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如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草中笋2018年中国行记事系列(19)
jiangjiping 2018-11-22 20:54
草中笋2018年中国行记事系列(19) (十九)厕所给我的印象 蒋继平 现在来谈谈我这次中国之行在杭州东站, 上海虹桥高铁站,地铁站和浦东国际机场的如厕经历。 因为这次中国之行我一共两次到虹桥高铁和地铁站, 三次到杭州东站和浦东国际机场, 在这三个地方上过好几个厕所, 所以, 已经记不清具体的厕所位子, 只有大概的印象。 在我的印象中, 大多数厕所还是比较干净整洁的, 但是, 厕所之间的距离太大, 比美国的数量少得多, 因而, 有一些厕所需要排队才能得到位子。 有的厕所还是蹲式的, 而且没有提供手纸的设备,这使我感到很意外。不过,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式厕所, 在厕所大门一边有一个电子式显示器,名为【厕位智能引导系统】, 上面表明厕所内已经占用的厕位和空余的厕位(图一)。 这个厕所装置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文明和最科学的厕所设备, 这为女性如厕提供最直观的信息, 也让在外面等待夫人如厕的丈夫们心里有数。因而, 看到这个装置, 我为中国感到高兴。 这是一个小装置, 但是, 却是文明的一大步。 当我回到美国, 美国同事问及我的中国之行的经历和感受时, 我如实跟他们讲我遇到的各种情景。 当我讲到有一次如厕是蹲式的, 没有手纸时, 我的一位女性同事, 她是南美洲移民, 今年7月份第一次到中国出差一个星期,立即大声附和, 说她也遇到同样的情况, 当时是大大地出于她的心理准备的, 所以, 很是印象深刻。 她说, 这种情景使她感到非常尴尬。 图一。 女厕所大门一侧墙上的电子显示器。 \0 \0 (待续)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2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适合灾区的折叠式便桶
热度 1 xbyang 2013-5-8 09:54
每当灾害发生之时,便利的日常生活完全被破坏,连上厕所也变得困难起来。法国一名医生劳伦·赫莱瓦研制出一款折叠式便桶,可方便灾民解决入厕问题。这种便桶只有2公斤的净重,便于人们随身携带和多次使用。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令不少美国人失去家园。赫莱瓦在观看报道那次灾害的电视新闻时发现,不少灾民在临时避难所里生活十分艰难,连上厕所都要排队。在灾害之后的艰难时期,人们也需要那么讲究吗?其实,这不仅是文明的需要,更是健康的需要。健康专家指出,自然灾害发生之后,人们也应该到厕所去方便,随地大小便可能引发传染病。于是,赫莱瓦萌生了研制便携式便桶的想法,并最终获得成功。   赫莱瓦发明的折叠式便桶的主体是一片折叠纸板,使用者可在一分钟内将此纸板展开,做成一个盒子状便桶。便桶旁边附有多个一次性塑料袋,袋中有一片吸收液体的材料,可把尿液全部吸收。这种便桶还可多次多人使用,每人在用后更换一个一次性塑料袋就可以了。更换下来的塑料袋顺手带走,扔到统一的便袋处理箱,环保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赫莱瓦声称,这种便携式便桶十分结实,可让体重为200千克以内的人使用。除了适用于灾区外,这种便携式便桶还适用于野外工作者,也适用于那些深入到尚未进行旅游开发地区的旅游者。   
4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二十八站系列之三:天 厕
热度 5 mqr 2012-12-7 11:37
天 厕 在大小兴安岭找矿,有一件很难启齿的事儿,就是如厕。若写成博文,就更让人不齿了。所以,这篇小文带有一定的冒险性。 为何如厕难呢 ? 在大小兴安岭,每年夏天,蚊子、瞎蠓、小咬、刨跟儿、草爬子、苍蝇多得不得了。连吃饭都得带着蚊帽,慢慢从帽的下边送进嘴里。这如厕则不行,必须暴露身体很大一部分,那些东西一齐攻上来,谁能受得了? 所以,对于如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招。有的人用蒿草打;有的人带着雨衣,在后面搭一个小帐篷;有的人带着火柴,先拣干树枝,再拔青蒿草,用火点着干枝,再放上湿草,在烟里边如厕……这些没有一样是可以完全避免挨咬的。但没有办法。 1984 年在北红,我们分队终于想出了办法。那简直是异想天开,创意非凡——把厕所建在大树顶上。 我们的驻地,有樟松多、高、密的特点,这个法子就是由这个特点联想到的。先造天梯,用整根的圆木一根接一根,依着站立着的大树斜着上去,用铁丝绑定,宽度 1 米左右,人上去时十分安全。然后对相近的大树进行修理,绑横担,让大树颗颗相连,最后钉木板,绑围墙,一个天上的厕所就这样造好了。 这个厕所真是美极了,如厕时人人心情舒暢,由于通风特好,那些蚊子、小咬……一个站不住,都被风吹到九霄云外了。同时如厕时也可以得暇观观山景,不萧洒也得萧洒。有诗为证: 青天一厕白云间, 山山水水在眼前。 松针款款轻抚面, 微风习习意悠然。 蚊虫无计随风去, 怪味难留散天边。 若非登山找矿人, 谁能如厕赛神仙 ?
个人分类: 龙江情怀|403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探槽遇险
热度 3 mqr 2012-3-10 11:39
探槽遇险 先向行外人解释一下何为探槽,地质人员在野外进行地质观察时,要观察那些有根儿的岩石,即所谓基岩。但大部分基岩是被掩盖的,这就需要动用工程把基岩揭露出来。探槽就是揭露基岩的一种浅部工程。原则上限定深度是 3 米,再深则需要打井,但实际上挖到 4 米 5 米者不在少数。特别是现在,机械施工,有的掘的更深,而且没有足够的边坡角做保证,所以事故时有发生。 1963 年,在福建邵武晒口,我与邓振林(印尼归侨,家开农场,有椰子树,从小练就爬树的高超本领)在福建省第一地质大队一零六分队地表组负责浅井和槽探编录。 一天,我们去编录一个探槽。这个槽,头一天晚上工人已施工完,经验收合格,但因天晚没有编。这天夜里偏偏下了一场雨,所以早晨出工较晚。到达探槽时,因天又闷又热,槽深内比较阴凉,我俩就先坐在槽里休息一下。他突然要去大便,剩我自己在槽里,不久一股臭味袭来,我急忙跑出槽子,撵他远一点儿,但他大便为怕蚊子、小咬咬,总是在树上,在我正在向上望找他的时候,只听一声闷响,槽子塌了。我俩的背包、地质锤全压在里边,活不能干了,只好回单位找工人清槽。 这次是太险了,如果早塌两、三分钟,或者是晚一点儿在我们工作中塌,后果都不堪设想。前两年,赵崇正和一个北大实习生就是这样压在槽子里。那个实习生就是这样死的,赵崇正由于戴了安全帽,鼻子处有一点空地方,没有窒息,才被抢救过来。但留下了时常糊涂的后遗症,有一次去医院拔牙,居然把好牙拔掉,把坏牙留下了;我前些日子发的悼罗全增诗讲的是70岁老人压死在槽里,这都是后话。 所以说,这次,是邓振林的如厕,使我又过了一关。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778 次阅读|6 个评论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如厕难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2-29 00:36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如厕难
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如厕难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2 月 28 日 ( 美东时间 ) 每天来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的游客数以万计,节假日游客激增,然而在圣诞树旁附近的公共厕所只有一个 , 形成无论男女厕所都排长龙的景象,为不得已排队等候的时间往往超过 20 分钟以上。在美国排队夹塞的很少秩序很好 , 不过排队中还是有些游客抱怨,难道没有办法改进了 ? 不能光顾了进口而忘记增加出口的设备,何况,美国常说时间就是金钱! 附照片一张是 26 日即时拍摄的。
2895 次阅读|1 个评论
让领导先尿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4-14 15:44
  【Blog主人按1:看到一则新闻很有趣《“让领导先尿”:英国核潜艇枪击事件真相出水》,和大家分享一下】   【Blog主人按2:和领导一起如厕是很尴尬的事情,尤其是男士们,相隔仅仅一个隔板或者没有隔板,人类最隐私的地方暴露于光天化日之日,尤其是领导的隐私,着实让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每每需要举头望明月,张嘴扯闲淡,方能过得去这一节。如遇到只有一个厕位时,懂事的下属自会退避三舍,请领导先尿,这样才可以换得未来领导尿你,真到时候领导不尿你这一壶了,那可是很糟糕的。】   【Blog主人按3:让领导先走,让领导先尿,都是一个思路,走的事情如果没啥突发事件,等等也就等等了,尿的时候则不然,需要时雷霆万钧,根本来不及让你等待。这位英国的小伙子这不就急了嘛】   【Blog主人按4:最科学理性的风险防范方法是每人每天都用纸尿裤,以免发生这类万一情况,以至造成人员伤亡,切记切记!】   以下是新闻原文:   英国新型核潜艇敏捷号上发生、酿成1死1重伤的枪击事件,疑因厕所纠纷引发。英国传媒引述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由于政要参观,潜艇上人有三急的士兵被迫要让来宾先用厕所,有人因此一时失控触发开枪血案。   敏捷号(HMS Astute)周三泊于船坞,展开为期5日官式访问,招待南安普敦(Southampton)市议会官员、童军、学童等登艇。枪发于周五(8日)中午12 时12分,当时正有一批市政要员到场参观,行凶的22岁一等兵多诺万(Ryan Donovan)当时负责守卫控制室,但休班不久就枪击众人。事发时,一批童军和学童正准备登舰参观。   国防部消息人士说﹕监于有政要在潜艇上,厕所安排极度紧张。我听说枪手急需如厕,但被下令让来宾优先使用控制室旁的厕所。情绪突然失控,之后便有人开枪了。那潜艇共有95名职员,但仅得5个厕所。   多诺万当时身穿防弹衣,起码开了6枪才被制服,以涉嫌谋杀及谋杀未遂罪被捕。年仅30余、艇上负责导弹和鱼雷的少校莫利纽克斯(Ian Molyneux)胸膛中弹身亡;另一名少校霍奇(Chris Hodge)则伤重,但情绪稳定。  
个人分类: 事论|3863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