认为: 无法撇开“医”而光谈“药”,没有了“医”,“药”也就无从谈起。 1、 中药的定义: 中药并不是起源于中国的药物,而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所以说,药的性质(是中药或是西药)是由背后的指导理论所决定的。 中医是从气(寒、凉、平、温、热),味(酸、苦、甘、辛、咸),归经(肝经、心经等十二经)等角度来界定中药的药用价值的 。以青蒿为例,《本草新编》上市这么介绍的:青蒿,味苦,气寒,无毒。入胃、肝、心、肾四经。专解骨蒸劳热,尤能泻暑热之火,愈风瘙痒,止虚烦盗汗,开胃,安心痛,明目辟邪,养脾气,此药最佳。 2、 中药的来源:中药大部分都来自起源于中国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当也有部分中药是“舶来品”,譬如麝香、西洋参等。它们身上具有的“气”、“味”、“归经”,也能在中医的指导下治病救人。 3、 中药与中医的关系: 中药只是中医理论在药物上的重要体现和载体,并非中医的全部 。中医包含中药、针灸、砭石、推拿、按摩、拔罐、气功、祝由等内容,中药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 没了中药,中医依然存在;但是若没了中医(理论),中药就不是概念上的“中药”了,虽然它依旧有药用价值。 同理,西药也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西药与西医的关系,如同中 药与中医的关系。 所以, 个人认为青蒿素并非中药,而是西药 。因为中医只从青蒿这一中药的“气、性、归经”层面上来治病,对于青蒿素是没有概念,也是一无所知的。而从青蒿里提取出的青蒿素,其目前的药用原理并非从“气、性、归经”(也许青蒿素也有这些性质,但目前尚未发现)等层面上来解释,而更多的是从其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等西医概念来阐述,所以我认为青蒿素理应属于西药范畴,而非中药。 那屠呦呦的成就和中医药一点关系都没有吗?显然不是,为何屠呦呦或之前相关的科研工作者,不从甘草、熟地、当归中提取相应的甘草素、熟地素、当归素去抗疟呢?因为古人已经提到青蒿治疟的功效。“在公元 340 年间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屠呦呦发现了对青蒿治疟能力的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1 】。”如今, 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出的青蒿素,能有效地抗击疟疾,这也证明了青蒿的抗疟效果,证明了青蒿作为“中药”的可取之处。 再打个比喻:有人告诉你,吃鸡肉对身体有益。可是你不信,非得经过一番折腾,从鸡肉里提取出鸡肉素,然后通过一番实验证明:鸡肉素果然对身体有益,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于是,你承认了这么一个事实:吃鸡肉有益身体健康(仅为本文调侃,无任何轻视屠 呦呦之意)。 顺道分享一篇赵德禹老师的博文—— 《屠呦呦也没有认识到的中药原理》 。这篇博文没有被精选,我觉得挺可惜的。并不是说被精选是件很荣耀的事,而是说被精选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后来才知道,原来赵老师是前几天才开博的。这篇博文并不比其他相关精选博文差,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关注。 【 1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482.shtm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995 次阅读|74 个评论
青蒿素,先争清楚“药”再争“医”
热度 15 xuyingxiao 2011-9-16 03:52
中医中药的争论从上世纪初到现在还是没争出个所以然来,很多人再合在一起争论“中医药”,就更混乱了。照我看,很多争论中医的人世界观都不相同,基本上属于各说各话,不统一世界观的话争了也没有意义。还是先从更现实一点的中药来争论吧。如果“药”都争不清楚,“医”就更混乱了。先来容易的,撇开“医”不谈光看“药”,大家先争清楚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再说。 本来我以为我很清楚,但青蒿素一出来,我也混乱了。饶毅的博文避开了这个问题,《古老中药中发现的新药》、《 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修改版) 》,标题上都肯定了青蒿素和中药的关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但两篇博文的标题都没说这个新药是中药还是西药(也可能博文内容中有但我没读仔细),从中药提取出西药也可以说是中药研究的功劳呀,所以光从标题看正反理解都对。 看了一些人的博文,我觉得应该先得统一一下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西药,概念不同的话再争也是各说各的话争不出个所以然来。概念统一后,按照概念的定义去核对就行了。如果还是有争论,大家就去争怎么调整概念的定义好了。 感觉有些地方比较微妙:用中药提炼出的东西属于中药还是西药? 如果认可属于西药的话,大家就不用争了。如果认为是中药的话,那么如果从西红柿里提炼出维生素C,维生素C是中药还是西药? 另外这中间有没有从量变到质变的界限? 也有人从提取出来的东西的化学成分来区分中药西药,但总觉得还有些细微的问题,我觉得这可以分几个逐步过渡的问题来考察: 1. 如果找到一种植物X,通过现代科学方法实验证实吃这个植物对某种疾病有效果,对吃这个植物的毒副作用也做了很多实验数据,X是中药还是西药?一般认为是中药。 2. 如果从中药中用现代方法提取出一组东西A,A里面的组成成分还没弄清楚,但经过现代研究方法确认了A这个东西确实具有某种疗效,对A的毒副作用也用现代方法做了很多实验数据。A是中药还是西药? 如果是西药的话,A和X的唯一区别其实只是一个是天然的,一个是人工处理过的。(有人将天然和人工加工(排除粉碎等物理变化)作为中西药的区别)。 3. 如果后来对A的组成成分搞清楚了。比如它由100种化学物质组成,经过大量实验,这一百种化学物质各种组合都没有某个疗效,只有把它们合在一起才有某个疗效。这时,A还是以前那个A,它是中药还是西药呢?(有人将化学成分是否弄清楚了作为中西药的区别,在这里将碰到问题)。 4. 弄清楚化学成分后,人工合成这100种化学物质,结果做出来的A一样具有某个疗效。这时的A是中药还是西药?它其实和从X中提取的A没有任何区别。(按照天然和人工合成进行区分在这里将碰到问题) 5. 考虑3的一种分支:如果对A的化学成分分析时,最终确定A里面的化学成分B其实是真正有效的成分。这样的情况下,B是西药是没有疑问的(有人将是否是单一化学成分作为中西药的区别),否则就回到之前维生素C是中药还是西药的问题上了,但A是中药还是西药? 6. 查了一下维基百科,青蒿素分子式为C 15 H 22 O 5 ,分子量282.33,组分含量: C 63.81%, H 7.85%, O 28.33%。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青蒿素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以后有更复杂的药出来时,能有一个对1-5的情况都适用、不会发生矛盾的中西药定义就很必要了。这个没研究过,还没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定义。 想得更远一点,讨论一个东西的毒性时,要区分它是“中”毒还是“西”毒吗?引起毒性的化学成分是确定的,不管这个毒是在天然植物中还是人工合成的。那么讨论药的疗效时,为什么要区分中药西药呢? 不管什么定义下的中药西药,引起疗效的化学成分客观上是确定的(哪怕非常复杂、是上百种化学成分的综合作用,假以时日,终究能弄清楚是哪几百种化学成分在起作用),疗效由化学成分确定(除非对物质有全新发现,比如哪天发现物质的形状也包含特定信息,同样的化学成分,方形的药丸能治病、圆形的药丸就治不了)。中西药的区别只有在研究手段、经济性等方面才有必要区分,最后都得殊途同归。 补记: 1. 按照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说法: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这个定义只强调了应用,未强调这个药是怎么来的。这样的话同一个东西,如果中医按照中医理论说青蒿素如何如何,用它来治疗疟疾,那就成了中药;西医按照西医理论来解释并用它治疗疟疾,那它就又是中药了。中药还是西药,只看怎么来用它了。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前提是错了——即这个中医的定义是错的;另一种可能是定义没错,结果也没错,即青蒿素既是中药又是西药,就像博文最后一段所说,本来就没必要区分。就像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峰是岭只是看的人角度不同而已,东西还是一个东西。 如果取第二种可能,即大家都认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这一定义的话,“药”概念清楚了,“药”的争议就可以告一个段落,可以争论什么是中医了。 2. 西红柿可以入药: 西红柿汁可使猫血压下降,平滑肌兴奋。 【性味】《陆川本草》:"甘酸,微寒。" 【功能主治】《陆川本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治口渴,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生食。 西红柿是我随手想来的虚拟的例子,bayuelang有更多的例子:柳树皮中提取阿司匹林、金鸡纳树中提取奎林、罂粟树中提取吗啡
个人分类: 思考|7547 次阅读|44 个评论
[转载]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 中医家底究竟有多薄
热度 3 dongzg101 2011-9-15 22:37
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 中医家底究竟有多薄 CFP 中医院西化、中医发展水平不高……在中医药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到底有多少?以往笼统的感觉,如今有了详细的数字做支撑——9月14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全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公布。中医“家底”究竟如何? 投给中医的社会资源有多少? “调查发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水平在地区间和省际间不均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说,“以对中医机构的投入为例,人均财政拨款最高的省(区、市)为63.41元,最低的仅为3.79元,差出16.7倍!” 于文明表示,中医医疗资源配置在不同省(区、市)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每万人口中,中医床位数最高的省(区、市)为6.87张,最低仅为2.3张,差出三倍之多;每万人口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最高的省(区、市)为5.65人,最低的仅为1.45人,最高是最低的近四倍。” 除此之外,农村基层中医医疗服务网点还不够健全。于文明说,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农村居民中医服务的最主要的提供者,但是目前尚有33.5%的乡镇卫生院和42.5%的村卫生室,不能够提供中医医疗服务。 跑到中医院为啥看西医? “现在的中医院的西化现象特别普遍。”患者郭京说,“如果在中医院,得到的依然是吃西药、打点滴、做手术等治疗手段,那我们还不如直接去看西医呢!” “由于补偿机制不到位、利益驱动等多方面因素,一些中医院大量引进西医设备,而针刺、灸法、推拿、拔罐、敷贴、刮痧、熏洗等常用中医疗法反而被‘边缘化’。”于文明指出,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里,中药饮片处方仅占两成左右,中成药处方仅占三成左右。 难道是公众对中医药没有需求? 事实上,与中医院里中医药不受“待见”的情况相反,在很多综合医院里,西医开中药处方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日益加强,很多人会自行购买各种中药、中成药,有些人在家使用一些中医手段养生保健。 有资质的中医大夫有多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中医开设“微博”,在网上进行健康咨询,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查德忠表示,这种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公众对中医药的信任与热爱,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公众对中医药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当前,具有中医类别执业资质的人员明显不足,每万人口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仅为3.06人。”查德忠介绍说,本次调查的医疗机构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约占两成。 村卫生室中,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约占5%,以中医药知识为主的乡村医生约占12%,能中西医结合的乡村医生占36%,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及民族医人员约占3%。2006—2009年,中医类别医院新进卫生技术人员10万人,其中中医、中药专业不到1/3。 此外,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在中医类别医院里只占35.3%,在综合医院占不到两成。 中医“家底”为何如此薄? “此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中医现状调查。”于文明表示,调查中发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有的是由于体制、机制问题,有的是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有的是中医药自身规律和特色优势没有得到尊重和发挥,有的是在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于文明告诉记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和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据介绍,此次调查前后历时两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被调查机构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疗养院等,获得了全国中医发展基本现状的第一手信息。这次调查的指标、数据等,今后将会纳入到卫生部的卫生统计中去,为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1115 次阅读|5 个评论
伟哥奋起一阳指,戳破西药科学的外衣
热度 2 sheep021 2010-9-17 11:24
先放友情链接: 科学信徒的笑话:大家都来向《NATURE》神父忏悔 张悟本李一随风而去,方舟子粉墨登场 以下是正文: 使用 一阳指 极耗精神,是以连续使用小则功力全失,大则性命不保。 . . 有人总喜欢把西药的研发过程说得多么科学,以此来标榜西药的科学性,但不幸的是,这也许只是个美丽的神话而已。退一万步说,过程科学结果就一定是患者关心的吗?患者关心的是疗效和价格!有疗效,才有服用的意义,价格便宜,才能普及。 但是,伟哥的前身是作为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来研发的,但最终却发现其副作用更有开发利用价值可以壮阳。结果一炮打响,据说风靡世界。 这说明知道成份未必知道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而且,伟哥除了能壮阳之外,还有啥作用,目前还是不知道的,只能是临床统计,看有啥副作用发生,呵呵,这是不是很滑稽呢?其科学性何在? 而且,一个新的药品从发明到获得FDA认可,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辉瑞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FDA对万艾可的认证, 这种特事特办的情况,对患者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儿呢? 最后,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一般人可不告诉:伟哥的最大副作用是壮阳!但 长期服用 可产生药物依赖性,形成永久性阳痿。 伟哥之父来穗演讲心脏病发称小心伟哥副作用 有伟哥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穆拉德(Ferid Murad)博士在广州直言不讳地表示,尽管他的发现导致神奇药物伟哥的诞生,但这一发现更大的意义在于挽救人们的生命。不过,这位对心血管疾病治疗作出巨大贡献的教授,昨天下午却因心脏病突发,生命一度受到威胁。 我让世界各大药厂赚了很多钱,他们把我的主意偷去了 。穆拉德开玩笑地说, 警惕:伟哥八大副作用 勃起不倒:有尿道炎、白血病的男子,服用后能长时间勃起不倒,结果将伤及阴部肌肉组织,甚至加重阳痿。如果勃起超过4小时就必须马上求医。   头晕:临床试验中发现,每10名病人中就有1 名罹患剧烈头痛,且服用剂量越大,头痛越剧烈。   眼花:约有3%的服药者可发生短暂的视力模糊, 有的还会出现看见蓝光的幻觉。   昏晕:该药可能有造成血压骤降的作用,如果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立即会产生头昏甚至晕倒症状。   心血管疾病:阳痿可能是心脏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的先兆,服用该药可能掩盖真正的病情。   血压降低:服用伟哥可引起血压降低,而含三硝酸甘油或硝酸盐等心脏病药物也会降低血压。所以,伟哥与这些药混用,血压会大大降低,可能危及生命。   永久性阳痿:因伟哥是外源性药物,长期服用可产生药物依赖性,形成永久性阳痿。   青光眼:香港眼科专家警告,服用伟哥可导致血压下降,但青光眼患者血压较高,这样便有3%-5%的人可能出现急性青光眼,而急性青光眼可使人一夜失明,即使治好也不能恢复原来的视力。 伟哥的诞生   一个辉煌的诞生注定来自于艰苦的孕育,而当这个诞生源于意外时,它就更近乎一个传奇了。   1991年4月,尼克特瑞德医生是辉瑞制药公司设在英国肯特海边小镇三维治的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人员。这天他必须面对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他和同道为之奋斗了10年的心血管治疗药物攻关项目,将要以失败告终。原因是他们研制的五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有限,而围绕药效弱和副作用进行的各种尝试均未成功。在研究中心的会议室里,特瑞德医生向在座的受试者表示感谢,他要求受试者将剩余的西地那非全部退回。会场一片沉寂,似乎没有人愿意做出回答。正当特瑞德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位72岁的受试者站起来大声说:我们不在乎是否进行试验,但我们希望继续得到这种药。虽然它对我的心脏不起作用,但它对我这儿起作用。这位老人指向自己的两腿之间。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对于严肃的科学试验而言,这是很少发生的滑稽场面。    特瑞德经过了一夜的思考,十分沉稳地对他的同事说:我们已经触动了一根敏感的神经,我们正面临着一项很可能是了不起的发现。我们知道西地那非的药理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扩张血管,加快血液流动,但这种作用却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地方,看来西地那非作用的器官不是心脏动脉,而是阴茎海绵体。    特瑞德很快将西地那非的副作用写成简要的概况 ,上报辉瑞英国公司总裁,他提出由他继续对这种副作用进行调查。这一请求立即得到批准。   特瑞德小组经过3年的试验,让辉瑞的科学家们欣喜若狂。世界各地的验证结果表明,西地那非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总有效率为78%,而当时其他药物的有效率最高只有20%。同时发现,西地那非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头晕、头痛、鼻塞等,但都是短暂和轻微的,不需任何处理就可以自行消失。   西地那非的确是一个巨大的突破,辉瑞为它取了一个易记、响亮而又意味深长的名字---VIAGRA,即将Vigor(活力)和Niagra(尼亚加拉大瀑布)两字合成而得,意为精力如澎湃的瀑布,万艾可以湛蓝的颜色和饱满的菱形造型公诸于世,让人直觉它神秘的力量。   在美国,人们吃的食物和药品,都要通过FDA(联邦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的批准。在万艾可临床中赋予了严格的科学精神,当年发现万艾可所涉及的作用原理的三位科学家均荣幸地在1998年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医学奖。 一个新的药品从发明到获得FDA认可,大约需要8年的时间。辉瑞仅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FDA对万艾可的认证, 万艾可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经FDA认证有效地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口服药物。   随着万艾可的热销,辉瑞的股票一路飙升。1998年4月初,它的股票在79美元左右波动,到了月底,一下子就跳到了118美元。股民们乐得合不上嘴,有的股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了百万富翁。   当万艾可在美国热销的时候,尚未批准万艾可入境的国家,早已经有了走私和假冒的万艾可。各国的民众对万艾可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就连向来温文尔雅的英国绅士也开始性急了。随着辉瑞公司的不断努力,万艾可现已经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北京晚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21 次阅读|7 个评论
美国FDA查出减肥中药(Que She)含有西药成分
chemicalbond 2010-7-9 05:13
今天收到这条新闻: FDA 公共健康警告:Que She 减肥胶囊含有潜在有害组分 美国食品质量管理局 (FDA) 新闻稿 即时发布:2010 年 7 月 8 日 媒体调查:伊莱恩甘西斯波波(Elaine Gansz Bobo),301-796-7567, elaine.bobo@fda.hhs.gov 消费者调查:888-INFO-FDA FDA 公共健康警告:Que She 减肥胶囊含有潜在有害组分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今日发出警告,作为草本减肥补充剂上市的 Que She 含有未列示于产品标签上的活性药物组分,其可能对消费者,特别是对那些患心血管疾病的消费者构成危害。 已购买 Que She 的消费者应立刻停止服用该产品并前往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处咨询。 Que She 被宣传为减肥因子胶囊以及全天然中草药混合制剂,其销售现已遍及 Bouncing Bear Botanicals 网站等各大互联网站点以及包括堪萨斯州劳伦斯市(Lawrence, Kan.) Sacred Journey 在内的各大零售商店。 FDA 对 Que She 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 氟苯丙胺一种兴奋药物,于 1997 年在被研究证实可导致心瓣膜严重受损后退出美国市场 普萘洛尔一种处方 -受体阻滞药物,其能够对患支气管哮喘和某些心脏疾病的患者构成风险 西布曲明一种受管制药物和处方减肥药,西布曲明是最近一项研究的课题,该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西布曲明的使用与具有心脏病病史的患者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增加存在关系 麻黄素一种兴奋药物,可用于哮喘的暂时性缓解,现作为非处方药合法上市销售,但其可对患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构成风险。 这些活性药物组分也可能同其他药物治疗发生相互作用,并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我们鼓励消费者和健康护理专业人员将与使用 Que She 相关的不良事件上报至 FDA 的MedWatch 安全信息及不良事件报告计划(MedWatch Safety Information and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Program):在线报告请访问 www.fda.gov/MedWatch/report.htm ;电话报告请拨打 800-FDA-1088 (800-332-1088);还可通过返回 FDA 表单 3500 的方式进行报告,该表单位于 MedWatch下载表单页面上,填写后可将其邮寄至表格上注明的地址或传真至 800-FDA-0178。 让我想起国内的中药也时常被查出有西药,例如下面的文章 西药穿中药外衣行骗中西药同服须谨慎 陈永杰 2010年04月20日08:21 来源: 《北京科技报》 有些中药添加西药成分的手段非常隐秘,不法分子了解到常规药检只检查药品的内容物,就将西药成分添加到胶囊壳等药品外部载体中。   最近,在国内某知名网站工作的苏小姐得了感冒,为了尽快恢复,她在药店买了一些中成药和西药,一起服用后感觉身体更加不适。但她并不清楚,病情加重是因为她服用的号称纯天然的中成药中已经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而再吃西药就造成了她超过剂量、重复用药的不良反应。   目前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非常普遍。我国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海军总医院原药剂科主任孙忠实告诉《北京科技报》。4月2日,国家 食 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了44种违规添加化学成分的中成药名单。   记者了解到,在中成药里添加西药,必须要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批,合理限量添加西药成分。比如,在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允许添加起到解热、退烧、止痛、止咳、抗过敏等五大作用的西药成分,治疗感冒的维C银翘片就是批准的含西药的中成药。   记者查阅《新编国家中成药》收录的5000多种中成药中,至少有160余种含有西药成分,主要集中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胃肠类药等三大类药物中。所含西药主要有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麻黄碱、苯海拉明、维生素C等。此外,大多数中药复方感冒药中都含有咖啡碱等兴奋剂类成分。   而另外两种情形的添加,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则纯属假药范围:一是超限量添加西药成分;二是在明示了纯中药的制剂中添加西药成分,几年前曝光的糖脂宁胶囊便是如此。   在中药和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并刮起一阵中西医结合的风潮。中西医结合的提法还是好的,它的精髓主要是指中医、西医的医疗理念和治疗体系相结合,互相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孙忠实说。   但当时的一些专家、甚至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没有领会中西医结合的精髓,简单 地理 解中西医结合就是把中药和西药结合在一起,开了中药和中成药添加西药成分的先河。   中成药添加西药等化学成分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 行 委员周超凡说,现在很多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都是1985年以前由地方药监部门审批出来的,俗称地标,相对比较松,当时的质量和标准,就现在看来都偏低。   1985年以后,国家药品审批整顿,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要由国家药监局来审批,俗称国标。在地标转国标的时候,已经把一批质量、效果不好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淘汰了,尽管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中成药,没有经过严格的再评价。   周超凡参加了当时地标转国标的专家组,他告诉记者,那时出于保护药厂利益的考虑,几千人的药厂如果取消批号,就意味着职工下岗、失业,为了照顾地方和药厂的利益,对一些不该通过的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批号,放宽了审批的口子。   现在看来,不能为了几千人的利益而置上百万、上千万患者的用药安全而不顾!我现在对这件事还耿耿于怀,后悔不已!周超凡懊悔地对记者说。   非法在中药里添加西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添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成分,比如减肥药中添加芬氟拉明,该成分通常用于单纯性肥胖症,主要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抑制食欲,达到减肥目的,但经研究证明,长期或过量服用芬氟拉明存在引发心脏瓣膜疾病的风险;另外一种情况是添加国家批准的其他品种药物中的成分,如安定、激素等。前一种情况属于添加禁药,危害自不必说,即使是后一种情况,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孙忠实表示,在我国卫生部门检测到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很多是由于重复用药造成的。   私自在中药里加入西药成分,最大的害处在于对患者的欺骗性和危险性大。西药的成分明确,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说明书注明常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而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 植物 、 动物 、矿物等,成分复杂,患者通常不按剂量服用。往中药里加入西药成分,患者不知情很可能会因超量服用造成药物中毒。   例如,如果一直服用西药的高血糖患者,同时服用含有西药格列本脲(一种普遍用于西医临床降血糖的药物)的中成药,过量服用可引起低血糖反应,尤其是老年人,甚至会发生严重低血糖危及 生命 。   今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名84岁老人因低血糖不省人事而被送入医院,化验结果显示老人服用的名为八宝消渴丸的中成药里就添加了格列本脲。   2001年,曾震惊全国的梅花K事件中,纯中药制剂黄柏胶囊被加入了西药成分四环素,导致19人中毒,其中两人生命垂危。   还有,在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纯中药中,有些不法厂商私自加入西药伟哥的成分西地那非,而过量或长期服用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皮肤病(牛皮癣、白癜风等)的纯中成药里,也有不法厂商私自加入激素醋酸泼尼松。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此类激素药必须在处方中注明才可以使用,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体重增加、高血压、 糖尿病 等多种疾病,有些人还可能导致对激素的依赖而不能停药。   包括感冒在内,很多患者都是中成药和西药同时服用,哪会想到现在中成药中普遍添加了西药成分,这是非常危险的。孙忠实说。   据孙忠实介绍,常用的抗感冒药感冒通,其主要成分除了中药人工牛黄外,还含有化学成分双氯芬酸钠和扑尔敏。其中双氯芬酸钠具有消炎镇痛作用,人工牛黄有解热作用,扑尔敏为组胺受体阻滞药。三者的复方制剂能减轻感冒症状,但不少患者在使用该药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血尿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   但现在还没有确定血尿症状是由人工牛黄造成的还是双氯芬酸钠引起的。有人分别对二者做过动物实验,都没有引起血尿症状,但是把它们合在一起就会产生血尿症状,我们还没有找到中药和西药添加在一起不起不良反应的规律。在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想当然地把中药和西药结合在一起。孙忠实说。   记者发现,近几年,国家药监局已经很少批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了,并且每年都会撤除200到300个中成药的生产批号,均是因为非法添加西药成分。孙忠实解释说,作为药品生产厂家来说,很少有厂家申请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因为与单独中药成分或者单独西药成分的新药相比,中西结合的药物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即使研制成功,在报给国家药监局审批时,按照正规审批程序,以中西药相结合的药品来申请,周期很长,花费高昂。而且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中某些成分可能与某一西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审批一般很难通过。   所以,除了国家药监局已经审批的可以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正规的药品生产厂家已经没有谁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孙忠实说,因此才涌现出大量在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药的厂商。   对于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令是假药,但孙忠实认为这种问题仍然相当普遍。其中壮阳、降血糖、降血脂、抗癫痫、高血压是中成药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的重灾区。   中药在这五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违规添加的西药成分,这类中成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孙忠实说。   最近,很多治疗癫痫的大夫告诉孙忠实,有很多治疗癫痫的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都添加了西药成分。孙忠实告诉记者,现在媒体上的三个月治疗糖尿病、两个月降低血压的中成药和保健品的医疗广告中,90%以上都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   这些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可以短时间内降低各项指标,但真正起作用的是西药成分,在用量不明的情况下对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孙忠实强调。   而一些正式添加了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也是采用违规的手段拿到正式批号。例如,治疗糖尿病的消渴丸添加西药成分格列本脲,并没有报国家药监局的批准,被媒体曝光后,采用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最后才向国家药监局提出申请,补做了临床试验,经过批准后变为名正言顺。   为什么有很多中成药的生产厂家要冒险添加西药成分呢?中国中医科学院吉军教授分析认为,中药有悠久的传统,并且有很多疗效确切的方剂流传下来。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中药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等观念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根深蒂固,因此,相比西药,一些人更愿意使用中药,特别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一些不法药品生产厂家恰恰利用了国人的这种心理,大肆宣传所谓的纯中药制剂。其实,光靠单纯的几味中药,无法让患者在服用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无法获得患者的信任而继续购买。于是,一些不法厂商和个人就利用中成药化学成分复杂,检验标准及方法相对滞后,掺入西药成分具有隐蔽性、不易被发现的特点,将一些疗效明确的西药成分,私自添加在降糖、降压、平喘、减肥等中成药或保健食品中,炮制出所谓无毒无害绿色纯天然且疗效确切的纯中药制剂。   很显然,这样的制剂已经不是真正的中药,而是披着纯中药外 衣 ,内含西药成分甚至是被淘汰、违禁成分的假药!吉军教授指出。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的打击力度加大,有些中药添加西药成分的手段非常隐秘,不法分子了解到常规药检只检查药品的内容物,就将西药成分添加到胶囊壳等药品外部载体中,孙忠实说。这是急功近利的社会通病在医药行业的集中体现。   此外,孙忠实认为,国家相关部门的打击处罚力度依然不够。比如,国家药监局在发现一起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药厂后,往往只进行几千元处罚了事。这相比药厂此后的高额利润,显然是九牛一毛。由于处罚力度不够,非法药厂常常采用今年申请降压药批号后,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等国家药监局发现后,撤销了降压药的批号,再申请降糖药的批号,造成申请批号-发现问题-撤销批号-重新申请的恶性循环。   针对中成药中添加西药的危害,孙忠实建议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不应再接受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申请。   目前,经国家审批的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有160余种,这些药品是否完全安全有效,中药里到底能不能添加西药成分,记者采访的几位专家的观点并不相同。   吉军极力反对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中成药应该按照中医的理论指导使用,西药应该在西医的理论指导下使用,这是一个大原则,吉军说。其实现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中,到底是中药在起作用还是西药在起作用,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在用药风险还未可知的情况下,只能停留在科学研究的阶段,绝不能贸然批准混合使用。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认为,中成药能否添加西药成分,不是绝对的。有些中成药加入西药成分,是为了提高疗效和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只要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西药成分,都是经过临床验证,证明是安全的、合法的。   比如麻黄碱具有镇咳、扩张气管、缓解黏膜充血的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感冒的药品,而且麻黄碱容易被消化道吸收,24小时内就可排出体外,对治疗病情只有好处没害处,这都经过大量临床验证过。   再比如咖啡碱是重要的解热镇痛剂,所以很多有解热镇痛功效的感冒药中含有一定的咖啡碱,一般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会引起药物中毒或是兴奋剂问题。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医研究所梁爱华研究员就在实验中发现中药和西药在一起的时候,有时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一些中药的毒副作用在加入西药成分后能够降低很多,这就是成功的案例,但目前我们还处于实验阶段。梁爱华告诉《北京科技报》。   孙忠实认为,科学地将中西医结合是在治疗过程中的中西医相结合。比如现在一种可以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稳心颗粒,医生可以依据中西医两个不同的治疗理念的指导,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吃西药的同时吃中成药,效果非常好。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配合中成药治疗才是中西医结合的真谛。但绝不是简单地将中药和西药做成一种药剂或针剂。孙忠实说。   对于已经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周超凡建议应该对其进行再评价,检验是否有必要添加。   周超凡认为,有些中成药没有必要添加西药成分,加上以后可以说是画蛇添足。比如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成药正天丸,原来既有中药成分也有西药成分。有专家提议去掉西药成分。后来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当去掉西药成分后,疗效并没有降低,最后去掉了正天丸中的西药成分。   但是,有的中成药必须添加西药才能有效,例如消渴丸在去掉西药成分后,临床试验疗效降低,所以必须添加西药成分。   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那些已经批准的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真的有疗效。周超凡说。   周超凡表示,打击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中成药,需要工商、公安、药监、卫生等多部门配合,要从平时防微杜渐,通过重罚警示,让有心造假者不敢铤而走险。同时,相关部门和媒体要对百姓加强中成药等方面知识的科普宣传,让群众认清假药。   患者在使用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时候,孙忠实建议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查找其成分中是否含有西药,如果含有就要特别注意不要同时服用西药,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否则将引起重复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危及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992 次阅读|2 个评论
吃西药的一些口忌
heliyong 2008-11-25 09:48
服中药需要忌口,服用西药更要注意饮食,下面列举一些常用药的口忌。   钙片:服钙片忌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因此服用钙片的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忌酒,酒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再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酸。阿斯匹林妨碍乙酸氧化成乙酸,造成人体内乙醛蓄积,不仅加重发热和全身疼痛症状,还容易引起肝损伤。而喝果汁也会加剧阿司匹林对胃粘膜的刺激,诱发胃出血。   止泻药:止泻药忌牛奶用止泻药后,不要饮用纯牛奶。因为纯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其含有乳糖成分还容易加重腹泻症状。酸牛奶有助于消化,无须禁忌。 芬必得:布洛芬忌咖啡布洛芬(芬必得)是一种止痛药物,但对胃粘膜有较大的刺激性。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及可乐中含有的古柯碱都会刺激胃酸分泌,会加剧布洛芬对胃粘膜的毒副作用,甚至诱发胃出血、胃穿孔。 服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忌食醋。服多酶片、蛋白酶合剂忌饮茶。最后提醒一点,服药后忌抽烟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导致血液中药物浓度的不足,难以充分发挥药效。如有在使用这些药物,那么请注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