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百家讲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读过的名著1(其实武侠也是名著)
热度 1 jinkai719 2011-9-22 02:36
夜里除了读书,学习,也想对自己读过的书做一个总结,做一个思考。 夜深人静,一个人的世界里品味曾经的日子。姐姐曾经给自己介绍了很多西方的名著。 那我就从西方名著说开去: 《雾都孤儿》狄更斯的小说,看了很有意思,把伦敦的底层生活一一道来。电视也有放,没有时间的人读书的人可以看电影,我感觉的电影就已经能把西方的不少名著讲明白了,例如《老人与海》,小的时候读的时候,没有感觉什么意思,电影在电视上放过,视觉的冲击相当的有触动。 最近,看百家讲坛的回顾里,其中余秋雨先生提到了小说的写作,特意提到海明威(他写的战争三部曲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难忘,就是一个战争时期一个少女问主人公,男女如何亲吻,闭眼一想,其实很简单,但是没有见到过电视和父母的教育,这个也是很难的,因为接吻必须侧着脸,原来鼻子是人类直接接吻的障碍,可向而知,战争真的饿是很可怕,)的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小说的开放结构,让人无限的思考。 谈到小说的开放结构,就不能不提到金庸的《雪山飞狐》的结尾,其实也是这样开放式结构。“他此时再无疑心,知道眼前此人必与胡一刀有极深的渊源,叹道:“报应,报应!”闭 目待死。胡斐举起树刀,一招就能将他劈下岩去,但想起曾答应过苗若兰,决不能伤她父 亲。 然而若不劈他,容他将一招“提撩剑白鹤舒翅”使全了,自己非死不可,难道为了相饶 对方,竟白白送了自己性命么?霎时之间,他心中转过了千百个念头:这人曾害死自己父 母,教自己一生孤苦,可是他豪气干云,是个大大的英雄豪杰,又是自己意中人的生父,按 理这一刀不该劈将下去;但若不劈,自己决无活命之望,自己甫当壮年,岂肯便死?倘若杀 了他吧,回头怎能有脸去见苗若兰?要是终生避开她不再相见,这一生活在世上,心中痛 苦,生不如死。 那时胡斐万分为难,实不知这一刀该当劈是不劈。 他不愿伤了对方,却又不愿赔上自己性命。 他若不是侠烈重意之士,这一刀自然劈了下去,更无踌躇。 但一个人再慷慨豪迈,却也不能轻易把自己性命送了。 当此之际,要下这决断实是千难万难……苗若兰站在雪地之中,良久良久,不见二人归 来,当下缓缓打开胡斐交给她的包裹。 只见包裹是几件婴儿衣衫,一双婴儿鞋子,还有一块黄布包袱,月光下看得明白,包上 绣著“打遍天下无敌手”七个黑字,正是她父亲当年给胡斐裹在身上的。 她站在雪地之中,月光之下,望著那婴儿的小衣小鞋,心中柔情万种,不禁痴了。胡斐 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 这个给我们无限的遐思。谈到金庸,不能不谈我大学时候最爱的古龙,其中的楚留香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其中的《桃花传奇》第十四章 来过活过爱过 楚留香忽然笑了笑,打开了其中的一扇门——他助手忽然又变得狠稳定。 在按一瞬间。他已又恢复成昔日的楚留香了。他迈开大步,一脚跨出了门——他开的是 哪扇门呢? 没有人知道。 但这已不重要,因为他已来过,话过,爱过——无论对任何人说来,这都已足够,桃花 传奇《完》 读小说,有人问干什么?有不能赚钱,只是浪费时间。 那我只能说你没有情趣了! 读小说,你可以认识朋友,你可以。。。。你可以泡妞,哈哈,泡妞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泡自己的老婆。哈哈,说笑了。 《钢铁怎样炼成的》别人学到了革命,我却只看到保尔为女友的那一跳和最后一天恋人在一个屋子里的浪漫。不同的书,不同的人,不同的读法;就是一个人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看法。 以前读金庸死去活来,世间再无此好书,希望自己永远读下去。 现在,则希望大家不要读金庸,金庸老先生自己都说:什么时候华人世界不读我的书,中国也就进步了!
27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在本地百家讲坛了一下
hailang0 2011-9-9 08:53
这本来是我论坛的一篇帖子,今天忽然看到了一个网友的回复: 楼主该不会是孔庆东吧,非常不喜欢他,没有骨气的老师。 —— scimilestone 我赶紧否认自己不是那个孔先生,至于为什么要在当地的“百家讲坛”上露个面,大家看看我的录像就知道了。 福州明珠--福州广 http://www.zohi.tv/folder4/folder876/2011/07/2011-07-17165038.html 人文林纾。 林纾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4938.htm
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中麒麟---彭玉麟!
热度 2 xinyuxin 2011-4-30 23:02
最近在忙碌毕业论文之余,聆听了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曾国藩家书》,在郦波老师的精彩讲解及演义下,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敬仰之情悠然而生!都说“为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但是现在的官员有几个在学曾国藩呢?话题扯远了,还是聊聊主人公--彭玉麟!他就是曾大帅“三顾茅庐”才请出山的人中麒麟! 彭玉麟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齐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他是一个大丈夫!一个痴情男!一个水师统帅!一个国家栋梁! 他就是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三不要”美名而著称于世的彭玉麟! “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唯有玉人心似铁,始终不负岁寒盟”道出了一个淡泊名利、一生六次辞官的彭玉麟,一个“梅姑之恋”,恋之一生的彭玉麟。 我最欣赏他两点:爱人爱一生,画梅画万幅。中法战事开,老翁精神来!彭玉麟真是一个痴情、血性、潇洒、爱国的好男儿啊!因我名字中亦有一个“玉”字,故今日改名曰“玉麟”。 2011-4-30 23:01 玉麟
个人分类: 涤荡心灵|40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百家讲坛坛主纪连海在杭州被警方带走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24 16:33
商报综合消息应杭州市图书馆邀请,著名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日前到杭州参加活动。没想到,来杭州的第一晚,就遭遇了“乌龙事件”:被杭州警方当成“通缉犯”带走。经记者确认,纪连海被当成“通缉犯”一事,系主办方工作人员在酒店使用通缉犯的身份证登记造成。 微博爆料: 纪连海被当成“通缉犯”带走 4月22日,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其微博上称:《百家讲坛》的纪连海先生在杭州出差住在五星级酒店里,被服务员凭相貌认成通缉犯报警。杭州警方出动将其带回警局,而警局里负责羁押的警务人员看过《百家讲坛》,认出了纪先生,这才被放回酒店。睡到后半夜,气愤的纪先生想到了要告警察,无奈被告之关押不到五小时,不能告。 4月22日下午,在讲座开始前,纪连海接受记者采访承认,20日夜间到杭州之后,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但他并不愿意透露具体细节。他也表示,事情已经过去,就没有必要再继续追究下去。自己没有想过让警方针对此事向自己道歉。 事出有因: 主办方用通缉犯身份证登记 据悉,纪连海是4月20日到的杭州。当晚,在活动主办方的安排下,纪连海入住钱江新城的杭州天元大厦,属杭州四季青派出所辖区。 4月20日晚10时许,四季青派出所民警在例行检查中发现,当晚杭州天元大厦有客人入住时使用的身份证竟然是潜逃了十多年的一名网上通缉犯。 在该酒店的2208房间,有两名中年男子,涉嫌使用通缉犯身份证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瘦个子男子。 在近30分钟的调查中,中年男子称自己是《百家讲坛》的纪连海,来杭州参加活动,但他始终没有拿出自己的身份证。 当晚11时10分左右,民警将男子带回派出所进行询问。男子这才拿出了身份证,显示是北京人,纪连海。 民警核实发现,原来是杭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自己哥哥的身份证为纪连海登记入住。没想到的是,他哥哥恰恰是涉嫌900万经济犯罪的网上通缉犯。 得知是个误会后,当晚11时47分左右,民警用警车将纪连海送回了酒店。 派出所: 配合调查是公民的义务 四季青派出所表示,当晚,在得知来人是纪连海后,民警也是十分谨慎,将其安排在值班室进行询问,期间还倒了茶。整个询问过程,只有30多分钟。 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警方也表示,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不管对方是不是名人。 (本文来源:山东商报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21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果把博客当成一个树洞- 兼论科学网友的素质
热度 4 jiyipeng 2011-4-20 12:19
科学网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缺点是龙是藏着的、虎是卧着的。蹦达的不一定是龙虎(象)。也许这是被《百家讲坛》发现的一条规律。 名乃实之宾也,可遍地的标题党。 有魅力的人少,有妙观察智的少,有平等智的少 。好多都是象沿街扯嗓子的小贩,货郎担里货色实在有限。久了就厌弃了。 为什么呢?主要是大家都想说话给别人听,如果有这个念头,说话的时候可能老是想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失去了 探索的诚意,探讨的趣味 , 因为我们在乎读者的同时忽略的读者。不能不说是悲哀! 不妨把把博客当成一个树洞, 把你没法和别人说、没发发表的、没人听的话吐槽出来,没准却对别人有益处。 戴世强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写下来,对后辈的是功的。武夷山先生的格局是高远的,邹斌老师是性灵的,当然还有好多我很佩服的人。不一一列举。 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网社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水准之低,让我直接怀疑目前专家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能力。未有大师之前的土壤是如此贫瘠,使人不能对未来保持乐观。 难道是被过度规划的结果?还是 不想当裁缝的厨子不是好司机的发散思维太豁边? 所以,鲁迅说我自爱我的野草,现在野草也看不见了,都是庄稼。有些伪野草,实质却是转基因的庄稼。 十分想念,儿时遍地野草的故乡。
个人分类: 时事|2035 次阅读|3 个评论
‘长者’与教师
热度 1 lin602 2011-4-18 22:16
‘百家讲坛’中讲到刘邦,为什么那么多人帮助刘邦打天下,许多人认为刘邦是个‘长者’。 ‘长者’不一定是年龄最大的,许多手下年龄比刘邦大,这从许多‘帮’中也可以看到,头目未必是最年长的。 ‘长者’一个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有凝聚力,有包容性,可承担责任,能够让其他人团结在他的周围。还有就是非常智慧,能够决断,做事准确性高。 仔细分析一下教师,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就有‘长者’的特质。学识及学术好,对学生包容,对学生也严格要求,不挖苦、不讽刺、不报复。 也见到一些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收学生的礼物,不认真授课,对学生不管不问,漠不关心,甚至对异性学生动手动脚,最厉害的还有花边新闻。
3000 次阅读|1 个评论
建立‘为科学献身’的价值体系
热度 3 lin602 2011-3-13 21:57
为科学献身,说白了,就是为科学玩命。这几天看‘百家讲坛’,张良建议刘邦为功臣加封,就是让这些将领为刘邦打天下玩命或献身。 看看目前的中国科技界,有为‘科学献身’的价值体系吗? 高校的行政楼前,有专门为领导们准备的‘车位’,其他人不让停的。即使领导的车没有开来,这此位置也是空的。有为名牌教授们准备的车位吗? 看看各地方的车牌号码,很有意思,地方一号领导人的车牌号许多是‘00001’,二号领导人的车是‘00002’。十多年前有一次我到一个政府部门办事,路过大领导的楼下,哇,楼下许多辆车都是‘00001’号车,只是前面的字母有差别。哦,回过神来,那是各地的一号领导来向上级一号领导汇报工作或开会来了。 高校的教授们目前退休工资约为四千左右,而公务员体系的科长可能都比四千多得多。处长、厅长呢?说起来,在以前的国家待遇对应关系上,教授对应于副厅。 从中国封建社会起,‘焚书坑儒’、知识分子是臭老九就一直是知识分子的标签与待遇。读书做官的思想与理念甚至故事贯穿在中国历代小说与历史记载的文献中。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也影响着分配、荣誉。 价值体系在引导着人才的流向,引导着‘献身的地方’。如果经济利益不能够体现,那么荣誉体系呢? 建立起中国为科学而献身的价值体系,意义深远面广泛。
2560 次阅读|2 个评论
玩笑从娃娃开起,教育部跟全国小朋友开了个大玩笑
热度 3 sheep021 2011-2-17 22:31
什么都要从娃娃抓起,唯独医疗保障、医生培养不从娃娃抓起。据说是儿科不挣钱( 儿科医生缺口大,主要原因还是“不赚钱” )。 教育部跟国人开了个大玩笑。,1998年,教育部为了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 不过,事情都有两面性。中医不分科。好歹中医没停止招生啊,这下中医可以在儿科领域发力了。哈哈。天不亡中医啊。谢谢教育部。 这不,这几天中医正在cctv10上闹春呢。百家讲坛上正在讲儿科名医钱乙的故事。科学探索栏目则在讲经络起源探秘。 够热闹了。 我国缺儿科医生逾20万 培养机制空白12年 中国人的报应快到了-我国缺儿科医生逾20万 儿科医师来源被切断   “现在儿科医生缺乏来源,几乎没有改善的希望,儿科不是谈发展,而是怎么维持”,朱宗涵称,1998年,教育部为了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   这意味着,12年来,我国新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一片空白。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998 次阅读|3 个评论
古代中医登陆央视CCTV-10——孔子像的正面效果已經顯現了
热度 4 sheep021 2011-1-23 20:23
蒋科学说:“孔子像的正面效果已經顯現了 ” 俺一想,真的啊,从2011-1-22日开始,古代医生正式登陆央视,CCTV10 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是该书的作者罗大中。 虽然,以前百家讲坛也讲述过中医,但那都是故事,几乎不涉及医案。 这次,罗大中挟《古代的中医》《这才是中医》《神医这样看病》等著作在百家讲坛开讲,意义非凡。 刚开了一下今天的节目,是讲王孟英治疗疟疾的故事,医案个个精彩,治疗水平不输现代。与书中稍有不同。可与书本参看,相得益彰。 今天还顺便提到了一膏方——玉灵膏 : 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 龙眼肉30克,西洋参3克,白糖适量。 补血,益气,安神。 ①年迈体弱,神疲体倦,心悸怔忡,食欲不振。②病后血虚气弱,四肢乏力,头昏,面色萎黄。⑧孕妇体弱,精神萎靡,纳谷欠佳。 一起炖烂成膏,每天一勺。 或上药置于保暖杯中,用沸水冲入浸泡,盖闷15~20分钟。频频饮用,并不时食用龙眼肉、西洋参,1日内服尽。 本方为甘温与甘寒相济的滋补剂。方中龙眼性味甘温,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主治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体倦,面色萎黄,饮食欠佳等症。西洋参性味甘寒,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要含有人参皂甙,所以它与人参都有补益的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龙眼肉与西洋参配伍,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是药食两用的滋补上品。 听说目前很多高中生都吃上西洋参了。学生们考试前喝点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比单纯服用西洋参好多了。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3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读城市生态学及其他
gghgiser 2010-11-17 08:38
晚上时间看《城市生态学》和《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后面时间修改最近要校阅和返修的文章。 《城市生态学》是千老师给的任务,这周要完成的,看完书后还得总结写读书报告做PPT,内容大致是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跟题目文字一样,书本内容是城市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结合,算是较新的学科交叉吧。书本内容还蛮有趣的:城市地域空间、城市化及其中的人口、交通等问题让我想起周一星的《城市地理学》;而书中的第二章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部分让我想起南京大学杨达源老师的《现代自然地理研究》,特别是有关城市土壤污染部分。呵呵,其实都是那些东西,城市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等等等,实属不同学科之间的Interactions!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的Introduction部分使我英文的语境中重温邬建国老师的《景观生态学》里面的基础概念,包括The term of Landscape Ecology、Four important elements of Landscape Ecology及Scale including grain , extent and scale extrapo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s。Introduction部分还概要了本书各章所讲内容要点,看上去很不错的,很合我胃口。下来继续好好看书,能从中收获什么呢,很期待! 其实每次都能在英文书籍和文献中找出好东西,特别是最近看有关城市热环境问题的研究。在熟悉国内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我更要了解国外人家做的什么东西,包括解决什么科学问题,用了什么数据、分析方法和得到什么结论的。 睡前把最近下的百家讲坛mp3放到手机上,分别是于丹的论语和庄子系列,还有阎崇年老师的康熙大帝。于丹老师的作品之前已经看过了,我还买了她的书,不过现在重新再听,也会别有一番滋味的。经典嘛,不同时候听,会有不同的感受。阎崇年老师是最近在听的《我读经典》中认识他的。《我读经典》是一部很好的作品,从中可以了解不同学者对先秦诸子百家作品的解读,而且,因为学者们的个人成长经历本来就不同,在读经典的时候会悟出不同的道理来,他们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对我很受用。 文/2010.11.16 夜
个人分类: 科研学习|3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谈“学术名人”:学者该不该“炒作”自己
renxiang 2010-5-14 17:35
前些日子看到一位意大利的学者一篇论文,研究对象是创意产业方面的一位著名专家Florida。研究方法是引入了一个学术名人的概念,借以分析这位目前产经研究领域的顶级学者功成名就之路。Florida 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学院派,他的角色更多的是政府政策的咨询者。他成名于创意阶级(Creative class)这个概念,并藉此成为创意产业、创意经济领域研究的权威。文章分析了Florida如何一文成名,又如何利用演讲、学术活动、书籍出版、媒体公关等等手段来进一步扩展、提升其名气,使其理论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作者描述了知识名气影响力这样一个学术名人的价值链条。 文章让我感兴趣的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而是作者的思路。其实,这篇文章的精华就在于揭示了如今的学术界无论国内外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大卖场。换言之,对学者和学术思想而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都知道,对于科学研究的评价是最困难的事情。判断科学成果的真伪、价值、质量需要专业学识与水平,这也就是为什么同行评议成为学术质量评价的通行办法,而在同行评议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决定了一个学者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不过,所有这些,都是科学共同体内的规则。而科学共同体本身已经不是象牙塔了,它深受其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所谓的学术名人,可以另辟蹊径,在外面的世界博取名声,然后墙外开花墙内香。 随着媒介的高度发达,尤其是广告公关业的发展,炒作名气成为一种越来越有效、越来越可行、越来越流行的功成名就之道。无论对于明星也好、商人也罢,争名夺利都是分不开的。学术界历来都是一个江湖,用老外的话来说就是Science is social。在学术江湖里,名气自然重要。传统的学术泰斗,必需著作等身,才能博取学界的盛名。如今,有了媒体炒作包装这条捷径,当一个学术名人不需要那么麻烦了,先成了名,然后放个屁都是香的。 这句话说出来,觉得于国外很多学术名人,有点抹黑的味道。毕竟,就信息产业和文化传媒领域而言,国际上多数学术名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刚才提到的Florida毕竟也提出了全新的概念;再举一个例子,O'Reilly,也是咨询公司出身,但是人家提出的Web2.0几乎成了互联网的代名词;还有,提出长尾理论的Chris Anderson,是个新闻记者和专栏作家,不过人家的观点对信息产业的研究确实有划时代的意义 等等。基本上,给我的感觉是,国外的学术名人,虽然也借助着媒体公关炒作,不过,终究都提出过一些独创的、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或概念。 反观国内,我们通过媒体炒作出来的所谓学术名人们真有点儿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百家讲坛》算一个,出了太多学术名人了不过,除了把历史评书化,孔子心灵鸡汤化之外,没见什么学术创新;经济领域,出了郎咸平、谢国忠等,除了替老百姓骂骂娘之外,也谈不上任何学术贡献;还有诸如提出什么五千年最大盛事货币战争等等的著名学者们,多少有些沽名钓誉的味道,成了学术小丑了。 话虽如此,在国内的学术体系之下,墙外开花墙内香这句话,真是应验了。多少个副教授从百家讲坛走进去,再走出来,就成了正教授了;多少个讲师,写几本社会热点畅销书,弄了几篇百万点击率的博文,参加了几场电视谈话脱口秀,回到院里就成了腕儿了;多少个院校竞相聘请演艺明星,甚至芙蓉姐姐之类的名人去开堂讲学,借以炒作学校的名声 本来,学者借媒体来提升名气,继而推广自己的学说,这无可厚非。国外也有成功的例子,于学者本人,于学术思想的发展都不无益处。可是,这种模式到了中国的学术圈就走样了,炒作出来的学术名人,除了一个人名,啥也不是!(任翔/文)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48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建成在百家讲坛的重力讲座(视频链接)
jlpemail 2009-9-25 09:02
2002年11月19日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李建成在百家讲坛的重力讲座 视频链接如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orFcNdaPMs/ 讲座时间大约 45 分钟,文本已经收入杨振宁\李政道等为作者的 《物理的挑战》一书。
个人分类: 资料库|3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子曰:食色,性也—梁公邹妹2人转图解
冯用军 2009-8-20 18:52
图片皆有出处:中国海峡网 凤凰网 古谚:人生七十古来稀!食色,性也! 山野樵夫:老夫聊发少年狂,不但能饭,还能色,老当益壮,壮心不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堪比杨振宁!
个人分类: Family Research|5363 次阅读|1 个评论
王立群: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zhouxueyongt 2008-12-25 13:30
王立群: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王立群成了《百家讲坛》的名人,凡是熟悉这个栏目的观众,必然会熟悉王立群。 2006-2007 我曾数度观摩,确实讲得好。为了解开心中疑惑,我还 和王立群 老师通过电话。我钦佩王立群,但最近网上的一则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当王立群在 北京第一次录像之后,见了制片人万卫、总策划解如光。解如光见到王的第一句话就是: 王 老师,你呆在河大亏死了。王立群的回答则姿态高一些:不是我亏死了,是河南大学呆在开封亏死了。我们河大要在北京何至于那么艰难呢?我早就成京城名嘴了。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先说王立群本人,他和易中天一样,以高中生毕业生身份直接考取的研究生。假使他毕业后留在北京,以他学历上的先天不足,能够按下心来读史记吗?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他肯定要混个博士,然后在设法去海外转一圈,教授的职称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是否要疏通关系解决本科缺失的问题,还未曾可知。总之,他呆在北京肯定要面临浮躁环境,史记也就读不下去了。而开封就不一样了,研究生毕业你就可以安心教书,研究自己心爱的史记,正是有了 40 年不变的追求,才成就了今天的王立群,则么能收河南大学亏死你了? 不过我们也要看出他们对话的现实性。毫无疑问,王立群认为北京利于高校发展,解如光则认为北京成就事业的机会多。这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当然得承认。我早在 2005 年就说过一句话:北京、天津为什么人才似乎多而科技经济并不最发达?原因在于人才定位的缺失。来北京的大多数人才并不是考虑自己能干什么,而更多的是考虑子女的北京户口,以便在高考中获得优惠。本来 40 多岁的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而我们中国人则考虑子女了,为了子女这个并不确定的前途,不少人舍弃了在内地较好的工作环境,来到津京来博弈。由于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当然不能发挥作用。这也是人才浪费。为什么国外的大学,不论在首都、省会还是地级市,地区差别不会太大呢?原因在于我们还是一个等级社会,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缘故。 其实,北京人也清楚,人才并不都在北京,不然百家讲坛为什么还要在全国遴选人才呢?我劝告广大学子和知识分子,安心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吧,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的破铜烂铁也不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8605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
黄安年 2008-12-6 10:27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2 月 6 日发布 现在的电视节目比起改革开放前丰富多彩了 , 也更受老百姓欢迎了 , 然而使笔者不解的是真正的学术性电视节目现在则几乎没有 , 一个朝向现代文化和学术迈进的大国 , 不能提供有助于学术性电视节目发展的良好环境 , 谈何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 ? 我们的学术繁荣不仅依赖于精英化 , 而且需要学术普及的大众化 , 但是学术普及的大众化绝不是娱乐化 , 把学术娱乐化当作学术普及的大众化是一种对于学术的误导。我们的科普知识需要深入浅出地为广大民众所接受 , 但是趣味性绝不能以损害科学性和知识性为代价;同样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普及不能以娱乐化来损害学术性 , 那样的普及与历史实际及学术科学判断往往相佐。 既然是学术性节目其受众率自然不能和娱乐性的受众率相比 , 不能同样实行所谓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所谓末位淘汰的做法只是一种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淘汰制 , 不符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样重要的指导原则。这好像电视台只顾收钱不顾广告真假,播了假广告,害了老百姓并没有惩罚播发广告的电视台。现在电视台只顾收视率 , 不顾学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做法危害不浅。 美国是一个商品化、娱乐化泛滥的国家 , 也是一个谁唯利是图却有所节制的国家 , 美国的几百个电视台中仍有专门的学术性电视台或者栏目,为什么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却容不了学术性节目的存在和发展 , 却要把原本是学术性节目扼杀在摇篮中 , 或者让他转型为娱乐化的所谓学术品牌呢。 恕我直言,多年来主管学术和文化的最高官员往往并不真正懂得学术和文化 , 往往是政治领导,主要关注的是政治化学术、主流化文化 , 他们几乎极少说出点与众不同的创新性学术与文化见解。百家讲坛某些话题所以走红恐怕与政治化学术倾向符合主流导向不无关系。 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最近称:文化传播应该由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这也是大众的需要。,问题是电视台何时传播过精英学术 ? 对于电视台精心策划和包装的某些所谓学术的违背历史和学术的见解,电视台又何时给予了学者和普通观众以话语权 ? 万卫认为,百家讲坛栏目的主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也就是说,百家讲坛不是精英化的学术阵地,它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我们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同一个万卫为何现在和当时的说法却截然不同。笔者《也谈百家讲坛和学术讲坛》一文(见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6 日,附文于后)对此已有评论。 2001 年开办以来的定位有建构时代常识、追求学术创新的宗旨, 2005 年称实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得更明白,: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从清十二帝疑案开始,节目组渐渐揭摸清了这个节目的规律,那就是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摒弃原来一个主讲人只讲一次的做法,而且在选题、定位上更贴近观众兴趣,在制作手法上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规律。所以当时刘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谜播出后,学术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争议,百家讲坛再一次借势提高了知名度和收视率。(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3/index.shtml ) 其实,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学术精华,既然要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为何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呢?万卫的自相矛盾恰恰表明不为学术却还得打出学术的大旗,行学术娱乐化之实。(请另见《小议打造学术演讲明星》(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7 日);《再谈打造学术演讲明星》(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21 日);《张扬学术正气 抵制谬误炒作兼谈学术不是娱乐》(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8 月 30 日)。 现在回到了 为何中国容纳不了学术性电视节目这个主题,在笔者看来问题出再电视台唯利是图上 , 出在主管领导至少是官僚主义作风上,出在口头上重视学术 , 行动上不作为上。 附文: *************************888 (一) 也谈《百家讲坛》和学术讲坛 黄安年文 发表 : 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4 月 16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4 月 15 日首发 一个拥有 13 亿多人口的大国,一个以发展和繁荣学术为目标的中国,一个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电视媒体,需不需要有一个更加贴近学术本身的电视栏目,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因为有受众需求,也有发展和繁荣的需求,也有已经存在的我国各行各业的一流专家,只是,这样的栏目不会也不可能有太高的收视率,而这类栏目即使在追求收视率的西方国家中,也是有的。但是我们现在有吗?坦率地说,没有, 2001-2004 年间曾有过尝试,像那时的《百家讲坛》就是,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的百家讲坛变成了离初衷甚远,愈来愈追求收视率和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的栏目,尽管很热闹,也为文化传播做出贡献,但是味变了,现在的中央台甚至离像凤凰电视台那样的大讲堂都没有了。 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中央台百家讲坛自己宣称的栏目定位: * 百家讲坛 2001 年 7 月开办以来的定位是明确,《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 2001 年 7 月 9 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主要面对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欲的受众。节目内容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选题范围包括大学通选课、选修课精华;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传播互动 http://www.nwnu.edu.cn/jky/wjy/lianjie/CCTv.htm * 但是 2005 年以后,中央台调门发生了变化,请看他们自己的表白: 百家讲坛 坛坛都是好酒 2001 年 7 月 9 日中午,《百家讲坛》这所汇集各路专家、学者的开放式大学正式开学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经常重拳出击,力推精品,打造更多具有公众意识的专家、学者,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0051221/100608.shtml * 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说得更明白,他说: 打造学术演讲明星 从清十二帝疑案开始,节目组渐渐揭摸清了这个节目的规律,那就是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摒弃原来一个主讲人只讲一次的做法,而且在选题、定位上更贴近观众兴趣,在制作手法上更加符合电视节目的规律。所以当时刘心武的秦可卿身世之谜播出后,学术界和读者中引起了巨大争议,百家讲坛再一次借势提高了知名度和收视率。 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23/index.shtml 正是由于百家讲坛在把握自己宣称的定位上,出现了众所周知的矛盾现象,所以笔者发表《从刘心武秦学引发的争议看学术批评》一文(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栏目 2005 年 11 月 21 日首发),文章专门谈到: 围绕秦学引发争议的是一门被称为新兴秦学,是在中央电视台开设的学术讲座百家讲坛上向全国亿万观众宣讲的,而不是对在娱乐节目如评书,演义、戏说、搞笑、猜谜之类或言明属创作的连续剧等非学术层面的表演。《百家讲坛》属专题讲座,是科学与教育频道的重要栏目,如中央电视台栏目介绍所说: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精彩演讲,选择目前大家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形式不拘一格,学理性与实用性并存,权威性与前卫性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显然刘心武先生的长时间连续播讲定位于建构时代常识和追求学术创新是无疑的。 既然是建构时代常识、追求学术创新,而是否学术创新,是否符合时代常识,就必须要遵循学术规范,就要检验是否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否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是否反复论证,一丝不苟。我们在学术问题面前只能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事实已经十分清楚,秦学的提出并没有建立在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之上,所以不少人批评刘心武先生的秦学不讲学术规范,指出秦学作为一门学科不能成立,这绝不为过。演义、戏说、揭秘、猜谜,可以博得广大观众和听众的一时喝彩,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赢得可观的收视率和滚滚财源,但是不能被视为创新学术。要建立一门立于不败之地,并非过眼烟云的创新学术绝非易事。如果刘心武先生公开言明自己是在像《康熙微服私访》那样的戏说,那么谁也不会从学术创新的角度来评价秦学,然而刘心武先生偏偏强调自己是在创新学术,所以出于尊重他自己的选择来评估秦学不和学术规范是理所当然的。一门新的创新学术地位的确立靠的是事实依据和科学论证,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宣讲。搞学术绝不能大跃进,也不能靠大帮哄,靠网络投票。 我们的电视媒体如果在事实上只凸出收视率而戏说、臆说《红搂梦》,其负面导向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不客气的说,中央电视台在臆说《红楼梦》上起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开了一个不良的风气。需要强调的是,作为艺术创作,笔者不反对戏说,但是既然是学术层面的讨论,既然秦学自封为科学创新,就绝不能学术臆说,我们的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的公共资源,在严肃的学术讲台上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来为学术臆说大开绿灯,不能为庸俗化的学术解读推波助澜,不能人为制造社会文化混乱。中国只有一部《红楼梦》,在振兴中华,弘扬中华文化的今天,我们的中央电视台上怎能做自毁古典名著的事来,我们怎能把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引向误区。 近一个时期以来,有关学术研究和讨论的不实宣传报道屡见不止,实在有悖新闻职业道德,在推进健康的学术争鸣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方面,希望我们的电视和新闻媒体报道真正地负起责任来,真正把社会效益防在重要的位置上。 百家讲坛现在的定位已经是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追求知名度和收视率。他们已经不再宣称百家讲坛的学术性,而是受众的可接受性及收视率,等于用另一种方式宣布他们在中央台精心推出的秦学并非宣传学术,而是为了收视率了。   今天( 15 日)百家讲坛专门播出小崔和易中天对话节目(下),在这个节目中,易中天先生公开申明他的《品三国》不是学术论坛而是百家讲坛,定位不是学术,而是大众传播。记得于丹也曾说过,她讲的不是学术层面的《论语》,而是心得层面的《伦语》,意思都是说,在百家讲坛讲的是和学术有区别,显然他(她)们是吸取了百家讲坛上连续讲授秦学的教训。在笔者看来,和易中天、于丹和秦学作者不同,确实是十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使者,他(她)们用受众浅显易懂的生动活泼方式力求做到个人的学术见解普及化。但是,正如易中天本人所坦陈的他已经上了贼船,所以他为百家讲坛栏目的美言,使人担心某些宣讲人和百家讲坛有可能成了特殊的利益共同体,由他这样一个特殊人物出来为百家讲坛辩护,显得是相当、相当的苍白无力。   我们再来看百家讲坛网上显示,所谓百家讲坛已经成了几家讲坛了,请看下列事实为证: 2001 年 7-12 月, 主讲人共计 130 多人; 2002 年 250 多人 2003 年 180 多人 2004 年 130 多人 2005 年 27 人 2006 年 24 人 ( 以上人数为笔者按照公布的名单粗略统计 ) 显然那种让一个主讲人连续讲,成系列 打造学术演讲明星知名度和收视率之举,大有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名,和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名义,打造媒体、个别专家、出版商相互依存的特殊利益集团,来吸引受众的眼球,那倒是我们应当警惕的。中央台拿纳税人的钱来精心打造学术演讲明星,把原来的百家打造成几家,这合适吗?既然中央台坦言就是要打造学术演讲明星,为何易中天又否认是学术讲坛呢,看来即使要打知名度和收视率,不打出学术旗号还是不行的,话又说回来,真正的学术成果和专家是无需打造的。 写于 4 月 15 日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4 月 15 日首发 http://www.annian.net/show.aspx?id=21282cid=24 *****************************************88 (二) 学术娱乐化、娱乐学术化论令人担忧 黄安年文 2007 年 7 月 30 日星期一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媒体片面强调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科学宣传,不仅把学术问题娱乐化,而且又标榜娱乐学术化。今天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在新闻放轻松节目中公开鼓吹学术娱乐化、娱乐学术化论,此论出自著名电视台实在令人惊讶。 我们知道学术问题是科学问题,学术问题既不能政治化也不能娱乐化,这不等于学术问题需要普及化、需要大众化,需要用群众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形式向老百姓和年青人普及,然而这绝不意味着学术问题可以娱乐化。在红学界就有这种怪现象,中央电视台在百家讲坛中把本来的百家争鸣的大家讲的讲坛变成了刘心武没有科学依据的秦学一家谈,明明是娱乐、是戏说,却一再表白是学术,这就搞乱了学术。 现在凤凰卫视女主播陈玉佳则把气象娱乐化和娱乐气象化,使人们不敢相信是科学预报还是在娱乐搞笑?这位主播常常说些缺乏历史知识的话,如说出什么, 1907 年是苏联共产党诞生的年代( 7 月 30 日讲),我们知道俄共(布)是 1912 年事,苏联成立在 1022 年底,苏联都没有成立怎么在 1907 年就产生了苏联共产党?但是类似这样的胡说竟被娱乐化、学术化了,它对年轻人通过娱乐接受历史知识带来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明明是戏说、是娱乐的活动却被冠以学术的美誉,学术被泛化、娱乐化了,结果混淆了黑白,颠倒了是非,而一些媒体在其中起了十分恶劣的作用,这种专门制造假学术的媒体,其恶劣影响不亚于制造假新闻。 2007 年 7 月 30 日 20 : 15 分 写于天通苑地区因宽带网 15 时遭雷击, 20 时修复后不久 本文引用地址: http://159.226.26.14/blog/user_content.aspx?id=5084 *************************8 (三) 中央电视台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和百家讲坛的起死回生 黄安年文 发表: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11 月 13 日;学术交流网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2002 年底中央电视台推行的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一直引发争议,但是中央电视台对此我行我素,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电视台市场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唯收视率的倾向愈来愈强烈,注意社会效益的导向越来越淡薄。别的不说,在几十上百的栏目中,先是读书栏目在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下被毙,接着定位学术精品的百家讲坛也面临快被淘汰的命运。该栏目为避免被淘汰而放弃了百家讲原定追求学术精品的风格而变为现在许多人所熟悉的在弘扬学术名义下娱乐化、大众化、评书化特色,虽然不断引发人们的质疑,但毕竟起死回生,挽救了一个栏目,只是中央电视台又多了一个大众文化节目。但是综观中央电视台的几乎所有栏目,时下既无读书精品也没有学术精品,这能适应一个 13 亿人口的大国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提高的要求吗?如果我们单纯追求收视率,那干脆在全国开禁凤凰电视节目,让凤凰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一决收视率高下如何。或者干脆在全国播放不加删节的《色戒》,则其收视率一定是全国之最的。如果你不导向规定每天晚上 7 点为全国雷打不动的新闻联播节目,其收视率又会怎样,我在广东的短时间时就明白那里的不少居民晚上 7 点是根本不看中央电视台节目中新闻联播节目的。 作为中央电视台还是需要一定的导向,要讲求社会效益,一味强调唯收视率则会把方向引入歧途,对于一些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但是符合部分群体需求和文化发展防线的例如读书、学术等栏目,仅仅强调唯收视率的末位淘汰制,这是很不平等的,无疑是将它们置于死地,有人说唯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不是没有一定道理的,我们可以用另一种当年批评资本家丑恶本质的说法,叫做唯利是图!我不理解的是号称社会主义文化的影视,怎么就不能容纳学术精品节目。在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几百个电视台节目中就有几乎是纯学术性电视节目,观看这个节目的收视率绝对是属于低收视率之列的,他们是靠唯收视率来生存的吗?现在百家讲坛中一些从事学术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得伏伏贴贴、低三下四地被改造和打造成媒体人了,是什么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他们异化了?难道仅仅是被逼无奈为生存而博来迎合这个唯收视率?利益相关者心理十分清楚这个唯收视率的背后是及其具有诱惑力的名和利,为人民争名夺利固然有个名份,不过变成了唯利是图就变味了。美国是最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能够做到的低收视率继续生存并有逐步扩大态势,我们社会主义特色道路为何做不到?我们的主管部门都在干什么了!难道是没有读书和学术的影视收视率才符合特色道路的口味? 百家讲坛为生存,要追求收视率,放弃了学术精品的定位,现在的百家讲坛不以学术精品取长了,而以迎合娱乐化、大众化为趋向了。这样的话由别人来说你有点不相信,百家讲坛掌门人也一再强调他门是所谓学术栏目,然而在了解内幕的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马瑞芳先生今年 8 月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一书中是却说的明明白白的,请看下面的文字片段: 早期的《百家讲坛》多请多为大腕、大师、泰斗级的人物,结果怎么样呢?不幸得很,收视率极低,栏目也面临末位淘汰。这样一来,《百家讲坛》在选择主讲人十,就不能只考虑学问多少、名气大小、水平高低、权威与否。首先要考虑的,还是他有没有观众缘。有观众缘,其他方面达标合格,本人也愿意,他就有可能走上讲坛,甚至成为坛主。没有观众缘,学问再好,水平再高、名气再大,也可能与讲坛失之交臂,因为他原本无缘。(易中天序我看《百家讲坛》,第 4-5 页) 阎崇年不承认是开坛元勋,但使百家讲坛在影视观众竞争战中起死回生,他是首功之人。百家讲坛初创时基本是大家讲坛,以片头人物为代表: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时间简史》作者霍金、欧元之夫蒙代尔、古典诗词研究名家叶嘉莹。有意思的是,含金量非常高的大家,组成个铁锡节目。所谓铁锡开始指播出时间铁锡,是最不合适的中午。后来收视率也铁锡,几乎在科教栏目垫底。我说几乎垫底,是百家讲坛后边还有个真正垫底的读书时间。电视观众才不管你主讲人有没有世界性的学术地位,才不管你有没有名气或有多大名气。你讲的不对我心思,我就打台,我一打台,收视率就掉下来。而中央电视台对栏目实施收视率的末位淘汰。读书时间以被淘汰出局,马上轮到百家讲坛了。阎崇年走山百家讲坛,百家讲坛开始走下神坛。百家讲坛收视率渐渐蹿红,雪藏书斋五十年的阎崇年一举成名。(马瑞芳《开坛元勋阎崇年》,第 17-18 页) 附网上评论一篇 中央电视台的末位淘汰制利弊谈 中国传媒经济学会客厅 末位淘汰制流行于中国各行业管理中的一种制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让我们从中央电视台实施末尾淘汰制谈起。 一、案例: 2004 年 9 月,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栏目,走过 8 个年头,终于寿终正寝,其直接原因是因为中央电视台采取收视率末尾淘汰制的缘故。 中央电视台于 2002 年 9 月开始推行的栏目警示及末尾淘汰制于近日得出结果,中央电视台 12 个频道中将有 10 个栏目从电视上消失,另有 10 个栏目受到警示。在停播和受到警告的栏目名单中,除了《中国人口》、《电视购物》、《商界名家》、《外语教学》、《农业新闻》等实用栏目之外,还有一大部分如《地方文艺》、《音乐再现》、《原声电影》、《戏剧绝活》、《音乐厅》、《外国文艺》、《世界名著与名片》等 7 个栏目。这些栏目,与目前社会上所不看好的弱势门类艺术有着直接关系,其比例高达 35% 。 二、案例分析: 核心问题:末尾淘汰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1 、评判的标准决定评判的结果。如果以摇滚青年的标准来评判,那么摇滚以外的所有栏目甚至包括《新闻联播》也许都不是最重要的;而假如以戏迷的标准来评判,那么通俗歌曲和电视剧则显得有点多余。喜欢韩剧日剧的观众,也许恨不得一打开电视全是金喜善全智贤;而喜欢美国大片的,恨不能所有的频道只放汤姆汉克斯和飞机大炮飞炸弹乱爆。 2 、照说中央电视台对收视率低观众反映差的栏目进行末位淘汰,使节目的质量和层次提高,这本身是一件好事。这起码反映出在加入 WTO 之后,面对越来越紧迫的形势和口味越来越刁的观众面前,中国电视的老大哥也开始有些坐不住了。 ?? 3 、将此话题大而化之到整个社会,我们会发现,是不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喜欢看书就应该把图书馆和书店干掉?是不是历史、哲学、数学等弱势知识因为选修的人越来越少而从此就让它们消失?很多报纸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已经彻底地取消了副刊,这已经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就目前不太乐观的电视文化现状来看,我们的电视其文化含量本来就不高,有文化品质的节目本来就屈指可数。央视这次大规模削减而不是改良文艺类节目使我们看到一些危险的征象。 三、结论 1 、我认为中央电视台实施末尾淘汰制是失败的。 ?? 2 、原因:末尾淘汰制是适用于多部门或者多项目的组织,一些人积极主动工作,而另外一些人则被动工作。末尾淘汰制是激励所有的人都积极主动工作。如果所有的人都积极主动工作,则末尾淘汰制一般不适用。 四、思考、反思 末尾淘汰制作为一项制度,有其使用的条件,有的组织适用,有的组织不适用。末尾淘汰制到底还有有哪些其它适用条件?什么样的组织适合?什么样的组织不适合? http://web.cenet.org.cn/web/tangmaolin/index.php3?file=detail.php3nowdir=id=88880detail=1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11 月 13 日发布 http://211.152.9.134:8087/show.aspx?id=21834cid=24 ****************************** (四) 学术与娱乐能否兼容百家讲坛该怎么讲 2008 年 12 月 05 日 08:49:57  来源:人民日报 作为曾经轰动一时的名牌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最近又遭诟病,一时之间,百家讲坛成了众矢之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百家讲坛的收视率真的暴跌了吗?百家讲坛要被末位淘汰了吗?带着许多问题,记者采访了百家讲坛栏目制片人万卫。   收视率暴跌了? 近来,关于百家讲坛收视率暴跌、甚至面临央视栏目的末位淘汰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就此问题万卫提供的中央电视台 2008 年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显示,百家讲坛的平均收视率是 0.17% 。记者随机抽看了以往年次不同季度的收视分析报告,在百家讲坛相对火爆的 2006 年第二季度为 0.18% , 2007 年第一季度为 0.22% ,从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收视率状况相对平稳,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暴跌甚至面临淘汰的情况。记者还看到,在这份详细的分析表格中,有许多项统计数据,包括:时段权重、类别权重、收视指标、类别指标、品牌分等等,百家讲坛的综合评定得分仍排在央视科教频道各栏目的首位。 万卫说:绝对收视率的数据并不是评判一个电视栏目的唯一标准,电视栏目受时间和季节等因素影响很大,所以应该对电视栏目进行动态评估和综合评价,即所谓的绿色收视率。即使在百家讲坛最火爆的时候,其最高收视率也没有鹤立鸡群,而只是排在央视科教频道收视排名的中游位置,季度平均收视率保持在 0.15 %至 0.22 %之间,然而栏目的综合排名始终名列前茅。 栏目定位要不要变? 百家讲坛开播之初,其内容涉及经济、文化、医学等各个方面,但收视效果并不理想。 2004 年 5 月,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专题让百家讲坛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而易中天《品三国》系列和于丹《论语》心得使百家讲坛火爆异常,并一跃成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名牌栏目。 许多人对百家讲坛在近几年只讲人文历史题材提出了异议,万卫解释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有许多栏目,每个栏目都有其内容定位的细分,百家讲坛本身的栏目定位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百家讲坛并不是百科讲坛,何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目前也只探索到它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的传统文化题材值得说。万卫透露,百家讲坛也经过自我调整,在选题方面进行了精心的策划,明年会推出《新说水浒》、《解读三字经》、《解放战争史》等新题材,相信观众也会爱看。   学术与娱乐能否兼容? 百家讲坛的火爆时值国学热升温,一时间,百家讲坛似乎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抒发国学情怀的机会,它依赖电视媒体这个平台,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百家讲坛的成功,带动了全国的讲坛热,在推动学术文化普及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学术太过娱乐化、主讲人口误连连一直以来,百家讲坛不断遭到质疑,而阎崇年被打、于丹受威胁等事件的出现,让许多人认为,百家讲坛的美誉度出现了问题。对此,万卫认为,百家讲坛栏目的主旨是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术栏目,也就是说,百家讲坛不是精英化的学术阵地,它的传播对象是大众。我们不能把百家讲坛当作一个专业的学术传播平台,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所讲的内容必须是要有学术含量和根基的。作为面向最广大观众的电视栏目,百家讲坛的传播受众在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等方面是参差不齐的,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得了,听得明白,文化通过电视媒体传播,是需要摒弃狭隘的精英心态的,文化传播应该由精英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变,这也是大众的需要。(记者 宋嵩) 学者评说   收视率降低是很正常的事,任何一个电视栏目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百家讲坛曾经火爆了几年,现在即使不那么火了,也很正常。我们应该从一个电视栏目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不可能常青。 人民大学教授 陈力丹 现在的百家讲坛越来越娱乐化,过度注重收视率,它又不是幸运 52 和开心辞典,这样发展下去不行。长此以往,这个原本传播学术的阵地,学术文化含量只会越来越淡薄。 百家讲坛曾经的主讲人、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 百家讲坛的优势在于借助了电视这种现代传播手段,普及传统文化,是值得肯定的,但其学术娱乐化也值得警惕。首先,百家讲坛过分追求趣味性,甚至离谱,这样就会偏离传统文化的本色。其次,有些主讲人因为仓促上阵,讲得不太严谨。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骆承烈 百家讲坛依据商业逻辑建构节目形态和风格,使学术平民化,值得赞赏。但如果唯收视率至上,片面地利用媒介炒作、猎奇,会使节目不可避免地走向媚俗化。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 沈 静 我认为对百家讲坛应三七开,成绩是主要的。但普及之后,就应着眼于提高,引导大众,提升大众。要从大众当下需求中寻找兴奋点、寻找突破口。不要永远做大众的尾巴。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 李 浩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8-12/05/content_10458968.htm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8A)|8972 次阅读|12 个评论
《百家讲坛》收视日薄西山 进入“死亡倒计时(转载)
liuysd 2008-11-27 10:35
《 百家讲坛 》进入死亡倒计时。 娱乐化、庸俗化曾经引起很多主讲者的不满,但是巨大的利益诱惑还是让某些学问人趋之若鹜。解剖百家讲坛,揭示的不仅是电视节目的本质,还有学界的悲哀。 。。。。。。 以下内容是我关注的,也是转载的原因: 娱乐化与伪学术 《 百家讲坛 》主讲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表示,任何事物都有其高潮低潮,这是自然规律。他对该节目的一贯态度是:百家讲坛过分追求娱乐、摒弃思想,这是我早就批评、一直批评的。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同时也是古代文学方向的教授,他近期发表的文章《百家讲坛现象批判:吊诡的大变脸》,将《百家讲坛》称作三无产品,即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谈到这篇文章的初衷,他说自己除了学术专攻之外,同时也是学术文化的环保主义者,是学术文化圈中的清道夫,有时候对一些文化现象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早期《百家讲坛》走的是精英路线,比如霍金、杨振宁、李政道等,还有童庆炳、叶嘉莹、莫砺锋等名家都相继到节目做客。对它的前期节目,李浩是肯定的,但对后期也就是变脸之后的节目他主要持批判态度。有个很耐人寻味现象,在我们圈内公认的优秀学者,比如叶嘉莹,学问好口才都好,于丹见了她也毕恭毕敬的,口称学生,但在《百家讲坛》就火不起来。再比如 傅佩荣 ,在台湾大学主攻哲学的,他有西学背景,也有旧学根底。他讲课我听过,有学理有问题意识,无一句无出处,人又儒雅,口才也极佳。但可惜的是,按他自己的说法,于丹把我挤出了百家讲坛。 李浩说: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家讲坛》不认专家,不注重专业。 他表示,变脸后的节目无学者。改革与变脸后,担纲主讲的并非这一领域的知名学者,甚至干脆不是做这方面研究的,没有写过相关论文,没有先行研究,所以对这一领域的现状知之甚少。无知者无畏,心中没有游戏规则,更没有学术戒律。比如,对儒家经典中一再出现的小人,于丹创造性地解为小孩,让人大跌眼镜。 让一个领域的专家讲述另一个专业的内容,这几乎成了主讲人能火爆的铁律,刘心武、易中天、于丹等人莫不是如此。也正为此,这些在学界看来根本没有该领域普及资格的学者,引起了来自学界和草根阶层的争议,而这种争议,恰恰又暗合了传播学的规律,争议化传播将主讲人推到更火爆的境地,个中微妙令人玩味。 文化评论者北邙山樵在《百家讲坛:权力结构与传媒生态》一文中,也从传播角度分析了刘心武的走红。刘心武为什么可以在考证不确凿的情况下就信誓旦旦地讲《红楼梦》(旧版新版),此间并无知识的真伪,而只有声音的强弱(谁背靠强势媒体谁的声音就强)。 《百家讲坛》的主讲人不仅在央视讲,也会接受其他电视台的邀请做讲座,其显示出的娱乐化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纪连海在上海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中谈到大禹治水时,发表新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另有隐情,因为大禹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此论一出,一片哗然。 这种庸俗化娱乐化的解释,即使在被视为最学术的主讲人王立群身上,也屡见不鲜。比如,王立群新解凤求凰,称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追求是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再比如,他称可以负责任地说,汉朝的很多皇帝,包括刘邦都是双性恋。这种庸俗化的视角,无疑是为了投合观众的猎奇心态。 不过,王立群并不承认自己有娱乐化的现象。他对本刊记者表示,自己的要求是要有学术底蕴,又有通俗表达。就我讲来说,不存在娱乐化的现象。我管住我讲的东西是学术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不过别人怎么讲,我管不了。 别人怎么讲?北邙山樵评点阎崇年、易中天、于丹三大主讲人说:阎崇年虽然饱读史书,却居然是在历数清代宫闱的帝王轶事和花边新闻;易中天号称是在水煮三国演绎名著,其精神内核却是展示中国人最应该去批判的官场哲学和阴谋论;至于于丹,她讲的内容根本就和孔子庄子无关,她是以复活经典的名义,传授犬儒主义哲学,对大众进行心理按摩。 原文地址: 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200811/1126_1845_896297_1.shtml
个人分类: 深度思考|4431 次阅读|2 个评论
阎崇年没有话语霸权吗?
nso111 2008-10-22 17:02
阎崇年没有话语霸权吗? 百家讲坛学者阎崇年被掌掴事件已渐行渐远,但余波犹在。昨日,打人者表示他袭击阎崇年是反对话语霸权。就此,评论员盛大林先生撰文指出, 人人都有讲话的权利, 阎崇年没有话语霸权。( 10 月 21 日《东方今报》)笔者以为,盛大林先生只说对了一半,阎崇年本人没有话语霸权,但与百家讲坛结合的阎崇年有话语霸权。 察之盛的观点,不由让笔者想起来美国一直以来关于文化工业自由贸易的论述。美国人常说,文化只是一种工业,大家在平等交易的原则下自由贸易,在开放的市场里公平竞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文化霸权。但此言若是属实,某年的某国际电影节也不用打着反对好莱坞帝国主义的旗号了。显而易见,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国家能与美国的经济生产力和文化影响力相抗衡,因此,虽然美国鼓吹平等、公平,但在本就不平等的初始条件下倡导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只能造成更大的不平等。撇开权力对比的视角谈话语权平等无异于空中楼阁。强势话语的霸权实现,并不一定要强制性的清除异见,而大可以在貌似公平的竞争中淘汰对方。 百家讲坛与草根表达也是如此。传播首先是注意力经济,即传播的影响力倚赖于受众人数,草根博客的普及率能不能与无远弗届的电视讲坛相当,大大存疑;此外,人大喻国明教授又在注意力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力经济的概念,即传播影响力更倚赖于受众的社会地位和话语影响,博客与讲坛的受众群在影响力上恐怕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如果仅因为各有其平台,便认为可以在意见市场上实现自由博弈从而辩明真理,恐怕结果只能是大鱼吃小鱼,专家意见挤兑草根声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话语霸权并非是演说者的霸权,而是平台的霸权、百家讲坛的霸权。 毋庸讳言,央视天生是强势媒体,但强势媒体并不一定意味着话语霸权,只有当强势媒体传播偏听偏信的声音是才构成话语霸权。如果百家讲坛能早早接纳不同声音、真的像名称那样允许百家争鸣,恐怕掌掴事件也不会发生。 如何定义话语霸权,或许可以这样说,强势媒体对来自某种群体的声音存在着偏见。从自制草根百家讲坛的博主屡扣媒体门而不得入的经历,我们可以隐隐窥见这种可能的存在性。能否设置一个民主程序,无论阶层、无论群体,给所有表达者一个公平审视的机会,可能才是消除歧视、消弭霸权的良方。
个人分类: 书生妄言|1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