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强烈地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地震预报之路――40年回顾与前路探索
热度 29 池顺良 2014-5-9 14:11
1. 地震预报从积极到消极的转变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系列强烈地震袭击了智利、美国、日本、中国,激起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 我国大规模地震预报探索从 1966 年邢台地震开始。地震造成 5 万人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周总理号召地震科学工作者总结经验,发扬独创精神,积极实践,努力突破地震预报科学难关。国家成立相应政府机构,组织起一支由地球物理、地质、大地测量等多学科地震科学研究队伍,以边探索、边实践的地震预报模式,拉开了我国地震预报序幕。 日本地震预报研究开始于 1964 年新泻 7.5 级地震。 1968 年十胜 7.9 级地震,地震预报的必要性被提到内阁讨论,地震预报计划被列入政府预算。但 1976 年中国唐山 7.8 级、 1995 年阪神 7.8 级等地震未能预报,日本对地震预报态度从积极转向消极,“地震预报计划”被搁置, “代之以‘基础研究探索’为名的新计划及实施不存在科学难关的地震预警项目。” 日本著名科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上田诚也在 2011 年东海特大地震后写的“日本的地震预报将何去何从!”一文中指出:要挽救众多宝贵的生命, “短期预报才是王道 …在地震学范畴里无法实现短期预报, 要实现科学的预报则需要捕捉到某些前兆现象。为此,首先需要做的是监视大地中应变积累随时间的增加状况 … 然而,政府的基本方针已定,认定‘短期预报不可行’ …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地震预报研究申请无法通过审查已经成为一般常识 … 我们延长研究计划的申请遭到拒绝。” 这就是我们从一位国际知名资深地球科学家口中了解的, 转向悲观论后,日本地震预报的现状。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对“地震能够预报吗?”的回答更干脆: “不能。无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是加州理工学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没有预报过一次大地震。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不知道如何预报,并且也不打算知道。” 日、美在“地震预报”世界科学难题面前退缩了,悲观论让各国研究者对地震预报“敬而远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项以挽救人的宝贵生命为目标的重大科学攻关课题搁浅,遭遇“虎头蛇尾”的命运?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强震从孕育到发生过程还没有取得规律性认识。对强震从孕育到发生的本质取得足够认识,是地震预报的基础。这种认识只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阶梯式地逐步达到。 在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梯,中国人依靠相对简陋的观测手段,就实现了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强震预报,在自然灾害面前已不是完全的被动者。 周总理在邢台地震后明确提出:“地震是有前兆的”。我国地震预报探索的主帅李四光更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从认识论和发展的观点,这种判断无疑是正确的。相信地震可以预测,基于这种信念,地震工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百折不饶的精神努力探索,终于初战获胜。 1997 年后,盖勒等美国学者关于“地震无法预测”的不可知论观点传入我国,到 2008 年,地震不可预报论实际上已影响了相当一批业内人士。 地球上强地震不会停止,退缩和回避不解决问题。总结半个世纪来地震预报探索的经验和教训,选择好攻击路线和突破点,再次向科学难题组织和发起攻击,最终攻下堡垒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做法。 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持不可知论,面对再佳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不懂得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对已取得的进展也持怀疑态度,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人,永远不可能到达认识的彼岸。 大浪淘沙,就像伟大的中国革命在经历百年奋斗后终于获胜,大众期待的强震预报终将逐步取得长足进展。 2. 科学评价我国边探索、边实践的地震预报模式 地震科学是观测科学,强震发生的规律只能从对强震孕育、发生全过程慎密的观测中获取。由于地震类型的多样及孕育过程的复杂性,还需要在部署有密集观测仪器的场地上 捕捉到一批,譬如至少十数个强震,进行解剖分析才能得到规律性认识。 上世纪 60 年代后,苏联先后在加尔姆、塔什干等地,美国在帕克菲尔德等地,日本在东海地区,中国在滇西,土耳其与德国在北安纳托利亚,欧洲在冰岛等地建立地震预测试验场,部署观测系统进行密集的强化监测。 严酷的事实是,专家在试验场苦苦等待的地震一直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却发生在圈定的试验区之外,半个世纪来,没有一次 7 级以上强震发生在地震试验场中!这些地震试验场在坚持监测若干年后最后停止工作。 曾任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预报员和局长的 陈章立在“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中指出: “ 如果把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的场所主要局限于小区域的地震预报实验场,对于检验、发展地震预报理论、技术、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更不利于地震预报经验的积累。我国与此有别,采取大区域的广泛探索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开展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这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覆盖了我国大陆除人口稀少区域以外的地震烈度大于Ⅷ度的大部分区域。” 这表明“大区域广泛探索”是我国地震预报与实践区别于日、美等国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正是这一特点,使我国取得了世界上第一次强震预报成功,挽救了数万人生命。 但是,不等待预报试验场取得规律性认识就开始地震预报实践,必然要承受失败风险。近年来,坊间对我国地震预报实践颇有微词,常以日、美不设地震机构来对照我国。 我国的地震预报模式,是否要改为像日、美那样先在科学上取得突破后再实践呢? 不可!先突破、后实践的模式,就是地震预报试验场之路。由半个世纪的试验场实践结果看,预报实际被无限推迟。 人类要掌握强震发生规律,最终摆脱地震灾害,我国边“大区域广泛探索”、边实践的地震预报模式是最正确的道路。尽管在这条道路上,压力最大的是那些承担了预报重任的地震工作者和领导决策者。 我国已取得的多次强震预报成功大多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进入市场经济后,地震预报的社会条件有了大变化,对预报信息精确性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但精密测量、计算机、网络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一系列对地观测技术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地震预报探索第二阶梯平台已经显现。我们有责任,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新阶梯平台上选准突破点,谋划新攻势,拿下更多前沿高地,同时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强震预报。 3. 李四光地应力、地应变地震预报思路 谈到中国地震预报,不能不讲李四光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 1966 年河北邢台发生 6.8 、 7.2 级地震,八千人丧生。周总理提出“地震能否预报?”。当时,多位专家认为,苏、日、美科学技术比较发达,都没有解决,言下之意,我们更解决不了。李四光则力排众议,说: “我看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不过我们得艰苦细致地工作,以探索发生地震的规律是什么。” 专业科学家主张先突破后预报;李四光主张边探索、边实践。之后数十年中,两种思路一直存在,此起彼伏,尤其当遭遇失败挫折时。 地震预报既属自然科学、也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只有对自然和社会有深刻认识者才能提出最佳方案。 李四光是中国著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中山先生逝世,他是八位抬灵柩者之一。 攻克一个未被认识的科学难题,领军攻关的主帅甚为重要。力排众议的李四光成了我国攻克“地震预报”世界难题的主帅。 其实,在邢台地震前,李四光在地震方面就做了不少工作。 1952 年中国科学院设立“地震工作委员会”,李四光兼任主任委员。 1952 年 10 月 8 日 ,山西淳县地震,李四光立即派地震工作者岳希新、王植、徐煜坚、宫景光及地球物理学家谢毓寿前往震区调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地震调查工作的开端。 1956 年 12 月,在李四光和范文澜主持下,整理从公元前 1189 年至公元 1954 年中国有关地震的记载,编出“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奠定了研究中国地震活动性的基础。 1960 年 7 月 18 日 ,广东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 4.3 级地震,李四光指示地质力学所、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地质所、土木建筑所等单位共同组成调查队,配合中科院中南分院、水电部水电总局、广东省水电设计院,对新丰江水库库区进行检测、考察,水库大坝得以及时加固。 1962 年 3 月 19 日 ,库区发生 6.1 级地震,大坝由于先期作了加固,保住了大坝及下游地区安全。 下面这段出现在 1965 年文章中的文字表明,邢台地震前李四光就在考虑地震预报问题 : “围绕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进行精密大地测量和微量位移测量 …分析现今地应力分布的情况和活动方式…就有可能进一步推测今后地震发展的趋势”。 李四光认为,地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在岩层中引起的地应力与岩石抵抗能力之间的矛盾逐步发展和激化的结果。 “对地应力进行观测,找出地应力有关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方式和变化规律 …… 看出这种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内在联系 …才有可能对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频度和强度作出科学的判断 ”。 由于 大地震的 “ 非频发性 ” ,李老准备抓住每一次大震提供的实践机会,组织尽可能周密的科学观测, 搞清地震发生的规律,找到强震发生的前兆尤其是临震前兆。他亲自指导,加紧地应力观测仪器研制并在很短时间布设下一百多台仪器组成的地应力前兆观测网。 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这种观测只能在数十至数百米深的围绕震源的近地表地层中进行。要掌握尽可能多的细节,找出规律,对每个强震危险区,需要一、二十台观测仪器织成一张直径百千米的密集观测网,罩住震中区。观测仪器少了,是摸不到规律的。 邢台震区是第一个观测试验区。 邢台 6.8 级地震后的第六天,李老让李方全到邢台隆尧县的尧山建一个地应力观测站,观测地应力变化。 邢台地处华北沉积平原,除了孤立出现在平原上的尧山,都是第四纪土层。那时的压磁应力仪不能在土层中测量,所以只在尧山建了一个地应力观测站。 几个月的实测结果表明,地应力测值的变化和地震发生的时间和震级确有关系。如邢台 3 月 22 日 7.2 级地震前,从 3 月 20 日开始应力值一直在增加,当应力值停止上升,开始下降时 7.2 级地震发生了。在后来的观测中发现,邢台地区 4 级以上余震,震前观测曲线都有所反映。在此期间,根据地应力观测曲线的变化,甚至在震区成功预报了一次 6 级余震。这实际上是我国第一次尝试发布的地震临震预报。 在几米深的浅孔中用当时性能尚不完善的仪器预报了 6 级余震!――这里有一个因素起了重要作用:尧山地应力观测站距震中只有 10km ,观测到应力变化量会比远处观测站大得多!这次实践表明,地应力抵近震中观测十分重要。在之后四十多年观测实践中,再也没有强震在距观测站如此近距离处发生。 邢台地震后, 李老对邢台地震发展趋势提出看法: “震源带有向东北方向发展的趋势。” 李老 对松潘、滦县、渤海、通海等地的地震危险性也十分关注。 为对这些存在大震孕育危险地区地应力的变化进行监测,李老抓紧了地应力监测站建设。图 1 中 110 个压磁应力观测站,大部分是李老健在时所建。 图 1. 由 110 台压磁应力仪组成的我国第一代钻孔应力、应变观测网 然而,当时地应力仪器的性能却并不完善:记录不到地球的脉搏-固体潮,容易受外界干扰,井下探头工作几个月就出现漏电,寿命不长。李老十分关注仪器的改进工作,有鉴于此,李老提出: “为了突破地震预报,加速台站的建设是必要的。不过,在观测方法还没有完全过关以前,不宜多设台站。” 这 110 个台是试验台,哨兵台。 这是个密度很稀的观测网,能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要搞清地震的孕育过程,必须在发现某地区有异常情况后,立即进行加密部署,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探测地震孕育过程的机会。 1971 年 4 月 29 日 李老辞世,中国“地震预报”攻关失去了主帅,这是国家无法弥补的损失,其重大影响在几年后就被国人感受到了。 图 1 中, 渤海、滦县(唐山)、炉霍、大关、松潘等地仪器布设得 稍为密集,但仍只能起到“哨兵台”的作用 。在李老辞世之后的 5 年中,这些地方果然相继发生大震。 邢台地震发生后的十年是中国大陆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地震活跃期,期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14 次,为“地震预报”攻关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但其中 12 次发生在李老逝世后。 1975 年 2 月 4 日 海城 7.3 级地震的形变等前兆最早出现在 1973 年 11 月,离大震发生还有 1 年零 3 个月 。若李老在世,一定会抓紧时间在异常区部署地应力观测网。遗憾的是,异常监视区没有加密部署地应力观测站。 但在李老 “地震是有前兆的,是能够预报的” 思想影响下,最后由前震活动经验式地临震预报出了海城地震,国人在与震魔作战中取得了一次战术上的胜利。但错过了一次认识强震孕育规律的机会。 1976 年 7 月 28 日 唐山 7.8 级地震的形变电阻率异常最早出现在 1973 年 12 月,离大震还有 32 个月 。对地应力观测缺乏认识的地震学家仍然没有加密部署地应力观测站,过于依靠测震学方法的经验性预报,遭到了代价沉重的失败。 李老选择地应力地应变这一地震孕育过程中最直接的物理量为前兆观测量,三十多年后美国庞大的“板块边界观测计划”(PBO)大量采用钻孔应变观测技术,证明李四光地应力观测地震预报科学思路是正确、超前的。 李老认为: “仪器试制工作是地震预报的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我们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改进现有的仪器,同时还要努力创造新仪器、新手段。” 李四光同技术人员共同讨论钻孔应力、应变测量仪器总体技术方案,采用何种传感技术,探头安装等技术细节,并在广东新丰江和邢台尧山建立了第一批地应力观测站,开展以地震预报为目标的钻孔应力应变连续观测。 李老提倡依靠应力应变观测方法,通过对大震的密集组网观测 找到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最终实现 地震的科学预报 。李老从1966年正式投入地震预报探索到1971年辞世,上天只给了他5年时间,要解决这样一个世界科学难题,5年时间是太短了,但他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正确路线。 地震科学是观测科学,观测技术的进展至关重要。下面,我从技术层面,尤其是自己熟悉的地壳形变前兆观测技术 40 年的曲折发展中寻找多年攻关进展缓慢的原因。 4. 前兆观测仪器仍处于发展过程,强震孕育观测进展缓慢。 用精确、密集的对地观测系统,捕捉到一批强震,从而掌握强震从孕育到发生的规律成为突破强震预报的基础。 所用的观测仪器分两类:测震用的地震仪和前兆观测仪器。 地震仪主要记录一个个独立事件。前兆观测要记录强震从孕育到发生全过程观测量的变化,强震孕育过程往往长达数十年以上,这类仪器必需能多年连续不间断工作,对仪器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十分苛刻。 从 E.Wiechert 于 1898 年研制出第一台实用地震仪以来,地震仪经历了百年改进和发展,已是十分完善和精确的科学观测仪器。地震仪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性有充分保证。即在同一场地上,用两台(或多台)地震仪同时记录地震,记录数据一定相同――两组记录数据间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 0.999-0.9999 。 地震仪发明不到 40 年,通过布设在地表的地震仪,就搞清了地球内部主要结构。现在的地震学方法,从地震波记录中除了可确定震级、震中位置外,还可以提取断层破裂方式等诸多信息。 然而,仅靠测震方法尚不能作出短期预报, 还 需要各类前兆观测配合。正如陈章立研究员所述: “有效地检测和识别地震的可能性前兆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首要前提,离开这种有效的检测和识别,地震预报必然成为‘空中楼阁’。” 地壳形变是最重要的前兆观测项目,应变仪和倾斜仪是主要的地壳形变前兆观测仪器。 但在上世纪 60 年代到本世纪初,应变仪和倾斜仪的性能达不到监测强震从孕育到发生全过程的要求。 图 2 是 1989 年在同一台站,相近两个钻孔中两台同方向钻孔应变仪,记录的 5 个月观测数据。 图 2 同一台站相近两个钻孔中两台同方向钻孔应变仪在潮汐频段及长周期频段的比对记录。 左图是 4 月 30 日至 5 月 5 日记录的固体潮曲线,右图是 5 个月的日均值记录曲线。显见,在潮汐频段,两台仪器记录数据的主要成分相当一致,但 5 个月的长期变化却完全不同 。说明仪器的长期观测资料完全不可靠! 倾斜仪情况也是如此,两台同方向倾斜仪,它们的长期数据往往不一样,甚至“背道而弛”。 地壳形变前兆观测的测量传感器灵敏度极高,位移分辨率达到千分之几纳米,比测震仪位移灵敏度要高约 3 个数量级。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材料胀缩、仪器在地层中固定的状态、机械零件装配中的游隙,甚至长度测量基准杆本身的不稳定都会使测量数据中混入噪声。最难消除的是被称为“漂移”的长周期噪声。要消除这种种噪声,只有通过实地观测,找到仪器中各项“噪声源”,改进后再次观测试验来逐步达到。 地震仪通过对地震事件记录的分析进行改进,还可以在专用振动平台上进行试验、改进,试验周期相对较短。应变仪和倾斜仪的试验改进只能在野外山洞或岩石钻孔中进行。从仪器安装初步稳定至记录到所需时间长度记录数据,一次试验周期往往需要数年,能在二十年中完成改进、完善工作,就属高效。 正是上世纪60-90年代前兆仪器的缺陷,加上雷击、停电、仪器故障等,造成前兆数据经常中断,让分析人员头痛。前兆观测数据质量低下,分析人员只能尽量从测震数据中挖掘信息。 在张国民等编著的《地震预报引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地震学方法成为了探索地震预报的主要手段 。与此相应,测震台网发展迅速。据 2008 年汶川 8 级地震后统计,已建立测震观测站 1303 个。而各种前兆测站,如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站至今仅 53 个,形不成观测系统。 前兆仪器性能不过关、观测网不成系统,使预报人员原先可依靠测震和前兆观测“两条腿走路”,变成了单腿走路,怎能不跌跤。 攻克地震预报科学难关,需要稳定、可靠、科学、先进的前兆观测仪器。然而,前兆观测仪器的改进需要相当长的试验周期,探索和实践在艰辛中前行。 李老逝世后,国家地震局继续加紧地应力地应变仪器的改进和完善工作。我国两代地震科学工作者,经过 50 年不懈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到本世纪初,已有部分型号形变前兆仪器完成了这一需时漫长的改进过程。仪器观测数据 通过了天然检验关、自检关,并能够长期连续工作,达到了科学观测仪器的基本要求。 5. 地应力、地应变仪器历时半世纪改进、完善之路 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军方发展 GPS 卫星定位技术成功, 90 年代成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 GPS 是测观比较长期(从数周到数十年)、大范围连续形变的理想手段,但数秒到数月时间段是 GPS 观测盲区。钻孔应变仪正是这一频段合适的观测仪器。 1968 年,美国卡奈基研究所的 Sacks 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钻孔体应变仪,能清晰记录到地球的脉搏――固体潮。之后二十年中, Sacks 三次改进体积应变仪,并同日本 Sakata 合作研制成三分量应变仪( SES-3 )。澳大利亚的 Gladwin 教授研制成被称为张量应变仪的分量应变仪。从 1983 年到 2004 年的二十年中,美国在帕克费尔德、南加州、旧金山湾等地进行实地观测试验。仅在南加州就有 8 个 Gladwin 分量应变仪、 5 个 SES-3 分量应变仪、 30 个各型 Sacks 体应变仪。 试验中也是状况不断。 28 个第一代 Sacks 体应变仪到 2004 年已有 13 个因电缆漏电或遭雷击损坏。 2001 年旧金山湾安装的 5 个 SES-3 分量应变仪,到 2004 年有 4 个出现因电子元件性能问题影响到数据质量。但通过边试验边改进,钻孔应变观测技术渐趋完善。 2003 年,美国批准了“板块边界监测计划”( PBO ),研究北美大陆西部板块边缘地区变形。主要观测手段为由 200 套 Gladwin 分量钻孔应变仪、 975 套 GPS 接收器组成的观测网络。 与此同时,我国针对第一代压磁应力仪的缺陷,国家地震局组织科学院力学所、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及地方地震局有关人员对钻孔应力应变测量仪器进行技术攻关。 1975 - 1980 年间,四种型号钻孔应变仪列项研制。 到 1985 年, ZX-79 型弦频式钻孔应变仪 (主要研制人员:河南省地震局王启民,已辞世) 、 TJ-1 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 (地壳应力研究所苏恺之) 、 YRY 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 (河南省鹤壁市地震局池顺良) 、 RZB 型分量式钻孔应变仪 (地壳应力研究所欧阳祖熙) 四种国产钻孔应变仪先后通过国家鉴定。(图 3-6 ) 这四种钻孔应变仪是我国科技人员独立设计的。在地学的这一领域,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出攻关所需仪器,投入前兆监测实践,并在实地监测中接收考验并不断改进。 2003年美国PBO项目分量钻孔应变仪开始布设后,2004年中国地震局不失时机地在十五“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中增设分量钻孔应变观测项目。 由于当年李老大力倡导,我国拥有独立研发的多种型号钻孔应变仪,在前沿科研领域可以无需受制于人。到2007年底,分量钻孔应变仪观测网络完成并通过验收。 同美国仪器不同,我国自主研发的仪器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在“板块边界监测”(PBO)计划中采用的是比美国自己SES-3仪器性能更好的澳大利亚Gladwin三分量仪,3分量平面布置呈龟式(60°等分),因传感器数与变量数相同,数据无法自检。(之后在两个分量的平分角线上再加入一个分量,但4分量间不平权)。 我国则采用 45 °等分的 4 分量观测, 4 个分量平面布置与张衡候风地动仪一样呈米字形状。这种平面布局,通过加、减运算,就可将应变分解为球量(体应变)和偏量(差应变)。 其中,(1路应变+3路应变)和(2路应变+4路应变)均反映体应变,它们应该相同(只差一个任意常数)。于是,数据只要满足条件: (1路应变+3路应变)=(2路应变+4路应变)+任意常数 4路数据反映地层应变的真实性就都得到了验证。数据自检功能,给分析人员排除干扰确定异常提供了方便的判别依据。新一代分量钻孔应变网络采用的YRY-4型仪器,数据自检相关系数能达到0.999,已优于PBO所用的仪器。 观测获得信息量的多少与频宽成正比。我国分量应变仪探头的信号频带宽达0 ~3000Hz,可记录构造应变、固体潮、地球自由振荡、远震波,还能记录地方微震和对临震预报极重要的地声信号。Gladwin应变仪观测频带0 ~7Hz,记录地方微震波形失真,更不能记录地声。 图 3. 左图是国产 TJ-1 型体应变仪;右图是改进后的 TJ-2 型体应变仪正下钻孔安装。(图片来自网络) 图 4. 徐州台国产体应变仪观测到的清晰的应变固体潮与理论值的比较。 图 5. 国产 RZB 型 4 分量钻孔应变仪在台站准备下钻孔安装。(图片来自网络) 图 6. 国产 YRY-4 型 4 分量钻孔应变仪在台站作下钻孔前的最后测试。 我国的分量应变仪已实现小型化,便于生产、运输和安装。仪器已达到稳定、可靠、长期连续工作的基本要求。2007年底完成的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网,仪器已连续工作7年,没有发生电缆漏电、雷击等事故。新观测系统已实现遥测、遥控和可无人值守自动记录。 图7是青海格尔木台从2006年10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YRY-4型应变仪记录数据。图8是上海佘山地震台从2006年3月25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YRY-4型应变仪记录数据。图9是图7中小方框放大图,显示清晰的应变固体潮记录。 图7. 格尔木台从2006年10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应变记录数据。汶川8级地震前 半年,出现指向东南方向的压应变变化,地震半年后施压结束。 图8. 上海佘山台从2006年3月25日到2013年12月31日的应变记录数据。 图9.图7中小方框放大图,显示清晰的应变固体潮记录 位于青藏高原的格尔木台差应变数据中,包含了汶川8级地震前后及日本东海9级地震地块活动的信息。而位于稳定地块的佘山台的差应变数据则看不出这两次特大地震的影响。 一旦应变观测网络系统建成,通过面上观测资料分析,对强震孕育区域位置、发展趋势及稳定地区的判断,定会提供诸多宝贵信息。 图10是2007年建成的新型高性能分量式钻孔应变仪台站的分布图,共53个观测台。这仍然是个十分稀疏的试验观测网,台站密度还不如李老布下的第一代观测网。但台站人员努力工作,保持仪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悉心监测。最接近汶川、芦山的四川姑咱台的钻孔应变仪就接收到了汶川8级、芦山7级这两次强震的应变前兆。 图10.新一代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台分布图 我国数十年地震预报实践已证实: “大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孕育过程 … 大震的强度越大,震中区及近邻区域,前兆性异常越早出现,持续时间越长。” 姑咱台记录的的汶川 8 级地震应变异常最早出现在震前 13 个月,随着临近发震,异常幅度越来越明显。芦山地震应变异常出现在震前 7 个月,并持续不断。姑咱离芦山更近,还记录到了明显的临震信号。详情请参阅参考文献。 芦山地震前还监测到了断层位移活动等前兆异常。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403 在美国,为填补 GPS 和地震仪在 数秒到数月时间段的观测盲区,钻孔应变成为新对地观测手段。在中国,作为地震预报前兆观测手段被发展和使用。中、美多年的观测实践已经表明,在更长(从数月到数十年)时段及更高频率段(百 Hz 甚至更高),它也能提供重要应变信息。相对于发展得比较成熟的 GPS 和地震仪,钻孔应变尚处于技术发展时期,其价值及可能的应用领域正被认识中。 PBO 项目已有 80 台 Gladwin 分量应变仪投入观测;我国分量应变观测网有 YRY 、 RZB 两种型号,近 60 台分量应变仪投入观测。多年积累的大量观测数据亟待研究人员分析研究和评价。 最近,福建省地震局刘序俨研究员,收集中、美两国 24 台分量钻孔应变仪 5 ~ 7 年连续观测数据,计算数据自检内符合精度,最好的是甘肃高台的 YRY 型分量应变仪,自检相关性已达到 0.999 。(文章待发表) 与钻孔应变观测技术的进步同步,其它对地观测手段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地震预报”目前仍处于“寒冬”期,但“春江水暖鸭先知”,新一年的春天即将到来,及时播下种子,到秋天我们就能收获果实。否则,这一年将不会有收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石耀霖院士指出,要提高预报成功率,地震预报必须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向基于地震发生规律认识基础上的物理预报、数值预报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对我国区域应力状态有更多的观测数据及对强震前后区域应力状态的动态演变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国著名地震学家陈运泰先生在周光召主编的《 21 世纪学科发展丛书-地震学今昔谈》一书中谈到中国地震科学及“地球科学的焦点问题-地震预测”能否取得进展时的回答:“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这里‘有准备’具有双重含义:理论上的准备和观测技术上的准备。” 6. 为人民放心、安全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经过四十多年努力,已建成了较完善的测震科学体系。但科学的前兆观测系统仍在建设中。 地震是有前兆的,但零散而非系统性的前兆,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地震三要素。足够精确的三要素-时间、地点、强度的精确度分别达到数日、 100km 半径以及震级误差在 1 级以内-是强震预报的要求。这只有密集的应变、倾斜及其它前兆观测网络,捕捉到数量足够的,可相互验证,充分可信的前兆信息后才能提供。 地震预报难在临震。前兆观测要特别注意寻找断层大破裂前的预滑、“成核”、地声等大震即将发生的临震前兆。 测震仪接收地层破裂瞬间发出巨大的弹性能,前兆观测接收的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泄出的少量漏能,因此,前兆观测网部署的密度应不低于测震网。要建设密集前兆观测网,有人台站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但电子、通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手段,可以解决建网遇到的技术问题。 强震孕育中的前兆应变变化只出现在临近震源地区,传播距离大致在 7-10 倍震源深度。这种定域性前兆需要部署的观测点多,却可以圈出较小的危险区范围,有利于减灾工作的实施。 地球上强震仍会不断发生,人类不能在自然灾害面前无所作为,对人民生命负责的政府不会听任地震灾害施暴。为了民众与后代子孙的安全,哪怕这项工程需要化费百年努力。 全球强震活动大部分发生在海洋中,只有小部分发生在便于部署前兆监测的陆地上。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广大陆地地域的中国,正是承担攻克地震预报世界科学难题最适当的选手。 上田诚也在同一篇文章中写道: “‘地震短期预报’的确不容易,但它不同于长生不老药和永动机的研究,只是普通意义上的科学作业,成功是完全可以指望的 …人口急剧增加、经济有望高速发展的亚洲、中东和中南美地区,‘ 短期地震预报’必将为这些地区的居民带来放心、安全的生活。这也是日本应该并可能做到的最大的国际贡献。” 上田诚也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 让我们继承前辈们开创的地震预报事业,努力奋斗,为人类放心、安全的在地球上生活,尽早拿下这个科学高地 。 参考文献: 上田诚也,日本的地震预报将何去何从!,国际地震动态, 2011(11) : 7-15. 陈章立,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 , 51-55. 李四光,关于地震烈度区划问题 ,中国地质,1965年第十二期. 李四光,论地震 ,地质出版社,1977年,5页,130-136页. 陈章立,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 ,地震出版社,2007年,136页. 李四光,论地震 ,地质出版社,1977年,6页. 陈章立,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7 , 302-309. 池顺良,一种浅孔安装的 YRY-2 型钻孔应变仪在中国华北地区 8 个台站试验观测的结果 ,地震学报, 1993 年 5 月, 224-231. 张国民、傅征祥、桂燮泰,地震预报引论,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 12-63. 苏恺之,地应力测量方法 ,地震出版社,1985年. 陈章立,地震预报的实践与思考 ,地震出版社,2007年,50页. 池顺良、池毅、 邓涛、廖成旺、唐小林、池亮 ,从 5.12 汶川地震前后分量应变仪观测到的应变异常看建设密集应变观测网络的必要 ,国际地震动态, 2009 ( 1 ): 1-12. Shunlian Chi , China’s component borehole strainmeternetwork, Earthq Sci (2009)22:579-587. 邱泽华等,用超限率分析法研究汶川地震的前兆应变变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 , 29,(4): 1-9 金日光,地震前兆识别与地震灾害预警――地壳断裂流变动力学理论的形成与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23 页 ~ 50 页、 301 页 ~30 5 页 . 邱泽华等,汶川地震前姑咱台观测的异常应变变化 ,中国科学 : 地球科学 2010 年 第 40 卷 第 8 期 : 1031~ 1039. 刘琦、张晶,S变换在汶川地震前后应变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 , 31(4): 6-9 池顺良,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汶川、芦山强震前兆应变异常 ,科技导报, 2013 , 31(12) , 27-30. 池顺良、刘琦、池毅、邓涛、廖成旺、阳光、张贵萍、陈洁,2013年芦山 Ms7.0 地震的震前及临震应变异常 ,地震学报, 2013 , 35(3) , 296-303. 童汪练,钻孔应变观测数据时谱分析及其应用震例, 2013 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年会上的报告。 石耀霖,地震预报研究的反思,科学网视频。 http://video.sciencenet.cn/2013041601/ 陈运泰、吴忠良、吕范范,地震学今昔谈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128 页 .
个人分类: 钻孔应变仪地震前兆观测技术|7484 次阅读|53 个评论
地震发生原理——伊朗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热度 1 hanspub 2013-4-17 10:22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6日发生在巴基斯坦与伊朗边界地区伊朗哈什(Khash)发生里氏7.8级地震。外电报道称,整个中东地区均有震感。 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16日18点44分,震源深度为15.2公里。据“Emirates 24|7”网站报道,北京时间18时48分,伊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发生7.8级强震,震源深度15.2公里,已造成至少87人死亡。 在迪拜的中国网友称震感强烈,他们在微博上爆料:“ 伊朗7.8级地震,迪拜余震,这次真的晃了好几下。大家都跑出来了。我们都只拿了不离手的手包,从11楼楼梯飞奔而下。。。 ”“下午伊朗6.3级地震 迪拜震感也太强了点吧 躺在床上被震了很久!” 记者16日从中国地震局获悉,当日在伊朗、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的地震,由于震区建筑物抗震性能较差,预计死亡人数还将上升。中国国际救援队已在联合国相关网站上发布对此次地震表示关注的信息。 2013年3月7日上午,台湾花莲县发生地震,与台湾一水相连的福建沿海多地震感强烈。2013年4月16日伊朗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通过这些强烈地震,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地震发生的原理吧。给大家推荐一篇来自 汉斯出版社 地球科学前沿期刊关于地震的专业文章 《地震发生原理及地震半径原理》 ,本文通过应力集中与应力释放分析,提出了地壳中单位时间内温度变化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产生地震的原理。并分析了发生地震的条件、地震性质,通过引入地震半径的概念阐述了地震发生的区域性及地震发生对称性与共面性原理的误差邻域的依据,使得地球向球体逐步回归变得可能。
2901 次阅读|1 个评论
挑战地震科学难题
kejidaobao 2012-2-28 11:43
1975年2月4日19:36,在中国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40°41′N,122°50′E)发生了一次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6、21km,震中烈度9度强。此次大地震震惊世界,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成功的地震预报,拯救了众多生命。但是,地震预测仍是极具挑战性且尚待解决的世界性科学难题。37年后的今天,汶川大地震的惨痛使我们提及地震预报这个世界性难题,防震减灾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目前,地震预测尚处初期科学探索阶段,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世界上的多震国家如俄罗斯、美国、日本和中国均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震预报探索。最严峻的现实是,世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灾难性地震几乎都是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通过地震学家长期不懈的努力,地震预测特别是中长期地震预测取得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特别是空对地观测技术和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地震预测研究开拓了新领域。一些国家已应用现有卫星信息开展包括GPS、热红外、电离层、InSAR、重力、电磁波等方面研究,并初步显示出与地震活动有区域性和地方性异常相关联。20世纪后期,一系列全球性重大地球科学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人类探索地球、了解其内部结构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并为地震预测研究提供新的基础。例如,在全球范围内法国建立了GeoScope台网,美国建立了IRIS台网;中国建立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GPS观测网络、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等;又如法国的GeoScope计划,日本的海神计划,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EarthScope,EarthScope计划由USArray计划、SAFOD计划、PBO计划和InSAR计划构成)。中国正在实施的973计划项目“大陆强震机理与预测”则从中国大陆强震的特殊背景出发探寻大陆强震预测理论,发展预测方法并应用于重要经济区的强震灾害评价。 面对国家的重视及明确的任务,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地震预报已居世界先进行列。本期第18—25页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的文章“大地震时空窗口研究”,阐述了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诸多因素,该文初步研究认为:条环交会、差异活动和深震与天外来客事件等是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主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在2011年3月11日M9.0东北日本大地震观测中得到了印证。封面图片为地震发震的地方时分布。封面设计金功博。 (本刊记者 朱宇)
个人分类: 栏目:封面图片说明|3027 次阅读|0 个评论
俄罗斯图瓦共和国2月之内发生两次强烈地震
热度 2 heartcool 2012-2-27 00:21
2011年12月27日23时21分56秒(北京时间)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发生了M6.6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51°50'31.20", 东经95°54'39.60",震源深度15公里。 2012年2月26日14时17分19秒(北京时间)在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又发生了M6.7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51°43'51.60", 东经95°55'15.60",震源深度17.7公里。 两次地震的震中位置如此接近(相隔仅12公里)、发震的时间如此接近(相隔仅60天)、地震的震级如此接近(分别为M6.6级和M6.7级),而且后一此地震比前一次略强,用现今的地震理论难以解释!
276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动物怎样应对强烈地震(组图)
热度 2 杨学祥 2011-9-17 03:16
动物怎样应对强烈地震(组图)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0 人参与) 相关说两句 ( 14080 人参与) 2011年09月16日15:21 来源: 光明网 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吼猴在吼 火烈鸟聚堆 优哉游哉的大熊猫 苏门答腊虎   2004年发生的罕见地震和海啸,在斯里兰卡造成至少3万人遇难。但令当地野生动物学家大为惊奇的是,在海浪直扑的亚拉国家公园居然没有发现一具动物的尸体。动物有第六感吗?它们是了解将要发生什么而撤离的吗?   今年8月23日美国东海岸遭受67年来最强的地震,动物的反应也让人格外关注。位于华盛顿特区石溪公园的史密森国家动物园第二天发布了一份报告,详细介绍了这次5.9级地震发生时,他们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鱼和鸟类是如何反应的。报告表明,有些动物略显紧张,而不少则若无其事,还有一些显然在地震来到之前有所觉察。   地震之前约5-10秒,猩猩凯尔和西部低地大猩猩科乔丢弃了它们的食物,攀登到树状架的顶端。大猩猩曼达拉则在震前约3秒钟发出一声尖锐的响声,搂住它的宝贝基比比,向架顶移动。   吼猴们从地震一开始就发出报警的呼叫。红毛猩猩艾瑞丝在地震发生前开始“打嗝发声”,这种噪音的含义是不高兴、烦着呢,通常在受到极端刺激时才发出。地震发生后它还在继续。   动物园有一群火烈鸟,共64只。就在地震之前,这些优雅的鸟冲冲撞撞,并聚集在一起。在整个地震过程中它们一直紧挨着。    大猩猩曼达拉 乌贼无动于衷 胆小鬼长鼻象鼩 红毛猩猩艾瑞丝烦着呢   雌性苏门答腊虎达迈在地震开始时显然被惊动而高高跃起,地震发生后它的举止回复正常。狮子则高傲地站在室外。面对当时嘎嘎作响的建筑,它们全部一动不动地凝视了好几分钟。   动物园最珍贵的居民表现怎么样呢?据饲养员介绍,大熊猫并未对地震有任何反应。是啊,有竹子吃,谁还关心身下的大地有没有摇动?   报告说,许多大型动物看来未受影响,普氏野马和弯角剑羚几乎没有注意到地震,它们只是从室内缓缓地走到外面。   地震刚开始,所有的坡鹿和毛冠鹿都立刻跑出鹿圈,显得焦虑不安。雌性坡鹿开始发出警报声,那是一种断断续续的高声吠叫,直到饲养员招呼它们,才就近聚集到场地一角。   地震到来时饲养员正在喂海狸和秋沙鸭。鸭子立刻跳入池中,而海狸也停了嘴,用后腿站立着四处环视,然后也入了水。留在水中待了1小时后,部分海狸才上岸继续用餐。   被指为胆小鬼的,要数黑红褐色的长鼻象鼩,它藏在栖息场所一直不肯出来,连常规的喂食也放弃了。   无脊椎动物展览馆的一位志愿者当时正在喂乌贼,可乌贼毫不理会。池水通常很平静,地震导致池水摇晃产生波动,让乌贼在进食时分了心。   在地震期间所有的蛇,包括铜斑蛇、水蝮蛇、拟水蛇等都扭动着身体。而通常它们在白天是不活动的。这实际上真有点吓人,要知道这些蛇都是超级有毒的。凌启渝来源新民晚报) http://roll.sohu.com/20110916/n319590933.shtml
个人分类: 图片|2613 次阅读|1 个评论
哥斯达黎加发生强烈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2011-5-14 07:56
哥斯达黎加发生强烈地震 2011年05月14日 07:43:00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圣何塞5月13日电(记者喻虹霞)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所在的中部地区13日下午发生强烈地震。   据哥斯达黎加大学地震工程研究所报告,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5.6级。首都圣何塞震感强烈,持续了1分钟多。   另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报告,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6级,地震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13日22时47分(北京时间14日6时47分),震中位于距首都圣何塞西北28公里处,震源深度为70公里。   截止记者发稿时,尚未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道。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5/14/c_121414805.htm 截至2011年5月6日,共记录到四川汶川8.0级地震余震86403次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05-14 06:47:55 6.0 10.1 -84.3 70 哥斯达黎加 地图 2011-05-13 14:48:11 4.3 41.9 82.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地图 2011-05-13 02:20:30 3.2 41.8 79.4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温宿县交界 地图 2011-05-11 21:47:59 3.2 41.7 81.2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地图 2011-05-11 06:40:09 3.6 40.6 91.9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1-05-10 23:26:04 6.1 43.3 131.2 560 中、俄交界 地图 2011-05-10 16:55:11 7.0 -20.2 168.2 30 洛亚蒂群岛地区 地图 2011-05-09 16:31:34 3.1 33.8 98.9 4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 地图 2011-05-09 16:12:14 3.7 41.0 83.6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 地图 2011-05-09 07:31:00 3.7 43.3 83.1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 地图 2011-05-07 08:21:08 4.1 31.5 103.8 16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交界 地图 2011-05-07 07:20:56 3.1 26.7 103.0 18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交界 地图 2011-05-07 05:58:20 3.1 26.7 103.0 1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曲靖市会泽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1-05-07 03:32:05 3.0 32.3 104.9 18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广元市青川县交界 地图 2011-05-06 22:29:03 3.2 41.9 83.2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地图 2011-05-06 18:48:12 4.1 31.3 103.6 15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 地图 2011-05-05 22:58:20 6.0 38.2 144.0 1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5-05 18:51:06 3.3 45.4 124.9 5 吉林省松原市市辖区与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交界 地图 2011-05-05 04:57:23 4.5 30.7 80.6 35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 地图 2011-05-03 07:10:59 3.2 40.4 77.2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地图 2011-05-03 04:28:26 3.5 34.2 88.7 25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05-03 00:19:51 3.0 42.1 84.1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 地图 2011-05-02 13:48:39 4.4 33.7 98.9 10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 地图 2011-05-01 14:55:54 3.6 43.7 85.2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 http://www.ceic.ac.cn/ 2011年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1-4-11 16:11 2011年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 2011年1-5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5月是第五个强潮汐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地球转速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容易激发突发事件。 潮汐组合A:2011年5月3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42129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5月11日为上弦,日月小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56度,两者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大。 潮汐组合C:5月15日为月亮近地潮,17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40006度, 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5月2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0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靠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和地球自转加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93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气象厅警告近期还会有大范围强震和5-6月潮汐组合对比
热度 2 杨学祥 2011-5-6 11:55
日本气象厅警告近期还会有大范围强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6日02:01 郑州晚报   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气象厅5日发出警告说,近期日本依然会有大范围的地震出现,有可能还会有强烈地震,因此希望各方做好防震工作。据报道,日本气象厅没有说明“强烈地震”的震级和震源。但是根据一般情况,气象厅所指“强烈地震”是在6级以上的地震。   日本今年3月11日遭受里氏9.0级强烈地震冲击,造成超过14700人遇难,万余人至今仍下落不明。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5日晚发生里氏6.1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看一送一   东电工作人员事故后首次进入1号机组反应堆厂房   东京电力公司5日宣布,为了降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内的放射性物质浓度,已经派遣工作人员将换气用的大型软管引入该建筑内。这是3月12日1号机组反应堆所在建筑发生氢气爆炸、屋顶被炸飞以来,工作人员首次进入该建筑内部。   5日13时30分到15时10分,共有12名工作人员分为4组,轮番进入反应堆所在建筑内部实施安装管道的作业。所有工作人员都身着防护服,佩戴面具,背着氧气瓶。工作人员共安装了8根软管,这些软管直径30厘米,深入建筑内部25米。软管与涡轮机房内的换气装置相连。换气装置带有能够吸附放射性物质的过滤器,可对从反应堆建筑内抽出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再将净化后的空气送回反应堆所在建筑内。   如果换气装置连续运转3天左右,有可能大幅降低建筑内部的放射性物质浓度,从而改善作业环境,以便为反应堆安装新冷却装置。综合新华社电 (编辑:SN034) http://news.sina.com.cn/w/2011-05-06/020122413395.shtml 2011年6月潮汐组合:日本余震进入太阳潮调整期 已有 115 次阅读 2011-5-6 05:37 2011年6月潮汐组合:日本余震进入太阳潮调整期 杨学祥 2011年6-7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6月是第一个弱潮汐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地球转速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容易激发突发事件。 潮汐组合A:2011年6月2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111度,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加快,潮汐南北震荡最强,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6月9日为上弦,日月小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5度,12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C:6月16日为日月大潮,1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39570度, 两者强叠加,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6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02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潮汐组合E:6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39683度,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靠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和地球自转加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6月22日夏至,太阳在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日本9级地震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6月进入余震太阳潮调整期。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级地震海啸,在3个月后,2005年3月29日发生8.5级余震。天文背景是:12月22日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3月21日春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导致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4096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88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东部在311地震中下降了还是抬升了?
热度 1 cgh 2011-3-21 10:50
日本东部在311地震中下降了还是抬升了? 新华网报道,日本国土地理院19日宣布,由于11日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级强烈地震,位于震中西北部的宫城县牡鹿半岛向震中所在的东南方向移动了约5.3米,同时下沉了约1.2米,这是日本有观测史以来最大的地壳变动记录。 (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3/20/c_121208661.htm ) 前一阵子还认为日本岛应该在地震中抬升,看到这个报道,搞得有点不理解了。 位于俯冲带西侧的日本岛向东运动,这一点比较好理解。 位于俯冲带上盘的日本岛发生沉降,不好理解。难道是地震孕育过程中产生的挤压抬升在地震和震后产生的回弹和调整?如果是这样,日本岛在更长的时间尺度还是抬升。 也有研究认为日本海处于拉分状态,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比较复杂。 看了一下电影《日本沉没》,似乎认为日本由于接近海沟,存在滑塌的可能。不太靠谱,呵呵。
个人分类: 地震|37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紧急通知 日本3.11特大地震
welcomezp 2011-3-16 09:29
[转载]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紧急通知  日本3.11特大地震
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大规模的强烈地震,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非常关心在日中国同胞的安全,已经派出赴灾区工作组。 为了尽快掌握在日中国同胞的安全状况,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特委托学友会建立应急网页: http://www.liurixueren.org/110311/ 请各位在日中国同胞尽快登录该网页,填写安全状况调查表。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集全馆力量24小时值守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及时在中国驻日本国大使馆网页上显示“在日中国留学人员平安信息”。 已显示的安全信息如下 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sgxxs/t805680.htm 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sgxxs/t805777.htm http://www.china-embassy.or.jp/chn/sgxxs/t805825.htm 人民网等网络媒体也已经发出号召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14126782.html 如果掌握受灾地区中国公民需要救助以及受灾的情况,也请及时联络如下电话: 080-6809-7666(Softbank) 03-3643-0359(留学生服务) 03-3643-0188(留学生服务) 03-3643-0305(值班总机) 传 真:03-3643-0296 另附: 驻日本使馆赴灾区工作组名单和联系方式 刘敬师 一秘(组长)090-4830-5150 李春生 一秘 080-5085-6305 邓德英 一秘 080-4329-9651 李 洋随员 090-8878-0807 请在日华人通过网站,短信,电话等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此信息,谢谢 2011年3月13日 图为茨城県美浦村超市内食品货架已被抢购一空。东京也出现抢购食品, 水等生活用品现象。(写真:産経新聞)
个人分类: 看日本|2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