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拮抗作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地震,择偶,金城武
热度 2 liuyangbnu 2011-7-28 03:51
话说这三个东西的联系是这样的: 去年忘了是谁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当年唐山大地震后,好多个家庭都破碎了。为了河蟹、稳定和圆满,组织上安排一些失去丈夫和妻子的丧偶中青年重新组合家 庭。本来这个时候,重建美好家园,继续生存下去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择偶,这些人的想法也变得现实和简单:能过就行了,一不挑长相,二不挑出身,三不挑工 作,差不多。 这个轶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做Kaneshiro的模型。问了学日文的同学后才知道,Kaneshiro翻成“金城”,而金城武就叫做Takeshi Kaneshiro。于是,hereafter就叫金城武模型。这个金城武有点意思啊:在种群经历了瓶颈效应之后,由于种群数量一下减少,这时候漂变或者 说随机性的作用开始凸现出来。一些已经稳定下来的配偶选择机制变得不稳定了,既定的雄性炫耀特征比如第二性征、行为、歌声等等出现丧失,或者说多样性变低,有点类似Allee效应。一些新的雄性炫耀特征可能会因为表型之间的拮抗作用减弱、突变等作用而出现。从雌性的方面讲,这个时候找对象比挑对象的重要 性要更大。如果太挑了,很有可能成了“剩女”,显然这是要selection against的。这么一来,以往高标准,严要求的雌性们也就放下了架子。换句话反过来说,环境的强烈震荡造成小种群的产生,雌雄之间配偶选择的平衡被打 破,需要重新盘整后回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点。 如果按照这个模式继续推下去。雄性的性征和雌性的品味产生了新的变化,加上又是小种群。选择的作用力很容易在种群之中扩散开来。受到强烈的正向或者稳定选择作用,这些新进化出来的特征随之稳定下午。假如这个种群重新扩张,和原来的种群碰到一起后(secondary contact),严格的对应交配(assortative mating)使种间生殖隔离强化,新的物种就此产生。这个金城武模型是可以通过配偶选择的机制解释一些异域或者邻域成种事件,特别是一些岛屿的近似种和亚种,种系关系其实很紧密的。但是形态差别很大。 地震的例子放在这里也许不合适,但是至少有联系。不否认出现这个情景:固然有组织和朋友介绍成分,也有自己选择的。以前姑娘选小伙,要有房有车,长得要帅 和金城武、梁朝伟有一拼的,现在房子和汽车都没了,人长得再帅有个屁用,又不能当饭吃。嫁个勤恳,老实,在地震中任劳任怨,助人为乐的穷光蛋似乎更加现 实,要么就是当地的小妹子和人民解放军战士打成了一片,体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有点扯远了。 地震的故事还没完:现在的汶川在大灾难后还有好多人找不到,何况当时唐山呢? 好多的另一半其实并没有遇难,其实是被疏散了,走失了,收治在异地的医院里。当他们重新回到家园,发现自己的老公或者媳妇已经另立门户了,不免心里有些凄 楚。人嘛,出了这样阴错阳差、生离死别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总得讨个说法。据说女同志们都想着恢复到以前的家庭,男同志们则有点喜新厌旧,不愿换回去 了。呃,当然这个现象金城武同学是预料不到也解释不了的了。
个人分类: 饭后扯淡|416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dongzg101 2011-7-26 10:45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已有 7 次阅读 2011-7-26 10:25 | 个人分类: 农林科技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鸡,营养平衡,拮抗作用,中毒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在人工饲喂条件下很难做到营养平衡,尤其是无法实现营养的动态平衡。所以,在人工饲喂条件下,鸡的免疫力低下,浪费粮食,鸡疾病多发频发,肌肉品质下降,鸡蛋品质下降。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五个问题是很难的,一般养鸡场根本就解决不了,尽管科学家根据鸡的年龄配制了不同配方的饲料,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随机问题。 鸡的营养为什么这样难以平衡,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点: 第一,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的动态比例难以把握。 第二,有严重的拮抗作用。 第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如果过量,会出现中毒现象。 有些科学家可能对养鸡这种农民干的活不屑一顾。但是,以上三种问题却是真正的、复杂的科学问题。恐怕连农大的专家也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来说五大类营养(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的比例不好掌握。 到底多少比例合适呢?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1 ,如何用最少量的营养物质饲养更多的鸡? 2 ,如何搭配营养鸡的免疫能力最高?其次是这个问题:如何搭配营养会产更多的鸡蛋?如何搭配营养会是鸡体内脂肪很多?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目的性。 如果以后两个问题为重点研究,那么必然导致鸡营养失去平衡,从而鸡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例如鸡蛋产量增加了,但是鸡蛋质量却下降了,鸡肉的质量也会下降。而如果鸡过于肥胖,鸡蛋产量却会降低。 全价饲料就是这物种营养都配好的饲料,这种饲料对于重点时段鸡的喂养很有用处,例如鸡雏阶段。而到了一个多月以后的鸡适合用预混料,自己根据鸡的行为、疾病和产蛋表现配制饲料,添加添加剂。到了成年鸡阶段饲喂的自由程度加大,因为鸡自身营养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要真正掌握饲养技术,对那些是蛋白质饲料,那些是维生素饲料要了如指掌,必须对当地农产品价格了如指掌,必须对加工这些原料的技术了如指掌。例如骨粉,如何得到骨粉?如何加工骨粉?骨粉有没有替代品?当然,由于当代科技发达,市场上许多都有卖的。但是对于用量大、价钱高的东西则必须设法自己解决。例如维生素问题,市场上的维生素比较贵,而且维生素不容易保存,所以市场上种类少。但是在青菜中、在树叶中、在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那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种植蔬菜达到维生素饲喂要求。 第二,拮抗作用很多 什么叫拮抗作用? 营养物质之间在动物体内表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协同作用,另一种就是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即一种营养物质促进另一种营养物质在体内吸收或存留,从而减少另一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如维生素 A 促进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C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都能保护体内易氧化物质等。协同有益于肌体健康。比如,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与含铁多的食物同食同炒,更利于吸收等都是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百度上这样说:中文名称:拮抗作用英文名称: antagonism 定义 1 :两种化学药剂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化学药剂干扰另一种药剂的毒效,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毒效,使总体毒效下降的现象。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毒理与药理(二级学科)定义 2 :一种污染物因另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减少的作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 3 :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物质所抵消的现象。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生物学概念:拮抗是指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物质(如钙与磷、钙与锌等)间的数量比例不当,造成一种营养物质阻止另一种营养物质吸收的现象。一般来说,协同作用大多对健康有利,拮抗作用则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体正常的功能和新陈代谢。 在鸡的身体内,各种氨基酸存在严重的相互拮抗。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 200 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 20 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8 种。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酪氨酸( TYR )、组氨酸( HIS )、丙氨酸( ALA )、胱氨酸( CYS )、天门冬氨酸( ASP )、脯氨酸( PRO )、丝氨酸( SER )、谷氨酸( GLU )、精氨酸( ARG )、苯丙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之间有严重的拮抗作用。如赖氨酸与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日粮高赖氨酸影响采食量,抑制精氨酸的吸收,加强精氨酸的降解,抑制精氨酸的合成,影响精氨酸的重吸收。缬氨酸添加过多会抑制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吸收利用,从而出现整体生长抑制。过量的精氨酸使血浆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升高,而同时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的浓度下降。 Qureshi 等( 1998 )建议,在高温环境中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肉鸡日粮中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至少是 1.10 ∶ 1 。 Roth 等( 2001 )研究 7 ~ 28 日龄肉仔鸡最佳生产性能时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得出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最佳比例为 1 ∶ 1.08 。 拮抗作用很多,现在还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非明确区域。维生素之间也有拮抗作用。高剂量的 VE 对 VD 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在 VD 处于低水平时这种拮抗作用更加明显。高剂量的 VA 和 VE 对 VD 的拮抗作用是最为突出的。 Friedman ( 16 )等( 1997 )报道,为了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而增加日粮中 VA 和 VE 的水平,结果使鸡对 VD3 的需求量增加。 Aburto ( 9 )等( 1998 )报道,高水平的 VE ( 5000IU/kg 或 10000IU/kg )降低了血液和肝脏中的的 VA 浓度、降低了体增重和饲料报酬,骨灰分也下降,但是随着 VA 和 VD 的添加,体增重又增加,骨灰分增加、软骨病的发病率下降。 矿物质之间也存在拮抗。例如:当磷过量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当钙过量时会影响镁、碘、铜、锌、锰的吸收。钾过量时影响铁的吸收代谢。镁过多会降低磷的吸收利用。钼过多会引起铜不足。等等。 另外维生素和氨基酸和矿物质三者之间也应该有拮抗作用,只是缺乏研究。 所以,饲料添加过量会适得其反。 第三,食物之间“相克作用”。 首先应该明白“食物相克”和拮抗作用不是一回事。相克作用是指食物之间的作用相互抵消,或者互相产生毒素的作用。例如酸和碱中和是“相克”,但是不是“拮抗”。 以下这些营养物质是相克的,若搭配食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 草酸与钙相克 菠菜含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含钙丰富的海米、发菜也不宜与苋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二者混合食用会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磷与钙相克 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所以,牛奶与瘦肉同食不合适。 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蛎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二者同食会使锌的吸收减少 65 %~ 100 %。 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动物肝类、蛋黄、大豆中均含有丰富的铁质,都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也不能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 维生素 B 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土霉素不能和青霉素、链霉素同时使用。 硫酸亚铁等亚铁盐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亚铁盐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过程。 磷酸钙是强碱,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 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会分解维生素 B 和叶酸。等等。 第四,矿物质元素不足引起疾病,过多则出现中毒现象。 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软骨、佝偻等。钙过多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 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 镁缺乏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肌肉传递提高,严重缺镁者可致抽搐和惊厥,缺镁还会妨碍铁的利用。镁过量:血镁增高可使末梢血管舒张,腱反射消失,并阻止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释出。极大剂量的镁可使呼吸衰竭,心脏停搏。 钾缺乏血钾减低的最严重后果是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病变。钾过量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剧烈的心律失常和传导缺陷。其他征象如软弱无力和感觉异常。 钴缺乏产生恶性贫血,生长不良和偶然性神经错乱。钴过量可引起心力衰竭等毒性反应。 锌过量发生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硒过量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羽毛变干、变脆、易断裂和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 钠过量会引起中毒。病禽大多行走困难或不能站立走动,两脚无力,末梢麻痹,甚至瘫痪。病鸡无食欲,饮欲增强,口鼻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嗉囊扩张,下痢,呼吸困难,卧地挣扎站立不起来,最后衰竭而死。 由以上四个大问题的分析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鸡的营养动态平衡很不好把握。 但是鸡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却可以达到自身营养的平衡。我们看到,野鸡在野外的免疫能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同样,散养鸡的免疫能力很强,疾病发生很少,流行病瘟疫也发生很少。 所以,我们认为鸡在活动条件下会自我达到营养平衡,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同时能够增加肉蛋品质。减少饲养成本。   
1600 次阅读|0 个评论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热度 3 fanxiaoyingz 2011-7-26 10:25
鸡喂养过程中的营养平衡 在人工饲喂条件下很难做到营养平衡,尤其是无法实现营养的动态平衡。所以,在人工饲喂条件下,鸡的免疫力低下,浪费粮食,鸡疾病多发频发,肌肉品质下降,鸡蛋品质下降。而要很好的解决这五个问题是很难的,一般养鸡场根本就解决不了,尽管科学家根据鸡的年龄配制了不同配方的饲料,但是依然不能解决随机问题。 鸡的营养为什么这样难以平衡,主要的问题在于三点: 第一,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等五大类营养的动态比例难以把握。 第二,有严重的拮抗作用。 第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物质如果过量,会出现中毒现象。 有些科学家可能对养鸡这种农民干的活不屑一顾。但是,以上三种问题却是真正的、复杂的科学问题。恐怕连农大的专家也没有完全解决。 首先来说五大类营养(能量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矿物质)的比例不好掌握。 到底多少比例合适呢?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 1 ,如何用最少量的营养物质饲养更多的鸡? 2 ,如何搭配营养鸡的免疫能力最高?其次是这个问题:如何搭配营养会产更多的鸡蛋?如何搭配营养会是鸡体内脂肪很多?这些问题都带有很大的目的性。 如果以后两个问题为重点研究,那么必然导致鸡营养失去平衡,从而鸡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例如鸡蛋产量增加了,但是鸡蛋质量却下降了,鸡肉的质量也会下降。而如果鸡过于肥胖,鸡蛋产量却会降低。 全价饲料就是这物种营养都配好的饲料,这种饲料对于重点时段鸡的喂养很有用处,例如鸡雏阶段。而到了一个多月以后的鸡适合用预混料,自己根据鸡的行为、疾病和产蛋表现配制饲料,添加添加剂。到了成年鸡阶段饲喂的自由程度加大,因为鸡自身营养调节能力大大增强。 要真正掌握饲养技术,对那些是蛋白质饲料,那些是维生素饲料要了如指掌,必须对当地农产品价格了如指掌,必须对加工这些原料的技术了如指掌。例如骨粉,如何得到骨粉?如何加工骨粉?骨粉有没有替代品?当然,由于当代科技发达,市场上许多都有卖的。但是对于用量大、价钱高的东西则必须设法自己解决。例如维生素问题,市场上的维生素比较贵,而且维生素不容易保存,所以市场上种类少。但是在青菜中、在树叶中、在草中含有大量的多种维生素,那么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种植蔬菜达到维生素饲喂要求。 第二,拮抗作用很多 什么叫拮抗作用? 营养物质之间在动物体内表现为两种作用,一种是协同作用,另一种就是拮抗作用。协同作用:即一种营养物质促进另一种营养物质在体内吸收或存留,从而减少另一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如维生素 A 促进蛋白质合成,维生素 C 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硒,都能保护体内易氧化物质等。协同有益于肌体健康。比如,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与含铁多的食物同食同炒,更利于吸收等都是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百度上这样说:中文名称:拮抗作用英文名称: antagonism 定义 1 :两种化学药剂作用于生物机体时,一种化学药剂干扰另一种药剂的毒效,或彼此互相干扰对方的毒效,使总体毒效下降的现象。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毒理与药理(二级学科)定义 2 :一种污染物因另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而使其毒性减少的作用。应用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污染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 3 :一种物质的作用被同时存在的另一种物质所抵消的现象。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总论(二级学科)。 生物学概念:拮抗是指在吸收代谢过程中,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物质(如钙与磷、钙与锌等)间的数量比例不当,造成一种营养物质阻止另一种营养物质吸收的现象。一般来说,协同作用大多对健康有利,拮抗作用则降低了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久之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肌体正常的功能和新陈代谢。 在鸡的身体内,各种氨基酸存在严重的相互拮抗。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大约有 200 多种,但在动物的营养中起重要作用而且被人们广泛认识的只有 20 多种,称之为标准氨基酸。根据动物对氨基酸的营养需要通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必需氨基酸是指在标准氨基酸中,动物体不能自身合成,或者合成的速度或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必须由饲料提供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 8 种。非必需氨基酸并不是可要可不要的氨基酸,而是动物体可以自身合成或者需要量较少的一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中需要在饲料中补充量最多的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补充量排在后面的称为第二限制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别是:甘氨酸、酪氨酸( TYR )、组氨酸( HIS )、丙氨酸( ALA )、胱氨酸( CYS )、天门冬氨酸( ASP )、脯氨酸( PRO )、丝氨酸( SER )、谷氨酸( GLU )、精氨酸( ARG )、苯丙氨酸等。 这些氨基酸之间有严重的拮抗作用。如赖氨酸与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日粮高赖氨酸影响采食量,抑制精氨酸的吸收,加强精氨酸的降解,抑制精氨酸的合成,影响精氨酸的重吸收。缬氨酸添加过多会抑制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吸收利用,从而出现整体生长抑制。过量的精氨酸使血浆中精氨酸和瓜氨酸浓度升高,而同时赖氨酸、脯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等的浓度下降。 Qureshi 等( 1998 )建议,在高温环境中为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肉鸡日粮中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至少是 1.10 ∶ 1 。 Roth 等( 2001 )研究 7 ~ 28 日龄肉仔鸡最佳生产性能时的理想氨基酸模式,得出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最佳比例为 1 ∶ 1.08 。 拮抗作用很多,现在还是科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非明确区域。维生素之间也有拮抗作用。高剂量的 VE 对 VD 有拮抗作用,尤其是在 VD 处于低水平时这种拮抗作用更加明显。高剂量的 VA 和 VE 对 VD 的拮抗作用是最为突出的。 Friedman ( 16 )等( 1997 )报道,为了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而增加日粮中 VA 和 VE 的水平,结果使鸡对 VD3 的需求量增加。 Aburto ( 9 )等( 1998 )报道,高水平的 VE ( 5000IU/kg 或 10000IU/kg )降低了血液和肝脏中的的 VA 浓度、降低了体增重和饲料报酬,骨灰分也下降,但是随着 VA 和 VD 的添加,体增重又增加,骨灰分增加、软骨病的发病率下降。 矿物质之间也存在拮抗。例如:当磷过量时会影响铁的吸收利用。当钙过量时会影响镁、碘、铜、锌、锰的吸收。钾过量时影响铁的吸收代谢。镁过多会降低磷的吸收利用。钼过多会引起铜不足。等等。 另外维生素和氨基酸和矿物质三者之间也应该有拮抗作用,只是缺乏研究。 所以,饲料添加过量会适得其反。 第三,食物之间“相克作用”。 首先应该明白“食物相克”和拮抗作用不是一回事。相克作用是指食物之间的作用相互抵消,或者互相产生毒素的作用。例如酸和碱中和是“相克”,但是不是“拮抗”。 以下这些营养物质是相克的,若搭配食用则会产生拮抗作用。 草酸与钙相克 菠菜含草酸较多,易与豆腐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钙盐,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豆腐不宜与菠菜同吃。含钙丰富的海米、发菜也不宜与苋菜、厚皮菜等同吃,因后者含草酸较多,二者混合食用会使钙的吸收率大幅度下降。 磷与钙相克 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所以,牛奶与瘦肉同食不合适。 纤维素与锌相克 牡蛎等海生软体动物含锌非常丰富,不宜与蚕豆、玉米制品或黑面包同吃,因后者是高纤维食品,二者同食会使锌的吸收减少 65 %~ 100 %。 纤维素、草酸与铁相克,纤维素与草酸均会影响人体对上述食物中铁的吸收。动物肝类、蛋黄、大豆中均含有丰富的铁质,都不宜与含草酸多的蕹菜、苋菜、菠菜同吃,也不能与含纤维素多的芹菜、萝卜、甘薯同吃。 维生素 B 不能和青霉素同时使用。 土霉素不能和青霉素、链霉素同时使用。 硫酸亚铁等亚铁盐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亚铁盐会加速维生素的氧化过程。 磷酸钙是强碱,不能和维生素 ABD 同时使用。 维生素C有强还原性,会分解维生素 B 和叶酸。等等。 第四,矿物质元素不足引起疾病,过多则出现中毒现象。 钙缺乏引起骨质疏松、软骨、佝偻等。钙过多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 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 镁缺乏可使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肌肉传递提高,严重缺镁者可致抽搐和惊厥,缺镁还会妨碍铁的利用。镁过量:血镁增高可使末梢血管舒张,腱反射消失,并阻止儿茶酚胺由肾上腺释出。极大剂量的镁可使呼吸衰竭,心脏停搏。 钾缺乏血钾减低的最严重后果是心律失常和神经肌肉病变。钾过量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剧烈的心律失常和传导缺陷。其他征象如软弱无力和感觉异常。 钴缺乏产生恶性贫血,生长不良和偶然性神经错乱。钴过量可引起心力衰竭等毒性反应。 锌过量发生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硒过量可致中毒,主要表现为羽毛变干、变脆、易断裂和易脱落,肢端麻木、抽搐,严重者甚至偏瘫、死亡。 钠过量会引起中毒。病禽大多行走困难或不能站立走动,两脚无力,末梢麻痹,甚至瘫痪。病鸡无食欲,饮欲增强,口鼻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嗉囊扩张,下痢,呼吸困难,卧地挣扎站立不起来,最后衰竭而死。 由以上四个大问题的分析得到一个很明显的结论。鸡的营养动态平衡很不好把握。 但是鸡在自然环境下自由生长却可以达到自身营养的平衡。我们看到,野鸡在野外的免疫能力很强,生存能力很强。同样,散养鸡的免疫能力很强,疾病发生很少,流行病瘟疫也发生很少。 所以,我们认为鸡在活动条件下会自我达到营养平衡,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同时能够增加肉蛋品质。减少饲养成本。   
个人分类: 农林科技|3772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