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习漫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习漫谈(93):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谈科研方法-2.学习篇-下
热度 14 sqdai 2013-7-30 09:00
九、懂得学习 巧用方法 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不存在万能的普适的学习方法,每个人应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下面讲述自己经长期摸索领悟到的十个要点,供朋友们参考。 1 、学会略读与精读 在第六节中讲到了略读与精读。概言之,略读,指的是抛弃细枝末节的快速阅读;而精读指的是推敲主要细节的细致阅读(详见链接中的 )。前不久我读到一篇短文,谈及一个观点:“‘七岁看到老’,看什么?就看幼时有没有培养好快速阅读的本事”,我对此颇有共鸣。培养快速阅读本事的机会无所不在。例如,大家经常读报、上网,就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快速阅读的能力。(见链接中的 )。 关于熟读、精读,前辈学者有很多教诲。 朱熹一再强调:“ 熟读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他还说:“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这里,他就指出,必须通过熟读精思,记住一些忘不掉的东西,特别是最基本的知识。(参看链接中的 )。 2 、学会过笔与笔记 岳麓书院学规第十五条规定:“ 读书必须过笔 ”,也就是说,读书时应该勤记笔记,古人过笔的方法有四:圈点;眉批;加注;评述。“圈点”相当于现时读书时的划线或加点,在电脑里读书作文除了加下划线以外,还常用加粗、变色等手法;“眉批”的手法很常用,例如,《石头记》的脂砚斋眉批就十分有名,为后世研究《红楼梦》提供了宝贵资料;金圣叹编辑“第五才子书”多用夹加注记的办法,笔者幼时读“第五才子书”《水浒》、《三国》,常常赞叹金圣叹的妙语连珠的夹注;太史公的《史记》中的大段评述是其一大特色;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实际上是一本读书笔记。古人的这些记笔记的方法值得借鉴。 今人记笔记除了沿用古人的办法以外,还广泛采用在卡片上做摘要的方法。笔者开始做科学研究的头二十年,非常得益于这种卡片摘要法。时下,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在理工科学人中做卡片摘要者越来越少,但我发现,文科研究者仍乐此不疲,因此曾经呼吁把这类传统的“手工活”捡起来,这种手法对于广泛搜集整理资料极有益处(见链接中的 )。 学习过程中,记课堂笔记是很有技巧的一环。要不要记课堂笔记?怎样记课堂笔记?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特别推崇“林家翘记笔记法”,曾在不同场合提及(例如,参看链接中的 );其要点是:上课记要点;下课“过电影”(回忆上课内容);默写上课内容;每周每月整理(两遍),把所学知识集约化。这种做法值得仿效。 3 、学会质疑与争辩 学习过程中的创造精神极其重要,要像培根指出的那样,不要尽信书上所言,要有怀疑精神。岳麓书院学规的最后一条是“疑误定要力争”,讲得极有道理。 值得注意的是:“拷问”、质疑的应该是大问题,而不是鸡毛蒜皮。特别是在阅读文献时,要抓住其中的要害问题,详察:立论?假设?架构?步骤?逻辑?验证?结论?记得自己刚开始科学研究时,往往纠缠于作者的数学推导是否正确,走过一段弯路。只有在要害问题上穷追猛打,直到辩明为止,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效果。 4 、学会联想与移植 在学习时切忌单科突进,不进行联想。 贝弗里奇说过:“ 具有正确的研究观点的人养成这样的习惯,把书上所言同自己的知识经验加以比较,并寻找有意义的相似处。这种学习方法也是形成假说的一种法。 ” 因此学习时要养成 联想的习惯。联想已学过的知识,联想其它学科中的类似方法;学会移植搬用别的学科中的方法。笔者在讲授流体力学课程时,讲到旋涡诱生的流动的计算,其中在分析涡线生成的流动时遇到了“毕奥-沙瓦定律”,联想起电磁学中有同名的定律,而且数学形式相近。就问自己一个问题:哪个领域里先有这一定律?于是去查百科全书,发现毕奥是精通电磁学的物理学家,就相信,电磁学中先有这个定律,而流体力学中出现同名定律,只不过是因为两类问题有相近的数学描述,于是,在授课时强调了这种“移植”过程。 近几年来,我发现原先研究水波的同行纷纷转行搞金融数学,尤其在研究期权问题时颇有作为,一开始有点纳闷。于是,我设法了解期权问题的数学描述,特别是弄来赫赫有名的Black-Schules方程,很快发现,这种数学描述与水波动力学的数学描述如出一辙,微分方程的形式非常相似,只不过水波问题经常研究的是初值问题或边值问题,而期权问题中常遇见终值问题(亦即购买期货时预测到期时的最终定价),两者都属于自由边界问题,因此所用的数学工具很相近,移植方法可以大显功效。这也解决了我的一个疑问:我国著名的自由边界问题专家、应用数学家姜礼尚转行之后没多久就成了金融数学的专门家,原来事出有因! 5 、学会分类与整理 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纷至沓来进入脑海。有些以课程形式学到的知识还比较有次序,更多的新知识是无序地进入头脑的,因此,在自己的头脑中对它们不断进行分类整理极为重要,因为经验告诉我们,有序状态的知识较易为头脑所接受和存储。 因此,必须随时随地付出条分缕析、整理归类的劳动。分类时,要抓住主线,抓住脉络,比较异同,可以以学科或方法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类,特别要留意知识水平呈螺旋线上升的进程。为此,不妨在自己的大脑里“开中药铺”,把学到的新知识随时装到“中药铺”的“小抽屉”里(参看链接中的 )。 另外,每个人的脑子里神经元个数大致相同,记忆容量有限。因此我还主张经常把头脑 “ 存储器 ” 局部地“ 格式化”,不断抛弃无用记忆,把存储空间留给最需要记忆的知识。 6 、学会记录与采撷 每个爱学习的人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要学会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其中的三个可行的做法是:经常记录自己的 “ 思想火花 ” ;善于发现别人的治学诀窍;随时采撷唾手可得的知识。 7 、学会求教与帮扶 应该真切地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永远只是沧海一粟,始终做到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一方面,善于抓机会向智者学习大学问,例如听他们讲课、作报告;主动向他们请教,特别要在关键性的大问题上征询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要常与同僚切磋,经常就各种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最好以各种方式与(近距离或远距离的)若干小同行“结成死党”,如组织沙龙或小型workshop等,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学术讨论。 另外应该充分认识到,帮助别人也是自己的学习机会,在以各种形式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必有长进。 8 、学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每个人的时间总是常数,但总有比较清醒和比较糊涂的时段,要学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我的经验是: 大段时间做艰深的学问; 零星时间学易懂的知识; 清醒时分读晦涩难懂之正经书; 糊涂时分看轻松好玩的 “ 闲书 ” 。 另外,不妨学习季羡林那样的大家,善于利用“边角料”时间。我在博客中介绍了著名生物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若有足够的定力和坚韧性,这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参看链接中的 )。 9 、学会讲课与讨论 现今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化行为,因此,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要学会与别人的合作和交流。应该认识到如下几点: ——讲课是深入学习的好机会; ——表述是增进知识的好方法; ——答疑是巩固基础的好途径; ——讨论是解决疑惑的好形式。 有些科研工作者排斥教学工作,其实很不聪明。实际上,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大家都有经验,要讲清楚某个知识环节,必须对之有透彻的了解,教学有利于提高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教过的知识特别不容易忘记。有些青年教师走上大学的工作岗位后,主动争取把本领域的一些重要课程讲上一遍,实在是一种明智之举。 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尽快掌握口头表述(如讲演、答辩)和笔头表述(如写作论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林家翘先生把做好表述作为“科研五诀窍”的第二个,确实有道理。 10 、学会补缺和“连横” 我们提倡终身学习,但每个阶段的学习重点应好好掌握,其中,极为重要的是:清醒地认识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随时拾遗补缺。无论是理科背景的学人还是工科背景的学人,都有各自的知识缺陷,特别在面临较为困难的科研任务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要不断设法弥补所缺失的学问,努力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理科背景的学人要实现知识结构上的“理工结合”,学会从工程实践的视角来考虑问题,而工科背景的学人则要实现 “ 工理结合 ” ,学会从分析机理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就是说,应实现知识上的横向联合,即“连横”。 十、设计学习 周密计划 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及早设计自己的人生至关重要。本文不谈一般人生设计,只说说怎样设计自己的学习。 学习设计的要点是: ——清晰地认识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明白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清楚地把握自身近期和中长期所面临的学习或工作任务,搞清其中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有可能难以应对的矛盾所在; ——清醒地了解自身目前的知识基础,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分析自身的知识结构中的缺陷,亦即在完成面临的任务时的“软肋”所在; ——现实地制定自身的近期和中长期学习计划,特别是想清楚:要读哪些领域的书,读哪几本书。最好有五年计划,三年计划,乃至年计划、月计划,给自己制定分阶段的、明确的学习目标。 需要指出的是:自己的学习自己做主,师长和朋友们的意见仅供参考。(参看链接中的 )。 下面向理工科学人推介一些一般阅读的书目,并就数学学习给一个科目清单,仅供参考。(详见链接中的 )。 一般阅读书目 1 )科学方法论书目: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 《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思考》(钱伟长); 《科学研究的艺术》(贝弗利奇); 《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杨建军); 《科学方法概论》(李建珊等); 《科学理性方法》(胡志强等); 形式逻辑学 2 )科学史书目: 《科学史》(丹皮尔); 《数学史》(斯科特); 《物理学史》(卡约里); 《天文学简史》(伏古勒尔); 《力学史》(武际可) 3 )人文科学书籍: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唐诗、宋词; 史记、资治通鉴; 名人传记(科学家传记); 著名家书(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 数学学习科目清单(理工科) 数学分析,线性代数,解析几何,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数理方程,微分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 析,复分析;实分析,渐近分析,现代分析,近世几何,微分拓扑, …… 笔者认为,对理工科学人来说,数学是安身立命之本,掌握得越深入宽广越好。任何试图缩减数学学习课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十一、 结束语 上面就学习问题发表了一些个人浅见,不尽正确,仅供参考。概括地说,我的看法是: —— 应该好学不倦,终身学习; ——应该有志、有识、有恒; ——应该不断探究有效的学习方法; ——应该主动地设计自己的学习。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期待着成批涌现德识才学兼备的英才! 初稿: 2013 年 2 月 28 日 于香港 二稿: 2013 年 7 月 30 日 于上海 【链接】相关博文 1 、学习漫谈( 1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2349.html 2 、学习漫谈( 2 ):熟读精思 知行统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2733.html 3 、学习漫谈( 3 ):夜读仍戒晏起 疑误定要力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3063.html 4 、学习漫谈( 6 ):怎一个“专”字诀了得——浅析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4065.html 5 、学习漫谈( 7 ):研究生应该主动设计自己的学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4440.html 6 、学习漫谈( 8 ):研究生怎样设计自己的学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4859.html 7 、学习漫谈( 9 ):给理工科学人开一个数学学习科目清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5047.html 8 、学习漫谈( 16 ):一目十行做得到吗?——浅谈快速阅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2929.html 9 、学习漫谈( 17 ):日积月累 水滴石穿——谈熟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3386.html 10 、学习漫谈( 22 ):快乐是成功之母——谈读书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5190.html 11 、学习漫谈( 23 ):稳扎稳打 循序渐进——记巴甫洛夫的临终遗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5560.html 12 、学习漫谈( 24 ):怎样快乐读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5924.html 13 、学习漫谈( 25 ):读书的三个境界:沉入 沉浸 沉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6361.html 14 、学习漫谈( 48 ):我的学习我做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54573.html 15 、学习漫谈( 49 ):学问是时间堆出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57878.html 16 、学习漫谈( 50 ):为青年学子开一张数理科学家传记清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60282.html 17 、学习漫谈( 51 ):为青年学子开一张科学方法论读物清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61601.html 18 、学习漫谈( 52 ):为青年学子开一张科学史读物清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62194.html 19 、学习漫谈( 59 ):理工兼读 取长补短——浅析徐复的学问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79718.html 20 、学习漫谈( 61 ):把传统的手工活捡起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83869.html 21 、学习漫谈( 62 ):“不取亦取 虽师勿师”——浅析袁枚的治学之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90232.html 22 、学习漫谈( 67 ):理工科学人要不要有背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560304.html 23 、学习漫谈( 78 ):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630677.html 24 、学习漫谈( 79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633364.html 25 、三十二年前钱伟长先生答疑:为什么我们三人考得一样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3727.html 26 、在大脑里开“中药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6589.html 27 、科学家风采 -16 :精打细算用时间——记柳比歇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672771.html 28 、悼念钱伟长先生专辑 - 故事篇 -1 :钱伟长妙计救军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1714.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3072 次阅读|19 个评论
学习漫谈(93):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谈科研方法-2.学习篇-上
热度 4 sqdai 2013-7-30 08:55
楔子 本文开始讲述科研工作的准备,分别述及“学习”、“选题”、“调研”和“立项”这四个环节。首先简述贯穿于科学探索始终的关键环节——学习,要点如下: u 学海无涯勤为径,梅花香自苦寒来; u 终身学习不停顿,夯实基础方成材; u 为有源头活水来,带着问题涉书海; u 广闻博览穷道理,厚积薄发攒能耐; u 寻根问底探究竟,独立思考放异彩; u 设计人生须趁早,建功立业展雄才。 文章较长,为了便于阅读和修改,这里分成上、下两部分同时发布,敬请朋友们指正。 大纲 一、 引言 二、 认真学习 志存高远 三、 勤奋学习 争分夺秒 四、 热爱学习 痴迷专注 五、 终身学习 学以致用 六、 灵活学习 融会贯通 七、 深入学习 寻根问底 八、 广泛学习 一专多能 九、 懂得学习 巧用方法 十、 设计学习 周密筹划 十一、 结束语 一、引言 大致说来,科研工作有如下六大环节: 学习——选题——调研——立项——运作——总结 前四个环节是科研的准备阶段必须做的事情,而“学习”则是贯穿始终的基本环节。笔者认为,要成为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必须终身学习。 关于学习,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u 我们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u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学习? u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学习? u 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学问底线? 这些问题,不仅科研工作者要想清楚,任何想要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搞明白。 概括地说,作为科研的基本环节,我们在学习方面应该做到: 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终身学习,学以致用; 带着问题,追求学问; 不取亦取,虽师勿师。 第一点与学习的目的有关。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需要坚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英国著名的科学方法论专家贝弗里奇说:“ 所谓在科学上成年人思维上的发展,只能到达青年时期打的基础所能到达的高度的说法,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任何人在科学探索中要取得成绩、成果或成就,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知识基础的扎实程度。我们的古人有一副劝勉联:“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平时勤学好问,待真正要用到知识时,才不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后三点涉及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我们下面要展开来讲,只是先说明一下:第四点取自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诗话》,说的是:既要拜前人为师,努力向他们学习本事,又不要处处效法前人、亦步亦趋,学习中要培养和发扬创造精神(详见链接中的 )。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极其重要。最不可取的是如下几种做法,亦即“学习五忌”: 1 )通盘接受,食古不化; 2 )死记硬背,头脑僵化; 3 )贪多求全,难以消化; 4 )时停时续,漫无计划; 5 )追求细节,漠视方法。 二、认真学习 志存高远 前辈古人主张: 立身先立学,立学先立志 (参看链接中的 )。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 他强调指出:“ 百学须先立志。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 “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 也就是说,只有树立宏大的志向,才有可能“立学”:真正掌握知识,学到东西。我们这一代人在年轻时常有人给我们讲立志的大道理,现在讲立志的频度低了(近来在逐渐变高),但是我们仍要时刻想到:为了实现大目标而学习。现如今,我们中国人的大目标是实现“中国梦”,如果我们时刻想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绵薄之力,学习就会有无限动力,就会真正懂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 韩愈语 );就会真正明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 朱熹语 );就会像苏东坡那样“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 人生苦短,“ 读尽人间书 ”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像海绵吸水那样吸收知识,并努力用于实践,包括科学探索。 三、勤奋学习 争分夺秒 宋代大文学家韩愈在《进学解》中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理学家 朱熹也力主“ 立学勤为先 ”,他说: “ 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 还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 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曾一再强调: “ 无论谁,也无论有什么样的条件,要想学得好,要想搞出成就,最先和最后必不可少的都是勤奋。这就是说,始终都必须不辞劳苦、勤奋努力,都必须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 ” 正因为他懂得这一点,在他漫长的人生里,无论身处顺境或是逆境,从未中断过学习,并不断创造出优秀业绩。 学问是靠时间堆砌起来的,许多大学问家的成功经历都证明了此点。我的导师郭永怀曾说: “ 要有知识积累,才能无往而不胜。 ” 他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四、热爱学习 痴迷专注 我非常欣赏爱因斯坦的名言: “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 学习是一个艰苦的历程,要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并非易事,只有热爱学习,才有可能不断有所长进,正如孔子所说: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我很喜欢这一说法,在所开设的两个博客中,都以此为卷首语。我把其中的三个关键词:“ 知之 ”、“ 好之 ”和“ 乐之 ”理解为“追求知识”、“喜欢追求知识”和“乐于追求知识”(或“从追求知识中寻求乐趣”)。孔子还说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可见孔子反对“天才论”,强调要热爱学问,敏于追求知识。作为一位教育家,他一生阅人无数,平时绝少夸奖学生后辈,而对热爱学习的学生颜回却称赞有加:“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孔子特别推崇那种在艰苦环境中孜孜以求地快乐地学习的人。 我还特别欣赏曾国藩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一些言论和实践。他幼时的志愿是想成为一个学问家,然而时势把他推上仕途,到了晚年他还对自己未能如愿成为学问家而抱憾,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 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 也就是说,年轻时就应该痴迷专注地学习,不要心猿意马,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头来“百无一成”。他还告诫两个儿子:“ 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 …… 此一集未完,断断不换他集,亦 ‘ 专 ’ 字诀 也。 ” “ 穷经必 专 一经,不可泛鹜。 ” 他所倡导的“专”字诀对每个学人都非常有用。(见链接中的 )。 我读过不少大学问家的传记,他们的共同点是一辈子用心学习,并以此为乐。数学家苏步青说:“ 当我埋头在数学公式里的时候,我感觉是最幸福的时刻。 ” 他年轻时就把数学教科书上的上万道习题一一做完,连在刷牙时还在算题目。“两弹一星”元勋、物理学家王淦昌说:“学习是一种享受,学无止境。”在他九十一年的人生长途中从未停止过学习,曾为我国的氢弹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听到过许多科学家废寝忘餐、痴迷专注地做学问的故事。例如,牛顿与“鸡骨头”的故事,伦琴一个月足不出户发现X射线的故事,乃至陈景润“撞树”的故事等等。这里讲一个青年钱伟长与青年华罗庚比早起的故事。且说钱伟长1931年进清华时,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愤而弃文学理,想进物理系,由于理工科基础太差,起初遭拒,经过软磨硬缠,系主任吴有训批准他到物理系试读一年。此后,他每天起早贪黑地苦读。学生宿舍夜里十一点钟熄灯,他就每天三四点钟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书。他自以为自己是清华的“第一用功生”,但很快就发现:清华园里有人比他起得更早,此人就是清华数学系新来的文员(相当于现时的教学秘书)华罗庚!从此他们之间有了默契的“起早”竞赛。自学成才的华罗庚说过:“ 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工作八小时,我要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才觉得心安。 ” 我们后辈叹服华罗庚、钱伟长等人的渊博学问和卓越成就,殊不知:这是他们超乎寻常的勤奋学习的结果! 让我们记住巴甫洛夫对当年的苏联青年科学工作者所说的话:“ 记住:科学是要求人们为它贡献毕生的。就是有两次生命也不够用。在你的工作和探索中一定要有巨大的热情。 ” 五、终身学习 学以致用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很多学术前辈强调终身学习。例如,钱伟长先生说过: “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终身教育,我不大赞成这个口号, 我主张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实践,终身思考。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着。拿我来说,我一辈子都在学,我的许多知识都是离开大学以后学的。 …… 我不主张天才教育、神童教育。人的才能主要是艰苦奋发学习得来的,是后天获得的。 ” 他还说:“ 我提倡终身自学,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有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自己获取知识。 ”“ 我主张艰苦奋发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要有实践的学习,有思考的学习。 ” 钱伟长 先生把道理讲得很透彻,与“终身教育”相比,他偏爱“终身学习”的提法,他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受教育”是被动的,而“学习”是主动的,而且必须进行一种有思考的自主学习。。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告诫有志青少年:“ 为学应尽毕生力,攀高贵在少年时。 ” 也就是说,每个人应该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曾国藩写道:“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 有志 ,第二要 有识 ,第三要 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一得自足, ……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 他总结的“有志,有识,有恒”做学问三要点言简意赅,其中“有识”所强调的就是有终身学习的见识。 做学问必须细水长流。两千多年前荀况在《劝学篇》中写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这里的“ 跬(kuǐ) ”指的是一举足的距离。也就是说,追求学问之路必须一步一步地走;每个人的“知识库”如同江河,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 记得六年前笔者到长沙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曾访问毛泽东的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参观了他上过课的教室。据说,教室按几十年前的原样布置,墙上挂着他当年喜欢的治学格言。我坐在他曾坐过的座位上,环顾四周,左边墙上的格言映入眼帘: “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 这是朱子的话。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有过在小木船上逆水行舟经历的人都知道,无动力无桨的木船,就靠着船夫一篙一篙地“点篙”前行。做学问犹如这种“点篙”行舟,必须“一篙也不放缓”,才有可能攻坚克难,迎逆流而上,这一比喻非常形象。 那次长沙之行中,我还在长沙工作的学生陪同下参观了我国古时有名学府岳麓书院(曾有博文谈及)。在书院的大讲堂里,陈列着历代名人的训诫,其中有三百年前岳麓书院的一位著名院长 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共有18条,前九条涉及修身,后九条是关于立学的,现录下后九条: “…… …… 不可闲谈废时 日讲经书三起 日看纲目数页 通晓时务物理 参读古文诗赋 读书必须过笔 会课按时蚤完 夜读仍戒晏起 疑误定要力争 ” 尽管那时学习内容与现在不同,但岳麓书院所提倡的学习精神至今仍适用,我曾撰文剖析(见链接中的 )。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所以,自古以来的学问家无不强调学以致用,古人常有“格物致知力行”之说,曾国藩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也在此。 ” 而现代教育家钱伟长的诠释则更为生动:“ 我做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有需要,我就干;有不懂的,我就学;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只要对岸有果子要摘,再宽的河也要过。我敢于过河,不怕摔跟头,不怕呛水。 ”“ 我们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的 ‘ 屠夫 ’ ,而不是制刀的 ‘ 刀匠 ’ ,更不是一辈子欣赏自己制造的刀多么锋利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刀匠。 ” 关于“屠夫”和“刀匠”之说来自他的博士导师JL Synge,是他一生做学问的一个座右铭。 春蚕到死丝方尽。很多前辈科学家是终身学习的楷模。例如,数学家华罗庚年过古稀还在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他75岁那年应邀到日本讲学,亲自制作讲稿的transparency,做了近一个小时的精彩演讲,最后不幸倒在讲堂里;另一位大数学家陈省身93岁逝世前,还写出了微分几何方面的高水平论文;力学家钱伟长最后一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在他85岁那年,涉及的内容是板壳理论的非克契霍夫假设问题,是该领域的一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大奖的袁隆平,以耄耋之年,仍在为优化杂交水稻品种而忙碌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前辈是我们永远的学习的榜样。 六、灵活学习 融会贯通 诚如钱伟长所强调的,我们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学的内容的庞杂和可资利用的时间资源的有限构成一对永远的矛盾,因此就有必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其中,灵活地融会贯通地学习是一个关键。钱伟长说过:“ 在学习上懂得了 ‘ 勤奋 ’ ,做到了 ‘ 努力 ’ ,也还必须得法。这个法很简单,就是要 ‘ 弄通 ’ ,要 ‘ 理解 ’ ,切不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东西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可能记得牢的。 ” 为此,首先要做到带着问题学,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其次,要以批判的眼光来学习。英国著名哲学家弗朗西斯 · 培根说过:“ 不要尽信书上所言。……而要推敲细思。 ”理学家朱熹说过: “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 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 这两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应该知道,书上所写的内容都是迄今为止所了解的相对真理,加上囿于作者的学识和水平,所讲的不可能句句都对,尤其是一些专著和文献中,经常带有探索性的内容,必须对之反复“拷问”,辨识其正确与否,而对于正确的内容,必须从深层次加以理解,只有经过融会贯通的深度思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所涉及的内容,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另外,必须不断提高自学能力。钱伟长先生曾对研究生说: “ 自学要有本事,第一是会找资料, 你需要的资料。 第二是自己会读这些资料 ,能很快从这些资料中找到最核心最有用的东西,能整理得有条有理,跟原来学的东西挂上钩。 第三是要有眼光,能够看到进一步发展的景象。 有了这三个能力,你就永远不会落伍,一直到退休为止。 ” 怎样从如汗牛充栋的书林中尽快吸取最迫切需要掌握的部分?一个关键点是学会略读与精读相结合。钱伟长这样教导研究生:“ 论文要常常看,而且要会看,因为论文涉及第一线问题,有的部分你看不懂,因为你没有学过这一方面的东西,怎么办?跳过去。大的东西理解了,小的东西自然会解决,你走路用不着等路上的小石头都捡完了再走,不需要的,跳过去,绕过去,爬过去就行了。总的你要掌握,不要一字一句都去抠,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念论文注意那么几条:要节省时间,抓它最重要的东西,抓这篇论文的特色;文中提出什么新观点,这你非要理解不可;用了什么新方法,老方法你不用看;得到了什么结论,好的文章会讲还遗留了什么问题,也应注意。 ” 这里,钱伟长先生生动地叙述了略读的方法。 著名的科学方法论专家贝弗里奇也曾说过:“ 在无需细读的时候,学会略读的技巧是很有帮助的。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特别有意义的部分。 ”遵循这一思路,我要求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完成各自的学位论文是要分别阅读50-100篇和100-150篇文献,其中特别要仰仗于略读。 钱伟长 先生在谈他的学习心得时这么说: “ 搞科学技术要弄通(有关知识),不要熟读。 …… 当你不通时是焦头烂额,一弄通,你就会非常愉快。从弄通事情里得到的愉快,是没有人能够想象的,比给你做个大官还舒服,我就是一天到晚在自我欣赏里过日子。我在不断地弄通我过去不懂的东西,弄通了,就变成我自己的了。 …… 应该先弄懂全局,在全局中再挖掘细节,次要的细节就不要去管它。 ” 他的确讲得很有道理,我从中悟出了他永葆学术青春和健康长寿的秘诀。 七、 广泛学习 一专多能 贝弗里奇指出:“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 ……多样化会使人观点新鲜,而过于长时间钻研一个狭窄的领域则易使人愚钝。因此,阅读不应局限于长在研究的问题,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实在说甚至不应拘于科学本身。”他还特别指出:“ 使用移植法有可能促进科学的发展,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研究人员对自己的狭窄的研究范围之外至少是重大的发展要有所了解的原因。 ” 钱伟长 先生这样告诫理工类的大学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除了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以外,还要学点文史知识,学点经济知识,学点管理知识,也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 他经常要求他的学生像司马迁那样, “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 正因为他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因此,1980年代访问福建的马尾军港时,采用他在古书中读到的“束水攻沙”之策,轻松地解决了军港的淤塞问题,一时传为美谈(参看链接中的 ). 我们的老祖宗也深谙上述道理。曾国藩要求他的兄弟、儿子学习前人的广闻博览和精雕细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他说:“ 子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用急火攻,然后用漫火温。 ” 这里提到的子思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子是理学家朱熹;所谓为学的熬肉法,指的是先博览群书,掌握大量基本知识,这就是“急火攻”;而后对专门问题用特殊方法细致地处理,这就是“ 漫火温”。把治学过程比作熬肉,不是很有意思么! 八、 深入学习 寻根问底 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病”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孔子告诫他的弟子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也就是说,学习时要做深度思考,刨根问底。 曾国藩以自己读《昭明文选》为实例,向他的两个儿子阐释了上述观点:“ 《文选》前数本系汉人之赋,极难领会,后半则易看矣。余所见友朋中,无能知汉赋之意味者。尔不能记忆,亦由于不知其意味。此刻不必求记,将来若能识得意味,自可渐记一二。余向来记性极坏,近老年反略好些,由于识得意味也。 ……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 其中所谓“ 识得意味 ”指的是真正理解所读的书的内涵。我们的老祖宗以“心”为思考的器官,曾国藩说:“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说得真好! 我在读四书五经时发现,《大学》和《中庸》是关于教育和方法论的好书,在《大学》的第五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细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 ” 讲的就是:学习任何知识必须穷其理而 至乎其极,才能真正地格物致知。在《中庸》的第二十章中指出,应该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明确指出了追求和运用知识的五大要点。复旦大学的校训就是据此演绎的。(待续)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6083 次阅读|5 个评论
学习漫谈(89):最难学的是taste
热度 33 sqdai 2013-3-15 11:24
学习过程中,最难学的是什么?知识?技术?技巧?方法?杨振宁先生说,都不是,是 taste 。何谓 taste ?杨先生将其译成 “ 品味 ” ,有时干脆不译,把原文直接搁在文中;我觉得把 “taste” 译成 “ 鉴赏力 ” 可能更贴切一些,但是没把握,干脆在标题里保留原文。 我为此查了《英汉牛津双解词典》,发现 “taste” 的最后两个释义为: “ ④ liking or preference ,爱好,嗜好; ⑤ ability to perceive and enjoy what is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or to behave in an appropriate and a pleasing way” ,鉴赏力,审美力,欣赏力,适度而得体的举止。杨先生所说的 taste 的含义大致在上述两者之间。 且听听杨振宁先生是怎么说的吧! 到香港第一周,我就买到了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刚出版的《杨振宁传(增订版)》,作者是为爱因斯坦写传的物理学家杨建邺。这是迄今我见到的最好的杨振宁传记。此书中提及, 1986 年吴大猷先生的《量子力学》问世,杨振宁先生为之写前言,其中写道: “ 这本书是吴教授在量子力学 50 年来教学中经验的总结。 …… 在其他教科书中人们能够找到拉曼效应、自发电离和在海森伯表象早期思想下,对组态相互作用的讨论吗?我相信,见识这些课题,能在认识什么是物理方面形成学生的一种 品味 ,而这种 品味比技术更重要 。但通常在研究生课程中人们注重的是技巧和技术。 ” 杨振宁认为,培养学生的品味,比纯粹的知识、技巧和技术更重要,而他本人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从吴大猷先生那里不仅学到了物理学的知识、技巧和技术,还领略到了物理学深层次的内在的美与和谐,从而培养了自己的品味。(参看 ,第 97 页)。 1995 年,杨振宁在与上海大学生谈治学之道时说: “ 一个做学问的人,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有 taste ,这个词不大好翻译,有的翻译成品味、喜爱。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 taste 。就像做文学一样,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各个科学家,也有自己的风格。我在西南联大七年,对我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我对整个物理学的判断,已有我的 taste 。 ” 同一年,他在《读书教学再十年》一文中写道: “ 一个人在刚接触物理学的时候,他所接触的方向及其思考方法,与他自己过去的训练和他的个性结合在一起,会造成一个英文叫做 taste ,这对他将来的工作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也许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还有许多别的重要因素在里头,比如说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而这个 taste 的成长基本上是在早年。 ……” 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他曾遇到过一位年方 15 岁的很有天分的少年,两人有过一次谈话,他问了少年几个量子力学的问题,后者对答如流,于是他接着问: “ 这几个量子力学问题,哪一个你觉得最妙? ” 却得不到回答。杨先生判定: “ 对他讲起来,量子力学就像是茫茫一片。我对于他的看法是:尽管他吸收了很多东西,可是,他还没有发展成一个 taste 。这就是我所以觉得他的前途发展不能采取最乐观的态度的基本道理。 ” 杨先生认为,学一个东西,要了解它的意义,要欣赏它,认识其要点之所在,懂得其美妙之所在,为之 “ 跟人辩论而不放手 ” ,不然就 “ 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 ” 我认为,杨振宁先生的这些话对青年学子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读了《杨振宁传》以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杨振宁之所以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大物理学家并非偶然,除了他有得天独厚的天资和成长环境之外,他的沉着冷静的个性和对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全身心的热爱,他的早早造就的 taste ,起了极大的作用,因此,对研究方向的选择,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热衷于发掘物理学的内在美和与和谐,从不随意追逐热门课题。 2009 年 7 月,他说: “ 如果一个人能够关注自己喜爱的东西, …… 那就迟早会有结果的。 ” 这也许是他成功的秘诀。 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只感到惭愧:我形成自己的 taste 太晚了!在学期间,曾得到一些名师的指点,对于他们的学术成就和授课能力,一直心向往之,但对他们的欣赏还只停留在表观层次,或者说,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比方说,在大学里,听谷超豪先生讲空气动力学;做研究生时听郭永怀先生讲边界层理论。只觉得他们讲得好,听起来很受用,但是远未形成充分的 taste 。 我逐步有了一点 taste 是近二十年的事情,从开始认真学习科学方法论之后,在对我国力学事业先驱者进行深入研究之后。 这里说一说我学习并鉴赏钱伟长先生的博士论文的体会。两年半以前,钱先生辞世不久,网上就出现贬低他的博士论文的言论,迫使我进一步细读了这篇论文,去年在出版《钱伟长文集》时,我又对这篇博士论文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科学美的角度对之做了鉴赏,并发表了一些评论文章(参看以前的博文)。去年下半年,我认识了力学界的一位青年才俊,他对现代几何学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有深入研究,并从张量分析和黎曼几何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钱伟长先生的博士论文,给出的评价高于我的认识。他还给我讲了他的新的研究思路。我觉得自己的 taste 还不如他,真是后生可畏啊! 愿朋友们像优秀学术前辈那样,早早具有自己的 taste ! 参考资料: 1、 杨建邺,杨振宁传(增订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2.10 。 写于 2013 年 3 月 15 日,香港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4274 次阅读|43 个评论
学习漫谈(85):艺多不压身
热度 11 sqdai 2013-2-23 10:34
2 月 17 日的博文发表之后,引发了各种议论,有人同意我的观点,也有人不那么赞同。我特别喜欢听到不同的声音,并愿意通过深入的讨论,求得对一些问题共识。今天,以“艺多不压身”为题,继续作一些发挥。 有的博友认为,“数学是安身立命之本”这种提法有点耸人听闻。其实,这里说的“安身立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主要是指做学问的人。对一般的人群,不懂高深的数学知识,无伤大雅,他们照样可以生活下去,甚至把日子过得很滋润。然而,对于理工科学人,如果不充分掌握数学工具,就难以有大作为;对于人文社科工作者,面临各个学科日益量化的趋势,也有必要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安身立命。大而言之,数学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数学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数学的发展是一件国家大事。”小而言之,对于提高个人的总体素质,数学涵养也是极其重要的。 在博文《学习漫谈( 19 ):要学真功夫 不学花拳绣腿》中,有过“艺多不压身”的提法,意思是:人生在世,想要有所作为,掌握的本事(“艺”)越多越好。这里举几个实例。 在“文革”期间,革命的口号震天动地,各种运动此起彼伏。学界里有那么一批人,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一心一意闭门读书。“文革”后初期,学术上有造诣的叱咤风云的主要是这批人。 我有一位好友,他是中科大毕业生,“文革”开始时,他刚参加工作不久,深感自己的数学根底上的不足,下决心趁机恶补数学。他选了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五卷本)为自学的教材。此书的涉及面较宽,几乎涵盖了高等数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内容。只见他一本一本地“啃”了起来,几年功夫后大功告成;接着他又研读了物理学和力学的一些经典著作。“文革”结束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后来的科研实践中,他在“文革”期间打的基础发挥了充分的作用,成为同辈学者中的佼佼者。 本世纪初,我招收了已是副教授的两位在职博士生,他们非常珍惜这段“充电”时间。头一位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有不少缺陷,于是针对自己的需要修了二十几门课,每天四处听课,不仅听校内的好课,而且到复旦、交大、同济等校去旁听一些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开设的课程;另一位觉得自己科研的调研和综合分析能力差,因此孜孜以求地调研文献,做读书笔记,离校时一算,居然读过上千篇文献,而且写出了高水平的论文,发表于 PRE 等刊物。此后,这两位在学术上“旧貌换新颜”,目前是各自单位中的学术骨干。 这几个例子都说明:“艺”是一点一点学出来的,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相比之下,有些年青人就做得不那么好。他们不大珍惜光阴,大把地虚掷时间,几年之后一算帐,几乎一事无成。 怎样做才可达到“艺多不压身”的境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凡事须先立志。正如朱熹老先生所说:“百学须先立志。”“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见链接中的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首先要树立现实的人生目标,有了目标,学“艺”才有足够的动力。 ——凡事要有计划。首先,对未来事业对“艺”的需要和自己在“艺”上的差距,制定切实的学“艺”计划。比方说,你现在只掌握工科的数学基础,而未来的工作更有理科性质,就得有计划地补好数学课。 ——凡事应持之以恒。学“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长期艰苦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我在想,做学问的人必须有活力,有定力,有耐力,凡是学问做得好的莫不如此。 写于 2013 年 2 月 23 日 【链接】相关博文 1 、学习漫谈( 19 ):要学真功夫 不学花拳绣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4104.html 2 、学习漫谈( 26 ):理工科学人缺少什么真才实学——谈学习真本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6662.html 3 、学习漫谈( 27 ):别给一些术语吓住了——再谈学习真本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7325.html 4 、学习漫谈( 28 ):量纲分析是锐利武器——三谈学习真本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37683.html 5 、学习漫谈( 1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2346.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80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学习漫谈(78):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
热度 29 sqdai 2012-11-9 06:17
关于“做学问应该心无旁骛”这个话题笔者已经谈论了多次,最近找到了一些有力的例证,就此作进一步发挥。 我的邻居 R 教授是我校冶金学科的带头人,本校“全国百优”、“杰青”、“长江学者”等称号的首位获得者,近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学问,率众不断创造优秀学术成果。我一向对他很关注,发现他有一个显著特点:没有行政职务,最大“官衔”是课题组组长。尽管忙碌,日夜泡在实验室里,但他似乎生活得很潇洒,清晨常与太太一起,携宠物狗在小区里慢跑,然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他为何能做到这样?我有点不明就里,希望有人给我解答。 巧了, 6 日我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品茗,赏菊,话发展——青年教师发展与学科建设论坛”,会后校学科办主任把我从新校区顺道捎回家中。我趁机问他上面这个问题,他与 R 教授同在一个学科,当然了解情况。他告诉我:这是他的导师徐匡迪教授刻意安排的,徐匡迪认为,教师中可以有少数人从事行政领导工作,但应有更多的人埋头钻研业务,像 R 教授那样的学术骨干,应该保证他从事科研、教学的时间,心无旁骛地做学问。你看,近 20 年时间,这一安排果然显出了成效。他的这番话使我茅塞顿开,徐匡迪教授是从基层教师中走出来的学者,真正了解“学问是时间堆出来”的道理,他的见解和做法真是太好了。 翌日,我与一位忘年交 F 研究员品茶讨论工作,他来自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曾师从著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杰青”,近年来不断有科研佳作问世,发表在行内著名刊物 PRL 、 PNAS 等刊物,相关成果颇受国内外同行关注。聊起他的情况,发现他与 R 教授十分相似,基本上不“做官”,目前的最高职务也是课题组长。所里曾让他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他一时推辞不掉,只答应在室主任不在家期间代他管一些事情,后来还是设法辞掉了这一“官职”。目前,日子过得不错,虽说科研经费不算宽裕,但已足以用来做研究、带学生了,他也是成天与学生们泡在一起切磋学问,不断有力作问世,且与国内外同行建立了密切联系,一直密切注意所涉足的研究领域的动向,总能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 再看我所在的上海大学力学学科,虽说有几位业务尖子因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荒废了学业,但也有几位像 R 君、 F 君那样的“无官”学者,其中的“杰青”、“长江学者” C 教授即为一例。他做完博士后之后来到我校,也是无官一身轻,事业上发展得不错。 因此,从心无旁骛做学问的角度,我提出我的观点:拔尖的优秀学者最好不“做官”。谈论中,有的朋友不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的形势是:担任学术官职的学者,更有机会争取到科研经费。试看,哪一项重要的大项目不是校长、院长们领衔的?有的学校甚至出“奇招”,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学者挂上“副校长”之类的“虚衔”,以利于他们向各方争取科研经费。 仔细想想,现状确乎如此。但是能不能改一改?让更大一批学者心无旁骛地做学问,不为行政工作所累。对学者来说,“熊掌”“鱼翅”不可兼得,“双肩挑”极难有成效。 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写于 2012 年 11 月 9 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珍惜优秀的学术传统——“不可见的继承性”四日谈 一、源远流长 薪火相传 二、承前启后 绵延不断 三、“青果子”乎 “半瓶醋”乎 四、“熊掌”“鱼翅” 不可兼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5160.html 2 、学习漫谈( 6 )怎一个“专”字了得——浅析曾国藩的治学之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74065.html 3 、学习漫谈( 49 ):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457878.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423 次阅读|47 个评论
学习漫谈(70):论文答辩要领
热度 18 sqdai 2012-6-12 06:48
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每年到这个时候,在高校里总会看到“答辩高潮”,六月上旬,我就参加了七位研究生的答辩会(包括自己的一名博士生的答辩),本周还有三场答辩。近二三十年来,我参加了几百次研究生答辩,对于研究生如何应对答辩有一些想法,想写专文说说答辩技巧。周日以“论文答辩技巧”为关键词百度了一下,发现网上此类文章、资料比比皆是,似乎不需要我来叨舌了,于是,改变了主意,想与年轻的研究生朋友提纲挈领地谈谈答辩要领,总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十点: 1. 思想重视 。寒窗二十载,最后到了论文答辩阶段,也就是到了对自己苦心孤诣倾心攻读的成果进行“总检阅”的时刻,思想上要充分重视自不待言。应该认识到,答辩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获得学位证书,而是要经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关键性的历练,使自己从此满怀信心迈向人生的更大“战场”。 2. 准备周全 。答辩前要全方位地做好各种准备。首先,当然是“拿出一个好本子”,精心写好论文稿,通常至少三易其稿,我的几位研究生甚至八易其稿,尽可能做到无懈可击;其次,对自己的论文要点(特别是创新点)了然于胸;第三,精心搞定答辩的 ppt 稿,使其内容和形式臻于完美;最后,至少进行一次预答辩,让导师和同学评头论足,并吸纳他们的意见努力做好修改工作。 3. 心态平和 。不少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生)朋友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大阵势”,心里难免紧张,应努力使心态平和下来。在师长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已力所能及地做了精心准备,还怕什么? 4. 满怀激情 。要做好任何有意义的事情都要有激情,论文答辩更应如此。自己把一段大好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这篇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论题、所获得的成果(哪怕相当肤浅)应珍爱有加,努力把对它们的深情尽善尽美地表述出来。倒不需要过于慷慨激昂,至少应该激情满怀,充满自信地大声地说出来。 5. 面向受众 。经常看到答辩的研究生要么盯着计算机,要么盯着大屏幕,老是把“后脑勺子”给受众看,实在要不得。在答辩的大部分时间里,要把目光坦诚平和地投向受众(特别是坐在前排的答辩委员),力争让他们较为轻松自在地听明白你的演讲。 6. 抓大放小 。要知道,答辩会上的受众是内行的专家,你不必像上课那样原原本本讲述细节,而应把论文的立意、思路、方法和成果要点这些大方面讲清楚,尤其是把论文的创新性画龙点睛般烘托出来。最要不得的是讲什么“从公式( 1 )如此这般地推到公式( 2 ),再这样那样地导出公式( 3 )”,这些细节论文上都写了,绝无必要繁琐地复述。我看到一些聪明的研究生把这类细节也做成片子,放在“谢谢”之后,以备回答提问之用,倒是有可取之处。 7. 条理清晰 。一场答辩大致需要 40 ~ 50 页 ppt 稿,必须做到架构清晰、条理分明。对论文的研究意义仅需简述,因为答辩委员们对此清楚得很。要把论文框架讲明白,然后一一交代最主要的研究成果,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娓娓道来,抓住受众。 8. 言辞得体 。答辩时所用的言语必须得体,对研究成果要做客观的陈述,对其中的创新点不宜夸张。切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忌用“填补空白”、“首次提出 …… ”、“创造性地研究了 …… ”的赞语,要夸奖,让答辩委员夸去,你可以最后“笑纳”。 9. 从容答问 。对于答辩委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有事先考虑,最好模拟作答。要充分征询导师的意见。我一般会在研究生答辩前指出一些论文中的“软肋”和容易受到非难之处。对于论文评阅书上提出的问题更应做缜密的思考。有了一定的准备,就可以遇事不慌了。对于委员提出的问题要化“吃奶的力气”回答好,但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切忌胡乱作答。 10. 感谢诚挚 。答辩会上应对参加答辩的专家诚恳地表示感谢,还可利用机会感谢导师,但不要用听起来不舒服的“溢美之词”。 以上各点说得不一定准确全面,仅供研究生朋友们参考。 写于 2012 年 6 月 1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0268 次阅读|28 个评论
学习漫谈(69):努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的转化
热度 16 sqdai 2012-5-8 10:44
近年来,人们经常在谈论培养科学精神和树立科学世界观,这对于社会发展无疑非常重要,对于教学科研来说更是必不可少。大家知道,科学精神基于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则基于科学知识。现在我们设问:科学知识能自动地转化为科学素质吗?也就是说,学习并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后,是否一定能具备优良的科学素质?答案是否定的。今天就想与朋友们交流这方面的一些学习体会,着重谈谈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转化的必要性、动力、心理历程以及表现。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转化的必要性 有了科学知识,不一定具备科学素质,科学知识并不等同于科学素质。科学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知,而一个人具备科学素质,指的是深深信仰科学真理,终身为之奋斗,追寻科学内在的真善美,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和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每个人身上,科学知识与科学素质不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举例来说,与他的同时代的人相比,牛顿无疑是学富五车的人,具有超人的科学知识,并有奠基性的科学创造,但在科学素质方面牛顿有局限性,他很早就停止了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笃信神学,沉湎于“炼金术”,且在科学人格方面有重大缺陷。(参看文 )。 上个世纪初,西方科学知识大规模涌入中国,大学者王国维那时就认识到科学知识与人文信仰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的著名命题,也就是说,科学知识并不必然转化为科学素质。一些卓有成就的大科学家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世界观,反而具有非理性(如宗教)信仰和道德缺陷,就源自上述差异,牛顿即为一例。后来,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指出,科学知识与人生信仰既有部分的一致性,又有部分的不一致性。正因为如此,人们接受了科学知识后,必须努力克服这种不一致性,使其转化为科学素质,建立科学的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期使自己得到更完善的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转化的动力 人们要实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的转化,需要有内在动力。按哲学界新秀林振武博士的意见,这种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宏观而言是人的社会责任心,微观而言是人的荣誉感。(参看文 )。 实现转化的最大的动力是社会责任心,其内核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顾炎武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百余年前,中国的有志之士,在黑暗中求索,科学知识开始在华夏大地上传播,到了“五四”时期,更是大力呼唤“德先生”与“赛先生”,普遍向往民主与科学,成了人们普遍选择的救国方法。一大批有为青年喊出了“科学救国”的口号,并努力践行,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了科学世界观。 除了社会责任心之外,个人的责任伦理也对这种转化起重要作用。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提到过爱因斯坦的座右铭:“ 每天我都无数次地提醒自己,我的内心和外在的生活,都是建立在其他活着的和死去的人的劳动的基础上的。我必须竭尽全力,像我已经得到和正在得到的那样,做出同样的贡献。 ”正是这种个人责任伦理,促使许多人对科学产生了坚定不移的信念,终生为科学事业奋斗。 人生追求自我完善是人类奋斗的一个重要动力。科学素质的形成也是荣誉感产生的结果,若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有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驱使人们加深对知识的向往。陈景润曾说:“可能由于我努力刻苦地学习。数学、物理老师都喜欢我,我也迷上了数学,演算数学题成了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这种荣誉感不仅促使人们追求科学知识,还推动对科学知识的内在信仰,从而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素质。在这个“学习漫谈”系列博文中已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转化的心理历程 人们从获得接受知识信息到将其转化为思想智慧,有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过程,其中有复杂的心理历程。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阶段:做出肯定性评价,做出价值判断和证实实行。 首先,应该理解所接触到的知识,经过去伪存真、去芜存菁的过程,做出对科学知识的肯定性评价,而要 产生肯定性评价 ,第一要素是兴趣,这是心理认同的前提。这一问题在以前的博文中也谈到过。这里引述胡适先生的一段话:“希望青年朋友们不要问爸爸要你学什么,妈妈要你学什么,爱人要你学什么。要问自己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除了兴趣以外,要对科学知识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愿意接受科学知识的引导。 其次,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 形成价值判断 ,逐渐对科学知识产生信念和崇拜。应该认识到,人生在世,受环境的限制,受习惯的支配,受成见的拘束,只有真理可以使人自由,使人强大有力,使人聪明睿智。而基于这种信念,人们会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去追求科学知识,奠定安身立命的基石。科学知识发展到这一阶段,就初步得到了内在的地位,开始转化为科学素质。 最后,要进入实证环节, 实现格物致知,知行统一 ,也就是说,用事实来支撑自己的信仰,并运用事实来展现自己的认知理想的合理性。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们,就身体力行地做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不仅有丰富渊博的科学知识,而且有极为优秀的科学素质,从而做成了一番大事业。在以前的博文中已就此做过一些描述。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转化的表现 人们在责任心和荣誉感的推动下接受科学知识,经过评价、判断和证实的心理历程,在思想中交汇,产生新的融合。这种融合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感情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亦即真、善、美的统一。至此,可以认为科学素质或即科学精神已经形成。 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的这种转化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美和信仰真。有科学素质的人才能欣赏到科学美,并深深信仰科学真理;反言之,能欣赏到科学美,并深深信仰科学真理,就是具有科学素质的表现。关于科学美学将另文讨论。 我认为,对于正在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学人来说,不仅要像海绵一样吸纳科学知识,更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科学素质,努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质的转化,若能做到这一点,将一辈子受用不尽。 以上是我近年来学习认知心理学和科学方法论的一些初步体会,不尽正确,希望在与博友们切磋的基础上,深化自己的认识。 参考资料: 1. 武际可,伟人的阴暗面,见《力学史杂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 林振武,中国传统科学方法论探究,科学出版社, 2009. 写于 2012 年 5 月 8 日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5977 次阅读|22 个评论
学习漫谈(63):平凡而不平庸 缺条件而不缺精神
热度 14 sqdai 2011-10-8 06:29
过节,看电视,很欣赏“我要上春晚”这档节目。昨晚,看到青藏公路沿线高山兵站战士自编自演的一个小品,听到其中有一句台词:“我们兵站战士平凡而不平庸,缺氧而不缺精神!”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觉得,我们做人应该这样,做学问也应该这样!因此,将其中的提法稍作变动,用作这次学习漫谈的题目。 唐古拉山口的兵站,海拔 5321 米 ,全年平均气温零下 7 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 45 摄氏度,周边没有鲜花,没有小草,连高原苍鹰都不愿意停下来落脚。就是在这样的苦寒之地,一群兵站战士守卫在那里,保卫着蜿蜒在“世界屋脊”的青藏公路,给过往车队送去温暖。在寻常日子里,生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常年驻守在那里的战士喊出:“我们平凡,但是不平庸!” 查词典,“平凡”、“平庸”都有“寻常而不希奇”之意,似乎差别不大,但细细体味之下,还是有微妙的差别,“平庸”含有“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意思。可爱的兵站战士(如今多为“九〇后”)懂得生活的真谛,他们懂得所在平凡岗位的不平凡的作用,硬是要把自己造就为非平庸的青年人材!在平凡的送往迎来中营造乐观向上的氛围,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刨雪开路,为人排忧解难,同时练就自己的钢筋铁骨。 我经常说,在做学问方面,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是天才,平凡得很,不可能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叱咤风云,创造惊天动地的业绩,从而名垂科学史册。然而,我们应该像兵站战士那样,全身心地投入科研教学,心无旁骛地做学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尽管我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成绩依然平平,但只要尽力了,奋斗过了,就可以问心无愧了,因为,我们虽然平凡,但曾努力为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尽管很不起眼)。当我们走到生命尽头之时,就可以像保尔 • 柯察金那样感慨:“ 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所以,对我们这些做学问的凡夫俗子而言,应该把“追求卓越”这句口号改成更容易践行的“追求不平庸”! 听到高山兵站战士述说的艰苦条件,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真的算不了什么。在极端缺氧的环境里,一次百米冲刺就可能命丧黄泉!但是,他们咬着牙挺过来了,还生活得乐滋滋的,比方说,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在雪地上摆起啤酒瓶,用篮球打起“保龄球”;再如,小战士给慰问团的女歌手献上象征着坚忍不拔的“骆驼刺”(一种高原植物)。他们的口号是:“我们缺氧,但是不缺精神!”他们爱兵站如家,每个复员战士都对兵站恋恋不舍。 做学问的年轻朋友可能遇到另类困难。据我平时了解,主要有: 1. 做学问的环境不理想,干扰多多,无法心无旁骛地静心学习、科研; 2. 学习、科研的基本条件不理想,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等; 3. 申请资助项目屡战屡败,似乎一下子很难出头; 4. 缺少高人的具体指点,学习科研不得其门而入; 5. 生活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保证衣食无忧、居有定所。 还可以列出很多。应该说,有些困难不是以某个个人之力可以一下子解决的,需要科技主管部门顺乎民心,有所作为。但是,就是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应该向兵站战士学习:“我们缺条件,但是不缺精神!”有些境况,经过自身努力,是可以改变或改善的,只要我们有藐视困难,勇闯难关的精神!科学研究是对未知的探索,没有这种精神必将一事无成,而有了这种精神,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摸索前行,创造出非平庸的成绩,乃至大一点的成果、成就。 总之,要努力做到“缺条件而不缺精神,平凡而不平庸”。愿与朋友们共勉之。 写于 2011 年 10 月 8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8933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