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老花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品味新时代温州模式之一 瓯海便民服务台上的老花镜
francy 2018-5-1 23:54
这次2018年4月19-21日在温州参加《新时代地方媒体发展论坛》和全国媒体聚焦瓯海改革发展大型采访活动的采访第一站是4月21日温州瓯海区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温州瓯海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让你一次都不跑”是浙江省电子政务的全国范本 这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口号是“最多跑一次 服务零距离”。这个“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 “让你一次都不跑” 电子政务的全国范本,最近各地都在学习、跟进,媒体人如果有跟踪报道电子政务的,不会陌生。 “最多跑一次 服务零距离” 而这个“服务零距离”,听起来简单,实际上,其实不简单。 4月21日当天是周六,“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仅有少量有事处理的同志在现场。 4月21日当天是周六 由于采访时大家都在关注终端使用上的便捷: 温州瓯海区终端使用上的便捷 本人就开始在这个有2000平方米宽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四周转转,搜索“服务零距离”的踪迹。 首先,在一个“业务受理”服务台的桌签前面发现了一个黑边框老花眼镜,它连着一条绳。显然,这是给到“业务受理”服务台办理有关业务的老人家提供方便阅读材料用(因为它连着一条绳,显然是公共用)。 “业务受理”服务台前一个黑边框老花眼镜 其次,在填写有关申报单的台上,除了有签字用墨水笔(它连着一条绳)外,也有一个金边框老花眼镜,显然是公共用。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务实的 【感受】 这次在温州瓯海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服务台上见到的这两个老花镜,一般人可能没有觉得有什么。 不过,与我同行的另一位媒体同行也与本人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在“服务零距离”上的细致体验。 而且,可以说,这是本人自1981年大学毕业37年来,在政府机构的“业务受理”服务台上第一次明白“服务零距离”的体验。 沈阳在搜索“服务零距离”的踪迹 尽管瓯海区是知名的眼镜之都,但是,从这二副眼镜(应该是每一个服务台上都有一副眼镜,只是4月21日当天是周六,温州瓯海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多数服务台都关闭),再次体现了新时代温州模式在“服务零距离”上的务实之处。 这正是:瓯海便民服务台上的老花镜,体现了当地政府服务工作的人情味,值得点赞! 沈阳(sz1961sy) 23:22 2018-5-1 写于北京家中 【相关系列】 《品味新时代温州模式》( http://w.org.cn/user1/4/subject/352.html )
个人分类: 品味新时代温州模式|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年公务员,我觉得是在出卖自己的良心
sunapple 2011-8-14 14:42
刚考上公务员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大家都说你真厉害,都考上公务员了,我就觉得我还不错都是公务员了。工作了一段时间,很多事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劲了。 全国人口普查相信大家还记得,我作为我们单位的人口普查指导员,经历了整个普查过程,从培训普查员如何普查到指导他们填表,到最后将表打包上交,可以说,每一步都亲历亲为,我可以很负责的说,这次人口普查是失败的。 其实之前所有摸底调查上来的情况都是准确的,普查员很辛苦,一家一家地查一家一家地问,将调查到得内容抄在信纸上,然后仔细地将实际情况填进普查表,不知道被查的人还记不记得,那些表小小的格子多多的内容,有一个普查员80岁了(普查员工资很低,年轻人不愿做,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做),戴着老花镜,颤抖的手经常填错格,我老是检查出错误,他就特别不好意思地说“小姜老师,我老是错,给你添麻烦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教了一辈子的书,自己才是老教师。很多这样的老者,他们用尽心血,不是为了那调查一户5毛钱的工资,他们是觉得自己能为国家再做点什么很光荣。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那段时间,我没有周末,经常坐很久的车到大山深处去教一些普查员怎么填表;我没有早睡,因为要检查他们交上来的表的每一处会不会有错(上面规定一张表错了5个地方就要重填),终于,人口基本情况也都摸清了,大家的表也差不多完成了,我们很开心,觉得事情告一段落了,没想到,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过了几天,统计局带着县委领导的“指示”说表得改,我们疑惑了,按实际情况填写的表为什么要改?统计局解释说,之前我们上报的城镇人口比例和这次填的表对不起来。什么意思?就是说,之前县里为了达到上头派下来的城镇化指标,在城镇人口比例数据上做了假,其实没有那么多人进城。好吧,没办法,我们改,于是所有人通宵达旦地将一些生活的乡镇的人口硬“挪”到县城甚至是外省大城市。在做这件事得时候我难过了,觉得之前的努力有些白费了。改好之后松了口气,觉得这回可以了吧,没过几天啊统计局又下任务了,县里办的工业园区里头的人口达不到之前上报的数据了,大家得挪乡镇人口进工业区!又得改!好吧,所有人又几天不休息,挪了一部分的人口进了工业园区。做这件事得时候,我内疚了,觉得自己也在撒一个谎。我很明显地发现大家做事提不起劲了,有个老先生偷偷问我“小姜老师,我们做这个假,会不会坐牢,这是欺上瞒下啊。”是啊,这是欺上瞒下啊!这次的表还没改好,统计局又下指示了,说改了这么多次,乡镇人口又达不到正常水平了,得把这个窟窿补上。这要怎么补,凭空不能多生些出来啦!有领导说你们笨啊,不是好多死亡人口还没去公安局注销户口吗,让他们“活过来”充数吧!于是,为了达到他们的标准,很多死亡人口就硬生生当活人填了表了!做这一步的时候,不止是我,所有人都愤怒了,不仅仅是因为之前所有的认真调查都是白费,而且也为我们亲手铸成的谎言感觉到不安和耻辱!所有人愤怒地说,国家花了纳税人几个亿,难道就是要买这些假数据?我们做了这些假,不会被人唾骂吗?上交假表的那天下雨了,看着这些表运走,我转过身难过的不成样子。 我去参加普查培训的时候,老师一再强调普查的真实性,说国家就是靠这些数据来制定未来十年的发展规划,可是,这些数据都是假的,国家怎么能靠假数据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或许你会说,中国那么大,又不是每个地方都这样,而且你那只是个小地方。但我要说,构成整体的一部分是虚假的,整体也就是虚假的,不管这一部分是多么渺小! 人口普查是我成为公务员后做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人生撒的最大的一个谎,我无法原谅我自己,觉得自己就是那些被唾弃的人之一,是的,我是该被唾弃。 之后,没有这样大规模的工作了,平时主要也就是坐在办公室,写写文件什么的,转眼快过年了,去年好像特别的冷。过年前总有很多百姓过来要政府帮忙解决各种问题。有一天,下着雪,一个老婆婆,年纪特别大了,一大早地就来到单位,在门口屋檐下站着,看着走来走去的每个人想说什么,又只会动动嘴唇,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她很害羞的样子,摇摇头站到一边去了,我以为她只是来躲躲雪,于是就进了自己房间写文件了,一直也没到门口去,到了下午,出去一看,她还站在那个屋檐下!!下雪的12月啊!她看着起码有80岁!我问单位文书她是干嘛的,文书告诉我她是来找领导解决低保的。苍天,那天是星期四,她不知道,单位领导只有周一周三才来的。。。其他时间可能在麻将桌上比较容易找到他们。可怜的婆婆等了一天。我过去要她进办公室说给她到杯热水,她拒绝了,说我在外面等领导,我说领导今天不会来了,起码下周一才来,她失望了,说那我过几天再来,然后就走进了雪地里。她的背影又瘦又小,文书在我耳边说,她就一个人,儿子不养她,往年有低保,今年不知道怎么被取消了。。。。 过几天她再来,分管领导吼了她一顿,说你有儿子找你儿子去,他那个样子跟我见到的他在上级领导面前点头哈腰的样子真的判若两人,老人一直在哭在重复不知道怎么过年,我想过去说点什么,一个同事拉住我说不关你的事,年轻人别惹事。我看着他严肃的表情,知道他是为我好。我退缩了。后来,所有人都散了,我给老人倒了杯热水,我只能给她一杯热水。 在单位的一年,我遇到太多这样让我愤怒又让我退缩的事情,这两件不过是个缩影,我觉得我内心的正义感正在被从众心理打压,被现实磨平,我变得快和他们一样了,我开始讨厌我自己,我常常对逼我考公务员的妈妈发脾气,我怪她是她让我变成这个样子,但是我心里知道,是我自己在慢慢地改变。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我请假考研,没有辞职是因为妈妈不同意,我不想让她难过。但是我想,过些日子我还是会让她难过吧,就算考不上研,我也不想回去做公务员,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自己都鄙视的人,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你问我要怎么活着才有意思,每天能喝上安全的牛奶,吃上健康的饭菜,平安地出去又平安地回家,所做的工作能实现你自己的愿望也能帮助别人实现愿望,这是不是一种意思?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